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课程改革(精选12篇)
创造课程改革 篇1
生物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两年了,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生物科学素质, 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生物课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生物科学素质的基础, 怎样使生物课堂充满生机, 充满活力, 吸引学生, 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和提高能力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在课改中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改变教学站位创造课堂生机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简单相加, 而是师生互教互学, 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上课不同与演讲, 讲台不是演讲台, 演讲台就是演讲者的圣地, 它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讲台仅是教师临时放置教具和教案的场所, 教师的“讲台”应是在教室的任何一个需要的地方。
教师始终站位在黑板前是讲解, 走到学生中间是交流;定点站位是说教, 动态走位是合作。因此, 课堂上教师站位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效, 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教师长时间站在某一固定位置, 学生会形成思维定势, 导致一部分学生降低学习动机, 因而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 教师走下讲台, 深入到学生中去, 与学生打成一片, 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研讨, 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教学中去,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消除师生之间的屏障,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探讨, 学习气氛就会更加热烈, 课堂便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改变体态语言创造课堂生机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 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是课堂的统治者, 而是课堂的组织、促进者;教师不是课堂的表演者, 而是一台节目的导演。因此教师的体态语言对课堂的气氛和生机也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于想象则容易引发学习兴趣;语速快慢、语调高低变化容易给人以兴奋和关注, 给课堂带来活力。教师亲切的教态和恰当的体态语言都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因此, 课堂上教师若能做到面带微笑、亲切大方、仪表端庄, 并能通过手势、体态和神态感染学生, 做到手势潇洒、体态恰当、表情灿烂, 加上抑扬顿挫、风趣幽默的语言, 学生便能积极回应, 形成良好的互动, 从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物知识做到讲解引人入胜, 提问启发思维, 答疑讲深讲透, 难点通俗易懂, 描述生物概念和原理字斟句酌, 生物用语准确无误, 结合语调的抑扬顿挫, 整个生物课堂定能洋溢愉悦与活力。
三、改变教学媒体创造课堂生机
新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多媒体在辅助生物教学的过程中, 把抽象、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 使动画与视听相结合, 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会给学生提供独特的视角、清新的画面和准确的动态过程, 这不但给学生带来了新的视听效果, 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学生难以通过语言的描述来理解, 如果在讲解过程中能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 就可以加速学生的理解进程。再比如光合作用的过程, 即使通过静态的图示学生也无法完全理解, 而利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循环过程动画软件,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激发课堂活力显然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四、改变教学策略创造课堂生机
新课程改革强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气氛沉闷, 往往与教师缺乏教学策略有关。课堂上老师们若能根据学生课堂表现, 采取有效策略, 激发学习欲望, 就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和坚持学, 从而使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 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1、问题教学, 挖掘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教”服务于“学”, 把学生置于教学核心地位, 在学习时教师不是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 而应该向他们提供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 并由学生自己收集证据, 让其从中有所发现, 实行探究学习。因此,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断设计导学问题, 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 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 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结束后, 设计并布置这样二道题“漏斗中蔗糖溶液的液面会一直上升吗, 为什么?”该问题解决后, 又提出“将成熟的红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都放在清水中, 各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这一个个问题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阔的想象空间和展示学生自身水平的舞台, 促使他们展开思维、主动探索, 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适当示弱, 铸就成就感
新课程倡导专家型教师, 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角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 每个人只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能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往往都能取得预想不到的成功。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由、尊重互谅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思善问, 从不同角度思考, 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如果课堂上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情况, 教师又不能立即做出判断或处理时, 我们应该甘当“小学生”, 承认自己的不足, 或请学生帮忙或延缓回答。这样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 相反学生会认为你亲切、随和, 容易与你接近, 也会消除畏惧心理,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其奇思妙想。甚至课堂上针对教师预设的问题或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主动表现出茫然不知, 主动表现出需要帮助和解决的“窘态”, 以满足同学们好胜心, 铸就学生的成就感,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奋性。
3、活动教学, 提高合作性
新课程提倡情境教学、活动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气氛, 主动创设学习情境, 如小组竞赛、即兴演讲、黑板板演、动手制作和开展游戏活动等, 目的是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 学生在学习免疫的相关知识时对传染源和病原体两个概念的理解比较费劲, 我就在课堂上临时采用了一个小游戏, 先请一个学生到前面来, 手掌上涂上很多粉笔灰, 然后让他与下面的学生去握手, 有的学生很大方, 主动站起来跟他“友好”一下, 有的则比较羞涩, 不肯与他握手, 然后我请学生用传染病学中的概念来分析这个行为过程中每个同学所扮演的角色,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粉笔灰代表病原体, 手上有粉笔灰的同学代表传染源, 与他握手的同学称为易感人群, 而不愿与他握手的同学则表示他们远离传染源。游戏虽然简单, 但它会使复杂的脑力劳动变得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这种方法要比教师讲、学生背有效得多, 也轻松愉快得多。
五、整合教学内容创造课堂生机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 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实践证明,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关联越多, 学生越会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整合学习内容, 力求当堂学习内容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挂钩。如在学习“神经调节”可联系“科学用脑”, 学习“无性生殖”可联系果树的扦插、嫁接, 学习酵母菌的知识可联系家庭中的酿酒、发面, 还有像农作物的秸秆还田、一年多茬、无土栽培, 像禽流感爆发、艾滋病肆虐, 像苏丹红鸭蛋、多宝鱼事件等食品安全等现象和问题可以让学生阐述观点或解释现象。教学中教师多联系社会现实, 多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审视和解决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应用价值的认同, 焕发学习热情, 调动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兴趣盎然。
总之, 新课程改革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 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利用生机勃勃的生物课堂吸引学生, 才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
创造课程改革 篇2
了解中国画的传统文化。
本课属于中国画教学,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初步感受和体会中国画特有的魅力。先说说自己认为成功的地
方
1、重点教学环节的教学。
(1)、环节一:分组欣赏,感受用中国画工具表现动物
通过学生的试着用墨在纸上画一画体验国画独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同时在有形中使学生感受到表现青蛙是运用墨色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使其饱满而有韵味的。有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喜爱国
画的感情。同时,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来拓展相关知识。
(2)、环节二:教师演示绘画全过程。
我的教学设想是尽可能利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使学生体会水分的干湿对墨重要的作用,把自己喜欢的青蛙表现出来,我利用简单的“示范”来调动学生进行思维,经过讨论和反复实践,总结出用笔、用墨的规律,同时提示学生绘画时注意构图问题,解决本课知识重点,结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环节三:画好一幅画后的交流。
如何评价学生作业是美术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研究方向。新课程的其中一条理念就是跟评价有关的——为学生发展而评价。在这个交流环节中我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发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让学
生通过交流获得知识、情感、价值观等。
2、尝试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生多次实践后,让学生直接用墨去画青蛙。让他们在完全独立的环境中去尝试,在画画的过程中感受工具的使用、水墨的变化、造型的把握、构图的安排等等。这个阶段正是学生绘画经验的获得阶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到完成后,交流发现到的问题,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让他们自己认识如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长远利益而言
谁创造了灵课程 篇3
一、“需求”领航“灵课程”
我校创建开发了少先队“Ring—灵课程”,在实施中大获成功,可在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难题,这源于队员不断出现的新需求。一是课程选择问题。在选课过程中许多队员盲目选课;部分队员在无奈之下选择了父母希望的课程;一些特长生每学期都被“钦点”进入特长课程继续深造。二是成果分享问题。学校关注队员们的学习、活动体验,但事实上却无法做到有效地跟踪每次的活动效果。三是课程学习问题。怎样充分利用未来网上丰富的少先队资源?怎样将队员学习的经历、活动的体验永久性地保存下来,成为孩子成长的见证?当这些新问题、新需求一涌而至时,本着“问计于童、问需于童”的理念,学校利用上海市校园“一卡通”刷卡系统,自主开发了少先队“Ring—灵课程”电子互动平台,借助平台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二、“时代”塑造“灵课程 ”
1.有意思的宣传方式
读图时代的今天,动听的音乐、鲜艳的色彩、灵动的图案,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灵课程互动平台就集合了音、色、图这些基础元素的时尚表达,通过队员们喜欢的形式,展现课程内容。互动平台开放以来,学校惊喜地发现课间或放学后队员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电视机前点播微课程,了解队知识,重温队活动。大队部做了一个小调查,在互动平台开放的四个月内,有98.3﹪的家长了解了灵课程,其中64.7﹪的家长独自或在队员的陪伴下点击过互动平台。借助新媒体建设的灵课程,像一扇打开的窗户,大大提高了少先队组织的宣传力度,让队员和家长通过有意思的方式了解了少先队组织,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家队互动的步伐。
2.有意思的自主方式
“自主选择,快乐大搜索” 为了满足队员不同的需求,灵课程互动平台将五花八门的课程与活动列成菜单和电子海报,敞开式地提供给队员,他们通过刷卡就能选择“最向往学习的课程”“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与原本的填写纸质报名表相比,网络报名更便捷、更自主,没有了父母的从旁“引导”,教师的指名“钦点”,队员们不仅能参与完全由自己选择的课程与活动,还从小培养了收集信息、思维判断、自主选择等能力。
“自主展示,快乐无极限” 灵课程互动平台,为每位队员搭建了一个有意思的展示舞台。只要短短几秒钟时间,队员就能把现场拍摄的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网络空间和全校的伙伴、家长共同分享学习、活动体验后的成果。并且,这些独一无二的作品将永远保存在队员自己的电子学籍卡中。课间,我们常常能看到队员们对着镜头摆拍自己心爱的作品,对着电视机自信地录制节目,熟练地上传精心制作的电子书籍的喜人场景。
自主评价,快乐百分百 学校整合多种评价方式,积分晋级与奖章评价相结合,评价数据与排行榜显示相结合,从而促进队员自我评价观念的发展与完善。除此之外,“电子评价”的内容更全面、更深入队活动的本质,让队活动的评价变得更真实,使队员在活动中更敢于表达自我,敢于评价自我,真正使评价感悟的过程成为促进队员发展和完善队活动的过程。
3.有意思的授课方式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视频信息成为人们所“见”所“闻”的主要来源。灵课程的“灵学院”板块就是根据队员需要而设计开发的微型视频课程。课程开发具有相对的自主性和应用性,开发的主体是队员、家长、辅导员以及校外人士等。由家长授课的“图书诞生记”“神秘的核电站”“隧道逃生跟我学”拓宽了队员们的视野,增长了生活技能。由队员编辑拍摄的视频“游泳安全启示录”“有趣的职业”深受队员们的喜爱,点播率非常高。“辅导员授课”栏目中,精彩的队课视频也成为了主角。入团前夕,小辅导员录制視频“心中的苗苗”,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巩固团课内容,也让全校所有队员重温了团知识。在“其他授课”栏目中,大队部将未来网的资源引入灵学院,将优秀的视频通过平台展示给队员。
三、“数据”推动“灵课程”
1.记录成长点滴 引导个性成长
电子化的灵课程,基于尊重每个队员的个性、特质和差异,为他们绘制独一无二的成长路径。例如:“灵成长”板块,为队员量身定制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数据库,队员只要刷卡进入,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所学的课程、参加的活动、展示的作品、获得的奖章等相关记录。这些数据通过列表、可视化的分析图形,绿苗苗、小雏鹰等卡通形象等清晰有效地传达信息,让队员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成为成长过程中一本真实的、独特的,属于队员自己的成长记录册。
2.走近队员真实 优化课程建设
灵课程平台不仅有效促进了课程的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帮助学校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以满足每个队员的需求和发展。平台设置了点击统计系统,让跟踪每一个队员、每一次活动成为了可能。在第一次灵课程网上报名的过程中,我们从数据中发现,两天内最早额满的课程是科技类的57.14﹪和生活技能类的课程33.3﹪,而最晚额满甚至班额数不满的课程都是人文素养类的。数据信息让学校更好地洞察到了队员的真实需求。于是,我们组织了座谈,了解了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并及时调整。第一,跟踪调整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授课方式,增加其趣味性和互动性。第二,利用灵课程互动平台和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等给予更多展示的机会,加强展示和宣传力度。第三,增加科技与生活技能类的相关活动,让更多的队员有机会参与。以小见大,积少成多,通过平台显示的数据让学校不断发现课程建设中遗漏的细微之处,及时调整,推动课程实施,更好地满足队员需求,让课程管理更加精细。
新时期的少先队工作,应该更真实地了解少先队员的需求,寻找契合时代背景下的新办法,作为少先队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桥梁。平南小学已经找到并且正在努力构建这座桥梁——新媒体。
创造性使用教材促进课程改革 篇4
一、转变课程观念, 树立新的教材观
新教材从学科体系到编排形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给人耳目一新、脱胎换骨的感觉。新一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期望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参与者与实施者, 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新教材中课改理念的渗透、教学内容的更新、知识体系的重组、教学方法的体现乃至评价方式的变革, 都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实施。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能力和使用水平, 成了课改效果甚至课改成功的关键因素。《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 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的编写还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能动性, 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这种开放的教材观颠覆了传统教科书一成不变、依纲扣本的做法, 为学生提供了基本学习线索、内容、方法, 为教师指明了能动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去开展教学的方向。新教材的使用在我县已有4年多了, 但仍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面对“开放型”的教材不太适应。纵观几年教学, 笔者认为, 课程改革除有新教材外, 还必须要有教师的新观念、新方法、新创造才行。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 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 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 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才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认真钻研教材, 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材是专家经过深思熟虑、精心选择的典型教学材料, 是落实教学目标的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教材拿到手之后, 要仔细阅读、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与特点, 探索每一个章节、每一道例题蕴含的教学目标, 综观全局, 做到心中有数。那种仅对教材进行粗线条的阅读之后, 就不假思索、大刀阔斧地变更教材是不明智的做法。教师只有钻研教材, 熟悉教材, 才能真正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效果。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 教师还应在对教材文本作深入解读的基础上, 掌握教材所呈现的各类信息, 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三维教学目标”。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 它还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重组、置换、超越, 让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样一来, 才能减少无效的劳动, 提高教学效率。最近在去学校听一位三年级教师上课时, 感觉这位教师教学进度比较快, 一翻学生课本才知是教师对教学顺序作了调整:上完了第一单元“乘除法”以后, 就跳过二、三单元去学习第四单元的“乘法”, 紧接着又跳过第五单元, 引导学生去学习第六单元的“除法”。也就是说, 教师把分散的“数与代数”的内容完全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对教材的编排顺序作了这样大的调整, 是否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三年级学生长时间学习同一个知识点, 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调动起来, 掌握的知识是否牢固。在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 他们的情感、态度是否得到了熏陶与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内化的,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是教师没有真正读懂教材、领会其编排意图而造成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既不是“抛开”教材, 也不是“扬弃”教材, 而是要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促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三、领会教材实质, 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
1. 以“框架”为主线, 培养学生自主整理与复习知识的能力。
新教材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追求学科本身的完备性和知识的覆盖面, 而是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基本理念, 即把教材的中心价值转移到学生怎样使用教材上, 赋予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更多的价值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整理与复习”时, 就以课本所提供的框架为主线,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完成了几个单元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这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了哪些知识?各分布在哪些单元中?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学到了什么?其次又指导学生分组整理知识点, 举出例子 (如计算题、解决问题等) 并记录在纸上;最后让学生做做、练练举出的例子, 小组批改后师生共同订正有难度、易错的题目。在课余, 让学生互相观看展示出的整理复习单, 不断缩短梳理知识的差距。通过教师持之以恒的要求与训练, 虽然只是三年级的学生, 但已经能运用听、想、说、做、看、用的方法去整理和复习知识。这位教师适时放手, 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做法, 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思索探讨一下吗?
2. 以“留白”为思路, 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学习。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材, 是以精练、浓缩的编排方式来呈现一定的数学内容, 其中就有大量的“留白”。教材留白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 是引发学生开展活动的话题, 也是展现儿童自身成长足迹的重要凭借, 它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这一课中, “智慧老人”在例题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原来学过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这就把原来教材中单独作为一个教学内容的“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变为了一个留白处理。教师应怎样理解这样一句话呢?那就是要根据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来设计此部分教学内容。如果学生掌握运算定律知识比较扎实, 那就可以安排学生直接做练习题;如果学生知识点有所欠缺, 教师就要把这“留白”作为一个新授内容来加以巩固学习。简简单单一句话, 却蕴含着很多内容, 关键看教师是否能读懂教材, 抓住重难点, 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
3. 以“情境”为支撑, 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价值。
“看情境、找信息;看问题、找方法”已经成为学生专题学习的一种策略。特别是计算教学, 大多从实际问题引入, 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以后, 在出现具体问题时, 再应用计算知识来解决, 使计算教学内容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让计算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材也注意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情境”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一个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怎样计算的重要支撑, 从深层次上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价值。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买矿泉水 (连乘) ”时, 先是出示口算、笔算题让学生计算, 进行新课的复习铺垫;其次让学生看情境图, 弄清条件、问题, 列出式子并计算;最后教师设计一些脱式计算题, 让学生做练习, 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 存在一些弊端, 即淡化了“情境”支撑, 直接把情境图转化成了已知条件和问题;不注意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解决问题时弱化数量关系分析。从中透视出教师在教学中缺失着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没有体现“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二是在学生分析交流“列式”思路时, 教师没有分层引导, 帮助学生弄清每一步的数量关系。教师一定要依靠现实“情境”让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的技能, 并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才能增强计算的应用价值;在解决问题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理清思路, 培养学生会分析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才能体现出“数学是思维训练的体操。”
四、依托已有经验, 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创造性思维发展整合课程四 篇5
园本课程之我见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人才之战的时代,单凭一个人的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瞬息变化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
以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为目标,关注幼儿情感、个性的园本课程的出现,无疑是幼教界的一次革新,“改造世界,从娃娃做起。”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从小培养,给其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幼儿更加顺利的.健康成长。
好教材的制定,既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又要适应不同地域孩子的发展。教材的实施更需要老师的灵活驾驭能力,老师首先要吃透教材,了解园本课程。如何组织教育活动去发展幼儿的思维呢?老师要在了解孩子的不同的性格品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运用各种形式去发展幼儿的思维,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区域,游戏,自然环境等途径,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的发展幼儿的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个性的创造 篇6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个性;教学活动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一书中提到:“上了几千节课,教了几十年书,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楚。”这就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经历。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
一、教学个性的创造体现在优化教法上
新课改不单是使用新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紧密相结合的过程。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公式化,改革教学方法,重要的是改变教育思想,而不在于具体采用哪一招、哪一式。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术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工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馈,本人初步总结出“读、做、议、讲、练”五个环节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法。
1.“读”,即阅读,是各个环节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教师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可给出启发性提纲,学生根据提纲指向,学会作记号、批注、摘录、评价等;阅读定义时,教师应注意关键字词及概念的内涵和延伸,如:“和”与“或”“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与“易溶于水”,等等。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做”,即学生动手做实验,是加强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
让教师应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并亲自动手做实验。例如:在进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教学时,我就尝试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并亲自动手做实验,效果非常好。通过动手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它既能提高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又能加深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3.“议”,即交流与讨论,是读与做这两个环节的深化,也是师生交流的阶段,旨在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如:在进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应该大于镁的质量,但在进行多次实验后,我们反复发现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小于反应前镁的质量,于是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议一议“为什么?”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讲”,即教师的评讲,是水到渠成的阶段,也是知识点梳理、总结规律的环节
学生在读、做、议的基础上对教材有所感知,如果能得到教师的点拨,将会实现新的飞跃。如:在“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步骤:(1)写,写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一般正价写在前,负价写在后;(2)标,标出各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3)交叉,化合价绝对值交叉;(4)化简;(5)检验。对知识点进行简明的概括,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5.“练”,即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环节
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练,首先要加强课堂练习,在课堂上做到“读做议”中有练,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选基本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有计划地布置给能力不同的学生练习,这样既照顾到大多数,又有利于对尖子生的培养。
二、教学个性的创造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
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而不是做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学化学的快乐。如:我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把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先不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此问题,并逐渐解开疑点,找出答案。这样处理教材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同时也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对化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教师也会深入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教学个性的创造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
风格是教师创造才能的充分展示。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是在长期而艰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化学像其他学科一样,需要用多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教师绝对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沿着自己的思维和设计方案进行,而应提倡多种思维多种方法,鼓励求异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充分的设计自由,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我班上的一个学生在回答蜡烛燃烧的现象时,居然说出了十一个方面,虽然有些不够确切,但她观察和叙述得如此细致,这是我没想到的。为此,我在班上大加赞扬。在做学生实验时,常常有学生带铜丝、铝丝、气球、小动物等到实验室,做一些不是本节课实验内容的实验。对此,我却一向很支持,还常常利用课外时间指导他们。在教学中我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导师、咨询者,而不是“控制者”,还设法鼓励和激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参与操作,大胆探索,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完成“创造”。同时,设计新颖而有趣的课外化学实验或者以“土”代“洋”的实验,都会为化学教学带来生机,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迪思维,发展智力。
一堂什么样的课才算精彩,相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体
会;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算经典,相信能完全说得清的人为数不多。
总而言之,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就要树立新的创造性教学观,善于吸收新的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并能创造性地应用于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中,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
构建“合”式课程 创造合适教育 篇7
一、什么是“合”式课程体系
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认为学校要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真”的学问、“善”的道德、“美”的艺术、“健”的身体、“动”的技能、“和”的生活的人。为此, 我校基于“真”“善”“美”“健”“动”“和”六字来构建新课程体系, 发挥六大类课程体系“分而有合”的育人功能, 即以“真”的课程学知识, 以“善”的课程育人品, 以“美”的课程熏情操, 以“健”的课程练体魄, 以“动”的课程传技能, 以“和”的课程融生活。我们把这一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命名为“合”式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
“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合”是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具体体现。“合”, 有“适合”的意思, 代表我校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合”, 也有“全”的内涵, 代表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 即培养“完全的人”;“合”, 还有“和”的意蕴, 代表我校的办学特色, 即“中医文化教育”, 因为“和”是中医文化的精髓。
图1表达的“‘合’式结构”, 其上半部分是“人”, 代表我校的培养目标是培育未来人生“四个生活” (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 需要的“完全的人”;“合”式结构的下半部分, 表示要培养“完全的人”, 需要提供“合适的教育”。我们认为, “完全的人”所适应的“四个生活”, 可通过“真”“善”“美”“健”“动”“和”六字构建的新课程体系来实现。我们认为, “合适教育”应该包括合适的环境、合适的教师、合适的课程, 其中合适的环境是前提, 合适的教师是条件, 合适的课程是核心。“合”式课程开发就是我校基于上述理解, 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 它适应了我校学生的学业发展与人格形成的实际需求。
二、为什么要构建“合”式课程体系
从我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来看, 2006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使校本课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这一轮课改中, 我校开设选修课程多达51门, 还开发了《走进智能机器人世界》《敲开创造发明之门》等特色校本科技教材。2009年开始, 学校为彰显中医文化的育人功能, 进行了特色化、精品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相继开发与设立了“中医药文化读本”“校园本草纲目”“中草药欣赏与栽培”“家庭酿酒工艺”“品读茶文化”“中草药标本制作”等校本课程与选修课程, 深受学生欢迎的还有具有中医特色的“两节两假”等社会实践类校本课程。
应该说, 经过一轮课改的实践, 我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与经验, 但总体上还存在着课程目标单一化、课程体系碎片化等不足。我们深切地感到, 要培养“完全的人”就必须强化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所以, 在2012年开始的深化课程改革中,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 再次认真研读、领会省教育厅的课改精神, 站在培养国家未来发展所需人才对学校教育要求的高度, 认真分析、梳理了学校原有校本课程, 继承了特色课程, 修订了不足课程, 填补了空白课程, 构建了富有学校特色的“合”式课程构架。“合”式课程架构的形成, 实现了校本课程体系化, 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
从形成健全的人格、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等高中教育的目标来看, 学校模式的育人, 一要有符合时代的教育理念, 二要有结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略。我校践行“以人为本,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体现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过程与目标的合理衔接”。“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目的, 即教育要以人的生命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和根本出发点;“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教育的手段, 即教育不但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需要, 强调与落实好因材施教、培育个性的思想, 而且要关注人的一生,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创造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全面素养。
人往往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也因而同时过着不同的生活。作为家庭的一员, 过着家庭生活;作为单位的一员, 过着工作生活;作为社会的一员, 过着公民生活;作为纯粹的“他”自己, 过着精神文化生活。“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幸福生活为本,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当下和今后过好“四个生活”需要的教育。
这种“以人为目的”的教育, 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去经营正常的良好的“生活形式”, 即过好“四个生活”。我们借用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思想, 把这种教育理想称之为“完全的人”的教育。
因此, 我们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义为:培育能够适应未来人生中家庭生活、工作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等“四个生活”需要的“完全的人”。
培养“完全的人”, 需要我们的课程提供人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完全的素养。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完全的人”的教育应该具备人类文化的全部, 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的理想在于真, 道德的理想在于善, 艺术的理想在于美, 宗教的理想在于圣, 身体的理想在于健, 生活的理想在于富。”
受此启发, 结合学校的课改实际, 我们认为要培养的“全人”应该是具有“真”的学问、“善”的道德、“美”的艺术、“健”的身体、“动”的技能、“和”的生活的人。为此, 我们基于“真”“善”“美”“健”“动”“和”六字来构建新课程体系, 即“真”的课程、“善”的课程、“美”的课程、“健”的课程、“动”的课程、“和”的课程等六大类课程。
三、怎样构建“合”式课程体系
“合”式课程体系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 既合理借鉴又彰显原创, 既着眼当前又惠及长远, 既强调理论又渗透应用, 既呈现显性又挖掘隐性, 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的校本课程新体系。在构建“合”式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重视“构”, 更着眼于“建”。在“构”的过程中, 我们强调课程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在“建”的过程中, 我们强调课程的体系是开放、发展的, 要随着课程建设的进程不断调整与完善, 现有的课程体系要指示今后课程建设的方向。
在一年多的构建过程中, 我校根据每一类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把必修课程分门别类地纳入六大板块, 把已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整合、融入到六大板块中, 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扶强补弱的原则重新开发、开设校本选修课程。目前, 我校已形成如表1所示的课程体系。
创造条件促改革发展壮大上台阶 篇8
一、积极推进企业改革
改革是摆脱困境、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 但联社企业改革并不容易。几年前, 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推动国企改革攻坚。几年来, 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一方面积极争取区里对联社企业改革尽量参照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进行, 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现状, 实行一厂一策、一事一议的灵活方式推进改革。我们结合全区联社企业的实际, 制定了《双阳区手工业合作联社企业改革方案》, 提出以省、市、区文件精神为指导,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 以转、售、并、破、租为主推方式, 以集体资本和职工身份“双退出”为标志,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多样化, 最终解除联社“无限责任”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 我们坚持突出“一个重点”, 解决“一个难题”, 搞好“三个结合”, 实行“五个一批”。突出“一个重点”:就是以抓企业重组为重点,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本地税源不减少, 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职工解除身份后能够再就业, 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利益和保持社会稳定。解决“一个难题”:就是帮助企业核销银行贷款, 豁免财政借款, 搞好资产变现, 解决企业净资产不足、没有改制成本的难题, 从而保证企业改革顺利进行。如国有划拨土地实行抄告单制, 职工解除身份补偿金尽量与国有企业职工相同, 用土地出让金弥补企业改制成本缺口等。在为企业化解债务时, 我区联社会同企业一起与银行及债权公司协商洽谈, 减免企业贷款偿还额度;与财政、税务部门协调, 减免企业所欠税款及财政欠款等来化解企业债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共为联社改制企业减免各种债务1000余万元。搞好“三个结合”:就是抓当前和抓长远相结合;抓稳定和抓发展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实行“五个一批”:一是对有产品、有资产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创造条件转一批;二是出售重组一批;三是有序退出一批;四是资产量化一批;五是租赁一批。
几年来, 我们按照上述改制的基本原则, 在严格改制程序的前提下, 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企业改制工作, 先后完成了长春双阳冲压件厂、双阳区龙山矿泉饮料厂、双阳区碳酸钙厂、双阳区化工材料厂、双阳区山河铁木厂、双阳区土顶铁木厂等6户企业改制, 共变现资产2374万元, 解除职工身份492人, 做到了凡具备改制条件的企业都进行改制。通过抓企业改革, 使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关切度明显上升, 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明显好转, 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努力拓展成员单位
前些年,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联社成员企业户数逐年减少,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区联社2005年在册企业13户, 通过改制重组, 先后有5户企业资产和人员退出联社, 原有联社企业只剩8户。为了扩充联社的经济总量, 提高企业的经济质量, 我们在加强原有成员单位管理,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 不断拓展新的成员单位, 并支持和帮助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 不断发展壮大。一是通过企业改制吸纳新成员。凡产品有市场、有一定资产、具备再生产条件的企业, 我们全力促使其重组, 通过出售产权的办法, 支持购买者利用场地、厂房和设备上新项目, 并将其吸纳为联社新的成员单位。我们先后把原长拖分厂改制后成立的长春市双兴机械有限公司、原双阳区针棉织厂出售后新建的双阳区新兴塑编袋厂、原双阳区化工材料厂改制后新注册的双阳区利盈化工材料厂、原双阳区碳酸钙厂改制后新注册的双阳区碳酸钙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 吸纳为联社新的成员单位。二是不拘一格发展新成员。在吸纳改制后新注册企业为成员单位的基础上, 我们还在全区范围内不分产业、不分行业、不分所有制形式, 先后发展双阳区姜家沟煤矿、吉林省兄弟木业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长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联社新的成员单位。到2010年末, 双阳区联社共有成员企业16户, 联社成员企业资产达到14673万元, 比2005年增长155.3%, 平均每年增长20.6%;2010年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030万元, 比2005年增长185.7%, 平均每年增长23.4%。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联社成员企业的主体是工业, 工业发展的核心是项目拉动, 只有上项目才能提高联社成员企业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因此, 几年来, 我们在项目规划上, 紧紧围绕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 遵照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科学规律的发展原则, 遵循工业项目进园区的集群式发展思路, 切合实际地结合区域特点, 利用资源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规划联社企业发展的主题方向。几年来, 我们在项目建设上坚持“三条原则”, 突出“一个重点”, 做好“三篇文章”。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坚持立足上大项目, 如吉林省兄弟木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4000万元的年产30万樘实木门建设项目, 占地面积97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66000平方米, 新增木门生产线2条。项目建成投产后,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000万元, 利润3500万元, 税金1000万元。二是坚持新上项目和老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 如今年新纳入的成员企业——长春市双阳区双丰白灰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淘汰落后产能机械化新型环保立窑项目, 就是新项目给力, 老企业落地, 老企业借助新项目腾飞的典型个案。三是坚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上项目。突出“一个重点”: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几年来, 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 投资建设技术改造项目8个,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00万元。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围绕石灰石、方解石资源, 在化工建材产品的深加工上做文章。我区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 石灰石储量达到30亿吨以上, 现在只有亚泰水泥、大力纳米两家企业开发利用, 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很大。我区联社成员企业长春市双阳区碳酸钙有限责任公司扩建的年产6万吨轻质碳酸钙工程技改项目已经启动, 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 其轻质碳酸钙产品在日化、造纸、塑料、橡胶、涂料、油漆、油墨等行业广泛应用, 是一个资源型深加工、延伸石灰石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社会效益显著的好项目。二是围绕煤炭资源, 在烟煤、无烟煤、型煤等产品上做文章。双阳地产煤资源较为丰富, 我区联社成员企业双阳区姜家沟煤矿井口改造项目, 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企业投资2800万元完成技术改造任务, 井口产能由原来的6万吨扩大到15万吨, 达到了国家标准, 企业得到了健康发展。三是围绕农副产品加工, 在实木门、木家具加工产品上做文章。如吉林省兄弟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实木门项目, 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评介 篇9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是一本专门为学前教育机构设计的, 实现“发展适宜性的教学”的工具书。从1978年至2002年, 本书共出版了四版, 现在推荐的就是第四版。本书由黛安·翠斯特·道治、劳拉·柯克和凯特·海洛曼合著, 台湾学者吕素美翻译,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内容精要】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课程架构篇, 阐述了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和5项要素。下册是学习区篇, 具体阐述如何将课程架构的5项要素运用到学习区中去。
一、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的理论基础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对幼教领域影响十分深远的理论和研究。它们是马斯洛、埃里克森、皮亚杰、斯米兰斯基、维果斯基和加德纳的理论, 以及有关学习、脑科学和复原力的最新研究成果。书中不仅介绍了这些研究和理论, 还指出了这些研究和理论对作者在设计课程、看待幼儿、给老师提建议时所产生的影响。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要求教师要先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 维果斯基的理论指出了社会性互动是幼儿学习的关键, 所以实施创造性课程的教室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二、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的要素
(一) 幼儿如何发展和学习
规划课程、挑选教材、引导幼儿学习, 都需要了解他们是怎么成长和发展的。创造性课程关注幼儿在社会化/情绪、身体动作、认知和语言发展上的发展概况, 以及每位幼儿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经验。它提出了幼儿发展的目标, 以及“发展连续表”———对幼儿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用来观察与课程目标有关的幼儿发展状况、追踪幼儿进步情形的工具。
(二) 学习环境
创造性课程的第二要素“学习环境”不只是空间的布置, 它包括空间、时间、心理环境三个方面。空间环境的创设指合理规划教室空间, 在合理布局11个学习区的基础上, 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幼儿集体活动, 存放幼儿的作品, 同时为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帮助。时间秩序感的建立主要依靠每日作息时间表和规划的工作表来实现, 帮助幼儿对接下来的事情有所预期, 形成内在的秩序感。心理环境创设的目标是营造班级共同体, 建立一个让所有幼儿觉得安全、能够互相帮助、视自己为集体一分子的团队, 教师与团队中所有成员共同设立规范, 努力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幼儿可以学到如何与人相处, 和平解决问题。
(三) 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六个领域, 每个领域各自包含特定的要素。1.读写领域:包括词汇和语言、语音意识、字母、单词、印刷文字、理解能力等要素。2.数学领域:包括数概念、形式和关系、几何和空间概念、测量、资料的搜集组织呈现等要素。3.科学领域:包括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三大类要素。4.社会领域:包括空间和地理、人和人的生活方式、人和环境、人和过去。5.艺术领域:包括舞蹈、音乐、戏剧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四个要素。6.科技:包括对科技的感知、基本的操作和概念、科技工具、人与科技四个方面。
(四) 教师的职责
教师需要保持与幼儿的互动, 在互动的过程中, 观察幼儿、指导幼儿、评估幼儿。观察幼儿是教师的首要职责, 教师需要明了何时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 同时在观察时应尽量客观。指导幼儿是教师工作的中心环节, 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个别幼儿、特殊需要的幼儿、全体幼儿互动。评估幼儿学习的首要目的是支持幼儿的学习, 当评估目的与课程目标相近时, 最能支持幼儿学习。教师在评估时首先需要搜集事实, 再依据“发展连续表”分析和评判所收集的资料, 最后运用评估结果为每位幼儿、小组制定教学计划。
(五) 家庭的作用
该课程重视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认识到家长在课程中的作用。这项要素包含了认识家长、欢迎他们并与他们沟通、一起致力于幼儿的学习、共同面对各种困难的情境等内容。
三、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的学习区规划
创造性课程共有11个学习区———积木区、戏剧扮演区、益智区、图书区、美劳区、发现区、沙水区、音乐律动区、烹饪区、电脑区及户外区。它对每一个学习区如何促进幼儿的发展, 如何创设区域环境, 幼儿在该区域内的学习内容, 教师如何在该区域内促进幼儿的发展, 怎样将家长纳入该区域中来都进行了细致地阐述。下面以积木区为例说明它的规划思路:
(一) 积木区如何促进幼儿发展:
参照“发展连续表”, 在积木区中幼儿通过相互协商、交换彼此建构物体的思路, 可以促进社会性/情绪发展;幼儿在搬运、拿取积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体动作的发展;在建构物体的过程中, 幼儿将脑海中的图像以具体的方式呈现, 把握积木的大小、形状、数量可以促进认知的提高;在与同伴或教师交流、描述、做标记的过程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 营造积木区的环境:
积木区是建构型游戏, 需要充裕的空间, 一般安排在房间的一个角落, 与嘈杂的活动区域相邻。在该区域内, 单位积木和中空积木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另外还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道具和配件以便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收拾”是积木区中一项特别的挑战,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 如提前提醒幼儿、运用游戏法等方式完成收拾的重任。
(三) 积木区的学习内容:
积木区可以涵盖课程内容的所有领域, 读写领域的内容可以通过介绍积木、陈列与搭建主题相关的书, 提供纸张做标牌等方式体现;数学领域的知识可以让幼儿数数, 认识积木的形状, 通过积木的摆放组合各种空间、几何关系等方式呈现;在积木区提供各种材料, 如天平、滑轮、管子、塑胶或木制动物等, 可以让幼儿了解科学领域的知识;社会领域的知识可以通过和幼儿讨论搭建的道路、商店和职业等方式传递;鼓励幼儿扮演、绘画所搭建的物体可以传递艺术领域的知识;最后, 在积木区放置一些科技工具, 滑轮等物体, 帮助幼儿了解科技领域的知识。
(四) 教师的职责:
在积木区中, 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玩积木的三个阶段, 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并给予回应, 同时针对幼儿建构的物体主动地和他们讨论、给予支持和引导。
(五) 家庭的作用:
给每位家长一封信, 在信中向家长说明积木区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请求家长在家中配合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简要评价】
一、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课程系统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是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系统。该课程结构清晰、系统, 以皮亚杰、维果斯基、马斯洛、埃里克森等关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一以贯之“发展适宜性”的课程理念。以“发展连续表”作为指导、评价幼儿学习的标准, 以“六大领域”为基础建构课程内容, 以“十一个学习区”为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 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最后, 以“发展连续表”作为课程评价的工具, 开启幼儿学习旅途的新征程。该课程实践基础雄厚, 对学习区的活动设计具体、周详, 充分反映了课程的核心理念。该课程主要关注不同领域的核心经验如何呈现, 不同学习区中呈现何种材料, 教师如何观察、指导幼儿的学习, 如何发现和解决活动区中的常见问题, 并结合一些实践案例加以说明。
该课程突破以往课程囿于简单的文字构想和规划, 以详实、具体的方式呈现了两个老师如何带领班级的18位幼儿开展活动, 如何贯彻课程理念解决班级日常生活中的矛盾, 如何将课程内容与目标整合到幼儿的发展中, 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对我国当前的幼儿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二、处处彰显的“创造性”火花
幼儿园创造性课程作为一个高呼创造的课程, 在课程设计和行动方案中却只字未提“创造”。但细品整个课程, 在课程理念和实践中处处彰显着创造的火花。
该课程的理念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关注儿童的能力发展, 重视培养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是包含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创造意向的人。蕴含此种理念的课程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 立足于观念引领教师的行为。在课程实践中教师注重将幼儿培养成完整的人, 创设安全的环境引导幼儿自发性、主动性的活动, 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关注幼儿个体的需要、个体价值的实现。
公共价值创造与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篇10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局限性及公共价值范式的兴起
在公共行政管理范式的变迁过程中, 先后经历了多种范式的变迁, 不同的范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 并对政府部门管理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新公共管理理论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 是在针对马克斯·韦伯的“层级官僚体制”等传统的公共管理范式缺陷设计出来的, 以理性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竞争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理论为依据, 以市场为导向, 将私营领域的先进理念如竞争机制、契约机制引入到公共领域, 主要聚焦于削减成本和改进服务效率, 着重于政府的内部变革。Donald Kettl (2005) 总结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组成部分:生产效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问责制。由于私营领域与公共领域的运行机理并非一致, 简单的将私营领域的技术移植到政府领域, 过于强调低成本和效率, 忽略了其活动的政治和社会的含义以及固有的价值观念, 局限于头疼医头的局部改进, 缺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导致民主价值、公民参与度和信任等核心价值被边缘化, 特别是公正、公平和正义等价值难以得到体现或被忽略。此外由于新公共管理缺少统一的战略作为指导, 特别是无法调和民主和效率之间的矛盾, 无法满足公众的多元化的需求。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公共管理模式, 在信息技术和沟通技术日益发展的情景下, 网络治理应用而生, 政府部门不再是公共价值的唯一提供者,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需要网络行动者之间更多的合作以减少摩擦成本, 而这种合作是以信息、资源、活动和能力共享为依托, 以共同知识为沟通基础, 这种网络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突破了传统的组织边界的概念, 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率, 反过来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范式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均难以反映这种变化。
(二) 公共价值管理范式的兴起
在价值多元和冲突的社会中, 如何实现广泛的政府目标值得深思。在这种思维导向下, 公共价值范式应运而生。公共价值管理最初由马克.摩尔 (Mark Moore, 1995) 提出, 其主要特征是由新公共管理强调效率、效果、结果为导向转变为将公共价值目标的实现作为最终的目标, 其核心是战略三角理论。提供服务、实现社会结果、维持信任和机构的合法性三者之间共同构成政府战略的三角, 三者之间必须维持一个相对均衡的水平。具体而言, 政府部门在行动之前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行动者试图创造的公共价值涵盖哪些内容?第二, 合法性和可持续性的来源包括哪些方面?即从授权环境上而言, 是否能够保证合法性和政治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政府在使用公共资源时维持、提升和保护社会福祉的能力, 从而吸引持续合法的支持、以及从授权的环境中随之获取的资源) ?第三, 实现期望结果是否在运行和管理上具有可行性?第四, 三者之间如何维持在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三角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是制定和执行公共部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提出超越了新公共管理仅从“经济”视角考虑公共管理的缺陷, 有效将效率、受托责任、集体偏好和公平等理念有机融合, 并成为很多政府部门作为解决合法性问题、资源分配和绩效计量的总体框架。公共价值与私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公共价值强调了解价值或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公共价值作为驱动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因素, 必须要合适的框架加以计量, 方便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的行动在何时多大程度上为社会创造了价值, 公共价值的创造也为政府行动寻求一种政治合法性的支持, 合法性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政府官员利用价值创造作为行动的指引, 在公共价值范式中, 民主受托责任、程序的合法性和实质性的结果三者之间密不可分, 狭义上的成本效益原则并不是公共价值的代名词。
二、公共价值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向公共价值管理的转变过程实质是从聚焦于结果和效率等财务目标向实现更为广泛的社会目标的转变 (公共价值的创造) 。公共价值作为多元的建构, 强调了公平、正义等多重伦理价值的重要性。与私有领域不同的是, 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活动都必须体现“公共性”的价值观, 政府通过向选民或社会公众兜售公共价值创造的“故事”, 来获取其所需要的资源并维持合法性。
价值在不同的学科中概念各不相同, 不同的学者也从多维的建构分析了公共价值的内涵。公共价值作为“公共”和“价值”的混合词, 其逻辑的最终落脚点是“价值”, “公共”是限制性用语。虽然从逻辑构成而言公共价值定义是清晰的, 对于提升其重要性也已成为一种共识, 但是其概念发展和理论假设并不是十分严格的, 对于公共价值的概念并未形成一致的意见, 公共价值的内涵也与传统的价值内涵并不相同。具体而言, 公共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什么是公共价值, 怎样才能增加公共价值。
王乐夫、张富 (2004) 认为:公共行政的价值可分为两类:目的性 (终极性) 价值和工具性 (手段) 价值。其中, 目的性价值居于主导地位, 它反映公共行政所追求的希望和理想, 是人们关于公共行政的绝对超越指向;工具性价值, 是公共行政为实现其目的性价值应具备的基本属性。
汪辉勇 (2005) 认为:公共价值不是商品的价值, 它不是用来衡量商品的尺度, 而是用来衡量公共物品的尺度, 是公共物品的价值。
赵丽萍 (2006) 认为, “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在伦理价值层面上, “公共性”必须体现政府活动的公正与正义。其次, 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 “公共性”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支持公民社会, 体现公开与参与。第三、在利益取向上, “公共性”意味着公共利益是政府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倾向。
何艳玲 (2009) 将公共价值的内涵进一步清晰化:公共价值是比公共物品范畴广泛得多的价值体;公共价值不仅仅是产出, 更是结果;公共价值是相对于公民的主观满足感而言的, 而不是决策者想当然认为对公民或对自己最好的东西;公共价值具有增加和被创造的积极属性, 而不仅仅是对捍卫利益的消极导向。
李俊生、王斌 (2010) 认为从结构上看, 公共价值实际来自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作为社会财产的价值的增值;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每个个人或者团体从政府活动中的获益。
Benington (2009) 认为公共价值包含多种形式: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 (社会凝聚力、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政治价值 (鼓励和支持民主对话、积极的公共参与) 、生态和环境价值、政治价值、更为广泛的经济价值、社会及文化价值、公共和正义、政治和民主价值等。环境和生态价值可以通过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公共“劣品”如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实现, 政治价值通过鼓励和支持民主对话和积极的市民参与来实现, 有助于民主进程, 经济价值通过经济活动和产生, 社会及文化价值有助于社会资本、社会凝聚、社会关系、文化认同以及集体和个人福祉, 支持社会互动。
The Work Foundation (Hills and Sullivan2006) 确认了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下核心价值, 具体包括:效率、效果和成本效果、公共参与度、透明度、公平、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以及信任。与公告服务结果相关的公共价值包括提高:生活质量、股利和幸福度, 社会资本、社会凝聚力、社会包容、安全和保障、社会参与、公平和公民参与。
公共价值与公共物品并非同一含义, 其比公共物品覆盖的范围更为宽泛, 公共产品严格的来说是一种产出, 而公共价值兼具产出和结果的性质, 强调的是具有满足公共需求的属性。为实现公共价值, 公共部门必须通过公共服务的提供、结果的实现、信任的建立、公共组织的有效运用等方面来创造价值, 并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具体衡量, 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服务的成本效率、互动性、透明度、互动性等。其可以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凝聚和文化发展来实现, 私有价值可以通过利润或损失来直观表达, 公共价值则无法象私有价值可以通过利润或损失等单一维度的指标或“底线”来测度。公共价值管理与网络治理是密不可分的, 网络治理的实质就是在复杂环境有效管理政府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公共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充分发挥其协同效应, 价值创意可能来自公共组织内部, 也可能来自公共组织外部, 解决网络治理成功的核心要素是网络中信任机制的建立。
公共价值的核心是战略管理理论在公共领域的运用, 强调在变革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 从这种意义上而言, 公共价值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技术性的一面, 强调公共部门通过服务、法律管制和其他行动实现公共价值的最大化, 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政治的可持续性。摩尔提出的公共价值战略三角理论可以用于诊断现状、确认目标、分析依据, 政府的管理者必须对其受托经营的资产承担责任,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动态的环境下高效利用这些资产, 其资金来源主要税收, 可能少部分来自准公共物品的收费, 其在对公共战略、目标和行为的选择的自由裁量权也相对较小, 其往往在严格的授权环境下运行, 在传统观念下, “以足投票”的路径并非最佳选择时, 而政府也往往出于一种风险规避的理念, 通过民主进程吸引更多的公民参加提高其治理能力, 治理能力取决于信任、包容性的安排、积极的参与与合作、协商机制的有效性等。
三、公共价值的主要内涵
(一) 公共价值强调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在公共价值范式下, 信任和合法性是其他要素的基础。信任, 是指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缺乏信任, 即使服务被很好提供, 也会导致公共价值丧失并阻碍其公共服务能力的实现。创造公共价值, 主要是与“获取合法性和支持”的需求相关 (公共价值衡量的重要因素是通过评价社会公众对其行为的满意度和期望, 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的数量程度、质量和公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满意度主要取决于服务是否能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与商品的使用价值近似, 满意度又直接影响到其参与度和对政府信任程度, 从而最终影响到政府的合法性, 合法性能确保政府的可持续性) 。服务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彼此是合作的关系, 传统的公共管理主要从服务提供者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范式下, 公民被视为“顾客”, 其往往是被动的服务接受者。公共价值则强调关系管理, 认为价值的实现过程最终将导致增进社会信任或社会资本的增加, 是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驱动力, 而信任又取决于信任方对被信任方的期望。在公共价值管理的范式下, 对政府的信任取决于信息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主要源于一种理性的选择, 公共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社会公众需求的实现过程, 当然中间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通道, 能使公民的话语权得到有效响应。所谓服务提供悖论是指随着公共服务的改善, 用户的满意度趋向于静态稳定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信息的透明也可能提高社会公众的满意度, 但是这种透明与社会服务质量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从这种意义上满意度难以成为公共价值测度的唯一指标, 期望其实是个人偏好的一种体现, 个人的偏好既取决于自身的实际需要, 也取决于其以往的经验和环境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多元性和异质性决定了难以从分散的个人偏好直接提炼出集体偏好, 当然“用手投票”的机制对于了解不同主体的偏好, 并通过权衡找到最好的集体偏好解提供了某种通道。在选民“用脚投票”行为受到约束的前提下, 往往通过其话语权发挥自己的作用, 当话语权得不到回应时, 往往减少其投票率。
(二) 公共价值强调信息透明度
透明、参与和合作是开放政府的重要支柱, 透明度是指社会公众能够获取关于政府活动的及时、综合、相关、高质量和可靠的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既可能是政府自身积极推动的结果, 也可能是外部压力下被动选择的结果。希尔德 (Heald, 2006) 将“透明化的方向概念化, 分为向上/向下 (垂直维度) 和向内/向外 (水平维度) 。认为, “实时透明”和“追溯透明”之间存在区别。“实时透明”是一种不间断的连续性监督机制, 在“实时透明的”机制下, 整个监督的窗口是畅通的, 社会公众能从开放的窗口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是透明的, 在这种透明度方式下, 社会公共能够获取个性化和有用的信息, 而在“追溯透明”机制下, 窗口期仅仅在某个时间段公开的。透明度作为一种低成本但高效的监督机制。透明的信息是民主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一种低成本但高效的监督机制, 但是信息的获取者对信息的消化和吸收是个费时费力的过程。透明度就其本质来讲, 是一种单向的反馈机制。透明性意味着政府决策可以被观察, 参与性则指参与决策过程的机会。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利于社会公众评价政府行动的结果, 减少信息搜寻成本, 便于公共部门在进行各项决策时作出价值判断。
(三) 公共服务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在民主社会中, 治理中心已经从政府精英治理转向网络治理, 公民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公共服务取决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持续对话。政府行为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决定了政府部门管理者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服务接受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共同参与, 才能了解社会公众的期望和需求, 找出共识和差异, 以获取民主合法性。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并非是公共领域本身, 其可以由公共部门、私有领域和非正式的社区组织共同创造, 政府潜在的重要作用是在共同的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权力和资源实现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范式认为, 政府是对公民的集体偏好进行回应, 而不仅仅是对“顾客”进行回应;公共价值的创造就是依赖基于政治协商的、集体性的偏好表达。社会公众的参与是实现个人将其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偏好直接或间接传递给政策制定者的一种双向互动的有效方式, 在授权环境下, 确定民主程序的合法性, 是实现公共价值的重要基础, 有助于克服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仅由政客和管理者决定的缺陷, 政府的行动为社会公众所认可时, 其合法性也相应提高。在间接民主下,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备等因素的影响, 一旦社会公众的诉求得不到有效的回应, 选民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无知”并陷入一种“政治冷漠”的状态, 并且层级距离越远, 政治冷漠也越成为一种常态。选举机制作为提取社会公众集体偏好解的有效机制, 本身并不能保证公共价值的实现, 因为选举机制受到选举周期的影响, 而政府活动的结果又在短期内难以体现。作为一种间断型的监督机制, 一旦选举结束后, 选举人的意愿可能被忽视, 政府部门管理者由于有限理性和自利的本性, 决定了其在做出决策可能利用公权力进行寻租而背离公众利益。确保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 是公共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 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服务的满意度又是评价的核心标准。政府的权威性使其习惯于采用强制手段来推行其“产品” (最主要的是公共政策) , 容易满足于提供常规性的服务, 容易疏于研究公众的意愿和满意度, 造成政府与公众间缺乏有价值和有效的交流、沟通和相互制约。而作为与民主治理密切相关的回应性、包容性和合法性等, 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公众在公共价值创造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当然公共价值的创造并不是对民意的盲从, 而是需要建立一个社会公众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有效的民主对话机制, 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反馈路径产生效果。社会公众可以勾勒出自身的需要和期望, 服务提供者也必须向社会公众解释其承担的责任、政策以及融资等约束。特别是资源受到约束的前提下, 优先安排什么项目需要予以说明。个人的偏好受到多种因素的约束, 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尤甚, 在个人偏好形成集体偏好的过程中, 不同的人施加的影响程度各异, 特别是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利用其优势进行游说, 因此要实现利益异质化的个人或集团的之间的权衡就显得十分重要。公民的参与体现在公共价值的事项方面主要有:公民想要什么样的服务 (结果) ;公民希望公共部门如何提供这些服务 (治理的原则) 。
(四) 公共价值强调公共受托责任
政府的活动可能在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难以用短期的结果来衡量, 而政府往往受到换届等多种行为的影响, 因此更为关注公共服务提供的短期影响, 从而增加自己当选的机会。一般而言, 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和财务绩效难以像营利组织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政府部门、私营领域、公民社会中, 管制的方式不一致, 在国家治理中, 主要依靠官僚体制, 在市场中则主要依赖于竞争关系, 而在公民社会中, 则主要依赖网络治理。官僚体制和竞争关系都难以满足公民的多元化的需求, 社会公众通过民主程序参与治理过程, 突破了传统黑箱的限制。政府部门大部分活动为非交换交易, 管理者则必须对资金的使用、配置和投资承担受托责任。
四、公共价值理论对政府会计改革的影响
会计的本质、对象、职能、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都可以从“价值”这个“原”得到解释。因此, 价值是一个最具有演绎性的中心概念, 是会计的本质和根源。公共价值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价值”概念, 其不仅包括公共物品、也包括塑造社会行动的规则和治理安排, 如正义、公平和效率等, 如何有效实现不同价值之间的平衡, 是公共价值必须面临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 公共价值的问题就是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回应社会公众的需求, 其与问责制、授权和资金效益密切相关。会计学科已处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只有将会计扩展到价值管理范畴 (包括价值目标确认、价值信息提供、价值管理与控制、价值分析等内容) , 构建新的会计范式。政府会计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一方面用于监督经济、社会和政治契约的执行, 另外一方面通过其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而增加公共价值。公共价值是公共服务改革的主要驱动因素, 因此政府管理者需要一个适当的公共价值计量框架对公共价值进行计量。马克.摩尔 (Mark Moore, 2003) 在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价值计分卡的概念, 试图从多维的角度对公共价值予以量化, 这为公共价值在公共领域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公共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公共战略的制定和实现过程, 如何根据既有资源约束实现政府部门的目标, 就涉及到战略目标的形成、执行和调整过程。鉴于政策的复杂性和理念的差异化, 公共战略的目标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战略三角能够帮助辨识现有创造的价值、授权环境、经营和管理能力等。在企业层面, 管理者可以较为方便的通过财务计量来测度其绩效, 而在政府层面, 公共价值的测度则面临更多的困难, 尽管三重底线会计和报告 (经济、社会和环境) 为测量政府绩效提供了一种指引, 政府管理者也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结果”, 但是社会结果往往有“滞后性”, 很难将社会结果归因于政府目前的行动, 且难以测度, 因此有些政府将注意力转移到“顾客”或“客户”满意度的测量, 满意度测量只是实现公共价值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标。由于“社会结果”和“满意度”均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政府部门重新回到测度具体“产出”, 这种测度方法成本相对低廉, 也易于掌握, 从受托责任的意义上而言, 也便于上层管理者对低层级的管理者实施“受托责任”。公共价值管理强调公共服务目标的明确性, 并且必须主动参与到目标的制度, 公共管理范式的变革将对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一) 强化对资产负债的管理
在资源受到约束的前提下, 资源的配置实质上是许多决策者在经过复杂的讨价还价而达成的集体偏好, 是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的有效机制, 因此在对外公布会计信息时, 必须考虑到信息在使用者之间被不对称占有可能导致的不公平现象。在官僚主义下, 公共资金被挪用、职务消费居高不下、以权谋私现象屡见不鲜, 都与缺乏透明公开的信息密切相关, 特别是收付实现制下, 养老金负债及政府长期资产难以反映, 可能给贪污腐化提供了土壤, 。一个经济体如果缺乏可靠的信息, 即使在没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情况下, 也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阻碍作用。因此, 即使委托方和代理方不存在代理冲突, 建立政府资产负债表有助于公众评价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同时可用于评价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为获取持续授权提供所需决策有用的信息。因为一旦政府未能控制其采取状况, 将可能造成政府合法性的丧失。
(二) 公共价值要求加强对服务业绩信息的计量
政府部门一方面作为经济主体, 独立承担经济责任, 另一方面, 行使政府职能并承担政治受托责任。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构建的基础, 在公共领域, 受托方和委托方如果存在模糊或缺位, 则可能影响到受托责任的履行。在公共价值的范式下, 公共领域的一些受托责任等重新得到主张。受托责任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受托责任, 范围更为广泛, 并且与集体偏好紧密联系在一起。公共价值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在衡量政府绩效和指引政府决策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在严格的授权环境下进行, 因此授权方要求被授权方报告其绩效, 以作为持续授权或撤回授权的条件。作为一种包容性的检验公共服务绩效的框架-公共价值已经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并被广泛运用。人们也倾向于利用指标体系确定预算、评价公共部门的成功和制定新的政策。从这种层面上而言, 战略三角已经不仅仅是战略管理工具, 更成为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方式。公共价值的动态实现取决于三个互动的过程:授权、创造和计量。计量包括主观计量和客观计量, 客观计量具有可重复性特点, 但单纯的客观计量难以完全反映所创造的公共价值, 需要更多的引入非财务等主观计量, 以全面反映政府部门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满足效率、问责和公平等多重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在新公共管理的范式下, 主要关注的是工具理性, 即重视私营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在公共部门的运用, 业绩评价侧重于投入、产出比。与投入、产出和过程计量相比, 成果计量与政策目标和规划目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重要的是, 以成本、经济性以及效率作为计量重点, 实际上将政府管理和预算改革简化一个纯粹的技术改进问题, 并隐含地假定可以从纯粹经济分析非角度去理解和驱动预算过程。业绩改进然是政府成功的关键,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服务业绩信息报告》 (2013年征求意见稿54号) 指出了服务业绩信息报告的重要性, 并明确了披露的主要内容:服务业绩目标、实现服务业绩目标的服务业绩指标 (投入、产出、结果、效率、效果) 、服务的成本。, 成本效益分析和项目评估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政府在其活动过程中, 每天都在消耗有限的公共资源, 这些活动带来各种社会后果, 如果运用不当, 将带来较高的机会成本和声誉风险, 如果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不能将这些社会后果公诸于众, 则很可能导致合法性的削弱甚至丧失。
在一个多元社会中, 政府绩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人们对政府的期望还包括公平、正义、稳定等。受托责任是民主政府最重要的要素, 但受托责任的范畴并未有一个明确的限定 (财务、业绩和正义受托) , 但是三者之间有时互相矛盾, 公共价值创造实质上是公共服务提供、预期结果的实现、信任建立、公共部门有效的运营的统一。
(三) 披露财务信息的维度
公共价值的说法呼应了政策分析中的“论证倾向”, 它们本质上都是由回避了测量的绝对标准或解释的语言、情节和理念所构成的政治建构。政府部门的目标是什么?对谁承担责任?如何识别我们是否成功?这与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有机契合。一方面社会公众需要通过相对客观的会计信息了解公共价值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管理者需要借助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的持续反馈机制来进一步寻找、确认、创造和计量公共价值。在一个多元社会中, 公共价值是一个多维建构的概念, 而内在于公共部门提供服务的价值难以用结果和效率等指标体现, 不合适或扭曲的绩效计量将毁损公共价值。政府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集微观和宏观管理于一体的工具, 其扭曲将使政府部门无法真正回应来自政府部门内外的各种需求, 正确和及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公众判断政府主体和整体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本情况, 构筑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有助于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和减少治理成本, 评价政府部门的财政可持续发展。尽管满意度调查等在公共价值创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过度引入这些非财务指标体系, 将可能逾越会计的边界, 导致会计信息超载, 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因此未来政府会计改革应以财务信息为核心, 非财务信息是对财务信息的补充说明。透明度指向问责的主体, 在多元化的外部认知行为主体之间散布, 可以进一步对政府形成制衡作用, 意味着政策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是承载社会公众信任的重要基础。如可靠的成本信息能够帮助评价服务或交易是自己提供还是通过契约外包的形式向社会购买服务。
(四) 加强对政府会计信息的管制
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是两种典型的现象, 需要借助各种管制机制的推动加以缓解。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政府自身并没有强烈的动机去“生产”和“提供”这些信息。社会公众主要关注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和及时性, 信息的可获取性就成为关键, 由于公共部门的战略并非都有利润动机作为驱使, 其主要目标是提供社会所需求的公共服务。当公共部门的业绩与社会公众的期望, 则其存在的合法性受到一定的威胁, 而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改进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长期以来, 政府会计信息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得社会公众难以了解其后面隐藏的东西, 导致社会公众参与的空洞化, 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财政透明度的积极价值, 没有透明度, 信任和受托责任就失去了基础, 持续稳定也难以实现。一旦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将导致社会治理成本和政府再融资成本的增加。人们很容易将财政透明度和参与度两者混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透明度并不意味着参与度的提高。人民有权对公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 而这种批评和监督是建立在了解政府准备做什么和实际做了什么的基础之上。社会公众与政府披露信息的接近程度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详细的财政信息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社会资源是否很好的被管控和利用, 从而缩小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期望的信息差距, 增加对政府的信心。“服务提供悖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缺乏共同的知识载体, 解决“服务提供悖论”的一个因素是沟通是否成功, 参与程度越高, 认知差距的弥合程度也越高。
社会公众所感知的服务质量是其判断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满意度、期望和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其对政府提供服务的现有知识, 经验、感觉和印象, 服务的提供和接受是两个不同的维度, 从提供到接受是服务跨越的两个层面, 服务的提供并不需要接受方的感知, 在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之前社会公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期望, 如果结果超过自己的期望, 则满意度上升, 反之, 则满意度下降。期望值的形成取决于政府现在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自己的需求以及先前的经验、政府的声誉等等。
满意度和期望值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但形成的机理不完全一致, 政府披露的各种信息源是社会公众形成期望的基础, 期望值越高, 满意度越低。期望值又是一种以先验为基础的意识形成过程。服务的改进和满意度在某种层面上是相互关联的, 服务的改进会引起满意度的上升, 同时也会引起期望值的螺旋式上升。但政府目标的多样性使得政府绩效衡量呈现多维性, 良好的财务绩效并非是衡量公共部门成功的唯一因素。社会公众需要利用透明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期望、预测他人的行动, 并更好的协调与他人的行动, 通过透明、权威的财政信息能进一步促进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并有助于提高合法性。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存在结果的滞后性, 如果单纯从财务等经济指标去解读和测度公共部门的行为, 将产生深层次的问题, 加之公共部门能提供社会服务本身就是要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其本身内涵社会价值难以用经济效率等指标进行衡量, 如用机会成本去衡量业绩, 将不可避免产生一些问题。在过去的绩效衡量体系中, 往往只强调投入、产出和过程的衡量, 今后将进一步转向产出和结果的衡量, 同时还必须了解政府的资源状况, 这就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当然“结果”有时候难以测度, 并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强调可靠的、一致的、易量化的财务指标体系仍然是实现公共价值的重要依据, 也是政府会计计量的核心所在。此外为解决财务信息难以完全反应政府部门所创造的公共价值的问题, 应编制我国《政府财务报告讨论和分析》报告, 并应涵盖以下的信息:主体运营和环境的概况;主体目标和战略的信息;主体财务报表的分析;与财务报表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不确定性环境下, 技术理性优先使得其他价值维度难以得到充分的反映, 如何解决公共价值各种维度问题已经成为公共价值范式首先考虑的问题。不合适的措施将会导致合法性问题的增加, 而合法性的增加又取决于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信息的透明度、满足正义、公平和公正的特征。尽管在评价和测度公共价值方面, 效率和效果的衡量不一定是政府评估公共价值的主要方式, 公平、正义、稳定等伦理要求显得十分重要。
(五) 强调社会公众在政府会计发展中的作用
公共价值的“公共性”决定了其关注的是公共的利益, 既关注目前的需求, 也关注未来的需求。作为衡量业绩的框架, 公共价值认为实现经济效率并不是政府部门追求的终极目标, 其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多维的信息, 使公众能真正了解政府部门的愿景和目标。通常的一些财务指标体系, 如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难以反映或难以涵盖政府部门活动的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而言, 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偏好, 从而获取合法性的支持, 因此未来政府会计究竟是采取权责发生制还是收付实现制, 其本身不应该成为争论的焦点, 而应更多的从公共价值的视角去探讨未来的改革方向, 政府会计改革应定位是在有限的会计边界内为社会提供更多增加公共价值的信息, 社会公众需要一个权威的报告来说明政府的活动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公共价值。
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体系理论相比, 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更加尊重和注重保障公众的偏好。正如泽夫 (Zeff, 1978) 所提出的“经济后果观”所称不同的准则规定将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 并最终影响到资源的分配。从这种意义上而言, 公共价值范式成功的关键是识别并回应社会公众的集体偏好, 不是取决于政府部门决策者的推测或假设。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 建立和维持信任和合法性是公共价值管理的重要目标, 程序合法性是公共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主要以追求正义、透明、合理和应遵的程序。社会公众话语权的提升在连接个体与政府部门之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社会公众的愿望得不到有效表达, 则会对政府的行为产生一种冷漠。因此在政府会计的发展过程中, 公共价值的实现要通过公共关系的管理实现, 必须进一步拓展社会公众在政府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参与与合作, 使得不同的声音能够得到充分回应, 以进一步解决合法性的问题。政府部门管理者其行动和政策制定过程中, 往往都存在价值判断的过程, 特别是在权威碎片化的背景下, 政府部门在追求效率、效果的同时, 还必须关注其他的价值维度, 需要通过广泛的交流、咨询和讨论, 通过利益方之间的博弈达到一个符合各自利益的结果, 从而减少摩擦成本, 在现有的管理和经营能力约束下实现公共价值最大化, 以获取持续信任和合法性。
五、结语
会计不再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而是一种价值管理活动。从泛会计的构成要素看, 它可以分为价值信息管理和增值活动管理两部分。公共价值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范式, 是公共服务改革的主要驱动因素, 从理论上是完美的, 但是在具体和实际操作层面存在一定困难。公共价值管理从管理、控制、受托责任和管制等方面要求变革, 尽管在此过程也会受到政治的驱动, 而在现行的政府会计研究中又常常被忽略。任何公共部门政策是多种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和压力的结果, 公共价值的理念为政府会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共部门将通过业绩计量等多种方式, 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尽管公共价值理论无法解决政府的过度投入问题, 但是其作为信息收集、价值判断、管理矫正的重要手段, 在政府的管理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会计的改革也应该以公共价值为核心, 并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自提出以来, 对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难以反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其他价值内涵。公共价值管理模式解决了新公共管理理论过于强调技术理性的缺陷, 对政府活动、政策制定和服务提供产生重大的影响, 政府会计作为信息收集、价值判断和管理矫正的重要工具, 其改革应以公共价值为导向, 充分发挥其在公共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创造课程改革 篇11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以下简称“三角湖小学”)秉持“感受今日幸福,奠基明日成功” 的办学理念,努力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夯实根基。在追寻文化的道路上,我们自主开设课程,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校园成为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幸福“桃源”。
自主设计,一以“冠(贯)”之。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桃源”式校园,学校架构了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的课程理念,形成了“健康、安雅、灵动”的课程目标,构建了开放、个性化的课程文化体系,致力于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我们在不断实践中积累、改进、调整,编制并出版了课程手册《为儿童设计的学程》,课程纲要、课程方案、课堂模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为课程文化建设之路指明方向。有了它,我们的课程文化之路不再迷茫;有了它,我们“桃源”式校园的探究将实现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两翼齐飞,并以学程为“冠”,一以贯之。
自主开发,十步芳“草”。“桃源”式校园终究是有文化的校园。文化有了根就会有生命力,有了行动才会有活力。我们将两大课程并驾齐驱,不断创新方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课程文化勃发生机。而更具挑战性的是校本课程,它让三角湖小学弥漫着浓浓的自主、开放的味道。
多种需求,有机整合。如何打造自主、开放的“桃源”式校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内容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需求。为此,我校根据礼、体、艺的特色预设课程内容,调查学生需求,确定开设的项目,整合成四大类:即《童·趣》《文·彰》《武·艺》共33门62种个性化课程和《品·行》五大子课程。在三角湖小学里,学生每一周都可以享受丰富的校本课程带来的幸福时光;每个月都可以参与节日课程带来的体验互动,每一学期都可以获得课程评价带来的成功和自信。
多方聚力,自主开发。“桃源”里不乏匠心独运的“种植者”,也就是担任课程开发的教师。“一名教师一门校本课程”是我校对教师提出的目标之一。教师即课程,只有依靠教师、尊重教师、成就教师的课程改革才会焕发生命活力。为满足课程需求,我们三措并举:招募专业突出的教师;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与专业机构密切合作,以合作开放的方式,促进教师发展。为逐步减少外聘教师,培养教师做课程的主人,我们实行教师课程意愿单,自主选择或另行申报;培养、指导申报教师;鼓励教师自主参与课程设计与实施,将课程实施纳入评价考核。三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由“自发”到“自觉”的课程开发之路,如今81.6%的课程由我们自己的教师开发实施,助推着教师不断专业化。
只有整合多方资源,才能让“桃源”广纳贤才。我们聘请家长、社会人员走进校园实施“饮水浇园”工程,承担课程教学,挖掘有专长的学生担任小老师。我们建设课程资源库,自主编制校本教材,几年来共编制《舞动彩球》《趣味衍纸》等校本教材10余套。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积累,我们自主开发课程、自主积累资源,十步芳“草”,日渐丰富。
多样课程,多维实施。只种植桃树的园林并不能称为真正的“桃源”。在经济与文化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只有开发新产品、采取多种方式去“种植”,才能创建真正适合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桃源”。依此,学校采取多种途径,开发了多种课程。
调适:学校找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结合点,确定调适科目;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调适方式,即采取单元专题调适、课堂环节调适的方式。每学期安排一项单元调适相关的校本内容,课堂环节则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校本内容教学。例如学校的《武术》课程,我们将“武术探究”“武术与名人”“武术套路”等内容调适到体育课里,学生在完成体育课内容的同时,拓宽了自己对武术的认识,习得校本操。
创生:让校本课程走进地方课程,进入课表。如让《经典诵读》走进地方课程,每周一节课,利用教材和软件引导孩子诵经典、品国学;形成了“诵读、研读、展读、品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的功能室、乒乓球台、篮球场地等,学校确定周二下午为一、二年级,周四下午为三至六年级的兴趣课堂时间,全面、全员实施校本课程。兴趣课堂中的课程,课课有目标、周周有课时、节节有内容、次次有评价、人人有参与,潜移默化中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幸福感得到彰显。
整合:学校充分利用每天大课间与每周课外活动实施《童·趣》课程,采取年级申报特色项目、师生创编游戏项目、学生互学运动项目,积极构建年级“玩文化”。在“玩文化”浓郁的阳光空间里,教师和孩子们玩抖空竹、“风火轮”……师生其乐融融。学校形成了递进的纵横交错的两大序列节日课程。在实施中,我们以丰富的节日课程为有效载体——读书节里,孩子们展示着国学课堂里排练的“三字经”诵读;“换客日”里,“烹饪体验馆”“遥控模型体验馆”吸引着众多换客迷“以券换体验”;艺术节里,合唱、打击乐、武术等节目更是精彩纷呈……
调适、创生、打造、整合,多方位实施、多渠道展示,逐步实现了“健康、安雅、灵动”的学校培养目标,实现了“桃源”式校园的创建。
自主参与,百“花”齐放。“我的课程我做主”,充分调动孩子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在丰富的课程中感受成长。
多样课程,自主选择。学校创设的多样课程,犹如“桃源”里多种多样的树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与之一起成长。学校将33门课进行分层设置:设校级特色课程(10门)和年级自主课程(23门),分别采取推荐与选班的方式,采取走班制,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课堂。
多样课程,自主评价。学校通过课程开发、课程展示和学生评价三个维度来评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及时整改,每年评出“十大校本课程”,也就是最“枝繁叶茂”的树木,逐步推出了学校精品课程。这样的课程评价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体验到课程建设带来的冲击与幸福,让教师感受到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和自己专业成长的需求。
多样课程,成就“课程达人”。我们以学校吉祥物“水精灵”为评价媒介,设计黄、红、蓝三色水精灵,实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晋级形式: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颁发黄色水精灵;班主任根据学生所得黄色水精灵个数兑换相应的红色水精灵,还可根据学生在各级各类展示、竞赛中的表现颁发红色水精灵;年级组长根据学生所得红色水精灵的个数兑换相应的蓝色水精灵;学校课程部也可以根据学生在重大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颁发蓝色水精灵。就这样,学生每一次参与、每一次表现、每一次进步都以晋级形式加以记录,学校每学期评出课程达人。在自主的课程中,在“桃源”式的三角湖校园里,我们的孩子如同“繁花”百花齐放。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篇12
●思维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内在要求——创造性思维
不同学科对思维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同时也互有重叠。向前追溯, 我们会发现, 尽管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设定和要求不同, 但其中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不管是小学还是高中, 其基本思路都是围绕信息的处理进行。如果稍微变通一点, 具体而言都是围绕应用进行的。联系教育实践, 不难发现, 从信息技术基础开始, 到Word、Excel、Power Point等, 除了基本知识技能之外, 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偶然, 这是课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 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是活动和实践课程, 教学中需要直面大量具有现实意义情境下的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的过程需要解决突发或者个性问题, 其结果也并不指向某一个固定的结果或形式, 因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当然就留给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其次,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虽然是以信息处理为主线, 但是处理的结果却是丰富多彩的, 往往艺术气息浓厚, 很多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所学进行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作, 如涉及电子绘画、Word (板报) 、Power Point (幻灯展示) 等应用的学习。
再者, 信息技术课程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创造性思维的流程。有很多专家学者都研究过创造性思维, 关于其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维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的四阶段论最具代表性, 他认为:无论哪一种创造活动, 创造过程一般都必须经过四个阶段, 即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始终如一地坚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否被有效激发出来, 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优劣的决定性砝码。
●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在不断探索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虽不完全相同, 但都将关注的中心聚焦到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来谋求对传统教学的变革上。美国著名创造性教学研究专家威廉姆斯提出了三维创造性教学模式, 其中包括18种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这些教学策略对后来的创造性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限于篇幅, 笔者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简单介绍其中的几种, 以期抛砖引玉。
1.矛盾法。发现一种观念未必完全正确;发现各种自相对立的陈述或者现象。例如,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社会”部分的“网络游戏利与弊”任务。网络游戏是电子游戏和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中国的网游内容取向各异, 五彩纷呈, 玩家众多, 男女老少都有参与, 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者肯定, 需要学生在大量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种利弊因素, 从而得出基于不同立场和出发点的结论。
2.归因法。发现事物的属性;指出约定俗成的象征或者意义;发现特质并予以归类。例如, Power Point学习的“城市的名片”任务。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常用的内容, 很好理解。但是教师实施教学时的重点不应是发现城市的名片, 而是发现衡量事物是否是城市名片的标准。一个城市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大, 如何取舍其实是学生了解城市和各行各业的历史、文化, 了解什么是约定俗成, 进而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3.类比法。比较类似的各种情况;发现事物间的相似处;将某事物与另一事物做适当的比喻。例如,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社会”部分“病毒、木马与流氓软件的危害”课题。病毒、木马和流氓软件既有同源性, 又有一定的差异, 反思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除了可以防范其危害, 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警惕这个社会的某些不良的利益取向。
4.拓展想象法。提供各种困扰、悬念或者具有挑战性的情境, 让学生思考;提出各种开放而不一定有固定结局的情境, 鼓励学生发散思考。例如,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获取”部分的一个论题“谁是未来的主人”。电影《骇客帝国》系列和《终结者》系列在全球热播, 影片反映的是人类受电脑智能奴役和屠杀的未来世界。我们讨论这个论题不是要得出未来科学上的某种可能性, 而是反思人类自身的伦理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 然后人辱之。当然, 推出这个课题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头脑中无穷的想象力, 进而自我展示信息技术未来无穷的可能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直观表达法。学习通过感官对于事物的感觉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启发对事物直觉的敏感性。例如, 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技术”部分的“现场直播”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录音、录像设备仿照播音、电视自行录制编辑一段节目。应该说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任务, 因为既不同于书面呈现, 也不同于现实中的即时表达。学生在组织剧本、录制、剪辑这些过程中不仅仅是熟悉软件, 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团体合作上的想象力和天赋。
●培养创造性思维策略带来的启示
除了威廉姆斯提出的模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 如美国创造性思维研究专家帕内斯提出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启示之一是他们都将“问题解决”作为创造性思维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启示之二是他们都将“问题解决”或“发现”作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状态的一个重要方式。如何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性, 成为所有创造性教学模式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被动性是和思维对立的, “被动性不仅表示缺少判断和理解, 也表示好奇心的减弱, 导致思想混乱, 使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事而索然无味。在大多数情况下, 就算头脑中积蓄了事实和原则等材料, 一旦需要也不能加以利用”。学生的心智并不是“一张自动地吸收和保存墨水的吸墨纸”, 它必须能够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材料, 并能够主动地加以“选取”或“排斥”, 最后“保留”下它已经“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生命能量的那一部分”。
最后还要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所谓的模式不过是从不同视角表达了不同的理解。程式化的教学最终无法走出压抑学生学习热情、导致学生被动服从教师安排的窘境。对于教会学生思维而言, 不存在神奇的、效力无边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本身来说, 要真正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重要的是始终贯穿一种思想, 一种理念, 并在这种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 朝着理想的目标, 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行为。
【创造课程改革】推荐阅读:
浅谈中美两国幼儿园科学课程差异及对儿童创造性培养的启示10-23
顺应改革创造宽松外汇政策环境07-06
创造与再创造--论诺?弗莱的精英文化理论07-03
探索创造05-23
知识创造06-14
创造和谐06-24
再创造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