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

2024-07-20

人情味(共12篇)

人情味 篇1

学生的阅 读过程包 括两部分———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阅读主体不仅关注阅读对象零散的信息,更需要关注的是整体上对文本的把握分析,有了清晰思路之后的情感思想的升华,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情味。人就是文本本身对人的理性思考的冲击,情就是这种冲击所带来的情感波动和心灵升华。随着阅读量的增大、情感积累和生活阅历的增多,如同信念的狂热上升到一定程度而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学生阅读的人与情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写出有味道的文章,这种文章不用多么大气磅礴,只要质朴细腻打动人心即可。那么如何使阅读充满人情味呢?

首先要注重课堂上的激发与渗透。多数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源于语文课堂,这要求教师既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要有使学生热爱课堂的能力。首先对教师文化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深厚的文化素养会对学生起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使学生有一种如沐春风的心灵感受;教师的思维是否活跃决定了一节课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接收的饱和度,换一种思维方式,会使教师摆脱困窘的课堂状况,更好地解决难题,也使学生爱上教师的课堂。

其次,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由教师一言堂到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形式上的改变,更是以学生的关注度和理解力为基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课堂方式的转变,即课堂形式的多样化,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深入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例如散文《合欢树》以歌颂母爱为话题,怎样使学生对这个老而生腻的话题产生新鲜感呢?这就要从学生自身出发,从文本出发,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感受。由此,我组织了一次以合欢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具有自主权。比赛之前的一节课先讲述文学作品欣赏的方法和角度,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借着《合欢树》这件煽情的外衣,围绕在合欢树的周围,回到了语文的本分上。所有人都写演讲稿,为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们真正用心去读文章,去感受情感,去思索史铁生那深沉的母爱,领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母亲的忏悔,通过自己的声音用演讲的形式将心中对于母爱的共鸣挥洒得淋漓尽致。

另外,还要注重在课下告诉学生稳中求进的阅读方法。学生平时的无效阅读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和稳重的阅读心理。所谓的扎实的阅读基础并不简单的指语法知识的积累,更是语意的理解能力,是能进入文本又能跳出文本、高屋建瓴的去解读的能力。稳重的阅读心理是对阅读主体凭借阅读经验而产生心理期待的一种限制,有时合理的想象会帮助你去理解,但有时无边的想象会使读者因阅读眼界的限制产生心理厌烦而妨碍对作品的解读,所以,阅读时应该求稳,才能产生一种阅读的快感,使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浸润。

同时,还要注重明确的阅读方向和充满张力的阅读思维相结合。现在传统文化教育提上了日程,课本中的重点推荐篇目必须要求学生用心阅读,以此作为立足点展开课外阅读。因为阅读方向的初期限制不代表阅读思维的束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向多方向发展,让自己的阅读思维拓宽加深,以传统文学的底蕴为积淀,为阅读插上翅膀,通过阅读量的加大使羽翼渐渐丰满,落实到写作中,真正能使文章充满人情味。规避阅读心理的封闭性和设身处地的阅读心理。所谓阅读心理的封闭性,就是阅读者所读到的往往是自己的核心观念。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史……”这种阅读心理的封闭性,是人性的局限。在阅读过程中,对心理的封闭性没有警惕的读者看到的往往不是完全的作品,而是读者自己心灵中最为关切认同的观念。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学生内心已经认定贾宝玉是个“花花公子”形象,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注重他相貌的描写和他看见黛玉时的表现,全然不顾《西江月》这首词中对宝玉的似贬实褒。这就要求学生阅读经典要尊重历史,即“设身处地”的阅读心理。如果不能将阅读回归到历史情境中,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个体的情感和作品 主题。孙 绍振先生 说 :“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青少年之间的隔膜,是一个重大的难题,但,并不是不可沟通的。”证明了回归历史尊重历史的重要性。

阅读的高级目标是对人情感的熏陶、使人精神上变得富足、心灵上受到净化,最终提升整个人的文化素养,我想,这也是阅读读出人情味的最终追求。

人情味 篇2

老妈这一阵子在我姐家,那儿聚集着不少老家的远房亲戚,民风醇厚,很注重某些社交礼仪,这家上梁酒,那家满月酒,东家请喝茶,西家请吃饭,热闹非凡。难得一去的老妈被众星捧月一般,沉浸在极度温馨的亲情互动中,使老妈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前天给老妈电话,说有二个人托我问候她。

正置身于融融亲情中的老妈一下子来了精神,赶紧询问是哪两人?

我向老妈汇报,一个是我曾经的同事,另一个是多年的文友。老妈对这两人都很熟悉,即便时隔多年,一说名字也立即记起了对方的音容笑貌。非常凑巧,他俩一前一后来电,居然不约而同地问候起了老妈,那种问候,绝不是虚情假意,那是明明白白地挂在心上的一种真情流露。

当时,我心里暖暖的。所以我得第一时间转告老妈,让她知道,哪怕年代久远,哪怕平素少有联络,依然有人在挂念她、祝福她,这是一种最最让人动容的精神抚慰。

老妈果然激动,一个劲地让我代为致谢,然后又细心询问他们的近况,得知我的老同事、老朋友生活得非常滋润、幸福时,老妈如释重负,语气中满是欢悦的舒畅。我明白,老妈也是真心为我朋友开颜,没掺杂丝毫的虚伪。

我挺为老妈欣慰,能让一个晚辈念念不忘,在乎你、问候你,弥足珍贵。

老妈智商不低情商也高,待人接物时的热情豁达让人折服,遇人遇事时的通情达理令人刮目相看。想当年,我的那帮“之乎者也”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友,还有那批朝夕相处的同事,一旦来我家,哪怕蜗居简陋,哪怕经济拮据,老妈定然想方设法款待他们,泡茶、上水果、递糕点,家里凡能拿出来的东西,丝毫不会吝啬。老妈的待客经验是,来者是客,客人来了,哪有不好好招待的道理?人家心里有你,才会登你的家门。所以,他们一来,老妈忙前忙后一脸笑意,而且还特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聊啥她都答得上,绝对不落伍,以至于哪怕我不在家,这一帮人也乐意往我家跑,与我妈侃天说地,欢声笑语不绝,气氛热烈得能把屋顶掀翻。几番接触之后,老妈会细腻到洞察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与爱好,拿捏得特别到位。一旦有需,物质上倾尽全力去帮衬,精神上想方设法去安抚,且从不求回报。结果呢,老妈浓浓的人情味彻底俘虏了这一帮人,个个自告奋勇地争当干儿子、干女儿,乐得老妈合不拢嘴。

记得有一朋友,当时妙龄十九,由于爷爷办厂,家中富得流油,老早给宝贝孙女置办了嫁妆,那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高档家电之类,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曾有一次,应她再三邀请,我特别拘谨地去了她家,富丽堂皇的豪宅让我手足无措,她的长辈见了我,只是礼貌地点头示意了下,表示知道了我的到来,却并无任何热情。或许,那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潜意识中显现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冷冰冰得让人脊背发凉。我忽然就觉得如坐针毡,别扭得实在呆不住,没过几分钟就溜之大吉。回到家里,才强烈地觉得,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真正可以放松身心、尽情渲肆的.宝地,便是自己的家。而我那朋友,对于我受到的冷遇充满了深深的歉意,她知道这是她的父母、祖父母根本无法改变的秉性,而这,也正是她特别羡慕我的关键所在。她说,我家虽富有,但精神上很贫穷;你家虽不富裕,但精神上特别富足。到了你的家,会特别特别开心、惬意、无拘无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好!

我自然明白,那便是老妈的功劳,她的人情味让人感动。老爸一向忙碌,且寡言,见人只会憨憨地笑笑,但老妈的热情便让整个家充满了诱人的爱意。以至于我哥和我,常常随意地往家里带人。尤其我哥的一个同事,几乎天天报到,以小儿子自居,咱们吃啥他也吃啥,从来不客气,即便至今,进出家门也一如自家,逢年过节绝对到场。也仍有多人,至今不改称呼,倒让我妈自己过意不去,喃喃自语:“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所谓没有付出,焉有回报?我想,倘若当年没有真诚待人,哪有今日的被人惦记?有的朋友知道我平时挺忙,很少去看望老妈,他们便抽时间主动登门,代替我去看望老妈,陪她说说近况,聊聊家常,惹得老妈感动得泪水会在眼里打转。

说白了,因果,始终存在。

人情味与规则 篇3

接下来的故事早已被传得沸沸扬扬,中国反兴奋剂协司司长蒋志学称中国泳者自从抵达伦敦之后已经接受了近百次药物检测。“表现太好”的叶诗文夺冠后迅速被西方媒体的质疑声和爱国人士的支援声包围。纵观整个事件的始末,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国内爱国人士特别是叶诗文的家乡人对于叶诗文充满人情味的维护。而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西方社会对于规则的遵守和信任。而这种巨大的差别正是来自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基督教哲学认为人有原罪,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主张以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人,并认为有了好的制度,坏人也会做好事,没有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做坏事。

中国人则认为人性本善,通过道德教育,“人人皆可为尧舜”。制度是不管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制度也是由人来制订和实施的,人如果学坏了,制度与法律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所以中国人讲究伦理教化,从人心这个根本上解决问题,儒学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一个“君子”的学问。

两种思维方式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国民性格,我们很难简单地判断出孰优孰劣。这就如同美国人很难理解一群素不相识的中国人一见面的就能热热闹闹地打成一片,人声鼎沸的“人情文化”。中国人也很难理解西方法律的泛化、琐碎和复杂到了普通人根本搞不懂的地步,凡事都得咨询律师。

二种文化也各有各的弊病所在。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法律主宰的社会,把人们隔离成一个个礼貌、有距离的个体。而同样在这些明确的规则下,人们能够享有高度的信任和自由。所以西方人的自由是以孤独为代价的。

在人性本善的前提假设下,社会对个人道德教化的重视高于社会制度的构建,把社会的长治久安寄托于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在儒家观念中“礼缘人情”,“礼许变通”,人们在执行规则的时候才能充分地考虑到具体情况,人与人之间更能体会到温暖。但是事实上,由于重视“善”的培养的同时缺乏刚性的法制规范,所以中国人在是非面前比较情绪化,对于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的界限十分模糊,“恶”的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遏制,因此中国人处理事情更加地灵活变通,而这种灵活变通也极容易演变成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中国式的“人情”社会被人们诟病最多的地方也在于此。

人情味与亲和力 篇4

亲和力是指能够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领导干部有亲和力, 群众就愿意接近你、靠拢你, 向你倾诉衷肠, 为你出谋划策。领导干部没有亲和力, 群众见了你就会形同路人, 或者表面极尊重, 实际很疏远。一个有人情味的领导干部, 与群众说话像拉家常, 为群众办事像对待家人, 没有官腔, 没有敷衍, 积极主动地与群众交流、帮群众办事, 无疑更具有亲和力, 不仅不会削弱领导力, 反而会有助于领导力的增强。凸显着领导干部亲和力的人情味, 对于动员社会、影响民众、凝聚人心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一斑。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情通则理达。革命导师列宁更是深刻地指出:“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拿破仑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 仗打得很苦, 士兵们都很疲劳。拿破仑在夜间巡岗查哨过程中, 发现一名站岗士兵在大树底下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士兵, 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个小时, 站岗士兵发现是自己的最高统帅在替自己站岗, 便战战兢兢地说:“对不起, 长官……”拿破仑看着士兵要解释, 忙和蔼地对他说:“不必解释了, 这是你的枪, 你们作战很苦, 打瞌睡是可以谅解和宽容的。但是目前, 一时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全军覆灭。我正好不困, 就替你站了一会儿岗, 下次一定要注意。”拿破仑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了士兵, 同时也使士兵作战更加英勇。试想, 如果拿破仑破口大骂, 严厉训斥士兵, 恐怕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那位士兵很有可能就会反抗, 觉得拿破仑没有人情味。这样做就会丧失拿破仑在士兵中的威信, 削弱军队的战斗力。领导干部要帮助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思想,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完成好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 就必须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 承认人的主动性, 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注重与群众情感的沟通。人们在接受思想教育信息的时候, 是有选择的, 这种选择是通过有情感参与的过滤系统实现的。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缺乏感情沟通, 就难以进行思想交流, 影响工作成效。

人情味不是不顾及原则的徇私、施舍或交换。只想着为自己和家人谋利的人情是狭隘的人情, 为朋友开绿灯走后门是庸俗的人情, 只有真切的爱民之心, 视群众为亲人才是真正的人情味。领导干部的人情味不是人际关系中的庸俗习气、哥们情谊, 不是思想作风上的自由主义、狭隘意识, 那样只能使领导干部的形象大打折扣。我们提倡的是符合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人情味”, 是适应领导工作特点要求的“人情味”。怎样才能增加这样的“人情味”?除了上面提到的根本态度和基本方法外, 还需要把握一些艺术。

情理相济, 互相尊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教育、引导、提高人与尊重、理解、关心人相结合,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运用政治教育、经常性思想工作等方式, 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就能真正触动人民群众的灵魂, 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 这就是真理说服人的力量。同时, 领导干部还要尊重工作对象的人格和自由、平等、民主等基本权利, 倾听他们的呼声, 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关心他们的疾苦, 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紧密联系群众、热情关心群众、主动服务群众,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群众的心坎里。要善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 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 把道理讲得入情入理, 富有人情味, 把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各种好事办好, 带动思想认识的提高, 以情感沟通促进思想交流, 以科学理性驾驭情感流动, 融情于理, 理中带情, 使说服教育的理性和人情味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细雨润物, 情真意切。领导工作的人情味, 要求领导干部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去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关心群众。领导干部对工作对象必须倾注满腔热情, 进行耐心细致、坚持不懈的说服教育, 和风细雨, 力戒空泛说教和简单粗暴。特别是对待遭受挫折、情绪低落的下属或群众, 更要从感情上给予慰藉、理解和引导, 以真诚、炽热的情感去打动他们, 融化他们心灵上的冰雪, 使之直面人生, 勇敢进取。领导干部不仅要语言恳切, 态度真诚, 有的放矢, 推心置腹, 更需表里如一, 言行一致。既做真理的传播者, 又当真理的实践者, 通过自己的热情与行动去感化人和激励人。要有意识地利用环境, 并创造更有利于工作对象转换思想的环境, 以求取得情境交融、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

适度幽默, 活跃气氛。幽默是一种智慧, 是一种聪颖, 是一种机敏。幽默作为生动有趣而意味深长的交际艺术, 本来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哲人曾说:“世俗生活最有价值的就是幽默感。”作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 领导工作也需要幽默感。被誉为“幸运之星”的美国前总统里根上台后, 打算选择国会议员戴维·斯托克曼担任联邦政府的管理与预算局局长。但是斯托克曼曾多次在公开辩论中抨击里根的经济政策。怎样才能打破僵局呢?里根给斯托克曼打了个电话:“戴维, 自从你在那几次辩论中抨击我以后, 我一直在设法找你算账, 现在这个办法找到了, 我要派你去管理与预算局工作。”一个幽默的电话, 不但打破了僵局, 而且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领导干部在说服教育中, 若能适当增添一点笑料, 把严肃的道理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 不仅可以活跃气氛, 而且可以深化主题, 使一些事理表达得更形象、更生动, 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对于领导干部来说, 幽默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适用的,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宜。这是对幽默的起码认识。同时, 还必须把幽默与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甚至说痞话、脏话以及庸俗的“顺口溜”区别开来, 把通过幽默活跃气氛与哗众取宠区别开来, 真正使幽默始终保持艺术的品位, 使幽默者不失高雅的风度与品格, 以避免弄巧成拙, 适得其反。

善于批评, 重在教育。善意的批评使人进步。早在抗战胜利前夕, 毛泽东同志就形象地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 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 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 我们党的工作, 也会沾染灰尘的, 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当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 领导干部既要敢于批评, 也要善于批评。只要不是敌我矛盾和触犯法律的问题, 就要按照毛主席关于“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的方针, 可热处理也可冷处理时, 就不要热处理, 而要冷处理;可重处理也可轻处理时, 就不要重处理, 而要轻处理;可推一推又可拉一拉时, 就不要推一推, 而要拉一拉;可处理又可不处理时, 就不要组织处理, 而给他一条出路, 从而给大家留下既讲原则又讲感情、有容人气度、可敬可亲的好形象。领导干部对群众的莽撞、失言要虚怀若谷, 对群众的隐私要守口如瓶, 对部属的意见、建议要从善如流。如果领导者小肚鸡肠, 稍不如意就假以颜色, 抓辫子整人, 群众对你只会敬而远之、怕而躲之、恨而忍之, 又怎能推心置腹地与你交流呢?

虚实结合, 注重实效。改革开放使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深层次的矛盾, 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等多方面的努力, 注重解决这些思想问题, 坚定群众的理想信念, 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同时, 领导干部还要善于从利益动因上多做分析, 立足于现有条件, 发挥组织优势, 依据政策制度, 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实现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就能从情感上唤起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其思想问题的解决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

教育要有“人情味” 篇5

例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学生作业没交,告诉你作业本忘在家里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处理方法也是多样的。

A.教师:“真的忘在家里了?那就回家拿来证实一下。”

B.教师:“真的忘在家里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明天补交。”

C.教师:“是啊,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你一定花了不少心血,可惜我今天看不到你的作业了。”

细细分析,第一种声音透露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第二种声音,表达的信息是教师对学生的极不耐烦与排斥。第三种声音,教师传达的信息是信任、体谅,同时又表达了遗憾,而且暗示学生,老师非常希望看到他“花了心血”的作业。学生如果真的忘了带作业,他不会感到委屈,只会感到后悔;如果确实没有完成作业,回去以后很可能会“花不少心血”补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的需要。C教师的做法,实则是为学生的自我完善营造了一个绿色的环境。

创造“人情味”椅子 篇6

—Hans J wegner

而正是这种疯狂的热情,造就了他,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Hans J Wegner。

丹麦人情走向世界

在20世纪早期的丹麦,家具设计还只是沿袭法式或英伦的风格,处于农业型社会的人们似乎无暇顾及家具的风格。同样是在经济的作用力下,走向工业型社会的丹麦开始产生对丹麦本土设计的需求。更大的房子,更独立的空间,丹麦设计由此而生,Hans Wegner就是引领这股潮流的先锋者之一。

1924年,哥本哈根皇家建筑艺术学院开设了家具设计讲座课。1928年,家具师行业协会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秋季家具展览会。1929年,wegner设计了他得第一把椅子,两年后成为了一名技术纯熟的细木工匠。1936年,他来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哥本哈根工艺学校。毕业后,被Arne Jacobsen和Erik Moller邀请去为奥尔胡斯城市大厅设计室内陈设品和装饰物。1943年,他在奥尔胡斯开设了自己的设计室,并在1946年在哥本哈根成立了设计室。随着他在设计领域一步步的成长、成熟,一股丹麦实用主义的人文情怀,也走向了世界。

Y型椅是他展现人文情怀的代表作,与中国的明椅也有密切关系。线是家具造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同时线元素与人体工程学的联系最为紧密。直线型的元素能给人带来理性、稳定、挺拔、肃穆的心理感受,而曲线含蓄、温和成熟,从视觉上具有饱满感。Wegner则结合了这两种不同线性的主调,创造出了新的风格特色。直线与曲线相遇,圆润、笔挺、简练。整体而言,Y型椅古朴、轻盈而不轻佻,线条应用考究而不泛滥,给人带来舒畅、安静、温暖的感受。Wegner的作品,作为北欧家具设计风格的一个缩影,冬季的北欧漫长而寒冷,这样的设计是寒冷冬天里的温暖慰藉,也催生了北欧家具关于人本的思考。

Wegner的中国情结

Wegner最值得人称道的,还有他的“中国椅”。有人说,wegner的“中国椅”的灵感来自于一副肖像画,上面是坐着明朝椅子的丹麦商人,另外的一种说法,则是他在丹麦工业艺术博物馆中看到了中国明朝椅子。无论如何,他都已与中国风格结缘,并将他国的传统重新改装,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创造。

明椅是中国家具建造史上的巅峰之作,wegner是一位尊重历史传统的设计师,他绝不会跟随潮流而创作,在对明椅子的发展改造中,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他崇尚自然,认为从中国椅子上学到的不是文化或传统,而是作为椅子本身的本质美感。而他的设计风格,也在这样的探索中不断净化与简化。

1943年,wegner设计了The China Chair,它由弯曲的搭脑三部分组成,结合方式为指接,使用了圆融的扶手形式,使整个设计风格散发浓郁的中国风情。The China Chair有樱桃木和桃花木两种材料供选择,坐垫是高雅的皮革。

1946年,他为Fritz Hansen 设计了The Chinese Bench,在生产采用预压成型技术完成椅圈,这带来了更高的强度。

1949年,The Round Chair诞生,由Johannes Hansen生产,它曾被誉为世界上最漂亮的椅子,并被美国室内杂志选为封面特载。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在1960年选作尼克松和肯尼迪总统大选电视辩论时的座椅,世人干脆称之为“The Chair”。这把椅子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最优秀的:感官舒适,造型完美,细部的精细加工,材料的运用得当。

Wegner制作的Y型椅,除了充分地展现了他作为设计师的人文情怀以外,也是与中国设计结合的完美结晶。他从中国传统中获得灵感,但是又摒弃了传统中式椅背的厚重感,采用Y字型椅背,融入有机结构,把形式美与功能上的体验有机结合,让沉重的中式太师椅,变得轻盈灵巧。

从以上中国椅代表作,表现了他独特的设计风格。外形简化,精神饱满。对材质的特性有着深入研究,并挑剔地运用到设计中去。这些中国椅们有着浓烈并谦逊的生活态度,也深刻融入Wegner的艺术系统中去,它们已是家具领域的经典之作。

从传统与人情中寻找契机,Wegner不是第一个,但他绝对是最优秀之一。他的创作生涯可以给后来的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形态?意境还是历史?这些讨论无止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讨论与启发中,承接与转合之中,现代家具能够越来越满足人类身体以及精神上的需求。

新闻报道需要“人情味” 篇7

1) 新闻报道“人情味”, 是不可缺少的, 需要认清情感的重要性。情感是人在外界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某种心理反应, 它虽然是主观的心理状态, 也是客观存在的。记者不加任何感情的新闻事实陈述, 而把新闻本身附着的大量情感信息剥离遗弃, 实际上并没有接近和还原新闻事实的客观状态。打着“客观”的旗号对本就存在情感说“不”, 恰恰走上了“主观”臆断的路子。比如采写一个典型人物, 当地有关部门会提供许多相关资料, 加上蜻蜓点水式的简单采访, 一篇稿子很快可以出来, 事无巨细平铺直叙, 受众根本感受不到人物的内心和光芒, 无法做到共鸣, 那么这篇新闻报道就达不到传播效应。但是, 采写典型人物时需要情感, 如《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充分强调了情感信息在新闻报道中的“不可或缺”, 去写王顺友的哭、写他的笑, 写他跳舞, 写他唱歌。这篇报道经新华社播发后, 网上收获了无数的读者感言:——这才是民族的脊梁, 这才是个汉子!你潮湿了我的双眼!——真的感动呀!向中国人民的好儿女致敬!一条条打动人心, 引发共鸣的留言, 正是因为记者在客观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加入了充满感情的讲述, 让采访人物变得鲜活、生动、真实, 从而产生了一篇打动人心的好新闻。传播效果的表现阶段有三个递进的层面:信息作用于人的知觉记忆系统, 是认知层面;情感反应是态度层面;态度外化为具体行动时, 是行为层面。情感信息的注重, 是新闻报道向更深层面的推进。许多新闻事实都是事实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并存, 报道中就要两者兼顾, 用前者“晓之以理”, 凭后者“动之以情”。

2) 新闻报道“人情味”, 需要“情真意切”, 而不是“煽情”。

“情真”, 要求新闻报道中传递的情感是真实的、积极的, 不是“滥情”、“畸情”;“意切”则要求这种情感应该是自然流动的, 而不是“煽情”。穆青喜欢给青年记者题字留言“勿忘人民”, 他说:“我深深地体会到, 和采访对象、和英雄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 有时是掺和着血和泪的。它往往产生一种无论如何都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激情。这种激情, 这种强烈的责任感, 像一条无形的鞭子, 鞭策着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它写好。”20 世纪许多新闻名篇至今还脍炙人口, 感人至深, 首先是因为记者在采写时身在基层、情近群众, 报道中有了自身的真情贯注。

如果记者没有深入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对新闻事件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想用一些辞藻来渲染修饰, 这样的“煽情”往往矫揉造作, 生造出来的情感就是“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强哭者虽悲不哀, 强怒者虽严不威” (《庄子。渔父》语)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者张严平与采访对象王顺友同吃同住同行, 一起走“马班邮路”, 一起体验四川凉山山势的凶险, 感受作为一名“马班邮递员”的艰辛。在此过程中, 记者哭过, 笑过, 心酸过、感动过, 可以说是与采访对象同呼吸共命运, 所以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情真意切, 不虚不假。王顺友去北京作报告, 见到张严平时眼中有泪, 才会从嘴里蹦出一句话:“你写的, 我看了, 你最明白我心头”。

3) 新闻报道“人情味”, 需要记者正确的舆论导向, 承担社会责任, 传递社会正能量。

有情世界, 需要有情记者, 写出有情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蕴涵的情思, 不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而是能让受众认同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道德感、理智感、同情与爱, 是一种具有共性的情感, 可以与广大受众自然生发的情感相融相生。民众之泪, 就是新闻这泪。2004 年4 月17 日, 登封市14 万群众送别任长霞, 挽幛如云, 万人恸哭。《百姓心中的丰碑——追忆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这篇通讯应时而生, 文中开篇写到:“百姓的眼泪很金贵, 也很慷慨, 就看是对谁。她抹亮了嵩岳一片蓝天, 还给了登封一方平安, 百姓就把泪洒给她, 把心掏给她, 用口为她铸碑!”新闻报道用每一个当事人讲述的方式再现任长霞局长为民办实事又不乏性情中人的现代好干部形象, 通篇报道感情真挚, 读之为之动容, 不免唏嘘惋惜。民众之喜, 就是新闻之喜。2001 年7 月13 日,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会议厅宣布, 2008 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全国上下欢欣雀跃。在投票现场报道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一改等待过程中平和沉稳的叙述风格, 用激情四射的即席评论把报道推向了高潮。民众之怒, 即是新闻之怒。2003 年1 月14 日,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 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 激起了民众愤慨。《解放军报》及时撰写评论文章, 批斥小泉纯一郎的错误行动, 表明中国军方的严正立场。民众有情, 即是新闻之情。2008 年5 月12 日, 四川汶川发生8.0 级大地震, 深陷灾区的有近10 万人, 但是安居生活的13 亿国人, 甚至包括世界华人、国际友人, 几乎都在同一时刻和汶川人一样惊愕、悲伤、感动、努力。在重大灾难面前, 媒体成为人们的心灵依据和思维依据, 国内媒体通力协作, 激励动员国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之时, 中国媒体在这次特大灾难报道中也实现了自身创新的重大突破。在众多媒体共同的情感激发下, 中国人民形成万众一心的团结合力, 美国媒体称“中国人顷刻由一盘散沙变成一块钢铁”。

新闻报道“人情味”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符合受众的需求。在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强化新闻专业精神, 合理把握新闻报道“人情味”的尺度。

摘要:新闻报道到底需不需要加入情感, 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人情味”?这是新闻媒体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 也是媒体人在摸索和探索的课题。情感是人在外界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某种心理反应, 它虽然是主观的心理状态, 也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人是有感情的生物, 关注社会热点, 倾听百姓心声, 描绘民生百态, 都需要新闻报道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认清情感的重要性, 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承担社会责任, 传递社会正能量, 所以新闻报道需要“人情味”。

医疗产品的“人情味”研究 篇8

随着社会进步, 医疗产品仅仅具备可用性、实用性已跟不上时代步伐。现有医疗设备常因生硬的机械形态和单调的颜色而不能取得用户的青睐。虽然大部分国产医疗设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可满足诊断治疗需求, 但造型上仍以直棱直角为主, 视觉上显得很“机械”, 缺乏人情味。这造成同等技术条件下, 国内医疗机构会优先选择造型优美、价格昂贵的国外设备。用户对医疗产品的要求已从功能需求上的满足上升到心理情感的契合[1]。为提升医护人员对医疗产品使用率, 既要增强产品的功能性保证医护人员高效地工作, 更要增强产品宜人性以提高就诊率。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 从“人”、“情”、“味”三个方面分析了医疗产品设计原则, 以及国内外优秀医疗产品在“人”、“情”、“味”表达中的具体表现。

1“人情味”与情感化设计

唐纳德在《情感化设计》中将设计和设计的目标明确划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4]3个层次, 并且将医疗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与其“人情味”表达相对应, 如图1所示。情感化设计与“人情味”设计都是以用户为中心。从情感化的设计角度出发, 本能水平的设计以用户的直觉思维为导向, 从造型、色彩、材质来体现出产品的外形和质感。用户看到产品的第一反应最为重要, 视觉、触觉、听觉等物理特征占主导地位。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用户操作的效率, 包括功能性、易懂性、可用性、物理感觉, 该文从医疗产品的人机交互和使用场所来提升这四方面。反思水平的设计注重使用体验, 医护人员使用医疗产品或病患在诊断过程中勾起的其它回忆, 以迎合用户的情感需求。从医疗产品的“人情味”设计角度出发:“情”包括医疗产品外形表达出的亲和力和医护人员操作便捷性, 前者体现在产品形态看起来好看, 摸起来舒服, 涉及到造型、色彩、材质;后者体现在能够高效便捷地使用到产品, 涉及到人机交互和使用场所。“味”指使用体验, 通过声、光、电等系统营造的全新的环境系统, 让用户 (尤其是儿童) 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全身心放松, 大大提高治疗效果。

2“人”的情感需求

柳冠中[2]对设计的解释为:设计是引导你健康合理公平的生存方式, 不是好看, 好的设计是关怀, 给大家带来利益以及永恒性。医疗产品关注的人群分为病患和医护人员。病患是医疗产品的间接用户, 人群种类众多, 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都可能成为病患, 但他们具有相同的特点:处于患病状态, 心情焦躁。刻板单调的医疗产品外形可能会让病患的焦虑加重, 心理安全感降低, 导致不准确的诊断结果。相反, 美观大方的医疗产品、和谐温馨的治疗环境可以消除病患紧张焦虑的情绪, 达到良好的诊断、治疗效果。医护人员是医疗产品的直接用户, 他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病患, 繁重的工作量使得医护人员易产生焦躁情绪。因此, 医疗产品拥有并表达出“人情味”, 对医护人员愉悦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有良性影响。

3 医疗产品的情感语义

3.1 情感的形态语义特征

根据“人”的情感需求, 医疗产品需要表达出愉悦、轻松的情感, 忌讳恐怖、痛苦、焦躁的情感。愉悦的形态语义特征包含了流畅、伸展、松弛、不紧张, 它的体量是轻巧的, 形状常采用半圆形弧面或球面的有机形态, 它的色彩亮丽, 温暖、纯度高[3]。痛苦的形态语义特征包含了压抑、低沉、幅度小, 它的体量是沉重的, 它的形状僵直、笨拙, 它的色彩黯淡、单一、灰暗[3]。焦躁的形态语义包含了繁琐, 嘈杂, 杂乱、不合形式法则, 形态上是多个线、面、单体的组合, 暖色调易产生焦躁[3]。

3.2 医疗产品中的“情”

1) 医疗产品中的“情”首先指医疗产品从形态上能够产生亲和力, 拉近产品与用户距离。

a.造型。根据情感的形态语义特征, 规则流畅圆润, 整体感强的造型能够表达出医疗产品的亲切感, 安抚病人的不安, 缓解医护人员的烦闷。所以医疗产品设计中, 宜用体式造型, 采用平缓的弧面、柔和的线角等造型手法[5]。为增强产品的亲和力, 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医疗产品在造型上减少方体比重, 采用富有张力的流畅曲线, 大曲面以及大圆角。为达到视觉上的平和, 避免焦躁感, 医疗产品需采用一体式设计, 利用各种加工工艺把内部各种繁琐复杂的零部件包裹隐藏;在无法避免的结构处辅助其他色彩或装饰, 转移用户的注意力。

b.色彩。在众多商品中, 色彩是最能吸引眼球的, 它能够传达出产品含义, 表现产品质量。色彩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 恰当地运用到产品设计中, 能够更加醒目地突出“形”, 增强产品受到的注意度[6]。不同性别、种族、年龄、性格对色彩的偏好不同, 甚至同一个人对不同产品中色彩的偏好也差异很大[7]。医疗产品中的色彩, 从安全性、易用性等方面考虑, 应营造整洁、平静的环境, 多采用白色、灰色及纯度较低的冷色系[5]。但从产品“情感”角度考虑, 为了使患者放松心态, 国际几大品牌多使用明亮、温暖、新奇的色彩搭配形式, 沉闷、黯淡的颜色逐渐被淘汰。图2中, 医疗产品在色彩上使用了粉色、绿色、蓝色, 使得色彩心理更加轻松。

目前市场上的大型医疗产品几乎以灰色和白色为主色调, 尤其是在国产医疗产品中多用不同灰度的黑白灰。然而人们很容易对清一色的白产生视觉疲劳。纯净的黑白灰更简洁, 但用其它的彩色系点缀的医疗产品更生动, 有生机, 将病人从黑白灰的低沉世界带到多彩的健康氛围。所以, 色彩在医疗产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色彩带来不同的心理效果, 医疗设备应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人群来选择恰当的色彩。

c.材质。现代医疗产品一改原始的冰冷的机械感, 以玻璃钢、塑料等材料为基础, 灵活运用喷涂、镀覆等各种表面处理手段, 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5]。图3中, 在多个位置采用了不同透明度的材质。完全不透明材质是为了隐藏复杂零件;不完全透明材质让用户感觉能操控设备内部运行;透明材质使得用户能够清晰地了解内部构造便于控制, 也避免了外部开放空间造成内部 (检测样品) 被污染。近年来, 国内常用的是ABS等塑料材质, 对玻璃钢、有机玻璃的使用还较少。用材料来表达医疗设备的意义要考虑到材料本身的知觉属性和表现的情感属性。前者表达产品功能意义, 主要由医疗设备的造型和功能决定;后者关心用户感受, 关注用户的年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材料的产品性质是有形的价值, 各种新材料不断出现, 医疗产品的选材种类也日益丰富。材料的情感属性是随着材料领域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对材料的无形价值产生兴趣, 唤起了材料的表达意义和情感诉求而产生的[8]。所以, 材质的选择要具有质感, 能够充分表现医疗产品的高档性, 符合使用功能和环境, 同时也要柔和舒适, 具有亲和力, 避免金属材质, 包括减少金属材质的使用及隐藏金属材质。

2) 医疗产品的“情”还指医护人员随时随地都能够高效地使用和操作产品。可从产品人机交互和使用场所来论述设备可用性和高效性的实现:

a.产品人机交互。人机工程是设计成功走向市场的钥匙[9]。医疗产品的人机交互具有双重性, 即医护人员-医疗产品和病患-医疗产品的交互。首先从形态上来说, 每一部分的设计符合目标群体的生理尺寸和使用习惯, 如按键操作界面一般不是水平或垂直, 而是与人的站立姿势形成一定斜度。国内外医疗设备生产商都逐渐意识到, 种族差异和文化差异等原因带来国内医护人员在使用国外设备上的差异性, 比如, 某医院检验科一位女士检验员抱怨:“这台引进的设备太高大, 需要在地面加一块厚垫子才能够操作”。其次从人机界面而言, 操作界面应简洁明了, 逻辑明确, 操作有明显反馈。例如, 一台婴儿输氧设备, 在设计该设备时设定只有当旋钮旋转到整数位置, 设备才输出氧气。一位护士将旋钮旋转到1-2 L/min时, 发现设备并没有工作。这是因为在设计该设备时就已经设定只有当旋钮旋转到整数数字, 设备才输入氧气[10]。所以设计这类设备的按钮时, 需要设计出当旋钮旋转到各个整数位置有明显不同的阻尼来告知操作人员。

b.使用场所。投入市场前要了解使用环境, 预先模拟各种状况。医院内和院外的不同, 如灾后抢救, 设备能及时到位, 保障信息快速传至指定地点。东西方文化差异及生理尺寸的不同, 在一些医院调查中发现, 引进的产品高大, 给国内医护人员操作带来不便。医院级别的不同, 不同等级的医院对设备的使用率有很大不同。某公司设计的医疗设备测试后投入市场使用了一段时间, 发现在使用频率高的医院, 该套设备的软件无法正常使用, 该公司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 甚至直接召回设备。

4 产品使用中的“味”

医疗产品的“味”即“体味”, 也就是体验。在服务设计时代, 体验设计已成为设计的核心内容, 设计关注点从有形的产品转变为无形的用户体验, 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医疗产品良好的体验与营造的环境氛围密切关联。良好的体验在病患接受诊断治疗中起到很大积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医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医学手段, 还与病人对医疗环境的情感反应有着直接的关系[11]。医疗环境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焦虑的方面, 如仪器产生的噪声、医院的气味以及要求病人必须保持某种姿势等都会带来不安。其次确定诊断中病患难以理解的方面, 人们对未知事物会产生异样情绪。而紧张、焦虑的情绪会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只关注眼前的事物, 造成负面情绪不断累加, 降低治疗效果。所以确定这些影响因素后, 医疗系统可以采用一些愉悦的方式来转移病患注意力或用易懂的手段帮助用户理解诊断过程。如飞利浦融入式环境体验的医疗系统, 患者可以自行选择环境模式, 整个环境系统接到指示后, 诊断室内相应的声、光、电、影像系统也在切换模式, 使病患能够完全置身于选择的环境氛围中。再如通用医疗为儿童开发的冒险岛系列成像系统。他们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通过一系列彩绘图案和探险人物的海报帮助儿童理解扫描过程或转移患者对眼前扫描过程的注意。图4为CT海盗冒险岛, 扫描仪看起来像一艘海盗船, 儿童在诊断过程处于船长的位置, 他们完全可以幻想自己就是船长, 正在进行冒险游戏。随着技术的进步, 未来可能引入虚拟现实、动作捕捉、触摸等沉浸式手段, 增强环境的真实感, 达到忽略紧张的治疗过程的效果。

医疗产品的人情味体现在以人为本, 让目标群体从直观的形态产生即刻的愉悦, 操作过程及环境体验中通过用户的亲身感受, 融入情感, 与用户的价值观相契合。

5 产品改良案例

生化检验分为前期样本处理、样本分析、样本后期处理三个阶段。以英诺华公司的D2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例, 检验员将被测样本放入设备后, 生化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分析。图5 (a) 是改良前产品, 图5 (b) 是改良后产品。该设备整体以乳白色为主, 工作区域使用了透明的亚克力板。

图5改前造型以方体为主, 元素单一, 几乎无变化的造型;面与面交接成直棱, 曲面幅度非常小, 造成了“机械的、无趣的、呆板的”视觉效果, 使得其毫无“生命”, 且整体完全在一个面上, 没有“着陆”点, 让人感觉无法靠近。所以这台设备给人的感觉是不可亲近的死板机械。图5 (b) 在不改变其功能的前提下, 沿用原有的三段式造型。第一层是弧面的盖子, 将原来凸出式把手改为内凹式。第二层将原有外凸的小幅度曲面改为向内伸展的有机曲面, 第三层参照第二层走势, 将两个抽屉形成对称斜面。这样正面即能看出明显的功能区分, 又不完全划分成模块。

色彩仍以白色为主, 在倒角处增加了蓝绿色作为辅助色彩, 用彩色勾出轮廓, 同时蓝绿色的商标呼应了边缘, 从色彩上增加活力。材质不变, 选择不同色彩的亚克力板, 减小它的透明度, 造成一定神秘感, 提升产品档次。

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 原有产品中用来装废液的最下一层抽屉成平面, 很难开启。在左右抽屉的闭合处挖出一个小槽, 可以减轻检验人员取废液的难度。将分析仪常用的按键设置在正面, 形成一定斜度, 方便手的操作。相比改前产品的一二三层完全在一个面上, 改进后增大了第二层的台面, 方便操作支撑手。第二、三层内凹的弧面形成“张开的怀抱”, 增大检验人员与产品的接触面积, 拉近人与产品的距离。

6 结论

本文分析了情感化设计与“人情味”设计的关系, 分别从医护人员和病患的情感需求、医疗产品形态上和使用过程对人的关怀和治疗环境系统对医疗设备的人情味理念作了简单的探讨, 并列举了国内外优秀案例, 形象地说明了规则的可行性。国产设备在造型上设计保守, 形式单一, 有机曲面和球面的运用较少, 曲面幅度小。色彩几乎为白色, 缺乏生机。而材质上可能由于技术等原因, 没有充分发挥材质的肌理质感, 导致材质效果较低档。尽管国产设备已经意识到产品人机工程绩效的重要性, 能够基本满足设备的可用性和功能有效性要求, 但医疗环境氛围的营造还很薄弱。这些原因造成了国产设备在外观上粗制滥造, 降低了设备的应有价值。虽然由于本文收集和采用的国内外医疗设备还很欠缺, 尚不能代表全部的医疗设备存在的不足, 但从典型的国内外医疗设备中总结出, “人情味”的重要性, 对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小平, 张敏言.医疗器械的情感化设计[J].包装工程, 2008, 29 (6) :157-159.

[2]柳冠中.设计: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J].设计艺术研究, 2011, 1 (1) :1-5:8.

[3]陈慎任.设计形态语义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442, 458, 464.

[4]Norman D A.Emotional design: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M].Basic books, 2007:14-15.

[5]苏峻.信息时代医疗产品设计的新观念[J].包装工程, 2010, 31 (18) :5-7.

[6]李方方, 李军.浅析工程机械面饰色彩的设计及发展[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2, 28 (2) :52-54.

[7]Kauppinen-R覿is覿nen H, Luomala H T.Exploring consumers'product-specific colour meanings[J].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 2010, 13 (3) :287-308.

[8]Karana E, Hekkert P.User-Material-Product Interrelationships in Attributing Mean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2010, 4 (3) :43-52.

[9] (韩) 文灿, 金美子, 申熙卿, 等.与众不同的设计思考术Thinking[M].武传海,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10]Zhang J, Johnson T R, Patel V L, et al.Using usability heuristics to evaluate patient safety of medical devices[J].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2003, 36 (1) :23-30.

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思考 篇9

一、人情味对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一) 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和娱乐需求, 助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健康的文化理念, 提高群众的知识水平, 提升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而新闻报道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 除了一些正统的教育之外, 具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有其他文化载体难以企及的优势, 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和娱乐需求。通过活泼的形式、博杂的内容, 具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化功能, 助推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二) 可以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 塑造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客观真实地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人和事, 报道的新闻不但要对观众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且还要引领社会风尚。具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不仅能够增强报道的宣传效果, 还能通过传达真情实感提升报道的审美性, 增强报道的吸引力, 拉近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同时, 不管是重要性还是好事显著性、接近性, 将人情味融入新闻报道中, 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新闻报道的内涵。

(三) 能够宣扬主流意识, 促进社会稳定

因此, 为了大力宣传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意识, 新闻报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主动把握时代性, 利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件, 积极宣扬主流意识, 发扬其内含的人文精神, 严厉抨击危害祖国、背离人民、违法乱纪之举, 积极宣传热爱祖国、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的行为, 弘扬服务人民、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精神, 严厉抨击愚昧无知、损人利己、好逸恶劳等恶行。

二、新闻报道中提升“人情味”的有效措施

(一) 认清情感的重要性, 提升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

新闻传播效果具有3个递进的层面, 即认知层面、行为层面和态度层面, 情感反应属于态度层面。情感是人主观的心理状态, 是客观存在的。注重情感信息是指新闻报道向更深层面的推进。例如, 在采写一个典型人物时, 事无巨细地平铺直叙, 根本就无法和受众产生共鸣。受众感受不到人物的内心和光芒, 这篇新闻报道就失去了吸引力, 达不到传播效应。如果在其中加入情感,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充分地强调情感信息, 就会收获很多读者的感言, 引发读者共鸣, 使被采访的人物变得鲜活、生动、真实, 增强了传播的效果, 也产生了一篇打动人心的好新闻。目前, 很多新闻都是事实信息和情感信息并存。在新闻报道中, 只有“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才能增强报道的传播效应。

(二) 增强新闻报道“人情味”的“情真意切”

新闻报道传递的情感是真实的、积极的, 但是“情真意切”不是“煽情”, 而是要深深地体会被采访对象、英雄人物等的思想感情, 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激情, 克服一切困难,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好它。在采访的时候, 记者要身在基层、情近群众, 要在报道中贯注自己的真情。如果记者对新闻事件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没有深入被采访者的内心就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去渲染修饰, 那么这种“煽情”就不能打动人。矫揉造作, 报道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例如, 记者张严平和采访对象王顺友同吃、同住、同行, 一起体验四川凉山的凶险, 一起走“马班邮路”, 才写出了情真意切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报道。

(三) 提高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正确地引导舆论, 传递社会正能量

受众认同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同情与爱是具有共性的情感。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要把自己的情思融合进去, 不要仅仅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样才能与受众自然生发的情感相融相生。新闻报道就是报道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例如, 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重大灾难面前, 国内媒体通力协作, 激励、动员国人众志成城。媒体人成了人们的心灵依据和思维依据, 抗震救灾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这次特大灾难的报道中, 我国媒体突破了自身, 勇于创新;在众多媒体共同情感的激发下, 我国人民团结合力, 一起战胜了灾难, 取得了国际媒体的赞誉。

参考文献

[1]张俊保, 崔志梅.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采写编, 2011 (04) :26-27.

[2]陈付瑛.浅议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实践, 2010 (08) :49-50.

做有“人情味”的纪录片 篇10

就纪录片创作而言,县市电视台与央视和省级卫视相较,在选题、设备、能力、技术等方面相距甚远,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接地气,与我们的创作目标距离更近,更加熟悉。这一地域上的优势使我们在创作纪录片,尤其是社会人文类纪录片时,更具“人情味”。

社会人文类纪录片关注的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展现出来的是社会的发展变迁,是人的生存状态、生活际遇、情感故事等。对观众而言,这样的纪录片是在观照他人的生活;对我们而言,则是在做关于“人”的作品。我们通过影像的纪录,去表达对人生存生活的关怀、对人性真善美的讴歌、对真理和自由的不懈追求,这大体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人情味”。

如何才能做出有“人情味”的纪录片?是对作品对象的深入了解,是高超的采访技巧,是留住动人细节的抓拍能力,是委婉亲和的叙事方式……这其中“真诚”和“贴近”至关重要。

一、真诚更能打动人心

“真情实感”是社会人文类纪录片的灵魂。[1]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一方面要用真诚去打动被拍摄对象,让他(她)能敞开心扉,尽情地呈现真实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是要让受众感受到作品和作者内心的真诚,愿意去倾听、去感悟。

真诚对待拍摄对象,这需要尊重、理解和亲近。首先,我们要学会“平视”,而不是“仰视”或者“俯视”,这样才有可能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叙述。其次,我们要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去交流。人和人的亲近一般是从语言的交流开始,操着别人不习惯的腔调,说着别人很难理解的话,这样的交流怎么可能拉近和被拍摄者的距离?他们又怎么可能对你呈现出内心和生活的真实状态呢?我们还应该学会融入他们的生活,让我们更真实、深切地体会被拍摄者的生存、生活状态,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前央视主持人、记者柴静在采访中就有着高超的语言和沟通技巧,在她的采访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真诚的力量。在《双城创伤》中,5名小孩在同一周内先后服毒自杀。家长和老师都无法让孩子们讲真话,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说话,但柴静却轻轻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一颗因理解而柔软的心充满真诚,这种真诚是她发自内心地对“人”的尊重,这也让她赢得了尊重和信任。这篇作品被很多人认为是央视《新闻调查》的经典之作。

我们常说做纪录片很辛苦,这既有体力、脑力的付出,更重要的是还有内心真诚的付出和坚守。我们必须相信无论我们的拍摄对象是谁,只有用真诚的心去聆听,才可能听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

2015年下半年,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泰兴广播电视台创作了纪录片《抗战老兵的故事》。在这部纪录片中,老兵们呈现出来的不仅是年轻时冲锋杀敌的豪情,还有老两口相濡以沫的生活、与儿女难以沟通的烦恼、丧偶后对新生活的追求……这就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恨有爱的老人的故事,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走进这些老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如此真实地听到这些老人内心的声音。其实,纪录片不是简单的“看”与“被看”,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对谈。

二、贴近更能激发情感

贴近,首先是地域的贴近。作为县市台纪录片选择扎根本土是比较务实的做法,也可以说是地方台的特色。我们把镜头对准身边的人和事,这会让我们的作品和观众形成互动,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泰兴广播电视台今年创作的三集纪录片《老手艺》,就是一部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作品。该片中看到的是我们熟悉的街头,听到的是土得掉渣的方言,而弹棉花、箍桶、篾匠之类的老手艺,还有几位年事已高的手艺人,还清晰地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节目播出后就收到了很多观众反馈,说这几部片子把他们带回了从前的岁月,大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催促我们再多做一些类似的节目。

贴近还在于情感的共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情感是纪录片能否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否打动人心,能否激发关注的要点,没有情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们要在创作纪录片的过程中,尽一切可能调动艺术想象,触发创作灵感,通过艺术手段以情感人、以情达意,去震撼观众的心灵。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说过:“优秀的纪录片中必须有一个地方使作者和观众对题材产生共鸣,在这个地方喜与怒、爱和恨,全部交织进去了。”

2015年11月6日,获得“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奖最佳短纪录片的《一个女诗人的意外走红》,就是一部以情动人的优秀作品。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充满着感动。不仅感动于残疾女诗人余秀华本人,还为她的父母感动。余秀华乐观向上的背后,是她父母巨大的付出。不幸的遭遇、抗争的力量、浓浓的亲情,都在感染我们的情绪,也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思考,这就是一部优秀纪录片的魅力。

贴近又在于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娓娓道来的故事往往最能吸引观众,而纪录片本该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作品。

纪录片不能只记录人和事物的原始面貌,要通过“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2]等创作手法,来提高作品的故事化。故事化可以着力对人性进行深度挖掘,透过人物言行探究其内心,透过故事反映本质。当然故事化必须以真实性为前提。

目前,不少纪录片导演在学习电影讲故事的技巧,可以说,缺少了故事的纪录片是难以成功的。例如,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本身,更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自然的馈赠经过捕猎、采掘、加工、制作成食材这一美妙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该片执行总导演任长箴这样说:“这些美食,对食客来说,是珍馐美味,但对于获取它的人来说,只是劳动对象。我恰恰是在把它当成劳动对象上,花了很多笔墨。因为我的情怀是这样的,我只是想说,它无非是什么,你看到的,是食材跟人有关的故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舌尖上的中国》除了讲美食,更多的是丰富的人物故事、生活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自然而亲切,几乎是出人意料地在美食这一主题上融进了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

我们说做有“人情味”的纪录片,其实就是要做观众喜欢的,打动人心的纪录片。这要求我们创作者要知人情,懂人情,近人情,然后你才有可能创作出有“人情味”的作品。

摘要:本文立足于县市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实际,运用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如何做出有“人情味”的纪录片。笔者认为,纪录片的创作要对采访对象做深入的了解,要有高超的采访技巧,要有留住动人细节的抓拍能力,要有委婉亲和的叙事方式,而这其中“真诚”和“贴近”至关重要。

关键词:纪录片,真诚,贴近

参考文献

[1]林姗.浅谈人文社会纪录片的大众化传播[J].今传媒,2014(9):95-96.

老馒头的人情味 篇11

小店开在公寓一楼的院子里,完全没装潢,最醒目的就是门口的大汽油桶,那是烤饼的炉子。这里卖的是贴炉烤的葱花烧饼,饼身较厚,刚出炉时,略撒芝麻的外皮黄澄香脆,内里面团则扎实有劲,越嚼越有味。

这种号称“外省”风味的厚烧饼,这些年逐渐少见了,其面团讲究用老面发不掺人工酵母粉那些的,比较费时不说,从头到尾又纯赖手工制作,可偏偏一块烧饼卖不了几个钱,谁还肯花那个力气?

我起初以为看似坐五望六之龄的老板兼师傅,是四九年后在台湾出生的外省第二代,后来听他与家人用客家话交谈,才知道他是台湾客家人,在中部的苗栗县土生土长,年轻时来台北,跟來自河北的老师父学会这手艺。老板说,做这生意辛苦是辛苦,可揉呀揉、烤呀烤,就靠着这古早味的烧饼,揉搓大了孩子,养活了一家人,一路走来,感恩哪。

从早餐店步行五六分钟有条街市,我吃完早餐,都会来这儿逛逛。街市的一角,偶尔会有一位中年女摊贩推着小推车,在卖“山东大馒头”,凡有人经过摊前,稍伫足,流露些许购买的意思,这位妇人便会开口说:“馒头是老面发的,手工的喔。”

我就是被这一句话吸引而停下脚步,跟她买了两个大馒头,也好久没吃到老面发的手工馒头了。等着找零钱时,跟她聊了起来,原来妇人讲话虽带点台湾国语腔,却是“外省第二代”,祖籍山东,从小就跟着父母学蒸馒头,眼前这些馒头全是她一人亲手做的。我闻言随口夸她一句:“亏你还肯手工做馒头,很费力吧。”

“唉,是费力。但我一方面想挣点钱贴补家用,另一方面就是看现在还有老人家爱吃老味道的馒头,肯做的人却越来越少,趁我现在还有点力气,还揉得动面团,就做呗,就当服务老人,等我以后揉不动了再说。”我不禁深深看了这位中年妇女一眼,她有张你一转过头就会忘记的脸孔,然而我端详着长相毫无特色的她,却看到一副柔软善良的心肠,是那么念旧又惜古。

老城逐渐凋零,多亏有像她和早餐店老板这样的人,凭着再单纯不过的动机,透过再直接不过的行为,继续传递一些古老的滋味,他们或许不觉得自己烹制的食物有多么珍稀,也不以为自己的手艺有多么了不起,却为我们所处之“日新月异”的时代,留下了一点点悠远的记忆,让我在品尝这些手工制作的古早味时,仍能感受到传统的重量、人情的温暖。

杜甫诗歌的意境美与人情味 篇12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给人的意境就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的春天。诗中的景色有远有近, 有动有静, 无一字写情, 而情意饱满, 使人沉浸在一个明媚秀丽、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中。这是杜甫为数不多的一篇清丽之作。诗作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的同时, 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美。屋外杨柳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 柳枝迎风飘舞。两只黄莺在柳枝间相互追逐, 唱出了悦耳的歌声。把诗人给逗乐了, 于是写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有声有色的诗句。再把视线投向天空, 看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很自然地会使诗人产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感受。这两句由近及远, 视野辽阔。诗人的眼睛好像摄影机的镜头一般, 又转向对面的西岭 (即我们甘肃省定西市境内的岷山) 。这巍峨的西岭, 尽是皑皑白雪, 千年不化。它像一道雪砌的屏障, 横亘西部。西岭虽大, 但这个小小的窗口却能把西岭的雪景尽收眼底。诗人用“窗含”句来概括所看到的这幅积雪图, 气势非凡。接着诗人的目光又由山落到门前的岷江上, 看见沿河停泊着许多商船。这些商船是经常往来于蜀地和长江下游吴地的。草堂附近有个合江亭, 由蜀到吴去的人都由此登船。据历史记载, 三国时费伟出使东吴, 孔明曾在此为费伟送行。他对费伟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后人把附近的一座桥称为“万里桥”。杜甫当然熟悉这些掌故, 于是把眼前景物与历史事实熔铸入诗, 就得出了“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

再看杜诗的人情味。“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这首诗以《月夜》为题, 抒写了夫妻怀念的至情, 反映了乱离时代的相思之苦。全诗语浅情深, 曲折含蓄, 章法紧密, 而不失流畅清丽, 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五律至此, 无愧诗圣矣!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妻子一人在鄜州闺中独看。开篇写得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 不写长安的月夜, 却写起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 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虽违常规, 但细细玩味, 它已包含自己在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 在想念妻子, 才想到妻子正在思念自己。“只独看”, 虽是描写想象中妻子孤独望月的形象, 但使人感到她望月时感情是那样的真挚和凝重。妻子如此, 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种寓主观于客观, 以客观写主观的手法, 新颖而别致。相思的情感是抽象的, 因而多缘景物而发, 或睹物思人, 或触景生情。望月怀人, 自古皆然, 但以此法写相思, 用多了往往有些僵滞。一代诗圣, 落笔见奇, 因情造象, 不写自己望月怀妻, 而将相思之情幻化为生动具体的生活图景, 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 又以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 衬出妻子的孤独凄然, 进而盼望聚首相倚, 双照团圆。这类景象, 都是诗人意中之景。其写法之妙, 正如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说:“心已神驰到彼, 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 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再把视线投向天空, 看空杜诗确实是表现“至情”、“至性”的“至文”。我们今天来研读杜诗, 不正是为了在欣赏他诗作意境美的同时, 培育我们的这种人情味, 用以陶冶情操, 引领生活吗?综

上一篇:发现自己的价值下一篇:有效交流提升课堂效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