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数学享受成功论文(共11篇)
快乐数学享受成功论文 篇1
《新课标》提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那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去落实这一点呢?我认为首先要从教育意识上承认学生个体客观上的差异,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层次上体验到成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一、目标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成功的曙光
对于一般的学生,他们如果觉得在学习某一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时,通常会主动放弃,懒得去尝试。如果我们这时能根据学生客观的差异,采取目标分层的办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他们可能达到的目标,就可以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尝试的意识和进取精神。例如在教文言文时,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便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求落实每个字词的意思,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只需要大概说出每句话的意思即可。将目标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来进行选择。这样做,使每一个学生能看到自己成功的曙光,而且他们通过努力也的确能获得成功。于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训练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分层训练的方法,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训练,又有因人而异训练的兼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训练的机会,而且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整体水平。同样以教学文言文为例,在进行“当堂训练”时,我往往会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的难度较低,一般学生都可以解答出来;选做题则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做。这样的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起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三、评价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再次成功
评价是具有导向、激励功能的,它能让学生渴望或乐意去再次学习。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评价一直都是以学生考试的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种种表现的评价,这实际上是一种漠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公正的评价。久而久之,势必打击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主动性,磨灭了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逐渐对学习丧失了热情。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新课(下转19页)(上接22页)标》更注重的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评价,这种关注能使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更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对于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只要能积极主动,就是成功的;对于经常发言的同学,只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就是了不起的……从多个角度地去对学生表示赞同或鼓励,让他们树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他们感受到成功就在身边,就在每节课中,就在每一次的动手、动口、动脑中,让他们能在这次成功之后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到来,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分层教学是以学生获得成功为前提的,是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为目的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为学生预设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再次渴望成功的过程,教师如果把这个过程把握好了,那么教师便也成功了。
快乐数学享受成功论文 篇2
体验成功喜悦 享受习作的快乐
情绪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通的情绪 ,是人们获得精神享受的主要来源。无论对个人生活而言 ,还是对社会群体生活而言 ,它都是最有价值的情绪。经常处于快乐状态的儿童更善于同他人交流 ,也更敢于探索和进取。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对孩子来讲 ,或许更应该说“成功乃成功之母”,当他们看到作文取得了成绩 ,看到自己文章刊登在刊物上或获奖时,他们会把成功的喜悦化作一种动力 ,而当老师的就要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享受习作的快乐。学生在习作中肯定会有许多乐趣 ,如新鲜有趣的见闻,愉快高兴的经历 , 自己做的得意的事情等。哪一位作文写得特别出色 ,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组织交流 ,如在班上开辟习作园地 ,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对学生的作文除了写得好的给高分 ,有进步的也要给高分;经常让学生在班上读自己的文章 ,哪怕是一个好词、好句、好段落;汇编个人、班级优秀作文集;鼓励他们往各种刊物投稿 ,积极参加比赛等。让学生体验到亲身参与下获得成功的愉悦情感 ,使全体同学既享受自己的快乐 ,也分享别人的快乐 ,这种快乐的享受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加快作文起步的速度。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是使学生喜欢作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应该从作文起步阶段抓起,贯穿到整个作文教学中。
总之 ,作文起始阶段 ,应把难点降低 ,把坡度变缓 ,以多种形式和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 ,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 ,丰富学生的想象 ,提高再现和表现能力。学生领会了作文的要领 ,有找到作文钥匙的感觉 ,普遍获得了成功的愉悦 ,增强了自己对作文的信心 ,就会由厌写、怕写 ,变得喜欢作文了。
让每个学生都快乐成长,享受成功 篇3
新时期以来,安庆一中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备受社会关注,从这里走出了多名省高考状元、国际奥赛金牌获得者,走出了全运会的冠军,80年代后的新锐作家,他们不仅学习一流,精神风貌同样超逸拔群,积极进取。是什么给予他们文明的熏陶与灵魂的淬砺?这里,我们采撷了几朵小浪花,奉献给在座的各位。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几朵小浪花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安庆一中德育工作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着,如何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寻找高分背后的缺陷
在一般人看来,安庆一中是省重点中学,进来的都是“好学生”,“好学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这个“好”,仅仅是分数高,是不是分数高,就一好百好了呢?一俊就可以遮百丑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学生在“高分”下被掩盖的思想与心理问题是不能被忽略与原谅的。进一步说,对“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更为迫切和艰巨。
在认真分析情况的基础上,班主任王老师首先帮助她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她看到自己的短处,摆脱“第一强迫症”;接着是帮助她制定正确的学习策略,让她在各科齐头并进的基础上专攻一门竞赛学科,既承认学习能力的差异,也重拾成功的信心。王老师还特意让从未担任班干的她担任副班长,让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慢慢的,她变得乐观开朗,而且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并在今年高考中夺得省理科第二名。
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从而造成学生生理、心理、人格、精神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只表扬学生长处,只纯粹的强调赏识,强调成功,不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短处,不善于从失败中汲取力量,同样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塑造自己,当然,首先是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重续已经失去的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趋向多元化,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等不完整家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难题:处于亲情残缺甚至亲情真空中的孩子,陷入浓重的自卑阴影中,誰来滋润他们心灵中干渴发裂的沙田?
但浓重的自卑情结仍难以消除中,出于贫困给予她的压抑,在高考前她写信给班主任,说考不取上海交大,就自杀。而依她的成绩,是很难达到上海交大的录取线的。班主任一方面稳定她的考试心态,另一方面在考试后及时帮助她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学校领导通过招生办,与有关院校联系,使她得以迈进了一所比较理想的学校,学校还组织安排了校友向她捐赠部分学费。
关爱在身体、精神和学习上困难的学生,最能体现教育的价值与本义。让每一棵树都要开花,让每一朵花都享受阳光、轻风、雨露,是安庆一中教师的信仰。为了资助贫困生,学生减免了部分学生学费、给特别困难的学生发放助学金,每年均达十几万元。此外,学校还安排住校生统一过节、参加集体活动等,在离开家的学校营造了一个家的氛围。
学会赏识学生的特长
在省重点中学,学生间成绩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单一的标准必然意味着无论怎样努力,总有一部分学生被认为是失败的。而这也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遗憾与失败。让教育不再遗憾,那就要发现每个孩子特有的才赋,特有的天性,挖掘出来,点燃成功的希望,从而让每个孩子都活得自信,舒展。
经过一次次脱胎换骨般的成长,三年后,他已是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成绩的合格的毕业生,并因在省运动会上取得多项优异成绩,获得了市“优秀少年”的光荣称号。
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爱与责任。爱,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美好的愿望,都有享受美好的可能,只要给予时间,提供舞台,每个学生都能展现个性与生命的光辉灿烂。教师,就要为学生的成长创造空间,提供时间。而且,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会遭遇反复与曲折。爱的教育,就要永不放弃希望与努力。
演绎另类成长的风采
安庆一中是名校,名校也是大校,大度之校,大方之校,能容纳各种人才,创造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并为他们的脱颖而出提供最肥沃的土壤。安庆一中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入北体、北影、中戏、中音等艺体院校,而学校为他们搭建了成长的舞台。
吴起,品学兼优,初中保送到高中,是公认的省文科状元的料,但该同学志不在此。他热爱电影艺术,梦想成为一名编剧或导演。班主任在接班后同他进行了几次深入交流,发现他很有主见,而且在影视方面确有才华,发展潜力很大,便转而做他家人的思想工作,让他家人支持他走自己的路,并特许他不再随堂听课,自由支配时间,为他自学影视专业创造条件。中学学习期间,他就在影视专业杂志业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读本科期间就出版了专著,且被相关高校选作专业教材。现在他已是中国首部大型动漫节目的主创人员,央视二套曾为他作过人物专访。
教育者的主观意图与被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有时并不吻合,是泯灭个性以求整齐划一还是顺应个性引导成才?答案显而易见。让成绩优异的同学放弃成绩的出类拔萃而一心一意发展特长,甚至让其“不再随堂听课”;让学生放弃高考,一心发展自己的爱好,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让优异的理科生转到文科:这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顺应个性,其实要求教师自己首先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
漫步安庆一中校园,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与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交相辉映,古树名木,四季鲜花,自行车摆放整齐划一,学生自撰的校园文明口号制成牌匾,悬挂上墙,学生会干部轮流值日,对各班学生遵守《行为规范》情况逐项打分,班主任坚持每天“三到四勤”(早操、早读、下午课前10分钟到岗,上、下午眼保健操、自习课、课外活动勤看勤检查),校行政干部12小时值班,主题班会全校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一年一度,学生业余党校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百余人。还有许多细微的地方:如学生的评语是班主任情真意切的一封信;班级日志只记载着好人好事;每月一次给班上当月过生日同学开生日PARTY;表扬学生当全体同学面,而批评学生是背后用纸条进行沟通;教室里常养几盆花,常挂几幅字,花是学生共同养护的,字是学生自拟的励志格言。
快乐数学享受成功论文 篇4
一、快乐体验, 轻松参与。学生往往对作文“谈虎色变”, 一提写作就怨声载道, 摇头晃脑;审题时面面相觑, 愁眉苦脸;作文时三言两语一句话, 寥寥数语一挥而就;让他修改时也不过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抄清时更是叫苦不迭, 拖拖拉拉。要让学生消除恐惧感、排斥感, 就必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让学生的情感始终沉浸在饶有兴趣、富有情调之中。课堂上自然生成的写作题材很多, 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动作, 都可以成为习作拓展的基础, 把高不可攀的感觉变成信手拈来的妙趣。开学初的自我介绍, 可以引导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 如将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等都一一记录在心, 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 一篇《自我介绍》作文“横空出世”。也许有些名字会张冠李戴, 也许有些描写会词不达意, 但是这毕竟是原汁原味的成品。一次班会课“某时某地某人某事”游戏, 让四组学生根据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分工写下, 再随意组合, 连成一句话。组合的效果让人捧腹大笑, 如“三更半夜张军在厕所吹口琴”、“清晨王萍在马路上睡觉”……离奇荒谬却又让人忍俊不禁。学生的兴趣倍增, 主动参与的欲望很强, 个个跃跃欲试, 一轮过后就迫切要求改变规则, 最想进行的是“事件”的杜撰, 然后就是翘首期盼老师早点公开结果, 看看谁又榜上有名。看着他们幸灾乐祸的样子, 我想火候已到, 该布置作文题目了, 一篇《一堂开心的班会课》出炉了, 学生虽余犹未尽, 但面对习作的任务却满心欢喜、欣然接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写作素材来源于学生周边的事, 有些是触手可及的, 熟悉不过, 选择材料时就可从容不迫。降低习作的要求,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边事物, 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 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游刃有余。
二、积沙成塔, 汇流成河。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 重要的是离不开积累, 一旦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作文题材选取就会不费吹灰之力, 并且内容具体, 情节生动。为此, 我让学生准备“三个一”:一本“采珍集”, 重在积累。及时把平常在阅读或观看影视、网络上接触到的一些优美词句、精彩瞬间、动人情节“复制”———“粘贴”———“存盘”起来。《小学生语文知识大全》这一实用性极强的工具书, 分门别类, 异彩纷呈, 成了推荐用书首选, 要求学生时常诵咏, 了然于心, 触类旁通, 活学活用。鼓励学生订阅《小学生周报》、《小学生素质教育博览》、《读写天地》等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不断累积自己的语言财富, 开阔自己的视野,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夯实自己的文学功底。一本“读书笔记”, 重在感悟, 写出读后感、观后感或听后感, 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出来。读书笔记也可以是课内读后感, 弄通编者的写作意图, 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 弄明文章的写作技巧, 做到“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一本“日记”, 重在表达, 把每天班级、家里、路上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记录下来, 真情流露, 教师做到抽样或分组批改, 日记中学生有写出了对老师的看法, 有写自己的困惑, 有写对班级工作的建议……日记成了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学生爱写日记了, 每次发日记本时就急不可耐地翻开, 四下寻找老师是否留下什么信息, 一句温馨的话语, 一幅简单的图画, 一个简洁的标点, 成了师生情感的纽带。
三、扶放结合, 因材施教。《小学语文课程》强调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 “乐于表面表达”, “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好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在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诚然, 放开手脚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的好文章, 但是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认为要审题指导→选材指导→表达方式与技巧的指导→学生练习。这一流程确实突出了教师的主导, 削弱学生的主体, 但它在习作指导之初的效果却是最立竿见影的。我用最浅显的比喻把习作的概念送给学生:写作好比是建房子、审题立意 (看图纸) 、选材组材 (进材料) 、草稿 (打地基, 砌墙) 、修改 (装修) 、誊清 (竣工) 。每次习作, 我均分成三个“工程队”, 一是“扶”, 二是“半扶半放”, 三是“放”。对于习作碰到障碍比较大的学生, 着重在于谋篇布局的指导, 做到主题明确, 表达清楚, 结构合理;对于中等层次的, 着重在于词汇运用的指导, 让他们做到叙述详略得当, 条理清楚, 语句优美;对于表达流畅自如的学生, 则着重立意深度的指导, 让他们做到文笔细腻, 层次分明, 立意深邃。验收时, 根据不同层次要求不同, 让他们达到的点也不相同, 同样是27分的作文, 三个层次的质量迥然不同, 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并驾齐驱的目的是看到自己的成绩, 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尽可能做到精益求精。有时我也敢于下水, 与学生同堂竞作, 一比高低。有趣的竞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他们渴望同样一气呵成, 同样别具一格。
四、搭建平台, 展示自我。“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 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总是喜欢能获得别人的肯定, 尤其是师长的青睐。一篇好的作品, 希望能被大家所分享。辩论会后的《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无益》, 立场不同, 胜败不同, 写出来的作文充分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和失败者的遗憾。在班级设立“小小作家”专栏, 让一些文质兼有的作品登场, 既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 又达到学习借鉴的目的。选拔参加学校举办的语文竞赛,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机会。班级学生参加省“素质教育博览杯”竞赛、市“马小跳博文杯”写作大赛、漳州市小学生写作大赛、省“读写天地杯读写能力比赛”……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屡获佳绩, 最大限度地鼓舞了全部学生,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已不是梦想, 自己会编小报, 集编辑、校对、美工、撰稿于一体, 组织、协调、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把更多更好的学生作品推荐出去, 让这些有所作为的“马儿”纵情驰骋, 作为“伯乐”的我们义不容辞, 经过一番的精雕细琢, 经过一轮优胜劣汰, 使富有潜力的一批学生脱颖而出, 学生想写、会写、善写、乐写, 一步一个脚印, 扎实有力。
激活快乐元素享受快乐数学 篇5
小学生快乐元素快乐教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制力较弱,学习中各种心理过程常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并保持他们愉悦的学习情绪便尤为重要。部分老师以为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孰不知这种缺乏情感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产生应对心理、厌学情绪,致使教学效果不好。中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地吸收、消化、运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通过各种激趣的方法来形成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处于“乐学”状态。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乐”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才能培养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下一些具体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钻研教材中挖掘“樂”的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置悬念,提出新颖而有吸引力的问题,通过精辟合理的分析,“画龙点睛”的点拨,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语句,真挚的情感表达教学内容,传设轻松和谐的氛围,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乐”的因素。
例如,在教学中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师问:谁能说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停顿后,个别学生说出123,369等数,师说:123能被3整除,我还能连续说出132、213、321等也能被3整除,不相信验证一下。等学生验证完后又说;369能被3整除,我还能说出639、396、963、693等也能被3整除,同学们验证一下是不是?学生验证结果正确,此时学生情绪高涨,不少学生表现好奇,不解。教师接着指名学生说出自家电话号码,教师一一判断谁家电话号码能被3整除。学生验证后结果正确,这时全班学生兴趣盎然,急于想知道老师有何判断的秘诀。此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观察,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处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泛泛讲述、生硬灌输、苍白而毫无生机的语言效果好,学生想学,也“乐”学。
二、动手操作中,生发“乐”的因素
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具体性的特征,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进行分析时要依赖于真实的实物或他们的直接待用物及图形等。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丰富他们感性知识,增强效果,而且改变了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的轻松,快乐。
例如,教学6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把小棒一根一根的边数边从右往左放,数到6,让学生说,表示一共有6根小棒,有6个一,也表示最后一根小棒顺序是6.接着让学生用6根小棒摆图形,学生兴趣高昂,摆出二十多种图形,让后教师有选择地把学生摆出的一部分图形画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6可以分成1和5(图1)、6可以分成2和4(图2)、6可以分成3和3(图3);也可以说1和5组成6,2和4组成6,3和3组成6。学生兴趣盎然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伴随着动口、动脑,不仅轻松地认识了6,而且学会了6的组成和分成,进而体会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
三、设置悬念中,引发“乐”的因素
我在教“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的第一课时,教完例1,学生已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者两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的方法。学生练习后,在黑板上出示这样一道题:125╳24接着问学生你们能很快说出得数吗?学生大部分摇头。这时我提醒大家,我把24变成两个一位数的积,心算其结果为3000,接着写出125╳72再问其积,这时全班发出啊啊的惊奇声,我接着说:“老师这里有个小秘密”。全班学生都兴奋起来,盼望老师讲秘密。而我并没有马上揭“秘密”,而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想想在乘法里125和哪一个是最好的朋友?学生马上回答是8。我又问“你们能从另一个因数中找到这个好朋友吗?这时学生思维情绪已达到最佳状态,思维敏捷的学生已按捺不住,喊出72中有8,全班的学生都跃跃欲试。我再抓住时机,让学生计算“125╳72”学生基本掌握用简便方法算。这样全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悬念中,经过教师步步诱导,意犹未尽的完成了例2的学习。在极兴奋的情绪中学习,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四、游戏竞赛中,激发“乐”的因素
数学课堂中通过竞赛的形式,安排学生在竞争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是有效的组织形式。如教学“分数加减法”一课,下课前,老师设计了一组,赛过孙悟空的习题。先出示一幅画,画上画着一扇门,门上挂着一大把锁,锁上有一道算式??3/4-?1/4门口挂着四把“钥匙”,“钥匙”上分别写着1、4/4、2/4、1/4。孙悟空正在发愁,用哪一把“钥匙”可以把锁打开它呢?然后让学生跟孙悟空比一比,看谁能打开这把锁,学生情绪很高,争先恐后地来做这道题,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氛围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量实践证明,“乐于学习”不仅能促进师生间情感沟通,而且能激发教师乐教,让学生在明快、愉悦环境中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既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强化数学体验,享受学习快乐 篇6
一、营造一个体验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以现代数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赋予新的内涵。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节约能源》一课时,首先以小游戏“看谁反应快”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给出一些有效的信息与学生一起寻找在刚才游戏中反应最快的同学在哪里,借助这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去发现问题,最后创设了“小小侦探家”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将新知引入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之中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树立起环保的意识。由于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发生在身边,因此学生感到熟悉、有趣,而且问题的答案就在身边,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学生熟悉、喜爱的数学活动开课,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打开了上课初始的局促。我在教《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用一个小魔术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在瞬间变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我借机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又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在逐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一起找到学习的焦点,一起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分享成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学习者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和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要让他们以学习为快乐。做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他们将来的成功树立坚定的理念。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周长与面积的比较》一课时,创设了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小组带着“用同样长的线段怎样拼剪出不同的长方形”的问题亲自动手操作,学生想出了不同的拼剪方法,在学生寻找规律的同时,我再次给了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找到规律和体会到周长和面积的关系,让他们在尝试、探索、交流中寻找乐趣,增长见识,从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到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学生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三、给予有效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的快乐
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特殊的评价机制,仍然是我们成年人外加给学生的。真正善待差异,是“引导自选”,是引导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度、方式进行自主选择。他们对自己选择的东西,哪怕是苦的,也会乐此不疲。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接受事物的快慢也就不同。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呢?为此,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也能基本达到教学要求。我班的何海龙、杨再云和彭雨馨三位学生,他们由直观感知到抽象思维过度很慢、很困难。在教学中,我没有放弃他们,给予他们同样的关注,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使他们喜欢数学。在学习应用题时,抽象的方法他们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想上半天,而趁我不注意,他们就自己悄悄地画图。我想,既然他们喜欢这种直观的方法,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为什么要改变他们呢?可不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更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呢?于是,在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方法时,我特意让他们汇报,他们觉得很不好意思,怕自己出错,怕同学笑话,于是我鼓励他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你的解答思路是正确的,你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到我的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画图演示了解答思路,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他们能够用画图正确理解题意,用正确解答方法解答应用题。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
优化数学课堂,享受学习快乐 篇7
1. 营造和谐氛围,架构情感桥梁
情感是师生间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乐学习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敢于参与的条件,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课堂民主氛围的创设,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教师每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因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敢于放下教师的架子,处处体现出关怀、尊重、信任、理解每个学生的情感;要多与学生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应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教学,全面施教,充分承认学生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运用积极评价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2.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要有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是学习数学的欲望。小学生有了这种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通过一定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激起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2.1 游戏竞赛
适当的游戏竞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育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竞赛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我们可开展以“开火车”、“抢答”、“夺红旗”、“接龙比赛”、“自做转盘口算卡”、“找朋友”、“争冠军”、“做医生”等形式的游戏比赛练习。再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练习课时,笔者设计了“看谁读得有快有准”的游戏竞赛练习。具体做法:预先准备好卡片,在每张卡片上写上一些比较大的数,每举出一张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评选“学习标兵”。
2.2 媒体辅助
苏霍姆斯基曾说过:“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具体形象直观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借助媒体辅助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不足的缺陷。例如,教学“钟面的认识”一节内容时,笔者借助媒体出示三个不同时间的钟面:“整点钟”、“接近几点”、“几时刚过”,让学生进行辨认,从而有效化解了“钟面学习”的困难。再如,教学“有余数除法”一节内容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猴子分苹果的动态画面:将“每盆苹果数不变”假定为“除数不变”,当苹果的总数依次增加“1”时,余数也依次增“1”,但当“余数”与“每盆苹果数”相同时,又可再放一盘。以此循环往复,深化了学生对“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理解。
2.3 生活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来创设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要循着学生的思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教学内容。例如教学“比多比少”一节内容时,笔者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回答是秋季后,笔者说:“秋天是果实丰收的季节,说说看,你们都喜欢哪些水果啊?”学生很兴奋地讲述,这时,笔者适时引导:“老师今天带来了两种大家比较爱吃的水果,猜猜看,哪种水果多些,哪种水果少些?”如此导入,就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3. 开展实践操作,享受探究快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实践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经历学习的过程”,要让他们多探索、多实践,做到体会数学,内化数学。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组,拿出长方形的纸,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折一折等方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分工,自由讨论,自由交流。最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汇报精彩纷呈。如在证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除借助三角板、同课桌的角比一比外,更有学生想出把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这样长方形纸的四个角重叠在一起,再同课桌角或方凳面上的角比一比。实践表明,通过开展小组间的合作性学习,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乐趣,享受到了探究快乐。
巧用生活情境 享受快乐数学 篇8
一、导入“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老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 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 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老师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 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并以此让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 在上《射线、线段、直线和角》这一节课时, 我就是用生活情境导入的, 我先告诉学生, 我前几天到上海旅游了, 此时学生都对我的旅游很感兴趣, 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上海”。于是我说:“我带来了上海的照片, 你们想看吗?”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很高了, 我趁机拿出了上海夜景图的照片。这样就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 我自然地导入了新课。我把教材中有生活气息的题材变得更加生活化, 使学生更感兴趣了。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趣味化, 把单纯的数学概念引申到生活活动中, 学生就会感到:噢, 原来数学离我们这样近。慢慢地, 他们就会亲近数学、理解数学, 继而喜欢数学。学生拥有了这种积极的心态, 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二、借助“生活经验”, 加速新知理解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 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丰富, 将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如在教学《找方向》时, 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方向来教学。如果只是在课堂上空洞洞地讲解, 那么学生会觉得很抽象, 如果利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也并不能更好地理解, 只有把书中的方向与现实的东、西、南、北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 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 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例如, 在教学中年级学生的“一本书, 第一次看多少, 第二次看多少, 还有多少没有看”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 一定要让学生借助实践来理解, 可以先拿一本书, 要求他们读完。然后让学生试读几页, 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 就是要求要看的书的页数变少了, 然后再读几页, 看看又发生了什么情况, 还是要求要看的书的页数变少了。接着, 让学生讨论这道题究竟应该怎样做。学生生活中的每项活动, 都能找到用数学思维来观察思考的“联系点”, 教师需引导学生将他们生活中相关的事物, 用数学思维进行联系、思考并形成习惯,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当师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来思考的时候, 数学教学和学生生活便融合了,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习惯。
三、回归“生活实践”, 感受数学价值
知识源于生活, 同时又能改善生活, 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这些生活经验。一种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 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同样,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过程, 也要遵循同样的过程。
如:将长方形改成正方形, 为了让学生理解周长不变, 而面积变大还是变小的问题, 我先让他们每人准备一节绳子, 取一定的长度来做一个长方形, 分别量出它的长和宽, 并算出它的面积, 然后把它改成正方形, 再分别量出它的边长, 并算出它的面积, 最后用他们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这样, 多让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就不会再混淆, 而是能清晰地把握, 学会逻辑地思考。老师要创设条件,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来,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老师要营造平等、和谐、快乐、轻松的气氛, 把数学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从而使学生喜欢数学, 这样, 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要:本文从生活情境、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三方面谈了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生活经验,生活实践
参考文献
[1]程继德, 许洪洪.回归数学本质, 把“生活数学”提升到“学校数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07 (3) .
体验, 让学生享受学数学的快乐 篇9
一、联系实际, 体验数学知识的收集与处理
(一) 让学生体验生活实际, 逐渐积累数学信息
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和算理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 因此要允许我们的学生试着去体验各种角色, 例如“观察员”“统计员”等角色, 让他们收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信息, 养成自觉收集的好习惯, 并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如自己去菜场买菜了解菜的价格, 到繁华的路段统计车流量……
(二) 让学生体验交流活动, 学会处理数学信息
待学生学会了收集信息, 教师还要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信息发布会”“信息交流会”等体验交流活动, 让学生做“信息的管理员”,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 准确地提取“信息总库”中的信息, 将其与书本知识进行结合, 用以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二、回归生活, 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一) 在实际生活中联系学过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 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运用课堂上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 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以数学的思维观察生活中的问题。例如, 在教学了“元、角、分”之后, 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到超市买自己喜欢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活动过程, 让他们既体验了购物的快乐, 又对“元、角、分”的概念有了切身的体验。
(二) 通过创设情境化的教学内容, 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 饶有趣味。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用熊妈妈分蛋糕的故事引入;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 我在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大楼的平面图……实际上, 如果我们把课堂上的题目改成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问题, 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他们的理解的速度会更快, 注意力会更集中。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 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
(一) 给学生提供玩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 喜欢在玩中学。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例题转化成“玩耍”活动,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接受数学知识。例如, 在学习行程问题的时候, 我让两个学生相对站在教室的前面, 让他们相对而行, 我一声令下“出发”, 两个学生开心地相向而行。接着我在黑板上画出了他们刚才行走的示意图, 并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就叫“相遇”。之后我再请两个学生一个在前面慢慢走, 一个在后面快速走, 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 后面的小朋友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小朋友。我又根据刚才的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 告诉大家这个过程就叫做“追及”……这样通过玩, 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到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 提供“练”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因为数学知识的产生源于生活实践。学生虽然可以通过提前预习来熟悉书本知识, 但掌握得不牢固, 容易忘记。例如,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我出示题目“小红每天走2里路上学, 两天走多少里路?”并要求学生写出算式。接下来可以接着问“4天要走多少里路?10天, 50天呢?……”学生开始写得很开心, 可没过多久, 就觉得累了。这时, 可以向学生介绍用乘法来表示, 这样学生便很快接受了新知识。
四、引探学生探究, 体验数学学习的创新
(一)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探究, 让学生散发思维的火花
不同的学生, 他们的生活的体验不一样, 对同一事物的感觉也不尽相同,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探索体验各种不同的想法、解法。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 可以先让学生猜想应如何计算表面积。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 这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圆柱进行操作, 并把结果写下来。结果出现了多种验证方法:有展开成为两个圆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有展开成为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的;还有的将它展开成了两个圆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再通过补割的方法来计算。不管哪种方法, 都可以计算出表面积。
(二) 激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寻找出最佳方案
在数学学习中, 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数学中的“偷懒”和“便宜”, 引导学生从省力、合算的角度, 找到最新、最佳的答案。如我们在练习中碰到购票问题, 有两种购票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位40元, 儿童每位20元;方案二——团体5人以上, 每位30元。然后, 让学生说出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通过比较, 从中体验购票的最佳策略:儿童最好买儿童票, 但是有3位或3位以上成人时, 最好买团体票 (3个成人和2个儿童) 组成一个5人的团体, 可以便宜10元钱;4个成人和1个小孩组成一个5人的团体, 可以便宜20元钱。甚至还有学生想到了:只有4个成人时, 宁可多买1张票, 也要买团体票, 因为即使浪费了这一张票, 也还便宜了10元钱。通过这节课, 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有用性, 获得了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程先国.语文教学:关注学生终身发展[J].师范教育, 2013 (1) .
强化数学体验 享受学习快乐 篇10
一、让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感悟价值
(一)探寻知识背景,激发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其源头,只有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等本源,才能激发学生迫切需要学好的兴趣与动力。 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猜一猜一本数学书的重量;接着再让学生猜猜老师的体重;最后出示一组大象、鲸鱼、装满钢材的大货车等物体的图片,猜猜它们的重量。通过这样一系列递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量单位,“吨”的知识源于生活,迫切需要知道“吨”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提取生活原型,促进建构
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我们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只要我们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数学知识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减法性质”时,创设“买东西找零”的生活情景,学生在寻求剩余钱数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不同解法但其结果一样的情况,接着再让学生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数学事实,然后再在众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知。这样,学生头脑中的“减法性质”就不再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是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所建构的。
二、让数学学习融于学生活动,亲历过程
学习心理学表明: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做”而获得的知识,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要让他们的双手和大脑真正有效地动起来,才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参与去学习数学,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增强了自信。
(一)在操作中发现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其必然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且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类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感悟而获得的新知是最清晰、最深刻和最难忘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探究中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把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若能经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必将有利于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空间,让学生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的程序,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从低年级起就要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应用知识的实践活动。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让学生先动手量出桌面、黑板等实物的长和宽,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让一位学生上讲台将一根木制的小电杆的横木固定好,使横木不摇摆,再让一位学生将一条斜了腿的凳子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条、钉子、锤子修好;再如,测量土地面积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上室外实践课,应用直线的测定方法进行实地测量后算出教室、操场等占地面积。
我们知道: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移情,进而达到对大自然奥秘、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甚至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关注。因此,“体验学习”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理解。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景和学习机会,同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激励的评价,让学生在情景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的发展,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
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最快乐的享受 篇11
一、巧妙设计, 精心策划情境氛围
一节好的数学课, 如同一个藏着众多快乐、享受、信任、情感的乐园。要创设出一种生动活泼, 学生都想参与的愉快享乐的课堂气氛, 游戏、谜语、故事设疑、比赛等经常要穿插其中, 同时还要注意运用插图、挂图、投影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这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化”的学习, 而是一个调动学生多种感知器官参与的“立体化”的学习。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安排了“师生竞赛”的游戏———学生随意说一个数, 看谁最先判断其能否被3整除, 不管数字多大, 结果每次都是老师获胜, 太神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判断出能被3整除的数呢?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呢?”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 布阵设疑, 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激励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都没有感觉这是在上课, 好像在游乐园玩一样开心。
二、敞开心扉, 融洽师生、生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非常重要, 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 并且都能学好,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学生敢提问, 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鼓励敢于提问的学生, 对学生这种敢说敢想敢疑的精神要大加赞赏, 经常不断调适, 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信任。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场景, 上课时老师宣布课题后问:你们想了解与之相关的什么知识吗?你们已知道哪些知识?谁能说一说?师生、生生关系融洽的班级讨论、学习的气氛就会非常热烈, 在这种学习气氛中, 学生也更加主动、自信、大胆、活跃。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 有学生感觉到, 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都不相同但比值却相等的现象与已经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有类似之处, 很多同学就吵着提问:“这三个性质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随后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的提问是学生发自内心的, 是他们积极思考后自然想要的, 是没有压力的, 他们快乐地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中。
三、动手操作, 体现新型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啊,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指尖上。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 经过分析和思考, 形成准确的表象, 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探究规律。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在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时, 要求学生在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四根小棒中, 任意选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分组操作后, 结果有的组学生围成了三角形, 有的围不成三角形, 学生就感觉到疑惑了。这时候, 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为什么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结果发现:凡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两根短棒搭不起来, 或不够搭第三边, 或正好与第三边重合, 因而推论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不能小于或等于第三边。再讨论交流:为什么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结果又发现:其中两根小棒之和都超过第三根小棒, 因而推论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果不去动手操作实践, 学生可能无论如何也不能直观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四、实践练习, 体验有用的学习乐趣
每一节课都要对学生所学的新知识加以巩固, 强化训练, 这时候教师不要认为只要多出一些题目做一做就行了, 题目一定要有选择, 如基础题、典型题、一题多用题, 题目的结构形式、题型变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有新意、有创造性、有现实意义, 使学生觉得所学知识是有意义的、有用的、有价值的。《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也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样一来, 学习的成果在生活中得到了真正的运用, 学生才会有满足感、成功感,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