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异常

2024-12-10

子宫异常(共10篇)

子宫异常 篇1

子宫异常出血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 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 包括功血和器质性病变的子宫异常出血。月经正常周期一般2 8 d左右, 持续约2~7d, 经量约2 0~6 0 m l。而异常子宫出血可为月经周期紊乱或月经量增多和性质的变化。可表现为经量过多或月经频发等。其可致患者贫血, 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疲乏、感染、行动和性生活不便,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 子宫异常出血的治疗

诊断功血前, 必须要排除全身疾病和子宫病变, 比如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症减少, 子宫病变比如内膜息肉, 内膜炎症、子宫肌瘤和子宫的恶性病变等。治疗功血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可根据患者年龄、病因、生育需求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来选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1 内科治疗

1.1.1 口服的短效避孕药

其主要用于经期严重无规律和出血严重者。比如妈富隆, 特别是青春期功血者有一定的疗效[1]。

1.1.2 强效孕激素拮抗剂

其作用机理为抑制卵巢功能。比如米非司酮, 是目前保守治疗功血较为理想药物[2]。

1.1.3 放置左炔诺孕酮

其作用机理为左旋甲基炔诺酮的释放, 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 达到减少出血和避孕双重目的。以曼月乐为代表, 主要适用于月经过多且无生育要求的已婚妇女[3]且需要长期治疗者以L N G-I U S放置效果最好[4], 其减少月经量治疗效果相当于子宫内膜去除术的效果[5]。

1.1.4 孕激素

又称药物刮宫原理内膜脱落而止血。适用于有一定水平雌激素的患者 (不适用严重贫血者) [6]。

1.1.5 雌激素

即内膜生长止血法。适用出血时间长、中重度贫血者[6]。

1.2 外科治疗

对不适用药物治疗或疗效不佳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特别是合并乳腺癌、糖尿病、血栓性疾病等的功血患者, 则倾向采取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内膜切除术 (e n d o m e tr ia l a b lat i o n, E A) 等。

1.2.1 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在短期内仍然正常, 但研究结果显示, 绝经前女性行全子宫切除术可导致抗苗勒管激素A M H水平 (一种更早、更准确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标志物) 的下降, 影响卵巢储备功能, 提示全子宫切除患者发生早绝经的风险明显增加[7], 卵巢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雌激素下降加剧骨质的流失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基于身体的变化部分患者心里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比如易产生心里压抑感和忧郁、焦虑等精神症状。

1.2.2 子宫内膜去除术

此类手术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子宫内膜和部分子宫肌层, 以阻止子宫内膜正常生长, 从而达到人工绝经或者减少月经量的一种微创手术。第一代子宫内膜去除术即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剥脱术, 因其操作复杂和费用高且易发生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不被广泛应用。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又名整体子宫内膜去除术, 以其安全和高效和可控性强被许多患者和医生接受[8]。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 又名双极射频子宫内膜去除术, 属于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 在国外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它的优点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

2 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的临床应用。

2.1 原理

它以高频脉冲控制设备输出能量 (能量水平根据宫腔的长度和宽度准确计算) , 射频能量将组织的水分蒸发, 引起细胞破裂, 然后将其汽化, 并通过湿气传输系统把细胞残余物排出体外。同时利用组织阻抗原理, 调节阻抗至5 0Ω, 控制切除深度超过浅肌层[9]。

2.2 该术式的优点

(1) 采用倒三角形的网状电极可根据宫腔宽度和深度最大限度接触子宫内膜, 可使子宫内特别是子宫角处内膜的残留少。 (2) 充分考虑到子宫的解剖学特点, 采用独特的双极电极设计, 控制切除深度。 (3) 使用C O2完成子宫完整性的自动检测, 协助医师及时发现子宫穿孔和子宫穿孔时出现并发症, 减少和控制子宫壁的穿孔和宫外电极损伤的并发症。 (4) 运用组织电阻自动掌控切除的内膜深度。

2.3 该术式的缺点

(1) 该术式太过依靠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设备, 设备一旦出现问题, 导致手术无法开展。因此既影响患者治疗又因无法达到患者预期效果增加医患矛盾。 (2) 对于患者来说, 该手术属于自费手术, 费用较高。对于术者来说, 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设备损坏因其价格昂贵, 无法更换, 影响术者操作。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术前访视患者

进行手术相关知识教育, 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与术后身心康复密切相关。对于患者来说, 手术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源。对于手术, 患者可表现为呼吸急促, 心率增快或血压升高或肠鸣音增强术等表现。其中很多患者表现为焦虑反应.焦虑程度过高, 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延缓伤口的愈合。所以术前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很必要。所以心理干预能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焦虑,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0]。因此, 术前为患者讲解手术原理的过程, 也是减轻患者焦虑状态的过程, 让患者通过了解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子宫出血是一先进的技术, 现已作为美国无生育需求女性治疗月经过多的首选[11]。且手术治疗时间短, 进而使患者进一步减轻焦虑, 减少患者情绪波动, 做好术前心理准备及积极配合做好术前各种准备。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顾虑[12], 解除患者心中疑惑,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补齐患者各项信息, 同时为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奠定基础。

3.1.2 术前患者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做好血常规, 心电图, 胸片, 盆腔超声等;做好术前合血, 备皮等术前准备。进手术室前, 患者取下头发上饰品、义齿和身体配戴的饰品。患者避免化妆, 涂抹甲油等注意事项并且把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

3.2 术中配合

3.2.1 环境、物品和患者准备

(1) 环境:层流洁净手术室, 温度22~25℃, 湿度40%~60%。 (2) 物品:宫腔镜检查镜和宫腔镜器械一套。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仪器。膨宫机。摄像系统, 冷光源。 (3) 患者准备:进手术间前核对患者信息, 确认患者身体无金属物品和再次确认有无手术史, 消毒液药品有无过敏史。

3.2.2手术配合

协助患者平卧在手术床上, 建立静脉通道。取膀胱截石位, 固定好腿架, 注意患者舒适度。注意保暖。常规冲洗外阴, 碘伏消毒阴道, 铺置无菌单, 放置窥器, 扩张宫颈。连接摄像, 冷光源和检查镜, 连接膨宫管, 配合术者行宫腔镜检查, 了解宫腔形态和大小以及内膜的厚度。选取合适位置拍摄宫腔内照片, 一般取两侧宮角, 输卵管开口位置和病变处。用金属探针测量宫腔深度和宫颈管的长度, 把双极消融器送入宫腔内, 测量宫腔的宽度。然后把宫腔的长度和宽度输入控制器。机器自动检测子宫完整性, 测试通过后进行子宫内膜去除手术。再次行宫腔镜检查, 拍摄术后宫腔情况, 观察子宫内膜变化和拍摄宫颈照片。

术中配合需要注意 (1) 膀胱截石位, 两腿高度以患者腘窝自然弯曲下垂为准, 两腿宽度为生理跨度45度[13], 腘窝部衬软垫使患者腿部舒适, 防止腓总神经受压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平卧位时, 先放一侧下肢, 等3 min后再放另外一侧肢体, 如果两腿同时放平, 血液快速流向四肢, 易造成心肌缺血, 导致心律紊乱及体位性低血压[14]。上肢外展≤90°, 防止臂丛神经麻痹发生。特别是乳腺癌术后的患者注意保护患侧上肢, 在健侧上肢输液测量血压。 (2) 膨宫液压力宜保持在80~100 mm Hg或压力小于等于患者平均动脉压, 应尽量减少膨宫液的吸收, 预防水中毒的关键[15]。后者和经前列腺电切综合征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syndrome, TURP) 类似, 可造成血容量增加甚至引起左心衰和肺水肿, 血钠降低影响细胞功能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等症状。预防水中毒, 除了控制膨宫液的压力外还需尽量控制手术时间, 最好宜保持在1h内记录膨宫液的入量。 (3) 操作前务必排空膨宫导管中的气体, 预防空气栓塞。术中严禁取头低臀高位, 且使用“Y”形膨宫连接管, 更换膨宫液时既无气体进入也不会影响手术进程。 (4) 术者缓慢扩张宫, 减少出血, 以防空气经损伤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16]。安置截石位时尽量减少手术患者的暴露, 注意保暖, 做好人文关怀。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情况

包括: (1) 术后每4 h测体温, 观察体温变化, 防止感染。 (2) 术后加强宣教, 指导患者术后6 h解小便, 排空膀胱, 防止尿储留。 (3) 术后巡视病房, 观察询问患者疼痛情况, 可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双氯芬酸钠以缓解疼痛。如果腹痛强烈, 应给以重视防止子宫穿孔, 肠损伤等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7]。 (4) 术后给予患者去枕平卧6 h, 防止麻药后出现头痛反应。如有恶心呕吐, 可把头偏向一侧, 防止误吸。若出现严重呕吐, 通知医生, 遵嘱给予止吐等对症治疗。 (5) 阴道排液。其原因为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中仅能通过网状电极汽化时吸附部分内膜组织, 大部分组织被汽化后仍残留在宫腔等待术后排出。初期几天分泌物为血样, 之后分泌物颜色逐渐变浅[18]。有研究报道, 349例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术后患者阴道排液中位时间为14 d[19]。 (6) 术后异常出血, 原因可为子宫内膜残留或者再生, 宫腔粘连, 宫腔积血, 子宫内膜病理性增生或子宫内膜癌等[20]。

3.3.2 出院指导

(1) 注意清洗外阴, 勤换卫生巾, 防止逆行感染。 (2) 嘱患者淋浴并且禁止合房至少一个月。 (3) 嘱患者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并非绝育手术, 所以术后仍需避孕。 (4) 嘱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还应指导患者此手术虽然不会增加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但手术后还是会有这类疾病的可能, 有异常症状及时就诊。

综上所述, 射频阻抗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在国外应用已逾10年。观察到其疗效确切, 且治疗时间短, 患者恢复快。此项技术引进国内时间较短, 还需更多研究观察其在人群中的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相关护理问题, 使患者早日康复。

子宫异常 篇2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将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67%(65/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符合率更高,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宫腔镜;B超;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81

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经期持续时间过长、月经量大、非经期出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长期子宫异常出血会造成妇女贫血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本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7.56±6.43)岁,其中已婚52例,未婚23例,异常子宫出血时间14~35 d,平均时间(23.21±4.43)d。上述患者均伴有子宫长期异常出血,且未采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排除合并生殖器感染及完全子宫纵隔等疾病患者、子宫恶性肿瘤病变患者。

1.2 方法

1.2.1 B超检查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经阴检查,于患者盆腔内行斜切位、横切位、纵切位等多个切位的动态检查,记录相应检查结果,后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2.2 宫腔镜检查方法 宫腔镜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4~6 h,检查前4 h给予米索前列醇肛塞。排空膀胱后取患者截石位,经由含碘伏棉签进行宫颈消毒。采用扩张器扩张宫颈口至7号,注入生理盐水并维持膨宫压力为13~20 kPa,后采用宫腔镜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首先对宫颈管异常情况进行查看,注意应从宫腔底部开始进行由内至外的检查,同时确保对宫腔颜色、内膜厚度等的观察,后进行输卵管开口、形态及宫腔口形态的观察,必要情况下行局部详细检查。各项检查完成后,退出镜体并查看宫腔及宫颈情况,避免发生漏诊,后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67%(65/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多发疾病,临床报道表明[2]该病具有发病范围广、年龄跨度大、病理原因复杂等特点,且较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但有临床研究认为[3],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感染等是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如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临床以往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主要采用B超、细胞学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等方法,其中B超检查是妇科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痛苦小等优点,可对患者盆腔内包块情况进行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判定方式。B超检查主要是通过光点大小、亮暗、灰度等方式进行图像特性的显示,将患者各组织声抗情况作为依据而生成对应的回声及界面,且经由患者膀胱所构成的透声窗,可对患者盆腔组织病变情况及子宫轮廓进行详细观察。但是该种诊断方式并不具备特异性,较难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4],且通常情况下妇科疾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在进行异常子宫检查的过程中,并不能仅依靠病史、B超检查结果进行确定性诊断。

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及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推广,宫腔镜在妇科疾病检查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采用宫腔镜进行妇科检查,可对患者宫腔内病灶情况进行直观、清晰展示,同时可有效确定患者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利于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特异性的提升[5]。且有临床报道表明[6],宫腔镜在微小子宫内膜息肉及<10 mm黏膜下肌瘤患者诊断中的优势作用明显,且经由宫腔镜辅助,可有效提升病变组织清除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在本次研究中,对75例患者均采用B超及宫腔镜检查,结果表明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利于早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子宫异常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200名女兵,均来自城市,以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为主,年龄17-23岁,其中患异常子宫出血者40例(20%),平均年龄18.5岁,均符合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标准[1]。患病女兵中独生子女31例(77.5%),高中文化程度32例,大专以上(含研究生)8例,入伍至发病时间在20天-60天之间。

1.2 发病诱因 不适应新兵训练诱发的为17例(42.5%),紧张诱发的为13例(32.5%),情绪波动诱发的为10例(25%)。

1.3 临床表现 发病前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消极训练、逃避劳动等行为,月经期间上述表现更为突出,同时出现月经量增多,伴或不伴血块,淋漓不尽。

1.4 治疗情况 采用心理疏导、远离训练场地、卧床休息等方式,辅以止血药物对症处理,多于3-7天出血停止,因病情复发而再次就诊的为5例(12.5%)。具体措施如下:

1.4.1心理护理 首先改善情绪,了解发作诱因及真正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应用肯定而有信心的言语指导和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患者家属宣讲疾病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特点、治疗与护理,从而端正对患者的态度、防止疾病复发。

1.4.2 心理疏导 主要是通过与患者交谈的方式进行,每次谈话一般以1小时为宜。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解释本病完全可以治愈而不留任何不良后果。一是谈话前必须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对疾病的一些问题要耐心解释,使患者了解其患病的本质、致病原因以及明确疾病是可以避免发作和可以治愈的,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三是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认真分析和了解患者的疾苦,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使医患之间产生一种共鸣,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坦露胸怀,为诊治提供条件;四是注意调动周围的力量,用家庭的温暖,好友的关怀感化他们;五是组织病愈且愿意现身“说法”的患者一道参与疏导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

1.4.3 对症支持疗法 在进行上述心理治疗的同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实践证实可以缩短出血时间,而且安全有效。

2 讨论

正常月经的周期、持续时间和经血量,表现为明显的规律性和自限性,当机体受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诸如精神紧张、情绪变化、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及环境、气候骤变等影响时,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或靶细胞效应异常而导致月经失调[2]。

新兵从地方到部队要面临紧张的生活、繁重的军训任务及新的人际关系,受阅历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多新兵心身处于过度应激状态。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和心理学理论:生理功能、心理机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构成健康的三个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心理支持治疗是心理卫生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其实质是给官兵以合乎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引导官兵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增强对部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现代军事医学认为:精神紧张时,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致使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可以引起各器官功能紊乱[3]。

目前新入伍女兵多为城市女性,家庭条件优越,很少或从未从事过体力劳动或体育训练,缺乏吃苦和经受挫折、批评教育的经历,心理承受能力差,对日复一日的重复训练和劳动缺乏足够的认识,产生懈怠情绪,从而诱发机体生理机能发生变化。

近年来我区新兵来自全国各地,而多数女兵为家中独生子女,适应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批评和枯燥的生活,入伍后产生的心理应激非常突出。同时,新疆新兵训练正值北方严寒时节,室外体能训练也面临心理、生理和意志的考验,致使一部分女兵产生心理抗拒。

本文中40例患者均侧重于心理引导,分别采取与患者谈心交流、亲情电话,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经观察这种方法往往比单纯止血效果更为明显。

3 思考

近年来,由于部队训练任务不断增强,兵源个体差异较大,以及训练中卫生防护的不足, 异常子宫出血已成为新训女兵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训练缺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次分析表明,年龄越大者,心理承受力越强,在军事训练中越有心理准备,而独生子女在训练中虽有思想准备,但是害怕、恐惧心理显然高于非独生子女,依赖性比较强,心理承受力差,在部队特殊的训练生活环境中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如过分担心在训练中受伤等心理问题,而过分的担心和精神压力往往诱发异常子宫出血。

新兵在训练中,领导和战友的关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因此,本调查提示新训部门,尤其是带兵的班排干部应加强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疏导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常识教育;另一方面部队应建立良好的部队与家长、家长与子女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可采用加强通信联络和适当安排家长探亲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新兵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家长在了解子女在部队这一特殊训练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可有针对性地教会子女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达到共同减轻新兵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以降低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新兵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是减少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各级参训部门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特点,及时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与训练有关的疾病的特点,把握训练方式,从而提高参训率和新兵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 Fraser IS,Critchley HOD,Munro MG,et al.A process designed to lesd to international agreement on terminologies and definitions used to describe abnormalities of menstrual bleeding [J].Fertil Steril,2007,87:466-476.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30-335.

子宫异常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妇科2013 年3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内膜活检, 年龄为22~55 岁, 平均 (38.2±5.7) 岁, 其中74 例为22~43 岁, 占61.7%;46 例为44~55 岁, 占38.3%;16 例月经期内出血且月经频发, 占13.3%;54 例为月经紊乱, 连续超过1个月存在不规则出血现象, 占45.0%;7 例为绝经后出血, 占5.8%。所有患者接受临床B超诊断后发现6 例为子宫肌瘤, 占5.0%;3 例为肌腺病, 占2.5%;3 例为卵巢包块, 占2.5%。 行妇科检查32 例放置宫内节育器, 占26.7%, 13 例子宫增大明显, 占10.8%, 6 例为接受妇科内分泌治疗, 占5.0%。

1.2 诊断方法

常规消毒所有患者且开展子宫内膜活检术, 体位为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后用窥阴器将阴道轻柔敞开, 对阴道、宫颈以及宫颈管予以消毒, 用宫颈钳对宫颈予以固定, 将宫腔组织吸引管放入, 将组织吸出后全部开展病理检查。 常规病理检查镜下定点取材标本与子宫内膜组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类型等。

2 结果

120 例患者接受子宫内膜活检后发现23 例为子宫器质性疾病, 占19.2%, 其中5 例流产, 占21.7%, 4 例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占17.4%, 2 例宫体腺癌, 占8.7%, 12例为子宫内膜息肉, 占52.2%。 49 例为激素水平失调后导致的子宫内膜功能性改变, 占40.8%, 其中29 例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占59.2%;5 例为子宫内膜分泌欠佳, 占10.2%;7 例为复杂性增生, 占14.3%, 3 例为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同步, 占6.1%;5 例为子宫内膜呈不规则脱卸样改变, 占10.2%。 48 例为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子宫内膜, 占40.0%, 其中15 例为分泌期内膜, 占31.3%, 27 例为增生期, 占56.3%;6 例为月经期, 占12.5%。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即功血, 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妇科疾病, 主要诱因为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 经临床研究证实[2,3], 卵巢出现周期性改变后会使得子宫内膜出现相应改变, 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分泌及脱落等, 该变化主要是为了为下个周期妊娠或月经来临奠定基础。若身体处于正常状态, 无妊娠反应子宫内膜也会表现出出血、坏死以及脱落, 在月经调节下会对神经内分泌综合性调节产生影响, 主要内容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以及垂体, 构成主线为下丘脑-垂体-卵巢的月经周期调节轴。 因此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出现异常现象会致使子宫异常出血。 为此, 临床将卵巢激素周期性改变标志物定为子宫内膜, 受精卵也主要于该位置着床。 行内膜活检可对内膜是否存在分泌反应予以了解, 进而了解卵巢是否正常排卵, 亦可对内膜是否出现结核、炎症、癌变以及炎症等器质性病变予以了解, 作为诊断方式的一种其主要优势为价格低廉、 快速且安全以及可靠性高等。 若需对有无排卵予以了解需做子宫内膜活检, 且于月经来潮前1~3 d或来潮后6~24 h内开展, 此时若提示排卵则表明处于分泌期内膜, 若无排卵提示表明处于增生期。 排卵后24~28 h, 内膜此时基于雌激素准备产生受损激素作用, 由增生期向早期分泌期转变, 此时细胞核下存在空泡, 中期分泌期腺体则主要存在间质水肿与顶浆分泌, 晚期分泌期则主要有间质脱膜样反应, 且螺旋小动脉发育与腺体分泌衰竭均比较优良。 内膜分泌期比正常时期出现延长现象比如超过2~3 d时说明存在黄体功能不全。 结合内膜病理结果还可了解阴道不规则出血现象诱因是为内膜器质性病变或内分泌功能失调, 便于临床制定治疗依据。

功血临床表现相似于子宫或卵巢等生殖系统出现器质性疾病后诱发的子宫出血现象, 因此临床诊断容易混淆, 会导致误诊误治。 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经期前出血、月经量增加、不规则出血以及经期过长等。 临床以往多采用妇科检查、超声等检查方式, 其中B超检查优势在于无痛苦, 但是诊断子宫腔内局限性大, 且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 B超虽然可对子宫内膜厚度、宫腔中占位实性团块予以提示[4], 但是难以直接对宫腔予以观察, 若病变极小会导致误诊, 难以明确诊断病因, 尤其是黏膜下小子宫肌瘤、宫颈管疾病以及子宫内膜息肉等, 因此B超智能作为常规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 亦可作为筛查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方法, 不可用于病理检查手段或诊断性检查手段。 此外, 单纯结合临床症状或病史查询难以明确诊断, 会导致误诊, 因此一定要开展子宫内膜活检以及诊断性刮宫才能够确诊。

然而, 子宫内膜活检密切关联于子宫内膜诊刮时间与位置, 据调查出血期间诊刮患者占90%左右[5], 若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出血且出血天数在2 周以上可在就诊时诊刮; 若患者疑似为宫内膜不规则出血则需于月经期第5~7 d开展诊刮;若疑似为排卵性子宫异常出血需诊刮于月经来潮6 h内。 一般而言在诊刮前患者不可应用促孕药物, 尤其是绝经患者。 诊刮样本通常在宫底部或供体, 病理性检验子宫内膜, 对间质细胞、子宫腺上皮变化予以重点观察, 同时查看该异常是否由雄性激素分泌失常诱发。 若患者严重出血诊刮可有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 在诊刮时需对宫腔深度予以探查, 手感可对患者有无子宫粘连、 肌瘤以及子宫内膜结核等予以分辨。 确诊子宫异常出血时需对患者诊刮时间、病史、月经来潮时间、雌激素药物史以及促孕药物服用情况等予以详细询问, 因部分内膜功能变化需与经期时间相结合才能明确。 若诊刮前患者口服或促孕药物或雌激素药物致使无排卵现象, 此时子宫内膜表现出增长, 很难区分于正常增生期, 因此难以确诊。 此外, 若子宫内膜产生功能性变化也难以确诊。 有学者[6]经研究后指出内膜增生合并子宫腺肌症发生率约为25%, 若患者存在卵巢功能病变比如颗粒细胞瘤、 卵膜细胞瘤等会在癌细胞影响下升高雌激素水平, 激素急速活跃改变延长经期等, 且功血患者中有65%存在内膜过度生长现象, 因此临床需准确鉴别功血类型, 与病史、常规检查以及病理活检结果相结合。 上文已经提及子宫内膜可准确反映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 同样受精卵也着床于此。 内膜活检可对内膜分泌反应予以了解, 进而观察其是否具备排卵功能, 同时亦可了解有无器质性病变比如炎症、癌变、息肉以及结核等, 优势在于价廉、快速、 可靠以及安全。 该组19.2%为子宫器质性疾病, 40.8%为激素水平失调后导致的子宫内膜功能性改变, 40.0%为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子宫内膜。 有学者[7]在其研究中共选择376 例异常子宫出血者行子宫内膜活检, 结果24.47%为器质性疾病, 39.63%为激素水平失调导致子宫内膜功能性变化, 35.9%为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子宫内膜, 与该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 在异常子宫出血中应用子宫内膜活检可对异常出血原因予以判断, 但需紧密结合于临床表现、病史、用药史, 且取内膜时间要结合月经周期, 由此可确保诊断准确性与完整性。

摘要:目的 探讨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应用子宫内膜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妇科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子宫内膜活检, 探讨其诊断效果。结果120例患者接受子宫内膜活检后发现19.2%为子宫器质性疾病, 其中21.7%流产, 17.4%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8.7%为宫体腺癌, 52.2%为子宫内膜息肉;40.8%为激素水平失调后导致的子宫内膜功能性改变, 其中59.2%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 10.2%为子宫内膜分泌欠佳, 14.3%为复杂性增生, 6.1%为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同步, 10.2%为子宫内膜呈不规则脱卸样改变。40.0%为正常月经周期各期子宫内膜, 其中31.3%为分泌期内膜, 56.3%为增生期, 12.5%为月经期。结论 在异常子宫出血中应用子宫内膜活检诊断临床效果明显, 可显著提升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率, 便于及时诊治, 临床价值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活检,异常子宫出血,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小庆.子宫内膜活检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作用[J].医学美学美容, 2014, 8 (5) :136-137.

[2]徐红霞.异常子宫出血350例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 2013, 53 (7) :87-88.

[3]郑妮, 孙奇, 韦静, 等.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 2015, 44 (3) :332-333, 336.

[4]杜丽艳, 王瑛, 祝琴, 等.宫腔镜下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22 (21) :147-150.

[5]范建敏, 刘颖, 户亚光, 等.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病理特点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5, 12 (2) :59-61.

[6]王娟.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 (14) :2307-2309.

子宫异常 篇5

【摘要】目的: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

材料与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观察子宫腔内病变并在超声监测下诊断性刮宫。

结果:7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16mm者55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以及子宫内膜息肉合并粘膜下肌瘤43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子宫内膜<16mm者20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例,宫颈息肉7例。

结论: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可进一步提高病因诊断。

【关键词】 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

Super voice consociation temple chamber mirror check womb abnormality bleed of diagnosis value

Li Yi Li Qin

【Abstract】Purpose:Super voice and temple chamber mirror consociation check diagnosis womb abnormality bleed of reason.

Material and method:Through belly super voice check measure film thickness inside the womb, super voice and temple chamber mirror consociation check observation the womb pathological changes inside the chamber combine at super voice monitor descend diagnosis to pare off a temple.

Result:75 in the sufferer, film thickness inside the womb>16 mm be 55 and among them, film polyp, womb inside the womb glue a film to descend the film polyp in muscle lump and womb's merger to glue a film to descend muscle lump 43, the film cancer in the womb be 5, and film inside the womb increase to living 7;Film inside the womb<16 mm be 20, among them, the film polyp in the womb be 3, and the temple neck polyp be 7.

Conclusion:Super voice check can Be womb abnormality bleed a sufferer of the head choose check method, super voice and the temple chamber mirror consociation check can further exaltation cause of disease diagnosis.

【Key words】Super voice check;The temple chamber mirror check;Womb abnormality bleed

子宫异常出血是妇女常见症状,传统诊断方法为诊断性刮宫和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可除外宫内恶性病变,但不能确定有无良性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可提示子宫内膜厚度,但不能明确诊断。超声与宫腔镜联合检查为宫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及恶性病变的定位诊刮提供监导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5月对75例子宫异常出血者行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年龄28-65岁,不规则出血时间为1个月~6个月。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1.2 方法:患者取截石位,膀胱适量充盈,先做经腹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再行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观察宫腔形态,确定病变部位。宫腔镜诊断以夏恩兰[1]等主编的《妇科内镜学》为标准。联合检查后,在超声监导下诊刮,诊刮后再次在超声下测量子宫内膜厚度。

2.结果

经腹部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16mm者55例,经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确诊子宫内膜息肉2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3例,息肉合并粘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经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16mm者20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例,宫颈息肉7例。

3.讨论

本组经超声检查的75例子宫异常出血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16mm者55例,占73%,经病例证实有占位性病变48例,其中子宫内膜癌5例,占本组病例的6.67%。内膜厚度<16mm者20例,占位性病变3例。结果表明: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16mm,则高度提示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以良性病变居多,最多见者为子宫内膜息肉。

超声是目前对检查子宫异常出血广泛应用的手段,但很难做出明确诊断。据文献报道[2]:单纯超声检查与最后的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较低,对疾病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性刮宫可除外宫内恶性病变,但不能确定有无量刑占位性病变。超声与宫腔镜联合检查为宫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出及恶性病变的定位诊刮提供监导作用。超声和宫腔镜联合检查较单纯宫腔镜检查安全,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优于单纯超声检查及盲目诊断性刮宫。

参考文献

[1] 夏恩兰,李自新.妇科内镜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8-76,107-108.

[2] 白丽萍,张艳开.宫腔镜、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的临床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18-119.

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临床研究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常患者98例,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组 (观察组) 49例, 非子宫内膜增生组 (对照组) 49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3~79岁, 平均 (46.71±9.72) 岁,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78岁, 平均 (47.31±11.34) 岁;观察组患者中, 22例 (44.90%) 患有阴道异常出血病史, 1例患有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1例肝硬化, 1例患有肾小球肾炎;对照组患者中, 21例 (42.86%) 患有阴道异常出血病史, 1例患有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1例肝硬化血转氨酶轻度升高 (ALT 55IU/L) , 1例患有肾小球肾炎, 血尿素氮、肌酐均在正常范围。2组患者在年龄、病史、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中, 72例行宫腔镜检查, 14例诊断性刮宫, 12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观察组49例患者所有切除的子宫内膜标本均经病理检查, 其中37例为单纯增生, 7例为非典型增生, 5例为复杂增生。对照组49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为增殖期或分泌期子宫内膜。所有患者术前半年内均未接受激素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t和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2组孕产次的比较分析

2组怀孕次数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但2组的分娩次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2组体质量指数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0 5) 。

2.3 2组常见妇科和内科合并症的比较分析

2组的内膜息肉、卵巢良性肿物、子宫内膜异位症、肝症及肾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见表1。

3 讨论

子宫内膜出现异常增生常常跟雌激素的连续作用以及无孕酮拮抗有着重要的联系。随着体内的外源性或内源性雌激素的不断增加, 使得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发生增殖性生长。这一过程中没有孕激素的拮抗, 子宫内膜就不会出现分泌期转化, 最终将造成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症[1]。因此表明, 只要能对女性体内性激素造成影响, 特别是雌激素的状况都有可能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症的发生。在妊娠期间因受到高水平孕激素的作用, 能够显著控制子宫内膜的增加, 以有效防止出现内膜癌。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在孕次方面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支持妊娠次数能够对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症起到保护效果, 但产次在抑制内膜增生方面意义不大。另外,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其BMI较高, 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雌酮的形成一般是依靠肾上腺和卵巢形成的雄烯二酮, 并结合脂肪组织中芳香化酶的作用变化而成的。若脂肪组织变多, 则转变能力变强, 血浆中雌酮的水平变高, 这些将使得子宫内膜饱受雌激素的刺激, 最终出现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症[2]。由此可知, 肥胖是造成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症的一大因素。

本组资料显示, 在伴随妇科合并症中,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卵巢肿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 5) 。医学专家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于位内膜与正常女性内膜对凋亡敏感性的进行了实验, 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对凋亡的敏感性显著减弱, 未出现周期性转变, 以此预测其有可能是造成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症的另外因素[3]。在增生期和分泌期Bcl-2/Bax比值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较高, 这就使得内膜细胞对凋亡因子的抵抗力增强, 让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的凋亡率有所降低。对处于分泌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言, 其在位内膜Fas/Fas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 这说明分泌期子宫内膜凋亡被限制, 从未造成了随经血逆流到盆腹腔的子宫内膜细胞, 但灵活性依旧较高[4]。

当今对于宫内膜息肉与卵巢肿瘤的病发因素尚未得出明确的结果, 很多研究人员指出导致该病的原因与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失衡等因素相关[5]。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后, 其内膜息肉发病率要比普通患者高出2~3倍, 最为普遍的症状表现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单一无对抗的雌激素在内膜增殖中的作用已得到认可, 尽管内膜病变存在差异, 如: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内膜癌等各个组织出现了情况, 这些能判断增生与凋亡的不均衡, 对内膜病变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子宫肌瘤由于激素原因而依赖于性肿瘤, 而本次研究资料显示,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未出现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估计是与病例数少而出现偏差有关。在观察组中, 肝病的病例数比对照组多, 两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但是仅仅通过本次研究的资料是不能准确说明问题的所在, 肝脏疾病可能会给雌激素的代谢带来不良影响, 造成人体雌激素不断增加为引起内膜增生。

激素依赖型和非激素依赖型是子宫内膜癌的两大机制。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包括了:肥胖、未产、绝经、糖尿病等等。有研究报道, 癌基因的突变很有可能造成出现子宫内膜癌[6]。但临床治疗上还未能制定出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治疗方式, 这就需要医生对可能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以找出相关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症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Hom L, Meinel A, Handzel R, et a1.Histopathology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nd endometrial carcinoma:an update[J].Ann DiagnPathol, 2007, ll (4) :297~311.

[2]Lai CH, Huang HJ.The role of hormo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nd endometrial cancer[J].Curr Opin ObstetGynecol, 2006, 18 (1) :29~34.

[3]Viola AS, Gouveia D, Andrade L, et a1.Prevalence of endometrial cancer and hyperplasia in non-symptomatic overweight and obesewomen[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 2008, 48 (2) :207~213.

[4]Navaratnarajah R, Pillay OC.Hardiman E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endometrial cancer[J].Semin Reprod Med, 2008, 26 (1) :62~71.

[5]杨雪峰.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内膜Bcl-2基因的表达[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 37 (3) :180~181.

子宫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患者中, 年龄16~35岁, 平均24.5岁。无月经来潮14例, 占31.1%;月经稀少或痛经12例, 占26.7%;不孕10例, 占22.2%;流产9例, 占20.0%。

1.2 仪器

使用美国GELOGIQ200型超声诊断仪, 腹部、阴道探头频率分别为3.5和6.5MHz。

1.3 方法

有月经来潮者, 最好选择月经来潮前1周检查。因为此时宫内膜显示清晰, 从而能够更好的显示宫腔情况。经腹超声检查时患者需适度充盈膀胱, 将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纵、横、斜切扫查, 观察盆腔有无子宫、子宫大小。子宫与附件的关系。能够适合作阴道超声的再作阴道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在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进行。嘱患者排空膀胱, 取截石位, 用一次性避孕套罩住阴道探头, 套内外涂以消毒耦合剂, 将探头置于阴道穹隆部作纵、横、斜切面的扫查, 并重复以上的观察内容, 同时作照像记录。

2 结果

辽宁省昌图县第一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以来, 检查出各类子宫发育异常45例, 未婚14例, 已婚27例, 结合临床及妇科检查, 宫腔镜检查, 超声引导下诊刮、人工流产、放节育器等方法证实41例, 准确率91.1%。其中先天性无子宫4例, 始基子宫5例, 幼稚子宫5例, 双子宫14例, 双角子宫10例, 单角子宫1例, 纵隔子宫2例。

3 讨论

本组子宫发育异常病例中, 未婚患者病例多因无月经来潮、月经稀少或痛经前来我院就诊, 已婚患者病例多由于体检、不孕、流产以流产失败或疑为盆腔肿块转我科做超声检查而发现。先天性无子宫, 始基子宫及幼稚子宫患者都有原发性闭经或不孕, 超声检查结合临床易诊断。先天性无子宫超声检查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未能探及子宫回声, 常合并无阴道;始基子宫超声表现为子宫呈窄小的条形低回声;幼稚子宫的子宫颈比子宫体长, 宫体小, 与宫颈比例呈1∶1[1]。

双子宫患者早孕容易漏刮, 本组早孕漏刮5例。双子宫为两个并列宫体及宫颈, 横切面可见两个大小及回声相近的椭圆形回声, 宫底呈“蝶状”, 纵切面可见宫体各与一宫颈相连。本组合并妊娠8例, 单侧5例, 3例一侧子宫内有节育器, 双侧妊娠1例。双角子宫的子宫角部向一侧隆突。纵隔子宫横切面可见子宫宽径增大, 宫底部中央可见一小凹陷, 有时可见条索状间隔结构。

双角子宫一侧早孕须与间质部妊娠鉴别, 未孕侧子宫误以为子宫肌瘤。本组1例外院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来辽宁省昌图县第一医院检查并随访追踪为双角子宫。子宫发育异常超声诊断中, 经阴道超声检查优于经腹部超声, 本组45例病例中有25例经腹部超声检查后再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 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TVS与TAS相比更接近盆腔脏器, 不受腹部脂肪和瘢痕的影响, 且高频探头分辨力增高, 故图像清晰, 大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此外患者不需要充盈膀胱, 缩短了就诊时间,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2]。

子宫发育异常者妊娠, 产科并发症多, 妊娠失败率高, 人流容易发生漏刮及流产不全或因判断子宫方向和大小有误而导致子宫穿孔。因此, 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对大多数子宫发育异常, 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是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3版.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8:1110-1112.

子宫异常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9月30在我院产科已分娩的99例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患者作为畸形子宫组,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孕晚期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未合并其他内外科疾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畸形子宫组孕前行矫形治疗者共有8例,其中完全中隔子宫3例,均因不良孕产史于孕前行子宫中隔切除术,2例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1例于前次剖宫产术中行子宫中隔切除术。另5例因合并有阴道纵隔于孕前行阴道纵隔切除术,其中3例为双子宫;1例双角子宫合并完全中隔子宫;1例为不全中隔子宫。

1.2 方法

根据手术中的情况,按照Buttram[1,4]的分类方法将子宫畸形分为单角子宫(合并对侧残角ⅡA、不合并对侧残角ⅡB)、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中隔子宫(完全中隔、不全中隔)、横隔子宫。本研究不包括发育不良的子宫。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检查、超声、子宫碘油造影、宫腔镜及腹腔镜及剖腹手术等方法证实。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特点比较

畸形子宫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孕产史发生率(32.3% vs 2.0%)、分娩孕周(37.1±3.0 周 vs 38.7±4.2周)、新生儿体重(2822.9±760.3g vs 3255.5±518.7 g)、剖宫产率(86.9% vs 49.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分娩结局比较,畸形子宫组中先兆流产、胎盘植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分娩出血量(产后1小时)的比较中,畸形子宫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种类型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临床特点比较 见表2。

① 与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比较:P<0.05; ②与其他类型畸形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的剖宫产率低于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鞍状子宫、横隔子宫(P<0.05);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他类型畸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中,胎膜早破和胎位异常的发生在各种类型畸形组中几乎均出现,而前置胎盘的发生仅出现在双子宫、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胎盘植入的发生仅出现在双角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

3 讨 论

3.1 子宫发育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子宫发育异常患者妊娠后由于子宫内容积小,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较高,但平均分娩孕周在37周,平均出生体重超过2500 g。由于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及极性等异常,阴道分娩困难,剖宫产率较高,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其中以双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为重,但总的来说对于能够妊娠至孕晚期的这部分子宫发育异常患者的母儿预后均较好。

3.1.1 新生儿预后

本组资料显示,畸形子宫组的平均分娩孕周低于对照组,有不良孕产史和先兆流产者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其他类型畸形组。一方面可能与子宫发育不良有关,或子宫轴向偏离中线,宫腔狭小,加上子宫供血不足,不能够顺利适应胎儿在孕期的生长发育,导致流产、新生儿分娩孕周小、平均出生体重低等结果。其中双子宫、双角子宫和中隔子宫较单角子宫和横隔子宫的胎儿可利用空间小,因而对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鞍状子宫新生儿的出生体重甚至明显低于双角子宫及双子宫,其原因尚不清楚,由于本研究的例数有限,需更多的资料来进一步验证。除鞍状子宫的平均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256±511 g外,其他各组的新生儿平均体重均超过2500 g,新生儿的存活力及预后均较好。中隔子宫中有1例因胎儿多发畸形在孕30周时发生胎死宫内。

3.1.2 剖宫产率

畸形子宫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考虑与宫腔狭小、胎儿活动受限有关,常导致胎位异常的发生率增高,继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也较高。另一方面与术前诊断的那部分患者可能会行选择性剖宫产术,从而导致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对于中隔子宫,不同于其他类型子宫发育异常的是,发育过程中中隔未融合或融合不全,而子宫壁的完整性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因此其子宫收缩力、极性、对称性没有遭到破坏,从而对阴道分娩的影响较小,故剖宫产率低于其他类型畸形组。

3.1.3 出血量

畸形子宫组的分娩出血量(产后1小时)大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子宫发育异常的宫缩不协调,因而不能够有效止血有关;也可能与术中探查和处理畸形的子宫,导致手术时间偏长有关。但两组的产后出血患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1.4 妊娠并发症

几乎各种类型的子宫发育异常孕妇在妊娠后,由于其子宫肌壁的延展性受限,因此孕晚期胎儿活动受限,发生胎位异常的可能性比较大,同时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也较高。本组资料中中隔子宫患者发生前置胎盘的几率较高,考虑是由于其隔膜部位的血运较子宫侧壁的肌层的血运差,适合胎盘附着的宫壁面积有限,因此发生前置胎盘者较其他类型更多见。双子宫患者的前置胎盘发生率高的原因可能与中隔子宫类似。而在双角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的患者中,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壁的某一局部内膜发育不良,从而导致这一部分的胎盘发生植入有关。

3.1.5 横隔子宫

我们的资料中有3例横隔子宫合并妊娠的患者,全部因产程进展受阻而行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壁中段横向隆起突向宫腔内的皱襞,排除子宫壁内折所致,又不同于部分中隔子宫的皱襞位于宫底或是宫颈内口处,横隔大小在3 cm× 3 cm~3 cm× 8 cm,其结构除膜性组织外,常有肌层组织,产程中阻碍胎儿下降从而导致产程进展受阻。目前有关横隔子宫的报道较少,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3.2 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期处理

孕早期有先兆流产迹象者,可常规保胎治疗。孕中期,文献报道子宫发育异常为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5],有人建议无论其是否存在宫颈机能不全,均应常规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但目前对此仍有争议,需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孕晚期,文献报道子宫发育异常有发生子宫扭转而致急腹症者,有人主张开腹探查术中应同时行圆韧带缩短术。单角子宫合并对侧子宫残角时,建议切除子宫残角时将同侧输卵管切除,避免以后发生输卵管妊娠,圆韧带应固定于发育侧子宫同侧的宫角部位[6]。分娩期,由于常常合并有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因此剖宫产率较高。由于子宫发育异常肌层发育不良,应警惕子宫破裂的可能。在选择子宫切口时应选择肌肉弹性相对较好的位置,切口应足够大,以避免不必要的娩头困难,并尽量避免行内倒转术。若行臀牵引术,应按照分娩机制顺序娩出,切勿强行牵拉和盲目压宫底,以免造成胎儿损伤和切口延裂。还应仔细检查子宫输卵管形态,并尽可能检查宫颈及阴道的发育情况,以明确畸形的类型,警惕有胎盘残留和胎盘植入。对于有两个宫腔者,应分别用卵圆钳探至宫颈,并尽可能刮出全部宫腔内蜕膜,缝合时注意不能人为造成死腔,要保持两侧宫腔的引流通畅。对于剖宫产术中是否同时行矫形手术目前尚有争议,我院主要针对中隔子宫、横隔子宫等情况,在不会明显增加出血和感染机会的前提下,行完全或大部切除术。产褥期,注意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的情况,发现胎盘胎膜残留及时处理,警惕引流不畅引起的产褥感染等。

摘要:目的:总结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母儿结局,探讨其在围生期的处理。方法:收集我院产科分娩的99例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的孕晚期患者(畸形子宫组)及随机抽取10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母儿结局。结果:畸形子宫组的不良孕产史、剖宫产率、先兆流产、胎盘植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中隔子宫和不全中隔子宫的剖宫产率低于残角子宫、单角子宫、双子宫、鞍状子宫、横隔子宫(P<0.05);双子宫、双角子宫、鞍状子宫和完全中隔子宫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他类型畸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发育异常合并妊娠孕妇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并警惕产后出血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子宫发育异常,妊娠,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F Gary Cuningham MD.Williams Obstetrics[M].21th.2003:450-455.

[2]马水清,边旭明,郎景和,等.子宫畸形妇女妊娠及生育能力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7):415-417.

[3]Woelfer B,Salim R,Banerjee S,et al.Reproductive outcomes in women with congenital uterine anomalies detected by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 screening[J].Obstet Gynecol,2001,98(6):1099-1103.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08-1309.

[5]Sparac V,Kupesic S,Ilijas M,et al.Histologic architecture and vas-cularization of hysteroscopically excised intrauterine septa1[J].J Am Assoc Gynecol Laparosc,2001,8(1):111-116.

子宫异常 篇9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原因,诊刮,病理诊断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症状, 许多妇产科疾病都可能引起异常子宫出血, 其临床表现相似, 鉴别困难, 引起误诊, 延误治疗。本文通过对本院50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不同年龄段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及诊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的价值。合并全身性疾病的病例未纳入本组。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50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年龄18~78岁, 平均46.56岁, 均已婚或有性生活史, 已生育者489例, 未育者16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 周期或经期、经量的改变, 以及闭经、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及血性分泌物。全部患者经过妇科检查, 进行诊刮或分段诊刮, 标本送病理检查, 部分患者同时行B超检查或宫腔镜检查, 所有病例均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按《妇产科学》最新标准[1], 女性约40岁左右至绝经后的一年为围绝经期, 将患者分为<40岁生育期, 40~60岁围绝经期和 >60岁老年期。按年龄分布及病理诊断进行分类总结。同一病例包括2~3项病理诊断者, 取最典型一项做计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属于功血范畴讨论[1]。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两个样本率和多个样本率间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子宫内膜的病理表现

功能性改变子宫内膜116例 (22.97%) ,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91例 (包括单纯型增生76例, 复合型增生15例) , 分泌欠佳、分泌不同步、不规则脱卸样变16例, 萎缩型内膜9例。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176例 (34.85%) , 其中子宫内膜炎17例, 子宫内膜息肉76例,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 子宫内膜癌10例, 妊娠性疾病62例 (包括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胎盘残留、子宫收缩不良) 。显示月经周期各期内膜213例 (42.18%) , 其中分泌期74例, 增生期127例, 月经期12例。本组资料中上环33例, 合并子宫肌瘤或腺肌瘤86例。见表1。

2.2 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与年龄分布的关系

围绝经期患者功血95例, 发病率23.43% (95/405) , <40岁生育期患者19例, 发病率20.65% (19/92) , 二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0岁生育期患者妊娠性疾病子宫出血51例, 发病率 55.43% (51/92) ; 40~50岁围绝经期患者11例, 发病率5.26% (11/209) , <40岁生育期患者发病率高于围绝经期患者,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67例, 占总数的15.05% (67/505) , <40岁生育期患者8例, 占总数的1.58% (8/505) , >60岁老年期患者1例, 占总数0.20% (1/505) ;围绝经期患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 占总数2.18% (11/505) , <40岁生育期0例, >60岁老年期0例;子宫内膜癌从低龄到高龄即<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发病率依序增高, 为0 (0/92) 、0.96% (2/209) 、2.52% (5/196) 、37.50% (3/8) , 多组间发病率相比,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40岁生育期患者子宫内膜炎4例, 围绝经期患者11例, >60岁老年期2例;月经周期中各期相似子宫内膜 (基本正常子宫内膜) <40岁生育期患者10例, 围绝经期患者203例, >60岁老年期0例。见表2。

3讨论

3.1 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异常子宫出血可由非器质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非器质性病变常见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或靶细胞效应异常而致的月经失调, 即功血, 并排除全身性疾病及内外生殖器的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可由如妊娠相关疾病 (流产、异位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等) 、生殖系统炎症 (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等) 、生殖系统肿瘤 (子宫肌瘤、具有分泌雌激素功能的卵巢肿瘤、绒毛膜癌、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等) 、损伤、异物、外源性激素 (雌、孕激素) 的误用、及全身性疾病引起[1]。

3.2 年龄与异常子宫出血及病理改变的关系

由表1可见本资料中非器质性病变以功血最多见, 共116例, 占总数22.97%, 其中又以无排卵型功血为多, 共100例, 占功血的86.20%, 排卵型功血16例, 占13.80%, 与文献报道相类似[1]。而从表2可看出505例异常子宫出血中围绝经期就诊患者405例, 功血95例, 发病率23.43%, <40岁生育期就诊患者92例, 功血19例, 发病率20.65%, 二者发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长沙市八医院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人数明显多于<40岁生育期患者人数, 但两个年龄段功血的发病率是相似的。

器质性病变中, <40岁生育期患者以妊娠相关疾病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多见, 共51例, 发病率55.43%, 40~50岁围绝经期患者11例, 发病率5.26%, <40岁生育期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围绝经期患者,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由此提醒我们, 医务工作者做好生育期妇女的保健宣教工作, 尤其是对于低龄或未婚的育龄女性, 使她们具备一定的避孕和保健常识, 并且懂得自尊自爱, 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 大多数生育期的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表2所见, 本资料显示器质性疾病中的子宫内膜息肉占有相当的比例, 集中发病于围绝经期, 发病率为15.05%。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的一种常见良性病变, 本资料中部分病例除诊刮后病理诊断确诊外, 前期还进行B超检查和 (或) 宫腔镜检查。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目前认为宫腔镜下内膜活检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而最佳治疗方法为宫腔镜下相关手术, 如: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或子宫内膜切除, 以缓解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0.5%, 但绝经妇女子宫内膜息肉恶变为子宫内膜癌的机率为10%[2]。

本资料中子宫内膜炎也有一定的发病率, 各年龄段均有发生。本资料中还有42.18%的病例显示相似正常子宫内膜, 分泌期、增生期及月经期均有显示, 并无功能性及器质性改变, 这是因为临床病史、诊刮取内膜时间、取内膜后月经来潮的时间、是否应用过激素类药物等均对内膜病理诊断有影响。有些子宫内膜的功能改变在形态上尚无改变, 只有与行经月经结合起来才能作出诊断[3]。如宫内膜受一定雌激素影响而无排卵, 内膜呈增生现象, 其形态与正常月经周期增生期无区别, 表现在月经后半期或月经来潮时仍然是增生期改变。这时就必须结合月经周期及取材时间加以鉴别。本资料中因宫内环或子宫肌瘤等原因致异常子宫出血者, 内膜显示正常月经周期中内膜, 也是原因之一。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好发于围绝经期, 发病率2.72%;子宫内膜癌从低龄到高龄即<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发病率为0、0.95%、2.56%、37.50%, 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 组间发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是子宫内膜增生并发生癌变的危险因素。邱立平等[4]报道随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癌变倾向有逐渐增高趋势, 并提示从复杂增生、非典型增生到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逐渐上升, 明显表现出子宫内膜从单纯增生到子宫内膜癌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因此, 若能在早期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增殖改变, 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3.3 诊断性刮宫及病理诊断的价值

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异常子宫出血, 其临床表现往往相似, 容易混淆, 以致常把一些器质性疾病长期当作功血治疗, 从而延误了治疗造成不良后果。例如,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临床上可能误诊为无排卵型功血。诊刮并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确定内膜性质, 明确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为临床采取治疗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资料中由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明确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除功血外, 常见的还有子宫内膜的炎症、息肉、妊娠性疾病、不典型增生、癌症。诊刮一直被认为是妇科病病因诊断的“金标准”。然而, 诊刮作为一种盲视操作, 有一定的创伤危险, 而且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 诊刮内膜癌的漏诊率为5.6%~9.6%[5]。近年来, 在子宫出血的诊断中主张多项技术联合应用, 以期作出正确的诊断。盛洁等[6]研究资料显示, 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以及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的内膜平均厚度均非常明显地大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的内膜平均厚度, 提示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可预测绝经前和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 并提示以B超内膜厚10 cm和5 cm分别作为绝经前和绝经后判断内膜病理改变的临界值[6,7], 宫腔镜可直观宫腔内情况, 对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粘膜下肌瘤较诊刮准确, 然而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内膜癌的病例也可能漏诊, 因此, 宫腔镜和诊刮是互补的两种诊断方法, 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8]。

综上所述, 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不同, 围绝经期及老年期是子宫内膜器质性疾病的好发年龄, 不容忽视。诊刮术、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是做好异常子宫出血诊断、鉴别诊断及正确治疗的关键。B超、宫腔镜对提高诊断正确率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01-308.

[2]于云英, 冷金花.子宫内膜息肉的研究进展.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5, 14 (1) :59-60.

[3]陈忠年, 杜公谷.妇产科病理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 144-146.

[4]邱立平, 孔为民.围绝经期子宫出血315例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10) :1331-1332.

[5]徐立礼.子宫内膜癌的诊疗进展.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 1981, 8 (3) :128.

[6]盛洁, 卢丹, 邓小虹.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 8 (11) :497-500.

[7]盛洁, 潘静.阴道超声及子宫腔细胞学联合检查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1, 36 (6) :341-343.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08例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的108例患者, 年龄22~68岁, 病程3~18个月, 平均9个月, 其症状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过频及不规则子宫出血, 月经过少, 均有性生活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宫腔镜检查前均行阴超检查。设备采用日本OLYMPUS宫腔镜检查系统, 有直径4.5mm检查镜, 冷光源、监视器、液体膨宫机等。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注射液, 膨宫压力为10~20kPa。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知情选择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宫颈管麻醉或丙泊酚静脉全麻。排除被检查者有禁忌症, 检查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14d, 不规则阴道出血者避开阴道大量出血时进行。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置入宫腔镜按宫颈管、宫腔、宫底部、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顺序观察。检查操作以夏恩兰等主编的《妇科内镜学》为标准[1]。108例患者宫腔镜检查时, 68例取活检, 42例检查后刮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在108例患者中, 子宫内膜增殖症32例, 子宫内膜炎17例, 子宫内膜息肉29例, 子宫黏膜下肌瘤11例, 妊娠物残留2例, 宫腔粘连9例, 宫颈息肉5例, 子宫内膜癌3例。

2.2 宫腔镜及B超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

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49.1%, 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1.7%,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宫腔镜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可直接观察子宫腔内部结构, 同时也可在直视下行子宫腔内手术治疗[2]。临床上异常子宫出血依据病史, 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常不能明确其病因, 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随着微创技术在妇科诊疗中的广泛应用, 宫腔镜以其直观准确的特性, 成为了诊治宫内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Cooper和Erickson[3]认为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方面, 目前无任何技术比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更为敏感, 特异。而B超为组织声像图, 有一定的间接性, 因此很难发现宫腔内的微小病变, 另外, 夏恩兰[4]报道单纯B超检查不能发现<2cm的宫内病变。同时病理诊断为最后诊断, 被称为金标准。本资料显示:10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1.7%, 明显高于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49.1%的总符合率,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黏膜下肌瘤、妊娠物残留的宫腔镜诊断与B超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宫腔镜在指导治疗方面优越于B超, 如子宫黏膜下肌瘤可在宫腔镜检查下定位、手术。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癌的宫腔镜诊断及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腔镜可直观了解宫腔及颈管情况, 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诊断准确率较传统的技术高。可见, 宫腔镜检查直视下对可疑部位组织进行活检的病理诊断是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的诊断金标准[5]。

综上所述, 宫腔镜在妇科疾病诊疗上的应用价值在于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 提高了对宫内疾患的诊治的准确性, 优于传统的检查方法, 宫腔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检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根本。其对于早期发现子宫微小病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通过宫腔检查还可以直接进行治疗, 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有其优越性,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间10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宫腔镜诊断与B超诊断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1.7%和49.1%,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直观、准确率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

参考文献

[1]夏恩兰, 李自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1.

[2]夏恩兰.宫腔镜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5, 21 (7) :405-407.

[3]Cooper JM, Eriekson ML.Endometrial sampling techniques inthe diasnosis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Obstet GynecolClin North AM, 2000, 27 (5) :235-244.

[4]夏恩兰.宫腔镜学及图谱[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75-76.

上一篇:边际融资成本下一篇:山区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