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异常

2024-08-29

心脏异常(精选4篇)

心脏异常 篇1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怀孕初期,由于心脏、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致使心脏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胎儿出生后未能闭合本应关闭的通道而引发的先天性疾病。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占新生儿的0.1%左右,且具有极高的死亡率[1,2]。产前对胎儿是否有心脏异常进行检查,有助于提前判断胎儿的发育情况,对减少疾病胎儿,减轻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某院2012 年1 月到2012 年12 月间进行诊断的孕妇1000 例。孕妇年龄20-38 岁,平均年龄(29.0±1.5)岁;孕周20-27 周,平均孕(25.0±2.5)周。

1.2 研究方法

使用阶段分析法对胎儿心脏进行超声诊断。诊断时,孕妇取平卧位,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由超声医师检查胎儿心脏,取胎儿胸腔横切四腔心切面,观察各心室、心房、左右房室瓣、室间隔的连续性情况,观察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部位的交叉关系以及主动脉与肺动脉的相对大小。进行初步筛查,若发现异常则由专业心血管超声医师对胎儿进行进一步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时再次重复上述切面超声检查,如有必要再检查其他切面,确定结果。

检查出心脏异常胎儿后,若孕妇决定终止妊娠,引产后对胎儿进行尸检,坚持生产的,胎儿产下后进行检查,进一步确定心脏的异常情况,与超声筛查结果进行对比。

1.3 诊断标准

胎儿心律不齐的临床诊断标准[3,4]:胎心率<120次/min或胎心率>160 次/min,听胎儿心律不齐、快慢不一,出现早搏且无宫缩和其他应激反应时>6次/min。胎儿心电图显示胎心波形不规律,出现间歇性缺跳,而且同一导联最短P-P间隔和最长P-P间隔差大于120ms。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5]: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观察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腔、大血管形态以及血液反流情况进行判断。

1.4 仪器

美国GE公司生产的飞利普IU22 型、GE730型、HD5,探头频率为4-7MHz。先使用超声检查胎儿有无心外畸形,再对胎儿心脏5 个横面逐一进行检查,观察各大动脉是否正常、房室间隔是否缺损以及心腔大小是否正常;而后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大动脉血流是否出现反流和异常、各瓣膜口是否完整;最后,观察房壁运动曲线并结合主动脉、下腔静脉血流频谱,判断胎儿心脏是否异常。

2 结果

进行产前超声检测的1000 例胎儿中,共发现先天性心脏病8 例(详见表1)。其中单心室2 例,肺动脉瓣狭窄伴左心室发育不良1 例,心内膜垫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1 例,三心房1 例。三心房胎儿顺利出生,产后新生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诊断结果。其余7 例终止妊娠,引产后尸检,与超声诊断符合。

3 讨论

心脏异常的筛查是胎儿畸形筛查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关注孕妇胎儿心脏检查,提前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并做出是否引产的决定,既是减轻家庭负担的明智之举,也是对患病胎儿负责任的表现。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测筛查,可以较为准确地发现胎儿心脏是否有异常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进行胎儿超声筛查时,妊娠22-28 周为最佳检查时间,此时胎儿心脏基本发育完全,心内结构在超声仪器中显示清晰,利于观察;胎儿心脏较为靠近扫描探头,有较好的分辨力,心脏各切面显示率高;胎儿活动度较大,肋骨还尚未完全钙化,影像清晰。此外,妊娠晚期胎儿位置基本固定,胎儿脊柱和肋骨容易遮挡住超声束,使心脏图像受影响而无法清晰显示。此时需从孕妇两侧腹壁进行扫描,以获得较好的图像[6]。

研究表明,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筛查是一种安全、经济、准确度高的方法,可以提前诊断胎儿心脏异常情况。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常红梅,DENG Xue-dong,斯蓉华等.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24(7):1099-1101.

[2]孙宝娟,赵艾娜.产前超声在59例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4):339-340,343.

[3]徐加英,徐益敏,韩绯等.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2):105-106.

[4]朱胜,刘武岩,曹晔等.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1,39(5):960-961.

[5]高霞,王海松,张贵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83-2584.

[6]吴瑛,刘涛,熊奕等.三维超声在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3,(z1):64-64.

心脏异常 篇2

观察组: 我院2002~2006年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57例,其中男145例,女112例;年龄34~89岁,平均60.8岁;其中脑出血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脑梗死91例。对照组:78例,为脑血管病的神经病变患者,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31~79岁,平均59.8岁。

观察组病例标准:完全卒中;CT或MRI显示有明确卒中部位和卒中类型;原始心电图或心肌酶谱检查正常;既往无心脏病史;首次发生急性脑血管病。

对照组标准:非脑血管病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既往无心脏病史;原始心电图或心肌酶谱检查正常;首次发生神经系统疾病。

方法: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监测,并采静脉血5ml做心肌酶谱检查,数天后复查心电图及心肌酶。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结 果

心电图异常变化表现:①传导障碍:P-R间期延长,结性心律或房室分离。②心律紊乱: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以及游走性节律、心房纤颤。③S-T延长及移位、T波低平或倒置、P波增高。可出现上述一种或数种的混合性变化。

心肌酶谱改变:血清GOT、LDH、CK、α-HBDH升高。

心脏功能改变:表现为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对比结果:①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时有心电图异常者为158例,占61.48%,其中房颤1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4例,Q-T间期延长18例,早搏26例,竇性心动过速37例,窦性心动过缓56例,S-T改变及T波低平103例,P-R间期延长17例,房室分离3例,P波增高;对照组有心电图异常的为15例,占19.2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心肌酶升高者为80例,占31.1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③观察组有3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1例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对照组仅有1例发生心绞痛,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讨 论

急性脑血管病主要累及下视丘、脑干和植物神经系统,使原来无病的心脏发生损害,称为脑心综合征。急性脑血管病时并发心脏功能异常,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急性脑血管病累及丘脑下部及脑干,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造成心肌损害,而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现心房纤颤或其他形式的心律失常。②急性脑血管病后丘脑-肾上腺轴功能障碍,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醛固酮分泌异常,心肌损害,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及心脏功能的改变。③急性脑血管病时颅内压增高,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低钠、低氯等,这可能与神经调节障碍有关,也可能是颅内高压、脱水、不能进食的缘故,低钾时可有T波降低、U波增高、Q-T间期延长、S-T段降低;血气成分异常均加重急性脑缺氧应激反应,对心脏造成损害。④急性脑血管病时常使脑内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导致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强,造成心肌损害,出现心肌复极化障碍。⑤急性脑血管病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进一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与收缩,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心肌梗死。

心脏异常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心脏异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组, 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的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 共有男性患者22例, 女性患者18例, 年龄在20~70岁, 平均年龄为 (38.47±6.40) 岁。对照组人员中, 共有男性23例, 女性患者17例, 年龄在21~69岁, 平均年龄为 (38.51±6.42) 岁。经确认, 参与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人员均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其他严重病变及检查禁忌者, 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另,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组间可进行良好的比较和分析。

1.2方法: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人员均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检查前8~12 h内禁止摄入任何的食物和水, 于次日晨间采取患者的空腹血液, 采集结束后, 将血液送至实验室, 检查血清中的T3、T4及TSH水平, 并给予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对症治疗, 给予甲亢的患者甲疏咪唑药物口服, 治疗时间持续3个月, 给予甲减的患者优甲乐口服, 治疗时间持续3个月。甲状腺功能检查使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人员的T3、T4及TSH水平进行观察, T3水平的正常参考值为0.8~2.2 ng/m L、T4水平的正常参考值为50~126 ng/m L、TSH水平的正常参考值为0.3~5.0μIU/m L。

1.4数据处理: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人员的的T3、T4及TSH水平进行数据处理, 以95%作为可信区, 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 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 使用率 (%) 表示计数资料, 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 P<0.05的前提下, 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40例心脏异常患者中, 共有11例甲亢患者, 9例甲减患者, 其T3、T4及TSH水平与对照组人员存在明显的差异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如下:对照组40例, T3 (1.41±0.22) , T4 (89.01±18.92) , TSH (2.21±0.57) ;甲亢11例, T3 (2.9±40.57) *, T4 (152.02±24.31) *, TSH (0.18±0.07) *;甲减9例, T3 (0.63±0.16) *, T4 (48.81±12.24) *, TSH (14.41±7.34) *。与对照组相较, *P<0.05。

3讨论

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足或过剩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不规律的现象增多, 该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甲状激素过多, 即甲亢, 会增加心血管β受体的兴奋性和茶酚胺敏感性, 进而增加心率速度和心脏的收缩力。甲状腺激素不足, 即甲减, 则会引发心率减慢及心脏收缩力减弱[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在疾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甲状腺肿大及突眼不明显的情况下, 通常会伴随着消瘦、乏力、心率异常等临床症状, 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易发生漏诊或误诊为心脏病的情况, 在疾病类型诊断不明确的状态下, 严重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 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2]。临床上所称的甲减心, 也被称为甲状腺功能衰退性心脏病, 患病人群多以老年人为主, 该疾病具有隐匿性及缓慢性的特点, 在疾病早晚期的临床表现均不明显, 在很大的程度上, 该类型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 除非患者存在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病理体征[3]。

本研究结果表明, 所选的40例心脏异常的患者中, 共有11例甲亢患者, 占总比的27.50%, 9例甲减患者, 占总比的22.50%, 说明心脏异常的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发生率较高;而甲状腺功能衰退性心脏病患者的T3、T4及TSH水平与正常的对照组人员存在明显的差异, 心脏异常合并甲亢患者的T3、T4及TSH水平分别为 (2.9±40.57) ng/m L、 (152.02±24.31) ng/m L、 (0.18±0.07) μIU/m L;三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故甲状腺功能能异常和心脏异常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心脏异常的患者在初筛及恢复的过程中, 可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的诊断性。

参考文献

[1]杨智杰.甲功检查在心脏异常初筛及恢复中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 2014, 27 (29) :323.

[2]钟若英, 李海平, 施仲庭等.老年人非甲状腺疾病的甲功异常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15) :60.

心脏异常 篇4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产前超声1检查出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71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产妇的年龄在23岁—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76±5.64)岁,平均孕周为(27±3.8)周。

1.2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胎儿进行扫描,探头频率为4.0MHz-6.0MHz,选择胎儿检查程序,首先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与测量,确定胎儿生长发育是否与孕周符合[1],然后应用四腔心切面与声束头侧偏斜法对胎儿心脏进行快速筛查,对疑似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及心外畸形的胎儿进行全面的心脏超声检查,并仔细观察胎儿的四腔心切面,明确心室、心房、左右房室瓣膜、房室间隔、肺静脉与左房的连接关系[2],并对主动脉、动脉导管弓矢状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进行扫描[3],并对心脏连接关系与主要结构进行系统的评价。

2结果

~本组7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50例通过引产或产后证实,21例通过电话追踪均引产。将7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分为a、b、c三组,a组根据四腔心切面异常明确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患儿,共52例,占73.24%,其中有8例为单纯的室间隔缺损,10例为单心室、单心房,10例为心内膜垫缺损,16例为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6例为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1例为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为三尖瓣下移畸形。有5例患者伴大动脉畸形,单纯的四腔心切面检查将全部漏诊;b组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患者共有12(16.92%)例;c组四腔心切面基本正常,但是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共7(9.86%)例。

3讨论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是重要的无创影像检查技术,四腔心切面超声检查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正常胎儿的心脏所对应的房室腔以及大血管是对称的,在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时,会出现异常的血流分流,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导致房室变化,进而出现四腔心不对称[4]。因此四腔心切面四腔心不对称时,是血流动力学异常与解剖学异常的重要信息,应怀疑为先天性心脏畸形。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四腔心切面在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筛查中应用价值显著,切面易得,能够对所见内容进行仔细观察,并提供更多关于心脏的信息。90%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可以通过四腔心切面检查筛查出来,但是仍有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畸形由于无异常表现不能被查出,因此四腔心切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进行筛查,提高胎儿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李胜利,欧阳淑媛,陈琮瑛等.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8):594—596.

[2]熊桂荣,吴瑛,陈立新等.B超四腔心切面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的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5):305—306.D.

上一篇:水闸病险下一篇:公共征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