技术至上

2024-06-17

技术至上(精选12篇)

技术至上 篇1

2014年中国手机行业硕果累累, 不仅销量预估突破4亿部大关, 同时国产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也突破了60%, 重新回到2003~2004年时的辉煌水平。那么进入2015年, 手机产品及技术又会有哪些趋势或者热点?

无边框技术将成热点

很多专业设计师认为, 无边框面临着误操作、屏幕可靠性差、合理结构设计难等技术壁垒, 这些都对传统手机制造工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并不能阻止智能手机向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 更不能阻止智能科技对手机制造工艺的突破。

可以肯定的是, 国内外的诸多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对无边框手机的设计与部署, 今年, 无边框设计必将成为手机行业下一次“诺曼底登陆”的突破点, 从而为用户带来更为超前的智能体验与广袤视界。

安全硬件进入准军事级

目前市场上号称“最安全的手机”均采用硬件隔离技术, 例如铂顿手机就通过了国际CC的EAL4+级别认证, 属于银行金融级安全水平。它将核心内容放在单独的硬件存储空间里, 同时隔离此空间的所有对外网络连接功能。因此就算是中了木马, 也无法将这些信息发送出去, 因为没网络传输功能。同时, 对于这些信息使用了硬件加密芯片, 如果采用硬破解方式, 就目前的硬件破解水准需要计算一百年才能攻破, 铂顿由此真正实现对用户数据的保护, 是仅次于军事用途的银行金融级安全最高水平。今年类似的安全技术将成为安全手机的标准。

拍照像素更高辅助技术多样化

去年手机的主流拍照像素在1300万层级, 而随着索尼最新IMX240摄像头的全面铺货, 今年的手机像素将会提升到1600万或者2000万像素级别, 并且将光学防抖列为标准配置。在用户急切需要的光学变焦方面, 在目前的机身厚度下, 实现起来还是非常困难, 只能通过第三方的外扩设备加以实现, 例如去年索尼发布的QX100、QX10, 而OPPO也有自己的外接镜头设备。

不过, 光学变焦在今年还是不能成为主流, 但第三方的外接镜头将成为用户的首选。另外在提高样张质量方面, 除了算法的优化外, 提高进光量也是一种方法。

手机屏幕实现4K级

从720P到108 0P再到2K级别, 手机屏幕正向视网膜级的极限挑战。最近有消息传出, 三星电子计划在今年8月推出像素分辨率高达3840×2160P的4K AMOLED液晶显示面板。而夏普也已经研发出一块像素密度高达736PPI、尺寸为4.1英寸的IGZO液晶显示面板的样品, 它能够为使用者带来与6英寸4K液晶面板同等细腻的画质体验, 并大幅超越了目前所有手机屏幕的像素密度。

另外, 今年随着诸如骁龙810及MTK MT6595等最新芯片组的大量面市, 已经具备支持4K高分显示的屏幕硬件基础, 在续航、人眼识别PPI和CPU支持解码方面已经不再是问题。尽管因为产能问题, 4K屏幕的爆发可能会在2016年, 但今年4K级产品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手机硬件指标直逼PC

今年的旗舰手机会突破3 G B R A M的限制, 直接做到4 G B的水准, 甚至有可能还会出现8 G B、16GB等巨无霸级产品 (据称已有相关的实验样品) 。内存增大的直接好处就是有效提高手机的使用体验, 如同当初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32位向64位的过渡一样, 对于用户而言有效地提高了手机性能, 而对续航的影响却相当小。

蓝宝石手机屏幕渐普及

对于蓝宝石屏幕概念, 目前上游渠道内部还是褒贬不一。贬的人说蓝宝石工艺投资大、能耗高、制造工艺复杂、良品率低, 进而造成产品成本偏高, 是当前常用屏幕配件的5~10倍。目前, 蓝宝石屏幕的单块成本在300元人民币以上, 预计如果2015年能做到单块成本150元左右, 相信大量在2500元以上的产品都会采用这种材质的屏幕, 而且有传言i Phone7也将采用蓝宝石屏幕, 而有了苹果的支持, 也许蓝宝石手机屏真正的春天就会来临。

可折叠屏幕手机将出现

对于手机屏幕技术发展规划, 可分为“曲面屏幕”、“柔性屏幕”以及“可折叠屏幕”三个阶段, 三星在这方面是绝对的领先者。关于曲面屏幕, 三星已经在近期的产品上进行了推广, 而可以折叠的AMOLED屏幕早在2011年就曾经展示过, 并且实现了折线处的无痕化。据称, 即使经过10000次以上的折叠, 肉眼还是不能分辨出折线处发生的微小变化。由此可见, 可折叠屏幕手机今年势必会出现在市场中。

技术至上 篇2

这个惊天动地的纯美爱情故事,现在慢慢品来,也别有一翻风味。

其实就是两个一无所有的年轻,单纯,狂放,热情,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年青人的冲动的描写。两个年轻男人,都爱露西,一个世俗,狭隘,自私;别一个是艺术家,狂放、热情、敢做敢为,充满着人性的生动的魅力。

电影是唯美的、单纯的、爱情至上、纯洁至上。

而现实是残酷而又无情的,现如今有那么多的女人要找多金的钻石王老伍做老公就是世俗的写照。

当然,不会排除有电影里这种狂热的爱情分子。当然,那也只是发生在没经世事,单纯的年轻人中间。

是的,为什么一无所有的杰克获取了露西的爱情,只因为,他能读懂她的内心,了解她的痛苦和烦恼,能重一点表面现象,就深刻的洞察出她内心绝望的痛苦和苦难。而她的未婚夫,却重来不懂得她的内心,不了解她,只知道用简单,粗暴的态度来对待她,这就是他失败在爱情道路上的原因。

其实在爱情上是如此,在现实其它事情上,又无不是如此。能读懂人心的人,才是大赢家。

那些不能读懂人心的人,只有失败。

当然,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他的两面。能读懂人心的人,当然也有她的苦恼,因为太了解人的内心了,想必在读懂那么多不好的想法时,心里一定也不好受。

技术至上 篇3

作为2012年首部全球同步上映的大片,《诸神之怒》是毁誉参半。其前作《诸神之战》不仅被愤怒的观众称为“只有字幕是3D的伪3D”。但这次续作的3D技术总算不负众望,挑剔的美国《娱乐周刊》这次也给了积极的评价:“《诸神之怒》像是《角斗士》和《指环王》的综合体,其视觉效果是可以向外人展示的典范。”

用之不竭的希腊神话

现代西方科幻、奇幻作家笔下的那些史诗故事,都与希腊神话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这部影片也仅仅选取了其中的几个形象,并对神话进行了重新梳理。

故事紧接上集,雷神宙斯半神半人的儿子珀尔修斯(男主角,萨姆·沃辛顿饰)隐居海边,但众神与“泰坦”的斗争打破了他的宁静。众神因缺乏人类的膜拜逐渐衰败,长期被关押的泰坦神族及其残暴领袖克洛诺斯随时可能挣脱桎梏,冥神哈迪斯、战神阿瑞斯与其勾结,黑暗势力笼罩人间。

珀尔修斯求助于波塞冬半神半人的儿子阿革诺耳和安德洛美达女王、遭废黜的“陨落之神”赫菲斯托斯一起救出宙斯,击败泰坦神族,解救人类。

虽然故事主线相对简单,但导演在其中增加了典型好莱坞式的场景和战斗,也冲淡了诸神黄昏的悲怆感,而神话中的双头怪兽、独眼巨人、岩浆巨人、地府迷宫等怪兽和奇幻场景都不缺少。可以说,如果没有3D效果的帮助,无论美杜莎的蛇发,还是克洛诺斯喷射出的岩浆都会显得逊色,从这个意义上说,《诸神之怒》在特效上的花费算是获得了回报。

3D让观众如临战场

《诸神之怒》虽然依旧用了3D转制,但效果却比《诸神之战》好上许多。导演乔纳森·理贝斯曼此前也曾执导《洛杉矶之战》,对大场面的把握相当到位。

影片以妖兽奇美拉的突袭打响了影片的第一战,这个有着双颈双头、嘴里可以喷吐出熊熊烈火的怪兽的出现,几乎让观众措手不及,它口中的烈焰火柱直冲银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特效让火焰仿佛就在观众面前燃烧。

而在迷宫的场面中,庞大复杂、阴森恐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停改变迷宫里的道路,也让人有身在其中的紧张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助理王雷老师表示,《诸神之怒》3D效果能让观众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导演直接用3D技术去拍这部电影。用3D技术拍摄不是指导演使用了3D摄像设备,是指导演从拍摄伊始,就根据3D的特点去构思电影及其动作镜头,并且与现场立体摄影师保持沟通,以保证每一组镜头都确保将3D技术的优点完全发挥出来。

和纯粹的3D影片不同,后期转录是靠制作公司将拍摄的每个画面生成3D电影需要的左右眼两幅画面,以便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分层、抠像等环节,对场景、服装道具要求较高,不容易表现出细节。相比真人表演,反而是使用纯CG制作的部分会立体得更加真实,因为景深更好处理。

下一部能否情节至上?

到影片的最后部分,人神之战进入白热化。克洛诺斯挥出的火球砸向战场,并从中诞生出双躯四臂的斗神马科海。马科海浑身漆黑行动迅猛,速度之快,已经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观众才刚看到士兵高举长矛冲向马科海,下一秒就发现士兵被这只魔兽击飞了,还没反应过来,斗神马科海又疾风般急冲到别处,四只手臂不停挥舞,给军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这场打斗在3D特效的渲染下,让人瞬间感到游戏里冒险打怪的快感,并感叹其不愧为问鼎北美票房冠军的影片。

不过遗憾的是,《诸神之怒》在情节编排上甚至比上部更缺少逻辑,整部影片除了炫目的打斗,缺少合理的情节推动,宙斯与主人公的父子之情显得莫名其妙,和哈迪斯的和解更让观众傻眼,导演为了让特效更完美,牺牲了故事情节,白白浪费了古希腊人充沛的想象力。

技术至上 篇4

关键词:数字出版,产业链,二元结构

一、现状阐述

(一) 基本概念

对于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 有人将它等同于电子出版, 有人则将它划归网络出版。笔者认为可以从技术和内容这两个角度相结合来考虑。数字出版是指在出版的全流程中, 内容的编辑加工、制作以及产品发行, 是以二进制编码的数字形式进行, 信息处理与传播借助计算机、网络、电磁波或类似设备来完成。数字出版既结合了传统出版的内容, 又融合了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 是一种全新的记录形式和传播模式, 它能多层次、多形式地展现出版的内容, 给受众者更丰富、更精彩的阅读体验。内容和技术是数字出版的两大重要因素。

(二) 产业现状

政府大力扶持, 数字出版获得良好发展空间。从政策环境上看, 我国“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 如《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与规定;同时加大对行业标准的建设力度, 《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的完成, 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的整体框架已基本形成。这些都明确地为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技术应用, 推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从技术层面上看, 曾经阻碍数字出版全面推进的两大技术难题——终端接收与读者的亲密性问题、数字版权保护技术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 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风头正劲, 平台技术发展促进平台建设,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国家“三网融合”工程的全面推广, 为数字出版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发展规模、收入产值持续上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与技术的产业化, 从而使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 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特点, 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也正在印证这一特点。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的整体收入规模是1051.79亿元, 比2009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57%;2011年收入规模为1377.88亿元, 比2010年增长了31%。数字出版的产品日益丰富, 影响越发广泛和深远, 对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革命性的飞跃。

二、结构症结

尽管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传统出版进军数字领域的步伐仍然较慢, 数字出版人才匮乏、数字出版标准不统一、数字版权意识淡薄和保护手段缺失等老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 主流数字产品开发不足、同质化产品过剩、核心技术研发力度不够、数字出版产业过于分散等一些新问题也日益呈现出来。

究其原因, 数字出版在我国还是属于新兴产业, 其结构还尚未理顺。产业链分工不明确、赢利模式不清晰是制约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技术商、运营商之间合作的一大症结, 也是妨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问题。

产业链的上游是包括作者、传统出版社、传统期刊、音像公司、游戏开发商和其他服务提供商等在内的内容提供商, 其掌握着数字出版的知识命脉, 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具体来说, 这个群体大多是传统出版产业成员, 与新兴技术有着天然的隔膜, 目前来说, 大多处在起步探索或被迫数字化的阶段, 并没有取得产业的领导地位。产业链中游是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平台运营商, 主要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新技术和互联网企业, 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网络平台, 承担着将上游的内容提供商的产品进行数字处理并传播、推广的职能。可以说, 他们是产业的培育者, 不仅推动着传统出版业走向数字化, 而且担负着培养广大民众的数字阅读习惯, 推进数字出版的理念日趋平民化等责任, 是整个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中流砥柱,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链的下游是销售商, 是数字产品通往终端客户的渠道, 其部分职能也和平台运营商的作用重叠, 作用和实力相对较弱, 尚不成气候。

这种内容与技术的二元分置, 是数字出版产业形成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产业的发展, 这种格局正在不断变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处于上游的内容提供商正在积极寻求开发自有数字平台, 争取向中游延伸, 一些实力强大的出版单位甚至直接进行技术升级, 投入平台营运;二是处于中游的技术和运行服务商也企图绕开出版单位, 直接联系第一线作者, 获得原始作品, 希望能牢牢把内容控制在自己手中, 从而获得产业竞争的主动权。产业链的两个主要节点开始呈现一种从分化、延伸到融合的趋势, 而且这种趋势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会逐步向内容、技术一体化的方向转变。

三、内容和技术的PK

传统出版拥有内容资源的“高地”, “内容为王”一直都是传统出版业所倡议的核心观念, 但面对数字出版的冲击, 这一传统观念似乎有些飘摇。产品是内容的载体, 再优秀的内容也需要通过产品来传播, 来被人们接受。在数字出版的概念中最终形成的是数字产品, 而不是传统的纸质产品, 面对如今数以亿计的海量信息群, 优秀的图书内容必须能快速地被读者获取, 才容易被接受和传播, 某种意义上讲, 内容的获取正变得比内容本身更加重要。

传统出版单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并正视这一现象, 尊重人们日益变化的阅读方式和市场规律, 策划选题和运用技术同样重要, 不仅要开发出优秀的、丰富的数字产品, 也要逐步树立技术至上的理念, 拓展经营宽度, 多渠道、多模式地为目标用户提供优秀产品。

传统出版单位在具体的经营措施上, 要发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首先立足自有的内容特色, 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 开发自身的拳头产品, 并以更主动、更积极的姿态和方式向产业链下端延伸, 向技术提供商、平台运营商的角色迈进。在数字出版的发展中, 常会提及“内容为王”、“产品为王”, 再到“技术为王”等话题, 其实这只是体现了产业发展中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它们本身所代表的不同阶段会相互转化、逐步融合, 最终将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促使行业分工和细化, 衍生出众多的赢利模式, 推动数字出版全行业的发展。

作为后起的数字出版企业, 资源内容的不足、作者群体的缺乏是其发展中的致命缺陷, 因此, 树立正版数字出版的观念, 积极和上游的出版机构合作是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 利用其本身的互联网技术优势和先进的营销理念积极拓展渠道, 发展下游客户, 是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快速发展的保证。

在发展模式上, 要努力追求内容版权价值最大化, 以全媒体的出版模式, 扩大出版范畴, 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 逐步贯通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个节点, 由以前的单一渠道与单一形态向多元渠道与多元形态转换, 实现一元化生产、多媒体发布、多渠道传播, 为不同层次的用户同步提供适宜的阅读产品, 有效实现阅读产品的全方位覆盖, 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出版的盈利模式, 创造新的增值空间。

四、结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 数字出版的春天已经来临, 但前方也并非一片坦途。我们已然看到, 作为产业链中的两大核心, 传统出版和新兴技术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传统出版企业的优势在于内容和资源, 但仍然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 一味地强调“内容为王”, 认为数字出版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沧海桑田, 数字的革命正在改变着无数人的观念, 这是一种理念的更新, 更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不可逆转。数字出版对知识内容的结构设置、展现方式, 对用户的阅读习惯、感知体验, 都与传统出版大不相同, 而且数字出版自身的规律性很强, 技术要求更高, 更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去实践。

和传统出版企业相比, 新兴的数字出版企业胜在态度、技术和平台, 它们更多的是由原先的互联网企业转型而来, 全新的技术和理念, 以及多年培育的客户群是其优势, 但其也有先天的不足之处。抛开内容资源不说, 其本身是出版业的门外汉, 在作者资源、选题策划等方面的专业性不强。出版是一项文化事业, 文化需要沉淀和积累, 并非简单的修饰和包装, 因此要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在更广的层面上取得成功, 数字出版企业也同样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从产业结构上简单分析, 传统出版单位与新技术企业间如果能通力合作, 似乎能较完美地解决当前的产业矛盾和问题, 但实际的情况是, 不同企业出于自身的利害关系、行业地位、利润分配、经营理念等多种因素, 彼此心照不宣, 都希望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甚至全产业链的垄断。从目前态势来看, 行业的细化和分工是必然趋势, 但短期内很难实现, 彼此间的争夺与厮杀在所难免, 总体而言, 这样的纷争会对数字出版的整体发展产生延迟效应, 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会阻碍重重。

每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会伴随着问题的出现。既然是规律, 大可不必为此而心灰意冷, 因为只有找出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解决了问题, 产业的发展才能顺畅。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有了诸多的成功案例, 赢利的模式也多种多样, 这必将为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行业的细化和分工是必然趋势, 将诞生更多的赢利模式, 内容和技术的二元融合是大势所趋, 将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 数字出版的未来值得期待, 产业价值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晓晨.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出版发展策略分析[J].管理研究, 2011 (5) .

[2]刘成勇.定义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 2007 (12) .

[3]丁馨闻.数字出版:运营至上[J].出版参考, 2010 (8) .

[4]阎晓宏.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的讲话[R].2007.

[5]董铁鹰.对专业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 2007 (27) .

[6]张广宇.浅谈新型出版业态——数字出版[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 (1) .

[7]张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8) .

技术至上 篇5

关注消防生命至上话题作文1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火也和水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火在古希腊神话中是一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冒着生命危险从天上带下来的。人类用它来驱赶那些危害人类的猛兽、驱赶寒冷,迎接温暖。可是,如果不善于利用火,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危害。如果把一根火把扔到森林里去,这片森林便会烧得一干二净。

就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吧。有一次,我们去坟场扫墓。烧香的时候,我点燃了火苗,一瞬间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势很快蔓延,烧完后,我用土泼上去,就灭了大火。妹妹说:“为什么要把火灭掉啊?”我回答道:“如果不把火灭掉,就会毁掉整个森林的!”“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妹妹又问。我耐心的回答道:“当然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妹妹又看了我背后一眼,说:“哥哥,又着火了!”说着她也捧起土盖灭了火苗。爸爸都夸妹妹做得好。

火可以让你在寒冷中感受到一丝温暖,火可以让生食变成熟食……我们在烧饭、取暖、发电等等方面都需要火,所以,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火。可是,火又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只要人类的一个疏忽,就会引起火灾,让大量的财产化为灰烬,甚至会危及生命,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所以,我们要好利用它,不能让他变得暴躁起来。

在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也要重视,比如说:一根电线、一个电闸、一个打火机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火灾。有一次,我在新闻上看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视频:有一个人由于没有安全用电,引起了火灾,大火蔓延了整幢大楼,消防官兵及时赶到,仍未能控制住火势。经过消防官兵一夜的扑救,终于扑灭了这场大火。在这次火灾中,牺牲了好几名消防官兵,烧毁了整幢大楼,造成了人民财产和生命的损失。这个视频告诉我们,一定要安全用火用电。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时刻牢记消防安全,只有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关注消防生命至上话题作文2

消防,这个词语对大家来说有些陌生,却又曾有所听闻。的确,在人们的生活中,消防安全常识并不是很普及,人们并没有过多地了解消防的安全措施,导致每当灾难发生时,才会真正认识到消防知识的重要性。

就在几年前,高砂镇防火办接到农民报告,端溪村发生了森林火灾,由于风大,大火蔓延迅速,火苗飞过沙溪河,使对岸起火,并越过高速公路,向不同方向蔓延,形成大连山隧道、高砂镇龙江村、青州镇涌溪村多个火点。受火灾影响,当地部分高速公路、铁路和电力一度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这场灾难的原因,是因为农民烧树肥地,而触发森林大火。一个小举动,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然而,如果当时那些农民对消防安全知识有所了解,那么,也许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

“火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确实,火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但如果不好好利用,那么,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所以,“祸在一瞬,防在一时”,我们应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了解一些消防安全措施,这样,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就能镇定、机智地应付。

我听过一个故事:当时,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在做作业,突然闻到煤气的味道。当她检查后发现她的爸爸妈妈已经在浴室里被煤气熏晕了。就在火烧眉毛之际,她果断地打开窗户通风,并拨打了报警电话,阻止了一场灾难的发生,救了自己的父母。想一下,如果小女孩根本不了解消防知识,盲目地做出举动,例如开关电灯,就可能引发出一场火灾,造成一场悲剧,家破人亡。从中可看出,了解消防知识是多么的重要,不仅能为己所用,还能求助他人,将一场噩梦的开始转变成可喜的结局。

而当火灾真正发生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拨打火警电话,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地披上浸湿的衣物、棉被向安全出口冲去,不能贪恋财物,不可乘坐电梯,若是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时,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但千万不可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以用绳子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保护手心,顺绳滑下,脱离险境。

其实,火灾大多数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往往是一个烟头,一点儿小伙星,也能造成一场大火,“疏忽一时酿火灾,痛苦一生追悔迟”,所以说,我们要防范于这种一时的疏忽,勿造成一生的痛苦!

消防安全须重视,了解措施避火灾!

关注消防生命至上话题作文3

火是生命的起源,它给我们带来希望与温暖,但同时也带来了危害。有时它是无情的:多少个家庭因为它而破碎,多少条生命因为它而失去。我们不得不要提防它,所以现在要多学习消防知识自救逃生。

我们都知道,火灾致人伤亡有两大原因:一是浓烟毒气窒息,二是火焰的烧伤和强大的热辐射,只要能避开或降低这两种危害,说不定就能在火里逃出来,获得第二次生命!

火灾自救,时刻留意逃生路。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有所了解,要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走投无路了。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利自身。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或置他人于不顾而只顾自己“开溜”,或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突遇火灾,保持镇静速撤离。突然面对浓烟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尽快脱离险境,珍惜生命莫恋财。在火场中,生命贵于金钱。身处险境,逃生为重,必须争分夺秒,切记不可贪财。

迅速撤离,匍匐前进莫站立。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逃生之路。

善用通道,莫用电梯走绝路。发生火灾时,除可以利用楼梯等安全出口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窗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或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

烟火围困,避险固守要得法。当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可采取寻找或创造避难场所、固守待援的办法。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待援。

跳楼有术,保命力求不损身。火灾时有不少人选择跳楼逃生。跳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

火及己身,就地打滚莫惊跑。火场上当自己的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身处险境,自救莫忘救他人。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尽快拨打“119”电话呼救,及时向消防队报火警。火场中的儿童和老弱病残者,他们本人不具备或者丧失了自救能力,在场的其他人除自救外,还应当积极救助他们尽快逃离险境。

有一个成语叫“玩火自焚”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玩火,要不然就会烧到自己。为了不要让火灾发生,我们应该多了解消防知识,学习消防知识,听取消防教育、宣传消防知识,要注意生活的每个小细节,凡事都要小心谨慎,做到懂消防、知消防、了解消防。

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丝快乐,少一丝隐患!

关注消防生命至上话题作文4

山上一阵阵烟雾升起,遮住了山中碧绿的树林,也托起了一片片带着火星的纸片。

火炙热地燃烧在坟头,发出噼哩叭啦的声音,迎面扑来的热气让人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被烧了一样。我眯着眼,顶着那“热风”,艰难地靠近了外公的坟墓,将纸钱撒在坟头的火堆上,退后。

风将烧得焦黑的纸片送向远方,几个火星在我眼前闪烁,又忽地灭了,像永远失去了生命的枯叶,悄悄地飞走了。爸爸踩灭了坟头最后一丝火苗,我也捧起一把沙子,将火堆中剩下的能够引起火灾的火星压灭了。

弟弟好奇地看着我们:“爸爸,你们为什么要把火熄灭?”“那是为了预防火灾”。爸爸笑着说。“那森林着火会发生什么事呢?”弟弟好奇的眼神中不乏庄重,他知道火灾是什么的。我严肃地回答“森林会被烧掉,树木都焦了,说不定还会烧到山上住的人和来扫墓的人呢。”弟弟睁大了眼睛“人会被烧到?”我点点头,爸爸也笑着摸了摸弟弟的头“是啊,一根火苗就能烧光整个森林,更何况人呢?”弟弟望着熄灭的火苗,若有所思。

一根火苗引起一场火灾,而一场火灾又会夺去多少人的生命呢?望着飘过的纸片,我不禁打了个寒噤。被火烧过的纸片焦黑一片,似乎一碰就碎,如玻璃般脆落,一张张在空中化为灰烬,在阳光下分散,在我的眼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在回去的路上,弟弟突然叫了起来:“姐姐,你快看!”只见一个坟墓上的火已经蔓延到周围,花草烧焦的声音噼哩叭啦地响了起来,黑烟弥绕着那块坟地,并带着呛人的气息向我们看来。

弟弟想也不想,便直冲了进去,捧起土,撒在火起的地方。爸爸会心地笑了,他站着,幸福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是父亲才会有的骄傲。我也笑了。一根火苗引起的火灾,为什么不用一双手去扑灭呢?看着弟弟忙碌的背影与他脸上的汗珠,我觉得连那带着火星的纸片都像为他的勇敢表彰似的,被风一吹,便散到山中了。这座山会记得他的。

一根火苗会引起一场火灾,但一双手会扑灭一场火灾,我们不怕困难,只怕困难由自己引起。只要每个人都把火堆熄灭,不放过任意一根足以引起火灾的火苗,世界上又怎么会为火灾呢?

弟弟跑了回来,他红扑扑的脸蛋上满是汗珠,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那块墓地上隐隐飘出的黑雾也在空中消散,在阳光下隐循,在我的眼中消失了。

关注消防生命至上话题作文5

消防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如果不能正确的了解有关消防知识,后果将不堪设想。近几年来,学校成为了火灾的多发地点,玩火的学生越来越多。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17年11月24日凌晨,位于莫斯科城区西南部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有几个中国学生就是在火灾时想乘电梯下楼逃生,结果被困在内活活呛死。在火灾时是不能使用电梯的。如果在入口处有这样的显着标志,他们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一死呢。在发达国家都见到有这样的标志的。该校代校长比利宾27日宣布对火灾事故“负有个人责任引咎辞职”。后来得知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

这可真是血的教训啊。要知道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再有来世。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不能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无情的火。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有所了解,要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走投无路了。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或置他人于不顾而只顾自己“开溜”,或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突然面对浓烟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4.在火场中,生命贵于金钱。身处险境,逃生为重,必须争分夺秒,切记不可贪财。

5.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逃生之路。

我们时刻要记住:不玩火才是远离火灾最好的方法!


UPS清廉至上 篇6

毫无疑问,对人的管理是这家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和看家本领,它在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的经验,对于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满脸阳光般的笑容、棕色的制服整洁妥贴、脚步矫健、语速明快。来自UPS(United Package Service美国联合包裹服务)的外务员,以他们健康的面貌和高效可靠的服务,给国内的速递行业注入了清新的气息。

1907年,19岁的James E Casey用从朋友那里借来的100美元创办了“美国递送者公司”,历经了近100年后,这家位于人行道边的简陋办事处成为全球速递行业的“四大巨头”之一。目前,UPS以37.1万的全球员工人数成为全球第三大雇主企业。

UPS对员工素质的第一要求是什么?在中国,UPS如何实现全球雇员政策的本土化?在UPS,从普通外务员晋升到总裁,是不是个梦?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UPS中国总部董事总经理陈学淳先生。

“我们对员工的第一要求是清廉”

记:很多优秀的企业将员工的素质放在了第一位,有了好的员工,企业便有了顺利发展的基础。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日益重要的原因。但是,对于员工素质,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微软看重“聪明”,奥美广告看重“创造力”,麦肯锡咨询看重“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而UPS强调的是什么呢?

陈:UPS对员工的第一要求是“清廉”,这是与UPS的工作性质相关的。客户放心地把邮件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不能辜负他的期望。对外务员而言,学历不是拦路虎,知识不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而刚正清廉的人格却是显赫的文凭无法取代的。

记:外务员的工作都是在外独立进行,UPS如何保证其员工的清廉呢?

陈:首先我们在招聘时就严格把关。在招聘的过程中,先有一个“目测”和“心测”的过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言谈举止是落落大方还是闪烁不安,很容易被经验丰富的人事经理捕捉到。其二,进入公司之后,还有两到三个月的试用期,新人和公司之间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进一步了解对方、选择对方。其三,UPS还有一套行为科学的测试机制,给员工打分。

记:的确,人品固然重要,但制度的保障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陈:“清廉”一时易,“清廉”一世难,人性中难免会有脆弱的不那么理想化的一面,比如贪欲、比如偷懒、比如爱耍小聪明。因此,制度上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业360度分析”这个著名的管理学原理,被UPS贯彻得忠实又彻底。

刚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会得到一份相当专业的测评表,列举了各种指标和数据,比如核心价值观、人际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领导才能、业务技能。年终评奖、评花红时,这张表就是成绩单,打分的可不光是你的上级,还包括你的同事、同僚、下级。

为了保证民主和客观,打分的人数一般是六个人;为了保证公正,你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打分。端着成绩单,你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起伏了如指掌,还可以分析:为什么我的上级和我的同僚对同一个指标的评价不一样?明年我应该怎样努力?

这种360度的提醒、督促、关怀……使身在高层的人,不敢浮躁、武断、自身腐败;使基层的员工更加勤勉。

学历不是拦路虎

记:好的企业同时也是一所好的学校,好的培训中心,它能使员工迅速得到锻炼,得到成长,企业也同时收益。因此,员工的培训和提拔,是互动的两个方面。UPS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与那些知识密集型 企业相比,新员工的知识水平较低,在员工培训和提拔上一定是困难重重。

陈:这一点无庸讳言,我们37万员工不可能个个都是大学生、研究生。高学历、名校背景已经是很多公司在招人时直言不讳的门槛。从基层员工到公司总裁,中间隔了不止是18个台阶。但是,UPS总裁吉姆·凯利的经历则告诉我们:在成功之路上,学历绝对不是扼住你咽喉的黑手,从普通外递员到公司总裁,绝对不是一个梦。

吉姆·凯利早年是UPS新泽西州的一个包裹投送卡车司机,他聪颖敏捷、精力充沛,在公司的地位逐年上升。1997年,吉姆·凯利被任命为公司的CEO,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1999年,UPS第一次公开上市,一举筹得55亿美元,凯利进一步采取了一些硬性措施,运用新技术,使这个近百岁的棕色巨人更加灵敏。

他有一句名言: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地区,那些有创意、勤劳、工作努力的人们比那些名校出身的人更容易成为商业巨人。

记:这样的例子在UPS是不是很多?

陈:很多。UPS现有的很多高层人员在进入公司之前,并不具备大学学历,比如UPS董事、人力资源总裁Lea Soupats在加入公司时只是一名高中毕业的办事员。

记:当然,公司会有很多的培训计划?

陈:公司提供了很多政策,帮助这些员工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内部提拔政策”、比如通过公司培训帮助员工们完成学业。

记:如果跻身高层、取得了较高学位,UPS的管理者会不会忘记与那些外务员们、卡车司机们风雨同舟、悲欢与共?

陈:只要有空,我就会换上制服,混进那些卡车司机里,和他们一起送货。甚至没有顾客认得出我是不是冒充的。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有空就要和外务员们一起送货,不仅感受他们的工作,还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每一行都需要杰出的创意

记:说到快递行业,有些人会说:“他们需要什么创意,需要动什么脑筋吗?不就是成天拿着包裹跑来跑去吗?这个行业只需要体能。”

陈:其实,在快递行业能否取胜,还是与创意分不开的。以UPS的电子签收板为例,它就是UPS人在长期实践中的创意。

有时候你在签包裹时,只能用纸和笔,你可曾想过,一张纸风一吹就掉了,而且你的货品被送出之后,无论你怎么提心吊胆,都无法得知它在途中如何,有时还得担心哪个冒失的速递员耽搁了你的业务。

使用过UPS递送系统的人,一定会对其电子邮包签收方式印象深刻。因为客户在签收包裹或文件时,使用的不是纸和笔,而是通过UPS递送人员手中的手提电脑及电子笔进行签收。而这台手提电脑与公司的主机是联网的,邮件签收完毕后,客户的签名将在DIAD系统中数字化。同时,客户可以通过UPS网站查询货物的状况:“到飞机场了吗?”“到美国哪个州了?”

记:听说UPS还有一个“两秒钟的故事”?

陈:除了电子签收板,UPS人在细节方面的创意,可能也超乎你的想像。比如公司规定,外务员送货时钥匙要挂在左手的小指上,这样开关车门可以节省两秒钟的时间,一个人一件货物节省两秒钟,每天37万UPS人能节省多少时间?这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UPS人的创意,还体现在他们个性化的培训。进入公司伊始,有一些常规性的培训,走一步要迈多大、如何娴熟地用左手系安全带、右手插钥匙开启车门、与客户交谈时怎样增强语气中的亲切感……

面对特殊货物的时候,UPS员工还会接受个性化培训。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是这样的:UPS受托递送一批吉他,但客户提出一个要求,吉他送到收件方手中时,音色不能发生任何变化。长途飞行中货物的颠簸是难免的,为了圆满地完成客户所托,UPS专门送一些递送人员去学习调音。等到收件人收到吉他,拨弄琴弦时,惊喜地发现,吉他的音色美妙如初。

鲜明的人事文化

记:一个优秀的企业形成一个优秀的人事文化,它既个性化,又人性化,我从刚才您的谈话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它不是照搬而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种竞争力。您认为UPS人事文化的特色在哪里?

陈:全球雇员政策的本土化战略,是UPS用人文化中非常鲜明的特色。每天,漆有UPS标志的棕色飞机、包裹车、客货车、摩托车、自行车携带着1360万份包裹及文件,飞奔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这个浩大的工程仅仅依赖美国本土33万员工是难以想像的,海外的4万多名员工是UPS服务最可靠的保证。每年,UPS都会在相关媒体、网站上发布广告,或委托专业机构寻找他们需要的中国员工。

记:您就是一个本土化政策的“代言人”。

陈:我是香港人,又在台湾生活过多年,深受传统文化中诸如“礼、义、仁、信、忠、孝”等文化理念的浸染,同时,英美文化中比较现代的管理观念也已融入我的血液之中。因此,来到中国大陆之后,我非常自然、迅速地适应了这里的人文环境,同时培训、发展了一支具有现代观念和作战能力的团队。

2001年4月,UPS开通每周六中美间直航飞机,在首航的当天,美国那边的官员和同事兴奋地在锦布上印上了自己的手印,而UPS中国公司的员工,则在另一幅锦布上印上掌纹,送到大洋彼岸。

在UPS,我们会给员工们各种各样的培训,有很多‘制式化’的要求,除了一点——我们不会规定他们去笑。我们会提醒他,但我们更希望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毫不做作的。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不会笑,那些在森林里自由自在成长的猴子才是最开心的。

这就是UPS为什么能吸引37万员工忠诚地工作的原因。小资料:

UPS简介全球情况介绍

建立: 1907 年 8 月 28 日建立于华盛顿州西雅图

全球总部: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

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Michael L. Eskew

2001 收益: 306亿美元

2001 递送量:34亿 件包裹和文件

每日递送量: 1360万件包裹和文件

每日美国航空递送量:200万件包裹和文件

每日国际货件量: 120万件包裹和文件

服务区域: 200 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雇员: 370,000(美国330,000,国际40,000)

客户: 每天790万(180万取件量,610万递送量)

UPS.COM网站: 每天有6,640万人浏览网站,包括每天平均660万次网上查询。

营业设施(货运枢纽和配送中心) 748个

递送车队: 88,000 包裹车,货车及牵引拖车

亚太区情况介绍:

成立: 1988

总部: 新加坡

总裁: Charles A. Adams

服务区域: 遍及亚太区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雇员: 2,700人(370,000全球范围)

亚太地区递送车辆:超过750辆(包括派送车,货车和摩托车)

日航段: 亚太地区 160 国际 71 可停泊的航空港

亚太地区: 14

国际: 9

技术至上 篇7

第二届中国国际门业技术与标准论坛于2010年3月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胜利召开。本次论坛是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动门车库门分会共同主办,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木门窗委员会和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大连舒心门业有限公司和永康市人民政府协办。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公室主任、正司长级巡视员焦占拴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哲先生、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洪涛先生、斯图加特展览公司国际部总监穆勒班先生、德国门和门禁系统制造商联合会 (BVT) 董事迈克尔·杨森先生、日本全国自动门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长上仲宏二先生、永康市技术监督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加斌先生、大连舒心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晖先生、美国史丹自动门公司总裁Frank Luke先生、宁波欧尼克自动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定华先生、瑞士严实股份公司产品总监郭黎阳先生、意大利Microtronics公司代表韩晓明先生、北京宝盾门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雷先生、安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苏俊旭先生等单位相关领导和中外嘉宾, 以及来自自动门、车库门、钢门窗、木门窗等行业的代表共13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木门窗委员会主任潘冠军先生和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盛欣颖女士分别担任论坛的中英文主持。

上午8:50, 论坛开始,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哲先生首先致辞, 他阐述了举办本次论坛的意义, 并对所有来宾表示欢迎。焦占拴先生结合多年调查处理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经验,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门业现存的四大问题和改进意见。斯图加特展览公司国际部总监穆勒班先生、大连舒心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晖先生、永康市技术监督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加斌先生也分别在主席台上讲话。

上午9:40, 技术演讲正式开始。第一个演讲的是大连舒心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辉先生, 他演讲的题目是“外遮阳卷帘在新建建筑中的优化设计”, 其内容与“R+T”展会的节能主旨密切相关, 与哥本哈根国际会议精神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相吻合。

有关自动门安全性的话题成为本次论坛的最大热点。美国史丹利自动门公司总裁Frank Luke先生演讲的“自动门安全性永远第一”、德国门和门禁系统制造商联合会 (BVT) Michael Janssen先生演讲的“自动门的安全和未来”、日本全国自动门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长上仲宏二先生演讲的“日本自动门现状和旋转自动门安全要求”以及北京宝盾门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雷先生演讲的“<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解读”分别介绍了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自动门行业发展状况、对安全性的要求和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意大利Microtronics公司中方代表韩晓明先生所作的题为“欧洲自动门标准和冲击力检测仪”的演讲, 在介绍欧洲标准的同时还介绍了冲击力检测措施和仪器。中、欧、德、日的自动门标准都规定了动态冲击力限值, 对于冲击力指标, 必须有相应科学的检测和判定方法。动态冲击力检测仪使科学、定量的检测成为可能, 这将对标准实施起到推动作用。

宁波欧尼克自动门公司总工程师李荔先生演讲的“<医用推拉式自动门>标准与中国气密门的新创意”则介绍了中国医院的环境和设施要求, 并展示了欧尼克公司在医用自动门方面的新创意, 简化了活动扇实施密封的动作程序, 节约了成本、降低了价格。有关防火方面的话题来自于瑞士严实股份公司郭黎阳先生演讲的“玻璃门窗的防火技术与标准”。郭黎阳先生的演讲诠释了被动防火的新概念。用1.5mm冷弯闭合钢管框架、两层耐火密封胶条、单片防火玻璃构成的防火密封防火系统不但能够完全阻挡火势和烟气的蔓延, 即便在火焰1000℃的高温中也能持续耐火90分钟, 给施救赢得时间。来自台湾智慧建筑协会常务理事、安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俊旭先生演讲的“新智能整合型门禁系统技术趋势探讨”为我们介绍了门禁系统的强大功能, 展示了新智能门禁系统的科幻景象。让人们对新智能整合型门禁系统满怀期待, 希望通过科技的不断发展, 使这种先进的系统变得质优价廉, 让广大用户享受科技带来的福音。

崇尚天然质量至上 篇8

河南省新乡市大海金银花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苏打水、果汁及蔬菜汁饮料、功能性饮料的生产和销售企业, 公司于2010年至今荣获河南省著名商标。公司生产基地坐落于市区南郊的黄河北岸、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封丘县, 环境幽雅、绿色无污染。水资源采掘于地下800米以下的天然水, 经水质检测, 内含丰富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

公司引进先进的RO逆反渗透过滤设备, 灌装采用10万级洁净车间, 全自动生产线, 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建立严格的质量、卫生管理制度, 科技创新, 诚信为本, 以质量取胜, 以服务领先。公司有累积10余年的专业化生产茶饮料、苏打水饮料的经验, 产品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检验鉴定符合QS/410706017391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 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信任。 (辛海银)

东京:轨道交通至上 篇9

轨道交通构成了东京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体系, 特别是在连接市区与郊区及远郊区的放射线方向上, 更是占据主导地位。铁路系统每一米宽的道路具有八倍于公共汽车的运输能力。整个东京都市圈范围内, 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 铁路近3000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3000多万人次, 担当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

东京的交通系统可以形象地用“网”来形容:地下一张网, 地上一张网, 共同承担着繁重的“消化”任务。

有人说, 东京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是建立在轨道交通之上的。

东京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地下交通网络。地下交通网全是公共交通系统, 由地铁和电车组成, 大约有50多条线路, 延伸到东京的几乎所有角落, 是承担东京交通的主力。东京主要轨道交通工具有三种:JR线、地铁、轻轨。JR线 (Japan Railway Line) , 实际上就是电气化铁路, 也称新干线。东京都内各条JR线路密集, 布局合理。行驶于东京市中心的是山手线, 全长34.5公里, 呈环状, 绕东京市中心运行, 环城一周大约1小时。东京的山手线, 车次很多, 运行间隔为2~6分钟, 十分方便。

截止2001年, 东京地铁系统包括营团地铁有8条线路, 都营地铁有4条线路, 加上2000年底全线开通、采用最新磁悬浮技术的都营大江户线, 共有13条线路, 营业总里程已超过280公里。其中银座线是一条通过东京主要市区的线路, 全长14.3公里, 设18个站, 运行时间32分钟, 发车间隔2-3分钟, 从凌晨5时01分到次日凌晨0时38分运行。东京的轻轨 (也称私营铁路) 有东急线、小田急线、京急线、西武线、京王线、东武线、京成线等, 大部分以环城市中心线的山手线 (属于JR) 各站为起点, 向近郊或临近城市辐射。其中京王线全长37.9公里, 高峰时间隔4分钟;西武线全长76.8公里。

除此之外, 东京轨道交通系统还包括:连接都内新桥地区与临海副都心的无人驾驶的YURIKAMOME高架电车;连接羽田机场和JR山手线滨松町站的东京单轨铁路等。东京先进的轨道交通工具——子弹头列车, 时速达200公里/小时。不仅安全快速, 还可以有效消除噪声污染。在2006年, 通过对15个点的噪声/振动测试, 只有6个测点的噪声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 振动指标则全部达标。除了引入新的低噪声交通工具, 政府还在铁路沿线积极建立噪声消除带。

地上这张网指的是主要供车辆通行的一般道路和高速公路。东京的地上道路计划以高速公路为主, 完成道路建设后的首都圈高速公路将呈现出“3环9放射”的形状。由外环线、中央环线和都心环线以及另外9条从周边各县直指东京的直线构成。东京都政府计划在今后大约10年内首先完成3条环线高速绝大部分的建设。除了高速公路, 东京的普通道路还有11条环线、36条放射线和294条辅助道路。

民生为本公平至上 篇10

一、中国医疗保险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 是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时期。这一时期,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受到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期待, 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神速推进和历史跨越。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从城市延伸到农村, 从职工延伸到居民, 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为主体, 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 以城乡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截至2010年底, 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数达2.35亿人, 参加居民医保的人数达1.9亿人, 参加新农合的人数超过8.3亿人。基本医疗保障的总覆盖人数超过全国人口的90%, 基本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 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宏伟目标。当前,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运行基本平稳, 各项基金实现收支平衡并且规模逐步扩大, 各类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逐步提高, 基本医疗保险的管理服务得到加强和提升, 覆盖城乡的经办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初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支付制度, 对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现代化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系统覆盖城乡, 参保人员能够享受到越来越便捷的医保服务。初步建立起财政投入机制, 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参保, 并统筹解决地方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 为各项社会保险的永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

“十一五”期间, 医疗保险研究本着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总体要求, 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主线, 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 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为目标, 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一是医疗保险研究体系初步形成网络和规模。经过几年的努力,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已经在社会上初步站稳了脚跟, 树立了形象, 创出了品牌, 成为中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持力量。与此同时, 各地医疗保险研究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19个省区市建立了省一级的医疗保险研究机构, 部分地市的医疗保险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 医疗保险研究三级网络的雏型初具。为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力量, 提升医疗保险研究能力, 各级医疗保险研究机构通过联合研究、合作研究、委托研究等形式, 建立了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协作机制。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各级医疗保险研究机构为主干、汇聚社会相关研究力量的医疗保险研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二是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理论体系框架初步确立。“十一五”时期, 研究会始终恪践“聚贤, 纳言, 立说, 献策”的立会宗旨, 就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政策完善、机制建立等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 不断丰富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理论体系框架和内涵。通过这些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 总结了改革实践的基本经验, 探索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 确立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 初步形成了一批包括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经办管理等内容的理论研究成果, 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与核心。这个理论体系框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 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鲜活机体。在实现全民医保的宏伟目标之后, 及时提出要进一步优化我国医疗保险的制度架构, 由“全民医保”迈向“公正和谐医保”。

三是紧密围绕医疗保险中心工作开展研究。研究会承担了国务院城镇居民医保试点评估专家组的组织工作, 经过评估专家的不懈努力, 各地医疗保险行政、经办和研究组织大力协助, 相关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 专家组对29个省区市开展了1—2次评估调研, 对9个城市的12000户家庭连续4年进行跟踪性入户调查, 对12个城市的医疗保险及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及参保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调查, 对79个城市每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每年向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提交的评估报告都得到高层的重视, 一些意见和建议成为国务院的决策依据。围绕医疗保险的中心工作,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提供研究报告和技术支持。积极参与有关扩大覆盖面、门诊统筹、关系转移、异地结算、药品目录、生育保障、谈判机制、单病种付费等相关政策制定的工作。

四是医疗保险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取得实效。始终坚持把医疗保险技术标准的基础研究当作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建立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利用分析体系, 连续三年在省、地、县三级收集20万左右的住院参保人员对药品、诊疗项目等使用详情和费用清单, 建立了药品和诊疗项目基础数据库。在为政府部门完善医疗服务管理政策和范围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 探索研究与医疗保险管理需要相适应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分类和代码标准, 为起草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分类及代码、诊疗项目分类及代码等基本医疗保险技术标准夯实基础。对比研究国际医疗保险管理标准, 提出构建我国医疗保险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的初步设想, 为制定相关标准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五是慢性病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专项课题研究取得扎实进展。为促进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本化, 针对一些重点慢性病的医疗保险管理和结算方式开展了专项研究。研究会先后组织对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冠心病等开展专项研究, 全面掌握参保人员患病、费用负担和医疗行为的第一手资料, 揭示医疗保险支付政策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完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加强基金风险防控、提高基金使用绩效、为患病的参保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险服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也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受到重视和关注。

六是医疗保险宣传和培训平台的社会影响逐步扩大。《中国医疗保险》杂志、《中国医疗保险研究动态资讯》和中国医疗保险信息网, 已经成为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对外宣传的窗口, 成为商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大计、宣传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成绩、介绍地方医保经办管理经验、交流各地医保制度建设最新信息的重要媒介和平台。研究会还创建了社区医疗保险管理和医院院长两个培训平台, 对于提高基层经办管理服务能力, 推动三医联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十一五”期间, 研究会的工作逐步走向体系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标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逐步成为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 研究队伍受到了历练, 研究能力得到了增强, 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也积累了一些做好医疗保险研究工作的经验, 概括地说就是“一二三四五”。“一”, 就是要有“一个精神”, 即“忠诚、团结、敬业、奉献”的医保精神。这是医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确保我们在推进医保事业中攻坚克难、不断进取、斩获佳绩的内生动力和强大力量。“二”, 就是服务中心和独立研究“两手都要硬”。既要紧密围绕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大局, 切实为中心工作服好务, 又要坚持独立思考、潜心研究、“立说不胡说, 献策不献媚”的品格。“三”, 就是要处理好“三头”的关系, 即吃透上头, 深谙下头, 知晓外头。吃透上头, 研究工作才能及时跟进, 受到重视, 研究成果才能派上用场, 不至于形成“两张皮”;深谙下头, 研究工作才能既促进地方医疗保险研究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 又从医保第一线获得最新信息和新鲜经验, 形成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研究格局;知晓外头, 研究工作才能开阔视野, 拓宽领域, 增强医保研究的实力。“四”, 就是要广交四海朋友, 汇聚各方贤达。充分吸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等多方资源, 汇聚社会各界智慧, 形成医疗保险研究克难攻坚的强大合力。“五”, 就是要形成“五个力”。即树立社会形象, 形成影响力;出“拳头产品”, 形成医保研究的核心竞争力;整合资源, 形成医保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力;多出成果, 多出精品, 提升医疗保险的研究能力;善于团结和总结, 形成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团队凝聚力。

二、跨上建设公正和谐医保的新征程

“十二五”时期,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 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攻坚时期。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还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民生为本, 保障民生, 改善民生, 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公平问题。这个时期也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公正和谐医保目标的战略机遇期。在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目标, 初步解决了医保“从无到有”和“人人享有”之后, 就要适应广大参保人员“公平享有”医保的诉求, 树立民生为本, 公平至上的理念, 建设公正和谐的医疗保障体系, 并将这一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目标融入到医保的各项制度、政策、机制、办法和实际工作之中。

“民生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 是我们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基本立足点, 是我们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的根本目的。“公平至上”, 是社会正义、和谐的核心价值, 是现代“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民生为本, 公平至上”彰显公正和谐医保的核心价值, 它不仅应当成为医疗保险研究工作者的重要理念, 也应该成为医疗保险研究的主线, 成为全部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民生为本, 公平至上”, 建设公正和谐医保, 实现“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才会受到民众的欢迎和拥护, 才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 才会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我对今年及“十二五”期间医疗保险研究工作有以下思考。

(一) 医疗保险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医疗保险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民生为本, 公平至上”为主线, 以建设公正和谐医保、维护国民健康权益为目标,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践行“聚贤、纳言、立说、献策”的宗旨,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深度研究, 把握规律, 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永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医疗保险研究工作的奋斗目标:

——医疗保险研究体系进一步健全, 逐步走向专业化轨道。力争省一级医疗保险研究机构普遍成立, 多数省会城市和有条件的地级市成立医疗保险研究机构, 医疗保险研究网络更加健全, 布局更加合理。研究机构内部形成责任明晰、构架合理、特点突出的专业分支;研究机构外部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支持的协作机制。各医疗保险研究机构之间、协作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回顾总结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开展基础理论研究, 努力形成由医疗保险中国化的理论、制度优化理论、风险防范理论、医药经济理论、费用支付和控制理论、政府公共服务理论等组成的, 能够揭示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和最核心的规律, 能指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行的理论体系。

——医疗保险研究工作更具前瞻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进一步提高对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大局和大势的把握能力, 合理配置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政策举措与技术标准的研究力量和资源, 增强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敏感度和前瞻性, 及早立题, 及早研究, 及早出成果。

——医疗保险基本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坚持把医疗保险基本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作为研究会的重点工作, 初步形成包括药品分类及代码、诊疗项目分类及代码、医保管理技术标准等在内的比较健全的技术标准体系框架, 建立起有一定规模、充实完备、可供研究使用的医疗保险基础数据库, 籍以增强在研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医疗保险信息宣传形成风格和品牌。切实办好《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动态资讯》和中国医疗保险网, 进一步树立和巩固医疗保险信息宣传的良好社会形象, 增强权威性, 扩大影响力。

(二) 医疗保险研究要把握的重点

一是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为重心, 开展医疗保险法律机制和法律环境研究。围绕覆盖全民、统筹城乡、依法维权、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五大要点, 加强推进医疗保险法制化建设所需要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办法及措施的研究。

二是根据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要求, 更加注重对制度的统一性、筹资水平的适宜性、保障待遇的适度性、权利义务的对应性、基金保障的绩效性、公共投入与保障机会的均等性和管理服务便捷的可及性的研究。

三是根据医疗保障制度优化

和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继续以“三三一” (即三个统筹:城乡统筹、市级统筹、门诊统筹。三个机制:筹资机制、价格形成机制、谈判机制。一个制度:费用支付制度。) 为重点, 围绕“稳定职工医保、完善居民医保、整合城乡医保、融洽各类医保”开展优化医保制度架构、改进和活化诸如个人账户等制度构件、提高保障绩效的研究。

四是根据推进医疗保险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要求, 开展技术标准研究。充实和完善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数据库, 拟定医疗保险管理技术相关标准, 将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数据分析常态化。

五是根据提升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的要求, 开展管理服务项目研究,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为居民提供优质快捷服务。

六是根据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医药管理体制改革协调推进的要求, 更加注重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对促进相关领域改革的研究。

三、创新研究方式方法, 开创研究工作新局面

做好“十二五”时期医疗保险研究工作不仅要有明确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 还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作为负责任的、有作为的医疗保险研究工作者, 既要对医保事业作追昔式的思考和总结, 更要创新研究方式方法, 对医保事业的发展作前瞻式的探索和建议。要善于在别人停止思维处延伸思维, 能于别人不经意处溯其本源, 言他人所未言, 发他人所未发。这样才能清醒而自觉地、积极而主动地为推进医保大业立说献策, 这样才不会为已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盲目乐观, 也不会为眼前困难而束手无策, 裹足不前。

一要立足实际, 潜心研究。立足实际, 就是要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实际出发, 只有这样, 医疗保险研究工作与中心工作才能合拍, 才能跟进, 才能排得上用场。潜心研究, 就是要心无旁骛, 静下来, 沉下去, 进行深度研究。只有这样, 才能抓住规律性, 富有创造性, 才能获得有科学意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要把握主线, 重点研究。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主线就是“保基本, 强基层, 建机制”, 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管理, 概括地讲就是要继续抓好“三三一”。“三三一”关系到当前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最重要、最核心的体制机制问题, 抓住了“三三一”, 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就是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把“三三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深透了, 不仅可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健康发展, 而且可以助推三医配套联动, 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协调发展。如果离开“三三一”, 在一些非关键问题甚至细枝末节的问题上费心劳力, 就如同用“搬牛腿”的方式去推动工作, 必然收效甚微, 甚至南辕北辙。

三要开阔视野, 比较研究。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研究、荟萃分析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 医疗保险制度也必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特别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更不可能“闭门造车”, 而应该是通过地区间乃至国际间的比较研究, 从中得到启迪和借鉴。要有大视野、大胸怀, 既要立足中国实际与国情进行深度研究, 又要有全球眼光进行比较研究, “吃透上头, 深谙下头, 知晓外头”, 这样才能把一些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研究深透。

四是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最显著的特征和最基本的经验, 就是实践性、创造性。而实践、创造的主体是基层, 决策者的政治智慧在于把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加以总结、升华和推广。调查研究是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和路径。伟人曾有教言:“我就是靠调查研究吃饭, 靠总结经验吃饭。”千万不要轻视调查研究。只要坚持深入基层, 调查研究, 把基层在实践中的成功做法, 系统地加以总结提炼, 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探索创新升华到理性层面, 就能对决策, 对管理, 对医保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要搭建平台, 组织研究。作为医疗保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保研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 只凭任何一个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单打独斗”都是难当此任的。研究会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 一个为有志于医疗保险研究的志士仁人、各界朋友搭建的研究平台。因此, 要把各方面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 把各类研究资源整合起来, “聚贤, 纳言, 立说, 献策”, 为医保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BlackPhone:安全至上 篇1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款Blackphone智能手机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量身定制的系统运行,该系统名为PrivatOS。该操作系统内置支持加密的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和短信功能。此外,它能够自动阻止Wi-Fi热点对个人信息的识别。该设备还为用户提供了一项安全中心服务功能,方便用户管理控制大范围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同时这款设备还支持匿名网页浏览和虚拟专用网络(VPN)。

硬件方面,这款Blackphone配置了一块4.7英寸的HD IPS显示屏,运行2GHz英伟达图睿四核处理器Tegra 4i,并配置16GB的内置存储。运行基于Android系统上进行量身定制的“PrivatOS”系統,它还支持LTE和HSPA+无线网络。

此外Silent Circle还会为“BlackPhone”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安全应用程序,包括Blackphone Security Center, Blackphone Activation Wizard 和Blackphone Remote Wipe等程序,当你在网络搜索、网页浏览、短信、视频通讯的时候都会提供非常优秀的安全保障。

研发这款隐私保护智能手机的合资企业名为SGP Technologies,该公司已于2014年7月14日重新开放订单。

坚持客户至上力求达到共赢 篇12

笔者看来, 三菱重工海尔 (青岛) 空调机有限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 已经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口碑。加之公司独立销售、自主经营, 各大环节整体发力, 因此市场业绩连年攀升。诚然, 三菱重工海尔 (青岛) 有限公司不断地将理念付诸实践, 针对每项工程不同需要量身定制不同的空调配备方案, 一步到位、物尽其用, 为客户打造性价比、附加值最高的空调方案。这是三菱重工海尔在空调市场争夺日趋白热化的格局下, 销量依然坚挺、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据悉, 单是2011年下半年, 三菱重工海尔空调就累计中标国际、国家级工程项目近千项, 其中千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达到总中标项目比例的30%以上, 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美誉度。

在2011年集团年度大会上, 三菱重工海尔提出3个“第一竞争力”, 即第一竞争力客户方案、第一竞争力产品方案、第一竞争力区域方案的市场原则, 力求通过创新的产品创造用户资源、创造“用户增值”, 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共赢。由此看来, 企业只有更加贴近终端客户, 渗透乡镇渠道, 打破中央空调界传统意义上的销售模式, 才能真正做到“走出去, 走进去, 走上去”。

一直以来, 三菱重工海尔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 将舒适节能的产品理念融入产品的研发、制造、服务过程。在2011年度空调产品方案中, 三菱重工海尔继续主推旗下的KX6超级智能楼宇空调、LX智能家庭中央空调。这2大系列产品一直凭借R410A环保冷媒、全直流变频压缩机、直流双转子压缩机、3D涡旋压缩机、数码涡旋压缩机、物联网模块等优势技术功能占据多联机空调市场的制高点。

上一篇: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体系下一篇: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