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教学

2024-07-30

感情教学(共12篇)

感情教学 篇1

带着感情教学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如果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不热爱, 没有深厚的感情, 那么不管他的学术水平有多高, 教学能力有多强, 也不可能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去。只有带着感情教学, 才能以对学生、对国家负责的态度, 把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 精益求精, 不遗余力地做好, 让学生满意, 让自己满意。

带着感情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会使得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效应, 即由热爱尊敬老师到热爱这门课程。由此看来, 带着感情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带着感情教学可以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带着感情教学还有利于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爱是教育的别名。”那么, 如何带着感情来教学呢?

首先, 要认真钻研教学业务, 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教育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艺术。教师要带着感情教学, 就要不断充电学习, 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提高教学水平上下大气力, 练好内功, 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否则, 带着感情教学就是一句空话。

其二, 要关心爱护学生。“以人为本”是搞好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天天与学生打交道, 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疾苦, 最了解学生的需要。可以说, 在帮助学生“解惑”方面教师最有发言权, 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在做好教书任务的同时, 教师也要责无旁贷、力所能及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学生排忧解难, 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帮助解决某些现实的问题。

第三, 要尊重学生。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 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如果你是个长者, 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如果你是个年轻人, 那么你就把学生当成你的兄弟姐妹。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忘掉我是老师、你是学生的身份, 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能厚此薄彼。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高尚的师德操守令人钦佩, 也广为流传。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是执教的通行证。今天, 高校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师德, 不仅在于要继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教无类等师德优良传统, 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 着眼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 为学生的成才导航。

(摘自《中国教育报》, 有删节)

感情教学 篇2

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感情目标

全国小语会秘书长崔峦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在三维目标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感情目标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初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在新课程阅读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如自信心、积极性、探究意识。而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况中产生的,文本则是用抽象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怎样让抽象的文字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呢?通过一定的渲染手段,营造合适的情境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探究欲望,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1、以情激情。教师的语言是连接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纽带。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月亮的心愿》一课时,我声情并茂地开始了导语:“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去植物园参观,你们想和他们一起去吗?让我们一起随他们去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呢?”老师满怀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带到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学生心中充满了好奇,这时候老师提出学习要求,学生便兴致盎然地走进文本,在文本中寻找自己的动情点。

2、以课件激情。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把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以调动,为学生的情感产生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播放课文录像,将文本内容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有趣的动画图像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感悟,丰富情感

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研读、品味和揣摩来实现。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同时也是连接文本与学生的桥梁。文本中某些重点词句,深深地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成为阅读教学中引导孩子们领悟文本情感的切入点。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我先引导学生找重点句,抓住重点词“也许……甚至是……”体会浅水洼里的鱼很多,接着让学生品味小男孩不停捡鱼,扔鱼的句子,通过动作表演体会小男孩虽然力量微小,但他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小鱼。品读这些句子,小男孩关爱动物的形象逐渐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清晰起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一种美好的情感:要关爱生命保护动物。

三、朗读体验,熏陶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学生用有声语言表达文本情感的理解。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朗读训练,把朗读课文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朗读理解过程中得到情感熏陶。如教学《美丽的小路》时,我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朗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让学生感受小路的美丽,让学会想象假如是自己走在这美丽的小路上,想说什么?再引导学生朗读“兔姑娘”和“鸭先生”的话:“啊,多美的小路啊!”学生因为有了切实的感受,所以读起来情真意切。在朗读中加深了对小路的喜爱。在读悟小路“失”的部分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读,他们“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声情并茂地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破坏环境的害处,从而产生保护环境的愿望。

四、激励评价、深化情感

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理解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落实,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教师调控课堂的有效方式,适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启发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一位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小壁虎要借尾巴呢?”虽然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但我还是摸着她的脑袋说:“你真会动脑筋,如果能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会更棒!”老师的一句赞扬,缩短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激起了学生更浓厚的探索兴趣。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引导学生用上文中的重点词“在乎”写一首小诗,意图是引导学生关爱生命,保护大自然。有学生写道:我在乎天上的小鸟,我在水中的小鱼……江一帆听到后,马上站起来说:“如果我在“小鱼”中间加一个字,“小鳄鱼”你会在乎吗?”我微笑地说:“你的思维真独

特!同学们:你们说说,小鳄鱼该在乎吗?”这一问题一下激起了千层浪,教室里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同学们领会了“在乎”更深层的含义:它不仅是关心、爱护,还有关注和尊重。老师的一声肯定,激起了同学强烈的探索欲望,也缩短了文本与学生思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

以上所谈只是个人粗浅的认识。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是哪一堂课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应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本论文非抄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倾注感情 篇3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及时表扬先进,鼓励进步;常给每个学生设置一些力所能及的“成功案例”,采取争五星、讲故事、比一比等等、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小学生特有的表现欲望和比拼精神等。学生的兴趣来之易去也易,教师要深入学生,循循善诱、答疑解惑、及时疏导,以保护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时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员要认真发明情境,提供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去考虑,使他们在迫切请求处理问题的愿望之下展开思想,从而以高度的留意力投入教学活动中去。 创设切实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活跃课堂氛围。让他们积极动脑考虑,入手操作,得出几种不同的处理计划,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不只学习了书本上的学问,而且能灵敏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处理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而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才能。

二、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新授、巩固、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恰当地将它们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在设计课堂层次时,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统一,学生在获取初步的知识后,教师要让其自主练习,领会加深。其次,课堂教学层次要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有详有略,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最后,设计好课堂结构的形式,或前后承接以旧带新、或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或变位思考一题多解。总之,在安排课堂結构时,要立足于讲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原则。

一般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捕捉反馈信息,可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如何,以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进一步协调师生活动,消除无用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教师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需要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我们的学生多一份爱,多一份责任,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

注重感情投资 提高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感情投资,教学效果,热爱学生

目前,在一些教师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视传道、授业、解惑为天职,而往往忽略了感情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有些教师的专业和业务水平都不 错,备课、上课也十分认真,平时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经常帮助学生补课。尽管如此,教学效果却总不理想,这是什么 原因呢?应该承认,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 样的,但其中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恐怕就是教师的感情因素。

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给学生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教师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想要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除了对教 育事业有一种执著的爱,还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的感情交流。那么,怎样在教 学过程中 培养师生 间的感情,进行感情投资呢?结合教育教学体会,我认为在教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加强教师积极的感情投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学生

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由于种种原因,后进生平时所得到的关爱很少,他们一般都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总认为教师和同学看不起他们,自己再努力也无法改变。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特别要对他们行之以爱,动之以情,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谈 心,关心他们的各个方面,热心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细心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就是微小的光点,也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他们改正缺点,奋发向前。热爱学生 是教师对学生肯定情感的反映,有了这种情感,教师就会尊重、信任、亲近学生。在教师这种爱的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感染下,学生对教师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视教师为信得过的导师,愿意亲近教师,心灵产生了共鸣,才能激起他们爱教师的意向和情感,无形中学生也就喜欢学习教师所任教的科目,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把微笑带给学生

微笑是一种心情,它有很强的感染 力,可以使周 围的人和你一样快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 解惑也。”能担当这样的职责,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能不微笑吗?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更加不要吝啬微笑,微笑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通过这一体态语言去影响学生,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愉悦体验,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学习。这样就会扫除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如对教师的惧 怕、对学习的 畏难等,激起求知 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表情温和、笑容可掬,学生就会 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平易近人,以至由对教师的好感进而喜欢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师生间的距离无形之中就缩小了,心灵得到沟通,学生的思维之门也为之洞开,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渴望接受知识的迫切心情,并随之进入专心致志的听课状态。一个学生曾在日记里写道:“每当我看到老师和蔼的面孔、亲切的笑容、激励的目光,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感觉学习不再是苦差事。”由此可见,教师善于调整情绪,使自己处 于良好的授课状态之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三、多鼓励少批评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心学生那些细微的闪光点,一旦发现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之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位著名教育家多次讲:“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 用下会产 生学习兴 趣,从而克服 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无斥教育,以鼓励为 主,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或是回答基本正确,都应当及时肯定和表扬。如果学生上课走神或是搞小动作,也尽量做到不伤其自尊心,用有意义的故事或幽默的话语去教育他,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我所教班有个学生历史成绩不好,但字写得很好,我在一次课堂上给予了表扬,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当时观 察到这个 学生感到 非常惊讶,心情一定很高兴,他已感受到了成功的滋 味。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在下次的作业中竟用书信的形式和我探讨学习历史的方法,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中耐心而认真地给他做了回答。之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在上历史课时更加认真了。

总之,一个不经意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淡淡的微笑,都会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爱意融融的环境里去探索、去创新。

四、多与学生交流谈心

伟人毛泽东说过“开展谈心活动是个好方 法”。我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体会到勤与学生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受益匪浅。谈心可以直接面对面 地交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利用作业批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与教师的语言交流,但他们会用习作或日记的方式倾诉心声,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写上交流性的批语。如班上有一个学生写到二年级时的一件往事,文中描写了教师对他严厉指责的情景,流露出自己的委屈,同时又担心他在教师眼里是一个坏孩子。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批语:“老师始终认为你很优秀,如果说二年级那件小事老师的批评过分严厉的话,今天我向你说声抱歉。”短短的几句 话,师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

谈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部分学生对教师那种莫明其妙的恐惧感,师生之间无话不谈,学生自然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就会主动找教师谈心求助解决办法,甚至由喜欢教师到喜欢教师所讲的课,在交流中教师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增进感情,师生形同鱼水。同时,教师也可很好地审视自己的心理 状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更好地推进教学活动。

感情教学 篇5

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丽莎救治一只受伤的小海豹的故事。表现了丽莎对危难中的小动物的爱心,也说明了动物是通人性的。依据课文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在设计教学时我把第二段和第三段作为重点讲解的段落来处理,目的是想通过我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小海豹刚开始在渔网里是多么快乐、开心、调皮和贪玩,在它自由自在地玩耍时,危险正一步步向它走来,当时的处境是多么危险,如果丽莎不去救它,它很有可能就有性命危险,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丽莎是怎样救小海豹的,从而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动词。这一部分我采取的是小组自学方式,给出自学提示。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很快就解决了这些问题。汇报时,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找出的关键词和语句,让他们细细体会作者的感情用意,再指导朗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读出语气,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提高了阅读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获。本节课设计亮点:

1、在学文中渗透写作顺序。本课的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说明丽莎是怎样救小海豹的。在教学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丽莎救小海豹的动作,跳进、游去、救起、抱回。然后让他们想一想,这几个表示丽莎救小海豹的动词可不可以进行调换,为什么。从而懂得,先做的事先说,后做的事后说,这就叫事情的发展顺序,在平时的说话、写话中,也要这样做,才会让别人清楚、明白.

2、多读体会感情。语文课就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读书,在读中感受情感,体会语言文字,因此,要设计好导读。本课中有多处是指导学生读,训练学生读书的好时机,如:第四自然段,当小海豹恢复健康被丽莎送回大海时,“它望着丽莎不时的回头,依依不舍。”在此我将用语言为学生描述一个小小的情境引导学生读书::在丽莎的精心照料下,小海豹很快恢复了健康,他们每天一起玩耍、嬉戏,快乐极了,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大海才是小海豹真正的家,那里有她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有她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只有在那里,它才会生活的更好。丽莎深爱着小海豹,不得不把它送回大海。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快读读。并边读边想象小海豹依依不舍、丽莎依依不舍。

在教学中“海滨”一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在教学时出示“海滨”一词后,我告诉学生:我们把海边或沿海地带称为海滨,你们看这就是海滨,然后课件出示几幅海滨的画面,学生顿时眼前一亮,忍不住为海滨的美丽赞叹。这样借助多媒体使对学生来讲很陌生的词语,变得鲜活起来了。在阅读中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如:第五段中小海豹会对丽莎说什么,丽莎会对小海豹说什么。我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做既拓宽了学生思路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存在不足:

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我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还有些欠缺。如第三、四自然段处理得还不够扎实,如果加上老师的范读,就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动词的作用。另外整节课的节奏还可以再快些,可以把不很重要的地方少用时间,这样节省下来时间引导学生写写话或扩充一篇保护动物的文章让学生读读。

《请鹳鸟到咱们家过冬》教学反思

童话是最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文学形式。因为童话的情节往往以情感发展为线索,依靠鲜明的情感表现传递产生强大吸引力,从而贴紧儿童的心灵。童话的语言符合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儿童所能具有的情感。本文正是著名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体现安徒生的有强烈的好奇心,一个是他从小就有的同情心和爱心。这篇课文很长,而且人物的对话比较多,是一篇以朗读为主的课文,于是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个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一、指导朗读贯穿全文。

我通过分析安徒生和他爸爸的三次对话来让学生体会安徒生的这两个品质特点。在分析他们的对话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抓对话中的重点词、提示语及标点符号来体会安徒生当时的.心情,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让学生去读。如:抓住安徒生三次话前的提示语,“好奇地问,认真地问,焦急地说”指导学生读好对话,体会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在让学生朗读时为了不让他们有枯燥感,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师生读等。在读到爸爸幽默地说时,先引导学生理解“幽默”的意思,让学生自由读爸爸的话,再指名读,听、评、比较的过程中找到幽默地语气。

二、品读课文中突破重难点的。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悟文章内涵,体会幼年的安徒生对动物的同情心和爱护动物的情感是课文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分层教学、降低难度、突破难点的办法。首先通过朗读安徒生的话,引导学生感悟安徒生的焦急心情;然后结合上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句义,如:可怜的鹳鸟指哪些鸟?安徒生为什么觉得那样不好?为什么让鹳鸟到咱们家过冬;最后启发学生通过朗读及相互交流进一步体会安徒生对动物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三、存在的不足。

感情教学 篇6

情感培育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的兴趣、态度、信心、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英语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情感培育是打开师生感情,启动英语学习兴趣的总开关。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英语情感培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其他因素之间的有机组合,以期达到有序、和谐的发展。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更好的将情感應用到课堂中去,从而产生浓郁的学习氛围,进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使其在情感中学好英语,形成一个共同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因此将情感培育始终贯穿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爱心倾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要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真诚的爱生态度和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不仅要靠知识的内在力量影响学生,还要靠自己高尚的人格、品质力量去感染学生。要想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或者兄弟姐妹那样,同样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敬重你。关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教师善于发现并恰当利用好学生的某方面优势或特长,对于后进生,这些学生可能性格内向,上课精力不集中,更应该关注和鼓励他们,并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是学习的先导,如果没有兴趣,从何谈起认真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和谐、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进一步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润滑剂, 而平等、理解、合作是和谐关系的基石。

2.增强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感因素。信心是每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象征,信心是每个人发挥内在潜能、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潜在动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让他们信心十足,这样他们就会抱有积极地态度去学好英语。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教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严重地阻滞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挫伤了他们英语学习的信心和激情,因此教师要懂得什么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一条能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理解学生的内在感受和求知欲望的强弱,从而激发、挖掘、调动学生的内心需求。因此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应该对其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适时的评价和认可,及时给予赞赏、鼓励,继而产生深入学习的动力。对于暂时成绩差的学生,应该运用情感教育,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要被抛弃的危险,而是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安慰,让他们感觉到一定能行,从而消除他们自暴自弃的悲观心理。实践证明,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和维持自尊心。

3.加强沟通,优化课堂氛围

老师健康、热情、开朗的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想这些形象在课堂上表达的淋漓尽致,主要靠教学中使用的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通过教师教学言语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感情。教师在课堂中要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对于面部表情和目光表情等这些非言语表情等也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许多研究表明,教学中师生目光的接触也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就会越发的调动激情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总之,我们要重视师生中沟通,优化课堂气氛,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率,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4.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吸收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效果。通过师生的情感培育,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必然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为学生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朗读教学的感情基调与育人功效 篇7

朗读好一篇文章, 一是感情基调, 二是语音技巧。感情基调是朗读的内核, 是朗读的第一要义, 语音技巧是语言的外壳。二者俱佳, 美轮美奂。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六个点为例, 介绍朗读教学感情基调的多种表达形式与育人功效。

一.欣喜、热情的感情基调

朱自清的《春》最适合学生朗读, 他们对自然有最贴近最纯真最热爱的感情, 这种感情培育好了可以建立人生的其他健康的审美感情。《春》的美好意境可以融化到一切颂扬自然、人文的大爱境界中去。因此可以作为朗读教学的重点。

1、首先要确定好朗读基调。

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一个“新”字可以概括, 春天是一年中最“新”的季节, 一切景是“新”的, 人事活动也“新”, 人的感情也“新”。因此朗读感情基调应该是欣喜、热情。

2、设计恰当的朗读形式。

可以选择七位同学朗读全文, 五位女生分别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春勤图”。两位男同学分别读开头和结尾。把欣喜、热情的感情基调演绎得多姿多彩, 精彩纷呈, 无限美好。

3、突出重点句。

读好结尾三句比喻句:三句比喻句朗读语调是上扬的。第一句“它生长着。”把重音落在句末, 上扬, 语速缓慢, 生机勃勃;第二句“____笑着, 走着。”拖腔、上扬, 充满欣喜;第三句“领着我们上前去。”把重音落在“上前去”, 上扬, 矫健有力, 带着向往与希望!三句之间又是句句递进, 从缓慢到稍快, 从平和到热情。

《春》的欣喜、热情的感情抒发得越丰富, 越加激发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对美好人生的努力追求!

二.高亢、激昂的感情基调

比欣喜、热情基调更进一步就是高亢、激昂。七年级下册可以选择《安塞腰鼓》作为朗读指导的点, 培养学生澎湃的激情、振奋的精神, 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

1、用轻音重音对比方法读出文章的起伏。

开头是腰鼓表演前的准备, 处于静态。读得“沉稳而安静”, 为下文内容的重音作衬托。结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读得余音袅袅, 低音萦绕, 与上文气势磅礴的朗读形成鲜明对比, 更加突出高亢、激昂的基调。

2、读好感叹句。

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 用个体与集体结合读的形式读出它的气势。分别由个体读描写演奏的场面;描写腰鼓响声的情景;描写西北后生打鼓的表演。读到了三个“好一个安塞腰鼓!”分别变为全班集体高音齐读, 读出高亢、激昂的气势。

3、用男女声轮读的形式读出它的节奏、气势。

例如:排比句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男读) ,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女读) ,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男读) ,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女读) ,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男读) 。运用这种形式朗读有层次, 错落有致, 气势壮阔!

具备了澎湃的激情、振奋精神, 对待工作、事业、人生就会产生积极态度、豪情壮志!

三.深沉、真切的感情基调

高亢、激昂的感情是一种力量, 那深沉、朴实的感情也是产生力量的原动力, 它能使力量经久不衰!

《背影》具有深沉、真切、朴实的感情。读好了《背影》, 可以扩散到对其他写长辈文章的感情领悟。《背影》可以作为八年级朗读教学的重点:

1、创造一种感情氛围。

作者写家境, 写祸不单行, 通篇笼罩着“情郁于中”的感情氛围。必须运用低徊、深沉、朴实的感情基调朗读。

2、抓好关键句的朗读。

文中五处写父亲劝慰和关照的语言, 要读得自然、亲慰、贴切。例如“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要读出父亲的关照、担心、开导、劝慰等语气。

3、重音重读和重音轻读。

(1) 、重音重读。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里作者要突出的是父亲的“背影”, 对全文有提示作用, 用重音重读。第二次出现的“背影”是在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 这个“背影”对作者具有直冲力, 所以马上流泪, 用重音重读更具冲击力! (2) 、重音轻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也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时流出的眼泪与第一次流泪不同, 第一次流泪在表面, 这次是在内心深处流出来的泪!所以这里以重音轻读更好, 能把人深处的真切感情表达出来!第三次是“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黑布马褂的背影。”这里更有怀念情感, 是感情的着落点, 应该在这个“背影”上加强语气, 但要放低声音去朗读, 用最朴实、深沉的感情基调去表达, 读出朱自清的睿智, 会产生撼动人心的效果!

培育了《背影》的感情, 那是人的珍贵感情, 万善孝为先!

四.奔放、激烈的感情基调

深沉、朴实的感情丰富了, 就能积聚能量转化为另一种有力度的感情, 就可以喷发出气势磅礴的激情。《雷电颂》恰好具有这种感情基调的特征。

朗读《雷电颂》应该是极其奔放的, 激情澎湃地歌颂正义力量;悲愤的、痛心疾首地鞭挞恶势力。应该是一种大气的朗读, 把满腔的感情和怒火融入到恢弘壮烈的声音语言里去, 要读得热血沸腾。

主要朗读方法设计:选择一个男高音同学, 大声朗读, 其余同学附和跟读, 像形成一种激荡山河的回音。例如:主演同学朗读:“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其余同学附和:“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主演同学:“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 一切都睡着了, 都沉在梦里, 都死了的时候, 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 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其余同学附和跟读。这样整个教室奔放、激烈, 形成了一种感情氛围场。

培养了这种感情, 就是培养正气凛然的感情, 那是人生不屈的感情, 无往而不胜的感情!

五.高昂、豪壮的感情基调

如果说《雷电颂》是历史的感情, 英雄的豪壮, 那么九上《沁园春·雪》则是革命的感情, 人民的豪壮。九上全册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开篇, 领起全册的感情。读整首词要有一种雄视豪情, 有一种主宰历史的高昂, 主宰祖国命运的豪壮!上阕:写景抒情。要读好“望”的重音, 因为它领起下文的内容。下阕:议论抒情。读好四个轻音“惜”“略输“稍逊”“只识”因为这是毛泽东评论古代帝王的文治的不足, 是遗憾, 轻音处理较好。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主旨句要马上呈上扬的朗读态势。为了突出主旨句, 改编朗读, 变换为集体四次反复连续承接读:

第一次:第一组领读“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第二次:第二组与第一组共读“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第三次:第三组与第二、第一组共读“还看今朝。”

第四次:第四组与第三、第二、第一组反复共读“还看今朝。”把高潮落实在浓缩在主旨的着眼点上。声音逐步壮大, 形成强大的语言气势!

这样把主旨句演绎得非常深透、高远!读出新一代接班人当家作主的雄心壮志!读出领袖的风范, 读出主席的高瞻远瞩!

六.深沉、悲愤的感情基调

培养了豪情壮志, 雄心勃勃!就很需要另一种感情调和它, 使感情更为成熟。九下《我爱这土地》, 热爱祖国的感情极其深沉。九上以《沁园春·雪》开篇, 九下以《我爱这土地》领起全册, 教材安排别具匠心。《我爱这土地》后面单元的文章是“爱土地”的厚实的背景, 支撑了诗歌的感情。读好《我爱这土地》, 会对后面单元写的从古到今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人类文明的热爱!就会理解艾青为什么“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愿意“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原因。

1、朗读的基调。

非常深沉、悲愤。尤其是结束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要读得逐步下抑, 戛然而止。

2、读好修饰语。

“嘶哑”“悲愤”“激怒”“温柔”要在这些词语上加强语气, 突出诗人的悲愤。

3、语速要缓慢, 表情要眼含泪花。

这是深沉悲愤交织的情感, 这是坚韧不拔的性格, 培育了这种情感, 就培育了学生为保护祖国而献身的高尚情操!

综上所述:六个点朗读的感情基调曲线变化。要求学生读得滚瓜烂熟乃至背诵。用恰当的基调准确表达不同感情, 是朗读教学的要旨。要调动多种朗读形式, 多角度地表达感情基调, 要读出激情, 读出神韵, 读出真气, 使丰富的感情伴随着学生血液流淌。感情培育曲线为好, 比直线培育一步到位丰富成熟, 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正确对待顺境逆境, 支配生活, 创造生活!

感情教学 篇8

在设计这节课时, 笔者认真钻研教材, 研读教参, 努力体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以感情为主线构建对话流程。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 因此, 让学生把情感注入到文本中, 通过朗读来领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层次、形式多样的读, 学生逐渐理解课文内涵, 入情入境, 激起情感共鸣, 真正有所感悟,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堂也因此有了活的气韵和美的意境。

一、情感带动, 引发共鸣

语文课重视情感熏陶, 而本文又是一篇教育意义很强的课文。母爱是至真至美的情感, 人不正是大地之子吗?由此生发, 我设想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成同“地球母亲”交流的过程, 从而赋予地球这一客观存在以情感、人格的因素, 使一位“身穿白蓝色纱裙, 长发飘飘但又不堪折磨”的可怜母亲形象浮现于学生的眼前。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置身教学情境, 进行“聆听”和“吸纳”。在这一“理解”过程中, 学生内心受到猛烈的冲击, 生成丰富的体验。顺着学生心理的发展, 再转入“诉说应答”, 学生必是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了。学生那一声声、一句句饱含真挚感情的话语, 多么令人心酸, 扣人心弦。那不仅仅是用语言在说, 更是用心在说, 用情在说, 用自己对“地球母亲”全部的爱在说。

二、语言感染, 激发感情

在这节课上, 没有琐碎的要点分析。整个教学中, 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情境, 教师、学生、文本间进行着深刻的对话。首先, 学生在自学中自悟, 写下自己读文后的心情和感受。在深入教学时,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饱含激情的朗读和搜集的资料等, 牢牢把握住课文的情感线, 使学生的心随着课文内容的深入越收越紧, 越来越沉重:“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如此珍贵, 神圣, 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呢?”“受伤的母亲, 苍老的母亲, 青春不再的母亲!此刻, 我们重温她昔日的美丽, 心情还会像当初那样轻松吗?”教师的话语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象、无尽的心痛和豁然开朗的顿悟。最后, 学生发自内心地呼喊出:“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三、补充资料, 震撼心灵

课外资料的拓展阅读既是对文本的延伸, 又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某种角度看, 拓展阅读是来源于文本、服务于文本的。通过课外资料的拓展阅读, 可以很好地升华学生的感情。“生态灾难”, 平平淡淡的四个字, 却写尽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部忧患和震撼。但如果不细细加以品味, 对地球遭受破坏的痛心和发自内心要保护地球的情感是难以生成的。怎么品?通过拓展阅读以激荡感情, 通过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地球饱受污染的图片和一组组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数据, 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说说:现在再读“生态灾难”四个字, 地球仿佛变成了什么。将语文和人文牢牢地粘在一起, 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 这样, “我们只有一个家园———地球, 我们要精心保护它! ”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四、学有所悟, 悟有所得

有了课堂上的情感熏陶, 再让学生写一写读后感, 这样, 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就较好地结合起来了, 既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又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感情的事 篇9

男人也跟她是差不多的类型, 冷眼一看没什么特别, 有些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对什么都没什么所谓的模样儿。

她来接妹妹, 他呢, 是来接未婚妻。第一次在机场见面时, 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接的是同一个人, 只是, 觉得对方有那么点儿……怎么说呢, 有那么点儿微妙。不多, 时间长了就抹掉了, 如果他们不再见面的话。

女人的妹妹———同时也是男人的未婚妻———临时有事没赶回来, 找房子预备结婚的事情就落到了姐姐头上。反正她是家庭主妇, 平时也没多少事情做, 丈夫忙着一个新的设计, 儿子刚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夏令营。他们第二次见面是在咖啡馆, 外面下着雨, 他来晚了, 她不急不忙、不愠不恼地等, 咖啡喝完一杯又换一杯。有什么好急的呢?反正回家也是一个人。终于有一个男人站到了她的面前, 叫她的名字。

是你吗?

她说是的。

电影名字叫《情事》。是很平常很平淡的口吻。讲述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的意思。当然, 事关感情。两个人都不是鲜亮醒目的类型, 但两个人都耐看, 可能因为会用眼睛说话的缘故。女人的行动是电影推进的线索, 她在冷灰色调的家里做简单的家务, 她去看望生病的父亲, 她陪着妹妹刚回到汉城的未婚夫租房子。她的生活是安静的, 安宁, 用她自己的话说, 每天走同样的路线, 见同样的人。

相对而言, 他的棱角倒是分明的, 在国外长大, 心灵没有很固定的家园。他的气质与其说是傲慢, 还不如说是无法与环境沟通造成的隔离感。他的视角也因此变得有趣起来。有一次看房子, 房门上有一张画, 他揭掉之后, 发现画下面是一个拳头大小的洞, 他跟她讲, 这房里原来住着一对情人, 女人发脾气时将房间锁了门, 男人叫门叫不开, 就用额头一下一下地往门上撞, 结果就撞出了这个。

他们在一起看了三处房子, 彼此也在看着彼此。她看他, 一个内向的男人, 偶尔会露出很调皮的一面, 他也看她——如果光线合适的话, 她看起来相当年轻——那么瘦削、娴静, 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让她和“性感”搭上边儿, 但她身上有一些能让人深陷、沉迷下去的东西, 像一个湖。他不能在这个湖里游泳, 不能任意妄为, 但他忍不住, 想往湖里扔一块石子, 或者用手撩一下, 让水面泛起一些涟漪。他见多了金发美女, 见多了热情奔放, 她的沉静把他镇住了, 他想知道她能否被打动?能被什么东西打动?一个不小心, 他自己变成了那颗投到湖心的石子。

她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恋爱, 38岁, 有丈夫, 有儿子, 更别说是爱上自己妹妹的男朋友了。可发生了就是发生了, 所有的匪夷所思都变得自然而然。她从家庭聚会中溜出去见他, 幽会之后又偷偷溜回到聚会中去, 若无其事地和其他的女人们一起看电视。她因为他想与她共度一夜的请求, 清早离家, 跟他去乡下。她吃自己妹妹的醋, 那是她惟一一次失态, 与自己共度良宵的情人在接别的女人的电话……她是她妹妹, 也是别的女人。

先是她丈夫觉察到她的变化, 然后她妹妹也回来了。秘密的恋情被两盆冷水兜头泼了过来, 她决定跟他分手。但他已经走不了回头路了。他在她面前哭了, 说她冷酷, 竟然连眼泪都没有。她并不是没有, 只是他没见到罢了。所以他并不坚持一定要带她私奔, 正如她所说的, 她的丈夫和儿子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但他告诉她:

“有一天你会老, 没有人会在乎你, 有一天你会病, 会死, 到那时候也没有人握着你的手, 说他爱你。”

他不知道他的话打动她了, 可能她自己最初也没想到。但他的话像种子落进了她的内心, 并且发芽、长出枝叶来了。她的父亲刚刚过世不久, 他的一生就是不快乐的, 死的时候也不快乐。他曾经告诉自己的大女儿, 如果遇见所爱的人, 不要考虑别人, 只考虑自己就行了。

她跟丈夫道歉, 说要离开。语气淡得就像谈柴米油盐, 临走时她送儿子上学, 也没有一点儿煽情的动作和语言。她带着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十几年的生活, 在她身后砰地一声关上了。这时候, 有点儿明白那个比她小11岁的男人为什么对她一见钟情了, 到底他是在电影里面, 比观众离她更近, 自然也比观众更早地发现了她———冷冷的外表下面, 埋藏着一簇燃烧的火。

她走了, 他也走了。

他们坐在同一架飞机上, 暂时还没有发现彼此, 不过很快就会发现的。

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 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尾。本来还以为是一个《廊桥遗梦》式的结尾呢, 那样虽然别扭, 但似乎更合理。当然了, 对感情的事情而言, 合理是一个特别混蛋的说法儿。记得以前古龙谈到《神雕侠侣》, 说起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 杨过爱小龙女, 爱得不顾一切, 没有条件, 既不管小龙女的出身和年纪, 也不管她是否被人玷污过。而小龙女并未因为自己的年纪比杨过大, 又被人玷污过, 就自觉得配不上杨过, 把他转让给郭襄之类的。所以他们的爱情故事好看。

《情事》里面这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也是好看的, 和《花样年华》里面的两个比起来, 香港的情与爱是一杯浓香咖啡, 眼前的这一对则是一杯淡茶, 但他们显然更舒展, 连痛苦也是坦荡荡的, 不像《花样年华》那么扭曲, 也不像《廊桥遗梦》那么故意煽情。他们的爱情色彩清淡, 连衣服颜色也是非灰即蓝。也可能是太清淡的缘故, 反而引诱着人们往内心的胡同里走走, 试图找到一点儿东西。

并非没有那种东西。那是题外话。电影里面讲的是一桩和感情有关的事情, 只跟感情有关。

一杯水的感情 篇10

胡娟急步进去,腿磕在桌边,脚拐了一下,她来不及站稳将杯中剩下的水递到陈医生手上,陈医生弓着腰,嘴里放进一粒药片,“咕噜”一声喝了下去。歇了一会,陈医生脸上开始有了红润。胡娟将他扶上椅子,告戒道:“这地方水质差,今后一定要喝矿泉水。”

陈医生感激的瞟了一眼胡娟,紧紧地捏着她的手,他不知道没有胡娟这杯水,他是怎样的状况?胡娟的手被捏得生疼,她埋怨道:“听说你有肾结石,你得小心,这半瓶矿泉水,你拿着喝。”陈医生不肯,胡娟就塞到了陈医生手里。

陈医生还是喝着自来水,下午,他提着热水瓶正往杯子里倒水,胡娟疾步上前,一把夺过,满脸怒容地问:“你还喝!矿泉水呢?”

陈医生尴尬笑笑,从旁边抽屉摸出了半瓶矿泉水,解嘲说:“习惯了!”

胡娟倒掉杯中的水,满满倒了一杯矿泉水,送到陈医生手上。陈医生喝下去,一股清甜在咽喉涌动,从嘴凉到心里,他感觉格外的清爽。“味道真比自来水好,谢谢!”陈医生非常感激。胡娟说:“记住,今后多喝矿泉水,你呀!老婆不在身边,就不会照顾自己了。”

“你比我老婆还好。”胡娟脸一红,退出去了。

陈医生果然买了许多矿泉水,他一上班急不可待地准备往杯子里倒矿泉水。他来到办公桌前,自己桌上的水杯已满满地装了一杯水。陈医生想想,昨天下班时,杯里的水已经喝完了,这水哪来的。他拿起杯子,杯子已经被人洗过,杯口的污垢清洗得一干二净,杯底也找不到一点垢了。他疑惑的舔了一口,一股清甜直入喉咙,从嘴凉到心,浑身的清爽。胡娟走了过来,微微一笑,陈医生明白过来,开口说:“娟,谢谢!”

以后,每天清晨,陈医生的杯子里都会放满矿泉水,陈医生喝完了,胡娟都会替他满上。

这个秘密不知什么时候被科室里的人发现了,多嘴的刘医生拿陈医生开刷说:“你真有福气,屋里有个大的,外面有个小的,到处都有人照顾。”陈医生便有了些遐想。这件事自然传到了陈医生老婆耳朵里,他老婆破天荒的来到科室,一脸的冷若冰霜,陈医生耷拉着脑袋,脸上还有红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出了什么事?

胡娟走了进来,科室里的人出奇的平静,他们各怀鬼胎的瞟向胡娟,看下面的戏怎么开演,胡娟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

陈医生老婆冷眼看了一眼,开口了:“外面彩旗飘飘,骚得很。”有人在笑,陈医生怒瞪着老婆。

胡娟走了出来,朝众人说:“我男朋友提亲来了,有事请假!”随后留给大伙一个背影,陈医生老婆没了兴致。

初秋后的一天,叶子枯了又黄。陈医生满脸的伤痕出现在胡娟面前,胡娟正在上夜班。陈医生神情诅丧地说:“娟,我和泼妇准备离婚,你嫁给我吧!”

胡娟一脸的平静,她望着外面的落叶,顿了一会说:“那不等于告诉所有的人,我们有那么回事吗?”

“不,我们只要相爱,管别人说什么!

“我有朋友了。”

“我知道你没有!”

胡娟望了一眼陈医生,淡淡地说:“我这么做完全出于一片好心,水本无味,咕噜一声下去,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参合进去,就变味了!”说完胡娟走了。

也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感情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情感;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感情的融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93-1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感知过程。知就是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就是各种种类、多层次情感现象。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学生感情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感受情感。

分析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课堂模式:一是带有专制性质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调动学生积极性。填鸭式教学严重阻碍学生智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填鸭式教育前两项都占全了,就是没有“做”这一环节。

从局限性上来讲,填鸭式教育之弊就更多了。它只充分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填鸭式教学,老师讲的多,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性。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与平等关系,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情境,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注重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思维训练、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实践。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要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设计好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中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只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才能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功。

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之间的配合、沟通,形成一种能容纳不同观念、不同思维方式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使得师生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也善于提出问题。使得我们的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

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设问,通过科学而有层次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经常性的“茅塞顿开”中接受知识,感悟知识。

入选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面广。也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提供了素材,老师应该创设一种情境。因为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环境,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细心体会这种情感,并且让这些情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积淀下来,那么对知识的接受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师生的感情也得到巩固。

学习活动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师生的情感交流是互动的主要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充满感情,那么就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如果教师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教书匠,缺乏情感投入和表达,那么课堂将会变得毫无生机,学生的热情就会减弱。教师只有充满着对学生的爱,并用具体的行动表现出来,学生才会对教师有所回报——那就是听老师的话,把学习看作一件愉快的事来做,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报答老师对他的爱。我们教育工作者,会经常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学生会模仿他的语言,模仿他的作风,模仿他的字迹,即使有时老师说错了,学生也会为他辩护……试想达到了这样的情境,教师上的课学生还不去努力思考、努力去探索吗?

第二,要把情感通过一种科学的方式来表达。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这是一种师德的良好表现。就目前的教育现象来说,许多教师有时会产生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是一种爱的心理表现,如何把这种爱通过比较科学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问题。古语说:“打是疼,骂是爱”。诚然,这是一种爱的表现方式,但现在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应该对爱的表达方式有所改变。有的教师为了表达对学生的爱,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是一种好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但如果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妥,那结果反而会伤害学生。如在让学生观察物体的特征时,有的学生观察得快,有的学生观察得慢,这里面当然还包括观察细、粗的问题,这个我们暂且不谈。当大部分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有了了解停下来了,而个别学生还没有观察好,没有听老师的话。这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给予指责、埋怨,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这样会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敌视感,这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就难以得到好的回报了。相反,如果用一种恰当的方法,使该学生停下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第三,加强课后感情的培养。

一是加强个别辅导,格外关注差生。英语学习常常两极分化,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经常从思想上教育和鼓励差生,满怀热情地关注他们,让他们向优等生看齐,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的热情,化解英语成绩不理想的自卑心理,这部分人人数少,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多,老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交流学习情况、主动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多给他们参与学习的机会,通过交流、对话、谈心,从思想上解除他们的畏难学习情绪,增强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实践证明,他们更需要关心。

带着感情写作 篇12

有人说,演员在流着别人的泪,我说作家也在流着别人的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列尼娜》时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天,列夫·托尔斯泰的朋友来他家做客,他当时正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这部文学巨著,他把朋友邀请进屋后,自己又回到房间去写作,他的朋友等了许久也不见他出来,就到他房间去看看,一看他在房间里哭得泣不成声。原来,他被其中的情节所感动,完全沉浸在其中,竟忘了他的朋友。《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跟作者的写作背景,跟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

又如,老舍写草原,开头是这样写的:“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即抒发了老舍先生为终于能看到美丽草原的奇原而感到自豪。通过景物描写,融情于景,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一碧千里、明朗宽广的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假设没有渴望见到草原的欲望,就没有见到草原的惊喜,就写不出见到草原的激动心情。

而目前,中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作文缺少真情实感。在学校学生作文多是为应付老师的作业而写作,所以,写出的作文不是自己的,不是从内心表达来写作。或者抄袭作文,人云亦云,也因此,越写越枯燥,越写越不愿意写,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就不感兴趣,甚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现在生活面比较窄,学习负担过重,家长望子成才心切,要求子女把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使他们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没有时间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2)学校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上有纲无本,没有系统的训练。教师根据语文单元训练要求,完成单元作文,有时为了考试需要,甚至让学生背作文,以不变应万变。在这种教育环境的大趋势下,学生失去本来的童真,失去了真情的表达。

真情实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写作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哪一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只要作者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写出真情实感对小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真情实感地写作呢?

首先,家庭和学校要给孩子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提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是多彩的,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题材、丰富的素材,只要你贴近生活,留心观察,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你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多角度观察、体验,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只有吃过火锅,才能看见火锅里沸腾的情景;我们只有亲自下河捉鱼,才能写出捉鱼的乐趣。可见,生活是真情实感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要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感情,为作文积淀真实的情感。

那么,如何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体验活动呢?首先,给孩子一点时间吧,让孩子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其次,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出去。比如,春天踏青、夏天游玩、秋天采摘。除此之外,学校和家长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次卖福字的活动,我们老师把学生带到了商场等行人集中的地方。孩子们手中的福字是从我们手里5 角钱批发的,然后,卖给行人1 元或者2 元,多余的部分就是自己所得。这样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卖福字活动开始了,有的学生不敢跟陌生人打招呼,裹足不前,有的学生勇敢地走到行人面前,像个推销员,有的学生收获着快乐,有的学生遭行人白眼,有的学生受到冷落……在卖福字的过程中,孩子们进行了自我挑战,同时饱尝了酸甜苦辣。经历了,体验了,孩子们酸甜苦辣的心情涌上了心头,一篇篇感情淋漓的作文,跃然纸上。《阿姨,请停下您的脚步》《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满街都是小红帽》《我的第一桶金》《挣钱好难》等等。试想,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又怎能感情真挚地表达呢?

其次,学生有了亲身感受,是不是就能带着感情写作呢?学生作文时往往都是为了应付作业,所以,要想使学生能带着感情写作,还需要老师的煽情指导。文章的感情基调有许多种,有赞美的、有启发的、有感动的、有喜爱的等等。“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写作之前要求学生先确定所写文章的感情基调,先把自己的感情调动起来,然后带着这种感情去写,把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使其产生感染力,去影响读者,去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例如,写“一件令我尴尬的事”,确定了写什么,找到了材料,就要酝酿一下感情,回忆自己曾经经历的尴尬场面,再进行一次尴尬的心理旅程。只有带着这种感情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这也是从心出发,用我手写我心,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快乐写作。

带着感情写作,让自己的情感在文字间跳动,让自己感情的泉水在字里行间流淌吧,从快乐出发,从心出发。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伦理关系模式下一篇:既有线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