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才(精选4篇)
虚拟人才 篇1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所有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中, 实验教学环节占有非常重的比重。近两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两大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提升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质量”, 这意味着各高校在未来十几年内要切实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 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实验设备的投入与维护费用高, 受时间、地点、人力、物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实验的开展存在局限性, 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鉴于传统实验教学与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不对称, 笔者认为, 应利用虚拟实验合理、高效、智能化地整合教学资源, 探索虚拟实验环境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虚拟实验, 克服传统实验模式的不足, 探索新时代下创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 已成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 大部分都是验证性实验, 涉及的课程内容往往互相独立, 存在知识点重复问题。学生学习了独立的课程而不能融会贯通, 由于无法进行跨学科学习, 难以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多验证理论而少尝试创新的实验, 很难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实验信息单向传递, 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或创意独特的实验方法能否观察到实验现象, 能否进行实验调试, 能否获得实验结果或评价都缺乏实时反馈。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偶获的创新灵感由于有限的实验条件而难以得到印证和延展, 不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实验中, 教师往往关注能否完成预期教学任务, 追求实验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 容易忽略实验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引导, 及对学生突现的创新思维火花的关注和鼓励。重结果、轻过程的实验不利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虚拟实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实验能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对于一些真实实验平台无法开展、复杂性比较大、存在潜在危险的或成本比较高的实验, 虚拟仿真实验能够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虚拟实验的特点如图1所示。
虚拟实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扩充实验内容,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利用虚拟实验, 可以使实验由验证性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过渡。综合型实验必然存在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通过虚拟实验, 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各种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获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综合性实践能力。在实验中, 教师给出方向和任务要求, 学生查阅文件资料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实验项目, 自行选配实验器材, 规划实验步骤。由于是虚拟实验, 学生设计跨学科的实验项目不再受到实验室现有固定实验器材的局限, 创新和探索的自由度大幅度提高, 可实现对传统实验思维的突破和创新。虚拟实验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验材料消耗和大型昂贵设备的操作安全问题, 学生可以大胆进行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 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提供无限实验环境,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虚拟实验可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实验。并且, 虚拟实验提供了充分自主的操作空间, 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创新型实验。因此,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突现的创新性想法, 例如对某些问题提出的大胆假设和猜想, 能方便地在虚拟实验提供的虚拟环境中得以验证, 得到实时反馈。某些虚拟实验系统集成了知识库, 具有更强的实时响应、过程互动和智能指导功能。某些虚拟实验提供的开放式实验平台允许使用者重构或改善平台开发者提供的不尽如人意的功能, 进行个性化实验设计, 突破了传统实验设备的局限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这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有助于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积极实践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 改变实验指导模式, 挖掘学生创造潜力
传统实验若要对实验过程进行记录或监控需要借助摄像仪器, 而虚拟实验系统通过程序设计即可具备这种功能, 一方面, 可为学生实验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环境和实时交互功能, 另一方面, 也可为教师提供实验过程再现、实验巡视功能, 使教师可以随时抽查了解某个学生实验的全过程, 检查实验进展情况、复杂问题协同完成进度等。这样, 教师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 还可以对实验全过程进行监控或回放, 对学生的指导更加灵活和细致。这样的好处是教师可以真正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路, 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更容易发现和挖掘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的创新想法, 从而进行及时的引导,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重视和培养,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利用虚拟实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一) 虚拟实验平台的构建与运作
在课堂基础理论教学上, 利用专业的仿真软件, 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通讯平台, 构建具有高度真实感、直观性和精确性的虚拟实验平台, 既能满足实验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要求, 又可极大地减少实验成本和资源消耗, 是对专业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创新。综合型、创新型、不易实施的实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完成, 学生可以方便地修正、重组、查验和尝试, 为他们自主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 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
下面以“教育电声系统”虚拟实验为例加以说明。“教育电声系统”这门课程主要讲述电声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 它的难点在于声音的不可视性, 使得理论部分的讲解比较抽象, 实验部分由于电声系统设备昂贵, 学生在传统实验室获得的训练非常有限和片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由于实验环境条件所限以及客观存在的实验误差, 实验难以达到理想要求。为此, 我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开放式虚拟实验平台, 如图2所示, 设计开发了四个交互性和实操性很强的实验: (1) 室内声场的认识与测量 (一) ———室内声压级; (2) 室内声场的认识与测量 (二) ———室内混响; (3) 扩音机与扬声器配接实验; (4) 数字化音频的合成与处理。实验内容包括常用器件的检测连接、声场主要指标的测量以及教育电声节目的编制等。教育电声系统虚拟实验平台操作原理如图3所示。
进入虚拟实验平台后,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设定学习目标和基本学习思路, 然后进入对应的虚拟情境学习。例如, 学生进行扩音机与扬声器配接实验, 根据配接原理和配接条件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进行配接, 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操作给出虚拟实验结果。在虚拟实验环境下,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数次的操作直至满意为止, 不必担心仪器设备的损耗。“室内声场的认识与测量 (二) ———室内混响”实验如图4所示。通过鼠标点击扬声器图标, 在弹出的控制面板上调整不同混响时间及混响音量大小, 让虚拟人物在室内自动转圈或鼠标控制行走, 系统会根据虚拟人的位置实时产生对应的混响效果。这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电声系统, 尝试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检验和体验自己的设计效果是非常方便的。例如, 对特定的音效场景, 如歌舞厅、电影院、剧院、大型会议中心等进行声学设计, 不必到真实的场地进行音效测试和调整, 可以在系统提供的虚拟环境里通过调整室内装饰材料 (改变吸声系数) 、混响时间等声特性参量感受到不同的声音效果。这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锻炼提供了巨大的自由空间, 也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设计理念是否可行, 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设计方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虚拟实验平台的实时交互操作, 可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习, 在实验中创新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实践证明, 比起传统的实验方式, 虚拟实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量、信息量、训练量大大提高了,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二)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利用虚拟实验平台, 开发综合性强、创新性强、复杂度高的虚拟实验项目, 能为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平台。综合性强的实验项目建立在知识融合的基础上, 其问题的最终解决途径往往不是唯一的, 存在着较大的创新空间,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用创新的思路和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跨学科的探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实践空间, 使他们勇于实践、大胆尝试, 最终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例如, 虚拟变速箱的实验, 利用虚拟现实软件设计并实现变速箱的工作过程可视化, 通过人机交互体现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从虚拟变速箱的总体设计规划分析, 到虚拟变速箱的制作步骤, 最后到虚拟变速箱的最终实现整个过程都是由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的。也就是说, 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到最后实现都是学生自行完成的, 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变速箱内部的轮系类型、齿轮机构的组成、齿轮的齿数等以获得不同的传动比, 从而实现变速箱的变速与变向传动功能。由于实验内容的综合性, 学生完成该项实验所用到的知识就不再仅来自一门课程, 需要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分模块、分步骤地查阅和学习相关的几门课程资料, 通过知识的综合提出设计思路并在实践中验证其设计是否可行。譬如, 轮系的传动比涉及齿轮的齿数、齿轮的转速、电动机的转速等, 与之相关的课程有2~3门, 学生需要进行跨学科学习, 才能解决好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壁垒和专业设置界限, 学生可在学科交融中扩大视野, 拓宽思路, 接触新技术, 领悟新知识, 创造性地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而不必拘泥于某一学科知识的约束, 从而避免了思维定势。实践证明, 比起传统的变速箱实验让学生去机械零件室对有限数量的变速机构教学仪器用工具进行简单装拆, 开放性的虚拟变速箱实验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 并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透彻, 对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 可促进他们从单一技能的掌握到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综合应用型的虚拟实验项目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有利于他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研究了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下虚拟实验教学较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明显优越性, 提出了利用虚拟实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模式和方法, 并给出了两个实际案例。实践证明, 虚拟实验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和诊断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处理综合问题能力都有显著的效果。虚拟实验的使用, 不仅扩大了实验空间, 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加强学生综合处理问题能力的训练, 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是信息化时代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摘要:实验教学对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本文探讨了利用虚拟实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优势和方法, 并举出了两个实际例子。实践证明, 虚拟实验有利于学生实现从知识学习到动手实验的跨越,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虚拟实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钢年.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9 (29) :116-121.
[2]戴军.基于EON的虚拟实验系统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4 (29) :132-134.
[3]Bierbaum A, Just C, Hartling P, et al.A Virtual Platform for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 Development[C].Proceeding of ACM SIGGRAPH Asia, 2008:287-291.
[4]宋国利.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 (29) :91-94.
[5]谌素华.实验项目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 (28) :142-144.
[6]刘泽良.发挥虚拟实验室建设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7 (28) :193-197.
[7]吕守林.以虚拟实验室建设为契机,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11 (26) :157-159.
[8]张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实验室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0) :36-37.
[9]汪航, 孙琪.教学型虚拟实验室的应用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0 (4) :39-41.
[10]袁南辉.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电声系统”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 :66-68.
虚拟人才 篇2
加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距离、专业技能与实际岗位规范零差距”是各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80 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作为全国开设数量最多的10 大专业之一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说,虽然各行各业对营销人才需求旺盛,市场营销专业在全国乃至各地方的人才市场需求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但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却面临就业难、毕业生实践能力与营销岗位要求差距甚大的窘境。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满足社会就业需求,已经成为当前高教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徐梅,2012)。
“订单式”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的新模式,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利用双方在技术、设备、师资等方面资源进行合作,签订用工合同,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订单式”人才培养会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特色高等教育中一种举足轻重的教育模式,它将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都在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然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源于高等职业教育,受高等教育规律和一定条件所制约,并且与企业生产产品不同,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在作为一般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订单培养”在本科教育环境下水土不服、企业和学生的参与意愿不高、人才供需存在矛盾、以及订单培养在市场营销专业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指导教学规范等。因此,课题组以市场营销专业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实际及社会和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将弹性教育与敏捷制造的理念引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对原有“订单式”人才培养进行改进和调整,提出市场营销专业“虚拟订单”的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切实指导。
二、研究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献很多,主要分为以下研究方面。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起源及发展进程。孙天福(2003)阐述了“订单教育”的涵义概念,分析了其实践模式,并对具体开展的基本步骤和条件进行了探索;李开勤(2004)系统的阐述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演变过程,重点论证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相对优势;高秋香(2010)分析了国内外高校订单教育的规模、途径以及不同点,并对未来前景进行了预期。二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条件及过程研究。池毅男(2007)具体从企业支持、学校专业优势、教育信息网络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课程内容与教材体系设置、“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等七方面论述了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条件;张永良等(2007)重点分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有效机制,主要包括企业调研论证机制、订单学生实施选拔机制等;胡昌荣(2010)则进一步对“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了设计。三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朱怀忠(2005)从高校角度分析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阻碍“订单式”培养的关键问题;申群喜(2006)认为“订单式”教育模式在实施中主要存在企业订单的稳定性、企业需求与学校专业教学内容间存在偏差,双方间的信息沟通不对称等问题;张永良(2007)则提出应在我国市场就业环境中探索新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等。
通过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相关文献梳理,不难发现该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是存在局限性的,这种局限主要表现在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等三个层面。一是由于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比较特殊,受到资金等条件的牵制,成本过高导致无法参与这种培养模式;二是企业的发展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一些不确定性与信息的不完全对称导致了订单制定无法完全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变化,人才培养过于单一;三是“订单”教学的过分针对性带来了就业面过窄、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及对就业方向、行业企业喜爱认知是渐进的,因此,“订单式”的培养从入学开始,就会造成对最初选择订单的错误,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经常出现用人单位留不住学生的局面等。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课题组在认真总结市场营销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其经验,再结合市场营销类学生切实情况,提出了市场营销“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可查阅的资料来看,仅有《“虚拟班”家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和《温州区域经济的“虚拟订单教育”研究》两篇文献,关于市场营销专业“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甚少,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运作模式等理论内容还没有科学的界定,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属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充实与完善。
三、市场营销专业“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岗位培养,按方向定制的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模式的本质以虚拟订单中企业与社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目标为指导,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学到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能够将掌握当前市场需求的能力与素质,充分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并能够灵活地、广泛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将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核心就是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深化校企合作的效果,加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方案总体设计
(二)运作方式:3 年校内学习(校内实训和企业专业培训)+1 年顶岗实习
(三)运作方案详细说明
1.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4 月份左右),由企业的专家召开企业介绍、企业发展历史及企业文化等系列讲座,让学生走近企业,了解企业。
2.学生大二学年下学期(次年4 月份左右)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来选择企业,企业根据学生所报志愿来安排面试等考核环节,双向选择确定“企业虚拟订单培养班”。
3.学生在大二与大三学习的课余时间接受虚拟订单企业的专业培训,并由企业提供一个月的见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行具体的职业体验。
4.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将进入所选定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时间约为8 个月至一年(具体时间可以商议),学校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企业与学生本人签订劳务合同(薪水待商议),为学生建立相应的实习档案,并严格按照企业规范制度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在这期间,学院会指派一名教师(也可在企业进行挂职,薪水待商议)结合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实践情况,针对专业问题,职业发展,心态调整等方面进行指导,保证学生的实习效果;教师也可向企业提供管理,业务发展等方面的建议或调研报告,供企业参考。
5.实习结束后,企业针对学生的工作表现给予实习成绩,成绩及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双选”形式签订就业协议,学生于7 月份毕业后正式到企业报到。
四、“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机制设计
(一)合作单位选择机制
在进行合作单位选择时,应立足产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选择行业地位高、用工人数多、发展迅猛的企业及产业集群中的大型企业为合作对象,积累合作经验,掌握成熟的职业培养体系。对于前文所提某些企业由于自身问题产生了订单规模和参与教学能力的不足,学校可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合作,通过资源的整合,形成适应行业普遍的需求的产学合作办学模式。
(二)合作教育教学机制
“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班级的限制,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学生自身兴趣形成“虚拟订单班”,学生既可以学到在学校进行的标准的教学模块,也可以体验企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块。“虚拟订单班”有效地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平台,可以将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内,由企业的专家切实的结合自身企业情况与订单学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并兼职教师入校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很好地克服学校教育中课程设置滞后、实践脱离实际等问题、切实避免学校专业培养过程中“不职业”现象。开展校企双方共同研究、设计的课程,并结合进入企业后的顶岗实习,可以形成校企无缝对接的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全方位了解自己、了解企业、了解行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更熟悉市场与社会的需求。通过“虚拟订单班”的建立,将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产学深度合作的教育机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双师型队伍建设机制
1.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为专职教师提供一些工作岗位,由学校定期指派专业教师进行挂职锻炼,时间至少为半年,为学校培养“双师型”队伍提供保障。
2.校企合作企业每年定期指派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院挂职锻炼,参与学院的管理、教学工作。
3.校企合作双方指派的挂职人员要严格按照对方的工作要求,遵守规章制度,确保双方正常工作、教学的开展,挂职期满,经对方认定合格后,由对方出具相关聘书。
(四)产学研合作机制
1. 聘请合作企业中相关专业的人员为学院兼职教授,参与到日常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参与研究设计“虚拟订单班”的培养计划,开展企业文化、销售实务与管理技能系列讲座等。
2.校企合作企业可聘请学校相关专业领导担任企业发展顾问,为企业的发展与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并定期展开系列讲座。
3.校企合作双方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项目研究开发与应用,可以通过专业期刊刊登相应的科研成果。
摘要:“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弹性教育与敏捷制造的理念引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按方向定制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的新模式。该模式运行机制包括:合作单位选择机制;合作教育教学机制;双师型队伍建设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这为高校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虚拟人才 篇3
1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许多高职教育工作者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形成了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总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表现形式有:“订单”式模式、“双证”融通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前校后厂”模式等。[1]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模式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工学结合”,必须以校企深度融合、全程参与为基础,而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欠发达的国家,暂时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立法与税收等政策来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所以,在当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要做到“深度融合、企业全程参与”还是有困难的,从而导致了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上述这些模式成效不显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较缓慢。本文提出“基于虚拟实训基地(车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供各高职院校参考。基于虚拟实训基地(车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建设校内虚拟实训工厂、车间等实训基地为保障,开展适合行业需求的专业建设,着重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重点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教高[2006]16号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重点专业领域选择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进行支持与建设,形成一批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在2006年1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项计划被誉为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211工程”。同时,“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原有已建设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新增100所左右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此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无论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还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都将认真贯彻执行教高[2006]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经过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及各地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必将取得质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也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今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切实可行的。
2 校内虚拟工厂、车间等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就像研究性大学中的科研实验室,它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场地,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在广泛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实训基地必须极大地贴近企业生产、技术服务与管理的实际,充分展现其各个环节,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具体建设过程可以模仿专业所服务区域范围内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可以是硬仿真或软仿真。能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专业岗位群的基本技术技能要求,得到实际的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实训基地必须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专业领域内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
我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变电运行仿真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室、电网调度实训室等都是在经过广泛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设的,有的还是在省电力公司专家的指导下建设的,能够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比如220kV变电站仿真实训室,能够进行包括设备巡视、倒闸操作、异常处理、单一故障处理以及复杂故障处理等变电站几乎所有关于变电运行的技能操作项目;同时,我院还将建设教学用全真变电站,可以为学生提供变电检修、变电运行和继电保护等相关岗位的技能训练,学生学习环境完全贴近变电站的运行、检修与管理等一线生产过程。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学习领域开发
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功能,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选择能在校内实训基地实现的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吸收知识、练好技能;有条件的,请企业一线专家指导课程开发;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其团队精神。
具体的课程开发思路如下:根据课程特点,明确课程定位;根据本专业面向的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若干个涉及本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具体工作项目,再将每个项目工作过程设置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又划分成若干学习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基本知识点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始终融入到教学全过程;完成学习项目后,安排专项实训,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实现职业能力的拓展,达到职业教育能力目标的培养[3]。
4 教学模式
围绕校内虚拟实训基地,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的束缚,它是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该模式通常是把相关内容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整合成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内容,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入学习任务中,做到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通过项目教学过程就能做到边学边用,学了就用,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要贯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的原则。如果把学习工作过程比作舞台,学生就是舞台中的演员,而教师只是导演。该模式的课程教学实施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也就是设计六个教学环节,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4]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增强了直观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高职院校要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具有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因素之一。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渊博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还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又能完成生产实践任务。各高职院校应该围绕各自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适合自己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建立恰当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基于虚拟实训基地(车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双师素质教师评价条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基础理论。(2)掌握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3)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4)能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分析的结果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开发,并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基于虚拟实训基地(车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途径,可以围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教师培训基地,所有教师都必须按计划接受校内培训,且考核必须合格方能上岗;同时,经常举行岗位大练兵活动,以赛促练;实行“师带徒”计划,以优带新;实施“校企双向挂职”计划,增强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
6 结语
探索研究适合自身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是当前得到高职教育界充分肯定的做法。在校企之间还不能做到深度融合、全程参与的前提下,寻求企业的指导帮助,探索基于校内虚拟实训基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切实有效可行。
参考文献
[1]龚建国,罗燕,李莹,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综论与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5):132-134.
[2]教高[2006]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
[3]曹咏梅.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化工制图与测绘》课程构建[J].职教论坛,2010,(36):51-53.
虚拟人才 篇4
一、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概述
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产生的新事物。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 但是在国际教育大背景下差距还是很大。198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4%, 至2008年达到23%, 而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起步早, 在1950年就已达到20.01%, 提前步入大众化阶段, 古巴和泰国也在1985年达到20%[1]。从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及发达国家, 也落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 多途径、多元化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同时, 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大量高级人才, 但我国国内经济暂时不能满足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 再加上国际上跨国高等教育以其原有的学科优势和发展阶段的相对超前, 为我国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条件[2]。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 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是我国高等教育对传统思想和观念的突破, 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一种适应性反映, 即不断学习先进、发展自我的一种认识;是一个开放的现代化进程, 即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 通过打开国门, 在国际间广泛进行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 可更好发挥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作用, 培养具有国际知识与视野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3]。
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体体现, 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载体。通过吸收、借鉴国外高校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及它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虚拟专用网络的定义
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简称VPN) 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其之所以称为虚拟网, 主要是因为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 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 如Internet、ATM (异步传输模式) 、Frame Relay (帧中继) 等之上的逻辑网络, 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4]。VPN主要采用了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5]。
三、虚拟专用网络在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中应用的意义
1. 在传统的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 经费不足。由于中外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些许的不平衡, 这就导致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其实也不仅仅是食品类人才, 对于其他方面的人才同样也是如此。国内大部分实行国际合作培养的院校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高额的合作方国外教师到国内进行教学的经费, 使得国内很多院校只是在名义上进行合作办学, 鲜有国内外老师进行交换教学, 对于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2) 地域、文化差异。在国内外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这就使得中西方孩子在教育成长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对于一些以交换生或留学生方式实行国际合作培养的院校, 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合作地存在着些许的不习惯, 这些学生可能需要花大把的时间在熟悉地域、文化上, 同样使得人才的培养得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2. 实行虚拟专用网络的意义。
(1)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可以降低成本。通过建立合作双方之间的虚拟专用网络, 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费, 不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进行实体交换, 解决了因为经费不足导致的食品类人才国际化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表面化问题。实现了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不出国门就可以接受到先进的食品专业知识, 解决了中外学生地域文化上的差异, 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与麻烦。 (2) 传输数据安全可靠。虚拟专用网络采用身份验证及加密等安全系数高的技术, 保证合作双方的可靠性以及传输数据的保密性。有效的防止了数据、信息的泄露, 保证教学交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3) 连接方便灵活。如果没有虚拟专用网络, 合作双方要想进行交流, 并且与合作方进行联网, 双方必须协商如何在双方之间建立租用线路或帧中继线路;采用虚拟专用网络, 仅仅需要合作双方匹配安全连接信息就可以了, 省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交流更加方便适时, 能够及时地掌握双方最新的动态,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4) 完全控制。虚拟专用网络的使用者可以充分享受ISP的设施和服务, 但同时又完全享有掌握自己网络的主动权。这种方式使得在教育过程中完全掌握着自己方的控制权, 对于隐秘类资源实行自主控制。
四、虚拟专用网络的实现技术
1. 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 (Tunneling) 是一种通过使用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使用隧道传递的数据 (或负载) 可以是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包[5]。
2. 隧道协议。
隧道协议 (tunneling protocol;TP) 为在因特网上建立专用通道的规范协议, 也可以说是因特网专用网的隧道标准[6]。
五、在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过程中实行虚拟专用网络的优缺点
1. 在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过程中实行虚拟专用网络的优点。
(1) 便于网络扩展。随着国际合作培养的深入进行, 信息量不断加强, 数据库迅速得到扩充;由于虚拟专用网络扩展的方便性, 只是在接入点架设虚拟专用网络设备就可以利用因特网建立安全的隧道, 如果有新的外部分支加入, 只需给新的分支网络配备虚拟专用网络设备, 原有的内部网络并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不断的得到完善, 为国际化食品类人才的成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2) 时间上灵活方便。合作方院校的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移动接入, 这将解决地域时间差异的问题, 合理搭配学生的需要。
2. 在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过程中实行虚拟专用网络的缺点:
(1) 虚拟专用网络扩展了机构的安全边界, 将远程的网络包括其中远程接入网络的安全性的强弱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 如果远程支点网络安全性较薄弱, 那么VPN可能会是一个入侵者的突破口, 因此, 需要严格的策略和审计功能, 以保证机构的整体安全[7]。 (2) 数据的丢失。由于虚拟专用网络有着本身的特点, 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当传输数据的处理量超过虚拟专用网络设备处理的最大负荷量时, 将会导致传输数据的丢失和延时。 (3) 内部网络的扩张导致所使用的私有IP地址冲突或者IP不够用。当两个内部网络通过VPN连接时, 一旦使用的私有IP段相同就有可能会出现地址冲突, 要解决此类情况只有重新设计内部网络地址, 或者做其他处理如启用NAT等来解决问题[7]。
六、总结
本文为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概括总结了虚拟专用网络在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中的应用, 为食品类人才提供一条更加现代化的培养路线, 用更加现代化的方式培养出国际化的食品专业人才。
摘要: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受青睐。本文对现阶段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进行了概述, 并提出虚拟专用网络在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应用, 同时指出了虚拟网络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关键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虚拟专用网络,食品类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2]刘凯.本科以上层次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J].经济视角 (下) , 2013, (4) :149-150.
[3]杨洪青.论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 :84-86
[4]杨敏.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23) :72.
[5]邓渊.VPN路由器在构建远程网络互联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18) :51.
[6]王松江.VPN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 (20)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