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调查工作

2024-09-04

监测调查工作(共12篇)

监测调查工作 篇1

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调查事业的不断发展, 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工作机制日趋完善、网络运转协调有序、数据质量明显提高。但是,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 现行调查方式、方法与当前形势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理清工作思路, 不断完善调查制度, 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关键词:影响因素,改革思路

一、现阶段影响畜禽监测调查数据质量主要因素

1. 调查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

一是调查指标繁琐。畜牧业发展有一定的周期性, 对畜牧业调查表式设计要坚持繁简适当, 易粗不宜细, 在畜牧业调查中去掉过于繁琐的填报指标及和实际报表出现冲突的审核、跨期审核关系, 跨期审核中存在一些逻辑性问题, 如本季 (月) [期末存栏合计]=上季 (月) [期末存栏合计]+本 (季) 月[期内增加数量]-本 (季) 月[期内减少数量], 因为畜牧业生产的复杂性, 如果价格持续下降或疫情发生, 出现提前出栏或集中捕杀, 这种关系在现实调查台帐中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就会出现提示跨期审核不通过, 这种情况直接关系到期内增加、减少这些指标的如实填写和程序化填写, 这种工作流程不仅增加基层工作量, 而且源头数据部分指标有失真实性。

二是指标分类过细。如存栏生猪分为15公斤以下仔猪和待育肥猪, 待育肥猪再细分出50公斤以上的。实际工作中, 养殖户是按猪龄划分大小的, 调查制度中的分类过于理想化, 脱离了养殖实际情况。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应当集中精力对那些能反映畜牧业生产情况的重要指标如存出栏、期内增加、期内减少、母畜禽等切实搞准、搞实。

2. 调查对象配合意识下降

伴随着畜禽调查工作深入开展, 在调查中养殖户不主动填报的现象不断出现;调查时态度冷漠、不说实情乃至拒绝接受调查的现象时有发生, 影响了调查数据的准确、完整。调查对象配合意识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由于调查指标设置过细, 调查对象填写较繁琐, 对数据填报工作产生厌烦情绪, 配合意识下降。

二是随着时常发现的疫情事件, 造成养殖成本上涨给诸多养殖户带来严重亏损使养殖户心情不佳, 无意配合调查工作;还有的养殖户对地方扶持政策存在不满情绪, 不配合调查, 甚至拒绝接受调查。

三是个别养殖户对调查工作产生错误的理解, 误认为填报数据可获得补贴资金或享受扶持政策。在填报一段时间后, 没有获得补贴资金或享受扶持政策, 产生不配合或拒绝接受调查的现象。

3. 基层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人员不稳, 培训不到位。由于认识不足及监测调查的特殊性, 主要畜禽监测调查人员变动较快, 特别是辅助调查员及规模户 (单位) 台账登记人员, 多是乡镇和村组人员, 很容易变动。同时, 培训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基础, 由于培训不到位, 一些调查员、辅助调查员、规模户 (单位) 台账登记人员对指标理解和报表填报要求不清楚, 报表使用不当, 台账登记不规范, 影响了调查质量。

二是人员与工作量的矛盾突出。畜禽监测调查工作, 由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共同完成。县级队一般一个人负责该专业。调查网点多, 分布广, 每个县的调查小区、规模户 (单位) 数量较多, 分布在乡镇、村组。调查内容既有生猪, 又有牛、羊、禽。在每季末月的16-20日之间, 各县要完成调查、催报、审核、录入、查询、上报等工作, 时间紧, 工作量大, 稍有疏忽, 就可能出现差错, 影响调查数据质量。

二、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制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1. 不断完善畜禽监测调查制度方法

对现有的指标进行甄选。在保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 尽量进行精简合并, 去掉用处不大和难以取得可靠数据的调查指标, 以提高效率, 减少被调查对象的负担。建议只保留存栏、出栏、能繁母猪数量、价格、出栏重、肥猪仔猪价格、期内增加即可。

2. 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意识

一要适当提高调查补贴标准, 通过提高补贴, 提高调查对象参与调查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要加大深入基层调查点的走访频率和力度, 通过与调查对象频频接触, 掌握养殖数据的变动情况。

三要加大与调查对象的思想沟通和感情联系力度, 对有困难的调查对象进行走访慰问, 消除其思想障碍, 提高其配合意识。

四要采取多样有效的方式, 深入持久地宣传统计法, 真正使统计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努力使畜禽调查工作获得更加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3. 加强辅助调查员队伍建设

一是严把好辅助调查员准入关。聘用的辅助调查员必须是调查点本地与畜禽养殖相关人员, 具备一定文化水平,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二是通过适当提高辅助调查员补贴标准。从长远角度看, 上级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 使调查队与辅助调查员之间建立一种合理、合规、合法的劳务关系, 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对辅助调查员要及时开展业务培训, 让辅助调查员真正了解和掌握明白畜禽调查的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规程、规章、规定, 并最终认真执行这些调查规程、规章、规定。

4. 创新调查手段, 大力推进联网直报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 规范高效运行。综合考虑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员和辅助调查员的现状, 网上直报可以在规模户和法人单位调查数据的上报上实行, 散养户可暂不实行。

二是设立规模户 (单位) 调查小区, 聘请小区辅助调查员。原则上可按现行乡镇行政区划划为一个规模户 (单位) 调查小区, 每个调查小区聘请一名辅助调查员, 具体承担相关调查及网上直报工作。

5. 实行“三级负责制”, 切实提高调查数据质量

努力推进畜禽监测调查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明确调查内容、调查工作流程、市队、县队局工作职责、调查员辅助调查员工作职责调查网点维护、现场调查质量控制、调查资料的管理和评估分析, 使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有章可循。实行“三级负责制”, 辅助调查员确保入户调查、乡镇统计人员保证入户核实, 县 (市) 队专业人员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排查、核对, 切实做到点不漏户, 户不漏项, 市调查队每月电话抽查10%台帐进行检查核实, 随时掌握调查网点的各种动态信息, 保证畜禽监测调查结果真实准确。

监测调查工作 篇2

县上半年农村住户贫困监测调查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县上半年农村住户贫困监测调查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在局、队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紧紧围绕省、州农调队对农村住户、贫困监测两大专业的全年考核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

2、较好地完成了省、州布置的各项年报、定期报表任务。按照国家、省、州上级业务部门下发的各类报表制度要求,按时完成了各项年报和定期报表任务。

3、积极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根据局、队领导的安排,为使县委、县政府领导及时掌握全县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运行情况,积极深入各乡镇和住户调查点开展调查研究,并及时写出了《来凤县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形势分析及全年展望》分析材料。

4、积极撰写了统计分析和信息。上半年,共撰写统计分析和信息资料7篇,其中统计分析4篇,信息资料3篇,所写资料全部被省州统计信息网采用。其中:撰写的经济普查专题分析《从第一次经济普查看来凤县建筑行业》一文还被州政府网采用,为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5、认真做好局、队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结合来统字[20xx]9号《来凤县乡镇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的文件精神,起草了《农村住户、贫困监测考核评比细则》。

6、积极参加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是根据局党组的统一安排,积极参加《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观看电视直播、做读书笔记。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积极参加了州局来我县辅导的计算机知识培训,充分认识了建立统计数据库和OA办公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计算机知识水平。

二、上半年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是深入基层、下到调查点记帐户家中检查、指导、督促的力度不够;二是在撰写分析资料时没有平衡开展,虽然撰写了4篇,除一篇是普查方面的以外,另3篇都是住户专业的,目前贫困监测方面的分析还是空白。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努力做好下半年各项定期报表、全年农民收入预计和住户、贫监两大年报工作;二是根据上半年工作中存在的两个不足方面,积极争取领导支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到位,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全年目标工作任务;三是做好思想准备,积极参与农业普查工作。

社区传染病调查及监测分析 篇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患者3545例次,涉及8个社区155个行政村的群众,共计6.8万人。

方法:主要服务形式有门诊随访调查、到村户上门服务和收住传染病医院病房的患者等进行调查沟通。对所有传染病患者均实行分类建卡、统计、正规报告疫情,并与服务前后询问记录患者及家庭成员对实行社区传染病隔离治疗,居家隔离观察,住院严密隔离治疗管理的认识和态度。组织疾控中心专家先后培训传染病监测管理的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120人次。结果

社区传染病种类:社区传染病分布仍以病毒性肝炎为主[1](68.5%),其次是流行性感冒(18.7%),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前患者对传染病隔离治疗的认可率为46.5%,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后患者的认可率达85%,较前显著提高(P<0.05)。

社区传染病调查结果:结果见表1、表2。

讨论

社区传染病患者监测管理的特殊性[2]:社区中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具有活动自由,病情轻的特点,有较多与健康人群密切接触的机会。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及健康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后得到明显好转。

传染源控制及疫情报告[3]:社区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疫情报告,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更应严格控制[4],难以隔离治疗的病种,及时转送县传染病医院诊治,以防扩散蔓延。

消毒隔离:首先做好环境消毒及患者隔离。根据传染病类型,认真执行各病项隔离措施。所有污染物品均作消毒处理。

健康教育;做好與社区患者、居民的感情沟通和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宣传疾病预防措施和保健康复知识。增强社区群众对传染病隔离治疗等服务措施的认知。通过宣教沟通,使原来对传染病防治、隔离消毒治疗不理解的患者与群众改变了思想认识,从而使认可率上升到85%以上。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坚持科学治疗,不要盲目用药,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尹爱红,何申芳,徐佳春,等.山东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考核的初步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3,9(3):145-146.

2 王勇,石唤银,文琴音.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医学创新研究,2006,3(8):124.

3 方艳,李灵辉,李东悦,等.广东省200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评估[J].华南预防医学,2003,29:37-39.

4 王淑芹,李颖琰,谢婧,等.河南省西部某县2003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杂志,2004,20(1):39.

监测调查工作 篇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工作流程是:现场调查, 监测方案制定, 现场监测, 实验室分析, 数据处理, 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现在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 但是现场调查、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等工作却相对薄弱。文章就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及其前期现场调查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1验收材料不全面

很对企业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 不熟悉, 申请验收时无法提供相应的验收材料。很对企业最多只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有的企业能够提供初步设计报告, 但是里面没有详细的关于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提供给验收监测部门的材料有限, 验收监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时, 就不能准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使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存在较大的遗漏[1]。

1.2缺乏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之前, 需要进行现场调查。而一些监测单位注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 对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缺乏一定的认识, 导致在进行现场调查过程中, 没有明确的方向, 在具体工作时, 难以对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2]。

1.3监测因子和评价标准不准确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 结合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确定的污染物来确定。实际工作中, 很多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的分析结论, 对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没有深入了解, 有时环评报告或者设计报告也会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 最终导致验收因子不准确。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监测验收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 深入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企业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 想隐蔽一些污染物的排放。

实际工作中, 存在工作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忽略了新旧标准使用时间, 或者没有理解标准分级的含义, 导致使用不当。

2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作用, 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对现阶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关于解决对策,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充分收集验收相关材料

一是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 使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收集、统计项目验收中的材料, 环评报告、环保设施设计报告, 环境监理记录等;二是验收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全面后, 再开展工作, 不能盲目勉强开展工作。

2.2制定现场调查方案

现场调查前, 仔细分析业主提供的验收材料, 提前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工作, 提高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有的放矢。

2.3重视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验收监测方案标准的基础, 验收单位应该重视现场调查, 从资金和时间上向现场调查工作倾斜, 不熟悉的行业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指点。

2.4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 一是依靠个人学习, 单位强培训;二是环保部门应提高验收监测报告 (方案) 编制人员的准入;三是验收单位应定期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较新的政策、标准等。

3结束语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 对于建设项目能否准确顺利的验收, 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监测工人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工作态度, 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着手, 为环境保护把关。

参考文献

[1]唐松林, 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 5:63-66.

[2]高际玫, 杨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 2012, 2:40-42.

[3]兰圣迎, 连忠廉, 黄楚光, 等.海洋石油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 12:76-78.

监测调查工作 篇5

限期治理项目竣工验收监测调查阶段划分与工作内容

本文对限期治理竣工验收监测调查工作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按阶段对调查工作内容予以探讨,结合笔者近几年来开展限期治理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商榷.

作 者:潘波 曹振阳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环境监测站,驻马店,463000刊 名:黑龙江环境通报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ENVIRONMENTAL JOURNAL年,卷(期):26(4)分类号:F4关键词:竣工 验收 监测

监测调查工作 篇6

“动态”走访制度,优势很多

“动态”走访制度通过经常走访企业,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便于全面掌握企业详细情况,逐步建立畅通的调查渠道。其优势有三个方面:

首先,建立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动态”走访制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监测调查企业长时间因没有上报任务而出现迟报、漏报、拒报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由于企业在报告期内更换地址,与调查员失去联系给正式调查造成的困扰,及时掌握企业消亡、经营变化情况,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其次,建立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动态”走访制度,可以使调查队和企业的关系趋于良性循环,提高企业配合程度,有利于专业人员全面掌握企业信息,从而促进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数据质量的全面提升。

再次,建立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动态”走访制度,能为推行“一套表”制度改革筑建良好的推介平台;同时也能将《统计法》巧妙地运用到走访过程中,提高企业对《统计法》的接受度和认知度。

“动态”走访制度,是什么

服务业小微企业规模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经营状况波动性较大,加之目前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实行的是年报和半年报,报表间隔时间较长,为此我们对“动态”走访制度流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走访企业。重点走访配合程度不高、填报数据随意性较大的企业。对于数据不合理、波动较大且企业配合程度较差的企业,可采取面对面地实地走访方式;对于配合程度较好的企业,可通过电话、Email、QQ等平台进行交流指导。

建立评估档案。评估档案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走访内容和走访小结。走访内容主要是掌握和记录走访企业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过程;走访小结重点评估企业配合程度和企业以后是否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建立走访计划书,确定下一次走访的企业及走访的内容和方式。对走访的企业进行连续性监测,从配合程度、数据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动态”走访制度,必须动起来

在实践“动态”走访制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动态”走访制度不能搞“一刀切”的固有模式,要针对新问题,不断调整走访内容、方式及频率和周期,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新变化。

走访内容动态化。走访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数据核实型、调研型、沟通型。如果是配合程度问题,则适用沟通型走访;如果是数据质量问题,则适用核实型走访。

走访方式动态化。走访方式不能拘泥实地面访,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选择。

频率周期动态化。不能将走访的频率周期,简单地规定为一年几次或多少个企业,应参考企业情况和评估档案,根据走访计划书进行走访,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减少“无用功”。

走访环节动态化。整个走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动态化,因为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也会影响其他环节。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建立“动态”走访制度,将系统、深刻地对服务业小微企业监测调查产生影响。在逐步推广的过程中,“动态”走访制度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张雪威 / 邮箱:zxw@bjstats.gov.cn

薇甘菊监测调查规程(试行) 篇7

1 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

1.1 分类地位。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是菊科 (Asteraceae, Compositae) 假泽兰属 (Mikania) 植物, 该属全世界约273种, 主产于热带美洲, 2种产于南非, 2种产于亚洲。根据各种文献及现有的标本材料, 我国分布有2种, 一种则是薇甘菊, 属外来种, 现广泛分布在香港、广东等地;另一种是假泽兰 (Mikania cordata) , 该种广布于热带亚洲, 我国记载该种产于海南、云南、台湾等地。

1.2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藤本, 茎圆柱形, 具棱, 匍匐或攀缘, 多分枝。单叶对生, 叶薄, 基部心形或戟形, 先端渐尖, 近全缘至粗波状齿, 基出3~7脉, 两面无毛, 叶柄基部 (节部) 具环状物或狭小近膜质的托叶。头状花序小, 数目多, 含小花4朵, 在枝端排成复伞形花序状, 复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白色, 总苞片4枚, 管状, 5齿裂。瘦果细小, 黑色, 冠毛白色, 由30多条刺毛组成。在广东南部, 花果期从8月到翌年2月 (形态如图) 。

1.3 繁殖特性。

(1) 有性繁殖。薇甘菊的花果期在广东南部是每年8月到翌年2月, 花期极短, 从现蕾至开放需要30天, 而花蕾的生长期则长达25天, 盛花期时间大约5天, 开花后5天完成受精, 再过5~7天种子成熟, 即散布。薇甘菊开花数量很大, 在0.25m2的面积内, 有小花多达136548~201188朵。薇甘菊种子细小, 千粒重0.0892g, 顶端有一圈冠毛, 可借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薇甘菊种子为需光种子类型, 种子在光照下萌发而在黑暗中受到抑制。在最适宜的条件下, 催芽后第2天开始萌发, 第三天出现萌发高峰, 萌发率达77%, 6~8天内完全萌发, 总萌发率达95%以上。 (2) 无性繁殖。由于薇甘菊的茎节处可以长出大量不定根, 接触土壤后可长成植株, 其茎可进行无性繁殖。在雨季进行人工清除后, 其砍断的茎杆如果不爆晒, 遇水土后, 每段茎节都可重新生长成个体。薇甘菊开花数目多、结实量大、无性繁殖快等特性是其快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生长特性。

薇甘菊一般在3月开始生长, 7~8月最快, 平均每周生长90cm, 11月开始大面积开花, 随后营养生长停止, 花期一般维持2~3个月, 至翌年2月为结实期, 开花后花枝部分枯萎。其营养生长迅速是薇甘菊在入侵地区爆发并严重危害其他植物的主要原因之一。

1.5 生态特性。

薇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的植物, 其生长的地区年平均温度均在20℃以上。在薇甘菊生长旺盛之处, 其生境均具有光照较强和水分条件较好的特点。但不耐强度隐蔽, 也极少生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薇甘菊多生长在沼泽或湿润的地方, 如湿润的森林、淡水沼泽边缘、路旁等。

2 发生危害特点

由于薇甘菊生长迅速, 茎节随时可以生根并进行营养繁殖, 且有丰富的种子, 能快速传播并覆盖侵入地的生境。在入侵地薇甘菊与其他植物的竞争过程中, 通过缠绕阻挡其他植物的光照影响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同时争夺其他植物的水分和养分而使其他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与繁殖, 此外还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的他感作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竞争的结果会使侵入地区植被中许多乔、灌木死亡。将严重影响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3 监测调查方法

薇甘菊的发生情况调查, 分为分布面积调查和发生危害程度调查, 调查结果要落实到行政区划和具体的小地名、地段, 林地要落实到资源地籍林班小班。查清分布面积和发生危害面积, 以提供制定防治措施方案和防治计划的依据。调查时间为每年4~5月份和10~11月份 (开花期) , 在实施除治和种子成熟前进行调查。

常年全面监测薇甘菊发生情况, 对疫区进行调查, 分布面积以1m2为统计起点, 发生危害面积以轻度危害程度面积为统计起点。林地分布、发生面积按二类资源调查资料的林业小班面积统计。

3.1 薇甘菊分布情况调查。

调查薇甘菊分布范围和分布面积, 一般调查薇甘菊生长占地面积在1平方米以上地点, 依据薇甘菊的形态特征和发生危害时的覆盖态势状况来确定。采用踏查和目测相结合的方法, 重点踏查海拔600m以下的山谷、河溪两侧湿润地带以及公路和铁路沿线的人工林地、天然次生林地, 特别是果园、林缘、林中裸地以及垃圾场、公路和铁路沿线。通过直观目视, 根据薇甘菊对林木、果树、作物等危害形成的症状 (树叶变黄, 枝条、茎叶干枯, 影响生长, 树木死亡等) , 来确定危害程度和灾害面积。可应用GPS定位仪和运用林业资源小班地图来确定面积。

薇甘菊分布面积=无危害面积+轻度危害面积+中度危害面积+重度危害面积

3.2 薇甘菊发生程度调查。根据薇甘菊对其它植物的危害程度, 确定一个具体分布地点薇甘菊的发生程度等级。

零星分布 (无危害) :薇甘菊不攀援、不覆盖其它植物, 即被薇甘菊覆盖度<5%或攀援率<5%, 其它植物与薇甘菊竞争生长不处劣势, 记为“0”。轻度危害:其它植物较少被薇甘菊攀援或覆盖, 被薇甘菊覆盖度为5~20%或攀援率为5~20%, 被侵害的植物生长受阻的影响不明显, 记为“+”。中度危害:其它植物较多被薇甘菊攀援或覆盖, 被薇甘菊覆盖度达20%~60%, 或攀援率为20~30%, 受侵害的植物生长受阻的影响较明显、生长状态较差, 记为“++”。重度危害:其它植物被薇甘菊攀援或覆盖严重, 被薇甘菊覆盖度>60%或攀援率>30%, 受侵害的植物生长严重受阻或基本停止生长, 记为“+++”。

薇甘菊发生面积=轻度危害面积+中度危害面积+重度危害面积

3.3 成灾程度界定标准。

其它植物被薇甘菊覆盖度>20%或攀援率>20% (3年内新发生区) 和覆盖度>60%或攀援率>30% (3年以上发生区) , 受为害的植物生长严重受阻, 或濒临死亡, 或被致死。

3.4 调查实施过程。

(1) 调查的范围。调查范围为全省各地。重点调查不同立地类型和植物受薇甘菊危害情况以及薇甘菊新的发生区, 包括:林地, 果园等经济作物种植地, 农耕旱地及其周边, 丢荒地, 鱼塘等水产养殖基围地, 风景区, 城镇绿地, 住宅社区花园, 以及公路、铁路沿线和土地开发闲置地等。 (2) 调查的实施。由林业部门牵头, 薇甘菊分布区域的各管辖部门分别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对本地应调查范围进行实地踏查勘测, 使用GPS定位仪、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地图和望远镜等工具, 随身携带调查表格 (见表1) 做好记录, 每调查一个地点, 记录一份调查表。

3.5 调查数据汇总。

每次调查结束后, 及时整理调查数据, 核定薇甘菊分布的范围、发生地点的地理环境 (发生地类型) 和发生危害程度等情况。以行政区划、发生地管辖部门 (单位) 及发生地类型进行统计, 统计零星分布 (无危害) 、轻度危害、中度危害、重度危害面积和分布面积、发生面积。

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研究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以下简称《海岛法》) 第二章十五条规定, 国家建立海岛管理信息系统, 开展海岛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估, 对海岛的保护与利用等状况实施监视、监测。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是法律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 开展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进行海岛监视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影响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1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回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我国在近海区域开展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涉及海岛的海洋调查,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 我国的海岛资源调查为我国不同时期海岛的管理方针、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满足了当时海岛开发建设和保护的信息需求, 为国家海岛保护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8—1960年进行的中国近海海域综合调查 (界内称全国海洋综合普查) 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海洋综合调查。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近海系统全面的综合调查, 为国防和海上交通建设提供海洋环境基础资料。

20世纪80年代 (1980—1985) 进行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 (简称“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 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海岸带综合普查。调查的目的是初步查清中国海岸带的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条件, 为海岸带综合利用和海岸带管理提供基本资料和依据。

1988年,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科委与国家海洋局等5部委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和开发实验项目” (简称“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 这是第一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 此次调查历时7年完成, 对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进行调查, 基本查清了当时我国海岛的数量及其自然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情况, 为海岛开发与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1]。

200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 (简称“908专项”) 是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一项我国海洋发展史上投入最大、调查要素最多、任务涉及部门最广的海洋环境基础调查和评价工作。“908专项”的总体目标是摸清我国21世纪初期的海洋家底, 海岸带海岛调查是其具体任务之一。

2009—2012年开展了“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 该项工作隶属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 主要调查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海岛名称、数量和位置, 服务于国家地名管理。

2 开展海岛资源调查的必要性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海岛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 海岛海岸带区域的快速发展和频繁开发, 极大地改变了其资源环境条件, 以往开展的海岛调查成果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前海岛的资源状况, 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海岛管理要求, 因此, 开展海岛资源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2.1 全面真实准确了解海岛资源情况的需要

一般来说, 发达国家近海调查周期在5~10年左右。我国1988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距今已有20余年, 而且当时的调查对象仅限于500 m2以上的海岛, 调查设备和手段也相对较落后, 特别是近20年海岛粗放式开发导致海岛生态恶化, 目前的海岛资源情况与第一次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成果有较大的出入, 原有海岛基础信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海岛事业的需求。

2.2全面落实《海岛法》, 推进海岛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需要

《海岛法》规定有居民海岛的开发、建设应当对海岛土地资源、水资源及能源状况进行调查评估, 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遵循因岛制宜、科学论证、控制强度、适可而止的原则, 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如此才能有效保护海岛, 可持续利用海岛。

2.3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保障民生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 大陆经济快速发展, 而海岛开放滞后, 进一步拉大了海岛居民与临近大陆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党的十六大以来, 部分近岸岛屿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但更多的海岛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 民生亟待改善。因此, 实施海岛资源调查有利于查清海岛资源, 确定海岛功能定位, 开发海岛资源, 发展海洋产业, 进而繁荣海岛经济, 保障百姓民生。

2.4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加强海岛生态系统保护的需要

近年来, 我国海岛资源破坏严重, 炸岛炸礁、填海连岛、采石挖砂、乱围乱垦等活动大规模改变海岛地形、地貌, 甚至造成部分海岛灭失;在海岛上倾倒垃圾和有害废物, 采挖珊瑚礁, 砍伐红树林, 滥捕、滥采海岛珍稀生物资源等活动, 致使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态环境恶化。为查清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海岛生态安全, 有必要实施海岛资源调查和评估。

2.5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也是一个多岛屿的国家, 众多的海岛散落在广阔的海域之中, 长期以来由于海岛距离大陆较远, 登岛困难, 开发利用不便等诸多因素, 导致我国很多海岛的实际控制权不足或丧失。根据《公约》, 现代海洋权益斗争强调的是“管控就是主权”“开发显示存在”。偏远海岛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海岛资源调查, 是加强海岛管理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进一步维护海洋权益。

海岛资源调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比较国内外海洋资源调查及其他领域的资源调查, 开展海岛资源调查应重视海岛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 加强海岛资源评价, 完善调查、监测和评估制度, 制定和完善海岛资源调查的技术标准和规程。海岛资源调查应包括海岛基础地理要素、资源与生态环境、海岛经济社会、海岛文化等基础调查和重点海岛的专项调查, 为有效维护国家主权, 合理保护和开发海岛, 促进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3 我国海岛监视监测体系

应用3S技术、三维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高新监视监测技术和手段, 构建国家海岛监视监测体系, 确保对海岛资源及其利用的最新状态的把握, 为海岛资源的利用、海岛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海岛保护政策及措施的制定和海岛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提供数据和信息。

《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也明确将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作为重点工程之一。建设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对于各级海洋主管部门有效履行职责, 提高海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1 系统总体目标和原则

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总体目标是利用现有专网, 充分整合历史数据和成果, 以航空遥感、船舶巡航、卫星遥感和登岛调查为主要监视监测手段, 健全海岛数据传输和共享机制, 建立全国统一的海岛数据库平台, 建设以三维可视化为基础的海岛服务平台和海岛管理平台, 建立国家海岛监视监测业务体系, 全面动态地掌握我国海岛的基本情况和变化状况, 实现国家、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县 (海岛县) 四级业务化运行, 为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及其海监队伍的依法行政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为涉海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海岛信息服务, 定期对海岛资源、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的分析评估, 实现全国海岛的动态监管。

根据我国海岛管理的实际情况, 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的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服务的原则。

3.2 系统总体结构

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由海岛服务平台、海岛管理平台、海岛数据平台、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和安全体系组成。海岛服务平台基于海岛数据平台和管理平台, 面向社会公众、海洋主管部门和海监执法队伍提供监视监测产品与服务。海岛管理平台基于海岛数据平台, 以三维可视化为基础, 实现对海岛数据的快速查询、直观展示和动态管理, 实现海岛保护、海岛使用、海岛执法、海岛经济社会、海岛项目管理和监视监测业务管理等业务工作所需的各种功能。海岛数据平台主要实现国家海岛监视监测数据的采集、获取、处理、存储和更新。

3.3 海岛监测数据的获取

海岛监视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海岛自然属性及其变化、海岛开发利用及其变化、海岛管理与执法情况和特殊用途海岛情况的监视监测。针对海岛远离陆地、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特点, 海岛监视监测主要采取以航空遥感为主, 船舶巡航、卫星遥感、登岛调查、实时监控和专项调查为辅的方法获取海岛监测数据。民用载人航空器可以抵达的所有海岛, 采取以航空遥感为主的方式进行获取, 航空遥感同时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通过船舶巡航的方式获取绕岛监视监测数据;民用载人航空器无法抵达的海岛, 采取以卫星遥感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的获取;通过登岛调查的方式获取海岛地面监视监测数据;通过实时监控的方式获取海岛实时监视监测数据;通过海岛专项调查获取多要素海岛资源基础数据。

4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研究

4.1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中存在的不足

海岛资源调查涉及的内容全面, 覆盖范围广, 历时周期较长, 时效时差难以统一, 调查的重点仍然是海岛资源方面的综合调查, 没有将海岛生态状况的监测作为调查内容, 也没有将资源的清查作为调查内容。海岛资源调查的同时也存在技术标准较难统一, 调查指标综合性不强, 没有固定的调查队伍, 调查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缺少针对海岛特殊环境的先进成熟的调查技术与设备, 部分调查要素具备先进硬件设备但是相应的软件滞后, 调查成果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截至目前, 国家虽然多次开展了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或涉及海岛的调查, 但在海岛资源调查工作结束后, 没有把监测工作做好, 没有将调查与监测衔接在一起。

当前, 我国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已经基本建成, 可以实现部分海岛资源和海岛使用情况的清查, 但海岛监视监测的内容仍局限在海岛自然资源变化情况和海岛使用和管理的情况, 没有对调查内容进行有序的监测, 没有将整个海岛生态系统纳入到监测范围中来。虽然有相对固定的人员和队伍从事海岛监视监测工作, 但在人员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上明显不足, 缺少应急监视监测能力, 监视监测的能力和反应速度有待加强。具体海岛监视监测内容缺少明确的监测指标体系, 海岛监视监测理论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亟待将监视监测的成果由表面的量的变化深入到资源评价与决策支撑层面上来。

根据海岛管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应重新审视和定位海岛资源调查和海岛监视监测二者之间的关系。

4.2 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的关系

目前,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工作和海岛监视监测工作是依存度不高的相对独立的两项工作。

海岛资源调查是一次性全面的综合调查工作, 历时周期较长, 一般持续5年左右, 而海岛监视监测工作是一项为海岛管理和海岛执法服务的长期的业务化运行工作。海岛资源调查一般为海岛监视监测工作提供一定时期内的全面的本底数据, 而监视监测为海岛资源调查提供基础地理数据以及具体调查内容的现有数据情况。两者尚未形成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从根本上讲, 海岛监视监测是调查工作的业务化延续, 也是海岛资源调查的一种手段, 海岛调查也是一定时期内海岛的全面监测, 二者不能简单的独立对待, 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3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

不论从何种角度还是何种尺度研究海岛和管理海岛, 都需要对海岛本身的基本状况了解清楚, 才能就海岛的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提出合理的方案。由于海岛资源本身在地域分布上不均衡, 开发利用上具有多宜性, 同时资源本身也会发生动态变化, 这些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确定因素导致海岛资源的管理比较难。而且海岛资源本身还包括了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海岛周边海域资源, 多种资源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进行研究和管理, 需要大量的涉及面广泛的长序列调查数据和动态监测数据, 并需要有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和管理方法, 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体化的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我国的海岛资源调查应从单纯的资源调查转向海岛资源的综合清查, 并突出海岛资源评价工作, 在进行定期资源评价时, 通过海岛监视监测工作建立连续评价制度, 把海岛定期的资源调查与长期的监视监测联系起来, 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海岛监视监测不仅是海岛资源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海岛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着十分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为适应新时期的海岛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的需要, 应当在完善现有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优化整合现有海岛资源调查和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建立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相衔接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 构建可持续运行的海岛动态监测运行机制, 将调查—监测—再调查—再监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实现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 全面及时掌握海岛资源的本底数据和动态变化信息, 为海岛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全局性的战略数据支持。

在纵向上构建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一体化体系后, 在横向上也要形成宏观与微观结合, 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二级海岛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模式。国家监测主要从宏观把握全国和重点地区, 地方监测主要从微观把握热点地区, 采用无人机结合地面调查, 获取详细信息, 构建不同时期和不同尺度的监测数据。

在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一体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技术的集成性、数据的多样性、信息的实效性、信息成果的共享性和发布的权威性等特点[2]。

4.4 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实施建议

4.4.1 加强基础能力和技术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全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理顺管理体制, 设立国家海岛监管中心, 布设覆盖我国全部海岛的调查与监测基地, 逐步壮大和固化调查监测队伍, 更新技术装备, 提高监测水平, 明确资金渠道, 保证资金投入, 促进国家调查监测和地方调查监测体系同步发展。

4.4.2 完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

加强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研究工作, 丰富已有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 完善海岛调查与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 切实保证新一轮海岛资源调查和日常海岛监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海岛调查与监测管理制度的制定, 明确工作责任, 落实人员, 保障经费, 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使海岛动态监测工作系统化、业务化, 监测成果系列化、规范化。建立海岛调查、管理、监测相衔接的监督机制。

4.4.3 拓展海岛调查与监测新领域

进一步拓展海岛调查与监测新领域, 开展海岛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 开展以海岛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海岛生态调查与监测, 以海岛消失和海岛周边地形地貌变化为核心的海岛环境调查与监测。

4.4.4 做好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服务

与先进国家相比较, 我国在调查监测成果公开和方便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 调查成果的形式和内容是根据决策部门的需要而定, 很少考虑其他用户;其次, 形式比较单一。建议今后采用多种形式及时公布调查监测成果,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同时应创造各种公众参与的机会, 完善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

5 小结

海岛从当初无人问津的偏远之所, 发展到今天逐渐成为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 成为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安全的战略前沿, 越来越体现出海岛的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 为了全面、快速、准确掌握海岛信息, 改变宏观管理信息滞后的被动局面, 应紧密围绕海岛管理需求, 逐步开展海岛资源的综合清查工作, 加强海岛资源评价工作, 优化现有海岛监视监测系统, 将调查—监测—再调查—再监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形成良性互补, 逐步建立国家海岛资源调查与监视一体化体系, 实现我国海岛“一盘棋”“一套数”“一张图”, 有效实施我国海岛的动态监管。

参考文献

[1]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6.

鸡新城疫抗体监测和免疫调查 篇9

1 材料与方法

随机采集了本市33个规模养鸡场、14个散养鸡场和农贸市场15个活鸡销售户的鸡血样1384份, 检测鸡新城疫免疫抗体, 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养鸡场进行针对性调查。鸡新城疫HA和HI抗体检测方法采用新城疫诊断技术 (GB/T16550-2008) 所推荐的步骤[4]。本研究以HI效价≥5log2判定为免疫合格, 并计算免疫合格率, 检测最高HI效价为10log2, 高于此效价按10log2计算平均HI效价。

2 结果

2.1 不同来源鸡群免疫合格率

检测1384份鸡血清, 总体免疫合格率为55.4%, 平均HI效价为4.70log2。按规模、散养和市场分类统计, 散养鸡血清检测178份, 免疫合格率为41.6%, 平均HI效价为3.87log2;规模鸡血清检测1025份, 免疫合格率为55.7%, 平均HI效价为4.791log2;市场鸡血清检测181份, 免疫合格率为67.4%, 平均HI效价为4.97log2。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鸡群免疫合格率:市场>规模>散养。

2.2 不同月份鸡群免疫合格率

各月份 (2月、5月、8月、10月) 市场和散养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在57~70%和34.8~53.3%, 2月、5月、8月规模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在64.5~68.3%, 10月规模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最低为26.4%。

2.3 免疫不合格场户

按群体免疫合格率达到70%为免疫合格场, 结果规模、散养和市场新城疫免疫不合格场分别占被抽样场数的52%、79%和67%, 其中免疫合格率为零的场点HI效价基本维持在2log2~4log2之间。

2.4 免疫不合格场点调查

经调查, 各场未发现明显的新城疫临床病症, 免疫不合格和免疫零场点的规模场户普遍实施了雏鸡的新城疫免疫工作, 鸡群的免疫次数大都在2次, 饮水免疫为主, 能做到免疫时不用自来水稀释疫苗、免疫前后不用抗生素和消毒药等疫苗使用注意事项。很多规模鸡场建在房前屋后、村道旁边, 场内防疫设施简陋, 鸡舍仿建蔬菜钢管大棚, 没有围墙, 没有消毒池, 有的虽然设立了消毒池, 但池内常年干涸不投放消毒药。采样时间距离末次免疫最短不足2周, 最长7个月。免疫不合格和免疫零场点的散户, 有的未实施免疫, 有的在采样前5~7月曾免疫一次, 多在购进之前。

3 分析

检测结果发现, 被采样鸡群的日龄在一年以内, 根据来源比较, 鸡群免疫抗体合格率以市场最高 (67.4%) , 其次为规模场 (55.7%) , 散养户最低 (41.6%) 。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散养户除了个别因免疫日龄较小导致免疫保护期较短又没有及时强化免疫外, 大部分对鸡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有限, 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 也不懂免疫接种或怕麻烦不进行接种, 为了随时可以食用鸡肉只进行小鸡免疫接种, 导致鸡群出现免疫漏洞。二是很多规模户专注于新城疫疫苗、免疫时间、免疫剂量、接种途径和次数的选择上, 忽略了饲养管理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在疫苗免疫前后没有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导致鸡群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群体免疫保护期较短, 有的饲养户存在侥幸心理。三是采样时机的选择问题上, 未考虑疫苗免疫后的时间, 采样是完全随机的, 采样鸡群不一定出现免疫抗体较高水平。四是市场采集的样本来源于省内市外的规模饲养场, 有正规的产地检疫证明, 故免疫合格率相对高一些。

4 防控建议

4.1 加强散养户免疫工作

利用政府部门组织禽流感集中防疫的机会, 加强对散养户宣传和引导, 普及新城疫免疫知识, 提高免疫密度。散户可以按照疫苗说明书对雏鸡进行滴鼻、饮水免疫, 或者依靠周边的规模户和村兽医对成年鸡进行注射免疫。有条件的地方, 将新城疫纳入政府强制免疫, 开展集中防疫。

4.2 提高规模户免疫水平

4.2.1 不断提高鸡群新城疫免疫到位率

新城疫在兽医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主要靠疫苗免疫接种来预防本病的发生。鉴于影响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因素诸多[5,6], 规模户应努力提高新城疫补免的准确到位率, 注重免疫程序的科学合理性, 尽量做到免疫率、准确率及操作到位率100%。

4.2.2 改善鸡场防疫条件

养鸡户应该结合本场实际, 养殖场门口应设立消毒池, 圈舍周围使用隔离网, 禁止各鸡舍用具相互串用, 每次鸡舍腾空后要彻底清洗消毒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进新鸡苗。

4.2.3 减少免疫应激

免疫时要注意避开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密度过大、长途运输、转群或连续免疫等情况, 避免发生应激叠加。不健康的鸡群不进行免疫或推迟免疫。

从改善鸡场防疫条件, 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入手, 减少免疫失败, 提高免疫抗体水平。

4.2.4 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 保证干净饮水, 保持鸡舍适宜温度和良好通风, 控制合理饲养密度。对鸡鸭鹅猪等要分开饲养, 不可混群饲养, 尽量避免野禽与家禽、饲料和水源的接触, 购买健康的雏鸡, 坚持全进全出。经常性开展卫生消毒, 选择两种以上消毒液交替使用, 常规一周一次, 异常情况增加消毒次数。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和物品流动, 定期灭蝇灭鼠。

4.2.5 控制鸡场环境污染

鸡群的健康状况与环境因素密不可分。既要防止鸡场本身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造成公害, 又要控制和减少环境中污染因素对鸡场造成危害。鸡场的选址布局应远离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 鸡舍设计符合防疫要求。平时注意及时清扫鸡粪并堆积发酵处理, 对病死的、死因不明的鸡无害化处理, 防止疫病扩散。

4.3 加强抗体监测

免疫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疫病监测是及时掌握动物疫病免疫状况、抗体效价及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的最直接有效手段。由于市场采样复杂性和随机性较强, 故市场监管和持续监测不能松懈。对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免疫效果监测和分析, 根据HI抗体的均匀度及平均滴度确定是否需要强化免疫, 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疫病监测是及时掌握动物疫病免疫状况、抗体效价及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的有效手段。随机采集平湖市部分养鸡场和交易市场鸡血样1384份, 采用HI试验检测新城疫抗体, 并进行免疫不合格场点调查。结果显示, 鸡新城疫总体免疫合格率为55.4%, 不同来源的鸡群新城疫免疫合格率:市场>规模>散养, 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控建议。

关键词:鸡,新城疫,抗体检测,分析

参考文献

[1]黄文聪.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其治疗[J].兽医导刊, 2015 (18) :135.

[2]王占林.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现代畜牧兽医, 2008 (7) :32-33.

[3]刘华雷, 王志亮.新城疫的流行历史与现状[J].中国动物检疫, 2015, 32 (6) :1-4.

[4]农业部.GB/T 16550-2008新城疫诊断技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9.

[5]程旗开.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控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15) :25-26.

护士帽菌落数监测的调查分析 篇10

关键词:护士帽,院内感染,细菌

近年来, 研究者对工作服穿着过程中引起的感染关注程度逐渐提高[1~3], 但是对护士帽的关注不够, 管理也相对薄弱,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清洁和消毒规范。护士帽清洗不规范, 可能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之一[4]。早在20世纪30年代, 国外许多人就对护士是否应该佩戴护士帽提出了质疑, 认为它所带来的弊端大于其象征意义[5]。我国也有研究显示, 高达92.6%的护士认为应该取消在护理工作中佩戴护士帽的规定[6]。调查结果显示, 护士帽的弊端主要有:在日常工作中既不能防止头屑污染无菌物品, 也不能保护头发不被污染;不便于清洗;容易滑落;引起护士职业性脱发[6]。文献回顾发现, 国外只有一篇研究[4]调查某医院血透室护士工作时护士帽的细菌污染情况, 其研究结论不适用于医院普通病房, 我国尚未发现有这方面的研究。因此, 本研究旨在了解医院普通病房护士帽细菌污染情况, 为护士帽管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我院神经外科、消化科、呼吸科、产科病区21名不参加倒班护士的护士帽分别进行8次采样。从2014年12月2日开始, 采样人员早上8点到病房进行微生物采样, 前7次每个工作日连续采样, 第8次于2014年12月22日早上8点进行采样, 即收集从2014年12月1日起, 21名护士戴护士帽连续工作7个工作日及第15个工作日护士帽的微生物感染数据。同时收集护士个人信息, 包括头发长短、是否为护士长、每日手接触护士帽的次数、工作期间护士帽跌落次数及地点、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等。

1.2 采样方法

采样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进行[7]。于研究开始后1、2、3、4、5、6、7、15个工作日, 分别取护士帽的全部表面, 用浸有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涂抹护士帽, 转动棉拭子, 剪去棉拭子手接触部分, 将其放入装有10 ml采样液的试管内, 充分振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 ml接种平皿, 将冷至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20 ml, 放入37℃保温箱内培养48 h, 观察结果, 计算菌落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 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卡方检验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见表1)

2.2 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及工作期间护士帽跌落情况

调查对象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最长为半年以上, 最短为1周内 (见表2) 。一天中护士帽跌落次数最多为3次, 21顶护士帽在采样的8个工作日内共跌落17次, 护士帽跌落发生率为10.12% (见表3) 。

2.3 护士帽细菌污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3.1 护士帽细菌超标情况

共采集样本168份, 有18.45%的护士帽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住院病区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标准 (≤10 CFU/cm2) [7], 见表4。

2.3.2 护士帽细菌超标的影响因素

以细菌是否超标为因变量, 以科室、工作日数、头发长短、是否为护士长、帽子是否跌落、手接触护士帽次数为协变量, 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细菌是否超标与工作日数相关。为了进一步探究细菌超标与工作日数的相关性, 进行偏相关分析, 即控制其他变量, 探索细菌超标与一个变量的相关性, 统计分析结果也显示细菌超标与工作日数相关 (见表5) 。但是, 工作日数与最近一次洗护士帽的时间也相关。因此, 将最近洗护士帽时间分为一个月以内及一个月以上两组, 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P=0.03, 因此, 可以认为两组细菌超标率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6) 。综合分析可以得出, 清洗后戴护士帽工作的日数是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其他因素与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无明显相关。

3 讨论

3.1 护士帽的作用

早在19世纪70年代, 护士就开始佩戴护士帽, 当时佩戴护士帽主要是为了覆盖长发, 避免污染。随着时代的发展, 护士帽逐渐成为一种装饰和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象征。20世纪30年代, 国外研究者对护士是否应该佩戴护士帽提出质疑, 认为它所带来的弊端大于其象征意义[5]。我国也有研究表明, 71.3%的研究对象认为佩戴护士帽最重要的作用是职业象征[6]。然而, 由于长久以来的传统、象征着圣洁、区别于其他职业等原因, 国内外大多数医院仍保留护士佩戴护士帽的习惯。

注:χ2=9.006, P=0.03

3.2 护士帽的弊端

有调查研究显示, 护士帽的弊端主要有:清洗不方便, 容易滑落及成为潜在污染源[6]。护士帽材质较硬, 清洗后容易变色、变形, 绝大多数医院既没有专门清洗护士帽的部门, 也没有针对护士帽的清洁及消毒规范, 造成护士不愿意清洗护士帽或清洗频率过低。本研究中, 最近洗护士帽时间距离第一次采样的间隔时间最长为半年以上。另外, 由于工作中护士帽与输液架等刮蹭、护士需要经常抬头或头发短、发量少难以固定护士帽等原因, 护士帽容易滑脱。本研究显示, 一天中护士帽跌落次数最多为3次, 护士帽跌落发生率为10.12%。而大部分研究对象在护士帽滑落后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戴上, 不仅妨碍了护理工作, 还增加了护士帽成为传染源的可能性。本次研究发现, 清洗后戴护士帽工作的日数是护士帽菌落数是否超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即佩戴护士帽工作时间越长, 护士帽细菌超标率越高。护士每天接触不同的患者, 如果护士帽染菌量超标, 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3.3 本研究的代表性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结合我院实际, 选择神经外科、消化科、呼吸科、产科病区21名不参加倒班护士为研究对象。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 护理操作项目多;呼吸科患者疾病特殊, 且常伴有咳嗽、咳痰症状, 空气中细菌浓度相对较高;产科有新生儿特殊群体;消化科代表普通病区, 因此, 选取的4个科室可以代表全院普通病房的情况。另外, 从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来看, 本研究能够代表我院护士的整体状况。选取不参加倒班护士进行采样, 加之感染科专业人员每天定时采样, 保证了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研究前告诉调查对象护士帽细菌是否超标与护士个人及科室没任何利益冲突, 且未提前对护士帽消毒,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使研究更能反映临床真实情况。

3.4 建议

护士帽的主要作用是职业象征, 而且存在很多弊端, 因此建议: (1) 借鉴国内外医院护理人员脱帽上岗的成功经验, 取消护士帽。为了方便工作, 可以在护士服领口或其他恰当位置对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加以区别。取消护士帽后对护士的形象要求更加严格, 护理部可以通过加强护士礼仪培训、制定护士形象及着装规范、改善护士服务态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等措施, 督促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佩戴护士帽, 建议制定护士帽清洁及消毒规范, 最好在医院洗涤中心进行定期统一清洗及消毒。

4 结论

护士帽由于清洗不便及容易滑落, 给日常护理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另外, 随着配戴时间的增加, 护士帽细菌超标的可能性增加, 会成为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 应制定相应的清洁和消毒规范, 加强护士帽管理, 杜绝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刘淑琼, 林丽勤, 卢海景, 等.护士不同着装菌落数监测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24) :121-122.

[2]毛选教, 陈鲜琳, 施正夏, 等.医务人员工作服病原菌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6) :3579-3581.

[3]施雁, 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6) :43-44.

[4]Shintani H, Hayashi F, Sakakibara Y,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nurse's caps and their period of use in terms of microorganism numbers[J].Biocontrol Sci, 2006, 11 (1) :11-16.

[5]Houweling L.Image, Function, and style:A history of the nursing uniform.[J].Am J Nurs, 2004, 104 (4) :40-48.

[6]王军, 庄菲斐, 刘溢思, 等.护士对佩戴燕尾帽的态度与燕尾帽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7) :71-73.

监测调查工作 篇11

关键词:农区;地下水;硝态氮;辽宁省;监测;评价

中图分类号: X8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452-03

氮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由于人们过高追求农产品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使氮素营养物及有机、无机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淋溶,造成对江河、湖泊及溪流等水体污染[1]。Thorburn等测定了澳大利亚东北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发现14%~21%的井水NO-3-N含量超标,其中约有50%水井的NO-3-N直接来源于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2]。王铁军等分析了山东省莱西地区施肥对地下水NO-3-N含量的影响,发现氮肥对地下水NO-3-N的补给量占当次施肥量的24%和43%,进入地下水中NO-3-N含量分别约为130、177 mg/L,高于当地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63.5 mg/L)浓度[3]。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氮肥年用量达250~ 350 kg/hm2。通过氮同位素技术判别氮的来源表明,过量的氮肥或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土壤和水体中的NO-3-N含量过高的原因之一[4-6],不合理施氮浪费氮肥资源和增加农产品成本,而且导致农产品及饮用水中NO-3-N含量超标,威胁人类健康[7]。北方饮用水样中半数以上样点硝酸盐含量超过饮用水的最大允许量[8];华北平原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达12.5~30.1 mg/L[9];皖北农区地下水硝态氮超标严重,60%以上的饮用井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氮肥过量及利用率低,是造成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10]。

NO-3-N含量影响地下水的质量,水体中NO-3-N含量成为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11]。人类饮用NO-3-N含量超标的水后,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硝酸盐可在人体内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对身体健康直接构成威胁[12]。我国制定的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地下水NO-3-N含量小于20 mg/L(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超出则不适合生活饮用水。本研究以辽宁省典型农区为调查监测区域,连续8年对农区供水井或农灌井地下水NO-3-N含量进行了15次化验监测,探讨辽宁省典型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施肥并有效预防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超标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农区基本情况

本研究监测农业区域涉及水稻主产区、蔬菜主产区、玉米主产区,典型区域包括沈阳市的沈北新区、苏家屯区、于洪区、新民市、辽中县,锦州市的黑山县、北镇市,铁岭市的开原市、铁岭县、昌图县,共10个县(市、区),耕地面积93.4万hm2,占全省的23.40%。水稻主产区年灌水量7 500~12 000 t/hm2,长期连作,化肥用量120~750 kg/hm2。蔬菜主产区年灌水量6 000~12 000 t/hm2,鸡粪用量75 000~120 000 kg/hm2,复合肥用量3 000~4 500 kg/hm2,连作20年以上。玉米主产区实行机械播种,一次性高氮施肥较为普遍,秸秆还田量较少,一般只进行根茬还田,连作15年以上,化肥用量750~900 kg/hm2。

1.2 取样与方法

2005—2012年,在研究区域采集农户供水井或农灌井地下水水样2 839个。在采样前排水10 min,用蒸馏水冲洗塑料瓶,采样时在塑料瓶中加少量硫酸酸化样品并冷冻或加入HgCl抑制微生物活动,取水样500 mL,并设重复3次。每取1个样点,塑料瓶粘贴标签,标明编号、日期、采样人。记录本登记采样具体地点,并用GPS测定位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为220、275 nm测定NO-3-N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总体特征

2005年6月至2012年10月分别于雨季前(每年6月份)和雨季后(每年9月份)共15次在辽宁省农业生产区域采集供水井或农灌井地下水样品2 839井次,辽宁省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范围为痕量~541.5 mg/L,平均值为 22.7 mg/L,已经超过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20 mg/L),41.5%的地下水样超标,达标率仅为58.5%。其中Ⅰ、Ⅱ、Ⅲ、Ⅳ、Ⅴ类水分别为18.0%、9.9%、30.6%、166%、24.9%。辽宁省农区地下水NO-3-N达标率较低,而且潜在超标风险也较大,Ⅲ类水已经达到30.6%,在所有取样点中,超标的水样有1 184井次(表1)。

监测时期雨季前、雨季后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分别为26.0、19.3 mg/L,雨季前比雨季后高6.7 mg/L。雨季前、雨季后地下水NO-3-N含量达标率分别为56.0%、60.9%,除Ⅱ类水雨季前和雨季后所占比例分别为8.0%、11.9%外,其他各类水体所占比率相差不大。雨季前地下水NO-3-N含量变异系数要高于雨季后地下水NO-3-N含量变异系数,雨季前地下水NO-3-N含量最大值(541.5 mg/L)大于雨季后地下水NO-3-N含量最大值(158.2 mg/L),雨季前各取樣点地下水NO-3-N含量离散程度要高于雨季后。因此,雨季前地下水NO-3-N含量所受影响要大于雨季后,形成了研究区域不同取样点地下水NO-3-N含量不均一性。

nlc202309010034

當NO-3-N含量在29.5 mg/L之前,累积频率增速最快,累积频率达到了83.9%,即NO-3-N含量≤29.5 mg/L,占样品总数的83.9%;之后累积频率增速迅速下降,NO-3-N含量为49.2 mg/L时,累积频率达到了90.7%,即NO-3-N含量≤49.2 mg/L,占样品总数的90.7%(图1)。把总体样本分成2 839+1=55个组,每个组的数据空间为(0~541.5)/55=98 mg/L,再计算落入该空间的频率(频数/样本总数×100%),获得辽宁省地下水NO-3-N含量分布图(图2)。NO-3-N含量落入空间[0~9.8] mg/L的频数最高,占样品总数的34.0%。在空间[19.7,29.5] mg/L,空间频率呈上升趋势,之后各空间成下降趋势,到空间[118.1,128.0] mg/L时,其频率接近于0。

2.3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辽宁省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达标的年份为2005、

2006、2007、2010、2012年(图3)。监测期间,有3年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超标,从2008年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以2011年(38.1 mg/L)最高,其次为2009年的 29.6 mg/L,超标率分别达到了90.4%、48.1%。以采集样品时间动态的趋势来看,2000—2009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变化相对较为稳定;2009—2012年又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形式,但2005—2009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各监测时期变异系数变化相对NO-3-N含量变化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70%~170%。

从2005—2012年雨季前地下水NO-3-N结果看,从2005年雨季前开始到2012年雨季前8个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与全年平均值走势相当。从2005年雨季前至2009年雨季前呈现上升趋势,变化也相对较为稳定。从2009年雨季前至2012年雨季前也同样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形式,出现了不稳定趋势,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变异系数相对稳定,介于67%~180%之间(图4)。

从2006—2012年雨季后地下水NO-3-N结果(图5)看,从2006年雨季后开始到2009年雨季后4个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上升的幅度最

大;而2009—2010年下降的幅度最大,呈现了不稳地的态势;2010—2012年同样出现NO-3-N含量上升的趋势。总体的变异系数相对稳定,介于74%~127%之间,呈现下降的趋势。

2.4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变化

地下水NO-3-N含量20 mg/L超标率范围在22.5%~73.2%。由不同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含量及超标率曲线可知,2条曲线有较大的相似度,说明NO-3-N含量平均值与超标率相关度较大,并且呈现低高低高的规律性,说明雨季前的含量大于雨季后的含量,雨季前的超标率大于雨季后的超标率(图6)。

2.5 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年度最大值变化

2008年雨季前NO-3-N含量最大值在所有的样本中最大为541.5 mg/L,其次为2007年雨季前的396.7 mg/L,其他时期的NO-3-N最大值都比较平稳,为75.1~167.1 mg/L,但雨季前的最大值要高于雨季后的最大值,雨季后的最大值比雨季前的趋于稳定(图7)。

3 结论

辽宁省农区地下水NO-3-N含量平均值为22.7 mg/L,41.5%的地下水水样超标,达标率为58.5%,其中Ⅰ、Ⅱ、Ⅲ、Ⅳ、Ⅴ类水分别为18.0%、9.9%、30.6%、16.6%、24.9%,辽宁省地下水NO-3-N含量达标率较低,而且潜在超标可能性较大。

研究区域地下水NO-3-N含量≤29.5 mg/L,累积频率增速最快,占样品总数的83.9%,之后累积频率增速下降;地下水NO-3-N含量≤49.2 mg/L,占样品总数的90.7%。地下水NO-3-N含量在痕量~9.8 mg/L的频数最高,占样品总数的34.0%。

2005—2009年地下水NO-3-N含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变化相对较为稳定;2009—2012年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较为不稳定,但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不同监测时期地下水NO-3-N含量变化呈现低高低高的规律性,并且雨季前的NO-3-N含量大于雨季后的 NO-3-N 含量,雨季前的NO-3-N含量超标率大于雨季后的 NO-3-N 含量超标率。

除2007、2008年雨季前外,地下水NO-3-N含量最大值都比较平稳,介于75.1~167.1 mg/L之间,但雨季前的最大值要高于雨季后的最大值,雨季后的最大值比雨季前的更趋于稳定。

参考文献:

[1]雷 刚,崔彩贤,田义文.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81-1482.

[2]Thorurn P J,Biggs J S, Weier K L, et al. Nitrate in groundwaters of intensive agricultural areas in coastal northeastern Australia[J].Agricultue,Ecosystems and Enviornment,2003,94(5):49-58.

[3]王铁军,郑西来,崔俊芳. 莱西地区施肥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过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2):307-312.

[4]Wassenaar,L I. Evaluation of ehe origin and fate of nitrate in the abbotsford aquifer using the isotopes of 15N and 18O in NO-3[J]. Applied Geochemistry,1995,10(4):391-405.

[5]Spalding R F,Exner M E. Occurrence of nitrate in groundwater-a review[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1993,22(3):392-402.

[6]Rass D J,Rithie J T,Peterson W R.Nitrogen management impacts on yield and nitrate leaching in inbred maize system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1999,28:1365-1371.

农村土壤污染源调查监测与防治 篇12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 乡镇企业数量激增, 生产产品千变万化, 工艺水平落后, 管理水平粗放, “三废”治理措施缺乏, 环保意识淡薄, 工业企业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大气、水和危险废物等环境问题的出现, 土壤环境问题一度被忽视, 土壤环境管理处于空白。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土壤环境问题全面爆发, 正面临耕地和工业污染场地双重土壤污染环境问题。

1 农村土壤污染源调查监测

1.1 生活垃圾污染

突出表现在:

(1) 乡民的环境意识较差, 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 “随手乱扔、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畜禽散养、杂物乱放、垃圾乱倒”等一系列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一方面严重的影响了农村的外在形象, 也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 从而使得农村水土以及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

(2) 垃圾的种类以及成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在以前农村所产生的大部分生活垃圾都是可以分解的, 对于环境的污染及其有限, 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中越来越多的含有了塑料以及其他的难以降解的物质, 这样一来在自然的降解中就很难被分解, 从而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3) 由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 所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如何处理越来越多的垃圾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中一项重大的问题, 因而不少的城市都选择将垃圾填埋在农村地区, 这样一来农村不仅仅要处理自己所产生的垃圾还要消化城市所产生的垃圾。

(4) 村镇布局不合理, 环卫基础设施、垃圾收集房基本未配套, 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 大量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生产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 日积月累垃圾量非常惊人。

(5) 大量含污染成分的生活用品的使用。由于生活日趋现代, 洗衣粉、洗洁剂、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经使用后产生的大量污水, 以及人们的日常用水, 最后都通往河流。

1.2 工业企业污染源

近年来, 为响应中央政策, 农村加大了招商投资的力度, 进一步引进各种企业, 为了扩大资金的来源, 在此过程中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 这一类企业在农村的建厂导致了各种工业污染在农村的出现, 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的环境。

农村区域导致土壤污染的种业企业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水污染:近几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由于超标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 造成水质恶化和生态破坏, 导致大范围污染现象。 (2) 大气污染: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煤炭占能源结构的70%,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用煤量的加大, 大气卫生质量开始下降。导致土壤污染的工业废气污染物主要有三项, 即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 (3) 固体废物和重金属污染:从我国近几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 近几年来, 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虽然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逐年增加, 但是从现阶段看, 综合利用率仍不高。同时固体废物大量堆存, 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若不及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综合利用, 将对周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严重危害。

1.3 农业污染源

1.3.1 畜禽粪便污染

近几年, 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 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 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宁乡养殖的猪又大又肥, 小有名气。据调查, 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 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5个人的物污排放量, 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 几乎很少有规模化养殖场能对污物进行较为正规的和标准的处理。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 已成为畜牧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3.2 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一般来讲, 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 而其他的部分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农药和化肥的不科学施用, 不仅造成药剂浪费、肥料损失, 地力下降, 有害生物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剧减, 更对土壤和水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1.3.3 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秸秆的焚烧目前是农村出现的一项较为严重的污染现象, 不少的农民在收获以后为了图方便就直接在田间一把火将秸秆全部焚烧干净。这就导致了一到收获季节农村烟雾弥漫, 周边城市地区大气污染也变得极为严重, 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由烟雾所导致的能见度下降也使得道路交通安全急剧下降, 给人们的正常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2 农村土壤污染的危害

(1)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而在农村地区, 城市的建设和扩张使得耕地资源日益短缺, 农民只能借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这就意味着一定面积的土地上将被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具体表现为大量使用化肥或有机肥改造中低产田、增施农药、实行机械化作业等。这些生产过程均会造成土壤重金属累积。

(2) 土壤污染是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必然结果, 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和生活现代化密切相关。国外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 尤其在20世纪60、70年代都曾出现过严重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公害事件, 这些危害性主要体现在: (1) 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污染会影响作物生长, 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种污染物, 影响农产品质量, 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2) 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场地未经治理直接开发建设, 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 (3) 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土壤动物 (如蚯蚓) 和微生物 (如根瘤菌) 的生长和繁衍, 危及正常的土壤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 不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肥力保持, 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 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 影响其他环境介质, 可能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3) 与国外不同的是, 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 一方面要在发展中保护好清洁的土壤, 尤其要保护好基本农田和永久性耕地, 对受到轻微和轻度污染的土壤, 使其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 面积不扩大, 不新增污染。另一方面, 对已经受到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土壤, 要实施风险管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开展治理与修复。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难可逆性, 不易恢复原状, 尤其是重金属在土壤中一般较稳定, 难以降解, 土壤中的有些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消解。所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 需要谨慎对待。

3 农村土壤污染的防治

3.1 采取先进科学技术

3.1.1 物理修复法

物理修复方法包括换土法和热处理法, 换土法是将污染土壤通过深翻到土壤底层、在污染土壤上覆盖新土、将污染土壤挖走换上未被污染的土壤的方法。该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土壤对环境的影响。但是该方法工程量大, 费用高。只适宜用于小面积的、土壤污染严重的状况;热处理法是通过加热的方式, 使土壤中的挥发性重金属如汞、砷等挥发并收集起来进行回收或处理。

3.1.2 化学修复法

化学修复技术是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化学修复剂来实现修复效果的。常用的修复剂有有机质、天然矿物、固化剂以及化学试剂等, 这些修复剂添加到土壤中以后会与污染物反应, 降低其毒性或是让其被降解。

3.1.3 植物修复法

目前, 较为已经在使用的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分为五种, 而这这其中提取修复技术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具体而言其就是通过特定的一种植物, 将其栽种与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 通过植物的生长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之后再讲其移植处理。讲解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物自身所拥有的分离降解功能来讲污染物质进行分解, 从而使得其直接被分解, 降低污染, 这样的修复方式比较实用于一些污染物质成分较为简单的区域。挥发修复技术则是指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对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修复, 然后由植物排放到空气中, 从而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根基圈生物降解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根基周围的微生物来对于有害物质进行降解。稳定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物根系对于周边的吸附能力将有害物质吸附到根系周边, 待其沉淀以后进行处理, 降低其污染。

3.1.4 生物修复修复法

生物修复技术早有出现, 尽管在预想中其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效,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后发现其所取得的成绩并不算好, 原因在于用于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在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以后并不具有相应的竞争优势, 从而被淘汰, 无法适应生存环境, 因而这样的生物修复技术只能够使用与一些较小的圈子。

3.2 多措并举, 综合防治

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对农村工业“三废”污染防治, 要加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 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 对超标排放企业实行限期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对污染严重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要坚决取缔、关闭;对畜牧养殖小区, 要采取政府引导, 政策鼓励的办法, 鼓励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小区, 强化畜禽养殖场选址、污水排放、粪便处理等方面的管理, 严禁在村内建设养殖小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要通过建全设施, 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要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湿地等多种方式, 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 要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 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估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 加快实施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 确保水质达标。要制订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 防止发生水源污染事故;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快对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全面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要定期开展土壤、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4 结束语

土壤污染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 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土壤污染的修复非常必要, 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保障百姓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土壤质量普查力度并建立完善的动态监管体制、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力度等对策来推进土壤污染的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二社, 张松林, 刘焕萍, 等.农村畜禽养殖与土壤重金属污染[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 (3) :285~288.

[2]邢维芹, 冉永亮, 梁爽.施肥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5) :129~133.

上一篇:主人公简·爱下一篇:高青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