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2024-09-22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精选7篇)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篇1

在蚕种生产上,以雌蛾羽化后鳞毛干燥,两翅伸展,停伏不动,伸出尾端产卵器,雄蛾行动活泼,寻觅雌蛾交配为交配适期[1,2,3,4],但由于蚕品种、气候条件、操作技术和劳动力等问题,往往会出现提前交配或延迟交配的现象。为此,笔者为了解家蚕雌蛾交配时间早迟对产卵速度、产卵量和卵质的影响,作了家蚕雌蛾交配时间早迟与产卵关系的调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品种为781、芙蓉、734、湘晖,供试蚕品种由贵州省蚕业辣椒研究所蚕桑研究室繁育提供。

1.2 方法

供试蚕品种在清晨4:00感光,捉出同一时期羽化的雌蛾,在24℃,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按羽化后1 h、2 h、3 h、4 h、5 h设置试验区,每区由10只雌蛾组成,对交雄蛾为羽化成熟蛾,交配时间均为4 h,拆对后投于1张连纸上产卵,投蛾后每隔2 h按连纸上蛾圈号对号顺移到下一张空白连纸,投蛾产卵20 h杀蛾收种,蚕种进行常规保护,待蚕卵转为固有色后,调查产卵速度、产卵量和不良卵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雌蛾交配时间早迟对产卵速度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拆对投蛾后在6 h内,781羽化后1~3 h交配的雌蛾产卵率在40%以下,最低为2 h的雌蛾,产卵率为2.59%,羽化后4~5 h的雌蛾,产卵率在84%以上,最高是4 h的雌蛾,产卵率为84.61%,极差为82.02%;芙蓉羽化后1~3 h的雌蛾产卵率在45%以下,最低为1 h的雌蛾,产卵率为10.49%,羽化后4~5 h的雌蛾,产卵率在92%以上,最高是4 h的雌蛾,产卵率为95.14%,极差为84.65%;734羽化后1~3 h的雌蛾产卵率在75%以下,最低为1 h的雌蛾,产卵率为28%,羽化后4~5 h的雌蛾,产卵率在80%以上,最高是羽化后5 h的雌蛾为90.78%,极差为62.78%;湘晖羽化后1~3 h的雌蛾产卵率在60%以下,最低为1 h的雌蛾,产卵率为22.01%,羽化后4~5 h的雌蛾,产卵率在85%以上,最高是5 h的雌蛾为94.25%,极差为72.24%。由此可见,羽化后4~5 h交配的雌蛾产卵速度最快,产卵集中。

2.2 雌蛾交配时间早迟对产卵量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781、芙蓉羽化后经4 h交配的雌蛾产卵量最多,781羽化后2 h的产卵量最少,比4 h少60.5粒,芙蓉羽化后1 h的产卵量最少,比4 h少165粒;734、湘晖羽化后5 h交配的雌蛾产卵量最多,羽化后1 h的产卵量最少,分别比5 h少81.8粒和85.5粒。由此说明,羽化后4~5 h交配的雌蛾产卵量最多,1~2 h交配的雌蛾产卵量最少。

2.3 雌蛾交配时间早迟对不良卵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781、芙蓉、734羽化后1~2 h交配后产的不良卵率高, 5 h产的不良卵率最低;781比羽化1h的低1.17%,芙蓉比羽化后2 h的低0.69%,734比羽化后1 h的低0.66%,湘晖羽化后2 h交配后产的不良卵率最高, 4 h产的不良卵率最低,比羽化后2 h的低0.79%。因此,羽化后迟交配的雌蛾产出的不良卵少于早交配的雌蛾。

注:各区成绩为10蛾平均数。

3 小结

3.1 雌蛾羽化初时,体躯柔弱,双翅卷缩,羽化后经1~3 h的雌蛾未充分成熟,此时段交配,产卵量少,产卵时间不集中,不良卵率高。

3.2 雌蛾羽化后4~5 h,双翅伸展,蛾体强健,雌蛾成熟,交配后的产卵速度快,供试品种在投蛾后6 h内产卵80%以上,产卵齐一,产卵量多,不良卵率低。

3.3 在蚕种生产中,可采用“早感光、迟交配”的措施,把握雌蛾成熟时交配,有利于保证卵量,提高卵质。

3.4 本次试验最长时间是家蚕雌蛾羽化后5 h,时间超过5 h交配对产卵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各区成绩为10蛾平均数。

参考文献

[1]向仲怀.中国蚕种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359-385.

[2]冯家新.蚕种繁育选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24-500.

[3]四川蚕业制种公司.蚕种繁育技术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4-225.

[4]唐亚军,谈文辉.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J].蚕学通讯,2006(4):36-37.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篇2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自我效能,生活习惯,生活质量,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和 (或) 作用缺陷所引起的[1]。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自我效能是自己对自己执行某一行为能力的自我判断, 即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病情的多变性, 并发症也多种多样。对此疾病管理的艰难性, 使糖尿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即患者自我血糖监测、行动计划和对日常生活自觉把握的程度[2]。因此, 本文旨在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平时生活习惯的调查, 总结生活习惯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时间的关系, 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 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入选, 有效例数85例, 所有患者病程都在6个月以上, 年龄40~70岁, 生活可以自理, 都有语言交流能力, 均自愿参与调查, 无糖尿病引起的各种严重器官病变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 问卷由3部分组成: (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本人自行设计,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月人均收入、病程、血糖控制的主观感觉、低血糖发生频率共9项内容。 (2) 2型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 (DMSES) 中文版, 该量表由相关学者[3]开发, 共有3个因子 (18个条目) 组成, 即饮食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足、医疗、运动。条目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 1分表示完全没有信心, 5分表示完全有信心。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 (3) 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与否量表。该表由调研者自行定制, 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视听影响、躯体健康、心理健康4个项目, 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 分数越高, 说明并发症越少, 生活质量越高。

1.3 判定标准

(1) 由于各因子所含条目数不同, 为使评价时各因子的得分情况具有可比性, 因此, 同时采用得分指标。得分指标计算公式:得分指标= (量表的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得分) ×100%[4]。 (2) 使用总分与各因子得分的均数±标准差, 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 其中超过 (均数±标准差) 为高水平, 介于 (均数±标准差) 范围内的为中等水平, 不足 (均数±标准差) 的为低水平[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数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本组调查对象的基础人口学资料

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 男49例, 占57.65%, 女36例, 占42.35%, 平均年龄 (50.53±14.45) 岁;职业:在职44例, 占51.76%, 非在职41例, 占48.24%;婚姻状况:在婚75例, 占88.24%, 非在婚10例, 占11.76%;受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12例, 占14.12%, 初中24例, 占28.24%, 高中36例, 占42.35%, 大学及以上13例, 占15.29%。

2.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比较, 见表1。

2.3 各种类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并发症出现时间比较, 见表2。

2.4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出现并发症的关系, 见表3。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8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 (67.96±11.02) 分;其中, 只有12例患者占14.1%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 多数患者占85.9%处于中等水平, 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高。从得分指标看, 正规治疗可以给患者带来较高的成功感觉, 患者对根据医嘱用药充满信心, 最关心血糖的控制情况, 对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波动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效能,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饮食控制力较差, 说明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方面应该加强健康教育。

3.2 各种类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出现并发症时间比较

从本文数据可知, 非在职患者的自我效能低于在职患者 (t=2.290, P<0.05) , 考虑到非在职患者没有经济来源, 难以支付糖尿病治疗的花费, 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清楚有无家族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低于无家族史的患者 (F=3.57, P<0.05) , 这可能与本研究中不清楚是否有家族史的患者对病因不清楚, 不能很好地接受糖尿病, 对能否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持怀疑态度。病程较长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病程短的患者 (F=7.72, P<0.01) , 这说明病程越长, 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越高。老年患者并发症多于青年患者 (F=7.72, P<0.01) , 这与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脏器病变, 且病程较长有关。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 往往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容易出现并发症。

3.3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出现并发症的关系

从文中数据可知, 自我效能越高的患者, 并发症越少从而表现为生活质量越高。自我效能高的患者, 大多数都是个性稳定、心态平和, 能较好地控制饮食。因此, 今后在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 应以自我效能为理论框架, 通过各种形式演示、讲解、宣传来增强患者自我效能, 如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 选择示范对象, 加强饮食指导, 确认相互的行为契约, 提供多方面宣传等方法[5], 使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 不断增加成功控制血糖的体验, 以提高自我效能, 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从而达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733.

[2]王君俏, 刘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6) :429-431.

[3]王璟璇, 王瑞霞, 林秋菊.门诊诊断初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照顾行为及其相关因素之探讨.护理杂志, 1998, 45 (2) :60-73.

[4]贾芸, 龚婷, 桑末心.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现代护理, 2005, 11 (19) :1586-1588.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样本为本院病案室的出院患者档案, 排除年龄小于等于18岁、住院期间声明不参加调查的、住院时间少于1天的、出院结局为死亡的患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8年9月-12月出院的患者共1 0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

2008年8月在病房醒目部位张贴“住院患者告知”, 向住院患者和家属介绍本次监测活动的有关事项;根据抽样名单邮寄监测问卷和回寄信封, 其中10月底前邮寄524份, 12月底前邮寄476份, 邮寄问卷后8天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提醒和感谢信。

1.3 调查工具

北京大学医学部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 (PKU-VPSM) 工具, 技术上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并进行了临床实践, 证实了其良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3]。本研究以PKU-VPSM的工具为基础, 为适应本院的设施和服务情况, 增加了患者门诊就医期间的服务调查选项, 对整个就诊期间的各服务阶段的质量体验, 通过总体服务指数及次级服务指数来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各个服务环节的质量和绩效问题。其中对患者诊疗时间满意度调查共计11项, 为封闭式问题。

1.4 评价方法

诊疗时间感知体验采用Likert五级计分方式, 即患者对体验的回答为:“不好”、“还可以”、“好”、“非常好”、“好极了”。

1.5 统计学方法

以1~5分分别代表患者对体验的回答为:“不好”、“还可以”、“好”、“非常好”、“好极了”。 计算每个答案在患者单项服务条目体验中所占例数和比率, “好”及以上为满意, 满意及以上三者例数相加除以有效问卷数乘以100, 即计算出单项服务体验满意率。使用SPSS13.0软件对诊疗时间满意度体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情况

回收问卷367份, 其中7份无效问卷, 有效回收率36.0%, 达到了调查工具要求的30%。化疗科132份 (13.2%) , 外科106份 (10.6%) , 放疗科78份 (7.8%) , 妇科51份 (5.1%) 。其中男183人 (18.3%) , 女177人 (17.7%) ;年龄15-88岁, 平均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73人 (7.3%) , 初高中195人 (19.5%) , 小学78人 (7.8%) , 文盲14人 (1.4%) ;杭州市区117人 (11.7%) , 杭州市区以外243人 (24.3%) ;自费38人 (3.8%) , 医疗保险184人 (18.4%) , 农村合作医疗138人 (13.8%) ;本院首次住院216人 (21.6%) , 非首次住院144人 (14.4%) ;有他院住院经历172人 (17.2%) , 无他院住院经历188人 (18.8%) 。

2.2 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对诊疗时间满意度

本研究总体满意率为58.9%;单项满意率最高的是对住院时间的满意度为92.6%, 其次分别为对医生和护理人员反应时间的满意度, 分别为67.2%和68.9%;最低为等待住院时间, 为51.2%。详见表1。

3 讨论

3.1 肿瘤专科医院患者对各诊疗时间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患者对各诊疗时间是满意的, 360例患者满意率达58.9%。而总体满意度平均得分 (86±17.80) [4], 与北京肿瘤医院的调查结果接近[5], 但仍有41.1%肿瘤患者对各诊疗时间的感知是“还可以”和“不好”。从质量改进这个角度来说, 研究者最应关注的不是正向的和可以夸耀的结果 (即高得惊人的满意度) , 而更应关注负向的和反映问题的结果 (如最不满意的结果) [6]。因此, 应对肿瘤患者的满意与不满意的具体项目进行分析, 以对医院的各项管理提出积极、有效的指导性建议。

本研究单项得分最高的是对住院时间长短的满意率为92.6%, 说明了大多数患者认为只要治疗需要住院时间长短无所谓, 同时也说明了对医疗技术的信任和医生的权威性, 只要医生在患者入院时解释到位。只有29位患者认为住院时间太长, 21位患者认为住院时间太短。认为住院时间太长的患者大多为放疗患者和一些有多次住院史的患者, 由于肿瘤治疗的特殊性及其疾病本身的不确定性,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而由于专科医院住院床位满足不了病人的住院需求, 为加快周转而让一些未完全恢复的手术后或化疗后患者出院, 且有一部分患者可能认为留在医院更有安全感, 他们更希望住院时间长一些。

得分其次为对医、护人员反应时间的满意度, 分别为67.2%和68.9%。说明随着医疗市场的变革以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 广大医护人员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文医疗和依法医疗, 尊重患者的权利, 尽可能尽快地满足患者需求。但是仍有30%以上的患者认为“还可以”和“不好”, 除了由于工作量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外, 还可能医护人员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以及解释不足有关。

得分相对较低的是入院安排床位时间 (62.4%) 、出院准备时间 (60.1%) 、办理出院手续时间 (61.3%) 。由于大多数人认为肿瘤是一种不治之症, 而一旦明确诊断, 希望尽快得到治疗。我院作为省内最大的肿瘤治疗中心, 核定床位仅900余张, 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样的床位数已远远满足不了省内肿瘤患者的需求。由于肿瘤治疗后患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得到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指导, 而目前的出院医嘱均是医生在晨间查房后开出, 造成全院办理结算时间相对集中, 出院取药时间过长, 出院指导不到位, 使得患者匆匆结帐出院, 产生抱怨情绪。

最低为挂号等待时间 (52.5%) 、就诊等待时间 (56.7%) 、各科检查及时性 (51.2%) 、等待住院时间 (57.9%) 、住院期间检查时间 (53.6%) 。基本限于门诊服务内, 与文献报道三级医院患者对门诊服务时间满意率46.6%~56.2%相仿[7]。虽然肿瘤专科医院与综合性医院相比, 其最大的特点就门诊病人少。来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病人, 大多是经综合性医院诊治过, 他们期望尽快得到肿瘤专科医院更全面治疗的心理更迫切。而目前门诊的就医流程烦琐、患者对就医程序不了解、检查在不同楼层之间、多次往返, 增加了排队次数;以及由于疾病的严重, 患者往往集中在部分专家医生处, 而延长了患者在医院的无效停留时间。由于床位紧张、一些检查的准备与预约制度, 与患者、家属强烈的诊治欲望得不到尽快满足, 导致满意度不高。

3.2 对策

在医学模式不断发展的今天, 医院管理者必须及时调整管理模式, 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树立起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一切方便于病人的服务理念, 对诊疗时间加强管理, 满足肿瘤患者的就医需求。

针对门诊诊疗时间突出问题, 在门诊就医流程上进一步简化, 多设导医点, 张贴门诊就医流程图。在门诊自然流程模式下, 通过对门诊病人纠正、简化或合并无效的环节流程, 剔除或减少重复出现和不需要的步骤所带来的时间浪费, 以缩短就诊等待时间[8], 方便患者就医。开展门诊患者检查优先制度、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分区检查;提高对门诊医务人员的岗位要求, 加强对门诊患者的就医宣教和指导工作, 分流就诊患者。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 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 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及时改进医院环境和硬件设施, 在门诊及时完成住院前的一些检查工作, 加快床位周转, 门诊医护人员做好解释与沟通工作。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网络建设的作用, 针对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为复查患者的特点, 加强对出院患者门诊网络或电话预约制度和流程的宣传, 减少排队挂号并能使患者尽快完成就医, 达到医院工作流程最优化和病患对就诊流程的满意最大化。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 加强沟通, 肿瘤治疗教育是患者与家属的共同需求[9], 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 对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人员配比与工作, 加强护士巡视与医生巡查时间,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及时回应和满足患者的需要, 就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充分理解和配合。在出院环节上, 通过流程再造[10], 出院前一天医生开出院证明与带药, 前一天取药和作出院指导, 次日直接结帐即可, 既缩短了患者出院结帐时间, 给了患者充分的出院心理和安排上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地域与诊疗时间满意度之间有相关性, 与文献报道类似[11], 提示针对不同的病人要做好个体化服务, 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有资料显示75%的患者愿意多花10%~15%的价格享受无需等待的医疗服务[8]。因此为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 以质量和效益为重点的医院管理理念, 必须加强各诊疗时间的管理, 真正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最低的医疗费用、最短的医疗时间、最少的中间环节、最满意的服务质量,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宋勇, 贺少雄.患者满意度评价浅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 (7) :45.

[2]Pasore GC.Patien t satisfaction in prim ary hea lth care[J].Eva l P rogram P lann, 1993, 16 (6) :185-210.

[3]马谢民, 杨辉, 高伟, 等.北京地区3所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8, 28 (10) :13.

[4]江子芳, 杨方英, 谢淑萍, 等.肿瘤专科医院患者住院服务体验和满意的监测及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09, 8 (12) :999-1000.

[5]隗铁夫, 季新强, 杨辉, 等.北京肿瘤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监测与持续质量改进[J].中国肿瘤, 2008, 17 (3) :189-192.

[6]杨辉, 刘峰, 张拓红, 等.病人满意度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 (7) :437-441.

[7]王健, 孟庆跃, 许宗余, 等.病人在不同医疗机构就诊时间及反应性分析[J].2007, 中国卫生经济, 26 (7) :56-58.

[8]罗纪, 宋艳丽.自然流程模式下缩短内科门诊病人非医疗时间的服务理念和技巧[J].中国医院, 2009, 13 (4) :43-45.

[9]杨方英, 刘丽华, 崔鸣欧.1 381例次肿瘤护理咨询门诊患者及家属需求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3) :185-187.

[10]顾晓菊, 周春霞, 崔红.流程再造在病人出院服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4) :319-320.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篇4

而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各大三级医院门诊均不同程度存在“三长一短”的现象,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挂号候诊时间长、化验检查时间长、收费取药时间长、而就诊时间短。凸显出看病难问题的重心之一就在于就诊时间,患者在医院的滞留时间虽然长,而得到医师有效的诊察时间却很短。

但究竟三长有多长、一短有多短?以及三长一短现象对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有多大,我们需要足够的数据来证实。从19位院长的就医体验中,我们不仅可获得就医时间和流程的具体信息,还能了解就医感受和相应评价,数据量虽小但方法可行。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就医流程及所需时间及感受,本课题组开展了以患者为主线跟踪记录大量患者就诊经历所有环节及每环节花费时间、以科室为主线在目标窗口现场记录工作时间、及使用患者调查问卷以了解就诊各环节花费时间和感受3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探索患者就诊所需时间与满意度评价的相关性。

1 研究方法

1.1 患者跟踪

以患者就诊流程及时间为调查主线——跟踪患者就诊全流程,记录经历环节及所需时间。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课题组分派调查员以患者建立门诊卡或挂号为起点开始跟踪,直至其离院为止,记录该患者及家属经历的整个门诊过程及所经历的各个环节、标明等待时间及医护人员进行处理所需时间。

1.2 科室工作时间调查

以医疗科室工作时间为调查主线---记录不同医疗窗口进行处理的时间。派驻调查员自每日上班时间起,在根据医院HIS系统工作量记录得出具有代表性的门诊挂号划价收费、药房、换药室、心电图、神经内科、心内科、外科、眼科等9科室记录不同窗口的候诊人数、患者等候时间、医护人员为每位患者服务的时间等。

1.3 患者调查问卷

以就医感受为主线---了解患者对不同环节所需时间的满意度。选择经历过大部分就医环节的患者以一对一访谈形式发放调查问卷,请患者描述入院具体时间及已经历的各环节等候时间及实际感受。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跟踪463名患者门诊就医全过程,完成3997人次的科室工作时间调查,并获得504份患者调查问卷。

2.1 就诊各环节时间构成比与该环节时间满意度关系

统计跟踪患者就诊流程获得的数据显示,一患者从进入医院挂号开始,到取药的环节,中位花费时间为2.4个小时,其中工作人员的实际处理时间挂号0.66分钟、就诊6.48分钟、缴费1.32分钟、取药0.77分钟,合计9.23分钟。其余时间多处于等候状态,仅候诊时间约占整个就诊时间的52.6%。

我们将就诊各环节所花时间构成比与患者调查问卷中对于各环节时间的满意度结果结合分析发现,等候时间与满意度高低呈正相关关系,等候时间越长,则满意度越低。但不同环节的等候时间满意度并不均等,候诊环节等候时间最长,但满意度并非最低,划价收费占用时间较短,但满意度最低。见图1。

2.2 各环节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时间花费服务态度评价比较

我们调查中将各环节的满意度细分为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时间花费3部分,请患者分别评价,分析显示对于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各环节的满意度均在80%以上,但在各环节等待时间上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均在70%以下,在收费等候环节,满意度甚至低至55.5%(见图1及图2)。以挂号、候诊就诊、划价收费和取药环节病人的3种满意度评价为例,各个环节中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84.5%-88.4%,就诊时间的满意度却为61.6%-69.4%(见图2)。等待时间满意度的普遍偏低,说明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亟待改善。

但我们的着眼点不应只局限于缩短各环节的等候时间,而应同时注重管理不同环节对于等候时间的心理感受。通过图2我们也观察到候诊等候时间虽最长,但是其满意度并非最低,说明患者在这一环节的容忍度最高。原因是患者已经挂到了号,能够就医的结果已经确定,因而对等待相对而言更容易容忍,而在收费环节,因为各种程序已经走完,这个时候患者最希望快速完成回家,因而对收费环节的容忍度相对要低。因此,增加收费服务窗口和服务能力,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2.3 时间满意度在患者整体满意度体系中的地位

前部分的研究证明了患者的时间花费与该环节的满意度是直接相关的,但并未明确时间成本对于患者整体满意度评价中的地位。因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不可能满足全部不满意因素,而只能选择主要因素作为改造对象,所以我们需要着重分析时间花费对于整体满意度的影响。

通过图3我们可以看到:在影响患者就诊满意度综合体系中,医疗质量、服务态度、时间花费是影响患者满意度前3位的重要因素。在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满意度已较高的情况下,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明显应为提高时间花费的满意度。

2.4 各环节时间满意度的首要制约因素

我们已认识到时间花费在整体满意度评价中的地位,并是患者满意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应该深入分析每单个就诊环节的时间成本对于整体时间满意度的重要性,分析显示:候诊、取药等待是制约门诊时间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收费等待、挂号排队时间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最低(见表1)。

以此我们可以把缩短候诊时间与取药等待时间作为改善时间满意度的首要任务。

3 讨论

3.1 改进方法

3.1.1 改变就医观念,推广多形式预约挂号和分时就诊。

目前,卫生管理对预约有明确要求,很多医院都已使用挂号预约项目,如电话预约、网上预约,一卡通预约等。但公众对预约的使用率较低,且爽约现象较为严重,凸显出普通患者尚未完全接受预约观念。改善方法有多种形式,首先,建立丰富有效的预约渠道,比如电话预约、网上预约、一卡通预约、短信预约等,确保每一个患者都能够方便地接触到预约渠道。其次,建立绝对的预约优先的原则,强化预约挂号的意识,逐步培养患者的预约挂号习惯。再次,针对爽约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探索爽约规律。

3.1.2 重点改善就诊时间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瓶颈环节。

(1)合并相关科室,实现部分功能一站式服务。调查显示候诊、挂号、收费环节满意度评价最低,我们应首要改善。根据流程优化的理念,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可将挂号收费功能合并,实现一站式服务,并可将检查、治疗、药房等流程的划价及收费两环节减掉。有研究表明,通过对挂号、收费和取药进行一站式服务,患者等候时间缩短了25%。(2)分时挂号和分时就诊。根据医院的总接诊能力,设定每天放出号码数量,将所有的号码均匀分布在各个就诊时段,将原来的高峰时段的就诊量分流到其他时段。因挂号环节是整个就医流程的开始,这种疏导在挂号环节尤其重要。通过这种疏导,不仅能够降低挂号高峰时段的压力,也能够减少候诊、缴费等待、取药等待的时间。

3.2 患者就诊时间对满意度评价的重要性

患者就诊时等候时间过长暴露了医院流程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医院管理者习惯认为患者满意度高低与医疗质量直接相关,强调医疗质量忽视流程管理引起的社会效益现象。医生等工作人员也普遍存在重技术轻服务的心态。患者有效就诊时间少反映患者就诊现状中暂时难以完全解决的数量与质量的矛盾,但完全消除等候是难以实现的。就诊过程中的等待虽不可避免,等待时间的长短和质量却可以改善。充分认识到患者过长的等待时间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并能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是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我们必须重视等待是需要成本的,对于内部员工,等待意味着服务效率低,对于外部顾客--患者来讲,就诊等待则是放弃了其可以产生大量社会效益的其他机会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过长时间的等待,即使已经预计到了这种等待都会导致失去顾客。所以,提供服务者(医院)在作出决策时,必须要考虑到顾客在等待时生理方面、行为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因素。Bar-dayan等人的研究证实,候诊时间是评价病人满意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对总体满意度影响很大。

医院解决“三长一短”的关键在于管理。我们可以考虑使用高峰分流,分时就诊的方式缓解三长,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的方法避免一短。而对于三长一短问题的具体解决,首要在于找到瓶颈环节,通过本课题组的研究,缩短候诊和取药时间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固然重要,缩短挂号、收费环节的等待时间却可以立竿见影,且综合成本较低。

参考文献

[1]刘玉琦,李进,段惠娟.门诊部“三长一短”成因及改善方法探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2):210.

[2]王峥,锁敬芹,郭秀容.建立满意度调查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院,2007,11(6):96-97.

[3]张瑞宏,徐世红,王佳.昆明市2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患者门诊就诊时间分布情况调查[J].卫生软科学,2009,4,23(2):189-190.

[4]Fitzsimmons,J.A:服务管理--运营、战略和信息技术][M第二版2004.

[5]PROMODEL Corpor ation:ServiceModel,Version4.2,Orem,UT,1999.

[6]朱玉森,李红,孙艳红等.探索“三长一短”的解决办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3(14):180-181.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篇5

脉冲激光测距法以其结构电路结构简单、功率大等优点,在长距离激光测距仪(Laser Rangefinder)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激光飞行时间(TOF,Time-of-Flight)。常用的时间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等效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即直接精确测量脉冲发射瞬间和脉冲回波到达瞬间的时间间隔。这类方法通常简单、明确,但是对硬件电路的要求高,往往由于精度要求太高而需要使用昂贵的物料。等效测量法即通过各种等效的手段,以低成本、低精度的测量电路实现高精度的测量精度。这类方法相对复杂而且往往是通过牺牲系统的某些性能而获得高精度。两类方法都可以通过模拟技术或数字技术实现,通常而言模拟技术在测量精度和量程参数的选择较为灵活,但是模拟技术经常会受温度的影响而导致准确度下降而且在校准上比较麻烦。数字技术实现的测量方法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且校准方便,但是测量精度在设计时就会确定,若产品规格发生变化时往往需要做重大的改动。

在激光测距仪实际使用中,常会在激光传输路径上出现两个或多个目标,因此在回波信号中产生多个回波脉冲。传统的激光脉冲时间测距系统常使用单个模拟脉冲实现时刻鉴别。这种简单的方法对信噪比要求高而且只能判别单个目标。

本文提出一种适合大批量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使用的,结合连续等效采样和多次平均技术的数字式激光飞行时间测量方法,在低成本的硬件结构下,即保持测量的精度又大大提高了脉冲测量的抗干扰能力和目标分析灵活性。

2.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是测量激光飞行时间,即从测距仪发出一个极高功率的窄脉冲(宽度为50ns-100ns),当激光碰到目标后反射回测距仪,通过测量回波到达时刻点与发射时刻点之间的间隔即可以得出激光飞行距离。

其中c是光速,T是激光在测距仪和目标之间来回飞行一次的时间。分析上式可知D精度和误差完全取决于与对T测量的精度和误差。

对于数字式直接测量法

其中Fclk为数字式计数器的计数频率,N为T时间内测出的时钟个数。由数字式直接测量法的测量精度、误差以及最大量程,由计数器的计数频率、频率稳定度和最大计数值确定。以精度为1米、量程为1000米计算,要求计数频率为150MHz、最大计数值1000。

根据上面的讨论可知若使用数字式直接测量法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整个系统的工作频率高,导致功耗升高而且对器件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对手持式系统相当不利。

(2)对信号信噪比要求高,容易误判。

(3)以单个回波到达时间作为判别,无法识别多个目标或从多目标中提取期望目标。

3. 连续等效采样和多次平均技术的激光飞行时间测量方法

3.1 连续等效采样

等效采样技术是低速采样系统实现高速采样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连续等效采样每次触发时,采样时钟相对触发点都会增加一个固定延迟Δt或固定的相差,重复N次后Δt的积累值达到被采样信号的周期长度时(Tsignal=N×Δt)完成一次完整的采样,只要控制Δt就可以实现用户期望实现的等效采样率。

简单而言,等效采样技术实际上是牺牲采样次数来实现高采样率。所以,连续等效采样技术的实现有两个前提:

(1)要求保证Tsignal=n×Δt,这样才可以保证各次触发所获得的采样结果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信号图形。

(2)要求输入信号相对触发点来说是重复产生的信号,若信号为单次信号,则等效采样不可能实现。

3.2 数值平均方法

为提升信号的信噪比,使系统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通常使用多次平均法。对输入信号进行N次采样求平均后获得的输出信号,其信噪比较为输入信号的。实现的前提是输入信号携带的噪声为随机噪声,其数学期望为0。

3.3 连续等效采样和多次平均技术的激光飞行时间测

如图1所示,Trig信号为激光触发信号(脉宽8us,频率400Hz),Mclk为计数器频率(设定为37.5MHz)Trig00-Trig270为Trig信号在连续4次扫描下与Mclk的相位关系,相邻两次Trig信号对应Mclk的相位相差90度,REC00-REC270为在Mclk控制下FPGA进行数据记录的时序。

每次扫描时,采集部件在Mclk控制下记录256次数据,每点的对应激光飞行4米的时间长度。Trig00时采样存储地址为0、4、8……1020;Trig90对应1、5、9……1021;Trig180对应2、6、10……1022;Trig270对应3、7、11……1023。如此已经4次扫描后,可以得到1024点数据,每点数据表示1米的扫描值。

一串Trig由Trig00,Trig90,Trig180,Trig270,Trig0……组成,总共64次,因此每个点可以获得16次采样数据,一次扫描时间64个Trig,即160ms。

4. 多目标捕获

使用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时,在激光传输路径上经常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目标,因此在回波信号的时域上可以出现多个回波脉冲。传统的激光飞行时间测量系统(如模拟法或数字插入法等)常使用单个脉冲实现时刻鉴别,这种方式决定了它们难以实现多目标捕获功能,而且很容易收到多目标的干扰。

本文提出的飞行时间测量方法应用了数据存储技术,使测量结果中包含了整个测量量程上所有脉冲的位置和强度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微控制器算法决定使用首目标优先(First Target Priority)、最后目标优先(Last Target Priority)等搜索策略。

5. 测试结果分析

5.1 等效采样精度

实测中对这个设计量程0-1000m上,分别在10-20m,100-110m,200-210m,300-310m以0.5m为间隔分别对测距仪的测量精度进行测试,平均误差为0.4m,以低速(37.5MHz)系统实现了高采样速率(150MHz)。图3为10-20m上的误差曲线。

5.2 多次平均技术对信噪比的改善

图3给出了分别在30db信号和10db信号下多次平均技术对信号信噪比的改善,可以看到信号得到了明显改善。

5.3 抗干扰能力

分别测试输入信号为30、20、15、10、5db时,使用16、4和单次数值平均的正确检出率。判决模式为首目标优先,判决阈值。由图4中可以发现N=16的正确检出率明显高于N=1,最小可检出信噪比下降到5db以下。

6. 结论

本文在低成本的硬件平台下实现了结合连续等效采样和多次数值平均技术的激光飞行时间测量系统。在保持了1米的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将系统的最小可检测信噪比从15-20d B压缩到5d B。同时,实现了多目标捕获能力,允许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目标捕获模式。这些新特点的实现,不仅使手持激光测距仪的性能得到提升也使其功能得到增强。本文所做工作已经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实地测试并已经投入量产。

参考文献

[1]霍玉晶,陈千颂,潘志文.脉冲激光雷达的时间间隔测量综述[J].激光与红外,2001,31(3):136-139.

[2]A.Kilpel,J.Kostamovaara.A laser pulser for a TOF laser radar[J].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1997,68(6):2253-2258.

[3]A.Kilpel.Pulsed time-of-flight laser ranfe finder techniques forfast,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D].University of Oulu,Finland,2004.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笔者所在医院检验科门诊抽取的10份新鲜样本, 每瓶3 ml。将其进行充分混匀分装, 均匀分为6瓶, 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保存、检验。A组分装完成后立即进行常规生化检测;B组放在4℃冰箱中进行保存, 并留待检测;C组放在25℃室温下进行保存, 并留待检测。

1.2 测定方法

三瓶试剂都利用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十七项指标[2]的检验, 分别为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葡萄糖 (GLU) 、尿酸 (UA) 、总胆红素 (TB) 、直接胆红素 (DB)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α-羟丁酸 (HBD) 、肌酸肌酶 (CK) 、尿素氮 (BUN) 、肌酐 (Cr) 、钾 (K+) 、钠 (Na+) 、氯 (Cl-) 。其中, 测定TP利用双速尿法;测定ALB利用溴甲酚绿法;测定TC、TG、UA、Cr、BUN利用酶法;测定GLU利用己糖激酶法;测定TB、DB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ALT、AST采用速率法。其中, A组立即进行检测;B组和C组分别存放8、24、32 h后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室温下和不同时间下的生化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 (立即检验组) 和B组 (4℃冰箱冷藏组) 两组检验的十七项指标中, 对于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在采集8 h内, 其检验结果与A组检验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在存放超过8 h后, 其检测结果变化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其余项目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组别时间TP (g/L) ALB (g/L) ALT (U/L)

A组 (立即检验组) 和C组 (25℃室温条件组) 两组比较, 所有检验结果在8 h后均有明显变化,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4 h后会产生偏差更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直接关系着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其对于临床研究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关系到患者的康复状况等[3]。因此, 就对临床检验和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人体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 人体的血液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 血液成分的检验成为临床检验的重要指标[4]。但血清标本离开人体后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和作用, 从而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5]。因此, 探讨血液标本的储存方法和保存时间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十分必要。

生化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 其通过测量人体血清中的不同生化成分指标来进行病理的判断, 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6]。血液标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检验的准确性[7]。随着临床上血细胞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 很多血液检验也变得相对容易。一般情况下, 血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进行送检, 但有的以期上要求抗凝的血液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检验, 因此, 要充分了解不同检验机器的工作原理和试验条件, 从而保证标本检验的准确性。血清标本伴随着保存时间、保存温度等客观条件的变化, 会使化检测结果发生改变。因此, 实验室内的检测人员要根据每个检测指标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 合理的控制血清标本储存条件, 保证血清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3.1 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本研究中, CK、BUN、Cr的生化检测结果, 在4℃冰箱中保存8 h后, 结果变化最大 (P<0.05) , 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和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指标则在冰箱保存24 h后变化最大 (P<0.05) , 另外尿酸 (UA) 的变化也较为明显 (P<0.05) 。说明, 对于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应在采集后8 h内进行检验, 否则存放时间越长其检测结果相差越大。

3.2 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3.2.1本研究中, 在4℃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标本, 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在放置8 h后, 其存放时间越长其检测结果相差越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指标皆无明显变化;在25℃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样本, 所有检验结果在8 h后均有明显变化 (P<0.05) , 24 h后会产生很大偏差 (P<0.05) 。因此就要对标本及时进行常温下处理和分析, 尽早完成检验, 防止因为时间的延长而造成检测结果的不稳定。

3.2.2本研究证明了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对酶测定的影响较大,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α-羟丁酸 (HBD) 、肌酸激酶 (CK) 在室温下, 8h内检测结果就会发生很大偏差 (P<0.05) , 说明保存时间越长, 酶类的测定结果就越不准确, 这是因为, 当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血液中红细胞中的物质就会发生外渗透, 从而产生溶血现象, 也就会使得血浆内外浓度分布不均, 从而导致指标异常[8]。而BUN和Cr的指标在24 h内变化不大 (P>0.05) , 但是超过24 h后, 其指标检验结果差别较大 (P<0.05) 。

标本放置的时间长短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比如, 脂蛋白中的胆固醇在进行存放时, 其脂蛋白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甚至破裂[9], 影响检验结果;而且脂蛋白之间还可能会出现脂质交换, 所以, 即使在低温环境下, 也能让标本长时间放置, 否则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因此, 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要合理安排各个项目的检测顺序, 保证项目在最佳检测时间内进行检测。如果要进行复检, 最好重新进行血液标本的抽取[10]。

3.3 时间、温度等对K+、Na+、Cl-的影响

本研究可以很明显发现, 常温条件下 (25℃) K+、Na+、Cl-的检验结果在8 h后均有明显变化 (P<0.05) , 24 h后会产生很大偏差 (P<0.05) 。说明, K+、Na+、Cl-的检查要及时进行。同时说明统一标本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测分宜, 其结果可由于实验标本存放时间和存放方法不同发生变化。

由以上讨论, 笔者可以发现在常温情况下, 对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 (AST) 、α-羟丁酸 (HBD) 、肌酸激酶 (CK) 的检测应在8 h内完成, 而对于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的检测则应在24 h内完成。在冷冻条件下 (4℃) 保存在样本, 对于尿素氮 (BUN) 、肌酐 (Cr) 、个别酶 (ALT、AST、HBD等) 及K+、Na+、Cl-检测应在8 h内完成, 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颜复生, 林应标, 郭满容, 等.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与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09, 20 (1) :99-100.

[2]高政聪.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及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甘肃医药, 2012, 31 (11) :865-867.

[3]杨雪绒, 蔡利华.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 2013, 20 (2) :59-60.

[4]陈仓利.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8) :133-134.

[5]郑罡.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13) :67-68.

[6]贾茗茗.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12 (23) :3252-3253.

[7]邵大祥.标本保存时间及温度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9 (21) :2896-2897.

[8]黄佩芬.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J].求医问药 (下半月) , 2012, 17 (4) :222-223.

[9]张延珍.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9 (6) :901-902.

调查的时间与方法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生产上易解除滞育的蚕品种781×7532 (正交) 及不易解除滞育的蚕品种皓月×菁松 (反交) 作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蚕种产卵后常规保护, 卵色呈深赤豆色时入库。入库后5℃中冷藏40日后用2.5℃保护, 在冷藏时日达90日后, 将781×7532 (西昌蚕种场1901-4批) 及皓月×菁松 (凉山蚕种场1601-4批) 随机抽取两张蚕种以备浸酸用。

出库后在外库经过10~13℃中间温度保护10小时, 再置于自然温度中2个小时, 在此期间, 将每张蚕种裁为八等份。每品种随机抽取一份分别做浸酸时间为1分钟、3分钟、常规时间 (华系6分钟, 日系6.5分钟) 、9分钟、12分钟的试验。按常规浸酸温度和浓度进行浸酸 (比重1.094, 温度47.8℃) 。

将浸酸脱下的蚕卵样本分别随机数取1000粒良卵, 用两段式催青方法进行催青, 直至孵化, 调查最大二日孵化数。每个浸酸时间样本做三个重复试验区。

本次试验时间为2007年9月14~28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孵化调查出两对品种的最大二日孵化数, 见表1。

根据表1计算最大二日孵化率 (即实用孵化率) , 并经反正弦转换后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分析得出两个试验组的各调查区平均实用孵化率的显著性差异分析表, 如表2。

2.2 结果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

2.2.1在1分钟、3分钟、常规时间等时间段浸酸时, 其孵化率没有显著的差异;浸酸时间在3分钟时孵化率是最高, 但并不显著。

2.2.2超过常规浸酸时间的试验区, 其孵化率与常规时间内的有显著性的差异, 且随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孵化率降低。

2.2.3试验品种781×7532与皓月×菁松, 在浸酸时间同为1分钟时, 其孵化率较高, 是因为781×7532含多化性血缘, 其滞育性易解除;皓月×菁松在浸酸时间为9分钟时与常规时间的孵化率相比较, 其差异性并不十分显著, 而781×7532试验组却十分显著, 是因为皓月的耐浸渍能力更强 (日系强于华系) 。

3 讨论

晚秋用冷藏浸酸种, 由于外界温度低, 长时间浸酸蚕种不仅费时费工, 而且浪费加热能源。如果浸酸时间适当缩短, 则可适当降低费用和节约时间, 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次试验说明:春制秋用种在长期冷藏 (90日) 后的浸酸时间在常规浸酸时间 (华系6分钟、日系6.5分钟) 范围以内, 无论时间长短, 其孵化率不会有显著改变。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对冷藏时间达90日以上的春制秋用种可适当减少浸酸时间, 达到省时省工的目的。但是, 浸酸时间也不宜过短, 如果浸渍时间在3分钟内, 蚕种因浸渍时间不足而不容易脱粒, 在生产中建议浸渍时间为5分钟左右为宜。

上一篇:山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下一篇: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