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企业制度(精选8篇)
食品生产企业制度 篇1
饮用水源保护制度
为了加强****有限公司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我公司饮用水水源管理规定如下:
第一条 饮用水源保护区必须设有警示标志,标志范围内严禁闲人入内。
第二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第三条 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限制和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第四条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格避免污染物进入,定时消毒,规范管理行为,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 设立供水专管员,供水管理人员要建立饮用水源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公司负责人,及时处理。
第七条 发生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的区域,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通知有关取水单位,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卫生、水务等相关部门。
第八条 出现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或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公司应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有限公司
食品生产企业制度 篇2
1.1 黑名单制度的起源和现状
黑名单一词来源于著名的牛津和剑桥等学校。“学术黑名单”作为学校的一项管理举措, 行之有效。起源于学校的这一方法, 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用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讲信用的顾客。此后商人们争相模仿, 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名单的使用。1950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麦卡伦法案》, 编制了各种黑名单, 按名逮捕大批专制人士。黑名单的做法由此而固定下来了。自此, 黑名单制度在政、商、学界都被广泛运用。
今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 并强调“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让守信者一路畅通”。2014年5月,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企业信息公示条例 (征求意见稿) 》中, 提出针对企业的约束机制: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 信用修复制度等。
目前, 黑名单制度在我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根据笔者查阅的资料大体罗列如下:药品管理黑名单, 航空黑名单, 网购违法经营黑名单, 券商黑名单, 就业黑名单, 土地黑名单, 环评黑名单, 行贿黑名单以及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等。我们不难发现, 目前实施黑名单的主体主要是法院、行政机关、行业协会以及市场经营者。
我国已有十几个部委设立黑名单制度, 其中最知名的当属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黑名单制度和法院系统的老赖黑名单制度, 前者并不对社会公开, 后者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官网上查询。虽然黑名单制度在现实中已经发挥了显著效果, 但不乏争议。例如, 中国首例“航空黑名单案”, 春秋航空黑名单事件, 涉及到经营者是否滥用契约自由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还引发了人格权和公共安全冲突的思考。
假物件渗透在当代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几乎无一人能够避免, 食品作为人们的入口货, 它的质量更是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反映在食品行业, 最主要的还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尼尔逊 (1970) 将商品划分为三类: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根据分类, 我们认为食品具有经验品和信任品的特性。此外, 现代食品供应链变长, 食物中危害来源的途径更加广泛和具有不确定性, 根据有限的信息显示, 消费者通常无法准确识别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以上种种客观的约束不能, 进一步加深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心态, 纵容自己隐瞒信息, 侵害消费者权益, 来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 我们亟需完善监管手段, 食品安全领域的黑名单制度应运而生。
1.2 黑名单制度的理论基础
1.2.1 概念
何为黑名单?学界对此尚无定论。刘平教授将黑名单定义为“特定机构依据相关职权或者授权, 对具有危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个人或者组织, 通过向社会进行公示或者设立不良记录等方式, 对其进行行为限制或者不良信用揭示的一种管理行为”。有学者基于经济法基础理论认为, 黑名单制度是政府针对经营者、经营者针对消费者的严重违法或违约行为, 采取公布违法行为, 限制、剥夺权利等监管手段或惩戒措施的制度。
1.2.2 法律责任
黑名单制度本质上是强者对弱者实施的一项制度。黑名单制度的主体通常一方是政府或经营者, 另一方是经营者或消费者。政府对经营者实施黑名单制度, 通常会对进入黑名单的经营者加强监管, 甚至将黑名单者在媒体上曝光, 或者取消其某种资格等。经营者对消费者实施黑名单制度, 通常会限制消费者参与某业务或拒绝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本文所探讨的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仅指政府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黑名单管理。
1.2.3 设立依据
以我国现行法律为证, 《产品质量法》中第17条规定, “逾期不改正的,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 该法条将政府黑名单视为一种法律责任。政府将黑名单者向社会公布, 使其经济信誉受到损失, 此时经营者承担的是经济信誉责任;政府剥夺黑名单者从事某种经济活动的资格, 限制其从事某些经济行为, 此时经营者承担的是经济行为责任。经济信誉责任和经济行为责任是经济法的责任形式。因此, 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可视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一种法律责任。关于被列入黑名单是否属于行政处罚, 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2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2.1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现状
目前, 虽然我国对食品生产企业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监管系统, 但实际监管效果亟待提高, 政府监管部门希望通过黑名单制度完善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 因此黑名单制度应运而生。我国许多省、市都已开始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并且定期发布信息, 在官方媒体平台公布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
截止2014年6月, 我国已有多省发布了专门的“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这些办法性质为地方规范性文件, 发布部门为各省市的食品安全委员会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制定宗旨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义务。
2.2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主要内容——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省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 (试行) 》于2014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办法第二条明确了实施主体, 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是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有不良行为记录的生产经营者列入“黑名单”, 报请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公布, 并实施重点监督管理的制度。
办法第五条列出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涉及以下十二种情形的, 应归入“黑名单”管理。包括, 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 加工销售不合格肉类, 不依法适用添加剂, 仿冒商标或伪造信息, 因管理不善发生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被新闻媒体曝光影响恶劣, 拒不接受监管和执法, 抽检不够合格未按期整改等情形。
食品安全“黑名单”实行动态个案评定和发布管理制度, 由当地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交由各级政府政务网站或新闻媒体发布。定期销榜管理制度的期限为一年, 在期限届满前两个月由经营者自行提出申请, 对于整改完成或未出现以上十二中情形的可由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撤销黑名单。这十二中情形已大致囊括了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而此前甘肃发布的黑名单管理办法只列明了七种情形。
办法还规定, 各地应把列入“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纳入当地社会信用奖惩系统, 落实惩戒措施。事实上, 黑名单制度是近年来我国为完善食品监管而实施的一项失信惩戒制度。黑名单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 它的建立与运行说明我国失信惩戒机制已开始发挥作用。惩戒制度按制度规则不同, 可分为行政司法惩戒和市场道德惩戒。笔者认为,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同时包含了以上两种属性。首先, 依据上文对黑名单性质的分析, 黑名单是一种法律责任, 在这里是指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实施的一种行政处罚。其次, 黑名单制度作为一种以向社会 (包括消费者和其他市场经营主体) 公开信息为手段的制度, 具有明显的市场道德惩戒性质。对于市场主体而言, 信誉折损往往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除依法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外, 对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企业还应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办法规定, (一) 列入“黑名单”期间, 生产经营者必须每个季度向所在县 (市、区)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一次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情况。 (二) 县 (市、区)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被列为“黑名单”的生产经营者重点监管, 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督促整改情况, 直至整改达标。 (三) 被列入“黑名单”的, 其生产经营者、主要负责人及产品三年内不得参加各种评先、选优活动。 (四) 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取消当年申报各级财政扶持项目资格, 并两年内不得申报。这体现了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企业发挥了“一处违法, 处处受限”的作用。
设区市和县 (市) 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结合本地区食品安全实际, 制定本辖区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由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照监管职责具体实施, 并抓好落实。继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之后, 杭州、温州、绍兴、嘉兴、义乌、临安、宁波、台州以及镇海等市陆续开始公布本辖区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 截至2014年6月, 累计公布黑名单企业一百多家。
2.3 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实施效果
食品企业黑名单公布以后, 导致部分食品企业无法申请获得贷款或贷款因存在风险事由被撤销。信誉是企业存在的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资本要素, 是企业的无形资本, 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利益。反之, 如果企业失去它, 那么不仅损失惨重, 甚至连生存都岌岌可危。具体表现在:信誉是企业筹集资本的保障。如今, 融资难成了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这自然包括大多数的食品企业。食品企业信用缺失将直接导致融资困难, 在金融市场会遭到排斥, 严重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企业想要获得资金, 必须诚信对待自己的顾客, 诚信对待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机构, 诚信对待自己的员工。正所谓“厚德以载物”, 是企业经营的基础。这足以见得“黑名单”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惩戒作用, 这种严厉的惩戒方式会引导食品企业重视信誉, 不敢为失信违法之事。从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食品的安全生产问题。
3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
3.1 食品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黑名单制度, 大多数学者持谨慎态度, 认为它的适用具有较大局限性, 可能会导致不公平公正、政府寻租行为等问题出现。以此观点推之, 食品安全领域的黑名单制度也只是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一个配套的临时过渡机制。
3.1.1 法律依据缺乏
据“黑名单”有无法定依据来分, 可分为有法定依据和无法定依据两类。有法定依据主要是指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规定, 设立并实施“黑名单”。无法定依据是指一些政府部门针对无法失信行为实施的“黑名单”, 现有法律、法规, 规章中没有相应的依据。当前政府实施黑名单制度的主要依据是政府文件, 而不是法律。《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的性质是地方规范性文件, 其内容依据来自《食品安全法》、《公司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 但仍有部分内容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 比如实施主体、实施方式、以及企业权利救济方式。由于缺少法律规范制约,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把黑名单制度作为一种对市场经营者的管理手段和惩罚措施。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政府任意扩充自己的权力, 侵害了经营者的权利。笔者认为食品安全黑名单是具有惩罚性质的具体行政行为, 依据我国行政法, 应当由法律或行政法规来规定。
3.1.2 实施主体不明确
食安办是设计黑名单制度的主体, 自己制定规则自己执行。这将导致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制定规则者试图免除或减轻自己责任的倾向, 而容易忽视经营者的权益。这违背了规则制定中权利制约和平衡的原则, 且不符合实体正义的要求。只有明确实施主体, 才能明确责任主体, 权责一致是保障一项制度运行最好的方式。
3.1.3 程序权利保障不足
对于企业被列入黑名单管理的行为, 当事人是否有事前知情权、申诉抗辩权、申请撤销权, 是否能获得司法救济, 以上对当事人权利保障条款的落实情况有待提升。其一, 申请撤销权, 浙江、河北、辽宁和甘肃等省的管理办法中都明确加以规定, 一年期满, 整改完成或无其他违法是由, 生产经营者可以申请销榜。其二, 事前知情权和申请抗辩权, 在浙江“办法”中没有设计该权利的条款, 而其它三省的“办法”中第七条给予明确的规定。例如, 《甘肃省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二款, “关于信息告知的规定。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符合列入“黑名单”情形的, 应当告知当事人, 并听取其陈述和申辩意见, 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 应当采纳。”其三, 各省“办法”都没有关于司法救济的内容。一旦提出司法救济对于政府是个难题, 基于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部分行为没有法律依据, 可能会导致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3.2 完善建议
首先, 政府及其相关职权部门需谨慎使用“黑名单”, “黑名单”作为“荣誉罚”可能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甚至造成企业破产消亡。所以, 行政力量介入市场管理时须持审慎态度, 不仅需要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 也要保护食品生产企业该有的权益。这也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要求。
完善和有效落实黑名单制度的行政和司法救济措施。管理办法中已经规定了当事人拥有事前知情权、申诉抗辩权、申请撤销权。此外, 学界有完善司法救济的声音。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中的部分措施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那么当事人不满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并且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 即食品生产经营者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可以提起诉讼维权。
(作者自注:正式发布《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的已有:甘肃省 (2011年10月17日实施) 河北省 (2012年1月1日实施) 辽宁省 (2013年9月11日实施) 和浙江省 (2014年1月1日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平, 史莉莉《行政‘黑名单’的法律问题探究讨》[J].《法学论坛》2006, 01.
[2]张家宇.经济法视阈下的黑名单制度研究[J].陕西: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食品生产企业制度 篇3
卫生部表示,此次起草相关规范适用于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预包装、散装食品的经营过程。
《规范》规定,食品经营企业未来应建立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确保从采各环节都可进行有效追溯,当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时,企业应确保能追溯和召回食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进行登记,作好记录。而当发现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产品含有或可能含有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启动产品召回程序,及时向相关部门通告,并做好相关记录。
《规范》表示,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立即停止经营,并召回已经上市的应召回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食品生产企业制度 篇4
一、出厂的食品是自行检验的,检验部必检验,检验要履行记录手续,检验人员按规定签字,复审人要认真审核。
二、检验记录由检验员保管,每半年将检验记录交管理人员一次,做好交接记录,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三、依据检验记录(检验原始数据)出具出厂检验报告。相应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加盖检验专用章。
四、检验员要保管好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及时更新,保证标准的有效性。
五、检验人员要经常保持化验室卫生清洁,负责维护保养检验设备,及时上报计量仪器设备检定,掌握各种设备使用状态。
六、要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的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七、对检验人员经常进行培训,确保适应检验工作要求和资质要求,较好地完成检验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篇5
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认真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对企业安全生产负责;
2、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3组织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4、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组织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6、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7、督促、检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8、组织编制事故状态下的紧急疏散、撤离预案及演练;
9、组织全员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10、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2、在生产期间,每天要安排负责人值班或带班;
技术厂长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依规生产。
2、组织制定有关技术方面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审核企业生产产品配方的安全性能,确保配方的安全性能符合国标要求。
4、负责对原材料入厂的检验工作,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入厂,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原材料不入厂。
5、协助安全厂长抓好职工按操作规程作业,对企业职工的违规操作现象要及时指出。
安全厂长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持证上岗。
2、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
3、协助企业负责人抓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4、负责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抓好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5、负责企业职工依法、依规安全生产工作。对职工的违规操作及时指正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6、负责排查企业的事故隐患工作,对重大事故隐患及时报告企业负责人。
7、协助技术厂长抓好技术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
技术员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依规生产
2、配合技术厂长制定有关技术方面的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配方工艺流程
3、熟悉和掌握烟花爆竹原材料、药物及产品的性能特点,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4、负责企业生产产品配方及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能,确保配方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能,符合国标要求
5、负责对企业新产品配方和新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能符合国标要求
6、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达到安全操作要求
安全员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坚持持证上岗。
2、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制定灾害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并抓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3、组织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及员工的安全素质。
4、坚持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坚持跟班作业,特别是危险工序等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
5、督促企业适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内容和措施,并做好会议和日常工作记录。
6、及时发现和消除企业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及时上报。
7、对发生的工伤事故和职业中毒,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督促有关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8、监督检查班组长工前布置、工间检查、工后总结安全情况;参加本企业生产会议,提出有关安全文明生产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班组长安全职责
1、班组长对班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建立安全自检、互检、专检制度。结合生产实际,制订班组各项指标,并逐步实行作业程序、生产操作、生产设备、安全设施、作业环境、工具摆设、安全用语等标准化。
2、领导本班组人员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每天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要贯彻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在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督促全班工人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教育他们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制止违章冒险作业。
4、对新工人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并指定专人带领其工作,待其工作熟练后,方可单独操作。
5、坚持文明生产,搞好环境卫生,做到全天清扫,周末大扫除,保证工作场地、交通道路畅通,材料、半成品、成品堆放整齐平衡、安全可靠。
6、发生一切事故(包括未遂事故)。立即报告厂长和安全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组织工人研究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按期整改。
7、注意发现安全文明生产中的好人好事和不良倾向,并纳入竞赛评比、立功活动,提出奖惩建议。
8、如发现班组生产场地有影响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因素时,有权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上级。
9、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生产指令和意见。
门卫安全职责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2、坚持工作岗位,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检查,凡涉及影响安全生产的用具必须在入厂前统一看管,确保入厂安全(如手机、打火机、火柴等)。
3、凡进出企业的原材料、产品必须符合有关手续,否则一律不得放行。
4、坚决杜绝未成年、中小学生进入企业。
5、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卫生和职工交通工具的摆放保管工作。
6、维护厂区社会治安,做好外事保卫工作。
危险工序作业人员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2、严格遵守和执行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自岗位操作规程,坚持持证上岗。
3、熟悉和掌握烟花爆竹原材料和药物的性能,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技能水平。
4、除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外,对自己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每天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消防水池(水桶)装满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逐级报告领导,立即解决。
5、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并向现场安全负责人或企业负责人报告。
6、配合上级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
7、协助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8、搞好车间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符合安全要求。
员工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细则,并经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获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2、工作中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还要照顾别人的安全。
3、除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外,对自己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每天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逐级报告领导,立即解决。
4、工作中发现有威胁人员安全问题须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并听候处理。
5、负责对新工人进行安全操作方面的指导。
6、如发生事故立即报告班组长、安全员或副厂长,并注意保护现场,向调查事故的人员介绍当时情况,提出预防办法。
仓库保管员安全职责
1、认真执行上级和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
2、熟悉掌握仓库储存的产品名称、性能、规格、含量建立台账、坚持收货发货验单验货,做到帐物相符,日清日结。
3、严格按照产品名称、性能、用途、分类、分库储存保管,保持库室整洁,堆码整齐,符合安全规定。
4、严格执行保管、收发制度,端正服务态度,做到及时进发出。
5、经常检查产品质量,手续齐全,记录无误,做好仓库通风防潮,防火防盗、防爆、防霉变质、防虫伤鼠咬、防漏雨等安全防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汇报。
6、严格执照库房定量,不准超量超高堆放,不准混存混放,确保各种物品安全储存。
7、坚持原则,不准转借、转让、转卖花炮原材料及药物,不准为无证人员储存保管任何物品。
产品检验员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2、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标准及质量检验方面的技术文件。
3、严把质量关,坚持不合格的产品部不出厂,坚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
4、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加以排除,预防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5、在检验工作中做到数据搜集、记录、分析、统计和评价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检验任务。
运输工安全职责
1、严格遵守烟花爆竹运输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2、熟悉和掌握烟花爆竹和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安全运输的有关要求。
3、运输车辆必须配有灭火器。
4、运输工经有关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从事运输工作。
5、运输过程的搬运、装卸烟花爆竹、原材料应轻拿轻放,严禁投掷、抛摔、拖拉、撞击。
6、不得使用翻斗车、三轮车、蓄力车运输烟花爆竹及原材料。
押运员安全职责
1、严格遵守烟花爆竹运输安全管理有关法律和规定。
2、熟悉和掌握烟花爆竹和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安全运输的有关要求。
3、查验外运手续是否齐全有效、准确无误,方可启运。
4、检查车辆的装载物品和数量与证件是否相符,严禁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装。
5、装载车辆必须性能良好,起运前棚布必须捆紧,车厢门必须关牢,并对其承运的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装卸和运输途中不准吸烟。
6、运输途中,不准在居民密集区、政府机关、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公共场所和高压电线附近停车,途中停车,必须有专人守护、监督承运人员按证件规定的时间路线运输。
7、监督检查随车携带的消防器材必须完好,危险物品运输标识牌必须齐备;运输车辆行驶证等证件必须齐全,所运物品行进途中必须检查,遇有突发情况应采取紧急措施处置。
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1、总体目标:伤亡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交通事故为零。
2、加强安全投入,保证安全投入,按营业收入的3.5%提取,促使企业安全布置符合国标要求。
3、强化厂内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达100%,培训面达100%,每年危险工序人员培训4次以上,一般有药工序培训2次以上,无药工序人员1次以上。
4、规范安全技能操作,减少违章操作,严重违章现象控制为0次,一般违章每年减少20%。
厂长安全生产承诺书
为了提高我厂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保障本厂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我厂的安全生产,作为本厂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厂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在此,向广大员工和社会郑重承诺: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依规生产。
2、制订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并有足够的资源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本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保障其严格执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自觉接受政府及安监部门的监督管理,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
4、保障安全投入资金的合理提取和使用;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器材;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其正确使用;改进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5、经常参加公司的安全检查,认真查找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6、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实施有效监测、监控;落实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应急措施;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7、保证本公司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8、坚持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整改落实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各项整改措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9、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积极弘扬企业安全文化,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10、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持续改进。
11、落实安全奖惩,做好绩效考核,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表彰安全先进典型,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本人将切实履行上述承诺并接受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重大危险源(仓库)管理制度
1、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会给国家、公司和员工带来严重灾难场所。本企业重大危险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库、成品库、亮珠库、黑火药库、引线库、中转库等。
2、尽量减少库存量,在保证生产所需的前提下,库存量越少越好。
3、正常时期每天检查不少于两次,由安全管理人员实施。
4、应进行月度、季度、危险源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不定期、定期专项检查以及节假日前后检查,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结果应进行总结、登记,提出整改措施、方案,责任到人,并形成文件记录。
5、对各项危险源,企业安全部门应建立针对性的监控管理措施,随时掌握数据资料及情况,并指定专人负责。
6、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危险源所在属特种作业岗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从事相关作业。
7、应建立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进行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每年进行一次修订。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事故隐患排查是对安全生产自检自查并对存在隐患进行整治的工作,企业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列入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中去;全体员工都应高度重视,应有紧迫感、责任心和自觉性。
2、事故隐患排查应每月进行一次,主管领导必须亲自参加,主要是对各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等进行排查。检查结束后,应将检查结果及整改处理意见、措施及整改时限、整改项目责任人等形成书面材料上报至主要负责人。
3、对在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的各种事故隐患,严格按照“五定”的要求落实整改;
4、将事故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及安全员汇报;
5、暂时整改不了的事故隐患,由安全部门列入企业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并加强对该隐患的监控。
6、每月定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安全生产情况,针对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布置下月安全生产工作。
7、加强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将事故隐患整改率纳入责任制进行考核。
8、安全部门要经常对各个生产和工作场所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对事故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
1、对单位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思想教育和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使员工具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意识。
2、企业所有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安监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等,方可任职。
4、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5、凡新进企业的从业人员,应进行厂级、班组、岗位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凡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企业应对操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7、把职工安全生产培训情况纳入职工奖励,评先进的依据,从而调动职工的参与意识。
8、培训时间要求:企业厂长,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48学时,员工不少于32学时。
9、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均不得上岗作业。
10、建立“持证上岗人员登记表”并记录存档。培训结束后,将培训计划、培训教案、培训名单和课程表等有关资料存入培训档案。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1、企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会议时间定为星期一。
2、安全生产例会的参会对象为厂长、付厂长、技术人员、安全员、班组长等.3、会议主要内容有:(1)传达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各种文件精神,通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总结上月例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含采取措施,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等)。
(3)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工作重点,安排下一步工作任务.4、参会人员须做到:(1)按时参加会议并汇报工作,同时上报主要工作任务情况的文字材料。
(2)认真听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备有安全生产工作专用记录本。(3)参会人员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向单位负责人请假。
5、遵守会议纪律
(1)参会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场,不得迟到或早退。(2)开会时必须将手机设置为关机或震动状态。
6、安全生产例会工作内容,完成任务情况,会议记录将列入考核内容,与相关人员奖金挂钩。
药物管理制度
1、药物的采购必须从正规渠道进货,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采购人员必须掌握所购药物的安全常识及潜在的危险,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3、运输、装卸药物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
4、药物入库前必须检查登记,由保管员核对入库,入库后应定期检查,严格领用登记制度,领用时填写《药物领用登记表》,严禁在仓库内吸烟、使用明火和其它不安全行为。
5、药物的堆放应符合要求,库内通道畅通。通风良好,避光、防潮,根据消防条例,配备消防池和消防水桶,设置静电释放装置。
6、保管人员按要求着装。
7、使用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应急措施。
8、做到用多少、领多少,防止作业场所过多药物滞溜。
余药、废药处理制度
1、加强计划管理,尽量减少余药的发生。
2、所有余药能用的要及时使用,如近期不会使用的,应尽量摊开放置,以防变质发热引起事故。
3、过久不用的余药和药物线要及时清扫,台面、地面所产生的药物垃圾,不准随便处置和乱倒,必须由专职安全员统一收集采取水浸或深埋的办法处理。4、1.3级车间所产生的垃圾,必须确认没有药物、引线头等易燃物夹杂,才能倒入厂内垃圾池。
5、厂内垃圾处理时,不论何种垃圾均应在粒运、装车之前先用水泼湿,才能进行处置。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1、报请审批的危险作业应属于生产中不常见且急需解决的作业。进行危险作业前,应由下达任务部门和具体执行部门共同填写“危险作业申请单”,报生产付厂长批准,特别危险作业需报厂长审批。
2、如情况特别紧急来不及办理审批手续时,实施人员必须经安全员同意方可施工。安全员应召集有关人员在现场共同审定安全防范措施和落实实施人员。
3、危险作业的单位应制定危险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报请生产付厂长审批。特别危险作业须经安全技术论证报请厂长批准。
4、作业人员由危险作业单位领导指定,有作业禁忌症、生理缺陷、劳动纪律差、喝酒及有不良心理状态等人员,不准直接从事危险作业。
产品购销合同及销售流向登记管理制度
1.加强物资的计划管理。根据所需物资计划及库存情况,做好物资供应计划,力争按时准确上报公司计划材料。
2.加强物资订购合同的管理。物资合同必须由供应部门统一对外签订,在签订正式合同前,应进行合同评审,并由供应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做好每一合同的评审记录。
3.签订合同的物资由供应部门根据库存和物资用量情况实行分批进货,常用零星物资要根据需求部门的需求量和库存情况进行分散进货,做到物资无积压,数量、品种充足又齐全。
4.采购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订货、采购工作中实行“货比三家”的原则,询价后报领导核准,不得私自订购和盲目进货。
5、烟花爆竹产品只能销售给具有安全监督管理局核发的批发许可证的烟花公司。
6、销售时必须详细登记销售对象的批发许可证编号、负责人姓名、销售时间、品种、规格与数量,并由销售对象签字核实。
7、建立并保存产品流向记录档案。
职工及外来人员出入厂登记制度
1、职工进厂所自带的交通工具应停在指定的地点,严禁带小孩进入生产区。
2、客户、供应商等客商进厂,须作进厂登记,填写《接待单》,接待人员在接待室接待客商。
3、送、提货车辆进入厂区前,门卫应进行检查登记,并给车辆带好防火罩。
4、客商出厂时,接待人员应至厂门口送行,持客商接待人员签字的《接待单》出厂。
5、外来进厂人员,须事先与企业有关人员联系,经有关人员同意方可进厂,并作好进厂登记。
6、外来施工人员进厂,须事先与企业有关人员联系,经有关人员同意方可进厂,自带交通工具除必要作业车辆外,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区,自带作业工具进厂前应进行登记,自我负责保管,施工结束后,经门卫核对后方可出厂。
7、安监、消防等政府部门来厂检查,一般应看工作证,门卫人员应及时联系有关人员接待并放行,门卫人员应自行在外来人员登记本上登记处,有关人员应陪同检查并送行出厂。
安全奖惩制度
为调动职工积极性,确保本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凡属下列情况者奖: 1)工作服从安排,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能按时、按质完成安全管理目标和措施任务者。
2)模范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上作出显著成绩的;
3)防止或者挽救事故有功,使国家、企业、职工以及公司区周边村民免受重大损失的;发现了事故征兆,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或能及时报告领导,以及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因而避免了重大伤亡事故者;
4)在抢救事故中,防止事故的蔓延或扩大,事迹突出的;
5)在改善员工劳动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用后取得重大成果或显著成绩的。
凡属以下者罚: 1)工作不服从安排,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违规操作者; 2)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差错、安全事故;
3)酒后上岗、岗上吵闹、窜岗等其它不良行为者。对职工的奖罚应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公布执行。
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制度
1、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由厂办按计划统一定购,分级发放。供货厂商由厂办验证审定。
2、员工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需按质量要求进行抽查,不合格产品不准发给员工。
3、凡规定享受劳动防护用品的人员,要建立“员工个人防护用品基础卡”。
4、对因工造成损坏的特种型防护用品,由厂部审批,更换。对非因工造成劳动防护用品损失的,按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年限折价赔偿。
5、员工按要求着工作服和工作鞋等劳动防护用品。
6、检测评估防护用品的性能是否符合现场生产的需求。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1、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2、安全生产费用由企业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3、财务人员应于每年初将上一年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清单报厂长审阅和备案。
4、安全生产费用主要用于安全工程、安全管理、安全设备、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及标识、安全奖励、安全教育培训、工伤保险、应急设备设施及事故预防等几个方面。
5、部门使用安全费用计划和实施情况应由车间负责人签字,报厂长审批后由财务部门列入安全经费抵扣。
事故应急、演练、报告与处理制度
1、企业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2、定期进行演练,当预案演练或事故应急处置中发现不符合项时,应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3、企业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4、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企业负责人要用快速办法(电话、传真)于一小时内,上报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5、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分不放过。
6、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根据调查结果,分清直接责任和相关责任,按照相关条文进行行政、经济处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1、带班领导必须坚守岗位,按安全值班职责要求认真检查安全工作,做好记录;
2、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本公司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3、负责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督、督促和检查工作,有权对“三违”现象进行处罚,并停止其工作,对情节严重者,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4、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
5、对发生的事故要组织对伤员的抢救,保护好现场并向上级部门报告,要参加事故的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安全措施及处理意见。
6、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把当班的安全工作遗留问题,负责向下班的带班领导交待清楚。
特殊工种管理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应年龄满18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 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3.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企业必须建立特殊工种人员档案。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企业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①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②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两次以上的; ③经医院确认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
④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6、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安全操作,对于违章作业的,企业将对本人进行严格处罚。
成品库安全管理制度
1、烟花爆竹产品入库时要分类存放,严禁混装混存。
2、堆垛离内墙的距离不少于0.45米,并在地面标注永久性黄线。
3、堆垛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少于0.7米,并在地面标注永久性黄线。
4、运送成品的运输通道不少于1.5米,并在地面标注永久性黄线。
5、堆垛高度不超过2.5米,并在墙面标注永久性红线。
6、库内必须配备温度计和湿度计,并做好日常温度、湿度变化记录。
7、消防设施完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井然有序。
8、防漏、防火、防雷、防潮湿、防霉变、防小动物等措施到位。
9、工作人员在入库前应触摸静电消除仪,自觉消除自身静电。
10、产成品出入库时,运输车辆必须加设防火罩。
11、仓库保管员必须熟悉所保管产品的性质、性能,严格按规定进行产品出入库,并熟悉掌握灭火技能。
12、库内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
原料库安全管理制度
1原材料库原则上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2、原材料必须按氧化剂、还原剂、可燃物单独、单间、分类存放,严禁混存混放。
3、原材料入库时,必须注明生产厂家名称、品名品种出厂日期、生产批号、产品合格证、包装要求等要素。
4、新购入的原材料应实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同时,建立并保管好登记台帐。
5、原材料领用一般坚持整件原则,一次未使用完的原材料要及时存放到原材料中转库。
6、原材料库必须严格落实防火、防潮、防静电措施,并做到经常检查、规范登记。
7、原材料库,应配置温度计和湿度计,并做到勤检查、勤登记。
8、仓库管理员应熟悉原材料的性质、性能,严格按规定收发原材料,并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物质。
黑火药库安全管理制度
1.仓库保管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黑火药入库严格按验收要求,核对其规格、质量、危险标识和数量后方可入库。对无检验合格证和无危险标识的物品不得入库。
3.建立仓库明细台帐,做好出入库登记,做到日清月结。4.黑火药的储存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专库存放。5 在仓库的主要位置设置警示标志,配置消防器材。6.垛堆距离应符合要求,货堆应距离地面15cm,堆距≥10cm,主通道≥180cm,支通道≥80cm,墙距≥30cm,柱距10cm。
7.黑火药装卸、搬运应做到轻装轻放,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流动。
8.保管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9.库房内应通风良好,通风窗应设铁丝网,防止小动物进入。10.保持室内的温度不超过25℃,湿度不得超过85%。
11.每天对仓库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堆垛牢固,有无漏雨,有无异常,有无刺激性气体,包装有无破碎。
12.仓库严禁吸烟,违规罚款。
13.保持室内清洁,散落的物品要及时按规定方法处理。
引线库安全管理制度
1.仓库保管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引火线入库严格按验收要求,核对其规格、质量、危险标识和数量后方可入库。对无检验合格证和无危险标识的物品不得入库。
3.建立仓库明细台帐,做好出入库登记,做到日清月结。4.引火线的储存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专库存放。5 在仓库的主要位置设置警示标志,配置消防器材。6.垛堆距离应符合要求,货堆应距离地面15cm,堆距≥10cm,主通道≥180cm,支通道≥80cm,墙距≥30cm,柱距10cm。
7.引火线装卸、搬运应做到轻装轻放,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流动。
8.保管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9.库房内应通风良好,通风窗应设铁丝网,防止小动物进入。10.保持室内的温度不超过25℃,湿度不得超过85%。
11.每天对仓库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堆垛牢固,有无漏雨,有无异常,有无刺激性气体,包装有无破碎。
12.仓库严禁吸烟,违规罚款。
亮珠库安全管理制度
1.仓库保管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建立仓库明细台帐,做好出入库登记,做到日清月结。3.亮珠的储存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专库存放。4 在仓库的主要位置设置警示标志,配置消防器材。5.垛堆距离应符合要求,货堆应距离地面15cm,堆距≥10cm,主通道≥180cm,支通道≥80cm,墙距≥30cm,柱距10cm。
6.亮珠装卸、搬运应做到轻装轻放,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流动。
7.保管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8.库房内应通风良好,通风窗应设铁丝网,防止小动物进入。9.保持室内的温度不超过25℃,湿度不得超过85%。
10.每天对仓库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堆垛牢固,有无漏雨,有无异常,有无刺激性气体,包装有无破碎。
11.仓库严禁吸烟,违规罚款。
12.保持室内清洁,散落的亮珠要及时按规定方法处理
安全操作规程
称料安全操作规程
1、称量前应检查各种原材料的标志标签、色质以及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2、称料必须按核定的计划、分品种称量,严禁交叉混称,称量应准确,其每份总量应与每次药物混合工序定量相一致。
3、称量氧化剂、还原剂,应分别使用取料工具和计量器具,称好的氧化剂应与还原剂及其他原材料应分别盛装,盛放器具必须加盖,装入容器后应立即标识。
4、严禁使用铁质工具和容器,称料所有的秤盘和秤砣等不能用钢式铁制品,称砣以沙包代替,以防撞、摩擦而引起事故;操作台面和工房地面必须用防导电的橡皮铺垫;
5、称好药物,应由专人及时送入中转室,并及时洒水清扫,去除药房的药尘,保持称药房的整洁,通道畅通;
6、不应在称原材料工房进行药物混合。
7、空余的包装袋应集中收藏,定期处理。
8、严禁穿化纤衣服、高跟硬底鞋上班,温度超过30℃不能进行操作。
9、称药房限员1人,非配药人员不得从事称药和进入称药房。
原材料粉碎筛选
1、粉碎前应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检查,筛子应仔细检查孔边,清除毛刺,使边角平滑,并认真清除粉尘;粉碎前后应筛选除去杂质。
2、粉碎氧化剂、还原剂应分别在单独专用工房内进行,每栋工房定员2人;严禁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粉碎筛选;粉碎筛选过一种原材料后的机械、工具、工房应经清扫(洗)、擦拭干净才能粉碎筛选另一种原材料;氯酸钾及其药物应专机粉碎;不应用粉碎氧化剂的设备粉碎还原剂,或用粉碎还原剂的设备粉碎氧化剂。
3、各种筛子必须在筛子上标明用途。
4、手工筛选每次筛药量不超过1公斤,如筛粉药最好用有盖或有底盘的筛子,防止粉尘飞扬。
5、机械筛药必须有盖和底盘,筛器若为铜铝的必须接地,不准使用铁筛筛烟火药。
6、在筛药的过程中禁止用手拨动药物,如有结块现象时应在筛后将结块部分倒在牛皮纸上,将牛皮纸的另一部分折叠过来,轻轻压结块的药物,压散后继续筛,不可摩擦和敲打药物。
8、原材料粉碎时应保持通风并防止粉尘浓度过高。
9、用湿法粉碎时,不应有原材料外溢。
10、烟火药及其制品筛选后出料时落差不能太大,应控制在5cm以内。不准抛掷药物,散落在台面和地上的药物必须及时清理,一切筛选工具必须轻拿轻放,不准拖动。
11、大风天不准筛含粉尘高的药物,环境温度高于32℃不准筛烟花药物。
12、被筛的药物应存放在密封的木箱中,筛好的药物应及时转走,如不能及时转走也应存放在密封的木箱中。
13、筛选完后对筛具、台面、地面都应用水认真清洗,筛药房内不准药物过夜。
14、被筛的药和筛好的药都应有标签,标明药物名称、重量。
15、每天下班时应登记筛选药物的名称和数量,并有筛选人的签名。
16、粉碎的原材料包装后,应标明品种、规格、数量和日期。
药物混合安全操作规程
1、烟火药各成分混合宜采用转鼓等机械设备,每栋机房定机1台,定员1人;手工混药,每栋工房定员1人。
2、黑火药制造宜采用球磨、振动筛混合,三元黑火药制造应先将炭和硫进行二元混合。
3、含氯酸盐等高感度药物的混合,应有专用工房,并使用专用工具。
4、机械混药应符合下列要求:
1)药物混合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清理粉尘。
2)应远距离操作,人员未离开机房,不应开机。3)人工进出料时,应停机断电、散热后进行。
5、手工混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手工操作台面应用油漆木板,如为水泥,应铺设橡胶板,最好用导电橡胶板,但要接地良好。用表面光滑能承载药量的纸(最好用韧性好、拉力较强的牛皮纸)接药。
2)筛混时将称量好的各种原料药物轻轻倒在纸上,反复掀动纸的四角,每掀动一遍均用手(或光滑纸板)轻轻将药物拌一下,直到药物拌和均匀为止。
3)混合低感度药物可用80目绢筛过筛,然后用手(或光滑纸板)轻轻将药物拌匀,反复3至4次即可。
6、干法混合时宜采用木转鼓、纸转鼓或导电橡胶转鼓等设备。混合前应该仔细清扫设备。
7、不应使用石磨、石臼混合药物;不应使用球磨机混合氯酸盐烟火药等高感度药物。
8、摩擦药的混合,应将氧化剂、还原剂分别用水润湿后方可混合,混合
后的烟火药应保持湿度;不应使用干法和机械法混合摩擦药。
9、混合烟火药时所用的筛网、工具等不能用钢铁或塑料薄膜制品。混合含氯酸钾烟火药不能用铜制品。筛网孔径应略大于原料细度,以保证全部过筛网为度
10、每次药物混合后,宜采用竹、木、纸等不易产生静电的材质容器盛装,及时送人下道工序或药物中转库存放,并立即标识。
11、混合药(除黑火药外)应及时用于制作产品或效果件,湿药应即混即用,保持湿度,防止发热;干药在中转库的停滞时间≤24小时。
12、采用湿法配制含铝、铝镁合金等活性金属粉末的烟火药时,应及时做好通风散热处理,使用水或工业酒精作为溶剂时,应采用重铬酸钾溶液处理。
13、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少量、多次、勤运走”的原则,严防碰撞和摩擦。
14、不应在混药工房进行装药。
造粒安全操作规程
1、电动机械造粒或制药,每栋工房定机1台,定员1人,定量(干法5千克,湿法20千克);手工造粒或制药,每栋工房定员1人,定量5千克。
2、造粒或制药前应用相应溶剂湿润药罐内壁,造粒或制药后应用相应溶剂清洗药罐内壁。
3、机械运转过程中,药物温度急剧上升时应及时停机处理。
4、如发现机器运转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停机寻找原因,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消除不正常现象后才能重新工作。
5、压药造粒时,除操作人员外任何人不能进入工房内。
6、工具、模具严禁使用钢铁材料,应该用铜、铝、木材制作,应光滑无毛刺。
7、制成的湿效果件应摊开放置,摊开厚度≤1.5厘米(效果件直径>0.75厘米时,其摊开厚度≤效果件直径的2倍)。
筛选安全操作规程
1、药粒的筛选分级应在药粒未干之前进行,每栋工房定员1人,定量(干法5千克,湿法20千克)。
2、筛选前应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检查,筛子应仔细检查孔边,清除毛刺,使边角平滑,并认真清除粉尘;粉碎前后应筛选除去杂质。
3、严禁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筛选;筛选过一种原材料后的机械、工具、工房应经清扫(洗)、擦拭干净才能筛选另一种原材料;
4、手工筛选每次筛药量不超过1公斤。
5、机械筛药必须有盖和底盘,筛器若为铜、铝的必须接地,不准使用铁筛筛烟火药。
6、筛选颗粒药应在半干状态下进行,如果必须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筛上堆积厚度不能超过单层颗粒厚度,应轻筛或将震动频率降低或远距离操作。
7、刚晒干或烘干后的药物必须放置一小时后让其温度与室温一致时方可进行筛选。
8、烟火药及其制品筛选后出料时落差不能太大,应控制在5cm以内。不准抛掷药物,散落在台面和地上的药物必须及时清理,一切筛选工具必须轻拿轻放,不准拖动。
9、被筛的药物应存放在密封的木箱中,筛好的药物应及时转走,如不能及时转走也应存放在密封的木箱中。
10、筛选完后对筛具、台面、地面都应用水认真清洗,筛药房内不准药物过夜。
11、被筛的药和筛好的药都应有标签,标明药物名称、重量,筛分后的药还应标明粒度或粒度范围、筛选日期。
13、每天下班时应登记筛选药物的名称和数量,并有筛选人的签名。
药柱(块、片)制作安全操作规程
1、制作药柱应采用湿药筑压,每栋工房定量,手工:黑火药≤4kg,含高氯酸盐的烟火药≤1.5kg,摩擦药≤0.25kg(湿药),其它烟火药≤2.5kg;机械:黑火药≤100kg,含高氯酸盐的烟火药≤5kg。
2、机械压药,每栋工房定机1台,定员2人,人机隔离操作;手工模具压药,每栋工房定员1人。
3、褙药柱、药柱蘸(装)药,每栋工房定员2人,定量5千克。
4、制药块(片)应采用湿药切割,每栋工房定员1人,定量2千克。
5、制成的湿效果件应摊开放置,摊开厚度≤1.5厘米(效果件直径>0.75厘米时,其摊开厚度≤效果件直径的2倍)。
日光干燥安全操作规程
1、被干燥的药物应摊开放置药盘中,药层厚度≤1.
5厘米(效果件直径>0.75厘米时,其摊开厚度(效果件直径的2倍);药盘直径或边长应≤60厘米。
2、日光干燥应在专用晒场进行,定量应~<1000千克,晒坪应硬化、平整、光洁。
3、晒场应设晒架,晒架应稳固,高度宜在25厘米—35厘米之间,晒架间应留搬运、疏散通道,通道应与主干道垂直,通道宽度)80厘米。
4、严禁将药物直晒在地面上,气温高于37摄氏度时不宜进行日光直晒。
5、不应在晒场检测药物,应有专管员负责按规定取出检验样品,交质检员在规定的安全地带检验,特别注意不得在工晒场捏压药物。
6、晒场应由专人管理,同时进入场内不应超过2人,非管理和操作人员不应进入晒场;不应在晒场进行浆药、筛药、包装等操作。
凉药安全操作规程
1、禁止穿化纤服装、高跟鞋、硬底鞋、拖鞋进入凉药间。
2、药物应用盘盛装,分层平稳地放置在烘架上;烘架高度≦120 mm,距地面高度≧25 mm,层间隔≧15mm.3、不应在凉药场所检测药物,应有专管员负责按规定取出检验样品,交质检员在规定的安全地带检验,特别注意不得在凉药房内捏压药物。
4、严禁铁器、硬质物体进入凉药间。
5、已完全散热的及时集中存入仓库。
6、非工房专门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7、凉药间内药物必须摆放有序,严禁重叠堆放,药盘中亮珠厚度不得超过1.5cm。
装、筑(压)药(裸药效果件)安全操作规程
1、装药前应筛除效果件中的药尘(灰),除药尘(灰)应在单独工房操作。2、1.1级工序每栋工房定员1人;当隔离操作时,每栋工房定员2人,单人单间。
3、装、筑药前必须对工房里和操作台面上的药尘和杂物进行清除,装、筑药工具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必须对其规格、型号进行确认;
4、装药每栋工房定量,手工:黑火药≤8kg,高氯酸盐的烟火药≤3kg,摩擦药≤0.5kg(湿药),其它烟火药≤5kg;机械:黑火药≤200kg,高氯酸盐的烟火药≤10kg,其它烟火药≤10kg;
5、筑药每栋工房定量,手工:黑火药≤4kg,含高氯酸盐的烟火药≤1.5kg,摩擦药≤0.25kg(湿药),其它烟火药≤2.5kg;笛音药≤0.5kg;机械:黑火药≤100kg,含高氯酸盐的烟火药≤5kg,笛音药≤2kg。
6、礼花弹装球时,只能轻轻按压,合球不应猛烈碰合,合球后,不应进行强烈敲击。
7、当简体变形、简体内壁不洁净或效果件变形时,按废弃物处理,不应将药物(效果件)
8、摩擦药(含赤磷、雷酸银)应保持湿润。
9、筑(压)药的过程中,当模具与药物难以分离时,不应强行分离,采用酒精清洗。
10、含有较大颗粒的铝、钛、铁粉的烟火药,不应筑压。
11、礼花弹安装外导火索和发射药盒时,不应有药粉外泄。
12、装药的剂量必须严格按要求操作,不准或多或少;
13、必须使用专用工具,选用竹、木、铜、铝质或其他不产生火花工具,严禁使用铁质、硬质工具。
14、不得将药剂撒在地面或工作台上,万一撒药要及时清理,倒入废池中。
15、生产过程中严禁拖、拉和撞击,动作要轻,工作台上要铺设导静电橡胶板,再垫一层厚牛皮纸,以便装药时药物洒落后集中处理;
16、限量装完后应立即将半成品转出装药室,装药结束后严禁留有余药;
17、工房要保持地面湿度,装筑药操作工下班前必须将剩余药物存放到中转库中,如规定不允许隔日使用的药物必须交指定人员进行处理,并对工房进行冲洗打扫。
蘸(点)药安全操作规程
1、效果内筒蘸药每栋工房定员2人,单人单间,效果内筒应单层摆放,每人定量15千克。
2、擦炮蘸药每栋工房定员4人,单人单间,含药半成品应单层摆放,每人定量5千克。
3、摩擦类产品手工蘸药每栋工房定员4人,每人定量25克;机械蘸药每栋工房定机2台,单人单间,每人定量50克。,4、线香类蘸药(提板)每栋工房定员8人,每人定量(湿药)25克。5、电点火头手工蘸药每栋工房定员8人,每人定量25克;机械蘸药每栋工房定员4人,定机4台,每人定量0.1千克。
6、蘸(点)药时,不应将湿药粘附在内简外壁、摩擦类产品的非效果处。
7、用于蘸(点)药的各类药物干涸后不应对其刮、铲、撞击,应用相应的溶剂,充分溶解后清洗。
钻孔安全操作规程
1、有药半成品机械钻孔每栋工房定机1台、定员1人;当隔离操作时,每栋工房定机2台、单人单间。
2、有药半成品手工钻孔每栋工房定员1人;当隔离操作时,每栋工房定员4人、单人单间。
3、每栋工房定量,手工:黑火药≤8kg,高氯酸盐的烟火药≤3kg,摩擦药≤0.5kg(湿药),其它烟火药≤5kg;机械:黑火药≤200kg,高氯酸盐的烟火药≤10kg,其它烟火药≤10kg。
4、钻孔工具刃口应锋利,使用时应涂蜡擦油井交替使用,工具不符合要求时不应强行操作。
食品企业自查管理制度 篇6
为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按照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订该制度。
一、自查内容:包括生产条件变化情况,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不合格品管理情况,食品标识标注符合情况,食品销售台帐记录情况,标准执行情况,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从业人员,委托加工备案情况,对消费者投诉登记及处理记录,企业处置食品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十三项内容。
二、自查频次:每半年组织实施一次,日常发现食品安全生产事故潜在风险的,要立即报告。
三、自查程序:由质量负责人会同质管部按照《企业自查表》组织对公司各部门食品安全状况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得出自查结论,报总经理审核,由总经理对自查情况进行审核,提出保证公司产品安全的相关要求,采取整改措施,并由相关部门落实整改,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经自查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报总经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经自查发现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要立即报告总经理,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经总经理批准按照要求向西青区市场监管局进行报告。
四、实施部门:此项工作由质量负责人会同质管部具体组织各部门实施。
五、责任追究:公司相关部门必须严格落实我公司保证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要求,按照工作职责做好各项制度落实,对核查过程中发现各部门存在不认真贯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的,要追究部门主管人员的责任。
食品生产企业制度 篇7
一、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目标的设计
(一) 内部审计的总体目标设计。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所定义的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组织的管理层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为此, 内部审计向他们提供与所审核的活动有关的分析、评价、建议、忠告和信息。由此可见,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大部分组织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但是煤炭企业作为高危行业, 在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的同时, 应将实现安全生产作为内部审计的总体目标, 实现社会效益。
(二) 内部审计具体目标设计。
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时, 仅仅明确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内部审计的总目标, 还不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因此, 在实现内部审计最终目标和内部审计总目标的基础上, 还应该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具体目标, 同时考虑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对象。
1. 内部审计对象的设计。
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的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给出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 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针对公司管理层的关注作重点调查, 包括财务或非财务范围, 通过识别企业的风险、确定应该存在的控制、评价控制的设计、运行效果和确定风险是否被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完成整个审计过程。
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对象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安全生产投入审计。安全生产投入审计属于财务审计, 主要的审计对象是安全材料的采购、投资以及安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审计。监督评价煤炭企业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检查是否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并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是否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2) 安全生产内部控制审计。这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对象, 具体包括: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控制环境的审计;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的审计;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控制活动的审计;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信息与沟通的审计;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的审计。 (3) 安全生产合规性审计。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包括《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 以及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煤炭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因此, 审计煤炭企业是否遵循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内部审计的对象。 (4) 安全生产责任审计。我国多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工矿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没有履行职责的追究法律责任。因此, 应将本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的履行审计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对象。 (5) 安全生产环境审计。煤炭企业属于高污染企业, 煤炭企业对本单位内部环境进行内部审计, 不仅能及时发现环境和环境管理上的问题, 还能为企业、机构提供控制或合理规避环境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进而有利于煤炭企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2. 内部审计具体目标设计。
(1) 安全生产投入内部审计目标。主要审计安全生产基金提取的充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审计安全生产费用用途的合规性等。 (2) 安全生产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目标。主要审计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等。 (3) 安全生产合规性内部审计目标。主要审计各职能部门是否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审计企业是否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审计企业是否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是否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是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4) 安全生产责任内部审计目标。主要审计安全生产的各执行人员和部门以及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是否有效履行了安全生产的责任。
二、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职能是指内部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 并反映出内部审计的本质。内部审计的职能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 并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目标是实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 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职能与一般的内部审计职能稍有区别。
(一) 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针对现有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安全问题, 依据国务院提出的加强煤炭企业监管的方针和政策, 煤炭企业必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 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内部监管机制, 强化安全管理, 实现安全生产。内部审计作为煤炭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煤炭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保证其正常生产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 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监控是内部控制的特殊构成要素, 分为管理部门的监控和内部审计的监控, 与管理部门的监控相比, 内部审计在整个企业内部监控活动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监督, 包括对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生产的内部控制的监督, 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 为直接或间接纠正安全生产的内部控制偏差、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二) 内部审计防范职能。
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不是事后的财务审计, 而是事前及事中全过程审计。内部审计主要是对煤炭企业生产前安全设施的建设、人员的安全培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设施的维护使用以及生产人员的生产行为进行审计, 更注重于事前防范审计。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主要是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 消除安全隐患, 由于内部控制本身具有防范的功能, 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要素的内部审计也就拥有防止安全隐患发生的防范功能。
(三) 内部审计评价职能。
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是内部审计为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职能, 内部审计应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服务。煤炭企业生产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更应成为内部审计评价的对象。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是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评价, 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 持续改进, 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四) 内部审计咨询职能。
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也是内部审计为企业内部提供的服务职能, 是对检查职能和评价职能的利用和发展。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职能的实施, 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信息, 在对这些信息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为管理当局提供咨询服务, 从而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煤炭企业利用内部审计完成以下安全生产工作:1.监督检查和评价安全生产管理者责任的履行。2.监督检查和评价安全生产行为人是否遵循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标准, 以及企业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程序的遵循情况。3.监督检查和评价安全生产的投入。4.检查和评价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有效性, 风险管理过程的客观性、合理性, 发现并预防各种形式的安全隐患, 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咨询建议。5.根据需要提供专项的咨询服务。
三、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程序设计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的过程。煤炭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生产事故,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过程是通过风险管理的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 识别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
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风险, 如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或被挤占的风险;安全生产内部控制不完善或无效运行的风险;安全生产从业人员违规操作风险;安全生产的责任未被履行的风险等。
(二) 评估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将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进行评估, 以断定是否需要对这些风险采取措施。
(三) 分析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估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基础上, 对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进行分析, 确定应该存在的控制、评价控制的设计、运行效果。
(四) 应对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
内部审计人员在分析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和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效果的基础上, 确定风险是否被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完成整个审计过程。
四、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方法设计
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主要是事前和事中的审计, 传统的检查报表、账册的方法已经不适用, 它更强调审计人员的亲历检查;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针对的是安全生产的隐患, 审计中很少使用审计抽样的方法, 而是要求将所有的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都进行审计。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方法不限于以下几种:一是详查法。是指将所有的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都进行审计的方法。二是鉴定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鉴别和证明的审计方法。3.审计分析方法。审计分析方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利用反映企业安全生产书面资料, 运用分类、比较和综合等各种手段, 根据一定安全生产标准, 对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未来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4.审计调查方法。审计调查方法即检查客观实际的方法, 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亲历检查。 (1)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实地观察来取得安全生产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观察法使用的范围通常包括环境观察、行为观察和实物观察法等。 (2) 查询法。查询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询问或质疑方式来证实安全生产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 取得有关安全生产审计证据的一种调查方法。查询分为口头查询和书面查询两种。
摘要:煤炭企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 安全生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原有的煤炭企业内部审计研究是基于煤炭企业获得更大利润的传统的防弊功能和兴利功能的研究, 目的是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本文研究的内部审计是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融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审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审计, 最终不是为实现煤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而是实现煤炭企业集团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内部审计,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2010, (4) .
[2].李海风, 李媛媛.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孔凡玲.基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审计研究[J].中国矿业, 2009, (11) .
食品生产企业制度 篇8
食品安全管理思路需要更新
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单单显露出生产经营者道德的滑坡、市场管理者管理方式的滞后,还反映出一个重大的问题:消费者作为与生产经营者相对应的市场主体还未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社会监督功能。
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候,各国便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机制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予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运用。这搭建起了一条能够有效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评价与信息反馈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消费者权利诉求的渠道,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不被虚置和弱化。
欧盟的《食品安全白皮书》、美国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日本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等都是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制定监管办法,我国新制定的《食品安全法》也引入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溯源监管理念。
对食品溯源制度的借鉴和建立
我国已具备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立法雏形和实践基础。立法上,《农产品质量法》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已规定了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雏形——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机制。而《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试行)》在2010年和2011年分两批确定了实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的试点城市,并对部分试点城市拨付中央财政支持资金。实践中,部分省、市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极运用的“食用农副产品安全信息条形码”、电子标签和二维码等可追溯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监管水平,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规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以及经营者采购环节要做相应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查验制度有助于监管机构和消费者在发现问题食品时按记录查找追溯相关责任人,也有助于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迅速将问题食品召回,缩小问题食品的危害范围,减少对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
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行规定,食品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记录仅在食品行业内部保存,仅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起到一个备查的作用,并没有形成标签依附于食品上供广大消费者查询。这种食品信息记录的做法尚属食品行业内部监管的范畴,并未通过一种强制性的披露手段向社会公众公开,还未真正过渡到社会监督领域。
目前这种面向食品行业内部的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查验制度会导致责任追溯成本高。食品生产、流通环节颇多,消费者不能及时查出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真正源头,延误了对责任人的追诉时限。一方面,容易使责任人闻讯后逃之夭夭,另一方面,对处在信息资源更加落后的地区,会致使问题食品造成的危害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
奶粉安全事件使我们再一次反思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和溯源的问题。当发现奶粉出现质量问题时,整个供应链中都有被污染的可能,从奶源到生产,到运输,到仓储再到货品上架等。试想,如果奶粉包装袋上有一个食品安全质量可追溯标签,政府管理部门有关于奶粉的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数据库,在发现第一批问题奶粉后,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立即根据可追溯标签和信息库探查究竟是奶场、奶厂还是运输、储存环节出现了问题,及时将缺陷产品召回,及时追究当事人责任,就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完善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十分必要
食品质量的信任品特性面临十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相较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处于信息资源的弱势地位。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各项记录并未全程向食品产业链终端——消费者公开,消费者只是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疑问时,才有可能启动这种责任追溯程序。目前,除少数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试点的地区外,我国多数城乡集贸市场的蔬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堪忧,消费者看不到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一切信息,更看不到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物质残留量。当出现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问题时,除了向菜市场追责,对源头责任人的追溯几乎无从着手。食品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溯源机制,要求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披露有关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消费者或下游企业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和行业监管应渗入社会监督的因素。继三鹿奶粉事件使国家食品免检制度废止之后,“国家免检”、“名优产品”和“驰名商标”等标识的认定制度的存在意义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企业声誉机制建立的前提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消费者的购买、认可等市场反馈信号的重复博弈,而不应是管理机构的权威认定。应向社会公众尤其是消费者公开,强化社会力量对于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溯源制度亟待完善
完善监管制度
在监管方式上,应该由传统的单纯面向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的封闭性管制逐步过渡到对食品质量信息的动态监控。在监管内容上,在食品监管部门建立食品行业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数据库,起到一个管理备查的作用。
完善关键技术
在食品行业中先推广使用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详细记载标签,再逐步推广二维码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技术。可以在各大超市、生鲜市场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相关信息。在食品安全溯源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还要通过建立配套法规来保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其中,食品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技术问题是关键。我国当前农产品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新技术采用意愿较低,对可追溯技术的应用造成了较大障碍。再加上农户分散经营,地域分布广,产品多种多样,这就对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可追溯信息的收集和传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整个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信息资源短缺、分散,尚不能满足管理机构、消费者以及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因此,需要在研究开发食品追溯信息收集和传送技术的基础上,组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共享和发布的平台,在网络以及新闻媒体上定期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保护商业秘密
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将导致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迫切需要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的各环节的信息,但这也涉及到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养殖信息、食品原材料来源地和食品生产加工方法等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的保护问题,这就需要在立法上和管理实践中找出一个既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利益平衡点。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
【食品生产企业制度】推荐阅读:
食品生产企业饮用水源保护制度05-08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业歇业申报管理制度07-12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十四项管理制度07-06
食品生产企业整改报告08-21
食品生产企业营销战略09-26
食品企业加工生产流程10-07
qs食品企业生产资质10-12
焙烤食品生产企业良好操作规范05-10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承诺书10-08
食品生产企业责令整改通知书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