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术语英译(精选11篇)
名词术语英译 篇1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不断兴起, 藏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一朵奇葩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受制于语言的特殊性, 藏医药的对外交流十分困难。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扩大, 藏医药的规范性英译工作越发紧迫。
藏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 对藏医学的了解与对外传播不仅具有医学价值, 也具有深远的文化和政治意义。而名词术语虽然仅是这一庞大体系中的一部分, 却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重要宝藏, 术语是沟通不同医学文化的必然途径, 是体现概念思想的第一步。
然而目前名词术语的英译仅限于散乱的零星译介, 往往造成名词术语内涵难以厘清, 意义不准确欠规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翻译实践中进行系统, 规范, 定量定性的翻译描写与概括, 形成较为规范, 可信度较高的藏医名词术语英译资源, 为更系统的长期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 藏医名词术语英译现状及问题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的Terry Clifford女士曾将著名的《四部医典》中的第三部《秘诀本》的部分内容翻译成英文, 后来其译作又被翻译成法语, 德语等。近年来, 国外医学界也越发关注藏医, 开始引进和介绍藏医, 如Tokar (1999:50—58) 曾撰文关注藏医的诊断手法, Schwabl (2006:1-16) 介绍了藏医在欧洲的应用, 也有学者如Janes (1999:1803—1820) 关注藏医的国际化问题和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国内对藏医药的翻译比较滞后, 有零星的藏医药术语英译见诸于少量的论文以及期刊中, 但其英译标准比较混乱, 在应用中难以准确表达术语的内涵, 传播到国外医学界很难想象其实际效果与作用, 其中名词术语的英译标准及方法混乱尤为突出。
藏医药名词术语在英译之前必然要先进行汉译, 在缺少藏语人士的帮助下, 藏医药名词术语的释义很难做到准确规范。如藏医中的疾病名词术语与现代医学术语就有很大出入。藏医中有关于治疗“痛风”病的专门论述, 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一套诊断及治疗方法。藏医将此病称为“智乃合”, 而英译时由于作者较多关注医学问题而忽视语言准确性, 或者受制于其语言专业性不高, 一般采取最简便的汉语拼音直译即音译法, 直接将此病名译为“Zhi Nai He”。这样的译法即使连汉语人士也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其术语内涵, 更重要的是没有反应其医学内涵, 是很不规范的名词术语英译。
此外藏医名词术语绝大部分有其形成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如果源流模糊不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英译的效果。比如藏医中的著名治疗手段“藏医药浴”, 特指将人体全身浸泡于藏药五味甘露散汤中, 打开人体的毛孔、打通经络, 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毛孔, 被吸收进体内, 达到强身治病之效。此法最早记载于《四部医典》, 已有1300年历史。源自藏族人民信仰每年藏历8月, 天上将会升起药神化身的“噶玛堆巴”星, 由此星照耀过的水皆能变成甘露, 只要在此甘露中沐浴, 就能祛除疾病。而在译介中简单翻译为“Balneotherapy” (浴疗法) 则有待商榷。该词从词源上讲是来自于名词“balneology” (浴疗学) , 泛指沐浴的艺术与科学, 其词意内涵远大于沐浴的医用价值与疗效这一核心思想, 虽然译者略作变通, 取源词前缀“balneo-”与英语根词“therapy”形成英译名, 但其准确性仍差强人意。该词的英文释义显示“Balneotherapy”指利用自然因素或环境所进行的一种天然疗法, 包括温泉, 气候及天然草药等。因此未能准确体现其原有的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
由此可见藏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没有专门的研究, 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 另外译者仅针对单个的零星术语进行翻译, 满足论文写作的需求未对藏医药名词术语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整理, 在实际的译介中需要比较规范的操作方式并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
2 藏医名词术语英译的操作规范分析
藏医名词术语的英译毫无疑问是难度很大的工作。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藏医有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文化根基。许多术语与藏族人民的社会状况, 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密切相关。鉴于藏医独特的理论体系, 其基本和常用的名词术语在英语中基本没有对应词, 这是造成翻译障碍的主要原因。有时, 一些术语很难用一个英语词汇表述清楚, 而是需要用几个词或一句话进行解释和概括, 才能使西方读者准确理解其真正内涵。鉴于此, 在藏医药名词英译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2.1 术语英译应具有贴切的“理据”
名词术语是在长期的藏医学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因此准确理解名词的涵义必须找出名词产生的根源。所谓“理据”并非指名词本身的字面意思而是“深入了解一个对象并将得到的概念加以定义”。藏医药名词术语英译需要深刻了解名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语境, 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原本含义, 此为该名词产生的“理据”。
以藏医药常见名词“隆”为例, 这一概念有时竟被简单的音译为“Long”, 实在不妥。这种译法让西方读者不能理解, 就是汉语读者也不明白。原因在于藏语本就与汉语不同, 直接音译必然相当于没有翻译, 根本起不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应当摒弃。还有一种译法意译为“Qi”, 这样翻译实际上是将此概念简单地等同于中医“气”的概念, 实际上“隆”的概念比中医“气”的概念更宽泛, 从生理上来讲, “隆”主呼吸、肢体活动、排泄、是推动人体正常生理的活动力。因此藏医学中这一概念的本质主要是与身体的动力相关, 预示着生命的活力, 一旦失调则会在病理上引起各个部位的疾病, 如藏医所讲的“心隆”。鉴于此这一概念在英译时需要体现其原本的意义, 译为“vital energy”或者“physical energy”应当更为准确, 也能更好的体现其“理据”。
2.2 术语英译应符合语法, 自我逻辑化
名词术语英译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以中文语法形成英语的名词术语。这一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很难避免, 原因在于很多术语产生的背景与西方的环境截然不同, 翻译中也几乎找不到对等概念。所以译者有时迫于无奈只能生造一些名词术语, 或者生搬硬套创造出一些形式上类似于英语名词结构, 但实则让人费解的语言形式。这些语言形式由于不符合英文语法和思维习惯, 西方读者必然难以理解;更重要的是有些译名在逻辑上存在问题, 会导致误解, 直接曲解了原有术语。
仍以前文提到的“藏药浴”这一通俗藏医药术语为例, 翻译成“Balneotherapy”从表面上看符合英语前缀加根词的构词规则, 但实则有一定的问题。首先英语的前缀不是万用的, 也就是说不能想跟哪个名词搭配就跟哪个名词搭配。虽然英语语法并没明确规定前缀的搭配问题, 但复合词的构成实际上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如果译者凭空生造一个出来, 虽然不能说全错, 但至少会让英语读者感到陌生和奇怪, 很难进入英语体系, 难以被接受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必然是沟通的失败, 进而在语言上就造成藏医药国际化的程度难以提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 译者在翻译时可以扩宽思路, 在遵循语法逻辑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英语形式, 名词术语不一定一对一翻译成英语的名词, 可以酌情采用名词性结构, 动名词和不定式等手段来翻译。基本原则是符合英语语法体系, 表意准确清楚, 而不必过于追求语言形式的美感。比如“藏药浴”可英译为“Bath with Tibetan Herbs”, 虽然在语言形式上失去了一定的简洁性, 但在实际意义和逻辑性上都更为严谨。
2.3 术语英译应尽量系统化
传统医药的翻译工作面临一个很大的瓶颈, 由于没有专人专门从事这一研究和翻译工作, 造成规范性低, 翻译随意的问题。藏医药翻译尤其如此, 由于专门人才缺乏, 很多时候只是对零星的几个术语进行了比较潦草和随意的翻译, 并没形成有效的方法和体系, 更没有可供借鉴的资源和材料。因此在实践中常常是各有各的译法, 孰优孰劣也难以分辨, 翻译的系统性亟待提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 藏医药名词术语的翻译应尽量做到系统, 每次翻译都字斟句酌, 力求一定要体现出译名与原有概念间的关联和类比关系, 换言之, 英译标准化要有全局观和可持续性, 好的译法, 符合逻辑和“理据”的译法要在翻译实践中逐渐沉淀和保留下来, 之后的翻译要体现术语间的密切联系, 做到相互照顾和配合。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藏医药名词术语英译可引入语料库机制, 将实践中检验的为西方读者所接受的译法收集固定下来, 采用语料库工具进行分析和研究, 逐渐形成行之有效的英译标准。
3 结束语
藏医药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 其特点鲜明, 价值较高, 而藏医药的译介工作和其他传统医药一样面临规范性差的问题, 制约了其在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而藏医药的独特之处给英译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使之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这一领域翻译工作的欠缺并着力解决这一空白。
藏医药的起源和发展与独特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译工作必须严谨细致, 不厌其烦的深究名词术语的根源和背景, 仔细斟酌, 谨慎下笔, 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探讨名词术语的英译规范必将不断促进藏医药医学理念乃至于藏医文化价值的对外译介和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名词术语这一体现基本概念和精神的“窗口”, 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珍宝, 产生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
摘要:随着中国传统医学在医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藏医药也逐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藏医药的对外译介工作也越发紧迫。藏医药英译的规范性问题尤为引人关注, 为避免各种翻译乱象的出现, 该文论述了藏医药名词术语在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误区, 提出了规范性翻译的标准和建议, 希望进一步促进规范翻译标准的形成, 为长期的翻译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藏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操作,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李多美.简明藏医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2]梁爱林.论术语学理论与翻译的一些相关性问题[J].科技术语研究, 2003 (5) .
[3]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标准.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4]吴昂, 黄立波.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5) .
[5]吴建国, 魏清光.翻译与伦理规范[J].上海翻译, 2006 (2) .
名词术语英译 篇2
1.局部取穴:是根据每一个腧穴都能治疗局部病证的作用而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
2.邻近选穴:就是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接近的范围内选穴。3.远端选穴: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穴。
4.辩证选穴:是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辩证分析,将病证也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然后按经选穴。
5.配穴法:是在选穴的基础上,将具有类似治疗作用的2个或2个以上的腧穴进行组合配伍。
6.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的一定部位进行配穴的一种形式,以充分发挥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和远端治疗作用。
7.局部配穴法:是指病变部位比较明确、局限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可以采用局部配穴,以疏调局部经气。
8.上下配穴法:上是指上肢或腰以上,下是指下肢或腰以下;上下腧穴同时结合一起综合使用,就成为了上下配穴。
9.前后配穴: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内经》称“偶刺”。此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的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
10.左右配穴法:由于十二经循行左右对称,有的还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是故治疗时可以选用疾病病位对侧的腧穴配合治疗,故又称“交经繆刺法”。11.三部配穴法:就是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12.按经配穴:即按经脉的理论和经脉之间的联系配穴。常见的有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同名景配穴、子母经配穴、交会经配穴等五种方法。
13.本经配穴:是指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到其他经脉脏腑时,应选取本经脉的腧穴配伍成方。
14.表里经配穴: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为依据的配伍方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制定的。
15.同名经配穴: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
16.子母经配穴:是参照脏腑及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制定的配穴方法。
17.交会经配穴:即按经脉的交叉、交会情况来配穴。
18.动留针:在留针时间内,没隔5~10分钟行针一次,谓之“动留针”。19.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是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20.本经取穴法:病在某经就在本经选取子母穴。
21.异经取穴法:系按十二经脉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分别在病变经脉的母经或子经选穴施术。
22.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留止的部位,位于腕踝关节附近,又称“十二原”。23.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均位于肘膝关节以下。24.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均位于腰背部,故友称背俞穴。25.募穴:为脏腑之气汇集的部位,均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
26.郗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蹻阳蹻阳维脉之气深聚之处,也是脏腑、经脉病证的反应点。27.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穴位。
28.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29.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发生互通关系的8个腧穴。30.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合部位的腧穴,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作用。
31.根结:是指十二经脉的脉气起始和归结的部位。“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
32.四根三结: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33.四海:即髓海、血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34.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道路。
35.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气于胞中,同出于会阴,故称为“一源三岐”。
36.标本:是十二经之气集中和弥散的部位。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臵相应:“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37.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38.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39.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概括为“所出位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40守气:是指在用侯气,催气之法针下得气后,患者有舒适的感觉时,医者需要用守气的方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感觉持久。41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指在治疗疾病需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42交经繆刺法:取穴之法,指右病取左,左病取右的交叉取穴刺法。43宛陈则除之:指瘀血闭阻或邪入营血郁结不解、久痛入络形成血实证,应用刺血之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44五输穴子母补泻: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字穴。
45着痹: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麻木不仁,痛有定处,得热则痛减,手足沉重,甚则关节肿胀,活动不便,舌苔白腻,脉濡缓。
46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47头风:头痛又称“头风”,是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48心悸:又名“惊悸”。是指心跳异常。自觉心慌不安的病症。49阴黄:中阳不足则湿从寒化,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50阳黄:中阳偏盛则湿从热化,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
51开四关:《针灸大成》:“四关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并把四关穴列为奇穴。“四关”可谓对穴,合谷、太冲相配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协同作用较强。
52疟母:疟疾临床分型的其中一种,以左胁下有痞块,隐隐作痛,或寒热时作,肌肉消瘦,神疲倦怠,甚则唇甲皆白为主要表现
53呃逆: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的表现 54“三黄证”:目黄,身黄,小便黄
55阴水:多为慢性发作,初起足跗微肿,继而腹,背,面部等逐渐浮肿,肿势时起时消,按之凹陷难恢复,气色灰暗,小便清利或短涩 56急惊风:俗称“抽风”,是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或神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常见危急病证
57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致使脾胃受损,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 58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为特点。
59百日咳:是以小儿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出现特殊的吸气性吼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60遗尿:又称“尿床”“夜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于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61经乱:是指月经先后无定期
62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妇女多见
63崩漏:女性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突然出血、来势急骤、血量多者为“崩”,又称“崩中”;淋漓下血、来势缓慢、血量少者为“漏”,又称“漏下”
64恶露不绝:产妇在分娩3周以上仍有阴道出血,溢液者。称为“恶露不绝” 全不产: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二“求子第一。”即原发性不孕症。中医学认为原发性不孕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有:先天性生理缺陷,如“石女”,其属现代医学的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其次肾精亏损是主要原因。65阴痔: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坤宁集》:“凡九窍有肉突出,皆名为痔。妇人阴中突肉,名阴痔。”相当于子宫脱垂、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息肉等。有因肝郁湿热下注者,症见阴中有肉突出,兼见阴户流黄水淋漓,治宜解郁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有因脾虚湿浊下 注者,兼见阴户流白水,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局部可用乌头七个,煅存性,浓醋熬熏洗
66疔疮走黄:是指发生于面部、鼻部、上唇及其周围的疔疮最为危险,其疔毒可随经络流窜于脑络而见高热、头痛、呕吐、神昏等。67丹毒:是指皮肤突发灼热疼痛、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68赤游丹:于发病部位出现皮肤红肿,形如云片、色赤如丹、游走不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69狐疝:少腹与阴囊部牵连坠胀疼痛,控引睾丸,阴囊时大时小,立时睾丸下坠,阴囊肿大,卧则睾丸入腹,阴囊肿胀自消,重症以手上托力能回复。痔:
70内吹乳痈:。即乳痈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引《养生方》云:“热食汗出,露乳伤风喜发乳肿,名吹乳,因喜作痈。”系指伤风或因儿饮口气所吹所致之乳肿胀,相当于乳痈之早期证候。又名产后吹乳。吹乳在临床在临床上有内吹、外吹之区别。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消肿之剂
71失枕:又称“落枕”,主要是由于项部肌肉感受寒邪或长时间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导致的一侧颈项强痛,不能俯仰转侧的病症,成人多见
72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位疼痛以及进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73肩周炎:以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74肘劳:又称“网球肘”,以肘部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证,多因前臂旋转用,用力不当而引起肱骨外上髁桡侧伸肌腱附着处劳损所致。
75颞下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以颞颌关节区疼痛、弹响、肌肉酸痛、乏力、张口受限、颞颌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
76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以皮肤肥厚、皮沟加深、苔藓样改变和阵发性剧烈瘙痒为特征。
77皮肤瘙痒症:是指皮肤无原发性损害,仅以皮肤瘙痒为主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78荨麻疹:又称“风疹”是以皮肤异常瘙痒,并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片状疹块的一种过敏皮肤病。
79湿疹:又称“湿疮”,以皮肤出现多形性损害性皮疹,剧烈瘙痒,易于复发 80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是一种发病急骤、皮肤上出现簇集成群、累累如珠的水疱和疼痛异常剧烈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胸背、腰部及面部。
81眼睑下垂:又称“上胞下垂”是上睑提举无力、不能抬举,以致睑裂变窄,甚至遮盖部分或全部瞳仁,影响视力的一种眼病。
83中耳炎: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84咽喉肿痛: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属于中医学喉痹,急喉风、慢喉风、乳蛾、喉蛾的范畴
85温熨法:是传统中医疗法也是砭石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疗法。即用烤热的石头搁在病患处或进行按摩,减轻痛苦,治疗疾病,这种疗法即温熨疗法。86抽搐:凡筋脉拘急致四肢不自主抽动的统称
87气厥:暴怒气逆,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闭握拳,呼吸气粗,四肢厥冷 88暴脱:因中风、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等导致阴阳离绝者称为“暴脱” 89五心穴:双涌泉,双劳宫,百会 主要治疗各种失眠,郁症。90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吸烟、饮酒、使用镇静安眠或吸毒之人,在成瘾、产生依赖后,突然中断出现的烦躁不安,呵欠连作、流泪流涎、全身疲乏。昏昏欲眠,感觉迟钝等一系列戒断现象
91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一组病因不明、各项现代手段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以持续半年以上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极度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证
竞技紧张综合症:是指在竞技前或竞技过程中由于精神紧张出现的精神、消化、心血管等系统的一系列症状
92雀斑:是指发生在日晒部位皮肤上的黑色或淡黄色色素斑点 93黄褐斑:是以发生于面部的堆成性褐色色数斑为主要特征
94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独特针刺取穴治疗法,是我国古代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在人与天地相参,与四时相应的“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根据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规律,以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为基础,结合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理论制定的一种逐日按时取穴的针刺方法。
95灵龟八法:又名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九宫八卦理论,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会的八个穴位,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此法与子午流注针法有相辅相成的意义
96针刺麻醉简称“针麻”。是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照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和局部取穴原则进行针刺,在得到了麻醉的效果后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外科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硗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97解结:针灸疏通经络,使脉道通利的作用 98陷下则灸之:临床上对因脏腑、经络之气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失去固摄能力而出现的一系列的病症都应用灸法治疗。
99气纳三焦:子午流注针法用语。与血纳包络相对。《针灸大全》:“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意指当阳干的重见时,分别按生成的关系取三焦经的五输穴。如甲日于甲戌时开胆经的井穴,至甲申时重见甲,取三焦经荥(水)穴。甲属木,为水生木关系。
100癃闭: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01偶刺:十二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痺(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后背相对应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后各斜刺一针
102热则疾之:热指邪热亢盛,诸热证皆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
103主客配穴法:主穴为主,客穴为辅,一主一客相配伍的配穴方法。104八纲证治:就是以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材料为依据,对病变的部位、病性、正邪的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症候而进行针灸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各种辩证论治的总纲。105全不产:指育龄妇女在与配偶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而不生育者,称为原发性不孕症,亦称为全不产。106痔:凡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都称为痔。
107睊目:是指眼睛注视目标时黑睛向内或向外偏斜的眼病。
108竟技紧张综合征:包括比赛紧张综合征和考场紧张综合征,是在竞技前或竞技过程中由于精神紧张出现的神经、消化和心血管等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常 见于运动员和学生。
109痹症:是由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位主证的以类病证。110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的井、荥、输、经、合五组穴位。111经络证治: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辨证论治的方法。
112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已时性的气血紊乱,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时按本经循经取穴,以原穴和五输穴最为适宜。10 113中风1: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半身不遂为临床主证的疾病。分型 中经络:(1)肝阳暴亢(2)风痰阻络(3)痰热腑实(4)气虚血瘀(5)阴虚风动 中脏腑:(1)闭证(2)脱证 中经络的治则:调神通络、行气活血,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处方:水沟或百会 内关 极泉 尺泽 委中 三阴交 足三里 方义:督脉入络脑,水沟、百会均为督脉要穴,可调脑神、痛脑络;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的运行;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足三里疏通肢体经络。加减: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镇肝潜阳;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化痰熄风;痰热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清热豁痰;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益气活血;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滋阴潜阳;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绝骨、纠内翻、丘墟透照海;足外翻加中封、太溪、纠外翻;足下垂加解溪、胫上;便秘加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操作:水沟用雀啄术,百会、内关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三阴交、足三里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臵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114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如水样为主要特征的病症。
临床表现:a寒湿困脾:腹泻因感受寒湿而发,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得热则舒,恶寒食少,苔白滑,脉濡缓。B肠腑湿热: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大便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发热,腹痛拒按,泻后痛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C食滞胃肠:暴饮暴食后腹满胀痛、拒按,泻后痛减,大便臭如败卵,纳呆,嗳腐吞酸,苔垢厚腻,脉滑。d:肝郁气滞:泄泻、腹痛、肠鸣 每因情志不畅而发,舌红、苔薄白,脉弦。E脾气虚弱: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饮食则便次增多,腹部隐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若病久不愈,脾虚下陷,可导致脱肛。F肾阳亏虚(五更泻):晨起泄泻,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喜按,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胖而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寒湿困脾、脾气虚弱、肾阳亏虚者健脾益肾、温化寒湿,针灸并用,虚补实;肝郁气滞、食滞胃肠、肠腑湿热者行气化滞、通调腑气,只针不灸,泻法。处方: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神阙 大肠俞 上巨虚 三阴交 方义:本病病位在肠,故取大肠募穴天枢、大肠背俞穴而成俞募配穴,与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泻;三阴交健脾利湿兼调理肝肾,各种泄泻皆可用之;神阙穴居中腹,内连肠腑,无论急慢性泄泻,用之皆可。诸穴合用,标本兼治,泄泻自止。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神阙穴肠腑湿热可针,其他宜用隔盐灸或隔姜灸;寒湿困脾、脾气亏虚者可施隔姜灸、温和灸或温针灸;肾阳亏虚者可用隔附子饼灸。急性泄泻每日治疗1-2次,慢性泄泻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115.面痛: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又称“面风痛”、“面颊痛”。病因病机:面痛多与外感邪气、情志不调、外伤等因素有关。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太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筋脉,气血痹阻;或因分热毒邪,侵袭面部,经脉气血壅滞,运行不畅;外伤或情志不调,或久病成瘀,使气血瘀滞。上述因素皆可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产生面痛。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足太阳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攒竹 四白 下关 地仓 合谷 风池
《吕氏春秋》术语英译研究 篇3
(1.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 276806;2.四川省档案学校,四川雅安 625000)
目前,中国典籍英译涉及的数目和题材日益增多。典籍涉及范围广,知识量大,其英译工作更是费时费力。仅以帝王称谓为例,“齐桓公”在理雅各(James Legge)译《孟子》中为“King Huan of Qi”,翟江月译《吕氏春秋》中为“Duke Huan of the state of Qi”,王宏译《墨子》中为“Lord Huan of the state of Qi”。此类翻译方式的不同多源自译者的风格不同或对原文的诠释方法不同。笔者认为,“齐桓公”作为专有称谓,其所指只有一个。“某某公”和“某某王”之于典籍,正如“安倍、欧姆”之于物理学,“复眼”之于生物学,“星座、天体”之于天文学,“布施、宿命”之于佛学,可以成为术语中的一员。中国典籍中的此类术语浩如烟海。拥有独立的术语体系是评判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专业的工具书无疑会为译者查阅及筛选相关术语节省大量时间。同时,机器辅助的手段及相关术语库的建立,可以避免术语翻译的不一致,提高翻译质量。笔者试图以杂学鼻祖《吕氏春秋》为例,通过对其中各科术语的描述性比较,探讨术语译法统一的可行性。
一 《吕氏春秋》术语特点
《吕氏春秋》是于秦始皇八年左右由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撰写,“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气候、音乐、教育、军事、养生、土壤学以及农业生产知识,并记录了大量的历史资料”[1],可谓集百家之大全。其中某些典故成语仍沿用至今,例如“立锥之地、满而不溢”等。《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经典,“内中许多语言哲理性强,涉及各科的术语繁多”[3],其中包括哲学用语,如:仁、义、礼、智、信、道、天命等;天文气候用语,如:营室、参、尾、立春、宵中等;音乐用语,如:角、太簇、夹钟、姑洗等;官职头衔,如:太史、司空、乐师等。此类词汇在同时代语篇中频繁出现,其对汉语语言词汇的贡献和影响不能低估。因而选择该书术语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于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部分文字流失,且文字遭到后世修改,现存文本部分章节重复性强,逻辑凌乱。为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精髓,术语翻译方式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该书多数篇章如《适音》《古乐》等为介绍说明性文体,涉及名词多为中国古代的专有称谓,并有其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含义,属文化负载词。就术语的“内容单义性,准确性和系统性而言”[3],多数词汇可以成为该时期术语系统中的一员,尽管某些称谓在当下已极少使用。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语言学派将翻译转换看作是以语码转换得以实现的一种语言活动”[4],继而奈达将此观点引进入翻译之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和静态对等。然而单从词的层面来看,凯德的主张似乎更加适用于术语翻译。他提出了语码转化过程中“量”的原则,“强调原语和译语之间量的等值关系”并做出了相应的分类:“one-to-one equivalence(全额等值),one-to-many equivalence(选择性等值),one-to-part-of-one equivalence(近似性等值),nil equivalence(零度等值)”[5]。就术语来讲,全额等值和选择性等值更能体现术语的功能。以下笔者将以《吕氏春秋》翟江月和汤博文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全额等值和选择性等值的角度,研究其中出现的术语及其翻译方法。
表1 部分术语英译对比
二 《吕氏春秋》术语英译研究
(一)全额等值
在《吕氏春秋》的两个英译本中,译者虽然选用了不同的术语翻译体系,但同一译本中的术语与其译文基本是全额等值的。其部分原因在于原文本的题材特征,即科技型信息较多,基本属于说明文的范畴。因而多数词语的意义较为独立,受上下文的影响不大。表1为部分术语英译的对比。由表中的对比可以看出,此类名词多数属于中国古代的专有称谓,其意义范畴基本明确,受语境的影响不大,因而译者大多采用了音译加注和意译的方法。造成译者选用策略不同的原因,一是译者的个人偏好,二是译者对原文的不同理解。
(二)选择性等值
在同一译本中,某些术语在译入语中会出现不同的对应词。其原因在于此类术语在原文本中受语境的影响较大。从语篇的层面考虑,在翻译时对个别术语做策略性的调整有利于文本的统一性。
例1:
(1)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大德在木。”
Three day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the chief court historian reports to the Son of Heaven,“the Beginning of Spring come on that fixed day and the main element in charge from then on should be the Element of Wood.”[6]
Three day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the Grand Historian is to see the king and say:“the Beginning of Spring falls on such and such a day.The great virtue of Heaven is to be found in Wood.”[7]
(2)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
Regarding the value of life,everyone considers his own life to be more valuable than that of his sovereign.[6]
In importance,a rank as high as the king can not compare with it.[7]
(3)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
After king Hui of the state of Lu sent his official Zai Rang to the court of the Zhou Dynasty to learn ceremonial routines,King Huan sent Shi Jiao to Lu to pass on the routines.[6]
Duke Hui of Lu sent Zai Rang to inquire about suburban and ancestral ceremonies from the king.King Ping sent an official historian named Jiao to Lu.[7]
相较于汤译本,翟译本在“天子”的译法上更加多样。天子特指古代的君王,从(1)的语境来看,天子特指具体的人,表意具体,因而双方都选择语义对应的名词。(2)中“天子”的意义更加抽象,更多强调尊贵权威而非个体,因而两个译本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尽管选词不同,但改动的目的相同。(3)中,翟译本显然更加充分地考虑到历史因素,将“天子”的意思明确化,笔者认为此种处理,比起汤译中的统称“king”,更能够帮助译入语读者梳理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
例2:
(1)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
Don’t act against the principles of Heaven.Do not ignore the rules of Earth.Don’t upset order among human beings.[6]
There should be no decrees that go against the way of heaven,no reasoning that disrupt the conditions of the earth and no rules that violate the standards of human conduct.[7]
(2)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The king of the state of Lu heard that Yan He was s ensible and wise.Therefore,he was thinking of asking him to work at his court,so he sent someone there to present him with some gifts.[6]
When the ruler of the state of Lu heard that Yan He was a man of moral integrity,he wanted him to serve as an official and sent someone to see him with gifts first.[7]
(3)故曰:道之真,以持身。
So it is said that the essence of Tao is to preserve one’s health.[6]
Therefore,the essence of the True Way is to preserve the physical life.[7]
“道”作为名词的意义演变不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道”的意义主要有:道路、方法、技艺、道德、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属于道教的,等等。因此,“道”在汉语中属多义词,受上下语境影响,其翻译方式也会多样化。(1)中“道”取方法原则之意,(2)中“道”取道德之意,两译者均选择意译。而在(3)中,“道”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专有术语,翟译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术语,而汤译则更倾向于意译。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典籍术语的英译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策略:
(1)意译。即将外语中术语的意义用本国语言表达出来。此译法倾向于使术语本土化,注重意义传达并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
就术语翻译的发展来看,在译入语读者的知识范畴与术语的内涵关联度较低的情况下,意译无疑可以更好地兼顾意义的传达和读者的接受度,因此意译成为新生术语外译时首先考虑的翻译方式。例如“laser”一词,早期译名为“镭射”,后意译为“激光”,事实证明后者更容易被国人接受。在《吕氏春秋》两个译本中存在的意译,如耒耜(plough)、乐师(chief court musician)等,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目的。当然,意译也存在不足之处。这通常是译者在无法找到全额等值表达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所做出策略性妥协。某些意义高度抽象的名词,如“道”“义”“龙”等,很难用只字片语表达其内涵。经过对比分析《吕氏春秋》中的术语翻译发现,采用意译方式翻译的术语,多是表意单一具体,所指明确,如官名、乐器名、器具名等。但是,由于单义、所指明确的词语在同期典籍中比重较高,因此意译还会是典籍术语翻译的一种重要方式。
(2)音译。即用本族语言中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将源术语的语音译写出来。音译是术语输出的主要方式,而“术语能否输出,主要依赖于民族科学技术的领先水平”[4]。虽然中国现代科技的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中医中药、传统哲学、传统语言学等都独具特色且不乏术语输出的成功案例,如:茶(tea)、功夫(kungfu)等。在《吕氏春秋》的两译本中,译者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这一策略,如:参(Shen)、营室(Ying Shi)等。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采用音译加注的词,多具有以下特征:①多存在于中国古代特定时期的文献中,现代社会的使用频率较低,如:太簇(Tai Cu)、尾(Wei)等。②属于哲学概念,在汉语中存在诸多诠释方式,难以用简单的词汇完整准确地表达其含义,如:道(Tao)、仁(Ren)、气(Qi)等。
音译的不足在于,其“只起字音符号的作用,意义已被消解”[4]。对于国际认同度不高的词,须使用音译加注的形式翻译。在个别术语的音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被译入语改造,增音、减音或出现相似读音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术语外译的进一步规范。但瑕不掩瑜,音译仍可作为典籍术语翻译的重要选择。
(3)释译。即用解释说明的方式翻译某一特定术语。当某一称谓还未形成术语的功能且在文本中出现频率不高,译入语中缺乏该术语的对应表达,而意译以及音译的方式又无法完整传递原文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时,需要使用释译的方法予以具体说明。
例3:
(1)是月也,以立春。
Spring begins during this month.[6]
(2)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On the day of the Beginning of Spring,the son of Heaven leads all the dukes,high ranking court officials and sovereigns of all feudatories to welcome the spring on the eastern outskirts of the capital[6].
上述例句中,“立春”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节气术语,“公”“卿”为官职称谓,均符合术语“本质上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语言统一体,在特定领域中是单义的”[3]这一定义。但是目前译界并没有对此类词的翻译达成统一。为了方便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多数译者选择根据上下语境采用释译的方法,但相对于术语译法统一来讲,释译仅为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三 结语
《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古代的奇书,涉猎范围极广,并贡献了大量至今仍沿用的汉语术语。之前对术语翻译问题的探讨多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对于典籍中术语的翻译问题研究较少。对于《吕氏春秋》中专业术语译法统一的探讨,是术语翻译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常用术语译法的统一以及相关词典的编纂,对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2]苏安国.《吕氏春秋》“杂家”性质再认识[D].山东:山东大学,2008.
[3]刘青.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5-141.
[4]魏向清.术语翻译研究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21.
[5]魏向清.术语翻译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3.
[6]吕氏春秋[M].翟江月,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63.
浅议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 篇4
中医药对许多疾病有确切疗效, 且毒副作用较小, 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 形成了近年来的世界“中医热”。但是,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语言文字的障碍等原因, 中医药名词术语的翻译非常不规范、不标准, 几乎每个名词术语都有多种译法, 阻碍了中医国际传播和应用, 影响了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 很有必要对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进行规范化工作。根据中医药名词术语自身的特点, 以及学科的翻译原则, 可以总结出以下英译规范原则。
1 对应性
就这点而言, 所选英文术语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中医术语内涵, 也就是中医概念与相应的西医概念在语义上完全对应。一些疾病名词, 不管如何称呼, 它总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中西医在疾病名称方面, 有很多完全对应的情况。例如, 感冒cold, 梅毒syphilis。另外, 在治疗方法上, 中西医也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 所以这方面词语完全对应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例如, 放血bloodletting, 止血stopping bleeding, 止痛stopping pain。
2 系统性
术语是概念的指称, 这点强调保证中医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中医理论自成体系, 在翻译的时候, 除了照顾中西医术语的对应关系, 还要照顾要中医学术体系本身的系统性, 相同系列的概念术语翻译应该注意其系统性。例如, 可以按照这种原则进行外科术语“瘤”及其下位概念术语的英译。瘤tumor, 气瘤qi tumor, 血瘤blood tumor, 肉瘤fleshy tumor, 筋瘤sinew tumor, 骨瘤bone tumor, 脂瘤fatty tumor。
3 简洁性
中医用语的突出特点是简明扼要, 译名也应保持这一特点。译名不是辞典释义, 用词不能太长,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译名的信息密度。
早期很多词典采用解释性翻译, 以帮助英文读者理解中医术语的内涵, 这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现在, 中医走出国门已久, 中医药在国外广为传播, 国外的中医学校众多, 国内的医生访问外流, 外国人学成归国, 英文中医著作大量出版, 这些因素使得国外对于中医知之不少, 术语英译已经进入崭新的阶段。属于典型的辞典解释性翻译的意译法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 因为它使得运载信息的原语被分解为多个译语词, 致使译语词的信息密度大为降低。要使介于自然与人文学科的中医术语的翻译逐渐由繁复向简约过渡,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是直译法。另外, 在不影响译名准确性前提下, 利用名词修饰名词的语法现象, 减少“of”的使用。例如, 肝肾阴虚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事实上, 根据简介性原则, 此译名更好的英译为liver-kidneyyin deficiency。
4 回译性
“回译性”指的是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在结构上应与中文形式相近, 这样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中, 就能较好地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国外的语言学家认为在中医药术语的翻译中应该以源语言文本为导向, 字对字直译可以反映中医药原貌。确实, 具有回译性的译语能较为准确地再现原文所含信息, 减少翻译过程中对信息的损益程度。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较大, 而中医又纯属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因此强调译语的回译性有利于中医走向世界并保持其固有特色。
随着国外对中医药的了解加深, 面对中医药国际双向交流的需要, 回译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以上文提到的例子, 肝肾阴虚“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以回译性原则, 译名结构在形式上与中文一致或相近, 更好的译名为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5 约定性
早期, 很多中医术语的英译直接借用西医名词, 并不符合中医原意。但是, 根据约定俗成, 一些目前已通用的译名, 虽然与规范性原则不完全符合, 仍可考虑采用。像经络及经脉的经翻译为meridian, 这是随着WHO1981年的针灸国际标准推广的名词。学术上, 国内学者及部分国外学者都认为更早的channel, 更符合中医对经络的描述。但是, meridian已经广为应用, 约定俗成。因此, 在各个标准基本将其作为第一标准, 一些将channel作为许用词。
6 民族性
虽然可以借用西医语言翻译中医用语, 但这种借用是有一定限度和标准的。
事实上中医语言中只有一部分在西医语言中能找到对应语, 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找不到的。因此, 在这部分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上就应体现民族性原则。
中医学有其自身特殊的认识体系, 在思想原则、概念范畴等方面都有自身独到的规定性。特别在文化特征而言, 中医学还只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 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定名时, 要充分考虑我国文化特色和中医药名词术语特征, 翻译是尽量保留中医文化特色。最能体现民族性原则的是一些人名、书名、部分基础名词的英译, 一般采用的是音译法, 这些专有名词采用拉丁化拼音作为第一标准。人名音译格式:姓+空格+名, 如张仲景Zhang Zhong-jing, 皇甫谧Huangfu Mi。书名选用公式:拉丁化汉语拼音+英译书名。例如, 《黄帝内经》Huang Di Nei Jing;Inner Canon of Huangdi。《仲景全书》Zhong Jing Quan Shu;[Zhang]Zhongjing’s Complete Book。基础名词:气qi、阴yin、阳yang、脏zang-organ、腑fu-organ。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 中医翻译兴起时间尚短, 很多术语英译仍然在争论中。为了更好地既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 又较为准确地传达中医药原意, 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化工作迫在眉睫, 需要中医界、语言翻译界、中医翻译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
摘要:研究、制定并发布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语翻译标准是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知识, 开展国际合作, 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根据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原则和方法, 总结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原则, 并加以简要介绍。
关键词: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语翻译,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杜, 1993:49-50.
[2]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12.
[3]朱建平.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的历史[J].科技术语研究, 2001 (02) .
肝脏象及相关术语英译概况 篇5
摘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肝脏象相关术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分析,分别从肝脏象、肝生理、肝病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明确指出肝脏象术语英译规范的重要性,以期促进肝脏象术语英译标准的统一,推进中医药名词英译标准化,进而对肝脏象理论的传播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肝脏象,术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N04;R22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4.008
Abstract: Based on checking a large amount of data, we took systematic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liver imaging related terms, and described terms from the liver of viscera, liver physiology, hepatic pathology. We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standard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liver zangxiang terms: to promote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tandard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ver zangxiang, to promote standardiz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be helpful to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liver zangxiang theory.
Keywords: liver zangxiang, terminology, English translation
引言
经过近几十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医术语英译飞速发展。目前中医术语英译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已大体确定,研究方法和策略也已基本一致,但对个别概念的理解和个别词语的运用仍有很大差异。脏象学说是中医术语的核心内容,其中肝脏象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目前在肝脏象相关术语的英译方面,普遍存在翻译方法不统一、使用不规范、某些术语概念模糊等问题,不仅有碍于中医肝脏象理论的学习与探究,而且大大阻碍肝脏象学说的传播和发展。因此下面将对其相关术语翻译进行深入比较、辨析和探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肝脏象相关术语英译。
一肝脏象
《汉英中医药大词典》将脏象译为viscera state [1],《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译为viscera activities [2],《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译为state of viscera[3],《汉英英汉中医大辞典》译为referred symptoms of the viscera[4],这些对脏象的英译都用到了一个词viscera,《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将其解释为the large inside organs of the body,such as the heart,lungs,stomach,etc [5] 。由此可知,这并不是中医“脏腑”的本义,导致英译有失准确。
目前较为公认的脏象定义:“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具有不同活动规律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解剖形态、生理病理征象以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根据这一定义以及翻译家玄奘提出的“五不翻”原则[6],可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为zangxiang,但需对其做出准确的界定和解释。《汉英医学大辞典》的解释为visceral outward manifestations through which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s well as pathological changes can be detected [7]。而肝脏象作为脏象学说的重要分支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作用,肝可英译为liver [8]、hepatic [9]、the liver [10]、hepar [11],故笔者认为肝脏象可译为liver zangxiang。
二肝生理
中医上肝之生理方面主要包括肝的生理功能和肝的生理特性。肝之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肝主藏血和肝开窍于目等方面;肝之生理特性主要体现在肝为刚脏、肝主升发等方面。
1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使之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疏,即疏导、开通;泄,有发散、发泄之义。有学者将其译为the liver has dispersing and discharging functions [9]、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liver is to master dispersion[10]、liver bears the dispersive effect [11]。disperse只有“分散、疏散”之义,不能完整表达疏通、调畅气机之义。此外在翻译中还需体现出肝气的存在,故可译为the liver governing smooth flow of qi [4]。
(2)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功能。为了体现这些功能,有学者将其译为the liver stores blood[10]、the function of the liver is to store blood [11]、the liver installs and regulates the blood [3]。 store虽可表现储藏之义,却为动词;而肝藏血指的是肝的生理功能,应该用名词来表示,故应译为liver storing blood [12]。
(3)肝开窍于目肝开窍于目,是指肝的精气通于目,肝之经络又上联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内经》说:“肝受血而能视”。部分学者将其译为the eye being the orifice of the liver。目为肝之门户, orifice 含有“孔口”的意思,这就译成了“眼睛是肝的孔”。此翻译不免有些呆板,极易产生疑惑,不能很好地表达其真正含义。若译成liver opening at eye [13],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更加贴切。
2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肝为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有学者将其译为liver is the unyielding viscus [9]、the liver is a viscus of temperament [4]、the liver being a bold ZANGorgan [14]。然而笔者认为,肝气主升主动,刚强躁急,易亢易逆,应译为liver being bold and firm viscus [15]。
(2)肝主升发 肝主升发,是指肝气的向上升动和向外发散以调畅气机的生理特性。部分学者译为liver governs upbearing and effusion [9]、the liver is predisposed to flourishing growth [11]、the liver governs ascending and dispersion[3]、activities of the liver tending to ascending and dispersing [12]、 liver governing ascending and dredging [4]。然而笔者认为,升,即上升之义,可译为ascending;发,即发散之义,可译为dredging;肝主升发应译为liver controlling ascending and dredging。
肝正是由于具备上述生理功能,才能保证其畅达自然之性,升降气机,周转气血,促进消化吸收,维持筋脉肌肉的营养;同时也正是由于具备上述生理特性,才使得肝一旦发生病变,极易出现肝失疏泄、肝不藏血、肝阳上亢等病理状态而导致各种临床症状与不适的发生。
三肝病理
(1)疏泄失调在某些英文材料中翻译为catharsis disorders、 liver failing to discharge 。catharsis只有“宣泄、抒发”之义,而未尽阐其含义;而discharge只有“排出、宣泄”之义,也未诠释其根本特点。dysfunction of the liver in governing normal flow of qi这一翻译更加具体全面地阐述了肝疏泄失调的状态,也强调了肝气的作用,更为贴切。
(2)肝不藏血 英文翻译有the liver failing to store blood [2]、the liver failing to installs and regulates the blood[3],这两种翻译都是指肝调节血液运行的功能失调。而第三种翻译liver failing to store blood是指肝主藏血的功能失调,不能成功完成肝主藏血的功能。通过对比可知,第三种翻译更为贴切。
(3)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是指肝主升发的功能太过,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这是一种病理状态,肝阳上升且亢奋,可译为hyperactivity of liveryang、excessive rising of liveryang、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笔者认为较为合理的英译为hyperactivity of liveryang。
此外,肝病理还体现在肝风内动、肝血虚、肝气虚等方面,其内容较多,本文仅简要介绍上述三种病理状态,其他不做过多阐述。
四讨论
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而脏象学说的分支——肝脏象是其中最复杂、最多变、生理病理影响范围最大的系统,在五脏之中尤为重要。正如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临床上辨证论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16]肝脏象学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壮大,逐渐被国内外相关学者专家广泛关注而成为现今的热点和重点。然而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现象,如:某些概念不清晰,术语含义不统一,使用不规范。这些不但阻碍了肝脏象学说的深入研究,也使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也加重了翻译工作者的负担。
翻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讲不同的语言,想要沟通、交流就必须翻译成相应的语言供大家理解、应用。由此可知,翻译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肝脏象学说想要发展、传承,就需要将其相关术语进行比较、辨析,在遵循公认的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每个术语的语义,进而对其进行合理英译,并适时对其进行严格、全面、准确地校对,从而合理、准确、全面地阐释其本义,不致被误解和误用。因此,合理规范中医肝脏象学说相关术语的英译方法、内容,不但可有效避免在对外交流中被曲解、误解,同时亦可促进中医肝脏象学说的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原一祥.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 李照国.汉英中医药大辞典[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629.
[3] 施奠邦.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92.
[4] 郑凤钦.汉英英汉中医大辞典[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5] 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现代出版社;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8:1578.
[6] 陈宏微.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
[7] 汉英医学大辞典编委会.汉英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776.
[8] 左言富.新世纪汉英中医词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9] 谢竹藩.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10] 李照国.简明汉英中医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1] 孟和.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M].中医药学分册.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
[12] 刘占文.汉英中医药学词典[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4.
[1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4] 金魁和.汉英医学大词典[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5] 欧明.汉英中医词典[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
医学名词术语 篇6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 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 (Me SH)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 于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 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W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 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 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医学名词术语 篇7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 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 (Me SH) 》《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 于正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 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W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 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16751.2-1997《经穴部位》和GB/T16751.3-1997《耳穴名称与部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 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名词术语英译 篇8
关键词:中医术语,英译,障碍,对策
基于精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构建的中医术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文化特质以及古汉语言简意赅、语义浓缩、蕴含丰富的表述特征,具有历史性、人文性、定性描述、用具体名词表达抽象概念的特点[1]。然而,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医术语英译的障碍,笔者在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英译的障碍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文化内涵、一词多义、概念模糊等因素对中医概念的构建上。
1 中医术语英译障碍的成因
1.1 思维方式差异使译文“失真”
中医学是象思维和象科学的代表[2]。象思维就是以事物的各种外在表现为依据,充分借用观察者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广泛联系,旁征博引,体悟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3],中医辨证乃至中医理论的形成是象思维的最好体现。由于古代的中医学很少解释和定义概念,而是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例析概念,因此,以“以象测脏、以表知里,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维方式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与现代医学术语有着巨大差异。
中医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结构的脏器外,更侧重以“善者不可见,恶者可见”为其基本方式,以病理推测其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心”为例,中医之“心”除了具备解剖学“心脏”的含义,还包含了“君主之官”“主神明”“阳中之阳”“藏而不泻”的特征,有学者认为,把“心”译成“heart”不够贴切,建议采用汉语拼音、拼音加注,或者大写首字母以示区别[4]。再如,中医学探求病因的基本方法是“辨证求因”,中医所谓的“风”并非自然界的风,而是取自然界风之“象”比类风邪病因的结果,把病因之“风”译成“wind”显然有失本意。尽管如此,《中医药学名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WHO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四部国内外最权威的中医术语标准却无一例外的使用了heart、wind等“对应词”作为标准译法,这种译法照顾了读者和术语简洁性的要求,但教师需要付出更大努力解释这些“对应词”。
1.2 文化内涵难以在译文中“传真”
语言国情学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的绝大多数词语在别国的语言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词汇,这些词汇是全人类语言的“共核”,反映了世界各民族共有的事物和现象。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和疾病,两者在专业词汇上存在许多“共核词”,翻译时可以互相借用,西医汉译的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文化强调整体观念,崇尚天人合一,注重中庸平衡,中医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文化价值观上[5],因而,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的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概念词汇属于文化“专利”,在英译时无法找到对应词,音译或者音译加注成为这类术语翻译的首选,精、气、阴阳、五行、命门、三焦的英译就是如此。但音译的使用应该是谨慎的,否则就会“译犹不译”,精、五行、三焦等术语音译加注的译法就是如此。
基于隐喻思维构建的中医术语也为翻译带来了障碍,如治法的提壶揭盖、增水行舟、逆流挽舟等,方剂的四君子汤、白虎汤等,以及牛皮癣、白虎历节、寸白虫等术语的翻译就难以做到既忠实原文又“传真”其文化内涵。
1.3 一词多义使译文难寻“对应词”
一词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延伸,是人类范畴化、概念化及隐喻思维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概念及相应术语发展的普遍现象[6]。这种意义的延伸不仅包括单个词意义的延伸和词义变迁,也包括词语搭配造成的一词多义。
例如,“命门”原指眼睛,正如《灵枢·根结》所谓“命门者,目也”;《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难经·三十九难》“肾有两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开创了右肾为命门学说的先河;《针灸甲乙经》记载命门属督脉穴位,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随着明代命门学说的兴起,医家对命门的形态、部位认识不同,但多认为与肾有关。“命门”的语义变迁,使原本单纯的概念在翻译时变得复杂。再如,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把气定义为“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的“物质观”有利于理解“水谷之气”这类概念,但以部位、功能为依据划分的宗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营气、卫气等却非“物质”尽然,在翻译“气”时是否需要体现这种差异呢?此外,望文生义也会成为翻译的障碍,母病及子(误解为母亲的病遗传孩子)、带下医(误译为doctor under the skirt)、失笑散(误译为lost smile powder)、风水(误译为wind and water)等术语的误译就是明显的例子。
1.4 概念模糊难使译文“正本清源”
中医基础理论中存在大量的概念模糊现象,三焦、命门、经络有形无形之辩便可见端倪。哲学概念引入到中医学领域亦是如此,如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教材对“精”和“气”的界定也相差无几,“精气学说”中的“精气”是“精”和“气”还是“精气”(气中之精)呢?
无独有偶,“脉”的概念亦是模糊不清。《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和《灵枢·经水》所谓“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的经文表明,经脉即为血管;然而众所周知,经络学说中所谓“经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针刺治疗所刺亦非血管。有学者提出经络之气脉、血脉两大系统[7]也就顺理成章了,“经脉”的译文为“channel”“meridian”“vessel”各异也不足为奇了。
2 中医术语英译障碍的解决对策
2.1 中医英译的“整体观念”———直译对应
直译对应是中医英译的总原则,其主要方法包括字面翻译法和比照西医法。
字面翻译法是翻译中医形体官窍名词术语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如将皮毛(skin and hair)、关节(joint)、玄府(sweat pore)、气门(sweat pore)、腠理(striae and interstice)、脉(vessel)、七冲门(seven important portals)、五官(five sense organs)、七窍(seven orifices)、精明(eye)等术语直译为其“对应词”就是如此。
西医翻译的过程启示:比照西医法是最现实、最有效的翻译方法[8],脏腑、疾病名称等与西医吻合度较大的术语主要采用这种方法。国内外标准化术语词典对中医脏腑的英译就是如此,即将心(heart)、肝(liver)、脾(spleen)、肺(lung)、肾(kidney)等术语翻译成西医的“对应词”;词义相同的疾病,如感冒(common cold)、疟疾(malaria)、咳嗽(cough)、头痛(headache)等词译成西医“对应词”也是如此。
2.2 中医英译的“辨证论治”———补偿译文的文化缺失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术语与西医存在较少的“共核词”,因而音译、加注、意译就成为补偿译文文化缺失的重要方法。
音译中医术语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并已约定俗成,如气、阴阳、推拿、寸口、寸、关、尺等词;有些术语采用拼音加注的方式,如典籍名称和穴位名称以及五行、命门、三焦、天癸等。这些术语承载文化内涵,在西医中无法找到对应词,当用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式体现中医特色。音译虽提供了文化推广的途径,但中医术语的翻译不宜大量采用音译法,否则就会“译犹不译”。
以疾病命名为例,中医疾病的命名多以病因、脏腑、经络、临床表现为依据,这与以现代生物医学为基础,多以病因命名的西医疾病迥然不同。有些中医病名的含义与西医非常接近,为避免与西医疾病混淆,宜用直译法,如风火眼(wind fire)、消渴病(consumptive thirst)等[9]。
不仅如此,中医著作中也渗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这给中医翻译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把《备急千金要方》译成“Important Prescriptions Worth a Thousand Gold for Emergency”虽忠实于原文,但却使人费解,倒不如“Invaluable Formulas for Emergency”这样的意译法简洁明了。
2.3 中医英译的“标本兼治”———规范术语、据语境选词
中医术语英译正确与否的关键是中医术语自身的规范性。如上文所述,经脉若为有形之物,“channel”似乎更合原意,英语文献中也多用“channel”表达“经脉”之意;“meridian”原为地球之经线,是无形之物,而“vessel”则更符合“血脉”之意了。因此,只有先弄清中医术语的本来面貌,中医术语的英译才可能正确。
另外,同一术语在不同语境中意义不同,翻译时亦应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译文。如有学者认为,“虚”是中医学中应用很广泛的一个概念,根据不同的情况它在英语中可能有这样一些对应语:asthenia、deficiency、insufficiency、weakness、debility、hypofunction等[10],因此,在不同语境中应使用不同的表达以反映原文之义。体虚之“虚”宜用“weakness”,血虚之“虚”宜用“deficiency”,脾虚之“虚”宜用“asthenia”。同理,《内经》所谓“命门”宜用“mingmen(eye)”,而《难经》之“命门”则用“mingmen(relating to kidney)”。
3 结语
中医在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与西方医学迥然不同,中医概念的表述存在模糊性和一词多义现象,这些都体现在用以表达中医概念的术语上,并成为中医术语英译的主要障碍。西医翻译的过程启示:直译对应体现了术语翻译自然性、简洁性和回译性的基本原则,是中医术语英译的总原则。最具文化色彩和隐喻内涵的文化负载中医术语当以加注、意译等方式补偿中医术语所蕴含的文化色彩,以体现中医术语的民族性特征;中医术语的多义和模糊现象应在其使用的具体语境中体现英译的差异,而非一味追求“统一”的译名。
综上所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和中医语言的特点是理解中医术语的基础,思维方式、文化内涵、一词多义、概念模糊是制约中医英译的主要障碍,只有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中医英译才有可能“传真”中医理论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6-8.
[2]张宗明.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访全国著名中医哲学研究专家刘长林研究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8.
[3]王永炎,张启明.象思维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J].自然杂志,2011,33(3):133-136.
[4]赵丽梅.浅析中医英语翻译障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4):426-428.
[5]郑玲,姜德友.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障碍及诠释学解读[J].中医教育,2011,30(4):21-24.
[6]陈雪.认知术语学视域下的中医术语[J].中国科技术语,2013,15(3):25-28.
[7]邱幸凡.经络之气脉血脉两大系统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3):22-24.
[8]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8.
[9]朱建平,洪梅.中医病名英译规范策略[J].中国科技术语,2008,10(2):18-24.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9
也可以用外文, 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 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 不写成Babinski′s征, 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 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 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 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 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
名词术语英译 篇10
路甬祥: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对于发展两岸科教、经贸、文化关系十分重要,是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方针的重要体现。两岸已分隔半个多世纪,这个时期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历史阶段。两岸由于互不沟通,各自定名,导致科技名词不一致。例如,导弹/飞弹、软件/软体、航天飞机/太空梭、等离子体/电浆、信息/资讯等,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称谓各一。据大陆有关专家统计,在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科技名词中,两岸的不一致约占到40%以上;其他传统学科,不一致的名词术语也大体在20%以上。
海峡两岸同文同种、骨肉情深,但却“一国两词”、“一物多名”,使两岸的交流合作颇受影响。对此,两岸科技界专家都有同感。由于两岸科技名词存在不少差异,两岸专家在开展学术研讨时,往往要借助英语来判断对方所说的概念。台湾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发表一篇短文,说1993年11月在台北举办的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就是以台湾国语、大陆普通话和英语混合进行的。他对此十分感慨。当时,双方在书写合同、协议书、备忘录时,常常由于名词术语的差异,不得不加注释或标注对方使用的称谓,很是繁琐与不便。
1993年,具有历史意义的首轮“汪辜会谈”达成的四条协议中就有探讨两岸科技名词统一的内容。海峡两岸分离将近半个世纪,有很多重要事项要谈,而在第一轮会谈中就把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列入协议,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我想,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灿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各国。海峡两岸有着血脉同根的传统文化,两岸科技界共同继承和弘扬传世至今的科技、文化遗产,对于加强两岸精神纽带,增进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消除两岸交流屏障。在过去几十年隔绝的情况下,两岸对科技发展产生的新概念、新技术,分别按照各自的理解和方式定名,造成了许多名词术语上的不一致,带来许多交流上的困难。为增进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破除交流上的障碍是必由之路,科技界尤为如此。两岸同胞有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和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开展好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两岸在科技以及文化、教育、经贸交流中的障碍,便于交流与合作。
三是促进两岸学术交流和科技发展。两岸科学家在共同探讨名词术语差异时,很自然会对诸多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如两岸天文学界对astro—physics分别定名为“天体物理学”和“天文物理学”,在解决这一命名争议时,两岸专家自然会探讨这一科学概念,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各自研究成果、理论认知和理解进行充分交流。
四是提供了一个两岸科技界交流合作平台。在敞开两岸关系大门的过程中,语言和名词术语上的差异首先受到了两岸专家的关注。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工作则为两岸专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不单纯是名词讨论,也包括了学术交流。每次大陆专家组团访台,都会进行一些学术报告活动,都要参观台湾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台湾专家代表团也是如此。在交流中增进了相互了解并创造了很多合作机会。十多年中,两岸专家就两岸科技名词工作共同召开过几十次研讨会,这种学术交流已融入两岸交流合作的洪流,对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因此,这项工作对于联结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增强学界交流,促进两岸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全国科技名词委是如何组织专家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绩?
路甬祥:全国科技名词委始终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汪辜会谈”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率先行动并努力推进,克服了许多实际困难,积极、稳妥开展起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1994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制定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两岸名词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组织、方法及出版等,并于同年5月召开了有70多名著名科学家参加的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座谈会,专家们一致呼吁开展这一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筹备工作,包括与台湾专家的联络和研讨。1996年6月,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等机构和专家进行座谈,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确定了合作方式。同年6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黄山组织召开两岸天文学名词对照研讨会,这是在祖国大陆召开的第一次两岸科技名词会议。同年7月,全国科技名词委组团赴台参加航海科技名词研讨会,这也是第一次在台湾地区举办的两岸科技名词研讨活动。从此以后,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对岸同仁有计划地按学科开展起了科技名词的对照工作。迄今,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先后开展了近30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组织两岸专家共同召开过数十次研讨会,积极促进了两岸科技界人士之间的往来、交流与合作。其中,航海、药学、化工、信息科学技术等10个学科已正式出版了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本。
通过进行两岸科技名词研讨,一些学科的不一致名词获得了统一定名。如昆虫学名词中的“tro-phamnion”,大陆叫“滋养羊膜”,台湾叫“滋养鞘”“圆卵膜”,经过研讨,统一定名为“滋养羊膜”。又如101~111号元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其重新命名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确定其汉文名过程中,及时征求台湾专家的意见,两岸化学专家经过研讨,对11个元素的定名达成了一致意见。于是,目前两岸100号之后元素的称谓是完全一致的。
记者: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路甬祥:两岸科技名词对照是项认真、严肃、细致、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科学、讲原则和方法。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工作原则力面,确定了“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方针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在工作方式上,积极与台鸿专家学者联系,分别在两岸共同召开名词对照研讨会;对照研讨中采取“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力法”,对两岸已经公布的科技名词,以对照为主,逐步一致,对于新词,双方从一开始就一起研讨,共同定名,以取得一致。为解决地域分隔问题,两岸专家采用会上讨论与会下修订、补充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定名。在名词术语蓝本选择上,双方约定,蓝本应是两岸已各自公布的有权威的规范名词,不能随便找相关的工具书来对照。双方专家分别采用这两种蓝本,以英文为索引进行对照。此外,在科技名词对照本的编辑出版等方面,全国科技名词委都积累了一些经验。
记者:您对开展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工作有何建议和展望?
路甬祥: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与统一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两岸应各自确定牵头单位有序地进行,否则,可能会造成科技名词新的不必要的差异。
近日,应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的提议,国台办发言人回应中提出还将纳入新出现的科技和社会事物的名词术语,把存在差异的词汇比较陈列,供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及全球华人学习使用。全国科技名词委非常赞同国台办发言人的提议,并实际上已成为此举的先行者。因而,如果编写“中华大辞典”,全国科技名词委愿意也有能力联络、组织两岸专家学者来承担科技条目的编写工作。首先,全国科技名词委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有3000多位两岸专家,其中包括300多位院士参与的工作组织。迄今已按学科组建了71个分委员会,并审定公布和出版了75种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名词的学科领域涵盖到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构建了较完善的中国科技名词体系。全国科技名词委计划,至2009年年底将完成100种学科名词的审定公布和出版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专家队伍是做好这项工作的保证,已经公布的近百种学科名词是开展这项工作的蓝本和基础。其次,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长期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三是与台湾地区的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有着深厚的广泛的联系。这些条件都是保证今后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
论文中医学名词术语的使用 篇11
1. 冠以外国人名的体征、病名、试验、综合征、方法、手术等, 人名可以译成汉语, 但人名后不加“氏”字;也可以用外文, 但人名后不加“′s”。例如:Babinski征, 可以写成巴宾斯基征, 不写成Babinski′s征, 也不写成巴宾斯基氏征。若为单字名则仍保留“氏”字。例如:福氏杆菌。
2. 名词术语一般应用全称, 若全称较长且反复使用, 可以使用缩略语或简称, 但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 均应分别注明全称和简称。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m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 。西文缩略语不宜拆开转行。不要使用临床口头简称 (例如将“人工流产”简称“人流”) 。凡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 Ag、HBs Ab、PCR、CT、DIC等。
【名词术语英译】推荐阅读:
医学名词术语07-18
名词术语翻译11-07
诗歌名词术语10-26
铁路术语专有名词08-13
安全生产常用名词及术语10-28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名词术语解释11-21
中医英译术语06-21
术语翻译07-02
常用术语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