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要的问题

2024-06-19

存在主要的问题(通用12篇)

存在主要的问题 篇1

1 猪舍简陋, 环境条件差

这也是传统养猪与现代化养猪的主要差别之一。许多农户利用庭院边角修建猪舍, 布局和朝向极不合理, 猪舍建造也过于简陋, 冬季不能保温, 夏季通风不良, 环境卫生差, 使猪的传染病发生率增加。养猪户最好入住养猪小区或使猪舍单独成院, 尽量做到通风向阳, 猪舍面积要适当。饲养母猪户还应建造母猪分娩舍和仔猪保育舍, 配备护仔栏和仔猪保温箱。

2 猪的品种混杂, 生长慢, 疾病多

农村养猪, 多数养猪户品种意识不强, 习惯于自繁、自养, 对母猪的繁育和品种退化比较严重。从集贸市场上买进的仔猪, 血缘不清, 带病风险大。养猪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如果家庭散养, 最好选用本地猪。这种猪耐粗饲, 抗病性强。可以利用青菜叶、甘薯藤等青绿饲料加上少量精饲料就可以育肥。如果规模养猪, 必须用全价饲料喂瘦肉型猪。良种良料配良法, 才能高产高效。

3 饲养管理不当, 养猪效益低

农村养猪, 大部分农户还是停留在粗放管理阶段。给料不科学, 时间上早一餐晚一餐, 次数一日多一日少, 给料量是饥一餐饱一餐。有的饲料单一, 有啥喂啥。

3.1 后备母猪膘情不好不发情

母猪年产仔胎数少, 不足2胎, 主要是仔猪断奶过晚所致。目前, 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一般为21~35d断奶。由于母猪泌乳时间过长, 体重减轻过大, 造成母猪断奶后不能正常发情配种, 影响年产仔胎数。另外, 由于哺乳时间长, 母猪吃得多, 造成饲料浪费。

3.2 仔猪饲养管理粗放

主要表现是仔猪补料时间晚、饲料质量差、营养含量不全等。有的农户在仔猪出生20日龄才开始给仔猪诱食补料, 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由于仔猪补料晚, 在母猪吃料时, 仔猪舔食母猪饲料, 母猪饲料的营养远比不上仔猪料, 有的仔猪吃了母猪料引起消化不良, 造成腹泻等疾病。有的农户即使给仔猪补料, 其质量也差, 过早地加入一些农副产品和劣质粗饲料, 无法满足仔猪生长发育需要, 不但影响仔猪快速生长, 而且易使仔猪患病或成为僵猪。

3.3 小猪断奶后应激

小猪断奶后, 食物来源由奶变成料, 由母猪的抚育变成独立生活, 由产房舒适的温度环境变为一般环境, 再加上重新组群后互相争斗, 以及断奶后的阉割后, 都对小猪产生很大的应激, 影响生长发育, 甚至得病死亡。

3.4 延迟出栏对于生长肥育猪生产, 有的农户喜欢养大肥猪, 过晚出栏, 造成饲料浪费, 在经济上很不合算。

瘦肉型猪一般体重100kg左右出栏, 最高以不超过130kg为宜, 地方猪种的杂交猪, 体重以最多不超过90kg或100kg为宜。

4 防疫意识淡薄, 造成猪病频发

农户养猪防疫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

4.1 一般猪舍不设消毒设施, 有的从养猪那天起, 猪舍就未消过毒, 仔猪出生后没几天就腹泻, 导致死亡率高。

4.2 不重视猪病疫苗的防疫接种, 有许多养猪户对疾病认识不足, 不知道注射什么疫苗, 且没有渠道购买疫苗, 成年猪和小猪都不接种疫苗, 使猪病频发;有的养猪户虽然给猪注射疫苗, 但对疫苗的来源、保存、运输控制不严, 或不按免疫程序为猪接种, 致使达不到预期防疫效果。

4.3 对外购猪疫情控制不严, 有的养猪户急于从外面购猪补栏, 新购进猪也不隔离观察, 引起猪群发病。

4.4 不能做到封闭式饲养, 养猪户之间互相窜门, 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4.5 生猪市场调控不力, 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 我国生猪市场价格, 每3~4年有一次周期性的波动。农民养猪盲目性很大, 受条件制约, 多数没有预测市场的本事, 农民靠养猪增收, 非常困难。

存在主要的问题 篇2

1、上课期间,有学校校门未关锁,门卫有溜岗现象;学校门外有卫生死角;来人来访未认真进行登记。

2、安全工作日志未按要求进行填写,空白的地方较多或记载太简单,安全教育栏没反映出学校的工作情况。

3、教室或寝室门窗玻璃保片灰脱落,有残缺的玻璃未更换。

4、学校场地不平,坑洼,有乱砖头;篮板破烂,球架不稳,爬梯摇晃等体育设备设施有安全隐患;教室或寝室里有烂的桌凳脚和棍棒。

5、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不够,过时或褪色的警示标语较多。

6、超大学生宿舍潮湿,学生拥挤,平时开门开窗通风透气做得不好,异味较浓。

7、乱拉乱接电线,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未安漏电保护器,电路老化。

8、未保证学生开水供应,开水桶未加锁。

9、学生随意进入厨房,用个人饮具在水缸里舀水。

10、食堂操作不规范,相关制度坚持不好,落实较差,卫生差,苍蝇多。

11、安全工作日志、来人来访登记、食堂留样登记等资料表册校长未及时审阅或审阅后未签字。

12、仍有学生将火源和管制刀具和火源带入学校和寝室,学生寝室有抽烟现象。

13、学校为未满12岁的学生提供停自行车场所,教师打伙包乘黑的严重。

14、野狗出入学校,个别学校有职工喂狗、养家禽。

15、师生集体活动报批不够,安全预案不翔实,有随意变更作息时间现象。

16、刘家初中、刘家中心校等在校外就餐的学生较多。

17、晨检做得不好,跟踪学生生病等传染病的防控较为薄弱。

18、危险化学品保管未双人双锁,采购、使用、废物处理未按规定进行。

19、危险地段(楼道、高坎、陡坡等)、建筑工地和重点部位未设立警戒线、警示标志(牌)。

市上对我县的安全交叉检查是本月17—18日,请存在问题的学校抓紧整改,中心校要对辖区内学校加以检查督促。

忧思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3

“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体制只能是以县为主。县级职教中心的经费投入,一方面与当地财政实力存在必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与当地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息息相关。而无论是纵向的职教发展史,还是基于横向的国际或地区比较,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地区经济越是发达,政府就越重视职业教育,反之亦然。本次对苏南、苏中、苏北三个不同地区职教中心的调研也印证了这一规律。地处苏南地区的县级职教中心,由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强,往往能较好地满足职教事业发展对经费投入的需要,经费投入远比苏北、苏中地区多得多。调研中领导和教师普遍反映,投入不足是困扰县级职教中心内涵建设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实训设施投入要求高,耗损大,加之又承担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任,在资金的使用上非常紧张。中央和省级政府早就建立了对县级职教中心的多元投入机制,但落实情况不理想,这里面既有地方政府财力紧张的问题,也有地方政府统筹不力的问题。另外,有些政策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责任主体模糊,也是制约财政投入不力的原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教中心办学条件的改善,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某职教中心因经费短缺无力添置和更新设备,车工专业320名学生只有30台机床,不但设备老化,且数量严重不足,连上实训课和技能大赛选手使用都不够,一般学生的实训工时根本就无法保证。

另外,一些职教中心的领导反映,尽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职教的管理模式、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做了一些变革,但沿袭普教的痕迹很深,还没有完全把握职教发展的特点,在防止职业教育普教化方面还缺乏实质性手段。2011年盐城某市的教育附加费共有1800多万,按规定其中应有30%,也就是540万元应该用于职业教育,而实际只投放了150万元。

投入不足本身是困扰县级职教中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投入不当,投向不科学,则加剧了经费紧张的矛盾。据反映,有些项目经费使用规定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直接制约了经费的使用效益。在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建设经费中就规定,只有20%的经费能用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而在苏中、苏北的很多县级职教中心,实训设备设施严重不足或者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实训设备设施的不足或落后致使许多职教中心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调研中,一些领导和教师谈到了当前的中职生免费教育,这种免费教育不仅难以真正提升中职的吸引力,反而会进一步降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期望,而最重要的还在于这种“便宜教育”“免费教育”难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教师们普遍认为,在资金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这种免费教育制度全部或部分改为奖、助学金制度,更有利于激发职校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促进职教中心教学设施的改善。

二、职业教育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教育培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制约职教中心辐射功能的释放

伴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好转,许多地方政府也慢慢意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职教中心建设方面还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县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对职教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导致职教资源分布不尽合理,没有能够真正以职教中心为主进行全面的统整。

首先,很多地区职教资源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以地处苏南地区的无锡某市为例,尽管从1997年以来,通过不断重组、合并,该市由原来的十余所职业学校整合成目前的四所职教中心,但是这四所学校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同专业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现象。如制造类的机电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四所学校全都开设;营销类的电子商务专业,有两所学校开设。这种重复建设产生的原因,首先源于职业教育起步阶段的遍地开花、一哄而起;其次在于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缺乏合理规划和协调;最后在于各职业学校主体盲目地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对自身办学特色和错位竞争的合理规划。

其次,县级政府部门未能以职教中心为主将职教资源进行有效统整。县级政府的许多行政管理部门都拥有一定的职教培训资源,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妇联、农机局、农业局等部门分别会有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项目、残疾人培训、“绿色工程”和“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职业资格培训、岗位培训等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少部分县市政府对这些教育培训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如泰兴市和宜兴市就授权教育局统一协调各行政部门的教育培训项目,根据项目的特点要求和各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机构的能力进行统筹安排。涉及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要求的往往委托县级职教中心统一协调。更多的县市政府对此类教育培训项目没有统筹,而是任由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自行安排。调研中一些职教中心的领导反映,事实上有的培训项目在当地只有正规的职业学校才能胜任,可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却基于其他因素委托给了社会培训机构,导致培训项目没有收到实效。这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功能。

正是因为存在以上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人为的不良竞争,导致有限教育资源的内耗与浪费,也使得职教中心对区域内其他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学校等的辐射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三、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一头热”现象没有根本改变,影响职教中心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职教中心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可否认,在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的江苏,许多职教中心都对校企合作的深层推进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然而整体而言,校企合作“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相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而言,县级职教中心的科研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相对弱一点,这可能意味着县级职教中心的校企合作之路会更艰辛。

大丰职教中心是江苏盐城地区最早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之一,曾经被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型在盐城市推广。尽管这样,校方仍感觉到校企合作面不够广,方式不够多样,效果不够理想。尽管行业、企业对职教中心有着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依赖,企业也欢迎廉价的学生劳动力,但是一旦触及企业的利益,或者要求参与办学、支持办学,甚至投资办学企业就显得比较消极。目前,在大丰市仍没有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政产学”紧密结合的机制。

宜兴职教中心的“江缆模式”是江苏省县级职教中心与企业合作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据了解,该校企合作模式是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主动与宜兴职教中心“联姻”,宜兴职教中心将分校直接办到了公司,真正让职校生在做中学技术。然而,这种企业主动联姻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其推广价值目前依然有限。相对于“江缆模式”,宜兴职教中心的另一个校企合作模式——“江旭模式”,则是基于校方给企业投资设备的前提下才得以牵手的。

在江苏县级职教中心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中,更多的还是类似于“江旭模式”,而非“江缆模式”。与此同时,许多县级职教中心的校企合作仍然还停留在口头上或者意愿上,校方愿意而企业并不乐意。

四、师资队伍结构不优,质量不高,依然是制约职教中心发展的关键

从对部分职教中心的调研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是县级职教中心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一)生师比过高。例如,大丰职教中心在籍学生(包括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在籍成教生3500人)与专任教师(249名)的比例为34.1∶1;如皋职教中心在籍学生(8000人)与专任教师(328名)的比例为24.4∶1。这两个职教中心的生师比无疑过高,必然影响教学质量。只有宜兴职教中心在籍生与专任教师的比例(12.6∶1)比较适当。

(二)教师年龄结构渐趋老化。大丰职教中心自2009年以来,40周岁以下的教师在专任教师队伍中的占比逐年减小,从2009年的53.5%,到2013年锐减至33.3%,两者相差20.2个百分点。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由此可见一斑。

(三)学科教师结构失衡。县级职教中心普遍存在专任教师少、文化课教师多的现象。县级职教中心的教师除部分来源于合并前的职业中专校外,还有不少教师来源于撤并的中小学校、成人教育中心校、原附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党校、团校,甚至是妇联、文化站等部门,这些教师通常没有接受过必要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能胜任专业课教学。尤其是有些职教中心因历史原因或追求“大而全”,设置专业过多,导致本就人数不足的专业课教师过度分散在不同专业,学科分布严重失衡。例如某县级职教中心的烹饪专业仅4名专任教师,其中只有一名为本校专职教师,其余三人均为校外兼职教师。

(四)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由于经费紧张及教师人事制度的制约,多数县级职教中心缺乏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兼职教师队伍。一般县级职教中心兼职教师聘任多是应不时之需,随用随聘。兼职教师报酬由学校自行承担,教育行政部门不予补贴或只给象征性补贴,这导致一些职教中心尽可能不聘兼职教师,或难以长期聘任合格的兼职教师。此外,县级职教中心教师的学历水平不高,在宜兴、大丰和如皋三所县级职教中心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最高为20.3%,教师学历层次有待提高。

五、部分职教中心未能将成人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功能有待进一步拓展

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深入人心,以及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对成人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将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与职前教育分开,多是将全日制学历职业教育作为职教中心的主要任务,将成人职业教育培训作为其附属任务,或者是作为生源不足、“吃不饱”情况下的权宜之计,更多地把成人职业教育培训看作是成人教育中心或者社区教育中心的任务。在职教中心的办学行为中表现为,把全日制学历职业教育看作是主流教育,是其应该完成的主要任务,而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是次要任务,成人职业教育培训被边缘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学校之所以重视,则可能是把成人职业教育培训看成是“财源滚滚”之路,也正因为如此,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一些诸如不择手段套取政府培训费的现象也就司空见惯,严重影响了国家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提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便是一些职教中心领导对自身定位、功能和办学理念不清晰,也与其对未来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需求缺乏把握有关。

当前农村养牛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4

1 存在的问题

当前, 农村养牛大多仍沿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 养殖水平低, 经济效益不高。制约农村养牛经济效益的因素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品种太差

许多农户长期习惯饲养土杂牛, 这样容易增加饲料消耗, 影响养牛效益。

1.2 饲料单一

饲料配方不合理或原料不齐, 缺少必要的蛋白质饲料或其它营养成分, 造成饲料报酬降低, 料肉比提高。

1.3 喂养不当

许多农户养牛在投料的时间、次数、数量以及饲料的搭配和投料顺序等方面是不科学的。

1.4 牛舍简陋

栏舍是牛生长的必须场所。许多农户利用四边 (厨房边、厕所边、坑边、屋檐边) 建栏养牛, 其布局朝向极不合理, 栏舍的结构也不科学。有的牛舍阴暗潮湿, 采光通风条件差, 冬冷夏热。有的牛舍地面长期积水积尿, 牛关在栏中等于坐水牢, 臭气熏天, 牛不能健康成长。

1.5 不重防疫

养牛者抱着侥幸心理, 不愿在预防上花钱, 甚至连重大疫病也不愿接种疫苗。虽然有些农户对一些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大的传染病重视, 但对一些死亡率较低、临床症状较轻微的疾病往往有所忽视。殊不知一些慢性病虽不引起死亡, 但会影响牛对饲料的吸收利用, 抑制其生长发育。

1.6 忽视驱虫

牛经常接触地面, 加上喂用青料、生料, 极易感染蛔虫等寄生虫病。尤其是蛔虫寄生在牛的小肠内会引起蛔虫性肺炎、肠炎、肠道阻塞、胆道蛔虫等疾病, 轻则使牛发育不良、生长受阻或形成僵牛, 其增重率比正常牛低30%, 重者会引起死亡。

2 主要对策

本人作为一线科技工作者, 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 搞好养牛生产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2.1 牛场建设

(1) 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利于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牛场周围3km无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大型化工厂及其它污染源, 距离交通干线、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场地选择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的下风或侧风向处。

(2) 牛场总占地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牛不超过2.5~4.0m2计算。栏舍内通风良好, 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无公害畜禽生产要求。

(3) 场区要求净道和污道分开, 互不交叉。牛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 并建有绿化隔离带。

2.2 疫病防治

(1) 搞好饲养管理, 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2)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 进行科学免疫。

(3) 推荐使用国家兽药典收载的兽用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

(4) 兽药使用应在临床兽医的指导下进行, 严格掌握兽药的用法、用量和停药期。

(5) 禁止使用麻醉药、镇痛药、镇静药、中枢兴奋药、化学保定药及骨骼肌松弛药。禁止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或已被淘汰的兽药。

2.3 重视营养与免疫

营养与疾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动物的营养状况影响着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机体的健康状况又影响着动物的营养需要模式。

对牛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1) 蛋白质在临床和试验方面, 有关蛋白质营养与免疫的研究很广泛, 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蛋白质缺乏将会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和淋巴器官发育;降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巨噬细胞的数量与活性。

(2) 氨基酸氨基酸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支链氨基酸等几种必需氨基酸和谷氨酰胺。

(3) 维生素所有维生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免疫过程, 研究较深入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C。

(4) 微量元素研究比较深入的是锌、硒, 其次是铜、铁、锰等。这五种元素的共同特点是起着生物抗氧化的作用。

同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5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永仁县山区小学的就学情况一年比一年好,“两基”“普实”巩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一是边远山区学生入学巩固难。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依法送子女上学的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许多家长不愿送子女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因此,撤并校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工作任重道远。二是县级财政困难,投资渠道单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小学教学仪器、文体器材、劳动课设施的配备仍达不到现在的教学需求,许多村小学现在仍无篮球场,学生课外活动场所十分有限。三是校点收缩后寄宿制学校增多,寄宿的学生从学前班到六年级都有,但上级核定的半寄宿制校点和享受半寄宿制的学生名额太少,补助标准低,贫困山区的半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不力,学生食宿条件差。四是教师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科研、实验教学工作管理水平、实验教学开设情况,全县发展不平衡,极少数学校比较薄弱。五是永仁县还有8位民办教师,身份和待遇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民

办教师上访一直不断。

基础设施逐年有所改善

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乡政府、村委会及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录相、黑板报专栏、标语等各种宣传途径,对四法—纲两条例进行广泛宣传。临近学年末,中心学校、中学领导到各完小举办毕业生家长座谈会,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宣传,确保完成初一招生计划。新学年伊始,教师提前到位,及时开展入学动员工作,深入学生家中对监护人宣讲教育法律法规,动员流失生入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干部群众的教育意识和参与意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经反复做工作后仍流动在外的中小学生由各学校统计上报中心学校,然后由中心学校统—呈报乡政府,由乡政府组织教育执法组逐一清理。

2、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条件落后 办学分散,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教师队伍建设困难突出

教师缺额大,教师来源困难。近几年来,乡下老师想到城镇,城镇的想到州里,结果湾碧的教育和其他乡镇之间不平衡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好的老师都想办法调走了,特别是青年教学骨干,没人愿留在湾碧,都往城镇里调,留下来的多数是老弱残兵。湾碧骨干教师频繁调动,造成湾碧教师严重紧缺,该招考的又招不进来,教师队伍建设困难加大。教师结构比例、专业搭配急需改进,尤其是一部分优秀初中教师调到城区任教后,初中英语、物理等学科教师紧缺,教师缺编数量较大,不得不聘请代课教师,这样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且代课教师工资旧帐未还又添新帐;因为缺乏师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师的轮训学习、知识更新等工作也无法正常进行。部分教师学历不高,年龄偏大,缺编教师大多由湾碧自聘教师顶岗,加重了湾碧中心学校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自聘教师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被拔高使用,从教比较吃力,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对发展山区民族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对完小的建设,逐步实现集中办学

山区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教育成本偏大,教学质量偏低。但如盲目撤并,集中办学,又会给学生上学造成不便。解决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并举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方便和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布局和建设。对于分散的一师一校,逐步进行合并,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以一个村委会重点建设一所小学,下面校点逐步收缩为宜。

二、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山区基础教育的投入

1、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目前,山区学校除教室基本安全够用外,很多半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拥挤,食堂破旧甚至无食堂,缺少运动场,大门围墙年久失修,师生饮用水困难,厕所紧缺。危改等上报项目一般只有教室、宿舍,就永仁、大姚两县来说,县、乡两级财政困难,学校又无预算外收入,配套设施无钱投入;尽快解决中小学的D级危房,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议上级民政和财政部门增加贫困山区半寄宿制校点数和享受半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人数,免除全部农村学生的教科书费,逐步提高半寄宿制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

3、建议上级部门提高山区教师待遇,在统—的基本工资标准外,发放民族地区津贴和山区补贴,这样可以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在民族边远地区任教,保障教师师资力量,切实解决历年来教师严重不足的现

象;还应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并把它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之一;加大对贫困山区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使山区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四、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要在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大力推行以光盘教学为主教师教学为辅、光盘教学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弥补教师的不足,充实

学生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山区乡镇地处偏僻,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教育事业近年来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城市、平川乡镇比,发展仍然滞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格局和利益结构的继续调整,山区乡镇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方,特别是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便及时有效解决这些困扰山区乡镇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布局结构不合理,不利于规模办学。

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经济地域等情况的制约,山区乡镇自然村原来的学校布局都是一村一校,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一村一校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庄磨镇15所小学中就有8所小学为一师一校的二三级复式教育。庄磨镇连寺沟小学,有教师1人,学生9人,三级复式教育。三交镇31所小学中一师一校学校19所,都是三级复式教育。三交镇自然村赵买沟教学点仅有教师1人,学生4人,其中两个学生分别是一二年级,另外两个学生是学前班学生。山区乡镇的这种一师一校的复式教育给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按国家标准21个学生配置1个教师,复式教育对人力资源、教学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教书的积极性相对减弱,也不能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因为没有竞争,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校舍危房仍然存在,旧房维护缺乏资金。

山区乡镇的校舍大部分是1996年普九过程中新建改建的,多为砖木结构。近年来,在上级危改政策的支持下,绝大部分危房校舍消除,但仍有个别学校还有危房。庄磨镇下曹庄、大保沟学校,有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因无资金不能改造。由于校舍正常的维护经费不能到位,个别学校的校舍若干年后可能会变成危房。三

交镇的三交小学和东峪小学屋顶漏雨无钱修缮,庄磨镇庄磨小学、连寺沟小学、北社小学校园破烂、基础设施陈旧,由于经费短缺不能正常维修。

3、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要。

近年来,山区乡镇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日渐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庄磨镇104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达45人,占43%;三交镇112名教师中,50岁以上的教师42人,占38%。这些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由民办教师转正的,基础学历是初中或高中。现阶段,学校搞现代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这些老教师很难在短时期内适应新的课改要求,致使山区乡镇现代教学受到了严重影响。

4、学生流动现象日趋严重,部分中小学难以立足。

近年来,山区乡镇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加之,现代交通的便利,城市学校的诱惑,家庭盲目的攀比,山区乡镇农民让子女进城读书的越来越多。据统计,庄磨镇现在在城区各类学校上学的学生,小学有60多人,初中有50多人;三交镇今年新学期开学,初中生进城读书的13人,小学生8人。生源的急剧减少,给山区乡镇中小学带来严重损害:一是学校因学生流动减少了人头经费;二是中小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又给正常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5、学校经费不足,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近年来,山区乡镇单人校(10人以下复式班)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由于经费不足几乎不能改善;初中和中心校根本没有国家所规定的音乐教室、实验室等;教师的进修培训不能正常进行;寄宿制学校经费短缺,基础设施不能配套。比如,庄磨镇田庄寄宿制学校,建成两年多尚未配套供暖设备,安装暖气设备需款近10万元,至今未能落实。该校住校生130多人,分住在三个宿舍,三四十个小孩住在一起,极易得传染病,冬天生的火炉,不小心就能造成煤气中毒,老师、家长为这事,整天提心吊胆。此外,山区乡镇代教、代工无编制,这些人的工资靠各学校自行解决,无形中又加剧了学校经费的短缺。

三、对策建议

上述反映问题,是我区教育领域出现的共性问题,只不过山区乡镇表现更为突出。参与调研的委员经认真讨论形成以下意见,供区委、区政府决策时参考。

1、整合资源,建立科学的中小学布局结构。

山区乡镇中小学点多面广,经费不足,根本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出路在于整合资源,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寄宿制学校。比如,庄磨镇的田庄小学,是一所由7所复式小学合并成的寄宿制小学,全校共有教师9人,学生196人,其中外范围学生48人。按原来每村一校,148名学生计算,每所学校平均21人,再按三级复式算,每个学校2名教师,至少需14名教师,而且7所学校合成一所,节省出6所学校的土地,教师的办公用房,办公经费也减少了,大大地节约了教育成本。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合并,充分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了规模办学,提高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竞争力,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像这样的复式学校和单人校全区还有187所,如果能把这些学校中的大部分改造成寄宿制学校,那就会节约很大一批教师和资金,重要的是改善了山区的办学环境,提高了办学质量。

2、增加投入,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近年来,我区的财政收入逐年好转,教育经费应按财政增收比例逐步增加,并建立合理完善的投入保障机制。在这样的前提下,应向山区乡镇适度倾斜。此外,要定期对校舍危房进行检查、维修,设立专项资金,保证危房改造的正常实施;要建立科学的农村中小学债务偿还机制,逐步清理历史欠账。

3、充实队伍,建立科学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为解决山区学校一线教师短缺问题,每年要按照学生增减人数和退休教师人数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年轻教师,建立有效的教师补充录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中小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为鼓励年轻教师到山区工作,首先要建立大中专毕业生到山区学校任教实习机制,实习满两年后,才能有报考正式教师的资格。这样做即可调动大中专毕业生到山区任教的积极性,也为他们提供了努力实践、积极任教的平台,同时也减轻了财政的负担。要把上述条件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其次,招考录用年轻教师时,应适当照顾原籍在山区的大中专毕业生;第三,为稳定教师队伍,在山区乡镇一线工作的年轻教师,要建立轮换机制,工作3至5年后(含两年实习期),让其到平川乡镇或城市教学。

4、落实政策,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各项管理制度。

新的《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给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教育带来了福音,增加了新的活力。乡镇党委政府以及教育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义

务教育法》,使“两免一补”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帮助家长们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因为山区家长文化素质都偏低,对于一些家教理论方面的资料他们并不一定能领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互访或电话的 方式,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向家长介绍、讲解一些家教伦理。这样,家长就能领会、学习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家教知识。虽然这样大大加大了老师、家长的负担,但会大大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建议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首先,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孩子买一些参考书籍。在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益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注意杜绝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在孩子面前赌博,不讲粗话,不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的事情。

(三)建议家长多关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0%的家长关心孩子的自闭,不擅长交朋友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山区家长应该更加注重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一、调查目的及其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达8.6亿,占总人口的73%(刘荣勤、秦庆武,1994),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和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很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地处山区,山区家长的教育观念很大不同于城镇家长的教育观念。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实地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山区家庭教育的观念、现状及小学教育的看法等,通过资料统计和分析,得出山区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其影响因素,为山区教育改革事业提供丰富有益的参考资料和借鉴。

近期,通过深入学校、农户,调查、走访、座谈,对*乡小学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研。调查表

明*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但是*乡做为边远山区乡,农村基础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居住分散,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艰苦,待遇还比较低,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现将这次调研情况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教师待遇偏低,家庭负担重,教师工作热情不高。

不分公办与聘用,教师配偶绝大多数没有正式工作,有些教师家庭子女较多,加上老人,一家数口全靠教师一人的收入,生活很拮据。等孩子大些,有些教师配偶便离开当地,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照顾老人和子女的任务就落到教师一人身上。许多教师尤其是待遇更低的聘用教师,一边耕田种地,一边忙于教学,农忙时节赤脚泥腿上讲台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书当成生存的必需,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整体教学热情不高。

二.思想观念落后,导致教育落后。

贫困山区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笔者支教的地区因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除了读不起书,认为读书无用的更不在少数,这是造成当地教育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由于经济落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如果仅以务农为生,一年的家庭收入不过五六千元。而这里的多数农家人口较多,生活贫穷,贫穷让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据了解,当地几乎每家都有人在外打工,一个人的打工年收入从几千到万元不等,如果干的好,一年能挣到几万,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几年的土地收入。

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6

关键词:军队医院;财务分析;军队财务

一、财务分析层次落后于医院全面绩效管理要求

一些军队医院在数据整理、指标体系、分析方法上的缺陷使得对单位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大多数医院的财务分析资料不够完整,只有本年度数据,过去年度数据不完整,只有本院数据,行业数据不了解;只有财务数据,缺少统计分析数据;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导致可能得出不真实的结果。一些军队医院的财务分析仅仅是按照会计科目的规定,简单地进行数字的罗列,观察一些指标的增减幅度和结余金额等内容。因此,有必要改革军队医院的成本核算机制,适应医疗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满足医院经营与管理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自身经济效益。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指标体系和成本数据报告制度,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在财务分析中只注重运用对比分析法,而没有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等进行测算;同时不仅分析手段单一,而且分析指标不够全面,无法了解在同行业中的相对情况。军队医院现行的主要财务分析指标有人均门诊次数、人均住院床日、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病床周转率和周转次数、职工平均业务收入、门诊和住院收费水平、偿债能力、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重等内容,这些指标没有归结为统一联系的体系,无法反映军队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全貌,又由于缺乏与同行业的可比性,不利于医院查找差距,改进经营决策。

二、财务分析成果不能为财务决策提供全面支持

由于不注重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包括对军队各种无形资产的分析,势必在管理决策中造成偏差。军队医院的性质天然决定了其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对外进行医疗服务中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力,这些应当在财务分析时有所体现。

财务分析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提出了问题却找不出症结所在,自然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财务分析成果的利用程度低有其内在原因。大多数医院单位认为财务分析只是事后的补救工具,而不注重财务分析在事前的分析、预测功能和事中的监督、指挥、控制功能。由于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极大地限制了财务分析作用的充分发挥。

同样的问题每年财务分析报告中都会提及,但是无法对症下药,治标不治本。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往往抓不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以及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并无裨益。一些军队医院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不过是单位财务报表,由于财务报表反映的是过去的经济活动,仅仅只是进行事后分析,忽略了事前预测和事后控制。因此分析的时滞性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应有价值。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够健全

财务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服务开展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医院结余情况分析、劳动生产率分析、医院效益分析和财产物资利用分析等。与之相对应的是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人员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人均门诊次数、人均住院病床数、人均住院床日、人均业务收入、平均每次门诊收费水平、平均每床住院日收费水平、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等。

军队医院在整合单项分析指标上存在缺陷着重体现在以下方面:

现行军队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不够全面,缺乏权威性。现行财务分析只关注与财务分析指标的罗列,如一年来医院的总收入、总支出、结余、总资产、每门诊(住院)人次费用等的增减额、增减率及产生的原因、取得的成绩及在来年应注意的事项,却未能很好利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即经济效益指标、负债比率指标、变现能力指标、费用评价指标、管理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要在进行单项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个指标加以整合,形成体系,得出对军队医院财务运行情况的整体性分析。既要进行全面分析,又要对医院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特别是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分析、收入增长点的分析、专项成本效益分析等,找准问题的关键。

缺乏综合性的财务分析指标,现行的财务分析大多是针对一项或是某一领域经济活动,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的分析,缺乏对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的综合评价分析,难以进行同行业之间的比较。企业财务中的杜邦分析法、沃尔比重评分法为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综合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缺乏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反映过去财务、经营状况,并不着眼未来,而非财务指标往往是面向未来的。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倾向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详细复杂的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没有很好地与非财务指标结合,往往只能得出单一的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论,缺乏实际决策的利用价值。

四、财务分析报表体系不完善

当前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7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含义

财政支农是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 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手段。而财政支农政策就是财政支持农业发展, 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标而制定的, 指导各级财政在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农业领域的财政分配活动、处理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支农资金结构不合理

1. 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仍然不足。

近年来, 我国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数量虽在不断增加, 但在财政总支出中, 用在三农方面所占的支出比重却相对下降。资金的严重不足, 是制约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由于财力方面原因, 有些乡镇财力相对薄弱, 资金相对紧张, 导致财政支农投入严重不足, 很难改变维持“吃饭财政”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同时, 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 但在财政支出比重中, 财政支农支出基本只是维持在8%左右, 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高, 增长缓慢。

2. 财政支农结构失衡。

尽管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支农结构总体仍不合理, 在各项农业支出中, 用于农业生产的支出低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 用于行政开支及人员供养的部分比重偏高, 增长较快, 而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支出则偏低。在财政支出中农林水部门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 增速明显, 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

(二) 财政支农投入渠道分散, 支出重点不突出

1. 财政支农投入渠道分散目前,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渠道主要是通过财政部门或行业部门的渠道进行,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渠道比较分散, 渠道众多, 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 责任不明确, 所有涉农部门和职能机构, 都有截流支农资金的情况, 部门分割严重。而且由于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 不利于财政支农资金监管, 导致大多支农项目无法进行整合。

2. 现行财政支农方式不多样、不灵活。财政支出方式的制定权在中央和省, 涉及的面比较广, 同时由于政策本身具有普适性, 难以体现具体的灵活性, 所以从现象来看, 支出方式是一刀切, 再加上政策实施的刚性和政策要求的严肃性, 必然难以体现支出方式的灵活性。结果是, 单一呆板的支出方式, 不能兼顾到各地具体的实际需求, 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使用对象和支持数量上都缺乏灵活性, 影响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投资, 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影响了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应有的聚集效应。

(三)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不完善, 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级管理, 涉农部门多, 在支农支出职责划分上, 中央与地方划分不清, 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这种现象, 导致支农资金使用分散, 难以形成合力, 造成了支农投资的极大浪费。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近年来, 财政支农资金虽然在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一些地区和部门支农资金“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没有根本改变, 支农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管理手段落后。

(四) 支农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财政支出过程, 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综合评判和衡量比较。目前, 我国在对支农支出绩效评价方面, 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工程管理、技术和财务等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 各部门对评价指标设置比较单一, 尚缺乏一套科学、统一、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直接影响支农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 不利于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正确性及权威性。由于支农绩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导致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不能完全发挥, 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偏低。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措施

(一) 完善财政支农法律法规, 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完善财政支农相关政策法规, 确保财政支农有法可依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 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确保支农投入既稳定又持续。

(二) 提高支农资金投入规模,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稳定增长机制为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 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改革, 改变农村的落后局面

(三)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合理分配财政支农资金

1. 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增加农村公共建设投资, 发展生态环境、农田水利设施、农村电力设施、乡村道路建设等。

2. 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激发农业的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提高农业科技的生产效益, 实现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 控制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增长速度, 严格控制人员机构经费的增长速度。

4. 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优化农村公共卫生环境,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四)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和完善支农资金全流程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支农资金全流程的监管, 从支农资金项目立项、资金分配、资金运行及使用结果全过程监控。

(五) 丰富财政支农项目体系, 完善财政支农补贴方式

加大支农的范围, 拓宽支农渠道, 完善财政支农惠农补贴方式。

(六) 健全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

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8

暂且不论这些控制方程和计算理论是否完全合理, 它们至少从定性和定量的形式上保证了安全性和适用性两项要求, 而对于经济、美观的要求则没有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当然, 在方案设计和评审阶段会考虑到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中小桥梁主要关注经济性, 而大型和特大型桥梁对美观问题越来越重视) ;但需要指出的是该阶段对经济性的评估往往是只注重考虑建设成本, 而对于后期的养护、维修等的长期综合成本缺乏考虑, 因此这种评估经常是比较片面的。

现在, 国内的结构设计过程中, 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 而结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却恰恰是使用时的性能表现;重视结构的建造而不重视结构的维护。实际上, 目前的桥梁设计中, 对于耐久性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受到关注, 既没有明确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 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耐久性设计 (从材料、结构措施及设计程序上上保证耐久性, 并明确声明在何种维护和使用条件下, 桥梁具有哪种程度的耐久性) 。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工程事故频发、结构使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也与国际结构工程界日益重视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的趋势相违背;也不符合结构动态和综合经济性 (考虑结构建设、使用、维护等整个周期的费用) 的要求。

1 桥梁安全性、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

1.1 施工和管理水平低

国内外多座桥梁的突然破坏与倒塌, 已使工程界对桥梁安全性问题倍加关注。一般的看法认为当前的工程事故主要是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所导致。对于短期内发生的诸如突然破坏与倒塌, 多是由于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典型的问题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和施工工艺不合格等;也有个别桥梁存在诸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严重的管理问题, 更是对桥梁安全造成致命的损害。

而大量的桥梁在远没有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时, 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病害与劣化;特别是一些桥梁在只使用了几年、甚至刚建成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 这也与施工质量低下有重要关系, 典型的问题有钢筋保护层不足及目前广泛存在于施工现场的严重的构件开裂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选用、混凝土配合比、振捣、养护不当及预应力施加不合理等) 。这些施工上的缺陷虽然短期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但却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

1.2 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不够完善

在承认施工存在问题的同时, 也不可否认, 在桥梁设计领域, 特别是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 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 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许多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 而忽视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结构材料、结构维护、结构耐久性以及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 冗余性小;有的计算图式和受力路线不明确, 造成局部受力过大;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直径过细、构件截面过薄;这些都削弱了结构耐久性, 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不少桥梁、虽然满足了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 仅用了5~10年就因为耐久性出了问题影响结构安全。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 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

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不同的设计对象都会对结构体系提出不同的布局和构造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再详细也不能包罗本应由设计人员解决的各种问题、规范更新得再快也适应不了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快速发展对结构提出的各种新的要求。因此, 合理可靠的结构设计除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外, 还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对结构本性的正确认识、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2 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2.1 应该更加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 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 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 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在大跨桥梁领域, 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修建了大量的斜拉桥;虽然迄今为止出现倒塌或严重损害的例子很少, 但已经有多座桥梁因为拉索的耐久性问题而不得不提前换索, 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 很多这类问题与没有进行合理的耐久性设计有关, 这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大量的病害实例也证明, 除了施工和材料方面的原因,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来自构造上 (也即设计上) 的缺陷。

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了对结构耐久性的研究, 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材料和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的, 对如何从结构和设计的角度及如何以设计和施工人员易于接受和操作的方式来改善桥梁耐久性却很少有人研究。而且,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偏重于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 却忽视了对总体构造和细节处理方面的关注。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常规的结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 目前需要努力将耐久性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

国外的桥梁设计有鉴于耐久性不足导致的严重损失, 近年来十分重视提高结构物的耐久性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 统一考虑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构造细节, 强调使结构易于检查、维修, 以保证桥梁的安全使用、尽可能地减少维修费用, 取得了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实际上, 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 结构耐久性对于桥梁的安全运营和经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2.2 重视对疲劳损伤的研究

桥梁结构所承受的车辆荷载和风荷载都是动荷载, 会在结构内产生循环变化的应力, 不但会引起结构的振动, 还会引起结构的累积疲劳损伤。

由于桥梁所采用的材料并非是均匀和连续的, 实际上存在许多微小的缺陷,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 这些微缺陷会逐渐发展、合并形成损伤, 并逐步在材料中形成宏观裂纹。如果宏观裂纹不得到有效控制, 极有可能会引起材料、结构的脆性断裂。早期疲劳损伤往往不易被检测到, 但其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疲劳损伤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钢桥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由钢结构疲劳引起的钢材开裂案例较多, 亦有不少因疲劳断裂引起桥梁垮塌的例子。近20年来, 疲劳损伤的研究已进入混凝土结构, 但对于使用期受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动态性能和疲劳性能的研究还需加强。

对疲劳损伤的研究不仅仅指对整个结构而言, 事实上桥梁结构常常由于某些关键部位的局部疲劳失效而导致整个结构的失效, 例如斜拉桥拉索锚固端的疲劳损害。

2.3 充分重视桥梁的超载问题

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负载运营;其二是桥梁通行的车流量超过原设计;另一种是车辆违规超载。前两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车辆使用者违法超载营运, 后两种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

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 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另一方面, 由于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 将使得桥梁在正常荷载下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 从而可能危害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 混凝土桥梁一直被认为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但在汽车超载作用下, 可能发生开裂;裂缝即使在荷载卸除后能够闭合, 但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已经受到损伤, 构件的开裂弯距降低、刚度下降;于是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 本来不该开裂的结构产生裂缝或本来较小的裂缝成为超出规范允许的裂缝或产生较大的变形。这些都会对结构长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除了交管部门要加强管理外, 也需要对超载带来的后果进行研究、分析。

2.4 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成果

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正常使用性能差 (指与设计期望相比, 可归结为适用性能差, 包括桥梁的过大振动、线形不平顺、接头跳车、结构开裂和过大的变形等) 、耐久性和安全性差 (包括使用寿命短、维护费用高、安全事故较频繁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与目前国内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较低有关, 但平心而论, 既然这种现状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那么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就应该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前提, 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的施工和管理水平和材料工艺水平, 采用适当的安全度、适当的设计方法来保证桥梁使用性能的达到, 这才是更为主动和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桥梁存在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问题很多与结构体系或使用材料选择不合理及结构细节处理不当有关。

在欧洲国家 (如德国、丹麦等) , 非常重视对结构物进行性能设计 (即PBD, PerformanceBasedDesign) , 内容包括结构的变形、裂缝、振动、强健性、美观、耐久性能、疲劳性等。PBD研究主要是为了使结构在运营过程中除了保证最低的安全性要求外, 尚应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包括寿命和耐久性、抗腐蚀、耐疲劳性、美观等) 。就其本质而言, 欧洲国家的PBD理论, 主要研究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服务性能, 分析使性能受到弱化的原因和其发生的机理、规律, 寻求新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

饲料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9

1饲料安全生产的意义

1) 饲料的安全性不仅影响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而且通过动物及动物产品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甚至影响环境的生态平衡。

2) 饲料的安全性关系着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3) 饲料的安全性影响着饲料企业的信誉与可持续发展。

2饲料生产中的安全因素

1) 药物残留。主要包括饲料原料的药物残留, 还有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的药物添加剂。由于在饲料中使用药物添加剂对降低动物发病率和提高饲料效率、促进畜禽生长有很大的作用,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饲料中。虽然我国已经规定了允许在饲料添加使用的药物添加剂种类, 并对用量和停药期做了规定, 但是仍有不少饲料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规定, 为了达到饲料的使用效果, 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或禁止使用的药物、超规定和超限量的添加药物添加剂, 且不遵守休药期规定[1]。

饲料原料的药物残留主要来源于原料在种植或者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药物残留现象。如玉米、大豆等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不科学地使用农药, 饲料原料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保质期和使用效果, 违规添加药物等。

2) 激素。前几年的瘦肉精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瘦肉精等添加剂的重视。一些违禁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激素类药物被不法生产企业添加到饲料中, 这类激素是一种营养重分配剂, 可促进肌肉生长、减少胴体脂肪含量, 改变胴体瘦肉和脂肪的比例, 目前在我国已禁止使用。违法使用的主要危害有动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剧, 影响肉质, 还可能出现肢蹄疾病。人食用了有较高残留浓度的瘦肉精动物产品会出现心率加快、肌肉震颤、心悸等症状。其结果不仅危害动物健康, 也间接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3) 微生物污染。饲料的微生物污染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污染了饲料原料。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肉毒梭菌等按照国家规定在饲料中是不得检出的, 但目前仍然有部分病原菌偶有检出。这类情况主要出现在动物性饲料原料中, 如鱼粉、羽毛粉、骨粉、肉骨粉等[2]。

4) 霉菌毒素的污染。常用的饲料原料及成品出现霉变的现象近年来频繁发生。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夏秋季节, 霉变的原料及配合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 影响了适口性, 更严重的是造成饲料霉菌毒素超标, 霉菌毒素通过饲料残留于畜产品中, 再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据报道, 霉菌毒素具有致癌性, 导致肾、肝功能改变, 同时还会引起生殖机能紊乱、免疫抑制及对其他疾病的易感。

此外, 如果饲料企业生产计划出现改变, 存在大量饲料原料库存积压的情况时, 也可能导致原料储存时间延长, 增加霉变的风险。

3解决办法

饲料生产过程中要求企业有关责任人要有较高的饲料安全生产意识, 严格按照国务院第327号令发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生产, 要有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施[3]。生产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要求。污染防治措施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要求。

有关部门要加强饲料原料及生产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对于违规使用药物、激素及不合格原料的企业要及时发现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夏秋多雨, 气候潮湿, 饲料及其原料容易霉变, 注意储存的时间和环境条件, 控制饲料原料的含水量在防霉含水量以下。避免饲料原料长时间仓储或仓库潮湿、漏雨, 库存过多, 注意通风、干燥、打扫卫生, 特别是已经粉碎的物料。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霉菌吸附剂。

总之,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 饲料生产企业应严格、规范地生产出安全的饲料, 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安全隐患, 有效地防止饲料安全问题的发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肉、蛋、奶的需求逐年增多, 这就需要饲养更多的动物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配合饲料作为动物营养的来源, 其配方组成及生产工艺逐渐趋于成熟,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介绍了饲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与广大同行交流。

关键词:饲料,生产,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惠卿.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危害饲料安全的关键控制点[J].畜禽业, 2006 (12) :31-33.

[2]郭成留, 程会昌, 张玉扬, 等.动物源性产品生产中不安全因素剖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3 (10) :14.

存在主要的问题 篇10

一、乡村教师存在的问题

(1) 部分教师, 特别是“老少边穷”农村学校的教师学历偏低, 教学理念陈旧, 以满堂灌、题海战术等单项传导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使学生主体地位丧失, 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 一些乡村教师尽管开展了创新研究, 但是过于乐观或对困难估计不足, 一旦遇到障碍和问题便浅尝辄止, 缺乏探索的韧性和埋头苦干的毅力。

(3) 不少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耐不住清贫、寂寞和劳累, 追逐物质利益, 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 更无心涉足教研活动, 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

(4) 农村生活艰苦, 师资薄弱、匮乏, 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机械, 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验交流活动慢, 教师不能熟练运用甚至不懂运用信息手段。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拥有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 是教育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才能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 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创造和谐教育新篇章呢?

二、对策

素质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最终目标。教育者只有认真反思自身在教学各个环节的教育理念, 对教育功能重新定位, 以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依托, 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跟“教育的WTO”接轨, 明白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知识含量, 更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 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真正解放。

1. 把握时代脉搏, 勇于创新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先有创新型教师。因此, 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这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 而且体现在课外的一切活动行为中, 要创造性地备课, 让每一节课都能注入属于自己的创新火花。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 不迷信课本, 也不迷信教案, 重要的是把课本上“活”,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学到知识, 又能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我们应把握时代的脉搏, 勇于创新, 善于创新。

2. 加强道德修养, 爱岗敬业

德为师之本, 师者须德高。进入21世纪, 科技日益发展, 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 社会活动不仅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石, 更以独立人格为前提, 以创新精神为动力, 既要以学问教人, 又要以道德育人, 同时要弘扬中国教育优秀文化传统。一方面,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培养广大教师敬业奉献。通过采取制定教师德操规定、改善薪酬制度等激励手段, 促使教师安心课堂。另一方面,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省教育。良好的师德风范是塑造优秀教师形象, 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学生喜欢的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的老师。因此, 作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灵魂工程师, 必须以身作则、爱岗敬业, 自觉做学生道德的榜样和楷模

3. 树立终身学习观, 活学活用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教师更应与时俱进, 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成为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学校可要求乡村教师熟练掌握并善于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手段。因此, 乡村学校要注重报纸、杂志、电脑等方面的经费的投入, 提供网络平台, 及时为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 有效地帮助教师获取新信息。同时, 定期开展讲课、说课比赛等活动, 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运用信息手段能力的提高。

4. 建立激励机制, 营造氛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 学校教育必然是动态变化的, 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教师教学水平、道德情操、教学活动等不同层面进行经常性的评估, 全面诊断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 建立竞争机制, 促进教师队伍动态、可持续发展, 从而达到学校育人效益的最大化。同时,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农村学校在这方面存在缺陷, 教师只有接受学术熏陶, 才能提高理论素养,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 为教师搭建学习、科研平台, 营造教师学习交流的科研氛围, 推动教师自己动手解决素质教育中的难题, 为教师发展提供适宜土壤。

存在主要的问题 篇11

一、学生对作文存在抵触情绪,写作兴趣不高

表1 学生作文兴趣统计表

在回答“你对作文持什么态度”时,14.6﹪的初中生和27.8﹪的高中生害怕写作文;30.9﹪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对作文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54.5﹪的初中生和23.3﹪的高中生喜欢作文。这些数据表明,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写作积极性不高。同时,初中生与高中生的写作态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初中生对写作的兴趣浓厚。这主要是因为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学习压力小些,他们处在心智快速发展的阶段,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探求欲望,也有更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而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作文对他们而言只是高考的门槛之一,高考作文也形成了一定的范式,高中生的写作不再是为了抒怀咏志,更多的是被迫“迎合”高考。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关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1]这句话值得所有的语文教师认真思考。

二、写作动机不端正

表2 学生写作动机统计表

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总有从事这一活动的愿望,而这种引起人去从事某种活动、指引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愿望或意念,就是这种活动的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2]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个因素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动机在人的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它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目标,同时是人们维持某种活动的强大驱动力。写作是学生的个体写作行为,要想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就要了解学生的写作动机,再抓住动机这一关键环节进行激励。

调查表明(详见表2):第一,农村中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完成的。12.7﹪的初中生和28.3﹪的高中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作文;30.9﹪的初中生和48.9﹪的高中生是为了升学、毕业考试的需要写作。由此可见,当前农村中学作文课堂上,学生很大程度是奉命作文,甚至是迫于升学的无奈,无怪乎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一写作文就“头大”。

第二,农村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写作动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农村初中,有56.4﹪的学生写作文是为自己所用,他们的写作是由内在的表现欲望引起的。相比之下,只有27.1﹪的高中生为了自己所用而写作,他们写作文主要是为了升学,功利心比较强。究其原因,高中生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社会上的“升学热”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无形中加大了高中生的压力,为了升学,他们不得不写应试作文。

写作,是人的生命实践形式,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直观反映,也是我们表现自我、发展个性、交流信息、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作文教学中,农村教师应重视写作对学生人格培养、情感熏陶的作用,而不是仅仅教学生写应试作文。总之,“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3]。

三、普遍认为写作存在困难

表3 学生作文困难统计表

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写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集中表现在:

(一)写作缺乏新意,脱离生活实际

调查显示(表3),30.5﹪的农村初中生和11.1﹪的高中生因为“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生活实际”而造成写作困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学生的写作脱离生活,就容易导致造假文、抒假情。“脱离生活实际”是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反思。

(二)不会组织语言,文章平淡无味

写作是我们表情达意的工具,同时也是我们交流、沟通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写作的这种表达交际功能是通过言语表达来实现的。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老舍也认为要写好文章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可见,写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文章的优劣。但在回答“你写作时,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时,32.3﹪的初中生和54﹪的高中生选择了“很难写得生动”这个选项;18.6﹪的初中生和24﹪的高中生则选择了“有材料,但不知道怎么写”。(详见表3)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将材料组织成文,主要是学生缺乏丰富的语言材料及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因此,许多学生觉得写作文难,要写出好作文自然更难。

(三)缺乏写作素材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一定的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是文章的基本要素,是形成文章主题的基础,也是表现中心的支柱。缺乏材料,文章就会言之无物,缺乏感染力。但在写作中,却有18.6﹪的初中生及11%的高中生因缺乏写作材料而害怕写作文。(表3)

尽管大部分同学写作文时有材料可写,但据调查,有12.5﹪的初中生和18.5﹪的高中生写作的材料是“胡编乱造”;21.4﹪的初中生和36.9﹪的高中生写作材料是从范文或作文选中获得;只有66.1﹪的初中生和44.6﹪的高中生的写作材料是源于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见表4)

表4 学生作文材料来源统计表

综上所述,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思维不开阔、缺乏创新、表达能力欠缺、缺乏素材等问题,这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一对症下药。

四、不重视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向学生反馈问题的手段,也是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但在农村中学,许多老师及学生都认为这纯粹是老师的事,教师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长久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沉重的负担,而对于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来说,办公桌上两摞高高的作文本,无异于两座望而生畏的大山,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无法有效解决。但令人遗憾的是,语文教师的辛勤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每次作文本发下来后,有7.3﹪的初中生和25.3﹪的高中生只看分数,不看教师的评语,更不主动修改;69.2﹪的初中生和70.9﹪的高中生只关注教师的评语;而主动修改作文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只占5.5﹪。(见表5)这种结果,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结果也充分说明教师与学生对作文批改的作用认识不足,作文评改的地位在做作文教学中没有凸显出来。

表5 学生对待作文评改态度统计表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能力。学生通过反复修改就会明白作文该怎么写,从而积累经验,领悟写文章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4]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看到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但只要我们对症下药,重建作文教学生态,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教师和学生行之有效的作文道路,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一定会柳暗花明。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旧城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篇12

一、现存问题

旧城区更新改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我国的旧城区更新改造主要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1改造成本较高,改造资金难以兑现

伴随着旧城区更新改造工作的大规模进行,改造资金的合理来源和有效运作是保证旧城区更新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对于具体改造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旧城区中的公共设施的改造和私人拥有房产的改造,因此改造资金至少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在以往的旧城区改造项目中,很多是因为改造资金不到位或中途出现承诺改造资金不兑现等问题而改造工作被迫中断。

1.2更新改造手段单一,具体实施及管理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旧城区更新改造采取的手段和策略都较为单一,改造方式的物质化、单一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改造的深度和广度。政府部门在改造工作中常常从眼前局部利益出发,缺乏长远计划。或者只是注重前期投入,不关心建成后的运营。在旧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真正的实权部门是各级政府,作为旧城区改造业务主管部门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改造过程中主要起指导方面的作用,在遵守相关规范条文的前提下,实施中仍有较大变数。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旧城改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1.3缺乏公众参与

在我国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政府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公众参与目前基本停留在与市民谈话、进行问卷调查等较初级阶段,以社区组织为单位的参与非常少,因此未能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②目前的公众参与,走形式的多,能真正起到决策作用的很少。公众参与基本停留在社区讨论会或普通的问卷调查上,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③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公众较多的关心自身的利益,而常常忽略公共方面的利益。

二、策略分析

2.1资金来源与合理运作

在保证旧城区改造的资金来源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目前在国外旧城改造中,资金问题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政府拨款、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房地产开发补贴以及个人与企业的集资等几种较为可行的形式进行资金的合理筹备。推进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在资金不太充裕的情况下,政府的补贴和市场化的旧城区更新改造应该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旧城区由于地理位置都较好,对房地产开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开发商在赚取利润的同时,旧城区也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改造资金,从而达到房地产开发和旧城区改造共赢的局面。政府可借鉴国外在解决资金来源方面的经验,发挥自身的行政特点,在经济上实行鼓励措施,使旧城区更新改造得以顺利进行。

2.2实施管理过程中制度规范合理化

任何事物的生长和发展都会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才能保证事情的顺利进行。同样在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实施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制定一套严格的实施管理制度,才能对改造实施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合理有序的实施管理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通过专职管理部门管理土地配置、道路交通水电配套设施、旧城区环境综合治理、设计部门制定设计方案与施工部门实施、城管部门拆除卫生摊点等,相互协作的水平分工和层层相扣的垂直管理,使政府部门可以控制改造过程中每一步的进行,使旧城区居民能够了解更新改造每一个步骤的实施,从而确保改造过程的透明性。

2.3重视公民在旧城区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的作用

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城市认识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对于城市特征的掌握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旧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公众的积极参与对于实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改造过程中应积极听取公众意见,充分尊重公众的改造意愿。通过和当地居民访谈、发放调研问卷、拍照、观察、实测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当地居民对旧城区改造的使用意见以及对改善城市生活品质的具体要求,掌握当地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和居住品质的实际需求。尽管公众的积极参与不会在更新改造过程中立即产生直接效果,但对旧城区整体品质的提升将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束语

旧城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住品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方面,同时旧城区的更新改造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也是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在我国以往的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改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改造成本偏高、改造手段单一、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缺乏公众的参与等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城市旧城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被破坏,城市地区特色和城市活力缺失。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维护机制,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强化社区的管理建设,强化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调动公众参与到旧城区更新改造中的积极性,采用务实的态度和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手段进行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工作,使旧城区也同样能够满足居民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多种诉求,最终实现我们倡导的健康和谐的城市发展状态。

摘要:旧城区改造是涉及到城市的全面发展、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等学科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资金来源、实施管理、公众参与三个方面对我国旧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旧城改造,资金来源,实施管理,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谭英.北欧旧城居住区的更新与改造[J].建筑学报,1996(2):22-29.

[2]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圆筒形压力容器论文下一篇:国内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