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2024-08-07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精选12篇)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1

大信中心小学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大信中心小学作为即墨市12个监测样本校之一,担任了2014年国家教育部下达的义务教育监测工作。这次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各级视导员指导下,在即墨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教导处精心组织下,按要求顺利地完成了本次质量监测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参加监测情况

这次监测我校共有32名五年级学生参加了数学测试、学生问卷填答与体育现场测试,无请假、无顶替。段立起校长与3名教师也参加了不同内容的问卷填答。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宣传动员 提高认识

11月6日当得知,我校被抽取为2014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校时,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安排,学校领导及班主任教师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进入系统上传学生信息及教师信息。

在认真完成监测学生及教师信息上报后,我们充分利用教师会、家长会、主题班会等途径,广泛宣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6名教师先后参加了即墨市举行的两次培训会,学校先后召开了两次教师培训大会,三次学生培训会。

一是11月6日开 召开全体教师大会,主要传达<<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精神。二是11月7日镇教委领导组织被抽测年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召开培训会,传达教体局的会议精神,布置详实的抽样工作,提高对教育质量监测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开好学生培训会,11月14日上午举行第一次培训会,组织抽测年级的全体师生观看《测试现场操作程序和流程》两张光盘,让全体学生明确抽测的重要性及相关流程。11月24日组织第二次学生培训会,重点学习了《测试现场操作流程》和答题卡注意的事项。11月25日组织第三次学生培训会,重点是按流程进行体育现场测试中15米折返跑的操作流程训练。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注重细节是抓好质量监测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质量监测工作做到万无一失。我们紧紧抓住几个重要环节不动摇。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我校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确定为样本学校后,根据实际,我校快速反应,成立了以段立起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和监测工作小组。并制定了周密的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规定了成员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并对整个监测作出了具体的工作日程安排。

(二)加强培训学习

监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培训,培训到位了,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第一、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我校现有的条件,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把每一个时间段必须做好的工作贯彻到每一个相关人员的心中,并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人员除了参加11月21 教体局组织的监测工作人员培训会和学校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动员会以外,我们又在本校组织了两次工作人员培训会,加深记忆。并且我们根据《监测实施现场的程序与要求》,把测试当天的主要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打印成表,工作人员人手一份,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清楚每一时刻,每一时间段所在岗位和所要做好的工作。正因为各方精心的培训,在本次监测中我校监测工作人员监测操作程序零失误。

第二、加强监测学生培训

监测工作的难点在于监测学生的培训。五年级学生在以前的测试中从未经历过答题卡答题的方式。如果培训不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监测结果,将影响监测数据采集和监测结果的真实性。为此,我校共安排了四次学生培训,主要抓学生填涂答题卡的培训。11月7日全体学生观看了视频《答题卡注意的事项》。11月21日,我们利用自己精心设计的监测卷和答题卡开展了全体五年级学生的模拟监测。课任教师主要批改了答题卡是否填涂正确,并在全班做了反馈和讲评。11月25日,针对第一次答题出现的问题,我们又利用教体局下发的答题卡,在所有工作人员和部分教师的一一指导下,我们又开展了学生答题卡填涂的专项练习。通过培训所有学生都能做到正确填写,也使我们圆满完成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另一保证。

第三、注重几个细节 严密的工作程序,是做好监测工作的前提。我们与高考一样对待监测试卷,在试卷的接收、保管、开启、封装、发送等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监测中心的操作规程办理。认真履行各种交接手续,确保了国家监测中心试卷和我校监测数据安全。虽然国家监测中心在我校五年级最终抽取的只有32名学生,数量不是很多,比例不是很大,但组织工作同样纷繁复杂,为了保证整个监测工作安全有序,在的问题,我们未雨绸缪,自上至下提前作好了各种应急预案,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正是由于考虑周密,控防得当,我校的监测工作安全事故为零,一切工作顺利圆满。

3、监测工具的保密性

为保证监测工具的保密性,在要求严格进行监测工作程序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拟定了监测工具监测工具接送路线和时间,提前检查运送车辆运行情况,确保监测工具按时、安全地运达学校。坚守工作纪律,严格监测工具保密规定,工具运达学校后坚持监测工具保密柜双人双锁,确保监测工具不泄密。主监、副主监、监测员、3位监测教师手机关机由校长收齐后由保密员暂时管理,监测场所按要求进行了隔离,每位工作人员划定了工作区域,确保监测工作工具的保密性。

三、落实到位,不负众望

我校在组织实施此项工作中,每个工作节点都严格按照《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守则》的要求来认真完成,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可能出现每一个问题,提前进行排查,切实做到了未雨绸缪,特别是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精心准备、恪守职责、把握环节、注重细节、努力工作、务实高效的作风,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深知这都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

总之,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全过程,点点滴滴的事情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让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更让我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幸福与快乐!

即墨市大信中心小学 2014年11月27日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2

2011年, 教育部选取北京、河北、吉林、江西、广西、福建、重庆、青海、宁夏、西藏1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此次监测内容为小学、初中学生英语、体育与健康质量状况, 以及影响学生英语、体育与健康质量的主要因素等。

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时间安排在今年9月下旬, 监测的对象为2011-2012学年度秋季学期的5年级和9年级 (初二) 学生, 以及2010-2011学年度的4年级、8年级英语教师、体育教师和校长。

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目标是,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要求, 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需要出发, 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以我国学生学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信息数据采集为手段, 全面把握国家基础教育的质量状况, 科学诊断国家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3

此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开展的教育质量监测,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统一部署开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教育行政和教育督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业务指导和专业培训。监测内容包括数学、体育与健康两个学科领域及学校的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等相关影响因素。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3个样本县(市、区)6 476所中小学的近20万名四、八年级学生参加了测试,近6 500名中小学校长、十万余名数学、体育及班主任教师接受了问卷调查。

为保障监测工作顺利实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编发了《2015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工作手册》《2015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操作手册》以及纸笔测试和体育现场测试操作规程及视频材料,并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分阶段分层抽取了样本县(市、区),随机抽取了样本校和样本学生。国家和省级教育督导部门对各样本县的测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多轮巡查与指导,并制定了完善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安全预案。责任督学全程参与和监督,各部门和相关人员认真按照现场测试的程序与规范操作,保证了数据采集的顺利完成。

中国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推动中美教育领域交流合作

新华网消息 中美两国政府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磋商期间,中方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推动中美教育领域深化交流合作。

本轮磋商期间,中美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妇女、青年等领域举行工作磋商,其中卫生为磋商新增领域。双方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各领域合作开展情况,探讨了下一步合作方向,就7个领域达成119项合作共识。

关于教育领域合作,双方同意:巩固中美两国政府间的教育政策交流;设计实施新的引领示范性项目;继续实施好中美教育交流的重要合作项目;支持中美在多个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活动;支持两国教育机构高水平战略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合作办学项目。

在设计实施新的引领示范性项目方面,中方宣布启动“百千万”计划,未来5年邀请100名美国青年领袖访华游学;促成双方各1 000名优秀大学生到对方一流高校研学;每年公派1万人赴美學习研修。

清华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生可以停学3年创业

《北京青年报》消息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清华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将最多可以停学3年进行创业;普博生的最长修业年限将限定在6年,到期就必须结束学业并办理离校手续。日前,清华大学校务会议通过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修订方案,对今后的研究生培养将有深远影响。

作为清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此次对研究生学籍管理的修订主要有3项主要修改。首先,《规定》首次增加了硕士、博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的规定,博士不再能无限期“延期”毕业。

新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是:硕士生2至3年,普博生3至4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4至5年;全日制研究生的最长修业年限为:硕士生3年,普博生6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7年。这项规定从2015级研究生开始实施,2014年及以前入学的研究生暂时不按此要求。

“最长修业年限”将是学校的刚性管理,是研究生攻读学位的“红线”,一旦达到最长修业年限就必须结束学业,办理离校手续——毕业、结业或肄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新举措意在推动研究生和导师更有效地安排时间和分配精力。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4

应急预案

为了认真做好2016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考试工作平稳顺利进行,为监测提供安全、有序、严肃、温馨的考试环境,正确处置监测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质量监测公正、公平、安全,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

(一)成立学校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接到有关情况报告后,立即启动安全工作预案,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故,确保监测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二、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期间其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监测前的安全工作措施

1.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听从监测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若遇特殊情况及时向监测工作人员汇报。

2.学校安排安保人员1(***:负责测试场地及周边的治安保卫。)医务人员1名(***:负责学生的身体不适等问题的临场处理和送医交接。)全程参与学生的安全管理与医务急救,为监测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监测期间安全工作措施

1.学校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的特殊问题,在符合监测规范与要求,不影响测试工作正常秩序,不涉及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情况下,由责任督学、主监测员共同商议解决,并将具体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上,必要时向上级视导员做出口头或书面汇报。

2.对于学校发生的责任督学、主监无法解决的问题,责任督学须立即上报上级巡视员。在符合监测实施工作原则,不影响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的情况下,由巡视员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要求组织工作常见问题解答及应急预案提示》,以及监测实施办公室负责人的商议结果,做出应急处置,并于处置后在第一时间内向2018国家基础教育质监测实施领导小组口头或书面汇报情况。

3.凡涉及监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工具保密性,不能按照规定的测试要求与程序执行监测实施工作,或发生其他重大事件(案件),学校应立即将情况向上级报告。

4.测试开始,试卷启封后,如发现试卷有缺页、污损、错印的情况,监测员应立即向学校监测实施办公室和上级报告,得到答复后方可按要求开展工作。

(三)应急管理

(1)、若有学生身体不适,应立即向现场工作人员求助,临时医疗点马上进行诊治,情况较为严重的要立即送往定点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和救治。

(2)、监测现场如发生突发事件,发现人要迅速稳定和控制现场、并立刻向学校领导报告。

(3)、监测场所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按照相应应急程序立即响应,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监测期间遇有特别恶劣天气的或其它恶劣自然条件的,有可能影响到监测安全时,各现场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学校领导且逐级上报。

(5)、提前准备汽油,测试时若遇停电,由***负责用备用发动机发电。

(四)监测工具包保管保密的应急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监测工具包的保密工作。5月24日学校接收工具包后放入现场办公室的保密柜中,双人双锁,测试时签字发放和回收,要全过程严密监控和检查。2.若监测工具包被盗窃、损坏或遗失,要立即保护现场,迅速上报上级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采取措施,处理相关事宜。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当前学校安全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焦点问题,形势特别紧,压力特别大,责任特别重。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提升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务必细之又细,慎之又慎,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本次监测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2、严格管理。对分工情况等都要详细安排,切实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头,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3、加强合作。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严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人员素质,严格组织实施。既注重分工负责,又注重协调合作,进一步形成合力,努力为监测工作顺利举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

四年级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篇5

为进一步促进我区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标志性特征的优质均衡发展,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把握我区义务教育质量状况,科学规范开展我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依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与监测原则

客观反映学生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的状况,探究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为转变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和参考,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实施监测必须遵循客观性、规范性、导向性原则,以国家教育法律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科学抽样为基础,运用标准化的监测工具、规范化的监测程序组织实施,全面监测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表现,准确反映教育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二、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方勇财 区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王晓勇 教育一科负责人

郑志强 区教育督导室常务副主任

郑志生 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施玉昌 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师进修学校。

办公室主任:王晓勇(兼)

成员:陈文莉 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中教室主任

叶 虹 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主任

蔡维真 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副主任

康彩虹 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教研员

胡育安 区教育督导室督学

詹永佐 区教育督导室督学

曾梦迪 区教育督导室工作人员

蔡 斌 区教育一科工作人员

三、监测对象与监测样本

监测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及相关学科教师。

为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区属公、民办小学均为样本校,采用随机抽测的方法抽取样本学生,每所样本小学原则上按年段学生总量30%的比例随机抽取样本学生。

四、监测学科与监测内容

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区实际,监测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各学科的主要内容为:

语文。重点测查阅读专项,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数学。重点测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项,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英语。重点测查语言运用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五、监测时间

测试时间为2016年4月1日。

六、监测工具与统一测试

监测工具包括网上测试工具和现场测试工具。网上测试工具分为学生综合调查问卷和教师综合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相关因素。现场测试工具为学科测试卷,主要测试学生学业水平。全区所有样本校均按统一要求,于规定时间,在本校进行统一测试。

七、水平划定与监测报告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答题的实际表现,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学生学业水平进行等级划分和具体描述,以反映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及相关要求的程度。

在划定表现水平和客观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形成区监测综合报告,主要呈现本区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表现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供区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参考,不对外公开发布。

八、组织实施与结果运用

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由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区教育局教育一科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政策指导及全区测试工作组织,发布区级综合监测报告;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研究室承担业务培训、学科工具研发、数据采集及分析、撰写学科监测报告等工作。区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组织现场测试,区教师进修学校配合实施。现场测试依据区级颁布的工作指南要求,以规范的程序和步骤进行。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6

2014年,马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以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依法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禁限用物质及兽药行为,进一步规范生产者畜禽养殖行为,切实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面提升了监管能力和水平。

(一)“瘦肉精”专项整治

(1)深入开展饲料环节整治。一是开展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普法宣传;二是组织开展了饲料经营门店大检查,督促建立健全购销台账,严禁销售“三无”产品和拆包、分装饲料。

(2)深入开展养殖环节整治。一是督促养殖场(小区)完善养殖档案,如实记录商品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来源,并保留相关凭证;二是建立了活畜养殖安全承诺制度和出栏保证制度。生猪、肉牛、肉羊养殖场户要承诺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保证所销售的活畜不含有“瘦肉精”;三是加强了养殖场户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瘦肉精”抽检。日常监督检查将查验养殖记录与抽样快速检测相结合,及时发现养殖环节存在的问题;四是加强了出栏环节“瘦肉精”抽检。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同步制度,对出栏活畜按2%比例实施批批抽检(不足50头的至少抽检1头),检疫和抽检合格后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销售行为。

(2)加强畜禽养殖环节安全用药监管。通过检查,督促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用药记录,落实休药期制度,指导养殖场(户)科学使用投入品,依法查处养殖环节违规使用原料药和抗菌药物的行为。

马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

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7

一是成立质量检测领导小组,制定检测工作方案。学校成立了以朱新华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质量检测工作。根据惠农区教体局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市十中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工作流程、人员分工、职责,确保质量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召开动员会,部署安排迎测工作。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市十中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实施细则》,让教师了解监测内容、监测对象、监测工具、监测时间。明确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意义及各节点的工作任务、要求。

三是营造检测氛围,强化师生的迎检意识。给四、八年级学生家长发《市十中xx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检测的目的、意义、时间、各阶段工作任务,全力配合学校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制作2块活动展板、3个条幅,定期宣传质量检测工作,让质量检测工作成为本阶段校园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召开2次迎检工作人员会议,学习《现场操作手册》、《组织工作手册》,熟悉检测当天的工作流程。观看检测工作视频,强化检测工作的现场感、模拟体验检测工作程序。

四、做好学科知识复习工作,确保学生真实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安排四、八年级语文、音乐、美术老师组织编写了数套复习试题,系统复习相关知识点;配合惠农区教体局做好四、八年级音乐、美术学科的抽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关知识点;在教育部质量检测中心网站下载音乐检测软件,及时组织四八年级学生模拟演唱,熟悉检测工具,体验检测情景,确保学生的真实水平得到充分发挥。

桂头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 篇8

一、学校基本情况

目前,我校有中心小学1所,分校点12个。下学期,学生预计1900多人,教学班55个,教职工148人。我校是全县乡镇当中布局调整最早的学校。2005年秋季,我校就已将14所村级小学的五六年级并入镇中心小学,截止上学期,我镇已将部分村级小学的三年级及所有村小的四至六年级学生并入镇中心小学,并撤并了2所村级教学点。按布局调整计划,下学期将所有村小的三至六年级学生统一并入镇中心小学。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最为关注、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近年来,我校毕业班统考成绩均排在全县前列,学生在文体、书画等方面亦取得了骄人成绩。但教育教学质量与县一小二小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足以说明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不高,急需要我校深入反思,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迎头赶上。

二、当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及其原因

1、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表现为:我校教师当中有一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民转公的,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不高,课堂教学形式老套,工作热情不够高涨,这些都成为了影响我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随着近几年我校大批年轻优秀教师调至县一小、二小,今后我校教师整体素质不得不令人担忧。

2、部分教师的学科教学成绩不够理想,多年徘徊不前,归根结底,我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备课时没有把教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少数教师有全盘照抄教案的陋习,造成上课时教师自己底气不足。二是教师对教法学法钻研不深入,上课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课堂组织能力有待加强。三是在上课当中没有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后弥补不及时,辅导力度不够大。

3、教育信息化没有很好地渗透入课堂教学当中。我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无论在数量还是在档次,在全县各乡镇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使用率有待提高。由于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不高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年轻教师怕麻烦做课件,是致使多媒体设备使用率不高的主要因素。

4、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有待加强。习惯养成包括两个方面,即良好的日常行为行惯和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近几年,我校各班学生习惯养成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中心小学,因此对村小并入的学生以及一年级新生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5、教学常规管理环节有待落实、规范。导致这现状的原因为,学校的教学监控体系落实不够到位,检查力度不够大。

6、学校布局不合理。体现在村级教学点多、分散,管理难度大。村小班级学生人数少,课堂气氛不活跃。此外,村小的校产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时常遭到人为破坏。布局不合理,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使教师缺编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7、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学校周边各种店铺林立,尤其是网吧,成为部分学生逃课后向往的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今后采取的对策

1、针对“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大力开展学科教研活动,使中老年教师教学理念得到应有的更新;二是稳定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校际年轻教师教学大比武、优化教学质量奖评估细则,进一步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三是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开扩教师的教学视野。

2、针对“部分教师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对策。一是通过领导谈话,详细了解教师心理动态,以人性化的方式鼓励教师热情参与到工作中来;二是学校领导班子、教研组长要切实加强对教学业绩不理想的教师的课堂指导力度,通过听课,评课,指导设计教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三是加强课堂巡视力度,对课堂纪律散慢的班级进行通报教育,促使教师加强课堂纪律的组织。四是加大“兵教兵、兵考兵”活动的开展力度,加强对教师辅导方式的指引,避免形式化。

3、针对“信息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渗透不够”的对策。一是学校组成电教小组,专门负责全校电教设备的维护;二是开展校本课件制作培训,力求使80%的教师会熟练制作课件,并会操作电教平台,且能得心应手地将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三是开展校际优秀课件评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积极性和制作水平。

4、针对“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有待加强”的对策。一是每学年通过对一年级新生、村小并入中心小学的学生进行强化教育,通过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桂小学生行为十不准”,使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形成自觉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优良校风;二是开展各类学风评比等活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形成你追我赶的学风。

5、针对“教学常规管理环节有待落实、规范”的对策。一是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二是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通过听课指导,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三是实行教研组每月一查、教导处每学期三查的教学常规检查机制,要求常规工作做得差的教师写出整改措施,学校定期跟踪检查指导,促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得以落实;三是持之以恒地开展优秀教案、学生作业展、优秀教研组等评比活动,强化教师的常规质量意识。

6、针对“学校布局不合理”的对策。学校布局不合理是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症结。因此,我校今后将大力实施《桂头镇小学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到2011年9月,全镇小学的分校点由原来的12间减至4间,只保留杨溪分校点、七星墩分校点、新街分校点。布局调整的原则是一定区域内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将附近的较小的分教点并入其中;将撤并闲臵的教育设施改为幼儿园等,做到成熟一所,调整一所。

7、针对“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的对策。一是学校将交由派出所、城监、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学校附近商贩的管理;二是校内通过开展“拒进三室一厅”、“拒买食不合格过期零食”等主题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综上所分析了我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形成原因,并就我校实际提出了一些今后管理上的对策。今后,我校将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桂头镇人民群众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勤勉的态度,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努力谱写人民满意教育新篇章!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9

尤镇中心小学 尤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三年规划与整改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学校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根据新和县教育局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尤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育人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二、工作思路

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增强两个意识,严格六个管理,实现四个提升。

围绕一个中心,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增强两个意识,即增强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六个管理:即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加强设备资金管理、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实现四个提升:即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毕业班成绩、提升学校形象。

三、组织领导

组长:阿卜杜外力.阿木提(校长)教育教学第一负责人 成员:买买提.司马义(常务副校长)组织教育教学

买热木沙.阿木提(教研室主任)安排教育教学工作

麦尔哈巴.吐拉甫(教务主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哈里旦木.艾依提(政教主任)负责学生全面发展 古丽努尔.衣明(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学生全面发展

祖力皮艳木.艾米都力(教研员)负责小课题研究

四、主要目标

1、构建全员德育体系,发挥校内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使德育生活化、主题化,课程化;

2、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构建 “参与探究、合作创新、发展个性、师生互动”的充满浓郁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打造一支既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又能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既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的教师队伍。

五、实施步骤

1、成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领导小组,专题研究“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开展,拟定“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及相关文件。指导、督查开展活动。

2、召开“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重大意义,动员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活动之中。

3、各学科结合实际,研究拟定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阶段:

(一)、分析不足,找准原因

全体老师要认真依照《新和县教育局“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客观地分析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管理形式、教学质量的现状,摸清问题、分析不足、找准原因,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二)、完善制度

学校要根据方案要求,建立完善教师学期学年考核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具体工作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①深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切实提高师德师风水平。

②积极开展师德楷模先进评选活动,树立典型,以一线教师的先进事迹和良好师德品质感染、熏陶、引导广大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校长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应确立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的思想。分层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参加提高培训,举办创新工作论坛等,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在思想上要保持高度的组织观念。加大选拔干部力度,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和考察年轻干部。

改进用人方法,真正将素质好、业务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同志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

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整体素质,建立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工作踏实、勤政廉洁的校领导集体。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创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有计划地开展优质课、教学新秀等评选活动,让广大教师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脱颖而出,逐步打造一支安教、乐教、善教的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多种培训培养方式,扩大教师视野,汲取发达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经验。

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建设,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加强“名师”队伍建设 严格执行中心校各项相关制度。

通过“师徒结对、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等形式引领和带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5、抓好校本教研培训活动。①、深化教师继续教育。

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校本培训为主阵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创新意识,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确定重点培养目标。

②、推进“教师成长六个一工程”。

交一篇典型教学案例。案例要符合课改精神,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有个人鲜明的特色。

上一节展示课。各教研组要组织好公开课的听课环节,加强听课考勤,提倡全员参与,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听课、评课活动,达到全勤听课评课的要求,各科老师必须按照要求和安排,自觉主动地参加听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要组织集体评议活动,要有记录,有反馈,有总结。

出一份完整的试卷。命题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学科教学改革,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学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

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应围绕各学科课堂教学如何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要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学科性、实践性。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深刻回顾和反思,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客观分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探索改进的办法。

当一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要抓好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主要实行校长负责制,由各组长负责实施,按照“五定四有”(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教案、定中心发言人;有较好的教案、有生动的讲解、有热烈的讨论、有概括性的总结)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成员的智慧,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好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

订阅一份所教学科的专业刊物。把握教育发展脉搏,努力提升教育教学品位。

6、实施“教学质量工程”。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围绕教学抓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突出做好五件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质量;二是积极倡导抓好学生课前预习;三是加强专项教学研究;四是强化重点学科教学;五是加强教学质量反馈。

7、完善各类激励机制。

根据学校实际,细化考核细则,明确奖惩措施,推开分配档次,逐步实现优质优酬,不断提升教师职业责任心和工作进取心。

8、抓好课题研究与管理。

加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以解决教学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为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服务性。制定科研规划、管理办法及奖励办法,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到每一个课题有研究情况报告,有研究计划,有阶段性小结,有研究成果。

总结阶段

1、全面总结。对“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的开展情况、经验和体会进行全面认真的总结。

2、总结表彰。召开全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活动经验交流和总结表彰会,组织管理效益显著、质量提升突出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对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3、奖惩办法。依据“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考核制度,对全校教师进行考核。

措施保障

(一)以德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健康体质。

借助校运会、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形式开展阳光体育节活动,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快乐一辈子”的阳光体育节创办主旨。

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树立体育运动意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全面实施《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的的体育锻炼。

2、全面启动“书香校园”创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开设师生共读课,积极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多彩的阅读活动,努力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积极倡导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的书香理念,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多彩的阅读活动。

开展古诗考级、读书小神童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开设以书法教学为主的校本课程,让校园散发幽幽墨香。

明确各年段学生的阅读量,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课外读书活动机制。

3、深入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加强德育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好升旗仪式,重大节日主题活动等德育阵地,营造健康生动、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搭建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

积极开展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特别是自律、卫生、礼仪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努力创设一个“我成长、我快乐”的成长环境。

继续积极开展传统美德传承与学生良好品行养成的实践探索活动,进一步推进“让学生在道德细节的体验中成长”这一德育模式的尝试与研究。

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抓手,以创建走廊文化、班级文化为依托,以少先队活动、心理辅导平台、“阳光少年”——健康成长俱乐部、校园广播站、德育成长导师制、班队课等为主要活动形式,着力构建和谐、人文、书香的育人环境。

继续推进学生成长导师教育活动,建立一支敢于创新的德育队伍,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的阵地作用,努力拓宽校内德育渠道,尽快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德育机制。

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制,通过开设讲座、演讲比赛、技能演练、消防演习等活动载体,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打造平安校园。

4、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开展“科学在心中,创新在手中”的“创新科技节”,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志趣。

继续保证时间开设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建好综合实践基地,明确职责和任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积极开展“三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比赛活动。发展校外教育,利用文化部门、社会团体和向学生开放的各种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及小课题研究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5、抓好“兴趣特长”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特长。组织开展学科竞赛、特长展示、社团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按照教育部关于体育、艺术、“2+1”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设计达标标准,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各类兴趣特长活动。

(二)以教学为中心,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积极稳妥推进课程改革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学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掌握课标。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3、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第二、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并在教师工作量化评分中扣分。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学校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还可以优先评优评先等。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中心小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总结 篇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 为加强粮食流通行业管理,推进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规范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 构行为,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国家粮食局关于建立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的通知》(国粮发〔 2006〕 146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我局按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管职责, 结合粮食检验监测工作实际, 制订了 《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 现印发给 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

附件 1: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2: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监督评审(自查表 二○一○年十月十四日

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规范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行为, 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粮食局关于建立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 系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粮食局根据开展粮食质量检验监测工作的需要, 依托现有粮食检验资源, 择 优选用,建立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直接承担国家粮食局委托的检验监测任务。

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监测机构的原隶属关系不变,人、财、物 管理关系不变(中央财政给予投入且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国家粮食局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国家监测机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监测机构分为省级监测中心、区域监测站和综合检验中心三类, 实行统一命 名挂牌。省级监测中心按“省名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命名,区域监测站按“省名 +所在 地名 +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命名,综合检验中心按“所在地名 +国家粮食检验中心”命名。

第五条 国家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独立法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粮食检验机构等属于非独立法人的,须经本单 位法人代表授权,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有稳定的公益性事业经费保障。(三计量认证有效。

(四具有与承担的粮食检验监测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场所、检验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和环境条件。

(五具有与承担的粮食检验监测任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第六条 国家监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检验能力:(一省级中心:能够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检验各类粮油产品 的质量、内在品质和卫生安全项目;具有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开展主要粮油 产品质量跟踪和标准研究验证检验的能力。

(二区域监测站:能够依据国家和行业粮油标准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检验当地主要粮 油品种的各项质量、内在品质和主要卫生安全项目。

(三 综合检验中心:具有比较全面和完备的粮油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专业化检验能力, 具有较强的粮油标准研究和参与国际验证检验的能力。主要依托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 粮食检验机构建设。

第七条 国家监测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协助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有关法律法规、方 针政策和粮油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

(二协助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经费预算,提供相应的 技术支持。

(三承担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储备粮及其他政策性粮食的例行监测、质量监督抽 查与普查工作。

(四开展收获粮食的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原粮卫生监测,提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 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项目、重点监管对象,以及粮食收购质量控制、当地粮食出库必 检项目与强制检验的政策建议。

(五在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下,指导粮食经营者建立粮食质量安全内部 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出证索证制度、储粮药剂使用与 管理制度、质量档案制度等;协助开展对粮食经营者履行粮食质量安全责任、执行国家粮油 质量安全标准与技术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减少产后粮食损失。

(六承担收购、储存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督检验和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粮食的出库检 验工作。

(七承担粮食质量安全重大事故与纠纷的调查、鉴定和评价,接受委托、仲裁等检验 工作。

(八收集、报送当地粮食质量安全信息,提出有关工作建议和意见。

(九开展有关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技术、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等技术研究,承担国家、行业和地方粮油标准的制修订及验证工作。

(十开展有关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第八条 国家监测机构应当承担下列义务:(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开展检验工作,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 检验报告,妥善保管备份样品和检验档案,并做到随时备查,可以溯源。

(二履行检验数据保密义务,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擅自公开或者向他人提供检验数 据。

(三不得从事可能影响检验公正性的经营活动或其他业务,管理与检验技术人员不得 在粮食经营企业兼职。

第九条 实行定期监督评审制度。国家粮食局定期组织对国家监测机构的监督评审。

(一优选粮食质量管理、粮食检验和计量认证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经培训并考核合 格后,颁发《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监督评审员聘书》 ,纳入监督评审专家库。

(二定期从监督评审专家库中抽调专家,组成监督评审组,对国家监测机构进行监督 评审。每个国家监测机构在 3年内,至少接受 1次监督评审。

(三监督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监测机构的基本条件、检验能力、工作业绩和履行职 责义务等情况,评定结果的认定,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监督评审(自查表》(见附件的要求执行。

第十条 国家监测机构应于每年 12月 30日前向国家粮食局报送工作总结, 并附 《国 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监督评审(自查 表》。发现重大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发生领导班 子成员变更情况时,应当及时报告。

第十一条 实行检验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国家监测机构应建立检验技术人员考核档案, 记 录检验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及考核情况,检验技术人员每年参加业务培训和技能培 训时间不少于 80个学时。国家粮食局定期组织国家监测机构的检验技术比对考核。

第十二条 国家粮食局为授权挂牌的国家监测机构颁发《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证 书》(以下简称机构证书 ,并予以公告。机构证书有效期为 3年。

国家监测机构在机构证书有效期满前 3个月,须报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向国家 粮食局提出换证申请。国家粮食局根据申请机构完成任务、机构自身建设和专家评审考核结 果等情况,确定是否延续授权。准予延续的,核发新的机构证书。

对申请机构的性质、资质、办公场地、检验能力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必须重新考核。第十三条 国家粮食局为国家监测机构颁发 “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检验专用章”(以 下简称国家检验专用章。国家检验专用章应当在机构证书有效期内使用。

国家监测机构应专门登记国家检验专用章使用情况,严格审批程序,注明使用事项、时 间、经办人和审批人等。国家检验专用章的使用登记应长期保存。

第十四条 国家检验专用章仅限用于执行政府部门下达的检验、监测、抽查等任务时使用, 不得用于出具企业委托检验报告和证明等其他业务。

第十五条 国家监测机构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粮食局将予以警告、要求限期整改, 直至撤消授权挂牌名称并收回机构证书和国家检验专用章:(一计量认证失效仍向社会提供数据的;(二出具虚假报告的;(三监督评审不合格的;(四比对考核连续两年出现不满意结果的;

(五 检验能力下降, 不适应检验工作要求, 或检验数据出现较大错误造成严重影响的;(六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或未履行职责义务的;(七瞒报、迟报或不报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件的;(八违规使用国家监测机构名称和国家检验专用章的;(九违规开展影响检验监测结果公正性业务活动的;(十发生严重泄密事件的;(十一其他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十六条 国家粮食局按本办法第十五条做出处罚的, 由相关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监督落实。

第十七条 《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监督评审(自查表》为本办法的组成部分。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国家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监督评审(自查表 被评审单位法人名称(公章 : 授权挂牌名称(印章 :授权证书编号: 评审 项目 序号

评审内容及判定标准

评审结果

(符合记 Y ,不符合记 N 评审结果简要说明 基 本 条 件 *1.1 独立法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含全拨和差拨 □全拨;□差拨 *1.2 有稳定的业务工作经费来源(包括财政拨款和检验业务收入,不含仪器配置费;省级中心近3年年人均经费不少于 6万元,区域站不少于 4万元

1.3 能够正确掌握和使用国家和行业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与技术规定 *1.4 计量认证有效 1.5 具备与粮食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房屋,实验室环境条件符合有关要求(省级中心房屋建筑面积不 少于 1200平方米,区域站不少于 600平方米 现有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 1.6 检验仪器设备原值总额(省级中心不少于 200 万元,区域站不少于 50 万元)现有仪器设备原值总 额 万元 1.7 专业技术人员(省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10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3 人;区域站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5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 1 人)现有全部人员 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名。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的 名,中级职称(含 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的 名 人员培训(有培训计划,并

开展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建有人员培训、考核档案)全年共有 人次参加专业 技术培训 评审 项目 序号 评审内容及判定标准 评审结果(符合记 Y,不符合记 N)评审结果简要说明

基 本 条 件 1.8 管理 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能有效运行 检验报告授权签字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含粮油质量检验师职业资格和 5 年以上本专业工作经历 及时报送机构变化情况和工作动态信息 1.9 必备检验仪器设备: 省级中心: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 度计、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面筋测定仪、降落数值测定仪、实验磨粉机、粉质仪、拉伸仪、烘焙设备、实验砻谷机、实验碾米机、电热烘箱、电动振荡 器、测水用粉碎机、锤式粉碎机、电动粉碎机、马弗炉及其他设备 区域站: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计、酶 标仪、面筋测定仪、降落数值测定仪、实验磨粉机、粉质仪、实验砻谷机、实验碾米机、电 热烘箱、电动振荡器、测水用粉碎机、锤式粉碎机、电动粉碎机、马弗炉及其他设备 超过必备的检验仪器设备: 尚无必备的检验仪器设备: 检验 能力 2.1 常规质量指标(注明能够检验的具体指标名称)

2.2 储存品质指标 2.3 卫生指标 *现场抽检 3 评审员现场指定检验指标 指标名称:(附现场检验报告)工作 业绩 主要工作业绩和发挥的作用(包括职能作用和地位,参与行业内质量监管,配合有关部门工 作,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等情况;具体的工作业绩:每年承担有关部门下达的检验任务次 数,近3 年年均承检的样品份数,参加研究、起草或验证粮油标准项数,其他业绩。)

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篇11

煤(焦)炭采制化人员资格培训、煤质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

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煤检中心)本体实验室为成立于1954年的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1987年获得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授权,是首批建立的22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之一。

1997年,国家煤检中心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认可,是严格按照国际通行质量体系ISO17025运行的公正检验机构,是国内煤(焦)炭检验、煤质仪器鉴定、测试的技术权威机构。

国家煤检中心几十年来一直从事煤炭分析试验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国内规模最大、最具雄厚技术实力、最有权威的国家煤炭检验机构,是我国煤炭分析方法检测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技术委员会(ISO/TC27)国内技术归口单位,代表中国参加每两年一次的ISO/TC27标准化会议。我国现行的煤炭质量检验国家标准绝大部分由国家煤检中心制定。

在保持行业领先技术的同时,国家煤检中心为您提供高水平的人员培训服务,致力于提高整体行业的检验能力,为检验提供先进科学的保障。

培训特点

 培训内容全面——覆盖了煤炭检验实验室从煤质基本知识、检验技术、仪器设备使用与检定、检验数据综合审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到实验室管理、实验室认可等全部内容,能满足不同煤种、不同用户、不同检验项目以及不同培训层次的要求;

 培训工作权威——作为绝大部分煤炭检验方法国家和煤炭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国家煤检中心具有标准的解释权,培训业务技术最权威;  培训水平高,效果好——派出从事对外培训的都是煤检中心自己多年培养并经专门教学培训的专业科研人员,具有多年煤炭检验方法科研经历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坚持有针对性教学、务求实效的培训风格;  强调服务,注重实效——煤检中心强调包括对外培训在内的所有技术服务中的客户第一意识,在服务中真正落实贯彻满足客户需要的要求,并且重视培训的实际效果,让客户感到困惑能解开,水平有提高。

培训业绩 近五年,已成功开办170期培训班次,培训人员7000余名;

 培训经历遍及国内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如神华集团、兖州、两淮、大同、枣庄等等,国内主要电力集团公司如大唐、国电、国能等,其他如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检测、商检等;

 经我中心系统培训过的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在2008年中电联举办的全国电力系统采制化比武中,取得了团体和个人均第一的好成绩。

谁该参加

 各种煤(焦)生产或洗选企业的煤质管理、检验、生产技术一线人员和采制样相关人员;

 各电厂、焦化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建材厂、纸厂、民用供热等燃料检验单位人员;

 各节能中心、燃料质检机构相关人员;  从事煤(焦)贸易的专业人员;

 拟要进行煤(焦)检测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证的实验室相关人员。

培训内容

 各种形式、各种项目的煤(焦)炭采制化人员资格培训;

 煤炭实验室认可知识及评定导则、煤炭检验中不确定度评定培训;  煤质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  煤质分析新国家标准宣贯培训;  针对各单位实际情况的培训。

培训形式

 煤(焦)炭采制化人员资格培训采用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其它人员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  既可来我中心学习;

 我中心可派人到各单位进行培训或考核发证;

 可应各单位的要求到国内其它地方进行培训或考核发证;  培训结束后,安排考试,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

师资力量

中心部分专家简介: 韩立亭:男,研究员,全国煤炭标准化委员会检测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委员会(ISO TC27)专家,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GB 475《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T 19494《煤炭机械化采样》、GB/T 219《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 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实施指南》、《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煤炭机械化采样实施指南》等多本专业书籍的主编或副主编,享誉海内外的专家。

李英华:女,研究员,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GB/T 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18666《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者,《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实施指南》等多本专业书籍的主编或主审,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资深评审员,享誉海内外的专家。

张克芮:女,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矿物燃料委员会(ISO TC27)专家,GB/T 216《煤中磷的测定方法》、GB/T 1574《煤灰成分分析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副主编、《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总审定,享誉海内外的专家。

李宏图: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21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T 5449《烟煤罗加指数测定方法》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在实验室管理、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皮中原: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T 19952 《煤炭在线分析仪测量性能评价方法》、GB/T 15459 《煤的抗碎强度测定方法》、GB/T 214 《煤中全硫测定方法》、GB 475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在实验室管理、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邓秀敏:女,高级工程师,技术主管,长期从事煤炭分析方法、仪器及标准研究,GB/T 479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GB/T 5450 《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GB/T 19224 《烟煤相对氧化度测定方法》、GB/T 4632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煤炭化验手册》多本专业书籍的编者,在煤质分析多个项目上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

孙 刚: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19227《煤中氮的测定方法》、GB 482《煤层煤样采取方法》、MT/T 1013《煤炭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煤炭机械化采样机鉴定、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王丽华:女,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1341《煤的格金低温干馏试验方法》、GB/T 15458《煤的磨损指数试验方法》、MT/T1015《煤的塑性测定—恒力矩基氏塑性仪法》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尤其是煤炭焦化指标测定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

杨华玉: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215《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连续多年担任CNAS煤炭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项目协调人和技术统计专家,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统计学应用、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王文亮:男,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15458《煤的磨损指数试验方法》、MT/T《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仪器法》等多项国家国家/行业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和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颇有造诣。

孔令坡:男,工程师,博士,GB/T 19227《煤中氮的测定方法》等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常规项目、商品煤人工采样、煤样制备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上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邢秀云:女,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工作多年,GB/T 476《煤中碳氢的测定方法》标准的修订者,在煤质分析多个项目尤其是发热量测定方面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秋湘:女,工程师,硕士,从事煤炭检验标准化研究和煤炭实验室管理工作多年,全国煤炭标准化委员会检测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在实验室管理、煤质分析方面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联系我们

地 址: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国家煤检中心,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 010-84262376 84262351 84262767 传 真: 010-84264852 联 系 人:(自动)

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工作检查汇报 篇12

我中心校,共有6所村级小学,其中,5所为朝阳市三星级学校,1所为朝阳市四星级学校。整体布局呈梯形分布,朝北公路东西延伸贯穿全境。建筑面积6376平方米,占地面积66379平方米。远程教育校校接通,85台教学、办公微机,加大了教育资源的宽度与教育发展的速度。40个教学班,999名学生。91名教师中,中共党员37名,小学高级61名,中学高级5名,朝阳市优秀3名,北票市优秀7名,各级骨干23名。大专学历86.8%,本科学历22%。

八十年代初,我镇的小学教育,还处于自身发展低谷,教师学历达标不足17%,生均操场面积不足2平方米。校舍陈旧,师资匮乏,所有管理只限于“统考”。学苗流失十分严重。

87年,郑家学校建起一座1276平方米的二层教学楼。良好的办学效益,使得各村纷纷效法。西台吉村,废旧立新,在最好的地段划拨土地30亩,建起1445平方米的太阳能教学楼。哈只海沟村扳倒扶起建起1087平方米的标准化教学楼。全镇6所小学于94年一次性“高标准”通过了“普九”验收。

良好的办学条件,为教育教学、研训工作等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97年,“目标教学”实验工作,被北票市评为“教改先进集体”。

98年,宋杖子小学《愉快教育》实验,被北票市教改领导小组评为一等“科研成果”。西台吉小学《珠像心算》实验,被朝阳教科所评为“优秀科研成果”。

99年,西台吉小学探索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激情启思导行》教学模式”被省评为“优秀科研成果”。

2002年,伴随国家新一轮课改实验,我镇中心校作为市试点校,又把发展目标瞄向了高、新、快。五年间,91名教师,计算机二级获证84人,普通话获证87人。推荐各级优秀课、示范课,北票级35节、朝阳级7节、省级4节,优秀案例2篇。完成省《思品课活动化教学实验》和国家《教学反思》全程实验。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八抓、三查、一提高”研训管理模式,被北票市教育局汇编成书,在全市交流。课标考试:04年第六,05年第五,06年第二。学生文化竞赛:03年第六,04年第二。毕业生成绩:03年第五,06年第十六。学校工作综合评估:04年获北票市“优胜单位”,05年获北票市“先进单位”。06年再获“先进单位”。

上一篇:数字电视标准对我下一篇:公安消防部队从严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