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子的存在

2024-12-07

窗子的存在(共3篇)

窗子的存在 篇1

川端康成的《雪国》以凄楚的抒情、“人生如梦”的咏叹, 感动了全世界的读者。同时, 学者们也早已注目着《雪国》, 进行了许许多多的研究。

总的来说, 像长谷川泉、近藤纯孝、鹤田欣也等日本学者早已对川端康成的作品做了深入的研究。在中国, 《雪国》的前期研究主要以作品人物的分析、主题的研究、作品的分类为主, 还有, 更多的是对川端思想、创作神秘性、文学美等的研究。另一种研究方向是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

一、窗之世界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 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紧接着一位姑娘出现了, 主人公之一的叶子。窗玻璃上“竟清晰地映出一只女人的眼睛”, 岛村由大吃一惊到定神, 再到他觉得“玻璃上只映出姑娘一只眼睛, 她反而显得更加美了”。他“把脸贴近车窗, 装出一副带着旅愁观赏黄昏景色的模样”。“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 展现的画面是透明的人物幻想和夜霭中的朦胧景色融合在一起, “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被描绘了出来。随着火车的前行, 夜景在叶子轮廓周围不断移动, 这样的画面吸引着岛村吸引着读者。还有, “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 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这样的美更震颤着心, 有种无法形容的魅力。

夜空下白茫茫一片, 火车向前行驶着, 从窗户中、岛村看着夜幕的景色, 听着叶子优美悲戚的声音, 然后长时间的偷看着叶子。夜的寂静与心的颤动、雪的寒冷与暖气的温暖、列车中的现实与窗户中的非现实, 这一系列的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卓越的感受性。

二、美丽的虚无

首先是叶子。她把窗户打开, “一股冷空气卷袭进来”, 可以说她的登场也像冷空气般清爽。叶子的声音“优美而又近乎悲戚”, 并“久久地在雪夜里回荡”, 这样空灵的声音更让人感受到她的虚幻。岛村着迷这种虚幻的美, 长时间地偷看叶子。透过窗户, 看到的叶子是美的幻影。悲戚空灵, 超凡脱俗的美正是虚无美的典型表现。最后的“雪中火灾”, 叶子更是回归到了美丽的虚无。

岛村在世俗的生活中漂泊着, 又被窗中暮景虚幻的力量吸引着, 周旋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他也是虚无的一种表现。在窗之世界中出现的还有行男, 那个生着病、被叶子细致照顾的他, 最后还是死了, 自然地散发着虚无。

对岛村来说, 叶子有着无法形容的美, 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叶子更是没有注意到他。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行男, 最后他病死, 叶子的无私照顾最终还是成了徒劳。

窗之世界中出现的人物及其关系很清晰, 岛村——叶子——行男三人之间的感情是没有结果的结局, 这样的结局更散发着本文想强调的美丽的虚无。

三、窗子的存在

窗之世界中的“窗子”是在夜幕降临、窗玻璃变成了一面镜子, 但又不单单照着正面的镜子, 窗外的一切也都没有遗漏的特殊的窗子。

作者利用这一窗子, 从独特的视觉上创造出了最美的而又虚幻般的人物与景色, 甚至是把两者融合, 比如叶子的脸浮现在流动着的暮景中。使用了这一现实过滤装置, 把读者的视线感觉都引入到非现实、虚幻之中, 体会着作者要表现的那种美丽的虚无。还有要从社会混乱、时代压抑中解脱出来, 用上这窗子是再好不过的了。从外面向里面看, 似乎可以做到冷静的思考, 就像是作为旁观者一样。《雪国》中非常美丽的人与景要想保持永恒, 超越现实, 不受现实干扰甚至是污染, 那么这一窗子就是必需的。在这种境界里, 可以从死理解生, 从虚无理解存在。它是现实与虚幻之间的一座桥, 有了它才可以在两方通行。就这样, 作者带着读者从现实走进了窗之世界, 去感受美丽的虚无;然后又设了距离, 把读者拉回现实。

对于在窗子中的人与物, 似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但重要的是要先有作者那样的感受性, 发现窗子的存在, 然后才可以创造出这么别致的窗之世界。

小结

以上分析了《雪国》的窗之世界, 进而感受了美丽的虚无, 就像是在一幅美丽而又带点浅浅的哀伤的画卷中, 进行了一场难忘又异样的旅行。同时思考了窗子的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川端康成在夏威夷公开讲演时说过“我感受到美的存在与发现的幸福”, 《雪国》也是如此, 到处可见川端所想表达的美学哲学, 那么先让我们培养起敏锐的感受性, 拥有一颗能够发现感受美的心。本文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今后, 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川端康成的这一经典作品。还可以尝试着联系新的角度, 比如文化学、社会学等, 来继续解读川端文学。

摘要:《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著作, 也是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中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具有丰富的感受性以及洋溢着日本文化的传统美。如果《雪国》是一首淡淡凄婉感伤的乐曲, 那么虚无就是它的主旋律。本文主要以岛村第二次去雪国, 在火车中遇见主人公之一的叶子, 在窗子中看到的她以及窗外的暮景为中心, 把这部分称为“窗之世界”, 通过分析这一世界的描写, 感受到一种美丽的虚无。进而试着分析这种虚无, 然后对窗之世界的“窗子”的存在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雪国,川端康成,窗之世界,美丽的虚无,窗子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刘象愚、胡春梅《感悟东方之美——走进川端康成的〈雪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叶渭渠主编《川端康成文集·雪国古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原文均摘自此书)

[3]鶴田欣也『「川端文学の本質」日本文学の特質』明治書院1914.7

[4]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我在美丽的日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

[5]陈利娟《〈雪国〉中的虚无思想及其成因》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文教资料第32期2009

701号囚室的窗子 篇2

由于血液的书写性能比不上墨水, 又加上时间已久, 血书诗稿变得斑斑驳驳, 专家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那些文字还原出来。

然而, 当经过重新抄写的诗稿完整地呈现在专家们面前时, 大家感到十分意外。因为, 诗稿上所展现的内容, 没有忧伤, 也没有愤怒, 那依稀散发着血腥之气的文字, 表达的竟是闲适美好的生活。

诗的题目是《窗子》:清晨, 我推开窗子/走在林间的小路上/鲜花馥郁 (fùyù) , 鸟声婉转/我心灵的窗子亦打开/仿若阳光万道穿透心灵。

全诗共有三段, 24行, 分别写了作者于早晨、中午和黄昏在野外嬉戏的情景。

在这首诗中, “窗子”一词先后出现了8次。这让专家们不由地联想到:当时, 写作这首诗的作者是否正被关闭在一间有窗户的囚室里?而这间囚室的窗子外面是否正好有秀丽的风景?想到这里, 专家们非常兴奋, 他们想:如果情况果真如此, 说不定会找到诗歌的作者。

接下来, 专家们对奥斯维辛监狱的囚室进行了逐一排查。然而, 随着一间间囚室陆续被否定, 专家们也越来越失望——也难怪, 在条件那么残酷恶劣的环境下, 可恶的法西斯怎舍得建造这样一间环境优美的囚室呢?

就在排查即将结束的时候, 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监狱B区, 发现了一间带“窗子”的囚室——701号囚室!B区是奥斯维辛监狱的中间地带, 重点地区。专家们立即赶往B区。在B区, 专家们看到了701号囚室。然而, 令专家们感到意外的是, 701号囚室墙壁上的窗子竟然是用鲜血画上去的!大小和真的窗子差不多。那扇窗子的两扇窗叶朝外敞开着。

经过DNA检测, 701囚室墙壁上的血迹和诗稿中的血迹属于同一个人。

至此, 专家们得出最后结论:当年那位作者, 正是坐在这扇“窗子”下面, 写下了那些美好的诗句。

专家们还原了这样一幅情景:在那段最艰苦的日子, 战友们被关在奥斯维辛监狱的701囚室里。窗外, 枪声、吆喝声、哭喊声不断。同处一室的战友, 却没有半点忧伤, 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深情凝望着“窗子”外面的“风景”, 他们畅想着自己正走在阳光明媚的林阴小道上, 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煦 (xù) 的春光。如今, 701囚室已被划为战争纪念馆, 每天到这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为了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今天的701囚室墙壁上多了一句话:囚室可以囚困我们的身体, 却永远不能囚困我们爱好和平、渴望自由的心。

窗子的存在 篇3

一、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有意识地开展审美教育

学生在传统模式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只能接受教师所灌输的内容, 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意识地开展审美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秉持新的教学理念, 当好课堂教学的主持人和组织者, 引导学生审美。课堂中教师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 使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审美价值观, 并对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加以端正。如在讲解《珍珠鸟》一文时, 让学生独立思考文章内容, 体会作者与鸟儿之间微妙的关系, 形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 对生存环境给予更多关注, 了解人和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 这样才能创建和谐的地球, 创造优美的风光。与此同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开展审美教育,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意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就需要教师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用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 使其享受语文、汲取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无形之中追随教师的引导, 体会到文章的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结构美和语言美等。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之美

通过分析、研读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 可以发现其内容的美主要可以分为语言意境美、思想情感美和结构建筑美、 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从这三方面深入挖掘教材,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之美。

( 一) 语言意境美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赏析文学层次及文章的言、象、意。 分析语言层面可揭示文学浅层意义, 不同文体的语言欣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不同文体的语言美进行品评, 并在之后逐渐感受到文章所描述的意境美。如在讲解“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时, 应让学生了解“直”和“圆”就是语言美, 通过分析它们, 使学生联想出大漠的景观, 即苍凉萧瑟的黄昏图: 大漠人迹罕至, 在落日和孤烟烘托下的美景略显孤寂, 让漂泊的游子感到寂寞, 体会到人世苍凉。

( 二) 思想情感美和结构建筑美

教材中有一部分文章着重描写了亲情美与人性美, 展现出极强的艺术张力。如《散步》表现了一家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呈现了其乐融融的景象; 《海燕》则主要赞扬了海燕坚强、勇猛的精神品质。教师讲解这类文章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其思想, 体会情感之美, 从而产生内心共鸣。结构是文章的基本要素, 一篇文章的布局对于其成败有着直接联系, 剖析文章的结构相当于追寻文章的生命, 所以教师应重视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初中语文教材有许多结构优美的文章, 教师在讲解这类课文时, 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和把握其结构。如讲解《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时, 教师可以提炼出 “夕阳西下”、“人家”、“流水”、“小桥”、“昏鸦”、“老树”和 “枯藤”等关键词, 这些词浓缩了的优美画面有着深远意味, 且其相互配合, 与“断肠人”共同构成了游子思归图与秋野图, 充分体现出浪迹天涯的游子目睹苍茫暮色后的思乡情怀。

( 三) 社会生活美和自然美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许多文章描写了社会生活美, 如《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中尽情抒发了我国的地域风貌与风土人情, 使学生了解华夏民族的文化底蕴, 进而思考生命的意义。另外, 还有一些文章描写了自然美, 包括自然的大好风光、四季的交替变化、祖国的大好河山等, 如《三峡》赞美了祖国美丽的河山; 《济南的冬天》生动描写了冬季的济南之美与舒适。教师挖掘、分析这些美, 可帮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多元化地培养审美意识

虽然年龄成长阶段相仿, 但由于生活经验、成长环境、 心理特点等有所区别, 学生的个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取多元化的策略来开展审美教育。

首先, 在培养审美意识的同时, 需要培养多种审美观念。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 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个性和文章内容等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如在讲解《少年闰土》时, 主人公作为封建时期的典型文人而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与毒害, 他的迂腐无能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 可以引导学生摒弃封建思想, 学习有用、有益于社会的东西; 教师还可以透过这些来寻找闰土内在的优秀品质, 如他的朴实和善良闪烁着人性光芒, 符合现代的社会道德。

其次, 在开展审美教育时, 教师应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美的热情, 使其追求美、 创造美, 形成高尚的审美理想。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赋予其趣味性和生动性, 从审美角度出发, 遵循美的规律。 如学习《过零丁洋》后, 学生不仅知晓了山河破碎下的情况, 还了解到大丈夫为国献身的伟大精神。以此可以鼓励学生描写一处自己看到、听到或了解到的祖国美景, 并适当融入一些社会内容, 或者带领学生参观某个烈士陵园后要求学生写对革命战士的精神感悟,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上一篇:BiVO4下一篇:直线职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