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2024-09-29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共5篇)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1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大家知道,迄今以通常的方式作出的因果性表述,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而且是借助于确

定的时间关系。“A与B有因果关系”,一方面意味着一个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时间意义上)意味着过去与将来的关系。因此,因果依存性的表述还不是明确地给出的。倒还不如说,这种表述的意思是,结果概念根本不能独立出现;结果概念只是某物产生自某个原因的一个表达式,也就是说,不与原因一起出现,结果概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人们还进而这样表达时间规定性的表述:将来绝对明确地依赖于过去,或更确切地说,从任何一个时间段落出发,整个世界都可以完全地被确定。虽然这对我们来说,在日常经验中是很自然而然地出现的,但对于我们认识现实来说,要把这点分析清楚,却毕竟是困难的。

因此,按照这种借助于因果关系表述的因果概念,任何事件都应是按因果规律发生的。如

果存在某个事件,那么,人们根据这种规律就可以作出推论说,它有某个确定的原因,结果完全决定于这个原因。因此,在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想称之为“因果链条”的联系。把“链条”一 词附缀到因果联系中,显然是以因果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为前提的。所以,因果概念的内容可以表述如下:所有发生的事件都是按有效的规律毫无例外地发生的。

提及因果,我们自然想到“因果报应”、“起因与结果”“发生与发展”等等,那么简单的理解就是种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先来讲几个个很小很常见的例子。

例如:今天早上你贪睡,或是昨晚睡的太晚,熬夜了,上午上班就迟到了,那么你的上司会生气了,罚你的工钱了。在这里“因”就是贪睡与睡的晚了,“果”就是迟到了,又有“因”就是迟到了,“果”就是上司生气了罚款了。这是短暂的可以应验的因果例子,而且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边。这里又涉及到了“因果”具备一个时间概念,有短暂的,必然有长久的,“因果”就会依据“种子”产生相应时间的“果子”。

例如:你对某人说了一句脏话,骂了他,他生气了,可能他还会骂你,你的口业就造成了他的生气。“因”就是你的口业,“果”就是对方生气了。这个就是立即见“果”的“因果”。

再例如:你有一个月的时间打乱的生活规律,不在正常应当吃饭的时间吃饭,结果生病了,拉肚子,精神不好,消化不良,去了医院,医院查出你的肠胃出了问题,那么“因”就是不规律的膳食,“果”就是肠胃生病了。这里的“因果”在一个月内显现,那么我们此时可以联想到更加时间久远的“因果”,会很容易理解“因果”在时间的上关系。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认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佛教所讲的因,有时与缘并用,且有一些区分。

狭义的因是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或内在原因,而缘则主要指产生结果的助因或外在的间接条件.广义的因也包括缘。因果是对存在和行为的互相关系尤其是前后关系的一种认识,佛教的因果理论是其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也是其人生现象理论的基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和六因、四缘、五果等说法都属于佛教因果理论范围。

佛家认为,世间万法都由因缘而起,因而事物本身虽无自性,但因果关系却是普遍存在的。所谓因,是能生,是生起某一事物的原因;所谓果,是所生,是由某种原因所导致的结果。世间一切事物,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也就是说,世间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所导致的结果。从时间角度考量,因果之间有个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即先有因,后有果。这在佛家称为异时因果。时间的先后可长至隔世,即以生命的轮回转世角度来看,前世的因,可影响为今世的果;今世所作之“业”,也可成为后世得果之因。这样就形成所谓三世因果报应说。这种异时之果,在佛家则称为异熟果。然而,从事物存在的空间关系来考量,则可看到,因果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如同两捆互相依傍着的芦苇,只有互相依靠,才能倚立起来,其中缺任何一方也不成,缺一方则另一方也不能成立,这就是互为因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因果又是同时存在的。

佛教的因果论与业报说相结合,构成了因果报应的宗教理论。以因果报应说来解释现实的社会生活,会遇到很大的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行善者常常不能得到好报,而作恶者却往往反而比别人生活得更好。那么,就此看来,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佛教传人中国后,这个问题常常是儒佛之间发生争论的一个重要论题。然而,佛教所说的因果关系,在时间.上来看,如上所说,是通三世的。有了三世说,就能比较圆满地解释因果报应问题了。

由善恶业因引起的苦乐果报,并不一定是在当世就完成的,这时的因果关系是异熟因和异熟果之关系,也就是说,今世的业因将在来世获得果报,而这来世的果报,在现世却是无法去证明的。

通三世的因果报应论,是佛教因果说的特点之一。古代印度思想界,对因果关系有许多不同的论述,如有些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某一造物主所创,于是这一造物主即成为世界万物的根本原因。这种因果论,在佛教看来是“邪因邪果论”。有些派别则干脆否认因果关系,认为世事万物都是独立存在之体,它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存在,等等。

佛教的因果论,强调的有两点:第一,因果关系在宇宙间是普遍存在的。世间任何事物无一例外,都逃不脱因果律。第二,因果关系是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事物之间互为因果。就甲乙两者之问的因果关系来说,从某一角度看,我们可以说甲是乙的因,乙是甲的果;但从另一角度来考察,我们也可说乙是甲之因而甲为乙之果。两者之间,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如此因果相生,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从而形成了整个宇宙世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所说的因果论,实是佛教理论学说的基础。

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所说的因果论,对佛教整个教义学说的确立,是极为重要的。对于这样一种因果规律纵横交错互相影响,可以说生命的过程包括生命本身,无时无刻都在受着过去现在未来无数细小的因果乃至同时组成的相对巨大的因为结果而成。不止是因果规律,这里同时还涉及到其他几大规律如 “放大”,“阴阳”,“存取”,“无常但有规律可寻”,“整体不停断进化中”,“本源归一”等几大规律,这些规律大多是肉眼难以直见,但是又在粗物质遇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依然起效的规律,相对较为恒长,而这些规律对世界生命的稳定构造亦起到了极大的正面作用。

这里说到一点发觉规律,运用规律,仅仅可以指导生活改变命运,但是离真正乃至向上,掌握规律,打破规律,创造规律依然远之又远,可以说浩瀚宇宙之伟大至深至极绝非单凭言语交流即可完全明了。

掌握规律是可以做到的,打破规律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又说到了因果,是个人福慧的造化,俗称天分,创造规律,是要多么大的福慧呢,要多么严格的要求自我,要多么长久的修缮福慧,时不我待,我们是应当马上去积累善缘善因得善果的时候了。

人类与一切众生,是无限生命的延续;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这如流水一样,激起层层波浪;生与死,只是某一阶段、某一活动的现起与消散。

我们在前生,思想与行为,如向于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才能感到福乐的善果。

有了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从前,能够安命,决不怨天尤人;为了未来,能够奋发向上,决不懒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创命的人生观,是三世因果论的一大优点。还有,从无限延续去看,受苦与受乐,都是行善与作恶的结果。善行与恶行的因力,是有限的,所以受苦与受乐,并不永久如此,而只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任何悲惨的境遇,就是地狱,也不要失望,因为恶业力尽,地狱众生是要脱苦的。反之,任何福乐的境遇,那怕是天国那样,也不能自满。因为善业力消尽,还有堕落的一天。所以真正的三世论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满了希望,而又不断的向上精进着。从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国家,在历史的延续中,也从来就符合这因果升沉的规律。

我们这一世遭遇的种种不幸,是过去生中造的不善业;这一生当中能够过得很安稳、很自在,一切称心如意,也是过去生中累积的善因。

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

(1)、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种子永留神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唯有修习佛法,断尽三界烦恼,获得清净种子,方可免除恶报的痛苦。

(2)、是“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须知多做善事,多增善缘,只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同时由于善缘增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马上去真心忏悔我们的业障,不去杀生,多去行善事,真正的发心,不求福报的状态下去行善,你会得到更多的福报。

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多种好因,可得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一生做好人”,这个的标准倒底是不是大众的认定;如果仅是自己认定的,掺杂有抱怨情绪,那么,还须自我反省检查,改过迁善,则终将获得幸福。让我们懂得做好的念想,好的希望,那么别人的不好的念力也不会加注在你身上,你也能向着美好的方向行走。这里的念力指的还是一个广义的念想思维,下面列举一些不好的念力念想供大家参考以避免:不孝心、不恭敬心、层次心、职业区别心、嗔恨心、无望心、玩世不恭心、欲望心、强求心、利益心、杀伐心、报复心、轻慢傲慢心、等等(这里将贪嗔痴慢六尘等编成了适合于大家理解的词汇,不当之处,自作忏悔。)

善事恶事,让我们直接避免不去做一些损自己福报的事情,福报就是那么多,损的用的慢慢会耗尽,若不一直处于节约与补给状态,就像煤油淡水能源,会慢慢

用完,我们要懂得珍惜与增加。更不能偷窃抢掠、坑蒙拐骗,不能玩弄人间感情,不能为自己之利益损害他人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2

一、基本做法及经验

1、坚持有计划地发展党员

党组织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首先要体现在加强发展党员的计划性上, 只有坚持有计划地发展党员才有利于抓好党的基础建设;有利于突出重点;有利于改善结构;有利于克服集中、突击或停止发展党员等问题的出现, 从而保证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2、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

从新生入校开始, 就要求辅导员及军训教官密切观察、深入了解, 及时查看学生高考档案, 及时将新生中的优秀分子及早地选拔出来。同时与高中时的班主任老师取得电话联系, 了解学生在高中时代的思想、学习情况及奖惩情况, 做到全面了解重点考察。针对高职高专学生三年制的特点, 要努力做好党员发展与高中阶段的培养对接, 对高中以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重点发展对象的, 经过入学一段时间的考察而合格的可以重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或重点发展对象, 使他们在一年级下半学期就有可能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随后, 要把这些同学吸收到党校中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是他们明白党的基本知识、入党基本程序等。党校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 将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 有培养发展前途的学生及早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学校党委要在学生入党前、入党中和入党后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教育, 把党员发展的过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时为入党积极份子确定培养人, 要求入党培养人时刻做好他们的培养和考察, 多教育、多谈话、多向群众了解情况, 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了“四早”就能使二年级有一大批骨干力量, 有更多的学生加入党的组织。

3、依据党员发展制度, 坚持标准, 使发展工作规范化, 制度化

在大学生当中发展党员, 既要做到把先进份子、学生骨干吸收到组织当中来, 又要做到依据《党章》, 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学校党委的规定, 才能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

(1) 团支部推优制度。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 各班团支部要和辅导员讨论入党申请人的情况, 提出推优候选人, 并提交全体团员投票表决。团支部将投票结果和团支部意见填写在统一制定的《团支部推优表》上, 辅导员和团总支书记分别签署意见后报党支部和党总支, 以便确定积极分子, 从而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中的作用。

(2) 确定积极分子培养人制度。每名入党申请人通过党校培训考核合格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对被确定为积极分子的同志, 党支部为其确定两名党员为入党培养人, 并要求他们经常联系, 交流思想,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加以教育。确保每位入党积极分子能够达到或基本达到组织发展标准。

(3) 谈话制度。入党积极分子提交思想汇报后, 支部看后要有党员根据其思想汇报情况与其谈话, 并做好记录。做到一般问题支部谈, 困难问题总支谈。

(4) 汇报制度。各班辅导员、团支部书记每月要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本班积极分子的表现, 以使党支部及时了解情况。此外, 对发展对象是否可以发展为预备党员, 我们还要求辅导员提供必要飞意见, 作为党支部发展党员的依据。

(5) 政审制度。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是发展党员必须履行的手续之一, 是保证发展新党员的一个重要环节, 凡不经过政审或政审不清的, 坚决不发发展入党。

(6) 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制度。在发展对象所在班级和支部有针对性的选取党内外群众进行座谈和个别了解相结合的方法, 了解发展对象的真实想法、群众基础、学习状况和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况。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要立即整理归纳梳理, 对群众反映不好的发展对象不予发展或延长考察培养期。

(7) 公示制度。发展党员实行公示制度, 扩大基层民主, 加强群众监督, 把党员的条件、标准、发展程序及发展对象名单等及时向群众公示, 增强党员发展的透明度, 避免少数人关起门来够党员发展和在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8) 建立健全入党材料归档制度。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政审材料、党的基础知识培训考试成绩、《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团组织推荐材料等, 并将这些材料装入档案。

4、加强机构建设, 为党员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组织机构健全是做好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基础。要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 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政治辅导员和高质量的政工干部队伍。因此, 要把政工队伍素质建设放在首位。配齐配强学生党支部成员。每个支部都配齐了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特别是在对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上, 坚持让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大、作风正派、热心党务工作的同志担任, 以确保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 我校还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素质高、能力强的辅导员, 还要求每名党员干部带一个班, 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党员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认真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 从而更进一步发挥新党员的骨干作用

我们认为对入党后的预备党员的管理工作不能放松, 不是“手续一办就撒手”, 而是手续一办, 党员教育工作紧跟其后。在这里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党的基础知识教育, 二是抓党员标准教育, 三是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 四是定期考察, 通过教育和考察, 使我们发展的预备党员均能按期转正。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违纪、违法等不合格的党员。

二、高职高专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 认知能力, 思想境界较低

高职高专虽然也在大学行列, 学生也是大学生, 但学生的整体素质, 认知能力, 思想境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区别, 又加上在校时间短 (一般是三年) , 其培养的难度更大, 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录取层次是专科二批也是最后一批, 大学生学生来自非重点高中, 还有一部分来自对口的职业中专、技校。高招录取分数较低, 思想境界不高, 整体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不能相比。随着大学的扩招, 一方面是满足了学生享受大学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导致大学生生源质量的下滑, 特别是高职高专属于最后一批录取的大专院校, 有些学校为了保证生源, 不断的下滑录取分数线, 其质量可想而知。

针对上诉情况我校强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党委、学工部多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贯彻一个理念、坚持两个抓手、突出一个特色、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同时还要求学生辅导员在工作必须具备“四心”——即事业心、责任心、爱心、精心。我们始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 利用每周四晚上进行专题教育或日常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 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 突出思政教育内容、运用多种方法, 做到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解决学生整体素质较差, 认知能力不强, 思想境界较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 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党员发展工作夯实了思想基础。

2、我校学生在校时间短发展学生党员数量有限, 无法把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

我校学生党员少, 比例不足在校学生的3%, 学生正式党员更少, 往往是学生预备党员一转正就面临毕业, 或出外实习, 在校的学生正式党员几乎是微乎其微。其原因是我校是专科院校, 学生入校时成绩比较低, 只有个别的是高中时期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我们很难在一年级发展学生党员, 大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在入校后2-3个月确定, 这样经过一年的培养, 我们在大二年的下学期才能发展。而我校学生一年级及二年级在校学习专业知识, 三年级在医院实习。由于实习医院遍布全省各地, 学生又很分散, 支部很难做好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很难做到一年有党员三年级成立党支部, 唯一可行的是我们在二年级发展学生党员后, 成立了学生党员的党小组。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早发展。在发展党员我们还做到了把学生骨干优先发展成党员, 更好的为班级和广大同学服务。再者, 我们还积极有效的把在校的学生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 利用他们的模范性和感召力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要求进步, 早日迈进党的大门。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我们要求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一定要按时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在实习检查期间我们要求学工部及各党总支汇同实习科下到基层走进医院, 找带教老师及实习医院领导去了解学生党员在实习中的表现, 对表现较差影响较大的学生党员将依据《党章》给予相应的处罚。

3、对学生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教育相差较大

据有关人员调查, 目前, 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 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 往往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 参加党校培训、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小组、《党章》学习小组等等, 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 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但大学生党员因年龄的原因, 其思想尚未完全成熟,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 可塑性很强, 如果不重视对其继续进行严格而深入细致的培养教育工作, 他们就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思想上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思想, 在实际行动中起不到学生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而且可能在广大同学中产生负面影响, 削弱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影响党的形象, 给支部工作带来被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决定加强对支部工作的督促和检查, 充分调动支部成员积极性, 发挥支部内部党员作用, 区分开一般积极分子和重点积极分子, 对重点积极分子重点写实, 尽量杜绝写实跑粗和不切实际的现象;对发展对象的管理教育, 除坚持原来好的做法外, 坚持开展入党前系统培训, 考核合格后才能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细则》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加大在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 特别要注重在一、二年级发展优秀学生入党, 尽早成立学生党支部。为确保新党员质量, 加强学生党员管理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 我们在各系建立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系总支委员会, 我们还在各系配备兼职组织员, 这对今后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提供了组织保证。

以上就是我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一些基本做法和经验、现存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希望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党员的发展可以起到一点作用, 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摘要:大学生是同龄人群中的佼佼者, 是最积极、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他们被认为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因此, 我们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就应该加强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密切观察、深入了解, 坚持标准, 使发展工作规范化, 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还要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学生党员质量。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3

关键词: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和发展;外因和内因;量变与质变

中图分类号:G6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44-01

一、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如果仅有儿童心理的内因或内部状态,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心理是不会得到发展;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条件,教育这个外部条件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我们以为: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即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的状况,教育这个外部条件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可是,如果只有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心理也就无法得到发展。儿童心理为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

进一步说,一方面,教育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指导儿童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

强调教育这个外因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矛盾起作用,决不是限制或贬低教育的作用。恰恰相反,而是为了更好的按照客观规律来发挥教育应有的巨大的作用。

把外因和内因、把教育和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绝对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而应该把它们看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从教育到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上面说过,教育条件和手段必须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因,才能使儿童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从教育措施到儿童心理得到明显的发展,又绝不是立刻可实现的,而以儿童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中间环节的,是要经过一系列量变质变的过程。

1、领会是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导作为中间环节。这就是说,教育必须是引起儿童对于认识、技能、道德的领会、掌握、学习,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教给儿童的东西,儿童都能立刻领会。教育和领会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一些渐进性的细微的质的变化。

教育条件对儿童的起什么作用,可以有各種情况,例如:教材太容易了或太难了,都同样引不起儿童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使矛盾向不正常的方面转化。只有当教材的难易适当的时候,只有当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又为儿童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加以克服的时候,才能产生真正领会、掌握或学习活动的可能。这即是说教育并不等于领会。教育能否引起儿童的领会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难度、结构的复杂性,是否适合于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学习的需要为转移的。

2、从领会到发展是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质变过程

儿童在掌握某些知识、教材以后,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心理发展,掌握知识、教材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儿童真正得到了发展。

例如,儿童掌握新词的时候,这些词起初只是消极的,还没有包括到儿童积极词汇中去,或者只是初步成为他的积极词汇,而这些词汇还没有熟练到经常地参与他的语言活动中去。因此,他虽然掌握了一些新词,但是并没有明显达到质的变化,并不能引起儿童的发展。

许多小的、部分的质变和发展,就能构成一个大的质变和发展。在儿童思维的发展中,从先学前期的直觉行动思维,到学前时候的具体形象思维,到学龄时期的初步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就是一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这些较大的质变,较大的发展又是在一些小的质变、小的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4

能量、物质守恒的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已是根深蒂固。并成为当今的学术界和普遍公众一致认同为是绝对正确的和普遍性存在的自然定律。然而, 这一结论的出处确源自于一种理想状态下, 要么静止, 要么就不存在的“孤立”系统。

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自然界中各事物时, 我们会发现在它们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和相互制约的牵制性。否则我们不会从星光中得到有关遥远河外星系的信息。也不会在思想中产生矛与盾的概念。所以, 就算在理论上孤立系统是存在的, 也不能将其中的结论拓展为现实中的普遍性定律。

(1) 理论中的孤立系统是静止的

设单摆装置为一孤立系统, 如果在外界不给它提供初始动能情况下。那么对于这个单摆装置来说, 摆锤永远不会出现动能与势能之间的转换过程。而一但外界给它提供了初始的动能。那么对于这个单摆装置来说此时它已失去了孤立的意义, 因为, 这时它内部发生的能量间的转换关系已与外界建立起了联系, 其过程就是:外界的动能与系统内的势能之间所建立的转换关系。如果再考虑到动能的出处, 那么这就又牵扯到有关热学方面的问题。因为, 没有热现象的产生, 就不会有动能的出现。

再从热力学理论产生的源头——蒸气机来看, 问题同样出在对孤立系统的依赖性上, 所以, 运用这种认识下产生的热力学理论, 来指导和进行的各种实验也就不可能跳出这种“孤立”的怪圈。以致形成了一套抽象而偏面的理论认识。这就又造成了今天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使理论向实际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 为什么会只局限于单系统。而不适何开放的自然环境和宇宙的宏观环境的原因所在。出于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绝对信赖和为了弥补理论上的缺陷与不足, 又人为地采用了“熵”这一本应用在时间性质方面的抽象概念, 以及借用统计学中的概率来找说辞。而对地球环境中, 植物在生长过程进行的光合作用。这种绝对逆熵现象避而不谈。试问, 如果一个孤立系统的体积似太阳系大小。那么, 从概率上讲为什么会产生一种状态上由极大的状态向极小的状态上的唯一转变!为了能够彻底说明问题的原因。下面就以一组多个热力学系统 (简称多系统) 间进行的热传递实验, 首先, 在形式上打破“孤立”的格局。再从结果上证实能量、物质的不守恒性质, 并从实验中对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 来重新审视目前理论下产生的宇宙观, 以及完善现基础理论中, 由于对基本事物真实发展过程在认识上的不足。而使在引导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起着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 得出了偏面性、局限性的结论。造成了今天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 出现的尴尬局面和面对众多的自然现象, 而无法透彻简明的做以解释。

(2) 实验

名称:永不消失的内能引起的总能量增值

器材:带有活塞杆的气缸N只 (注:所有参加实验的气缸、活塞杆的尺寸大小均等同, 缸中贮有相同温度下的同体积同种类的气体) 。

假设与条件:①缸体绝热, 只有在每两只缸体需进行热传递时, 将缸体的尾部对接, 热量便以不交换气体的方式进行两缸气体间热的传递, 且热量不向环境中散失;②实验环境温度及所有待参加实验的缸体及缸内气体温度均为0℃;③缸壁与活塞杆间的摩擦力及各种阻力均为零;④实验环境及缸体气压为正常大气压强。

过程一:首先将其中一只气缸内的气体加热, 使之体积膨胀至0℃时的两倍 (以下称1号缸) 。而后将其放置在实验环境中与待参加实验气缸中的一只 (以下称2号缸) 尾部对接, 进行两缸气体间热的传递。

分析:在这一过程中, 根据热量具有自动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现象上可知:经过一段时间后, 两缸气体温度将达到一致。其中1号缸内的高温气体因热量流失, 气体内能减少使气体体积回缩, 并在环境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活塞杆做功。此时的2号缸, 由于内部0℃气体接受了1号缸气体的热量。所以, 缸内气体温度上升, 气体内能增加, 使气体体积膨胀并推动活塞杆做功。

这一过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假设、条件可证实:1号缸气体失去的内能等于2号缸气体得到的内能。所以, 这一过程中两缸气体的总内能没有量的改变。

又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E2-E1+A[2]得两缸气体通过活塞杆合做的功A=Q- (E2-E1) 。

这一值等于最初1号缸气体获得的外界加热它时内能所耗的全部的功即:A=Q- (E2-E1) 。

过程二, 再将1号缸和2号缸分别与另两只待参加实验的气缸尾部对接, 各自进行气体间热量的传递。

此时应该能看出, 每进行一次这种缸体气体间热的传递过程时, 只要能够保障气缸的数量是以2为底的指数增长方式供给实验, 那么在这种多系统间进行的热传递实验, 将会永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原因很直观, 就是所有参加过热传递实验的系统内气体温度都可以无限趋近于0℃。但永远都达不到真正的0℃。并且在诸系统每进行一次热传递时, 都能从中得到一个等值于首次热传递时两个系统合做的功即:A=Q- (E2-E1) 。

在这组实验中不仅直观地反映出热具有的不消失性。同时也反映出在热传递过程中, 总能量值是如何以等值的阶段性转换关系进行增长。并且, 从这一直观的最终结果上, 又间接地以能量与物质之间存在着的转换关系上, 决定了总物质量的不守恒性。

因此, 通过实验的结果可以确定:普遍的能量物质守恒定律, 在概念上是把一种局限于单系统之间的“等值”或“等量”的能量转换性质的发现, 错误地引深为普遍性的“守恒”性质, 扩大了其中的寓意。所以, 能量守恒定律应确切地称为:“能量等值定律”。

2 斥量子理论模型的建立

(1) 热的不消失性[1]

从实验1- (2) 中反映在多系统中内能出现的不消失现象, 就是热具有的不消失性。再进一步对热的这种性质与能量、物质、基本力等性质上的对比和分析后发现:

①热在参与能量转换过程时, 是不遵循能量转换机制的即:“以一定量的某种运动形式的产生, 总是以一定量的另一种运动形式的消失为代价[2] ”。但是, 它又的确具备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转换与被转换的性质。

②从物质在被分割后表现出的存在性, 也就是不消失性。反映出物质与热体现在形式上的性质共性。另外, 从物质具有的基本性质上, 也能反映出这点。

③根据物质遇热会产生体积膨胀的效应上说明, 热具有自身性排斥的完全斥力的表现特征。这就又反映出热与基本力之间在性质上的联系。

总结以上3点说明:热是一种集能量、物质、基本力各性质于一体的多重性质体。如果将它单方面定义成其中的哪一类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只有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物理量, 来进行研究才是睿智的。

这里就以热具有的多重性质特征角度出发, 首先以物质形式的观点认为它是由一股数量非常巨大的超微细小的“元素”组成。其次从能量的观点认为这种“元素”不具备有型粒子的形态, 最后以基本力的观点将这股数量巨大的超微细小“元素”的个体定义为斥力点。在这里就暂称其为“斥量子”。其中“斥”表示它在性质特征在体现出的是一种斥力行为;“量”表示它具有能量的转换与被转换的性质;“子”表示它具有独立的个体性。

(2) 斥量子的能动性和聚集性

将热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高温现象, 作为斥量子群在某一阶段聚集的状态来考虑时。那么与热对应的现象“冷”就是斥量子的一种低聚集状态的低热表现。同理, 高温物体相对于低温物体是具有能量的。那么与能对应的“熵”也就是斥量子的一种低能聚集状态。这样在热与冷和能与熵的关系上就明确了一种只存在多和少, 高与低。但不存在极性上的正与负关系。也就是指:在它们之间的转变过程, 只存在斥量子聚集态的一种扩散和传递过程。这种由斥量子斥力行为引起的转变过程, 就是一种能量性质转向运动性质的体现 (简称能动性) 。而不是现理论在概念上的矛盾性。

能动性体现出的是一种斥量子已聚集状态的扩散、传递过程。而聚集性, 则是斥量子自由扩散状态在外力作用下的一种反向集中过程。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可逆的循环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建立是由自然界的基本力来完成和实现的。所以, 我们在思想和观念上不能只拘泥于热力学理论中的局限性认识, 认为系统的可逆过程就必需有能量的消耗。也正是这种在聚集过程中力与能认识上的区别, 后者便产生了熵的概念。斥量子的聚集性也就成为熵与能之间不可逆的转换性质关系。

现在通过文章对热多重性质的揭示和斥量子模型的建立, 就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所谓的熵就是斥量子聚集态处于某种与周围环境的一种无温差且稳定而特殊条件下, 表现出的那种有能无力的状态和行为。同时, 这也就表明在开放的自然界环境中, 熵的存在是具有局限性和随机的短暂性。所以, 在自然界中, 斥量子的能动性与聚集性是无处不在地, 分分秒秒地交替着进行, 并以此显示出大自然生生不息所具有的活力。

(3) 斥量子能动性的普遍性

通过对斥量子能动性的认识可以看出:斥量子的能动性不仅仅只体现在单调的热传递与热扩散上。它的形式是多样性和普遍性的。无论是物质体现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热辐射、膨胀、收缩、流动、惯性力、轻核的聚变、重核的裂变、放射性的衰变等现象中还是物质以化学性质的燃烧、爆炸、降解、氧化……等物质结构性的改变过程及宇宙的膨胀, 都是斥量子能动性的体现。总之, 能量、物质体现在转换过程的释放、运动等阶段都是斥量子能动性的展现。

(4) 斥量子聚集性的普遍性

从地球环境中生长着的各种植物到自然界中风、雨、雷电、山川、河流、能源、矿藏的形成过程乃至浩瀚无垠的宇宙中, 各个星体、星云、星系的形成和诞生的过程包括所谓的宇宙空间都是斥量子聚集性的体现。

在这些种类繁杂、名目众多的聚集方式中。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 使物质表现出, 所占空间体积的收缩或以单位空间内物质密度增大后的升温现象等, 来反映斥量子聚集的。也有在万有引力与电磁力共同作用下, 以具体的具有能量、物质性质的电荷、光子、电子、中微子、中子、质子……等各种粒子的出现来显示斥量子聚集的。总之, 从微观世界中具有能量性质的电荷、光子到物质性质的基本粒子再到宏观世界中宇宙空间的出现及天体的形成, 都是由斥量子以不同聚集的方式所构成。为了达到理论表述上的直观性和简明性效果。文章就结合能量、物质的特征, 将斥量子的聚集分类为:显温性、能量性、结构性和有质性等四种聚集方式。下面就以更贴进自然的方式对这四种聚集方式进行论证, 并结合其中的结论来较完整地进一步描述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

3 斥量子的聚集方式与聚集体

(1) 斥量子的显温性聚集

利用热与斥量子间的认识, 来分析星体从无到有, 从冷到热的这种逆熵的形成过程时。就会发现在这种以大空间环境为背景下, 由星际间尘埃物质的稀疏低温态到星体紧密高温态的形成过程中。如果没有斥量子的参与, 那么就不可能有现实中恒星表现出的高热和发光现象。所以, 从星体脱胎于星云的过程上可以证实;斥量子的斥力性质在受到外力万有引力的作用后, 发生了力 (万有引力) 与力 (斥力) 之间的作用, 这种作用使斥力的性质转变为一种即能又力的性质, 并以物质的升温表现出来。这里就把这种斥量子以物质为寄体, 并以物质的升温表现, 来反映自身聚集量的聚集形式, 称为斥量子的显温性聚集。同时这也反映出斥量子的斥力性质, 是一种具有转变性的力。

在这种斥量子群被挤压后产生的斥力性质转变为有能的性质表明:斥量子原本就以松散自由的低聚集状态, 存在于宇宙空间中。这一点从宇宙空间中存在着2.7K温度的微波热辐射[3]现象中能够得到证实。所以, 可以确定:在宇宙空间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这种斥量子自由聚集态的聚集体 (无论这种聚集体温度的高低以下均统简称:斥由体) 。宇宙膨胀的动能及原因就是由斥由体的能动性及斥量子的增值转换性造成的。

①斥由体的宇宙空间

从斥量子具有的斥力性质和它只具备能和力的特征体现上, 来分析由斥由体构成的宇宙空间, 为什么对物质的惯性系表出一种具有无阻力的特征上可知:这是由于斥量子间的斥力性质及它的能量特征。使斥由体呈现出一种不具备物质微观世界中原子、分子间由电磁力反映出的粘滞性。从而使斥由体构成的宇宙空间达到了一种超无阻力的状态。但是, 从光的有速传播性质中, 又折射出这种超无阻力性质的有限性。

再从这种由斥由体构成的宇宙空间体的认识上又可知, 斥由体就是宇宙中不明性质的暗能量、暗物质的真身。并且, 从暗物质具有的万有引力性质上反向推断可证实;斥量子本身的结构中就存在着这种万有引力的性质。否则也不会被天文观测中所发现和证实暗物质的存在。

②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

从文章开头对能量转换守恒性质的否定结论中可以认识到, 宇宙加速膨胀的机制在于:自然界中所有牵扯到能量转换的现象中, 无论是微波辐射的过程还是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过程等等。都是总能量值以热 (斥量子) 的形式增加为目的。从而造成了总物质量的增加, 此举又进一步促使自然界中热 (斥量子) 总量的增加, 这就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直接原因所在。

(2) 斥量子的结构性聚集

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原物质的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从这一现象上结合斥量子模型一同来分析可知:在物质微观结构组织的原子、分子结构中必定存在着斥量子的另一种聚集方式。并且, 在这种聚集方式中斥量子的斥力性质是以物质结构的强度、形态、色彩、气味……等形式体现的。而不再以显温性聚集方式来体现。这里就把这种斥力不显温性质的聚集方式统称为斥量子的结构性聚集。由于斥量子的聚集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实现。那么, 在结构性聚集中, 斥量子又是在什么作用力下来实现和完成聚集的呢?这就得从原子的结构上来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原子核集中着原子全部的正电荷, 电子则拥有原子的全部负电荷[3]。如果在原子核与核外电子间, 没有一种保障机制的存在, 那么根据电磁论理, 电子会绕着核子旋进直至与核相撞, 这就意味着坍缩。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 从斥量子结构性聚集上推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间, 是必存在着由斥量子构成的一种原子核核外空间结构性的聚集体 (简称斥空体) 。是它起着防止电子与核子的相撞, 保障着原子稳定地存在着。

原子核外斥空体与电子的形成

根据空间是由斥由体构成的结论和原子核具有正电荷的性质可知:原子核外的斥由体在核子正电极性作用下, 改变了原有的斥力性质, 并以一种排列有序的方式围裹着核子 (这一景象好比磁铁周围布满了小磁针) , 形成了一种三维的包裹状态。并且, 这种排列是以斥量子为单位, 并以形似微小磁极的形式, 起着向外传导核子正电性的媒质作用。形成了所谓的电场。但这一结构形式只能说明核子是静止状态的。不符合实际原子运行机制。所以, 根据原子的实际运行状态, 在一这结构基础可以确定:原子核内的质子、中子是运行着的 (这一点已证实) 。正是由于核子内部存在着质子、中子的运动效应。因此, 在这种斥量子排列有序的结构性聚集体上产生了一种状态变化, 使靠近核子的结构组织部分在较强电场力作用下, 形成了一种基态结构组织。而离核子较远的结构组织部分, 由于核子的正电性和内部质子、中子存在着的运动现象而使这部分结构组织, 形成以负电性聚集的电子随着核子一同运动。这就是原子核外电子的形成和它为什么撞不到核子的原因。这一结论也可以这样认为, 电子本身就是斥空体结构组织的一部分。而电子的运行就象一面反映核子运行的镜子, 以相反的电性体现着核子的运动。

(3) 斥量子的能量性聚集与有质性聚

借助对原子核外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来分析物质在产生热辐现象时, 具有任何固体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射各种波长电磁波的性能上可知:在原子核与核外电子共同产生的电场力作用下, 使原子核外斥空体中存在的斥由体, 在电场力作用下改变原有斥力性质的同时, 并在正、负电场交织的作用下聚集成一种性质也具有交变性的能量体——光子。 (这种性质就能够解释光为什么具有波、粒二相性的原因) 。再从热辐射具有连续的辐射能谱, 波长自远红外区延伸到紫外区和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温度[4]等。从性质上分析可知:造成连续辐射能谱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聚集成光子的斥由体因所处核子与电子间位置距离的不同而造成。其次是与核子、电子的运动速度也就是指和环境中斥量子数量 (温度) 有关。 (也可以为单位空间内斥由体聚集量密度的多少) 所以, 形成了频率、波长、聚集量不同的光子。并且, 从中又可得知:在这些光子中, 低频长波对应着远红外区的光子, 产生于核子与电子间电性力弱的位置。所以, 这类光子由于聚集结构上的“松散”, 并且, 在形态上处于斥由体与光子之间, 所以, 易被接收到这类辐射的物体“吸收”其中的能量 (斥由体) 。高频短波的光子则对应着紫外区, 这类光子产生于核子与电子电性力强的位置由于聚集结构上的“紧密”且含有更多的斥量子, 所以, 容易使被辐射到的金属物体产生光电效应, 或对生物组织产生杀伤性破坏。

当然, 并不是辐射体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 就能产生出更高频率的短波射线。因为, 由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的作用力范围是有限的, 并且斥空体与斥由体之间具有相互转换的性能 (这一点从物体受热后体积会产生膨胀的现象上可知) 。所以, 在高温的环境上还需有高压的条件来限制, 使核子与电子间的距离保持在电场力作用的强范围之内, 才能实现更高频的X射线、r射线以及实现粒子的有质性聚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粒子也具有波一粒二性的原因和常温、常压下气态物质很少有辐射现象的产生等问题。以及从光子的产生过程使我们从中直观地认识到中性粒子的有质性聚。也是来自于这种热辐射的“加工”模式。并以此又直接得出了中性粒子也是具有正、负电性于一体的推论和正确地解释r射线在通过云室中放置的多层铅板时所产生的簇射现象[2], 以及结合斥空体的模型解释光子、中微子等这类集正、负电性于一体的粒子的存在, 是由于在它的两电性体之间同样存在着这种斥空体类型的结构体。

①斥空体与强力

强力, 从它的性质上来讲也是一种电磁力, 它虽然来自于质子产生的电场力, 但并不是直接由质子而是间接地由斥空体实现的一种力。这种过程的进行是由于质子间的强烈碰撞后导致一方质子的斥空体破损;而另一方质子的斥空体就将两个质子紧密连接, 这种连接形式以斥空体的负电性将质子与质子束缚在一起。并且在这种连接后产生了一种由点到面的连接过程, 放大了电磁力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强力。而结合过程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就是斥空体破损后导致的。所以, 在斥空体种类中也是存在着有质性聚集。并以此来解释原子核质量亏损的原因。并且, 让我们从新认识和正确理解正、负电荷相遇后, 是一种电荷与光子之间的转换过程。

②斥力与万有引力

通过文章对斥量子的发现到各种聚集方式与聚集体的论述, 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斥量子是一种带有斥力和万有引力性质的能量体。而电磁力、强力、弱力和物质惯性系体现的运动等。都是由斥量子的斥力性质和万有引力性质以能量、物质形式的聚集体反映出的一种综合了这两种力的一种二次转变的力。所以, 从本质上讲, 自然界的基本力只有两种即:万有引力和斥力。

4 结论

通过斥量子模型的建立, 使我们不仅能够以最简明且清晰的思路认清自然界中, 从微观到宏观各事物之间的关联和发展进程。还能使我们正确地认识到能量、物质的同根性及相互间的作用和关系, 都是建立在以斥量子的斥力和引力性质为基础, 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并以只有斥力与引力是基本力的认识上, 才能在能量、物质与各种力和运动之间找到一种具有全面性贯通的理论依据。对今后在研究更细微的物质结构以及对未知领域发现的问题和指出现基础理论中存在的问题、缺陷等都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总之有了斥量子模型的建立, 对今后的科学进步和对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对全人类整体的生存环境、物质改善也同样会起到翻天覆地巨大的改变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兰天, 王艳红.能量的等值转换关系而非守恒性质[J].甘肃科技, 2007, 23 (5) :145-149.

[2]程守洙, 江之永.普通物理学 (第五版) 第一、二、三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5

【关键词】省课程项目;建设工作;遵循;规律和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8-0074-01

【作者简介】刘勇,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江苏徐州,221000)基础教育处主任,徐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近年来,由江苏省教育厅力推的中小学各类课程项目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极大地促进了项目建设学校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也充分彰显了省厅依托项目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工作思路的务实、有效。但纵观整体建设情况,我认为,目前课程项目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学校对项目建设的目的认识不清;二是不注重项目建设的效益;三是不注重项目的内涵建设。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学校没有正确领会省厅文件的精神实质外,不遵循课程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不按规律办事也是重要的原因。实践证明,凡是课程项目建设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基本上都遵循了以下原则和规律。

1.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精心做好项目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时要通盘考虑项目建设的目的、其在学校整体发展工作中的定位,以及它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构成的关系等问题。要让项目建设与学校发展成为一体,引领、服务于学校的发展,提升办学品味,绝不能因项目而建设。徐州高级中学一开始就把“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基地”的项目建设融入学校“办走进生命的学校”办学思路的整体规划之中,为打造学校办学思路的三大支柱——“形成人文精神”“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也正是因为有“办走进生命的学校”这条主线的串联,该项目的各种场馆和课程资源建设才有了根基和灵魂,既是学校的亮丽风景,也是永久的教育资源。

2.要正确处理好项目建设的主次关系,紧紧围绕课程这一中心去开展项目建设。

在一些学校看来,项目建设就是建设场馆、编编教材、做做校园景观文化,这其实都是对项目建设本质认识的误区。尽管这些建设也很重要,但它们都取决于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需要,是服从服务于课程建设的,丢弃课程去搞其他建设,实际上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舍本而逐末。徐州高级中学以“项目建设—学科建设—文化建设”为核心策略,紧扣课程建设这一主题,先后开发出多门校本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课程基地的每一个场馆都成为学生开展体验、探究活动的实践场所,其中校长秦晓华在课程基地“书吧”里开设的“《红楼梦》赏析”已成为学生热选的精品课程。

3.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质量观,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

说到底,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如果学生和教师没有得到发展,学校建得再漂亮,现代化设备添置得再多,也提升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品位,因此,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应该是开展课程项目建设的根本任务。徐高中把课程项目建设融入“办走进生命的学校”的价值理念,把项目建设的每一点成效都落脚到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上。近年来,学校有一大批教师在国家、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许多人成为名特优教师;学生社团“机器人马球”、篮球队、足球队勇夺全国和全省冠军,文学社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社团”,每年为高校输送大批专业艺术人才。

上一篇: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总结下一篇:会议会展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