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建设与维护》

2024-06-20

《基站建设与维护》(通用9篇)

《基站建设与维护》 篇1

摘要:随着新世纪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3G市场的打开, 当前高职高专通信专业的《基站建设与维护》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在某些方面已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发展。通过对该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进行研究, 结合实际, 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自身特点, 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课程改革方案, 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对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 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3G,课程教学,《基站建设与维护》

1 现状分析

1.1 当前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1) 我国通信业正处于由“面向设备”到“面向服务”的转型。

中国运营商要实现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率为目标的企业运营模式转变,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业务开拓、业务实现、业务保证、业务计量成了通信企业的头等大事, 市场营销部门、业务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等市场部门规模日益增大, 技术部门则要求更为精简, 技术人员也要求向掌握多种通信技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发展。

(2) “融合”正成为通信业发展的主旋律。

从宏观上看, 电话、电视与数据的“三网融合”是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从微观上看, 各种通信技术的融合, 例如, 业务和传送的融合、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融合、固定网和移动网的融合等, 正如火如荼地在进行中。“融合”对通信企业和个人带来一些挑战, 但是也会带来巨大的机遇。为了迎接“融合”的挑战和机遇, 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摒弃传统的专一技术和设备的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生掌握综合的通信技术及通信设备的应用, 从传统的专才转变成为技术复合型人才。

(3) 通信设备运行维护正由“分散式”走向“集中式”。

各运营商的运行维护管理方式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管监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信技术的变革带动了运行维护管理的组织方式的变化, 即从分散式管理维护向集中式管理维护发展。这样可以将分散的技术力量集中到网络管理中心和设备维护中心, 提高运行维护效率, 提升网络运行质量, 从而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集中式管理维护的发展方向, 要求通信技术人员必须对整个通信基础网络有着全面的理解, 对涉及的网络设备有综合的实践能力, 即应具备“全程全网”的能力。

1.2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基站建设与维护》教学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目前, 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验实训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努力, 但是, 由于意识、投入、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课程设置受普通本科院校学科的影响, 许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基础, 而是为满足实训课程内容的需要;②针对性差, 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对实际技术岗位的训练不够, 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后仍然难以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③实验设备滞后, 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实训设备与当前一些较新的技术脱节, 学生参与实训的项目与获得的技术能力都是已经过时或快要过时的技术, 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差, 就业竞争力不强。

2 研究采取的方法和主要特色

2.1 改革目标及内容

2.1.1 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采用“理实结合”的方式来组织内容, 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实训”的组织结构, 避免了以往前半教学时都在学习空洞的理论知识, 而让学生感受不到实际的基站设备等。精选项目, 以项目带动内容, 将内容融于项目, 分散难点, 易于掌握。

2.1.2 教学内容改革

在职教改革的新趋势下, 应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 采用任务驱动的情景化教学手段, 从而更好地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在课程结构上, 精选5个项目, 将学习和考证内容融入其中。同时从应用出发, 课程后段预留时间, 供学生练习操作设备。课程重组教学内容, 以基站建设与维护为宗旨, 让学生在每个项目学习之后都能对基站设备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能够对基站进行建设和维护。

2.1.3 教学模式改革

将课程建设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 基于工学结合思想建立课程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 通过“生产线”化的实训环境锻炼学生, 达到与企业无缝接轨的教学模式。

(1) 通过与运营商的校企合作, 根据对通信网络现状调研的结果及我院现有师资和设备, 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网方案, 将现有独立的接入、交换、传输、数据、无线、电源等设备, 搭建一个与实际电信网络相近的本地网, 构建一个通信技术综合性的实践平台。

(2) 通过专职教师到企业参观, 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 了解行业动态, 紧跟产业发展;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任兼职教师, 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管理模式, 掌握企业工程案例。

(3) 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接受企业培训, 促进教学结构优化。

2.2 拟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搭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践平台, 在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与实际相结合, 具备综合性的实践能力, 成为通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 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既满足通信企业对通信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又能将通信企业的实用技术引入到高职高专的实践教育中。同时, 让教师也深入企业, 了解企业与行业发展动态, 根据企业与市场发展趋势, 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3 采取的方法

(1) 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其它高校该门课程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 借鉴好的经验对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有益补充。并通过调查企业需求和已完成的校企合作项目, 完善项目内容。

(2) 校企合作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有代表性的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 与对应学科建设进行相互结合, 对教学、科研等进行有益探索。

(3) 实践法。

通过以多个校企合作项目的具体实践, 并在2008届学生中进行全程实践, 找出问题并加以完善, 考核实践成果, 最终得出较好的校企合作方式方法。

2.4 主要特色

(1) 改变以前校企合作仅仅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投资建设, 仅仅由学校管理使用, 实训项目依旧与市场脱节, 教学方法和内容依旧不能跟上最新科技。

(2) 强调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参与, 在课程设置、授课方法、实训设备配置等多方面共同探讨, 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 并且教师参与工程设计, 工程师参与课堂教学, 共同提高, 相互促进。

(3) 在保证教学、实训、实习的教学要求前提下, 如何突出科研、生产、展示、推广、培训等企业的经营目标, 让企业主参与, 并有兴趣持续地进行实训基地建设。

(4) 将校企合作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学校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推动各方面工作全面发展。

3 效果与具体成果

本方案是对“去实践中学习, 到实践中应用”教学理念的体现, 培养高素质技能性的人才, 具有向各个专业推广的意义。

实践表明, 本研究有助于找到定位准确的高职教育的科学方法, 按照实践教学的需要调整课程结构, 真正把高职教育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的轨道上来。实际应用中, 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契机,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安平.3G时代中国移动营销战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9.

[2]邓映峰.天津移动通信市场非线性预测及面向3G的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3]崔娜.郑州3G无线网覆盖预测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蔡康, 李洪, 朱英军.3G网络建设与运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5]PETERS EDGAR E.Chaos and order in the capital markets[M].New York:John Wiley&Sons press, 1991.

《基站建设与维护》 篇2

一、题目

学习本课程后,你们应对无线通信基站的组成、工作原理、维护管理等有了充分的了解,现假设你将投身无线通信基站维护管理行业工作,请结合运用本书的知识,分别假设你将投入:

①基站通信主设备(含传输设备)维护管理(学号尾数为0、1、2、3的同学),②基站通信电源设备维护管理(学号尾数为4、5、6的同学),③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维护管理(学号尾数为7、8、9的同学)

三种工作中,请以三种工作所需使用到的设备及其知识原理、工作内容及你对该工作的理解(如该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明细、如何开展、需具备的知识、重要性、职业方面的利弊等)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2500字。

二、撰文要求

1.幅面:A4;

2.字号:标题 2号黑体;内容提要5号宋体;正文小4宋体;插图标题5号宋体。

章节序号:1(小4黑)、1.1(小4)、(1)、(a)。---用Word排版。

3、word文件命名方式:班级+学号后三位+姓名,如:通信111班+103+张三。

各位,本学期《移动基站设备与维护课程》期末考试采用写论文的方式,题目及具体要求如下,请转达所有同学:

一、题目

学习本课程后,你们应对无线通信基站的组成、工作原理、维护管理等有了充分的了解,现假设你将投身无线通信基站维护管理行业工作,请结合运用本书的知识,分别假设你将投入:

①基站通信主设备(含传输设备)维护管理(学号尾数为0、1、2、3的同学),②基站通信电源设备维护管理(学号尾数为4、5、6的同学),③直放站及室内分布系统维护管理(学号尾数为7、8、9的同学)

三种工作中,请以三种工作所需使用到的设备及其知识原理、工作内容及你对该工作的理解(如该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明细、如何开展、需具备的知识、重要性、职业方面的利弊等)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2500字。

二、撰文要求

1.幅面:A4;

2.字号:标题 2号黑体;内容提要5号宋体;正文小4宋体;插图标题5号宋体。

章节序号:1(小4黑)、1.1(小4)、(1)、(a)。---用Word排版。

3、word文件命名方式:班级+学号后三位+姓名,如:通信111班+103+张三。

三、其他事项

1、请学习委员以班为单位汇总成一个压缩文件,最迟于7月4日邮件至本人邮箱(zhangyx68@139.com)。

《基站建设与维护》 篇3

本课程的建设团队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出发, 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进行研究与实践, 构建了移动通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教学标准) , 充分调研分析岗位技能, 对应岗位能力标准进行人才培养和考核, 以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思路进行课程建设, 打造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1 构建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坚持“就业导向”, 必须进行以职业能力与职业意识为核心的岗位目标培养。培养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课程的严密组织与实施来完成。

顺应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设计基础归纳典型任务, 对课程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的研究、设计与实践, 培养适合企业岗位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通信产业培养优秀人才, 推动产业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带动移动通信专业其他课程的改革, 推动专业的建设、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给其他专业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带来有益的借鉴。

2构建思路与方法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需打破“学科完整性”, 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 而不是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技能点或能力点;重视技能和实践, 要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进行构建。

本课程的构建思路是由职业工作过程出发, 以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为设计基础分析确定典型任务, 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

构建方法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各个教学项目模块;编写生动易行的情境化教材;建设真实的实训环境;实践任务引领的项目化教学。

3 课程工作任务分析

邀请企业专家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 以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维护的真实工作过程为设计基础, 确定工作任务, 如表1。并针对每项任务细致分析了的所需的职业能力。

4 学习领域设计

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研讨、开发, 在完成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 对工作内容进行重组、简化和序化, 归纳典型的工作任务,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设计项目, 注重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对应岗位能力标准, 结合考虑教学可行性和趣味性做项目化的课程设计, 实行任务引领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 进行过程化的综合考核。

本课程最终确定四个项目10个典型工作模块, 如表2。

对每一项目模块在项目描述、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过程、评价方案六个方面精心设计。详细到每堂课, 包括相关知识、活动设计、如何检查评定等内容。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5 课程构建的创新与特色

5.1 课程构建完全基于工作过程

课程项目设计真实展现移动通信基站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的建设进程, 完全基于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

项目内容以企业实际的岗位:基站勘察工程师、基站施工督导、基站安装调测工程师、基站维护工程师的技能、工作内容为依据, 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提升岗位:工程项目经理、网络优化工程师的技能、工作内容为参考来选择和设计。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 完全能胜任企业工作, 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培养。并能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空间。

5.2“电影剧本”式的情境化教材

依据学习领域的设计编写教材, 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组织教材内容, 按完成工作项目的技能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 设计实践实操内容, 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

教材是课程中直接面对学生的部分, 它应生动有趣, 有可读性, 有可操作性, 对学生有吸引力。

经过广泛征求学生意见, 及课程建设团队多次分析研讨, 决定借鉴“电影剧本”的形式编写情境化的项目教材。让学生在教材中, 及在教学过程中成为“男主角、女主角”, 而教师则是“编剧和导演”。

教材每一项目模块的第一句话是:“你是……”, 将学生引入角色情境。

教材按照“定角色→表演预期效果→布景、道具、化装→导演帮助→艺术底蕴支撑→票房收入”的思路来编写, 对应内容是:任务下达→任务目标→任务情境→任务分析/任务案例→任务资讯→任务评价。

教材充分体现了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想, 让学生成为主体, 生动有趣, 有可读性, 有可操作性, 有吸引力。

5.3 全面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改革评价手段,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按照企业的岗位能力标准考核。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6 结束语

课程建设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 把《3G基站建设与维护》课程构建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形成了全新的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的教学模式。课程与岗位要求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 按照人的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 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培养, 能够真正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希望它是一门专家肯定、学生喜爱、企业满意的课程。

摘要:该文介绍了《3G基站建设与维护》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的构建的目的、思路与方法、创新与特色。详细阐述了课程工作任务的分析、学习领域的设计。

关键词: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情境化教材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姜大源, 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马成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设计[C].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会议, 2007.

基站维护手册 篇4

二OO七年十二月

概述...3

1.1

编制背景

1.2

编制单位

基站及配套设备例检维护标准...3

2.1例检周期

2.2巡视要求

2.3巡检内容

2.4基站例检前的准备

2.5进站要求

2.6基站例检维护项目的检查流程图

2.7基站例检维护项目的检查

2.7.1基站周围环境及物业检查

2.7.2监控系统告警检查

2.7.3基站油机检查

1.2........基站防雷及电源巡检

1.3........基站蓄电池组检查

1.4

空调设备检查

1.5........基站GSM、传输系统设备

1.6

板件资源、固资

1.7

接地检查

基站日常维护巡检表填写规范要求...20

小油机维护操作手册...23

1.8........油机使用维护规程

1.9........起动运行前的检查工作

1.10......试机运行的检查工作

1.11

停机步骤

1.12......小油机巡检表格的填写

概述 1.1

编制背景

为更好地做好基站日常维护工作,提高基站维护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基站存在的隐患问题,结合泉州移动基站维护的实际情况编写了本手册。

本手册主要针对维护单位基站日常维护巡检编写,力求让每位维护人员根据本手册即可完成基站日常维护巡检工作,随时巡视检查现场,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提高基站维护质量。

1.2

编制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网络部

基站及配套设备例检维护标准 2.1例检周期

1.对于基站综合维护服务,一级基站每月巡检一次,每月另巡视一次,二级基站每季度巡检二次,三级基站每季度巡检一次,偏远基站按需安排巡检工作。偏远基站如海岛(必须乘船抵达)、高山(海拔1000米以上)以及其它一些距离维护单位较远、行车不可直达或行车时间较长的基站。对于室分系统综合维护服务,一级基站每月巡检两次,其它基站每月巡检一次。

2.年检主要是按需安排执行。

2.2巡视要求

1.巡视基站内各种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基站高低压线路、基站卫生、基站内设备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影响机房设施、天线、馈线、屋面立杆、走线架、接地线、机房漏水、机房周边排水,以及铁塔基础周边环境发生施工挖土、打井、挖沟和回填土流失等安全问题。

2.负责机房环境安全检查和放置有效的灭火器、绝缘垫、挂有进入机房的四十字方针、基站故障处理流程图、灭火流程图及各类警示牌。

3.在进行巡视时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检查和排除隐患或故障,同时向移动相关负责人报告。

2.3巡检内容

1.维护人员应严格按要求,完成基站月/季检表中的维护检查测试项目内容,并认真填写维护纪录。基站综合维护人员必须按计划严格执行日常的例检工作(如确实有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完成的,可以前后偏差三天执行,需注明原因)。

2.基站年检(健康检查)包括对基站载频发射功率、天馈线性能指标和2M传输系的维护检查测试工作。

3.维护人员在进行巡检时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检查和排除故障,同时向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报告。

2.4基站例检前的准备

1.检查所例检需要的基站钥匙是否带上。

2.检查所需要的维护工具是否带上:包括笔记本电脑、万用表、钳形表、红外测温仪、相序表、电笔、十字和一字螺丝刀、活动扳手、内六角、外六角、钳子、开口扳手、梅花扳手、锤子、锉刀、绝缘胶布等常用工具。

3.基站年检时还应带上天馈线测试仪、射频功率计、13M时钟测试仪、2M测试仪。

4.维护人员必须带电作业时,要增强安全意识,做好绝缘防护,杜绝发生触电事故,确保人身安全。电动工具在使用前要严格检查和测量,工具外壳要有接地,防止工具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2.5进站要求

1.所有基站施工人员(包括项目施工人员、基站综合维护人员等其他人员)进出基站都必须与监测机房进行联系,并严格地填写基站进出登记,包括进站人员、所属单位、进站时间、离站时间以及进站事由等。

2.在进站时如有发现问题,如:门被撬、窗户坏、基站进水、火灾、被盗等情况,应马上通知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处理。

2.6基站例检维护项目的检查流程图

2.7基站例检维护项目的检查 2.7.1基站周围环境及物业检查

1.检查基站铁塔、变压器及基站内部的安全警示牌,对于缺少或有损坏的应该及时补上。

2.变压器下面或者周围有存在树木、杂草应及时砍除,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

3.检查变压器的安装位置偏低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应书面上报各驻点负责人或移动公司处理、建议,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4.非专业维护人员禁止攀爬到变压器支架上,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5.检查变压器室外引入线是否埋地引入,对于没有埋地引入的站点需做好记录并上报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

6.检查变压器各断路器是否正常,对于有出现熔丝掉落的,应及时联系电力公司尽快修复。对于需应急通信的情况下,必须马上修复时,电力部门又不能及时处理的。经过电力部门的许可,应另派专业人员进行抢修。操作时应使用高压绝缘杆,戴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安全措施。雨天时禁止操作。

7.检查变压器油量是否充足(应在刻度的上限与下限之间),对于油量不够的,应马上通知电力公司进行添加。

8.巡视基站周边环境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周边工地施工垫高地基,造成基站处于低洼地带),基站排水系统是否遭到破坏,若有,记入巡检表格,并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

9.检查天线方向、挂高、俯仰角是否异常,前方是否有遮挡或即将遮挡,若有,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

10.基站围墙内及靠近基站3-5米空间内的杂草或树木,应砍除。

11.水泥隔离带上是否堆放易燃易爆品,应及时清除。

12.机房四周墙基是否有裂痕,需及时上报。

13.机房外观如墙壁是否有破损、水泥层脱落、涂料脱落,需及时上报.14.基站必须配备灭火器,灭火器必须贴上启用日期的标签,对于年限达到五年或压力不足的灭火器必须及时更换。油机房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基站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15.严禁在基站内吸烟或使用各种炉具、电热器具等;基站内部不许堆放易燃物品。

16.检查基站的封堵、密封、遮阳、卫生和照明情况,防阳光直射,防鼠患。各部位应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防止漏雨,如:房顶、门窗、孔洞等;用标准的防雨板、防火板、防火泥、防火胶对基站所有馈线进口进行完全封堵,确保机房防水。

17.基站阳台门、铝合金窗等必须完全封堵,用防火泥、玻璃胶封死、硅酸钙板贴在窗户上或直接用墙堵死,防止台风、暴雨造成雨水渗入。

18.对天花板容易渗水的基站屋顶必须加铺防水层,并相应的对需要整改的照明电路、灯具上报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安排整改;照明出现故障的,应尽快安排时间给予修复。

19.基站设备用电、照明用电应从交流柜(或交流挂箱)的空气开关开始分开。

20.对于基站出现木门、大面积铝合金窗未进行更换封堵的,应建议更换。

21.对基站铁门、空调架出现生锈的,应及时去锈并重新上防锈漆。

2.7.2监控系统告警检查

1.监控设备是否正常工作,面板指示灯是否正常。

2.检查门磁、水浸采集器等是否有脱落等情况。

3.门禁告警测试,将基站门打开,观察设备有无门禁告警,与机房联系有无此告警产生;关上门后,设备告警是否消失,与机房确认此告警是否清除。

4.交流断电告警测试,切断交流供电,观察设备告警,三相输入电压是否为0伏,与机房联系有无停电告警;恢复交流供电,观察显示电压是否正常,与机房确认告警是否清除;

5.交流过/欠压告警测试,设置其中一相电压上限低于当前电压或是下限高于当前电压,观察三相通道有无上限或下限告警提示,与机房联系有无此告警产生;恢复上下限电压到正常值,观察告警是否消失,与机房确认告警是否清除。

6.烟雾告警测试,将烟雾喷入烟雾探测器(见下图),观察设备面板有无烟雾告警,与机房联系有无此告警;通过监控主机左下方的烟雾复位开关清除告警,观察设备面板告警是否消失,与机房确认告警是否清除。

7.水浸告警测试,将水浸告警探头(见下图)浸入水中少许(也可用金属将两个探头触脚短路),观察设备面板有无水浸告警,与机房联系有无此告警产生;将水浸探头拿出擦干(金属短路物体移开),观察设备面板此告警提示是否消失,与机房确认告警是否清除。

8.高、低温告警测试,设定温度告警上限值低于或下限值高于室温,观察设备面板有无告警,与机房联系有无此告警产生;恢复温度告警上限值和下限值到正常状态,观察设备面板告警是否消失,与机房确认此告警是否清除。

9.直流过/欠压告警测试,设定直流电压上限低于当前电压或下限高于当前电压,观察设备面板有无相应告警,与机房联系有无相应告警产生;恢复直流电压到正常值,观察设备面板此告警是否消失,与机房确认此告警是否清除。

2.7.3基站油机检查

2.7.3.1基站油机检查内容

1.油机房室内不堆放杂物,所有设备应保持整洁干净,发电机组及ATS转换柜的保护地线应与总地排连接牢固可靠,机房应开设有足够面积的通风进气口(应大于散热风扇叶工作面积的1.5倍)。

2.每次试机运行时间不低于15分钟。

3.每个季度结合月检做一次负载运行测试,保证在市电故障的情况下油机能及时起动运行,以保障设备所需的正常供电。

4.油机在运行、待机和存放时不得有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5.检查油机排烟管是否破裂,防止雨天进水。

6.检查油机出风口防护拦网是否完好。

7.油机室内,燃油箱与油机必须分开存放。

2.7.3.2带ATS转换柜油机开机前的检查:

1.检查机组的运行积时。

2.检查ATS转换柜主控板和油机主控板有无告警及其显示是否正常。

3.检查机油的液面高度,如不在量油尺刻度的上限时应以添加(如有过多时应放出多余油量),机油应无杂质并且有一定的粘度,更换机油运行250个小时或根据液体太脏或发黑的程度进行更换,更换机油的同时应一起更换机油滤清器。

4.检查燃油箱存油量,(小油机不足于50%、基站固定式油机不足于30%时应以添加),检查燃油滤清器和油水分离器及油管油道的畅通情况,如有需要给予更换燃油滤清器并清洁疏通燃油系统的管道(每年做一次燃油箱沉淀物的清理工作)。

5.检查冷却水的液面高度,冷却位应在离水箱盖深处3~5厘米的高度,如液面高度不足时应添加,水质要干净透明无杂物,水质脏时要更换,更换冷却水的同时要添加防锈剂(添加或更换冷却水时应使用软水)。

6.测量启动电池电压(浮充13.5V±0.5V,无充电时13V±0.5V),检查充电器是否工作正常;如果是加液电池应检查电解液面的高度(应超出极板高度10~15mm)或参照电池外壳的刻度标线进行添加,电池极柱表面应涂抹凡士林。

7.检查机组和ATS转换柜及起动电池各线缆的连接是否牢靠。

8.检查风扇皮带的松紧度(用手指下压适当力度时皮带有10 mm左右的弹性幅度)和磨损情况,必要时调整皮带松紧度或更换皮带。

9.检查及清洁空气滤清器,必要时结予清洁或更换。

10.启动运行后的检查

11.检查油机运转时是否有剧烈振动和异常声响。

12.各种仪表、信号灯指示是否正常。

13.检查机油压力(30~75psi)

14.检查冷却水温度(70~80℃)(如果负载30分钟以上时)

15.检查输出电压(380~400V、220~240V)

16.检查负载电流参数

17.检查输出频率(50~51.5Hz)

18.检查发电机组的排烟情况(初起动时有轻度黑烟,正常运行时无烟,如果负载较大时有轻度黑烟这些都为正常)

19.检查水泵和风扇叶的工作情况(旋转稳定无异常响声)

20.测量起动电池电压,检查机组直流充电机是否工作正常(13.5V±0.5V)

2.7.3.3正常停机:

1.自动停机:当市电恢复正常供电时ATS转换柜会自动断开油机供电,切换到市电供电,让机组空载运行3~5min后自动停机。

2.手动停机:当机组试机或工作已完成时应先断开所有负载,让机组在无负载的情况

下运行3~5min后关闭起动开关使机组停机。

3.故障停机:机组在运行中如出现低油压、高水温、高转速、过电压和低电压等故障时,机组会出现告警或自动停机。

4.紧急停机:当机组不能自动停机和不能手动停机时,应立即关闭油路开关或堵塞进气管道强制停机。

5.故障或紧急停机后应做好检查维修,在故障未排除末恢复正常时,不得开机运行。

6.机组如有故障不能及时修复的或损坏较为严重的应立即报予上一级主管。

2.7.4基站防雷及电源巡检

1.检查交流防雷是否正常,以爱劳TM防雷为例,主要检查防雷模块单元和电源模块单元是否亮绿灯(亮绿灯为正常)。

2.检查避雷箱内电力连线是否连接牢固,或者防雷箱内各模块单元是否有明显烧坏的痕迹。

3.检查AC配电屏各显示表能够读数,各支路用户是否有做标签,面板的指示是否正常。

4.测量和记录每一相的电压和电流。(个别相电流因电缆为硬线,钳形表无法测量,根据实际情况无法测量的巡检表填写时空)

5.清洁设备卫生,操作时务必小心,防止高压触电及直流短路。

6.检查交流输入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交流单相爱默生设备单相要求:170V~270V,中达设备要求:154V~290V)。但是只要室外引入交流电压偏差太多,都必须联系电力公司进行修复。

7.检查交流输入连接线是否牢靠。

8.检查开关电源面板是否有告警存在。

9.检查整流器工作是否正常,是否均流,参数设置是否正确,风扇运行是否正常

10.检查整流模块配置是否足够,不够的立即安排添加。判断标准如下:

11.整流器的配置:系统工作时其整流器将为各种负载及电池供电,配置方法如下:

计算系统实际需要负载电流:I总=I1+I2,I1为设备负载所需的实际电流,I2为电池充电的电流,通常I2=Q/10 , Q为电池容量。

择整流器规格,计算所需整流器数量,N=I总/In In为整流器额定输出电流。

按N+1方式配置系统中整流器的数量。

12.充电限流值的计算

按计算电池允许的充电电流I1=Q/10

系统中有N台额定电流为IN的整流器,计算N台整流器可输出的电流:Iz=N×In

计算系统可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流I2=Iz-If If为负载电流.比较I1,I2选其中较小的为充电限流值.13.充电限流计算举例

某基站使用两块50A整流器,其负载电流50A,配备600AH/-48V电池一组,问其充电限流值为多少?若使用三块整流器,其充电限流值又是多少?

计算:I1=2×I整-I负

即I1=2×50-50

I1=50(A)

I2=Q/10=600/10=60(A)

I1

则限流值I限=I1=50(A)

I3=3×I整-I负

即I3=3×50-50

I3=100(A)

I2=Q/10=600/10=60(A)

I3>I2

则限流值I限=I2=60(A)

14.查看参数是否正常,对于-48V系统,要求蓄电池的均充电压56.4V、浮充电压52.8V、53.5V(应优先考虑蓄电池的浮充电压来设置)、充电周期为1~3个月、充电时长为10~12小时、一次下电为44V、二次下电43.2V、充电限流为0.1C10~-0.15C10之间,C10表明10小时率的放电容量。例蓄电池400Ah,充电限流应为40A~60A之间。

一次下电接主设备

二次下电接传输

15.检查传输设备是否接在二次下电位置,开关电源的防雷保护是否正常,直流熔断器选择是否合理、一般要求为负载电流的1.5~2倍。

16.检查各直流负载连接是否正确、可靠。

17.记录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负载电流及工作方式,测试并记录交流输入每一相的电压和电流。

18.设备容量是指开关电源的输出额定总电流。

19.检查各级防雷单元是否正常(一般正常的为亮绿灯或显示绿色,如出现指示灯不亮应及时查修)。

20.检查软件中的电压设置中过压保护状态是否处于ON状态。

21.检查模块中是否有交流输入,输入是否正常。

2.7.5基站蓄电池组检查

1.电池房室内及设备整洁卫生。

2.蓄电池的测量顺序:从正极至负极。

3.检测电池的浮充电压(52.8V、53.5V),测量电池的浮充电流及各模块的均流情况,在常规条件下,每个整流模块输出电流变动在平均电流值的±2A或±3%之内,检查环境温度(25±1℃)。

4.检查开关电源系统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5.逐个检查电池的清洁度、端子的损伤及发热痕迹、外壳及盖的损坏或过热痕迹。

6.检测电池是否有爬酸、漏液、连接部份氧化等现象。

7.电池组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使用工具时应包好该绝缘的部份,防止正极与负极短路,应知道电池组是正极接地,负极是“火线”故称为-48V。

8.蓄电池接线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防止两极碰电造成短路。

9.蓄电池的连接螺丝应紧固,用工具以中等力量扭动蓄电池螺栓不动为紧。

10.蓄电池上面不许堆放易导物体,如工具和其它工程材料等。

11.蓄电池房间必须保持通风,应避免阳光直射蓄电池。

12.测量和记录各在线电池的浮充电压,若经过温度校正有两只以上电池电压低于2.18V,则电池组需要均充,如下次巡检问题仍然存在,则需上报片区负责人安排继续进行电池年检即额定容量30%-40%的核对性放电试验乃至三年维护中项目检查即80%的容量测试。

13.每年完成2/3基站数的电池组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电池容量的30%~40%,放电后电池总电压≥48V,且单体电池电压值较平均,则该组电池质量良好,核对性放电的意义是使活性物质得到活化同时又是用来检查电池组中是否存在有落后的电池,以便作出针对性的维护工作。

14.蓄电池容量及放电测试要求:每年应完成2/3基站数的电池容量30~40%性能测试检查。即要求以实际负荷做一次核对性放电容量30~40%的性能检查(实际负荷电流较小的,应利用设备的备用负载分路接入假负载,使之电池放电电流为0.1C);每三年应做一次80%或以上容量试验检查(实际负荷电流较小的,应利用设备的备用负载分路接入假负载,使之电池放电电流为0.1C),即每年应完成1/3基站数电池容量的80%或以上试验检查。使用六年后每年一次;蓄电池放电期间,应使用在线测试装置适时记录测试数据,或每半个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端电压、放电电流。使用6年后每年做一次。

15.蓄电池放电测试步骤

用熔丝夹断开开关电源设备上的蓄电池直流熔断器。

将直流负载放电测试仪连接到蓄电池的两端。

选择放电需要的电流、放电时间。

打开直流负载测试仪的负载开关,开始对蓄电池进行放电测试。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放电端电压和放电电流,使用万用表逐个测试并记录蓄电池的单体电压。

16.16.蓄电池放电恢复步骤

2.7.6空调设备检查

检查设备的三相电压,发现有缺相、过压或低压都应该马上联系电力部门进行修复。

检查设备的保护接地线,如果发现引线接触不良,应及时加固。

检查设备绝缘、导线有无老化现象。

查看空调型号,测试空调制冷状态时的出风口温度(如空调未制冷,应调低空调的设定温度,使空调处于制冷状态;测试结束后重新设置为25℃,要求机房温度设置为25℃)测试机房的温湿度并认真地记录。

清洁空调表面、清洁空气过滤网。

查看空调外机翅片是否干净,需要清洗,每年至少应清洗室外机2次(4月和9月前后各一次)。

检查排水系统,做好空调室内机冷凝水的排放管路,排水要通畅,防止流入机房

检查内外机的稳固性,电机的轴承应为紧配合,发现扇叶摆动或转动不正常时应上报维修。

检查空调机支座、冷媒管的固定位置应无松动。

检查冷媒管的保温情况、对于保温管有破裂或损坏的,需要重新进行包扎或者报片区负责人专门安排人员处理。

对于基站主机房面积过大,造成空调效果不良的,应报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用硅酸钙板或铝合金对机房进行隔离,确保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发挥空调的制冷效果。

对于空调室外机如有大件物品挡住进气道的,应及时搬走,保证通风处于良好的状态。

对于较为偏僻地方、容易被盗的基站空调室外机应及时上报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采用将室外机移进室内安装或加焊防盗网。

年检要求

14.1

检查电路系统是否有松动、烧蚀。

14.2

检查管路系统是否有破损、泄漏。

14.3

用高、低压力表测量制冷管路的高、低压压力。

14.4

用钳流表测试压缩机、风机的工作电流。

14.5

用手触摸压缩机表面温度,有无过冷过热现象,发现有较大温差时,应上报查明原因。

14.6

检查室内、室外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2.7.7基站GSM、传输系统设备

1.检查BTS检查主设备载频、合路器等连接线是否正确、紧固,各条馈线、小跳线是否有扭曲过度,各单元螺丝是否拧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检查检查主设备风扇开关是否正常,风扇转动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及时处理

3.检查BTS馈线标牌是否完整,架顶馈线主分级是否连接正确

4.查看主设备各个单元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告警,若有,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5.检查BTS的各单元面板告警灯情况、如有出现亮红灯的板件一般为告警板件,必须联系机房判断该基站的BTS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6.检查设备安装情况,是否按要求固定。

7.检查2M连接是否紧固,检查DDF架上2M连接头是否牢固。

8.传输设备在清洁中应注意防水防电。

9.传输设备清洁时应注意,防止因人为因素造成尾纤的损坏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10.检查传输设备整体是否完好,尾纤是否完好。

11.检查DDF架的资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不符合必须登记整改。

12.检查并记录传输设备型号、容量及现网在用的E1数。

13.查看传输设备各单元面板告警灯是否正常,如有告警应确认告警是否影响基站正常,并及时与移动相关负责人联系。

14.检查传输设备是否有主备用电源,主备用电源是否按要求分别接在架顶不同的空气开关上。

15.检查布线是否规范,尾纤是否按要求盘在ODF分配盘内,尾纤有无标签。

2.7.8板件资源、固资

巡检中应该注意该站近阶段的人员进出情况,主要侧重于对某方面的资源变更、标签的粘贴、基站机历卡中设备清单的更新。

检查准备及注意事项

所需携带工具包括:笔记本电脑(或者打印版板卡资料)、各种板件标签、扫描枪。

闲置板件的概念:所有站上没有在网使用的板卡,包括在机架上但是数据被删除的板卡。

现在使用的标签是白色的,条形码有21位,以前使用的老标签是银色的,只有20位。

机架的标签不要贴门上容易脱落,应该贴在机架内部容易看见的地方。

维护人员应标签按基站类型放置:NOKIA DE34、DF34、ULTRASITE GSM900、ULTRASITE DCS1800、CONNECTSITE、华为3006,3012等,避免贴错标签的情况发生。

无线设备板卡以当月板卡资源系统导出数据(每月初由板卡管理人员从系统中导出并发送到各维护单位)为准对机房内所有板件进行核对并记录。

检查所有板卡是否都有贴标签,包括基站所有在用跟闲置的板件。

按板卡系统导出数据跟基站的每一块板件进行板卡标签核对。

记录核对情况,包括以下几部分:

11.1 对于没有贴标签的板卡现场贴标签并按模板进行记录,要求填写以下信息:条形码,板件状态,厂家条形码,型号,网元基站名。

11.2 对于板卡系统里有的,但是基站上没有的板卡,对系统导出表格上此板卡信息进行标注。

11.3 对于板卡标签贴错的情况(错贴成别的型号的条形码),先记录贴错标签的信息,之后现场重贴标签并记录新标签信息。

11.4 对于板卡标签录错的情况(即板卡所贴标签型号没错,但是系统里板卡条形码跟现场板卡条形码不一致),对录错的标签条形码及实际标签条形码进行记录。

把基站板卡核对情况整理后发送给维护单位板卡管理人员处理。

对于固资方面需带上笔记本电脑(或者打印版固资资料)对基站的设备进行检查,有变动或添加的需做相应的标记,并一起汇总。

对于有扩容的基站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及时进行板卡标签的粘贴及录入,资源固资也应相应的更新。

在每次巡检中都必须进行对资源固资和板卡进行一次核对,并及时发给移动公司相关负责人。

2.7.9接地检查

1.基站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机壳金属通风管道等均应接地,走线架断开处需用短接线连接,保证所有金属设备都有接地保护;保证基站内所有避雷接地铜线都能以最短距离入地,应尽量减少铜线弯折。

2.基站地网应符合相关要求检查基站内各设备(包括变压器、BTS、传输、电源、蓄电池、空调、配电屏、防雷、油机、ATS转换柜及馈线系统等设备)的接地保护。

3.检查光缆进线是否接地。

4.接地线与接地铜排的连接必须紧固,符合工艺要求。总接地处应做铜铁转换焊接

5.巡检时要注意地排的防锈、防腐处理,接触点必须处理清洁,保证接触良好。

6.接地排上的每个连接点只能接一条接地线。

7.所有从室外引入机房的管线都必须做回水弯,对于未整改的基站必须及时上报移动公司安排整改。

8.馈线从馈线窗上方进入机房或水平进入机房:室外铜排上沿应低于馈线窗下沿200mm,如下图:对于未整改的基站必须及时上报移动公司安排整改。

9.馈线从馈线窗下方进入机房:室外地排安装于馈线窗下方,水平走线架下的机房墙面上,避免馈线第三点接地上翻现象。对于未整改的基站必须及时上报移动公司安排整改。

10.地排与墙面应用黄色绝缘子隔离安装。

11.确保室内地排与室外地线必须连接紧固。

12.基站的地阻应为10欧姆以下。

基站日常维护巡检表填写规范要求

1.对于日常维护测试记录中需要测试出精确数据,必须严格按要求全部填写清楚。

2.在以下表格中出现该填写“正常”的地方,不应该填写“良好”等其他的。

3.在所填写的参数后面需要单位的,必须填写完整。

指开关电源的输出额定总电流

维护日期必须与基站出入登记时间一致

时间必须与基站出入登记一致

测试人必须与基站出入登记一致

4.在“门警安全告警”这栏插入监控设备型号。

应在所作项目上打√,表示目前的工作模式

温度读数必须是空调在制冷情况下测试的要求25度

不必要再写品牌海尔,只要具体型号

个别交流线为硬线,无法测量的,可以放空

电压为单相电压

采用打√,表示正在浮充

采用百分比的记录方式

运行时间要求15分钟以上

两个相加应该是等于输出电流

基站BTS设备型号需填写设备的具体型号,如DE34/DF34/Ultrasite等;而不可以写为三代站或者四代站。

室内覆盖采用前面加0并用“+”隔开

指设备的总容量包括在用容量2E1/16E1

切线采用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单体电压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三位

代维管理员分析并审核

对于发现的其他问题全部写上,并指定专人审核

对于基站设备没有告警的,都写上“设备运行正常”

根据蓄电池标称来设置,一般情况下,浮充电压53.5V,均充56.4V,过压保护58V,二次保护43.2V,低压保护44V,填写“无”

要求每年至少测试地阻1次

每一扇区的功率

填写正常

年检项目:按所有载频的值

5.维护人员必须按规程准时执行工作计划,并采用同一颜色的钢笔或水笔填写好日常维护测试记录,若有同一张巡检表格出现两处及以上的涂改要重新填写。

6.日常维护测试记录的装订必须有统一的格式和页面,并标注清楚具体基站站名的页码、以便查找。

7.所有维护人员在离开基站前必须检查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基站出入登记是否填写清楚,清洁好机房卫生,关掉照明,锁上门窗方可离开基站。

小油机维护操作手册 4.1油机使用维护规程

1.油机应按品牌、型号、功率、燃油、及存放仓库等进行编号填入维护清单。

2.各区域应指定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

3.油机仓库应整洁干净,透气良好,不堆放杂物。油机要排放整齐,备用加油桶应贴有标注“汽油”与“柴油”字样的标签,并且按汽油桶和柴油桶分开排放整齐划一。

4.仓库的消防器材配备必须完好期限有效,排放整齐,并置于明显便于应急使用的位置。

5.电缆线应按三相与单相、长度、线规进行列表管理,并贴好相应长度与线规的标签,收绕捆扎整洁排放整齐,不可杂乱堆叠在一起。

6.油机在运行、待机和存放时不得有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7.维护人员应配备油机维护工具:万用表、钳形表、电笔、绝缘胶布、相序表、活动扳手呆扳手、起子锤子、内外六角扳手及套筒等常用工具。

8.每个月做一次试机运行维护(每次试机运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9.每次应急发电时应尽可能地轮换使用油机(按日或按次轮流),这样可以使每台油机的起动电池都能得到很好的充电、每台油机的使用时间较为均衡。

4.2起动运行前的检查工作

1.清洁机组,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并紧固可靠,各线缆接头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2.检查燃油箱存油量(存油量不能少于油箱容量的50%)不够时应及时添加,同时检查燃油系统的清洁情况,如油箱与管道过脏应清洗和疏通,如燃油滤清器过脏时应更换,油箱加油口过滤网应配备完好,加油时不可拿开。

3.检查润滑机油液面高度,如不在量油尺刻度的上限时应以添加(如有过多时应放出多余油量),机油应无杂质并且有一定的粘度。新购置的油机初使时运行20个小时后应更换机油,以后每运行80~100个小时或根据液体太脏或较黑的程度进行更换,更换机油的同时应一起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

4.测量启动电池电压(13V±0.5V),电压不足时应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如果是加液电池应检查电解液面高度(电解液应超出极板高度10~15mm)或参照电池外壳的刻度标线进行添加;电池极柱应涂抹凡士林。

5.检查及清洁空气滤清器,必要时清洁或更换。

4.3试机运行的检查工作

1.打开燃油供油开关,关闭电源输出开关,柴油发电机应拨动调速手柄至运行位置,汽油发电机应拨动阻风门(起动运行后拨回阻风门),用手将起动开关拨至起动位置(START),油机起动后立即把手放开,让开关自动回位至运行(ON)位置。

2.起动后应检查机组是否运行平稳,是否有异常响声,排烟情况是否正常(初起动时有轻度黑烟,正常运行后无烟,如果负载较大时有轻度黑烟这些都为正常)

3.打开输出开关,检查油机面板仪表和指示灯的显示是否正常,检查输出电压(380~400V、220~240V),检查输出频率(50~51.5Hz),如有负载运行应将频率调至50 Hz、并检查输出电流(不能超于油机的额定输出)

4.检查起动电池的充电情况,电压应在13.5~14V,如果电池有经多次起动时应多运行些时间让电池充电,以保障下次起动时用电。

4.4停机步骤

1.运行15~20分钟(夏天可短冬天应长)经检测一切正常后,关闭输出开关,关闭起动运行开关到“OFF”位置停机,然后关闭燃油供油开关。

2.油机在负载运行后需停机时应先断开所有负载,关闭油机输出开关,使油机在无负载的情况下运行3~5分钟后冷却停机。

3.停机后用手轻位拉起动绳,直至感到有压力时停止,然后放回拉绳,此时进排气门

均处于关闭状态,汽油机可再将阻风门关闭,这样可防止气缸内部生锈。

4.发电完成后如机油过脏或更换机油时间已到可马上结合做一次更机油,因此时机体温度已热起,机油较稀容易放尽,无须在更换机油时重新预热。

4.5小油机巡检表格的填写

1.月检表格:根据每台油机的输出电压、负载电流、输出频率、水温、机油压力、起动电池的电压(停机时电压和起动时电压)、运行积时等参数如实填写。

2.如果当月该台油机已经使用应急发电,而且运行及各参数均正常,则当月可免于重做例行月检试机,将应急发电时所记录的参数填写在月检表格里。

3.维护清单表格:根据月检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填写。

4.故障抢修表格:油机如有异常、或故障抢修时应将详细内容填写。

5.领用与归还表格:领出日期、基站名称、油机编号、始至时间、发电时间、发电原因、领用人员、归还时间。

《基站建设与维护》 篇5

当今移动基站的配套设施, 大致主要通过空调体系、监控体系以及供电体系三个大模块构成。空调体系, 负责为基站里面所有的机器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湿度以及温度, 是确保机器设备稳定正常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监控体系, 采取干接点的形式接入, 可以实时地监控移动基站工作环境状态, 同时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 是满足遥控与遥信、基站遥测的核心构成内容;供电体系, 主要包括直流供电机器以及交流供电机器两部分, 可以为基站当中的空调设施、传送设施以及主设施等供给稳定持续的电源接入。

二、关于配套设施维护主要存在的问题

首先因为移动基站大多分布较为散乱, 导致人员维护的效率十分低, 不能够有效及时地确保电源设施的运行质量, 致使移动网络设施的维护工作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次由于大量使用阀控式的密封铅酸蓄电池,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维护人员实际的工作量, 然而因为电池生产厂商的制造工艺流程不一样, 所以电池的质量也不完全一样, 有一些电池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工艺水平相对较差, 在网络中运行大概一年的时间左右之后, 其容量便大程度降低, 形成导致基站发生故障的重要隐患。最后是因为基站供电机器所应用的380伏交流供电拥有某种程度的不可靠性质, 特别是大量的农村基站运用的农村供电电网往往会发生停电障碍, 致使供电设施的工作质量被外界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大, 所以发生故障的概率比较高。

三、目前移动通信基站维护的现状

伴随计算机通信科技的迅速发展, 数据量较小的通信能力早已不能够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业务要求, 现在在国内的移动通信行业总共包括中国联通的GSM网与CDMA网以及中国移动的GSM网三张2G的通信网络, 总体来看全部都基本达到了中国整个地域的覆盖。因为我国的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发生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大, 西部、中部以及东部的经济发展特别不平衡, 使得移动通信的发展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像EV-DO以及E~GPRS等速率较高的数据业务只是在某部分大城市的某些热点区域以内进行局部试点, 整个国内尚没有产生比较完善的移动通信数据业务的应用, 其网络承载还是以语音作为主体, 这样2G网络可以在一定长度的期间里依然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除此以外以数据运用作为卖点、提供丰富形式业务的3G网络, 根据当今的运营情况分析, 综合盈利能力不是很好, 表现了从2G迈向3G时代必须逐步过渡实现, 3G网络的组网以及布局, 在某种程度会和2G一起长期存在, 3G和2G混合组网的情况难以避免。

现在运营商在城市的机房还是以租为主, 每个机房的状况差别相对比较大, 现浇楼面、框架结构的公共建筑其总体的承载能力比较好, 可以满足基本要求;楼板楼面、砖混结构的建筑总体的承载能力比较弱, 必须对楼面的负荷实施核算, 必要的时候还必须将建筑物的构造系统实施核算, 假如满足不了要求, 应当对建筑物实施改造以及加固, 以便满足机房的承载要求。

四、移动通信基站配套设施未来的发展方向

拿电源配套设施分析, 目前的蓄电池全部采用全浮充的方式进行运行。而均充仅在下面几种情况下进行: (1) 蓄电池的放电容量大于15%~25%的额定容量。 (3) 电池在全浮充以后运行达到三个月; (2) 电池组的浮充运行了三个月后, 其中有大于两只的电池电压比2.18V低; (1) 蓄电池在安装完成以后, 对蓄电池实施补充充电。针对第三种状况, 仅有维护人员自己动手完成, 同时在充放电进行几次以后, 依然还有小于2.1gv的电池, 便能判断该组蓄电池存在质量问题, 应当找来厂家进行解决。对于另外三种状况, 必须通过设置参数让开关电源自行完成。现在的开关电源大多都能够对蓄电池实施这种自动充电管理。

五、结语

伴随全世界网络通信科技的逐渐发展以及普及, 基站及其基站维护俨然已经变成通信系统里面关键的构成部分, 担负着确保通信网络总体正常运行的任务。笔者参考前人多年实际的维护工作经验将基站的维护工作从实际内容、存在的问题、发展状况以及总体的发展动向实施各个层次的分析, 这对于具体的基站维护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和震.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 (S1)

[2]张秀丽.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安装与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0 (08)

《基站建设与维护》 篇6

一、课程内容

1.1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从现象入手, 通过现象的分析, 判断故障部位, 再通过必须的检测手段, 最后确定故障点。教学的设计体现由简单到复杂, 由初级到高级, 由经验到策略的设计理念, 在教学能力上, 更关注学生故障诊断、分析能力的培养。完成项目的学习后需参加广东省通信管理局移动通信机务员的考证。

1.2课程内容

本课程设计内容如下表1所示。

1.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通过学习, 重点掌握通信基站故障处理的基本方法, 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 提升学生故障处理的实践、分析、总结能力, 为将来从业打下基础。

课程难点:课程实践性非常强, 学生有时难以掌握。因此, 课程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降低学习难度, 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教学方法

2.1采用自编教材, 因材施教

由于该课程没有合适的推荐教材, 为了更好地适应一体化教学要求, 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总结教学经验、企业培训与实践的基础上, 移动通信教研组组织相关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 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结合我校移动通信专业实训设备, 非常有针对性的自编了《移动通信基站安装与维护》校本教材, 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2.2小组PK法

采用小组竞赛的方法, 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老师对各小组进行任务布置, 发放学生任务单、任务处理单、任务汇报单。每组的任务相同, 但完成任务的方案和过程可以是不同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注重过程性评价, 对小组整体成绩进行考核, 小组个人的表现影响小组整体的成绩, 学生都做为不同的小组代表, 同自己相当的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争。同时引导学生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拓展任务。通过对该课程前沿问题、行业动态的介绍, 扩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对学生的实训考核进行自学、自问、自解、自判等过程。

2.3角色扮演教学法

在小组合作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结合具体的项目、教学任务, 模拟企业的岗位职能, 组内不同组员扮演不同的角色, 完成不同的岗位任务, 让学生产生真实感, 提高学习欲望。让学生投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 假设自己就是实施任务的工程师, 鼓励学生尽最大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2.4实物演练教学法

利用实训室内的基站设备进行实践演练, 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接受课堂内容, 针对GSM、WCDMA、LTE系统基站控制器的配置、基站系统常见故障处理等进行动手操作, 现场生动展现维修与分析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边看边学、边做边学, 在学中做、做中学, 完全做到讲练结合。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大步提升。

2.5技能竞赛奖励法

我校每年组织一次技能大赛。通过相关项目竞赛, 检验参赛选手的计划组织能力、基站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行业要求, 认识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 提高对移动通信相关课程学习的兴趣。

2.6“助教”式讲解教学法

一是同伴互教, 即由更有能力的同学充当导师的角色;二是同伴协作, 即同学之间平等地进行交流, 开展协作。这个活动主要用在知识点比较复杂的问题中, 假如一个知识难点, 通过老师的讲解后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听懂, 通常情况下是老师再继续讲一遍甚至两遍, 让更多的同学听懂。助教式讲解就是让听懂的学生换组复杂把别组的同学教懂, 如果完成, 则均可获得加分奖励。

三、课程实施

3.1课程实施流程

该课程的学习情境实施按照基站故障处理工作过程并充分利用实训室现有设备, 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训。并根据实训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为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让学生分组模拟处理通信基站从故障发生到故障处理完毕的相关流程:通知相关抢修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电话询问网管故障详情→报站进站处理→处理完毕→后台确认故障告警是否消除→报站出站。过模拟现场, 使学生亲身体验在基站维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3.2教学设备配备

分组教学, 每组6人左右, 每组设备配备基站主设备一台;检测仪器若干;维修工具若干;联网教学电脑1台。

3.3课程实施实例——基站系统综合故障的处理

该课程项目教学过程设计中的学生任务单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效果

该课程在我校通信专业开设以来, 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几年来我校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毕业生调查反馈中, 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得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本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是对“去实践中学习, 到实践中应用”教学理念的体现, 培养高素质技能性的人才, 具有向各个专业推广的意义。同时在实际应用中, 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契机,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魏红, 移动基站设备与维护,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08-01

[2]张海君, 大话移动通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02-01

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研究 篇7

1 移动基站配套设备实施维护的科学必要性

电源设备系统为通信系统重要组成, 其运行水平对基站之中的各类设备整体可靠安全性形成直接作用影响。如果供电系统引发问题, 便会使基站主体设施中断运行, 对移动网络的有效应用形成负面影响, 并使电信行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从当前状况来讲, 供电系统管理维护通常包含的问题是:一些基站供电系统应用380V交流电, 自身电流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 导致农村基站应用农电电网故障现象频繁发生, 并会对供电设施整体工作质量形成明显的外界影响。另外, 当前, 供电系统之中较多应用的阀控密封蓄电池, 虽在一些状况下, 会缩减维护管理人员的任务量, 然而基于制作电池工艺手段以及质量水平的不同, 因而在应用电池以及使用寿命等层面包含明显差异。如果应用了工艺水平有限的电池, 便会在其使用持续一年时间后, 容量水平明显下降, 变成基站健康运行的缺陷。另外, 基于基站总量较多, 且分布地点广泛、散乱, 进而使维护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大大增加, 导致维护效率水平不高, 不能保障各个基站系统供电设施的总体运行水平。为此, 应扩充移动基站维护管理的力度。

对监控系统进行维护可有效提升移动基站配套设施的工作效率, 良好的辅助维护员工全面控制电源系统形成故障问题。

基站系统设施以及蓄电池的优质工作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如果环境温度水平较低或较高, 则会使基站之中的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另外高温环境会影响蓄电池的应用寿命。因此, 日常工作中, 应将空调系统作为重点维护对象。

2 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管理策略

2.1 供电系统维护管理策略

基站供电系统可保障基站的可靠安全运行, 应合理的选择48V直流发射机, 方能保障供电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如果交流电引发故障终止供电, 则需要通过48V后蓄电池确保基站内光端机以及无线发射装置的可靠正常运行。另外应注重蓄电池管理维护, 由于其为一类便利安全, 不会受到断电干扰的稳压直流电源, 因此为确保对蓄电池的有效管理维护, 应借助开关电源内在作用。

实践工作中, 还需全面核查蓄电池系统自动管理单元, 具体涵盖验证均充电流浮充电压、具体时间的设置状况, 进而保障开关电流可发挥自动化管理的功能。另外, 维护工作人员应做好基站电池放电试验, 明确其有否包含问题。通常来讲, 明确一组电池具体的功能属性应进行数次的放电试验, 进而了解蓄电池功能特性有否良好。另外, 应每年对电池具体的连接部位有否出现腐蚀或是松动问题展开两次的检验核查, 如果发现问题, 应快速的解决处理。

2.2 监控系统维护管理策略

倘若监控系统主机自身存在故障, 不能工作, 使得整体监控系统面临瘫痪, 则应布设监控器进行自检告警, 进而在监控系统主机形成问题之时, 可快速的将故障上报到交换机房完成自检, 预防由于主机系统故障使监控管理最终失效, 不能知晓具体状况的发生。日常维护管理阶段中, 交流停电通常会形成基站全阻现象, 针对交流环节监控可针对交流停电以及缺相状况进行告警。进而可全面提升处理交流供电系统故障问题的工作效率, 节约蓄电池放电持续的时间, 进而为各类基站设施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完善优质的保障。

2.3 空调系统维护管理策略

日常维护巡检工作中, 应采用交流钳表量测各个空调系统的工作电流, 并同额定电流展开分析比较。具体的工作电流同额定电流出现的偏差应低于百分之十。室外机器应中断后进行清洗, 将交流配电系统的空调关停, 并通过高压水泵完成处理。该环节中, 应尽可能的避免采用洗涤剂, 尤其是腐蚀性液体进行冲洗, 同时完成冲洗后, 空调系统的工作电流应不大于清洗之前的电流。尤其是较脏的站点, 则应合理的提升清洗处理的次数, 秉承空调系统洁净, 可正常制冷的处理原则。另外应核查室外设备风扇在运行阶段中是否存在异常的噪音, 核查清洗室之中的机滤网与表面, 探查室中风机服务运行是否包含异常的声音, 排水管路是否通畅无阻, 不存在漏水问题, 自启动是否规范正常, 空调系统的温度水平有否适宜等。

总之, 针对移动基站配套设施构成、内在功能属性, 我们应真正明确做好维护管理的科学必要性, 制定有效的维护工作策略, 做好监控、空调与供电系统的维护管理, 方能真正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实现综合效益目标, 确保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摘要:移动基站配套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维护可保障基站系统主设备以及传输设施科学正常的运行。对提升网络系统综合质量水平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本文针对移动基站系统配套设施进行维护管理的必要性, 实践策略展开研究。对提升移动基站综合功能水平, 确保配套设备的科学有效运转, 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移动基站,配套设备,维护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基站主设备节能趋向标准化湖南移动现行[J].通信世界, 2010 (24) .

《基站建设与维护》 篇8

一、GSM现状和TD-SCDMA发展演进

中国移动建设并运营的GSM网络规模巨大,在全国范围内网络覆盖居于领先位置,中国移动数以万计的站址资源,必将为TD-SCDMA无线网络的建设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外,截至2012年,中国移动用户数已经突破7亿,增长势头非常迅猛,这为TD-SCDMA及后续TD-LTE网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D-SCDMA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它的出现在我国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是我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以及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络、手机、终端芯片、仪表等TD-SCDMA产业链的多厂商积极参与下,TD-SCDMA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最近两年来,TD-SCDMA大规模商用网络的搭建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测试,TD-SCDMA的技术性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验证,并且产业链也日渐完善。目前TD-SCDMA的演进版本TD-LTE试商用也已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

二、TD-SCDMA技术特点对无线网络规划的影响

TD-SCDMA系统采用时分码分结合多址方式、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等一系列新型关键技术和无线资源算法,提高了系统性能,为网络规划带来很多与GSM不同的新特点。例如,不同业务的覆盖具有一致性、小区呼吸效应不明显、上下行信道配置灵活等,在其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频率和码规划上有着与WCDMA系统完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除此之外,TD-SCDMA系统还需要进行与其他3G制式不同的时隙规划。

智能天线是TD-SCDMA必选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能有效降低干扰、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但是最初的智能天线尺寸大、馈线多、相关设备复杂而且相对很重,因此造成了系统对天线载体负载能力要求提高、天线美化和馈线保护难度加大、走线架/馈先孔等需求量加大等施工上的困难,进一步加大了无线基站站址选择的困难程度,是当初TD-SCDMA网络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实际工程中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TD-SCDMA无线网络设计中必须面对的,也是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中的一个关键点。

据统计,移动通信网络70%的业务量发生在室内,因此即使在网络建设初期,室内覆盖也必然是TD-SCDMA建设的重点之一。TD-SCDMA室内覆盖的信号源、传输介质和中继设备、器件以及天线等,与其他系统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三、GSM叠加TD-SCDMA组网

中国移动的用户细分和网络现状决定了GSM和TD-SCDMA在建网初期有着不同的市场定位,TD-SCD-MA网络的建设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GSM网络所拥有的优质覆盖、大量的站址和忠实的用户群等竞争优势,自然应当充分利用。这就决定了TD-SCDMA无线网在建设初期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然是局部覆盖城区或热点地区,而利用现有GSM网络来补充其他不足的覆盖。这种TD-SCDMA和GSM混合组网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覆盖

GSM网络已经可以提供良好的话音覆盖,TD-SCD-MA网络主要在于提高整个网络的数据业务能力。由于不需要立即实现全覆盖,意味着TD-SCDMA发展初期的网络规模相对要小得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其大规模组网能力的考验,给TD-SCDMA将来成功地大规模组网提供了缓冲时间。TD-SCDMA在叠加组网的初期,首先要覆盖有数据业务需求的重点城市和地区,尤其是热点地区和室内部分。由于TD-SCDMA所在2GHz频段的特性,在建网初期,室内覆盖就将成为整个覆盖的重点,所以TD-SCDMA在叠加组网的策略应该是重点地区重点覆盖,室外室内并重的建网策略。

在密集市区环境下,GSM网络均容量受限,站间距一般在0.5km左右。TD-SCDMA的覆盖能力可以达到和GSM同等覆盖的效果,如表1所示:

初期虽然TD-SCDMA只需完成城市和局部热点区域的覆盖,但在一定的区域内部(如城市的外环线之内)需要完成连续无缝覆盖,这样运营商才能完整地探索3G业务模型、用户行为和市场策略。考虑到其他问题,TD-SCDMA很难全部利用现有的GSM站址,还会存在某些覆盖盲区,而多样化的TD-SCDMA设备类型将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如微蜂窝、基带拉远设备、中频拉远设备,尤其是基带拉远(BBU+RRU)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TD-SCDMA在市区复杂环境的覆盖和容量需求。

随着3G网络的发展,也需要考虑TD-SCDMA对广大农村等区域的覆盖,受制于帧结构中的GP保护时隙长度,TD-SCDMA覆盖距离为11.25km,在当前情况下,可以满足农村覆盖。

2、网络容量

网络业务与TD-SCDMA和GSM叠加组网的接入策略息息相关,采用TD-SCDMA和GSM叠加组网,中国移动在为最终用户提供多种网络选择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避免2张网络争夺用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同的网络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服务,保证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一般在TD-SCDMA和GSM重叠覆盖区应设置为优先接入到TD-SCDMA网络,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整个网络数据业务的发展和提供更低廉成本的话音业务,从而在进一步提升APUR值的同时,降低整个网络的运营成本。在这种接入策略之下,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TD-SCDMA网络的业务依然会以话音业务为主,但是数据业务将呈逐渐上升趋势。

TD-SCDMA网络在混合组网中的容量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就取决于对于数据业务发展的预测,建设与业务发展相一致的网络容量是网络的基本需求;其次网络扩容的策略也将直接影响到TD-SCDMA网络的容量,TD-SCDMA和GSM叠加组网的扩容是否采取主要扩容TD-SCDMA网络、优先发展TD-SCDMA网络的策略,也将直接影响到TD-SCDMA网络容量;最后TD-SCDMA网络容量的发展,还取决于其他3G制式的发展。从目前国内移动业务发展趋势来看,三种3G制式WCDMA、CD-MA2000和TD-SCDMA将并存发展,出于竞争的考虑,其他3G制式发展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到TD-SCDMA网络容量的发展。

3、投资压力

在局部热点地区优先部署TD-SCDMA,将极大地降低中国移动初期在财力方面的消耗和压力。同时借助GSM带来的利润的逐渐积累,可以为TD-SCDMA将来的大规模组网提供充足的财政缓冲时间。

四、TD-SCDMA/GSM叠加组网共站址探讨

GSM系统对无线网络结构的敏感性不高,站点分布相对不规则。TD-SCDMA系统兼有时分和码分系统的特点,对无线网络结构的敏感性比GSM高;同时,由于TD-SCDMA扰码资源较少,只有32个码组用于区分小区,如果站点位置分布不佳,可能导致扰码的复用距离不足,造成干扰增大,影响网络质量。因此,在TD-SCDMA网络建设初期,应该优先选用GSM网络中能符合无线网络标准结构要求的站点作为共址站点;当网络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通过增加站点来提升网络容量时,再考虑选择其他站点进行共址建设。在3G网络的初期投资中,无线网的投资是很大的一块,占总投资的60%~70%,共站址可以节省大量配套投资,而且能够加快工程进度,尤其在目前站址资源越来越难获取的情况下,TD-SCD-MA/GSM共站址更是必行之路。

1、天面问题

天面资源一般可以确保2G/3G系统共用,需要考虑的是目前部分铁塔平台不够,甚至平台面积太小,GSM天线与TD-SCDMA共用同一天面使得部分天面资源紧张。现在GSM网络使用的塔桅类型有楼顶塔、落地塔、单管塔、桅杆/增高架等,由于增加天线使得迎风面积增大,对塔桅强度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同时考虑2G/3G之间的干扰隔离对塔桅的空间尺寸也有限制。

综合以上考虑,需要对天面作必要的改造:首先,需要考虑TD天线与GSM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是否足够。其次,从利旧的角度,改造原支撑杆或者新增支撑杆。再次,根据风阻要求,对天线不同的支撑体(支撑杆、铁塔等)进行改造。之后,是馈线和走线架的改造,可能需加宽或新增走线架。

2、机房配套问题

机房配套问题是指基站机房配套是否可以利旧或改造再用,主要是指机房内部,从属性可以分为自身物理资源和配套附属资源,一般来说自身物理资源属于固定资源只能利旧,而配套附属资源可以通过改造升级再用。机房内部属于自身物理资源的有空间、承重,属于配套附属资源的有供电系统、传输系统等。

空间和承重在机房建造之时就已经确立,由于GSM网络尤其是市区部分早已进入容量驱动阶段,机房内部设备较多:BTS机柜(基本上都是多柜)、传输柜、开关电源、蓄电池、空调等。TD-SCDMA基站设备的通用尺寸与GSM的基站柜相差不大,若基站设备所需的供电和传输需要新增机柜,则空间需求进一步加大。

配套附属资源主要是供电和传输,同时包括走线架、空调、消防等。供电系统需要新增开关电源模块和蓄电池模块,对供电系统扩容压力不大,除非电源柜空间受限,基本可以满足。TD-SCDMA单基站根据配置不同而对传输带宽要求不同,接口类型可以是E1或STM-1,现有传输系统的接入方式主要是SDH,足以满足3G各种业务需求,瓶颈主要在汇聚层/城域网设备,需要升级。由于TD-SCDMA馈线多、不易弯曲,会涉及到对现有走线架的改造利用。

3、室内分布问题

TD-SCDMA工作的2 GHz频段与GSM网络工作的900 MHz频段相比,穿透能力和绕射能力都相对较差,加上TD-SCDMA系统智能天线的特点,其室内覆盖规划相对更为重要。另外,根据国外运营商的经验,大量的数据业务出现在室内,因此室内覆盖对TD-SCDMA网络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目前GSM的室内分布系统已经覆盖了大部分楼宇、会场、候车/机厅等区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室内分布系统,能够实现TD-SCDMA室内覆盖的节省投资和快速建网。由于频率、制式的不同,TD-SCDMA/GSM共用室内分布系统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无源器件,如合路器、耦合器、室内天线,都需要更换为宽频器件;2)有源器件,如干线放大器,均无法共用,可通过增加宽频合路/分路,以及调整共享接入点来规避;3)功率损耗,3G频段的线缆和空间损耗都大于2G系统,通过对信号源、干放和接入点的调整来确保边缘场强;4)合路器插损,可以和功率损耗联合考虑解决方案;5)系统间相互干扰,目前TD-SCDMA和GSM频段相距较远,基本能够满足隔离要求,同时增加滤波器可以降低杂散干扰。

TD-SCDMA室内分布的信源可以采用宏蜂窝、微蜂窝、直放站以及射频拉远RRU,推荐采用微蜂窝和射频拉远RRU,同时不采用智能天线,确保能够和GSM共享室内分布。另外TD-SCDMA的GPS同步天线连接长度要小于90米,在系统规划时需要考虑。

五、结束语

TD-SCDMA及后续TD-LTE网络技术和设备还在不断完善中,虽已有大规模商用网络运营经验,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在中国政府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我国通信业近年的技术积累及经济发展,自主制式必将迎来更快的发展速度。中国移动作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分阶段发展3G网络的目标出发,在建设TD-SCDMA时选择两网叠加组网、不断整合过渡、最终达到2个系统和业务的完全融合是最优选择。

摘要:GSM作为一个成熟的网络, 拥有众多宝贵的站址资源, 从TD-SCDMA网络的技术特点出发, 分析了它与GSM网络进行叠加组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考虑到网络现状, GSM网络改造应分步规划, 以降低TD-SCD-MA网络建设的难度。

关键词:TD-SCDMA,无线网络,叠加组网

参考文献

[1]彭木根, 王文博.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李立华.TD-SCDMA无线网络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基站建设与维护》 篇9

关键词:天然气基站维护,现状,对策

天然气作为新型能源之一, 其本身所具有优质、经济、清洁的特点广受大家的欢迎, 然而在天然气被广泛应用的同时, 作为运输天然气的重要环节——天然气基站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尤其是天然气基站的维护问题, 一直没有引起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倘若这种现象不能够及时地改善, 将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 加强天然气基站维护工作十分必要[1]。

1 天然气基站的维护现状以及原因

1.1 员工缺乏维护意识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 并且了解天然气基站的重要性以及天然气基站倘若出现问题, 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但是针对于天然气基站的维护工作, 很多人还是没有足够高的维护意识, 甚至不知道良好的维护工作能够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继而保证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现象, 主要原因还是相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 没有通过有效地方法实现对于员工的维护意识的培养以及提升, 进而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维护知识, 维护意识淡薄, 维护工作的开展自然就不到位[2]。

1.2 没有定期对基站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

检查基站各项设备的基本情况是天然气基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 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 我们却发现, 虽然很多人员做到了定期检查的工作, 但是却没有做到以下几项工作: (1) 没有及时记录下检查的基本情况, 工作人员在简单地检查了一下设备的基本情况以后便草草了事, 这样发现不了设备到底有什么故障, 而且一旦产生问题, 寻找不到直接负责人; (2)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

1.3 员工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意识

导致天然气基站维护工作产生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针对于天然气基站的维护工作, 员工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 很多人都将基站的检查工作、维护工作当成是日常工作中不得不完成的一项工作之一, 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以及了解到这些工作具有什么意义, 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着怎样的责任, 进而导致在工作中呈现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得过且过之举, 导致天然气基站的维护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

2 加强天然气基站维护工作的方法以及措施

2.1 实现设备日常管理的完善性

天然气基站的设备主要有管线、净化设备、计量仪器仪表、阀门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装置等, 因此, 为了保证基站的正常运行, 应该实现对这几种设备的全面管理, 且对于这些设备的管理不应该只是单单建立在对于设备的使用过程中, 而是应该包含设备的购买、调试、使用以及维护等多个环节。

2.2 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

再好的设备, 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出现问题, 因此, 针对于已经采购进来并开始使用的设备, 一定要进行定期检查, 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对于有问题的设备, 一定要及时维修, 不可以延缓, 更不可以不报备, 只有这样, 才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

2.3 加强基站检查信息的记录以及保存

设备的档案资料是设备购买、使用、管理以及维修的重要依据, 因此, 从设备的购买阶段开始, 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做好记录及台账, 以备日后使用。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划分, 保证各个部门都有对应的负责人, 负责每天的记录工作, 并且在记录好相关的信息以后, 要对记录材料进行存档, 日后一旦出现问题, 可根据记录材料, 寻找事故的直接责任人, 同时, 采用这样的一种责任制的方式, 也可以提升人们对于设备资料的记录以及保存的重视程度, 进而保证资料的完善性以及准确性。

3 结束语

天然气的发展, 无论是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人民的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应该尽可能加强对于天然气基站的维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实施, 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 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阮长悦, 郭立晓, 罗刚.天然气输气站场抢修中埋地管线开挖的防护措施研究[J].化工管理, 2016, (24) .

上一篇:城区寄宿制中学下一篇:工作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