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词术语(共12篇)
医学名词术语 篇1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 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 (Me SH)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 于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 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W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 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 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医学名词术语 篇2
1怒发冲冠。(打一化学名词)——气态 2冰河消尽始行舟。(打一化学名词)——溶解度
3屡战屡败。(打一化学名词)——负极 4取而代之。(打一化学反应名称)——置换
5小处着眼。(打一哲学名词)——微观 6冰雪酥(打一化学用语)——硬水软化
7辞别儿女(打一化学名词)——离子 8不阴不阳,身居中央,奔出体外,穿透洞墙—中子
9贾政讯宝玉。(打一微观粒子)——质子 10吹断檐间积雨声(打一化学名词)——滴定终点
11囝。(打一微观粒子名称)——中子 12不要这么多雪(打一化学名词)——冷却
13申公豹填北海眼(打一化学名词)——活塞 14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化学名词)—环境保护
15解冻(打一化学名词)——硬水软化 16尝药(打一化学名词)——试剂
17六十秒一一说明(打一化学名词)——分解 18团结一起(打一化学名词)——化合
19饥寒交迫(打一化学术语)——不饱和 20换汤不换药(打一化学名词)——还原剂
21赓酬终日自忘饥(打一化学名词)——不饱和 22一方都是吃斋人(打一化学名词)——同位素
23故态复萌
(打一化学术语)——还原 24物归原主(打一化学名词)
还原
25内部团结
(打一化学名词)
中和 26轻而易举算方程(打一化学术语)——
溶解
27怒形于色(打一化学名词)
气态 28用暴力制服(打一化学名词)——压强
29消防队动向(打一化学名词)——着火点 30大杂烩(打一化学名词)——混合物
31计算机解题(打一化学名词)电解 32恢复庐山真面目(打一化学名词)
还原
33引火烧身(打一化学名词)
自燃 34丰衣足食,天下太平(打一化学名词)
饱和
35雪拥蓝关马不前(打一化学名词)—冷却 36第一道菜(打一化学名词)——元素
37助人为乐,促成姻缘;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打一化学名词)催化剂 38老俩口,争儿郎(打一微观粒子)分子 39顶替(打一化学名词)置换
40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一化学名词 复分解 41满座衣冠似雪(打一化学名词)——同位素
42海上生明月(打一化学名词)——光合作用 43中秋月皎明
(打一化学名词)—— 元素 44鄙人全身色紫红,传热导电有奇功;投入仙水棕烟起,绿水翻滚吾消溶;波涛涌上铁架山,水过山波一片红 ——两个化学反应
医学名词术语 篇3
访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和认识术语工作在政府、知识传播、工业与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术语工作给国家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了解现代术语学发展的趋势与欧洲已经实现的现代化术语工作方案;探讨今后国际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
代表团团长为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出版图书情报委主任郭传杰研究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名词委副主任朱作言院士。代表团成员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发展司副司长李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田胜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新技术部主任刘霜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潘书祥等。
这些成员分别代表着中国主要从事术语工作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中国术语网组织、东亚术语论坛和中国大百科术语中心等单位和组织,以及这些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中国科技名词代表团这次访问的几家有代表性的欧洲术语机构和组织是西班牙加泰隆语术语工作协调中心(TermCat)、芬兰总理办公室政府术语服务处、芬兰技术术语中心(TSK)、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BMF)与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UNESCO德国委员会和德语术语文献信息中心(DeuTerm)。这些机构和组织对代表团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作了详尽的工作介绍。
这次访问使代表团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感受到:社会各领域广泛需要高质量的术语工作;术语工作是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同时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建设;国家、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是获得高质量术语工作的重要保障;国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更加体现出术语工作的重要性;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是术语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
结合上述体会,针对中国的术语工作现状,代表团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强我国术语工作的内在实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与国际术语界的合作领域。并对今后中国术语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注意现代术语学理论与工作方法的教育与普及。努力谋求在大学设置系统的术语学课程,并探讨开办术语学远程教育(elearning)的网络体系。
二是中国术语工作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在中国的术语机构之间应该进行理论、方法和协作等方面的沟通,互通有无,以增强中国术语工作的整体实力和协调发展。
三是中国国内术语资源的网络化整合。各方要加强合作,进一步完善落实形成"中国术语知识库体系"的初步设想。
四是要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各种形式的术语服务。
五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性的与术语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医学名词术语 篇4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 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 (Me SH)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 于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 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W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 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 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名词解释贸易术语 篇5
1、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2、象征性交货——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货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过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3、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指中等货而言。(指农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指某一季度或者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
4、品质公差——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在工业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指标出现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5、品质机动幅度——某些初级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为了便于交易顺利进行,在规定其品质指标的同时,可另订一定的品质机动幅度,允许卖方所交的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
6、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散装货:粮食、矿砂等)
7、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者品牌的包装。(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
8、定牌——卖方按照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者包装上面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品牌。
9、滞期费——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如果未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完成任务,需要向船方缴纳延误船期的罚款。
10、速遣费——如果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在约定的装卸时间内提前完成任务,有利于加快船舶周转,则可以从船方取得奖金。
11、OCP条款——陆上运输通常可到达的地点。OCP地区是以落基山脉为界,其以东地区均定为内陆地区范围。从远东地区向美国OCP地区出口货物,如按OCP条款达成交易,出口上可以享受较低的OCP海运优惠费率,进口商在内陆运输中也可以享受OCP优惠费率。
12、提单(B/L)——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一种证件,它体现了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13、联运提单——在由海运和其他运输方式所组成的联合运输时使用,他是由承运人(或其其代理人)在货物启运地签发运往货物最终目的地的提单,并收取全程运费。
14、过期提单——提单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向银行交单时间超过提单签发日期21天。
15、多式联运单据——证明多式联运合同以及证明多式联运经营人接管货物并且负责按照合同条款交付货物的单据,它由多式联运经营人签发,这种单据应依发货人的选择,或为可转让单据,或为不可转让的单据。
16、共同海损(GA)——载货的船舶在海上遇到灾害、事故,威胁到船货等各方面的共同安全,为了解除这种威胁,维护船货安全,是航程得以继续完成,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造成某些特殊损失或者支出特殊额外费用。
17、舱至舱条款——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明的启运地仓库货储存处所开始,包括正常运输中的海上、陆上、内河、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运抵保险单所载明的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者储存处所,或者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但被保险人的货物在最后到达卸载港卸离海轮后,保险责任以60天为限。
18、联合凭证——是一种更为简化的保险凭证。在我国,保险机构在外贸企业的商业发票上加注保险编号、险别、金额,并加盖保险机构印戳,即作为承保凭证,其余项目以发票所列为准。此种凭证不能转让,目前只适用于香港地区一些中资银行由华商开来的信用证。
19、保险单——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承保证明,是规定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各自权力和义务的契约,当被保险货物遭受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时,它又是保险索赔了理赔的主要依据。
20、对等样品——卖方可以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给买方确认,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称为回样(确认样品)。
21、价格调整条款——在定约时只规定初步价格,同时规定,如原材料价格和共资等发生变化,按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等的变化来计算合同的最终价格。(主要适用于类似生产加工周期较场的机器设备等商品的合同)
22、汇票(Draft)——一个人向另外一个人签发的要求见票时或者在将来的固定时间,或者可以确定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的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23、背书——转让汇票权利的一种手续,就是由汇票抬头人在汇票背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让人的名字,并把汇票交给售让人的行为。
24、支票(Check)——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即存款人签发给银行的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委托命令,出票人在支票上签发一定的金额,要求受票的银行于见票时,立即支付一定金额给特定人或持票人。
25、付款交单D/P——出口人的交单是以进口人的付款为条件。
即期付款交单——银行提示即期汇票和单据,进口人见票时即应付款,并在付清货款后取得单据。
远期付款交单——银行提示远期汇票,进口人审核无误后在汇票上进行承兑,于汇票到期日付清货款后再领取货运单据。
26、承兑交单D/A——出口人的交单以进口人在汇票上承兑为条件,进口人在汇票到期时,方履行付款义务。(只适用于远期汇票的托收)
27、信托收据——进口人借单时提供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文件,用来表示愿意以代收行的受托人身份代为提货、保管、存舱、保险、出售,并承认货物所有权仍归银行。
28、信用证L/C——银行开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也是开证行对受益人的一种保证,只要受益人履行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即受益人只要提交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各种单据,开证行就保证付款。(银行信用)
29、背对背信用证(转开信用证)——受益人要求原证的通知行或其他银行以原证为基础,另开一张内容相似的新的信用证。
医学名词术语 篇6
【关键词】 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4-0004-03
Abstract:Apply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retrieval for searching information in data bases including CNKI,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Zhuang Medicine and research on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erminology of TCM, and it will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n standardization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erminology of Zhuang Medicine.
Keywords: Zhuang Medicine; Termi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Study on standardization
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是指根据相关名词规范准则,借鉴中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与原则,并结合壮医药自身特点选取若干基本壮医药名词术语,对其英译情况、英译标准进行解析,最终为其标准化提供理由及依据。近年来,壮医药的发掘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日渐受到世界各医学领域的关注。因此,研究并制定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是继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之后的另一项首创和重要任务。本文就近30年来壮医药发展现状及相关名词术语英译研究做一回顾。
1 壮医药的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壮医药在机构建立、资源开发、科研立项、临床技术、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方面上的发展均有了质的飞跃。1985年,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建立为壮医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研究基地;1988年,该研究所创办的《民族医药报》为壮医药在广西区内乃至全国的传播奠定了宣传基础;2002年,广西壮医医院建成;2005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壮医药学院为壮医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临床优秀人才,结束了壮医药缺乏正规学历教育的历史。
在壮医药发展的过程中,其独特理论的建立当归功于《中国壮医学》、《中国壮医内科学》等一批壮医药学丛书和系列教材相继出版。2008年,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考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试点,正式将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范畴,规范了壮医药执业标准,壮大了壮医医药人员的队伍,也为壮医药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规范、合法的环境条件[1]。在2009、2011、2013年,广西连续举办了三届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为壮医“走出去”的中国梦带来契机,扩大了壮医药在东盟国际交流圈的影响力,更是引起了西欧、北美及大洋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2-3]。
2 壮医药名词术语的特点
壮医药的传承、发展及创新需要其专业概念作为媒介,而概念的形成则需要壮医药自身的语言作为支撑。因此,明确源语言的特点是做好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的前提。壮医药术语的特点大致归结如下。
2.1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壮医药名词术语具有体现其发源地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的特性。黄汉儒[4]认为,壮族地区地处岭南,具有常年湿热之特性,易生瘴毒,因此临床病症名常以“疹”、“瘴”、“蛊”、“毒”、“风”、“湿”等命名,而以“毒”的病名最为普遍。此外,蓝毓营[5]指出“阴盛阳盛”这一首见于壮医的独特概念的提出与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密不可分的。
2.2 人文性 人文性是壮医药名词术语具有多学科交织相融的特性。邓远美等[6]认为,壮医药是以壮医文化为核心的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产物,如:壮医导引等物理疗法源于壮族歌舞艺术,壮医药“谷道”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壮族稻作文化的影响。蒋筱等[7]提到,“天地人三气同步”学说是壮族先民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对雷、水、花、蛙等为主体的自然崇拜文化群和具有“物我合一”特点的自然观的延伸和发展。
2.3 包容性 包容性是指壮医药名词术语具有借鉴、吸收他系医学理论与文化的特性。莫清莲等[8]认为中医与壮医间的密切联系始于先秦时期的壮汉文化交流。庞声航[9]提到,在宋代中医的“阴阳”概念被引入壮医,用于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某些疾病(包括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并于明代撰修的《广西通志》中载入“壮族民间‘笃信阴阳”一说。此外,王柏灿[10]则认为,壮医药在吸收中原汉文化的同时,还引进了来自“左洞庭,右彭蠡”的苗瑶族文化和部分东南亚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具体表现为壮医部分名词术语、诊疗技法和病症名称的引进,同时结合自身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建立和发展诊疗系统,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壮医药理论体系。
3 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研究与制定
壮医药名词术语翻译旨在为世界各医学领域所认识、了解、接受,甚至在国际上扎根发展壮大,但苦于缺乏既定的英译标准体系,使其在国际的发展轨道上徘徊不前,甚至有所滞步。顾及壮医与中医同属祖国医学分支,在早期人类社会活动中已有交集,具有相似相联的特性,且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已建立国际标准。因此,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原则及方法的标准化制定可依循中医英译的既定标准以行而效之。
3.1 壮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原则制定 参照国内外近年来中医药英译多重标准并对其进行总结,可将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原则大致归为五类,即:对应性、简洁性、民族性、回译性及约定俗成。而壮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原则的规范化可参照具体如下述:
3.1.1 对应性 对应性是指译名词义与源词义相对应。杨海庆[11]提到,对于与源语言在语义上具有统一性及理解性一致的前提下,应努力追求等值翻译。而李蔚等[12]认为,在理解术语深意的基础上,应将“对应性”视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汤思敏[13]提出,英译术语应具备单一、无歧义的特性,此外,也须符合源词与译名在内涵上严格一致的对等。
3.1.2 简洁性 简洁性是指译名非用于释义,须简洁明了,不能过于冗长。贺小英[14]强调,在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过程中,应遵循准确性与简洁性的原则,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剔繁存简的目的。张海红等[15]认为,应注意区分术语命名及内涵解释,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为中医药术语英译的重要原则。肖平[16]则认为,简洁是中医药术语的特点,英译时也应保持,同时,译文的简洁性不仅利于加强回译,能较准确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而且还有利于中医走向世界并保持其固有特色。
3.1.3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译名具有体现本学科所蕴含的人文涵养及思想精髓的特性。李照国[17]提出,虽然“语言国情学”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的绝大多数词语可从别国语言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但实际上一种语言中总是存在着一些反映该民族特有的事物、思想和观念的词语。蒋基昌[18]认为,从文化层面考虑,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因此在名词术语英译上应将其固有特点予以体现。
3.1.4 回译性 回译性是指在结构与形式上,译名与源词须保持一致或相近。李英照等[19]认为,若翻译是在跨文化的双向交流活动中进行,则回译性显得尤为重要,而中医英译正是这种条件下诞生的典型代表,因此中医英译的回译性极具研究价值。同样,牛喘月[20]提出,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中,回译性可以较好地实现文字信息及文化信息双重双向、质优效高的传递。
3.1.5 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是指目前已通行的译名,虽与前述原则不完全相符,但仍予以采用。李永安[21]提出,作为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约定俗成在英译过程中起到了统一规范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混淆用词。张顺生[22]认为,“约定俗成”是人类语言最重要的特质,是人类社会在起源初始阶段进行有效交流的根基,而翻译作为人类活动的交流手段之一亦当具有此种特性。李照国[23]也提到,“约定俗成”的译名早已深入人心,若弃之不用,则会加重用语负担以及交流障碍。
3.2 壮医药名词术语的英译方法制定 迄今,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空缺需要借助既定的中医药英译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因此,不仅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需要规范化,同时,其译法的制定始终也要依据中医药词术语英译标准进行。究其众多既定译法,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直译法、意译法及音译法。
3.2.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根据原语言的字表含义直接将其译成对应的汉语术语。王治梅等[24]认为,直译能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一方面可保留源语言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可使译文的信息密度与源语言的信息密度保持一致,且具有较高的回译性。而魏迺杰[25]提出,中国传统医学在西方一些国家逐渐发展起来,因此,掀起了学习那些有别于西式术语且具有中国医学体系特色名词术语的热潮,直译法的运用不仅保留了该医学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且赋予这些术语精确的专业内涵。
3.2.2 意译法 意译法则是指根据原语言的内涵以释义性的方式进行英译。刘淑颖[26]认为,意译是解决汉英缺乏对等性的重要手段,许多意译的中医概念能较好地传递信息,为我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意译术语是整个中医英语专门术语中的主要构成部分。朱建平等[27]也提到,意译法不拘泥于字表与结构,而是将源语言的深意有机地转化为译语的表层结构,重在再现原词语的蕴意,真实传达原语言所含信息。
3.2.3 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根据源语言的发音使用拼音以替代那些还未完全、甚至未被了解的新术语。丁雪光[28]认为,一些中医特有的名词术语在英译中没有对应词的情况下,当直译或意译都无法准确再现其内涵时,就应使用音译法代替之,使之转化为一个可以代表特殊概念的统一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规范化的译名,以避免原文信息扭曲或丢失。
壮医药与中医药同属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二者相似相联却又各有特点。 因此,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可在上述五大原则指导下,将三大基本译法结合运用,力求“神形兼备”,使壮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统一化。
综上所述,壮医药名词术语标准化英译是以壮医药理论体系为主导,并在其源语言特点上结合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建立起壮医药独有的标准化英译体系,从战略的高度为广西壮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以及为政府制定广西壮医药国际化发展策略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将进一步促进壮医药学在国外的传播,促进其国际地位的确立。
参考文献
[1]李晶晶. 我国五个主要民族医药的发展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 (8): 4-6.
[2]覃骊兰, 蓝毓营, 李敏智. 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的思路[J]. 大众科技, 2013, (06): 281-283.
[3]钟鸣. 发展壮医药的战略性建议[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0, (2): 68-70.
[4]黄汉儒. 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6): 3-7.
[5]蓝毓营. 试论阴阳在壮医与中医理论及应用中的异同[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2): 462-463.
[6]邓远美, 黄贵华. 壮医药传统特色与现代化的思考[J]. 医学与社会, 2006, (11): 22-24.
[7]蒋筱, 邓远美, 罗淑娟,等. 壮医学“三气同步”理论探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6): 1488.
[8]莫清莲, 戴铭, 梁艳红.《壮族医学史》的特点和教学[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24): 1-3.
[9]庞声航. 壮医内科学概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6, (5): 11-12.
[10]王柏灿. 壮医药的壮族传统文化特征[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 (4): 3-5.
[11]杨海庆. 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与太极拳的英译[J]. 搏击·武术科学, 2008, 5(12): 31-32.
[12]李蔚, 王奎, 刘路. 中医名词术语法译“对应性”翻译原则浅析[J]. 世界中医药, 2010, 5(3): 194-195.
[13]汤思敏. 关于中医术语翻译原则的探讨[J]. 中医学报, 2010, 25(3): 555-557.
[14]贺小英. 准确性与简洁性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的原则[J]. 中医药通报, 2005, 4(4): 47-49.
[15]张海红, 施蕴中. 论中医脉象术语的翻译[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7): 655-658.
[16]肖平. 简洁也是艺术——中医名词术语翻译浅谈[J]. 浙江中医杂志, 2002, (1): 35-37.
[17]李照国. 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J]. 中国翻译, 2008, (4): 63-70.
[18]蒋基昌. 论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11(2): 126-128.
[19]李英照, 施蕴中. 回译性与魏迺杰的中医术语翻译模式[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11): 208-210.
[20]牛喘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 2(6): 474-476.
[21]李永安. 约定俗成在中医名词英译标准化中的作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28(3): 71-72.
[22]张顺生. 对翻译中“约定俗成”的再思考[J]. 上海翻译, 2009, (2): 57-60.
[23]李照国. 还是约定俗成的好[J]. 中国翻译, 1992, (3): 55-57.
[24]王治梅, 张斌. 从痢疾英译名对比分析论中医病症名称的翻译[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11): 2988-2989.
[25]魏迺杰. 就谢教授及其同僚运用西医术语表达中医概念的回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26(8):746-748.
[26]刘淑颖. 中医英语专门术语的分类与语言特点[J]. 陕西中医, 2006, 27(7): 869-870.
[27]朱建平, 洪梅. 中医病名英译规范策略[J]. 中国科技术语, 2008, (2): 18-24.
[28]丁雪光. 中医核心词汇和经典语句翻译策略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 2006,21(8):500-501.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7
也可以用外文, 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 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 不写成Babinski′s征, 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 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 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 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 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8
1.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 人名可以译成汉语, 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 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 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 不写成Babinski′s征, 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 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 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 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 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m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西文缩略语不宜拆开转行。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 (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 。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 Ag、HBs Ab、PCR、CT、DIC等。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9
1.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 人名可以译成汉语, 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 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 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 不写成Babinski′s征, 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 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 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 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m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西文缩略语不宜拆开转行。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 (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 。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 Ag、HBs Ab、PCR、CT、DIC等。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10
1.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以译成汉语,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mctive sleep apne syndrome,OSAS)。西文缩略语不宜拆开转行。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 Ag、HBs Ab、PCR、CT、DIC等。
医学名词术语 篇11
关键词:pneumonia,pneumonitis,肺炎
笔者在长期的医学资料翻译过程中,不时会被一些同义词所困扰。现就医学英语术语中较常见的两个同义词pneumonia和pneumonitis加以比较。
pneumonia与pneumonitis的中文意思均是“肺炎”,但二者的含义有一定差别,因而在使用上也就有所区别。它们之间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关于二者基本含义的解释,在国际权威医学大词典獶orland餾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玔1]中分别作出了如下简要的描述:“Pneumonia [Gr. 玃neum噉ia玗 inflammation of the lungs with consolidation”,即pneumonia来源于希腊语,指肺实变性炎症;“Pneumonitis [Gr. 玃neum噉 lung+ 瞚tis] inflammation of the lungs”,即pneumonitis是由希腊语pneum噉(肺)这个词为词干加后缀瞚tis(炎症)组成,指肺的炎症。
再来看一看维基[2]这部大百科全书中的描述:“Pneumonia is an inflammatory illness of the lung. Frequently, it is described as lung parenchyma / alveolar inflammation and abnormal alveolar filling with fluid (consolidation and exudation)。”意思是,pneumonia是肺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常常被用来描述肺实质或肺泡的炎症和肺泡中充满了异常液体(实变及渗出)的状态。而对于pneumonitis的描述是:“Pneumonitis is a general term that refers to inflammation of lung tissue;Pneumonia is pneumonitis combined with consolidation and exudation。”意思是,pneumonitis是关于肺组织炎症的一般性术语;pneumonia是肺实变与渗出结合而产生的“pneumonitis”。又进一步补充道:“Many factors can cause pneumonitis,including breathing in animal dander,inhaling small food particles‘down the wrong pipe,and receiving radiation therapy to the chest。”其大意是,pneumonitis可以由许多因素引起,包括呼吸了动物的皮屑、吸入少量食物微粒以及胸部接受放疗。
综合上述两部大型工具书中的解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术语的来源上看,pneumonia和pneumonitis均来源于古希腊文字;从术语的旨意上看,pneumonia主要指肺的实质(肺泡)发生炎症性病变,如肺实变和肺泡炎性渗出液等,而pneumonitis是指肺组织炎症的通用术语,具有通俗性即一般性;从临床论文的文献资料来看,pneumonia多与可引起肺实质性病变的词搭配组合成一个惯用术语,如:pneumococcal pneumonia[3](肺炎球菌性肺炎)、klebsiella pneumonia[4](克雷伯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nia[5](军团菌肺炎)和community瞐cquired pneumonia[6](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mycoplasmal pneumonia(支原体肺炎)、chlamydial pneumonia(衣原体肺炎)、streptococcus pneumonia(链球菌肺炎)、viral pneumonia(病毒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非典型肺炎)和asthmatic pneumonia(喘息性肺炎)等;而pneumonitis与其他词搭配组成的固定术语并不多见,通常只见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7](过敏性肺炎)、chemical pneumonitis[1](化学性肺炎)和radiation pneumonitis[8](放射性肺炎)等少数几个固定搭配术语。此外,也有少数几个经常搭配使用的术语,如:aspiration pneumonia[9](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tis[1,10](吸入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放射性肺炎)和interstitial pneumonitis(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间质性肺炎)][11]等。
本文所引文献[2]和[10]均认为pneumonitis是一般性术语,亦即通用术语,不特指一种疾病,而是疾病潜在(或深层)问题的一种征象,它包括pneumonia在内。从流行病学上来说,pneumonitis通常被认为是表示“肺炎”一切致病因素的术语。
参 考 文 献
[1]Friel J P.Pnumonia.Dorland餾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Twenty瞗ifth Edition. W.B. Saunders. Philadelphia. 1974: 1221-1222.
[2][2009-2-17]http://en.Wikiphttedia.Org/wiki/Pneumonitis.
[3]Marekovic′ I, Plecko V, Boras Z, et al. Evaluation of PCR as rapid microbiological method in diagnosis of Pneumococcal pneumonia. Scand J Infect Dis, 2008, 40(10):843-845.
[4]Sutherland R E, Olsen J S, Mckinstry A, et al. Mast cell IL6 improves survival from Klebsiella pneumonia and sepsis by enhancing neutrophil killing. J Immunol, 2008, 181(8):5598-5605.
[5]Vinter H, Nielsen H I. Legionella pneumon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fliximab. Ugeskr Laeger, 2009,171(4):24.
[6]Senstad A C, Surén P, Brauteset L, et al. Community勃┆゛cquired pneumonia(CAP) in children in Oslo, Norway. Acta Paediatr, 2009,98 (2):332-336.
[7]Hara Y, Kobayashi H, Osoreda H, et al. Bird瞨elated chronic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demonstrating the fluctuation of disease activity accompanied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s. Nihon Koyuki Gakkai Zasshi, 2008,46(12):1045-1049.
[8]Rancati T, Ceresoli G L, Gagliardi G, et al. Factors predicting radiation pneumonitis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 respective study. Radiother Oncol, 2003,67(3):275-283.
[9]Tokuyasu H, Harada T, Watanabe E, et al. Effectiveness of meropenem for the treatment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elderly patients. Intern Med, 2009, 48(3):129-135.
[10][2009-2-16]http://www.Patient.Co.uk/showdoc/40025927.
[11]Donald A B. Lindberg.Pnumonia,Viral. Index Medicus, 2001, 42(12) (pt.1):1934.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12
1.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人名可以译成汉语,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不写成Babinski's征,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m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西文缩略语不宜拆开转行。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HBsAb、PCR、CT、DIC等。
【医学名词术语】推荐阅读:
英文缩写医学名词11-29
医学影像技术名词解释07-23
最新急诊医学名词解释总结09-06
医学心理学之名词解释01-30
【临床】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问答题06-28
名词术语翻译11-07
诗歌名词术语10-26
名词术语英译07-20
铁路术语专有名词08-13
财政相关名词术语解释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