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2024-05-08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精选9篇)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1

我国的批发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致由三个方面形成:一是在原有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商业、粮食、物资、供销等流通部门的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批发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粮油、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生产资料在内的,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的批发市场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批发市场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批发市场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至今仍没有一部国家统一的法律来进行规范制约,甚至连一部统一的法规性文件都没有,致使我国批发市场的市场准入与运作不规范,无序竞争,盲目重复建设,也给各地批发市场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困难。有些地方的批发市场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盲目发展的状况。假冒伪劣商品在批发市场仍然比较严重。虽然有些批发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制定了自律性的市场管理规范,但是因为受环境因素所困,不能在全国普遍推行。

2.部门分割,多头管理依然存在。

从中央到地方,许多部门都参与批发市场的建设和管理,造成批发市场在管理上、政策上的不统一,看起来有关部门都在管批发市场,一到需要解决问题时,谁都不能负责到底。许多部门向批发市场收取20多种名目的费用。

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由于办批发市场旱涝保收,一些单位与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批发市场,造成了批发市场的大量重复建设。如北京市大大小小建材类专业批发市场就有40多家,郑州市食品批发市场就有9家,大大超过了城市的需求,为了争夺有限的经营客户,陷入恶性竞争之中,结果谁也发展不起来,出现了不少“空壳市场”。

4.市场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重视市场数量发展,不注重市场质量提高;二是重建设、轻管理。市场投资主体对市场的管理仅仅停留在物业管理的层次上;三是交易方式落后,许多市场仍停留在原始的“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模式上,摊位制仍是大多数市场普遍采用的办法;四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缺乏适应性,对经营品种不能及时作调整;五是市场缺乏发展资金,不能及时有效地完善市场功能;六是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仍采用过去老一套管理办法和营销方式。

5.一部分市场管理人员和交易人员素质低,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

管理人员熟悉集贸市场的运作,对现代流通模式和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了解得少。市场交易人员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市场网络化建设缓慢,更是制约大多数市场发展的重大因素。

以上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批发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批发业发展的质量。当然,由于受到体制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市场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寻找解决批发市场的发展之道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批发市场业界人士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付出更多努力和心血。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2

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最重要因素,前者是“排头兵”,后者是“主力军”。这几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3年里,“排头兵”的腰杆不直了,弯了下去,成了“缩头兵”;“主力军”的队伍不武了,垮了下来,成了“病力军”。这足以使我们警醒――中国市场经济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强烈的瓶颈效应?深层原因在哪里?

司法部“国有企业问题研究”及“公司治理结构专项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经济法专家刘大洪指出,目前以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问题为中心的“中国市场经济瓶颈”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没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之历史遗症!这才是内因,是最关键的原因。

剖析一:两权分离、法人财产权、经营者代理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之所以成为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瓶颈,是由于市场经济越向更高阶段发展,企业规模就越大,社会分工就越细,所有者越没有足够精力和能力去直接管理企业,必须把企业交给专门的经理人(即职业经理人,或称支薪经理人)去具体经营。这样,就导致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法人财产权是法律强制规定的、独立于所有权之外的一种法定权利,它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免受股东非法操纵的“法律之盾”。

经营者(经理层)所控制、使用的财产,虽然从本质来源上说是股东的出资,但按照法律规定,却是直接地、合法地来源于法人所拥有的财产。况且,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雇佣关系中,所有者很难确切知道经营者的真正能力、禀赋、以及他所掌握的经营信息,二者之间是一种“不对称关系”。例如,经营者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肯定掌握了一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只有经营者自己知道,所有者很难了解详情,如此,经营者就可能利用这些不对称的信息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追求不正当的个人私利最大化,从而损害公司和所有者的利益。这就产生了“经营者代理风险”的问题。

在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里,两权分离远比非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企业彻底得多,因此也更容易滋生经营者代理风险。这就是近几年我国的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频频“出事”的内因。

剖析二:科斯定理、外部性、内部化。

科斯定理也能合理地解释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瓶颈现象。在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里,绝大多数董事、监事、经理都是“纯粹的打工者”,他们的目标并不完全与公司目标一致,他们的行为价值取向有时候与公司的利益产生冲突、甚至完全背道而驰。对于他们而言,公司利益只不过是一种“外部性因素”,并没有“内部化”为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在市场经济的“经济人理性”之观念下,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就会利用各种法律的、产权的、管理的、监督的空档,来谋求私利的最大化。

国有企业的这种现象更是明显、普遍。由于国家本身并不是一个生命体,它无法像“自然人”那样去监管自己的财产。因此,“国家所有权”最终还要由具体的某个(些)人去行使。这样就产生了刘大洪教授所说的“国有企业双重代理风险”,即:经营者代理进行企业经营,会产生“经营者代理风险”;政府主管部门及官员代理行使国家所有权,会产生“所有者代理风险”。

中国国情与日韩奇迹、后发优势

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采取哪种模式?这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场导向型,以美英为典型;二是银行导向型,如日韩等国。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但从中国当前的国情来看,应偏向于银行导向型。

银行导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促成了日本、韩国二战后的经济奇迹。二战之后,相对于美英等国而言,日本和韩国都属于“后发国家”。后发国家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赶上先发国家?毫无疑问,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中枢神经”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如果运用好银行这个“中枢神经”,就能调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庞大身躯”,从头到脚都能调动起来,使它迈开步伐,快速追赶先发国家。日韩深谙此道,充分运用银行的功能作用,建立起了银行导向型的公司治理结构。

中国当前的国情类似于二战后的日韩,处于“后发国家”之列。况且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政府对银行的控制程度远强于日韩,国民对银行的信赖程度也远甚于日韩。所以,中国政府应该能更有效地运用银行这个“国民经济的中枢神经”,借鉴日韩做法,实现后发优势。

中国的两难选择:日韩衰退与美英稳健

如上所述,中国应倾向于借鉴日韩的银行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九十年代初以来,日韩曾经辉煌一时的经济奇迹风光不再,日韩经济模式的弊端终于浮出水面,两国的许多企业(包括世界500强的多家大企业)纷纷陷入困境,经济停滞不前。主要原因就在于两国的银行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该模式使企业过份依赖银行的贷款扶植,负债率畸高,银行的经营者与企业的经营者互相勾结,共谋诈取银行贷款。这样,就极易形成泡沫经济,缺乏稳健的内在支撑。一旦发生银行危机,银行的大量呆滞坏账被曝光,银根必然紧缩,从而导致企业无法再依靠银行供血,很快就陷入困境。

我们对二战之后(注意是二战之后)美英发生的银行危机与日韩发生的银行危机进行一番对比,会发现一个规律:美英的“银行”危机大都是“纯粹的银行危机”,很少大面积地、严重地波及整个国民经济,通常不会导致企业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地连串倒闭;而日韩的“银行”危机则会演变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危机”,远远超出“纯粹银行”的范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鲜明对比?永诚实业集团董事长、我国学者型企业家刘孟奇研究发现: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采取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美英是市场导向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市场而不是银行,在市场上融资时,主要靠公司业绩,大股东用手投票、小股东用脚投票,这逼着企业真真正正、扎扎实实地把业绩做好。最终,企业就是健康的企业,国民经济也是稳健的经济,不会出现全局性的泡沫经济和虚假繁荣,也不会出现普遍性的大衰退大危机。(虽然-的美国纳斯达克“网络股”出现了大滑坡,但那只不过仅仅局限于网站公司范围内,波及面十分有限。)

中国在构建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时,面对日韩式的银行导向型和美英式的市场导向型,会陷入两难之中:中国当前“后发国家”的基本国情要求倾向于日韩式的银行导向型,但这种模式的弊端却令我们必须慎重思考;而如果借鉴美英式的市场导向型,必须一步一步“慢慢来”,其发展速度明显不合我们所望。

综合利弊,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路”,即:仔细分析银行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各自的优缺点,取其优而弃其缺、扬其长而避其短,前期为了“后发优势”,银行导向型为主、市场导向型为辅;中期为了“平稳过渡”,二者并重,综合发展;然后为了“长治久安”,由银行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左倾或右倾的极端做法都是有害的。

突破瓶颈的九项具体对策

通过考察分析有关国家的经验及教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遇到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明显的一次瓶颈,这次瓶颈是由公司治理结构造成的,能否以及如何突破这个瓶瓶,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或许,下述九项具体对策不失为一些良方:

1、国有股减持。前文已经论述,国有企业及国有股会产生“双重代理风险”,包括经营者代理风险和所有者代理风险。针对此,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减持”,国有资本淡出竞争性行业,让渡给民营资本。

2、大力培育直接融资渠道,包括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等。这有利于将来由银行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

3、允许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在巩固传统的几大商业银行的同时,()发展中小民营银行,让民营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能较有效地避免“国有银行的经营者道德风险。”

4、发展机构投资者,使它能以专业的、高效的、廉洁的手段去行使股东权、监控经营者的行为。

5、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限制大股东的任意操纵权。大股东往往利用自己对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控制,来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从长远看,这十分不利于培育健康的、普遍的直接融资渠道,不利于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6、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禁止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多权集于一人”之现象,防范内部人控制和经理层腐败。股东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董事会聘用高层经理,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监督,同时,它又代表股东来监控经营者。董事会在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居核心地位。

7、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市场。通过人才市场来选拔、聘用人才,而不是通过行政任命、暗箱操作。人力市场与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商品市场一起,共同构成将来“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结构”的坚实基础。

8、推进“人才配股期权计划”、以及“员工持股计划”,来防范经营者代理风险。

9、完善法律法规,使公司董事、监事、主要经营者负起法律责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使这些负责人畏惧法律,不敢损公肥私。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3

一、现代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考察一个经济业态的存在或灭失要看其在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中的地位和其前后相关联的紧密程度。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社会化的分工越来越细,各个环节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也会越来越明确。从这个观点出发,应当说水产品批发市场对于水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存在有着现实性和必要性。水产品批发市场是水产品市场流通的载体,是开展水产品批发分销业务的平台,是连接生产厂商、进口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桥梁。批发市场在水产品流通中发挥着集散商品、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基本功能,还在促进生产、推动水产养殖发展、保障供给、引导消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水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现状

目前,水产品批发市场主要以私营企业、个体营销专业户及一部分国有企业为主进行经营,已逐渐取代了国营水产供销公司的水产品来流通主导的地位,成为了我国水产品收购、流通的主体。但是,目前大部分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差,而且不配套,贮运、信息等服务功能不完善,交易规程和管理制度不规范,市场的建设布局不合理,出现无序的发展。因此,易引起市场价格的混乱和失控,并最终打击渔民和水产从业人员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水产品批发市场当前发展瓶颈

外部环境因素:(1)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严重冲击着我国传统水产市场的交易方式,甚至威胁着传统市场的生存和发展;(2)大型超市的兴起和进入流通,他们健全的配送加工体系将会严重压缩传统市场的营销空间;(3)我国沿海城市各跨国公司涉足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凭借着资本、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激烈争夺批发市场的资源和传统销售市场,挤压着批发市场的生存空间。

水产流通业的特殊因素:近年来,海洋渔业面临其自身的特殊困难,制约了水产流通业的发展。(1)作业空间缩小,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行和渔业协定的签订,以及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的划定,使得我国的渔业生产空间大幅缩减;(2)海洋渔业资源的进一步衰退,休渔期延长、捕捞生产零增长等国家各种资源保护措施的实行,将使水产品捕捞量大量减少(3)渔需品成本特别是燃油价格的持续攀升,使得渔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渔民生产效益明显下降;(4)国内需求不足,流通仍有一定程度阻塞;(5)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对水产品的加工方式、卫生质量要求会更高,销价下降。

内部因素:(1)市场管理体制的落后,实际操作困难,运作不灵;(2)管理运作方式落后,各类人才缺少,管理人员素质低下,难以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3)交易方式陈旧落后,流通环节多,形不成中心指导价格,阻碍着市场流通主导型产业化建设;(4)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5)信息不对称,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水产品批发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到了“产业调整、技术升级、企业提升”的重要转折点,加快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实现水产品流通高效、快捷,已迫在眉睫。

1.加强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法规体系建设。法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保障机制,然而在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批发市场法律。国外发达的水产品批发市场都有一套清晰完整的市场法规体系,对营造稳定的政策环境,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颁布有关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确定企业化的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法律行为,规范其组织行为,促使这一特殊的流通性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完善水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经济手段作用,在市场投资、贷款、税收、管理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并给予适当的优惠。

2.完善批发市场的布局规划。各地政府应对批发市场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审批,尽快改变目前水产品批发市场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缺乏统一规划的局面。确定一个软硬件设施比较齐全、辐射能力比较强的市场为中央批发市场,加以扶持,对其余市场加以改造,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股份制的地方水产品批发市场,力求与国际接轨,销地批发市场应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可能的辐射范围进行布局,产地批发市场必须采取与销地市场有所区别的政策,由地方政府直接主持建设,并把产地市场作为当地水产业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来对待。

3.建设和完善水产信息网络。发挥信息网(下转第290页)(上接第288页)络的服务功能,关键是要实现两个转变:(1)由注重生产信息转变到狠抓市场信息,(2)由注重局部性、区域性信息转变到全国性、全球性信息同时抓。生产信息对渔业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在市场信息这个领域实现大的突破,渔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我国局部性、区域性的封闭性市场状态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全球性的统一市场,决定了抓信息再也不能局限在现有领域内,特别是局限在行政区域内,而应把信息的触角延伸到全球性的市场搏击中去。各地政府应投资建设水产品信息网络,改善批发市场信息管理落后的面貌,政府应投入一定资金购买联网设备,及时分发到各水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起当地的水产品市场信息网,联结产供销,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信息的导向作用,促进水产品流通。同时为确保信息采集的公正、权威和准确,可以实行垂直管理。建议由各省市水产局设置市场信息处,在各批发市场设立机构,派驻人员,负责市场行情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农业部,派出机构的人员管理、经费、业务都由市政府负责,实现政府部门在市场经营者、管理者之外进行“第三者采价”原则。

4.改革传统交易方式,试行拍卖制。拍卖交易是一种重要的交易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许多水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对采用拍卖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并且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是交易方式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批发市场的个体微观行为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要重视应采取以下步骤:(1)建设拍卖交易的硬件设施,包括拍卖交易大厅、电子化交易系统、仓库、冷藏库等。(2)制定拍卖交易制度,包括交易流程、结算方式以及其它配套管理制度等。(3)建立和完善交易会员制,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和等级制度,对供货商和承销商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拍卖业务的连续性,保证供求双方利益。(4)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大批发商。“买”和“卖”或“供”和“需”是水产品流通体系中永恒的动力线,而其中的中介组织是连接点。批发市场中大批发商的培育是水产批发市场健康发展的体现。(5)引进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拍卖交易培训。

5.完善市场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此,应积极支持批发市场开展电子统一结算、组织产品质量检测试点,引导水产品的分级分类包装和销售,以提升市场档次,改善市场形象。同时应提高市场管理者的素质。水产品市场管理者不仅要掌握水产品商品知识、水产品营销及流通理论,而且要掌握和运用企业管理知识,而目前市场管理者的技能素质与此相距甚远。因此,市场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培训,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应积极吸引专业人才,更新管理队伍,提高市场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实质上尚处于由传统集市场型市场向现代批发市场的过渡中,面临着外部、内部等诸多挑战,水产品市场只有加快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牢牢把握市场未来发展方向,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资源约束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水产品批发市场是水产品流通的载体,是开展水产品批发分销业务的平台,是连接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桥梁。我国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历程较短,实质上尚处于由传统集市场型市场向现代批发市场的过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简述了现代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从外部环境、行业特殊因素、市场内部因素多角度分析了现今水产品市场发展的瓶颈,探讨了未来水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产品,批发市场,瓶颈,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丁俊发.我国批发市场如何创新与发展.中国合作经济,2004(1)

[2]郭灿华.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前景探析.海业,2003(2)

[3]王文彬.论水产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北京水产,2005(2)

企业发展瓶颈的表现 篇4

近年来,一直推崇流程重组,倡导变革思想,实际就是在意识上灌输资源重新配置的必要性,而解决资源配置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对瓶颈环节的分析。有的企业离职率高,人浮于事,员工感觉工作没有目标,沟通也存在障碍,从而使总经理一筹莫展;有的企业一线员工加班加点,工作紧张却仍旧交货不及时,废品率过高;有的企业业务量做不上去,业务员工作不积极。总而言之,企业在发展中的种种“困惑”往往是瓶颈环节功能缺失的外部表现。“瓶颈”分析是企业决策者解决困惑的有效方法

实际上,企业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瓶颈分析”找到原因。瓶颈分析就是探索企业运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最初的瓶颈分析来自于生产运作领域中“瓶颈工序的鉴别方法”,由于瓶颈工序存在会带来其他非瓶颈工序生产能力的闲置。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对企业的整体运作的分析。

我们看到,企业常常把技术创新作为基点,忽略了制度创新,从而产生资源不合理的配置;企业沿用创业阶段的“元老”,忽略了规模扩张所内在要求的人员素质的提升;企业一相情愿对于人力的追加而忽略了其产品的市场潜力,业务量的萎缩不能使人力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浪费。上述的“制度”、“人员素质”和“产品的市场潜力”都是瓶颈环节的表现形式。企业的某种职能缺失,人员素质与发展需要不匹配,以及机制不完善是产生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原因

瓶颈分析的思想可以视为分析某个特定问题的出发点,瓶颈分析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系统思考能力和宽广的知识面,比如了解现代企业良好运作所具备的基本职能如人力资源、营销、战略、财务体系等及其规范的运作方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求企业老总们学习课程,了解企业成熟的模式。成熟模式实际上具有“参照物”的性质,这种参照物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而是一种成熟的思维方式和理念系统。任何不良的外部表现都可以该类“参照物”为依据探索与“成熟模式”的差异及其内在原因,这种差异和内在原因就可以视为“瓶颈”。比如对某企业离职率高,技术外泄,人浮于事现象的分析就可以对照该“参照物”判断其内在的原因究竟是来自于哪方面:是企业战略规划问题、管理人员素质问题,还是制度问题等等,再考察哪些方面可能是瓶颈环节,或者哪些方面同时或先后是瓶颈环节。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直接创造价值,从而被很多成长中的民营企业老总们所忽略;在这些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就是“瓶颈环节”,有些老总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招工、退工,再复杂一点就是“做点考评”;这种思想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视为一个体系的运作,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权力机构,从而造成制度“满天飞”,却没有制度运作的依托,这就使企业中的“人治”成为必然;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民企老总”在业务蒸蒸日上时,会经常感到力不从心;从《大败局》一书中,我们也看到如此多曾经叱诧一时民营企业失败案例,在危机产生时,那些曾经信誓旦旦与企业共存亡的员工各奔东西,惟恐躲之不及;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已经成为阻碍很多民营企业成长的瓶颈。

一线人员因废品率高,交货不及时而不得不加班加点,这种消极的现象可能是操作人员素质问题,沟通问题,设备问题甚至是机制问题或者说各类问题兼具。有这么一家中日合资企业,由于是生产,而且中方厂还有日方股份,这就出现这样的状况,日方既是客户又是老板的情况,即使存在交货不及时,采购不到位,修改频繁而造成废品率提高等问题,企业经营者也无法作出有效的改善;此时,机制上的缺陷就是瓶颈环节

从宏观来看,瓶颈一般可以分为资源瓶颈、市场瓶颈和法规瓶颈(见《瓶颈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王玉荣编著),如果我们把瓶颈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那么资源瓶颈是内部的,市场和法规瓶颈则是外部的。内部瓶颈和外部瓶颈是有相关性的,内部瓶颈和外部瓶颈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一类瓶颈的解决会相应产生另一类的瓶颈,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的历史、机制做系统性的思考,探讨哪一类瓶颈应该优先解决,比如,有的企业销售量总是上不去,这可能是内部分配不合理,也可能是营销工作不到位,也可能是市场竞争激烈,也可能是宏观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种瓶颈的解决可能会有助于发现另外一种瓶颈;比如,市场情况好,业务量大,势必使内部闲置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内部效率的提高,此时,资源瓶颈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比如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差异等等。

我们现在所推崇的“知识管理”在很多企业中首先会遇到硬件方面的瓶颈,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决策者很容易地找出“硬件平台”的障碍并及时建立、完善或改进,然而,知识管理更需要的是“软件平台”,这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层面,“软件平台”是通过对员工满意度的改善、制度整合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的团队建设等建立的,“软件平台”往往继“硬件平台”之后,成为知识管理的瓶颈;比如说,这种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的信息系统需要高额的投入,但建立起来以后又往往流于形式,为什么呢?就是实施系统的“软环境”没有建设好,组织的软环境就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瓶颈环节”。

瓶颈环节的解决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往往需要投资但很难看到现实的结果,甚至需要企业能经受一段时间的“阵痛”,这可能会与企业决策者的理念、短期目标相矛盾。一般而言,瓶颈环节解决时会遇到以下问题:

系统性的投入。比如,组建人力资源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并以此为依托进行公司“软环境”的建设;这势必带来成本的增加。这种投入由于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带来效益,往往很难为急功近利的决策者所接受。在委托代理体制下,决策者还会仅以短期财务表现来取悦股东欢心,而漠视瓶颈环节的存在。

附加的开支。如果瓶颈环节的人员素质太差,可能会需要更加合适的人选予以合作或者替代,这将造成短期成本的增加;同样地,对员工作业环境的改善,设备的更新,都会追加投资。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5

1 实现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1.1 旅游资源丰富

秦皇岛共有5A景区1家 (山海关古城景区管理处、老龙头景区、孟姜女庙景区) , 4A景区11家, 3A景区4家, 2A景区5家。集发农业观光园、昌黎葡萄沟生态旅游观光园、望峪山庄、鲍子沟、桃林口村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渔岛、柳河北山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华夏长城葡萄工业园区、朗格斯酒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唐山市旅游资源很丰富, 既有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古迹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 也有都市旅游景区、海滨旅游景区、工业旅游景区等。2007年11月27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2007年第5号公告, 宣布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及故居、迁西县青山关旅游区、迁西县景忠山旅游区为4A级旅游景区。[2]承德共有4A景区8家, 3A景区3家, 2A景区4家。[3]可见, 唐山、秦皇岛、承德这三市的旅游资源很丰富, 实现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已成定局。

1.2 唐山、秦皇岛、承德关注度较高

《中国公民旅游关注度报告 (2010年第三季) 》对国内旅游排名关注、中国公民假日旅游关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权威发布。其中我省的承德、唐山及北戴河榜上有名, 分别进入“最受关注旅游城市”、“中秋国庆最受关注目的地”和“最受关注景区”榜单。[4]

1.3 地理位置优越

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 交通便捷。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民航开通了至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黑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唐山, 也是中国一个重要沿海港口城市, 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手段都比较发达, 承德的公路向四周辐射, 境内有101、111、112国道通过, 向北可通往内蒙古, 向东可达辽宁, 西南前往北京, 东南则到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这三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条件良好, 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 能够做大做强。

2 促进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

唐、秦、承处于冀东一个大板块之中, 唐山市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 西与天津市毗邻, 南临渤海, 北依燕山隔长城与承德地区接壤, 而承德又南邻秦皇岛、唐山, 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滨重要的区域性城市。从地理位置上看, 这三市相邻, 潜力巨大, 能够实现资源互补, 促进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 会对游客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有利于形成大旅游经济圈

冀东是河北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唐山有清东陵、景忠山、汤泉、潘家口、大黑汀、青山关、灵山、白羊峪等旅游景区;秦皇岛有老龙头、天下第一关、长寿山、孟姜女庙等旅游景点, 还有北戴河、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海滨旅游圣地;承德有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 普宁寺、普佑寺等景区;河北省3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中的2处 (山海关、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都集中在这一地区。这三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促进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 有利于形成大旅游经济圈。

2.3 从整体上提升河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合作旅游作为冀东经济合作的一个方面, 统筹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已成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迫切需求。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可以增加唐、秦、承地区的人员和信息交流, 促进交通、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从而整体上提升河北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唐山、秦皇岛、承德三市尚处于“各自为战”的分离状态, 缺乏一体化的规划和营销, 整体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 突破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瓶颈成为提升冀东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

3 探析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瓶颈

3.1 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交通基础设施是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没有完善的交通设施, 就不能保障唐山、秦皇岛、承德三市的顺利通行, 就无法实现这三市的一体化发展。三个城市间和重要景区间公路依然存在等级低、路面窄、路况差等问题, 海上客运滞后, 机场和航线航班少, 难以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环线, 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综合性发展。目前这三地往来的交通尚存不足之处, 例如按照目前的交通现状, 从遵化到承德沿途要用七八个小时, 交通制约了这一区域旅游的发展。三地往来的交通一旦改善, “金三角”必是入境游的世界级品牌。因此, 积极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景区道路建设, 提高公路等级, 有利于搞好旅游景区建设。

3.2 旅游景区单元化发展, 缺乏有效整合

从目前状况来看, 唐、秦、承基本上各自发展, 都是在原有景区的扩展和延伸, 并没有实现三市的一体化发展。例如, 秦皇岛开发了老龙头、天下第一关、长寿山、角山长城、孟姜女庙等长城系列游, 缺乏与其他城市的合作开发。唐山的乐亭海滨旅游区位于乐亭县境内, 在秦、唐、沧环渤海开发区中部, 东与昌黎黄金海岸、南戴河景区为邻, 仅开发了自己现有的海滩, 可以与南戴河旅游度假区联成一条旅游线路, 以特色的海滨、海难作为主题。这三市的旅游景点都有历史文化古迹景点, 如果实现这三市的有效整合更利于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例如, 从国内来看,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区域旅游合作上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以上海为龙头, 江苏、浙江等周围地区联合打造旅游品牌, 联合促销, 大范围内整合资源, 甚至建立了“绿色旅游通道”, 实现了旅游投诉无障碍, 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进展。包含港澳粤的珠江三角洲, 在促进旅游的联合发展方面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5]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实现三市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3.3 旅游营销渠道比较匮乏

唐山、秦皇岛、承德这三市在游客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真正富有影响力、广受关注的旅游营销渠道却十分匮乏, 传统的营销渠道占主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方式:其一, 旅游景区售卖点, 这是传统的直接营销渠道, 本质上是一种等客上门的做法, 游客是主动者, 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往往会造成游客对某一地市某一景点的偏好。其二, 旅游中间商和旅游中介机构, 这是间接的营销渠道。比如, 依靠旅游社、旅行社这一渠道, 往往存在片面性, 游客在选择旅游景区时更关注旅游社、旅行社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这跟旅游社、旅行社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以商场、机关等单位赠送门票方式作为营销渠道, 会造成景区宣传的片面性, 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光顾景区, 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可能有一部分人已经去过或者不想去此景区。其三, 网络渠道, 依靠互联网等媒体营销, 网络传播范围比较广, 这是现代化的营销手段, 但是网站内容设置简单, 信息更新慢的问题, 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大多停留在对旅游景点景区和旅游产品的描述性介绍上, 并没有实现网络渠道的运营。因此, 要想实现冀东“金三角”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需要创新旅游营销渠道。尽可能地引导、拉动旅游者的消费活动, 有效加强景区景点等目的地的旅游供应商, 尤其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 切实促进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营销渠道的综合运用。

3.4 宣传手段科技含量低, 片面宣传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科技化、智能化。在当今局势下, 没有科技支撑的旅游营销, 就难以将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旅游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最全面地传递给消费者, 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和优势, 也就难以取得预期的营销效果。从目前来看, 唐山、秦皇岛、承德这三市的宣传, 更多地趋向于提供一些印刷精致、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简洁明了的小册子宣传品, 如《旅游导读》、《旅游地图》、《旅游指南》等, 或者街头广告、路面广告、公交车广告、比较简短的电视广告等方式, 基本上依靠传统手段来营销, 无疑会限制营销范围。冀东“金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旅游市场不仅让省内的游客认知, 更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扩大旅游市场。

3.5 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不给力

唐山、秦皇岛、承德这三市在旅游资源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强化城市在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等功能方面的个性特征, 但是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度不够, 单纯地依靠企业争收益, 缺乏对旅游业的扶持。虽然政府对冀东“金三角”的一体化发展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在资金的投入以及政策的制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 例如在大型的旅游景区建设、大型旅游景区的开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项目上, 可以在这三个市范围内融资, 利用资金的纽带把大家联系在一起, 实现利益共享。另外, 唐山、秦皇岛、承德三市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制, 致使各景区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造成了重复建设, 无序开发, 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 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 充分利用资本手段来整合资源, 联合开发, 集团化经营, 扭转旅游发展中各自为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秦皇岛旅游网.http://www.qhdta.gov.cn.

[2]唐山旅游政务网.http://www.tourism.gov.cn.

[3]承德旅游政务网.http://www.cdtour.gov.cn.

[4]唐山旅游资讯网.http://tangshan.hebeitour.com.cn, 2010-11-02.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6

关键词:网络团购,市场分析,发展瓶颈

一、引言

网络团购, 顾名思义是指借助互联网, 将具有相同购买意向的零散消费者集合起来, 尽力提升用户与商家的议价能力, 并极大程度地获得商品让利, 取得最优价格。现如今, 网络团购继实体购物、网上购物等之后, 成为一种新兴的具有吸引力的消费方式。为什么此种消费模式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否该模式有百利而无一害?本研究小组正是针对这样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问卷调查, 根据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整合分析, 并给出适当的意见与建议, 目的在于对消费者及消费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

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一) 问卷调查

自2011年6月起, 我们开始为调查问卷做准备工作。此次调查问卷的制定围绕网络团购的商品种类及质量、参与网络团购的原因、网络团购现状的规模大小以及在调查人群中的受众程度等共12个问题展开。7月, 本小组各成员利用空闲时间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各大高校 (如浙江财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校) 以及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杭州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武林路、教工路、文一路等地共发放纸质问卷1000份, 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向各年龄层次的不同群体发放网络问卷共计100份。

截至7月30日, 共统计收回问卷827份, 有效问卷800份。其中, 实地调查有效问卷722份, 网络78份。

(二) 问卷的数据分析

根据所统计的问卷, 我们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

1. 调查人群的样本分布情况

首先, 做到调查人群在性别上的公平。我们所抽取的调查人群中男性有396人, 占49.5%, 女性为404人, 占50.5%, 男女人数比例相近。

其次, 确保调查主体在年龄段的广泛性。我们将被调查的群体年龄分为16-25岁、26-35岁、36-45岁及46岁以上4个年龄段, 各占比重为42%、30%、17%和11%。

最后, 是否参加过网络团购的人数。在被调查人群中, 使用网络团购这一消费方式人数众多, 占62%, 未参加但有意向参加也不在少数。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加快,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兴事物, 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与认同。

另外, 结合之前的男女比例, 不难发现, 参加网络团购的人群中, 女性占72%, 男性占28%。这表明, 女性是网络团购中的主力。深入分析其原因有三:第一, 网络团购产品大多针对女性消费者;第二, 根据心理学分析, 女性更具有消费欲望;第三, 在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中, 女性占据了购物的主动权。

2. 参与网络团购的原因分析

81%的消费者认为网络团购的吸引力在于其价格实惠, 而被网络团购的方便快捷所吸引或仅以跟随潮流为目的的人相对较少。

怎样让网络团购变得更加快捷便利, 怎样提高物流效率和网络信息普及成为提升网络团购行业进一步深入人心的关键。

3. 对以前网络团购经历的满意程度

针对进行过网络团购的群体, 我们对其之前网购经历的满意度做了调查。数据显示, 19.36%的人对之前的网络团购经历非常满意, 而20.97%的人不满意, 认为一般的占多数。由此可见, 网络团购虽然有其自身优势,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劣势让消费者感到不满。网络团购存在怎样的劣势, 这些劣势如何改进, 便是我们下文中将着重分析的主要内容。

4. 网络团购商品的受众度

参与网络团购的产品范围由传统的服装鞋类扩展到新兴的旅游出行等, 人们对网购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在团购商品中, 倾向于网购服装鞋类、化妆用品、餐饮娱乐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人数众多。可见, 网络团购贴近群众生活, 有着大众基础。此外, 电子数码产品、家具家电、旅游出行作为团购网站新推出的项目, 也受到部分人群的喜爱。

5. 团购网站受关注程度

对于访问团购网站的频率需要分年龄段进行分析。在调查问卷中, 我们将次数分为每天至少1次、每周4-6次、每周1-3次及每周少于1次。

结合上文的年龄段可知, 16-25岁以每周访问4-6次为主, 少数为每天至少1次。由此可见, 16-25岁年龄段消费者对网络团购特别热衷。现今已步入信息化时代, 接触并熟知网络的群体多为16-25岁, 此群体有较多空余时间关注网络信息。同时, 网络团购属于新鲜事物, 此年龄段在对新事物的关注度上较其他年龄的人来说更为热衷。26-35岁人群以每周访问1-3次为主, 4-6次也不在少数。此年龄段接触网络也较为频繁, 紧跟时代的步伐。46岁以上群体对网络不甚关注, 因此访问团购网站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综上所述, 团购网站受关注度与年龄密切相关。作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兴事物, 其在35岁及以下群体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6. 网络团购传播途径

依托互联网迅速壮大的网络团购, 其传播途径是否也以网络为主呢?根据调查数据结果可知, 网络、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占较大比重。其中, 网络更是独占鳌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 网络已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与沟通工具, 而是深入到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 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

7. 网络团购的缺陷

就目前情况而言, 网络团购并非十全十美, 由于种种原因, 其弊端逐渐显现。在受调查群体中, 58%的群众认为网络团购商品鱼龙混杂, 难以了解真实质量。44%的群众则担忧提前付款的风险, 售后服务不完善及出现纠纷时消费者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抱怨网络团购商品不齐全的占28%, 仅有15%的群众认为网络团购产品的价格没有吸引力, 对于网络团购信息获取渠道少, 持赞同意见的仅为7%。由此可见, 网络团购的缺陷主要存在于其产品的真实性及商家的诚信意识。如果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网络团购势必走上更规范的道路。

三、网络团购发展建议

(一) 针对网络团购的商家建议

1. 加强网络团购商家的诚信意识

针对网络团购退款难, 提前付款有隐患等问题, 网站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商家的诚信管理。通过对其定期进行诚信抽查和质量调查降低或减免其退款隐患, 对考评不合格者进行一定的降级等形式的处罚, 从而起到净化网络团购环境、加强管理监控、提高网站形象的作用。

如今, 有一种新的形式来加强网络团购商家的诚信意识——各网络团购企业发起联合宣言。宣言的发布, 可以增强商家的责任心和诚信度, 自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赢得社会信任, 从而推动网络团购行业, 乃至网络团购的诚信体系建设。

2. 努力拓展网络团购商品的期望和延伸产品

网络团购相比与普通的商店购物, 在核心产品与形式产品上相差不大, 均是以满足消费者购买该商品的基本需求为核心。主要的亮点在期望产品和延伸产品上。如美团网推出的“团购无忧”消费者保障计划, 包括“7天内未消费无条件退款”、“消费不满意, 美团就买单”和“美团券过期未消费, 无条件退款”等服务。此类服务就是各种附加利益总和的延伸产品的代表。同时, 鼓励消费者对购买的商品或店家进行点评, 对于有用的信息进行奖励, 如每次奖励一元, 也是刺激消费的有效方法。

(二) 针对网络团购的政府监管部门建议

1. 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蓝本, 制定有关网络购物的专门法规, 对网络商品经营者和网络服务经营者的义务、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的义务、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督管理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详细规定。严防不法商家利用法律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 以法律的手段惩戒违法者。

2. 发放电子营业许可证

监管部门可以参照工商管理部门对审批合格的商家颁发纸质营业许可证的方式, 对通过认证的且好评度较高的网上店铺发放电子版营业许可证, 并让其将许可证挂在网站首页。这样一来, 便将高质量团购网站与低质量团购网站区别开来, 让团购网站得以规范化。该许可证是信誉度良好的证明, 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决策的保障, 让消费者较为放心的购买此网站的团购商品。

(三) 针对网络团购的消费者建议

1. 网络团购应理智

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团购商品, 消费者应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 不可仅因便宜的价格而一时冲动购买。购买前多留意该团购网站信息, 关注商品详细介绍及买家评价, 谨慎下单。

2. 提高自身维权能力

一方面, 消费者应了解与网络团购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日后可能遇到的购买纠纷中及时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 在网络团购过程中, 若发现任何违规违法行为, 应及时行使公民权利, 向有关部门投诉, 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小红.网络消费者行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江芸芸.对网络团购信任危机根源的研究[J].电子商务, 2010 (12) .

[3]马菁泽.小心掉入网购十大“黑客陷阱”[J].网络与信息, 201024 (2) .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7

低辐射(Low-E)玻璃——膜系设计制造实现规模应用

中国建材总院在玻璃深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热弯、钢化、夹层等多项玻璃深加工技术的发源地。半个多世纪以来,总院科技人员矢志不渝,一直走在推动玻璃行业技术进步的道路上。

低辐射(Low-E)玻璃作为建筑节能玻璃的代名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引入我国。现今,从国外引进的离线Low-E玻璃生产线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然而,膜系设计及制造技术发展滞后,与国内生产规模极不相称。同时,产品性能和设计平均水平均落后于国外同用途产品,而且设备的稳定性、控制精度等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2011年,中国建材总院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离线Low-E玻璃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由“千人计划”汪洪博士及其团队负责相关研发工作。历时3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新方法、新工艺、新装备,提高了银基Low-E膜系的热稳定性,改进了磁控溅射镀膜工艺,自主开发了镀膜关键部件、阴极系统关键设备,提高了阴极靶材利用率,建成了年产能250万平方米的生产示范线。

新产品开发方面,中国建材总院建立了国内首个针对Low-E镀膜玻璃工艺调试及性能分析的实验室平台,为薄膜新材料及膜系开发提供了便利;引入单层薄膜重合及可见光谱重合的调色方法,避免对操作人员的过度依赖;编制国内首款具有膜系设计、热工分析、结构反应等优化功能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节约成本;开发适合于不同地区的Low-E膜系产品,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典型产品指标。

中国建材总院在新工艺研究中实现了新突破,即Low-E玻璃的功能层-Ag薄膜的团聚机理及抑制方法,适当掺杂Ti,在钢化工艺条件下对银膜的团聚有抑制作用;利用类金刚石(DLC)薄膜提高Low-E膜系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对于钢化Low-E产品,镀制DLC薄膜可以在不改变原有设计的情况下有效提高Low-E玻璃耐洗刷性和耐腐蚀性。

科技人员在新装备研制方面,自主设计开发出镀膜关键部件阴极系统,实现磁场均匀性达到±1%,平面阴极靶材利用率可达40%,旋转阴极靶材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目前,中国建材总院利用创新成果,形成的产品开发技术已与信义玻璃、武汉长利、新福兴等国内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合作关系,合同总额已达200万元以上。课题设计制造的生产线得到了重庆渝虎玻璃公司的认可,已在该公司实现稳定生产,并且目前正在与兰州玻璃、中联玻璃等公司建立生产线投资意向。

真空玻璃——大力开发工业化生产装备

在国家提倡节能环保、节能减排,实现科技创新的大力号召下,真空玻璃由于能够阻断玻璃中的传导和对流传热,有效降低了玻璃门窗的传热系数,是当前高效节能玻璃的发展方向。然而,真空玻璃技术自1998年进入我国以来,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真空玻璃生产技术及装备落后,未实现规模和自动化生产,安全真空玻璃制造关键技术遭遇瓶颈,导致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能差。

2011~2013年,中国建材总院与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青岛亨达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真空玻璃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成功开发了一系列真空玻璃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钢化真空玻璃与夹胶真空玻璃两项技术成果,大大提高了真空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为真空玻璃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此外,围绕真空玻璃现有问题及未来发展需求,在Low-E镀膜玻璃钢化技术、全钢化真空玻璃制备及无铅低温封接玻璃等领域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Low-E镀膜玻璃钢化产品弯曲度在0.13‰~0.33‰之间,钢化应力可达160MPa;新研制的具有红外光谱吸收特性的低温无铅封接玻璃粉,有效解决了真空玻璃制造无铅化和钢化玻璃封接应力衰退的技术难题。利用普通封接玻璃粉和常规封接工艺,会导致钢化玻璃严重退火,无法获取真正的钢化真空玻璃,这也一直是影响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和应用的一个瓶颈问题。而总院开发的铋锌硼系无铅封接玻璃粉,配合独特的光谱辐射加热技术,可有效减少钢化应力的衰退(实验证明应力衰减可控制在5%以内),并且采用该技术在实验室已制备出尺寸为300×300m m的钢化真空玻璃样品,表面应力达126MPa,目前正积极推进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装备的开发。

夹层式结构反射镜——力促新能源推广普及

我国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了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战略地位,提出“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的要求。

太阳能光热发电(C S P)技术是利用反射镜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热力循环过程而发电,是一种完全清洁的发电方式。反射镜作为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部件,反射镜的质量及聚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光热发电系统的工作效率。目前,国外CSP反射镜的主流产品是2.5~5m m厚的普通浮法玻璃或低铁玻璃进行钢化制镜,结构以单层为主。国内光热发电用反射镜专用生产线以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为主,引进费用高,产品类型单一。由于国内光热发电市场刚刚起步,示范工程的类型、规模多样,因此国外引进生产线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电站对反射镜的需求,而且难以连续化运转,造成产能的巨大浪费。

中国建材总院自2005年开始,跟踪国外太阳能光热发电研究进展,积极开展基础研究。2010年,总院结合自身技术优势,设计开发了夹层式结构反射镜。夹层式反射镜由1.1mm玻璃银镜与4mm玻璃背板或金属背板层合粘结而成,反射率大于94%。夹层结构反射镜抗风压能力强,有利于降低抖动对聚光效果的影响,中间胶合层有利于反射镜中应力的释放,使反射镜不被破坏;边部密封技术隔绝了银层与外界的接触,保护银层不受侵蚀破坏,提高了反射镜的耐候性。该结构最大的优势在于,即使反射镜破碎,但在中间层材料的粘接作用下,镜面不会脱落,几乎不影响反射镜的聚光效果,同时减少了更换率,有利于降低电站的成本。

夹层式结构反射镜适合于各种规格的槽式、碟式、塔式、菲涅尔式、聚光光伏等光热发电系统的使用,设计灵活,产品系列完善,适应市场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截至目前,总院的反射镜产品已经在西安航空动力有限公司碟式斯特林发电系统、兰州大成科技有限公司“能源树”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北京电影机械研究所槽式发电八达岭示范工程、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三亚“模块定日阵”光热发电示范线上得到了应用。

夹层复合防火玻璃——优化性能保障居住安全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使得公众对消防安全意识有了大幅提高。随着建筑消防法规的逐渐完善,建筑物、交通设施等防火安全部位强制要求安装防火玻璃,以最大程度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夹层复合防火玻璃由玻璃和中间防火胶层复合而成。当火灾发生时,防火胶层会迅速发泡膨胀形成绝热耐火隔热泡沫层,充分吸收热量。即使遇火破裂,在中间防火胶层的粘接作用下,依然能够保持防火玻璃的完整性。复合防火玻璃可根据防火等级的不同,设计玻璃分层和胶层厚度。

中国建材总院于2009年开始研制夹层复合防火玻璃,并进行了大量的工艺技术试验及性能检测工作。2010年,其制备的规格1100×600×21mm(长×宽×厚)由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耐火性能的测试。经检测,防火等级为A类Ⅱ级,耐火隔热性达到65分钟,完整性达到75分钟,符合GB/T 12513-2006《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所规定的要求,其透光度、雾度、耐热、耐寒、气候循环、耐光实验等相关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等级别产品的性能。

夹层复合防火玻璃属于A类防火玻璃,具有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火灾发生时,能防止火焰蔓延,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为救援争取时间,最大程度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由于夹层复合防火玻璃性能优于单片防火玻璃和灌浆防火玻璃,因此其成为防火玻璃市场的主打产品是必然趋势。夹层复合防火玻璃适合用于办公楼、宾馆酒店、购物中心、学校、机场、船舶等需要兼具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的场所,是守护在公民身边忠实的消防卫士。

目前,复合防火玻璃市场基本为国外厂商(Pilkington、Schott、AGC、S G G、C G I)所垄断,引进费用昂贵。其中防火时间为60m i n的复合防火玻璃价格为4000~5000元/m2,防火时间为120min的复合防火玻璃价格超过万元。复合防火玻璃国产化有利于打破国外垄断,若使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保护国民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8

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6号馆入口第一家, 即可看到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生产的14.6米冷藏半挂车和7.6米冷藏吊挂车 (该两款车型仅为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生产系列车型代表) 雄踞展馆前端, 参观该两款车型的观众络绎不绝, 众多订户也紧锣密鼓与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员工洽谈中。

“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现在并不担心订单问题, 因为现在我们全球的订单已经排到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了, 其中冷藏车订单已经排到2010年11月份, 冷藏箱订单已经排到2011年1月份, 我们正加班加点, 采取两班倒的方式保质保量地满足客户用车需求。”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营销总监孟志刚先生介绍。

何以中集青岛冷藏车这么受欢迎, 自2009年刚涉足国内市场就屡获大单, 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市场更是订单爆满?记者带着疑惑进行了深入采访。

技艺和服务的双剑合璧

中集青岛冷藏车现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 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德国Krauss-Maffei公司的压板机制造机、数控冲床和铝地板自动焊机等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各种检测仪器, 并可选用美国进口复合材料内板、带风槽的不锈钢内板等, 内部材料全部取得美国USDA/FSIS认证。

该基地独立研发的环戊烷发泡技术, 环保指标率先达到欧洲环保标准, 绝热性能高, 制冷能力强, 全封闭式冷藏/保温箱提满足-25℃-+38℃运输温度需求。

所有冷藏车均配置表面滚花带通风槽DUCT地板或T型地板、增强型防磨板等独有的海柜专利技术, 底部强度大, 通风效果好。并采用全封闭聚酯板块结构厢体, 使用寿命长、美观、保温性能好, 节省能源且有效增加冷藏/保温机使用年限。

该基地试验中心引进美国最先进检验设备和仪器, 以美、欧检验标准进行产品检验, 保证产品重量、质量等100%符合法规要求。所有车型可选配独具匠心的冷机风道、防水壁、高通风量地板等技术, 可确保冷机最大制冷能力的发挥, 保证内部温度均衡。

据悉, 中集青岛14.6米冷藏半挂车最大限度地降低自重, 整车重量比同等尺寸的“冷藏集装箱+底盘”轻至少2吨。而且14.6米冷藏车容积更大, 容积可达84立方米, 这些无与伦比的优点意味着更高的用户使用价值、低油耗以及节能减排。

该公司拥有半挂车、吊挂车、多温车、牛奶车等冷藏车几乎所有类型产品, 适合高端商品的城市配送及分销, 可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个性化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 青岛的售后服务网点, 由覆盖全国的4S店提供, 目前遍及全国近24个省市自治区。

“性价比优势, 让产品掌握了绝对的市场话语权。这是中集青岛冷藏车深获好评的重要原因。”孟志刚先生向记者介绍, 中集冷藏半挂车虽然技术含量高得多, 可单台售价远低于国际同类产品的价格。

CKD项目突破运输瓶颈

传统市场理论认为, 以1000公里为半径的供应链范围, 是最具竞争力并适宜冷藏半挂车企业发展的范围。然而, 1000公里理念却也成为制约半挂车制造企业发展的瓶颈。

“在中国生产冷藏车并售往全球”, 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海外冷藏车CKD项目的提出, 使半径为1000公里的供应链理念被颠覆, 更长距离的包装运输成为关乎整个项目营运成本和产品交期的重要环节之一, 也为国内成功应用这一先进模式提供了极好借鉴。

冷藏车CKD项目包装运输将前框、后框、左右侧板、底架、顶板六大部件以及散件装到集装箱中, 通过7000多公里海运运往美国西部港口, 再经过3000多公里陆运将散片在CIMC在美国的子公司Vanguard公司组装。

“降低运输空间、节约运输成本、保障运输过程中产品质量完好无损”是整个包装运输物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据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有关数据显示:整箱运输冷藏半挂车其部件损伤率达近20%, 而以CKD模式运输产品各部件的完好保存率可达近100%。偶有细微的磨损与碰伤也比较容易修复。另外, 运输框架的可拆卸设计使框架由海外运回重复利用方便易行。最重要的是, 这种CKD运营模式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实施, 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成本的问题, 而且可以大大的为客户创造价值。

批发市场发展的瓶颈 篇9

关键词:专业市场,佛山,转型升级,主导产业

1 大沥镇专业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大沥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东部, 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 东临广州, 南接佛山市禅城区, 西接狮山镇。距广州白云 (花都) 新国际机场15千米, 前往香港、澳门的车程约3小时。从经济地理角度看, 大沥镇处于广佛走廊上, 同时位于广佛都市圈核心区, 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激励下, 经过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 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大沥镇共有38家专业市场, 占地总面积约274万平方米, 建筑投资总额超24亿元, 铺位数量17172间, 从业人员24913人, 年成交总额达374亿元, 市场纳税总额1.3亿元。大沥镇交易额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有15家, 占到了全国交易额亿元以上专业市场数量的0.6%, 广东的4.75%, 大沥镇整个市场交易额占到了全国的1.07%, 广东省的10.85%。大沥镇专业市场已经在珠江三角洲、广东乃至全国都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市场镇。大沥镇专业市场经营范围涉及有色金属、摩托车、塑料、木材、装饰材料、电器、布匹、家具、五金、茶叶、农产品、水产品、小商品等行业。

2 大沥镇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瓶颈与制约

2.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市场发展战略和规划滞后

大沥镇专业市场是依托广佛路区域优势自然发展起来的分散市场, 政府很少干预, 政府规划较弱。相对义乌 (1) 而言, 大沥镇政府在调控和服务专业市场方面力度不够, 由于大沥、黄岐和盐步三个片区合并时间短, 全镇没有统一的专业市场规划, 使得市场发展较凌乱。

2.2 经营规模小,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行为, 同质竞争严重

其表现为:一是缺乏龙头市场, 品牌效应弱。二是多数市场经营档次不高, 租金较低。三是市场经营户组织化程度低, 市场存在“柠檬”现象。四是在业务经营上存在着严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缺乏差异性, 同质化 (见下表) 造成低价竞争, 甚至采取不正当竞争现象。

数据来源:大沥镇经济办《大沥镇专业市场情况调查表》数据整理。

(1) 交易方式相对落后, 面临新型行业竞争, 不断蚕食专业市场发展空间。

大沥镇专业市场目前交易方式以“三现” (现场、现金、现货) 为主, 没有摆脱传统交易模式。许多市场电子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 无法摆脱狭小的生存空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 无法将市场扩展到更远的地方。

(2) 市场配套环境欠佳,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足。

专业市场能否最大化地发挥其优势, 取决于能否做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市场的物流设施与费用水平、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市场中人员的生活服务水平等都很重要, 但目前大沥镇的专业市场在这方面与全国、全省的龙头市场比较差距很大。

(3) 与本地主导产业关系疏远, 持续发展后劲乏力。

专业市场分为产地型专业市场、销售地型专业市场和集散型专业市场三种类型。目前大沥镇的专业市场销售的产品主要不是大沥本地生产, 同时主要的销售市场也并不在本地, 总体上属于集散型专业市场模式。这类专业市场随着现代物流业的繁荣, 很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冲击。

(4) 土地制度不完善, 政府调控手段有限。

一是大镇专业市场是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立的, 政府不是土地的所有人, 所以很难采取各种手段介入到市场发展的许多环节中, 使专业市场发展应有的空间无法保证。二是目前专业市场开发商绝大部分是租用当地的土地进行开发, 租用的期限是5~50年。三是土地细碎化现象严重, 且产权固化, 政府调控手段有限。同一个专业市场土地往往分属不同产权主体, 土地细碎化、零散化现象严重, 且产权固化, 影响了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

3 大沥镇专业市场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规划引领, 构筑专业市场提升转型淘汰机制

一是对新增的土地或置换整合的地块, 进行专业市场投资时, 要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包括专业市场的土地投资密度、建设形态、经营品种、产业增加值、经济社会贡献, 不达到标准的不予批准, 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二是对有发展潜力和具有相对竞争力的存量专业市场, 应出台相应激励政策, 鼓励它们进行市场化的联合与兼并, 组成战略联盟,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造建设形态, 提高竞争力。三是对规模小、建筑形态差、竞争力低下的存量市场, 应采取一定的政策加以淘汰和转移, 以便腾出相应的发展空间, 吸引更能代表现代商贸发展趋向的专业市场来大沥经营。

3.2 提高用地效率, 创新专业市场土地流转使用机制

一是集中连片开发。针对土地分散、零散问题, 把现在属于集体所有的农村土地整合好, 进行规模性开发,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保障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 是当前专业市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在。二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有了好的项目, 农民的收入可以得到保障, 农民就愿意把土地的经营权进行合理的流转, 这样土地的规模使用才可以得到体现, 大项目才能落户大沥。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发。比较理想的方式就是, 政府通过租用村民土地, 组建开发公司, 通过开发公司的运作, 来取得收益, 并回馈给村民, 政府也得到了土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权。还可以找外面公司开发, 以公司名誉进行民间资本进入, 然后政府提供补贴方式, 或者采取合资方式, 集约开发。

3.3 强化规范管理, 遏制恶性竞争,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一是建立商户信用库, 保证企业正当和充分竞争。二是通过法律或者行政的手段来打击企业恶性竞争, 保护正当竞争, 提高大沥镇专业市场的运行质量。三是支持批发商规模扩张、连锁化经营。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 维持市场正常秩序。

3.4 扶持专业市场协会发展, 发挥中介机构桥梁作用

一是编制、发布价格和信用指数, 提供市场信息。二是维护市场秩序。三是沟通政府与开发商及贸易商的关系。四是开展培训和咨询活动。对专业市场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养。

3.5 导入CI系统, 整合营销传播, 提升“大沥市场”品牌价值

一是引入专业市场CI体系, 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二是实施品牌战略, 提升市场产品档次。目前市场产品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这是市场租金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在市场中建立品牌产品经营区, 通过品牌产品自动显示机制有助于使专业市场避免“公地悲剧”和市场竞争的“囚徒困境”, 同时有助于发挥品牌生产集团对市场整体品牌和声誉资源的维护与管理。

3.6 准确市场定位, 有序承接广州专业市场产业转移

一是不能盲目引进, 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提高准入标准, 避免将来步广州后尘, 选择有大沥特色的、效率高的、环保型的项目。例如小商品、布匹、五金等, 把品牌做大做强。二是引进与主导产业相关市场。结合现有主导产业, 发展相关的上下游产品专业市场, 寻求产地型发展之路。三是有序承接广州市场转移。从承接广州内圈层的批发市场开始, 逐渐地涉入市场的开发, 并逐步朝着主导市场发展的目的迈进。当前瞄准广州转移的产业是粮油、海产品和茶叶等专业市场。

参考文献

[1]梁龙.寻找专业市场发展新路径[J].中国纺织, 2011 (10) :90-91.

[2]陆立军, 王祖强.专业市场:地方型市场的演进[M].北京:格致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模块化下一篇:政府审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