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征信体系

2024-08-29

公共征信体系(精选7篇)

公共征信体系 篇1

一、公共征信体系的运作特征

在征信机构的模式选择上, 欧盟成员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葡萄牙和比利时等国家采用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该模式由中央银行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 主要由政府出资, 建立全国数据库, 组成全国性的调查网络。如法国实施的是最严格的公共征信系统, 唯一的征信机构是信用服务调查中心, 该机构是1946年法兰西国家银行的组织下, 建立的含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和个人信贷登记系统两个子系统的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欧洲的中央银行管理公共征信系统, 只有被授权的中央银行工作人员才被允许进入公共征信系统。整个流程为:信息首先从参加机构流向公共征信系统;每家机构必须定期提供有关自己发放的每笔贷款的数据;公共征信系统汇总各家银行给同一借款人的贷款数据, 得到该借款人的资产负债情况。返回的信息流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为其报送贷款数据的借款人的总体负债情况;在提前申请的情况下也可获得新的信贷申请人的同类信息。

表1列出了欧洲公共征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包括强制参与、保密、隐私保护、报告贷款信息的最低贷款规模要求以及计算机密集型技术。以下七个欧洲国家具有典型的公共征信系统, 捷克、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国家也设立了公共征信体系。

处于中央银行监管之下的所有金融机构参加公共征信系统是强制性的。在奥地利、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财务公司也可加入公共征信体系;在葡萄牙扩展到信用卡公司;在德国扩展到保险公司。与美国私营征信局的通过合同来管理的方式不同是, 公共征信体系是通过法规严格的执行管理。强制性和全体参加, 是公共征信系统与私营征信体系的关键差别。

公共征信系统始终根据为参加机构保密以及保护单个借款人隐私的原则运行。参加机构得到保证, 他们提供的数据仅以加总的形式公布, 只提供给其他信贷机构, 而且只为批准信贷的目的而提供。隐私保护法使单个借款人有权检查并更正在公共征信系统的档案。

公共征信系统还便于中央银行的监管, 这是其非常重要的功能。监管当局可以得到公共征信系统数据的全部细节。这些基础统计数据可以向监管当局提供有关借款人或银行风险暴露最新概览, 通过这些可以察觉出借款人是否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这不仅能得到银行对一特定借款人的总风险暴露的信息, 也能够监测单个银行对特定放款机构的风险暴露。在一些没有公共征信系统的国家, 收集关于银行贷款的数据是仅用于监管当局的。公共征信系统的这种监督作用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国家报告的信息不仅限于信用数据。

二、公共征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 以互利原则为基础, 寻求征信机构与主要客户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

征信行业在发展初期主要的难题是信息的全面采集,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欧洲国家的经验得出:形成征信机构和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电信公司等主要信息提供者合作的氛围至关重要, 也可以互利原则为基础,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共同确定信息共享的方式与范围。目前想获得所有信息提供者的支持有一定难度, 但可率先和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合作, 通过征信市场规模的较快扩张吸引更多的信息提供者的加入。同时通过公共征信体系的建立反补信息使用者。

(二) 应允许采集正面信息, 但要对正面信息的采集和使用做出明确限定

法国的公共征信系统只收集和共享个人的负面信息, 包括个人信贷中的分期付款中的拖欠、信用卡的逾期和透支等信息。该系统也会收集合法的公告栏、法院和金融新闻等公布的个人信用负面信息作为参考。这种只收集负面信息而忽视正面信息不够科学和客观, 个人信用的真实状况很难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反应。因此, 应允许采集正面信息, 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防范风险, 消费者利益也会得到有利的保护, 降低消费者因过度负债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客观上也会推动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当然必须对正面信息的使用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德国的经验, 采取互利和共享的原则, 即只有提供正面信息的机构才能从征信机构获取征信信息, 并且只能获得与其向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类型相同的信息。这样规定可确保正面信息在合适的范围内使用, 有效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三) 在法律和程序方面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国际经验显示, 从法律上对信息采集和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 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规范征信机构运营的基础。我国的征信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及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信息采集和使用的方式以及范围是关键。同时也要构筑严格的失信机制来提高失信成本。在正式法律出台之前, 征信机构应注重对消费者的保护, 如可先自行制订隐私保护政策, 在采集一些敏感信息时事先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从欧洲国家的经验看, 加强对征信机构的日常监督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方式。我国在对征信机构的管理方面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但应明确这种监督主要是依据相关法律对征信机构业务程序的审查, 而不是对征信机构的随意干涉。

三、结论

在政府组织下的由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当局设立的公共征信体系可以有效发挥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合力。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需要为金融监管服务, 也要为信贷决策服务, 所以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公共征信体系符合我国国情。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征信经验基础上, 从个人征信机构组织模式、市场及监管、立法建设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确定我国个人征信体系。

参考文献

[1]唐明琴.征信机构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 2012 (10) .

[2]耿德科.征信体制建设及其对金融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 2012.

[3]姚存祥.简析世界各国征信体系[J].中国信用卡, 2010 (08) .

[4]杨勇.个人征信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风险需引起关注[J].征信, 2010 (05) .

公共征信体系 篇2

一、公共信用信息开放的定义范围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美国通过制定《1966年信息自由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搭建开放网站(data.gov),为信息开放提供法制基础和平台载体,有效推动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工作,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加快启动政务信息共享国家示范省市建设”。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开放网站相继投入试运行,取得一定成效。

公共信用信息属于公共信息资源的一种,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以及提供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煤气、电信等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中产生的可用于识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行政司法机关记录产生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表彰奖励信息或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二是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如工会、社科联、工商联、共青团等记录的违规行为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三是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如电信、煤气、水务公司记录的欠费信息经权威仲裁机构认定后属公共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与政务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等均存在差异。公共信用信息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等公共部门产生,而只要是政府部门产生的信息都可称为政务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由市场交易主体产生记录,属于契约双方的交易行为信息,具有私人性质;公共信用信息由公共部门产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各地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均对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和开放做出规定。一般认为,信息公开指社会公众无需授权就可通过信用网站、新闻媒体等媒介获取信息,即信息无条件向任何社会成员提供。信息共享指提供信息的公共部门通过公共信用平台共享获取其他单位记录产生的信息,即信息在公共部门之间共享共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指将信息以个别查询或批量共享等方式提供给具备一定资质资格的社会机构的行为,以达到发展壮大征信市场等相关行业的目的。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以及征信市场的兴起,各地逐渐重视公共信用信息向征信机构开放使用问题。

二、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开放共享观念理念

理论上,公共信用信息属于公共财产,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只属于记录产生部门,而应由社会相关各方共享共用。现实中,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轨阶段,计划经济色彩和官僚意识严重,服务型政府尚未建立以及财产权利意识尚不发达,社会整体缺乏信息开放的理念意识。公共部门普遍认为,信息所有权和使用权属公共部门所有,信息开放不是必然要求,可依其自身意愿决定,此外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以及规避法律风险的考量,大部分公共部门对信息开放的态度非常谨慎。

(二)缺乏法律法规支撑

虽然国家规划纲要提出了公共信用信息开放的设想,但规范管理信息开放行为的法律法规尚未配套完善,信息开放缺乏法治基础,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不健全。信息开放与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是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信息开放需要在保障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进行。欧美国家经验表明,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培育发展征信市场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要求,为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各地只对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进行规范,缺乏专门规范信息开放行为的法规制度;三是已有的规章制度层级低,约束力不强。省级层面出台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约束力不强,并且地方各试各法,未有全国统一的信息开放标准规范。

(三)缺乏衡量公共信用信息价值的统一标准

公共信用信息具有价值是社会共识,但如何衡量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公共信用信息作为公共财产,应无偿向社会机构开放共享;二是征信机构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获取信息,并以市场化交易形式衡量信息价格;三是征信机构按照数据记录和维护的成本对公共部门进行一定经济补偿,以此获得数据使用权。由于以上方式均存在一定争议,目前社会各界对信息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认同,阻碍了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此外,信息归集整合机构与信息产生记录部门之间如何分配征信机构给予的经济补偿,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四)数据质量较差,数据归集不及时

公共信用数据质量差、信息孤岛严重、数据难以及时归集共享等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信息虽然较多,但可以展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却较少;二是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信息普遍存在数据重复、数据项缺失和数据逻辑错误等情况,一些部门甚至未电子化记录信息;三是缺乏惩戒约束或者利益激励措施导致数据归集不及时,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数据提供报送机制。由于征信机构对信息质量要求较高,以上情况影响了征信机构购买获取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的动力。

三、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一)传统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传统征信模式存在征信数据获取困难、数据分散难以集中、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获取门槛高等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归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一是有利于获取工商、编办、民政等法人注册登记部门以及公安等个人登记部门掌握的个人、法人权威注册登记信息。二是有利于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全面展现。吴氏三维信用论认为,信用包括诚信度、合规度和履约度等维度,传统征信机构记录的交易行为信息只能展现履约度情况;而公共信用信息可展现征信对象依法依规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即合规度,因此将公共信用信息纳入商业征信报告,将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征信对象的信用水平。

(二)互联网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互联网征信指互联网公司利用社会成员在互联网活动中沉淀的海量数据,从交易行为、活动轨迹、履约情况等维度对征信对象进行评价并形成信用报告的征信模式,其具备以下特征:数据来源广泛、类型丰富;数据量大且杂乱、数据整合困难;需经较长时间和实践才能检验数据的真实性;个人隐私保护困难,容易侵犯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面临法律风险。互联网征信机构获取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可准确识别信用主体身份信息。从征信技术上,互联网征信采取的先让用户自主上传数据资料,再通过其他线上或线下手段验证的数据收集模式,导致数据权威性严重不足,获取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解决此问题。二是可进一步评估整合互联网海量数据。归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迅速验证交易行为、活动轨迹等数据的准确性,提升信用报告质量。

四、政策建议

一是制定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办法。各地制定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尚不能满足信息开放的现实需要。为此,建议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法规,对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开放相关问题进行规范明确,确保既能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又可为征信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公共信用数据支撑。

二是尽快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价值定价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部署,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协调处理好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整合机构、信息产生记录机构和征信机构等各方的关系,依法依规建立起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定价机制,为信息开放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三是抓紧建立保障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的工作机制。数据是征信机构的核心资源。开放公共信用信息的前提条件是信息记录产生部门提供质量良好、更新及时的公共信用数据,特别是公共信用信息价值定价机制建立后,数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共信用数据的定价水平。因此,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起提升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的工作机制,确保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符合征信机构开展业务的需要。

四是加强对征信机构获取公共信用信息相关行为的监管。在注重信息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征信机构的监管,建议完善已有征信机构许可备案制度,加强征信机构获取使用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相关行为的监管,加大对泄露数据、侵犯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信息有序、规范、安全地向征信机构开放。

五是进一步明确公共信用信息向征信机构开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数据批量提供并在征信机构落地。由于公共信用信息内容涉及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如果监管不到位,将导致信息泄露及侵犯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应该谨慎使用。二是开放数据端口,提供批量查询服务。由于数据不落地,可避免数据被滥用和泄露,较为安全可控,因此推荐采用此方式。

公共征信体系 篇3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人民银行系统应紧密结合履行职能的实际, 着力研究解决征信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更好地增强金融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稳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能力。

一、从典型案例的视角, 看影响征信数据库建设的主要问题

征信数据库是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 也是集聚了我国几乎所有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的重要的经济战略资源, 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建设和使用征信数据库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 需要引起银行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 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公众话语权的缺失

案例1:2007年7月, 李某系山西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 因有一位同事在办理个人消费贷款时被银行告知有不良记录而拒贷。后在人民银行查询得知其名下有一笔个人经营性贷款, 金额194400元, 贷款期限18个月, 逾期金额已达57921元, 而当事人对此毫不知情, 据了解是该公司老板于2002年擅用员工证件办理的贷款, 已造成多名职工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由此引发该单位百余名同志大规模到人民银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现象, 使我行单日受理查询记录高达50余笔, 是当时日均受理查询量的2倍。经查询有数十人存在不良记录, 均与第一位同事的情况相同, 名下各有一笔于2002年在山西省工商银行营业部办理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均已形成不良记录, 逾期总额达637, 131元。

类似本案例的情况还有不少, 主要是少数中介组织和企业利用自己掌握的公民信息, 违规办理信贷业务, 从而形成了群众在不知情情况下的不良信息。这种情况随着征信系统的进一步拓展, 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据报道, 目前吉林省的六家电信企业的用户缴费信息都已经实现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对接, 如果一个用户无故欠费超过两个月, 相关信息就将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 而这个记录将影响到是否对该客户发放贷款。同时央行已经和信息产业部达成协议, 同意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征信系统, 并已经责成各地人民银行和电信企业推进这项工作。但是, 诚信缺失, 并不仅限于个人。机构或部门, 也有不讲信用的时候, 有些部门利用“霸王条款”和在信息中的支配地位忽悠百姓。与机构或部门相比, 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在电话缴费中, 有些电信部门在不通知用户、也未向社会发布公告的情况下, 在家用固定电话上全面开通“免费”语音信箱, 不但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而且暗设收费陷阱, 引起市民强烈不满。有些部门给群众提供的服务项目停止了, 收费行为却照旧执行。问题是与机构或部门相比, 个人占有的信息量是微不足道的, 博弈的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建设征信系统的工作存在着片面性, 也就是建设过程中公众话语权的缺失。在建设征信信息库的过程中, 我们如果只注重这些机构提供的信用记录, 而忽视其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不仅会影响征信数据库的客观公正, 更会让处在信息“洼地”的公众失去信任, 甚至成为一种社会不安定的导火索。

(二) 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公众申诉权的缺憾

案件二:原告王某, 于2006年11月向某商业银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 该行以原告有个人信用问题不予批准。原告向人行太原中心支行提出个人异议申请, 人行太原中支为其出具个人异议回复函, 显示原告在中国农业银行太原城西支行有一笔尚未结清的汽车贷款且有欠息, 但原告本人声称从未办理过上述贷款。为此, 原告于2008年1月向太原市万柏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太原城西支行 (第一被告) 、中国农业银行太原分行 (第二被告) 及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第三被告) 消除原告的不良记录。事实上, 原告名下的个人汽车贷款系汽车经销商套用, 中国农业银行太原城西支行也向原告出具有关证明。

上述案例时有发生, 已经引起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的密切关注。究其根本原因, 存在于三个环节:一是征信信息是各商业银行在业务中形成, 商业银行作为信息的形成者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但由于此类信息上报到人行纳入数据库, 并由人行按照规定出具信用证明, 现在人行作为信息的管理者却也被迫要应对公众法律诉求;二是少数商业银行部分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对客户提出的上述案件有关个人异议申请时, 侵犯公众的申诉权力, 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给予妥善处理, 而是以“谁公示谁负责”为由, 把矛盾转化到人民银行, 甚至误导当事人状告人民银行, 严重损害了人民银行形象;三是在实践中, 很多金融机构不分故意或非故意、主观或非主观原因, 简单地将“个人信用报告”等同于“个人信用评价指标”和判断个人信用好坏的决定标准, 并由此制定出有失偏颇的信贷操作规定, 使信贷客户产生误解, 将拒贷原因归咎于个人征信系统并提出异议。比如:仅凭信用报告中不良记录的单纯数字作为判断个人信用的标准。简单地将个人征信系统中个人信用报告的记录作为判断个人信用好坏的唯一标准, 将拒贷原因归咎于个人征信系统, 造成信贷客户对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产生误解, 向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部分金融机构错误地将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记录理解为“个人信用评价指标”, 并制定出累计逾期次数或最高逾期时间超过一定标准即拒绝办理信贷业务的信贷政策。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不区分违约记录, 错误解读个人信用报告, 将正常透支等同于违约记录, 导致客户产生异议。

(三) 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更正申请权的缺乏

案例3:张某到某商业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 被告知存在不良记录。张某经在人民银行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时发现, 自己曾于2003年5月在农行某支行办理个人汽车贷款70万元, 累计逾期期数11次, 当前欠款70万元。拖欠还款记录产生的具体原因是, 张某向农行某支行申请汽车贷款时, 与某汽车经销公司共同到银行签署了相关法律文件。但在实际购车操作过程中, 张某感觉贷款业务所产生的费用比较高、时间也比较长, 所以向汽车经销公司提出一次性付清车款, 并委托该公司通知银行不办理贷款了, 撤销其签署的相关法律文件。但是, 该公司并未向银行发出终止贷款申请, 而是利用齐备的法律手续冒用张某名义在银行贷款, 并履行每月的还款义务。在还款过程中, 多次出现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时间按时偿还, 造成张某贷款信息出现拖欠记录, 农行在催收过程中发现此问题后及时报案。经法院裁决, 张某不承担还款责任, 由汽车经销公司承担还款责任, 并要求其提前终止贷款合同。尽管农行将张某的法院裁定书提交某商业银行, 但信用卡申请依旧被某商业银行拒绝。为此, 张某向农行申诉, 要求更改其信用记录, 由于省农行无权修改信用信息, 只能将张某的相关证明资料和原因向总行汇报, 请求给予解决。但由于信用记录无法修改, 使张某最终没有通过信用卡的审批。

在本类案件中, 当事人发生不良记录的性质, 尽管已经由人民法院等权威机构依法做出判定, 但由于缺乏通畅的运行机制, 本不应当承担责任的当事人, 却依然要担负本非自己“失信”造成的法律后果, 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中, 公众的救济渠道不通畅, 这不能不说是征信建设中不符合保护公众权益, 也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原则的症结之一。

二、从以人为本的高度, 析完善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机制

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 信用征信体系建设是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 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征集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信用信息, 这一切的核心必须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的基本要义, 不断健全征信建设的机制体制, 才能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征信体系, 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和进步。

(一) 保障公众知情权, 建立征信数据反馈机制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建设和谐社会, 推进民主政治, 这就离不开尊重公众的话语权。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也必须依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大国,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 必须以民主为内涵, 提升公众的话语地位, 促成人行管理机构、商业银行和公众的沟通与交流, 共同探求征信问题的解决之道, 才能得到公众和整个社会的支持, 才能实现征信体系与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由于用户与金融机构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使得更多地拥有信息的一方———银行处于交易的优势地位, 而用户则处于劣势地位, 对具体还款时间、还款细则、免息期或年费变更等具体规定不明确。因此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地将有关规定对客户予以解释说明, 履行告知义务, 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客户产生不良记录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在国家有关部门和人行的统一协调下, 各级商业银行在采集征信数据时, 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和征求意见机制, 保障社会公众民情民意的表达及政治愿望、民主权利的实现。

(二) 提高数据库质量, 建立征信数据核实机制

无论是个别机构借用掌握的公众信息故意造成的征信数据问题, 还是由于社会信用缺乏, 造成的征信数据失真, 都与缺乏相应的审查机制有密切关联。目前, 全国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社保、质监、司法、民政等行业和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系统网络, 掌握了一定的信用资源, 但是大多是分散的、不完整的, 需要有效整合, 而且采集过程缺乏有效操作的规定和严格规范的审查。必须通过立法建立形成征信数据中失真的惩戒机制。严肃查处出具虚假资信报告、虚假评估、虚假鉴定等违法行为, 维护和促进公开、公平、公正的信用中介市场秩序, 按照谁形成信息谁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 健全征信建设中的责任体系。

(三) 保障公众申诉权, 建立征信数据更新机制

公众的权利保障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而宪法对权利保障的最根本、最有力的方式莫过于为每一个可能受到侵害的权利主体设置便捷可行的申诉机制, “一种无法诉诸法律保护的权利, 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法律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 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 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 并告知申请人。”这是法规赋予公民的合法的申诉权益, 申诉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 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 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 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申诉权本身是第二性的权利, 其目的在于当第一性权利受到侵害时提供一种补救, 这种补救是权利保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关乎权利能否顺利实现。在征信体系的建设中, 必须严格依法保障公民对错误信息的申诉权力, 建立申诉后的救济渠道。

农村征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建议 篇4

一、农村征信体系的现状

第一, 目前农村征信基础较差。尽管目前我国逐渐重视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 并且也做了不少工作, 但目前我国农村征信环境基础仍然是比较糟糕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观念老化的农民不愿意进行信贷, 传统的消费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使得众多的农村居民对征信体系的建设漠不关心;农民信用观念较差, 主动归还贷款意识欠缺, 大部分农户贷款到期都要信用社催收;并且在“三信”创建过程中, 由于很多农民缺乏诚信意识, 提供虚假信息, 造成农村信用社有相当数量的摸底数据失真。

第二, 收集、整理、核准评估、查询农村信用信息难。目前, 我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覆盖到了全国, 尽管部分农村信用社还没有和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直接联网, 但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已经直接联网;总的来说农村地区已纳入到征信体系当中。但收集、整理、核准评估、查询信用信息难:农村金融机构本身技术人才层次较低, 人又较少, 又由于目前农户的经营形式多, 绝大多数的农户存在多种经营, 半数的农户存在人口临时流动, 因此导致农户信用信息原始资料调查采集困难, 信用基础信息多变, 真伪不易甄别;收集的农户信息全为纸质表格资料, 不便于整理查询;农村金融机构配套软件系统开发滞后;农户信用数据库所需要的基础信息, 接近半数分散在银行、公用事业单位、通信、公安等企业和政府机构, 接近1/3的基础信息隐藏于民间, 收集整理工作量多、难度大;缺乏征信协调机构, 在征信建设上相互间沟通联系少, 造成信息共享困难, 信息收集重复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 但其征信能力尚且不足。目前农业银行已退出了农村市场, 在各乡镇几乎没有机构网点;农业发展银行也萎缩了在农村市场的业务;而在各乡镇拥有较低比例的邮政储蓄机构几乎无征信业务活动;只有占全部乡镇网点较大比例的农村信用社开展了部分征信活动。但是,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征信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农村信用社个人征信系统开发及电子化建设的滞后, 制约了个人征信系统的顺利实施;巨大的工作量与专业技术人员较低的学历层次、较少的人数产生矛盾, 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信息不完整, 入库信息只有农户基本识别信息和借还款信息, 不能提供查询服务, 信息采集范围相对狭窄;信息真实性得不到有效验证:由于农户提供原始资料有误、信用社录入差错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已入库信息失真现象较为突出, 使征信系统的功能打了折扣。

第四, 外部保障措施不力,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征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首先, 专业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等没有统一的信用评级, 也没有专业性信用评估机构, 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信用评估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其次, 农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农民缺乏有效的担保, 又缺少具有担保能力的担保机构。最后, 法制保障不能到位。我国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滞后,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基础还很薄弱。主要表现:一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法律缺失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瓶颈。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目前尚没有国家统一的社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 仅上海、深圳等地出台过地方性的法规;加之农村信用有其特殊性, 赖账、逃债个案所涉及的金额较小, 许多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 规范农民个人信用管理, 保护农民信用利益等专门的信用管理法律还是一片空白。二是法律维权成本较高, 相反失信成本则偏低, 农村信用社依法收贷得不到有力的司法保证, 农村信用社胜诉后, 执行不到位或根本得不到执行致使欠贷不还者有恃无恐。

二、发展和完善农村征信体系的几点建议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将是一个漫长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通盘考虑。

第一, 加强农村的教育文化建设, 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整个农村的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有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村的文化建设要突出诚信文化的建设, 通过多种载体、途径进行诚信宣传, 为征信体系建设奠定文化基础:如国家应通过多种公共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开展广泛的征信知识宣传, 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开展征信工作, 促进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建立;另外通过多种途径在乡、村进行诚信宣传:通过宣传栏、板报、橱窗、街头表演等形式以及在区域内选择几个基地定期开展宣传普及信用知识的活动;深入开展信用、征信知识进乡 (镇) 、进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户的活动。

第二, 建立健全农村的外部保障体系。首先, 应完善征信体系的法律制度, 改变目前社会信用体系法律基础薄弱的状况:完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尽快建立几部重要信用法规, 另可从征信体系所涉及到的主体去立法, 如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信用中介服务行业行为等方面的立法, 这样商业银行等征信主体受到了直接和明确的法律规范与约束, 而对征信行业中企业资信调查和市场调查行业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建立严厉、有效的失信惩罚制度, 对失信行为应给予必要的惩罚, 构成犯罪的应给予法律制裁;地方政府也应制定一些适合农村经济金融市场特殊性的地方性征信管理条例或者具体办法。其次, 建立适合专业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统一信用评级机构和专业性信用评估机构, 建立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自身信用评估体系。再次, 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问题, 如成立一些农村担保机构。最后, 我国农业面临着市场和自然两种风险, 属于弱势行业, 政府应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完善农村的医疗及养老保障体系。只有农村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后, 建立农村征信体系才真正有意义。

第三, 明确政府和人民银行在农村征信建设中的职能。1.应加强政府职能, 协调农村征信建设各主体之间的工作: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整个建设工作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参与。政府作为一个权力主体, 应运用其行政权力, 下达行政命令,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将分布在各个部门的企业的数据集中起来, 建立一个公共的数据平台, 实现征信数据共享, 以推动征信体系的建设。除此之外, 政府还应对征信服务业进行管理, 包括市场准入管理、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认定、执业规则的执行等, 这些都可以协助征收者完成相关征信数据的收集、整理等。2.人民银行是维护系统性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部门, 对于人民银行来说, 首先, 应建立或协助政府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将工商、法院、公安、商业银行、邮政等征信数据库连接起来, 完善征信体系的数据库, 实现各个主体征信数据信息资源的共享。其次, 人民银行应加快建立一个科学的适合全国各区、各阶层的统一的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第四, 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征信力量, 同时多元化农村征信建设的机构。以当前情况看, 农村征信体系仍然是农村征信体系的主力军, 因此其应发挥自身扎根农村的优势, 弥补不足。1.以农村信用社为依托, 加快系统程序开发, 科学组织基层农信社的财力和高层人力资源, 尽快开发农村信用数据库软件程序, 为加入全国网络做好准备。2.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 引进高学历的新员工, 加大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3.加快建立农户信用记录档案, 增加入库信息, 不仅应包括农户基本识别信息和借还款信息, 还要增加诸如农户的完税信息、守法信息、财务管理信息、产品质量状况、盈亏状况和个人违约情况等方面的记录, 这样才方便提供查询服务。4.其他农村金融机构, 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农村金融机构也应加大开展农村征信活动的力度, 应借鉴商业银行经验, 加快自身配套机制建设, 设立专、兼职征信岗位, 严格依据有关规定加强原始信息的收集、调查、整理、保存, 建立健全自身信用评估体系。

摘要:农村征信体系是我国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完善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提出了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旨在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村征信体系,信用体系,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魏一民.农村信用社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1) .

[2]人民银行奎屯市支行课题组.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新疆金融, 2007, (4) .

[3]王文燕, 江小丽.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是农村信用社的现实选择[J].西安金融, 2006, (8) .

从次贷危机看我国征信体系建设 篇5

征信, 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 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 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 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作为金融体系中特殊的中介服务行业——征信业, 它通过两个途径来影响一国金融体系。一是通过影响金融产品市场交易价格、信贷市场利率、一国汇率等, 进而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的内部运行机制。二是通过影响各类金融主体, 进而影响一国金融资本的稳定。因此, 可以说征信业关乎着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我国征信业起步较晚, 在整个金融和经济体系中尚缺乏应有的地位, 它所体现的解决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 防范信贷风险、拓展商业银行业务、促进业务创新的本质还远没有被认识。因此, 如何从战略上提高认识, 反思次贷危机中国际征信市场和征信监管存在的问题, 借鉴危机后国际社会所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 进一步完善我国征信监管, 培育和发展我国征信市场,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我国征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我国, 最早的征信机构可追溯至1932年成立的中国征信所。改革开放后, 我国征信业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起步阶段 (1989年-1994年) 。主要是以银行为发起人, 在大中城市, 经人民银行批准并颁发许可证, 成立了一些资信评估公司, 从事企业债券和借款企业的资信评估工作。二是民营征信业发展和外国征信公司进入阶段 (1995年-1999年) 。此时,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外资大规模的引进使得对信用调查需求增加, 从而带动民营征信企业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外国征信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从事征信业务, 使中国征信业竞争更加激烈。三是政府重视征信业发展, 人民银行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以下简称企业、个人征信系统) 阶段 (2000年至今) 。为了解决银行增加信贷与防范信用风险的矛盾, 增加失信行为的成本, 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征信体系。2003年, 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要求, 人民银行设立征信管理局, 主要职责是管理信贷征信业, 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同时, 还成立了征信中心, 负责运行、维护数据库和提供征信服务。2008年国务院出台了人民银行新“三定”方案, 将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职能由管理信贷征信业, 调整为管理征信业。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 目前我国征信业已初具规模, 形成拥有全国借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资源的大型征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众多提供信用评估等增值服务的商业运作的征信机构并存的格局。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二是众多商业化运作的征信机构, 包括中资民营的企业征信公司, 如以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国际企业资信咨询公司等公司为代表, 还包括已经进入我国从事企业征信服务的外资征信机构, 如美国邓白氏公司、台湾中华征信所, 它们主要对外提供企业信用报告和信用评估。

二、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征信业经过二十年的洗礼, 到今天虽已初具规模,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百余年发展形成的良好的征信数据环境、完善的征信法律体系、健全的征信管理机构和业绩优良的大型征信公司相比, 我国现行的征信体系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在立法方面仍然是一个空白, 迄今为止仍没有任何具有规范征信市场行为的权威性的法律或法规出台, 更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有关征信管理的法律法规问世。而且, 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中也没有专门而详尽的规定隐私权保护等内容的法律, 对于哪些数据涉及隐私权需要保密, 哪些数据可以向公布于众, 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这导致各地区、各部门、各机构在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使用上既无法可依, 又各行其是, 信息泄密或信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

2. 征信资料缺乏系统性。

征信资料积累是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加上我国征信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等原因, 目前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大都以收集与各自业务相关的信息资料为主, 局限性大、覆盖面小、可共享性差,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征信体系建设的需要。一是征信主体分处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客观上造成了信息的分割局面。二是各部门基于安全和部门利益等方面的考虑, 主观上也对自己所拥有的信用信息采取不同程度的垄断式保护, 造成信用数据的部门、行业和区域的分割壁垒, 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闲置。另外, 目前国家尚未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 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不透明, 缺乏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记录的基础数据, 因此居民个人信用记录采集更加困难。同时, 各部门各机构在建设自身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时, 在信息标识、基础技术等方面缺乏全国统一标准, 造成了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无横向交流, 信用数据的开放机制尚未形成, 各相关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系统相互封闭, 使得信用信息的公开受到阻碍, 给征信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开展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从而使信用行业无法快速发展, 征信体系的建设也因此进展缓慢。

3. 社会信用意识淡薄。

目前, 由于信用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等原因, 我国社会各界参与征信体系建设, 主动建立、维护和展示自身信用资质的积极性仍然非常欠缺。企业、居民等经济主体对征信体系建设的作用、意义理解不深, 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的意识比较淡薄。部分企业向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报表资料不准确, 信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个别金融机构片面地认为参与征信系统建设加重了其业务负担, 而不愿积极主动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信体系建设的社会基础, 阻碍了征信体系健康、有序的发展进程。

三、完善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议

1. 明确立法, 增强自律力

当前迫切需要加快征信基本法的立法进程, 对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征信监管机构和征信中介机构的职责和义务、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权益保护等诸多法律问题进行明确和界定, 以促进征信体系和征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都规定了诚实守信这一法律原则, 《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 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参照发达国家经验, 当务之急是我国的征信管理部门抓紧时间出台《征信管理条例》, 明确征信活动的法律依据, 明确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市场化的全国性综合征信机构, 明确银行等放贷机构具有上报客户信用信息的义务, 明确征信的监督管理主体是人民银行, 明确信息的采集和使用范围, 制定严格的信息安全规定, 规范征信业的市场准入与退出、信用登记、信用评级、信用调查, 明晰信用信息使用与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 保护征信活动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制度层面保证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

2. 完善数据, 提高公信力

结合西方国家征信工作经验, 针对我国征信业发展现状, 当前完善我国的信用数据库可从三个层次入手:第一层次, 丰富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除了包含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履约信息等外, 还可收录查询信息、关联信息等;第二层次, 着手建设行业内信用数据库。由于企业的交易活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专业性, 在同一行业范围内, 企业的信用资料相对集中, 使用率也比较高, 这一数据库可由各行业遵照自愿和互换的原则自行建立, 凡加入行业协会的企业, 均须提供自身的信用材料, 以此享有查询其他成员的信用资料的权利。第三层次, 完善征信机构信用数据库。由专业的资信调查公司、信用评估机构建立, 面向市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市场化运作。

3. 加大宣传, 重视诚信力

信用报告或者信用评级可以成为政府、企业或个人进入信用社会的一种资格证明, 成为从事契约活动的通行证, 要积极宣传征信的这种无形导向作用, 让大家意识到信用是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 从而自觉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同时, 在征信宣传现有形式的基础上, 可积极利用征信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 展示征信成果、挖掘典型案例, 强化社会大众和经济主体对央行征信体系的感性认识, 使讲信用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基本共识, 形成“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气, 努力创建“和谐社会, 和谐中国”。

参考文献

[1]朱志强杨秀生等.“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 2009 (2)

[2]裴平:“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启示”[J].《江海学刊》, 2009 (1)

[3]任兴洲:“从中国征信业的发展历程看未来模式选择”[J].《金融保险》, 2005 (9)

公共征信体系 篇6

当前基层征信体系建设主要挂靠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授权, 经过几年的努力, 成功地建设并运行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当于在全国构建了一棵征信大树, 这棵大树在营造征信大气候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这棵大树在丰富其内容过程中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难题。

1.1 法制建设滞后, 征信建设面临无法可依局面

虽然目前我国法制建设逐步走向完善, 但征信法规建设滞后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诚实守法的法律原则,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但缺少与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一方面造成征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不明确。虽然人民银行“三定”方案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责, 但修订后的《人民银行法》中对人民银行职责无“征信管理职责”条款规定, 使得中国人民银行在征信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在信用信息征集、使用、传播等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和质疑, 阻碍了基层人民银行征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在对已收集到的信用信息使用上, 特别当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内容该如何保护, 对信用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上没有法律标准。法律建设滞后带来两个后果:一是无法可依使征信建设在丰富其内容上步履维艰;二是对已收集的信用信息使用方面没有法律的标准, 人民银行面临成为被告的风险。

1.2 社会信用意识不强, 舆论氛围建设难

这几年基层人民银行的征信宣传进社区、进学校, 工作做的不少, 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社会各界参与征信体系建设的主动性不强, 企业、居民等经济主体仍然对征信体系建设的作用、意义理解不深。特别在中小企业信息收集上, 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 加之2010年初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台, 商业银行受贷款规模限制无法放贷, 许多中小企业认为没有贷款就没有必要建立自己的信用档案, 不愿向人民银行基础数据库报送信息资料, 已经建立信用档案的中小企业中断数据更新, 使征信系统内产生大量的垃圾数据, 极大浪费系统资源。

1.3 社会信用信息分散, 整合和充分利用各方信息难度大

目前, 不少行业都在自己所涉及领域进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信用档案、税务部门对企业依法纳税情况建立信用档案等。要丰富征信体系内容, 让征信大树枝繁叶茂, 必须整合各方内容, 收集掌握在各行业中的非银行信用信息资源充实到征信体系中, 而不是诸侯割据。但是, 目前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各行业通用的信用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以及相互兼容的数据接口, 部门之间没有相互报送信用信息的义务和责任, 即便通过协调报送的数据也难符合人行的标准要求, 整合信息难度大。各相关部门收集到的信用数据只能在所辖领域内使用,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1.4 征信行业没有统一标准, 缺乏规范的监管, 不能在市场经济中建立权威性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 必须建立起权威性的行业协会组织。但目前征信业缺乏自律机制, 有的社会信用评级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 随意降低评级标准以迎合客户,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存在职业道德风险, 评信行业不诚信, 如何以信服人?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经过几年努力, 虽然对培育国民的诚信意识起到初步作用, 但远未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信用异议屡见不鲜, 权威性也因行业监管的薄弱而大打折扣。

1.5 征信系统数据质量不高, 社会影响力有限

起步阶段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差错率高、银行信贷数据不完整、非银行信息收集难等问题均导致系统数据可用性不强。部分基层央行贷款卡年审中发现几个问题:一是有些信贷数据无法进入征信系统, 无法得知确切数据信息, 如:企业为个人担保数据未入系统导致无法查询;二是数据差异较大, 主要体现在已还贷业务在征信系统中仍体现未还以及新增信贷业务在征信系统中未能及时体现;三是错误数据仍时有发生。

2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加快征信立法, 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首先尽快出台《征信法》, 或在《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加入征信管理的相关内容, 确立人民银行在征信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使基层人民银行在开展征信工作时有法可依, 为非银行数据和中小企业信息收集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其次对信用信息中数据保密范围与可以向公众开放部分进行明确界定, 确定征信数据经营和传播方式, 为信用中介机构的工作设置法律标准, 转变征信市场监管严重缺乏状态, 提高信用数据的权威性;第三严格失信惩戒问题。现在社会上之所以有很多失信行为, 是因为没有受到及时的、严厉的惩罚, 失信收益远高于失信成本, 导致投机取巧、牟取暴利行为屡禁不止。在征信立法过程中将失信惩戒正式列入法律范畴, 并辅之于道德和经济约束相结合, 提高失信成本, 使失信成本远远大于失信收益, 促进人人自我约束的良好的信用氛围的最终形成。

2.2 政府推动和全社会广泛参与是强化社会信用意识, 建设好征信体系的必由之路

(1) 征信宣传。

建设好征信氛围必须进一步拓展征信宣传深度, 人民银行在宣传征信建设工作中主体地位同时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开拓创新,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宣传活动, 有针对性地提供群众需要的征信知识。倡导信用观念和加强信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全社会成年人特别是各级公务员必须首先“从我做起”, 必须把讲信用作为每一个人最起码的和最低的社会道德底线。倡导信用观念, 必须要首先形成社会风尚, 同时要把信用观念作为一个道德价值, 作为一个商品价值, 或者资本价值来看待。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 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失信惩戒的宣传力度, 发挥政府部门对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和市场机制的商务惩戒作用。

(2) 政府与全社会参与。

地方政府要树立征信理念, 充分呼应和支持人民银行征信工作。征信工作的开展应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 建立由政府统一领导、人民银行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征信工作长效机制。只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通力合作, 才能整合包括住房公积金、法院判决执行、欠税、社保、环保等公共信息, 充实到征信数据库中, 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 扩大数据覆盖面。也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才能真正强化社会信用意识, 建设好诚信社会。

2.3 完善当前征信行业建设, 提高数据质量, 树立信用数据权威性

(1)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管理。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要统筹规划, 统一标准, 避免各行业自搞一套, 无谓增加整合信息资源时的劳动强度。应抓紧制定和规范各行业通用的信用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 如信用主体的标识、信用信息分类及编码、信用数据格式和征信数据库建设规范等通用标准, 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流通效率。

(2) 注重建立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增强中介行业的自律机制, 并与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结合。

加快建立征信人员培训、行业操作技术标准和执业规范。切实加强对征信行业建设的有效监管, 推动征信中介机构有序竞争, 健康发展。

(3) 人民银行严格管理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定期开展数据核对工作, 规范商业银行数据报送和使用工作。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探索 篇7

关键词:网络征信,征信体系,央行征信,平台征信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征信, 就是指对信用主体 (市场参与者) 的信用或资信状况进行调查报告的中介服务活动, 主要作用是消除或降低信用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最新组成部分, 是我国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 以互联网为独立载体的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平台、众筹、电商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等服务类型, 虽然运营形态各异, 却无不深刻改变着金融版图。近两年, 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在急剧扩张的背后频现的网络信贷公司“倒闭潮”也暴露了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和监管缺失的问题。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企业、个人重视, 社会信用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引进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更是迎合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 但是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 它的模式和架构如何建设, 并没有一套系统的构建实施方法,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较新颖的课题。目前对我国征信体系的认识与理解还存在很大差异, 现在很多人把征信建设归结为建设一个数据库、一个信息平台, 或者是归集一个黑名单。这种理解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深化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工作, 是在构建一种新型的社会运行规则。

二、网络征信与传统征信比较

从天猫、蚂蚁、芝麻等, 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征信体系之间的内在链接, 可以说网络征信产业服务链已初步成型。网络征信正在从网络经营活动中逐渐分离, 作为独立的业态初露端倪。网络征信服务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 传统征信:现实财务的小数据。传统征信是由专业机构通过固定的模型定向采集财务和金融交易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报告的专业化信用管理服务。传统征信以美国为代表, 以1841年美国邓白氏公司的成立为兴起标志, 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征信业态。在我国, 传统征信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为代表, 受《征信业管理条例》约束, 机构的设立和业务的开展需要申请相应的牌照, 传统征信的特点有:

由征信机构进行专业化、牌照式经营;是“小数据”, 以金融交易为核心, 集中分析财务数据, 一般只有几十个数据项, 主要涉及收入、资产及抵押状态、担保情况等, 表现的主要是债务状况;用途主要是预测信用交易风险和偿还能力;数据获取渠道比较狭窄和固定。

传统征信依靠几个专业机构各自建立物理数据库, 定向搜索一些“小数据”, 然后建立固定的模型, 之后在数据库里系统自动地用这些模型对数据进行计算。由于数据项的更新和拓展很慢, 所以数据使用者拿到的征信报告与结果是固定格式的、相对静态的。

传统征信服务依赖于数据库的覆盖程度。传统征信虽然已经发展了比较长的时间, 但也不能达到完全覆盖。美国的征信体系是全世界最发达的, 但目前一些公开资料显示, 美国征信系统的覆盖率只有85%。

(二) 网络征信:

网络行为的大数据。网络征信是指网络交易平台、电商等网络机构开展的全网海量数据采集处理并直接应用的信用管理服务。网络征信是通过网上非定向地全面抓取各种数据, 获取海量网络信息, 从而实现对网络主体的信用轨迹和信用行为进行综合描述。网络征信的主要特点有:

“大数据”, 数据来源广泛, 信息全面, 不拘泥于财务, 也包括非财务类的, 例如社交行为、文字言论、谈话语音、图片等各种信息, 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网络征信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把参与网络活动的人群都覆盖到, 不用建立专门的机构和数据库, 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物力进行数据库传输, 即不用为了采集数据而采集数据, 一切数据与信息都随着网络活动自然生成, 只要在网上通过平台或者直接使用大数据搜索与抓取就可以, 成本低、门槛低, 这也是网络征信快速发展、必然成为未来主流的原因。

三、平台征信与央行征信优缺点比较

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是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促进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依托于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建立的“平台征信”模式;二是将互联网金融信用纳入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简称“央行征信系统”) 的“央行征信”模式。

(一) 信息来源。

平台征信信息来源渠道单一、持续性无保障;央行征信信息种类丰富, 信息来源稳定, 平台征信信息主要来源于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客户的行为数据, 一定程度上反映客户的社会关系和经济行为特征。以阿里为例, 电商平台是阿里征信信息的唯一来源, 阿里征信数据库只收集其客户的网络交易信息及其相关信息, 信息的指向性很强。

央行征信信息涵盖各行各业, 能够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的信息, 信息类别较多。《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了央行征信系统的法律地位, 对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向央行征信系统报送数据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因此, 具有稳定的数据来源。

(二) 信息质量。

平台征信信息时效性强, 但存在“信息噪音”;央行征信信息时效性弱, 但不存在“信息噪音”。在电商平台交易过程中, 交易一旦产生, 交易信息会即时被征集录入, 因此平台征信的数据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信息噪音”, 而互联网信息技术并不能从海量的信息中辨别、遴选出有用、真实的信息, 因此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信息主体信用状况。

央行征信只有经信息主体同意才能征集相关信息, 包括信贷信息、公用事业信用信息、政府部门相关信息等, 且一般由相关信息源单位录入, 从信息产生到进入征信数据库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因此信息的时效性相对较弱;但央行征信在信息征集前会与信息源单位就信息的类别等进行协商, 要求信息源单位按照既定模式报送数据, 且信息源单位会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 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因此不存在“信息噪音”问题。

(三) 信息采集成本。

平台征信信息采集成本低, 央行征信信息采集成本较高。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环境透明、信息共享的特点, 所获信息由交易网络直接产生、传播, 信息征集收录均通过电子商务数据库自动完成, 几乎零成本地获取客户信息。央行征信则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 由专业信息管理技术人员对信息进行征集、管理, 并且要与信息源单位协商, 经同意后才能获取信息, 信息征集、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成本较高。

(四) 信息处理能力。

平台征信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电商平台具有较强的信息组织、检索和排序功能, 可对海量信息进行标准化排序, 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此外, 电商平台借助大数据挖掘和强大的信息流优势, 将大量碎片式、难以量化和传播的“软信息”转变为可量化、可传播的“硬信息”。央行征信在信息处理方面远不如平台征信强大, 如央行征信系统提供的征信产品和服务较为有限, 但随着其模式的日渐成熟, 信息处理能力将逐步强大, 功能将逐步完善。

(五) 信用信息共享。

对互联网金融而言, 由于各平台均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建立的征信模式, 缺乏统一的行业征信标准, 因此平台信息难以有效共享, 制约了失信惩戒机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作用的发挥。而央行征信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在现实金融中各商业银行之间信用信息共享, 并为其提供查询服务, 有效防范了金融体系信用风险。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路径

(一)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初步构建了我国征信法律框架, 但许多实施细则仍未出台, 尤其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征信活动缺乏有效规范。构建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法律框架, 首先应加快互联网金融相关的基础性立法, 明确诸如互联网金融企业、P2P融资平台等互联网金融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使其成为征信系统合法的信息提供者, 为接入征信系统奠定法律基础;其次=应在《征信业管理条例》框架下, 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 将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为纳入统一监管范畴;再次应根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适时修订和完善现有征信法规, 对新型征信业务模式比如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征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二) 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 明确征信标准。

统一的征信标准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前提, 我国征信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 互联网金融征信更是如此。目前, 我国普遍用于支撑信用体系的技术平台, 其各数据库的结构和标准, 包括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以及技术支持软件等差别很大, 给网络信用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数据库之间的信息交换与接口连接留下严重的隐患, 也对信用信息数据的进一步加工、整理和综合应用带来了障碍。建议成立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 由协会负责研究建立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 制定行业征信标准, 统一数据采集、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征信服务等关键标准的内容, 并通过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实践修订完善标准体系, 实现互联网金融全行业征信信息共享。

(三) 推动互联网金融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和互补。

央行征信系统在实现金融贷前贷后风险预警等业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把查询征信系统作为审查贷款的必经环节。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是实现快速建立互联网信用信息统一平台、构建网络信用体系的有效路径。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征信系统和征信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 应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全面接入央行征信平台, 建立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对接机制和信用信息交换机制, 形成央行征信系统和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的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四) 发挥征信机制作用, 净化互联网金融环境。

征信机制的基本功能体现为激励守信、惩戒失信, 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全面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后, 通过与央行征信系统信息共享互补, 进一步发挥征信机制的作用。一是建立互联网金融“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形成对失信者的有效震慑;二是完善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 形成“一处失信, 处处受制”的良好环境, 增加失信者市场交易成本, 形成市场性惩罚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性信用奖惩机制。利用社会媒体和网络资源, 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 形成全社会的道德谴责舆论环境;四是建立健全司法性信用惩罚机制, 依法追究严重失信者的民事或刑事责任, 建立与失信惩戒要求相适应的司法配套体系。

参考文献

[1]2013年网贷行业年度特刊.http://www.p2peye.com/topic-2013.htm1.

[2]吴晶妹.2011~2012年中国征信业回顾与展望[J].征信, 2011.6.

[3]吴晶妹.未来中国征信:三大数据体系[J].征信, 2013.1.

上一篇:心脏异常下一篇:音乐与儿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