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征信机构

2024-06-26

信用征信机构(精选9篇)

信用征信机构 篇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其中信用信息分为公共信用信息、金融信贷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等。根据“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原则,政府部门在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应用特别是向征信机构开放信息过程中作用巨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务信用信息有序开放制度。如何将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共享给征信机构使用,对信用体系建设尤其是培育发展征信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公共信用信息开放的定义范围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概念源于欧美国家,美国通过制定《1966年信息自由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搭建开放网站(data.gov),为信息开放提供法制基础和平台载体,有效推动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工作,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要求“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加快启动政务信息共享国家示范省市建设”。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的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开放网站相继投入试运行,取得一定成效。

公共信用信息属于公共信息资源的一种,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以及提供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煤气、电信等公共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和提供服务中产生的可用于识别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其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行政司法机关记录产生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表彰奖励信息或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等;二是依据法律法规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如工会、社科联、工商联、共青团等记录的违规行为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三是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单位如电信、煤气、水务公司记录的欠费信息经权威仲裁机构认定后属公共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与政务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等均存在差异。公共信用信息由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等公共部门产生,而只要是政府部门产生的信息都可称为政务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由市场交易主体产生记录,属于契约双方的交易行为信息,具有私人性质;公共信用信息由公共部门产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各地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均对公共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和开放做出规定。一般认为,信息公开指社会公众无需授权就可通过信用网站、新闻媒体等媒介获取信息,即信息无条件向任何社会成员提供。信息共享指提供信息的公共部门通过公共信用平台共享获取其他单位记录产生的信息,即信息在公共部门之间共享共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指将信息以个别查询或批量共享等方式提供给具备一定资质资格的社会机构的行为,以达到发展壮大征信市场等相关行业的目的。随着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以及征信市场的兴起,各地逐渐重视公共信用信息向征信机构开放使用问题。

二、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开放共享观念理念

理论上,公共信用信息属于公共财产,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只属于记录产生部门,而应由社会相关各方共享共用。现实中,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轨阶段,计划经济色彩和官僚意识严重,服务型政府尚未建立以及财产权利意识尚不发达,社会整体缺乏信息开放的理念意识。公共部门普遍认为,信息所有权和使用权属公共部门所有,信息开放不是必然要求,可依其自身意愿决定,此外基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以及规避法律风险的考量,大部分公共部门对信息开放的态度非常谨慎。

(二)缺乏法律法规支撑

虽然国家规划纲要提出了公共信用信息开放的设想,但规范管理信息开放行为的法律法规尚未配套完善,信息开放缺乏法治基础,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措施不健全。信息开放与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保护是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信息开放需要在保障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进行。欧美国家经验表明,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是培育发展征信市场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要求,为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各地只对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进行规范,缺乏专门规范信息开放行为的法规制度;三是已有的规章制度层级低,约束力不强。省级层面出台的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约束力不强,并且地方各试各法,未有全国统一的信息开放标准规范。

(三)缺乏衡量公共信用信息价值的统一标准

公共信用信息具有价值是社会共识,但如何衡量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公共信用信息作为公共财产,应无偿向社会机构开放共享;二是征信机构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获取信息,并以市场化交易形式衡量信息价格;三是征信机构按照数据记录和维护的成本对公共部门进行一定经济补偿,以此获得数据使用权。由于以上方式均存在一定争议,目前社会各界对信息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认同,阻碍了公共信用信息的开放。此外,信息归集整合机构与信息产生记录部门之间如何分配征信机构给予的经济补偿,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四)数据质量较差,数据归集不及时

公共信用数据质量差、信息孤岛严重、数据难以及时归集共享等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信息虽然较多,但可以展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却较少;二是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信息普遍存在数据重复、数据项缺失和数据逻辑错误等情况,一些部门甚至未电子化记录信息;三是缺乏惩戒约束或者利益激励措施导致数据归集不及时,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数据提供报送机制。由于征信机构对信息质量要求较高,以上情况影响了征信机构购买获取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的动力。

三、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一)传统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传统征信模式存在征信数据获取困难、数据分散难以集中、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获取门槛高等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归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一是有利于获取工商、编办、民政等法人注册登记部门以及公安等个人登记部门掌握的个人、法人权威注册登记信息。二是有利于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全面展现。吴氏三维信用论认为,信用包括诚信度、合规度和履约度等维度,传统征信机构记录的交易行为信息只能展现履约度情况;而公共信用信息可展现征信对象依法依规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即合规度,因此将公共信用信息纳入商业征信报告,将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征信对象的信用水平。

(二)互联网征信机构对公共信用信息的需求分析

互联网征信指互联网公司利用社会成员在互联网活动中沉淀的海量数据,从交易行为、活动轨迹、履约情况等维度对征信对象进行评价并形成信用报告的征信模式,其具备以下特征:数据来源广泛、类型丰富;数据量大且杂乱、数据整合困难;需经较长时间和实践才能检验数据的真实性;个人隐私保护困难,容易侵犯社会成员的合法权利,面临法律风险。互联网征信机构获取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可准确识别信用主体身份信息。从征信技术上,互联网征信采取的先让用户自主上传数据资料,再通过其他线上或线下手段验证的数据收集模式,导致数据权威性严重不足,获取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解决此问题。二是可进一步评估整合互联网海量数据。归集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后,可迅速验证交易行为、活动轨迹等数据的准确性,提升信用报告质量。

四、政策建议

一是制定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共享办法。各地制定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尚不能满足信息开放的现实需要。为此,建议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法规,对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开放相关问题进行规范明确,确保既能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又可为征信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公共信用数据支撑。

二是尽快建立完善公共信用信息价值定价机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部署,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协调处理好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整合机构、信息产生记录机构和征信机构等各方的关系,依法依规建立起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定价机制,为信息开放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三是抓紧建立保障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的工作机制。数据是征信机构的核心资源。开放公共信用信息的前提条件是信息记录产生部门提供质量良好、更新及时的公共信用数据,特别是公共信用信息价值定价机制建立后,数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共信用数据的定价水平。因此,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起提升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的工作机制,确保公共信用数据质量符合征信机构开展业务的需要。

四是加强对征信机构获取公共信用信息相关行为的监管。在注重信息开放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征信机构的监管,建议完善已有征信机构许可备案制度,加强征信机构获取使用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相关行为的监管,加大对泄露数据、侵犯信用主体合法权益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信息有序、规范、安全地向征信机构开放。

五是进一步明确公共信用信息向征信机构开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数据批量提供并在征信机构落地。由于公共信用信息内容涉及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如果监管不到位,将导致信息泄露及侵犯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应该谨慎使用。二是开放数据端口,提供批量查询服务。由于数据不落地,可避免数据被滥用和泄露,较为安全可控,因此推荐采用此方式。

摘要:<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其中信用信息分为公共信用信息、金融信贷信息、商业征信信息等。根据“政府推动、社会共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原则,政府部门在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应用特别是向征信机构开放信息过程中作用巨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务信用信息有序开放

信用征信机构 篇2

【相关阅读】

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介绍

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公众信用意识不断提高,了解本人信用状况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方便社会公众便捷地获取本人信用信息,进一步拓宽个人征信系统服务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了基于互联网运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平台以充分保护社会公众隐私安全为前提。一是确保查询申请由本人提交。只有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才能提交信用信息查询申请。二是确保查询结果由本人查看。只有持有身份验证码,才能查看信用信息。三是确保信息保存安全。从获得可以查询的反馈通知之日起,信用信息仅在平台的互联网端存放7天,到期后会自动删除。

平台提供多种身份验证方式:一是数字证书验证方式,即通过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合作的商业银行颁发的数字证书确认个人身份;二是银行卡验证方式,即借助于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确定个人身份;三是问题验证方式,即通过在线回答问题方式确认个人身份;四是移动金融IC卡验证方式,即借助加载了从MTPS发放的个人认证证书(简称“MTPS个人认证证书”)的移动金融IC卡,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输入MTPS个人认证证书PIN码等信息来验证个人身份。数字证书验证、银行卡验证和移动金融IC卡验证实时反馈身份验证结果,问题验证方式在24小时后反馈身份验证结果。

平台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个人信用报告三种产品服务。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以一句话的方式提示注册用户在个人征信系统中是否存在最近5年的逾期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为注册用户展示其个人信用状况概要,包括信贷记录、公共记录和查询记录的汇总信息;个人信用报告为注册用户展示其个人信用信息的基本情况,包括信贷记录、部分公共记录和查询记录的明细信息。

信用征信机构 篇3

19世纪中期, 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市场主体在参与交易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的需要, 迫切希望了解交易相对人信用信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出现独立于信用交易双方的第三方机构, 它们专门从事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企业或个人信用信息资料工作, 并为交易的一方当事人出具对方的信用证明, 帮助客户判断和控制信用风险, 这些机构即为信用征信机构。信用征信机构最早产生于英美法系国家, 1849年美国的John M.Bradstreet在辛辛那提注册了首家信用报告管理公司, 后逐步发展成为企业征信领域中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邓白氏集团 (Dun&Bradstreet Corporation) 。在个人征信方面, 美国有3家大型信用征信机构与300多家小型信用征信公司。三家大型征信机构分别是益百利 (Experian) 、环联 (Trans Union) 和艾奎法克斯 (Equifax) 。美国的信用征信以营利性机构为主, 由政府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管。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期间, 美国国会先后出台了16项与信用征信相关的法律, 允许信用信息的公开披露, 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体系。

英国征信业发端于19世纪末, 到目前为止也形成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英国规定个人征信信息的主要法律是《数据保护法案》。除此以外, 英国还制定了《公共信息法》、《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条例》和《消费信贷法案》等与信用征信有关的法律。

英国和美国关于信用征信立法多与信用信息的收集、使用和信用评价方面的行政管理相关, 并没有特别规定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问题。信用征信机构在收集、分析整理和使用信用信息时, 若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信用、商业秘密或商誉等, 则按照民事责任承担的一般规则来处理。

在大陆法系国家, 德国的信用立法比较早。1934年, 德国就建立了个人信用登记系统。1970年, 前联邦德国又颁布了《个人数据保护法》, 同年还颁布并实施了《分期付款法》。1976年和1977年, 德国分别制定出《一般交易约定法》和《联邦数据保护法》, 并于1990年对《联邦数据保护法》进行了修订。在德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法》颁布之后, 葡萄牙、奥地利、瑞典等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欧盟大多数国家采用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社会信用管理模式, 建立全国数据库, 组成全国性的调查网络, 征信信息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在欧洲大陆也有跨国的信用征信机构, 最著名的企业征信机构是格瑞顿公司。格瑞顿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888年历史悠久的欧洲大型征信服务公司, 它有能力为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信用报告。如同英美法系国家一样, 大陆法系国家的信用征信立法大多是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信用评价方面的内容, 也未专门提出信用征信机构在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权和信用权的情况下, 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

二、我国信用征信市场的发展及信用征信机构民事责任的立法情况

我国信用征信市场起步较晚,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才出现信用征信机构。1988年3月成立的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非银行系统的专业资信评估机构。1992年11月成立的新华信商业信用咨询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专门从事企业资信调查服务的公司。1999年, 上海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 该公司采集上海的银行消费信贷用户和可透支信用卡用户的个人信用信息, 以判明其信用状况, 作为银行提供向个人发放贷款的依据。1994年3月成立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 独自开发了《大公信用评级方法》。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有信用征信机构360余家。当然, 在我国最权威的信用征信机构应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

近年来, 信用征信机构因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不当造成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 比如收集他人信用信息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或将他人列入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而导致侵害信用权等。不过到目前为止, 除了零散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之外, 我国尚未有任何关于信用征信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所以我国关于信用征信的立法是滞后的。2009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8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的全文。征求意见稿包括确定了征信职权范围, 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对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参与信用征信业务, 明确征信机构应当采用法人的组织形式, 但是在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损失的赔偿和举证责任等方面没有规定。

三、我国信用征信机构民事责任制度的构建设想

(一) 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

1.信用征信机构侵害的权利范围。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主要发生在征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和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评价之时, 侵害征集对象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隐私权、商业秘密权或者信用权。

首先, 在信用信息的征集方面, 如果信用征信机构未按法律规定或取得征信对象的同意, 信用征信机构的征信行为可能会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权或商业秘密权。信用征信机构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公开的信息外, 未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征信机构不得进行采集其个人信息, 他人也不得向征信机构提供信息;不得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和纳税数额的信息以及个人所有的有价证券、不动产的信息。信用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采集的企业信息, 侵犯企业商业秘密。如果信用征信机构有上述行为, 则构成侵权征集对象的隐私权或商业秘密权。信用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提供、企业交易对方提供、政府信息公开和人民法院公布判决、裁定等渠道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等。

其次, 在信用信息的分析、评级方面, 如果信用征信机构错误地记载或传播当事人的信用信息, 甚至于是故意地制造或散布当事人的虚假信用信息, 则构成侵害信用信息征集对象的信用权。因侵害征信对象的信用权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种情况, 美国、德国等许多国家立法均有明确的规定, 但我国法律对此还缺少明确规定。从侵权责任的一般原理的角度看, 信用征信机构因为过错造成当事人错误的信用信息, 或不正确的对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评级而侵害征信对象的信用权时,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给征信对象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信用征信机构侵权责任产生与承担。由于信用征信行为的公益性, 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在归责原则、损失的赔偿和举证责任的承担等方面具有特殊性。

(1) 归责原则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公益性的信用征信机构还是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侵权责任均应是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产生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四点理由:第一, 报偿理论, 即谁受益谁承担责任;第二, 危险制造理论, 即制造了危险源的人承担责任;第三, 危险控制理论, 即能够控制危险的人承担责任;第四, 危险分担理论, 即因危险责任而生的损害赔偿, 由利益关联者分担。信用征信机构在信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级过程中, 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危险, 反而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安全, 因此, 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侵权责任均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这种制度设计既符合人们的道德观念、社会价值要求, 又足以维护人的尊严。

(2)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认定方面。信用征信机构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的主体、侵权的手段和方法、主观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并没有特别之处, 因此无论是营利性征信机构, 还是公益性征信机构, 其侵犯征信对象的隐私权、商业秘密权或者信用权的行为均为一般侵权行为, 所以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应包括四个方面: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与主观过错。

关于加害行为, 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收集并公开征信对象的隐私, 比如个人的年龄、学历、家庭地址, 家庭成员、电话号码、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等等。由于上述信息与征信对象的信用无关, 因此不属于征集范围。如果在征集公开的信息中包含上述信息, 则可能构成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权。征集内容应严格限制于信用信息, 包括违约、延迟支付利息、不能履行到期债务等等。二是未经征信对象的同意, 擅自收集征信对象的商业秘密并公开, 这是侵害征信对象的商业秘密权的行为。三是虚构事实, 错误地或不公正地对征信对象的信用进行评级, 在此情况下, 信用征信机构的此种行为应该属于侵害征信对象的信用权的行为。

关于损害事实, 在侵害征信对象隐私权的情况下, 损害可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属于精神性人格权, 主要体现为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 因此如受到损害, 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在侵害商业秘密权和信用权的情况下, 损害只应包含财产损害。笔者认为, 征信对象的信用权涉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同时信用权又大多与征信对象的财产权有关, 与征信对象的人身利益关联度不高, 因此在侵害信用权的情况下, 不应包括精神损害, 征信对象因信用权受到侵害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不予支持。商业秘密权受到侵害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商业秘密被公开, 为第三人知悉。由于商业秘密权属于财产权, 因此征信对象的商业秘密权受到侵害, 也只能主张赔偿财产损失。

关于因果关系, 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应当采取必然因果关系。关于因果关系认定的条件说、法规目的说、预见力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都存在不足之处。 (1) 条件说也称为条件平等说或等价说, 其以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为基石以推断引发损害的原因, 最大缺陷在于把因果关系的链条过于拉长, 因此信用征信机构的侵权责任不可选择条件说。该学说为德国学者拉贝尔 (Ernst Rabel) 所首创, 其缺陷在于舍弃因果关系任何特定的标准, 主张直接依据法规之内容与目的衡量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关系, “将无具体合理答案之因果关系学说争论置之不顾, 是问题回归就法论法之单纯层次”, 混淆了违法性和因果关系的不同判断标准。 (2) 预见力说是美国法学家弗莱明詹姆斯 (Fleming James) 的倡导下逐渐形成的, 其缺陷在于混淆了因果关系与过失认定的界限, 形成“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过失, 没有过失即没有因果关系”这样一个循环论证的逻辑怪圈。 (3) 相当因果关系说赋予了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随意性很大。此外, 相当因果关系说以科学上的可能率的概念为基础而推论因果关系的有无, 其赖以推理的依据即可能率的准确判断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本文主张采用必然因果关系说, 一方面, 信用征信机构不因不能确定的盖然性承担责任, 有利于减少信用机构发展的干扰因素, 促进我国信用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 也体现了信用征信机构的公益性的本质。

(二) 信用征信机构的合同责任

信用征信机构在完成信用信息的征集和整理之后, 可能将其所拥有的信用信息供他人有偿或无偿使用, 信用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人之间建立信用信息使用合同关系。在信用信息的使用方面, 如果他们之间发生合同纠纷, 信用征信机构可能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笔者认为, 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的违约责任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违约责任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公共征信机构以德国、法国为代表, 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 日本是典型的混合型征信机构模式。不同的征信机构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不同, 一般情况下, 公益性征信机构为社会公众提高无偿服务, 私营征信机构一般提供有偿服务。与之相适应的是, 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违约责任应当是过错责任,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承担的违约责任应是无过错责任。

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民法认为,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应为过错责任。如《德国民法典》第275条就规定:“债务人除另有规定外, 对故意或过失应负责任”。但是如今, 大陆法系的学者更愿意接受英美法系在违约责任方面采纳的严格责任原则。英国法院通过帕拉代恩诉简和阿利恩 (Paradine v.Jane Aleyn 1647) 案确立违约责任就是严格责任, 但在英美国家法院适用时, 并没有对合同的类型进行区分, 使严格责任的适用范围过于宽泛, 可能有失公允。笔者认为, 有偿合同纠纷应当更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无偿合同纠纷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主要原因是, 有偿合同中相对人支付了对价, 即使无过错而承担责任, 合同当事人也没有损失。而在无偿合同, 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在合同中并没有获益, 其无过错也要承担责任, 违反民法的公平原则。我国学者多认为, 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 但在我国《合同法》中, 也有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情况, 主要发生在一些无偿合同中。因为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多为社会公众提供无偿的信息信息使用服务,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多为社会公众提供有偿的信息信息使用服务。所以公益性信用征信机构的违约责任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而盈利性信用征信机构的违约责任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

摘要:若信用征信机构收集、分析整理和使用信用信息等行为若侵害征信对象的隐私、信用、商业秘密或商誉,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若信用征信机构向服务对象提供虚假信用信息, 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由于信用征信行为的公益性, 信用征信机构的民事责任在归责原则、损失赔偿和举证责任承担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应当具有特殊性, 其目的是降低信用征信机构执业风险, 以促进我国征信业的发展。

关键词:信用征信机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参考文献

[1].赫国胜.美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运作及其借鉴意义.中国金融, 2003;11

[2].武迪, 武传利.英国个人征信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纵横, 2009;8

信用征信机构 篇4

营造廉洁自律社会环境

——魏 绪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法律、制度、管理、信息共享服务和道德文化等内容。其中,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征信体系的建立。征信,即“征之以信”,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依法采集、保存、整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为的总称。具体的作用是为企业和个人建立信用档案,帮助人们积累信用财富,扩展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提供有效传播信息的平台,缓解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奖励守信、惩戒失信的内在机制,引导人们养成守信履约的行为习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说,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能否稳健运行和走向成熟的标志。

建设征信体系是人民银行的一项新职能。人民银行于2006年组织建成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到2007年年底,该数据库分别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目前,信用报告正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的

1经济活动中,开局良好。人民银行基层行应当积极推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构建全社会信用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加强对征信体系建设的组织管理。进一步明确和增强人民银行管理和建设征信体系、发展征信市场的职能,把征信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二是应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对发展征信事业、创建诚信文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认识,提高社会各界对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支持度。三是积极开展征信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积极培育国内信用市场,将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带进百姓生活,教育社会成员牢固树立诚信守法意识。四是加快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系统查询、异议处理、统计、纠错等功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高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建立多渠道的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和快捷的纠错机制,充分挖掘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和监测功能,加大数据库的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力度,以不断提高数据库的应用水平。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形成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以“信用”为根本的银行业来说,推动征信系统建设,防止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作用。通过加快征信体系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发

搞好征信工作防范信用风险 篇5

一、征信工作的实质

现代经济社会市场瞬息万变,各种风险包括自然风险、人为风险、市场风险等都有可能发生,对企业经营威胁很大。为预防、避免人为因素所致的风险,增加投资、经营的安全性,经营管理部门在决策之前,一般都希望了解交往对象的信用资料、信用程度等底细。而这些信用资料的有效提供,需要征信工作来完成。

“征信”一词,从字面上理解,是“证实信用”的意思,也可理解为“信用调查”或“信用分析”。现代征信观念的提出,较早源于1910年美国银行家柏斯特提出的“4C”观念,他认为,某个人或组织的信用程度取决于其品格、经营能力、资本与担保品。1943年另一位美国银行家吉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C”———经营环境,认为原有“4C”尚不够,经营环境对企业的信用有很大影响。1945年由美国银行界组织的征信协会又将“5C”归纳成“3F”,即个人因素、财务因素、经济因素等三大因素。1955年美国银行家德克认为,现代企业讲究管理,个人因素范围太窄,应将个人因素修正为管理因素,因此,现代的“3F”就成为“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经济因素”。而征信工作就是根据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经济因素来评定某个人、企业、银行的信用程度。与之相适应,从调查主体出发,征信工作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银行方面的征信工作,站在债权人的立场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分析)及其流动性(流动性分析)和安全性(安全性分析)。第二类是证券市场或民间方面的征信工作,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投资分析)及其收益性(收益性分析)。第三类是企业家本身的征信工作,有经营者本身分析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分析),分析企业的经济性和效率(效率分析)。上述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市场风险。在发达国家,征信事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其操作相对完善。据资料,1803年第一家征信所在英国成立,1869年美国第一家征信所在纽约市成立,当时英国与美国最先成立的征信所都着重于消费者信用,由零售商通过征信所交换主顾的信用资料,以防止信用不好的顾客欠账不还。而现代征信所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即建立授信制度,协助工商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世界约有2500多家征信所,而95%以上在美国。美国每平均2500人的市镇,就有一家征信机构,设在纽约的邓布拉斯公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征信组织,其分支机构遍及全美各地,有140个分所和7万个市乡镇通讯处,以及在加拿大有18个分所,并在全世界广设代理机构。日本是亚洲征信事业最发达的国家,最著名的“帝国与信所”,拥有全国分支机构61处,每年处理案件在60万件以上。可以说,征信业的发展对发达国家经济成长功不可没。我国征信事业发展相对落后,除上海、广州一些发达地区外,专门从事征信工作的机构并不多见,服务面很窄,且机构之间普遍缺少联系。由于缺乏强大的、公信度高的征信工作系统,人们很难获得准确、全面、相关的信用资料,使得不法分子屡骗屡得,屡得屡骗,经营者要冒很大的信用风险。2009年10月,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征信机构行为,促进征信事业的发展,我国国务院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广泛征询意见和建议。

二、征信工作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任何个人或组织的社会交往与业务往来,要以诚实、信用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个体与团体的利益将无法保障,正如一位企业家所喻:“一座大厦,有好的基础,才能巍然屹立,公司有了好的信誉,才能不断发展”。征信工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资讯服务、管理工作和监管手段,其目的与意义不仅在于及时准确地为各界提供所需信用资料,确保工商企业投资经营的安全,同时还在于有助国家或地区信用制度的推行、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 优化个人与组织的素质,使其适应现代信用社会发展要求。

健康的征信工作,能够促使个人或组织主动和被动地迎合征信工作需要,在观念上不断更新,树立珍惜信誉、重视形象、立足于长远、不急功近利、重合同、守信誉、讲求道德、遵纪守法的观念,在行动上严格自律,不投机取巧,言必信,行必果。使个人或组织的理念与行为建立在透明、真诚、真实、彼此尊重、精诚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而非弄虚作假、欺骗他人、坑害公众上,以信为本赢得公众的好感与合作,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辅助事业的成功。

2. 优化社会环境,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良好氛围。

一是优化社会互动环境。社会互动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搞好征信工作,将有助于将公证、透明、信誉、互惠引入社会互动,净化社会风气,使人人互信互助。二是优化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征信工作,用真实可靠的信用资料帮助人们摆脱社会交往的孤独、隔阂、恐惧、忧虑,满足人们交往安全的心理需要,为社会提供一种良好的、稳定的心理氛围。三是优化社会政治环境。征信工作使政治事务更趋“民主、公开、公正、透明”,使政府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更加务实、廉洁和高效。四是优化社会经济环境。征信工作能够沟通社会各部门、各团体之间的联系,促使他们齐心协力承担各种社会责任与义务,按规章按制度按法律办事,改善经济条件,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消除经济环境中薄弱、落后部分,有力地支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 有利于现代信用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促进信用经济发展。

征信工作不仅是信用制度建立和推行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内容。因为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商业往来或是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现金交易将逐步退出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信用交易,如投资信用、公开市场信用、农业信用、商业信用、消费者信用、再贷款信用等等。由于信用交易是以现在的价值来交换未来付款的承诺,买方或借款人的承诺到期是否兑现,需要法律制度及资金、信用如买方或借款人的品格、所经营业务状况及趋势、行业发展、财务情形及展望、抵押品等来作保障,因此信用交易必须建立在现代商业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发达的征信系统,搞好征信工作,通过广布我国各省、区、市(县)、乡(镇)的征信机构及其网络,为经营者提供所需的完备信用资料,将有助于信用制度的推行和租赁方式的运用,大大减少商业往来的信用风险,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

三、加强我国征信工作

1. 养成重视征信的意识。

征信业的发展与信用制度的建立、推行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在社会公众中加强诚信意识建设十分必要。各部门要加强全员诚信教育,使之养成“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以诚求信,无信不立;“诚信”不仅关系个人,且关系整个社会;不是不能管、没人管的;而是可以加以防范、监督的;不是别人模糊不清的,而是别人还可以清晰测量的;力求公众在法定的范围内积极配合征信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信用资料,尽一个公民或组织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 建立健全征信机构。

征信工作需要合法的征信机构来完成,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征信机构设立及其工作要点是:(1)建立金融征信机构。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内设立信用调查部门,从事征信工作。现代金融机构的征信工作,其主要任务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搜集、整理、分析及保管各种关于各类顾客的信用情报及资料,以供放款部门之用。第二,对于顾客的询问,提供各种信用情报及资料,作为企业经营的参考。第三,提供培养干部的场所,作为担任放款的基础。以美国最具规模的银行为例,征信单位主要可分为下列几个组织:财务分析组。主要工作是检讨各种财务报表及办理信用分析。由于金融机构的征信工作主要是注重企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所以对于财务各报表作分析时,要特别注意财务各报表是否真实可信;对于各公司提出的报表,要从银行的角度,对其应收款项与存货等科目进行分析,确保其流动性和安全性。信用调查组。主要工作是分析由第一线放款经办人与客户的面谈资料或由顾客直接送来的书面材料;分析由银行调查的同业对象及其顾客以及民间征信所交换得来的信用情报。信用咨询组。主要工作是应付来自银行外面的查询提供所需的信用情报,进行情报交换。信用调查档案组。主要工作是整理、保管及更新各种信用调查卷宗。(2)建立民间征信所。民间征信工作侧重于投资分析或企业财务的收益性分析。民间征信机构及其服务对象包括工商机构和政府部门,主要为社会各界提供国内外公司行号及工商个人的调查服务,包括接受世界各国厂商委托,调查国内厂商的信用;接受国内从事国际贸易的厂商委托,调查国外业务往来厂商的信用;接受金融机构或公、民营企业委托,调查省区内厂商的信用,内容涉及公司的行号名称,公司、工厂及分支机构的地址、电话,创立日期及组织形式,资本额(资本变更及股数),主要股东及股数金额,负责人的能力及信用,主要营业项目,最近营业概况,国内外往来主要客户,资本结构及净值,主要设备,员工人数,周转情形,银行往来,现况与展望等等。民间征信机构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部门:报告部门。主要由经过训练的专门报告员对企业的财务及经营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写成书面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经营者的经历、企业的沿革、经营的方法、附属的事业、财务情况、营业情形、银行关系、经营位置、企业规模等。征信编辑部门。这一部门是将报告部门调查所得的资料及报告加以整理,分别就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各公司的人格、能力、经营状况进行信用分级,用数据及文字表示其资力的估计和综合信用估计,汇编成征信录,送交订户参考。国外部。根据设在国外的联络处送来的信用调查情报资料,编辑成与国内厂商有来往的外国进出口商号信用调查报告,提供国内进出口商订阅参考。尤其注重对一些主要贸易地区或国家厂商的征信调查工作(如资本与付款情形等),编辑相应的征信手册。城市服务部。专门调查与分析城市、乡镇及各省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服务。如对于公债经纪人、银行、信托公司及保险公司的订户,提供各省市发行的公债等的信用情报,以作为决定投资的基础资料。商务索款组。专为订户服务回收商务上应收款项或票据,对于过期的催收款项或恶意的延滞款项,由公司所属专门律师负责设法追回。企业情报组。对报告员或通讯员探访农工商业者、银行家、经纪人以及家庭主妇得来的信用情报资料和其他方面得来的关于商品的分配、销售以及消费的情报加以分析,作为各种经济研究及企业统计的资料,供订户参考。会报部。编辑出版各种月刊、周刊、统计、年报等各种刊物。(3)建立企业征信机构。企业通过利用自己的调查人员,一方面对企业本身进行经营分析,研究过去、现在的经营状况,以决定企业未来销售额、购买或生产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纯收益额、固定资产增加额、资金的其他需要量、资金的其他来源等的预算、计划和经营方针。另一方面时常与银行或各同行合作,对其应收款项的对象从事正确而迅速的信用调查,作为业务上的参考。(4)建立个人档案所。由法定机构调查个人的品性与能力,包括:记录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住址、职业、所得等,作为用工、任用、信贷放款的参考。

3. 提高征信机构及其征信内容的“公信力”。

征信机构是专门开展信用调查分析的组织机构,因此在组织上和工作内容上都要保证其正规性、权威性,有很高的公信力。征信工作的公信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征信工作的个人或组织被公众所信赖的程度,二是从事征信工作的个人、组织提供资讯内容的可信度。为确保这一点,从事征信工作组织本身必须是合法的、专业的、信誉高、可靠性大、权威性强的组织,如国家工商管理局、公安局、档案局、人民银行所属的征信部门,或国家专设的征信部门等,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受到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能力,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可信。

4. 加强征信机构业务联系。

打击信用犯罪,需要征信部门的通力合作,孤立封闭系统的独立运作,将无助于有效打击。因此征信部门要结网共建,彼此交流分享信息,提高征信资料的利用程度,降低征信成本,增进征信打击犯罪的实效。如美国银行界征信工作的联系,已由过去严守秘密的时代转变为相互信赖的关系,以彼此提携来共同提防诈骗行为,迅速交换详实可靠的信用情报资料,节省往返调查时间和费用,若一旦某企业有退票或其他不法行为发生,应立即通告各银行调查员,使诈骗、背信者不能立足于现代信用社会之中。

5. 建章立制规范征信工作。

征信工作不是一般资料信息的随意收发,它必须做到迅速、准确、安全、有效。这就要求征信工作必须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首先要制定相应的征信工作制度、规章、准则,对征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调节、约束、监督、管理。其次要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如《征信法》等,强制征信机构按合法的程序、途径行事。再次要加强对征信工作的监督,严管征信业资格审查,确保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6. 加强社会各界反失信联动。

工商管理机构、公安部门等要严格执法,企业要定期组织财务、稽核、业务会计等综合力量对个人、企业、银行进行信用度专项检查和测评,新闻媒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揭露、曝光。通过各部门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违反信用道德行为,对诈骗失信行为进行处罚,或移交司法机关,决不姑息迁就,并通过合法的途径在一定区域内上网通报等等。这样,既能打击违反信用者,又能对一些想作案者起到警示作用。

总之,发达的征信工作,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制度日趋完善、成熟与稳健的标志。我国全社会只有对征信工作有一个全面、根本的认识,并积极推进社会征信工作的开展,我们个人、团体及社会的利益才有全面的保障,经济社会活动才得以健康、有序、高效、持续地发展。

摘要:“征信”即信用调查分析。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其发展需要征信工作的支持。我国征信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健全征信机构, 建章立制加强征信规范, 提高征信质量与公信度, 加强征信机构联动互助。

关键词:风险,征信,信用,公信

参考文献

[1].王德馨, 江显新著.市场学 (无出版社与年号)

[2].朱毅峰, 吴晶妹.信用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张启阳.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大连日报, 2006.3.27

信用征信机构 篇6

一、信用卡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 在银行卡业务中, 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有3种: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卡是无担保、无抵押的信贷产品, 因此,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征信审批、发卡管理、刷卡交易和透支管理。

从信用卡的业务流程可以看出形成信用卡信用风险主要在申请受理、征信审批2个环节。

一是盲目追求发卡数量, 因此打开了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方便之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的第一环节便是申请受理, 《新巴塞尔协议》将“申请受理”环节中因持卡人违约形成的风险称为信用风险。在申请受理阶段, 申请人向发卡银行提出申请, 填写相关资料, 发卡银行受理申请, 展开调查, 核实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和完整, 并签署调查意见。但是, 由于目前在我国信用卡市场上, 各发卡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扩大市场占有率, 片面追求发卡数量, 忽视发卡质量。在发卡数量指标的压力下, 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办理程序越来越简化, 放松了资料审核环节, 申请门槛越降越低, 申请普通卡的发放了金卡, 从而为恶意透支甚至诈骗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是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是信用卡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审核程序是参照国际主要发卡机构的发卡审核程序制定的, 按程序申请人递交办理信用卡申请后, 发卡机构对申请人的相关资料进行身份审核、资质审查, 并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查询申请人是否有不良记录, 通过受理、审查、调查、审批4个环节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核查。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 居民个人的信用记录普遍缺乏, 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没有对居民个人信用行为的系统记载, 我国的个人征信信息是数据分散、开放程度低。我国大约50%~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和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 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 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信用卡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平台, 发卡银行很难获取完整的征信数据, 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 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估。例如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付款记录还不能互相沟通, 致使在一家银行欠账的客户, 在另外一家银行可能照样办卡再次透支。

通过对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实质, 是我国信用资源匮乏的后果, 个人信用数据相对分散, 政府部门之间甚至银行之间在个人信用数据方面没有共享, 各商业银行对银行卡申请人的信用评估, 由于受到所掌握的客户信用数据的限制, 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等级, 使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失效。

二、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是指征信机构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与信誉信息汇集起来, 进行加工和储存, 形成个人信用信息集合, 当个人在进行信用活动时, 其信用记录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 为银行或其他社会单位系统地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活动。1999年上海市开展个人信用体系试点, 2004年底,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试运行, 范围限定于北京、重庆、深圳、西安、南宁、绵阳和湖州7个城市的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联网查询, 2006年1月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行, 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征信系统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就无法从源头上进行防范, 商业银行就还需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因此, 为有效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必须加快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

(一) 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前提

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之基。加快建设个人信用体系, 必须注重建设个人信用道德文化,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诚信”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 弘扬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信和谐的与时俱进精神, 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诚信立身, 诚信为人, 诚信做事, 增强公民维护信用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公民的信用素质。使讲信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信用公开, 信用透明,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信用意识, 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完善个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

要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立个人信用政策法规, 处理好征信与监管、借鉴与创新、规范与发展、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合理区分公共信息与商业信息, 使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公开、使用、披露, 个人隐私的保护、国家机密的保护等问题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权益保护、公正诚信的法律环境, 切实保护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 建立信用监管与奖惩体系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要发挥政府在信用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以信息化为手段, 坚持法律惩戒与道德约束、社会他律与行业自律、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突出部门联动, 运用经济惩戒和道德谴责等手段, 进一步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 提高个人信用监管水平。

(四) 人民银行在政府推动下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核心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人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征信报告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个人结算账户信息等内容。个人征信报告是从各家银行或其他各类机构采集所得, 人行征信中心起到了汇总、加工、整合的作用。个人征信报告对银行金融机构向客户发放信用卡、贷款及授信前调查及贷后检查提供了很大地帮助及参考, 但目前个人征信报告还存在“个人基本信息”当中信息不齐全、不十分准确, 所采集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时差性, 所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等缺陷, 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企业信用征信与商业秘密保护 篇7

一、企业信用征信和商业秘密含义

1. 企业信用征信含义

企业信用征信, 是指企业信用征信机构通过对企业信用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加工, 提供有关企业信用状况的调查、评估或者评级报告等征信产品的活动。其中, 企业信用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企业信用征信的营利性法人机构。

随着市场交易支付方式的多元化, 尤其是信用交易量的扩大, 由于发生经济关系的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的情况, 很容易出现信用风险。为避免信用风险, 达到市场经济主体最大化利益追求的目的, 企业资信调查机构, 即企业信用征信机构应运而生, 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化信息咨询和服务, 使得企业征信业蓬勃发展起来。

企业征信服务无论对于国家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还是对于企业微观信用管理来说,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完善的企业征信服务, 企业间的信用交易行为就无法顺利进行, 也不可能建立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其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增强企业间信用信息的透明度, 降低交易成本;二是有利于建立企业信用的记录、监督和约束机制;三是有助于为企业的交易和信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和评估支持;四是为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提供资信信息方面的支持;五是为整个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

国外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其企业征信法律制度是比较成熟的, 美国作为世界信用交易额最高的国家, 也是信用征信最发达的国家, 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因此, 凡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运转良好和市场信用交易健康增长的国家称为“征信国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在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市场主体在提供或需求信用信息时无法可依, 权利无从保障, 导致我国信用缺失严重, 经济损失惨重, 尤其对于企业征信数据加工和公开是企业征信立法最为薄弱的环节。我国尚无信用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致使企业征信结构面临信息瓶颈制约, 严重影响了征信业的发展。

同时, 在向透明的商业文化转轨过程中, 我们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必须解决:企业信用征集调查是否会侵犯企业的商业秘密?公开企业信用信息, 和企业商业秘密需要隐秘保护, 二者是矛盾的, 因此我们必须在了解商业秘密的真正内涵的前提下, 在法律上界定企业信用信息的范围, 使得二者在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中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局面。

2. 企业商业秘密简析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之规定,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5条第5款将其细化为“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由于征信行为本身就是对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并公开的活动, 很可能会涉及企业的经营信息, 如贸易记录等, 当这些经营信息符合商业秘密的条件时, 企业要维持自己的商业秘密, 那么维权和信息公开相互矛盾, 冲突不断。

征信机构可以收集公开企业信息的范围应如何界定, 首先决定于商业秘密的范围界定。但是, 我国现行立法对于商业秘密的定义不明确, 使得企业征信举步为艰。商业秘密该如何进行保护?

首先, 要求商业秘密具有实用性纯属画蛇添足。事实上, 实用性只是应用技术与基础理论的根本区别, 而不是概念的必要构成。因为,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本身就是商业秘密具有实用性的具体表现。因此, 将实用性与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纳入一个概念之内, 不符合界定法律概念的基本准则。并且, 在确定何谓商业秘密时不仅要考查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性, 还有考察其实用性, 在司法操作中很难用具体的标准去衡量, 这会带来范围界定的混乱, 使得企业征信无从下手。

其次, 要求商业秘密须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是商业秘密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需要进一步探讨。当一项企业信息已经满足了其他的构成要件下, 还要考查它是否被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来最终确定其是否属于商业秘密, 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当权利人对自己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有保密意思, 而由于各种合理的原因还未来得及或没有采取保密措施时, 这项信息能否算作商业秘密。笔者认为, 权利人对自己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有保密意思而且该项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已经符合了商业秘密的其他构成要件, 那么, 该项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应该在一定范围被视为商业秘密是无可非议的。因此, 当保密意思和保密措施相分离时, 采取保密措施这一要件应该是判定商业秘密的充分条件而非充分必要之条件。

那么, 商业秘密的法律概念应该如何科学界定, 从而合法合理解决企业信用信息开放和商业秘密保护之矛盾, 是征信立法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德国法律在界定商业秘密所采取的理念值得借鉴。根据德国联邦法院和学者对商业秘密的概括, 其概念是指所有人有保密意思;具有正当利益的所有与营业有关的并且尚未公开并采取的资信。因此, 从法律上应认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并且权利人具有保密意思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只有明确界定了商业秘密的含义, 才能解决公开于秘密的矛盾, 促进征信公司信用数据的收集利用法律化、程序化和市场化。

商业秘密不仅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有时甚至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商业秘密给予保护, 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同时, 信用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信用的良好与否, 往往可以给企业带来巨额利益或覆灭性的打击。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公开和交换, 可以增加市场交易的透明度,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 迎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 对企业的商业秘密也必须进行良好的保护, 以满足企业私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精神。因此, 如何平衡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和企业信用信息调查之间的关系, 是企业征信法律制度构建必须解决的问题。

同时, 在选择平衡角度时候, 笔者认为应该界定征信机构所能够收集的信息范围和公开界限是关键。

二、企业征信范围的界定

企业征信和企业商业秘密冲突解决第一要素, 笔者认为是首先通过征信立法对征信范围和信用信息开放范围做出规定, 让社会对二者各自的领域有明确认识, 对其矛盾的解决做到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1. 企业征信范围标准

企业信用征信通常会由征信机构通过合法手段获取企业的信用信息, 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 将之形成征信数据, 最后通过一定平台予以公布, 即征信数据开放。这里所谓信用信息, 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信用交易活动中形成的履行义务的记录及相关数据。其信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税务部门、商业银行、法院、公安等政府部门、官方公报及数据库、报纸、杂志等新闻出版物及商业互联网站以及其他信息提供机构。

笔者认为应该通过相关立法对信用信息所覆盖的内容进行界定, 从而使得信用信息和企业商业秘密各自的界限泾渭分明。对于企业征信信息内容, 笔者认为在立法中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标准衡量:品德 (企业的愿意履行其付款承诺的可能性) 、能力 (企业的支付能力、偿还能力或服务费的能力) 、资本 (企业财务状况) 、抵押 (企业用其资产对其承诺的付款进行的担保) 、情况 (能够对企业的偿付能力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

以上标准可以根据企业信息性质不同, 具体量化为以下方面。

(1) 企业基本情况: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类型、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企业报请政府审批、核准、登记、认证、年检的结果。

(2) 企业涉诉记录信息:对企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判决或裁定和商事仲裁裁决记录。

(3) 企业行政记录信息:对企业发生法律效力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没收等重大行政处罚的记录; (信用中心披露被征信企业因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逃废银行债务、经济诈骗等违法活动而受到刑事、行政处罚的信息应当包括被处罚企业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违法事项、处罚日期和具体处罚) 特殊披露;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企业用工情况;企业的纳税和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企业报请政府机关审批、核准、登记、认证时提交的有关资料;企业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等基本情况。

2. 征信数据开放标准

征信数据是调查数据及其数理统计结果, 征信数据是制作征信产品的原材料, 是开展信用管理服务的基础性条件。全面开展征信服务, 征信行业的从业机构必须能够合法地取得各种真实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行业及社会数据, 并在法律规范下对经过处理的信息进行公开和公正的报告。

建立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或法规, 对必须保密和保护的数据加以明确, 对于必须开放的数据从法律上强制公开, 同时对征信数据的采集、加工、传播过程和经营方式做全面规范, 以促进和保证信用管理行业的规范发展。

世界上各征信国家都有相关法律明确规范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使用, 即由法律规定哪些数据可以被征信公司合法和公开地取得, 哪些数据需要保密而不能被征用。在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同时, 西方征信国家的法律也强制性地要求掌握征信数据的机构和企业必须向社会开放其数据源。

鉴于西方的经验, 我国征信立法首要任务应该是出台关于“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或法规。一是要由法律界定可以开放的有关征信数据, 即:由法律规定何种征信数据可以公开地取得, 反之确定必须保密的或自愿公开的数据;二由法律规定是否有必要限制征信产品的传播范围。例如, 欧盟规定, 欧洲的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只可以在欧盟国家范围内使用;三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凡有义务公开征信数据的企业、个人都应保证其提供数据的真实性, 并按规定保持原始数据的动态连续性。四是立法要强制性规定掌握征信数据的机构和企业必须向社会开放有关征信数据。立法明确界定有义务公开征信数据的政府部门和企业, 界定应公开的征信数据之范围, 并以立法形式向社会公布, 依法对垄断征信数据或拒绝公开征信数据的行为进行惩戒;五是规范征信机构的行为。征信从业人员和机构必须依法收集、整理和使用征信数据, 对恶意篡改征信数据和提供虚假信用报告者, 以我国《合同法》之相关规定给予法律制裁。

与此同时, 当征信机构在进行征信数据开放时, 应遵循以下要求:

首先, 信用中心披露企业信用信息应当将每个企业的信用记录单独披露, 不得将不同企业的同类信息集中披露。信用中心披露企业信用信息时, 应当平等披露, 对所有企业信息的公开披露应当按照统一的标准披露。

其次,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将本机关掌握或通过信用中心获得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披露或者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最后, 对企业信息披露必须有法定时间的限制。比如, 企业被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记录为5年等。

三、企业征信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平衡

不少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法律并不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由于其他相关法律对于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已颇为完善;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社会都认为企业是一个小社会, 如果一个企业的商业秘密被竞争对手、消费者或媒体所泄漏, 只能说明企业自身管理不善”。但我国目前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并不完善, 企业征信尚未为社会所广泛接受, 有些企业甚至对征信调查怀有抗拒心理, 依照现有的法律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不能尽善尽美, 同时又无法兼顾调整信息公开的范围和程序。因此, 在征信法规中对商业秘密保护问题另行做出规定实属必要。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 经营者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均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从我国的上述规定来看, 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商业秘密的获取是否通过正当手段;对商业秘密的披露、使用是否违反其所负义务。

首先, 由于企业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 其自我保护能力优于自然人。如果在收集企业信息的过程中, 企业征信机构是合法合乎程序进行的, 未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 却获取了企业的“商业秘密”, 只能说明企业对自己的信息保护不足, 使之可以通过公共渠道被获取。因为成为商业秘密的条件之一是权利人对该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如果相关信息未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 则该信息并不能成为商业秘密。因此, 只要企业征信机构是以合法方式采集企业信息的, 则被征信企业便不能主张企业征信机构侵犯了其商业秘密。

其次, 平衡、协调商业秘密保护和企业征信活动, 除了要求企业征信机构在收集企业信息过程中必须采用合法方式之外, 还必须强调征信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征信企业对于经授权取得的被征信企业的商业秘密必须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同时承担保密义务, 非经权利人书面同意, 不得擅自在征信产品中使用或向社会公众公开。如《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第8条规定:“征信机构应当通过合法途径采集企业信用信息, 不得以骗取、窃取、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采集企业信用信息”;第12条规定:“征信机构对涉及商业秘密的企业信用信息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向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提供, 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者被征信企业同意提供的除外”。这两条规定分别从企业征信机构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获取商业秘密后的保密义务做了规范。

因此, 在征信法律法规中对企业征信机构的行为做出规范, 可以一定程度上达到保护商业秘密的目的。当然更关键的是要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相结合。企业征信机构主要采集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信用交易记录, 正常情况下并不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 因此企业信用信息开放与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之间应该可以找到平衡点。平衡两者的关键在于规范征信机构采集、使用企业信息的方式。

笔者认为, 在企业征信法律制度构建中, 要想平衡征信与商业秘密的冲突, 必须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 出台信用数据使用和管理法律法规, 对从信用数据开放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等各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中立法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是: (1) 明确信用专业机构可以采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范围。 (2) 界定与政府信用信息相关的国家秘密、与企业信用信息相关的商业秘密, 并明确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特殊信用信息的保护措施。 (3) 明确政府部门及其相关机构信用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具体方式。 (4) 对信用专业机构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其次, 我们在征信立法中确立信息公开制度的同时, 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也应做出规定: (1) 在立法总则中专门强调征信活动当事人依法保护商业秘密,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 对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从前提条件、使用人使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3) 征信手段必须合法、正当, 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手段开展征信活动, 不能采取盗窃、诈骗、夺取等非法手段。 (4) 信息采集限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和记载, 并确保信息来源渠道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5) 对于征信过程中侵害商业秘密造成的损害, 有关责任人要承担民事责任。

社会无信不稳, 企业无信不利, 只有完善企业征信法律体系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 才能减少市场经济交易风险, 开创崭新的市场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研究》课题组:我国企业征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1年第6期第20页

[2]李希慧刘斯凡: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缺陷及其弥补.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第22页

[3]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第85页

信用征信机构 篇8

一、主要做法

(一) 创新征信维权组织体系, 增强维权服务工作合力

银行征信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依法采集、客观记录信用信息, 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个人对此应享有知情权, 全面及时知晓自己的信用状况。但其若发现信息有失真的现象, 可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

在创新征信维权组织体系上, 一是适当导入行政力量, 实现政府搭台宣传、组织, 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为主要实施部门, 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参与的格局, 坚持打“政府牌”, 发挥各级政府在征信维权工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不断拓宽组织层面, 实现社会各界参与。在组织体系构成方面, 注重成员单位的社会性和代表性, 让各种有利于开展征信维权工作的力量广泛参与其中, 突破工作力量薄弱和专业领域局限的瓶颈。三是完善日常工作运转, 多部门多渠道宣讲征信知识。

今年, 金溪支行会同商业银行、工商消协等部门, 借“12315”活动之机, 接受个人咨询、查询、提出异议的个人信用报告共32件, 其中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5件, 接受异议处理2件。一起是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将“婚姻状况”的“未婚”录为“已婚”, 此问题是工作人员疏忽造成, 已更正;另一起是担保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人担保, 借款逾期, 造成担保人有不良记录, 该异议正在处理中。通过该活动, 让人们了解征信, 使遭受异议的个人能就近投诉、现场维权, 形成了投诉简便、受理快捷、处理及时的征信维权服务网络。金溪支行坚持抓自身建设, 不断强化规范化管理,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主动承担起全县征信维权工作主力军的角色。

(二) 创新征信维权平台建设, 维权服务触角延伸城乡

大力整合社会维权资源, 加快维权网络建设, 有效地把征信维权工作触角延伸到城乡。一是推动维权网络纵深发展, 打造协力维权态势。从今年起, 以开展“五进”, 即以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落的征信宣传活动为契机, 在全县各乡 (镇) 指派信用社工作人员建立“两站”, 即征信咨询站及维权站。由各村委会 (社区) 为两站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志愿人员, 覆盖全县80%的村委会 (社区) , 实现县——乡 (镇) ——村委会 (社区) 三级征信服务, 维权网络互连互通、无缝对接、齐抓共管。通过不断加大宣传, 积极引导农民就近享受咨询个人信息与信息, 让乡民足不出乡不出村就可享受维权服务的便利, 不增加人员编制而有效增加征信维权网点和维权力量, 有效缓解了人民银行工作压力, 更有利于把问题纠纷化解在基层。

(三) 创新征信维权工作模式, 发挥维权服务社会效能

金溪支行不断创新征信维权的体制和方法, 不断将征信维权服务工作推向深入。一是创新维权服务方式, 推进维权服务从传统化、常规化向规范化、专业化提升。二是创新维权服务手段, 推动维权服务从窗口服务、上门服务向信息化、网络化服务转变, 大力推进征信咨询、异议处理信息化建设, 将基层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通过政府网站提交给人民银行, 解决后以案例形式在政府网站上公布, 让其辐射到全县的每个基层角落, 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征信维权中心为主、网络平台为辅的信息化工作平台。大力推进“五进”活动, 在主要街道、社区张贴诚信守信提示语、提示牌, 加强宣传, 扩大影响, 不断拓宽征信维权工作渠道。三是创新征信维权服务领域, 让维权服务从县城向乡村倾斜、从低端向高端拓展。紧紧抓住涉农维权工作, 努力关注民生, 情系三农, 尤其是在大量农民工返乡的春节期间, 要加大对其征信业务的宣传力度, 同时注重从处理日常征信投诉向征信调查分析、信用警示等更高层次服务拓展。通过以上工作, 提高了征信维权工作的效率, 提升了人们的守信意识。

二、取得成效

(一) 提升民众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通过创新征信维权模式, 强化政策法规宣传, 全民的维权意识、维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五进”活动的开展, 使征信维权服务平台前移, 广大人民能够就近享受服务, 就近解决征信纠纷, 有效拓宽了人们的表达诉愿渠道,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维权, 降低了维权成本, 提高了效率, 有力地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对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 优化资源环境

优化了部门行政资源, 加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 形成了推动征信维权工作的整体合力, 有效节省了行政资源, 又极大地推进了征信维权工作的发展。

(三) 促进社会和谐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人作为社会成员, 离不开自然经济, 从事经济活动必然要诚信守信。人民银行作为信用信息的提供者, 在提供服务的同时, 也有义务面向社会接受征信维权。

三、工作启示

(一) 展示新形势下人民银行的形象

通过创新征信维权组织体系、征信维权平台建设、征信维权工作模式, 提升了队伍素质, 展示了人民银行良好的形象。

(二) 为维护社会稳定尽责

由于征信活动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 人们一旦在经济活动中受到侵害, 就会对社会产生怨气, 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时解决人们的诉求, 就能将这些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 体现人民银行为民服务的义务

征信维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了独立第三方机构人民银行为民服务的义务与为民维权权力。

(四) 拓宽维权渠道, 减少工作环节

中小企业信用评定与征信法律问题 篇9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 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担负国家经济力量的主体, 构成一个经济社会真正脊梁的是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虽然占我国企业的90%以上, 却普遍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问题。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缺失。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也是交易最频繁的信用关联方, 大量的商业、商品往来都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 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 常常利用信用合同、协议、授权、承诺等信用交易方式。但实际上, 信用交易的背后是大量的违约行为。

2、融资信用不足。

融资信用不足, 直接表现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虽然深圳创业板的开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 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难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仍然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是, 在社会陷入信用危机的大环境下, 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进行了“信任透支”。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 不愿意守信还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还款能力, 信用风险偏高, 银行不愿意放贷。

3、财务信用缺失。

财务信用缺失是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提供过虚假财务报告, 这些中小企业为了偷逃税款, 经常与审计、会计机构串通起来, 为了达到不纳税或者少纳税的目的而制作一些不真实的财务数据, 蒙骗交易相对人、投资者、银行和一些管理机构, 造成相对人的巨大损失、资本金的大量流失和银行的误贷。有的中小企业虚设分公司, 开立不同的多个账户, 从而实现套利。企业财务信用的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身, 但会计师、审计师行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它的危害同样是非常严重的。

当前,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人员, 缺乏对企业财务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方面的有效监督, 即使在较为健全的财务制度下, 信息的真实性也难以保证。如, 在受理贷款卡申请发放行政许可业务中, 发现企业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原因是企业财务报表不规范或根本就没有财务报表。

4、生产信用缺失。

生产信用缺失表现为企业隐藏事实, 欺诈消费者, 追求暴利。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或认证,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 采用非法生产方式, 而这些消费者是不知道的。

5、企业不讲诚信不会受到严厉制裁。

企业信用缺失不讲诚信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信用缺失有着密切联系, 道德因素的制约力本来就比较弱, 在整个社会诚信观念淡漠的情况下就更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然而法律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明确、严厉的制裁措施, 在利益的驱动下, 为了追求高额利益, 某些企业便将诚信抛于脑后, 出现严重的信用不足。

二、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征信的困境

中小企业信用的缺失, 不仅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也将中小企业信用评定监管的征信工作导入困境。主要体现在:

1、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存在诸多法律空白。

第一, 征信数据的市场价格无明确统一的法律进行规制, 造成市场价格难以把握, 这是导致我国当前普遍存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 有关信用信息公开的法律责任的不明确使得信用数据的征集渠道和手段难以合法化。总体来说, 我国中小企业资信数据基本上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无法律为依据, 因此无法合法、合理地利用这些渠道获得其需要的信用信息, 使得信用信息收集困难, 游走于法律的边缘, 人为地增加了征集成本, 这也是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也导致企业资信报告难以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被调查企业资信情况, 征信报告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第三, 信用信息的公平享有无法律保障。由于缺乏法律规制, 市场不公平竞争日益严重, 破坏了征信行业的市场秩序。有的征信公司利用自身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特殊关系, 可以低价、顺利地获取相关实用资料, 而有的征信公司却没有这种“天然”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导致信用信息享有的不公平性;第四, 信用信息征集管理的从业人员人数、素质无相应的法律规制。目前, 由于法律的缺乏, 导致征信市场进入的门槛过低, 对从业人员的法律规制不到位, 使得我国的企业信用征信机构“从业人员较少, 素质参差不齐,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重不高。”而企业信用征信从本质上要求采用专业的调查手段, 高超的数据分析技术, 对信息进行筛选, 去伪存真, 以保证其提供的信用信息报告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较高的技术含量相应的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技术要求, 很显然, 现实中由于法律规制的不到位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直接后果就是使得信用信息收集的技术手段落后, 收集成本增加, 提供的信用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公司举步维艰, 将严重影响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开放法律规定不明确。

企业信用征信体系运转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信用信息的开放和商品化。所谓开放, 即指拥有信用信息的市场主体, 如企业和消费者个人, 从主动接受市场监管和获得信用交易的目的出发, 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披露自己的信用信息;所谓商品化, 即信用商业化的机构———征信公司把自己所搜集到的各方面的信用信息, 经过加工整理后形成的信用评价报告提供给用户。目前, 我国信用数据的开放法律规定不明确。我国中小企业众多, 占经济比重比较大, 存在征信数据保密的传统, 再加上一些中小企业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不愿公开非必要性数据, 同时也不清楚应该开放何种数据, 因此无法界定数据开放的范围和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开放企业信用数据很难界定数据开放与保护商业秘密之间的关系。同时, 征信数据被一些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垄断, 客观上制约了信用数据的开放。同时, 符合国际惯例的完整的中国企业资信调查报告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工商、海关、法院、技术监督、财政、税务、外经贸委、银行等政府和业务部门, 还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和数据直接来自于企业。但迄今为止, 除了在人民银行的强制要求下得到来自商业银行的部分企业信用信息以及工商部门的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工商数据的有偿服务外, 大部分机构的数据都不对外开放。即使是在银行, 中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保密义务, 规定对于单位存款, 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和扣划,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国银行保密义务的例外规定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税收征管法》、《海关法》等有关法律之中。依据上述法律, 有权行使查询权的只限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税务、海关等机关, 而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无权查询企业在金融机构中的存款信息, 事实上企业的资信状况仍然是作为商业秘密看待的, 因而无法向企业信用征信机构开放。而企业信用的基础在于资产信用, 现在各国民商法无不把资产作为衡量商事主体信用高低的主要尺度。因此, 在中小企业信用数据的开放方面, 现行法律规定还存在盲区。

三、中小企业信用评定与征信法律建议

1、健全中小企业信息披露和资信调查制度。

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缺乏财务报告制度和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提供的信息可信度较差, 这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状况更加严重, 所以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客观上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机构和银行可以利用其组织优势, 通过中小企业信用协会等信用组织收集或购买企业信用信息, 运用网络传输给各银行或其他信息使用者, 建立商业化运作的信用管理制度, 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体系。

2、培育独立、公正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本身应是一个中立的、具有独立性的法人组织。在我国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中, 大多数机构是从原来银行系统或其他政府内部的评级机构或资信评级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在人员组成、资金来源、业务性质等方面仍与原机构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 为了确保评级过程的独立、公正、科学和权威性, 首先我国必须尽快建立独立于政府部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机构应进行适当的重组, 以扩大其规模和影响力;其次应积极借鉴国际评级机构的经验, 学习有关技术, 如返回检验、违约统计、跟踪评级等;再次应积极提高评级机构的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 引进人才;最后要真正落实客观、独立的评级精神, 努力提高评级水平, 树立权威的评级机构形象, 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3、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业的法律体系建设。

信用评级业的法律体系建设需要从各个层次进行, 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由于信用评级业的重要性, 在目前重新对整个金融法律体系进行布局时需要考虑信用评级在各个法律法规中的衔接问题, 并做好配套的法制建设, 在制定法律法规时, 应当涵盖以下方面:监管主体、市场准入、评级依据、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等。政府应尽快出台生产、融资、商业、财务信用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 为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4、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主要包括两方面, 即建立信用评级业务的许可制度和“淘汰出局”制度。由于我国目前信用环境尚不具备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为避免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一哄而起、恶性竞争, 有必要在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并对资信评估机构保留一定的垄断性。为有效监督信用评级机构, 必须建立对评级结果的复审、评价等制度, 并建立相应的“淘汰出局”制度。通过对评级结果违约率等指标的考察, 一方面对违规操作、评级结果的违约率过高的评级机构, 取消其评级业务资格;另一方面鼓励那些评级质量较高的评级公司尽快成为全国范围的大型评级公司, 确保评级市场的相对集中建立在高质量的评级结果基础上。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 建议在我国建立对信用评级机构统一监管, 对信用评级业务资格或评估结果分别认定或认可的统分结合的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孔英杰.企业信用评级方法探索.首都经贸大学.

上一篇:创造课程改革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