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经营

2024-05-18

食品生产经营(共12篇)

食品生产经营 篇1

食品安全关系到居民健康, 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 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以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不寒而栗。如何优化我国食品安全执法,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绩效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政策问题。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执法资源分配向特定执法倾斜, 而对一般执法资源投入不足, 导致潜在的违法者通过时机选择 (特定执法时“避避风头”, 而一般执法时“伺机而动”) 来规避监管, 从而诱发“机会型违法”, 导致食品安全违法频繁发生。

从经济分析的视角看, 食品生产者选择是否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取决于食品安全违法的成本与收益比较。那么, 从食品生产者的角度看, 食品安全违法的成本有多高?这一问题的回答, 对于我们理解食品生产者违法行为, 优化我国食品安全执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上, 借鉴Becker (1968) 、Miceli (2009) 违法决策模型, 通过对江苏省180份食品生产者问卷调查, 分析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的认知。

1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1.1 文献回顾

法律体系是成功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法律从制定到执行是一个跨越。对执法的讨论由来已久, 贝卡里亚在 (1676) 《论犯罪与惩罚》中就讨论了执法问题, 即什么样的惩罚手段能够对潜在的犯罪构成有效威慑。现代最优执法经济学是法律经济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讨论了资源在提高执法效率上的最优配置。Becker (1968) 发表的“犯罪与惩罚:经济分析法”, 认为法律的制裁无非是提高了犯罪的价格, 减少了犯罪的需求, 同时犯罪增加了社会成本, 执法也有成本, 最优化需要在两者之间权衡。Stigler (1970) 提出边际威慑, 即惩罚的大小随着损害的大小增加而增加, 而Shavell (1992) 提出, 边际威慑不仅可以由惩罚大小的改变来达到, 也可以通过改变惩罚概率达到。同时, 违法者财富不同、逃避惩罚的可能性不同、人们对被捕概率的预期不同都会影响执法效果。

国内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研究方面, 安玉发 (2011) 基于中国2001~2010年发生的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 描述了深加工环节要素施用量不当、深加工环节人员环境不卫生、深加工环节包装不当、农产品初加工环节要素施用量不当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发生情况。曾寅初 (2012) 基于食品安全犯罪案例资料, 梳理了食品安全违法的行业及地区分布特征。于丽艳等 (2012) 分析了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的构成, 指出食品安全违法存在外部不经济, 即食品安全违法的边际社会成本高于其边际私人成本。狄琳娜 (2012) 认为违法成本太低是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陈伯礼 (2010) 从经济分析的视角, 研究了违法成本问题。

从Becker (1968) 、Miceli (2009) 违法决策模型看, 食品生产者选择是否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取决于违法被抓捕的概率、抓捕被惩罚的概率及惩罚的严重程度。然而, 可以发现食品安全违法的成本究竟有多少, 取决于食品生产者的主观认知。因此, 分析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的认知是优化食品安全执法的重要依据。与以往研究不同, 本研究在借鉴违法决策模型分析框架的基础上, 基于江苏省180份食品生产者问卷调查数据, 实证研究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认知。

1.2 违法决策模型

Becker (1968) 假定罪犯也是一个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 在法律规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即, 其中是逮捕和惩罚的概率, 是效用, 是期望效用, 是违法没有被发现时的收益, 是违法被发现从而受到惩罚时的收益, 惩罚是包括死刑、拷问、罚款、监禁、放逐、职业限制、剥夺公民权等对应的货币等价。Miceli (2009) 给出了一个更为简洁的违法决策模型。设潜在违法者通过违法所得到的收益为, 违法被抓获、定罪的概率为, 并且违法将受到罚金 () 和监禁惩罚, 假设该潜在违法者每个单位监禁时间的成本为, 则当时, 该潜在违法者将实施违法行为。

从Becker (1968) 、Miceli (2009) 违法决策模型看, 被抓捕、定罪的概率, 违法将受到罚金 () 和监禁惩罚的主观估计, 是影响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认知的主要因素。因此, 本文将测量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的认知, 以回答究竟食品生产者认为食品安全违法成本是高还是低?如果食品安全违法成本偏低, 那么是违法被抓捕的概率低、惩罚的概率低还是惩罚程度低。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

为分析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认知, 本课题组开展了对江苏省南京市食品生产者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面访形式进行, 时间是2014年暑假, 调查员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本科生, 调查对象包括路边摊贩、熟食店、餐饮店和食品生产企业。由于研究经费的限制, 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200份。剔除漏答关键信息及出现错误信息的问卷,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80份。其中, 路边食品销售摊贩占34.44%、熟食店占30%、餐饮店占25.56%、食品生产企业占18%, 基本符合目前我国食品生产者类别分布情况。同时, 路边摊贩、熟食店和餐饮店又是我国数量最庞大, 消费者最关心食品安全的食品生产者。从每月营业额分布看, 每月营业额在0.3-1万元和1-10万元的食品生产者数量最多, 符合我国食品生产者规模偏小的现状 (如表1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 仅有61.11%的食品生产者参加过食品安全相关培训, 仅有56.67%的被调查者会主动学习相关食品安全知识 (如图1所示) 。

通过对《食品安全法》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调查显示, 仅有12.22%和23.89%的生产者表示对《食品安全法》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 而仅有10.56%和34.44%的生产者表示非常信任或比较信任《食品安全法》能够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说明目前我国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法》的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不足 (如表2所示) 。

2.2 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认知

2.2.1 食品安全违法被发现的概率估计。

从违法决策模型看, 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并定罪的概率是影响企业是否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重要因素。为分析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被执法部门发现概率的认知, 调查者向生产者询问“如果实施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被政府部门发现的概率有多高?”。统计结果显示, 仅有9.44%的生产者认为被政府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发现的概率非常高, 而有37.78%和16.11%的被生产者认为被政府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发现的概率一般和比较低。因此, 可以看到食品安全违法被发现的概率低 (如表2所示) , 是食品安全法律威慑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分析生产者对无照经营、使用非食品原料或添加剂超标、农药兽药重金属超标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四项违法行为被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发现的概率估计, 发现63.33%的被调查者表示无照经营必然容易被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发现, 其次是卫生条件不达标, 而24.44%的生产者表示使用非食品原料或添加剂超标被发现的概率比较低或非常低, 35.55%的生产者表示农药、兽药、重金属超标被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发现的概率比较低或非常低 (如表3所示) 。可以看到,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执法部门仍然停留在简单查验证照阶段, 法律威慑力比较低。

2.2.2 被发现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受惩罚的概率与严重程度。

从违法决策模型看, 即使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比较低, 只要定罪概率高且惩罚严重, 仍然能够提高法律威慑力。然而, 调查结果显示, 尽管32.22%和41.11%的生产者表示一旦食品安全行为被发现, 受到违法惩罚的概率非常高或比较高, 但是仍然有6.11%和1.67%的被生产者表示受到违法惩罚的概率比较低或非常低 (如表4所示) 。说明目前食品安全执法部门不能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对食品安全违法进行惩罚。

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惩罚的严重程度看, 30%和37.78%的生产者认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惩罚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 仍然有28.33%的生产者表示食品安全违法惩罚严重程度一般, 而仍然有部分生产者认为食品安全违法惩罚过轻。进一步调查发现, 91.11%的生产者认为应该增加惩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力度。

为考察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惩罚力度能否使生产者遵守《食品安全法》, 首先询问“目前生产者是否愿意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结果显示, 45%和37.78%的生产者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当询问“假设一旦实施食品安全违法, 将被列入黑名单”时, 67.22%和22.22%的生产者表示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当询问“食品安全违法的罚款额度提高30倍”时, 77.78%和14.44%的生产者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因此, 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惩罚力度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法律威慑力。

3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回顾了执法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研究, 在借鉴违法决策模型基础上, 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违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基于对江苏省180份各类食品生产者的问卷调查, 研究了食品生产者对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的认知。研究发现,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者食品安全知识缺乏, 对《食品安全法》熟悉程度和信任程度比较低;生产者认知调查显示, 食品安全违法被发现的概率低, 同时惩罚严重程度低是法律威慑力不足的重要原因;通过设问调查方法发现, 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和提高违法惩罚额度, 能够提高法律威慑力。

基于以上实证研究, 为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威慑力, 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创新食品安全违法查处方式, 不仅注重检查食品经营资格, 更要增加对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力度, 建立畅通的食品安全违法举报制度, 提高食品安全违法被发现的概率;二是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的惩罚力度, 建立统一发布、方便消费者查询的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惩罚额度;三是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 提高食品生产者守法意识, 增加法律公信力。

食品生产经营 篇2

第一条 为明确食品来源和责任,提高上市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实施食品安全整治的部署,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购销台账制度,分为食品购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两种。

第三条 食品经销商应当严把进货关,在确保进货质量的前提下,建立购货台账,并载明以下事项:

1、供货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2、食品品名、品种、数量、规格、商标及检验(检疫)证明编号;

3、购货日期、食品生产日期、食品质量保质期。

其它有关资料,用以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及产品质量合格的相关票证应备案、分类、归档备查。

第四条食品经销商应同时建立销货台账,在销货台账上记载购货方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购买食品的品种、数量和购买日期。

食品的生产 篇3

食品的生产需要很多环节,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生产流程:

一次性生产:只生产单一产品。这种生产方式通常是用来生产昂贵的食品,如生日蛋糕。每个人对生日蛋糕都可能有自己喜欢的形状、尺寸和成分,有的人甚至可以自己设计它。

批量生产:一次性制作很多同一种产品。如批量生产面包,每批都可以有不同的数量。

流水线生产:连续地大批量生产。热销食物的流水线生产,比如冰冻比萨饼。

回收过程

当食物被定型之后,比如饼干和比萨饼,周围的一些生面团会被切掉。这些生面片被称作边角料,它们被重新回收,放到最开始的原料混合物中,这能大大减少产品的浪费。

小链接

汽水中的气泡是什么?

如果你小心地慢慢拧开汽水瓶盖,就会看到有许多小气泡跑到了瓶口。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也是这种气体。制造者将气体压入饮料中然后封口,气体便溶入了液体中。当你打开瓶盖,压力就被释放,溶入水中的二氧化碳又变成了气体。这些气泡不断上升,到达瓶口接触到空气时,便发出嘶嘶声。

速冻比萨饼是怎么做的

1.面粉、水、酵母、盐、橄榄油和糖混合在一起来制作比萨饼的底衬。还可以根据口味添加麦片。

2.这个混合物要揉上几分钟,然后放置到一边。

3.一个机器将生面团分成几块,并将面团一个个擀成平片,还要在上面撒些面粉。

4.卷筒上的钉子会在生面团上扎几个洞。

5.切割卷筒将面团塑造成圆形后,再将边角料切去。

6.传送带将比萨饼底衬送入隧道式烤箱,让比萨饼在超过200℃的烤箱里烤上几分钟。

7.将西红柿汁撒在底衬上,然后撒上奶酪。

8.一种叫涂敷器的机器把肉丁和其他装饰配料铺在底衬上。

9.冷却比萨,然后把它们放在-36℃的冰箱中约20分钟。

10.机器用塑料膜将速冻比萨饼封膜。

11.每个速冻比萨饼要放入一个硬纸盒中,等待被运送到超市。

食品生产经营 篇4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中, 并且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然而, 食品生产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是层出不穷, 这不仅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甚至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因此, 当前分析研究食品生产环节如何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必要。笔者认为, 要在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食品生产环节如何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对策。

1 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1.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我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1) 均对食品添加剂作了同样的定义:“食品添加剂, 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曾引发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苏丹红、三聚氰胺、吊白块、塑化剂等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 而是被不法生产者添加到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

1.2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我国《食品安全法》是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严格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内容, 并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列入强制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范畴。目前, 我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主要是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GB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是指导食品企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技术法规和食品监督机构的重要监管依据。

1.3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正确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品质, 保护食品安全,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满足食品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的食品添加剂还能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如替代蔗糖的甜味剂, 让不宜吃糖的糖尿病人吃到甜食;作为营养强化剂的低分子海藻酸盐可以降血压等。然而, 食品添加剂也不是完全无毒无害, 如长期食用色素含量超标的食品, 有的能导致过敏, 有的能引起儿童多动症等。因此, 要把握慎用、少用的原则, 更要杜绝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2 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2.1 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日前, 卫生部汇总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达47种。近年来, 很多不法分子利欲熏心, 将工业原料等非食用物质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质添加到了食品中, 引发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 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典型例子就是2008年三鹿奶粉等婴幼儿奶粉被查出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三聚氰胺;最近的是今年6月, 江西等地的松花蛋生产企业被查出在加工过程中非法使用工业用硫酸铜。

2.2 滥用食品添加剂

2.2.1 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所谓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指超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所规定的某种食品中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范围。曾经发生的“染色馒头”事件, 就是超范围添加了一种叫柠檬黄的色素。

2.2.2 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所谓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剂量超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所规定的最大使用量。学术界有句话叫“剂量决定危害”, 如果超过安全限量, 食品添加剂就会变成有毒物, 对人体产生危害。

2.2.3 使用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添加剂

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使用过期、不合格和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甚至假冒伪劣的食品添加剂, 严重影响食品的质量安全。

2.2.4 不规范标注食品添加剂

某些厂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隐瞒所用食品添加剂, 对用量标示不准确甚至不标, 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长期食用超标食品添加剂, 健康安全受到损害;有的厂家为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标注自己的产品“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不含任何防腐剂”等。

2.2.5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不严

一些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条件简陋, 管理混乱, 未能制定和执行严格有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导致食品添加剂受污染或超标, 甚至误用有毒有害物质而引发中毒事件。

3 规范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对策

3.1 强化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3.1.1 加强培训, 提高认识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大员工培训和教育力度, 通过普及学习和严格执行食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标准, 掌握各添加剂品种在各类别食品中的正确使用, 提高企业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或食品添加剂危害性的认识, 切实担负起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1.2 诚信自律, 正确使用

食品生产企业要强化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 本着对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同时, 还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认真了解食品添加剂的适用条件、作用机理等理化性能。使用的食品包装标签必须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2011) 的规定, 明示其所使用的添加剂的具体名称及用量。

3.1.3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采购验证、进货验收、入库保存、领取、食品生产加工中规范使用等一整套规章制度, 建立采购、进出库和使用台帐。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要做到专人保管、专柜 (库) 存放、专册登记和专人添加, 对涉及添加剂使用的计量器具要依法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者校准, 确保添加剂使用计量准确。企业应加强防控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所必须的检测能力, 特别是乳品生产企业要严格落实产品出厂前按批次检测三聚氰胺制度。

3.1.4 科学选择, 防范风险

食品生产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的系统, 将可能存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风险置于可控制可管理中, 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在配方研制和设计开发之前充分考虑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含量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要求。要科学选择品种, 充分了解各类品种的毒性、使用范围和有效使用环境等, 原则上有天然品种不选择化学合成品种。添加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有因其他原料带入的带入量和添加量总和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在混合使用时, 各自用量占其标准中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尤其不能将国家标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高残留限量当成最高添加量, 误解或歪曲国家规定或标准的真正目的。

3.2 加强食品生产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

3.2.1 监督服务

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质量安全“三抓手” (质量管理体系、索证索票和监督抽查) 监管要求,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监测和抽查以及使用备案管理, 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确保质量溯源和责任追究。同时, 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科学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方案, 提供有关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检索和查询服务, 指导企业制定严格有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全过程管理制度及台账记录, 引导企业正确、规范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3.2.2 严厉查处

监管部门要对食品生产企业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严厉打击。通过日常巡查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严厉打击“两超一非” (超范围、超用量、非食品添加物质) 和使用回收食品等违法行为, 将企业的这些违法行为列入黑名单, 向社会公布, 提高其违法成本。同时, 要加大打击处罚力度, 情节严重的, 应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3.2.3 技术保障

当前, 食品添加剂标准及相关检测技术严重滞后, 政府应加大食品添加剂标准制定的力度并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 提高对食品添加剂监测的准确性和迅捷性, 有效控制和打击食品添加剂滥用行为。国家相关科研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必要性的科学研究, 根据研究进展不断调整标准, 为保障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3.3 鼓励社会各界监督企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曝光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事件和查处的典型案件, 震慑和打击违规违法行为。要鼓励消费者特别是企业内部人员积极向政府执法部门投诉举报食品添加剂领域的违法行为, 让违法分子没有生存的空间。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 避免行业“潜规则”的出现。同时, 政府还应建立完善并落实有奖举报制度, 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GB 14881-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S].

[2]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S].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2011.

食品生产经营 篇5

加强自律与承担食品安全社会责任

高台县鸿丰超市经理张国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品作为一种特殊产品,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而言,保证食品安全当仁不让成为生产经营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内容体现,也成为公众衡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否负责任的第一标准。因此,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确保食品安全,主动承担食品安全社会责任,不断加强企业自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传统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家,为了满足老百姓的生存需要和对食品品质不断提升的要求,生产经营食品的企业数以万计而且不断在增加。但食品行业一些深层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管理水平低,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标准水平低;少数生产经营者特别是一些小作坊偷工减料,掺杂使假。光靠职能部门的有限力量去监管,难以给人民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保证。为保障食品安全,更好地承担起企业对社会应负的责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自律,提升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能力十分必要。

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自律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抓起,既要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又要加强道德良心的约束

首先,加强自律,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肩负起社会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活动。如果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出现违法行为,违反了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理应受到法律制裁,并对受害者承担起损害赔偿等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大部分的食品生产企业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约束,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食品质量控制活动。但有少部分小企业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差,习惯于被监督的被动行为,认为控制和提高商品质量是政府监督部门的事情,是监督部门要他的产品质量合格,而不是自己要保障产品质量合格,不主动承担产品质量社会责任;也有极少部分大企业不走正道,利用一些所谓的“高科技”或钻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空子,生产危害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最后自取灭亡。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次,加强自律,提高企业道德水准。

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一定要承担起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食品的质量与千千万万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所以食品企业是最需要讲道德良心。如果不接受道德良心的约束,企业就把获取最大的利润作为企业的第一目标,自然不重视产品质量,不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材料质量差,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差,质量控制

水平低,使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只有在确保食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希望坚守社会责任,遵守行业道德能成为食品企业的自觉行为。正如温家宝总理所倡导的:“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总之,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加强认识,加强自律,转被动承担责任为主动承担责任。作为企业,谁不想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但企业品牌的树立依靠的是上乘的质量。要重视强化全体员工的规范意识和守法意识,反复强调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自律不仅要从思想认识上抓起,更要从行动上做起。

食品安全仅仅依靠生产经营企业加强道德良心和法律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食品生产企业只有在行动上加强自律,不断提升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真正承担食品安全社会责任。企业除自觉接受道德良心的约束、做遵纪守法的企业公民、具备食品安全良好的意识外,还必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综合素质,配备必要的监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全程监测和控制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只有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才能尽量减少或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主动承担起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三、自觉接受监督,保证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安全

在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中,要发挥执法部门的监督作用,工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行成有效的执法监督网络,保证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安全;并利用各个执法部门的维权网络和消费者投诉站,快速发现和解决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食品纠纷;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及时曝光食品违法案件,使违法者彻底丧失市场。同时,依托工商部门 “经济户口”,整合社会信息资源,建立食品市场主体的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并为社会提供信用信息,使信用低的生产经营者无藏身之处。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守信誉、重合同”、“消费者满意单位”和“诚信市场、诚信企业”评选活动,大力弘扬诚信精神,倡导守法经营,形成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能为和不敢为的良好局面,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自律。

当然,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社会问题。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自律,主动承担食品安全社会责任不可能保证食品百分百安全,保障食品安全还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媒体加强监督,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从而真正消除食品中诸如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物质和非食品添加物质等让消费者“谈食色变”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我们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活动,以合理的利润回报,求得企业长足的发展,以优秀的管理规范做为企业经营的管理手段,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求得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为根本保障。以良好的信誉占领市场,树立企业品牌,力争长期立足于行业前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探析 篇6

【关键词】食品生产;许可;管理

0.前言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对规范食品行业生产行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全面贯彻落实法规,笔者就新机制管理下,如何优化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展开探讨,对贯彻落实方针政策,提升生产效益水平,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1.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规范食品生产环境,应全面推进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模式与制度的变革、创新。尤其是近年来一些特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发生,更加应引起我们的全面反思,做好工作机制的完善界定。为全面保障食品生产安全,维护大众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各类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管理、乳制品监管规范逐步完善。该类法律规范制度之中,均包含相应的质检许可管理内容。然而基于立法目标以及产生背景各异,导致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标准存在不一致问题。为此,应做好统筹管理、协调管控,方能优化实践管理效果。随着行政许可标准与执法管理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许可制定的新要求实施,为适应市场环境特点,规范权责,创建质监管理综合系统,应推进食品生产安全许可管理的创新转变。可促进审查工作、批准管理同监督管控的有效分开,提升实践工作水平。

2.强化许可监督管理,提升食品生产质量水平

为强化许可管理,提升食品生产质量水平,应明确地方管理为主体的运行机制,将地方质检机构作为主要的许可管理实施单位。省级部门则应依据相关法规制度与要求明确行政范畴之中分别进行许可管理的具体种类。针对各区域食品生产行业存在的差别性,应令省级单位依据地区发展状况明确三级生产许可的具体管理权限。生产许可管理影响到企业实践生产能效,为实现同企业工商执照管理的有效对接,应在管理办法中将审核同检验互相分开,进而契合工商机构申领营业执照的报领流程。由整体层面来讲,许可管理办法的出台令审查管理的标准条件更加细化与规范化。为强化许可审查以及管理验收,质检总局发布了审查细则,并涵盖了各类详细的技术标准,令管理工作更为透明公平、科学有效,对于企业详细了解、全面掌握规章体制,吸引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监督极为有利。食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许可凭证后,应设置契合生产食品类别与总量的加工原料以及食品生产、包装与储存的相应场所,并确保干净整洁、通风明亮,远离污染源。生产材料、设施的应用应做好消毒处理,制定有效的防尘、防腐策略,抑制生产原材料同成品的混放导致交叉污染问题。配置技术以及管理员工应符合生产需要,做好全面培训管理。同时,应进行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完善建档管理,规范材料进货采购、验收管理、生产应用、储存保管以及出厂环节的全面审核,制定安全管控体制。监督管理工作中,食品生产企业应基于许可规定的品种范畴展开生产作业,不应突破范畴限制。应确保生产条件始终满足规定标准,并统筹负责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则应基于自身职权范畴,依法进行生产食品企业的定期核查与不定期检验抽查。同时,应引入现代化信息手段,创建食品生产企业许可管理以及监督管控信息工作平台,为社会大众、企业法人以及各级社会组织单位获取相关资讯信息,制定科学管理策略,提供便利,提升实践工作效率水平。

3.规范落实法律规定,优化实践工作效果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优质开展,需全面落实各项法律规定。对于小作坊、经营摊贩与他类生产食品方的许可管理制度应进一步明确规范,只有获取食品生产许可凭证方能批准其经营。对于没有明确的行政、法律制度与地方法规,为满足行政工作管理需求,应对需要行驶行政许可的,设置临时许可,明确操作细则。可依据区域权利机构制定的规范制度标准,并参照权责合理分工,规范其生产食品行为。对于农产品、转基因、酒类以及乳品等特殊产品,应依据专项法律制度以及行政法制度进行许可证的规定办理。而对于传统食品工艺之外的产品生产,例如借助辐射技术进行食品生产,其许可的管理应依据专项卫生管控标准进行细化管控。针对食品添加剂的许可管理,在遵循质检总局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应同卫生行政管理机构颁布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管理规定进行有效对接,进而实现规范有序的综合管控,优化实践工作效果。

4.结语

总之,为强化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开创规范有序的生产发展环境,保障社会大众身心健康,应规范许可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提升食品生产质量水平、全面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实现各类制度的有效对接互联,方能优化实践管理效果,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阎青,钟文渊,刘宏波.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否应当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探讨与分析[J].中国食品工业,2011(7).

食品生产经营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酒店冷拼间20间, 熟肉专间15间, 蛋糕房裱花间5间, 共40间功能间进行现场调查。

1.2 内容

功能间面积、紫外线灯管的功率、悬挂方式及高度、已使用时间、相对湿度、灯管的辐射强度。

1.3 材料

调查表格、测量尺、干湿温度计、紫外线辐照计。

1.4 方法

采用现场询问、测量, 并填写调查表。紫外线强度测量方法为:打开紫外灯2 min后, 用紫外线辐照计于灯下垂直1 m中央进行测定。

2调查结果

2.1 紫外线灯使用情况

见表1。

由表1可见, 3类须安装紫外灯的功能专间均不同程度存在无紫外线灯或紫外线灯已损坏的现象, 虽存在样本抽样数量较小的因素, 但也能从侧面说明裱花间紫外线灯缺失最为严重, 达40%。

2.2 紫外线灯功率与功能间面积, 见表2。

按照室内安装足够紫外线灯 (30 w/10 m2) 的要求, 由表2可见, 40间功能专间中有15间的紫外线灯未达到要求, 占37.5%。

2.3 紫外线灯与操作台距离, 见表3。

由表3可见, 1~1.5 m的18间, 占45%, 1.5~2 m的8间, 占20%, 2 m以上或无紫外线灯的14间, 占35%。由于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分布不一致, 中央最强, 随着照射距离的加大, 强度显著衰减, 故以安装于操作台正上方1 m至1.5 m消毒效果最好。调查显示, 多达55%的专间紫外线灯安装位置太高或无紫外线灯。

2.4 专间内空气湿度

小于60%的5间, 占12.5%, 小于70%的22间, 占55%, 70%以上的13间, 占32.5%。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时, 空气相对湿度以40%至60%为宜, 大于70%因细菌抵抗力增强, 消毒效果变差。故用紫外线灯消毒时应注意空气湿度的变化, 湿度不适宜时, 应适当增加消毒时间, 保证消毒效果。

2.5 紫外线灯强度, 见表4。

由此可见,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 紫外线灯强度明显下降, 67.5%的紫外线灯已无消毒效果。

3讨论

玉米系列食品生产技术 篇8

1. 原料。

玉米糁、精粉、食用油、白糖、饴糖、山珍果仁、小苏打和辅料适量。

2. 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加压蒸煮→水洗→水、油、糖等辅料→果仁→调制面团→静置→成型→烘烤→冷却→包装。

3. 操作要点。

(1) 原料处理。选用蜡质玉米加工的玉米糁, 要求无脐、无杂、粒度在5毫米以下, 将玉米糁用70~80℃热水浸泡30~40分钟, 使玉米糁含水量在30%~40%后捞出。面粉、糖、小苏打等按一般饼干辅料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2) 加压蒸煮。将浸泡好的玉米糁加水在加压蒸煮锅内蒸煮, 表压保持在120~150千帕, 时间为1.2~1.5小时, 使玉米糁充分糊化和明胶化。 (3) 水洗。将蒸好的玉米糁用净水洗涤, 并控制清洗温度在40℃以上, 洗后捞出。 (4) 山珍果仁及烘烤。选用成熟度高、无虫害、无霉变的松子、山核桃等果仁为原料。将果仁除杂后分别烘烤, 烘烤温度为170~190℃, 烤至香气逸出, 七成熟即可。 (5) 调制面团及静置。先将熟玉米糁粒和面粉在和面机内混匀, 加入水和除果仁以外的各种原辅料, 面团调制与韧性饼干面团相同, 然后静置16~24分钟。 (6) 成型。可采用人工压片成型的方法制出各种形状的饼干坯, 其厚度不小于熟化玉米糁的粒度, 在饼干坯表面分别嵌入山珍果仁。 (7) 烘烤。将饼干坯送入隧道式烤炉内烘烤, 入炉端温度150℃, 出炉端温度230~250℃, 烘烤时间5~7分钟。 (8) 冷却与包装。饼干出炉后在烤盘上自然冷却, 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包装即为成品。

二、玉米罐头

1. 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筛选→去皮→清洗→预煮→甩水→油炸→甩油→装罐→排气→密封→检验→成品。

2. 操作要点。

(1) 原料验收。选用新鲜、颗粒饱满、干燥、无虫蛀、无霉变及其他夹杂物的优质玉米。 (2) 去皮。将2%~3%氢氧化钠+0.2%~0.3%果蔬脱皮剂混合液加热至90℃, 然后加入玉米处理15~20分钟, 玉米与溶液的比例为1∶2。处理完成后, 将玉米捞出放入流动清水中冲洗搅拌或搓洗, 以去净外皮及帽尖。 (3) 预煮。将玉米放入0.10%~0.15%柠檬酸水溶液中, 加热煮沸50~60分钟。经预煮后玉米质量为原质量的1.5~1.6倍, 然后用离心机甩去余水。 (4) 油炸。将预煮甩水后的玉米放入170~180℃油中烹炸, 待玉米浮起后捞出, 其色泽呈浅黄色或金黄色。油炸时间为3~5分钟。 (5) 甩油。将油炸玉米装入布袋, 于离心机中甩油30~40秒, 再将其及时取出摊于筛上吹凉。 (6) 拌盐、装罐。每10千克玉米拌加入烘干粉碎后的精盐100~120克、味精40克, 然后将其装入先用75%食用酒精消毒的罐中。 (7) 排气、密封及检验。在0.060~0.073兆帕下进行排气密封, 经检验合格者再冷却即为成品。

三、玉米米

1. 原料。

玉米粉, 可掺入适量燕麦粉、大豆粉和一些营养素。

2. 工艺流程。

原料清理→去皮脱胚→喷水搅拌→成型→冷却→烘干→筛选→成品。

3. 操作要点。

食品生产经营 篇9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食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可以说, 食品添加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国际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已达到14 000余种, 其中直接使用的约4 000余种, 常用的在1000种左右。中国已公布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有1 400多种, 其中食用香料近千种。

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使用标准》 (GB2760-2014) 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按照这个定义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一方面是加入到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另一方面是食品加工助剂。目前, 我国食品添加剂按用途分为23类, 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与香料, 等等。例如:酸度调节剂是添加于食品中的酸味物质, 能改善食品风味, 提高防腐和抗氧化能力, 其包括各种有机酸 (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 及其盐类 (柠檬酸钠) , 大多存在于各种天然食品中, 可参与体内代谢, 毒性很低, 可以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而着色剂又称色素, 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观性状, 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 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增味剂是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原有的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氨基酸系列、核苷酸系列。例如:氨基酸系列, 谷氨酸钠 (味精) 增加肉味、鲜味。核苷酸系列增加肉味、鲜味, 效果是味精的10倍, 与谷氨酸类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主要的作用包括: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能、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为食品的生产加工提供便利等。但食品加工助剂的作用是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 与食品本身无关, 比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及发酵用营养物质等。总之,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 促进了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快速发展。目前, 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与此同时, 在食品生产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现状

目前, 我国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公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大类。随着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多,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近年来随着“增白剂”“增塑剂”“三氯氰胺”等事件的频频发生, 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了解也逐渐深入,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 食品添加剂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凸现。2014年12月31日, 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 该标准将代替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标准, 并于2015年5月24日起实施。

相比2011版标准, 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将公告增补至国家卫计委2014年17号公告。将食品营养强化剂和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单调整由其他相关标准进行规定。修改了3.4“带入原则”, 增加了3.4.2条款, 即当某食品配料作为特定终产品的原料时, 批准用于上述特定终产品的添加剂允许添加到这些食品配料中, 同时该添加剂在终产品中的量应符合此标准的要求。在所述特定食品配料的标签上应明确标示该食品配料用于上述特定食品的生产。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修改了附录A、B、C、D、F中的部分内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 》的实施, 进一步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不断发展,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备受人们的重视, 主要因为在食品加工、贮运等一系列过程中起到了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便于采收、加工、保存、销售及家庭制作;②控制食品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微生物变化, 以减少变质损耗, 降低微生物危害, 保证食品质量;③延长食品的有效保存期;④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能及营养性能。

食品添加剂由于种类繁多, 功能各异,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日常应用添加剂最广的食品业主要有:糖食制品、口香糖、碳酸气糖果、冷饮食品、饮料、饮料粉、强化食品、各种酒类加工、肉食制品、调味料等。近年来, 尤其在面食制品方面, 添加剂的应用非常广泛, 数量增加速度很快。比如:面质改良剂 (无机盐类) 在面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无机盐类主要有复合碱和氯化钠两种, 它们最常应用于我国的挂面生产中, 它们使面筋结构发生收敛作用, 从而达到强化面筋结构, 改良面团的目的。也有观点认为复合碱与氯化钠因与小麦蛋白中碱液与盐液蛋白组分呈负相关关系, 调节了这两种蛋白组分在面筋形成中的作用, 宏观上改良面团的效果。食盐则使面筋紧缩, 增强其粘弹性和强度, 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断条率, 在工业制面中因需要, 使用量约为2%~3%。香精香料类添加剂在调味料、肉制品中的应用:肉味香精是人们借用先进的仪器分析出各种肉香成分后, 运用现代科技将酶解技术、美拉德反应、调香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胶囊技术等综合运用于香精的生产, 形成以美拉德反应物为主体, 通过调香生产出具有各种肉香和肉味的香精。在肉制品加工中香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 丰富和增强产品的特征香气;第二, 提高产品的吸引力;第三, 协调产品的香气使口感更加圆润、丰满;第四, 掩蔽或修饰产品本身固有的风味;第五, 产品营养平衡所需;第六, 降低产品成本。其应用领域涉及鸡精、方便面调料、方便米粉调料、香肠、火腿肠、罐头、烤鸡、各类熟食制品、香辣酱、速冻水饺及各种休闲食品。此外, 食品添加剂在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各种生鲜食品和高蛋白质食品如不能及时加工或加工不当, 出厂后将很快腐败变质, 带来巨大损失, 而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既可防止食品在加工储藏的过程中氧化腐败变质, 保证食品可以在保质期内保持应有的品质, 又对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具有一定意义。目前, 我国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常用的抗氧化剂主要有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没食子酸丙酯 (PG) 等。此外, 在食品中适当地添加一些属于天然营养素食品营养强化剂, 可大大提高和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 这对于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 保持营养平衡,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应用而生, 更新之快, 应用之广, 使食品添加剂成了一门独立的生产工业。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现代食品工业的大规模发展, 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由于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和作用, 其被广泛运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中。社会上各式各样、品种不一、琳琅满目的食品中几乎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近年来, 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倍加关注, 对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也提出了许多思考, 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 是否应该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 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否安全, 等等。其实, 食品添加剂从生产到使用都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批、评价和检验。并且还要经过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 (包括致癌) 试验等四个阶段的食品安全性毒理性评价。在确认对身体没有安全隐患时才被批准使用, 确保人体食用的安全性。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详细地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因此, 食品添加剂只要在使用范围内使用整体安全性是比较高的, 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存在的不安全性

在我国仍存在许多不法商人, 为了追求利润, 在食品中超范围、超用量、滥用及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此, 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

1.超范围使用

在国家标准中, 每一种食品添加都有适用的范围,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能超出适用的范围, 不能将只允许在A食品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到B食品当中去。比如:柠檬黄是一种仅限于冷冻食品、配制酒、糖果等食品的着色剂, 绝不允许在其他食品中添加。

2.超限量使用

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产生的诸多问题中, 超剂量使用的现象最为突出。几乎在所有披露的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案例当中, 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食品添加剂超剂量添加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某些厂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盲目追求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色泽、口感、外观以及保质期的改进效果, 超剂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另一方面, 有些厂家生产设备简陋, 生产人员素质低下, 缺乏准确的计量手段和负责任的生产态度, 往往是没有计算物料配比, 凭感觉添加食品添加剂。

3.滥用食品添加剂

近年来, 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 市场空间广阔, 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不法商家不摆正心态, 为了争取更多利润, 便降低生产成本, 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操作, 滥用食品添加剂, 从而出现了违规、违禁、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4.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是指将不能在食品中添加的化学助剂加入到食品当中, 如三聚氰胺、吊白块、孔雀石绿、苏丹红等。这里面也有两种情形, 一是有意识违法添加, 比如:2008年震惊国人的“三聚氰胺事件”, 就是有意识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品添加剂的典型案例。为了提高牛奶中蛋白检测指数, 不法商贩们在牛奶中竞相添加三聚氰胺, 危害食品安全, 并最终导致中国乳业元气大伤, 至今仍没有复原。另外一种是无意识间接添加, 例如:“塑化剂”事件, 有一些情况就是食品包装里的塑化剂成分渗透到产品当中去。

结语

食品安全与生产加工 篇10

食品生产加工与检测制度存在漏洞

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有点仓促, 新的食品安全法于今年实施, 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过多次的征求意见及修改补充, 同时也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 但是其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理和保障效果,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旧比较普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在立法的过程中注重立法速度而忽视法律严肃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导致法律实施效果不明显;第二, 法律支架的相互联系并明显, 很多问题都需要多部法律共同解决, 导致法律在应用的过程中处于尴尬地位;第三, 法律缺乏有效的执法性与保障性、持续性, 导致很多法律流于形式, 无法真正发挥自身的效用。

社会的监督职能具有偶发性

食品生产加工与检测的社会监督发展不完善, 媒体社会监督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些很不系统, 没有规律的偶发行为。出现了问题媒体报道, 很多情况下媒体的报道初期是为了获得高的关注度和点击率, 后续跟踪不能持续。例如地沟油事件中, 大部分都是网友利用自己手中的手机或摄像设备偷拍的, 但是偷拍这种行为本身的合理性、合法性并没有在大家的考虑范围之内。因此, 社会监督的整合缺乏统一性与写提哦凹形, 社会监督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论证。

食品生产加工与检测存在问题的原因

食品源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当前, 我国农村工业化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势头, 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地处农村, 农村工业化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农作物尤其是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极大, 对农产品质量的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食品安全从源头遭到了威胁, 进而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在农作物生长环境污染中, 其中危害性最大的就是重金属污染, 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食品生产卫生条件不达标

在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 部分食品的加工环境与加工技术没有到达相关的卫生要求, 原材料质量也不合格。这些情况都可能会造成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出现菌落总是、大肠菌群超过国家强制标准规定的情况, 甚至导致有些产品被致病菌污染。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不规范

食品的流通过程主要包括包装、存储、运输等环节, 由于在流通过程中出现设备落后、管理不精等情况, 导致食品受到二次污染。食品流通是整个食品链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由于食品本身的特性、食品链前端的影响以及食品异地生产、加工或消费的趋势等诸多因素, 导致食品在流通消费领域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增多。第一, 包装物不合格;第二, 食品流通环节中防腐剂、保鲜剂等用量超标;第三, 部分经销商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四是“三无”产品, 因此严格控制与管理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 具有重要的意义。

食品安全监管对策

统一认识, 建立和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和队伍。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统一认准前提和目标, 全面围绕切实维护全体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个重点来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以服务公众己任同时把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的工作看作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站在管理学的角度, 合理的对制度进行设计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 除肉类、禽类等食品卫生安全由农业部、饮用水、环境中化学物质残留等环保总局负责管理外, 其余所有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职能可以全部集中到一个行政部门, 明确执法主体的资格、职责、权限和责任。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在食品链管理过程中, 政府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对食品产业进行监督管理;第二, 制定相关的食品安全管制原则、要求、标准等;第三, 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政府拥有食品链管理的职责, 但是这并不表示政府可以对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直接的干预, 而是要依据相关的安全标准、法律等对其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管, 通过有效的监管实现调整食品企业行为的目的, 设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发挥谁生产谁负责, 谁违法信用度下降, 影响其出行, 日常生活, 金融管理等。

鼓励发展社会监督职能

鼓励像央视3-15晚会都会报道和揭露很多不良造假制假的事件。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的现代新职能和作用, 通过微博这样的平台让很多人的观点, 很多事件被更广泛的人熟知了解。

结语

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刑事政策 篇11

关键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完善;刑事政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关乎民众福祉安康,企业发展存亡,政府信用和形象。近年来“镉大米”“奶粉掺假”“假羊肉”“地沟油”等给百姓带来不少困扰,将食品安全治理问题推到了法治热点事件之一,推动了食品保护相关立法的完善,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又针对食品安全犯罪做出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与调整,但现有规定不可避免地留有不全面、不完备和不易操作之处。为了更好的完善食品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维护人民的食品安全利益,刑法作为万法之盾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我们需要研究有关食品安全的刑事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食品安全的刑事政策。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保护体系

1.危害食品安全的基本犯罪规定

我国现行《刑法》中,直接规定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条款有:第143条、第144条和第408条之一款的规定;间接条款有:第140条、第114条和第397条规定等。

2.从《刑法修正案(八)》中食品安全犯罪修订的内容可以看出刑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在范围上呈扩展趋势,在力度上呈严厉趋势

(1)犯罪對象的扩大。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修改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有以下意义:①《刑法》的相关规定与《食品安全法》衔接,形成统一的立法体系。②弥补了“卫生标准”范围过窄的弊端,提高评价标准要求,与社会变化相适应。以“安全标准”取代“卫生标准”,将具有同样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危及食品安全的行为纳入到刑法规制范围内,更全面,更符合社会变化的需要。

(2)量刑上的变化。①取消了倍比罚金的规定《刑法修正案(八)》中,第143和第144条将原文中关于以销售金额为参照适用倍比罚金刑的条款全部删掉,具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首先,取消了危险犯、行为犯与结果处罚之间的矛盾。其次,扩大罚金刑适用面,防止漏罚情况的发生。再次,与《食品安全法》体系矛盾的消除。最后,增加法律适用的灵活性。比例罚金标准的删除,在对行为人的应处罚金刑数额的认定上,增加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可以更好地根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其进行罚金多少的确定。少了比例标准的束缚,司法认定行为更具灵活性。②取消单处罚金的规定第143条、第144条的修订均取消了犯罪的基本形态下的单处罚金的规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使得食品安全犯罪的控制和处罚的幅度尤为重要,过轻会导致犯罪控制不力,有违刑事政策导向。所以,将单处罚金的罚金刑模式取消,实为对刑事政策的一种回应。

(3)扩大了入罪范围。第143条、第144条的修订中增设了一些口袋条款,如“其他严重情节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的表述,取消了第144条最后一部分“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断层。比如行为符合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而造成了严重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但是却未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在1997年《刑法》中,是无从适法的,而口袋条款的规定,便涵盖了其他的预测性不强的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4)身份犯的特殊增设。第402条之一款身份犯的增设,是针对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为特殊主体敲响了警钟,为国家的食品安全保护制度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关正常管理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刑法保障。

二、当前食品安全刑事立法体现的刑事政策

刑事政策指的是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根据我国国情和犯罪状况制定或运用的预防犯罪、惩罚犯罪以及矫治犯罪人的各种刑事对策。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预防、控制、惩治犯罪,是为了从整体上减少犯罪或者在某些个别领域消灭犯罪,把犯罪对国家、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各个领域和人们的生活正常进行,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

当前我们国家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主要的体现是对于犯罪的惩治政策,包括“从严”和“从宽”两个方面,就是根据不同犯罪性质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食品安全犯罪不同于其他的普通犯罪,其侵犯的是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权利,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因而我们国家对食品安全犯罪采取的是“从严”的刑事政策。《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食品安全犯罪条款的修订,可以看出,我国在立法理念、刑事政策导向上的变化,即将食品安全纳入社会安全领域中,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的事前预防与事后惩治,注重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的保护。主要体现为:

(1)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定罪政策表现为犯罪化,并且刑法介入在不断提前,从结果犯提前到了危险犯,现在又从危险犯提前到了行为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把生产、销售假药罪由原来的危险犯改成了行为犯,即删除了原来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要件,只要实施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2)刑罚上刑罚严苛、法网不严。体现在《刑法修正案(八)》删除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基本犯“单处罚金”的规定,一律修改为并处罚金,删除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基本犯“拘役”的规定使得食品安全犯罪即使是最低刑罚处罚也要被判处有期徒刑;对于罚金,与修订前不同,并未规定数额上限。还规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同时,为了打击食品监管渎职行为,明确监管者的责任,增设了食品监管渎职罪,并对该罪配置高于一般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的法定刑期。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研究 篇12

关键词:有毒有害食品,销售,生产

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概述

(一)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概念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是指违反我国食品卫生管理法规,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1]

(二)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立法沿革

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我国法律没有专门对该罪进行规定, 以至于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出现了法律空洞, 食品安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更好的惩处该类犯罪, 199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简称《决定》) , 该《决定》第3条专门规定了此类犯罪, 对该类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对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致人死亡的, 最高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甚至死刑。随着我国刑法体系的逐渐完善,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颁布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新《刑法》以法典形式明确规定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要件

(一) 客体方面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客体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和不特定的多数人的身体健康。[2]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对食品生产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卫生监督管制, 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首先便侵害了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而有毒、有害的食品又侵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因而该行为也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利。

该罪的犯罪对象是含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非食品原料是指食品工业原料以外的工业原料, 这种工业原料既无任何营养价值, 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食用后会产生不良影响, 比如常见工业酒精、工业染料, 化学合成剂等。[3] 而食品工业用原料主要包括食品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防腐、保鲜和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等需要而加入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物质。[4] 由于食品添加剂不是食品, 并且有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损害, 因而在适用上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监管。因此, 卫生部制定的《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 适用范围以及使用量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也是把握非食品原料, 区别本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重要标志。

(二) 客观方面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三) 主体方面

本罪的主体是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人,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由于本罪行为是在特定关系中发生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属于特殊主体, 即必须是在食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销售的个人和单位, 即包括合法身份的个人和单位, 也包括了没有合法身份的个人和单位。

(四) 主观方面

本罪是故意犯罪, 这在学术界并无争议, 即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予以生产和销售。行为人对于掺入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明知的, 并对可能会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采取了放任的态度。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就本罪而言, 行为人对实施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为会侵犯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和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 就这一点而言, 行为人是明知的, 而他在对待这一危害后果的态度上是放任的, 所以本罪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立法完善

(一) 废除本罪死刑

本罪的最高刑罚是死刑, 但通过这些年的司法实践来看, 适用死刑并没有对犯罪分子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 其犯罪预防功能也微乎其微。因此, 笔者认为, 从保护生命权的角度出发, 应当废除本罪的死刑。究其原因, 本罪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法律制度的缺陷, 犯罪人自身的因素等。当一个人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时, 并且制度也存在缺陷, 能在冒很小风险的情况下摄取这种利益, 那么, 很难保证他放弃摄取这种利益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 死刑的威慑作用便显得十分有限, 利益的诱惑力超越了对法律惩罚的威慑力, 因此, 想要依靠死刑来遏制该类犯罪, 其效果可想而知了。因此, 应当废除本罪死刑, 对本罪的治理, 更应注重综合治理, 健全我国食品安全保护法律体系, 使得不法商人无机可乘。

(二) 合理适用自由刑

在预防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时, 要充分发挥本罪自由刑的功能。具体而言, 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是把握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科学、严谨的量刑幅度对预防、打击犯罪具有很好的效果。即使我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均对此类犯罪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但量刑幅度空间还是非常大。这就要求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 要结合犯罪情节, 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害性, 犯罪动机等因素综合把握好本罪的量刑幅度。二是严格限制无期徒刑的适用。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 无期徒刑的适用对象是造成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危害的犯罪分子。因为无期徒刑是最严格的自由刑, 在适用时, 要认真考虑案件的具体犯罪情节等因素, 只有在不适用无期徒刑不足以预防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 才能适用。

(三) 加大罚金刑的惩罚尺度

对于诸如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经济犯罪而言, 最佳惩罚措施是使其丧失再犯的经济基础。实施本罪的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 对犯罪分子处以高额罚金, 使犯罪分子感觉到无利可图后, 会减少犯罪分子犯罪的意愿, 客观上也削弱了犯罪分子再犯的经济能力。因此, 从各国刑法规定来看, 罚金刑在经济犯罪中规定的非常普通。相比较而言, 我国刑法在罚金刑方面的规定还有待完善。就本罪而言, 在处以罚金刑时, 要结合各方面因素, 充分考虑犯罪情节, 犯罪对象以及犯罪手段等, 对违法本罪处以高额罚款。同时, 可以增设罚金易科制度, 解决罚金执行难问题。罚金易科制度是指当法院判决的罚金不能执行时, 采取其他措施来代替罚金刑的执行。实施罚金刑, 我国有许多缴纳方式, 有分期付款, 一次付款等, 但对于一些无力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 如何处理?在国外, 通常采取罚金易科制度, 即在无法缴纳罚金时, 可适用其他刑罚, 比如拘役等。

参考文献

[1]高铭喧, 马克昌, 赵秉志.刑法学 (第二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熊选国, 任卫华.刑事罪名适用指南.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07.

[3]孙国祥.刑法基本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技术及问题下一篇:不同氧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