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2024-11-03

《行路难》(精选7篇)

《行路难》 篇1

行路难、停车难的问题在我国高校中较为突出, 同济大学ABC广场也存在上述问题。作为动态交通空间, 其功能在于疏导人流和车流;作为静态交通空间, 它承载着学院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停放;作为学院的活动空间, 它又需要考虑人的使用和体验。

一、动态交通分析

1. 交通量分析

ABC广场每周一到周四流量较大, 为了调查ABC广场动态交通量, 我们于每周四7:45~8:15 (早高峰) 进行交通流量的统计, 平均流量结果如图1~3所示, 可以发现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有如下特点。

(1) 行人

与机动车、非机动车相比, 行人流量是调研时段内最大的。其进入广场的方向以西侧最多, 主要为学生人流;其次为东侧, 主要为教师人流, 原因主要与学校功能分区以及入口有关。宿舍区位于广场西侧, 学校主入口位于其东侧。

(2) 非机动车

与行人入口恰相反, 非机动车最多进入的入口为南侧入口。原因有二:一、南侧入口距离非机动车停车点最近最方便;二、广场铺地凹凸不平, 不利于非机动车行走。

(3) 机动车

即使是在上课高峰期, 机动车进出ABC广场的数量也并不多, 并且其流量并没有特别集中在某个短时间段, 在时间上相对分散。其进入ABC广场主要来源于南入口, 其次是东入口。

综上所述, 行人是主要交通流量的来源, 以东西入口为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流量较少, 以南侧入口为主。并且可以认为, 交通流量并非是造成行路停车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2. 拥堵节点分析

观察发现, ABC广场内存在两个较明显的拥堵点。在这两个拥堵点处, 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均产生了冲突, 但此冲突均为临时性的, 具有一定随机性, 并非是一个持续的拥堵过程。

这两个拥堵点是广场空间中的重要节点。节点一是车辆的主要进入空间。节点二连接了广场的东西两侧, 是一个转弯的区域, 车辆通常需要减速才能通过;并且其位于B楼、C楼的出入口处, 承载着较多人流出入。因此, 存在一定流线上的干扰。

由于这两个节点本身的空间就不够充裕, 一旦车辆占用了空间, 极容易造成断面上的堵塞。

二、静态交通分析

1. 停车数量分析

我们连续三日每2个小时进行停车数量的统计, 并计算其平均值。调查结果可知, ABC广场在14:00左右出现停车高峰, 并且10:00~16:00这个时间段的停放总量比较稳定。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时间, 进出广场的车辆交通流相对较大。

2. 停车空间分析

ABC广场本身可以视为两个偏线性空间的连接, 停车空间也沿着广场两侧线性分布, 呈现出将广场包围的趋势。笔者分析了停车空间对广场空间带来的影响:若广场内部没有停车位, 其西侧广场为两侧建筑主立面及一侧建筑山墙面围合, 东侧广场为两侧建筑主立面围合;由于停车空间的占据, 使得原本偏线性的空间变得更加线性, 更容易造成通过而非停留。使其背离了应有的公共活动功能, 空间品质大打折扣。

三、问题总结

(1) 广场本身集结了周边建筑的入口, 而人们往往习惯于就近停放, 导致ABC广场, 尤其是建筑入口区域成为车辆停放的集聚区。

(2) 机动车/非机动车大量、长时间的停车造成对空间资源的占用, 导致了即使交通流量很低, 也会存在行路难、停车难的问题。

(3) 由于ABC广场的东西两个区域是通过错位的方式形成围合, 行车过程中需要转弯。且错位处恰好为三个建筑的入口, 是人流的汇集处。因此, 进一步恶化了广场的交通情况。

(4) 上下课时段以及午餐、晚餐时段为高峰期, 而非高峰期, 人流、车流以及非机动车辆极少。因而, 笔者并不反对ABC广场内的机动车停放, 并由此提出了改善建议。

四、改善建议

1. 改善拥堵节点

结合绿化拓宽局部道路, 保证在有路边停车的情况下, 仍能有充裕的空间供机动车行车。

比如, 可以适当增加节点1处的东侧绿地, 或将该绿地结合停车位进行改造, 疏通这一拥堵节点。

由于节点的拥堵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自行车停车占用造成的, 因此需要对自行车进行停放分流设计。比如, 可以将建筑南侧再开辟一个出入口, 以减缓A、C区域的自行车停放压力。同时, 需要配合以自行车管理, 划定合理的停放区域。并使用明确的分界线使停车行为变得较为规范, 避免乱停乱放的现象出现。

2. 采用外围停车的方式

通过利用该建筑群外围的停车空间, 使得交通流线环绕在空间外围, 不对内部造成干扰, 从而减少进入广场的机动车数量以及停车数量, 保证步行的舒适环境。但是, 这一措施也减少了司机的便捷性, 往往需要绕行较长一段路才能到达目的地。因此, 可以在适当的部位增设入口, 减少由于绕行带来的不便利。

3. 政策控制

由于ABC广场的空间是有限的, 其可容纳的车辆数也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超过这一范围就会带来一定的交通问题。当ABC广场的车辆停放量达到一个值时 (比如40) 时, 就应便禁止车辆进入, 并引导其停放在广场周边区域。

摘要:通过对同济大学ABC广场的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进行调研分析, 从空间设计、空间资源分配等角度阐述了该广场行路难、停车难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静态交通,动态交通,空间分析,空间资源分配

参考文献

[1]孙建军, 颜昌文.浅析同济大学校园交通[J].山西建筑, 2008.

[2]冷杰, 晏克非.同济大学校园停车改善方案[J].交通与运输, 2003.

[3]郭禹辰, 项伊晶.校园交通特征的研究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2012.

出门方知行路难 篇2

2005年春天,在那百花盛开的日子里,我想在家乡的黄土地上大显身手,在朋友那里借了几千块钱,购买了花生种子、化肥及农药,一下子种了二十来亩花生。

花生苗期,我和妻子精心打理,松土,除草,施肥,花生长势非常喜人。到了初秋,花生落花、结果,都非常顺利。眼看花生丰收在望,可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连阴雨,一下就是一个多月,花生秧被淹死,花生果有的在地下腐烂,有的则长出绿芽子,二十来亩花生全泡了汤,投资的几千块钱也打了水漂。

曾经生我养我的黄土地给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后来,朋友来讨债,我们只好扒东墙补西墙,东挪西借把钱还给朋友。

这场连阴雨像一盆凉水扑面向我浇来,一下子凉到了我的心底。家乡的田地实在是无法种下去了,就在那个秋天,我伤心地离开了家乡。

七里湖的养猪高墙

2005年秋末,经舅舅介绍,我驱车去钟祥市七里湖一家劳教所养猪场。听舅舅说,前些年都是一些劳教犯人在养猪,有的犯人从养猪场里逃走了,后来,劳教所干脆不让犯人养猪了,场子包给了别人。

走进养猪场的大院,我有种进入监狱的感觉,六七米高的院墙,墙顶沾满了玻璃渣,墙壁上隐约还能看到用石灰写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八个大字。

面对这种环境,我仿佛成了一名犯人。养猪场大院占地100多亩,存栏肉猪及种猪、母猪3000多头,规模不小。

到养猪场的第二天,舅舅就教我打饲料,当地称粉饲料,说是粉一吨饲料付给6块4毛的工钱。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粉饲料前首先是备料,先把要粉的玉米、豆粕、营养源、麸皮等用小铁车拉或是自己用肩扛到粉碎搅拌机旁,有的玉米包子达200斤重,豆粕也有180斤,我个子小,扛200斤的包子有种泰山压顶的感觉。

好不容易把一吨料备好,就打开粉碎机,开始粉玉米、玉米饼、豆粕等物料,粉完后再把麸皮、营养源、骨粉、鱼粉等倒进机子里开始搅拌,待搅拌均匀后,还得一袋一袋把粉好的饲料放出来,扎了袋口,然后用铁车拉进饲料储备库里。粉一吨饲料少说也得三个多小时,一天下来也粉不了几吨饲料,也就拿不到多少工钱。

粉了一个多月的饲料,整天与上百斤的袋子打交道,十个指头有六七个指甲里面存了死血,两手也麻木不堪,加上粉碎机是一台老掉牙的机器,总是发生故障。若停了机,几千头猪就要挨饿,有时修机得修上一两天,修好了机,储备的饲料也喂完了,又得彻夜赶饲料。我有时站着就睡着了,实在是坚持不住,人也明显地瘦了。考虑再三,我只好走出了七里湖养猪场的高墙。

东莞磨练了我的意志

2006年春节刚过,我和十几位老乡去南方打拼,从家乡郑州乘火车。踏上火车的刹那间,泪水不由自主地淌了下来,这就意味着我要远离亲人,去陌生的地方漂泊。

火车像家乡的老牛毫不停息地跑了一天一夜,到达广州站已是夜里12点。刚下火车,我们在一片人海中挤来挤去,随后,我们租了两辆小面包车,大约行了三个多小时,把我们送进了东莞东城一家木器制品厂。

进入厂门,车间里还有上夜班的工人,灰尘飞扬,像家乡脱粒小麦。

常言说:既来之,则安之。由于堂弟事前与厂方联系好了,我们几乎没办什么入厂手续,就被保安带进了宿舍。疲倦的旅途催眠,我们倒在铁架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我们成了那家木器厂的普工,工资待遇也不怎么好,加班费才两块钱一个钟,工作又脏又累。

十几位老乡有点吃不消,不到3个月,都相继走出了木器厂,有的回家种田,有的出去找厂子。找厂子的老乡找来找去,还是这山望那山高,结果找到的厂子也不是那么如意。

惟有我留在木器厂,一来年龄大了,二来没啥文化,又没个技术,出去找工作是难上加难。我在打磨车间拼命地打磨,在艰辛的工作之余,拿起久违的笔,写一些打工生活的酸甜苦辣。我针对那群老乡出厂找工的经历,写下了《悬崖边上的风景》,在《江门文艺》“卷首篇”发表了,接着,有些散文、诗歌散见报端。

工作再苦再累,我都默默地承受着。也许是习以为常了,我在困苦中寻找工作的乐趣。每当月底,我把那几张微薄的工资寄回家中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给家中的妻子打电话,让她查收。有了钱,孩子们就能继续读书;有了钱,才能养家糊口;有了钱……

《行路难》 篇3

与此同时, 由于某种政治原因, 更多的情况下, 李白常常采用比兴手法, 往往立意隐晦, 归趣难求, 易造成歧义。本文仅以他的《行路难》《蜀道难》二诗为例, 试图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创作个性和创作方法三个方面就其题旨问题予以探究。

《行路难》本为乐府《杂曲歌辞》, 描写的是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离别的悲痛思绪。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三首诗是诗人再返长安的生活写照。在诗中, 诗人经历了一场心灵的选择后, 终于有了清醒的认识:“行路难”, 于是有了明确的选择“归去来”。

值得一提的是,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一连串的历史典故。饱读诗书、熟知百家的天才诗人正是通过这些典故, 曲折委婉、含蓄隽永地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腔热血, 却不被玄宗重用, 报国无门有口难言的复杂情怀。

既然诗人感悟到“行路难”, 决定“归去来”, 那么, 他的“归去来”的内涵又是什么?诗人的“用辞”既做到了“借用”, 又做到了“活用”, 再读“何用孤高比云月”一句则知更是“反用”。这是由诗人壮浪纵姿、豪放旷达的个性决定的。的确, 诗人自有他的“有口难言或瞻前顾后欲言又止”的苦衷, 然而, 胸怀旷达、性格豪迈的个性, 使得他还是做出了明智的抉择:辞官归隐。

纵观《行路难》三首诗, 从某种意义上看, 这是诗人远大政治抱负由希望到失望至破灭的心路历程, 更是诗人求仕之道的人生轨迹。与其说是“行路难”, 还不如说是“仕路难”。从更为普遍的意义观照, 该诗成为古代中国积极进取的知识分子人生的缩影。

《蜀道难》是李白袭用乐府古题写的最富浪漫主义的诗篇。这首诗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 并从中透露了他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一开篇, 极言蜀道之难, 以强烈的感情咏叹点出主题, 为全诗定下雄放的基调。诗人以夸第的笔墨写出了不可逾越的险阻, 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 渲染了神奇色彩。

正当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之时, 诗人笔锋一转, 借“问君”引出愁旅, 以忧切低昂的旋律, 把读者引入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 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 有力烘托了蜀道之难。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 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 然后由静而动, 写水石激漾, 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飞湍、瀑流、悬崖、转石, 配上万壑雷鸣的音响, 造成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强烈的艺术效果, 使蜀道之难描写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让人望而生畏的话, 那么, 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诗到最后写蜀中要塞剑阁, 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诗人从此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的“形胜之地, 匪亲勿居”的语句, 劝人引以为戒, 警惕战乱的发生, 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揭露了蜀中豺狼“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的社会现实,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最后三叹“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收束全文。

纵观《蜀道难》一诗, 诗人一咏三叹, 一叹蜀道之高峻, 二叹蜀道之险恶, 三叹蜀道战祸之惨烈, 一连三换韵脚。唐以前的《蜀道难》简短单薄, 而李白对乐府古题有所创新与发展, 用了大量的散文化的诗句, 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 参差错落, 长短不齐, 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行路难》 篇4

布白重要,书法如此,建筑如此,艺术上更是如此。

宗白华指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他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留白,使得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物理绝缘,自成境界。

朱光潜也说:“美是孤立绝缘的艺术形象。”

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样一首擅长空灵的艺术佳品,一首布白适当的诗歌明珠。

诗是这样的: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是以比喻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本诗当然也是如此。起笔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很明显,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水”流的长远,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是平坦无阻还是一路颠簸?这是本体。至于喻体即比喻人生的什么,作者并没有说明,而是采取了“布白”的方式,给读着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当读者在欣赏、吟咏这首诗的时候,结合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探究作者的生平和命运,进行作品的二次生成,自然就能理解。当读者结合鲍照的经历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明确感受到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出身门第高低贵贱不同的人,“水”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地势”高的“水”走的远,“地势”低的“水”走得近,就好比“门第”高的“人”爬上高位,“门第”低的“人”沉沦下僚,“出身”贵的人走得顺,出身“贱”的人命运坎坷,并由此看出当时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导致的悲愤抑郁心情。正因为曲笔的使用,“布白”的运用,寄激情于平淡,才给读着留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会显得直白,对诗味造成伤害。

接下来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灵深处。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高声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自己,“举杯”“断绝”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之歌声。这里诗人有意“布白”,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而是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以及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本想吐露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和石头,不可能没有感情,比较而言,诗人的心性比一般普通人更为敏感。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没有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怒,已极度膨胀,随时都有可能“井喷”。必须尽情宣泄,必须放声歌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宣泄,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反动的门阀制度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地步了。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沉郁不舒,这正是“布白”之功。

这首诗托物寓意,欲言又止,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说,本诗迂曲婉转,虚实结合。“布白”的存在,使得本诗充满艺术的张力。

难怪清代沈德潜评价本诗说:“妙在不曾说破。”

简析鲍照的《拟行路难》思想内容 篇5

鲍照作为南朝时“独超众类”的诗人, 其诗歌创作的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拟行路难》十八首思想内容丰富,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拟行路难》写寒门素族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不平和愤慨。鲍照早年时一度意气风发, 幻想凭借自己的才华打破“士庶天隔”的门阀制度而步入上层社会。他慷慨高歌“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 会应苏息遇阳春。”后来, 尽管鲍照通过献诗步入宦海, 但在门阀制度的森严壁垒之下一生不得志, 始终屈居下僚, 在残酷现实打击之下, 鲍照自负才华的壮志豪情也一转而为对怀才不遇的不平和愤慨, 并且成为鲍诗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其四:“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全诗充满一种欲言又止, 哭诉无门的悲愤气氛。他有“叹”有“愁”而又“不敢言”, 其悲愤之极, 痛苦之深, 尽在不言中。

再如其六:“对案不能食, 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 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 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皆贫贱, 何况我辈孤且直!”此诗起势不凡, 开篇就进入高潮, 把心中郁积已久的忧愤喷吐而出, 一泻无余。“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两句, 如同浓云中爆发出的雷电, 将压抑的情感无遮无挡地发泄出来。诗人严正表示宁肯罢官不做, 也不愿蹀躞垂翼, 俯仰由人, 显示出刚正不阿, 傲岸不羁的倔强性格。对于不合理的官场, 诗人痛恨不已, 希望与之绝决, 写出罢官归家的欢乐场面。但正如张萌嘉曰:“写出罢官归家, 正多乐事, 乃凭空想象, 莫作赋景看。”诗人凭空想象这样一个归家乐事, 正是诗人对于社会的不平和愤慨到了极点乃至对之绝望的一个安慰而已。

1 写古代妇女被弃之悲惨际遇。

鲍照作品中出现了古代受压迫很深, 地位很低的妇女形象。鲍照对于古代妇女的爱情生活给予了极大关注, 并对他们色衰遭弃的悲惨境遇表示深刻同情。其二写了一对原本夫妻恩爱, 幸福美满的家庭, 因为丈夫的“如今君心一朝异”而使女子“对此长叹终百年”。

在当时的社会, 许多高官厚贾都养着许多女子, 上层贵族奢侈淫逸的生活给妇女带来的却是不尽痛苦。其三中所咏的女子穿的是“被服纤罗蕴芳藿”, 住的是“璇闺玉墀上椒阁文床绣户垂绮莫”由此可见她不是一般的下层女子, 而是上层女子。然而物质生活充裕的她, 在爱情生活上却很不幸, 他整天是“含歌揽涕恒抱愁”, 心中希冀的是“宁做野中之双凫'不作云间之别鹤”。

鲍照笔下受弃的女子中有敢于直面命运, 与之抗争的女中斗士。其九中的女主人公遇到色衰被弃的悲惨遭遇, “今日见我颜色衰, 意中索寞与先异”。但她面对遭弃的残酷现实并没自怨自艾, 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 毅然地与“负义之氓”相决断, 还君金钗玳瑁簪, 不忍见之一愁思“, 发出底层妇女大声抗议的呼声, 表现了她们的觉醒。

2 写政府, 思妇羁役相思之苦。

南北朝对峙时代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复杂, 大小征战接连不断, 使无数家庭夫妻分离, 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家世贫贱的鲍照同下层人民比较接近, 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其十四写男子为国参军戍边“少壮从军去, 百首流离不得还”, 耗尽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 仍不得归家团圆。在故乡远离, 音尘断绝中, 风烛残年的老者对前途发出了绝望的悲叹“将死胡马迹, 能见妻子难”, 其境遇之苦令人触目惊心。

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不仅有征夫戍卒的奔波劳碌之苦, 还有思妇相思期盼之苦。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 常年孤居独守的思妇不禁睹物思人“零泪沾衣抚心叹”, 与朝气蓬勃的春天形成鲜明反差的思妇“窗前生尘明镜垢, 纤腰瘦削发蓬乱”。如其十二, 思妇与丈夫“执袂分别已三载, 迩来寄淹无分音”, 于是思妇朝悲惨惨遂成滴, 暮思遥遥最伤心。“不但时时刻刻泪流满面, 而且相思刻骨已致于“蓬首乱鬓不设簪”, 原来爱美的女子竟相思得心灰意懒, 实令人可怜!鲍照写的虽是小家庭的离愁别恨, 但却通过个别反映出一般, 深刻揭露当时的社会本质。

3 写对人生短促, 变化无常的感叹。

长期的压抑迫害, 政治上的坎坷失意使鲍照贫病交迫, 景况极为悲惨, 也是鲍照对现实失去了幻想, 而在情绪上变得消沉低落, 对人生、实事发出深沉的喟叹。如其十“君不见瞬华不终朝, 须臾奄冉零落销。少年娇艳浮华辈, 不久亦当诣冢头。一去无还期, 千秋万岁无音词。孤魂茕:空陇间, 愁魄徘徊绕坟墓。但闻风声野马吟, 光忆乎生盛年时。为此令人多悲, 君当纵意自熙怡”。诗人以悲观的基调哀叹年华的短暂, 甚至对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的盛年时光也失去了昂扬向上的激情。失意的鲍照由于命运的蹭蹬而产生阿Q似的自我安慰———那些得志的人又能称意多久呢?将来也和作者一样要面对死亡。所以诗人要借酒来麻醉自己“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乍看起来, 诗中情绪似是消极, 事实上它乃是诗人的理想与黑暗、不和理的社会相撞击的产物, 是对不合理制度的一种抗议。现实的困境也激发鲍照对人生、社会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其六中的杜鹃本为弟子之魂, 然而它却是“声音哀苦不鸣不息, 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捉虫蚁”, 断不复天子之尊, 与时事晋恭帝遭遇相类。鲍照所感的富贵无常实是对于人生、社会的困惑。

综观十八首除内容丰富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那就是在这些诗歌中都强烈地表现出鲍照鲜明的个人色彩。无论是写征夫思妇, 还是写被弃的妇女诗人都不仅是纯客观的娓娓到来, 仅以第三者面目出现而已, 总是强烈地突出个人色彩, 即总是包含着作者个人独特感受在里面。从实质上说, 遭遇不平的鲍照是把自己附着在征夫思夫等思想内容上了。他写的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愤慨, 但也借此写出丰富的内容, 反映了社会的种种不平。这种主体意识的流露, 正是生活心灵化, 心灵生活化的表现, 实乃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行路难》 篇6

一、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

(一) 揭示封建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制、埋没。如第四首 :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开篇以泄水作喻。放置在平地上的水向着各个方向流动。其实哪里有平地?正如人的身份地位总是不平等的, 因而都会自然而然地被迫走向不同的命运。他用这一比喻含蓄地讽刺、批判社会制度。面对让他无可奈何的现实, 他本想以人各有命宽慰自己, 举酒消愁作休。最后一句让人仿佛看到诗人强忍哭腔而又抽泣不已的可怜情态。诗人情绪的跌宕起伏, 真实动人地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诗人形象, 表达了他对黑暗政治制度的怒斥。

(二) 指责战乱给百姓带来沉重苦难

如第十四首 :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 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日夜隔, 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 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 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 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 绵忧摧抑起长叹。

开头两句“少壮”和“白首”形成鲜明对比, 说明年轻的小伙子前去从军, 回来时却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窅窅”点明故乡距离之远, “日夜隔”表明分离时间之长, 它们都表达了老人对家乡思念之深切。“朔风”两句以一组意象衬托老人的愁绪。“朔风”和“边气”都是从触觉上表现北风呼啸寒冷。“白云飞”是视觉描写, 让征人羡慕不已, 白云反衬出老人为战争所禁锢、可怜无助的境地。“胡笳”是听觉描写, 它节奏急促, 催人奋战, 又因为是残酷战争的象征。由于生活布满太多阴霾, 忧愁难以排解, 只有连绵不断地抑郁并深深叹息。

二、对人生的感悟

鲍照面对世路上的艰难产生了不满, 他不仅把激荡的情绪发泄于纸上, 而且深刻地审视苦难, 思考人生。他的感悟在《拟行路难》的多首诗中都有体现, 以下列出较有代表性的第一首 :

奉君金卮之美酒, 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 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 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 听我抵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 宁闻古时清吹音?

前面四句以排比的形式展开, 气势磅礴。内容是送给人四件解忧之物 :用金杯盛着的美酒、用玉匣装着并饰以玳瑁的雕琴、用七彩芙蓉图案和翠鸟羽毛点缀的帐子以及绣着九华葡萄花纹的锦被, 这些都是可以让人尽情享受、光彩夺目的奢华事物。

最后两句反问流露的是对世事变幻、今非昔比的感慨, 发人深省, 也是对劝人及时行乐的原因之补充。

三、爱情

这组诗中共有六首爱情诗, 它们的主调是女子的婚姻遭受不幸。从女性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

(一) 男子负心, 女子委屈 :

与古代多数的女性诗歌一样, 这里所反映的女性不幸来源之一是男子的负心。如第二首 :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 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 列置帐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 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 对此长叹终百年。

此诗以金博山作起兴, 着意工巧。“金博山”是一种名贵的香炉, 而这里的金博山更是非同一般, 它由洛阳名工匠所铸造, 经过千斵万镂, 巧夺天工。讲的是“秦女携手仙”一图中的美妙故事。然而最后的一句, 使人感受到幸福的戛然而止, 一下子把人从美满的过去拉回了痛苦的现实。

(二) 男女相思

受时势和环境所迫, 男女主人公分隔两地, 饱受相思苦楚。如第七首“今年阳初花满林”, 女子独守空房,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远在戍边的丈夫依然音信全无。女主人公终日无心打扮, 以泪洗面。第十三首“春禽喈喈旦暮鸣”是以从军的男主人公之口吻写的, 可以把它看作是以第十三首中丈夫的角度展开叙写。这两首诗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夫妻分离之哀怨合唱。

(三) 女性对婚姻、爱情的不幸进行反抗

在《拟行路难》中并非所有的女子都是终日郁郁寡欢、逆来顺受的。如第三首 :

璇闺玉墀上椒阁, 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 被服纤罗蕴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 开帏对景弄禽雀。含歌揽涕恒抱愁, 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 不愿云间之别鹤。

前四句中的华丽景物充分表明女主人公是身居富贵之家的妇人。而其中的“芳藿”另有含义。它是一种香草, 在当时是常被作为情人间互赠的礼物, 这为解释后文女子的苦闷埋下伏笔。诗句表明女子“字金兰”, 作者别具匠心地给主人公取了这个芳名, 也是富有暗示性的。

四、余论

总的来说, 我们可以从《拟行路难》的思想内容中提取出这样的脉络 :因世道黑暗而为自身鸣不平, 进而为天下众生鸣不平, 再念及对民生影响颇深的爱情坎坷。不管是写自己还是别人, 不管写哪一方面, 作者都是从不同侧面集中抒写不同生活境界中共同的人生悲哀。1从对本组诗语言的详细分析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思想主题的表达是直接、激昂而打动人心的, 因而成为千百年来受人传颂的佳作。

摘要:《拟行路难》是南朝诗人鲍照最有名的作品。本文将从三方面对其思想内容进行探讨分析:对黑暗封建社会的愤懑、对人生的感悟以及爱情。

关键词:拟行路难,鲍照,思想内容

参考文献

[1]鲍照《鲍参军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行路难》 篇7

关键词:翻译美学,诗歌翻译,“三美”原则

1 研究背景

美学是研究美和品位所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理论都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理论与美学密不可分。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传达原诗的语义信息,还要再现诗歌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

李白作为盛唐文化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飘逸,音韵和谐自然,豪迈奔放中又不失浪漫色彩,其诗歌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许多翻译家。在国外,研究李白诗歌的学者包括Arthur Cooper,Florence Ayscough and Amy Lowell。在中国,李白诗歌英译的学者包括杨宪益、许渊冲和徐忠杰等。这些名家对李白诗歌的研究与翻译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由于李白诗歌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译者进入这个翻译领域研究,但由于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运用于诗歌翻译尽显不同特色。本文的目的是要进行深入探讨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从翻译美学的视角,以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赏析李白《行路难》,由此指导理解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

2 文献综述

2.1 翻译美学

在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辞海》中,翻译美学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述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2.2 国内外研究

追溯翻译与美学的联系,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理论都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理论与美学密不可分。

2.2.1 西方翻译理论

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译论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古典译论期,史称“希腊化”,主要立论于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修辞学》和《诗学》;古代译论期(公元5世纪末—18世纪后期),这个时期的译论以文艺翻译和宗教翻译为特征;近代译论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立论开始逐渐转向依据古典语文学和语言哲学;现代译论期(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也可称为“现代译论前期”,其标志是第一本科学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的教程》的出版。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至现在,也可以说是当代译论期。

综上所述,沿着西方两千年美学译论史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西方译论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尽管翻译题材的广泛多样,但译论皆趋向“一”的旨归;第二,西方译论较早的从美学转向语言学立论,由感性走向理性的认识构式和构成;第三,西方翻译美学并不关注语言审美而是探讨扩及翻译美的本质、产生、构成和表现。

2.2.2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这一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传统美学思想是中国翻译美学的底色。美学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老子就提出“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主张。大约公元前520年,孔子创儒家美学,提出“诗言志”,“赋比兴”的讨论美学;公元前372年,孟子提出“仁义为美”,创立了以“仁学”为纲的儒家美学主张;荀子提出了文质兼顾、“美善相乐”论,发扬了儒家的美学思想。从中国的美学史上看,“美”与“信”、“文”与“质”是最古老而又始终一贯的命题。中国最早的翻译事业即佛经翻译就是以“文质之争”的主流命题为理论依据,及至玄奘提出的翻译标准“求真喻俗”也非常符合“文质统一”的功能主义的审美价值观。可见翻译美学从创立之初就没有脱离过古典哲学与美学的问题根源和命题内涵。

近代,对中国译论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严复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所谓“信”,是指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所谓“达”,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充分地发挥译语的特长以求原意明显通顺;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古雅优美,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第二个对中国美学译论有重大影响的就是林语堂的译观。在林语堂看来,文字的表现在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五个方面。郭沫若则提出翻译创作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创作性的工作,有时翻译比创作还困难”。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将绘画美学移花接木于译论并付诸实践对现代翻译影响颇深。20世纪60年代中期,钱钟书从传统美学鉴赏的角度提出“化境”,标志着从“信、达、雅”以后我国翻译理论的突破性进步。当然在译坛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他从中国古代诗学的视角提出“意美、形美、音美”。他主张意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第三位的。

综上所述,中国翻译美学研究历经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渐趋完善与成熟,其理论基础更加坚实,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系统。

2.3 李白诗歌翻译的研究

李白的诗歌飘逸豪放,想象瑰丽,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李白诗歌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仅英译而言,就不乏名家名篇。

作为18世纪的诗人、政治家Soame Jennyns是第一位翻译唐代诗歌的人,其中就包含李白的诗歌。在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李白诗歌英译出现了断层,直到Sir John Francis Davi出现,他翻译李白诗歌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一些成果却具有极高的翻译价值。在这一时期中,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李白其人及其诗歌。传教士Joseph Edkins是第一位发表这方面研究论文的西方学者。1888年,他在China Review发表了文章《诗人李白》。总的来说,20世纪前李白诗歌英译并不丰富,并且译者在挑选诗歌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20世纪开始,李白诗歌的英译进入了新的纪元,许多著名的译者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这一时期的译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主张将李白的诗歌译成自由体,其代表包括:Ez Pound,Obata,Witter Bynner等,而另一类则主张将李白的诗歌译成律诗,其代表包括:H.A.Giles and W.J.B.Fletcher等。

20世纪后期,关于诗歌翻译采用自由体还是律诗的争论仍在继续,翁显良是前者的发言人,而许渊冲是后者的代表人。翁显良主张将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成散文,许渊冲认为在翻译李白诗歌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原诗的韵律。这一时期由于许多汉语学者参与进来,李白诗歌译英译在中国更学术化也更严谨,徐仲杰和孙大雨是其代表人物。

3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

3.1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

许渊冲教授从事翻译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翻译理论,他的理论著作《翻译的艺术》以及翻译标准都成为翻译世界璀璨的明珠。许渊冲教授对于诗歌翻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提出译诗的本体论“三美论”,即“音美”、“意美”、“形美”;译诗的方法论“三化论”,即“深化”、“等化”、“浅化”;译诗的目的论“三之论”,即“知之”、“好之”、“乐之”。

3.2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

许渊冲教授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三美”的理论来源于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谓“意美”指译文传达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所谓“音美”指译文可以借用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所谓“形美”指在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许渊冲教授在多年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力求三者统一,但译诗不可能百分百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和形美,因此他主张意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第三位的。

3.3 诗歌翻译的方法

“三化论”谈的是译诗过程中的变通问题。“化”取自钱钟书的“化境说”,即“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化”可分为三种,即浅化(generalization)、等化(equalization)、深化(particularization)。许渊冲关于英译唐诗的变通分为五种情况,翻译典故要变通,改译专门词语,改译原诗的观点、语气,改译原诗的词语,将对仗改译为散行。在英译唐诗时,许渊冲用“深化”、“浅化”、“等化”的译法,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用“双声”、“押韵”、“抑扬”的方法来传达原诗的“音美”;用英诗格律来传达原诗的“形美”。由此看出,许渊冲的译诗本体论“三美论”与方法论“三化论”紧密相连。

3.4 诗歌翻译的目的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渊冲先生将这句话应用到译诗上来。所谓知之(comprehension)就是使人理解;所谓好之(appreciation)就是使人喜欢;所谓乐之(admiration)就是使人愉快。知之是译诗的最低要求,能够使读者理解,了解原文内容;好之是中等要求,读者不仅了解了原文还喜欢;乐之是最高要求,此时译诗能使读者愉快。在译诗时能做到意美就能使读者知之、好之,如再能具备音美、形美,便能使读者乐之了。

4 李白诗歌翻译中的“三美”原则

4.1 李白与《行路难》

李白(701—762年),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给人以豪迈奔放的感受,被后人尊称为“诗仙”。诗作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行路难》三首皆是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三年长安生活,让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下面本文将依据许渊冲先生的翻译诗学理论“三美、三化、三之”分析该诗的英译。

4.2 意美

在《翻译的艺术》中,许渊冲提出“翻译唐诗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的想法。意美是指诗歌的深层结构美的构式与滋味,“意美”是译诗传神的首要任务。译者若能忠实原文并且传递其意境美感——意美,便是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下文分以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意美翻译的原则的。

4.2.1 意象

一首好诗,往往就是意中有境,境中寓意。在李白诗歌的翻译中,意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渊冲在翻译中竭力体现实践自己的翻译思想——“意美”的迁移,就是重现原文中艺术意象。李白在《行路难》中借景抒情,借“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绘出冰塞黄河、雪拥太行的艰难意境,抒发了诗人无奈痛苦的心境。许渊冲为了表现原诗的意美,这样翻译到: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黄河”、“太行”、“雪”、“冰”基本上是等化翻译方法,分别译为“Yellow River”、“Taihang”、“snow”、“ice”;原诗中“欲渡”和“将登”是肯定句式,而译文没有出现肯定句式,而用“I can't”来传递原文意思,肯定句转换否定句是等化的翻译,此处等化的翻译方法用于句子的重构,达到意似的效果;原诗中“雪满山”许渊冲并没有直译而是深化译成“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表明困难重重,人生道路并不顺利。许渊冲“三化”翻译方法的目的就是力求意义上的对等,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性,达到“知之”、“乐之”。

4.2.2 典故

典故亦是一种意象,由对典故意象生成出审美意境。李白很擅长引经据典,他在《行路难》中就多处引用典故充实内容,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译为:

Pushing aside my cup and chopsticks,I can't eat;

Drawing my sword and looking round,I stamp my feet.

原诗引用鲍照《拟行路难》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反映了李白内心的矛盾。一般来说,诗歌翻译很难翻译出文学常识和出处,典故用直译只能是“意似”而非“意美”,于是许渊冲用浅化的翻译方法取此典故的意思而舍其神,中诗英译的首要任务是传达原诗的意美,典故表意隐讳,意义丰富,翻译时是需要变通的,如果意义的表达和理解都存在问题,意美更是无从谈起。

4.2.3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感情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真实。李白所作诗中擅长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和排比等,下面来看看在《行路难》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Simile),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常用as、as…as、as if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如:“大道如青天”可译为“The way is broad like the blue sky”。译者采用了深化的翻译方法,巧妙地加了一个“broad”,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愤慨的感情。诗人用对青天的广阔无垠表达心中的迷茫,而“broad”一词在这里正是起到使读者身临其境的作用。

夸张(Hyperbole),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热爱自由不满当朝现状为了表达他激昂的情绪,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运用到夸张的手法,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Pure wine in golden cup costs ten thousand coppers,good!

Choice dish in a jade plate is worth as much,nice food!

“十千”和“万钱”就是夸张手法的体现,突出表现当时朝政腐败。许渊冲巧妙地运用等化的翻译方法,“ten thousand”与“十千”;“golden cup”与“金樽”;“Pure wine”与“清酒”,并在诗句末尾加上“good”“nice food”,运用深化的翻译方法直抒胸臆,让读者直观感受诗人借夸张手法表达的愤慨之情,达到意美的效果。

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s),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如:“多歧路,今安在?”译成“Don't go astray!Whither today?”诗人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译者直接把原诗的陈述句“多歧路”变通为感叹句“Don't go astray!”正是运用了这一相对自由,变通了原诗中的语气,从而使译文变得更加生动。

反复(Repetition),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如:“行路难,行路难”译成“Hard is the way,Hard is the way”,这两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译者应该充分理解诗歌的隐含意义,抓住诗歌的意境美才能呈现出具有意美的译文。

4.3 音美

诗注重抒情,音乐美实际上是指诗的格律和音韵节奏。许渊冲教授的译文注重韵律,文笔精练,保持了诗的效果且贴近原文风格,取得了与原文最大程度的等值。下文分如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音美翻译的原则的。

4.3.1 韵律

中英文诗歌都存在韵律,根据韵律在一句中的位置不同分为三种不同韵律:押头韵、押中间韵和押尾韵。中英文诗歌中常出现押尾韵,尤其唐诗的要求更加严格,我们把出现在句末的音律叫作韵脚。李白擅长律诗,这首《行路难》也属于七言律诗。如:

“欲渡黄河冰塞川,(chuan)

将登太行雪满山。”(shan)

这两句诗体现的就是押尾韵,押的韵脚是an.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许渊冲在翻译时注意了韵脚的音节,“eat”和“feet”,“flow”和“snow”,体现他仔细推敲用词的准确,最大程度地展现原文的音美。读者在读译文时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发音的美感达到“好之”和“乐之”的目的。

4.3.2 头韵

在《行路难》中“大道如青天”这一句中“大”和“道”压的就是“d”的头韵,许渊冲在翻译时也将这一语言特色翻译出来“The way is broad like the blue sky”其中“broad”和“blue”压头韵。

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要体现中国古诗词的韵律就需遵循许渊冲先生的“三化”从而达到音美的效果。

4.4 形式美

诗歌形式美的表现为对仗,即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者相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下文分如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形美翻译的原则的。

4.4.1 诗歌形式和句式长度

古典诗词有多种形式,比如五言诗、七言诗等,但都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和形式的美观。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这首《行路难》就是一篇七言杂五言的诗作,许渊冲的翻译虽没有保持与原文的句式长短,但寥寥数笔同样勾画出原诗的美感。例如: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原诗14个字,许渊冲用排比的手法保持译文的形式美感,对仗工整,虽不能与原诗的形美匹配但做到形似也实属翻译界的大师。

4.4.2 句法结构

句法结构是表现诗歌形美的重要因素,在古典诗歌中,每一句诗句都包含多种句法,诗歌的美感也因此显现出来。

排比(Parallelism)是一种平行结构,由结构和意义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平行并列构成,是为了达到修辞效果而循环出现的、句法相似的结构。在李白所作的诗篇中经常会出现排比的运用,给人以视觉或听觉的美感。在《行路难》中也有所应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原文中“黄河”与“太行”相对,“冰”与“雪”相对,“川”与“山”相对,“渡”与“登”相对。其中“黄河”、“太行”、“冰”、“雪”、“川”、“山”都是名词,“渡”与“登”是动词。许渊冲在翻译时保持了排比的对仗工整与平行,“cross”与“climb”相对,“Yellow River”与“Mount Taihang”相对,展现形式的美感。

重复(Repetition)在我国古诗词中起到强调作用,读起来节奏感明显也增加了气势。重复包括词语、句子和段落三种形式。《行路难》中就有重复出现的关键句子,如:“行路难,行路难”译成“Hard is the way,Hard is the way”句子的重复都是关键句,在整首诗中起到点题或是主题思想升华的作用,故译者在翻译时通常遵循原文。

中国古诗词大多是韵律诗,译者讲究译文的形美也是为了达到让读者“乐之”“好之”的目的,许渊冲先生的“三化”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参考。

5 结论

本文通过许渊冲“三美”原则的美学理论框架,对许渊冲英译李白诗歌《行路难》为例进行诗歌的解读和赏析,从全新的视角发现了李白诗歌所存在的美感,可以看出好的译文应该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尽管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等存在差异,但从诗歌的意象、音韵和形式三个方面所创作的译文一定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诗词讲究神韵,对译诗而言,尽最大努力传达出原诗的神韵,是所有译者追求的最高目标。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独具风格,其诗歌翻译理论可谓独到前瞻,可实践性强。通过上面《行路难》英译本的分析,许教授的翻译方法论“三化”在中诗英译中为诗歌“意美”的表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译诗时,他采取“三美”的原则,在语言的表达上重视与原作在意象、音韵和形式上保持高度统一,以“三化”的方法达到“三之”的目的,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参考文献

[1]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James.J.Y.L The Art of Chinese[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3]程永生.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理论和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1-95.

[4]佟晓梅.论诗歌翻译的美感[J].现代语文,2007(4):127-128.

[5]关文义.论许渊冲翻译的“三美”[J].考试周刊,2008(32).

[6]邢影杰.许渊冲的翻译思想解读[J].今日中国论坛,2013(3):13.

[7]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83-84.

[8]周蓉.李白诗歌英译历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5.

[9]张毅.从许渊冲“三美”原则角度论李白诗歌英译的美感再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0]许渊冲.李白诗选[M].许渊冲,英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

[11]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3.

上一篇:多元化实验教学下一篇:商品房索赔及案例分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