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

2024-10-3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通用12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 篇1

摘要:随着绿色环保理念以及生态理念的推行, 使得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此外, 近年来, 我国园林工程的数量逐年增加, 因此, 在整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 现场的管理监督工作就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这一环节不但会对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还会对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的效益产生影响。通过对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 提出了优化管理方式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建议, 对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 可以说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就是风景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的形象和窗口。这就要求相关绿化施工企业要不断对现场管理工作加以完善, 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

1 风景园林绿化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内容

1.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 相关施工人员应该结合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还要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 对现场的填土情况进行细致地勘察, 从而能够更加详细了解土壤性能, 对性能不合适的土壤要进行及时更换。在对绿化工程施工的工期以及施工的方案加以确定之后, 就需要对绿化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 制定出合理的劳动计划,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促进他们安全意识的全面提高。

1.2 审查园林材料的质量

在整个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之中, 施工的技术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因此, 只有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才能够确保整个园林施工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园林建筑材料进行审查和控制, 做好材料运输过程的保护工作。

1.3 对定点放线进行调整

在一般情况之下, 定点放线需要有准确的位置, 还要将中心进行标明。对于种植槽来说, 施工人员应该对边线加以注明。如果放线过程中遇到了异常情况, 就需要施工人员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来对此加以调整, 还要对株间的距离加以控制, 这样才能够确保种植效果的取得, 使得定点放线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需求。

1.4 处理好土壤的性能

影响土壤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壤的内部结构, 它可以决定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还会对日后植物的生产状态产生重要影响。所以,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就要做好对土壤的检测工作, 对土壤的理化性能进行分析, 将消毒和客土等环节结合起来, 促进土壤质量的改善, 使之能够更加满足植物的生长所需。

2 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建议

2.1 建立起安全管理机制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经理部需要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 定期组织安全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从而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此外, 工程施工的单位还要将施工安全的具体标准考虑在内, 从而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监督控制力度, 使建造出的风景园林质量能够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2.2 优化安全计划

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前期, 应设计出安全施工的方案, 并且将方案交到工程监理会进行审核, 只有审核合格之后才能够按照方案来进行施工。在通常情况之下, 项目的安全计划主要包括了对工程施工情况的介绍, 对安全控制目标的设立以及职权的划分等。

2.3 创建保障机制

在进行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安全保障机制的创建时, 应该将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 例如, 工程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 工程施工中具体的操作流程, 以及施工的安全准则等, 积极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来确保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 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完成。

2.4 加强成本控制

当前, 我国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采购策划、预算控制、任务分配以及质量管理等。采购人员需要按照采购计划来开展采购工作, 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防止出现工程成本增多的情况。还要加强对预算的控制, 使得各个部门能够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提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 降低施工能耗。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 降低不必要的工程支出, 这样不但可以确保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还可以保证施工进度。

3 结语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 这就要求相关施工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管理知识, 还要控制施工的具体流程, 从而使得园林绿化工程能够满足预期的施工要求, 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邓泽进.浅谈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0)

[2] 翁磊.园林绿化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 篇2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纯的物质生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基础上,风景园林设计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能够开拓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更加贴近大自然,更极大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1地域性内涵

1.1地域性概念

相关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认为,地域性,是指跟一个地区的本性或跟其它地区相比较的特性,或者也可以说,地域性是将一个的地区的自然中的景观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内涵等综合起来的特性。也有学者认为,对某个特定的地域来讲,地域性是综合了一切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自然景观,将他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所具备的特性,这也是划分地域的标准。在我看来,地域性是在地域划分中,能够将这个地域和其它地域区分开来的特殊属性,这是划分地域很重要的一个标准,通常情况下,这种标准是用文化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但它的呈现形态不仅仅拘泥于文化形态。

1.2地域性的属性

第一点属性是动态变化性。通过对地域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要素的影响,简介作用在城市、景观和建筑上;不属于本土形式,或外来风格的直接殖民。以上两种是体现动态变化性的两个方面。地域性的第二点属性,是系统性。地域性的第三点属性,是外在的多元化差异性。这种属性,是从宏观层面的角度来展现的,是对多个不同的地域风格的景观进行比较。地域性的第四点属性,是内在趋同性。在地域的空间范围内,地域划分的主要因素,有着其普遍性和代表性。

2现代风景园林的地域特征

2.1地域自然特征

2.1.1地质地貌

人类的一切活动们都是在土地上进行的。土壤的表层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这就导致了土壤类型的多样化,岩石更是不断在不断风化。园林景观有着其独特的地域色彩,跟土质情况不同,土壤类型多样有着极大的关系,基于此,才有了独特的地域色彩。地球内部不断运动,形成了不同状态,从而出现多种地貌特色。同时,地球受到地壳运用的影响,也会产生如地震之类的地质活动。地质活动多,地貌类型也不断增多。

2.1.2气候气象

大气层处在地球最外部,与地球其它部分相比,大气成活跃程度最高。大气层与人类接触最多,人类在进行活动时,需要大气层的保护,大气层更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础。大气层变化具有周期性,随着大气层的不断变化,地域上也出现了气候,或其它不同的气象。

2.1.3水文条件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进行活动后的必须品。古往今来,水是人们生活和选择居住地区的首要条件。人类近水而居,可见水有多重要。因此,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带肯定是临近水的位置。

2.2地域人文特征

设计流派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形式,虽然他们的风格多样,在风貌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实际上,这些不同的风貌,都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变迁而形成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也造就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展现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中,地域人文特征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历史遗迹,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历史遗留下来的,后人记载下来的能够展现人类历史活动的发展状况的记录,这是地域特征赋予人类的十分重要的财富,为后人研究历史带来了理论指导,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也是记载和传承历史的关键。因此,这告诉我们,在规划园林风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正确利用历史遗迹,从而创造出更具有地域性作品。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更是加入了人文特征,例如在位置地形复杂、地址陡峭的位置,且离湖面非常近,因此在建造建筑的时候,要注意水面涨水对建筑的影响。在比如,在修建别墅的园林景观石,既要保持整体效果,又要展现特殊性,因为别墅里会经常举办各种聚会,要保证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园林景观别墅的时候,要注意布局,保证布局开合有度。同时,在设计中,要保证园林有抑扬顿挫之感,这样景观别墅才能够被当做旅游景点使用。先要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体现出人文精神来,就要将具地域性的人文色彩,加入到园林设计中来,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人文性,也能体现地域性。

3地域特征的视角设计园林景观

(1)气候是影响地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气候的影响下,地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当然,水文、生物等条件,都是受到了气候的影响。受到大气等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是随着季节地域等不断变化的.,因此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环境下生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2)植物在园林中最重要,同时也是建造园林景观的重要条件。气候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风景,也导致植物的品种多种多样。因而,在园林中,类似的植物都不会单个出现,设计师会尽量将他们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群落。优秀的园林设计师,会善于在自然景观中,发展美的植物,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将这些美丽的植物移植到自己的园林设计中来,即使不能真的将植物移植过来,他们也会尽量将这些颜色加入到自己的设计中。(3)在进行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地质和地貌,这是由于不同的地质和地貌,会对园林的设计规划起到不同的影响,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要充分重视地质和地貌。不同的地质和地貌会表现在不同的园林设计上,地域不同,地质地貌特征就会有明显不同。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地质地貌问题,北方的园林和江南的园林风景的不同可以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点。(4)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应当保留当地是历史文化及传统文化遗迹,这是由于历史是十分有价值的记录,记载着当地人在不同时代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记录看到当地人的生活,并且将这些生活状况与地域联系起来,看到其中的重要作用,历史遗迹是地域中宝贵的财富。虽然,我们当下是现代社会,但在建造新的园林,或改造园林时也不可忘记历史,要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特色相结合,赋予园林新的内容和意义,不可将带历史元素的因素抹杀掉。(5)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有着浓厚文明历史的国家。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地域及人类不同的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情。有些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是在不断延续的。因此,在开发建造新的园林景观时,要保留民俗原有的特点,设计师要将这些独特的民俗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在游客观赏景观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

4结束语

当前,园林景观已逐渐成为地域的代表。随着景观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这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景观已不能仅满足于被欣赏,更应该寻求科学、功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并且,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的设计也需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的探讨[J].城市建筑,(1):15.

[2]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11):1-4.

风景园林设计创新探讨 篇3

摘要: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带来学科相互渗透使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因此,对于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人员来说,必需把景观设计与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问题;创新设计

风景园林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类型,其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美化城市形象的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是陶冶人的情操、放松人的紧张情绪的最好场所,还可以改善周围环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保障作用。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大胆加入应用创新意识,在充分体现出现代设计新思路的同时,也要突出一定的传统特色,这样更能体现出园林的使用价值。本文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景园林的创新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园林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一、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1、设计过程缺乏连贯性,造成设计肤浅,不能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特色。现在存在很多园林设计过分的追求规模或者是华丽感等,这就造成了设计过于肤浅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真正需要。比如说在修建综合性公园、滨河绿带、城市广场时,我们不能只重视施工时间的长短,因为真正优秀的园林设计在短期内是完不成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园林设计时间,这样才能设计出质量较高的园林,从而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列植几排树阵,简约有时更能体现效果,朴素本身就是理念,给人简约而不简单的感觉。但很多的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令营造出来的园林景观内容过多,主题不能突出,甚至显得杂乱。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要根据具体的造价、功能、要求等情况来进行设计。

3、缺乏公共参与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它始终维护着人民的利益,于是人民对政府形成了一种信任依赖的关系,另一方面受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公共事务都由政府一手负责,公众很难有机会参与。从而导致城市公共风景园林设计中缺少公众的参与。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的高度集权型和高度计划性,抑制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及个性的发扬和社会批判精神。

4、集中绿地的架空化

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而小区的空间又有限,所以一些配套设施就得转移到地下。通过把小区部分绿地,甚至全部绿地架空来修建地下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等。因为要考虑到顶板承重、排水等因素,所以在大树等的配植设计、栽种造成一定限制,及日后綠化养护要到位,否则从长远看无法保证小区的植物景观及生态健全。

还有的方案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土体情况和基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这样在设计时就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所以这种设计是不可取的。

二、风景园林设计创新的方法

1、生态环保的设计手法

园林设计中的生态环保观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及环保知识与方法,解决园林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是园林生态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体现了园林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场地生态良性循环的尊重、对环境能源的保护利用、对区域协调相容和景观优化利用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规划设计,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设计理念。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生态环保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坚持以生态平衡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态园林已成为现阶段景观设计师最优化的设计方案之一。如上海世博会的园林景观设计,在理念上提出了视觉园林景观最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创造史无前例的园林景观资源、提供多元视点以及保证正常视点的通透性、保证高效的视觉可达性等手段,满足游客对于水、绿、景观标志物等的观赏需求,增加园区的吸引力。

2、运用农业产业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3、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其实这两者都古已有之。在传统园林中,石景、柱廊即可算作硬质景观,而草坪及各类栽植,即可算作软质景观。只不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我们都知道,无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其设计灵感的源泉大都来源于自然,而自然的景观,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季节的变换、草木的荣枯、河流的盈涸,往往使得自然景观最美的一刻稍纵即逝。古典园林对此基本上只能是“顺其自然”而已。现代景观设计则可利用众多的技术手段将之“定格”下来,以令“好景常在”。

4、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大胆尝试应用创新意识,在充分体现出现代设计新思路的同时,也要突出一定的传统特色,把现代精神文化与传统艺术特色做到真正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园林成为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品。

结语: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设计师在创造风景园林时应该从人们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出更加符合的园林作品,这是新时期园林设计理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曼丽.浅谈园林的设计方法和技巧[J].广东科技.2010(10)

[2]钟易欣.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与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13(2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 篇4

1.1“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背景

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 标志着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迈入一个城市化的工业大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出现一系列积极的作用, 如城乡人口转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等, 然而在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兴起中, 也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打破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进程的平衡, 城市雨洪、内涝、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枯竭、水生物部分灭绝等一系列严重生态问题逐渐出现。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 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 还可以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在这种形势下, 海绵城市的建设的实现是建设者们的共同理想。

1.2“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开展的城市建设, 有机结合灰色与绿色基础设施, 让城市犹如海绵一般, 在保证城市水安全基础上, 能够让城市的雨水实现有效的净化、渗透与积存, 从而能够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并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 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经过近几年的时间, 海绵城市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 也上升到很高的高度, 很多城市已经在实际的研究和操作。然而, 建设海绵城市所耗费时间较长, 且过程较为复杂, 涵括了城市建设方方面面, 它不仅仅是一个工程的问题, 而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是全社会的问题, 不是几年几十年完成的问题。

2. 海绵城市理念下, 风景园林与雨洪管理湿地利用的关系

2.1 雨洪控制利用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由于城市化进程带来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和市政排水设施的不健全、规划设计的不合理, 城市雨洪灾害频发, 雨洪的控制和利用的问题也就成为专业人员 (环境、市政、规划、建筑、景观、水利等) 难以回避且必须重视的问题, 如2007年7月18日, 济南遭特大暴雨袭击, 造成数十亿元损失和数十人死亡;2007年7月17日, 重庆遭遇百年一遇大雨, 造成51679万人受灾和多人死亡, 此类事件不胜枚。雨洪控制利用与风景园林设计是关系慎密的, 主要体现在:通过土地、水、环境等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或者说, 在许多情况下和某种程度上雨洪控制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方案必须依赖设计师与其他相关专业工程师共同协作来实现, 反之亦然。

2.2 风景园林设计与湿地生态恢复的关系

目前, 风景园林专业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利用, 仍处于摸索阶段, 但是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湿地生态学等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建设中, 需要衔接性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 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是否能合理、有效地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几个错误的观念

3.1 把污染物排出去

排到哪里都是错误的设计, 而是要治理污染解决污染。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截污、减排、滞留、利用、生态”等关键词上。

3.2 要水系连通

每一个水系都有自己的水系生态, 不同的水系有自己的领地, 适当的水系连通是可以, 但是在水系不通的情况系, 南水北调的方式会让南北之间的水系相互改变。

3.3 湿地治污

当前, 我国乃至权直接的实地生态系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害与改变, 尤其是位于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的湿地, 更是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侵占以及污染, 致使其生态功能下降, 破坏了其生态系统的平衡, 进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然景观衰败、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现象, 湿地治污的观念也就被提出, 这也是我们目前最错误的一个观念, 很多地方用湿地治理污染, 虽然湿地对这些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排解作用, 但是这种观念不可取, 污染物中的重金属是不能靠湿地处理的, 需要污水处理厂要做好污水处理工程。

4. 海绵城市理念下, 风景园林和雨洪控制及其湿地协调规划的措施

4.1 国家主导, 地方投入

在公布的16个海绵城市试点中, 广州也还是淹水了, 第二批的海绵城市大量涌现, 主要是因国家的投入很是吸引眼球, 但是海绵城市应落到实处才是目的。海绵城市GDP是有, 国家投入也是不求回报的问题。总之, 政府要扮演好“决策者”和“指挥者”角色;相关从业人员要扮演好“设计者”和“建设者”角色;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护运营单位要扮演好“养护者”和“守护者”角色;社会公众要争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4.2 多方合作, 多规合一

推广海绵城市是好事, 但是不能成为一种运动, 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需要冷却思考, 海绵城市是一种实践的方式,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而不是传统的景观做景观的事情, 水利做水利的事情, 道路做道路的事情, 各做其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应当由城市规划的源头进行建设, 并在城市不同等级的规划中渗透海绵城市理念, 且实现园林、道路、市政、水利等多部门的相互协调运作。这是一种新的思想, 新的行为, 这需要合作, 需要多规合一。

4.3 相关专业之间应开课互相学习, 风景园林的人要参与雨洪管理和海绵城市

在我们国家, 非常缺少雨洪管理的人才, 过去也没有此课程和专业及成熟的团队, 只有给排水的人, 在国外学习归国工作的也就几十人, 所有的相关的专业包括给排水、道桥专业等都应学习一下风景园林的课程, 这样之间才能有所交流, 而风景园林的专业可以加入一门给排水的课程。雨洪管理和海绵城市是一个空间规划的问题, 光靠水利的人是做不到的, 光靠环保的人也是做不到的, 因为风景园林专业是研究空间规划的, 是懂自然资源的, 自然河流湿地湖泊森林, 是需要进入海绵城市的项目里做一个统筹, 把雨水和生态融入到自然空间, 这是风景园林专业者最擅长的事情, 也需要好好学习水利和水文, 把这些都融入到我们的设计里去, 让它成为景观的一部分。

4.4 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 山塘湿地洼地。

河流景观是河流自己创造的, 尽量少做, 保留原貌, 可以架空, 加点亲水景观即可, 要反省之前的失败, 重新认识我们的工作, 强调从规划入手, 综合整治生态, 强调多规合一, 景观工作者可以不从景观出发, 可以从任何角度出发, 但是一定要根据地方的特点出发, 可以从建筑入手, 景观入手或从环保入手。在实际的湿地恢复工程中, 应将生态学与风景园林设计相结合, 要求风景园林师首先应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 从水质、地下水位、土壤结构、动植物种类, 生物栖息地等层面入手, 由表及里地解读场地, 以保护、修复湿地资源为核心,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性规划方案。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截污、减排、滞留、利用、生态”。

4.5 不同的项目上执行统一的规范时也要有所针对

海绵城市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 建设部出一个统一的标准执行也是不可取的, 大城市和小城市的规模不一样, 雨洪管理治理要有所针对, 北方城市几乎“有河皆枯”, 南方城市几乎“有水皆污”。用统一规范不可取。不同城市的特点特色要抓住, 并且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考虑新城区和老城区问题, 中国的老城区几乎没有办法解决海绵城市的问题, 如美国的老城市纽约, 城市几乎成为灰色的, 地下地铁四通八达, 土壤断层严重, 城市的地下管道遍布, 不是不做老城区, 而是要把资金先投入有希望的新城区, 让城市一点一点变成海绵体;地域问题上, 每个城市的资源情况不一样, 滨海、三亚与内陆不一样, 城市的排水系蓄水的能力统土壤结构都是不一样的, 还是要弄清事情的来由, 因地制宜的对待。

4.6 重视管理, 规范和法律控制

真正把海绵城市雨洪做好, 靠的不是技术而是管理, 规范和法律, 需要开发商共同完成, 所以有效的管理生态和雨水是建立海绵城市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有的开发项目, 不管是社区项目还是新城规划, 都必须做到雨洪平衡, 要求必须达到地表径流不会增加, 达到地表径流峰值的时间不会缩短这两个要求, 也就要建设蓄水池, 有蓄水系统。城市规划要根据自然系统来设计, 所有的开发项目都要保证雨水的平衡, 而不是做透水砖完成, 并且很多透水砖的材料大都不合格, 在冰冻的地方有透水混凝土的项目用不了多少年就会冻裂, 这些都需要有正规的管理办法, 规范和法律来控制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其规划质量与各类城市问题的出现有着重要关系, 海绵城市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问题, 而是一个法律问题, 社会问题, 以及工作方式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公众及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

摘要:通过梳理海绵城市 (LID) 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重要性, 探析风景园林与雨洪管理及与湿地恢复利用的关系, 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与风景园林规划、雨洪治理及湿地恢复和利用息息相关, 并有针对性地剖析城市发展中, 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 风景园林和雨洪控制及其湿地协调规划的措施。总之, 海绵城市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问题, 而是一个法律问题, 社会问题, 以及工作方式的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雨洪控制,湿地恢复利用

参考文献

[1]苏义敬, 王思思, 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 2014 (3) :39-43.

风景园林设计师手册 篇5

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笔者在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供读者参考讨论。

园路的功能

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回想杭州胡绪渭先生在讲解花港观鱼牡丹园时,对“梅影坡”的分析论述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对着梅桩,铺砌其倒影的地面。此情此景,让人浮相联翩,流连忘返。

园路的类型和尺度

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

这里要强调的有三点:

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

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

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草地,被喻为金子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

因。现在很多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设投资,也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

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园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区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如南汇的滨海人工森林公园。园路的线型

(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树;人行道的宽度加起来是车行道的两倍多。

(3)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见图)。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4)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上海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园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上海园林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例如,在转折处布置一些山石、树木,或者地势升降,做到曲之有理,路在绿地中;而不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为曲而曲,脱离绿地而存在。陈从周说:“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以明·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5)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3。

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和观

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

园路的铺装

建议采块料-砂、石、木、预制品等面层,砂土基层即属该类型园路。这是上可透气,下可渗水的园林--生态--环保道路。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1)符合绿地生态要求。可透气渗水,极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同时减少沟渠外排水量,增加地下水补充。

(2)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自然、野趣,少留人工痕迹。尤其是郊区人工森林这种类型绿地,粗犷一些并无不当。

(3)新建园林,尤其上海园林,往往因地形变更,土方工程使部分、甚至大部分园路、广场处于新填土之上。

(4)园林绿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要不断补充完善。这种路面铺装适于分期建设,甚至临时放个过路沟管,抬高局部路面,也极容易不必如刚性路面那样开肠剖肚。

(5)园林绿地除建设期间外,园路车流频率不高,重型车也不多。

(6)是我国园林传统做法的继承和延伸。

块料路面的铺砌要注意几点:

□广场内同一空间,园路同一走向,用一种式样的铺装较好。这样几个不同地方不同的铺砌,组成全园,达到统一中求变化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园路的铺装来表达园路的不同性质、用途和区域。

□一种类型铺装内,可用不同大小、材质和拼装方式的块料来组成,关键是用什么铺装在什么地方。例如,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要牢固、平坦、防滑、耐磨,线条简洁大方,便于施工和管理。如用同一种石料,变化大小或拼砌方法。小径、小空间、休闲林荫道,可丰富多采一些,如我国古典园林。要深入研究园路所在其他园林要素的特征,以创造富于特色、脍炙人口的铺装来。例如,杭州的竹径通幽,苏州五峰仙馆与鹤所间的仙鹤图与环境融洽一体,诗情画意,跃然纸上。明·计成在《园冶》中对此早有论述“惟所堂广厦中,铺一慨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式宜叠胜,近砌亦可回文,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

□块料的大小、形状,除了要与环境、空间相协调,还要适于自由曲折的线型铺砌,这是施工简易的关键;表面粗细适度,粗要可行儿童车,走高跟鞋,细不致雨天滑倒跌伤、块料尺寸模数,要与路面宽度相协调;使用不同材质块料拼砌,色彩、质感、形状等,对比要强烈。

□块料路面的边缘,要加固。损坏往往从这里开始。

□侧石问题。园路是否放侧石,各有己见。笔者认为要依实而议定:

①看使用清扫机械是否需要有靠边;

②所使用砌块拼砌后,边缘是否整齐;

③侧石是否可起到加固园路边缘的目的;

④最重要的,是园路两侧绿地是否高出路面,在绿化尚未成型时,须以侧石防止水土冲刷。

□建议多采用自然材质块料。接近自然,朴实无华,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甚至于旧料、废料略经加工也可利用为宝。日本有种路面是散铺粗砂,我们过去也有煤屑路面;碎大理石花岗岩板也广为使用,石屑更是常用填料。如今拆房的旧砖瓦,何尝不是传统园路的好材料。

按虹桥花园使用情况,厚150毫米以上块石路面(通车),包含至铺砌完成,价150元/平方米以内,弹街石价100元/平方米以内(以上未包含前期已施工碎石垫层)足比使用砼路而便宜。

园路与种植

(1)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

中心绿岛、回车岛等;

行道树;

花钵、花树坛、树阵;

两侧绿化。

(2)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

(3)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

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

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

在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

(4)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

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者往往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由此带来的是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探讨 篇6

关键词 风景园林;现代设计;发展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02

风景园林的设计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它自身又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其中的园林、风景、景观是相互配合的3种主要因素,从传统的园林到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设计的主要对象以及价值观、实践尺度等都发生了改变,但是与国外的先进风景园林设计还存在差距,所以需要从整体的设计思路来对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形式进行创新探究。

1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整体发展原则

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的整体发展思路应该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首先,应该与城市整体的生态功能相互融合,因为园林的建设属于城市建设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时,应该遵循城市功能发挥的具体需求,将设计目标放在对城市环境生态的完善上,以推动城市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因此,风景园林的设计者需要遵守节约土地、城市与园林建设先协调的原则,将生态环境的改善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目标,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广大居民既是主体,也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服务对象,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要体现人文思想,将人们的具体需求放在首位,树立服务于人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跨越传统园林建设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将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以及对生活的向往作为设计的主要出发点。

2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问题

2.1 风景园林专业性以及现实性的缺乏

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常常会出现脱离实际需求的情况,设计的整体理念以及方案的制定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其中所包含的设计理念也脱离实际显得比较空洞,将一些华丽的因素进行堆砌反而显示出了园林设计的肤浅。例如,城市中的广场以及综合性的公园、道路绿化等这种大型的风景园林设计中,从方案的制定到提交、设计施工这一系列的环节都有时间限制,为符合时间要求,很容易产生设计单调或者敷衍潦草的情况,而这些项目工程都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点,这种实际的设计施工为城市的整体特色环境的营造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此外,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还存在缺乏专业性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促使下,城市建设中存在向经济利益靠拢的趋势,这也对风景园林设计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在设计中,为降低投入成本,常采用专业性比较低的设计方案,对观赏效果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整体上拉低了城市环境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2.2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模仿问题

风景园林的涉及范围广,除了建筑物的用地之外,都属于景观园林。风景园林代表着现代城市的形象,但在现代的景观园林建设当中,抄袭模仿现象严重,不合理移植现象大面积存在[1]。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许多脱离实际的设计思想,如对于本土植物的忽视,对于当下流行的设计风格进行模仿甚至是原样照搬,这种设计思想使得现代风景园林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既无法突显地域特色,也缺乏自主设计上的新意。不同城市的园林建设应该更多考虑自身的城市特点,营造自己的风格类型,而不是对外来文化进行照搬和模仿,这样才能显示出自身的文化内涵,走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之路。

3 现代园林设计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现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大多是管理者意志的体现或者是设计者个人想法的张扬场所,与城市现状的结合力比较弱[2]。城市环境营造建设的主要管理人员常常会因为推动城市发展而走向大兴土木的道路,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加快城市的发展进程,但是这种发展的本质缺失管理者攀比以及不切实际的思想的体现,为了片面的追求政绩的显现,对城市进行不断的建设规划,只是对自身的利益收获的一种满足而已。同时,风景园林设计人员也时常会使用一种套路进行景观设计,这样就很容易出现相似的建设风格。这些都是城市景观建设问题中的主观因素,客观上来说,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地区之间的差异不再明显,在城市建设风格以及景观园林设计上也存在很大的趋同性,这种现象使得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存在许多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问题。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4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方法探讨

4.1 增加公民的参与性,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学性

现代园林设计的目的是更好地提供休息服务的功能,所以风景园林设计的合理性与公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3]。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让公民参与,多听取普通市民的意见,因为园林的设计实质上还是为人们服务的,所以经过大家的意见参与,最终的设计成果就能够体现大众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内容。在园林设计中,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对其进行客观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设计原则,将风景园林设计的创新、准确等的内涵进行展现,将建设项目融入整个城市区域环境中去,形成整体风格上的配合发展,如将各个阶层的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进行明确,依照规定执行各项施工准则,通过科学的分工,提升园林设计的有效性。

4.2 构成艺术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通过运用视觉艺术语言,进行色彩和形体的创造,在设计学中,点是拓展灵感的重要部分,在园林的设计中,点可以代表一个盆栽植物或者一棵树木,或者一个小的建筑物,运用非常广泛[4]。而在点以上就是线,园林设计中包含水平线、斜线等,线条的运用可以给人一种柔和的视觉感受,面包括点与线,是整体园林的设计呈现,还有色彩等,经过这几种因素之间的结合就构成了现代风景园林的大体结构。另外,园林设计还应该注意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融合搭配,吸收优秀的设计理念,并将其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不仅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传承,也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环境建设的需求,增加现代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园林建设的质量。

5 结语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的初期发展阶段,人们主要重视的是城市中基础设施方面的完善,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中,人们对建筑中的环境营造有了新的认知,风景园林设计也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对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解决其中的问题,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峰.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144.

[2]朱宝根,赵纪良,冯大银.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研究[J].门窗,2014(5):241-242.

[3]牟夏.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构成艺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2):169-170.

[4]韩晓亮.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4):192,195.

浅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篇7

1 地域特征介绍

1.1 自然特征

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导致了在不同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的自然特征, 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受到单一的自然元素影响, 也受到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植被以及动物等因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1.2 人文特征

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了影响, 渐渐形成了人为环境, 人为特征的出现使得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加速或者减慢的现象。在生产力不断发展过程中, 人类对地理环境进行了更加深入和更加广泛的影响。

2 地理特征的内容阐述

地域特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分别是地域自然特征和地域人文特征, 在对地域特征进行研究时, 可以从这两方面来进行研究, 综合地理学相关的理论和现实习惯, 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2.1 对地域自然特征主要内容的研究

自然规律具有不可抗拒的特点, 因此,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特征, 主要包含着气候、地质、地貌、植被、水文以及生命界等有机部分, 形成了一个自然综合体。

气候气象。在自然环境中, 地球外圈层的大气是非常活跃的部分, 同时, 其也是满足地球生物能够得到生存的关键因素, 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不同地域特色形成了不同的气候气象特征。

地质地貌。不同的地域在土质以及土壤情况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情况, 这样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特征。地球在不断变化过程中要承担着来自自身的内力作用, 同时, 还要承担着一定的外力作用, 形成了地球表面非常丰富的地貌特征。

植被。植被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人类居住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对这个因素进行重视。在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中, 植被是主要的设计以及规划对象, 是体现风景园林生态属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也是环境建设以及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影响因子, 因此, 风景园林景观在建设过程中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

水文条件。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中的重要资源, 同时, 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的很多园林景观建设中对水资源的影响因素也比较重视, 以山和水为自然景观的设计非常常见。

2.2 地域人文特征

在对人文特征进行研究过程中, 要以地理环境为基础, 对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具有特色的人文环境进行研究, 不同的地域在发展和产生过程中, 有着不同的历史, 在对历史背景进行研究过程中, 要对不同的地域发展线索进行研究, 同时, 对人文特征以及变化进行研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 宏观的整体效果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对地域历史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 同时, 将风景园林和历史遗迹进行充分的结合。地理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国和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传统习惯, 因此,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也会将这些因素进行融入, 使得传统的民俗和风情得到传承。

3 影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

3.1 自然特征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 要对不同自然特征进行更好的利用, 对地质地貌、植被、气候条件等因子都不是以个体形式单独存在, 因此, 各种各样的自然特征因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出现复杂的联系。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对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充分的研究, 同时, 对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进行保证。

3.2 地域人文特征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与应用尊重地域人文特征并使之获得延续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不管是哪一种园林设计流派, 也不管其设计风格会是哪一种样式, 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时期下, 社会环境同自然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都存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科学技术背景。在这种情况下, 地域人文特征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并且它在设计实践的实际应用手法上同样具有多样性, 且十分有效。

3.3 遗迹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历史遗迹指的是人类在某一地域范围内进行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印记, 此类印记能够直接反映出人们同地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 是地域特征存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需要重视对遗迹的利用与保存, 以尊重历史为前提, 合理地对旧有景观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改造, 而不是进行随意的破坏。

3.4 人文符号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园林设计作品中, 可以发现很多人文符号的运用。例如, 在1972年所设计完成的富兰克林纪念馆, 设计师就把纪念馆的主体放于地下, 把原有的富兰克林故居建筑作为了一种人文符号来进行应用。通过不锈钢架子进行故居建筑轮廓勾画等手法, 就是通过景观进行营造, 使场景具有了符号化的特点, 用来表现旧建筑所具有的灵魂, 保证整个景观的细节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情趣。

3.5 民俗风情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在中国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随着各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与生活习惯, 形成了不同的民俗风情。所有的民俗风情发展到今天, 同样对地域开发和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进行概念规划过程中, 需要对地域所具有的民俗风情进行深入挖掘, 并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进行表达。

3.6 社会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面貌和风格, 同传统园林设计存在着巨大差别, 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时代的不同。现代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需要具有满足市民进行休闲活动的社会功能, 所以, 现代园林作品更应该表现的是开放的状态, 设计各种类型的场地用于满足人们的各类需求。在园林设计理念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把社会公益性作为园林设计前提, 时刻同时代需求相联系, 通过先进的理念与技术方法进行园林建设的指导工作。

4 结束语

风景园林景观作品要对地域特征进行尊重, 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地域特征进行重视,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特征, 使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地域特色, 同时, 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于家利.黑龙江风景园林建设的弊端与发展方向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1) .

[2]叶文艳, 袁剑华.“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园林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2) .

小议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篇8

在二十世纪初期, 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到了二十一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城市的时代, 因为在二零零七年, 城市人口在历史上第一次达到了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 世界总人口将超过一百亿, 其中, 大部分增长都在城市。城市化进程正在世界各个领域以不同的速度发生,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 中国将会建造很多超百万的城市, 从这一点来说, 中国可以成为一个实验室, 让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如何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规划和设计城市, 适应新的城市人口。

2 生态设计的概念

生态设计是指注重对自然生态的维护和协调, 以及人为的生态环境设计。将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渗透到设计过程汇总, 使设计师在塑造物质、能量的过程中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而不是“人类中心论”或“自然决定论”, 设计的最终目的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是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以生态思维为其核心, 强调对生态过程的组织和条理, 强调艺术和美的表达与再现。设计者在设计时, 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 而对被破坏的场地, 设计师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3 风景园林设计的一般原则

首先是最少干扰原则风景园林设计时在一定的场地上进行的, 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干扰, 生态的生态的设计会把干扰降到最低, 并且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 增强生物多样性。

其次是4R原则一是缩减使用 (Reduce) 减少对建筑材料, 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二是再利用 (Reuse) , 在符合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建进行再利用;三是再生 (Recycle) 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 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四是Renewable, 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

4 如何做好风景园林设计

设计者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 要形成和锻炼思维活跃程度的能力、轻重取舍的决断能力以及时间合理安排的能力。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新与旧的知识建立联系风景园林设计要合乎规范, 参照常识, 一方面使设计方案循规蹈矩, 另一方面要避免出现破绽, 风景园林设计应和各自的生活经历相结合, 一个人的设计无不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态度、其价值观、人生观等。二是分析与表达中提纲挈领对场地的分析能力是生成设计方案的基础, 首先要求在构思过程中通过与草图的互动逐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注重草图的构思过程, 现状分析和构思立意紧密交融、互为参考, 设计逐步深入, 分别解决不同深度的问题, 在分析时抓住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前阶段的联系, 以有效的草图表达活跃的思维并将其梳理清晰, 稳步推进设计方案趋于成熟。草图应突出重点, 杂乱有章, 形成合力的草图符号, 养成良好的草图构思习惯。三是构思与设计如行云流水设计是多解的过程, 设计者针对某一设计课题可以做出多解解决, 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层面都可以有若干种选择, 设计者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嫉妒发散, 但应该逐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判断、获取和断定能力, 设计者在设计中遇到卡壳和停滞的情况时, 应该逐步学会如何规避和暂时转移注意力的技巧, 应让手下的草图与头脑中的意象互相激发、催动、交互推进, 或者说以手代脑、以脑驭手。如果一味强迫自己投入, 则思维却难以打开, 身体一旦疲劳则很难继续设计。作者有时采用暂时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比如吃一块糖和巧克力, 喝一点儿水, 或者在草稿纸上画一个简单的不想干的形体, 就可以解除大脑暂时休克的问题, 使构思与设计如行云流水。四是元素与组合要形神兼备风景园林设计要掌握各种常见的布局手法, 对园林要素的功能、形式、特点, 比例和尺度具有准确的把握, 这样表达在图纸上的设计才可信、悦目。我们要知道一个原始道理, 亦即“合理的东西也是美的同喜”这一理念。任何一块设计场地, 总是有各种园林要素组合在一起的, 形成相对完整的功能和景观模块, 可以比喻成搭积木, 选择恰当的基本模块以得体的方式组合成高一级的模块, 在逐次形成变化的统一的整体。因此, 如何设计者在平时对基本的功能模块认真推敲, 将精彩的组合谙熟于心, 则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设计语汇积累。风景园林设计的艺术原则和手法很多, 其宗旨是整体和局部上形成有机协同的关系, 平衡, 有机, 形神兼备。五是内外兼修与全局思想观内外兼修是风景园林设计、建筑及城市规划从业者的基本素质。古语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风景园林设计需要设计者具备很多能力, 比如书写能力, 包括语文能力和秀美的字体书写能力;绘画能力包括绘制骨架的能力和驾驭颜料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在总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鸟瞰图、分析图和文字说明等成果中充分予以表现, 这就要求除了好的理念, 好的构图外, 还要有好的表现。总平面图、透视图和鸟瞰图最为重要, 此外, 书写工整、条理清晰的文字说明、标注也体现了设计者的基本素质, 其中景名的选取不可忽视, 好的景名能点出景点的功能、景象、意境,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的各种成果要集中在一张或多张图纸上, 各种专项图和文字说明的排布将影响整个图面的效果, 因此在表现和展示上不仅每张图和文字说明本身要力争完善, 还要注意排版时的整体效果。

如何达到上述这几个方面要求的能力呢?设计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 表现能力和方案设计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差的表现会制约方案设计能力的提高, 方案设计能力的提升需要很长时间。另外, 生态理念, 环境危机都需要设计师的目光放得更远更广, 就是全局思想观。所以, 任何一项设计都离不开这样一个过程:大—小—大, 前者的大, 大局, 大环境, 比如做某市的公园设计, 分析要从城市绿地系统开始综合考虑, 确定初步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小, 就场地而言, 要充分发掘场地特征, 做符合场地的设计, 明确设计目标。后者的大, 是回到前者的大, 不要顾此失彼, 做后面的设计忘记前面的设计, 只看到场地的特点, 而无视前者大中的初步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

5 总结

风景园林设计可持续发展将在现在和未来的城市中成功或者失败。城市可持续发展可以被理解为城市中特定的支持人口增长的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设计专业领域可以通过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整合生态系统服务, 纳入基础设施、环境和绿色系统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 具体的挑战, 并且在每个城市都不尽相同, 设计者们必须找到和测试新的想法, 测试这些想法在特定条件和未知下是如何随时间推移而作用的。如果规划者和设计者可以有效地实现适应性设计, 他们会意识到从城市化的过程中学习与获益的可能性。这样的画, 城市化进程将能够从一个已察觉的人类问题开始转变, 转变成新思路和新实践的源头, 而这个源头将可能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产生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4, 4.

[2]徐振, 韩凌云.风景园林快题设计与表现[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田大方, 毕迎春, 毛靓.风景园林建筑快速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 篇9

1 我国现代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号召, 园林规划设计也开始更加重视生态和节约问题, 但是, 生态园林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目前, 我国园林规划设计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忽视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植物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核心内容。植物设计的好坏是评价园林工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它最能够体现园林设计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这一目的。理论上植物设计非常重要, 但是目前园林景观设计却常常忽略植物设计。 (2) 规划设计环节偏重于描述性文字而缺少相关的科学技术措施设计。由于植物设计的重要性没有被体现, 导致植物设计的内容也缺乏实践性。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中对于植物设计的描述仅仅体现在理论上和文字上, 缺乏技术指导, 导致植物设计水平低下, 树种单一、搭配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3) 景观风、崇洋风、奢侈风随处可见。一些城市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仅仅从风景园林的视觉效果考虑, 在不顾及植物生态习性的条件下强制栽培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植物。还有一些城市崇洋媚外, 将国外的景观设计照搬到当地, 忽视了本土文化, 导致风景园林落入俗套。这些风气的存在不仅不能达到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 还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比如, 安徽合肥从越南引进的“天价”紫薇, 由于栽植气候和土壤等原因不适合导致集体死亡, 不仅不能够美化城市, 还会造成浪费现象。 (4) 目前植物设计存在一些误区。相关部门对于植物设计的认识不够全面, 人为植物设计不需要投入过多。即使施工单位关注植物谁, 也仅仅是将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与普通设计混为一谈。或者是直接照搬其它设计手法, 导致园林景观设计大众化严重。

植物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涉及范围广泛, 需要设计人员对当地的生态气候和土壤环境有足够的了解, 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配置方案、色彩方案, 同时, 植物种植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 这些都使设计师力不从心, 有些设计师面对复杂的条件, 采取敷衍和逃避的策略, 导致植物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2 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园林规划

2.1 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园林的建设

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美化生态环境, 因此, 不能因为园林的视觉效果就破坏生态环境。园林规划设计应该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准则, 同时,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植物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 风景园林建设应该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 能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风景园林规划还应该尽量减少建后工作, 减少园林维护成本。

2.2 节约型园林的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

(1) 应用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设计方法。改变以硬质景观为主和不重视绿结构的造园方法, 以合理的植物造景为主, 同时科学确定乔灌草比例和配植方式, 提高生态效益。 (2) 植物造景选用节水植物, 改变植物的浇水方式。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节水植物或者节水种植方式, 复合结构即可增加绿量, 又可避免生态位的竞争, 节省空间和资源, 提高生态效益。又可增加群落的稳定性且耐粗放管理。合理选择浇水方式, 尽量利用降水水源继续浇灌。 (3) 选用乡土植物。乡土树种是最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 合理应用乡土树种即可节省开支, 又可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例如蕨类植物如贯众、井栏边草、石韦、阔鳞鳞毛蕨、斜方复叶耳蕨等在华东地区分布广泛, 抗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 繁殖速度快等特点选用乡土植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不断增多, 同时,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面对新形势,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致力于服务城市居民生活, 改善生态环境。设计人员应该积极研究相关理论,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 扩宽视野, 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为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而努力。鉴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 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新琼.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 (下半月刊) , 2010 (10)

[2]杨媛媛.现代城市公园发展趋势探讨——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 (下半月刊) , 2010 (10)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 篇10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标准也逐日提升, 对于早已满足物质需求的人们而言, 如何提高自身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创造优雅闲适的生活氛围是其现如今所追求的目标, 在此需求基础上, 风景园林施工行业正悄然兴起。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该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鉴于目前在管理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解决, 因此, 提高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1 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现实性意义

风景园林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它的快速发展既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文化的提升, 又能推动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首先,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改善并美化环境, 使城市的面貌变得更加的明亮, 人们生存的环境更加干净清新, 并且对本国的文化有所继承和发展, 令人们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第二, 将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做好, 其实就是为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为生物的生存和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2 目前在管理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缺乏系统健全的管理机制

从宏观角度上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管理机制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具有重大的指导和监管作用, 然而, 目前我国在园林施工管理领域还无法实现管理的系统性, 这直接制约着施工质量的管理效果。

2.2 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风景园林建设行业涉及到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要想保证风景园林的施工效果, 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我国在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管理方面还有失完善, 不仅体现在施工人员队伍, 同时还包括管理者队伍在内。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考核和培训还存在很大空白, 而且, 在从业人员队伍中, 大多数人员的文化水平都偏低, 难以满足该行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

2.3 现场管理杂乱无章

对于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最终要落实在对于具体施工环节的管理过程中, 目前在施工的各项环节中, 施工问题主要包括施工前缺乏详细的施工计划制订, 即使存在施工计划, 也难以严格按照其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设备和用具操作和管理不当, 对施工人员管理不善, 使得施工人员操作标准缺乏统一性, 各自为政, 不能按照管理人员的指示进行操作, 施工效率低下。

3 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效果

3.1 加强施工监理体系建设

保证施工质量离不开有效的施工监管体系, 为此, 要在施工环节中建立施工监理机制并切实发挥其功效, 一方面,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聘用专业的监理人员和团队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全程把关;另一方面, 还可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制度, 实行企业内部监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速度, 还能够保证施工管理质量。

3.2 完善从业人员选拔录用机制, 并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很强, 工序也较为繁琐, 这也就意味着管理人员在选择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的时候, 一定要秉持着公平公正的理念进行挑选, 然后再根据工作人员的特质, 为工作人员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这样, 才能在本质上提升施工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我国的风景园林工程质量也会因此而得到较大的提高。

3.3 建立层级管理机制, 提高管理效率

施工项目经理可以组建施工项目部门, 实行人员分层管理, 以便于将项目管理功能最大化的展现, 从而为工程项目提供最为理想的服务, 实现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对小型的园林工程进行管理时, 可以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 自上而下垂直领导, 这样的管理更加便捷, 更加统一。当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时, 分公司的经理就是现场施工的项目经理, 并且分公司可以组建多个施工队伍。

3.4 加强从业队伍的专业化培养

如今, 我国的高效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各个行业的管理人才进行培养, 但是, 相比较而言, 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还是较少的。因此, 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培养, 与此同时, 相关组织和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 培训的重点一定要符合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现状, 以便于管理人员在接受培训后, 能游刃有余的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3.5 吸取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是由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的, 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时, 要将国内、国外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与风景园林有关的知识和文献相结合, 从而做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理论研究, 这样做出来的研究才能成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基础, 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风景园林建设不仅提升了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树立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增添了力量。高质量的风景园林工程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 而且要以人类的根本需求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进程中, 既存在着大量的机遇, 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挑战, 要想在该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 施工企业就要不断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 在施工中综合考虑人类, 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因素, 使之实现协调平衡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够建设出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并且令人满意的精品风景园林工程。

摘要: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程度逐渐加深, 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在城市中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而且还对环境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如今, 风景园林建设在我国已经逐渐自成体系, 独立为一项新兴产业, 保证其施工的质量是促使其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因此, 有必要完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使风景园林工程更好地为人们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现实性意义,存在问题,提高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 2011 (15) .

[2]肖峰, 周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研[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0) .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 篇11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技术 风景园林 生态辅助设计

中图分类号:TP985 文献标识码:A

1 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现状

计算机一直以来都被大家认为是制图、编程的工具,而很少有人真正的注意到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功能的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人注意到这个作用,它也因此而得到发展,有了更多智能化的处理方式,也运用到了各个方面,包括风景园林规划方面的问题。风景的园林设计一直都被大家认为应该被设计成“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体现,这是设计时的中心环节,重点是突出一种情调,却因此很容易忽视具体的设计,而这一步的设计恰好是计算机辅助方面的设计。

2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规划

2.1 地理信息系统及园林设计

利用地理信息对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的数据进行整理是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用系统中储存的地理方面的信息,来对园林所在地的资源环境等进行评测,并作出调查得出结果,再对其分析,对园林进行合理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中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就是GIS,它不仅能够扩展之前广为使用的AutoCAD等制图软件不含有地理信息的缺陷,还能协助制图,以及信息的录入和分析,大大加快了设计师对园林设计的时间。而且现在使用的GIS在具有这些功能的同时,设计师还能利用它的扩展模块,例如三维分析、网络数据集等工具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用地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信息结合专业知识来设计、规划园林的目的。

2.2生态辅助技术和园林设计

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对环境的自觉保护也成了人们的共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和生态、可持续相关的专业应时而生。与此同时,和生态环境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也得到了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得更加的完善,这些软件可以在园林的设计、规划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基于生态辅助技术的软件可以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特点,做出一些技术性的分析,以求得最优化的设计。这些分析可以是:

(1)气象分析。通过这些软件中的相关知识对气候进行分析,基本确定所属气候带,以及气候的特点。根据园林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特点,以及相关的知识确定分区,明确怎样对园林进行设计规划。

(2)热环境分析。使用DB软件可以分析材料的性能,然后再根据建筑物所应该营造的热环境,来对建筑物外围结构、所用材料进行合适的选取。而且还可以使用DB软件分析建筑物的布局,确定什么样的布局是合适的。

(3)风环境模拟。可以利用PF模块(计算机软件的一种)来对环境的风情况进行模拟,然后对建筑布局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使得建筑群在外界环境中受到风、气压等因素的最小影响,避免严重的风化。还可以在此同时用相应的手段,对园林的室内进行设计,使得室内的通风情况良好,且舒适。

2.3 建造模型和园林设计

我们现在使用的软件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类似于AutoCAD平面制图工具的一系列软件使很多人误会了计算机在园林设计中的真正作用。实际上,计算机辅助制图只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部分,模型的建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那些软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如今的我国,SketchUp由于只关心纯粹的模型建造,以尽可能少的操作方式让设计师来操作软件,已经成为设计师喜爱的软件。虽然它在进行模型建造时可能需要设计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另外,构造模型时过多的强调参数化的运算生成设计,把本就实际的参数化设计变为刻意的、几乎不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建筑的堆砌,让原本很实用的计算机软件变得夸张,误导新的没有经验的设计师,这是不能为人们所容忍的。构造模型,其实就是数据化的处理,以便于计算机的功能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里得到很好地使用。

3 结束语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问题,和计算机辅助功能的运用结合到一起,既可以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对设计、规划出更合理、美好的的风景园林大有裨益,因此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篇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计算机的辅助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规划中的重要作用,要在不同的设计中使用不同的计算机辅助的功能,以求达到最好的设计。要改变以前对计算机辅助功能的狭隘认识,改变对参数化设计的错误的看法,真正的使计算机的辅助技术在园林的设计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敏青,熊志坚,王会一,张雷.三维CAD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2] 包瑞清.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3] 侯碧清.“3S”在株洲园林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园林,2004.05.

[4] 蔡凌豪.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数字策略浅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05.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篇12

现今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作品比较模式化, 设计理念较为空洞, 使得很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案失去了传统的特色效果, 重视量产化以及肤浅的花哨设计, 或者在设计时盲目的跟风名品园林, 只重视形式上的园林美, 却忽略了风景园林的功能作用, 这样的设计必然会缺乏人性的需求与关怀, 使得风景园林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满足不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就更谈不上风景园林的创新规划设计。

2 风景园林的分类

风景园林是一种艺术, 是人们通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从而代表自己追求与情感的表现艺术, 这种表现艺术建立在人们对风景园林以及自然的认知上。通常风景园林的作品风格表现了设计师的艺术追求。风景园林若是从传统角度出发来划分, 主要为表现主义的风景园林以及浪漫主义的风景园林, 而若是按照风景园林的历史风格来划分的话, 不同的风景园林风格会表现出不同的设计艺术。比如, 西方古典类型的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时以结构主义为主要风格, 辅助表现主义以及浪漫主义, 西方古典园林大多都不写实;现代主义的风景园林大多都是以结构主义为主要风格, 辅助写实主义, 较少应用表现主义与浪漫主义;我国传统江南园林, 主要应用功能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辅助兼顾为表现主义与结构主义。

3 我国风景园林传统规划设计中创新因素的借鉴

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倾向于浪漫主义的艺术表达思维, 风景园林也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 中国上千年的历史, 有着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营造方法与创作语言, 并且这些传统风景园林的的设计理念与规划思想有着很多现代园林建设可以借鉴的创新元素, 以下进行分析:

3.1 传统风景园林的诗意与自然

中国人对居住环境的理想追求就是诗意与自然, 传统的古诗词中就由很多关于山水园林诗的出现, 还有很多山水画, 表现出了自然的美, 还表现出了人们追求自然, 追求美的思想追求。这些诗意自然表达出了人们对自然和谐统一的追求。而诗意自然也影响着我国风景园林的艺术设计与创作, 历史传统的风景原理理念强调自然乐趣, 反对人们对自然的各种雕凿与破坏, 而这种尊重自然, 追求自然美的理念是当今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最珍贵的思想, 也是创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思想。

3.2 传统风景园林的民族文化

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包括艺术、文学与哲学, 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比较鲜明的自然特性。中国是对自然追求最高, 理解自然最透彻的一个民族,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中国古代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自然山水观念, 人们将自然界的山水万物赋予了灵魂。人类祖先、神明与山水的意志与情感都联系在了一起, 自然不仅是为人们游山玩水提供了空间, 还成为人们对自然情感抒发的对象, 而传统风景园林的空间构架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风景园林的整体氛围基调。这些都是现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理念。

3.3 传统风景园林的自然元素与生命材料

风景园林中应用的材料大多都是有生命的, 只有有生命的元素才可以与自然元素配合共鸣, 给人以人心自然的感受。在风景园林中, 应用四季植物可以表现生命的周期与季节的变化, 而添加花、草、虫、鸟、鱼等, 表现了生命与天真, 而水元素则表现了生命涌动的生生不息之感。山峰与石头则代表了大自然的组合机理, 这些生命元素组成了整个园林的灵魂, 园林内的花园可以与建筑相协调, 利用山、水不仅满足了园林设计的美学要求, 也满足了自然生态的要求, 是风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 这些生命元素联系着园林与自然, 也联系着自然与人类。

4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几创新思维的建议

4.1 可以使大众参与园林规划的设计, 提供创新意见

目前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场合, 人们是风景园林的直接使用者, 因此风景园林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今风景园林的受益者、设计者与决策者之间存在空隙, 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想要创新思维, 就需要汲取群众的意见与期许, 以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基础, 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群众力量是强大的, 将群众参与到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可以迸发出较多创新的建议与思维, 通过设计者、受益者以及决策者之间的互相平衡与制约, 能够最大化的克服风景园林设计的局限性, 还可以提高人们对风景园林的理解, 全民参与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避免风景园林设计的不合理事情发生, 从而促进我国风景园林创新规划设计的发展。

4.2 将传统园林的艺术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完善, 现在已经被人们与社会广泛认可。目前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主要趋向于现代化风景园林, 这是基于时代背景产生的。现今我们的生活与传统生活有着很大的区别, 但是在风景园林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上, 我们应该延续传统自然的理念。在创新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 单独只考虑到现代设计方法或者是传统设计方法都比较片面。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借鉴传统风景园林中有价值的理念, 使之灵活的融入到现代化的风景园林中, 不仅可以为现代风景园林添加独特的传统艺术色彩, 还可以弘扬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在规划设计时, 我们要总结传统风景园林可借鉴的艺术元素,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的思维, 创新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促进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

4.3 灵活应用空间, 使园林规划满足生态环境要求

我国传统风景园林的主体就是空间布置与空间的序列组织好空间的序列, 可以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我国传统的风景园林中有着比较鲜明的空间特点, 在空间布置时, 综合应用框景、对镜以及借景等规划设计方法, 从而创作出迂回曲折充满诗意与惊喜的空间序列, 通过在风景园林的重要位置, 精心的设计最佳视点, 从而将视线组织到某一点, 提高风景园林景观的动静之美。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要合理的应用空间, 从而提升风景园林内的绿化面积, 保护生态环境, 风景园林规划的时候要与城市实际状况以及生态要求相结合, 从而改善城市的综合生态环境。

4.4 应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功能作用创新思维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的一个特点就是既要满足人们情感丰富的表达, 又要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的各项功能需求。我国的私家园林具有较为深刻的情感策划与意境的系统表达, 一个小江南园林, 某个布局环境, 某个时候, 甚至能够给人们以怎样的联想与心境都经过了精密细心的计划, 使得江南园林不仅能满足功能的需求, 还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在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我们要加入创新思维, 也就是要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需求的功能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

5 结束语

总之, 现今创新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作, 我们不仅要借鉴世界上优秀的风景园林风格, 利用他们的艺术思维, 还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只有把握好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创新思维, 才能够促进风景园林的发展, 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发扬光大, 传承下去。

摘要: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是一个比较系统且全面的工作, 而如何做好风景园林的创新规划设计是现今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借鉴优秀园林设计的艺术经验, 将园林设计规划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 从而创新思维, 达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特色效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思维应该从心理学、美学以及行为学的角度出发。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张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01 (5) :13~18.

[2]王艳, 潘曲波.浅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5, 03 (7) :23~27.

[3]徐朱峰, 孙益丹.关于中国风景园林标准分析及其现状探讨[J].现代园艺, 2013, 04 (12) :21~25.

上一篇:水库工程勘查下一篇:IPTV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