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基本问题(共12篇)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1
大学生是同龄人群中的佼佼者, 是最积极、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 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们被认为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故此, 高校大学生党员因其数量大、学历层次较高、身份特殊而备受关注。再者, 在就业工作中大学生党员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重用, 部分大学生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 也纷纷投入到入党热的浪潮中来。为此, 我校党委十分重视大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 多次开会研究, 采取多项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本做法及经验
1、坚持有计划地发展党员
党组织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首先要体现在加强发展党员的计划性上, 只有坚持有计划地发展党员才有利于抓好党的基础建设;有利于突出重点;有利于改善结构;有利于克服集中、突击或停止发展党员等问题的出现, 从而保证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2、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
从新生入校开始, 就要求辅导员及军训教官密切观察、深入了解, 及时查看学生高考档案, 及时将新生中的优秀分子及早地选拔出来。同时与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取得电话联系, 了解学生在高中时代的思想、学习情况及奖惩情况, 做到全面了解重点考察。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三年制的特点, 要努力做好党员发展与高中阶段的培养对接, 对高中以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重点发展对象的, 经过入学一段时间的考察而合格的可以重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重点发展对象, 使他们在一年级下半学期就有可能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随后, 要把这些同学吸收到党校中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是他们明白党的基本知识、入党基本程序等。党校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 将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 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学生及早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学校党委要在学生入党前、入党中和入党后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 把党员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时为入党积极份子确定培养人, 要求入党培养人时刻做好他们的培养和考察, 多教育、多谈话、多向群众了解情况, 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了“四早”就能使二年级有一大批骨干力量, 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党的组织。
3、依据党员发展制度, 坚持标准, 使发展工作规范化, 制度化
在大学生当中发展党员, 既要做到把先进份子、学生骨干吸收到组织当中来, 又要做到依据《党章》, 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学校党委的规定, 才能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1) 团支部推优制度。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 各班团支部要和辅导员讨论入党申请人的情况, 提出推优候选人, 并提交全体团员投票表决。团支部将投票结果和团支部意见填写在统一制定的《团支部推优表》上, 辅导员和团总支书记分别签署意见后报党支部和党总支, 以便确定积极分子, 从而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中的作用。
(2) 确定积极分子培养人制度。每名入党申请人通过党校培训考核合格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对被确定为积极分子的同志, 党支部为其确定两名党员为入党培养人, 并要求他们经常联系, 交流思想,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加以教育。确保每位入党积极分子能够达到或基本达到组织发展标准。
(3) 谈话制度。入党积极分子提交思想汇报后, 支部看后要有党员根据其思想汇报情况与其谈话, 并做好记录。做到一般问题支部谈, 困难问题总支谈。
(4) 汇报制度。各班辅导员、团支部书记每月要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本班积极分子的表现, 以使党支部及时了解情况。此外, 对发展对象是否可以发展为预备党员, 我们还要求辅导员提供必要飞意见, 作为党支部发展党员的依据。
(5) 政审制度。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是发展党员必须履行的手续之一, 是保证发展新党员的一个重要环节, 凡不经过政审或政审不清的, 坚决不发发展入党。
(6) 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制度。在发展对象所在班级和支部有针对性的选取党内外群众进行座谈和个别了解相结合的方法, 了解发展对象的真实想法、群众基础、学习状况和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况。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要立即整理归纳梳理, 对群众反映不好的发展对象不予发展或延长考察培养期。
(7) 公示制度。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 加强群众监督, 把党员的条件、标准、发展程序及发展对象名单等及时向群众公示, 增强党员发展的透明度, 避免少数人关起门来够党员发展和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8) 建立健全入党材料归档制度。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政审材料、党的基础知识培训考试成绩、《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团组织推荐材料等, 并将这些材料装入档案。
4、加强机构建设, 为党员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机构健全是做好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基础。要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 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政治辅导员和高质量的政工干部队伍。因此, 要把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放在首位。配齐配强学生党支部成员。每个支部都配齐了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特别是在对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上, 坚持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大、作风正派、热心党务工作的同志担任, 以确保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 我校还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 还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带一个班, 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党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认真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 从而更进一步发挥新党员的骨干作用
我们认为对入党后的预备党员的管理工作不能放松, 不是“手续一办就撒手”, 而是手续一办, 党员教育工作紧跟其后。在这里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二是抓党员标准教育, 三是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 四是定期考察, 通过教育和考察, 使我们发展的预备党员均能按期转正。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违纪、违法等不合格的党员。
二、高职高专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 认知能力, 思想境界较低
高职高专虽然也在大学行列, 学生也是大学生, 但学生的整体素质, 认知能力, 思想境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区别, 又加上在校时间短 (一般是三年) , 其培养的难度更大, 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录取层次是专科二批也是最后一批, 大学生学生来自非重点高中, 还有一部分来自对口的职业中专、技校。高招录取分数较低, 思想境界不高, 整体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不能相比。随着大学的扩招, 一方面是满足了学生享受大学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导致大学生生源质量的下滑, 特别是高职高专属于最后一批录取的大专院校, 有些学校为了保证生源, 不断的下滑录取分数线, 其质量可想而知。
针对上诉情况我校强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党委、学工部多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贯彻一个理念、坚持两个抓手、突出一个特色、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同时还要求学生辅导员在工作必须具备“四心”——即事业心、责任心、爱心、精心。我们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 利用每周四晚上进行专题教育或日常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 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 突出思政教育内容、运用多种方法, 做到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解决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认知能力不强, 思想境界较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 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党员发展工作夯实了思想基础。
2、我校学生在校时间短发展学生党员数量有限, 无法把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
我校学生党员少, 比例不足在校学生的3%, 学生正式党员更少, 往往是学生预备党员一转正就面临毕业, 或出外实习, 在校的学生正式党员几乎是微乎其微。其原因是我校是专科院校, 学生入校时成绩比较低, 只有个别的是高中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我们很难在一年级发展学生党员, 大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在入校后2-3个月确定, 这样经过一年的培养, 我们在大二年的下学期才能发展。而我校学生一年级及二年级在校学习专业知识, 三年级在医院实习。由于实习医院遍布全省各地, 学生又很分散, 支部很难做好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很难做到一年有党员三年级成立党支部, 唯一可行的是我们在二年级发展学生党员后, 成立了学生党员的党小组。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在发展党员我们还做到了把学生骨干优先发展成党员, 更好的为班级和广大同学服务。再者, 我们还积极有效的把在校的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 利用他们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要求进步, 早日迈进党的大门。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我们要求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一定要按时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在实习检查期间我们要求学工部及各党总支汇同实习科下到基层走进医院, 找带教老师及实习医院领导去了解学生党员在实习中的表现, 对表现较差影响较大的学生党员将依据《党章》给予相应的处罚。
3、对学生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教育相差较大
据有关人员调查, 目前, 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 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 往往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 参加党校培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小组、《党章》学习小组等等, 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 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但大学生党员因年龄的原因, 其思想尚未完全成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 可塑性很强, 如果不重视对其继续进行严格而深入细致的培养教育工作, 他们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思想上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思想, 在实际行动中起不到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而且可能在广大同学中产生负面影响, 削弱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影响党的形象, 给支部工作带来被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决定加强对支部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充分调动支部成员积极性, 发挥支部内部党员作用, 区分开一般积极分子和重点积极分子, 对重点积极分子重点写实, 尽量杜绝写实跑粗和不切实际的现象;对发展对象的管理教育, 除坚持原来好的做法外, 坚持开展入党前系统培训, 考核合格后才能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细则》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加大在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 特别要注重在一、二年级发展优秀学生入党, 尽早成立学生党支部。为确保新党员质量, 加强学生党员管理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我们在各系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系总支委员会, 我们还在各系配备兼职组织员, 这对今后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以上就是我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和经验、现存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希望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党员的发展可以起到一点作用, 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摘要:大学生是同龄人群中的佼佼者, 是最积极、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他们被认为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 我们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就应该加强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密切观察、深入了解, 坚持标准, 使发展工作规范化, 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还要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学生党员质量。
关键词:党员发展,基本做法,基本经验,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2
无论是策略还是计划,一旦执行就必须严格执行,因为只有场外制定策略的时候你才处于相对的客观,一旦置身场内你就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执行既定的策略。每天都在行情里随机做出决定,那么你的所有以前付出的代价和交易沉淀的经验都无法帮助你,这个时候一个老手和刚入场的新手没任何区别,你以前付出的算是白费了,都是盲目和心存侥幸的。
50多点,3手,4万多,不心疼才怪,但这就是交易,习惯了就好了,退一步说自己没有亏损就很幸运。
没有什么悲剧,交易就是这样子,不属于自己的行情就不要苛求,我从来不奢望在任何行情下都能赚钱。
交易就是这样子,行情总是不断地诱惑你放弃自己的原则,放弃机会比把握机会重要得多。有的朋友一直在纠结于我经常几十点的浮盈最后扛到平推,问我为什么不落袋为安,为什么没有盈利保护。
如果你有随时被落袋为安的思想左右,那么你永远不可能扛到几十点,几个点可能就跑了,所以你绝不会面对我这样的几十点最后扛到平推的局面。
关于放弃盈利保护的问题,我现在的选择是基于我对大量数据统计概率得出的选择,(抱歉,刚接到电话要出去一下,这个问题改天再说)
本来以为下午要赚钱,一会没看盘就跳水了,这样的行情完全不属于我,没办法。这样的行情不属于我,裸单不裸单都不属于我。
赌行情方向的水平,大家都差不了太多,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谁能拿住单子。
持有盈利单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可能获取不确定的暴利,还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1、减少开仓次数降低整体资金风险;2,有效地回避资金大幅度回撤。
我09年上半年做RU的时候,同样的策略,连续3个礼拜没有遇到一次像样的行情,市场有时候就在考验你,当你忍受不了放弃了之后它就会以你之前设定的行情来教训你的背叛。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打算以交易为生,一定不要以为几次行情的错失而丢掉你生存的原则。
某些细节的东西只不过是为了股指而做出的一些调整,整个交易的策略从08年就这样一直这么在做,所以我从来不会因为别人说什么而对自己的交易有任何动摇,因为它是经过时间验证的。
你说中了,我还没开仓,这样的交易日也遇到很多次,感觉不好当天就休息了,没有什么损失。
明天开始盘中不亮单了,想想也是,交易本来就是玩概率游戏,一旦盘中开始比较单子,多少心怀期待,或多或少显得浮躁。
事实上,这几天证明,我们大家对于行情整体走势的判断都没有太多问题,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这几天缺乏的就是行情,坚持住自己的原则,一旦行情来了,收获的时候就到了。15点以后很难出大行情,十几分跟零几分平没什么关系。
为了抓住10万盈利级别的行情,你就必须学会放弃1-2万级别的行情。如果你认为10万级别的行情太少了,而1-2万级别的行情很多,那么你就去抓1-2万级别的行情,对10万级别的行情就不要带有奢望,“原则”没有什么优劣好坏,只有恪守的程度。
你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有1-2万级别行情的时候你能抓到,有10万级别行情的时候你也能抓到,高估低渣。
这是一种不成熟的思维,追求完美在心理学上一种疾病:精神紊乱症。一些废话,收盘了多出去走走,别在电脑前的时间太长了,88 1月21日 今天的行情不错,但跟我无关,最后一笔平推也被秒
明天过年去了,谁还有心思做交易。给自己放松一下,这几天不会想任何跟期货有关的事。我3047.8开的,扛半天,今天看来逃不过平推的宿命。
我的交易就这样做的,每天按部就班而已,没什么值得佩服的。
一两次个案说明不了任何事情,有时候止损完或者平推完就朝有利的方向走,也仅在1-2个点之间,交易中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
为什么要坚持一致性?很大一部分就在于这样你这样做之后不会永远站在不利的点位上,有利的时候也有不利的时候,相互可以抵消,盈利主要依赖于整个策略的状况,如果随机交易,运气不属于你的时候,可能连续都站在最差的点位上。
2月10日 单独看待某几个交易日,谁也逃不掉运气的摆布,但从长远来看,恪守自己的一致策略,好运和坏运整体上可以中和掉,盈利取决于策略的有效性。如果在2点以后平推了一般不会开仓了,如果2点之前有可能开。
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合,但总有适合的,以前我做橡胶也是这么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是交易中很关键的。这样的策略做白糖肯定不适合。关于平推 我一般开仓后很少会盯着盘面,隔一段时间看一下,一般大概20点左右就会平推,但因为不是时刻盯着盘面,所以有时候并不一定很精确。
回到昨天的话题,昨天运气站在我这边,1个点的误差让我获利,而今天我就站在运气不利的一侧,止损完没多久行情就开始涨,3个点误差而已。
但这就是交易,谁也控制不了。
一般10点过后看走势就差不多知道了,当然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不是绝对的。之前至少有3次扫完我的单子就朝原本开仓的方向走,运气就是这样不靠谱。
平推而已,能损失什么呢,无非就是手续费。管他什么问题,我已经设好平推,不会再新开了。
就像止损一样,给自己设一个平推幅度,当浮盈达到这个幅度的时候就把止损价设到开仓价上,目的是为了在追求不确定利润的时候保护本金。
不要一有浮盈就去平推,行情运行需要空间。从不关心我交易合约以外的事情。
艾琳歆,你是固定幅度的止损吗?固定止损平推是在严格限制交易次数的条件下才有作用,交易次数没有控制的情况下平推没有任何意义。
开仓活像赌博,就单独几次交易来说,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交易次数多了具有概率上的优势。
2笔止损,今天休息,无论有什么行情都跟我无关。请问艾MM是看1分钟的K线还是3分钟的K线?我想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谢谢!1K 被洗出来了,今天到此为止,不再开仓了。今天天气不错,出去逛逛。
既然决定了10点后才开仓,何必提前看盘了,行情的反复震动是最拨动心弦的东西,能少看就尽量少看。
就单次交易而言,其实我们都是在赌,谁也高明不了谁,看运气了。
止某些习惯有概率上的优势,但这是要在发生很多次的前提下才起作用。看吧,刚说完损了
第一笔止损 第二笔设好平推外出,收盘前再回来看看,没必要盯盘。
艾MM能说说在止损幅度设置上的心得吗? 艾: 固定的10个点,需要什么心得?
只有存在顶和低的概念时,你才会认为我有时在抄底摸顶,有时又在回避顶和低,其实,我的交易中根本没有顶和低的概念。
比如商品和股指上 止损幅度的设置怎么才算适应现阶段走势 太小止损频繁 太大利润降低甚至小亏...自己去统计 依据自己的开仓习惯 看看大部分时间多少个点能证明自己的开仓错了
把我洗出来就开始下跌了,做交易就是这样,外出了,大家也多出去走走,别太久待在电脑前。
请问艾MM,盈利到多少就设置平推?20点,软件没法自动执行,我又不是一直盯着盘,偶尔看看盘,差不多就设上,所以一般不会是严格的20点,有时候多2-3点有时候少2-3点。
今天一直没有开多的想法,到下午2点我就不会开仓了,无论有没有机会。昨晚没休息好,关电脑休息去,88 3220开的空,你的位置比我好很多,这是我的交易习惯要付出的一部分代价,我永远不会一开盘就进去。
今天应该安全了,出去逛逛,大家也没必要时刻盯着盘,会影响操作。
对我来说只要设了平推我就视为安全的单子 至于能不能赚钱那不是我能左右的 一个朋友说的,和大家共勉。
“绝大部分时候,你设计的开仓时机一定会出现的,你缺的是耐心,而不是策略,更不是技术。”
10点之前我根本没有方向感,但10.20过后,我想大部分做过一段时间交易的人都倾向于做空吧,你看看1分K走势图
这么多被平推的?我第一单也平推了,本来以为今天空头走势很明确。
艾妹妹你每天判断方向参考日线或者其他级别的k线吗?一般不会,只看当日K线
请问艾妹妹,有没有碰到一天都没机会下单的时候?没有 我开仓从来没有明确的信号 在我预计的时间段找一个我能接受的价位,仅此而已
在交易市场,最不可能追求到的东西就是“完美交易”,只要资金权益在自己的心里结算周期内能增长,能糊口就行了。
除非行情走势很明显,我一般不追单。
运气是交易的一部分,有时候洗完单子就朝原来的方向走,一个点都不差,有时候因为1-2个点的差别最终受益,事实上,如果交易时间很长,这两者基本上能抵消。我没有特别惨痛的亏损记忆,最开始交过一些学费,但那都是在计划范围内的。
止损的设置除了考虑品种平常的波动外,还要考虑你的开仓习惯,如果喜欢追单,止损就大一些,喜欢回调开仓止损就小一些
光荣地两次止损,看看商品有没有机会,我的商品账户很久没管了。这样的行情在我的交易策略里的唯一处理方式就是2次止损,没有别的结果。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3
在亲历学校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阅卷、分析和研讨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基础知识与开放性问题的得分率呈现出高低背离的趋势,且差距较大。分析发现,学校大部分学生双基扎实,但对图表式、对话式等开放性试题失分较多。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学中学生缺乏“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一、“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分析
仔细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并辅之于学生访谈、教师研讨,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数学思考的方法缺失
从抽样出的100张试卷的分析结果看,开放性试题得分率为70%,明显低于基础填空题。学生对于类似发现规律、归纳结论的题目,很难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如这样一道填空题:小红用小棒搭房子,她搭3间房子用13根小棒。照这样搭下去,搭10间房子要用( )根小棒;搭n间房子要用( )根小棒。学生失分较多。
(二)意义建构的过程模糊
抽样分析发现,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模糊,如这样一道图形题:照样子,画图解释算式的意思(如图1)。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缺少经历意义建构的过程。试题要求学生画图表示×,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画,只画出了结果,也有的只画了单位“1”的。
图1
(三)图形观察的空间观念薄弱
针对图表式开放题,很多学生题意理解不到位。如这样一道题目:在下面正方形中各画一个学过的图形,使它的面积正好等于正方形的一半(见图2)。学生画出的图形类型相同,也有部分学生画出的是一个组合图形,原因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之间关系不够熟悉,缺少转化经验。例如平行四边形。
图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才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教师是“眼中有物而无人”,知识强于活动,结果优于过程,更多地关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围绕“双基”开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扎实的,但往往会让解题经验替代了学生的学习经验,表现在测试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对于图表式、对话式的试题及开放性问题失分率较高。
二、 “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
教师要想从“眼中有物”转化为“眼中有人”,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就要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明晰教材的内涵,用好教材,才能积极探索“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策略。
(一)对接生活——在经历生活数学中积累实践性经验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在上小学之前,他们已经遇到过许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例如,跟父母去超市购买物品,在生活中看到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知道什么时候播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的电脑等,这些活动为他们建立数量和几何形体等初步观念提供了经验,尽管这些经验是不系统的、非纯数学的,甚至是模棱两可的。对此,教师就要把握学生认知的起点,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对学生头脑中的日常数学经验进行数学化提升,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才能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数学经验。
翻阅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认识物体和图形、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等数学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认知起点,借助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逐渐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以“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为例,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是几何图形学习的起始课。有教师在教学时,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喜羊羊”带来的百宝箱,并出示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第一个环节,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揭示概念。第二个环节,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认一认,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让学生亲自去摸一摸,加深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第三个环节,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从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通过三个环节的活动,从观察实物图揭示概念模型图到形成表象,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二)自主探索——在经历体悟数学中积累探究性经验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数学体悟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创设自主探索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亲历探究性活动,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在进一步体验、感悟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强调对学生获得经验的回顾梳理,通过归纳、概括和总结等方式,让新经验自主建构于原有经验体系中,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如像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运算定律等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到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例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植树问题(两端都种)这一课时,首先出示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两端都栽,可以怎样植?并让学生把想法用线段图和表格以板书的形式表示出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规律:“两端都栽”的时候,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并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从植树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及时地将线段图上点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加以总结,为解决多样化的类似数学问题奠定基础。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拓宽思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三)动手操作——在经历综合数学中积累活动性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册都设置了“综合与实践”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随机摸球、统计、地面拼图等综合性较强的内容,都要求学生以多种经验参与其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四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笔者做了以下改编:
1.创编例题,选择趣味内容作为统计教学的材料。教学时,笔者选择中国在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上的奖牌数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两届奖牌数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从中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2.动手实践,探究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在初步认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比较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的优缺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图分析能力。
3.展望前景,感受统计知识的趣味性。学生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及绘制好复式条形统计图之后,笔者提出问题:根据中国队在前两届奥运会的表现情况,你们认为2016年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会怎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统计的趣味性。
上述统计教学中,教师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提取信息、解释问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经验积累中掌握统计的知识与技能,思维获得了较好的训练。
(四)交流反思——在经历思维数学中积累方法性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预测结果、探究成因,而学生思考的活动经验是通过分析、归纳等获得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猜测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积累和提升策略性与方法性经验。
例如,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分两步新授教学。
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第二步,观察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外在形式,在学生举出大量例证的基础上合情推理,归纳、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教学过程指向如何思考这一核心,学生的经验生成是在思维层面进行的,通过举例、合情推理等,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有序思考、推进思考等,有效积累猜想、探究等方法性活动经验。
(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中心小学 314400
医院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一、医院基本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对基本建设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过去, 医院的医疗大楼建设大多是由国家无偿拨入资金, 医院只负责一些简单的维修, 所需的资金不多, 专业性要求也不高。因此医院领导对基本建设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管理不到位, 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监督不力, 赏罚不明。导致基建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疏于防范, 容易被不良施工队混水摸鱼, 抬高工程造价, 给医院造成重大损失。
2、成本意识淡薄, 盲目立项, 不注重基本建设项目的效益性
医院既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也是一个福利性的事业单位, 国家对其实行的是差额预算管理, 每年都可以按惯例得到一笔正常的差额预算拨款。对于其重大的基本建设项目通常也会获得相当部分的财政专项拨款, 这使得医院管理者缺乏经营的风险意识。加上医院的成本核算均未将房屋的折旧列进成本核算范围, 导致医院上下成本意识淡薄, 盲目立项, 抢病房, 争装修, 不注重基本建设项目的效益性。在工程项目立项前, 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严格的成本收入测算、全面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投资建议书内容不实, 主观随意性很大。为了抢占先机, 分享医疗保险改革的成就, 部分项目, 龙其是旧病房改造更新项目, 未经相关部门集体讨论就匆忙上马, 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时有发生, 导致项目失控, 费用大增。如在项目立项时, 只考虑医务人员的工作需求, 忽视了消防、水电等的配套改造, 尤其是医院的感控要求, 导致工程峻工验收不合格, 必须重新进行整改, 甚至于推倒重来, 给医院造成重大损失, 严重浪费了国家的公共卫生资源。
3、不重视基本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 导致设计方案质量欠佳, 项目的规模失控
设计费相对整个基本建设工程来说, 是很小的一部分, 而且专业性很强。因此大多数医院对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并不重视, 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这导致一些设计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时没有责任感, 设计很随意, 设计方案质量欠佳, 问题很多:对建设项目的现场不熟悉, 设计图与项目的现场不一致, 尤其是外地的设计公司这个问题普遍存在;考虑的内容不全面, 只考虑到项目的美观, 忘记了实际施工的场地限制;水电等配套设施装机容量与项目实际需求不符等等;更有甚者, 干脆直接借用别的工程的设计方案来应付。设计方案不优化, 必然会引起一大堆的现场签证, 无法控制项目的规模。
4、招投标制度不健全, 运作不规范
目前, 医院的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制订得比较粗, 只有针对基本建设项目整个项目的招投标制度, 没有针对基本建设各个环节设立的招投标制度及实施细则, 而基建项目实际的招投标工作是按基本建设各个环节进行的, 每个环节的招标内容和要求都不一样, 导致医院对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 运作不规范。加上奖惩条例的缺失, 投标方缺乏责任心, 有的工程项目竞标书的清单价格前后不一, 漏项较多, 甚至连施工组织方案也没有。从而导致招投标效果不佳, 达不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另外, 由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勘探、设计、监理等占总投资比例较少, 相当多医院未将其列入招投标的范围。
5、合同协议签订不规范
合同协议签订比较随意。有的是边施工边签合同;有的则未经认真复核, 即签字了事。导致合同内容不全, 工程的进度、质量、结算方式不明确,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 甚至合同与招标结果不一致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严谨的合同协议签订不仅达不到约束对方的行为的目的, 反而会引起结算时纠纷不断, 对己不利。
6、工程管理松懈, 工程监理监控不力
对于投资规模较大的基建工程, 医院一般委托监理单位进行施工管理。但由于医院对监理单位监督不到位, 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对相应的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约束和控制, 导致有些工程的监理人员没有责任心, 不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对进场的建筑材料不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隐蔽工程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全;对施工的质量漠不关心, 以至于有的工程尚未竣工验收就已出现质量问题;对施工方的要求有求必应, 随意签发变更签证, 有的竟然是合同上已包含的项目, 施工方只不过是将其分解出来而矣, 也照签不误。导致施工管理混乱, 工程监理形同虚设, 发挥不了工程监理应有的作用。
7、对外部审计监控不力, 导致工程价格虚高
一方面部分医院的基建工程完工后, 一般全权由外部审计负责审核, 医院对其审核情况不再过问, 也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制约外部审计的审计行为;另一方面医院的基建工程由于工期长、结构复杂、签证很多等原因造成外部审计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其审计的工程项目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隐蔽工程更是如此, 对合同外的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也很难做到, 尤其是施工方所采用的合同外的建筑材料大多在本市没有进行销售时, 难度更大, 但这种情况往往普遍存在。两方面原因导致了一部分不负责任的外部审计为了赶速度, 马虎了事, 没有对工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只凭有关签证和施工方的竣工图, 有时也到现场去抽查一下, 即出具审计报告, 只要施工方没有意见即可。没有正确地履行其公正、公平的审计职责, 计算出来的工程价格虚高。
二、改进基本建设管理的对策
1、领导重视, 落实经济责任制
首先医院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已迫在眉捷, 充分重视和促进基本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健全基建工程的内部控制制度, 落实经济责任制, 明确每个科室、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 充分调动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 堵塞管理上的漏洞,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增强成本意识, 实行全成本核算责任制, 提高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严格执行基建项目立项的报批规定, 在工程项目立项前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 严格成本收入测算, 全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编制出内容详实、方案可行的项目投资建议书, 并经相关部门集体讨论后方可进行立项。实行全成本核算, 将房屋建造和装修的费用以折旧的形式列进医疗成本范畴, 并落实成本核算责任制, 按“谁受益, 谁承担”的原则将房屋建筑物的成本以折旧的形式分摊到成本科室, 并与绩效考核结合在一起。促使医院上下增强成本意识, 从源头上解决医院盲目立项、不注重基本建设项目效益性的问题, 提高基本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3、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的管理工作, 控制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费用
据统计, 1%的设计成本将控制住75%的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费用。因此要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的管理工作, 强化对设计方的资质审查, 尤其要注意对外地设计机构的调研, 以确保设计方案的优质和可行。同时将经济责任制列入设计合同的范围, 并明确实施规则。节约的, 按节约比例奖励;引起重大损失的, 同样按损失的比例赔偿。从根本上增强设计方对责任的考核, 促使设计方的设计方案不断优化, 控制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规模。
4、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 进一步规范运作方式
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 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招投标的实施细则, 包括招投标的范围、竞争书的编制原则和内容。按经济责任制原则对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制定出相对应的奖惩措施, 并将其列入招投标的条件, 以制约投标方的行为, 使医院的招投标工作真正起到控制成本、降低费用的目的。例如对于中标竟价书价格不一的, 以最低价结算;漏项的, 结算时不予计算等等。
5、强化合同的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合同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约束作用
合同一旦签订, 就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要强化合同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核:内容是否齐全, 是否包括了工程变更的条件及程序, 奖惩条例是否写进合同;工程的进度、质量、结算方式是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对等;合同内容与招标结果是否一致等等。然后要及时与对方签订合同, 用合同来约束对方的行为, 进而达到控制成本, 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
6、建立和健全施工过程的管理制度, 规范监理行为,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建立和健全施工过程的管理制度, 制定出相应的奖罚条例和实施细则, 增强工程监理的责任心, 促使其认真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其工程监理的巨大作用。同时聘请外部审计对工程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 严堵施工管理的漏洞, 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7、加强对外部审计的监控力度, 确保工程的审计质量
建立与完善外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制度, 按经济责任制原则制定出相应的奖惩制度, 加强外部审计的工作责任心。医院在委托外部审计的同时, 医院内部审计也要全程跟进、配合, 外部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须经过内审部门的严格复核同意后, 方可成为结算付款的依据。必要时, 可聘请另一家外部审计进行第二次审计, 以确保医院的利益不受损失, 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牛王:医院基建审计问题浅析[J].会计之友, 2009 (20) .
[2]吴云红:浅议医院工程的全程造价控制[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2) .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5
1、从选举结果来看,基本上是按照“精干、高效、德才兼备”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完成的这40个村的村级党支部的换届选举所选举产生的支部书记,同上届比调整了23个,支委班子减少了14人;文化素质明显得到提高,中专、高中以上的占14名,占35%;年龄结构进一步降低,45岁以下的有25名,占62.5%;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明显增多,比例达到40%,如陈义强、潘立云、田健等;新选进了4名年轻、能干的女党员进班子,调整了支委性别比例,女干部增多了。
2、从选举过程来看,一是认真搞好走访调查工作,摸清情况,主要是采取党政负责人分片包干的办法,对各村的党员、组长及部分群众代表,广泛听取意见,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再碰头汇报;二是认真搞好民主推荐和考察工作,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办法,结合调查情况,确定正式候选人,然后提名交村党支部选举;三是依法依规实施选举,发扬民主,坚持差额选举,公开、公平、公正,并明确了到会需符合的法定人数及将选举结果及时进行了公布。
3、从选举成效来看,主要有认真解决了一些重点村、难点村的遗留问题,如双马、屯下、八角等村的财务管理混乱问题;马桥、古城等村的班子问题;合德、杨梓等村班子思想状态问题;另外还做好了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参加选举的问题。
4、从未选举的两个村(光荣、八角)来看,这两个村的群众基础是全镇历年来都比较好的村,无论是班子建设还是工作都是相当突出,且有光荣村还在6月21日之前完成了农业税任务,只是目前因为现任支部书记有某些原因未能正常进行选举,但在下半里,一定会很顺利、很正常地完成这项工作。
总之,我镇的换届选举是相当成功的,也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同时几个比较突出的成效是:新老班子的交接比较平稳、正常;班子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群众对支部的换届选举参加热情进一步得到提升,对村工作的拥护力进一步得到增强;选举的程序进一步得到规范,党员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支委班子人员比上届减少了14人,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负担。这些具体表现在是有19个村的农业税能迅速在5天内完成,“双抢”、抗旱等工作都能很出色地完成。虽然我镇的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较好地完成了40个村,但也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⑴村支部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部分党员思想陈旧、还有一部分支委班子成员工作保守,不适应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求,思路不开阔,方法无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年青党员同志的培养和发展力度不够,造成有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年轻有为的党员不愿担任村干部,原因是外出务工为养家糊口,在家带领群众致富太难,党性不是很强。
⑵仍有部分村党支部党员派性严重,很大一部分群众对村委换届选举的意义认识不是很高,造成不能真正实现镇党委选准配强支部班子的意图,致使工作有些被动,如光荣村的选举就面临着这种状况。
⑶中等、差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40%以上存在“等、靠”的思想,思想上不是很稳定,再加上村级经济存在极端困难的局面,工资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工作积极性不高,这是当前一个极其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⑷真正能发挥带动人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太少。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6
关键词: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问题;对策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稳定发展对于稳定我国社会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巩固农业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农业基本项目的投资力度,建设发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为农产品的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在农业基本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发展,巩固农业发展的基础,促进农民增收,稳定我国社会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权大于法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相当多的单位领导无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的单位领导甚至错误地认为领导就是一级政府,就是政府机关的法人代表。这样就导致他们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中一手遮天,违反招投标程序,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大包大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变更招标人,对招投标事项进行主管决断的现象发生。
(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机制尚不健全
在我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明确指出:“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辖区内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尽管《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对各省区农业基本项目招投标管理部门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具体由哪些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行驶具体的管辖权却并不明确,这样就导致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出现多头管理的状况。这种多头管理的状况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各行政部门的专业管理水平,提升招投标管理的质量,但是在进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发出的声音却各不相同,各农业行政部门之间常常出现分歧和矛盾,这样就导致基层单位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无法落实,农业基本建设项目难以按时开工建设的事情发生。同时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有的农业行政部门大权独揽,从而导致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垄断现象,这种缺乏监督的垄断现象,也会导致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出现质量问题。
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有的地区和单位因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资金不到位,资金严重匮乏,因此在编制标底与进行预算定额时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实施,初涉批准投资额常常高出标底价相当多。在标的编制的过程中,还存在标底编制单位资质不足,无标的编制专家,预设多重限制条件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编制出来的标的严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并最终导致编织出来的标的缺少参考价值。
(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人的資质审查缺乏规范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在自行招标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编制招标文件与组织评标能力,如果不具备上述能力则需要施行代理招标方式进行招标。在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对于招标人是否具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招标资格是由国家相关单位审核和认证,只有取得相关资质后才能进行招标工作。但是,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过程中,由于招标单位占据着市场选择的主动权,因此常常出现招标人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况下自相招标的状况。在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甚至在没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或者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公开招标,并要求投标单位在投标的过程中自带资金,这样就严重违背了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原则,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有的甚至还会导致经济事件发生。
在投标人投标的过程中,有的投标人不具备或者假借他人的法人资格参与到投标当中,在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完成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能力较弱或者根本不具备完成能力,有的投标人近几年来履约状况较差,其所派负责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工程师在职务、职称、资历以及类似工程方面的业绩均和投标工程相差甚远,难以满足国家关于投标人的规定或者招标文件的要求,还有的投标人利用本地关系或者勾结招标人篡改标书等现象发生。
(四)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专家评审制度尚不健全
在专家评审过程中,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委组成严重违背国家相关规定。在招投标过程中,评为不是严格按照要求从专家库中进行抽取,而是采取指定专家或者地方行政领导以及监督人员的方式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主要行政领导全部是专家评委会成员的现象,这样就严重违反了国家规定。除此之外,还存在专家评审委员会中部分评为违反国家规定评标的现象,在评标过程中,有的评委不能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有的甚至私下接受投标人的贿赂,这样就使得评标活动带有相当强的倾向性,估计倾向于有意向性投标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评委在评标的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即使评标分数已经统计完成,仍然会采取调整分值的方法重新进行分数统计,直到达到自己的要求为止。
(五)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自律机制尚不健全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7
1 自然概况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北部, 东经118°20′36″~119°14′46″, 北纬40°40′18″~41°22′52″。为中低山丘陵河谷地貌, 海拔316~1713m。属大陆性中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区, 年均温度6~9℃, ≥10℃积温3000℃-3400℃, 无霜期天120~150天, 年降水量550~625mm。全县总面积3291km2, 其中耕地面积53923hm2, 主栽农作物为玉米、水稻和杂粮, 是河北省粮食生产大县之一。
2 耕地土壤的主要问题
2.1 农田灌溉水平很低
平泉县农田灌溉条件分为保灌、可灌、能灌和无灌四种类型 (表1) 。其中保灌农田, 主要分布于北五十家子、平房、黄土梁子等乡镇, 老哈河沿岸, 为灌溉水田, 其它为设施农用地, 占总耕地面积的1.33%。可灌农田为水浇地, 仅占1.68%, 主要分布于南五十家子镇和小寺沟镇的平坦河流阶地上, 一般情况下可以灌溉。能灌的农田, 目前为旱地, 靠近河流, 有灌溉水源, 地形平坦, 可以发展灌溉, 面积占12.56%。无灌农田, 为旱地, 并且下不具备发展灌溉的条件。这类耕地占84.43%, 广泛分布于全县各乡镇。
2.2 土壤存在障碍层次
平泉县土壤障碍层次主要有3种 (表2) , 即砂砾层、潜育层和盐化层。
土体中存在砂砾层的耕地面积950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1.76%, 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子镇、毛兰沟乡、卧龙镇、平泉镇、七沟镇。砂砾层由粗砂、砾石或卵石组成, 出现在距地表30~50cm, 厚度多大于50cm。砂砾层严重漏水漏肥, 体砂砾还影响作物根系发育, 且难以改造。
分布于黄土梁子镇的河流低阶地上, 土壤类型为湿潮土, 地下水高于1m的耕地, 土体下部为地下水饱和, 存在蓝灰色还原层。
盐积层主要分布在北五十家子镇和南五十家子镇的河流低阶地上, 土壤类型为轻度盐化潮土, 地表有盐霜或盐结皮, 土壤表层含盐量0.1~0.3%, 影响出苗和作物产量。
2.3 不良的土壤质地
平泉县土壤质地分为五种 (表3) , 其中耕作性能较好的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占绝大部分, 尚有砂质土和2.73%重壤质土。
砂质土面积583, 占耕地总面积的1.08%, 主要分布于毛兰沟、卧龙、平泉、小寺沟、松树台等乡镇, 为洪、冲积母质土壤, 保水保肥性能差, 易发生干旱。
重壤质土面积1474, 占耕地总面积的2.73%, 主要分布于东部的平房、榆树林子、毛兰沟、台头山、杨树岭、松树台、小寺沟、党坝等乡镇, 为山丘坡麓地貌, 红黄土母质。土壤质地粘重, 不易耕作。
2.4 浅薄土层
平泉县耕地土层厚度划分为深厚层、厚层、中层和薄层 (表4) , 其中深厚层、厚层占耕地总面积的78.47%, 中层和薄层各占9.91%和11.62%。
薄层土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的山丘坡地上, 地表坡度较大, 土壤侵蚀较重, 耕作层一般12cm左右, 并且多含石砾, 农作物产量很低。
2.5 地面坡度较大的耕地
据平泉县耕地坡度分级统计表 (表5) , 全县的耕地有4382hm2坡度大于10度, 约占总面积的8.13%, 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的山丘坡地中下部。由于地表坡度较大, 土壤跑水跑肥, 并且不便于机械作业。
2.6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均衡
根据2006年采样测试的结果 (表6) , 平泉县土壤有机质平均18.362g/kg, 全氮1.0726g/kg, 有效磷20.765mg/kg, 速效钾136.68mg/kg。有机质、全氮含量均为较低水平, 变异较小;有效磷为中等水平, 变异很大;只有速效钾为较高水平, 但变异也比较大。
1) 有机质。据平泉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面积统计 (表7) , 占总面积77.86%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中等以下水平。由于有机质含量低, 致使土壤理化性状差, 蓄水保肥能力低, 严重影响耕地的生产能力。
2) 全氮。据平泉县土壤全氮含量分级面积统计 (表8) , 含量等级在3级以下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近97.4%。也就是说, 绝大部分耕地土壤全氮含量为中等及中等以下。
3) 有效磷。平泉县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分级面积统计 (表9) 表明, 平泉县土壤有效磷含量很不均衡。有45.56%的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为较高水平, 中等含量的占40.94%, 有12.98%的耕地为低磷或缺磷土壤。
4) 速效钾。据平泉县土壤速效钾含量分级面积统计结果 (表10) , 耕地的大部分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 但仍有总耕地面积7.16%的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为中等偏低水平。
3 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 为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应采取以下措施, 解决平泉县耕地土壤存在的问题。
3.1 推广旱作农业生产技术
根据平泉县现有自然条件, 即使扩大灌溉面积, 最多只能达到15.57%, 还有84.43%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也就是说整个种植业主要还是靠天吃饭。因此, 推广旱作农业生产技术, 才是平泉县种植业实现稳产高产的主要策略。根据当地条件, 应该以农艺和生物措施为主, 因地制宜地合理组合各项措施, 使各项技术优势互补, 提高对旱灾的整体抗旱能力。
3.2 消除土壤障碍层次
针对平泉县土壤的障碍层类型,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于地下水位高, 存在潜育层的地块, 可以通过开沟排水, 降低地下水位。对轻度盐化的土壤, 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来降低盐分。对于砂砾层, 有条件可以通过工程措施解决, 但是投资巨大。
3.3 改造坡耕地
为防止土壤侵蚀, 改善耕作条件, 需要采取工程措施, 对坡耕地进行改造。一般的是修筑水平梯田, 对于不适合修筑梯田的零散的较小地块, 可以挖垵、条田种植。
3.4 改良沙、粘土壤
对于沙、粘土壤, 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通过客土的方式, 也就是沙土掺粘土, 粘土掺沙土, 改变土壤的机械组成。
3.5 提升土壤有机质
提升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及生物学性状, 增加土壤的蓄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在当地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堆沤还田、种植绿肥的途径, 提升土壤有机质。除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认识, 还需要完善的土地政策。
3.6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化肥、轻有机肥, 重氮肥, 轻磷钾肥等现象, 首先应该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 示范、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充分利用测土施肥项目中建立的施肥专家咨询系统, 指导农户科学施肥。
摘要:利用最新的调查和土壤测试资料, 对平泉县耕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作比较详尽的分析。指出平泉县耕地存在灌溉水平低、障碍层次、不良的质地和质地构型、坡度大、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平衡等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8
一、基层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诊者方面
1.配药品种少了。医保参保者原来到定点医疗机构配药,凡医保目录范围的药都可配取,如苏州是1913种,其中西药1097种、中药和中成药816种,但现在只能配取599种(基本药物),少了68.69%。
2.一卡通遇上“拦路虎”。医保目录范围的药如今只能划卡结算599种基本药物,其他药由于“无货供应,不能使用”,卡用不上。参保者误以为基本药物以外的药不能报销,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3.看病更难、更贵。599种基本药物以外的药品,只能到县级及以上的医院配取。农村就诊者往返城乡之间的就诊成本增加,城区就诊者也多感不便。而且由于医院实行电子处方,就诊者丧失了选择医院或药店配方的自主权。同时,有些药品比省统一招标配送前更贵了。
(二)医疗机构方面
1.功能优势缺失。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功能、设备配置、人员编配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中心卫生院能解决难产、卫生院能解决平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接产;中心卫生院、卫生院设病床、手术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设病床、手术室,仅设康复床位;中心卫生院、卫生院除配全科医生外,还需编配必要的专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只编配全科医生。现在由于“一刀切”,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优势。
2.就诊流向逆转。由于基层用药不能满足就诊者需要,此前“配药到社区,看病到医院”,已逆转为“看病配药都得上医院”的局面。同时,由于村卫生室不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就诊者也开始流向县、乡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医疗卫生机构。
3.特色专科消失。某些专科特色明显的卫生院,如今由于“一刀切”的政策,不得不被迫停诊,乃至消失。
4.新的利益链衍生。药品由省统一招标、配送后,虽切断了基层原有的医药共谋利益链,但基层由于对中标的厂商有选择权,医药共谋又出现了一种新回扣形式。
5.补偿政策能否到位的疑惑及异变。实施药物“零差价”销售后,以前占主要收入“加成率”损失的补偿标准和渠道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困惑的问题。如能真正做到收支两条线,影响还不大,但因业务量下降影响绩效工资的担心也普遍存在。此外,集体、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也担心与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平等竞争且政府不提供补偿的生存、发展问题。因此,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出现了政策执行的异变,有的卫生院利用增挂的“医院”牌子暂不实施,有的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民营”为由,自行采购、自主定价。
(三)卫生技术队伍方面
1.从乡村医生、全科医师到专科医师,从助理执业医师到主任医师,由于乡村“一体化管理”,执行同一个目录的“处方权”,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有的医生为规避风险,对于需手术患者宁转不收。
2.下社区的专家受《目录》限制,开了处方却配不出药,起不到专家下社区的真正作用。
3.基层医务人员普遍担心业务量下降,影响绩效工资。
4.年青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人心浮动,流动性隐患加大。
二、对基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目录》使用的宣传与引导
针对基层对《目录》了解不足的情况,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同时,要以卫生部制订的《临床路径》、《临床诊疗规范》、《应用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等为依据,指导患者科学用药,纠正不合理用药,甚至误导用药的惯性行为。
(二)针对不同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不同的《目录》
由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院等三类基层医疗机构功能不同、承担任务不同,宜实行不同的《目录》。而且由于经济发展,人口激增,需求提高,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农村中心卫生院实际上已经发展成医院,也宜参照医院的《目录》。
(三)加强《目录》与医保目录的有机衔接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与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但在实施中只是将《目录》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而未解决医保范围内的其他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配送、不使用的矛盾。因此,应确保《目录》与医保目录的协调一致,至少与医保的甲类目录相一致。
而且,在专科特殊用药上,《意见》提出“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但江苏省迟迟没有出台相应的办法,对患者的专科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政府部门应抓紧调研,制定适应专科需求与发展的办法。
(四)医疗机构探索开放以配药为主的方便门诊
方便门诊不收挂号费、不作理化检查、不作诊断,主要是对已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患者,根据医嘱本对《目录》以外的处方药处方、配药,以分散就诊人流,方便患者。
(五)政府对药品“零差价”的补偿应及时兑现
对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真正实施“收支两条线”,全额预算管理,自然不必单独列项补偿。而对集体或民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的“加成率”给予足额补偿。
(六)对“一手托两家”的探索
“一手托两家”就是要兼顾需方与供方两方面。形式上,一种可全部补给需方,如提供保险金,通过购买医疗卫生服务间接补供方;另一种可全部补给供方,如全额预算管理,通过直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间接补需方;再就是两者兼而有之,实际是一种此长彼消的机制。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9
1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基本药物可及性
基本药物可及性主要体现在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以及基本药物筹资四个方面。
1.1.1 基本药物遴选
基本药物的核心目标人群应是中低收入者。从经济学上分析, 基本药物的绝对效用可能低于一些昂贵药, 但应该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用。因此, 基本药物的遴选应充分考虑药品的安全、疗效和治疗成本。WHO早期基本药物遴选也主要依据专家经验进行, 直到2000年, WHO正式启动了药品的循证遴选, 强调药品成本比较, 是治疗成本的比较, 而非药物单价等所有证据的综合意见[1]。2002年WHO发布了“申请纳入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 (EML) 的标准评价程序”, 首次提出要评价基本药物的比较疗效、安全性和成本效果, 自此, WHO EML真正进入了循证遴选与调整。
1.1.2 基本药物生产
基本药物生产核心目标就是要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和持续稳定的供应, 在此基础上, 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现有招标模式下, 药品质量和价格的博弈中, 由于药品质量没有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和体系, 药品价格成为决定招标成败的关键因素, 接近甚至低于药品生产成本的招标价格屡见不鲜, 中标企业为确保利润可能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替代投料、掺杂使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甚至有的企业因无利可图而不生产基本药物。由此造成基本药物药效降低、质量低劣或供应不及时。同时, 价低者不仅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 最终也将阻碍医药研发的进步。
1.1.3 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 各省基本做到了以省为单位、统一挂网、竞价议价相结合、合理选择配送商、重新划分质量和价格权重等。但由于没有全国统一、具体的招标采购、配送细则和配套文件, 各地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配送形式、方法、规则各异。
1.1.4 基本药物筹资
基本药物筹资包括政府对基本药物15%的差价补偿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其业务经费的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能否顺利实施, 取决于能否建立长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配套补偿机制, 各省也积极开展了相关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目前, 根据基本药物补偿机制进行分类, 各地基本药物补偿模式主要分为四类, 即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模式、多种渠道与多头补偿的补偿模式、以奖代补的补偿模式和政府全额补贴[2]。基本药物第一轮采购周转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新农合等医保基金垫付、银行垫付三种方式。这些探索与实践为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但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各地财力参差不齐、部分地区政策和经费落实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导致财政无力足额补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营出现困难, 基本药物的可及性难以保障。
1.2 基本药物质量保证体系
鼓励和引导使用基本药物, 不等于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是低水平重复, 加强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监管是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在我国, 企业自身质量保证体系、行政监督和法定技术监督质量保证体系构成了基本药物质量保证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基本药物招标采购、配送等许多环节还处于探索阶段, 招标过程中出现的“唯低价是取”导致药品生产、配送企业压缩成本, 生产和配送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大打折扣, 给基本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带来严重危害, 也给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1.3 合理选择与使用基本药物
为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基层部分) 》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基层部分) 》, 并要求各地做好培训和推广工作, 提升医师、药师的用药知识与药物治疗水平, 最终目标是促进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首先, 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基本药物绝对效用低、成本-效用高的特点决定了居民选择基本药物的过程实际是对绝对效用和成本-效用的权衡过程。在中低收入者群体中, 由于缺乏对基本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的了解和信任, 加之对自身健康的渴望, 居民往往过分倾向于选择新药和昂贵药。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目录不熟悉, 也不习惯处方基本药物。其次, 在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 受不良风气和利益的驱动, 医师处方时往往会选择价格相对较贵的非基本药物, 导致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率不高。
1.4 基本药物监测与评价
基本药物监测与评价涉及基本药物生产、招标采购、配送、配备使用、报销及补偿等各个环节。常规监测方面, 2010年2月卫生部借助国际合作项目资金支持, 在东、中、西部13个省份抽样设立了65个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监测点。同年9月, 监测范围扩大到18个省的80个监测点, 先后制定了3版基本药物制度监测指标, 为全面掌握各地工作动态, 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系统研究方面,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颁布后, 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较少[3]。国内现有对基本药物可获得性、价格及可负担性方面的系统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际相关评价研究的基础上, 依托2004版基本药物目录而开展的, 许多研究方法为今后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上的参考。
2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2.1 引入药物经济学原理和指标, 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级增补目录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 (暂行) 》规定, 2012年将完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09年版) 的第一次调整。在药物遴选时应严格制定入选标准, 药品生产企业要提供《基本药物目录》候选药品的药物经济学报告, 要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 对药物治疗成本进行分析, 科学的评价药物成本-效用, 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国家对各省增补药物目录也应从药物经济学方面进行严格审核, 从而最终确定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次, 各省在制定增补目录时, 要注意与新农合用药目录相衔接, 避免引发公众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
2.2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办法, 保障基本药物质量与稳定供应
招标规则中, 应综合考虑药品质量、价格、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因素, 加大质量权重, 降低价格权重, 加快建立基本药物优质优价制度。目前, “双信封”招标制度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首先, 应当尽快建立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市场信誉、资质认证、药品质量等要素的综合评分指标体系, 为经济技术标书投标过程提供统一、客观的标准。其次, 合理的定价是基本药物得以持续生产和流通的基础, 应当引入药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与企业规模、生产成本相结合, 积极探索设定基本药物标底价格。将中标价格与基本药物标底价格和国际参考价格相比较, 改变现有的“唯低者得”的中标模式。
2.3 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财政补贴、医保基金补贴、政府财政与公立医院分担等是药品差价补偿的主要资金来源。各地应因地制宜, 制定与本地区财政状况、经济能力相适应的基本药物差价补偿机制, 逐步建立以财政补贴硬性制度为主, 充分发挥医保、新农合基金补贴力度, 多管齐下的综合补偿模式。适当上调医疗劳务技术价格, 促进医院走“以医补医”, 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子[4]。
2.4 完善基本药物质量保证体系
结合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现实状况, 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质量评价标准和评标办法, 确保质量安全。
2.5 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常规监测方面,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手段, 建立稳定长效的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估机制。要积极借鉴WHO全球药品战略中三个层次的监测内容和指标, 全面反映结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和影响的整个环节[5],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积极借鉴第2版WHO/HAI标准化药品价格调查法, 开展基本药物可获得性方面的系统深入研究, 以进行区域或国家范围内的药品可获得性比较。
参考文献
[1]马剑.对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 2010, 29 (2) :51-52.
[2]王莉, 袁强, 成岚, 等.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与评价方法的问题与反思[J].中国药房, 2010, 21 (16) :1453-1456.
[3]王跃平, 刘敬文, 陈建, 等.我国现阶段基本药物补偿模式分析[J].中国药房, 2011, 22 (8) :682-684.
[4]王君平.基本药物如何放心用[J].理论导报, 2009, 16 (9) :11.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10
高校在基本建设问题上, 大多数采用前苏联的模式, 成立专门的基建处 (基建科) 负责学校的基本建设工作。在建筑市场, 高校基建部门正在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进行工程管理。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 基建部门既是资金支配者, 也是建设项目的管理者, 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原则, 他不仅要对项目建设过程负责, 还要对项目建设成败和后期使用负责。这种基本建设内部控制的现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重视不够,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由于高校基本建设项目为非经营性项目, 投资大、专业性强、管理要求高, 以前主要靠国家投资, 筹集资金相对来说有保障, 导致高校对基本建设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基本建设的组织和结算由一个部门完成,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奖惩措施;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工作失误, 使项目投资超计划, 有关责任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 节约投资也没有奖励。此外, 管理工程项目的责任人不明确, 习惯上面交代了任务, 安排一个人跑规划、设计、招标、领取开工许可证、签订施工合同, 然后交给甲方代表。在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 如果这一部门的有关责任人掌握的基本建设知识有限、责任心不强或不坚持工作原则, 势必造成学校损失, 而且容易导致腐败。
2、招投标制度不健全, 运作不是十分规范。
目前高校在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在工程这块采用了招投标制度, 但是对勘探、设计、监理以及重要设备等大部分没有进行招投标制度, 从而导致施工过程变更较多; (2) 违反规定, 对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招标; (3) 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采取少计工程量压低造价等方式规避招标; (4) 借口项目工期紧, 改公开招标为议标、邀标、指定招标, 将工程发包给有关系的施工单位, 搞假招标, 从中谋取好处或收受贿赂。
3、工程监理及合同条款不完善, 项目变更存在漏洞。
目前工程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有些监理机构和人员素质不高, 对施工质量不负责任, 而且按照施工单位的要求随意签发变更签证, 增加投资; (2) 对监理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评审和监督不严格, 赋予监理单位的权力也不够; (3) 有些高校没有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由于工程合同履行周期长、工程价值量大、工程变更多, 以致施工合同普遍存在内容不完善、施工单位算计建设单位的问题。在建设过程出现的增加、减少项以及确需改变原设计的变更, 这些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手续和程序, 必须有甲乙双方和监理部门的签字等, 否则会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有的高校利用工程变更, 通过不正当手段, 使工程造价大幅度提高;有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系密切, 不应发给的签证也给签;甚至个别施工单位利用建设单位基建人员不懂基建管理和工程管理, 就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变更签证让甲方签字;个别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不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而是按施工单位要求随意签发签证。
4、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有的高校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对基本建设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 主要是根据财务制度办事, 不熟悉工程知识, 也不是很了解工程进度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单纯从财务制度上审核各项开支, 难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由于高校工程项目属于非营利项目, 投资大、经费多, 项目普遍存在乱摊成本的现象, 特别是建设单位管理开支缺乏控制, 造成基本建设项目成本不实, 影响固定资产的造价。
5、基本建设管理模式陈旧。
由于我国多数高校基本建设采用原苏联模式, 即自行成立基建处对项目进行管理, 由基建处委托设计单位设计、委托施工单位施工, 总是由自己进行项目有关各方面的协调、监督、管理。由于每个工程建设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 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高校的基建处由于没有二次经验, 容易造成基建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二、高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
1、高校内部控制方式落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 除国家拨款外, 还有社会捐助、科研经费、学生学费和校办产业等等。与资金来源多样化不相应的是, 教育系统的管理还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财务制度并没有随之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制度上的薄弱、管理上的漏洞是近年来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数量不断攀升的客观原因。
2、法制观念淡薄, 普遍存在不捞白不捞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 现在吃回扣、拿好处费、行贿受贿很普遍, 别人能捞自己为什么不能捞, 况且自己收到的好处远比一些贪官少得多, 不会违法, 因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面对权力可能带来的金钱效应, 开始时也许心存警惕, 但渐渐地就不能自持了。
3、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存在漏洞。
高校的基本建设一般都很少, 规模也不大,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基本建设的逐渐增多, 现有的基建方面的规章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弊端甚多。当然, 新的相应有效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措施还未跟上, 有的学校就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但由于时间紧迫、经验缺乏等原因, 所制定出的规章制度往往在具体执行时漏洞百出, 实际效果不是很好。这为高校基建领域腐败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留出了“空间”。
4、权力过于集中, 缺乏有效的监督。
高校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方式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广泛的监督渠道基本能够发挥作用, 但由于基建管理专业的特殊限制, 监督实际上也存在着“不到位”的现象。首先是专门监督弱化。由于高校纪检审的干部对基建管理尤其是工程技术及预决算等方面并不在行, 尽管他们也全程参与项目建设, 但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其次是群众监督淡化。高校中教职工对于基建领域的腐败行为议论很多, 但由于不能深入其中, 从而很难发现问题的症结, 更不要说掌握腐败的证据了。此外教代会及校务公开等监督制度也没有形成气候, 能够发挥监督作用的十分有限。监督不能到位, 腐败问题不能被发现, 也就不能查处, 这就是高校基建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的对策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为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校投资来源由政府一元化投资向投资多元化发展, 实行“谁投资, 谁受益, 谁承担风险”, “谁决策, 谁负责”的投资体制, 因此, 高校必须重视项目建设的管理。目前高校项目法人基本上由单位法人一人承担, 因此, 要求单位法人对基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管理总负责, 对高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总负责。应强化单位法人的管理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 积极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内部控制, 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 并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 实行责、权、利相结合, 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 对因个人失职、失误、以权谋私而给学校带来重大损失的, 给予行政处罚, 触犯法律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2、建立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按照省市政府的规定, 招投标的基建项目必须全部进入省市招投标中心招标。对于一些小的项目, 不需进入招投标中心的, 学校也必须进行自主招标, 坚持在招投标工作中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并对招投标的工作程序、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加强管理, 健全制度, 在制度上堵塞各种漏洞。为维护工程招标工作的严肃性、重要性和公平竞争性, 工程招标管理小组人员还要通过集体民主产生, 制定工程招标文件也要群策群力。要明确表明工程招标的相关资料和条件, 在招标工作结束后, 对各单位投标情况以及投标结果及时公布, 形成舆论监督。以此提高工程招标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的招标工作, 理顺人、财、物的管理, 杜绝个人行为和“暗箱”操作, 做到关口前移,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在具体制定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做好报名参与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二是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执行, 将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现场条件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等编制工程量清单。三是在招标文件中, 要明确要求投标单位详细注明优惠让利和降低成本的理由及措施。四是评标委员会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评标。按照规定, 招标单位可以有不多于两名人员参加评标委员会的评标工作。高校作为招标单位, 应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经过相关培训, 参加到评标过程当中, 以对整个评标过程进行监督。
3、实行合同管理和项目跟踪审计制度, 严格资金管理。
资金支付也是容易产生腐败的方面, 承包商为了提前支付更多的资金, 提高自身资金周转的效率, 往往采用虚报工程进度和工程量的方法达到支付资金的目的。为此, 学校首先要严格合同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中标后要及时签订承包合同, 在合同中尤其要明确规定按照工程进度支付资金、设计变更的计算方法等关键性条款。其次是聘请项目审计单位对工程进行跟踪审计, 重点强化对工程计量支付和设计变更的管理。施工单位提出的合格工程量支付申请和根据工程实际提出的合理设计变更, 均需报告跟踪审计单位审批, 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后由会计事务所出具“付款函”, 最后由学校领导签字拨付资金。这种严格的资金支付程序规定, 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防止由于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腐败现象。
4、加强监理工作,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在新形势下, 高校基建管理部门应发挥自己的优势, 不但要参与施工管理, 而且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 协调处理好与监理单位的关系, 充分调动监理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甲方和监理配合共同把施工过程管理好。
(1) 充分授权, 发挥监理主导作用。高校基建工作项目多、任务重, 完全依靠自身能力是不行的, 而且国家政策也不允许。在目前状况下所能采取的模式是业主 (高校基建管理部门代表业主) 重点抓好宏观管理, 而细部微观调控主要靠监理部门去实施。为了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应积极向监理授权, 在施工过程中的“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都授权监理单位执行。在执行过程中, 充分树立监理的威信, 业主不要参与过多, 参与方式应灵活, 使监理工作充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控制。
(2) 明确关系, 加强管理。业主与监理的关系是合同关系, 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对业主来说, 在给监理授权的同时, 还应注重对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因此, 重点是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和监理人的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和审核, 优选监理单位及人员, 使监理资源配置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项目实施后, 业主根据监理机构的监理规划、实施细则来监督监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监理机构并予以纠正。
(3) 委派代表, 传递信息。业主委派工地代表进驻现场, 及时了解工程进展动态, 同时对监理工作监督检查, 参与每周由监理组织的例会, 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进度、投资和对外协调等问题。
(4) 监理奖罚制度。目前, 高校建设项目多, 参与高校建设的监理单位众多, 针对监理工作, 应定期进行总结评比。对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认真、负责、严格工序验收、监理效果好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 差的单位进行处罚, 以此来激励各监理单位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程管理中去。
5、把好工程变更签证关。
工程变更签证是否把关严格, 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变更签证把关紧, 建筑工程成本可能低一些, 反之, 建筑工程成本就可能偏高。工程施工图是施工的依据, 应该严格执行, 但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设计原因或其他原因, 导致局部工程内容要求进行变更。按照常规, 大的变更内容要经过设计部门出具变更通知书, 小的变更内容要经过甲方代表和项目监理签字认可, 工程的变更是正常的, 每一个工程都存在变更问题, 三边工程 (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 的变更就更多了。因此, 必须注意审查变更签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齐全及内容是否清楚, 认真核实, 隐蔽工程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 避免虚增签证工程量和费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 基本建设项目逐年增多, 项目资金流量大, 专业性强, 权力集中, 基建领域成了高校内部控制的“重灾区”。高校基本建设多数采用前苏联模式, 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着重视不够、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招投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有多方面, 本文在分析这些根源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济:传达学习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研究部署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N].中国教育报, 2009-02-03.
[2]工程项目呼唤内部控制[EB/OL].中国建设工程招标网, http://projectbjddins.cn/%cx%xx/show-gcxx.jsp.leixing=gcgicl=2881.
[3]王选民:发挥监理作用, 提高工程质量[J].山西建筑, 2003, 29 (13) .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11
一、自治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脱节。现行投资体制下计划部门管项目立项及投资计划安排,财政部门不参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投资安排,只负责拿钱,基本上没有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追踪问效,由此形成了很多问题,例如,一些项目配套资金来源难以落实;一些建设单位巧立名目,挪用、骗取财政建设资金。
(二)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项目超概算现象比较严重。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从建设项目酝酿决定到开工建设以前进行的各项工作,它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在总体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实工作中到处存在着争项目投资而不重视前期工作的情形,有的项目投资计划下达了,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及立项等工作还没有做;有的项目设计概算粗放,根本没有设计图纸,只是靠经验估算;有的项目以计划代替立项;有的项目更以能安排多少投资来作为工程概算。上述种种,不仅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而且直接导致了工程概算一超再超,基本建设资金效益低下。
(三)自治区地方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众多,资金投向比较分散,基本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根本要求,自治区每年切块38亿元的地方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安排成了撒胡椒面。
再一个问题就是,项目投资不一次下达,分多次下达投资计划,一个三四百万元的项目往往分几年安排投资计划。
(四)现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自治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中央及自治区预算内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对于预算外资金、自筹资金及其他筹资方式形成的项目财务监管则缺乏方法和手段,影响了财政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
(五)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下达不及时,基本建设资金到位率差。本身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投资计划,层层下达支出预算,中间环节已经非常多,加之支出投资计划与支出预算的下达往往不同步,相当一部分投资计划有的在年底才能下达,我区又地处高纬地区,一年当中施工季节较短,十一月以后多数工程已经无法施工,故而许多资金只能结转下年,客观上形成了资金到位率较低,造成大量资金结转。
(六)工程竣工后决算不及时。一些项目单位只重视争取项目和资金,往往忽视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相当一部分项目已竣工,但不办理竣工决算,甚至部分工程长达五六年不能结算,哪些项目节余,哪些项目超支,超支多少,没有结论;另外,由于时间长,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变动大,加之移交手续不严谨,工程资料与财务手续保管不好,续任的人员不了解以往的情况,加大了善后核算的难度,无法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七)对工程概预决算的审查,重审查工程决算,轻工程概预算审查。对工程概、预算的审查往往比较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一些工程项目往往已经开工计划部门才安排立项投资,或者项目虽则立项但无设计概算,使对概算的审查实质上流于形式。
(八)基建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严重滞后。虽然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提倡搞这项工作,但从实际工作上看,无论是在建立评判标准、评判指标体系上,还是在科学规范制度建设上,工作的差距很大,迫切需要加强。
(九)基本建设投入的国家资本金无出资人代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无人负责。
(十)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短缺,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十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滞后。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对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基建资金管理方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对基建预算管理和建设资金管理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急需补充完善。
(十二)基本建设项目仍然存在建设项目专款被挪用现象。近两年来,国家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多次对自治区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进行检查,检查审计结果表明,在各项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无视投资计划,擅自调整工程投资、专款不专用、挪用资金现象,严重违反国家财经纪律。
二、对策研究
(一)改革目前我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
1、打破现行基本建设资金切块管理的传统计划模式。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比较科学而又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办法应该是,计划部门重点做好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项目的前期论证和立项审批工作,财政部门根据当年可用财力确定当年总体基本建设规模,并在计划部门审定立项的项目内,按照轻重缓急,安排项目资金。这样就能有效的解决现在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相脱节的问题。
2、制定基本建设投资安排的原则和保障重点。基本建设投资的安排要与自治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主要投向基础性设施建设和事关国计民生的公益性事业,基本建设资金的安排要体现集中财务办大事的根本要求,不能撒胡椒面。
3、改革目前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决策主要由行政领导决策审批的方式,引入专家评审机制。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项目的评估决策要根据行业特点交由专家库内各行业内专家进行评定和打分,行政决策必须根据专家的评定意见作出,这样的项目决策才有科学依据,才能克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二)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在基本建设支出预算、资金拨付和财务核算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
1、在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要积极推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细化预算的编制,每个项目的财政预算下达时都必须要编制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细化预算,将基本建设支出按照经济性质详细划分为项目前期费、征地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各种费用等,为财政资金直接拨付和政府采购做好基础。同时,要在基本建设项目细化预算中设立“国家资本金”细目,在下达基本建设投资项目预算时要按照关于国家资本金的管理要求,明确委托国家资本金的出资人代表,使其切实加强对项目国家资本金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在资金拨付上积极创新。要积极推行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直通车”拨付方式,即财政资金由财政基本建设专户直接拨付供应商和劳务提供商(施工单位)。“直通车”的拨付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拨款中间环节,防止财政基本建设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提高财政资金的到位率和使用效益。
3、要补充完善现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范围要扩大,将国有建设单位预算外资金、自筹项目及其他投资来源方式的项目统一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范围;二是修改目前《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去除其中项目以工业性为主的特征要求,增加对农牧林水项目的会计处理科目,适应国家大力推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三是补充完善现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将工程概预决算审查作为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凡财政性投资项目,应统一由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或由财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投资评审。四是对基本建设资金拨款程序结合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要求做出统一规定。
(三)强化财政监管基本建设财务职能,实施基本建设项目全程管理。
1、认真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把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审查关。财政部门要积极参与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向计划部门和建设单位主管部门了解项目的申报、立项批准情况,在建设项目立项批准后,要充分依靠和运用财政投资评审专业队伍,积极开展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概预算审查,工程概预算未审查的项目,不得实施招投标。凡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无可行性研究或设计概算资料不准确,以及不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的情形,要认真予以纠正,从源头上杜绝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要严格控制工程总概算,概算缺项漏项的项目要发回计划部门补办调概手续,从根本上杜绝基建项目普遍超概的问题;要认真审核和落实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合理性,防止出现“胡子”工程,“钓鱼”工程;对擅自提高建设标准的建设工程要严格予以控制,杜绝所谓“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2、严格基建资金拨付程序,把好资金拨付关。
在拨付资金时坚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年度投资计划、基本建设支出细化预算、基本建设工程进度办理拨款,在资金拨付上要严格做到,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不完善不拨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不拨款,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未下达不拨款,配套资金不落实不拨款,资金滞留账上不拨款,发现财务管理上有问题不拨款,总之,不符合拨款条件的坚决不予拨付。
4、认真做好竣工决算审查,把好工程竣工决算关。
财政部门要借助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大力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查工作。竣工决算未经审查,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审查后的竣工决算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财政部门审批。未经过审查的竣工决算不能作为工程造价和办理资产移交的依据。
5、健全财务检查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管理
建立基本建设财务的定期检查制度。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一年至少要检查两次,重点检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促使建设单位规范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6、大力推进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
改变目前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效益无人负责的局面,建立一整套科学分析指标体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对解决就业、改善生活环境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为投资决策和政策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资评审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抓好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基本建设管理专业人员和财会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系统内特别是基层单位基本建设管理业务干部的培训学习,通过“以会代训”、工作经验交流、年度决算报表汇审等多种方式,结合实践工作,务求使大家熟练掌握基本建设会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各项制度以及工程概预决算的审查等专业知识。
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从社会各界聘请一部分专家学者,充实到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作,培养一支专业精、力量强的财政投资评审队伍。
存在的基本问题 篇12
1 工程资料整理归档的基本要求
①真实性。要求工程资料必须要真实反映工程建设的情况。②准确性。要求工程资料必须填写准确, 评语准确、无误。③及时性。要求工程资料必须要与工程施工同步。④完整性。要求工程资料不得有缺项和漏项。
2 工程资料的重要性
2.1 工程资料是竣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性能混凝土的普遍使用, 预计建筑工程使用年限大都为100年, 但是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 一般只在前两年负责维修, 由于施工不当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往往在多年以后才显现出来, 需要进行维修和整改, 但是由于施工单位人员流动性大, 导致难以进行工程修复工作。因此, 为了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保证维修质量, 确保工程使用人员的安全, 维修人员必须通过查阅该工程的相关日志、检查记录等资料档案, 以便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提高工程维修质量, 从而保证工程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 只有规范了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流程, 使工程资料保持完整性和准确性, 才能为有效解决工程的后期问题提供资料支持。
2.2 工程资料是反映工程质量的有力证明
工程资料是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各项材料等的真实记录, 是对整个工程实际情况的客观、真实地反映, 包括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程材料的质量、相关材料及工程质量的评定资料等, 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 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错误并积极改进, 促进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3 现阶段工程资料整理归档存在的问题
3.1 重视力度不够
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条例, 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都做出了相关说明和规定。但是, 由于部分施工单位领导对于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不够重视, 相关工作人员也缺乏管理意识, 再加上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在工程竣工之后, 工程档案资料不够完整, 不仅延误了建筑工程档案的递交, 也无法很好的反映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缺乏科学的工程资料保存机制
目前, 很多施工单位在整个建设工程结束之后, 对于相关资料文件的收集整理不够重视, 对于竣工后的工程文件资料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的装订和管理, 缺乏科学的工程资料保存机制, 极易造成工程资料的混乱和丢失。工程资料保存机制不健全, 使得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不能为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 甚至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4 工程资料整理归档问题的解决办法
4.1 提高对工程资料整理归档的重要性认识
为了提高施工单位对工程资料整理归档的重视,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程资料管理意识是关键。首先, 要切实加强工程资料整理归档的有关规章制度建设, 并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来提高人们的工程资料管理意识, 学习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 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意义与价值, 并按照相关制度规定逐步规范自身的行为, 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档案资料管理意识。最终使得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为提高工程的质量, 提升企业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注重对工程施工资料和物资试验相关资料的整理
施工的过程也是工程资料形成的过程, 因此, 单位要根据工程开展的进度和环节进行资料的整理。首先, 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和报检资料的顺序进行工程资料的积累和分类存放, 一直到整个工程竣工验收;其次, 还要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的试验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并按施工时间顺序和试验类别分类存放, 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性;然后, 还要对竣工图表、会议记录、相关影像资料等进行整理, 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4.3 规范资料的收集过程, 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为了确保工程资料的完整, 工程资料表格的填写、收集和整理必须按工程资料管理的目录来进行, 对于遗漏、破损的工程资料文件需要补齐, 并确保后补资料的真实性, 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资料不丢项, 并且与工程质量实际情况相符, 只有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才能方便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也为后期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4.4 加强对工程资料整理人员的培训
目前, 由于单位领导不够重视, 相关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 没有规范的、完整的资料整理手册, 标准也很难统一, 导致工程资料整理归档工作难以科学高效的进行。因此, 单位可以组织一批资深的老资料员在单位内开展资料整理培训讲座, 或者举办新老资料员交流会, 帮助新手解决工程资料整理归档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5 要严格把关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过程
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工程项目管理监督部门要严格把好审查验收关, 对各承包商单位编制的竣工图、文字资料、施工报告要进行认真审查, 着重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真实性和工程变更设计的落实情况, 认真审查工程资料是否完整, 签证是否完备, 组卷排列是否合理等。确保竣工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使其竣工档案资料在工程项目合同决算时, 真正发挥凭证作用, 达到收集整理档案的目的。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