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间服务器(精选9篇)
网络时间服务器 篇1
1 引 言
据Return Buy统计, 1999年, 美国回收产品总额是62亿美元, 然而在处理这些回收产品时大约花费了40亿美元。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 网上购物返还率更高, 某些特别的类别返还率达到了20%。Rogers Tibben-Lembke报道, 杂志出版业平均的返还率是50%。面对日益增长的回收产品, 回收产品的处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因素。传统上, 产品回收应包括回收产品的收集, 回收产品的分类和运输, 产品的维修和返还, 产品的再利用、再循环和再制造等。在产品的回收过程中, 合理的基本回收点的数目和地点, 合理的回收中心的配置不仅能降低整个逆向物流成本, 而且能使回收点和回收中心的容量得到最大的利用、顾客得到最大的便利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个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2 满足服务时间条件下产品回收物流网络优化模型
2.1 建立模型的有关假设
①假设顾客i到回收中心k的直接运输是不存在的, 因为认为它没有足够的运输量;②假设在回收过程中回收点j对从顾客i手中退回的产品具有足够的容量;③假定顾客i到最近的回收点j的运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2.2 记号
a:回收点j每年的租金;
djk:回收点到回收中心的距离;
b:每单位产品每天的库存成本;
tij:顾客i到回收点j的时间;
w:每年的工作时间;
cjk:回收点到回收中心的运价;
l:顾客到回收点最大允许距离。
问题的决策变量:
z:回收点j的最小设立数目;
Xjk:回收点到回收中心的运输量;
g:回收中心k的最小设立数目;
Tj:回收点j的作业期;
M:回收点j的最大容量;
h:每单位产品每天的管理成本;
ri:顾客i每天的退货量;
ti:顾客i的服务时间要求;
qk:回收中心k的设立成本;
mk:回收中心k的最大容量;
dij:顾客i到回收点j的距离;
undefined
2.3 模型的建立
undefined
Subject to
undefined
在上面的模型中, 目标函数 (1) 是整个逆向物流成本, 由租金、仓储运营成本、材料管理成本、设立成本和运输成本构成。约束条件 (3) 确保服务时间在顾客的可接受范围之内。约束条件 (4) 杜绝任何产品从未开的回收点通过。约束条件 (11) 表示回收点在一个星期可能开的天数。
2.4 模型的求解
因为模型属于NP-hard问题,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把原问题分离成两个子问题来解, 第一步把所有的顾客配置到最近的回收点, 这里采用分配算法求解。第二步的目的是把开的回收点配置到适当的回收中心, 采用单纯型法对此求解。整个算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3 结束语
逆向供应链的核心问题是产品回收, 而目前的研究多数都忽视了顾客服务时间的要求。本文模型在考虑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考虑了顾客服务时间要求, 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进一步地研究可以考虑需求随机性的情形。
参考文献
[1]Hokey M, Hyun JK, Chang SK.A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to developing the multiechelon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for product returns[J].Omega, 2006 (34) :56-59.
[2]简明, 孙玉栋.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M].长沙: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5.
网络时间服务器 篇2
日月如梭,瞬间即逝。时间静悄悄的逝去,我和时间没有任何对话。它在慢慢的挥霍着我的青春年华,而我在忙着经历。经历着生活的酸甜苦辣,风风雨雨。
“恍若隔世”,这是偶尔发自内心的感叹。这或许大都数人会和我一样是这样的感同身受,也是这早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份。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事无成,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欲望,有着成功与失败的`案列。
我们更像是时间里的“奴隶”。每天都要在一个规定的时间里去完成一些事,或许我们得到的了一些“面包”。但也许什么也没有,精神上的挫败让自己散失一些毅志力。但不能就此退让,这就是生活吧。我们必须像海鸥一样风雨无阻。
生于这个世界,这个年代,这个社会。处于一种生活的状态。我们需要粮食但我们不耕耘种地。我们必须用一种方式去交换粮食。
岁月变迁,时间演变。时间与过程的纠缠,正是这种摸爬滚打的日子,我们时而被现实生活中的“烂摊子”所绊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当代中国社会倡导的文明思想与概念。社会主义的思想转变,我们更加依赖精神世界,束缚于现状。自由成了我们的一大向往之一。这或许美国人更明白这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灌输。发现内心也是一个脆弱需要安慰的世界。变得更懂得自己内心需要些什么。就如平时需要一杯白开水偶尔也会想给自己来杯咖啡。这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HP服务器时间同步出Bug 篇3
网络环境
单位原先的两台IBM3850与两台DS4800由于使用年限过久, 即将退居二线以外非重要的业务使用, 新购了4台HP DL5800 G9及两套日立存储。暂且命名4台新设备为A, B, C, D机。装Windows Server 2012系统, 再用系统自带的HP-V搭建虚拟化提供业务使用。单位有域控服务器 (分主、备各一台) , 基本所有服务器包括PC机都加入此域被管理。这4台新购的服务器也加入此域。
整个架构搭建好后运行了一段时间基本正常, HP-V上也创建了2台虚拟主机, 各自装了操作系统, 并在里面各自安装业务系统, 命为业务A、业务B系统。
故障现象
一天, 业务A、业务B系统出现问题, 经描述了解到, 操作者当时在软件上的操作记录时间记录到数据库时与北京时间不匹配, 相差甚多, 跟北京时间相差8小时左右。该问题很明显与服务器操作系统时间有关, 因操作人员在软件上所操作的记录时间是统一调取服务器时间再记录到数据库, 而且当时检查操作者PC电脑本地时间也是正确的, 由此, 怀疑到业务A、业务B系统对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时间存在错误。
故障排查
登录业务A、业务B的服务器上也发现, 当时服务器的时间存在8小时的误差。
继续查找有关影响时间的操作系统日志, 发现如图1所示信息, 说明操作系统时间确实是有过更改记录, 更改的时间范围为8小时。
经查了解到, 由于业务A与业务B的服务器为HV-P所创建的虚拟主机, 而虚拟主机的时间同步依赖于承载虚拟机的物理机 (当时买的A、B、C、D四台HP DL5800 G9服务器) 系统时间。分别查看承载两台虚拟主机的物理机中系统日志, 找到如图2及图3所示记录。
以上日志表明, 由于两台物理主机长时间无法联系到原先的时间同步源 (域控权威时间发布器) 而被迫与本地CMOS时钟进行时间同步, 但在CMOS同步时间后系统时间被调慢了8小时。再去查看域控服务器时发现是关机状态。
经测试, 这几台操作系统一旦与CMOS时钟进行同步, 会立即造成操作系统时区错乱, 继而发生系统时间被调慢了8小时的错误现象, 判断是物理机的BIOS存在Bug。
故障原因
1.由于域控 (权威时间发布源) 服务器因硬件问题发生了宕机。
2.在长时间无法与域控 (权威时间发布源) 进行联系后, 物理主机会跟自身CMOS时钟同步造成系统时间发生错误。
3.物理主机上的虚拟主机 (业务A, 业务B) 数据库同步了物理主机的错误时间。
4.最后造成在业务A, 业务B上发生的所有操作更新到数据库时的时间字段都被提前了8小时。
故障解决
1.恢复域控服务器并重新制定可靠的时间发布源。
2.修改物理主机操作系统上的注册表来解决操作系统与CMOS时间同步时的错误问题。修改命下:
经验总结
网络时间服务器 篇4
1、你要将每天必做的流程化的网络操作环节记录下来,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排列,打印出来贴在电脑旁,每天一上班就按照程序轮流操作下来。这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2、很多人一上班就打开新闻频道,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导致这个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
3、有些员工内心有一种情感缺失,上班的每一时刻,总会看看QQ上有没有朋友或网络找自己,总要聊上几句,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如果做客服的员工能对客户这样关注,那还差不多。
4、有些网商认为,每天一上班,要做哪些事情,我清楚得很,不必记下来,咱脑子记得住。这属找借口一类或牛人一类。咱是凡人,能按程序办事,就按程序办事。
5、普通网商,每天就操作那几件事,所以他用脑子记得住;成功的网商,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他就必须借助程序性的表格来完成。
6、成功的网络营销团队,一定会创造并沉淀出很多相关表格,这些表格,能提高网络营销效率。
7、网络营销团队,有部分人是负责流程的,有部分人是负责创意的。负责创意的部分,你应该带给他们一些能够激发创意的玩具、道具和工具,营造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氛围,GOOGLE就是这样。
8、如果你是一个个人网商,无法进行分工,那么,你可以将白天用于流程操作,将夜晚用于创造性工作。白天种菜,夜晚种树。
9、成功的网商,要多跟富有创造力的朋友在一起。当你沉浸于某一网络项目过久,你的创造力会急剧下降,这就需要走近“创意加油站”!
混杂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研究 篇5
为了满足各领域随时随地需要正确的时刻, 由各国有关天文台提供标准时刻和频率标准的这种工作, 就叫做时间 (包括频率) 服务, 也称为授时工作。随着各种新技术飞跃发展, 对时间测量精确度要求不断提高。于是短波授时、长波授时、电视授时 (同步) 、卫星授时、网络授时、电话授时等授时技术相继问世, 从而把时间工作的精确度推进到微秒 (10~6) 量级, 甚至更高。
对于联网的计算机, 通常使用的对时方式是采用网络对时协议 (NTP) 作为网络内对时协议, NTP是一种在网络计算机上同步计算机时钟的协议, 现在是一个因特网标准, NTP使用的调整的格林尼治时间 (UTC) 对计算机时钟的时间进行同步, 精确到毫秒, 有时比毫秒的精度还要高。UTC时间是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 包括无线电和卫星系统。但是, 在每台计算机都安装这些接收机是不实际, 也是不经济的。作为替代, 指定的时间服务器的计算机上安装这种接收机, 并使用如NTP的协议来同步时间。
对于物理相对隔离的网段及物理分离的计算机, 采用服务器间通过串口或USB扩展接口间通信的解决方案, 通过特殊的自定义协议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实现准确对时, 同时有效保障了安全性。
由于故障录波等系统只提供G P S接口, 对这一部分的系统对时采用主控PC服务器直接通过GPS集线器 (各端口相互独立) 向GPS端口发送标准GPS时钟格式的方式时间同步 (非标准GPS格式需提供专用协议) 。
1 NTP协议
NTP适用于运行在计算机上的和客户端/服务器程序和协议, 程序由作为NTP客户端、服务器端或两者的用户编写, 在基本条件下, NTP客户端发出时间请求, 与时间服务器交换时间, 这个交换的结果是, 客户端能计算出网络时间的延迟, 形成弥补值, 并调整与服务器时间同步。冗余服务器和不同的网络路径用于保证可靠性的精确度, 除了客户端/服务器商的同步以外, N T P还支持同等计算机的广播同步。N T P在设计上是高度容错和可升级的。这也为以后方案的升级以及时间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保证。
时间精度误差由传输延时 (T1) 与程序运行时间消耗两部分组成 (T2) 。这里首先介绍传输延时的提取。
基于局域网环境的对时系统, 采用NTP协议完成时间的传输与校准。NTP协议的包头结构与SNTP时间戳结构定义如下 (参见RPC2030) 。
由包结构可知:客户端获取的精确时间=时间内容-参考点延时。
2 232/485/USB端口对时技术
所有参与时间同步的物理隔离的服务器及分离的计算机通过串口/USB HUB集联到时钟服务器, 时间同步信息发送由时钟服务器通过串口H U B集中推送。串口/USB HUB支持级联方式扩展。
由握手协议可知, 时间精度误差主要由传输延时 (T1) 与程序运行时间消耗两部分组成 (T2) 。
传输延时测试:计算出一个误差参考值。
T1=[服务器开始发送完整时间信息→客户端接收到完整时间信息]时间间隔
在实际误差计算中:
T1= ([服务器开始发送完整时间信息→客户端接收到完整时间信息并返回→服务器接收到完整时间信息]时间间隔) /2
经测试, 在传输距离稳定的情况下, T1通常稳定在某个典型值区间, 精度误差为25ms左右。因此, 在对时前的基准误差测试中, 我们采用多次采样, 然后取平均值的方法来确定服务器到每台客户机之间的传输误差。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实地大量测试, 本系统对广域网时钟服务器时间同步精度误差低于±50ms, 局域网时间同步精度误差见表1, 从实验结果上看, 可以有效满足实际工作中故障检测等事项对时间精度的需要。
由上表可见, N T P协议仍然能获得最小的精度误差;232/485/USB接口模式在传输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误差比较稳定在30ms左右, 高于NTP协议的误差, 其原因在于算法中采用了多次误差取平均值的方法, 造成了误差计算精度的损失。
4 结语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NTP时间协议与232/485/USB接口模式的时间同步方法;其中NTP协议用于局域网内时间同步, 而232/485/USB接口对时方法则用于GPS时钟下达, 物理隔离计算机及物理隔离的网段之间时间同步。通过实地实验, 本文中的时间同步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从实验结果来看, 232/485接口模式的时间精度误差仍然高于NTP协议, 这是由误差计算方法造成的, 因此如何减小232/485接口模式的时间同步精度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摘要:随着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力系统统一时钟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现出来, 因此在全网自动化装置的实时时钟必须统一。考虑到电力系统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特性,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采用NTP时间协议与232/485接口模式的时间同步方法;其中NTP协议用于局域网内时间同步, 而232/485接口对时方法则用于GPS时钟下达, 物理隔离计算机及物理隔离的网段之间时间同步。通过实地实验, 本文中的时间同步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时间同步,NTP协议,接口
参考文献
[1]周书民, 刘玲.网络环境中的时间同步[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3 (2) :41~42.
“标号法”计算网络时间参数 篇6
在双代号网络中, 常采用六时标注法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 即
分别表示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自由时差。
我们以下面的网络图为例, 来介绍如何用“标号法”计算网络图的时间参数。在这个网络图上, 我们可以看到有A、B、C、D、E、F、G、H、I九项工作, 节点2到节点5之间有一项虚工作, 节点6到节点7之间有一项虚工作。
一、确定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确定每个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 并标记在节点之前。网络图中的起始节点是以相对时间0开始的, 故起始节点1的开始时间为0。工作1—2是以节点2为箭头的工作, 即节点2的最早开始时间是从节点1到节点2的工作A的持续时间6, 记为 (1) 6。节点3的最早开始时间为工作1—3的持续时间6, 记为 (1) 6。节点4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节点2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C工作的持续时间, 即6+7=13, 记为 (2) 13。以节点5为箭头的工作有两项, 工作2—5和工作3—5, 工作2—5为虚工作, 持续时间为0, 从工作2—5计算出的节点5的最早开始时间为6+0=6, 记为 (2) 6, 从工作3—5计算出的节点5的最早开始时间为6+5=11, 记为 (3) 11, 取最大时间, 因此节点5的最早开始时间为11, 记为 (3) 11。以节点6为箭头的工作也有两项, 工作4—6和工作5—6, 从工作4—6计算出的节点6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节点4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F工作的持续时间。即13+4=17, 记为 (4) 17, 从工作5—6计算出的节点6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节点5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G工作的持续时间, 即11+8=19, 记为 (5) 19, 取最大时间, 因此, 节点6的最早时间为19, 记为 (5) 1 9。同理, 节点7的最早开始时间取工作6—7和工作3—7两条线路中的最大值, 取 (6) 19。节点8的最早开始时间取工作6—8和工作7—8两条线路中的最大值, 取 (7) 2 5。最后将上述计算结果标在网络图上每个节点的前面, 如图2所示。
二、确定关键线路及关键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
网络图中的关键线路是网络图的诸多线路中, 各工作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通过上述计算可知, 关键线路为1—3—5—6—7—8线路, 位于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该网络图关键工作为工作B、D、G、I。将网络图中关键线路用粗线表示。位于关键线路上的节点为关键节点。
网络网上所有的关键工作, 它们的最早完成时间即为该工作起始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工作的持续时间。如, 工作B的起始节点为节点1, 最早开始时间为0, B工作的持续时间为6, 因此, B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为0+6=6。工作D的最早时间为节点3的最早时间6加上D工作的持续时间5, 即D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为11。同理, 工作G的最早完成时间为1 9。虚工作6-7的最早完成时间也为19。工作I的最早完成时间为2 5。
关键线路上每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与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相同, 关键线路上每项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均为零, 这样分析后, 每个关键工作的六个时间参数就可以标注在网络图上, 如图3所示。
三、确定以关键节点为结束节点的非关键工作的时间参数
在网络图上以关键节点为结束节点的非关键工作有工作E、F、H、虚工作2—5。
第一步, 先计算这类非关键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即为该工作所在的箭尾节点的开始时间, 即工作E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节点3的开始时间6, 最早完成时间为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工作持续时间6+5=11。同理, 工作F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节点4的最早开始时间13, 最早完成时间为17。工作H的最早开始时间为19, 最早完成时间为24。虚工作2—5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最早完成时间为6。
第二步, 计算出E、F、H及虚工作2—5的自由时差。E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E工作结束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E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即E工作结束节点为节点7, 节点7最早开始时间为19, E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为11, 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19-11=8。同理, F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节点6的最早开始时间19减去F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1 7, 即1 9-1 7=2。H工作的自由时差为节点8的最早开始时间25减去H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24。即25-2 4=1。虚工作2—5的自由时差为1 1-6=5。
第三步, 计算总时差。这类工作的特点是总时差等于自由时差。
第四步, 计算最迟时间。最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时间加上总时差。E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它的最早开始时间6加上总时差6+8=14, 最迟完成等于最迟开始加上工作持续时间14+5=19。F工作的最迟开始等于F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总时差1 3+2=1 5, 最迟完成时间等于15+4=19。同理, H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9+1=20, 最迟结束时间为20+5=25。如图4所示。
四、确定以非关键节点为结束节点的非关键工作的时间参数
在这个网络图中, 这类工作包括工作A、C。
第一步, 确定工作A、C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A、C工作的开始节点时间为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即A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节点1的最早开始时间0, 最早完成时间为6。C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节点2的最早开始时间6, 最早完成时间为1 3。
第二步, 确定工作A、C的自由时差。A工作的自由时差是A工作结束节点2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A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即6-6=0。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节点4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C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即时1 3-1 3=0。
第三步, 确定A、C工作的总时差。这类工作的总时差等于本工作的自由时差加上其所有紧后工作的中总时差最小值。先算C工作的总时差, C工作的自由时差为0, 其紧后工作为F, F工作的总时差为2, 因此C工作的总时差为0+2=2。再算A工作的总时差, A工作的紧后工作有两项, 工作C和虚工作2—5。工作C的总时差为2, 而虚工作2—5的总时差为5, 取两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2, 因此, A工作的总时差为0+2=2。
第四步, 计算A、C工作的最迟时间。最迟时间为最早时间加上总时差。即A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0+2=2。最迟完成时间为2+6=8。C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6+2=8, 最迟完成时间为8+7=15。如图5所示。
网络时间服务器 篇7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要求样本村卫生室的全部乡村医生填写课题组设计的乡村医生工作日志记录表, 详细记录每天24小时从事的所有工作事项, 以及每一工作事项的时间花费、服务对象、工作量和工作地点。要求时间跨度至少为15日。具体抽样方法和内容见《上海市乡村医生服务及其模式改革研究背景和主要结果简介》一文。
1.2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所得资料经逻辑校错和手工校对后, 通过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录入、整理, 运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实际调查了上海市8个郊区 (县) 24个乡镇72个村的160名乡村医生, 平均填写日志的时间跨度为21天, 实际填写22 393条工作日志, 平均每名乡村医生填写140条日志, 每人每天填写6.7条日志, 见表1。虽然个别区 (县) 人均填写的记录数偏少, 但要求时间跨度最少为15天, 平均实际达到了21天, 可见本次工作日志的调查数据较为完整。
2.2 乡村医生提供服务内容及时间
2.2.1 乡村医生服务范围界定。
本着以健康为中心, 以人群为对象, 以家庭为单位, 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2], 结合农村卫生服务的特点, 以及乡村医生工作日志中填写工作的具体内容, 本研究得出:上海市乡村医生主要业务服务可分为10种:医疗服务、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脆弱人群保健、卫生监督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合作医疗制度管理、爱国卫生、健康教育以及其他 (如村卫生室日常消毒工作和例会等) 。其对应具体解释详见表2。
2.2.2 不同服务内容所花费的时间比例。
乡村医生提供不同服务内容的时间消耗, 提供医疗服务时间的比例最大, 占55.7%;其次是慢性病防治, 占16.2%;第三是卫生信息管理, 占5.7%;以后按序为脆弱人群保健和爱国卫生运动、合作医疗制度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服务、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督管理, 见表3。可见乡村医生提供的服务以医疗服务为主, 占50.0%以上, 而对于农村社区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收益较低的服务项目重视程度不够。依然存在着重医轻防的现象, 这与新时期疾病谱、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国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导向有着较大的差距。
2.2.3 每名乡村医生每天不同服务内容的消耗时间情况。
不同区 (县) 提供不同服务的时间消耗, 根据乡村医生工作日志记录天数, 可得到每名乡村医生每天提供服务消耗时间。平均21天内, 160名乡村医生时间消耗合计15 854.4 h, 平均每名乡村医生每天提供服务花费4.50 h, 占一天8小时的56.2%。其中, 最高的是嘉定区6.59 h, 其次是松江5.85 h, 第三是崇明5.60 h, 最低的是奉贤区, 只有2.51 h, 只占每天8小时的31.4%。每名乡村医生每天花在医疗服务的时间平均2.75 h, 慢性病防治0.80 h, 传染病防治0.02 h, 妇幼保健0.07 h, 脆弱人群保健0.19 h, 卫生监督0.06 h, 卫生信息管理0.24 h, 合作医疗0.11 h, 爱国卫生运动0.18 h, 健康教育0.07 h, 见表4和表5。
由此可见, 上海市乡村医生提供服务时间仅占据一天8小时的50.0%左右, 最高的区 (县) , 也仅为82.4%, 最低的仅为31.4%。也就是说, 上海市乡村医生的服务效率是不高的, 工作强度也并不是太高, 可以通过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工作量等方式来缓解乡村医生数量不足的现状。
2.3 工作量差异分析
2.3.1 不同职称乡村医生的工作量差异。
通过对不同职称乡村医生工作记录分析, 发现:工作日志记录的21天内, 人均工作时间最高的是执业助理医师, 人均每天5.3 h;其次是医士, 人均每天5.0 h;第三是执业医师, 人均每天4.6 h;最低的是无职称的乡村医生, 人均每天4.0 h, 见表6。
经方差分析, 4组不同职称人员工作量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显著性意义 (F=1.338, P=0.259>0.05) 。分别对任意两组进行成组T检验, 发现:只有执业助理医师与无职称医生工作量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 (t=2.291, P=0.024<0.05) 。
为何出现职称最高的人员并不是四类人中工作量最大的呢?经方差分析, 不同职称医生的年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F=5.131, P<0.01) , 不同医生的工作年限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F=3.292, P=0.023<0.05) , 医士的年龄和工作年限高于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助理医师大于执业医师, 执业医师则大于无职称人员, 见表6。可见, 由于年龄和工作经验的关系, 医士和执业助理医师自然具有比较高学历者更多的临床经验, 对于村民健康状况更加熟悉, 自然会受村民的欢迎。
2.3.2 不同学历乡村医生的工作量差异。
通过对不同学历乡村医生21天工作时间记录分析, 发现:工作日志记录的21天内, 人均工作时间最高的是具有初中学历的医生, 人均每天5.1 h;其次是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医生, 人均每天5.0 h;第三是小学及以下学历人员, 人均每天4.3 h;最低的是大专以上学历人员, 人均每天3.0 h, 见表7。
经方差分析, 不同学历人员工作量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显著性意义 (F=0.185, P=0.946) 。分别对任意两组进行成组T检验, 发现:任何两组工作量之间的差异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均>0.05) 。
为何会出现高学历人员的工作量并没有明显高于低学历人员的工作量呢?也就是说, 为何村民没有表现出喜欢找高学历医生就诊的趋势?经方差分析, 不同学历医生的年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 (F=6.958, P<0.01) , 随着学历的降低, 村医的年龄不断增大, 不同医生的工作年限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F=7.133, P<0.01) , 低学历村医自然具有比较高学历村医更多的临床经验, 对于村民健康状况更加熟悉, 也就自然会受村民的欢迎。
3 讨论与建议
3.1 乡村医生的服务效率有待于提高
上海市乡村医生提供服务时间仅占据一天8小时的50.0%左右, 最高的区 (县) , 也仅为82.4%, 最低的仅为31.4%。也就是说, 上海市乡村医生的服务效率是不高的, 工作强度也并不是太高, 可以通过增加政府重视, 提高收入和待遇, 加强考核和评估等举措, 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工作量等方式来缓解乡村医生数量不足的现状。
h
h
3.2 乡村医生工作存在着重医轻防现象
分析表明, 乡村医生总的工作时间中, 医疗服务占主导地位 (55.7%) ;而对于农村社区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等收益较低的服务项目, 占工作时间的比例不足10.0%, 可见重视程度不足。在调查的21天内, 平均每乡村医生每天提供服务花费4.50 h, 其中医疗服务的时间平均2.75 h, 占61.0%;而前面提到的收益较低的服务项目每天占用的时间不足0.5 h。这说明从工作时间角度分析, 上海市乡村医生工作中依然存在着重医轻防的现象, 这与新时期疾病谱、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国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导向有着较大的差距。需要上海市卫生相关部门, 通过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和保障水平, 调整村医收入来源结构, 使得村医收入与医疗收入完全脱节, 同时保障对村卫生室收益较低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府全额拨款等政策措施, 扭转目前的现状。
3.3 乡村医生工作量主要与工作年限和年龄有关
通过对不同职称和学历乡村医生工作记录分析, 发现不同职称和学历人员工作量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显著性意义。经进一步分析, 发现不同职称和学历医生的年龄和工作年限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由此可见, 低学历或低职称的乡村医生, 由于年龄和工作年限较长, 具有比较高学历者更多的临床经验, 对村民健康状况更加熟悉, 自然会受村民的欢迎, 所以为村民看病的机会和时间较多。这也是我们采取措施壮大乡村医生队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子贵, 王晓莉, 康楚云, 等.部分农村村卫生人员的现状及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99, 19 (12) :21-22.
复杂网络有限时间自适应同步控制 篇8
1 问题描述①
考虑包含N个节点且具有线性耦合的复杂网络,第i个节点动态描述如下:
其中,xi∈Rn为第i个节点的状态矢量;f:Rn×R+→Rn表示连续可微矢量函数;Γ=diag{z1,…,zn}为内部耦合矩阵且满足zi>0;c(t)为时变耦合强度;L=(lij)N×N代表节点之间的外部耦合矩阵,若节点j与节点i之间存在连接,则lij=lji>0,否则lij=lji=0(i≠j),同时该外部耦合矩阵对角元素定义为;ui(t)为控制输入。
定义s(t)是复杂网络的同步解,假设存在且是唯一的,并且满足,作为复杂网络的同步解s(t)可以是一个平衡点、周期轨或混沌轨迹。
定义节点误差ei(t)=xi(t)-x(t),可得,令第i=N个节点为驱动节点,同步误差ei(t)=xi(t)-xN(t),则系统的网络误差动态重写为:
则对复杂网络(1)的有限时间参数自适应同步问题可描述为:复杂网络(1)在ui控制作用下,引入参数c(t)的自适应律,在t≥t*时实现ei→0,即实现网络的有限时间参数自适应同步。
在给出结论之前,提出假设1、2。
假设1假设x、y∈Rn,存在一个正常数li满足f(xi,t)-f(yi,t)≤li(xi-yi)。
若有界,则很多系统都满足此条件,如Chen系统、Lü系统及Lorenz系统等。
假设2时变耦合强度c(t)的估值误差有界,且,其中Bc是已知常数。
对于网络(1)各个节点的动态应满足假设1、2。
笔者的目标是设计合适的反馈控制律和参数自适应控制律,使复杂网络(1)实现有限时间参数自适应同步。
2 有限时间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网络误差动态可重写为:
令,为参数估计值,为参数估计误差,c为参数的最佳调节数值,并且有。因此,复杂网络有限时间同步问题就转化成与它等价的误差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问题。
设计控制协议如下:
其中,k、α是任意的常数,k>0和α>0;sign(ei)=(sign(ei1),sign(ei2),…,sign(ein))T。参数自适应律为:
定理1考虑由式(1)描述的复杂动态网络,令假设1成立,节点之间无向连通,则在控制协议(4)的作用下,若控制增益的自适应律为(5),则该网络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同步。其中。
证明考虑Lyapunov函数,对Lyapunov函数求时间导数,则:
证毕。
所以,网络误差在有限时间内达到零,则复杂网络可在有限时间内达到同步。
3 仿真研究
Lorenz系统是典型的混沌系统,其线性方程描述如下:
其中a=10,c=28,b=8/3。依据文献[6]的例子,可知Lorenz系统满足假设1,选择初始值,其中xi=[xi1,xi2,xi3]T,取第5个节点作为驱动点,α=0.8,k=2,li=10,又根据|珓c(t)|≤Bc,取Bc=20,内部和外部耦合矩阵分别取为:
复杂网络(1)在控制协议(4)和自适应律(5)作用下实现同步,耦合参数变化曲线和网络同步误差曲线分别如图1、2所示。由仿真图形可知耦合参数c大约在t=0.4s开始迅速变化,在大约t=1.0s后逐渐趋近于一个稳定值,因此,在本例中参数快速达到其最佳值c=16.67。
由图2可知,复杂网络各节点分量随着自适应控制的作用下,在大约在t=0.5s后网络同步误差趋于零,网络(1)实现有限时间同步。
节点之间的耦合参数c时变未知,图2表明了在自适应控制律的作用下各节点分量的同步误差变化情况,很明显各同步误差曲线快速集中到零点,结合图1可知自适应参数c也随着各误差分量迅速收敛到零时也达到最佳值。通过以上的仿真可知,当实际复杂网络系统中节点未知耦合参数的情形,通过参数自适应控制来实现对未知参数的控制,从而降低了耦合参数取值的保守性,为含未知不确定的复杂网络同步提供了研究基础。
4 结束语
针对含有未知耦合参数的复杂网络有限时间同步问题,设计了非光滑控制协议和自适应控制律,并应用稳定理论证明了复杂网络的耦合参数能快速达到其最佳估值,且同步误差也快速收敛到零。最后通过Lorenz系统进行了数值验证,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复杂网络中客观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网络中所含的建模错误、参数扰动、噪声干扰及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未知干扰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对复杂网络同步控制也带来了挑战,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针对含有未知耦合参数的复杂网络,研究其有限时间自适应同步问题。设计了非光滑控制协议和参数自适应律,基于稳定性原理给出了无向连通网络实现有限时间自适应同步的充分条件,从而降低了耦合参数取值的保守性。最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同步控制,复杂网络,有限时间,自适应
参考文献
[1]秦补枝.小世界网络自适应多目标控制[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37(6):24~28.
[2]关学忠,刘金龙,高哲,等.基于复杂网络的电网元件脆弱性分析[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5,42(10):1104~1108.
[3]Bian Q X,Yao H X.Synchronization in a Class of Complex Dynamical Networks with Nonlinear Coupl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2010,10(3):370~377.
[4]Yu W W,Chen G R,Cao M.Consensus in Directed Networks of Agents with Nonlinear Dynamics[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2011,56(6):1436~1441.
[5]张丽丽,王银河,王钦若.不同维数非线性节点非线性耦合复杂动态网络渐近同步[J].控制与决策,2014,29(3):537~540.
网络新闻叙述时间的特征及其影响 篇9
一、叙述时间
按照经典叙述学理论, 叙述时间包括节奏、频率和顺序三个范畴。
节奏指的是叙述速度的快慢, 分为省略、概略、场景、减缓和停顿五种。其中, 场景是指文本叙述时间与故事发生时间相等。以此为标准, 省略是指故事时间不为零, 而文本叙述时间为零, 新闻事件中发生了事情, 在新闻报道中完全没有提及;概述是指文本叙述时间要短于故事时间, 用相对较少的文本, 来表述较长的故事时间;停顿是指故事时间停顿于某一点为零, 而文本叙述时间却明显存在;减缓则是故事时间短于话语时间。
频率, 由故事发生的频率和叙述的频率共同构成, 可以分为单一叙述、多重叙述和概述。其中, 单一叙述是指事件发生了一次, 也只叙述了一次;而多重叙述, 是指事件只发生了一次, 却叙述了多次;概述则是指事件发生了多次, 只叙述了一次。
顺序, 指的是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之间的关系。把故事发生的顺序与其叙述的顺序一对照, 便可将其分为三类:顺序、倒叙和预叙。顺序, 是指叙述顺序与故事发生的顺序一致;而倒叙则是指发生在故事时间后面的事被提前叙述, 发生在之前的事却被放在后面叙述, 如2011年9月30日的焦点访谈———“‘天宫一号’开启太空新旅”, 首先叙述的是9月30日下午的“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二次变轨, 接下来叙述的才是9月29日“天宫一号”的发射升空;预叙, 是指提前叙述将来发生的事情, 如“某某会议将在哪天召开”。
二、网络新闻叙述时间的特征
如果从微观的层面考察, 把任意一条网络新闻从网络新闻专题或者网站中抽出来进行叙述学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其叙述时间的特征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并无多大的区别, 都是叙述者运用节奏、频率和时序等技巧对新闻故事发生的实际时间进行扭曲, 最后呈现出不同的新闻文本———新闻。但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 从稍微宏观的层面来考察, 把网络新闻专题或者整个新闻网站作为考察对象, 我们即可以发现, 网络新闻的叙述时间呈现出如下三个特征:空间化、零碎化、无序化。
(一) 叙述时间的空间化
网络新闻叙述时间的空间化, 简而言之, 就是用空间来表述时间。任何叙述都是时间的艺术, 但是同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相比, 网络新闻更多地运用空间来表现时间。
首先, 从叙述节奏上来看, 是场景的大量运用, 即直播的大量运用。显然, 在报纸新闻中, 场景的运用仅限于少量的现场描写。在广播、电视新闻中, 虽然近年来直播被大量运用, 但终究受频道播出时间、技术、现场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新闻直播仍只限于少数适合直播的重要新闻。而在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中,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各式各样的直播, 包括文字直播、图片直播、微博直播、视频直播和视频录播等。以腾讯2011年的英超报道为例[2], 视频类设有“直播大厅”、“录播大厅”、本轮视频集锦、精彩视频等栏目;微博类设有“腾讯微博报道”、名家微博、豪门微博、各个球队的微博专区和普通微博;图片报道设有“缤纷英超”和赛场瞬间, 而文字报道在整个新闻专题中所占的比例很少。
其次, 海量的背景材料和相关报道。任何新闻文本的叙述都要在历时和共时两条轴线上展开。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报道, 往往受版面和节目时间的限制, 普遍以历时报道为主体, 即以不同的时间、事情的发展变化为报道主体, 而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因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 往往由共时报道, 即海量的背景材料和相关报道构成专题报道的主体。可以说, 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在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竞争中, 其制胜的法宝并不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 而是跟新闻事件相关的海量背景材料、报道和信息。以中国船员在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为例, 同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台, 都将刊播该事件的最新进展作为报道的主体, 而新浪“中国船员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专题[3], 其历时性报道仅限于“最新消息”这一栏, 剩下的“事件概括”、“事件现场”、“评论”、“调查善后”、“各方反应”、“事件经过”、“遇害船员基本信息”、“微博关注”等构成了报道的主体, 也是该新闻专题的力量和吸引力之所在。
(二) 叙述时间的零碎化
整个网络专题, 或者整个网站内容上的零散化, 导致叙述时间显现出明显的零碎化特征。从网站或者网络新闻专题的层面上来看, 虽然单则新闻之间能够相互链接、保持联系, 但网络新闻的分类、分块与链接不可避免地使各条新闻处于一种独立隔绝状态。在一定意义上, 网络新闻是标题化、图片化和实时化的报纸。在网络新闻网站或网络新闻专题的首页上, 我们见到的往往是详尽的目录式标题, 在每一个标题后面都隐藏着独立的内容, 其叙述时间呈现出极度零碎化。仍以腾讯英超联赛新闻报道专题为例, 其专题首页上成百上千的链接各自保持独立, 在每一链接后面都有独立的内容, 每一则新闻都有自身独立的叙述时间线, 自然从整个专题来看, 其叙述时间呈现出“众声喧哗”的零碎化特征。[2]另外, 网络新闻网站的评论和微博,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之为从不同视角对新闻事件的重复叙述, 这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新闻叙述时间的零碎化。以新浪“中国船员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专题为例, 截至2011年10月31日晚上, 其微博数量高达758173条。[3]
(三) 叙述时间的无序化
无序化和零散化是一对孪生兄弟, 叙述时间的零散化意味着要将事件进行切分, 而无序化则意味着将切分下来的薄片的位置进行调换, 使之在网络新闻或专题中, 失去了新闻故事原有的线性时间轨迹。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包括序幕、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而我们在将其转化为文本———网络新闻, 并安排版面过程中, 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其新闻价值的大小, 而不是其发生时间的先后。如新浪2011年10月30日新闻中心的首页[4], “公安部指挥破获网络吸贩毒案查获万人”这一则新闻的时间是10月30日7时08分, 而“江西河南安徽分别选举省委书记”这则新闻的时间为10月30日22时13分, 按照时间顺序, 很明显“江西河南安徽分别选举省委书记”这则新闻应该排在“公安部指挥破获网络吸贩毒案查获万人”这则新闻的后面, 事实上却是恰好相反。另外, 在网络新闻报道中不仅单则新闻经常采用打乱时间顺序的倒金字塔结构, 而且其对新闻事件的系列报道在整体上也呈倒金字塔结构, 即在网络新闻专题或者新闻网站中, 往往是最近的事实报道排在最前面, 最早发生的事情放在最后面。如新浪“中国船员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专题[3]中的“最新消息”一栏, 就是如此。
三、网络新闻叙述时间转向之影响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得新闻信息的全能化平台, 同时它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其一, 时间认知结构的拼贴化。时间的认知方式揭示了整个社会及其组成社会的各阶级、群体和个人的许多根本趋向。一种新的时间观念往往导致人们产生新的时间认知方式。到目前为止, 人类社会出现了三种时间观念:自然时间、钟表时间和以网络时间为代表的媒介时间。自然时间呈循环结构, 影响人类的时间最为久远, 不仅原始社会的人们对时间和日历只有一些极其简单、模糊的理解, 就连二三百年前大多数文明社会的人们, 也总把时间看做自然的循环。钟表时间呈线性结构, 而媒介时间则又创造了新的时间结构, 它建立在循环时间、线性时间的基础之上呈点状, 散乱且没有持续性。钟表时间在自然时间的基础上, 对时间进行切割和压缩, 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生代传媒更是把对时间的切割与压缩推到极致, 其内容被细分至支离破碎。人们在浏览网页时, 在各个细分板块中随意穿行, 直接造成了时间运动的无序化。同时, 由于新闻网站的内容安排并非按照正常时序排列, 因而各个链接之间的连续性被进一步打乱, 没有任何规律可循, 各种时间的混合体创造出了一种“时间拼贴”, 各种类型的时间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并存, 没有开端、没有结尾, 更没有秩序。媒介时间的这种拼贴结构, 给人们的时间认知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时间分配与使用方式, 并使得我们的认知结构也呈拼贴状态。
其二, 时间消费的零散化。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 我们正在从时间过剩阶段转变到时间匮乏阶段。电话、电脑和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出现和交通的发达, 使得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扩大, 并迫使人们将有限的时间分配到更多的事务上。人们开始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即使在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情况下, 时间也不会停止其脚步, 因此, 人们想方设法节省时间, 合理分配利用时间。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迎合了人们新的时间利用的需求, 力图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碎片化内容。屏幕上、网页上的事件往往缺少真实事件所具备的持续性, 不断涌现, 又不断消失, 一方面, 给新涌现的事件提供空间, 另一方面, 给社会大众制造了焦虑感, 刺激了媒介消费者的媒介消费欲望。人们开始试图在同一段时间里做更多不同的事情, 或在更少的时间内做某项特定活动。这种时间的使用模式其实是将有限时间分配至更多的不同领域, 而失去的则是对一件事情持续的关注。长此以往, 我们可能丧失对时间的持续整体感。
其三, 时间使用的实时性。在当代社会, 人们关心未来, 并且内心充满了不安。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媒体把握现在与未来, 跟以前相比, 人们更加关注媒体和更多的消费媒介产品。媒介产业出于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盈利的需要, 更加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媒介时间带来的“瞬时时间感”加剧了人们对事物“实时满足”的需求, 引发了普遍而深刻的社会心理期待:既然网络等当代传播媒介能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产品, 那么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可不可以呢?在自然时间的农业社会, 我们通过长期劳作和等待获得收获;在钟表时间的工业社会, 我们以小时、天、月来计算工资、收入;而在媒介时间的信息社会, 实行周薪制或工资一日一结是个很大的诱惑, 分期付款的盛行也凸显了人们早点实现愿望的迫切性。总之, 媒介时间是消灭等待、提早实现愿望的时间。在这个关注当下的实时性时代, 昨天是历史, 明天是未知的、不确定的, 今天才是焦点。
参考文献
[1]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94:145.[1]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94:145.
[2]http://sports.qq.com/isocce/England.htm.[2]http://sports.qq.com/isocce/England.htm.
[3]http://news.sina.com.cn/z/zgcyyh/index.shtml.[3]http://news.sina.com.cn/z/zgcyyh/index.shtml.
【网络时间服务器】推荐阅读:
时间网络图05-15
网络媒体“第一时间”的舆论引导06-06
广告服务时间安排05-31
酒店服务员工作时间05-26
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时间09-24
网络服务器07-29
网络接入服务器07-24
网络计算机服务器07-10
服务器虚拟网络接口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