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复习三阶段(共7篇)
高三英语复习三阶段 篇1
摘要:在高三英语复习中, 将总复习安排为三个阶段, 即复习重点语法;专项题型练习;综合套题限时练。实践证明, 这样复习可以取得较好的收效。
关键词:高三英语,教学,复习
2010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 我校英语成绩在石家庄市的县市学校中名列前茅。对于成绩的取得, 我回顾了高三一年的教学经历, 既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方面的收获, 也有对更好教学措施的一些反思。在痛并快乐的过程中, 我曾放飞希望体会收获。纵观一年的教学历程, 我认为, 对高三学期进行合理的复习安排, 对于提高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的学习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唯有正确的“听和读”的输入, 学生才会有正确的输出——标准的发音和准确的语感。所以, 高三前期不应以做题为主, 语言材料的输入最为关键。进入高三下学期, 学习的内容应是分类总结, 方法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学生怎样进行最后阶段的复习, 教师的合理安排是尤为重要的。总体而言, 我认为应将复习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习重点语法
语法是学好英语的拐杖, 学好语法对学生不仅在单选上, 而且在完型与阅读理解的长、难句分析上, 以及在写作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高一、高二学到的语法是分散的, 缺乏系统性, 所以在高三阶段复习中应系统、全面地让学生掌握重点语法项目。所谓重点语法项目, 我认为是:三大从句 (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 、时态语态、非谓语、特殊句式。对于这几项语法项目, 学生往往觉得很难掌握, 但这些又是影响英语学习的关键语法。所以要拿出专门的时间来系统地学习, 老师要让学生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判断方法, 做到万变不离其宗。例如在定语从句的学习中, 学生容易看到先行词是时间名词就用when做引导词, 看到先行词是地点名词就用where, 我们可以告诉学生, 引导词的选择不是看先行词在主句的成分, 而是看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所做的成分来决定, 并且拿出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对比, 如
1.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______we study together.
2.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_______we spent together.
显然, 在例句1中the days在定语从句中需加in做时间状语, 应用when做引导词。而例句2中the days在定语从句中做spent的宾语, 故应用that/which.。这样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 也掌握了基本的判断方法。不过, 任何难点的学习不是靠老师讲一遍学生就能全部接受的, 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重复多次。至于像冠词、名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动词及动词短语等语法项目的学习, 应该贯穿在日常教学中, 通过夯实基础知识, 多诵读增强语感等方法来学习, 不必再做专项复习。
第二阶段:题型专项练习
题型专项练习是以单选、完型、阅读为单位进行复习。方法是:找出近5~10年的高考真题, 让学生课上限时完成, 再集中处理难点。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 应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来完成某一专项的复习。例如, 要让学生完成2004~2009年高考单选, 就要选择一个单选周。每天上课的任务就是限时完成一组单选, 再对疑点进行处理, 其它题型的讲解就会淡化。这样集中时间的处理, 容易让学生把握解题思路, 同时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哪部分语法项目上没有完全掌握, 从而及时补救。完型复习也是如此。对于阅读专项, 只是拿出学生易错题型来集中时间复习, 如main idea, best title, guess the meaning, refer等高难度题型。当然了, 方法的指导是贯穿始终的。例如在训练Main idea题型时, 提前告知学生做这类题目, 看文章各段落的首句即可, 然后找出合适的练习题, 撇开其它题目不做, 只做每篇的main idea,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做题方法。对于故事性的文章, 又要求学生概括故事大意来体会main idea.
第三阶段:综合套题限时练
在一周内安排两次限时练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做题时有时间观念, 能合理分配各题型所占的时间。以便高效发挥。
刚开始的时候, 学生对于这种强化法是完全能从心理上接受的, 但是在做题过程中, 未免因疲惫而懈怠, 失去了强化适应的意义, 所以只在形式上让学生接近高考是不够的, 作为教师, 应该时刻观察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态度, 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 针对某些学生明显的变化做相应的心理疏导, 让学生始终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学习, 用饱满的情绪提高复习效率。
在这三个阶段中, 有些方面的复习是贯穿始终的。例如限时阅读训练, 必须保证每周两次40分钟5篇的训练内容, 确保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的准确率。作文训练也要保证每周一次, 在写作课之前, 我通常是让学生先背诵一篇同一题材的作文, 课上就让学生模仿范文的模式及句式创作一篇。
以上提到的三个阶段均是以学生做题为主。怎样让学生在题海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解析这些习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多数情况下, 完成要求的练习后, 我会先出示答案, 给学生自己反思, 纠错的时间, 再分组讨论, 最后总结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由其它小组或者老师来解答。有的老师认为, 到了高三, 让学生讨论浪费时间, 其实不然。据美国培训实验室的研究数据表明, 学生对“讨论, 互相教”的知识接受率为90%, 而对老师直接讲授的接受率只有10%。对于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有时也会不给答案而直接让学生讨论, 这样迫使学生对做出的选项再次推敲, 做到有理有据。小组讨论, 互相教的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接受率。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主, 老师为辅”的教学原则。
其次, 处理好习题讲解并不是完成了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 还要注意给学生时间反复诵读。我往往是在早读时间, 先给出学生20分钟朗读, 回顾前一天的习题, 甚至对一些句式优美的段落进行背诵, 再一次强化正确的输入, 增强学生的语感。
按照以上三个阶段操作, 注意解题思路的指导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并且强调反复诵读和背诵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方法。当然, 教无定法, 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 只要教师肯下功夫, 肯动脑筋, 总会找到更多操作性强、效果佳的教学方式方法。学无止境, 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复习效率的提高, 都会在反复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发现。
高三英语复习三阶段 篇2
接下来我们根据复习时间及内容的安排,分三个阶段来阐述: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词汇语法要牢抓复习时间(6月至8月)
基础复习分为两个部分——词汇和语法。
根据联考英语考试大纲,词汇部分对考生有三点要求:
1.领会式掌握4 500个英语单词和500个常用词组:
2.复用式掌握其中1 8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和200个 常用词组;
3.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和语境识别常见的派生词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在职考生来讲,在相对较短的复习期内达到考试要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职考生应该尽早进入备考状态,每天坚持词汇的背诵,每日至少记忆30个词汇,后期注重词汇的复习巩固。
语法的复习可以集中在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主谓一致等比较简单和常用的语法点。目的是既对试卷中直接考查语法的部分做准备,同时也为今后二卷中的写作打下基础。
同时本阶段可以兼顾口语会话的复习,主要以积累为主,正确理解日常使用的习惯用语和固定表达。每天学习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第二阶段强化技巧,各种题型要吃透复习时间(8月至10月)
这个阶段复习重点在于对于各考试题型的复习上,了解每个题型出题特点和学习解题技巧,同时进行习题的练习,巩固词汇及语法基础,各个题型逐个击破,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
阅读复习要点是加大阅读的训练,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40个单词,并在不认识某些单词的情况下也能较为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抽取并分析一些阅读中典型的长难句可以有助于理解的阶段提升。
完型填空的复习是对词汇和语法点复习的检验,做题不要求速度,但尽量保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简单的词汇和语法的考查不出错。
翻译练习同样不讲求速度,能达到字对字或句对句的翻译即可。
写作继续积累常用单词与成句,重点熟悉开头和结尾句的写作。
这一阶段,每天学习时间不应少于3小时,阅读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第三阶段冲刺模考,把握做题节奏复习时间(10月至考前)
本阶段以模拟演练为主,理想状态是每周做一次,考前第二周可以一周两次。模拟不用过多,但要讲求质量,尤其注意模拟的难度和方向应尽量符合考试要求。通过多次的模拟测试来掌握考试的节奏,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做题的正确率。考前调整心态,不患得患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这一阶段每天学习要在2个小时以上,模拟测试的同时,要注重过往知识的复习及经验总结。
我们相信通过系统明确的复习,广大考生一定会取得明显的进步,我们也将在努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网络课程的同时,加强与考生的沟通与指导,竭尽全力帮助大家通过考试!同时,也希望大家尽早将复习提上日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多利用网络资源,预祝各位考生
考试顺利通过!
论高三英语第一阶段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阅读理解;限时训练;书面表达;改错集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42-1
高三英语复习是把高一、高二学习阶段语言零碎知识梳理起来的重要时期。在讲课的同时还应对高考题型进行专项讲座和训练,教师还应交给学生做题的方法。比如说学生对于完型填空这道题感到棘手。那么,要给学生讲授其解题方法——首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然后边读边选,并照顾上下文,最后带着选项通读全文。又比如说短文改错,要指导学生通读整篇短文,在语言语法知识积累丰富的情况下,培养对语文的敏感性,锁定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准确改正。对于阅读理解,要让学生多去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做题正确率。
高考迫在眉睫,高中学生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如何在较短时间内使其成绩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关键在于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对此,我作出以下复习方式:
一、进行限时阅读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觉得应放弃语法复习为重点的复习模式,将阅读训练作为高三复习的主要成分,这也是新教材、新大纲所要求的语篇训练除阅读理解以外,还包括完型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在训练阅读理解时,一定要限定时间,根据高考试卷对阅读理解限时的要求,应限制在40分钟内读完5篇短文并完成20道选择题,在选题时,要利用阅读技巧,如找主题句、猜词、推理、跳读、略读等获取需要的信息,作出较准确的选择。
在做完限时阅读后,建议学生将短文重新再看一遍,对文章出现的词汇短语进行及时归纳和总结。这样,利用语篇来识记单词,短语复习语法知识要比单纯地看考纲记单词,做单项选择题记语法点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语篇供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及交际背景,学生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猜词,推理完成对语篇的理解,并带动单词和短语的复习,形成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书面表达打下基础。
二、重视书面表达训练
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根据考题所提示的内容要求,写出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是对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要训练学生写好这篇短文,首先要指导学生真审题,看文章题目要求的是哪种文体,是书面通知、书信、日记还是看图写作,不同的文体要用不同的格式,在确定文体并确定格式后,选择准确的词汇和短语,要把短文的内容提示用准确的词汇短语写出来,以避免遗漏要点,然后将已选好的单词和短语根据题目的提示用适当的连词连成句子,同时注意短文的人称、时態及动词变形,名词单复数运用是否正确,短文写完后,反复读修改,最后再工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跟学生讲明书面表达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0至25分钟,让学生每周进行一次书面表达自我训练,当然要选择不同的文体进行,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作文与范文进行对照,对比观察他们的文章要点是否齐全,短文运用是否恰当,并有针对性的记忆范文中的句子和优秀短语。只要坚持让学生这样去做,不断修改,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让学生建立改错本
高三英语复习三阶段 篇4
一、存在的问题
(一) 虽然学生整体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学生的应试能力
有所提高, 但成绩提高幅度不大, 多数学生的成绩成徘徊不前状态。
(二) 学生学习热情普遍很高, 提高成绩的愿望强烈, 练习题也没少做, 但因成绩提高不明显, 感到迷惑不解的人多。
(三) 在大量的与高考难度相当的试题面前, 一部分学生
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差距, 试图努力追赶, 而另有一部分学生因能力基础与实际要求相差太大, 勉强坚持一段时间后, 逐渐失去信心, 准备放弃或已经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这种现象对高三后期英语教学秩序、气氛的负面影响会逐渐增大, 甚至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二、原因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 主要原因如下。
(一) 检测题本身的难度在不断递增, 逐渐接近或等同于高考水平。
尽管学生分数增长不明显, 事实上学生的应变能力确实提高了, 只不过在分数方面没有表现出来。
(二) 由于综合复习阶段刚开始不久, 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与试题水平相适应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如:时间意识差, 阅读速度慢, 表达、书写不规范等。学生虽有一定实力、潜力, 但没有发挥到最佳状态。
(三) 学生基础不牢, 底气不足, 制约了应试能力的提高, 反映在成绩上, 长进不明显。
(四) 作为一门语言, 英语水平的提高靠的是长期的积淀,
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不可能在短期内突发性的提高, 这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对这几个方面, 或许学生认识不到, 但教育者应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心理方面, 学生成绩进步不明显时出现迷茫情绪, 主要由基本知识、看法引起, 与教师工作中学法指导和思想工作做得不够有关。学生认识水平有一定的局限, 需要教师作必要的引导、启发。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的因知识、能力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在复习中的消极表现, 一方面可以看成一种必然, 另一方面是教学上一刀切, 要求标准单一, 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力差异的结果。
三、应对策略
要改变学生成绩不明显这一局面, 关键在于强化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后劲, 使能力提高, 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作为基石和力量源泉, 花一部分精力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也是必需的。在做好这两个基本方面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必要的学法指导, 稳定后进生的学习情绪, 帮助他们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复习计划, 使其有所作为, 有所长进, 而不至于对整体学习秩序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样一直坚持下去, 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高这一目标就不难实现。
具体说来, 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搞好现实模拟训练, 努力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这方面,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限时模拟训练的数量、质量。
能力的培养、提高, 只有在大量的解题实践中才能实现。就训练数量而言, 在综合复习阶段, 英语科模拟考试应以每周一次为宜。每次一套题, 题的类型、难度应与考试说明要求的一致。高三学年较为正式的限时模拟训练应保证在二十次以上。
2. 必须选好模拟试题。
目前, 高考复习资料多种多样, 应从中选出质量高, 难易适中, 区分度强, 与近年高考题类型水平相当的资料作为模拟题。题好, 师生觉得有价值, 才会认真地做、讲解, 效果才会好。反之, 则不利于提高学生解题应试能力。
3. 认真组织模拟训练, 确保学生认真答题, 积极参与训练。
在时间安排、监考、参加人数的核查方面, 应严密组织, 高度重视, 严防流于形式。
4. 及时批阅、讲解, 做好分析、归纳、总结。
英语试卷的特征决定了其答题批阅较为容易。故每次检测后, 应尽快批阅答题卷, 给学生一个结果。这对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很重要。若教师时间上安排不过来, 则可让学生进行班与班、组与组之间的互批。几乎每套试题中,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都有不少疑问, 故考后的讲解非常重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和学生整体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解题能力, 对每套试题过于细致的讲解没有必要, 应以点拨、启发、总结、归纳解题思路、规律、技巧为主。
(二) 师生达成共识, 继续不遗余力地强化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解题能力、应试技巧的提高, 必须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 故在综合复习阶段, 英语复习应花相当一部分精力在“双基”建设上。主要应包括如下方面。
1. 重视早上、傍晚的朗读、背诵, 以扩大词汇及语言知
识储备, 培养语感, 为听力、阅读、写作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2. 课堂教学、作业及课外学习中应继续保持一定的听力
练习, 注重语法知识的归纳总结, 加大阅读量, 也要保持一定的语法练习量, 尽可能多做单项选择、完形填空、改错、写作等练习。
(三) 结合限时训练和各种练习,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策略、应试技巧的指导和培养。
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规律, 下面几点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达成共识, 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1. 词汇量是决定语言能力的关键因素, 是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记单词难是所有英语学习者面对的难题。词汇的积累是语言学习者永恒的任务。背诵单词表上的词汇远远不够, 大量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是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的根本途径。
2. 作为一门语言, 英语学习是一项功夫性很强的活动, 需要持之以恒、点点滴滴的积累工作。
学习的过程和扎实程度决定语言的使用水平。靠投机取巧、走捷径、搞短期突击往往难以奏效。
3. 学英语不能怕难、怕吃苦, 应知难而进、知难而上。
只要坚持就有进步, 也只有坚持, 才会有进步。学习的进步如同滚雪球, 只要你不停地“滚雪球”, 它才会越来越大。因此, 绝不能因英语学起来难就逃避、放弃。那样的话, 不但没有进步, 反而连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会逐渐被忘记, 提高成绩也就无从谈起。
4. NMET题区分度很强,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难
冲刺阶段高三复习计划 篇5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考大纲的作用是指明高考范围、高考的知识点,可以根据大纲看出高考侧重于哪方面的要求。所以,考生一定要领会考试精神,紧跟最权威的纲领;同时根据考纲中的例题多加练习,这样高考觉得熟悉,不慌乱。
2 . 善于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学科知识网络
考生应该梳理知识点,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理清学科内的重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注重高质量的训练,不贪多、只求精。
3 . 建立错题本,反思研究,进行查缺补漏
错题是学生最宝贵的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好错题本。首先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是知识没有熟练掌握,还是审题错误,亦或是解题思路的问题等。其次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是知识错误,那就回归课本;如是审题错误,就加强审题的训练等。无论何种原因,最后都要采取针对性的训练,直到不再出错为止。
如何平衡各科的学习时间:
1 . 树立总分意识
学生不能由着自己的兴趣来学习,更不能有畏难情绪要放弃某一学科,因为高考是看总分录取的,某一科再高也是有限度的。
2.树立稳分意识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部分学生语文、英语趋于稳定,建议每天的学习时间为30分钟左右,保证分数稳定即可。如有同学其他科目比较稳定也可以采取类似的策略。
3 . 树立增分意识
数学、理科(文科)综合还有较大的提分空间,建议学生适当增加学习时间。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也不同,应该稳固自己的优势科目,适当补足自己的短板。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最有提升希望的科目上多花一些时间,如一些理综不太好的学生可以多背诵一下生物。
大量做题补课,专攻难题等做法是否可取:
高三复习冲刺阶段数学如何复习 篇6
1 抓复习中的薄弱点,突出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
经过前两轮的全面复习,同学们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但对各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第三轮复习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查一查知识薄弱点,尽快确定补救措施.一是向老师请教,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考题进行仔细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和解题回顾,从中发现问题,同时针对薄弱环节,适当回归课本,复习有关基本知识.
另一方面,高考命题特别突出核心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避免过偏过繁的技巧.因此冲刺复习中,除了要抓住薄弱环节,还要提纲挈领,突出知识主线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例如函数复习,应突出函数思想的理解和贯通,用函数的观点理解方程、数列、不等式,并与导数相结合;解析几何复习,则要突出数形结合思想,深入理解方程与曲线的关系,强调用运动的观点看待曲线的形成,领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这种思想方法的“普遍性”.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对于函数问题,如果能画出图象、甚至草图,则对把握问题整体、寻得直观思路、防止错误发生,都是颇有裨益的.
2 抓考题特点,突出思维能力的提升
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我们应有所了解.
(1) 立足基础.立足重点知识,突出通性通法,着重从知识交汇点处设计命题.
(2) 着眼能力.选拔性是高考的重要特点,多年来以知识为载体、方法为依托、能力为目标的命题原则已经形成.现今所说的“能力”,其内涵比以往有所拓展,是指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实践能力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因此复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做题、机械训练.
(3) 突出本质.试题应深刻地反映数学学科的特点,而不是肤浅的、表面的.因此复习时要增进理解——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解题的表面上.
(4) 与时俱进.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高考命题一方面继续强化对核心知识、应用意识、理性思维的考查,另一方面将考查数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对“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新要求.因此我们也要适当做些新题,锻炼自己的学习、探究能力.
3 抓规范训练,突出准度与速度的提高
计算能力是高考的五大能力要求之一,也是不少同学的薄弱环节之一,冲刺阶段应予以重视,突出练习.通过动手、动脑做题,在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尤其要注意应用知识正确变形和运算,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灵活地运用估算技巧.
每次练习争取做到“四要”:一要熟练、准确,它是解题的基本要求;二要简捷、迅速,即“先准后快”,这是解题的进一步要求,体现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三要注重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的科学性,在处理数量关系时,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四要规范,这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要防止由于解题格式、过程的不规范而失分,会做的题一分不要失,不会做的题半分也要挖.
4 抓解题回顾,突出问题解决的实质
“解题回顾”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意在体现两种功能:一是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回味,主要回顾信息的主与次、隐与显、急与缓以及在众多信息中是怎样抓住主要信息,挖掘隐含信息的,是怎样从不同角度加工信息,从而产生思路的多向性的,回顾哪些解法是繁琐的,哪些解法是简捷的,在解题过程中受到哪些挫折,在什么地方上过当等;二是进一步归纳类型与方法,强调常型与通法,要认识这道题在同一类型问题中的代表性作用,其解决的方法在众多解法中的地位,真正理解问题和解题的意义与价值,通过个人体验积累经验.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捕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因而成为高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在回顾解题过程时,要注意信息加工时的重新理解及重新组合是怎样进行的,这类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能否推广.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举一而反三以及达到更大范围的迁移.
要回顾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易错点.一些同学在应用一些概念、性质、定理、公式解题时,常忽略一些基本原则,如解对数问题,先要考虑真数是不是正数;解排列、组合问题,先要分清是分类还是分步,是有序还是无
序.忽略挖掘问题的隐含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误的现象也很多,如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分q=1,q≠1两种情形,AB包含A为的情形,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利用斜率时斜率是否存在,f′(x0)=0时x0是否为极值点.要通过分析典型问题,查找失误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从而减少失误.
5 抓联想激活,突出个性品质的发展
高考复习切忌题海战术,疲劳轰炸,其恶果只能是机械记忆模仿,阻塞创新思维.高考试卷在命题过程中并没有考虑题型的体系化,更多的是关注试题的立意和全卷的布局.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妨将所做过的题目进行联想归类,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以便触类旁通,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动圆P与两定圆O1:(x+5)2+y2=1和圆O2:(x-5)2+y2=4都外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可以利用圆的性质将其归类为相切问题,不仅求出与两圆都外切时的轨迹,而且解决与两圆都相切时的动圆圆心轨迹问题.通过这样的联想归类,思维激活了,知识简约了,同时恐惧感也减少了,使自己能够迅速识别出试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对每一题的认识不再是孤零零的了,解决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高三政治最后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篇7
一、复习要遵循的原则
1. 以知识框架为中心。
通过知识间的联系, 进行知识整合, 达到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 是总复习过程中的具体目标。有很多基本知识点, 如果没有系统化, 学生容易产生知识的混淆和思维的混乱, 不知什么时候用。以框架为中心, 可将知识整合在一起, 可自行寻找答案, 加强知识运用能力并提升思维能力。
2. 把握主干知识。
最后阶段的复习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的心态也比较紧张, 这时不宜过分注重细节。这一阶段学生的复习达到一定的程度, 知识点基本已经掌握, 越是过分注重细节, 学生会越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有掌握, 原来已经会的知识也可能变得模糊。其实, 在政治考试中, 一个模块只考四道题, 我们主要考查的还是主干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 我们应该把复习的中心放在主干知识上。
3. 拒绝“题海战术”。
越是邻近高考, 各地市的练习越多, 这时很多学生的复习到了一个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瓶颈”, 容易用做练习取代复习。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 但大量的没有选择性的练习常常会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错了再做, 做了再错, 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不但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还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所以, 我们要认真研究近年的高考和省质检题目中各个模块的题型, 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来巩固复习的成果。
二、复习的具体步骤
1. 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包括下级知识、
同级知识和上级知识, 将知识放在知识框架中理解。这在做“大包抄”类型的题目时很重要。我们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切忌单个知识的读, 而要把知识联系起来。学生习惯性认为, 知识的联系就是向下延伸, 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挖的“坑太深”但“洞太少”。其实, 我们在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时除了考虑该知识内部的联系 (下级知识) , 还要以该知识为中心, 掌握该知识与同级知识和上级知识之间的联系。
以《经济生活》为例, 我们分别以价格、生产、分配、资源配置为中心, 分别寻找下级知识形成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 如生产与生产关系、企业、劳动者、投资之间的关系, 复习单元内部知识之间的关系, 再将价格 (交换和消费) 、生产、分配作为同级知识, 复习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以资源配置作为中心, 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通过再生产的四个环节配置资源,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在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发挥作用,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样就形成整本书的知识框架。
需要注意的是, 知识中心是可以变化的, 要看题目考查什么, 我们就可以什么为中心, 其他知识围绕中心, 为中心服务。如以宏观调控为中心, 这时下级知识是手段、目标 (可连接到第三单元的财政及其作用) , 同级知识是市场配置资源 (可连接到第一单元的价格、供求、竞争) , 上级知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可连接到科学发展观) 。这样, 我们可以得出:财政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 财政的作用就是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应该辅以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可以调控市场上的价格、供求、竞争, 宏观调控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等等。这样原本看似零散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关系网”联系到了一起, 我们在考试过程中就能很清楚地知道我们复习的知识什么时候用, 怎么用。
2. 要学会“点数”。
在建立了知识框架后, 我们可以对其中的一些主干知识进行“点数”。很多学生在题目给定角度后, 不知道题目给的角度包含几个内容。比如, 《文化生活》的题中要求从“文化影响人”角度作答, 学生如果不懂得“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来源、表现、特点、作用, 并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角度, 那么就很难拿高分。我们在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不能像以前一样再一个个知识点细细过, 这是重复劳动。我们要抓住主干知识, 由粗到细, 回忆每个知识要求我们掌握几个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点数”。如财政主要的知识点有3个, 分别是收入、支出、作用;科学发展观主要掌握2个知识点, 分别是内涵、贯彻落实;文化多样性主要是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态度、传播;传统文化主要知识点有4个, 分别是表现、特点、双面作用、继承。通过这种“点数”的方式, 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我们现在所读的知识到底有哪些下级知识并且可以防止在回答“点对点”的题目时出现漏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自己点到哪里为止, 量力而行。
需要注意的是“点”要能“数得出去”, 还要能“数得回来”。如有的学生“数得出去”知道文化多样性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但当题目问道“为什么要展示文化遗产时”, 学生并不知道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来回答, 这就属于“数不回来”。所以, 我们在对知识进行“点数”时既要知道一个知识点往下有哪些知识点, 还要知道自己所读的知识点属于哪个知识的要求。所以, “点数”不意味着孤立知识, 而是将更多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3.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 巩固复习的成果。
复习的最后阶段, 可选择的练习很多。练习不是越多越好, 选择合适的练习不但有利于训练学生解题思路、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材料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熟悉知识框架, 并在已经构建的知识框架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 对答题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判断选择, 让学生在知识原理与题目之间找准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涉及知识点比较多、重在考查知识联系的练习, 不要怕学生某个具体的知识不会, 而要让学生学会碰到不会的考点时, 在已经会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联系找答案。
4. 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发挥复习成果取得高分的关键。
【高三英语复习三阶段】推荐阅读:
高三英语复习战术_高三英语教案08-28
高三英语语法复习06-01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06-06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09-13
高三英语语法复习05-18
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教学07-16
高三英语总复习方法05-16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05-16
高三英语总复习策略05-23
做好高三英语复习论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