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成功率论文

2024-12-17

实验成功率论文(精选12篇)

实验成功率论文 篇1

2010年,曹德旺父子捐出2亿善款,6个月内到达9万多户农民手中

2010年11月30日,倒计时最后一天。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五省区共92150户灾民,每户获得善款2000元。而此次庞大的公益活动之后,是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在6个月之内,让西南五省区9万多户农民都拿到曹德旺父子的2亿元捐款,差错率低于1%,管理费用不超过善款总额的3%。1月12日,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非盈利组织研究所以及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审计报告:此次捐助达到了预期要求。

曹德旺顺利捐出两亿,中国扶贫基金会也证明了自己的公信力。在公益界人士看来,这更像是一位企业家挑战行政主导的公益行动的实验。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何道峰的话说,“这是企业的公益问责。”

2010年5月,曹德旺、曹晖父子以个人名义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云南、广西、贵州、重庆和四川五省区市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创下国内最大的一次性个人捐赠最高纪录。5月4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亲自来到福建,与曹德旺签署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包括:资助92510户灾民,每户2000元,在当年11月30日前,分布在五省区市的农户要足额收到善款,否则曹氏父子将收回这笔捐助。

“我仔细阅读了协议书,他(曹德旺)对基金会如何执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不是把钱捐出来就算了,还要选择有执行能力的机构去执行,而且亲自参与执行过程,对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当日的会议上,段应碧评价说。

面对这样的协议书,段应碧自己心头有点打鼓。将2亿元发到近十万个农户,从五个省市区选出真正有困难的受灾户,同时怎样保证这些钱不被截留,能够直接送到这些农户的手上,成为基金会必须考虑的问题。

2010年5月21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武定县狮山镇前山村调研时,问及该村村民小组组长:“如果我们给你们26户资助名额,可是你们村有30户人,该怎么办?”

组长答曰:“首先我自己不要,然后再动员3个老党员、老干部不要,剩下的26户都给”。工作人员再问:“如果只给15户人,而且不允许你们拿到钱后又私下平分,该怎么办?”。组长沉默片刻答曰:“这钱我们不要了”,理由是“不好分,得罪人”。

最后,基金会在方案中决定,农户家里有人拿工资的不给,家庭年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不给,按照这些标准,村里有多少符合的就资助多少。

此外,基金会决定,“不让地方政府碰到钱”,直接从扶贫基金会打入老百姓账户中。这一设计,在地方政府中引发争论。比如当地提出希望先把钱打到省信用社,再发给农户。最后基金会没同意。“如果信用社过账,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什么动机,哪怕滞留几天,这么大笔费用,难说不会出现问题。”一位基金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最后,扶贫基金会坚持要把钱直接打给农户,为每家直接办理存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基金会的工作量骤然上升。

双方协议规定,项目完成日期为2010年11月30日,项目管理费3%,按照总额计算,管理费用不超过600万。基金会制定了详细预算,严格控制成本。

“慈善项目管理费,法律上规定一般是不超过10%,3%的规定过于严格,对于其他项目来说没有借鉴意义。基金会接这一单就是为了声誉,要做出品牌,因为企业家向基金会挑战。”长期关注慈善事业的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

民间社会如何推动强势政府的透明与问责,这个项目提供了启示。曹德旺两亿善款顺利捐出,提供了社会各部门协同提供公益服务的案例。扶贫基金会在报告中认为,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促进政府透明,提高效率,这是三方共赢的合作而社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一直跟踪这个项目的杨团则认为,这个项目最重要的是展示了透明度和公信力。“扶贫基金会敢于用最好的策划,和包括志愿者的全体努力,在非常苛刻条件下接受挑战,而且做得很出色。”这再次向社会证明,中国存在着值得信任的公益组织。”何道峰说。

(摘自1月1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实验成功率论文 篇2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在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名字是:让鸡蛋跳舞。因为听了同学的话,很好奇,所以决定自己去练。

周日,什么都没发生。我想起了这个实验,就准备了一袋盐,一盆清水,一个鸡蛋。首先,我舀了一勺盐,用筷子搅拌。白色的盐颗粒很快溶解在水中。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去,但它们没有动。我想:盐肯定太少了。于是,我又舀了一勺盐,搅拌均匀后鸡蛋就浮不起来了。这个也不行!那怎么办!我有点不耐烦,想放弃。于是我把剩下的半包盐倒进去,奇迹出现了。我看见鸡蛋像跳舞一样漂浮在水面上。“鸡蛋飘了!鸡蛋飘了!我成功了!”我忍不住大喊,真的是“穿鞋都找不到地方,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全部搞定”!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验证了人们的说法,回答了我心中的疑问,还学到了一个道理:“要想证明这个东西,光靠嘴说是没用的。关键是你有没有做到!”

屠呦呦:实验191次才成功 篇3

“你觉得谁是才华横溢的人?”问到这个,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选择。科学家用才华改变世界,作家用才华创作故事,摄影师用才华记录影像……他也许声名显赫,做的事情惊天动地;他也可能默默无闻,但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本期的“特别策划”,我们就从认识一位有才华的人物开始——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是由于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发的,会导致人发冷发热。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疟疾对世界的危害实在太大,全球的科学家们都致力于解开植物治疟的秘密。

屠呦呦发现了对付疟疾的方法,她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露西·夏皮罗

时隔四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表彰她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坚持不懈实验191次,发现青蒿的秘密!

屠呦呦和团队从2000种中草药中确定了640个可能具有抗疟效应的成分,一一实验,但收效甚微。这时,青蒿素引起了她的注意。

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大受启发。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青蒿素的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实验成功率论文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测功率实验

一、先从测电阻和测电压两个实验之间的不同点入手

正如小标题所讲, 如果学生要掌握好这两个实验的相关知识点, 就一定要先从测电阻和测电压这两个实验之间的不同点入手,将他们关于伏安法实验的知识面扩展开,引导他们主动探求二者的异同点,将思维发散,通过一些方式的引导让他们自主发现这两个实验之间的本质区别。

第一,两个实验的最终目的不同。正如实验名称所讲,伏安法测电阻是通过基础实验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通过学会使用这两个仪器,读懂参数从而求出电阻器上的电阻。然而,伏安法在测量功率时,尽管所用仪器相同,但最终目的是在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数据算出小灯泡的功率。因此二者目的不同, 在一开始看到题目时就应该理清思路,避免因为知识点混淆而做错题目。

第二,这两个实验在实际原理上存在差异。在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是通过测出用电器上的电压和电流,从而根据公式算出电阻,而在利用伏安法测出功率的试验中,尽管同样是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得电压和电流, 却是根据P=UI算出最终功率, 所以可以明确看出两个实验在彼此的实验原理上也存在不同点。

第三,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功率之间的意义不同。在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 老师会告诉各位实验的同学一般是可以通过估算电阻大小判定电源的大小和电表的大小的,当估计的电阻值较大时,如果选择了较小的电源值,则会导致电流值太小,电流表偏转十分微弱而读的数字存在较大误差,测出的电流值也会不够精准,所以,估计不同的电阻值大小选择电源大小和电表大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利用伏安法测算功率的实验中,一般采用小灯泡作为实验主体,这时候通常的实验步骤是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作为主要依据,以此选定合适的电源和电流表,避免因为盲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大小,导致实验器材的损害,对自身造成一定影响。

第四,对滑动变阻器的调控范围要求不一致。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为了能够精准读出电流表上的数据同时不对电流表产生一定影响,要求对滑动变阻器的拨片可以调节在任意不同的三个位置,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测出三组电压和电流值。而在伏安法测量功率的实验中,则要根据实验所给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拨片分别处在大于,等于和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的三种方式, 以此测得数据,得出结论。

第五,两个实验最终的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中,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电阻是一种仅仅关于导体本身的特性, 而电阻的数值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除以该导体的电流值。而在利用伏安法测量功率的试验中我们可以求得,小灯泡的实际电压大于其额定的电压,同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也会大于其额定功率。并且尽管两个实验在彼此的实验过程中尽管都会进行三次有效实验,但是不同的是,伏安法在测电阻时进行三次实验,目的是缩小测量存在的误差,得到最终电阻的平均值。而伏安法在测量功率时同样进行了三次实验, 却仅仅只是为了测得小灯泡在三个不同的电压下所得出的真正功率。

二、伏安法测电阻和测功率存在的相同点

在上述中比较了两个实验存在的不同点, 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实验,还需要对两个实验的相同点进行一定分析,避免知识点的混淆。

1.这两个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基本相同 , 测电阻和测功率的实验中主体都是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唯一的细微不同点在于测电阻采用电阻而功率实验中将电阻改成了小灯泡。

2.这两个实验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图非常相似 。

3.滑动变阻器使用意义相同 , 目的都在于起一定的限流作用。

4.测的数据相同 ,都是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得电流值和电压值,不同点在于计算公式的不同导致最后得出不同结论。

三、学生该如何避免知识混淆

通过时不时地复习这两个相似实验之间经常考查到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混淆知识点,通过在实验过程中对两个实验的设计电路的差异和如何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二者的差异,分清这两个实验。

四、结语

成功的实验作文 篇5

李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从高空往下扔鸡蛋却打不破”的实验。你瞧,同学们兴奋得不得了。只见李晓欢拿了两个煮熟的鸡蛋,先用透明胶把一些报纸裹在鸡蛋上,原来一个小小的鸡蛋好像肥了许多,可能是“吃”多了吧!再用四五个废塑料袋把鸡蛋包上,用手拎的两个绳子扎起来,鸡蛋失去了灰白色,被感染了,蓝白一色,美丽极了!还要再包点儿什么呢?顿时同学们便议论开了,有的说包围巾,有的说包衣服,最后被采纳的办法是包衣服。金超今天来了一个“大义灭亲”,他把衣服捐了出来,哈哈,经过一段艰苦的劳动,终于做成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被打扮后的鸡蛋(这哪是鸡蛋啊?简直就是一个面目全非的球)。李晓欢仿佛想起了什么,她转身向外跑,拿了一个苏果超市的塑料袋回来,装在鸡蛋外面。一切准备就绪,下一步要开始一个任务—放飞。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鸡蛋抬起来放在窗台上,用一根牛皮筋做了一个发射性的东西,只见鸡蛋被放在牛皮筋里面,紧张的时刻到了,“五、四、三、二、一,放飞”,此时,牛皮筋一松,鸡蛋被弹了出去,它在空中似乎借助风的支撑,慢慢地降落。 “鸡蛋号,加油,鸡蛋号,加油……”的确,鸡蛋号没有辜负我们对它的希望,平稳地落到地上。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同学们蜂拥而至,冲到楼下,有的甩自己的衣服,有的亲,还有的高声欢呼……,那一刻令人永生难忘!

功率因数补偿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 篇6

关键词 功率因数;无功补偿;电路原理图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76-02

Development of Power Factor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Teaching Experiment//Gu Zi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ower factor compensation for teaching experimental device developed in the plant,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or choice, the design of hardware circuit schematic diagram, this devic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ust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ower factor;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circuit schematic diagram

Author’s address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Jiangsu226007

1 引言

在电路理论中,交流电路功率因数问题是涉及知识较多、较为抽象的内容,同时改善功率因数又是实际电路和供电系统中较为实用的方法,要将该问题讲清楚,让学生搞明白,只有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应有实验课交叉进行,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和运用这一技术。在课堂教学进行了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复功率等概念的教学后,用功率因数问题将以上诸多功率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选用电路和供电系统中最实际的改善功率因数的问题,采用多种思路进行分析计算,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功率因数问题,开发一套模拟工厂企业实际运行的改善功率因数的装置是理论和实验教学的必然需要。

2 功率因数补偿实验装置研制

2.1 被控制对象(负载)的选择计算

1)负载选择要求。负载重量要轻,体积要小,工作要可靠,维护要方便;负载的额定电压不超过实验室常用的额定电压值,最好相等;全部负载的额定电流之和不能超过5 A,这样可以减少电流互感器的使用。负载要能模拟工厂运行的负载性质,即要为感性负载,电感量要大,电阻量要小;负载要能化整为零,这样负载才可以逐步加上去,看补偿电容如何逐个加上去;或者把负载逐个减下来,看补偿电容如何逐个减下来。

2)被控对象的选择及自然功率因数的计算。RL串联电路中将L等效为R′与理想电感L串联,电路实际上为R、R′、L串联电路(如图1所示)。

根据RL串联电路的特点有电压关系,取电流I为参考相量,则得电压相量图(如图2所示)。图2中是R′和L上的电压相量,R′与L串联电路呈感性,则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θ,且0<θ<π/2。是R上的电压相量,与同相位,这样,即、、配成一个电压三角形,此时与的夹角φ即为总电压与总电流的夹角。只要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得(有效值)、、就可以根据数学的余弦定理求得功率因数:。

日光灯(含镇流器)电路就是一个典型的RL串联电路,根据上述图2的原理,即可用余弦定理求出日光灯的功率因数。根据220 V、8 W日光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U=220 V,U1=65 V,U2=207 V,则该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

3)选择结果。日光灯镇流器为感性负载且满足上述要求,但8 W的日光灯的镇流器加灯管测得的额定电流为0.12 A左右,偏小了些。现在即使不使用灯管,通过的电流也不会增加很多,所以决定选用20 W的镇流器为被控制对象(感性负载)。

2.2 无功补偿电容的选择计算

1)20 W日光灯镇流器电感量和电阻值的计算。电路如图1所示,因其镇流器(等效为R′与理想电感L串联)与20 W日光灯管(等效为电阻R)配合,U=220 V,I =0.37 A,cosφ=0.35,sinφ=0.94。

估算:

R上的消耗功率约为20 W :

计算结果:L=559/314=1.78 H,R′=208-146=62 Ω;

若在实验装置中将并联镇流器4只全投入作为负载,令RP2=0 Ω,接线如图3所示。

理论计算结果应为:UN=220 V。叠加在XLΣ=XL/4、RLΣ=RL/4两端,XLΣ=XL/4=140 Ω,RLΣ=RL/4=16 Ω。

实际装置屏读数为:I=1.7 A,cosφ=0.11。与计算结果完全相同。

若RP2=50 Ω全投入,4只镇流器作为负载也全投入,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计算结果:

实际读数I=1.4 A ,cosφ=0.45,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说明对负载的选择及设计、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2)补偿电容的设计计算。

若全部负载是4只整流器,Pmin=UIcosφ。

其中:

Pmin=220×1.7×0.11=40 W

现要将cosφ1=0.11提高到cosφ2=0.98

代入公式:;

若负载为全部镇流器,RP2=50 Ω,I=1.4 A,cosφ=0.43;Pmax=220×1.4×0.43=132 W。

现要将cosφ1=0.43提高到cosφ2=0.98,代入公式:

综合补偿电容量为17 μF~23 μF之间。

若取Co=2 μF,则可投补偿电容路数为8路~12路之间,故取中间值10路作为补偿器装置输入控制。

2.3 成套功率因数补偿实验装置功率因数补偿实验装置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其中,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是提高电路系统中功率因数的全自动化电子装置[2],通过它的调节作用,使电路中的无功消耗降到最小,达到充分利用电能、节约用电的目的。本装置所用控制器已经改造成单相控制器,通过检测系统中负荷的功率因数自动投、切补偿电容器,使系统功率因数在规定的范围内运行。检测功率因数投、切法的思想是,当一个系统功率因数下降至低于下限整定值时投入补偿电容器,当功率因数超过上限整定值时切除补偿电容器。

3 结束语

本实验装置研制成功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得到具体应用,学生普遍对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复功率等概念有了深入理解,并能全面形象地理解功率因数的计算及补偿问题。学生掌握了功率因数补偿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操作应用等,就可以在工厂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为就业增加一种技能,尤其满足了电专业学生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成功经验 篇7

一、面向世界揽天下英才

卡文迪什实验室之所以能够在145年的岁月长河中经久不衰,首要原因在于善选优秀人才。

卡文迪什实验室创建于1871年。1882年,第二任教授瑞利就实行了一项重要改革:实验室向妇女开放并开设男女平等的班级。1895年,汤姆森教授的改革是打破国别界线和性别界限的束缚,以才学取人,面向世界招收研究生,并且授予女性学者学位。被誉为培养人才巨匠的卢瑟福教授,秉持科学无国界的观点,在他的学生和助手中,有的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的来自小国、殖民地或很多落后国家,甚至来自中国、日本和苏联的学生。

实际上,后来的历任教授都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他们在选人时都能摒弃狭隘的民族、地方和信仰意识,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广揽人才,而且在选择人才时,分数不是最主要的,而更加看重学生的原创性素质、水平和能力。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热心关注着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进展。也正是这种爱才无类的方式,网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英才,成就了实验室的高度威望和卓越发展,可以说,这种面向世界、公正平等的人才选拔方式为实验室的极大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领导力

在严格的选择标准和任命程序下,到目前为止,卡文迪什实验室先后有9位卡文迪什教授,他们分别是麦克斯韦、瑞利、汤姆森、卢瑟福、布拉格、莫特、派帕德、爱德华兹、佛伦德。他们是世界上一流的物理学家,一流的教授,也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卡文迪什的成功离不开这几位强有力的主帅,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实验室迅速走向世界一流。

尽管对实验室教授的选择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从历届教授的选聘上可以归纳出三条不可或缺的原则:“一是科学成就卓著并能领导该室沿有成果的道路发展,二是在国际上有崇高的威望,三是对剑桥大学的决策有重要的影响。”[1]卡文迪什教授也是系主任,身兼教学科研和实验室管理的双重任务。每逢换届时,剑桥大学都要为此成立专门的评选委员会,经过苛刻的评审程序,物色其人选。

一个成功的学科带头人,除了自身的学术造诣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汤姆森突破经典电磁理论的桎梏,打破原子为终极粒子的陈旧观念,将实验室的主攻方向转到气体放电和原子的内部结构上来,使实验室一举进入到物理学的最前沿。卢瑟福十分重视学生的研究课题,并能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具体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卢瑟福将专长于电气工程的卡皮查放在高强度电磁场研究,将考克饶夫特放在研制加速器上,支持阿普尔顿研究无线电通讯而导致发现电离层。”[2]他对每位学生的意愿和能力都非常了解,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并将其引领到最适合的研究方向上来,对学生的原创性思想给予培植和扶持,使其成长并结出硕果。卢瑟福在培养尖端人才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能力,仅在他任期内,“有7位获得诺贝尔奖,6人被授予爵士,1人被封为勋爵,2人被选为大英科学促进协会的主席,1人当选过皇家学会主席,1人做过英国自治领的总督。”[3]二战以后,布拉格为适应学生人数增多和规模扩大的需要,建立了组系管理体制,一改卢瑟福过去实行的集中领导模式,这一民主和分权的管理体制调动了广泛的积极性;为了避免日常事务的分心,他还成立秘书室,专管一般的行政事务,这样就可以心无旁骛地管理教学和科研。

三、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

卡文迪什实验室不是一个单纯的实验室,实际上也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兼有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责。它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完美结合。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卡文迪什实验室从成立之初,就决定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和研究,坚持将研究注入教学,使得教学过程既是学习过程,也是进行研究的过程。首任教授麦克斯韦在发表就职演说时就提及,科研在学校的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要将教学和科研有系统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投入到前沿的研究中去。这一做法对培养大量顶尖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实验室的优良传统。继任者瑞利不仅建立了有组织、有系统的实验物理教学体制,完善课程设置和编写应用物理教科书,还带领学生精确测量了各种电标准。汤姆森吸收了德国的研讨班制和博士学位制的优点,同时又主张学生要动手实验、通过实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尽管有一段时期,卡文迪什实验室也存在着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到莫特出任教授时,俨然已经“变成了一个研究院”[4],因此寻找教学和研究之间的平衡便成为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莫特大胆改革,在教学上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改革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二是改革奖学金考试体制,改变重研究轻教学的传统做法。“莫特的科研与教学结合思想实际上是大学应当以教学为基础,以研究求进取的路线。”[5]莫特审时度势,及时改变策略,促使两者重趋平衡。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既有利于培养人才,也有利于科学研究,使得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学科不断发展。

四、学科交叉的革命性成果

卡文迪什实验室历来不囿于物理学一域,注重跨学科研究,这也是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因之一。

卡文迪什实验室29人获得诺贝尔奖,并不都在物理学领域,还有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瑟福入主卡文迪什实验室时,除了将核物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外,还支持无线电探测、高强度电磁场和蛋白质晶体结构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并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第五任教授布拉格在主持实验室期间,积极鼓励将量子力学、分子遗传学、有机化学和晶体物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与渗透,利用X光晶体衍射技术分析生物大分子结构,使研究方向逐渐转向蛋白质结构和生物分子学的研究,成功地实现了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验室形成了一个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团队,仅在1962年,该团队就有5人获得了同年的诺贝尔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以物理学方法和理论为基础,又跨过物理学进入到其他的学科领域。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就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典型成果,这一伟大发现得益于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生物学家沃森的通力合作,他们发挥各自学科背景的特长,默契配合,获得了20世纪生物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也由此开启分子生物学时代,开辟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到派帕德接任第七任教授时,他将大量的仪器设备投入到射电天文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开创新的学科跨界。近年来,该室在跨学科科研方面仍在持续发力,“21世纪的前十年,卡文迪什实验室站在纳米技术领域新前沿,同时也开拓了冷原子和超低温物理研究的崭新领域。”[6]并以此释放出巨大的跨学科科研生产力。

注释

1[1]阎康年.卡文迪什实验室选择和培养人才的经验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3):198.

2[2]范旭,李佳晋.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协同创新实践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4,(20):82.

3[3][4][5]阎康年.卡文迪什实验室:科学革命的圣地[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260,535,536.

实验成功率论文 篇8

首先要说的是,成功的管理者是根据其在组织内部晋升的速度来衡量的,晋升速度越快则认为其越成功,有效的管理者是根据其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的[1]。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路桑斯和他的同事通过对450名管理人员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通常管理者都参加了以下四类管理活动,即传统管理、日常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活动。传统活动是指工作当中相应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日常沟通这里可不是指人际交往的当中的沟通,它是指工作当中交换日常信息和处理书面材料;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和培训组织当中的职员;网络活动是指社交、政治活动和组织外部的交往。

研究发现,有效的管理者只用了11%的时间在网络活动上,而成功的管理者则把44%的时间用在了网络活动上,而其他三项管理活动的时间分配都不如该项活动的时间分配差异大。由此可见,成功的管理者是处理与发展对外关系的高手,良好的社会与政治技能使得他们在组织内部能谋求到迅速的晋升,因而他们往往得以身处组织的高层,成为把握组织正确发展方向的舵手;而有效的管理者则是处理组织内部问题的能人,他们往往位于组织的中层(或中高层),是维持组织正常运转,使组织产生高绩效的保证[2]。

2 普通管理者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生活中的人,无一不与他人发生交往。人们为了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感情,就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这种沟通和交往的行为,就叫做人际交往。而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人际交往能力却显得格外中重要,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要与他人,包括上级、平级和下属之间发生沟通和往来,这些沟通和往来,都考验着一个管理者自身人际交往技能方面的能力。

而如今,行政单位的管理者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待上级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维护,又或者是对上级奴颜卑膝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对待平级时因为竞争而剑拔弩张,或者拆台挤兑,对待下级颐指气使,摆足了官僚作风的架子,对待群众又常常一副予人恩惠的样子,这不仅影响了和群众的关系,也对自身开展工作极为不利。

因此,如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水平,这对每一个管理者实现自身的领导价值极为重要,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这些管理者能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晋升,实现自己和整个团队的同步发展。

3 如何提高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3.1 维护上级是本分

在现实工作中,免不了要和上级打交道,而上级领导都是由一定的组织民主选举产生或委派的,在他分工负责的范围内所作的各项决定,都是代表一定的组织,而不是代表他个人。所以,对上级领导首先应该维护,所以说维护上级是本分。作为下级应该懂得,维护行政领导者,不仅是对行政领导者个人的尊敬,而且也是对所服务的这个组织的尊重。特别在一些严肃地公务场合,要讲究礼节,维护行政领导者的威信。

维护领导最主要表现就是支持和服从。在工作中要主动请示汇报,自觉接受上级的领导,树立上级领导的威信,努力工作不出头。在生活中要注意谦虚礼让,尽量给上级行政领导者以体面;不在背地里议论领导的是非常长短;如果遇到上级领导的才能不如自己的情况时,不要恃才放旷,目无上级,而是应该多看到上级领导的优点和长处,理解他工作当中的困难和困惑,用恰当的方式不出位不越位的为领导排忧解难;如果遇到上级领导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情况时,千万不能感情用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用适当的方式感化上级;如果遇到上级领导偏听偏信的情况时,要注意经常请示汇报工作,使上级领导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为人。

当上级在决策时,下级要帮助上级想得全面周到,拾遗补缺,避免出现差错;当上级出现一时考虑不周到的事情,下级要主动给予提醒,使其减少失误;在执行决策中,下级要密切关注事态变化,为上级及时纠正偏差献计献策;当事态发展恶化时,下级要敢于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提出补救措施补正纠偏,为上级排忧解难,起到“保驾”作用。决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喝倒彩”。

3.2 赢得平级是关键

工作中同事间大量的机会是和平级相处,并且和平级之间的相处最为微妙,因为平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今天是平级,明天说不定就是上级或下级,所以说赢得平级是关键,做好和平级的相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要分担风雨,共享阳光。在自己工作取得成绩时,不要把功劳记在自己的功劳薄上,要看到其他同事对自己工作的铺助,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只有这样你才能始终得到同事的关心帮助,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其次,要为人正直,光明正大。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正直正派的人,总能赢得人们的赞赏和信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那些好搞阴谋诡计的人,总会被人们识破的,遭人厌恶。

再次,要相互信任,不乱猜疑。同事之间切记不要在上级那里打小报告,也不要偏听偏信别人的闲言碎语。只有以身作则维护团结,才能换来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最后,合理竞争,互相帮助。同级之间免不了有更多的竞争,这个时候竞争当中的风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竞争当中,不拆台,不互相诋毁,而是更加真心诚意的帮助对方,才能赢得对手和大家的信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3.3 善待下级是修养

作为上级管理人员,由于所处的角度不一样,考虑的问题较为宏观,有时候会忽略下级的一些感受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外还有一些上级管理者会对底下的职员简单粗暴的发号施令,这些都对员工的自尊产生深深的伤害。与下属相处,说话办事切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明智的人要保护下属的自尊心,还要想方设法维护其名誉及人格尊严。给下属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只有懂得充分地尊重下属,善待下属,使之心情愉快,下属才能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的工作[3]。

作为一名上级管理者,更应该积极地和下属沟通。掌握高效沟通技巧是成为优秀管理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管理人员不仅要善于向上级领导沟通,更重要的是和下属的沟通,在一个平等、公开、尊重的沟通环境中,让下属有更强的归属感,对领导有认同感,他们才会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展现出更强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出更好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尊重下属是修养,作为一名上级管理人员,切忌不能高高在上,简单的安排工作布置任务,领导是有义务主动地和下属沟通的,尊重他们的人格,让组织中所有的人都发挥他的作用。

3.4 尊重群众是天职

作为一名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更多的机会是在和群众打交道,人民群众是工作对象,更是衣食父母。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力是人民给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做的,所以每一位管理者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给群众摆出一副予人恩惠的样子,只有踏踏实实办实事、办好事、办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工作才有意义。尊重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只有赢得群众的管理者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管理者。

4 结语

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通过从这四个方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让看似繁杂的人际关系顺畅通达、水到渠成,也让人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和谐、积极。这样一来,作为一个组织来说无论其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协调,在各种场合、与不同对象的沟通交往中就能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而对于管理者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就是管理中的软实力,谁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谁就能四两拨千斤,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从而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脱颖而出,带领自己的团队更好地实现集体的目标,也会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王淑英.论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J].企业研究,2006(9):14-15.

[2]戈永妹郑江宁.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J].经济师,2005(5):158.

实验成功率论文 篇9

关键词:振动发电机,线圈组合,输出电动势,输出功率

0 引言

振动能是一种可持续能源,通过振动能量转换装置收集电能为无线产品和MEMS器件供电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1,2]。振动能源分布广泛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所以振动能源转换装置成为电源研究的一大热点[3,4]。振动发电装置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压电式、电磁式、静电式、磁致伸缩式和复合式等类型[5,6,7]。参考文献[8]中设计了一种永磁直线波力发电机,当振子速度为0.94 m/s时,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7.4 V;参考文献[9]设计的永磁振动发电机在振幅1 mm、频率25 Hz情况下,空载输出电压峰峰值为2.32 V;参考文献[10]设计了一种磁簧式振动发电装置,在振幅5 mm,振动频率为20 Hz的情况下,开路电压有效值为5.1 V,最大输出功率为28.3 m W。但很少有文献对振动发电机输出功率进行研究,而输出功率的研究对提高发电机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分析了振动发电机不同模块的不同联接方式对输出功率的影响,以及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根据这一研究,可以合理选择为满足负载需求的振动发电机的联接方式,来提高振动发电机的机电转换效率。

1 永磁振动发电机的理论分析

1.1 输出电动势的分析

振动发电机主要由永磁振子、轭铁、感应线圈、线圈骨架组成,其拾振系统可以简化为一系列弹簧支撑的永磁体单元组成,结构模型见图1。永磁振子作为动子,轭铁、线圈组成定子。外界振动源作用在发电机的动子上,动子与定子产生相对运动,线圈内的磁通量就会发生变化,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线圈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由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组成,其表达式为:

其中,Ei为任一单匝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Ein和Emo分别为该线圈上的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B为线圈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由永磁体产生;v是线圈相对永磁体运动的速度矢量;S为线圈包围的面积矢量,l为线圈的闭合回路矢量,这里l的方向与B的方向都符合右手螺旋定则。

图中cm、ce分别为机械阻尼与电阻尼,M为振动部分质量。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可表示为B=Brer+Bφeφ+Bzez,其中Br、Bφ、Bz分别为磁感应强度的径向、切向、轴向分量。当永磁体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直线时,永磁体的轴线与线圈的轴线重合,设轴向位移矢量为h=hez,则速度矢量可表示为v=vez=(dh/dt)ez。线圈回路l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符合右手螺旋关系,则微线元矢量dl=r dφeφ。相应地微分面元矢量为d S=rdrdφez,其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将式(1)进行矢量运算可得:

其中S为线圈包围面积的大小,l为线圈的周长。由式(2)可知,感应电动势与磁感应强度轴向分量的变化率Bz/h和径向分量Br有关系,与切向分量Bφ无关。对于轴向磁化的圆柱形永磁体,其磁感应强度在切向上的分量基本为零[9]。此外,振子的振动速度v以及线圈的周长l,线圈所包围的面积S均对感应电动势有较大影响。

1.2 输出功率的分析

发电机输出的平均功率等于一次循环的总输出功率除以时间,表达式为:

式中T为发电机工作周期;c=cm+ce,z=Asinωt为振动部分位移;ω为外界振动角频率;M为振动部分质量。为了提高系统功率输出,设计发电机时应考虑发电机处于谐振状态及系统共振,此时,系统机械阻尼cm为0,则:

将式(5)代入式(4),得到当给定外界振动幅值A、振动频率ω、永磁振子质量M和允许最大幅值Amax情况下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

由式(6)可以看出:质量M越大,振动幅值Amax越大,则输出功率Pmax越大。所以在发电机结构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以上各因素。

文中设计的振动发电机运行时需施加一定的压应力,因此可应用于机车座位下方或道路下方,当机车行驶时可以为振动发电机提供足够的压应力,从而产生需要的电能。

2 仿真分析

2.1 磁场分析

根据式(2)、(6)影响发电机输出电动势和输出电压的因素,本文设计了E型轭铁的永磁振动发电机。E型磁轭作为定子,线圈缠绕在磁轭上,共4组,每组线圈600匝、电阻为90Ω,左侧线圈编号为1、2,右侧线圈编号为3、4;振子镶有三块永磁体,相邻两磁体极性相异。平衡状态下,振动发电机的磁力线分布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磁力线几乎全部从E型轭铁通过,形成闭合回路,减少了漏磁通,穿过线圈的磁通增多。振子运动时,振动发电机的磁力线分布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当振子运动时,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增多,即式(1)中B/t变大,则输出电动势变大。

2.2 串联线圈输出功率的分析

给予振动发电机频率8 Hz、振幅8 mm的正弦激励电源,即y=0.008sin(16πt)m。线圈1的空载输出电动势如图4所示。计算得到线圈1输出电动势的峰峰值为3.2 V,有效值为0.973 1 V。由图4可看出线圈1输出电动势的波形类似正弦波。仿真可得,线圈2~4输出电动势的幅值和波形与图4类似。

把4个线圈串联,仿真得其输出电动势如图5所示。计算得串联线圈输出电动势峰峰值为10.8 V,有效值为3.820 4 V。由图5可以看出串联线圈输出电动势的波形与图4中的波形类似,说明了振动发电机线圈串联的正确性。

已知电动势的情况下,振动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可以表示为:

其中,U、r、R分别表示振动发电机的空载电动势、内阻和外接负载。对于此仿真结构,4个线圈串联时,空载电动势有效值为3.820 4 V、电阻为360Ω。由式(7)得,输出功率与外接负载的关系如图6所示。由图6可得,当外接负载小于内阻时,负载越大,输出功率就越大;当外接负载大于内阻时,负载越大输出功率就越小;当负载等于内阻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为10.14 m W。

2.3 混联线圈输出功率的分析

把线圈1与线圈2并联,线圈3与线圈4并联,再把得到两线圈串联,给予振动发电机频率8 Hz、振幅8 mm的正弦激励电源,即y=0.008sin(16πt)m。仿真得其输出电动势如图7所示。计算得混联时输出电动势的峰峰值为2.33 V,有效值为0.810 2 V。由图7可以看出,输出电动势在峰值点出现了振荡,这是因为非线性磁力对永磁振动发电机系统的影响;图7中输出电动势波形的变化规律与图4、图5波形变化规律一致,说明线圈混联时电动机输出电动势的良好性。此线圈连接方式下,振动发电机的电阻为90Ω,根据式(7)得输出功率与外接负载的关系如图8所示。由图8可得,当外接电阻等于内阻时,可输出最大功率1.82 m W。

由此可以看出,振动发电机线圈连接方式不同,其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都不相同,可以根据负载的电阻、所需功率和电流要求等参数选择线圈的联接方式。这种方法对线圈较多的发电机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选择线圈全部串联、全部并联及混联等联接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3 实验研究

依据图2仿真部分的结构,课题组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把发电机放置在实验台上,控制振动台输出8 Hz、8 mm的正弦激励电源,利用示波器采集振动发电机输出的空载电动势。本实验采集了线圈全部串联时振动发电机的空载输出电动势,如图9所示,示波器采样时间范围为[-0.2,0.2]。

计算得图9电动势的峰峰值为9.29 V,有效值为2.931 1 V。测得线圈串联时电阻为368Ω,则样机的输出功率与外接负载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得到,输出功率在外接电阻等于内阻时达到最大,为5.84 m W。对比图9与图5、图10与图6可得,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电动势有效值基本相等,波形变化规律类似,输出功率数值和波形类似,说明了本文对输出功率分析的正确性。

4 结语

分析了永磁振动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根据仿真结果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给予振动发电机频率8 Hz、振幅8 mm的正弦激励电源,仿真得到线圈串联下的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3.820 4 V、10.14 m W;线圈混联下的输出电压与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0.810 2 V、1.82 m W。同样激励下进行试验操作,得到线圈串联时输出电压和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2.931 1 V、5.84 m W。由于样机装配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存在微小的差异,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总体仿真波形与实验波形变化规律相似,从而验证本文所分析输出功率的可靠性。通过改变振动发电机线圈的组合,分析输出功率的差异,对线圈较多的振动发电机以及不同振动发电机间组合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LI H D,PILLAY P.A linear generator powered from bridge vibrations for wireless sensors[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Annual Meeting,2007:523-529.

[2]WANG Z H,YAO T,WANG Z Q,et al.The analysis of nonlinea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to-electric genera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2015,55(11):1-4.

[3]ZHANG Q,WANG Y F,KIM E S.Electromagnetic energy harvester with flexible coils and magnetic spring for 1~10 Hz resonance[J].Journal of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2015,24(4):1193-1206.

[4]KHERBEET A S,SALLEH H,SALMAN B H,et al.Vibration-based piezoelectric micropower generator for power plant wireless monitoring application[J].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ssessments,2015,11(9):42-52.

[5]王佩红,戴旭涵,赵小林.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进展[J].振动与冲击,2007,26(9):94-98.

[6]赵志刚,丁旭升,刘福贵.微型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27(8):255-260.

[7]SHAHOSSEINI I,NAJAFI K.Cylindrical halbach magnet array for electromagnet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s[C]//IEEE Internal Conference o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2015:1051-1054.

[8]陶果,邓琦,邱阿瑞,等.永磁直线波力发电机的磁场分析与参数计算[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1):1-4.

[9]WANG Z H,WANG B W,ZHANG H J,et al.Mode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permanent magnet vibration-to-electrical power genera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 Conductivity,2010,20(3):1110-1113.

实验成功率论文 篇10

近日, CTC—厦门宏业工程建设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CTC—厦门宏业) 迎来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提请的专家组一行莅临评审与指导, 并以较高的得分成功通过“厦门市建筑工程性能检测与诊治重点实验室”的会议验收。

会上CTC—厦门宏业总经理秦宪明作了重点实验室的PPT演讲, 与会的九名专家组专家通过材料审核、现场考察、听取汇报、会议质询并认真讨论, 一致认定CTC—厦门宏业的重点实验室完成了组建计划目标和任务要求, 已形成一支专业技术齐全、人员配备合理的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增添了相关实验仪器设备, 资金使用合理;同时完成多项科研任务, 并能对外开展技术服务。专家组一致评审同意重点实验室的验收。

“厦门市建筑工程性能检测与诊治重点实验室”自2010年10月被厦门市科技局批准组建以来, 依托CTC—厦门宏业的人员、设备和资金支持和北京工业大学的学术科研成果, 遵循重点实验室的组建目标任务, 同时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正朝着建设成为有较高水平和规模的开放性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健康有序地发展。重点实验室本次通过项目验收后, 可正式获得厦门市科学技术局财政拨款以更好地对社会开展技术服务。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学考练 篇11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怎么学

在中考复习阶段,同学们会遇到大量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复习题。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多,最好的办法就是知道要学什么。要把基础知识抓牢,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学习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报告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状态下的电功率。

实验要求:分别测量小灯泡在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略大于额定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泡两端电压U和流经的电流I,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图: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实验器材: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见下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 V。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5. 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注意事项: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时注意,(1)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3)连接好以后,检查一遍,保证电路连接正确。2.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位置并调整。3.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实验结论:由公式P=IU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怎么考与怎么解

经过认真观察、分析中考中出现的考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试题,我们总结出,命题人员从以下角度来命制考题的概率较高。

1. 以考查滑动变阻器使用及其注意事项为角度命题;

2. 以实物图连接或者画电路图为角度命题;

3. 以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电路故障为角度命题;

4. 以考查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和电功率计算为角度命题;

5. 以考查对I-U图像的理解为角度命题;

6. 以考查实验设计步骤为角度命题;等等。

命题角度多,考查知识点多,往往在一道试题里考查多个方面的知识点。因此,抓住每个知识点去突破,是同学们解决本问题的法宝。

例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电阻约为10 Ω,有两个规格分别为“10 Ω 1A”“5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9 V。

(1)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1中已有部分电路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2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9 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4)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并绘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在多次测量中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5)整理器材时发现滑动变阻器的BP部分比AP部分热,原因是 。

解析:(1)根据串分压的知识,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为10 Ω,与灯泡的电阻相等,则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为4.5 V,而其额定电压为2.5 V,所以不能选择“1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应选择“50 Ω 2 A”的滑动变阻器。(2)根据电流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来连接电路实物图。(3)电流表没有调零。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电路没有电流。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4)在图像中找到额定电压为2.5 V时,对应的电流为0.2 A,结合电功率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5 W。结合图像可以计算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发现这个比值变大。原因就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5)BP部分有电流通过,电流热效应。

答案:(1)“50 Ω 2 A”。(2)如图4所示。(3)调零;灯丝断了。(4)0.5;变大;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5)BP部分有电流通过,电流热效应。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包括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电路实物图连接方法,电功率计算公式的运用,对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对电流热效应的理解。

例2:(2015年 黑龙江省绥化市)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为每个小组提供的器材有:电压恒为5 V的电源一个,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3 V、0~15 V)各一个,开关一个,标有“2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一个。实验前电压表与电流表均已调零。

nlc202309091248

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按图5所示方式连接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选填“闭合”或“断开”)。

(2)开关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灯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6,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该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记录了多组电压与电流值,并绘出如图7所示图像。通过分析图像,发现小灯泡灯丝电阻是变化的,这是由于 。

(6)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本组的电压表0~15 V的量程已损坏,而0~3 V的量程可以使用。经过研究设计了如图8所示电路,完成了小灯泡功率的测量。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7)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电表不超量程,小灯泡不超额定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 。

解析:(1)做电学实验时,在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防止触电。(2)开关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使滑动变阻器电阻全部接入电路中的位置。(3)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灯泡短路。(4)通过电流表读出通过灯泡电流,其额定电压已知,根据P=IU很容易计算额定功率。(5)这一问题要求同学们会分析I-U图像,横轴数据是灯泡电压,对应的纵轴数据为其电流。根据图像每一点的电压、电流计算出的电阻值不同,说明灯丝电阻随温度而改变。(6)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可以知道电压表读数。(7)这一问对同学们来说属于难点,具体思路:当电流表示数为0.4 A,灯泡电压为3.8 V,电阻为9.5Ω,灯泡正常工作,电路总电阻为=12.5Ω,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3 Ω。当灯泡的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3 V,灯泡电压即为2 V,查看图像可知灯泡电流为0.25 A,流经滑动变阻器电流也是0.25 A,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为=12Ω。

答案:(1)断开。(2)A。(3)小灯泡短路。(4)0.4;1.52。(5)灯丝电阻随温度而改变。(6)1.2。(7)3Ω~12Ω。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多。难点是第七小问,分析图像是解题关键。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怎么练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要怎样练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题呢?比较可取的做法是:

1.尽量查找我省各地市2013年以来涉及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真题。因为这一时间段的题都是中考命题人员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编制的,科学性强、理念新。

2.尽量在全国各地近三年的中考真题里挑选符合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试题,要根据考查的知识点挑题,不要重复去做知识点相同的题。

3.在老师引领下,把不同版本的教学参考书上的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题集中复习好。

4.不做市场上陈旧资料上的题。因为很多资料的题科学性差,没有按照课标要求的多,有的题偏难、偏怪。

实验成功率论文 篇12

8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卫星2011年12月立项,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一是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在空间尺度验证量子力学理论。

上一篇:常青工程下一篇:外包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