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延后黄瓜栽培技术

2024-10-11

秋延后黄瓜栽培技术(精选10篇)

秋延后黄瓜栽培技术 篇1

黄瓜秋延后大棚栽培, 是指7月上旬至8月下旬露地直播, 或遮荫育苗移栽, 9月上旬至11月下旬供应市场, 与日光温室秋冬茬供应相衔接的栽培形式。

秋延后大棚黄瓜播种期, 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 保苗是一个技术难题, 进入结瓜期以后, 气温又逐渐下降, 其自然条件均不适宜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 因此选用品种和栽培技术措施与秋冬茬、早春茬及露地种植均不相同。

一、品种选择

经实践和各地用户的反馈, 保优22号是秋延后大棚栽培的理想品种。该品种具有前期耐高温, 后期耐低温的特性, 在7~8月份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育苗, 均表现为瓜码较密。

二、培育壮苗

秋延后大棚栽培黄瓜, 播种方法可采用直播法。在扣棚前直播, 节省育苗移栽的用工, 不会因移栽而伤根, 所以土传病害较轻, 秧苗长势强壮。其缺点是因高温多雨难以控制秧苗, 往往出现缺苗断垄和幼苗徒长现象。育苗移栽法便于集中遮雨、遮荫管理, 秧苗健壮, 根系发达, 节省用种, 缺点是移栽用工多, 易伤根, 引发土传病害的发生, 可酌情选用。

1. 露地直播。

种子处理及整地施肥与秋冬茬相同, 整平地面后, 按大行距70厘米, 小行距50厘米, 高畦或起垄栽培, 播种前2~3天浇透水, 开沟3厘米深, 将催好芽的种子按25厘米株距点播, 每株播种2~3粒, 播后覆土1.5厘米, 若遇雨天, 需提前盖草防止土壤板结, 影响出苗。一般3天后即可出苗, 待出现2片真叶后定苗。

2. 育苗移栽。

育苗方法与秋冬茬基本相同, 一般不嫁接, 若重茬地只需利用药剂防治枯萎病即可,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育苗地必须进行遮光、挡雨、降温。较好的方法就是苗床上面加盖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 加强肥水管理, 待苗龄20天左右, 出现2~3片真叶时, 选凉爽天气移栽, 定植密度与直播相同即可。

三、定植后的田间管理

1. 温度和湿度管理。

前期外界还是高温、强光天气, 不利于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好在棚室骨架上覆盖遮阳网, 每天早、晚和阴雨天敞开, 高温烈日的中午覆盖。到黄瓜进入结瓜盛期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时, 自然温度比较适应黄瓜的正常生长, 去掉遮阳网。进入9月中旬就要及时扣棚, 根据气温变化合理通风, 调节棚内温度, 白天保持25~30℃, 夜间15~13℃。当棚内温度降到10℃以下后, 可采取落架管理, 在棚内加盖小拱棚, 延长结瓜期, 到夜温降至5℃时, 黄瓜不再生长, 可全部拉秧。

2. 肥水管理。

定植后因高温多雨, 必须注意防止小苗徒长, 控制浇水, 少施氮肥, 增强磷、钾肥, 使植株壮而不旺, 使土壤保持见干见湿, 当植株达到20厘米左右时, 追一次有机肥, 结合浇水每亩用豆饼100千克或发酵好的鸡粪500千克, 随后插架或吊绳。进入10月份后气温渐低, 黄瓜进入盛瓜期必须保证肥水供应, 每10~15天追一次复合肥, 每亩每次15千克左右, 直到11月上旬。

3. 植株调整。

前期注意上架和绑蔓, 除掉下部侧枝摘除雄花和卷须, 保优22号有侧枝结瓜的特性, 后期可以利用侧枝结果增加产量, 当植株高度接近棚顶时, 可采取打顶, 促进侧枝萌发, 当主蔓瓜码少、侧枝出现雌花后, 再留二叶摘心、培育回头瓜。

4. 采收。

因保优22瓜码出现早而密, 所以注意及早摘除根瓜和下部侧枝防止赘秧, 影响上部瓜的正常生长。前期光照、温度有助于黄瓜的生长, 为了获取较多的产量, 每1~2天采收一次, 到后期天气转冷, 温度低、光照弱, 产量低, 但随着露地黄瓜的断市, 秋延后黄瓜价格逐渐提高, 所以采收黄瓜也可逐渐拖延, 发挥延后栽培的优势, 提高经济效益。

厚皮甜瓜秋延后栽培技术 篇2

为了弥补春季厚皮甜瓜生产的不足,可采用秋延后栽培调剂市场的需求。

秋延后栽培即常说的反季节生产。其气候特点是幼苗期高温,中期少雨、湿度较低,后期温度渐低。甜瓜的生育特点是苗期生长快,苗龄短,易徒长,后期果实发育迟,成熟较晚。同时,发生的病虫害较多。因此,在栽培技术上要抓好以下环节。

一、选好播期。采用伊丽沙白、网纹系列甜瓜种的,一般可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以7月较为适宜。在此播期范围内,可以满足甜瓜对积温的要求。

二、精细育苗。一般采用小拱棚育苗,将浸种带芽的种子播于营养钵内,一钵一粒,播后盖1.5 ~ 2.0厘米的细土。一次浇足苗床水。待苗长到1叶1心或2叶1心时移栽定苗。为了培育壮苗,一要在小棚上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晴遮网,雨盖膜;二要在墒情不足时小水喷灌,不能大水浸灌;三要尽可能地让幼苗于早晚多见阳光,避免徒长;四要在幼苗移栽前喷一次送嫁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或惠满丰液肥。

三、整地施肥。前茬收后要及时整地,既可按双行种植高畦整厢,又可按单行种植高畦整厢。双行厢宽2米,单行厢宽1.5米。提倡一次下足底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 ~ 4000公斤,配施多元复合肥30公斤。为防徒长,坐瓜前一般不追氮肥,坐瓜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 ~ 20公斤、钾肥10 ~ 20公斤。

四、合理定植。定植前在整好的高畦上覆盖黑色或银色地膜。每667平方米定植密度为1500 ~ 1800株。一般采用单蔓整枝,每株留瓜1 ~ 2个,在幼瓜坐稳后及时摘除顶心,以促进果实膨大、早熟。

五、大田管理。瓜苗定植后,由于多半沿用前茬的大棚,在管理上应以遮光、调温、控湿、节水、补肥为重点,科学运筹。一是盛夏注意用遮阳网遮光,透光率掌握在50%左右;二是卷起大棚两侧薄膜调温,拉大中午与午夜温度的差距,反差越大,结瓜质量越好;三是节水控湿,一般在伸蔓期浇一次水,坐瓜期浇2 ~ 3次水,切忌大水漫灌;四是坐瓜后结合浇水施肥,采取穴施或开沟冲施。

六、早防病虫。一是将蚜虫杀灭在大量迁飞之前,二是重点防治病毒病,三是防好斑潜蝇、蔓枯病等。

秋延后黄瓜栽培技术 篇3

随着大棚的不断发展建设, 大棚的种植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优化, 以求获得更大的收益。根据我县的气候特点, 为充分利用地力, 在大棚生产中推广冬春茬番茄、快菜、秋延后黄瓜的栽培模式, 既有效地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 又补充了蔬菜淡季市场, 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种植。

一、茬口安排

冬春茬番茄在十月中旬播种育苗, 十一月中下旬定植, 三月开始采摘, 五月中旬结束。快菜在五月末六月初直播, 七月末八月初收获。秋延后黄瓜在八月上旬开始育苗, 九月初定植, 九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十一月中旬结束。

二、品种选择

冬春茬番茄宜选用早熟性好、抗寒、商品性好的品种, 如:瑞菲、倍赢、格雷、达尔文等。快菜选用快菜一号, 该品种生长期短, 抗病、耐热、品质好。秋延后黄瓜宜选用抗病、丰产性好, 在高温条件下仍有较强的雌花分化能力的津绿一号, 或者津春四号。

三、栽培技术

1. 冬春茬番茄

(1) 育苗移栽。在十月中旬开始育苗播种, 育苗采用穴播盘基质无土育苗, 为确保番茄苗形成良好的花芽, 育苗期间采取保温为主, 加温为辅的育苗措施, 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 夜间10~18℃之间。当苗龄达到25天后开始炼苗, 百天22~25℃, 夜间8~12℃, 炼苗一周后, 在十一月中下旬定植。

(2) 定植前准备。番茄为深根作物, 根系较发达。整地时要深翻30厘米并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000千克, 过磷酸钙100千克, 复合肥40千克, 耙细整平, 挖秸秆反应堆的埋植沟, 并于定植前10天扣棚提温, 埋植秸秆反应堆, 等待定植。

(3) 定植。定植前三天要对番茄苗进行一次药剂处理, 有利于防止病害的发生。定植的大行距是85厘米, 小行距是65厘米, 株距是40厘米, 亩定植2200株左右。定植后浇足定植水, 但不能大水漫灌, 覆上地膜。

(4) 定植后的管理。番茄定植后要保持较高温度, 所以定植后3~4天不放风, 温度维持在30℃以上35℃以下, 湿度达到80%以上, 95%以下。缓苗后控制温湿度, 百天温度控制在28~32℃, 夜间10~15℃, 湿度保持在70%以下, 60%以上。第一穗果坐住前基本不用浇水。当第一穗果长到核桃大小时, 开始浇水追肥, 追肥应采取配方施肥, 少量多次的原则。冬季一般在15天左右交一次水, 早春10天左右, 随气温升高7天左右1次。一次水一次肥, 膨果期要加大钾肥的用量。

(5) 植株调整。为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 要及时整枝吊蔓, 采用单干整枝, 整枝时要注意待侧枝长到3寸时再打掉, 结合整枝打掉基部的病叶老叶。每株留5~6穗果, 第一穗果留3~4个果, 其余每穗果留4~5个果。

(6) 病虫害防治。主要做好番茄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和白粉虱的防治。

(7) 收获。一般在定植后三个月就开始采收, 根据市场行情和运输距离的远近, 确定最佳采收期, 及时采收。四月末采摘结束。

2. 快菜

(1) 整地播种。当前茬番茄收获结束后, 马上撤掉棚膜, 深翻整地, 结合整地施入2000千克的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耙细整平, 晒地半个月。五月中旬开始播种, 采取高畦直播, 行距50厘米, 株距30厘米, 每亩定苗3500~4000株, 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

(2) 栽培管理。快菜生育期短, 播后55~60天就可收获, 栽培管理较为简单, 注意防治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蚜虫和白粉虱, 七月中下旬收获。

3. 秋延后黄瓜

(1) 精细整地。快菜收获后, 要进行深翻整地, 结合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 深翻后晒地半个月, 移栽前十天扣上棚膜, 高温闷棚。

(2) 育苗移栽。秋延后黄瓜宜选择育苗移栽, 八月初开始播种育苗, 八月下旬定植。此时气温高, 光照很强, 育苗时要注意遮荫防晒, 并在瓜苗一叶一心时喷施增瓜剂诱导雌花分化, 隔一周再喷一次。移栽时一次性浇足底水, 覆土不能超过苗坨的高度。大行距60厘米, 小行距40厘米, 株距40厘米, 亩栽植3300棵左右。

(3) 定植后管理。缓苗后在根瓜坐住前以不浇水为好, 根瓜坐住后, 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0千克, 尿素15千克, 硫酸钾10千克。开始采摘后, 结合浇水可每隔七到十天追肥一次, 每亩尿素10千克, 硫酸钾10千克, 磷酸二铵10千克, 同时可以叶面喷洒糖、磷酸二氢钾、尿素的混合液, 即可防止早衰增加产量, 又可预防霜霉病的发生。定植初期, 棚内温度高, 需加大前腰和顶部放风口的放风量。保证白天温度在25~35℃之间, 夜间在15~20℃之间。到十月中旬以后, 随着气温的降低, 要加强保温措施, 控制好温度, 并及时的落蔓降秧, 增强透光。这个阶段是拿产量和产值最关键的时期, 注意防止黄瓜植株脱肥早衰。

(4) 采摘。黄瓜生长速度快, 采摘要及时, 以免坠秧影响产量, 一般两天摘一次。

四、产量和收益

秋延后黄瓜栽培技术 篇4

关键词 大棚苦瓜;秋延后栽培技术;广西合浦县

中图分类号:S642.5;S6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增加蔬菜的产量,保证冬季的蔬菜供应,越来越多的蔬菜被搬进了大棚。苦瓜作为一种广受大众欢迎的蔬菜,将其在大棚中进行种植可以极大延长苦瓜的供应时节,保证苦瓜在冬季蔬菜市场的正常供应,提升我县的农业经济效益。

1 进行大棚苦瓜秋延后栽培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1.1 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求、倡导绿色环保苦瓜

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蔬菜的生理特点,在气候转寒之前将蔬菜在大棚内进行种植,以实现延长蔬菜的上市时间,提升蔬菜的产量的一种种植技术。当前,很多蔬菜都采用了这样的技术,在提升蔬菜的产量同时,保证冬季蔬菜的供应。当前,在经济市场的大环境下,应季蔬菜的价格不断降低,利润也在慢慢下降,而冬季的蔬菜市场则应当是当前蔬菜市场较为空白的地方[1]。

广西属于丘陵地带,平坦的耕地很少,而合浦县相对于广西来说,属于少有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带,它肩负着供给粮食和蔬菜的重要角色。就本文针对苦瓜的种植来说,当前普遍的种植技术都是露天种植,而合浦的气候决定着露天种植必然会有很多病虫害,很多农民朋友为了保证种植的产量,会喷施农药[2]。此外,合浦县地处热带,雨水较多,所以喷施农药的频率也会较高。按照以往的露天种植,不仅增加了农民朋友的工作量,更提高了苦瓜农药残留的含量。所以,在提倡绿色环保蔬菜的今天,大棚种植苦瓜是必然趋势。

1.2 大力发展苦瓜,将苦瓜运到北方市场,开发更为广阔的市场。

北方市场的苦瓜普遍个小、味苦、肉质薄,而合浦生产的苦瓜有它自己的特色,既瓜肉厚、水分足、苦味轻、口感好,与北方的苦瓜相比,受众更广泛,既销量更广。

合浦在石湾、石康、常乐等地都有大面积的豇豆种植历史,种植出来的豇豆,在满足当地需要之余,都运往北方市场,这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个运输线路已经成熟。而豇豆不能一年四季都种,且由于种植的面积不断增大,导致市场趋于饱和,价格下降,农民朋友的收入也随之下降,所以亟需另一种经济作物来填补空缺。而笔者认为,当前比较合适的就是苦瓜。

但当前苦瓜供应的时节较为短暂,所以通过当前的种植技术延长苦瓜的供应时节变得十分的重要。当前,在传统的苦瓜种植无法供应的时节,苦瓜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同时在这样的时节苦瓜的价格也相对较高,苦瓜市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开发。合理开发这片市场可以为农户提供较为可观的经济利益,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合浦县应当抓住这次机会,积极引进新型的技术,将大棚苦瓜秋延后栽培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以新的栽培技术为突破口推动合浦县农业的发展。

2 合浦县大棚苦瓜种植现状

合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临海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由于合浦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可以发展市场农业经济。合浦县沿海气候受季风的影响,光照较为充足,冬季的气温并不是很低,适合在秋冬季进行蔬菜种植。

當前,合浦县的苦瓜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技术升级。苦瓜的种植技术过于传统,造成当前合浦县的苦瓜种植行业并不景气,苦瓜的产量少、苦瓜的质量不优。同时,很多苦瓜种植户并没有进行相关的技术升级,没有将苦瓜进行大棚种植,这就造成了当前苦瓜的供应时节比较短,并没有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尤其是对于北方市场的忽视,让合浦县的苦瓜销售市场变得狭窄。

大棚种植是当前较为成熟的种植技术,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普通的农户可以进行一定的投资,进行相关的技术改造就可以进行大棚种植,并在大棚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秋延后栽培技术的相关拓展。但在技术层面,当前合浦县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技术的升级和输出相对困难。

而苦瓜的大棚秋延后栽培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可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可以通过技术和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吸引社会资本,帮助合浦县进行大棚苦瓜秋延后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技术升级。

3 大棚苦瓜秋延后栽培技术

大棚苦瓜种植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秋延后栽培技术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合浦县还没有较为规范的实验型田地,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合浦县实际的种植情况进行相关的技术调整,将大棚苦瓜秋延后栽培技术做到最细致。

3.1 种植前准备

苦瓜的种植与粮食种植不同,与其他蔬菜种植也有略有不同。在大棚苦瓜种植领域要通过实际考察,来确定相关的技术参数,不断调整种植技术。大棚种植对各方面的要求比一般的蔬菜种植高,在进行种植是要充分考虑苦瓜对环境的适应情况。

种植前首先要根据大棚可以达到的条件进行品种的选择,结合合浦县的气候条件,应当选择较为耐热生长期较为短的苦瓜品种。因为进行大棚苦瓜秋延后栽培,要依据市场和行情的变化适时选择收获的时节,选择收获期较短的苦瓜品种可以更好地选择收获的时机,从而使苦瓜产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苦瓜的种植前期除了要进行品种的选择,还要进行相关的种植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田地,田地要适合苦瓜的生长,同时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适合搭建温室。种植的土地要事先进行翻耕处理,在进行翻耕后对土地施以基肥。基肥的施用有严格的标准,不可以太多,既要防止基肥对苦瓜种子造成伤害,又要保证前期苦瓜成长的养分供应。

种子的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要用适当浓度的高锰酸钾对苦瓜种子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显著降低苦瓜在日后的生长过程中的发病率。播种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流程,采用72孔标准穴盘播种,每穴1粒种子,且要平躺。在播种完成后覆基质,同时浇水。浇水要透,在浇水过后要及时用遮阳网覆盖,做好防护措施。

3.2 苗期管理

大棚的苦瓜种植作重要的控制条件之一便是温度的控制。温度控制是整个大棚苦瓜秋延后种植技术的关键,大棚的温度控制直接关系到苦瓜的生长状况。要结合合浦县当时的气候和温度条件适当的调整大棚的温度,这样可以对苦瓜的生长状况做到更好的控制。

在出苗前要将白天的温度控制在30~33 ℃,在大部分种子破土后要将遮阳网揭去。在种子破土后的一段时间里,白天要保持较高的温度,一般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5~30 ℃,在夜间要进行适当的降温,可以利用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

在苦瓜生长的苗期要注意肥水的控制,尤其是水。在苦瓜的苗期如果浇水过多,会造成苦瓜苗的徒长,造成养料的浪费影响苦瓜接下来的生长,从而影响苦瓜的产量。要加强田间的巡查,观察苦瓜苗的长势,依据苦瓜苗的长势合理的控制浇水。而在苗期,苦瓜生长的养料大多是来自雨基肥的,所以在苗期不必进行追肥。

在苗期之后要进行定植的工作,将长势较好的苦瓜苗进行保留,长势不好的苦瓜苗进行清除。适当追肥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定植的深度,为苦瓜苗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

3.3 田间管理

大棚苦瓜的田间管理是在定植以后进行的,包括温度控制、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温度的控制方面是通过遮阳网和通风来控制的,简单来说通过这样网可以控制苦瓜苗的光照时间,通过通风的方式降低大棚的温度。一般在定植结束3~5 d的时间里,要加大大棚的通风量,降低温度的同时为苦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

定植过后要浇定根水,可以采用滴灌的方式先为田地浇水1~2 h,在定植结束后3 d对田地进行一次灌溉,灌溉的原则是浇透。為苦瓜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苦瓜的生长要求田地微湿,所以要时不时地进行小灌,勤浇水。要依据苦瓜实际的生长状况适当追肥,但追肥一定要控制量,以免对苦瓜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苦瓜的病虫害防治比较的复杂,由于是大棚种植,同时又是秋延后种植,从虫害的防治方面看,压力不大。当前情况下是要结合合浦县实际的气候条件,对病虫进行相关的防治。在合浦县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白粉病和病毒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瓜绢螟、蓟马、蛴螬、地老虎、螨虫和蚜虫。一般可以用阿米西达(嘧菌酯)1 000~1 500倍液、哒灵·炔特1 000倍液、高美施 1 000倍液,5~7 d/次,叶面喷雾,交替使用达到防治的效果。

4 结语

合浦县应当抓住当前的机遇,对大棚苦瓜秋延后技术进行推广。提升苦瓜的产量和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延长苦瓜的供应时节,顺应市场的需要,使苦瓜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最大化,推动我县农业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锋,王伟中,孙玉东,等.淮安地区苦瓜大棚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3(8):8.

[2]郭玉蕊.秋延后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4(7):15.

秋延后(迟)辣椒栽培技术 篇5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苗期耐高温、抗病毒病、成株期果实膨大快、结果相对集中的品种。目前适宜栽培的品种有江蔬2号、洛椒四号、卞椒一号等。播前晒种2~3 d, 用太阳紫外线杀菌。将晒过的种子用温水 (25~30℃) 浸种8~10 h, 再用55~60℃的热水烫种15 min, 烫种时不停搅动种子, 使其受热均匀, 吸足水的种子种皮上的病菌孢子已活动, 在55~60℃的条件下活动孢子易被杀死。用75%甲基托布津1 g拌湿种 (沥干水的种子) 50 g。药剂拌种后即可播种。

2 播前准备

一次性成苗不分苗的地需苗床面积600 m2/hm2, 撒种子1.5 g/m2。为确保高温期间定植一次全苗, 最好是用营养钵育苗, 准备8 cm×8 cm纸钵或塑钵7.5万个/hm2, 营养土块育苗也可以。苗床 (苗床选粮田) 施腐熟鸡粪或大粪、猪粪12.5kg/m2;加三元复合肥250 g/m2、草木灰625 g/m2、75%甲基托布津8.75 g/m2或40%多菌灵胶悬剂8.75 g/m2、甲基异柳磷 (杀地下害虫) 3.75 g/m2, 撒施均匀, 深翻20~25 cm, 5~7 d后方可播种。或上述药肥加粮田土37.5 kg/m2闷堆5~7 d后装钵或制营养土块。

3 培育壮苗

适宜播期为7月20—25日。苗床浇透水, 水渗下后覆5cm厚营养土, 摊平, 然后将杀过菌的种子摆或撒在苗床上, 覆盖种土1.2~1.5 cm厚, 盖1层薄麦草保湿, 6~7 d可出芽, 出芽后将麦草揭除[1,2]。苗床上设保护设施, 即插拱棚盖遮阳网, 防暴雨冲刷苗床和光照太强、温度太高、蒸苗烤苗拱棚高1.2 m以上, 晴天温度超过30℃时盖上遮阳网, 其余时间, 一般晴天11∶00—15∶00盖, 其余时间揭开, 阴天不盖。没有遮阳网的小拱棚上要搭遮荫棚, 遮荫棚上的覆盖物的揭盖时间与遮阳网基本相同。雨天盖农膜以防雨水浇注苗床。出苗后保持畦面见干见湿, 既防止幼苗徒长, 又防干旱时蚜虫危害, 导致病毒病重。第1片真叶展开后, 喷0.2%磷酸二氢钾壮苗。每10 d喷1次扑虱蚜与溶菌灵 (或甲基托布津) 混合液防病治虫。喷药时喷头向下, 喷湿苗棵根部和畦面, 以防猝倒病。如遇连阴天, 畦面过湿时, 要撒干土加草木灰 (5份土加1份灰) , 若仅撒草木灰, 不得超过200 g/m2。苗床四周挖深40 cm的排水、降渍沟。

4 定植

施足基肥,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75 t/hm2、三元复合肥1 050kg/hm2、磷酸二铵375 kg/hm2、钙镁磷肥375 kg/hm2, 土杂肥不足的施豆饼3 000 kg/hm2 (沤制发酵后使用) 。土杂肥普施, 化肥集中施于畦面上。土杂肥营养全, 肥效长, 有缓冲力, 可提高土壤通透性、疏松熟化土壤, 有利作物根系发育;还可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尤其在夏秋季, 雨水淋洗肥料流失严重, 多施有机肥, 土壤中螯合物增多, 固肥、固水能力大大增强。若土杂肥不足, 苗棵不发或发而不壮, 都严重影响产量。一定要重施土杂肥。苗龄25~30 d移栽, 栽6万株/hm2。1.1 m开畦, 畦面上栽2行, 大行距70 cm, 小行距40 cm, 株距35 cm。畦面上开沟, 浇水后栽苗覆土。栽苗深以苗子在苗床深度为宜, 不埋子叶, 太深发棵慢。栽后喷乙草胺除草剂铺地膜, 铺地膜可保墒、保肥, 防雨淋后土壤板结, 以利根系发育, 而且干旱时膜下暗灌, 省水。

5 定植后管理

8月上中旬辣椒进入开花坐果期, 为保后期产量, 门椒、对椒一律不留, 见花去掉, 以促发棵。四门斗坐果后, 施尿素225 kg/hm2, 开始采摘后每20 d左右追施三元复合肥450 kg/hm2, 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干旱时, 傍晚及时浇水[3,4]。9月中旬建大棚防寒, 10月中旬再建内拱棚保温, 促果实膨大, 11月中旬内拱棚上盖草苫防冻、保果。

6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防治病毒病关键是防蚜虫, 控制传染。发病初期用毒病灵或病毒A等药剂防治, 炭疽病用甲基托布津或溶菌灵交替防治, 灰霉病用速克灵、万霉灵等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烟青虫、棉铃虫等, 防治蚜虫用一遍净、扑虱蚜等交替防治;烟青虫、棉铃虫用抑太保、万灵等交替防治。

7 及时采摘

8 月下旬至9月中旬及时采青椒上市, 9月中旬后则留红椒。春节前后一次性采摘上市。

参考文献

[1]周玉玲.秋延迟大棚辣椒的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09 (8) :35-36.

[2]丁原书.辣椒秋延迟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 2009 (4) :53-54.

[3]吴广柱, 李守北, 刘廷府.大棚秋延迟辣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5) :20.

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 篇6

1 品种选择

辣椒秋延后栽培, 品种选择是关键。由于生长前期高温多雨, 后期温度渐低, 日照渐短, 环境条件不大适宜, 所以应选择抗热、耐高温、耐弱光、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结果集中、果大肉厚、高抗病毒病的卞椒一号、洛椒四号等品种[1]。

2 采用一网一膜降温防雨育苗

由于7—8月高温多雨, 露地育苗难以育出生长势强的无病壮苗, 应采用塑料大中棚防雨遮阳网遮阳降温育苗。在育苗过程中加强温、光、水、肥、病虫害等方面管理。35~40 d时可育出苗高17 cm、8~12片真叶、叶色深绿、茎杆粗壮、根系发达、无病无虫壮苗。

3 培育壮苗

3.1 营养土准备

选用未种过茄果类的熟菜园土70%, 腐熟的猪杂肥30%, 混合后每1 m3加入优质复合肥或蔬菜专用肥1.5 kg及50%多菌灵80 g充分搅拌, 堆好用薄膜覆盖焖24 h。

3.2 种子和营养钵准备

每1 hm2备卞椒种1 125 g, 营养钵选直径12~13 cm, 装入营养土后剁成8 cm高钵子, 9万只/hm2。

3.3 床址选择与床土消毒

床址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田块, 每1 hm2准备苗床300 m2。苗床用敌克松37.5 kg/hm2拌干细土1 500 kg/hm2盖膜焖24 h后撒入苗床耕翻土中, 排钵前在苗床内撒入毒谷防治地下害虫。

3.4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2 d, 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选择晴天9:00—15:00, 将种子薄摊在芦席上, 在通风的地方晾晒, 切记不要把种子摊在铁器、石板、水泥地或塑料薄膜上晒种, 以免烫坏种子。然后用55℃的温水烫种15 min, 进行消毒处理, 注意要不断搅拌, 然后放入20℃清水中浸泡6~8 h, 捞出晾干, 再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20 min, 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净。

3.5 播种

播期一般在7月20—30日, 最迟不超过立秋。播期过早, 受高温、强光影响, 秧苗易徒长, 病虫害多, 苗期易受病毒侵害, 同时因冬前形成植株较大, 越冬期间成株抗低温能力差, 易僵化和早衰, 后期产量下降。播期过晚, 进入初冬时期的植株生长量不足, 没有足够的营养体作为产量的基础, 产量不高。

播种前1 d打足底水, 使营养土湿透, 以利种子发芽。每钵摆2粒种。二叶一心期选留1株壮苗。播种后覆盖约1cm厚营养土, 轻轻拍平。盖土过厚, 幼苗出土困难, 易形成瘦弱苗, 盖土过浅, 易带壳出苗, 影响幼苗生长。再用喷水壶喷水, 使种土融合, 随即覆盖地膜, 膜上盖遮阳网保墒降温。当60%的苗出土时应及时揭去遮阳网和地膜, 防止高脚苗。苗期喷洒0.3%高锰酸钾溶液防猝倒病, 喷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培育适龄壮苗[3]。

4 定植前早腾茬, 土壤消毒

早腾茬, 清理园田, 用敌克松37.5 kg/hm2拌干细土1 500kg/hm2, 盖膜焖24 h后撒入棚内, 立即深翻30 cm, 再打水腹膜闷棚高温消毒3~4 d, 然后进行耕翻晒垡, 结合分批施肥, 施腐熟饼肥2 250 kg/hm2、钾肥150 kg/hm2。

5 定植

8月底9月初定植, 采用大棚一膜一网覆盖防雨降温。一般选苗龄35~40 d、8~10片真叶、叶片大而厚、叶色深绿、第1花蕾初现的壮苗移栽。采用宽窄行起垄栽培, 宽行50cm、窄行30 cm、株距25~27 cm, 先打定植穴, 后铺地膜再定植。定植前秧苗喷1次百菌清加磷酸二氢钾保健药肥。

6 定植后至收获期间田间管理

6.1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活棵后浇足活棵水

定植后气温还很高, 农膜及遮阳网两边必须离地0.8~1.0 m, 以利通风, 防止温度过高。缓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18~20℃。缓苗5~7 d后, 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温不低于15℃, 以免因低温受精不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开花结果期, 白天棚温保持在25~30℃, 10月中下旬以后棚内夜间温度低, 晚间要降膜保温, 除去遮阳网, 白天仍要注意起膜通风, 利于植株和果实生长。棚内夜间温度低于10℃, 应加小拱棚。当夜温低于5℃时, 小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 当温度低于0℃时, 小拱棚上的草帘要适当加厚, 同时不论气候如何都要揭草帘照光, 冰雪天揭草帘 (上接第123页) 时间可缩短。

6.2 加强肥水管理

除要施足基肥外, 还要看苗追肥。尤其坐果初期是追肥关键, 一般每次施优质复合肥约150 kg/hm2。水分管理应看苗浇水, 苗期不能缺水, 坐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切忌高温浇水, 采用早晚浇水[4,5]。

6.3 改自由生长为整枝修剪

门椒以下的徒长枝应及时剪除, 生长势弱的植株, 适当摘除门椒和对椒花蕾,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多结果, 增加产量。10月下旬以后新开的花均无法结成食用果, 应及时摘顶, 保证前期所结果实膨大[6]。

6.4 按时喷药防治病虫害

病毒病发病初期用病毒B500倍液加83抗增剂300倍液喷防。根腐病、疫病用绿亨1号、绿亨2号或黄腐酸盐均有特效。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花旺期用敌敌畏、敌杀死等喷洒防治烟青虫[7]。

6.5 采收

12月可视市场行情采收上市, 一般先采摘果面光滑、深绿油亮的青椒上市, 分批采摘, 勤摘少留;若行情不好可红熟后采收, 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燕远, 李方华.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 2008 (22) :18, 21.

[2]洪文英, 彭智群.杭州地区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 2005 (6) :36-37.

[3]郑善教, 顾永道, 刘庆荣.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1 (5) :837.

[4]张爱玲, 陈晓, 董根忠.中拱棚秋延后辣椒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2 (6) :42.

[5]杜峰, 胡广明.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 1997 (10) :46-47.

[6]杜峰, 黄立方.新丰四号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1997 (10) :8-9.

791韭菜秋延后栽培技术 篇7

关键词:791韭菜,秋延后,栽培技术

韭菜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蔬菜, 冬春季保护地生产和春夏季露地生产对解决周年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秋末冬初正处于北方韭菜生理休眠期, 市场上很少见到自产鲜韭, 形成了北方韭菜生产“断层期”。为此, 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791韭菜进行多点秋延晚栽培试验, 经过不断摸索总结, 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791韭菜秋延后栽培技术措施, 取得良好结果。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多, 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791韭菜秋延后栽培技术获得成功, 填补了本地区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无自产鲜韭之空白, 同时为菜农致富摸索一条可行之路。

1 特征特性

791韭菜系杂交选育而成, 叶肉厚, 茎白, 一片绿, 味道鲜美, 株高45~50㎝, 叶宽1㎝, 单株重5~7g, 分蘖力强, 生长快, 产量高, 高抗灰霉病、疫病, 抗寒耐热, 休眠期晚而短, 返青快, 立杆不倒, 开张度小, 叶片生长下限温度-5℃.亩产青韭1500公斤以上。

2 播种期

2.1 直播

直播适期为4~5月份。当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开始播种, 当年投入生产。5月1日以后播种的可用草苫子覆盖地面, 达到保湿和防止中午表土温度过高。

2.2 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4月播种, 7月上旬载完。4月15日以前播种, 可覆盖地膜保湿增温。播种时可进行浸种催芽, 打底水播种, 播完后畦面复盖秫秸等物遮荫, 保持土温在15~20℃, 以利出苗。出苗后将覆盖物撤掉。韭菜苗期为60天。

3 适宜的密度

791韭菜个体增产潜力很大, 分蘖力强, 单株重5~7g, 营养面积充足时, 一年内可进行三次分蘖, 由一株达五铢。分蘖产生的成株收割时都能达到1~2等产品标准。最初亩保苗基数应在45万株左右适宜。在适宜播种期内, 直播每亩用种量为5㎏.晚于适宜播种期, 可适当增加播种量, 最多不超过8㎏.播量过多则因植株过密而生长细弱, 易引起倒伏, 严重降低产品产量和质量。

在韭菜育苗时, 为了适应铲秧移栽, 可采用平畦撒播。每10㎡苗床, 播种量为0.2~0.3㎏。每定值1亩本田, 需育苗面积200㎡左右。

4 扣膜及供应时间

4.1 小拱棚

9月10日左右将韭菜贴垄面割掉立即扣起小拱棚, 中秋、国庆节前收割一刀, 寒潮来临前收割一刀, 在更大的寒潮来临前一次收割完毕。如果进行双膜覆盖加上草苫、纸被, 还能在12月初再收一刀。

4.2 温室生产

温室生产10月1日~15日开始覆盖棚膜, 同时收秋刀, 至11月下旬室内生长的韭菜开始出现半休眠状态, 可收割覆盖后的头刀韭菜, 随后可进行10d左右-5℃-10℃低温处理, 在进行正常管理, 即可继续收鲜韭。

利用791韭菜休眠晚的特点, 露地生产可在遭受冻害前抢收一刀, 即在10月中旬, 其经济效益很高。因为791韭菜在遇到-5℃~-7℃低温冻害以前, 地上部没有黄华枯干现象。

5 温度, 水肥管理

5.1 施足肥料

播种前每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做底肥。进入8月份每亩可追饼肥100㎏与硫酸铵25㎏混合施用。据观察, 土壤营养不足, 是韭菜生长缓慢的重要因素。

5.2 温度、水肥

扣棚覆盖后, 温度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期低温、后期保温”。韭菜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在16℃±7℃, 扣膜后白天控制在20℃左右, 夜间5℃~10℃.随天气转冷, 夜间密闭, 白天适当放风。韭菜株高15㎝左右时, 松一次土, 每亩追硫酸铵25㎏培土后浇水, 头刀韭菜割前再追一次肥并灌水。小拱棚头刀韭菜收割后夜间不再放风, 白天温度高时可适当放风。遇到寒潮侵袭, 覆盖草苫保温。随外温下降棚内气、地温逐渐降低, 韭菜生长趋于缓慢, 但耐低温能力也逐渐增强。只要不受冻害, 尽量向后延迟。由于不放风, 不用追肥灌水。温室保温效果好, 为防止韭菜生长过快, 降低产量, 覆盖前应注意防风。收割后天气一转冷, 白天视室内温湿度状况酌情放风。以后除个别天气外昼夜不放风。且夜间行草苫、纸被覆盖, 可一直延迟到12月上中旬收割第三刀。

6 防治病虫

韭菜秋延后栽培中主要发生的病害是灰霉病也叫白斑病, 虫害是韭菜蛆 (地蛆) 。为了有效的防治病虫害, 应积极采取科学管理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6.1 科学管理

一是露地种植密度适宜, 培养壮株, 加强雨后排水, 降低相对湿度。二是秋末冬初保护地栽培的韭菜, 要加强温湿度的管理, 晴天要大放风, 需要浇水时可分段进行, 即每次浇三分之一。三是控制收割次数, 提高每茬产量。四是冬季加强夜间保温, 白天可采用部分遮光, 立秋后采用放风调节气温。

6.2 药剂防治

番茄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 篇8

1 培养优质壮苗

1.1 品种选择

秋延后栽培的番茄由于苗期正处在盛夏高温高湿季节, 对番茄的生长十分不利, 因此最好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耐热、耐储运、生长势强又不易徒长的品种, 如金冠、佳粉15、中蔬4号、L—402、早魁等。

1.2 播前准备

1.2.1 整地施肥。

在6月末7月初清洁田园整地。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0t/hm2, 先将1/2的农家肥撒施到田间后进行深翻, 剩余1/2的农家肥配以三元复混肥375kg/hm2、过磷酸钙450kg/hm2混合后施于栽培沟内[1]。

1.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浸在50~55℃热水中不断搅动, 保持恒温30min, 之后当水温降至25~30℃时停止搅动, 浸泡3~5h后捞出, 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min, 然后在清水中反复淘洗干净;或用高锰酸钾5 000倍液浸泡1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 再浸泡2~3h。用湿布将种子包好放在阴暗处保持25~30℃进行催芽, 当种子有8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

1.3 播种及苗期管理

在7月10~15日直播于温室内, 株行距为:大行距70~80cm, 小行距30~40cm, 穴距30cm。每穴播种2~3粒。在出苗前用旧棚膜覆盖在温室的骨架上形成凉棚, 用于遮荫防雨, 创造一个通风、避强光、降低土壤湿度、有利于番茄生长的田间小气候。出苗后及时间苗, 及早定苗, 培养出茎粗壮、节间长短适中、叶片肥厚、色泽深绿有光泽、8~9片叶时即现蕾开花的壮苗, 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及时松土, 铲除杂草并做好病虫害防治。

2 搞好田间管理

2.1 插架

定苗后立即插架, 顺垄向在垄头立插1根竹竿, 依次每隔1m立插1根竹竿, 并在植株的下部绑1道横杆, 将植株绑在横杆上。以后随着植株生长, 在每穗花序下都要绑1道横杆[2]。

2.2 整枝

实行单干整枝, 留3~4穗果。当第3或4穗花序以上长出2片叶时, 及时摘心, 随时打杈和去除下部老叶, 每穗花序选留4~5个健壮果, 其余的花果尽早疏除掉, 以减少养分消耗, 保证果实养分供给充足。

2.3 肥水管理

由于番茄的花期是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度过, 因此不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可保证坐果率。果实进入膨大期前, 一般不需要追肥灌水, 掌握“不旱不浇, 见旱少浇”的原则[3]。当第1穗果进入膨大期时开始灌水。每次灌水都要灌透, 以保证番茄良好的生长发育。当第1穗果实进入膨大期时进行第1次追肥, 第1穗果实基本采完时, 进行第2次追肥。每次随水冲施西红柿专用肥1 500kg/hm2、钙镁磷肥600kg/hm2、硫酸钾600kg/hm2。避免因肥水管理不当造成畸形果、裂果而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3 加强温室管理

立秋后, 即在8月10日左右天气开始转凉降雨减少时, 揭去用于遮荫避雨的旧薄膜以增强植株的光合作用。当气温降到10℃时 (9月23日左右) , 要及时覆盖新薄膜以保证番茄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覆膜后注意加强温室内的温、湿度管理, 当温度高于28℃时及时放风, 保持白天20~25℃, 晚上13~15℃;保证植株表面不结露, 以减少病害的发生。立冬后, 即11月7日左右, 天气转寒, 夜间适当加盖草帘, 注意温室保温防寒, 以保证番茄的正常生长。

4 及时防病治虫

前期以防虫为主, 中后期以防病为主[4]。主要害虫有蚜虫、温室白粉虱、棉蛉虫等。在苗期以防治蚜虫、温室白粉虱为主,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或2.5%功夫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防, 隔5~7d喷1次, 兼治斑潜蝇。也可采用黄板诱杀成虫的方法进行防治, 在木板或纸板上涂上机油或黄油, 悬挂在高于植株顶部的高处, 粘杀蚜虫、白粉虱, 放450~600块/hm2, 待板上粘满虫子后再重新涂上机油或黄油, 又可重新诱杀;覆膜后也可用22%敌敌畏烟雾剂7 500g/hm2在傍晚闭棚后点燃, 密闭1昼夜进行防治。棉蛉虫用2.5%天王星乳油2 000倍液, 或21%灭杀毙乳油2 000~4 000倍液, 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3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危害秋延后番茄较重的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和灰霉病等。除采取加强田间管理、控制好温室内的温湿度等农业防治措施外, 还要针对具体情况及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早疫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15kg/hm2, 或10%速克灵烟雾剂3 750g/hm2。在发病期可用3%农抗120水剂150倍液, 或25%代森锰锌胶悬剂150~2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或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隔7~10d用1次, 连续防治2~3次。

晚疫病在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并销毁, 对周围的植株进行药剂保护, 重点是中下部的叶片和果实。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预防, 每隔7~10d防治1次, 连续用药4~5次。

灰霉病在发病初期可采取高温闷棚的防治措施, 即选晴天上午使温室内温度缓慢升至45℃, 维持2h, 然后大放风降至适温, 在闷棚前1d适当灌水, 之后适当追肥;也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3 000~4 500g/hm2熏蒸, 隔7d熏蒸1次;或5%百菌清粉尘剂15kg/hm2, 间隔10d防治1次;还可用72%喷克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或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喷雾, 每隔7~10d防治1次, 连续防治2~3次。

药剂要对症适量使用, 避免产生药害。同一种病虫害要用不同药物交替使用, 以免产生抗药性。

参考文献

[1]严永才, 王洪志.番茄秋延后配套栽培技术[J].蔬菜, 1994 (3) :8.

[2]周文娟.秋延后番茄剪枝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 2003 (9) :15.

[3]刘汝温, 周林云, 黄明新.大棚秋延后番茄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1988 (6) :28-29.

秋延后番茄冬储方法 篇9

番茄成熟的过程可分为绿熟期、初熟期、半熟期、硬熟期、完熟期五个阶段。绿熟期番茄果实已充分长大,果硬,果皮变成浅绿色,果肉变成浅黄色;初熟期番茄表面开始转色,果面约有1/4已着色,大多在果顶部分先呈红色;半熟期番茄果身已经半红;硬熟期番茄果面基本变红,但仍有一定的硬度;完熟期番茄果身全部变红、变软。

番茄可以采收红熟果,也可以采收绿熟果后人工催熟。考虑到商品品质,应采收初熟期果,这样采收时易判断,不至于采收过生果。

番茄在储藏过程中会缓慢成熟,降低温度可以延长成熟的时间,延长保鲜时间。绿熟期番茄耐储藏,条件适合时可以储藏30~40天;红熟番茄在条件适合时,一般只能储藏1~2周。

绿熟番茄比红熟番茄怕冷,绿熟番茄适宜的储藏温度是11~13℃,低于10℃容易受冷害。红熟番茄能耐受7~10℃的低温,绿熟番茄在储藏后期果身转红时可以再降低温度来延缓成熟并抑制病害的发展,减轻腐烂损失。

番茄果皮的保水能力比较强,储藏期环境相对湿度可以维持在90%左右。如果有条件控制气体成分,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都保持在2%~5%,可以明显延长保鲜寿命。

二、冬储番茄重在保温

温度较高时,选阴凉通风、地势高燥的地方储藏。采下的果实需先预冷,储藏前剔除病果和机械损伤果。先铺一层厚10厘米、宽100~150厘米的麦秸,长度根据储藏量而定。在麦秸上摆放一层果实,果柄朝下,果与果之间留2厘米空隙,上铺一层麦秸,厚度以盖住果实为宜,如此一层果实一层麦秸摆放6~10层,注意下宽上窄,最后外部铺一层麦秸,厚度为10厘米。此法可储藏1个月左右,好果率可达90%以上。分批出售时可从一头扒开,拿出部分番茄后仍用麦秸盖严。

秋延后芹菜无公害栽培 篇10

1. 种子处理

选用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文图拉、皇家西芹等品种。播前进行消毒和浸种, 然后用纱布包好置于15~20℃环境中催芽, 当种子露白60%~70%时播种。

2. 精细播种

每亩需30平方米苗床, 亩播种量50克。7月上中旬, 在棚间或棚内育苗, 30平方米苗床施入1立方米充分腐熟圈粪、3公斤撒可富和3公斤磷酸二铵, 与10厘米深床土充分均匀后浇透水, 水渗后铺“翻身土”, 均匀播种, 覆土0.4厘米, 用草帘等覆盖物遮阴, 保持床面湿润。

3. 培育壮苗

全苗时撤除覆盖物, 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间苗, 苗距3厘米, 并拔除杂草。当苗2~3片真叶时, 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或0.2%尿素溶液叶面追肥。苗期保持床面湿润。壮苗指标为苗龄60天、株高15~20厘米、5~6片真叶, 叶色浓绿, 根系发达。

二、定植

定植前清洁田园, 栽培畦深翻30~40厘米, 平整畦面,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单株定植, 定植行距18~22厘米、株距10~15厘米, 亩栽苗2.4万~3.1万株。

三、田间管理

1. 浇水

定植2天后浇一次缓苗水, 蹲苗7~15天, 蹲苗期内停止浇水, 生长旺盛期保证水分供给, 但水分不宜过大, 及时中耕 (深度不超过3厘米) 、蹲苗。

2. 追肥

株高25~30厘米时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蹲苗结束后追施速效性氮肥2~3次, 每次每亩加入5公斤硫酸钾。采收前15天全株喷30~50毫克/公斤赤霉素1~2次, 促进增产。

3. 温度

10月下旬棚室加盖草苫, 11月中旬冷棚张挂“双层幕”, 使设施内夜温保持10℃左右。当温度低于10℃时, 晚上放草苫保温。白天注意放风, 温度保持18~22℃。

四、病虫害防治

1. 蚜虫

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10克1000~2000倍液, 或80%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注意叶背面均匀喷洒。

2. 白粉虱

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3. 根腐病

定植前亩用1.5公斤硫酸铜进行土壤消毒, 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加72.2%农用链霉素4000倍地面喷洒。

4. 斑枯病

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五、适时采收

上一篇:泊车辅助下一篇:杜朗口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