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报道

2024-12-06

时政报道(精选8篇)

时政报道 篇1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原有新闻的种类增加, 内容越加丰富。在众多新闻中, 时政新闻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是电视台的工作重心, 也是观众最想了解的新闻内容。近几年, 电视新闻不断改革, 改变了新闻形式僵化的问题, 同时也削弱了社会新闻的舆论影响力, 降低了收视率。因此, 要想真正实现改革, 必须把新闻和时政有机结合, 从而提高观众的兴趣。

二、实现电视民生与时政新闻融合的必要性

(一) 可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电视时政新闻与民生融合, 向民生化转变, 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贴近观众的生活, 让观众实时参与国家政策制定的讨论, 让社会公众参政议政, 保证他们的知情权, 表达自己对国家与政府的期望。同时, 观众还可以通过浏览时政新闻, 了解其政策方针制订的背景以及实施的步骤, 与政府有关部门配合, 让政策顺利实施。

(二) 实现社会突发事件民生化的报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节奏变快, 社会突发事件也在逐年增加。[1]在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后, 观众想要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处理方式、过程及结果, 增加电视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互动。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观众的疑虑, 避免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体现出政府的权威性。

(三) 拉近政府与公众的关系

目前, 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要求政府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而政府在进行道路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时, 由于政府人员并未公开详细的施工要求, 一部分群众对此形成误解, 有时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群体活动。电视台如果可以在政府正式施工前, 提前报道这一内容, 与观众互动, 了解其真实的想法, 可拉近两者的关系, 让服务工程顺利施工。

三、实现电视民生与时政新闻融合的措施

电视台的新闻工作人员一直以时政新闻作为工作的重点, 应促进其改革, 加快与民生的融合。其体现在两方面:其一, 时政新闻的内容必须贴近观众的生活, 增加政治性内容, 让观众了解国家与政府的工作内容;其二, 新闻播报员要改变传统的播报方式, 增加趣味性, 以提高观众对新闻的关注度。

(一) 确立百姓的立场, 关注细微的变化

时政新闻是国家与政府沟通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是电视台新闻工作的重点。而负责时政新闻采集、跟踪报道、编写新闻稿件的人员必须形成受众意识, 树立大局观,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中心, 及时了解观众对新闻的需求。因此, 记者在搜集新闻时, 必须从百姓的角度出发, 让其贴合群众的利益, 选择具有价值的新闻, 以此增加新闻的受众, 提高收视率。新闻编辑人员可以从每个时政新闻中发现多个信息点, 其中有些信息点与公众的生活不符。这就要求编辑人员要找出“平民化”的信息点, 即从细微处入手, 发现观众真正感兴趣的新闻。

因此, 时政新闻的编辑人员要扩大自己的视野, 抓住立体新闻, 深度挖掘新闻潜在的信息, 并逐渐深化, 运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方式, 调整新闻报道的方式, 提高收视效果。

(二) 认识到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重要性

让各党委部门与电视台工作人员认识到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重要性, 是提高报道水平的基础。首先, 从党委部门的角度分析, 时政新闻可以在国家与公众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 决定新闻的发展方向, 让公众了解政府在某一阶段的工作内容;[2]其次, 从电视台领导者的角度分析, 要以提高时政新闻播放质量为前提, 制定民生规划, 循序渐进地向民生化转变;最后, 从编辑人员的角度分析, 编辑人员要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民生关怀。

(三) 加快报道方式的创新, 体现民生关怀

电视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 要不断探索新的报道方式, 实现创新, 让时政新闻与民生关怀相结合。创新是每项工作必然的发展趋势, 因此, 电视台想要让时政新闻与民生融合, 必须实现多方面的创新, 并建立网络反馈机制, 得到观众对新闻的反馈, 从而选择恰当的报道方式, 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创新语言风格, 突出新闻热点。

(四) 巧妙利用镜头语言, 深化主题

新闻的报道方式有很多种, 电视与平面媒体的不同在于:电视台可以通过播报员的口述以及镜头的带动, 让观众“进入”现场;平面媒体只能用文字叙述的方式传递新闻。[3]而实际生活中的采访, 利用图像与声音的配合, 让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拥有很强的表现力。一则新闻报道图像使用的技巧包括近景、远景、推、拉等, 有丰富现场采访经验的记者会熟练运用这些技巧, 提高新闻的现实感。但现在, 很多现场记者过于重视文字的叙述, 缺少对技巧的运用, 导致没有充分发挥出图像的作用。因此, 摄像记者要根据新闻的主题, 以及日常的拍摄经验, 巧妙使用拍摄技巧, 提高观察力, 与文字进行配合, 突出时政新闻的主题。

四、结语

当前, 将电视时政新闻与民生结合, 是时政新闻实现创新的主要方式。因此, 不管是各党委部门还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 都要认识到民生化的重要性, 确立百姓的立场, 关注细微的变化, 加快报道方式的创新, 让其体现出民生关怀, 巧妙利用镜头语言, 深化主题, 从而增加时政新闻的受众, 提高收视率。

参考文献

[1]陈慧君, 廖达.电视时政新闻如何突出民生关怀[J].新闻天地 (下) , 2011 (03) :18-20.

[2]朱贞华.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民生”与“时政”的融合[J].新闻研究导刊, 2012 (06) :147.

[3]麻建荣.细节之处彰显民生情怀——浅谈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突破[J].新闻天地 (下) , 2013 (04) :31-32.

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 篇2

【关键词】时政新闻 融合媒体 融而不同

一、融合媒体报道是趋势

当前,新媒体力量日益壮大,舆论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如果我们还抱着“新闻体”还沉浸在“强调”“指出”里,必然会失去市场、失去受众、失去主流媒体的主流舆论场。面对这样的形势,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势在必行。但是,融合的是手段方式,而内容的独特性是重点,融而不同是关键。当下时代背景下的时政报道需要通过融合媒体报道来改变报道方式,更加贴近群众、顺应时代,借助融合媒体报道形式丰富报道样式。

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以往的电视媒体都将新闻分成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板块,最终时政新闻充斥着各种会议各种领导人的各种活动,报道方式单一拘谨,报道内容单调冗长,导致观众群体大量流失,而民生新闻就只报道一些家长里短、简单琐碎的百姓生活,最终也没能留住观众。

与此同时,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网民作为当今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自身素养的高低,尤其是政治素养的高低将会对我国今后的政治、民主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当下微博微信的出现,更是获得了众多网民的青睐,这也就导致信息获取的片面性和不准确性。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政新闻报道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吸引观众进而引导舆论。

融合媒体报道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汇,是信息传输渠道多元化下的新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这样融合后的媒体能以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的特色搭建起更好、更新的传媒平台,在新的平台上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被发布、被接受、达到融合的目的。

当下,众多的新闻报道已经通过融合媒体进行了创新与改革,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时政新闻报道也急需采用融合媒体的报道方式,将电视、网络、手机各种传播通道结合起来,借用各种渠道的优势,将时政新闻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总而言之,新闻立台一直都是广电媒体的宗旨,而时政新闻又是新闻中的重要部分,加强广电媒体的竞争力,时政新闻的转变至关重要,而面对新形势,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二、融而不同是王道

第一,要做好融合新闻报道

融合新闻报道是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之下的产物,新闻工作者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将所收集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归纳而后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公布,而信息接收者则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形态接触新闻信息,如受众可以借助手机、电视、电脑、电台等媒介工具了解实时新闻信息。其融合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融合发布,即统一平台发布、多媒介终端。融合的只是技术手段,是做好时政新闻融合媒体报道的第一步,将电视时政新闻放到更广阔的平台上,可以获得更多的接受群体。

第二,要做好全景化新闻报道

全景化新闻报道是整合专业媒体和社会化媒体的内容资源,集合文字、声音、图片、Flash、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体现新闻内容的动态性等特征的报道形式。全景化新聞是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在新闻生产方式上的主动转变,它意味着媒体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一改过去简单追求“短平快”的报道模式,转变为对新闻事件进行非线性、动态的、综合视角的全媒体传播。全景化新闻报道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不同传播形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体验,人们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新闻事件,更为客观的认识新闻事实,新闻报道已经进入一个事实的三维时代。全景化的新闻报道整合了各种新元素,增加了时政新闻的可视性、欣赏性。

当下已进入视觉时代,感官刺激是第一步,新闻报道同样需要融合多种新技术手段,使得新闻报道的视觉体验更加精彩,同时也能增加观众的真实全方位的感受。最突出的便是当下演播室的全景式主持,主持人手指轻轻一触,新闻现场便呈现在眼前,观众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新闻现场,这就是全景式新闻报的魅力,时政新闻报道也急需这样的转变。

第三,时政新闻网页的建立和完善

这不仅包括核心的应用技术,还包括时政新闻本身。对于时政新闻节目而言,新媒体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其可以利用全新的传播平台实施多渠道播出。集中时政新闻节目精华,建立时政新闻网页,可以使时政新闻内容,已不再只是电台、电视台制作的线性节目,而是包含双向互动的内容,这有利于扩大时政新闻节目的影响力,提高广电传媒的竞争力。时政新闻节目网页的内容,应当以社会民生为主,兼顾艺术、传统和历史。包括主流的权威的、公信力强的观点。这样,可以培育潜在的目标受众群,更有利于挖掘时政新闻的市场潜力。

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不会再和以前一样等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节目,所以,时政新闻需要将这一线性的、转瞬即逝的电视节目放到网页上去,并且不断地丰富内容,使之不仅是电视节目的重复,而是增加了诸多潜在的、相关联的报道,进而抓住更多的观众。

第四、时政报道的“加减法”

时政报道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报道形式上,也体现在报道内容上,贴近群众的内容,可以拉近新闻与百姓的距离,使之产生强烈共鸣,实现新闻的广泛阅读和认同。所谓时政新闻的“加减法”,就是减少现有时政新闻报道存量,降低领导人活动报道时长;扩充新增量,主要包括使时政新闻回归新闻本体价值、实现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推动公共利益的表达和公共议程的设置。在时政新闻报道中采用合理的“加减法”,本质上是卸下包袱,回归新闻的价值导向,最终实现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认知共识。时政新闻还要重视民生化,就是以民生的视角、用民众的话语,关注国家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关注社会公众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关注国家政治事务对于百姓生活的影响,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将“天下事”与“身边事”相融合,发掘时政新闻的民生内涵和角度,找寻政治事务与百姓民生之间的结合点,将关涉百姓生计的内容用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表现出来。由于先天具备形象化、生动化表达的特点,电视媒介在时政新闻民生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时政新闻的“加减法”可以改变以往时政新闻的固定模式,丰富时政报道的形式,有利于时政报道的可视性。

融合媒体报道无疑是当下时政新闻的一个重要的势在必行的变革,正如上文中分析的,融合媒体报道将给时政新闻报道带来崭新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合的一定是报道内容的同步转变,双管齐下,将会开创不一样的时政新闻报道局面。需要注意的是,融合媒体报道是要借助各种媒体的优势,并不是完全得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而是要在保持电视特性的基础上借助各种媒体的优势,将时政新闻的受众面积扩大。

总之,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是大势所趋,是时政报道走向广大观众的必由之路,是增加时政报道可看性和欣赏性的重要手段,但是,融合报道是形式的多样,终端的增多,其报道的内容还要更加注重民生化,要更加贴近群众,要有权威性和真实性。融而不同是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的关键。□

(作者:均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

时政报道的成功尝试 篇3

同样, 2011年1月9日《“龙江的发展有你们的汗水和心血”———省委省政府慰问坚持奋斗在基层一线的科技教育卫生工作者》这篇时政报道里, 开篇这样描述:“冬日哈尔滨的花园邨, 白的是雪, 红的是灯光, 欢笑的是客人们的脸庞……”两篇报道一改一般时政新闻居高临下的“文件语境”, 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

时政报道能不能写出可读性?如何提高时政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上述两篇报道, 用精彩的新闻实践, 集中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黑龙江日报的这两组报道, 无论是在新闻视角上, 还是在新闻的采写上, 都堪称时政报道的一次成功的创新尝试。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主题表达鲜明突出, 延伸把握准确精当。省委省政府在年终岁尾的时候, 鲜有先例地召开高危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座谈会, 意义重大, 其核心就是想通过这种特殊的形式, 表达党和人民对他们的敬意和祝愿, 表达省委省政府对他们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慰问, 表达全社会对他们的尊敬和敬仰。第一篇报道紧紧扣住这个核心思想, 尤其是全部用省委书记吉炳轩讲话的直接引语标题, 层层递进地作了准确突出的表达。在主标题“你们的辛劳和业绩将永远被铭记”之外, 用了三个小标题, “你们是应该受到特别尊敬和敬仰的人”, “要呵护和关爱战斗在最危险第一线的人”, “要充满爱心, 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使得报道的主题更加突出。因为是直接引语标题, 进一步强化了真实感和现场感。

在主体稿件之外, 又以“记者手记”《年终岁尾, 我们听到一个饱含深情的倡议》言论的形式, 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座谈会的主题, 论证了“他们理应得到全社会呵护与关爱”、“他们值得全社会尊重与敬仰”, 号召全社会最大限度地理解他们, 关爱他们, 支持他们, 并把最终的落点放到人性与和谐上, “使我们的社会时刻彰显着人性的光芒, 律动着和谐的强音。”事实上座谈会并没有发什么倡议, 但是主题的延伸解读就可以理解成一种倡议, 堪称精彩之笔。

第二, 采访扎实准备充分, 细节描写生动感人。这组报道有别于其他时政报道的另一个突出之处在于, 可读性强, 感染力强。记者在会前作了大量的采访, 并进行细节的筛选。“他们, 极为普通。他们也许为你的孩子上过课, 也许为你的亲人看过病, 他培育的蔬菜也许上过你的餐桌。他们, 又极不平凡。他们是在平凡岗位上取得非凡业绩的劳动者, 是在工作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创造者, 是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奉献者。”这是第二篇报道中对与会人员的定位。记者在座谈会的一个星期前, 就对参加座谈会的教育、科研、卫生一线工作者代表进行了详细的电话采访, 对每个人的事迹心中有数。这样, 就能够轻松自如地把省领导与一线工作者的交流情况全面、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比如, 在第一篇报道里, “会议室里, 省委书记和环卫工人座位紧邻, 省长邻座是挖泥船船长王彦林……”短短的30个字, 把领导和群众之间的融洽、座谈会安排的精巧, 都准确的表达出来。再如, 省长王宪魁有一段脱稿的讲话:“隆冬时节交警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我经常嘱咐他们早饭要喝热豆浆、热稀饭;在穿着上, 里面穿得要暖、外面穿得要厚, 才能抵御严寒。”记者准确地记录和捕捉到并写进报道当中, 表达了领导与交警之间家人般的情感。报道中这类闪光的细节有很多, 这应该归功于会前、会后扎实的采访, 以及现场细节的捕捉和运用。

第三, 文章结构精巧自然, 语言流畅饱含感情。在两次座谈会, 除了七位领导讲话之外, 其他人员并没有正式的发言, 写作的难度很大, 但是记者发挥文字表述的特有优势, 进行了合理的文字架构。例如, 在写吉炳轩书记说这段话的时候:“我要特别提醒司机朋友, 要手上有情、脚下有情、心里有情, 在脚踩油门、把握方向盘时, 一定要心里想着那些能使你通畅运行的环卫工人……”在前后文分别加入了坐吉炳轩书记身旁, 因遭遇车祸、失去左脚、戴着假肢的环卫工人徐华的动态描写, 读来亲切自然;再如, 在写省长王宪魁讲:“政府部门一定要拿出‘真金白银’, 让他们的付出和奉献得到足够的物质回报, 让他们的辛勤汗水换来对等的生活待遇, 让他们的家人过上体面的生活。”之后的一个段落, 立即写哈尔滨市市长林铎表示, 哈尔滨市特别决定在保障性住房的安排上, 优先安排环卫工人无房户。这种合理的写作, 既集中表达了领导的思想, 又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

座谈会上, 各位领导的讲话, 都很富有情感, 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是一个基调。同时记者的情感化语言表达, 确有很多独到之处。例如, “今天, 他们共赴特殊的邀约而汇聚一堂;今天, 他们是省领导请来的贵客。”寥寥数语, 把请客的、坐客的书写得清清楚楚。“一句句贴心的话语, 表达着一份浓浓的深情和敬意。这份深情和敬意, 也代表着生活在黑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这种有感而发的“画外音”, 把领导的思想延伸了, 把主题深化了。尤其是文章的结尾, “大家畅谈着, 祝福着, 不知不觉间雪花又悄然而至, 万家灯火的每一扇窗闪烁着温暖的光亮, 他们将和全省人民共同迎接一个新年景的到来。”文章已尽而意未尽, 绵绵的深情和美好的憧憬, 如一股暖流延伸到文章之外。

有道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黑龙江日报这组报道, 用实践证明时政报道的创新是大有可为的。新闻媒体如果坚持以创新观念为统领, 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把“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 把“政治话语”与“新闻话语”、“百姓话语”相融合, 尽量从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角度去捕捉信息、报道新闻, 就一定可以提升报道的可读性、感染力, 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

广播时政报道的采写智慧 篇4

一、领导活动简短重质

一般来说, 时政新闻是对党和国家的最新政治活动以及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事件的报道。江苏新闻广播时政新闻主要负责对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机关等的一些会议、活动, 以及作出的决定、出台的文件、政策等进行报道。近几年, 江苏新闻广播对创新时政报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进行领导活动的报道时, 如调研、会见、出访、视察以及节日庆典等, 时政记者最怕的是排序、名字弄错, 虽有上级通稿, 可通稿大多是纸媒版, 广播该如何把握, 是一个难题。2011年, 江苏新闻广播时政部制定内部细则, 对于通稿, 明确禁止一字不动, 也不提倡自作主张, 要求记者及时和值班主任或编辑商量;领导调研类稿件, 鼓励记者原创, 即在现场采录领导对话交流或座谈的内容, 报道时长也有字数限定。

时政报道应透过领导干部的活动和会议, 找出体现亲民、爱民等具有亲和力的要素。把话筒对准领导如何关心百姓的生活甘苦, 揭示领导政务行为涉及的民生问题, 就能把党的声音和群众诉求统一起来。领导调研通常要跑好多地方, 写综述时如面面俱到, 往往顾此失彼, 报道干巴巴, 听众没印象。选择一个面、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独特的角度进行深入挖掘, 大场面、小镜头, 能使主题更鲜明突出, 更具有说服力。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 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江苏团审议, 笔者采写了新闻特写《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总书记心系教育公平》, 获江苏广播新闻奖一等奖。当时总书记与江苏团代表交流了很多, 什么是最具新闻价值又是老百姓最关注的?1分半钟的消息聚集在总书记与苏州太仓实验幼儿园特级教师陈静怡的交谈上, 体现出总书记关心农村幼儿教育、农村幼儿入园率等。民生问题、教育公平是这篇报道的关注点和落脚点。这篇报道是“规定动作”外的一篇特写式消息, 努力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在展示新闻事件的进程中, 报道发挥广播特色, 力求用场景音响、动作、对话还原新闻实景。大处着眼, 小处落笔, 对话生动, 跃然入耳。人民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关注民生才是时政新闻的价值和活力。

二、会议新闻挤干水份

公众对时政新闻不待见, 是因为会议报道太呆板, 多是报程序, 报名单, 时间长, 内容虚, 报纸头条动辄数千字, 电视新闻至少五六分钟, 报道内容又多是宏观大论, 忽略了与百姓的关系。当前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矛盾大量涌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时政新闻与大众利益密切相关, 时政新闻大量重要的信息, 能否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 需要主流媒体的研究与探索。针对时政会议报道容易出现枯燥、生硬、冗长等问题, 江苏新闻广播时政部鼓励记者在会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跳出通稿写会议, 记者发稿时可写成1+1式的稿件, 即“规定动作”+“自选动作”。“规定动作”指按照要求必报的会议消息, “自选动作”是指背景链接、记者观察、新闻特写、时事感言等, 也有800字左右和500字以内的时长规定, 强调“会议报道还应跳出会议, 重视会议精神 (包括发布的政策法规等) 落地情况, 重要会议之后要有延续和跟进, 重实施、重反馈、重民意”。2011年底, 笔者在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中得知, 江苏成为全国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省份。根据多年跑农村条口的经验, 笔者认为, 这条新闻不能就事论事, 还要有背景、讲深度, 于是在长消息《我省在全国率先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获江苏广播新闻奖一等奖) 中, 除了省委书记的权威发布, 更有淮安刘老庄村民的脱贫变化, 以及省扶贫工作队的经验之谈, 采访同期声等的运用让这条会议消息有血有肉, 说服力强。

转变党报的时政报道方式 篇5

党报时政报道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目前地方党报所面对的形势是:其一, 读者对新闻媒体的依存度日益上升, 但媒体的传播形式及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 对地方党报宣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二, 读者的文化层次不断提高, 对地方党报的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通俗点儿说, 就是读者的胃口越来越大, 口味越来越刁。而且, 媒体市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 使读者的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 “读者就是上帝”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而会变成一种真实的存在。在这样的条件下, 地方党报过分居高临下或者过分卑躬屈膝都是不可取的, 党报的品位变得十分重要, 真实、可信将成为党报的立身之本。实际上, 党报是越来越向它的本质属性靠拢和回归了。可见, 如何增强真实性和权威性成为新时期地方党报亟须研究的主要课题。

世界传媒研究权威机构最新成果表明, 随着读者人文素质的日益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新闻也将恢复它“消息”的本来面目, 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将构成未来新闻的三大支柱, 其中, 时政新闻在“新闻纸”中所占据的地位将会愈来愈重要, 而其担纲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权威性。由此可以看出, 新时期时政报道所承担的任务十分繁重, 它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

转变报道方式的有效实现形式

时政报道在新时期更加重要了, 但并不是说搞一些古板的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发布一些政府文件就能赢得读者了, 而是对时政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境界的要求。换言之, 读者更加关注时政报道了, 但时政报道必须通过改革, 以一种让读者能够接受并且愿意接受的面目出现, 最好是以一种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面孔出现。

任务明确了, 时政报道的实现形式也应随之确定下来。南阳日报的探索实践表明, 时政报道的改革路径应当是:增强说服力、穿透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曰增强说服力。时政报道如何杜绝假、大、空, 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是至关重要的。干部公款吃喝, 一直是广大群众深恶痛绝的焦点问题。南阳市于2010年初召开的全市工作会议上颁布了“禁酒令”, 规定全市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然而, 一年过去了, 这个规定究竟落实得怎么样?南阳日报以《高悬禁酒令检查不间断我市狠刹公款吃喝风》为题, 以确凿的数字和有说服力的材料, 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好反响, 许多读者讲, 从这篇报道中看到了党委、政府反腐倡廉, 转变作风的决心, 坚定了群众的信心。

二曰增强穿透力。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 平平淡淡的时政报道, 读来如喝白开水的时政报道, 因索然无味而令人不忍卒睹, 而具有穿透力、震撼力的时政报道, 则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目光, 并能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2011年新年伊始, 市纪委全会召开, 按说这只是一年一度的例会, 无非是总结去年工作, 安排今年工作而已, 南阳日报编辑部却注意到, 市委书记黄兴维同志在讲话中, 针对当前存在的“跑官要官”不正之风, 严肃指出:“对跑官要官的人一律不予重用, 对于在考核班子推选干部中拉选票的人, 要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对买官卖官的人, 要彻查严办, 决不姑息。”多么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话语, 从中可见市委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的决心!编辑部要求记者以此为切入点, 写成了现场短新闻《市委书记严斥跑官要官不正之风》, 在南阳日报一版重要位置刊发后, 其所产生的穿透力可想而知, 广大干群竞相传阅这份报纸, 可谓群情振奋。

三曰增强亲和力。时政报道其实不应该总是硬邦邦的, 也应抓住时机传递人间真情, 增强亲和力。2011年春节前夕, 市委书记黄兴维刚刚从郑州参加完省人大会议回到南阳, 便风尘仆仆地深入城市特困户家庭访贫问苦, 在寒冷的冬天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编辑部要求记者写成通讯《深深的牵挂》。这是一篇典型的领导活动报道, 却因充满人间真情而赢得了读者。

四曰增强感染力。人大、政协“两会”报道, 年年报道, 形成了一定的格式。在2011年2月举行的南阳市政协会议上, 编辑部接到大会秘书处通知———市委书记黄兴维将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回答政协委员的提问。编辑部认为, 这是政协全委会议的一大创新, 大有文章可做。于是, 经过精心准备, 仔细采访, 几易其稿, 《政协会上的“实话实说”》诞生了, 它以现场采录的形式, 把会议的亮点凸显出来, 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五曰增强吸引力。时政报道也要研究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2010年底, 市委工作会议召开, 编辑部要求记者除以常规方法报道会议主要精神外, 还另写了一篇《浮躁风浪费风赌博风为害甚烈市委书记严令刹“三风”》的报道。黄兴维同志尖锐地指出了时下各级机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作浮躁风、奢侈浪费风、打牌赌博风, 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必须坚决刹住。这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强作风建设的大背景下, 意义十分深远。这篇报道在全市读者中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并成为扭转风气的发端和舆论准备。

方式一变天地宽。南阳日报时政报道方式的转变, 使读者普遍感受到党报宣传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犹如清风拂面, 让人耳目一新。党报严肃的面孔变得生动活泼、可爱可亲, 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读者更想看党报, 更爱看党报了, 党报的宣传效果更好了, 更受关注了。

如何做好“时政新闻”的报道 篇6

一、要善于提炼会议精神, 抓住新闻点

地方台的时政新闻, 大多数是反映市委、市政府等方面的重要会议, 活动及重要领导的调研等方面的内容。而这方面的内容, 大多又以领导讲话为主, 如何抓住领导讲话精神, 突出实质内容, 把重点、要点突出出来, 就成为时政记者整理、提炼、讲话内容的一个重要能力。电视新闻不象报纸等传统媒体, 可以就某个事件, 进行长篇累牍的报道, 再重要的事件, 也是几分钟一闪而过, 所以记者在写新闻稿时要强调内容具体。注意少说空话、套话, 要短小精悍, 要做到句子短, 段落短, 篇幅短。通俗易懂, 写得浅显明白, 叙述描写时不要拘泥于各种框框, 一条新闻, 仅某一事件的意义就写了将近一分钟, 可以想像, 这样的新闻可视性就可想而知啦。所以写时政新闻不是长就好, 以为这样可以突出领导, 切不知这样反而造成了观众的视觉疲劳, 一定要围绕新闻事件的主题去写, 围绕中心去写, 让观众一看就懂。

二、可以适时运用现场音, 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时政新闻受内容、要求、条件等因素的约束, 使用现场音受到限制, 尤其是在地方台, 更应该慎用领导的现场音, 但也不是不能用。在条件充许下, 选择好适当的选题, 找准切入点, 用好现场音, 会使整个报道更加生动感人。比如领导在调研过程中与群众的生动对话。恰当的运用现场音, 报道就显得生动、亲切、感人。

比如, 笔者有一次在随同农业局领导下乡调研棚模经济发展状况时, 农业局领导深入到农户的大棚中, 与正在劳动的农户交谈, 询问他们对市里发展棚模经济的意见和建议, 以及该农户发展大棚的收益等情况, 就适时运用了一段现场音, 当农户说大棚的收益高于传统陆地种植作物3到4倍时, 市里发展棚模经济的必要性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而且农民自己说出的话也更有说服力。在充分体现出领导干部对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心和爱护的同时, 它的现场气氛和感染力, 是文字所做不到的。

三、拓展报道内容, 善于捕捉“会议以外的新闻”

地方台的新闻记者, 多年来, 基本养成了等新闻的习惯, 往往是跟着领导走, 围着领导转, 采写回来的新闻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 某年某有某日, 某某领导去某地开会, 某地调研, 某某领导指出, 某某领导要求, 某某领导强调, 形成写稿的“三字经”, 结果造成了稿子好写, 片子不耐看的现状。报道会议以外的新闻, 而这些新闻可能恰恰是最有价值的新闻, 也是最能提起观众兴奋点的新闻。结合多年采访中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认为时政记者应着力关注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调动采访的主观能动性, 树立发散思维, 拓展报道内容, 从文山会海中找线索, 从调研细节中找索材, 这样我们才能写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好新闻。

比如, 2009年全市开展的节前慰问活动中, 笔者随同市领导深入到吉林油田物探二公司在东明镇的勘探工地, 慰问了工作在第一线的广大油田干部职工, 市领导在与物探二公司负责同志座谈时, 笔者了解到, 为了加快双辽断层的勘探力度, 吉林油田物探二公司的职工们春节期间也将工作在第一线, 不休息, 笔者感到这是一个好的新闻素材, 结合市委宣传部要求的节日期间访群众、走百家活动, 在大年三十, 笔者再次来到油田工作中间, 采访了油田工人大年三十的辛勤付出, 随同工人们打井、放炮, 吃饺子, 放爆竹, 采写了《松原石油工人双辽过大年》稿件, 不但在双辽广大干部群众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吉林电视节目评选中也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再比如, 全市计生工作会议, 这是一个例行性会议, 每年都要举行一次, 市里重要的领导都要出席参加, 会议的议程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往往记者就做常规性报道。象这种会议的报道如何推陈出新呢?在2010年全市计生大会上, 在会上我了解到, 我市计生工作在完成了全年的稳定低生育水平目标的同时, 通过开展双农独生子女救助等工作的开展, 获得了省市的一致好评, 将代表全省参加全国联检, 这一下吸引了我的眼球, 我在完成了常规的时政报道后, 马上来到市计生局, 就这一项工作进行了跟踪采访, 进行了详细报道, 并在片子结尾带上记者感言, 新闻播出后, 获得了广泛好评。这就是发挥时政记者近水楼台的优势, 不拘泥于会议, 延伸报道获得的, 谁说在会议中就报道不出好的新闻呢。

四、在常规新闻报道中求“新”

在时政报道过程中有很多是常规的报道, 有很多也是程序性的, 如果没有深挖细抠, 很容易写成小学生的作文, 按老师的话来说, 叫流水帐, 或者是仅仅是暴露了领导的一天行踪。仅此而已, 没有一点新闻价值而言。那么如何打破常规报道的固有模式, 求新、求特呢?我认为, 这需要记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敏锐的洞察力, 发现隐藏在常规报道中的新闻亮点。

比如市领导今年到新立乡边家店村检查畜牧小区建设工作时, 看到畜牧小区虽然建立起来了, 但牲畜的粪便扔的到处都是, 影响村容村貌, 市领导随口对村主任说, “咱们做一笔交易如何, 市里出资继续支持牧业小区建设, 你负责解决村里的卫生环境怎么样”。这是检查中一个“小插曲”, 在一般情况下, 可以不报, 但经过细致发掘, 这个“小插曲”以《交换》为题做了报道, 这一报道获得了出奇效果, 在观众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 大家感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变农村的卫生环境, 确实应该紧紧抓在手上, 这次《交换》值得。

摘要:时政新闻采写要善于提炼会议精神, 抓住新闻点, 可以适时运用现场音, 拓展报道内容, 在常规话题中求新, 提高时政新闻的报道水平。

创新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 篇7

坚持“三贴近”原则, 做好重大新闻的报道

党报肩负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使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及时准确地在报媒上得到反映。为此, 应当按照新闻规律的要求, 在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有效解读的基础上, 研究正确的方式方法。

坚持“三贴近”原则是做好重大新闻报道的关键。秉承“打造高品质都市党报”这一办报理念, 以及注重深度报道和权威资讯的报纸定位, 郑州日报在报道中, 既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积极主动地报道好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又眼睛向下, 及时反映群众呼声, 找好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的结合点, 努力做到指导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权威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思想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做好这一重大新闻的报道是党报的职责所在。郑州日报编委会研究后, 确立了2010年“两会”报道的指导思想:大会程序性报道准确、及时、全面, 专题报道富有特色, 充分展示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风采, 从而全方位地向读者提供“两会”召开期间的各种信息, 力求把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话题提炼出来, 将事关百姓利益的内容报道出来。

如何在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在2010年“两会”上, 我们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做好程序性报道的同时, 对政府工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政协常委会工作和“两院”工作等报告的主要精神进行解读;多侧面、多角度地报道代表委员审议讨论各项报告的情况;开设“议案提案精选”和“代表委员心声”栏目, 及时报道委员提案和代表议案中关系民生的内容及代表委员建设性的建议意见;记者“两会手记”从另一个视角对“两会”进行解读;16篇代表委员专访从不同侧面详解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各项主张;特别是围绕今后一个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重点推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希望在新区》三篇特稿, 进一步开掘了整个报道的深度。

2010年2月8日,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专门对本报报道作出批示, 称赞郑州日报“两会”报道有质量、有深度, 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加强新闻策划, 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反映重大题材, 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

党报的自身优势在于权威性、公信力。充分发挥党报的权威性优势和在党和人民中间的桥梁作用, 以独到的视角、独特的思考和独特的观念, 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对党委政府关注、老百姓关心的重大新闻事件和中心工作进行深度报道, 把“高度”与“贴近”结合起来, 在贴近中反映生活, 充分体现党心、民心之所系。为此, 要加强新闻策划。

加强新闻报道的策划, 不仅要对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报道有策划, 而且对常规性报道也要做到周密思考, 精心策划。在第一时间详解党的主张和决策, 是党报的职责和优势所在, 必须做精、做深这个领域的报道, 把党报的政治优势和市场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结合郑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中心工作, 2008年, 郑州日报适时推出了“卫大叔逛绿城”专栏。通过“卫大叔”这个虚拟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感, 及时反映“创文”中存在的问题。该栏目既让群众喜闻乐见, 又很好地配合了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 增加报道的厚重。2009年是新中国60周年华诞, 意义重大。如何做好这一重大主题的报道呢?国庆前夕, 郑州日报在一版头题位置推出“沧桑巨变看郑州%喜迎国庆60年”专栏, 着力反映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内容包括9个专题:工业经济、商贸服务业、农业、城市建设、新区建设。林业、民生改善、文化产业、民主法制建设。每个专题在1200字以内, 并配发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将60年沧桑巨变浓缩在短短1200字内, 决非易事。为此, 我们提前策划, 要求记者采写稿件注意材料的取舍, 着力现在;注意找好由头和切入点, 力求生动活泼, 富有个性。这组报道见报后, 为郑州日报迎国庆系列报道增添了一道风景。

当然, 选择符合时代特色的重大题材, 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文章, 并不意味着报道一定要全面宏大, 还要注意关注“小”:小人物、小典型、小故事、小镜头……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同样可以见精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连续多年, 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关注研究“三农”问题。围绕中央的这一重大部署跟进报道, 党报责无旁贷。为把新农村建设的报道引向深入, 郑州日报精心选择了一些典型村、亮点村, 在一版主打位置, 图文并茂, 推出了《沼气点亮中牟农民》、《乡村建起农民公寓》等一组报道, 从不同侧面记录了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变化反映百姓心里的所想、所盼、所喜、所忧。该系列报道讲述的每一个故事, 虽然只有千字左右, 却都能做到见人、见事、见场景。这种以点带面、小处着手报道重大题材的形式, 引起了广泛好评。

求新创新, 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让党报新闻入眼入脑入心

在当今充满变革的时代, 在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中, 作为新闻素材的源头, 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传媒的形式甚至包括文字、体裁都在革新和进步。作为党报记者, 我们的思想、文字必须“与时俱进”。要改变陈旧的新闻观念和新闻操作技巧, 强化新闻的后期制作, 用好用活报纸版面语言, 把好新闻打造成精品, 对重大新闻、热点事件做深、做透, 以强化内容的传播效果。

创新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记者要在遵守宣传纪律的同时, 积极发挥创造性。在做好常规报道的基础上, 要善于从会议和领导活动中捕捉亮点, 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 让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变得更亲切、更生动。近几年, 郑州日报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好的效果。

关于党代会、人大政协“两会”、市委全会、政府全会等具有严格规范性和程序性的会议报道。这些会议涉及全市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议题, 涉及主要领导同志的具体要求, 必须按照规定动作做好文章, 在保证程序报道准确无误的前提下, 创新报道形式, 丰富报道内容。

关于本市主要领导活动报道。增强工作主动性, 做到有备而去, 努力挖掘出既让领导认可、又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点做文章。同时, 记者应当主动加强与领导的沟通, 特别是与四大班子指定的“审稿负责人”的沟通, 力求使报道意图取得他们的认可。特别是领导深入基层的调研活动, 往往有一定的现场感, 要提前主动与相关领导进行沟通, 在严格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审稿程序的前提下, 力求生动鲜活。

做“巧”会议新闻。要善于从会议中发现问题, 捕捉亮点, 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 还可以根据会议精神或领导讲话精神进行追踪报道。

创新经验性报道。经验性报道是党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写出新意, 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不能仅从工作业务角度去写, 而要从贴近百姓的角度,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报道。

创新典型报道。典型宣传是党报的传统项目, 要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具有时代特征的崇高精神, 着力展现先进典型的本色个性。近年来, 郑州日报先后推出了郭春园、朱和平、任长霞、李隆、沈战东等典型报道, 都取得了较大成功。

电视时政报道如何挖掘民生新闻 篇8

记者要善于平视。时政报道中记者对领导、对群众态度要一致, 不能按过去看领导、轻群众的方法去做。其实领导机关部门的各种政务活动, 从根本上说都是为着老百姓的利益, 而领导下基层的考察、调研活动, 也往往都是带有一定针对性的活动, 通过了解民情、落实政策,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记者采方报道的目的, 就是通过媒体报道架起政府贴近百姓、联系群众的桥梁。记者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学会用平视、辩证的方法看事情, 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 跳出旧有的报道思维模式和套路, 把会议所报道的内容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情感联系起来, 把会议精神的报道做得更活、更生动。因此, 在进行时政报道采访时, 记者的视角应该是全方位的, 平民化的。其中包括电视标题、导语、解说词及画面, 都要缩短和淡化电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

例如:2006年初, 吉林省商业厅、省供销社在磐石市农村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 以解决农民购物安全、放心、经济、方便等问题。今年5月25日, 国家商务部副部长助理黄海来磐石调研, 磐石广播电视台记者在随同领导下乡检查时捕捉到了新闻亮点, 报道了一个小食品店规范进货渠道后, 在半个月时间内, 收入大幅度提高。画面中农村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新鲜的蛋糕, 国家、省市领导与村民亲切交谈富有表现力的镜头, 无不表现了记者在时政报道中的民生意识、平民视角。

语言文字要通俗、口语化。时政报道由于地位特殊, 电视解说词往往会出现只满足于机械、教条地照搬照抄会议或讲话内容的现象, 影响了报道的指导性和视听效果。

新闻报道有规律却没有模式, 为什么时政报道总要板着面孔呢?其实时政报道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只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记者抓住时政报道中的新闻亮点以后, 在后期写作、编播中没有用通俗易懂的解说词说明报道的内容。如果解说词写得通俗, 尽量少用生僻字、长句复句, 观众容易理解就喜欢听。因此, 在时政报道中, 空话大话套话少写, 居高临下的口气少用, 遣词造句越朴实越亲切越好, 这样与观众的距离更近, 报道就更有亲和力和贴近性。

画面要让观众喜闻乐见。时政报道由于带有一定的政治性, 画面的表现比较规范和严肃。百姓关注的相关信息往往蕴藏在这些画面中, 此时, 如果记者能把挖掘出的民生信息加以收集整理, 就可能是一篇受社会关注的好报道。

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是一项民心工程, 德政工程, 也是百姓关注的焦点, 今年4月, 磐石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 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进行全面部署。记者会后就对棚户区改造的诸多问题采访了市领导、城建局负责人和部分拆迁户。为使这项惠民工程顺利展开, 市里抽调一批懂政策、善攻关的宣传队伍, 做拆迁户思想工作,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取得了拆迁户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新闻节目播出后, 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收到了最佳的社会效果。

要善于挖掘时政报道中的民生信息。新闻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说, 基层的许多时政活动大部分是与民生相关的信息, 关键看记者是否留心。比如:领导调研、视察, 通常写法都是领导先后察看了什么, 领导又说了什么, 最后作什么重要指示等。但如果我们能从会议、调研、视察等活动的圈子里跳出来, 并通过这些活动中提供的新闻线索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关键还要看记者能否深入采访挖掘。

上一篇:听力技巧的指导论文下一篇:注重评价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