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

2024-10-24

泉州台商投资区(共3篇)

泉州台商投资区 篇1

摘要:泉州台商投资区拟建成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之一,文章根据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理论,借鉴其他的台商投资区建设、尤其是“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分析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在主导者的定位、资本引进和产业选择、技术的引进和生产、服务业的合作等方面应遵循的路径选择,并强调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是建立在泉州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上。

关键词:后发优势,昆山模式,东莞模式,台商投资区

泉州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走的是民营经济主导经济发展的道路,依靠区域内部的演化形成现代经济发展的格局。目前泉州地区的经济总量已经是福建省第一,但是进一步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民营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和边界限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制约着泉州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泉州地方政府拟建成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之一。而在全国,针对台商的投资区已经有50多个,就全国来说以东莞和昆山影响最大,就福建省来说,比较著名的有厦门的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和福州台商投资区。如何借鉴这些台商投资区建设的经验,充分利用泉州本土已有的区位优势,避开台商投资区建设中的误区和陷阱,充分发挥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的后发优势,以实现泉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

1 主导者的定位

政府主导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是合理的选择。主导台商投资区建设有三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政府主导;二是民营经济力量主导;三是直接由台商主导。经济园区的经济建设具有强的正外部性,无论是作为民营力量还是台资力量的介入,首先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其不可能以泉州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其次作为后发式现代化的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其资本的积累不可能是渐进式的,因为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现代化,对资本的需求就会大量增加,这种非渐进的资本积累形式,必然要求政府的介入。无论是以台商还是以民营经济来主导,台商投资区的建设,由于资本天生的逐利和风险规避的本性,必然会导致类似东莞的台资投资模式,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投资风险低,平均投资规模小,技术简单,这不但与当前泉州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相重叠,也无法帮助泉州实现综合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典型的台商投资区“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比较中,通常认为昆山模式要优于东莞模式,而昆山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当地地方政府全面细致地了解、把握台商诉求,营造出“亲商、安商、富商”的整体环境,在短时期内迅速构建起吸引台资企业投资的区域平台,形成令人瞩目的“昆山现象”[1]。以台商为主导建设台商投资区的方式固然有台商对台湾企业人脉比较广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只能起到台商投资区的辅助作用。

在政府主导这个方面,上世纪90年代由于海峡两岸政治上的隔膜,政府的主导是单方面的,主要是由昆山地方政府单方面的行政介入,而台湾地方政府的介入比较少。在当前两岸政治走向融合的条件下,如果条件容许,泉州地方政府应该和台湾对应的地方政府,如台北、高雄等市领导人共同协调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建设。

借鉴昆山模式政府主导园区建设的经验,泉州政府主导台商投资区建设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目前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的竞争,一方面是区域政府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争取到更多的国家行政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区域地方政府如何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政府产品。国家把台商投资区上升到国家园区的高度,已经在区域经济的竞争中获得了一定的优势。目前泉州地方政府需要做的是提供低成本而优质的政府服务产品,如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增加政府办事的透明度,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整治交通和治安来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台商投资区建设的效率。

2 资本的引进和产业的选择

泉州台商投资区应该引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并和泉州民营经济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建立,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资本的引进和产业的选择。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台商在泉州的发展也有一定规模。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泉州市484家台资企业申报缴纳各项税收近两亿元人民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简单的早期资本积累已经基本完成,这就决定了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引资应该避免东莞模式“资本不管大小,产业无论高低,一律引进”的老路,同样要避免昆山模式相对简单技术的引进,而要走出一条泉州模式的资本和产业引进方式。

确立泉州台商资本的引进模式,相比于其他台商投资区,主要考虑四方面的情况。第一方面是泉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泉州目前的经济和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东莞和昆山已经有巨大的差别,无论是资本还是技术基础、以及现代化意识观念都已经了质的飞跃,不可能复制东莞和昆山的成功模式。因为复制不仅不能促进泉州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导致台资和当地民营经济的恶性竞争,从而抑制台商投资区建设的效率;第二个方面的是地域的差别。对于台湾,泉州在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承上具有昆山、东莞甚至厦门不可比拟的优势,台湾同胞约44%的祖籍地是泉州,目前泉州只是缺乏台商投资的载体;第三个方面是泉州在技术和管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专业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第四个方面是泉州蓬勃的民营经济,基本上和浙江广东江苏的民营经济没有本质的区别,就是利用廉价劳动力,以订单生产技术含量低的简单产品。其中鞋、袜子、衣服、陶瓷、石材等已经形成产业链,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这种技术简单、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的民营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了当地社会的二极分化,一极是以企业主、老板等为主的富裕阶层,一极是以民工为主的社会底层,而对一个社会极为重要的中产阶层却严重缺乏。

针对这四种情况,借鉴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的经验,泉州台商投资区对资本的和产业的引进应该是有选择的。一方面针对泉州区域民营经济发达的情况,应当引进互补性的产业;一方面针对泉州民营资金规模小、技术落后的情况,应当引进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造就庞大的以知识、服务、管理参与分配的大量中产阶层的出现。对于互补性产业的引入,泉州政府出台了《泉州市泉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将重点引进台湾石化、机械、信息、纺织、生物医药等十大产业,并确定到2015年,引进50家台湾百强企业,累计实现实际利用台资40亿美元,这些产业如石化、生物医药正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总的来看《泉州市泉台产业对接专项规划》所制定的引进策略从方向性上来说是科学的,是有效率的,也符合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转移规律。以台湾向大陆投资为例,第一波向东莞的投资就是以台商投资大陆“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型为特色、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体为典型特征;第二波向昆山的投资,资金规模虽然扩大了,技术含量也相对提高了,但是昆山经济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随着台湾产业的升级和结构的调整,在其第三波向大陆的投资中必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特征,而这种资本技术密集型投资正好弥补了泉州产业结构的不足。

上海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盛九元认为,昆山经济整体发展尚存在三大环节的缺失:一是产业层次提升迟滞及配套厂商完善不足;二是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程度不足;三是外商投资形态长期停留于“车间化”生产阶段[2]。正是由于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这种技术含量低,严重依赖于外来订单进行生产,缺少雄厚的民营经济作后盾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才造成了今日金融危机下东莞和昆山抗风险能力低,经济严重衰退的事实。而作为后发地区泉州经济体中,民营经济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所以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建设应该引进和泉州经济发展有互补性的、具备雄厚资本和技术的企业,如石化、信息、机械、生物制药等,以便泉州区域经济形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完整的产业结构。从而既具备能参加世界分工和竞争的外向型经济,又具有能面向国内市场生产和竞争的内向型经济,以增强抵御世界经济波动的抗风险能力,跳出“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的陷阱。

3 技术的引进和生产

要保持泉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泉州知识经济的形成既应该遵循东莞、昆山的早期模式:就是首先进行技术的引进;又应该超越这种模式,就是通过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海峡两岸高校合作来进行知识的生产和人才的培养,从而形成泉州技术和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台商投资区一个需要承载的重要功能就是技术的引进和生产。很显然的事实,无论是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技术的引进和生产都是简单的,不可持续的。知识作为一种正外部性非常强,规模效应非常显著的产品,不可能依赖于东莞模式那种劳动密集的、规模小的企业来完成,小企业缺少持续进行知识生产所需要的经济条件。

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家和地区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管理技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后发优势的一个重要涵义。台湾和香港、新加坡、韩国原来号称四小龙,是从上世纪50、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生产体系的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引进台湾企业的技术和企业组织制度,对泉州区域经济的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台资企业对大陆投资经过两轮的高潮即1993年和1997年二次井喷式增长以后,现在不仅仅是投入资本进行产品的生产,而且已经到了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和知识生产的时候了。

借鉴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经验,技术的引进和知识的创新功能是通过二方面得到满足的,一方面,是从外部尤其是香港引进;另一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深圳特殊的优越条件,通过从全国各地和高校引进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大等高校纷纷在深圳设立分校满足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发展到目前,当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发展起来以后,深圳的城市魅力相比上海、北京下降,人才引进成本上升,知识的生产需要和本土化企业相结合的时候,深圳规划创办南方科技大学,其办学模式基本是按香港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来进行的,以满足深圳知识生产的需要。

毫无疑问,泉州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达到和深圳、上海一样对人才的吸引力,而技术的引进和生产显然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通常认为,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大量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是未来泉州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目前,泉州仅有一所全国性的普通本科大学,远不能满足经济投资区承载技术引进和知识生产的重任。昆山所引进台资的规模和技术都比东莞优越,但是由于当地知识创新的条件局限,昆山模式所体现的优越性在时间的流逝中也同时损失,只有不断的新的知识创新才能保证产业的不断提升和优化。

那么,泉州台商投资区如何做到知识的生产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引进。包含二层涵义,一是即从台商投资的下一波浪潮中重点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知识的积累和生产;一是通过鼓励台资企业在泉州台商投资区设立研发中心。据台湾“经济部”调查结果,2005年已经有约40%的台湾制造业者在大陆设立了研发部门,30%的厂商在大陆的研发经费已经超过台湾本土数额,过去那种“台湾研发,大陆生产”的分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3],泉州在政策的导向方面应给与研发中心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第二是利用福建省内高校如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资源;第三个可以合理地引进台湾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在泉州设立分校。这方面的尝试在高职院校已经有了先例,如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和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办学。第四个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比如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由政府主导扩大风投的规模,并按照市场化进行操作。

泉州经济要走到中国区域经济的前列,知识经济的形成是必然要走的一条路,但知识经济的规模化正是目前泉州经济最缺乏的,技术的引进只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环节,知识的自我再生能力才是经济优化的不断源泉。从短期的效应来看,产业梯度转移所带来的技术引进和研发中心的建立是泉州经济发展后发优势最直接的体现,但是只有有利于知识创新的新制度的提供才是知识内生增长的基础。

4 服务业方面的合作

泉州和台湾在金融、航运物流、旅游、文化等领域都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东莞和昆山相比,由于泉州具有其他两地无法比拟的区域和文化优势,加上泉州台商投资区建设的时期又正好是两岸政治趋向融合的时期,给政府之间的合作、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据报道两岸有望在11月份签订《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经济交往的深化必然推动政治的互动,政治交流的深入又反过来加深经济的合作和交流。一些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可能受政治隔阂的影响不大,但是很多服务业的投资和技术的引入却必须两岸政治的融合。

两岸在服务业方面可以合作的空间非常大,主要包括金融业、航运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而这几个产业尤其是航运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别的地方如东莞和昆山是无法和比拟的,金融业的合作需要政府制造相对的区域垄断性。

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建设,如果《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签订,制度上的障碍就将突破,则泉州应该加快申请建立海峡两岸货币结算中心,向台湾开放大陆资本市场,建立“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前来投资设点,在金融、保险、创投、货币流通等领域,加快闽台的金融产业对接。这将大大突破昆山和东莞模式中仅仅是制造业的引进和投资。台湾金融业的引进将对在泉州的台资企业提供广泛、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必然会提高台资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效率。

航运物流业的合作空间非常大,在两岸关系没有突破的时候,两岸的物流运输需要通过第三地如香港进行,而在两岸贸易方面,根据商务部2008年统计,全年贸易额达1 292.2亿美元,其中,我对台湾出口为258.8亿美元,自台湾进口为1 033.4亿美元,台湾是我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第五大进口来源地[4]。所以在两岸政治隔阂破除的情况下,泉州和台湾的航运物流的合作空间巨大,这也有助于台湾建设“亚太航运中心”的目标。历史上泉州曾经是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应该具有历史的自豪感并重新规划以海港城市为目标的发展计划,大力引进台湾长荣、阳明等海运集团进入泉州的港口建设和物流投资,实现泉州各港口到高雄、基隆等台湾港口的对接。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合作泉州和台湾也有比其他地方明显的优势,泉州和台湾两地不但景点众多,文化意义上的名胜古迹也非常多,如妈祖文化、关公信仰、郑成功文化等。旅游产业的发达具有非常强的正外部性,其不仅仅对旅游业本身,还对其他产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由政府推动的“闽台跨海旅游经济圈”对泉州来说是一个好的机会,抓住机会,改变泉州旅游环境,促进泉州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对泉州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

5 结束语

泉州区域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和资本积累,而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尤其是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给泉州台商投资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使泉州对经济未来发展模式提升到更高的认识层次上。泉州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全省经济第一的优势,引进台资和利用台湾产业转移的契机,在台商投资区这个平台上,打造区域经济的中心地位。按照后发优势的理论,借鉴东莞模式和昆山模式的经验,泉州经济发展和台商投资区的建设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在泉州原有民营经济的基础上,引进台资和互补性产业,引进技术并建立具有知识内生增长的机制,进行制度创新并确立长远发展的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闽台在金融、航运物流、旅游、文化方面的合作,建立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完整产业群,并最终为海峡两岸经济与市场一体化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明明,刘学华.东莞与昆山台资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珠江经济,2007(10):33—39.

[2]盛九元.昆山发展须避免“东莞模式”[N].国际金融报,2004-02-02(15).

[3]臧新,李菡.台资研发中心在大陆的分布状况及其与投资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2009(1):82—86.

[4]国家商务部.2008年1-12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情况[EB/OL].[2010-07-01].http://www.mofcom.gov.cn/tongjiziliao/tongjiziliao.ht ml.

泉州台商投资区 篇2

2009-07-13 10:41:54 来源:福建日报

“如果今后泉州台商投资区能够涵盖黄塘台商创业基地,这对企业发展将是重大利好。”6月25日,泉州宏汉制衣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月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宏汉制衣是最早入驻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的企业之一,今年5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曾亲临企业实地考察。实际上,宏汉在大陆的人工成本已比其在越南的工厂要高,之所以选择泉州,除了工人的熟练程度普遍较高外,生活习惯、文化氛围相近相通是主要的考量因素,“这里说着闽南话,而在越南投资,出门可是要带翻译的。”宏汉制衣董事刘凤娇说道。刘凤娇的一家之言,事实上道出了泉州市创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优势之一,即借力两岸关系趋暖、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发挥“五缘”优势,以“情”引台。今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适时推进厦门、福州台商投资区扩区和新设立泉州台商投资区”。至此,泉州市终于拿到了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准生证”。

然而,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的泉州也曾在“台商投资区”争战中失意而归。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海沧、杏林台商投资区,三年后集美也拿到“许可证”,此番浪潮中并没有泉州。

如何才能让更多来自海峡彼岸的台商们,把创业地点选定在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特区”泉州?一番苦苦思索之后,泉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国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区”的战略,推动泉台企业合作。泉州市工商局的资料显示,自1983年首家台资企业落户,泉州累计批准设立台商直接投资企业1341家,投资总额近30亿美元,实际到资13.4亿美元。

泉州市台商协会会长郑建良在分析泉台产业合作前景后认为,泉台两地经济发展轨迹十分相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的鞋业、纺织业、服装业、石材业在世界市场上举足轻重,如今这些产业已逐渐淡出台湾,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石化、机械以及生物制药等高新产业;而泉州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产业集群效益明显,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具备相当优势。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7年12月的首届泉台产业合作投资洽谈会上,全国73个台商协会会长、台湾10余家工商团体率领数百位台商,浩浩荡荡开赴泉州开展产业合作投资洽谈。这届“产洽会”,泉州收获近百亿元的项目投资订单,媒体惊呼这是泉州打造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区的热身运动。

一批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平台如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也相继设立。创办于2003年的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目前已入驻台资项目33家,涉及服装、机械、鞋业、箱包、高新材料等产业;绿谷基地则由泉州市台商协会会长郑建良亲自提议设立,开创了大陆台资企业协会创办台商投资工业园区的先例。

而在5年前,泉州市申报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的工作悄然加速,泉州市政府先后3次向省政府请示报告,省政府分别于2005年1月、2006年3月两次正式行文向国务院报告,2006

年3月国务院批转商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办理。商务部则分别于2007年4月、9月和2008年5月派出调研组到泉州调研。

泉州市发改委主任吴群德表示,设立泉州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有利于泉州产业、港口、城市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泉州在海西建设中走前列的目标。

按照泉州市的规划,泉州台商投资区位于中心市区以东的洛秀组团区域,该区域东与惠安七一围垦接壤,西临洛阳江,北有沈海高速公路、324国道和福厦高速铁路,南面是美丽的泉州湾,并通过后渚跨海大桥与中心市区相连,交通便捷,位置十分优越。

新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设立之后,到时肯定会在引资、税收等方面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希望我们也能够享受得到。”尽管新台商投资区尚未最终落定,黄塘台商创业基地的泉州凯睿五金机电总经理黄光恒还是充满了期待。(记者 龙友情)

泉州以“绿谷”模式吸引台商落地

2008年04月08日 06:35 中国经济网

本报讯(记者黄小玲林绿波实习生黄小燕)今年,全市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环节是产业链招商、深化泉台产业合作及以推进出口加工区为主的投资载体建设,而“绿谷”模式作为成功例子将被推广。

事实证明,与产业链现状脱节的招商是盲目无效的。今年,各行业商协会将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以填补空白和丰富现有的产业链为目的,逐一理清所在行业的产业链现状,提出“产业链”招商计划。我市将在去年泉台合作投资洽谈会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台湾各工商团体、全国各地台资协会的联系,瞄准台湾100大,大力引进能促进“5+1”产业加快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关联产业兴起。至于投资载体建设,我市将加大台资载体的建设力度,建设好惠安黄塘台商创业基地、惠安绿谷台商投资高科技园区、石狮台商创业基地、泉州开发区洛秀园区等承接台资企业载体,继续跟踪泉州台商投资区的申报。

其中,“绿谷”模式成为重点推广模式。“绿谷”模式即“以台引台”模式,该模式来源于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台商回大陆投资兴业有聚集在一起创办企业的习惯,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基地不少项目就是通过台商将台商吸引过来。该基地去年奠基,将引进150家以上的高科技企业,引进外资20亿美元以上,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为承接台湾高科技企业的转移提供优质的平台,目前正在吸引更多台商入驻。“绿谷”模式成为“以台引台”的成功例子,我市鼓励更多“绿谷”模式的台资聚集园区扎根泉州。

四大优势“以台引台” 泉州惠安打造台商创业园

最早进入惠安台商创业园区的台资企业——泉州宏汉制衣有限公司将于今年11月开工投产,据了解,像泉州宏汉制衣公司这样的台企,预计年内有5家将在惠安台商创业园区内投

产。这表明我省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的台商创业园——泉州惠安台商创业基地进入了实质性运作。

据悉,惠安台商创业基地总体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吸引无污染的轻工、五金机械、电子等高科技的台资企业入驻,以期5-8年内形成年产值1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型现代工业基地。首期工程规划1500亩,可容纳30-50家企业,计划建成年产值30亿元人民币的工业基地。

创业园区像个大花园

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创办于2003年,位于惠安县黄塘镇,福厦高速公路惠安互通口旁,记者近日来到创业基地,第一印象就是这里风景迷人,像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

惠安台商服务中心的卢先生介绍,服务中心请了台湾专家一起来规划基地建设,因地制宜,适合台商对工业园区的环境要求。创业基地投入了大量资金保护和改造以黄塘溪、龙山为主的自然地貌和景观,把基地中心的一个杂草丛生的小山丘,规划成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南坪山公园,公园绿化植物有316种,包括千年铁树等珍奇植物。

位于基地东北区的龙山公园占地500多亩,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总预算资金投入1500万元,现投入800多万元。南坪山公园和龙山公园的建设,使整个工业园区像个大花园。

黄塘溪是惠安的母亲河,溪流横穿台商创业基地,自基地设立以来,逐步改造溪流,已建成4个拦水坝,整治两岸达4公里多,成为惠安水利工程的一大亮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溪流自然风貌建设了100亩的溪滨公园,数公里长的溪滨两岸绿色走廊,种植了古榕树、樟树、木棉、刺桐、洋紫荆、红竹、紫竹、海枣等50多种植物。

“这里的投资环境真的很不错!”去年8月首家入驻基地的宏汉制衣公司负责人黄春田说,他去过上海和广东的一些工业区,惠安黄塘的环境给他印象最好。

四大优势“以台引台”

入驻园区的台商表示,除了环境美,还有三大优势吸引他们前来投资兴业。一是交通便捷,黄塘镇北接福厦高速公路,南连泉三高速斗尾支线,城西310线道路与324线国道相通,不论到港口还是到机场都非常快捷。二是基地设立了台商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办证一条龙服务。三是民营特色优势,基地是省内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创办的台商创业园区,有利于吸引更多台资民营企业过来投资。

泉州台资企业协会会长郑建良称,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开创了大陆台资企业协会创办台商工业园区的先例,开创了由民营企业负责投资基础设施、台资企业协会负责招商的先例,真正实现了“以台引台”。

“创业基地已在台湾名声远扬。”郑建良先生说,去年以来已吸引了近百位台湾企业家前来参观考察,今年10月初,台湾长荣集团副总裁带队来基地考察。郑会长介绍,为了做好“以台引台”,泉州市台商协会会所也落户创业基地。

在此创业的富邦公司董事长吴富翔称赞,创业基地不仅硬件好,软件也跟得上。富邦公司1998年在泉州设厂时,厂址位于泉州展览城,2002年迁移至泉州洛江高科技园,2005年又决定在惠安台商创业基地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现代化工厂。

绿色园区人才园区

创业基地台商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先生说,这里厂房未建,绿化先行,南坪山公园、龙山公园和滨溪绿色走廊已经建成,主要为了吸收无污染的轻工、五金机械、电子等高科技企业。目前33家台资企业签约入驻基地,16家企业已开工建设,无一为污染企业。

惠安县黄塘镇黄副镇长强调,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为了保护基地环境,工业排污一律不准从黄塘溪排出,而是通过地下管线进行达标排放后排入大海,对惠安水土不造成污染。泉州宏汉制衣公司是一家在台湾经过20多年发展的制衣公司,该公司在台商创业基地征地70亩,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因11月份开工在即,正在向社会招聘1200名操作人员。黄塘镇黄副镇长说,为了帮助台商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台商创业基地与黎明大学等泉州高校和技校联系,成立了人才输送中心,解决企业员工紧缺问题,同时黄塘镇镇政府也准备对周边村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让他们加入到园区就业。

泉州台商投资区 篇3

由于泉州台商投资区 (于2010年3月挂牌成立) 正处在大规模的新区建设时期,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近6年来, 每年都以近40万m2的速度在征迁房屋, 伴随着房屋征迁的同时是房屋的拆除。房屋拆除中存在着高处作业、交叉作业、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超重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等众多危险因素, 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有呈增长趋势,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不容乐观, 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加大隐患治理的力度。

2 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该区从事房屋拆除的务工人员人数虽然不多, 但从负责房屋拆除的有关公司了解到的数据, 从事一线房屋拆除的务工人员, 主要是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90%以上的人员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民, 由于这些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 从农民转为工人, 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 还不能适应房屋拆除这种特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另外, 拆除公司的从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走过场, 对设备的性能及安全装置不了解或不熟悉, 违规违章操作时有发生;安全生产知识缺乏, 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规范不了解或不熟悉。

2.2 招投标市场不规范

2010年10月以来, 从该区第一个征迁项目公开招标开始, 就出现了房屋拆除公司围标的行为, 之后也有多起围标、串标行为, 后来大多数的房屋征迁项目未履行法定招投标程序, 规避招标、以邀代招。一些房屋拆除公司诚信缺失, 为达到中标目的不择手段, 有的借用或挂靠资质, 人员、业绩弄虚作假, 骗取中标;有的围标、陪标和串标, 事后进行利益分配。不规范的市场环境, 制约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埋下了房屋拆除的安全隐患, 结果导致在房屋拆除施工中降低安全设施和安全投入, 安全措施得不到落实, 安全隐患屡见不鲜, 导致事故频发。

2.3 责任主体地位未能有效落实

根据法律的规定,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是每个企业的自觉行为和目标。在缺乏激励机制和处罚力度的情况下, 拆除公司只顾眼前利益, 在安全设施的投入和安全资金的使用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使安全生产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单位未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现场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机械设备保养维护制度、应急救援制度, 安全投入不足等, 严重影响隐患的排查治理和安全设施的建设, 给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威胁。

(2) 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 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 凭感性认识指挥和管理生产, 实行粗放和原始的安全管理模式, 不能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3) 处置险情的能力不足, 拆除公司尚未健全应急预案, 遇到突发事件, 不能从容应对。

2.4 违反建筑拆除工程备案制度

回顾近6年来, 该区各项目土地房屋征迁涉及的房屋拆除工作, 房屋拆除公司几乎在措施不到位、没有办理备案手续的前提下, 擅自进行拆除作业, 致使拆除工程安全监管失控。

2.5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多数人认为房屋拆除没有什么技术性可言, 也没有较高的难度, 完全不用去管理, 因此, 安全管理工作被忽视了, 没有管理的意识。从该区2010年第一个大规模的征迁项目开始,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从未对我区的房屋拆除工作实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一直认为这些都是政府管理的项目, 负责房屋拆除的协调机构都是各征迁指挥部, 挂帅领导都是区管委会主要领导, 直接导致个别干部对安全管理的不作为, 使房屋拆除出现“真空”地带。

同时对房屋拆除管理负有相关管理职责的部门由于职责定位不清, 监管人员相对数不足, 监管专业人才、专业业务等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 未能有效地对我区各项目的房屋拆除实施有效监督。

3 加强房屋拆除安全施工的思路和对策

3.1 明确房屋拆除公司的责任主体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 也是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的主体。作为房屋拆除公司负责人, 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 安全意识的强弱, 将直接决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 要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以落实, 只有加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充分了解, 才能把企业安全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抓, 才能保证拆除安全经费投入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到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因此, 要严格护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严格负责落实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 组织制定房屋拆除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 保证与房屋拆除相关安全经费、设备等投入到位; (4) 对本单位的房屋拆除工作进行日常检查, 及时控制房屋拆除中的各种危险因素、隐患; (5) 负责房屋拆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并适时组织演练; (6) 对房屋拆除作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据实报告等。

3.2 规范房屋拆除的招投标行为

规范拆除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市场秩序, 是解决房屋拆除安全问题的治本之策。房屋拆除市场不规范, 秩序混乱, 严重影响房屋拆除施工的安全, 必须实施综合治理, 切实加以解决。各土地房屋征迁指挥部在对拆除公司进行招标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强化资质管理, 提高进入门槛, 防止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投资者作为施工单位进入招标范围, 杜绝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资质能力差, 管理混乱的企业和劳务队伍进入本区内从事房屋拆除工作。 (2) 规范招投标行为, 在《招标书》或《招标合同》中明确安全生产经费, 将安全生产费用专项列出, 并要求拆除公司对该费用的使用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3) 加强对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 严禁违法违规分包、转包、挂靠等企业和个人行为。为房屋拆除公司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3 完善合同备案制度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各征迁指挥部要协调中标单位在房屋拆除15d前提供完整的材料到区管委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合同备案制度, 保证房屋拆除前安全经费、措施到位。

3.4 运用科研成果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鼓励房屋拆除公司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 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 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 使房屋拆除从本质化上安全。掌握并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分析预测房屋拆除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 并及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确保安全施工。

3.5 必须依法对房屋拆除加强安全管理

(1) 协调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指挥部要牵头协调区管委会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管部门、民生保障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及相关部门联合执法, 形成大安全、系统安全的执法体系, 为房屋拆除的安全进行保驾护航。 (2) 加强超前防范, 各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要通过日常的监察, 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 加强日常监察与动态巡查与常态检查、突击检查、跟踪检查相结合。 (4) 严格现场安全管理, 严格事故影响分析制度。 (5) 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凡是符合追究范围规定的一律严格按文件进行责任追究, 通过责任追究, 提高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3.6 适时组织安全生产培训

思想上重视才是安全的根本, 做到把安全当成一种习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人, 人的安全素质的高低, 安全意识的强弱, 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成败。区管委会有组织安全生产培训会时, 各征迁指挥部要牵头协调在区内从事房屋拆除的公司负责人、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有关人员参加培训。要让全体务工工员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与自身的息息相关性。要把安全当作每个人应负的责任, 即是对自己又是对他人负责, 更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提高房屋拆除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自我保护能力, 从不同的层次和领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防止事故的发生。

3.7 建立健全全区性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以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

常言道“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云:“季斯预戒汶上百姓, 修堤盖屋。不三日, 果然天降大雨, 汶水泛滥, 鲁民有备无患”。这些典故均说明, 先有了充分的准备, 就不会产生祸患。因此, 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工作是加强房屋拆除安全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也是符合“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原则。因此, 客观上这就要求区管委会要统筹建立全区性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并适时组织演练, 以提高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战斗力。

4 结束语

城市建设在加速, 房屋征迁在持续, 房屋拆除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过程, 任重而道远, 要防微杜渐, 常抓不懈, 狠抓落实, 为和谐征迁保驾护航。

摘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广大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近年来, 城市建设推动的土地房屋征迁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伴随着房屋征迁的同时是房屋的拆除。房屋拆除领域事故频频发生, 分析房屋拆除施工中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 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 对减少事故的发生, 促进土地房屋的和谐征迁, 营造良好的征迁、开发建设氛围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房屋拆除,安全管理,原因分析,思路对策

参考文献

[1]石爱萍.浅议建筑拆除全过程的控制[J].山西建筑, 2010 (36) .

[2]潘泽军.浅谈拆除工程安全施工[J].广州建筑, 2007 (4) .

[3]杜本奎.建筑工程施工中引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经营管理者, 2011 (15) .

[4]段联保.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与预防[J].安徽建筑, 2011 (05) .

上一篇:蛋鸡的饲养与管理下一篇:策略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