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

2024-08-17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共11篇)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 篇1

据路透社报道, 美国白宫近日公布了一项立法草案, 将把其2012年出台的自愿性的“消费者隐私权利法案”上升为法律。旨在让消费者能更好地控制他们留在互联网上数据足迹的使用、储存和销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有权执行该法律, 并可以处予最高2 500万美元的罚款, 同时对违规行为下达禁令。在一些案件中, 美国各州检察长也可能执行该法律。该立法草案将允许各行业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的监督下, 自主制定有关保护数据隐私的行为守则。同时, 这些行为守则也为遵守它们的公司提供“安全港”。

这份有关保护数据隐私、长达24页的“讨论稿”一经公布, 立即引起了美国高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响, 他们表示该草案将损害创新, 而隐私保护组织则称该草案确定的措施力度还不够。

点评: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出发点无可厚非, 不过该法案依赖各行业自己制定行为守则, 难免标准不一。而在该法案中, 高昂的处罚费也可能让高科技公司负担更多压力, 扼杀其创新热情。如何在隐私和企业灵活性间寻求平衡点, 看来并非易事。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 篇2

M.M.布林丘克 刘洪岩* 编译

 2012-05-30 08:55:47

来源:《北方法学》2007年3期

摘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开始了积极生态立法活动,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形成了独具俄罗斯特色的生态法律体系及立法特点,积累了丰富立法经验。其中关于生态立法一体化以及其他立法的生态化的趋向彰显俄罗斯生态立法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立法理念和价值诉求。作者在充分给予俄罗斯生态立法与环境保护正面评价的同时,以批判的视角,对现行俄罗斯生态立法中存在的宪法原则与立法活动的不衔接问题,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翔实论证,不仅为俄罗斯立法者们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中国的生态立法活动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保护 俄罗斯生态立法 生态权 生态立法规划

当今,以分权原则的视角来综合评定国家行为的结果时,总的来说,对俄罗斯国家立法机关活动的评价是正面的和积极的。并且,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就积极的开展了对环境保护的立法。

还是从20世纪末开始,俄罗斯生态立法的发展与先前时期相比已越来越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如果说先前俄罗斯生态立法更多的注重诸如对自然资源保护立法的关注,那么随着1991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法律《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在调整生态关系的立法之中,俄罗斯生态立法更加注重生态立法一体化的立法机制的构建。确立了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立法理念,开始更多的关注对一些专有自然资源客体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立法。

上个世纪末,俄罗斯的立法机构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了大量立法活动,其中包括了《俄罗斯联邦生态鉴定法》、《关于自然药用资源、医疗保健地区和疗养地法》、《专属自然资源保护区法》、《关于俄罗斯联邦大陆架法》、《居民辐射安全法》、《高科技活动的国家法律调控法》、《关于化学杀虫除莠剂和农药安全法》、《关于生产和生活的废物排放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显著增加。

更为重要的立法是上个世纪90年,俄罗斯加强了对于那些能够引起不良生态后果领域的立法。譬如:《原子能法》、《工业安全法》、《紧急事务处理法》等等。与此同时,民事、刑事、行政方面立法的生态化(即对生态需求的反映)过程也在进行之中。

总之,上个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生态立法与在此之前的时期相比更具有一系列实质性的优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态立法体系的形成:这一时期俄罗斯构建了关于周围环境保护的立法体系;关于自然综合体保护的立法体系;关于自然客体保护立法体系。而在此之前,诸如此类的立法仅仅是作为加强对个别自然客体立法活动的优先发展方向而存在。在现阶段,俄罗斯生态立法均衡发展的趋势是通过生态立法一体化和部门立法生态化的方式对生态法律关系进行调整的。当代俄罗斯对生态法律关系的调整较之与先前时期相比更具有更多的先进性,为俄罗斯生态立法的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俄罗斯生态法律规范在整个生态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中数量显著增加。过去这类规范大多从属于机关和政府这一效力级别的规范调整。当前,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领域的法律关系的立法调整成为了俄罗斯联邦宪政分权原则得以实现的前提,同时还服务于未来俄罗斯联邦构建法治国家的政治诉求的需要。

•确认了对自然客体和资源多种所有制形式,加强了在自然资源立法中对自然客体和资源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保护力度。俄罗斯立法中承认对自然资源的私人占有的合法化,特别是对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占有的合法化,为进一步发展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创造了先决条件,具有重大意义。

•俄罗斯联邦宪法中关于公民生态权的承认和确立。在俄罗斯一定程度上已经创建了保障公民生态权得以实现、遵守和保障的法律机制。对公民生态权的承认以及对公民生态权得以遵守和保障的法律机制,是俄罗斯有意识的不断完善民主、构建法治和社会国家的又一例证。

•对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周围环境的法律调整机制的完善。俄罗斯立法领域通过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鉴定制度、生态许可制度、工业客体安全预警制度和生态监察等制度的构建,对预防和有效的控制生态灾难和预防生化危害后果的发生起到了很好效果。同时,俄罗斯在立法上更多的关注对生态责任的法律调整,首先是对生态违法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调整。

俄罗斯联邦其它立法的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对当代俄罗斯生态立法积极的、正面的评价的例证之一。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以及实现良好的周围生态环境状况不仅是以生态立法为基础,而且还要通过对经济的(企业主的)、民事的、行政的、刑法的方面立法的最佳整合,对有关工业安全和俄罗斯其他领域的立法的共同调整来实现的。其它领域立法的生态化诉求在俄罗斯联邦其它法律之中得以体现,例如:《原子能利用法》、《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居民医疗保健法》,以及《俄联邦刑法典》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中。

尽管俄罗斯联邦生态立法具有诸多的优点,但同时不得不承认,俄罗斯联邦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是欠缺连贯性的事实。从21世纪伊始,俄罗斯联邦生态法立法的良好发展的态势有所减退。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俄联邦国家杜马通过了一系列与社会生态利益相违背法律,客观的表明了俄罗斯国家生态政治欠缺连贯性的特点。

为了证实俄罗斯国家生态政治欠缺连贯性这一命题,首先不能不谈到的是,一系列涉及废弃核燃料被允许准入的法律在俄罗斯立法机构中被通过的事实。其中包括2001年7月10日通过的《关于对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50条补充的规定》1,这一补充规定了准许将国外的核反应堆中具有辐射性的热能装置输入俄罗斯以用于临时性技术封存或者进行加工再处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50条的规定,明令禁止从其他国家向俄罗斯输入以保存或者掩埋放射性废物和物质。

上述被通过的一系列法律,完全违背生态专家主张和社会生态利益。按照许多鉴定专家的意见,在俄罗斯暂时还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以防止这些物质可能给俄罗斯带来的安全隐患2。还是在该法案处于起草阶段,基于对这项冒险的法律草案可能被通过,由此所带来的对俄罗斯生态安全危害的顾虑,俄罗斯绿色组织的负责人曾客观的向俄罗斯联邦总统指出,“如果这些法律草案变成法律,那么俄罗斯很可能会成为国际核物质的掩埋地”3。通过俄罗斯联邦立法机构的漠然态度中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正是基于可以从那些试图摆脱核废物威胁的国家那里获得200亿美元的诱惑,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竟全然不顾及2500万俄罗斯公民提出的,为了实现禁止从国外将核废料输入俄罗斯领土目的,而要求对这些涉及国家重大的、也是最基本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的意愿,杜马议员完全无视社会中有90%的俄罗斯人反对从其他国家将放射性物质输入俄罗斯领土进行保存、掩埋、加工的社会调查结果。

这期间有二十个俄罗斯联邦主体正式提出抗议,有十多个城市举行游行要求罢免杜马议员4。

俄联邦国家杜马对这些涉及核物质安全法律的通过是基于国家杜马曾通过的关于保障国家重大决策的法律草案的内容得以实现的5。俄联邦国家杜马之所以通过有关可以向俄罗斯境内输入废弃的核燃料的相关法律,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金钱利益。格维理依-布萨乌指出,正是由于意识到生态灾害可能给社会带来的风险,国家领导人放弃了6亿美元收益,以用于支付允许向自己国家领土掩埋1500万吨有害废渣而不使领土遭到破坏的费用6。

俄罗斯国家杜马的另一项立法成果是在2002年1月10日颁布了《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7。该法是俄罗斯生态立法领域一项新的部门法律文件.专家们曾对部法律进行了整体性的评价,将其中那些对俄罗斯整个生态立法体系有影响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

目前,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和俄罗斯其他科学机构的生态法研究中心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对现行生态法律机制的完善给予极大的关注,尤其是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放射性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内容作为重要科研课题加以研究,目的是为了使宪法赋予公民的对良好生态环境享有权的得到切实的尊重。并由此确立了一系列诸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许可制度、生态审计等制度,作为对公民实现宪法性生态权得以实现的保障。上述列举的每种制度构成了生态法律机制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生态法律机制体系中各自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新颁布的《俄罗斯环境保护法》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内容方面的规定同先前的法律相比,没有做任何的修改和补充。只是把这种最重要的生态制度看作为是类似生态认证制度、生态许可制度、生态保险制度等环境保护制度加以轻描淡写。关于生态审计制度也仅仅只是在法律条文中阐释了一下概念。正是因为新法中存在着诸如此类瑕疵,因此,俄罗斯现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中仍然保留着类似1991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很多有关立法技术的规则遭到破坏,其中主要是涉及那些关于生态法律机制的最主要制度的基本规定,该法将法律的规范性属性的立法技术的内涵表述到了最低点。新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中大量充斥了非确定性格式化的规范。其中包括一些传统上不应该由程序关系调整的生态标准、生态鉴定和生态许可等制度都被运用到生态法的核心制度之中了。

新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是俄罗斯立法者们破坏的法律创制的最重要规则的范例,该法严重违反了法律创制所依据的法的进步性、科学依据性以及职业性等规则。总之,它弱化了俄罗斯法的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增强了国家权力的非生态化趋势。而且这种非生态化的趋势占据了国家权力的主流,对俄罗斯社会构成了威胁。同时还严重损害了俄罗斯国家的威信,使得国家忽视了对公民生态宪法权的保障。

我们在承认当今的俄罗斯生态立法与先前时期的生态立法相比具有一定进步性的同时,也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俄罗斯现行生态法律规范中明显存在着空白之处,现行生态立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严重的瑕疵8。俄罗斯生态立法领域的这种状况,已经远远的不能适应科学研究的表象及其内容相互协调和统一的需要了。

首先,生态立法形式和内容的不和谐一致具体表现为,立法在内容上欠缺科学性与宪政发展基本原则的法治诉求相违背。在新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里主要体现在该法的第1条、第10条和18条上9。

根据俄罗斯宪法第1条有关法治国家规定。法治国家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在这些国家中被法律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应当在被那些国家权力的代表机关通过的法律中得到确认,而不应由次一等级的法律规范来对它加以规定。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现行立法机构通常有确定的形式加以表现,相应的法律规范中大多具有格式化的特点。现行俄罗斯生态立法中,仍然存在过去社会主义国家时期立法格式化的影子,很多调整生态关系的法律规范大多是由俄罗斯联邦政府或者其他执法机关预先设定的,特别是那些涉及生态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生态认证制度、生态规划、环境不良影响的收费制度方面的程序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子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样的立法方式不仅与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条关于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同时与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0条确立的分权原则也相违背。国家执行权的基本任务不是制定规则,而是保证这些规则能够不间断的和有效的得到执行.同样应该给予高度关注还有关于俄罗斯联邦宪法颁布的最近这十三年的实效性,作为俄罗斯的立法者本身并没有切实的维护好宪法第18条的有效执行。按照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8条规定,自然人和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是直接而有效的,正是基于公民的这些宪法权利确立了俄罗斯现行法律的思想和内容。而作为立法权力机关和其他能够对立法程序产生影响的公权力的主体,主要是指俄罗斯联邦议会上院和俄罗斯联邦总统负有保障公民宪政权利得以实现的职责。从这些规则中我们不难推导出,国家的立法权是同公民对良好环境享有权,周围环境状况知情权,由于生态违法行为造成公民财产损失和健康损害的索赔权紧密相关的(宪法第42条)。

宪法第18条在将权利和自由确立为所有法律和立法机关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的同时,在公民的宪法生态权利部分,首次把公民对良好周围环境的享有权置于立法权之上,并规定实施此项规定的两方面的具体任务。第一,所谓的“法律的思想和内容要以权利保障作为基础”,这就意味着立法机关在通过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时负有保障公民权利不被侵犯的法定义务。其中包括那些有关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法律机制,以及保障公民享有良好环境权的法律机制等方面的义务。立法机关的第二个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这些文件中规定了为实现、保护和保障公民宪法性生态权利得以有效实现的机制。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指定给立法机关的第一性任务,或者是第二性任务,从1993年12月俄罗斯联邦新宪法得以通过之日起,这两项任务就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因此,时至今日,生态立法也没有确立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有效的机制,而我们给予更多关注的只是生态立法数量增减的外观表象。

2002年1月10日颁布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了对环境实施不良行为的收费形式。对污染环境的收费制度成为了企业主们按照生态标准主动倡导保护环境的潜在的、有力的经济刺激因素。时至今日,也就是从通过上述这一重要的法律规范之后的四年内,这部关于环境污染收费的联邦法律也没有得到通过。

根据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的第31条,强制性的生态许可证制度由俄罗斯联邦政府负责制定。生态许可证制度规定了生产的产品要符合生态需求。这是生态法中关于预防生态和生化污染的最重要的制度。这项制度可以有效的预防在市场上那些生态性有害物质的出现。保证了那些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俄罗斯的生产。从俄罗斯联邦法律确立了这种制度之日起已经过去了四年,俄罗斯联邦政府也没有建立实施这种强制性生态许可证制度的具体程序。

同样这部法的第57条,规定了在生态灾难法中确立生态灾难区的认定和通告制度。甚至根据官方的统计,俄罗斯大约15%的领土生态状况不佳10。这种状况恰恰证实了关于通过生态灾难的联邦法律的重要性。从《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生效之日起已经过去了四年,《俄罗斯生态灾难法》仍旧没有通过。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第105条规定,联邦法律由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同时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认可。通过宪法的这条规定可以证实的是,俄罗斯联邦议会只是有权认可根据宪法规定的属于联邦级的法律。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第84条,俄罗斯联邦总统对其签署和颁布的联邦法律承担责任。这也就意味着,总统在签署每一部法律之前有义务检查每部法律的合宪性。只有那些符合条件的法律才能被签署和颁布。

在生态立法制定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一些一般性的和例行性的错误,其主要是因为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立法规划。还是在1994年,学者们就已经向俄罗斯国家杜马生态委员会建议制定统一的发展生态立法的规划。在1996年莫斯科举行的关于同生态违法作斗争的全俄罗斯大会的决议中,阐释了关于制定发展生态立法统一规划的必要性。相关的建议被提交到俄罗斯联邦议会和俄罗斯联邦政府,但最后结果还是被束之高阁。相类似的建议在2003年1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组织的《自然资源的生态立法保障问题》的国际会议上决议中也有所体现。

确立生态立法的统一规划可以用来调整立法工作,在这一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政治情况、社会经济形式、环境状况以及其它的事实因素等,从而构建合理的生态法律体系和建立科学的生态法律通过的程序。在这些规划中应该能够解决诸如生态立法法典化前景等一些问题。现在这样的任务在生态法律科学中被经常讨论,有些学者也有创建性的提出了未来生态立法法典化的多种形式。从另一个方面讲,现有的这些关于生态立法法典化的观点不是被否决,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被作为不需要的法律而降低其被通过的可能性。例如,在2002年11月,俄联邦议会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和生态委员会组织的《关于俄罗斯联邦主体自然保护活动的规范性法律保障问题》会议决议中,谈到过通过一系列法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我所见,这些提法有些模凌两可,缺少可操作性。其中包括建议通过《俄罗斯联邦生态安全法》、《关于法人、公职人员和公民环境损害的经济责任法》、《地下资源利用生态安全法》、《周围环境化学安全法》。国家生态立法的统一规划将提供给我们关于通过类似上述所提及到的生态法律的社会需求的迫切现实性。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意义在于,这些规划可以提供给我们确立制定、发展和实施生态立法的方面规律性的认识。俄罗斯宪法总则是法律的立法基础,是所有权利主体履行法定义务的根据,其中也包括有关国家公权力主体所应履行的相关义务的所有制度。

在对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关于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活动进行评价时,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在制定上述领域的立法工作的计划方面是不自由的,在确立自己工作路线时要受制于俄联邦宪法。杜马通过的法律的思想和内容,就像立法机关所有活动一样被限定在宪法所规定的生态权之中,首先就是每个人对良好周围环境的享有权。构建保障遵守、实现、保护和维护这些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体系,唯一的法律评判标准就是立法机关对自然资源保护活动的成效。

注释:

*姆.姆.布林丘克 法学博士,教授, 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学院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

刘洪岩,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副研究员,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法律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1参见《俄罗斯法律汇编》,1996年第15卷,第1572页。

2参见《绿色世界》,2004年第3-4期,第1页。

3参见《绿色世界》,2001年第3-4期,第2页。

4同上。

5参见《世纪规划:我们未来的200亿美元的核能合同》,载《绝密》,2001年第5期,第5页。

6参见果贝洛夫。姆。尼:《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安全立法发展》,《国家法律问题》,莫斯科,2000年,31页;《关于生态安全的概念的法律内容》,高等教学会议参考(法学),2000年,第1期,第119页。

7参见《俄罗斯法律汇编》,2002年第2卷,第133页。对该法的科学分析参见:布林丘克。姆。姆,杜巴维克。阿。列:《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理论和实践》,《国家与法》2003年第1期,第30-41页。

8环境立法方面的立法中包含了大量的格式化规范。这样的规范性立法活动,起码有两点不足。第一,制定的这些格式化规范,在国家正常的立法活动中经常使国家法律的实效性得不到发挥。例如,1991年12月19日颁布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生态保险制度和俄罗斯政府规定的生态保险资金的使用制度。时至今日,生态保险制度在俄罗斯也没有建立起来。此外存在很多的国家制定的格式化的规范,因此使得很多非常重要的法律规范被列入到某些法律条款的从属地位之下。

另一方面,立法者对制定格式化法律规范的与日俱增的兴趣,不符合俄罗斯联邦宪法的第10条的关于分权原则的规定。譬如,《俄罗斯联邦大气保护法》总计由34条构成,其中有17条是由俄罗斯联邦政府或者专门的调整该领域或者其他相关领域的空气保护全权国家机关的委托制定的。

立法者们对于制定的格式化法律规范的兴趣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第一,立法者本身没有创建调整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机制;第二,具有执行权的机关,实践证明,并不急于完成立法机关的委托;第三,降低了对生态关系法律调整的效果;第四,增加了主管机关法律规范创制的范围;第五,损害了法治国家和法律至高无上的原则。正如尤。阿。基霍米洛夫指出的那样,“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仅仅是口头的,而不去落到实处,这样情况必须克服”(基霍米洛夫。尤。阿:《俄罗斯立法发展共同规划》,见《俄罗斯立法发展规划》,主编塔。雅。哈勃琳耶娃、尤。阿。基霍米洛夫、尤。巴。奥尔洛夫斯基。莫斯科果拉捷次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9尤。阿。基霍米洛夫注意到立法上对这种状况的反应。其中他写道“在过去十年,遗憾的是在俄罗斯宪法和立法活动之间存在着一些不衔接,在立法的某些领域,宪法规范表现力很弱”。立法的发展的价值趋向首先应该定位于俄罗斯联邦宪政原则的实现。《俄罗斯立法发展规划》,主编塔。雅。哈勃琳耶娃、尤。阿。基霍米洛夫、尤。巴。奥尔洛夫斯基。莫斯科果拉捷次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三沙市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探讨 篇3

关键词 三沙市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维权 ;地方立法

中图分类号 X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politics and social economy as well, and deals with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Sansha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then commences the leading idea, the basic principles, which shoud be ascertained in Sansha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and detailed settlement method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Sansh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isl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on the guiding ideology"ecological right protection" as well as scientific legislative principles. In the detailed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process, the legislative contents, plan and technology, legal systematic innov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perfected so that the quality of Sansa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leg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characteristic can be constructed and perfected.

Key words Sansha City ;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 ecological right protection ; local legislation

三沙市于2012年7月24日正式成立,市政府位于海南省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三沙市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海域广阔、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巨大,在国家主权、安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但同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三沙生态环境面临多重压力。一段时期内,随着三沙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将会进一步加大,三沙海域生态环境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快三沙地方环境保护立法,对保护三沙海域生态环境,更好地支撑三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中国主权和海洋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三沙市环境保护立法及其背景

三沙的环境保护立法受三沙脆弱的生态环境、复杂的政治背景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较大,三沙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特殊环境立法背景。

1.1 三沙环境保护立法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背景

目前,由于三沙生态环境脆弱、部分海区缺乏保护和利用的协调的有效机制,引发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由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三沙市部分海域珊瑚礁覆盖度下降。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对海南三沙市的永兴岛、石岛、北岛、赵述岛和西沙洲等5个海域的珊瑚礁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结果表明,2005-2012年,西沙监控海域的珊瑚覆盖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2014年,对三沙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北岛、赵述岛和西沙洲等4个海域的珊瑚礁进行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2]。珊瑚礁覆盖度下降,除了全球变暖等自然原因之外,人类活动影响也是一个方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还没有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海洋生态文明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1.2 三沙环境保护立法的政治背景

虽然三沙海域是中国渔民的传统作业区,但是近年来周边国家入侵海域侵渔活动日益猖獗,采用炸鱼、毒鱼等掠夺式作业方式,造成渔业资源毁灭性破坏。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国家通过掠夺方式无视我国主权开始对南海中南部浅水区进行油气勘查与开发。近年,周边国家大肆占据我国南海中南部的岛礁,并向我国九段线内纵深推进油气勘查活动,加快了在南海中南部的油气勘查开发步伐。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更是将招标区块向纵深推进到我国断续疆界线内2 000多m水深的陆坡海域,与西方及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合作勘查开发,在跨越我国九段线的万安、曾母、文莱一沙巴、西北巴拉望和礼乐等盆地内的勘查开发活动十分活跃。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越南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擅自派兵强占南沙群岛数十个岛礁,造成复杂的政治局面。

nlc202309031453

1.3 三沙环境保护立法的社会经济背景

由于三沙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国民经济基础薄弱,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地步,如缺乏工业基础不能引入高增值的深加工,不能有效地对本地的渔业产品进行加工;交通通讯业比较落后,信息、物资、商品以及人员的流通不畅。三沙市共成立居民委员会8个,当地居民以渔业生产为主,生产作业方式落后,还在采用古老的垂钓、潜水、捡拾等方式作业。

2 三沙市环境保护立法的必要性

针对三沙生态环境及周边国家侵权侵渔现状,加强三沙环境保护立法是其生态环境的客观现实和战略地位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1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三沙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中国主要热带渔场,是珊瑚、海豚、海龟、玳瑁、砗磲、海参等珍稀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决定了三沙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别是近几十年,受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海水温度上升,长棘海星活动频繁,珊瑚生长受到影响。由于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位于世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珊瑚金三角”的北缘,是世界珊瑚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不去保护和改善三沙的生态环境,其后果不仅对海南,而且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三沙生态环境的客观现实和战略地位决定了加强环境保护立法的迫切性,加强三沙环境保护立法势在必行。

2.2 有利于促进三沙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沙建设对于三沙来说是历史机遇,为了促进三沙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沙的环境立法必须先行,因为三沙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以三沙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加快三沙环境立法的速度,是实现三沙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加强三沙环境保护立法,三沙的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建设可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从而避免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矛盾,也避免了三沙出现“先发展、后治理”的状态,对促进三沙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有利于促进三沙环境保护立法的制度创新

加强三沙环境保护立法,有利于针对三沙特有的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大胆地进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创新。我国环境法律中有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但由于三沙生态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我国现有的环境法律制度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三沙生态环境管理和建设的需要,三沙特有的生态环境的管理和建设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又需要切实有效的环境法律制度。因此,加强三沙环境立法,有利于找出适合三沙的环境法规制度,从而提高三沙环境立法的质量,解决三沙的环境问题。

3 完善三沙市环境保护立法的途径

三沙环境保护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指导思想、立法原则、立法规划、立法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3.1 坚持生态环保维权的指导思想

以建设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维护海洋生态安全为目标,着力优化海洋生态保护空间格局,着力强化生态维权,提升生态环境管控能力,提高保护水平,着力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2 遵照科学的立法原则

三沙环境保护立法作为地方环境立法,首先必须遵守国家立法原则的前提下,保持三沙环境保护立法的灵活性。三沙环境保护立法必须在其立法内容上,符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还应从三沙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出发,坚持国家法制统一性和三沙环境保护立法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3 制定切合实际的立法规划

三沙环境保护立法首先是为了三沙的环境立法,是为了解决三沙环境保护问题的。三沙独特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和其他地区不一样,因此三沙在遵循和参照国家的环境立法规划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从三沙自身的实际出发,体现三沙的地方特色,解决三沙的实际问题。

3.4 重视环境保护立法的制度创新

3.4.1 充分体现军地融合的精神

为使三沙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需要驻军部队与当地政府、企业、民众协调一致。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必须有利于国防建设的需求。

3.4.2 制定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考核机构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府目标责任制

立法必须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严格、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制,三沙国家公务员必须为三沙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成绩。

3.4.3 建立生态环保维权案件的起诉配套机制

为了从严打击对三沙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侵犯,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切实保护三沙生态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建立生态环保维权案件的起诉配套机制。

3.5 完善立法内容

结合三沙实际,从海洋和岛礁生态环境保护、海岸带保护与开发、海洋资源开发、旅游开发、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以及海洋保护区管理等方面,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评估鉴定环境违法行为及溢油等突发事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人的责任制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三沙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将生态环境保护始终贯穿政府决策过程、执行过程,提高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海南省海洋渔业厅 2012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 [2016-01-25]. http://www.hq.xinhuanet.com/hngov/2013-06/27/c_116305173_2.htm 2012.

[2] 海南省海洋渔业厅 2014年海南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 [2016-01-25]. http://dof.hainan.gov.cn/zwgk/tzgg/201506/t20150609_1584261.html.2014.

美国环境金融的立法与实践 篇4

关键词:环境金融,环境治理,立法与实践

环境金融在国际上的兴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 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改革及环境保护呼声中由美国首次提出“环境金融”概念, 从而开拓性地将环境因素融入到金融创新之中, 也将金融化手段纳入到多元的环境治理之中。美国属于联邦制国家, 环境法律休系包括联邦政府、州和地方的环境法、行政法规以及法规解释、司法判决等。在环境金融领域, 美国联邦政府及其各州政府都制定有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与财税激励措施。

一、重要立法

(一) 《超级基金法》

美国环境金融的立法中较为重要的一部法律是1980年颁布实施的《超级基金法》。《超级基金法》详细地规定了基金的来源、基金支持的项目及方向, 是在防治环境污染及其它环境治理过程中, 联邦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财政支助作用的体现, 排放有害物质的责任划分、赔偿、清理以及政府的紧急反应等, 也是环境金融在美国的早期构建中的起点性立法, “若放款银行具有影响贷款客户废弃物处理决策之无论其是否发挥该影响, 都应对贷款客户的环境损害负有法律责任”。反之, 对于绿色产业和新能源等环保系数较高的企业则在贷款上给予支持, 还明确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环境责任及行动要求, 规定了贷款银行有义务对债务企业应当支付的环境治理费用负责, 将政府、金融机构、环保机构、企业及个人都纳入到环境治理之中以明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准则, (1) 具体内容有:

1.“反应基金”的建立。该基金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在受害者得不到责任人的补偿时, 以该基金用于补偿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失, 以及用于恢复、更新已被损害的自然资源。“反应基金”主要是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建立的。

2.规定排放有害物质的责任者的责任范围, 以保证其在该企业的投融资不会因为潜在环境风险及环境损害而受损并承担相关责任, 提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强制责任的方工降低有害污染物向环境的排放。

3.要求贷款银行要主动参与到债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和管理之中。强化金融业特别是银行的环保责任。通过经济制裁的方式, 包括其应当承担的清除污染费用和恢复自然资源的相关费用等, 将对环境因素的评价纳入到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中。

(二)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

2009年1月,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美国能源与环境计划”, 为《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的出台铺路。2009年3月, 美国众议院能源委员会向国会提出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 根据美国当前的发展模式, 能够解决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气候恶化的唯一方法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的主要内容在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科学研究和技术投资, 寻求新的能源发展之路, 并明确规定了在工业部门的创建要符合相应的环保标准并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将作为对资金来源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些方式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解决能源短缺和经济衰退, 减少失业率。

这部法律是奥巴马政府实施绿色新政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立法, 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律为政府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财税、经济、技术、市场方面的规定。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为美国经济复苏作好准备, 并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以提高国家安全, 能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不仅是美国也是全球环境金融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立法所涉及的“低碳经济转型”被认为是在美国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帮助拉动和确保美国经济增长和美国进入下一轮全球经济的制高点上占据领先地位。 (2)

此法案中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CCS) 的推广应用也与财政及金融信贷挂钩, 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 美国开始做出积极响应, 要求“2020年后和2012年到2015年期间获准新建的燃煤电厂在运行起动之时, 必须使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CCS) ;如果不遵守相关规定将无法得到联邦的财政支持”。 (3)

(三) 其他立法

美国联邦政府于1978年出台的《能源税收法》规定, 对购买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设备所付金额2000美元的30%和其后8000美元的20%, 可从当年须交纳的所得税中抵扣;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也对美国的环境金融有着重要影响。《能源政策法》在美国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 是一部综合型的能源法案, 涉及对多个政府部门授权和多部法律的修改补充, (4) 美国联邦政府需要为寻找替代性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 该法规定向能源公司提供120亿美元的减税、贷款保障、清洁煤技术和勘探补助规定向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公司提供补贴。通过各种强制性与资助性的手段推行普及新能源及其产品以应对自然资源的日益紧缺, 把信贷调控引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开发, 以应对严峻的能源危机。

除上述联邦立法外, 各州也有相应的地方法律与政策。如:美国亚利桑那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环境经济政策的规定中, 对环境保护有利的项目进行发债融资, 那么债券的利率要相对较低 (一般为3.3一3.7%) , 期限相对较长 (一般为15一20年) 的信贷优惠规定, 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享受减免税销售税10%的政策优惠;康奈狄克州规定对前来本州落户的进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企业除了可以获得低息小额商业贷款外, 还可以获得税收上的相应减免。

二、美国环境金融的实践

环境金融制度的构建有效改善长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 美国的环境金融实践主要是从经济和环境相互促进的关系入手, 引导金融部门推行绿色的管理模式, 实现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也为环境治理提供了金融上的控制方法。相对于其他国家, 美国的环境金融发展处于更高的层次, 例如美国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均纳入由消费者具有选择权的市场竞争之中, 这种方式促进了金融部门和工业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对其环境因子的关注, 将社会资本与资源有效地倾斜到绿色产业、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过程。

这些都归功于环境金融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理, 以及金融资本对绿色生产技术、绿色经营理念、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 这些环境金融实践不仅推动了美国经济复苏, 使其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增长, 还缓解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

(一) 银行业的绿色信贷

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美国金融机构, 如美洲银行、花旗银行等都已在信贷投资中采用了绿色政策:美洲银行的绿色商业发展项目主要投资目标是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能源消耗为核心的新能源技术并致力于为绿色服务的公司、参与低碳消费的个人和家庭消费者提供低息贷款为目的的环境基金。花旗银行也是最早签署联合国环境声明的美国银行之一, 它在内部建立了非专职但有多方参与的环境事务管理机制, 2003年花旗银行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 从声誉和信贷风险角度来控制银行贷款所形成的环境风险与社会风险, 同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信贷支持力度”。

各大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利率调控以及融资等项目来实现金融业的绿化经营, 通过住房抵押、商业贷款和信用卡、存款等形式进入到资本流通领域, 通过环境信贷的创新手段来刺激个人、家庭与企业等社会主体积极开发这些具有可持续性的环保产品和技术。

(二) 金融产品创新

美国各大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利率调控以及融资等项目来实现金融业的绿化经营, 环境金融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做为评价社会与环境问题上的新型低碳生产模式与传统高能耗生产模式优劣标准, 而环境金融产品的创新是环境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金融实施的程度与效果。

在各种行业、产品与服务中推出与环境治理相关的金融工具, 环境金融产品可以通过住房抵押、商业贷款和信用卡、存款等形式进入到资本流通领域, 通过金融创新手段来刺激个人、家庭与企业等社会主体积极开发这些具有可持续性的环保产品和技术, 将环境金融产品的主要运用者定位于注重环境效益的客户。结合近年来美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创新产品及投资案例显示:

2006年, 美国新能源银行与高能效太阳能技术供应商Sun Power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站式融资”用于绿色能源房屋的建设项目;美国富国银行 (5) 己提供7亿美元的捐赠用于“绿色”商业建筑项目, 通过资金支持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在节能技术推广项目与绿色环保存款项目上, 储蓄资金的使用主要是用于本地节能公司的借贷项目并完成了十二项通过环境认证的建筑融资项目;北美岸边银行通过这种长期的房屋净值贷款融资项目为客户提供经济的贷款方案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 在个人环境信贷产品的开发上,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美洲银行推出的环保信用卡。

(三) 公共项目投融资

美国主要的商业机构对企业、政府机关和其他公共机构的环境金融投资, 这些包括项目融资、证券化、私募基金、股权等在内的项目投资成为环境金融市场上主要推动力, 这些商业银行可以把美国国家环境政策、可持续的金融政策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起到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产业与项目中去的作用, 美国的环境金融项目主要包括碳减排投资项目和可替代燃料融资、风力发电组合、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等。

1.碳排放投资项目

在美国, 一些银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致力于温室气体排放额度交易平台的建立——2007年7月, 美洲银行主要为电力部门和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融资占电力部门在200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美国银行成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会员, 这些都充分说明美国国内要求提高现有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2.替代性燃料融资

在替代性燃料融资上开展业务较多的主要是西德意志银行, 承诺在3年内将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购买5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该行曾为美国各类乙醇工厂的建设与开发项目融资累计超过15亿美元, 极大地支持了生物燃料、可替代性燃料领域的研发及进步。

3.风电资产组合融资

美国的摩根大通则通过将排放成本进行财务量化, 来实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与投资行为。摩根大通作为美国风电能的主要投资者, 到目前为止, 这项发展项目的资金达到了10亿美元, 包括26个风电投资, 2006年在风力市场上融资就达15亿美元。

(四) 绿色证券的发行

环境金融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将金融业快速便捷的融资能力运用到环境治理之中, 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迅速提升着对资本的要求, 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推广和实施过程中,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和加快发展绿色投资。环境要素在资本市场上的资本化中, 最常见的基础工具就是证券这一金融工具, 在实践中得到绿色认证著名的银行或绿色管理或企业发行的股票成为吸引投资者认购的证券。“绿色”证券的发展, 有力地解决了环境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按发行主体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金融业如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环境基金会发布绿色证券、生产、流通等领域的绿色证券公司。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颁发的以环保项目投资为主要目的而设立的证券, 它不仅为美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随着城市的发展, 也为环境管理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支持。因此, 环境金融在美国得以快速发展并取得较有成效的经济与环境效应。

注释

1李妍辉:《环境污染损害社会化救济——参考美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 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5期。

2国家电监会研究课题组:《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简介》, 载《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年第8期, 第52-54页。

3何建坤:《国外可再生能源法律译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第20页。

4这部法案修改的能源矿产相关法律包括:矿产租赁法、1954原子能法、1970年的地热蒸发法、天然气法、外大陆架土地法令、1974深水港法令、1976海军石油储备生产法令、海岸地区管理法令、煤矿租赁法、1977地表采矿调控和复垦法、1977年能源重组法。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 篇5

时政热点:广东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吕彩霞:十二届全国人大制定的18个立法项目涉及环境生态保护。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今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吴恒、环资委委员吕彩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超英、副主任许安标就“人大立法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回答记者有关“污染防治”的问题时,吕彩霞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立法规划中有18个立法项目涉及环境生态保护,占到了整个立法项目的18%以上,另外在制度设计上,强调系统性、全面性,注重立法与国家发展战略、民生关切相结合,构建国家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更注重问题导向,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突出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为记者会实录:

记者:谢谢主持人。最近几天雾霾再次来袭,但是我们也看到,去年入冬以来北方的雾霾天气确实少了,北京的蓝天多了,想问一下在这方面立法工作做出了哪些贡献?另外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未来立法在这方面如何保驾护航? 吕彩霞: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问这个问题。首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于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关于生态文明的政策是非常到位的,积极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从立法数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十二届时制定的立法规划中有18个立法项目是涉及环境生态保护的,占到了整个立法项目的18%以上,另外在制度设计上,强调系统性、全面性,注重立法与国家发展战略、民生关切相结合,构建国家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比如我们修改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与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核安全法和正在审议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从立法数量上大家也可以看到。

第二,从立法定位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特别关注人民的关切,以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法宗旨。比如说很注重人民群众对于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安全的渴望,强化了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也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第三,从立法形式上,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更注重问题导向,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今天大家看到了有雾霾,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这些年的治理效果。关于雾霾,我们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总理讲到,重点污染区域PM2.5降了30%,汕头中公教育网址:shantou.offcn.com

汕头中公教育 shantou.offcn.com 北京周边地区、京津冀周边地区的13个城市与2013年比较,降低了40%,这说明我们的治理是非常有效果的。另外,雾霾又来了,但没有那么严重。我们知道,往年的雾霾都是爆表的,PM2.5都在200多到300多,今天的雾霾大家注意到,也就是130多,治理还是有效果的,但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污染防治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也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治理成绩而放松了对污染环境的治理,而恰恰把污染治理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 篇6

关键词:数字化;合理使用;版权法

一、合理使用制度概述

合理使用制度源于英国,在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安妮法案》颁布后不久,法官就在具体的实践中确立了合理使用制度。美国吸收英国的合理使用制度,于1841年Folsom v.Marsh中第一次在判例中确立了合理使用制度。在此案中,托雷法官论述了判断合理使用的方法“被引用的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使用可能对原作品的销售产生的不利影响或者减少了原作品的利润或者可能取代原作品的程度”,托雷法官的这个观点被美国1976年版权法所采纳。美国《版权法》第107条没有列举“合理使用”的具体情形,只是规定四个因素供法官考虑:使用的性质和目的;被使用作品的性质;被使用部分的数量和程度;使用行为对作品潜在市场和价值的影响。

二、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现状

(一)立法

我国现行的合理使用制度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及对数字环境中合理使用情形进行规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所组成。

首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2条明确列举了12种合理使用的情形,并没有任何弹性条款。其次,2002年公布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规定“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经发表的作品的,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学界通说认为《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是对国际通行的“三步检验法”为了履行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TRIPS协定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公约》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将“三步检验法”纳入我国的国内立法,成为判决的依据。但是,在我国列举式的制度设计的前提下,这也只能被认为是对合理使用制度的一种限制,而不是“开放式”立法的体现。随着版权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传播技术的出现,我国立法对此做出一定应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第6条明确列举了八种合理使用的情形,但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任何弹性条款,不足以包罗万象。

(二)司法实践

虽然《著作权法》并未规定法官可以在具体案件中对不属于12种列举情形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进行自由裁量,但是在司法层面,为解决实际问题之需要,法官并不只是刻板地运用法条规定12种确定情形进行判断,而是充分运用了自由裁量权,但由各个法官、法院判断标准不一,结果也难以预测。有些法官严格按照“三步检验标准”进行,有些法官也借鉴美国的“四要素”判断标准,也有法官只取四要素中的某一、二要素,因此十分混乱。

例如在“音著协诉百度案”案中,百度搜索引擎将其他网站的歌词全部复制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向公众提供这样一种“歌词快照”的服务。在公众网上搜索歌词的时候,就不用进入原网站,直接在搜索引擎中就可以看到全部的歌词内容。显然,提供“歌词快照”服务的行为并不属于法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但法院借鉴“四要素”标准,从“转换性使用”和“市场替代”的角度分析了被告的行为。法院认为,百度搜索引擎提供的“歌词快照”,向公共提供了原网站的全部歌词内容,形成了对原网站提供歌词的服务,从而判决百度的行为不构成合理使用。

又如2009年11月6日国内作家棉棉起诉Google公司和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内第一例诉讼Google数字图书馆的案件。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中这样说,“判断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考量因素包括使用作品的目的和性质、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性质、所使用部分的性质及其在整个作品中的比例、使用行为是否影响了作品正常使用、使用行为是否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等。”不难看出,这四个标准与美国的立法有类似之处,又糅合了“三步检验标准”,最终认定谷歌全文扫描的行为不属于合理使用。

三、通过两则典型案例来阐述美国的合理使用制度

美国对合理使用制度采取的是开放式的立法,其版权法第107条规定了合理使用的四个因素。但是即便是这四个因素,也只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美国的合理使用制度是在司法实践中通过法院的判例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能够灵活的适应技术的发展。

例如合理使用制度的第一個因素——“使用的性质和目的”最先关注的是该使用是商业性的还是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1990年,Pierre N. Leval在《Toward A Fair Use Standard》中第一次提出“转化性的使用”。之后“转化性”使用又经历了“内容的转化性”到“目的转化性”的变化。最后,通过对近年来美国Campbell、Kelly案、Field案以及Perfect10案这几个关于搜索行为合理使用判决文书。实质上,“转化性使用”似乎已成为美国法院判定合理使用最为重要的判断要素。

下文通过Authors Guild,Inc.vHathiTrust案(以下简称HathiTrusta案)和Google数字图书馆案具体阐述合理使用制度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HathiTrusta案

2011年9月,来自美国等国的作家对美国、澳大利亚、魁北克等国家或地区的作家协会以及对HathiTrust数字图书基金会以及美国五所大学提起诉讼。原告称被告未经著作权人授权将版权作品数字化与“孤儿作品”项目分别侵犯版权法。在判断HathiTrust基金会对版权作品进行全文扫描的行为是否符合合理使用时,法院根据107条的四个要素进行了综合的考虑:①该行为属于“转化性的使用行为”,被告进行全文扫描并且数字化储存的行为是为了向公众提供搜索服务,符合转化性的使用,并且,原告无法证明在其创作作品的时候具有向公众提供搜索服务的目的。②被告所扫描的作品包含了处于版权保护期内的、独创性较高的作品,这一点对于分析合理使用是不利的。但是,根据Cariou v. Prince确立的原则,当被告使用作品的行为构成转换性使用时,被使用作品的性质这一因素并不是重要的因素。③虽然HathiTrust数字图书基金会对全文进行了扫描,但考虑到其行为是为了提供搜索服务,进行全文扫描对被告来说是必要。④依据Campbell v. Acuff-rose Music案,市场影响应当是作品的二次使用形成对原作品的替代而对原作者造成经济损失,本案中的变形使用是转换目的与用途的使用,并不能形成原作品的替代品。

第二巡回上诉法院在对合理使用的四个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之前,首先对著作权法的历史和合理使用制度进行了回顾。著作权法并不是一项自然的、神圣的、绝对的权利,制度设计的本意是激励作者的创新从而造福公众。为了激励作者创新,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内赋予其垄断权。但是这种垄断权是有限制的,比如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作者不能对单纯的事实享有著作权和合理使用制度。法院首先从著作权法的目的和性质入手此案,说明“合理使用”制度并不是一个僵硬的、一层不变的,它的变化发展必须符合著作权法的目的。

(二)Google数字图书馆案

2004年开始,谷歌为建立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图书馆而与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合作。通过扫描图书,并以片段(“snippets”)呈现的方式供上网查阅。但并未取得版权保护期内作品的版权人的同意而使用了其作品,因而谷歌从2005年开始便受到版权侵权起诉。原告认为他们的作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谷歌扫描,导致互联网用户可以在谷歌的网站上搜索并片断浏览这些作品。谷歌的抗辩理由为版权的合理使用。此案历经十年的时间,巡回上诉于2015年10月16号,维持地区法院的判决,确认谷歌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

法院在判断是否构成合理使用时,对四个要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①使用行为的目的和性质:Google数字图书馆对版权作品进行扫描和数字化的行为是为了实现搜索功能,与原作具有不同的目的,符合“转化性使用”;这一判断,对判断谷歌的行为是否具有转换性的使用有利。②被使用作品的性质:Google收录的都是已经公开发表的,所以更有利于构成合理使用。③被使用部分的质量及其在整个作品中所占的比例:该案认为,即使是对整本书进行扫描依然有可能构成合理使用。④使用行为对被使用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判断使用行为对潜在的市场或者价值的影响主要是看使用行为有没有生成原作的替代作品,对原作的潜在市场或价值造成实质的影响。Google图书馆主要为公众对版权作品提供检索信息,并没有对版权作品提供全文阅读或者下载服务,这种检索服务不会形成对原作的替代性使用。并且通过检索,Google数字图书馆提供版权作品的信息,使用户获取版权作品的购买途径,对于版权商和作者来说,增加了他们销售图书的机会。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不仅在美国,在德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受到反对和诉讼。并且在许多国家谷歌被判决败诉,比如德国、法国。一方面,与这些国家对作者权利的保护比较严格,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国际对合理使用制度的设计有关。通过诉讼,图书馆计划带给人们的将不仅是法律上的思考,而且还将使人们从更大的视角去探讨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种种影响,进而推动版权法律制度的变革。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法院的判决理由紧紧围绕着“四要素”,却不拘泥于“四要素。”任何一个要素的比重因案件事实的不同而不同,只有进行综合的衡量,才能达到从实质判断合理与否的效果。并且,美国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案件来确立和不断地完善合理使用制度的,在数据化环境下,能更好地平衡公共利益和权利人的利益,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又能够使得公众在数字环境和网络环境中利用作品。因此,非常值得我国立法借鉴。

四、美国合理使用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开放式立法

2011年7月,国家版权局启动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工作,此次修改更多的回应了社会的需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从2014年6月公布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来看,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借鉴了《伯尔尼公约》的“三步检验法”和美国版权法107条款,打破了封闭式的规定,在原来十二条合理使用具体情形下又增加了第十三条“其他情形”,并将原来《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中的因素主义的检验标准提到《著作权法》中。此次《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借鉴了美国开放式的立法设计,赋予法官对于判断法律未规定的利用著作权的行为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二)引入美国“四要素”判断标准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说明立法者已经注意到我国现行合理使用制度的缺陷。然而在笔者看来,美中不足的是本次修正案并没有在借鉴美国版权法在判断合理使用时所采用的四要素标准。

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将美国的四要素写进《著作权法》中,一方面是出于司法层面的实际考量,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案例分析,美国的四要素标准确实能够多維立体地对符合合理使用精神的行为作出合理判断,也在足以应对数字化时代中层出不穷的新的行为模式。相较之下,虽然“三步检验标准”也具有其先进性,但是由于其规定措辞过于简单模糊,如果没有赋予其具体的考量因素,法官对此未免拥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笔者建议不妨将两者相结合。例如,在利用三步检验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正常利用的情况下,规定法官从使用的目的和性质、被使用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考量。在判断是否会造成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合法利益时,规定法官从被使用作品的性质以及对作品市场的潜在影响方面进行考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合理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另一方面也促进建立统一的、具体的合理使用认定标准。

五、结语

知识产权法中任何制度的设计都是为了服务于知识产权的终极目的——社会公共利益。而合理使用作为知识产权领域中的重要制度,是平衡权利人和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工具。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将对我国现行的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挑战。对此,我们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对合理使用制度进行完善。使得合理使用制度的设计在保护知识产权人权利的同时,回应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篇7

一、农村环境的治理现状

(一) 生活垃圾。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为直接泼洒, 垃圾处理形式以填埋为主, 这也是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主要原因, 这种生活方式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 工矿污染。近半个世纪以来, 工业污染逐年呈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部分中小型企业存在排污设备简陋和大气排放不合格的现象, 其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有毒气体和重金属物质, 会对当地居民造成永久的伤害, 也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

(三) 农田污染。不合理的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会对水体、土壤和食品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四) 畜禽养殖污染。提高农村建设步伐, 就必不可少地要注重畜禽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大规模的家禽和牲畜的养殖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二、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以及研究意义

(一)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一是在国家层面上, 近几年来制定了许多有关海洋环境以及节约能源方面的法律条款, 但是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仅有不到5%的内容是提及农村环境保护。在已有的相关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内容也多是偏颇、零散的, 没有条理性, 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此外, 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出台较早, 例如:1999年颁布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也早就失去其时效性, 不能迎合新农村的建设。同时, 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农村环保案件诉讼时效、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城乡污染转移、农村环境保护评价等方面,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仍旧存在很大的缺失。二是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当地政府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上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处理方案, 对农村环境提出一些基本的规范性的要求。例如:严格对迁入的企业试行达标污水排放要求, 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 对不合格企业进行通报处理。对畜牧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 进行二次利用, 栽培无公害绿色食品。对村民水源地进行保护, 抽查水质安全。

(二)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研究意义。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 农村都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进步时, 国家的整体生态环境才能有质的飞跃。农村是整个国家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 因而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与人们的起居、饮食健康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密切相关。在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政府应肩负主要的责任, 环境保护立法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 所以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拟定与修改。

三、加强农村环境立法的重要性

加强农村环境立法是对我国立法体系理论上的完善, 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给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破坏的解决方法, 通过立法来保护农村环境已势在必行。

(一) 解决工业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农村土地资源优势的凸显, 农村成为工业转移的主要方向。虽然工业的转移为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带去了很多的机遇, 但机遇和环境污染的威胁是并存的。例如:癌症村的频现。尽管国家明确规定严格产业准入, 当地政府也常举严禁污染企业落户的大旗, 但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的面前, 企业转入的监控力度微乎其微。此时, 单靠当地政府政策性口号的呼吁, 以及农村自身的监控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制度完善的立法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二) 解决农民针对环境问题的权力匮乏。当前, 加快完善农村环境立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对出现环境问题侵害自身权益时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并且缺乏切实有效的维权方法。这对农民造成以下两点伤害:一是绝大数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且当地的医疗水平不高, 导致农民在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发现。例如:一些农民当得知患有癌症时, 往往已达到后期。二是多数农民寻求帮助的途径单一, 就是找领导。然而这种救援方法会导致农民很多的精力与金钱的浪费, 这很可能是对受害人的二次伤害。究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对农民和农业的保护力度不够大, 农民能行使的权力不够明确, 其立法的具体内容存在监管主体不明的缺陷。二是司法救助制度的缺失, 没有单独的环境诉讼制度设计, 这对公众环境权益的维护是很大的障碍。

四、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建议

鉴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独特的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的背景, 以及为了完成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全面推动农村的经济、生态、社会建设, 拟定完善、健全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

(一) 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准确定位。农村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 需要综合考虑其在社会发展的地位。我国立法可以借鉴先进的国外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明确对农村环境保护范畴作出定义, 并对其使用途径作出详细的设定。

(二) 完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理念下, 健全的法律体系能够为执法提供保证。严格意义上讲, 我国并没有一部独立的农村环境保护法, 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主要散布在几部污染防治法中。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相关政府和机构应对此开展积极的立法研究, 制定具体的保护惩罚措施。例如:努力修补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薄弱的部分, 对企业土地污染的防治、禽兽养殖污染的防治以及企业污水、垃圾的处理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划。另外, 法规的设定在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基础上, 尽量避免流于表面, 应注重可操作性。

(三) 改革监督管理体制。加强监督机制是工作取胜的法宝。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相应的职责范围, 这有利于责任的分化和部门权力的使用, 也有利于调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冲突。但是, 权力的过度分化也容易造成部分部门推卸责任, 将保护环境的责任互相推脱进而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 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修订过程中, 应对监督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应根据环境问题的重大程度和各管理部门的能力范畴科学合理地进行责任的划分, 以便在环境的防、治问题上得到快速、透明的解决方案。如以下几点:一是将农村的环境保护职权参照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划分, 国务院环保行政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在职责范围内各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分工。二是针对农村的特色经济项目, 采取一视同仁的执法态度, 不可转嫁责任。三是对不承担责任的部门施行一定的惩罚制度, 严肃处理。另外, 社会的各界人士也应有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环境问题的处理过程应在大众的监督下。

(四) 为环境纠纷问题提供多元化解决途径。我国出现环境纠纷问题的主要处理途径是行政调解以及诉讼环节, 其繁杂的处理环节很难为农民快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修订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时将协商、洽谈、民事调解、诉讼和仲裁等多元化的解决环境纠纷的途径纳入其中, 可有效处理环境纠纷复杂的问题。

(五) 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仅仅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 还需要国家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 使广大群众拥有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 这对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有积极的推进力量。同时, 定期在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讲座以及环境保护普法下乡活动, 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逐步加强农民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当地环境保护政府部门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 应集思广益多听听来自农村、农民的声音, 尊重农民有关环境保护的意见与提出的问题。

(六) 关注环境保护设施以及增设专业机构。

1.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因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以及我国还没设立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 所以可用于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不足, 这也就导致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针对此项问题, 当地政府可向国家进行资金的申报或是联合当地大型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并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

2.设置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机构以及招募专业人才。大部分的农村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 即使成立了也缺乏专业的人才。这对农村环境保护而言, 是一块短板, 各个部门机构应认识到此类问题的出现。由政府出面面向全国招募专业的环境保护人才, 在当地设定环境保护机构, 也可相邻几个村镇设定一个。

五、结语

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道路是曲折、蜿蜒的, 走过错路、走过弯路, 也就更加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只有健全的环境保护立法, 才能在行使环境保护权益过程中有法可依, 才能使相关执法部门执法必严, 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铺设牢固的平台。系统化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对实际的实施效果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也有利于国家整体环境法律系统的发展, 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摘要:面对我国农村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以及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 农村环境立法的研究工作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存在内容不充分、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因而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完善是推动农村环境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环境,立法保护,环境污染,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宋文华, 罗彦鹤, 陈启华.地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34

[2]张晓文.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理论基础探析[J].农业经济, 2013, 1

[3]张建伟, 王艳玲.完善立法机制,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A].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C].2012

[4]张金山.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探析[J].农家科技, 2015, 7 (下旬刊)

[5]赵明霞.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立法的思考[J].南方农村, 2013, 6

[6]张晓敏.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6

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正式启动 篇8

近日, 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正加紧推进, 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完成对送审稿的修改。专家表示,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煤化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开征环保税后, 将受到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环境保护征税对象特殊, 征管流程复杂。财税、环保部门一直在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 已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调研, 初步理出环境保护税征管流程, 完成了国际经验收集整理和初步的经济数据测算工作。”

“2013年, 财政部、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向国务院报送了环境保护税立法的请示。国务院法制办已经根据征求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下一步将对送审稿再次征求意见, 修改后提请国务院审议, 审议通过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防震减灾立法应注意环境保护 篇9

一、我国防震减灾法现状

在我国1997年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通过总结防震减灾工作和现行防震减灾法实施经验、特别是及时总结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成功经验, 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后, 委员长会议决定, 全文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修订草案) 》对现行防震减灾法作了全面修订。修订草案在现行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 重点对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恢复重建等做了修改、完善, 新增了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次修改使得这样一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草案, 更具科学性、完整性。但由于我国长期缺乏综合性的灾害对策立法, 该法在立法思路, 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灾害救助过程中的措施选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内容上的不完整性就凸显出来, 再加上其大多是原则性规定, 因此就无法真正达到灾害对策的系统化, 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其综合性与计划性防灾的目的。

二、我国防震减灾法的完善

(一) 防震减灾的立法应重视环境保护。

从立法思路来看, 我国防震减灾法一直以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人身和财产损害为目的, 然而对于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一直未予重视, 对于灾害发生后可能诱发的生态破坏事故、污染事故都未能从预防和治理角度作出相关的法律规定, 仅以该法第21条“对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灾、水灾、山体滑坡、放射性污染、疫情等次生灾害源,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一笔带过。由此可见, 我国防震减灾立法一直以来未对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予以重视。除此之外, 地震后还会引起水体污染, 及民用及军用核设施、核原料库、放射性废物库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库 (场) 引起的核污染和固体废弃无污染等,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重大次生环境危险。因此, 我们应该扩展当前的立法思路, 通过法律明确具体规定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预防、应对次生环境危险的相关内容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环境利用和规划的问题, 从而弥补之前的立法空白和取代原来的原则性规定, 比如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以及诸如化工厂、矿山等特殊主体在预防和应对环境危险的具体权利和义务等, 只有对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予以重视才能最终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害。

(二) 地震灾害预防应重视环境保护

1、长效预防机制的建立。

针对我国现行防震减灾法对于地震灾害预防中缺乏对环境保护予以重视的问题, 我们认为应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地震灾害预防中的环境保护内容来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从而真正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害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我们认为, 对于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环境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等除了应该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外, 为了达到长效预防, 必须一方面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工程建设与自然的适应性, 避免诱发重大地质灾害。因为许多大型工程建筑, 必然改变原有自然界的状态, 所以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 应当注意与自然条件和谐并且应贯穿于发展规划、具体的工程实施等各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对建设工程在紧急事故中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危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对该项工程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灾害的预测科学决策并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最终从源头杜绝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 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应对这一部分内容作出相关规定。

2、明确防震减灾各相关主体责任。

地震灾害预防中的环境保护内容除了确立长效预防机制外, 我们还应该在防震减灾法中对于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特殊主体 (比如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 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规定, 才能在灾害发生后更有效地防灾减灾。

纵观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的有关防灾减灾法律, 我们认为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值得借鉴, 该部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于它明确规定了行政管理部门的防灾责任, 它在规定国家、地方自治团体、指定公共机关以及指定地方公共机关在防灾中的职责的同时, 并将灾害对策区分为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及灾害复原几个阶段, 并明确前述机关在各阶段的责任。他不仅明确规定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 同时还将每一位公民都纳入到了防灾减灾的权利义务体系中来, 这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法律保障, 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内容, 我国防震减灾法应将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等的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职责具体化、法律化, 改变已往建立“现场指挥部”等指挥方式, 从而避免出现准备不足、长官意志决定一切、不能顾全大局等弊端, 这些需要通过加强立法来予以规范和完善。比如, 对于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可明确规定其具有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对灾情进行估计, 判断和调查义务, 掌握灾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做好水体和空气等污染物的监测以及危险品污染物的防护等职责。同时, 还应规定违反职责的法律责任。

除了应对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外, 对各特殊主体, 比如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 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也应予以重视, 这与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中将每一位社会成员都纳入权利义务体系的做法同样重要。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特殊主体对于危险品和危险设施本身就应具有高于一般主体的注意义务, 他们不仅应在工程建设时作地震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并且应在建成后负有制定遭遇紧急事故 (如地震等) 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的义务, 在灾害发生后应对其所辖的危险物品和危险设施尽到特殊的注意义务, 应排除环境影响, 掌握灾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尽快使受损的设施得到恢复, 以防止污染的产生和扩大。尽力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防范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轻次生环境污染危害。

(三) 地震灾害救助过程应注意环境保护。

针对我国现行的防震减灾法仅对震后的救灾措施做了原则性规定, 而未对诸如如何进行灾后卫生防疫等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融雪剂的经验教训中得到解决地震灾后因卫生防疫而大量喷洒消毒剂所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答案。

我国2008年雪灾中大量使用的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 以氯化钠为主, 它价格便宜, 使用方便, 但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腐蚀作用很严重。高浓度的盐还可能增加水的酸性, 产生类似酸雨的破坏影响。同样, 震灾区中使用的消毒剂根据2008年5月16日卫生部颁发的《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杀虫剂敌敌畏位居榜首, 直到5月25日, 国家卫生部、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才联合紧急通知四川灾区, 禁止使用敌敌畏, 以及国家命令禁止的666农药进行杀虫, 防止对环境和水源进行污染。不论是敌敌畏还是666都是人类健康和环境破坏的大敌, 在大量使用后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由此可见, 无论是融雪剂还是消毒剂都恰好体现了我国由于缺乏事前具体的法律规定而导致灾害救助过程中具体措施选择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应该以史为鉴, 把自然灾害救助措施的选择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 将其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范围中来, 从而更好地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 无论是地震灾害的预防机制和地震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还是地震灾害发生后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特殊主体 (比如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 的权利义务、地震灾害救助过程中的措施选择以及本文未论述的灾后重建问题, 都说明了我们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这也正是现行《防震减灾法》亟待完善的部分,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长期地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我们不断完善《防震减灾法》的同时, 也要做好《防震减灾法》与相关环境立法的分工协作关系, 通过完善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地震灾害所可能引发的次生环境危险的规定, 形成与《防震减灾法》调整范畴和功能的互补, 最终实现自然灾害防御、应对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滕五晓.《日本灾害对策体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姚国章.《日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解析》, 电子政务, 2007年7期.

[3]冀萌新.《各国灾害管理立法概况》, 中国民政, 2001年第1期.

[4]卫生部颁发《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 2008年5月16日.

[5]王学栋, 张玉平.《自然灾害与政府应急管理国外的经验及其借鉴》, 《科技管理研究》, 2005年第11期.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 篇10

因此, 在经济贸易地区的建设过程中, 有必要针对其环境问题进行立法研究, 构建适合我国经贸区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模式, 进而推动我国在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协调、持续性发展。

一、经贸工业地区环境保护立法必要性分析

(一) 为环境一体化提供法制保障

经济贸易地区, 顾名思义, 比之近邻地区具有经济发展优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不仅仅注重的是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 还应该包括自由、环境的生态平衡一体化。笔者调研中国的主要经贸地区, 其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土地资源的紧缺、宜居环境的缺失、土壤水质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剧增……这些问题累计起来, 逐渐凸显的社会生态矛盾, 必将会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发展。

现阶段, 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并未对区域环境治理立法进行较为详尽的规定。因此, 各地区的经济贸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框架和依据主要源于区域政府间合作协议、诸如《某某经济开发区区域规划》《某某经贸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定》《某某经贸区与某某地区生态共建协定》等。这些规定虽然界定了某些权限的制约和合理的生态保护规定, 但是由于制定的利益主体是当地政府, 因“投鼠忌器”, 生怕因立法的严苛, 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缓慢, 最终导致这些法规在实践中, 政府和经贸区域、厂区之间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为此, 针对经贸工业区的环境保护立法, 能够在法制层面上, 为环境一体化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

(二) 化解区域间“立法冲突”与“立法趋同”并存现象

区域间的“立法冲突”呼唤相对统一的法律出台。立法冲突本质上属于地区间各种差异因素而产生的横向法律冲突。针对经济贸易地区, 制定起来的多角度的地方性法规, 不仅内容较为丰富, 数量也颇为巨大。但同时, 也正是由于区域内立法主体多元性, 导致地方法规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重复立法、形式不协调、内在冲突等。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 各方的选择都是制定有利于各自地区的法规与规章制度, 最终陷入“囚徒困境”。

此外, 区域间的“立法趋同”呼唤地方环境立法资源的整合。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 从立项起草、调研、征求意见、提出议案、审议等各环节都需要立法者进行大量繁杂、细致的工作。而每一项环节本身就需要付出很大的立法成本, 诸如为立法机关运转及人员调配所支付的费用, 收集立法信息和立法资料以及形成立法草案的费用, 审议立法草案以及修订、制作立法文本的费用, 还有公布与传播法律、法规的费用等, 这些都直接决定了立法成本的高低。而经济贸易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各省市的相关环境立法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 基本上都是在做重复的立法工作。因此, 有必要统筹经济贸易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立法工作, 共享立法信息, 整合立法资源, 尽量避免经济贸易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重复。

二、经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 法律基础

地方区域立法是立法活动的一部分。环境类的区域立法, 对保障我国宪法和法律在地方的实施、补充国家立法以及各地因地制宜自主解决本地方的事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前文中, 我们提到了区域间生态立法存在的相应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 每个立法都对当地的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保护作用。且立法所含的文本也给我们提供必要的文本规范。

(二) 实践基础

各经济贸易区域间业已开展有针对性的区域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通过召开经贸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方面的交流、合作、协调管理、概念认定等方式, 确定法规的相对一致性。这些无疑给生态立法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基础。

此外, 由于经贸区的立法大都属于行政机构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规范性界定文件与法律法规相比, 缺失必要的执行力度和执行的权威性。因此, 通过必要的共同制定规范性文件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待立法时机成熟, 便可在此基础上启动经济贸易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立法程序, 将其上升为规章甚至地方性法规, 通过提高其法律位阶来保障其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三、经济贸易区生态保护立法的思路

(一) 经贸地区立法的模式选择

经贸地区立法模式的选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共同起草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属于成员地区内存在共性或利益关系密切问题上的立法协调与合作) 、征询意见模式 (这种模式相对来说适应范围更广, 区域内的绝大多数立法项目均可采用此种模式来避免与其他地区在立法内容上的冲突或矛盾) 、事后协调模式 (立法权行使的合作与协调, 还应包括对各方已颁布的地方法规与政府规章中冲突的规范协调和修正) 。

(二) 区域立法的主体

笔者认为, 既然研究的区域立法, 那么立法的主体就应当是《宪法》《立法法》及《地方组织法》等其他国家法律规定拥有立法权的主体。具体来说, 经济贸易地区生态保护立法的主体有两类:一是区域内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省、直辖市和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二是区域内有权制定地方规章的省、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因此, 经济贸易地区所在的地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才是经贸区域进行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适格主体。需要说明一点, 虽然这里讲到的立法主体存在层级的交叉, 但在经济贸易生态保护立法的过程中也不宜分为省和较大的市两个层级来分别进行。

(三) 区域立法的内容

1. 共商立法计划。

这是立法的基础。经济贸易区域内各立法主体在制定立法计划时, 可进行充分的交流以便相互了解各地立法动态和立法情况, 相互借鉴和学习;在确定立法项目时, 各方主体可就立法项目的衔接以及立法项目的前瞻性、科学性及效益性等进行深入地探讨, 以保证立法的质量。

2. 共享立法资源。

这是立法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经济贸易区域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 可实现区域内地方立法资源的共享, 有效减少立法成本。此外, 一些先行立法的地区, 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一些可取之处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 对以后各方的立法都是重要的经验与参考, 立法主体可充分利用这些重要立法资源, 有效避免一些问题的重复出现。

3. 清理法规规章。

这是巩固立法效果的重要措施。加强区域内生态保护立法, 不仅体现在制定新的法律规范方面, 也包括对已出台的法律规范的清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 对已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彻底、全面的清理, 对违反上位法或协议制定的法律的, 应予以修订和废止。

四、经济贸易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保障机制

(一) 确定经济贸易特点框架, 设立专门立法机构

经济贸易角区域内各主体应当通过协商, 制定出一个经贸地区生态保护立法框架, 并以多地区协议的形式加以确认。框架协议应明确签署协议的经济贸易各地区的立法主体在立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有关权利义务、具体实施立法工作的联络机构职责及其工作程序、立法的方式、立法争议的解决程序等。该协议应当分别由参与立法的经济贸易地区各成员的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审议通过, 并对各成员地区立法机关产生约束力。

当前, 经济贸易区域内实行的生态保护立法主要是一些政府间的协议, 缺乏权威性, 也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由于经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协调并不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的主要日常工作, 因此委员会有必要下设综合办公室, 其成员由法律、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和经济贸易各地立法机构负责人组成, 定期召开会议, 讨论由常设机构递交的生态环境保护议题, 或由区域行业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递交的重要立法项目, 形成大会的决议, 指导各地立法实践, 协调区域环境立法冲突, 从而有效降低各方环境法规和规章的壁垒。

(二) 制定经济贸易区域间统一法规

经济贸易地区由于具有较为相同的区域性经济特征和环境特征, 因此, 制定区域性统一法规, 不仅能有效消除现存各地方生态环境法规的冲突问题, 还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立法资源的互通共享, 有效降低立法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 制定统一的经济贸易生态保护法规, 并非完全要不注重因地域、风俗、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地区差异性。环境立法, 应在尊重环境差异、地域差异、经济基础差异的基础上, 实现平等发展的立法活动。因此, 笔者认为, 有必要为各经济贸易区提高法制文化的软环境建设。

(三) 应对生态保护立法配套机制进行必要的完善

应统一环境准入和排放标准, 实行区域环境信息共享与发布制度。在经贸区项目准入、污染物界定、排放指标等主要影响环境要素要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更为严苛的治理收费标准。要进一步加快编制并实施经济贸易区域协调环境监测网络规划,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 科学合理布点, 建设并完善区域内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 合理构建区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以达到环境监测数据的互通和共享的要求。

(四) 完善利益区域补偿、风险应对机制

笔者建议, 经济贸易地区应建立起生态补偿综合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区域内生态补偿委员会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管理的作用。同时, 赋予其相应的管理、监督职责, 以对各地区、各部门的生态环境补偿工作进行全局性的指导、协调各地区之间的补偿关系。

与此同时, 建立和健全政府规避经济贸易地区环境污染风险的预防机制, 应在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生态经济互动机制、生态环境投资机制上进行必要的评估和界定。

五、结语

环境法律制度方面的深层改革, 从来都是艰辛的。不仅涉及到法制理念的更新, 还有针对环境方面立法方式自上而下的创新。针对经济贸易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治工作要得到彻底的贯彻与落实, 也绝不是一部法律、一个机构就能够完全解决的, 它需要整个社会和全体民众环保理念的整体转变, 还有就是国家立法机关同地方立法机关就生态环境保护而进行深层的沟通与统筹。

参考文献

[1]常琳.区域行政立法协作:现实问题与制度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 2011 (6) .

[2]姬东芳.特色的区域法制协调机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 篇11

一、稀土案败诉对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建设的重要启示

2014 年8 月7 日,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上诉机构报告。 上诉机构维持此前WTO专家组关于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 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裁决,中国最终败诉。此案对我国环境保护税制建设极具借鉴意义。稀土关税作为资源保护的政策性工具,意义重大,但单纯依靠关税的调节,又违反了WTO的贸易规则。在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环保立法迫在眉睫的当下,“稀土案”的启示在于:

(一)环保立法首先需要明确环境立法的目的

本案中针对美日欧的申诉,我国的申辩理由为:对稀土征收出口关税是为了保障本国人民、 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以及保护国内可用竭的自然资源。但是在寻找抗辩依据时,却又在相关法律文件上找不到立法目的相关说明,而在WTO法律逻辑中,立法目的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定的合法与否,最终, 因法律依据缺失,WTO专家组裁定中国实施的关税和配额措施与“保障本国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的目标间没有密切联系。

(二)环保税制立法应该考虑WTO规则等国际规则

WTO规则具有优先效力, 在国内法律或措施与WTO规则及内部组织决议相冲突时, 成员方有义务取消或修改国内法律或措施的规定。因此在环保税制立法时,首先要研究WTO等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 注意与原材料贸易相关的法律内容,并需要研究贸易产品与产业链的关系、其消费形式与环境保护的可能关系, 同时需要考虑对WTO规则变动趋势的适应性, 各成员方新的谈判达成的协议不断丰富着WTO规则的内容。 WTO的争端解决机构对具体案件的审理,也在不断丰富WTO规则的内容,其对后案的指导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普遍适用的意义。例如,此次稀土案的败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之前原材料案败诉结果的影响。 面对动态发展的WTO规则,这就要求我们与之相关的立法也要动态发展或修订。

(三)环境保护税制需要综合考虑共同作用

我国为限制稀土出口采取了出口关税、出口配额以及出口许可证等方式, 然而这些措施与我国入世文件以及WTO相关规则不符。 在保护稀土资源问题上,可以考虑其他税种或者多个税种之间的联动保护作用。资源税作为一种国内税收措施,是一种可以间接地保护稀土矿产资源、调节相关产品价格的手段,与WTO规则也是相符合的。 我国自2011 年4 月1 日开始实施新的稀土资源税,按原矿征收,北方矿的资源税为60 元/吨,南方矿的资源税为30 元/吨, 对稀土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将高耗能、高污染的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实行税收限制。例如,根据稀土产品开采时对环境破坏的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消费税税率。现行含有环保成分的税种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不大, 因此需加快改进现行税制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尽快建立以环境保护税为主、其他税种为辅的环境保护税制体系,共同为限制污染、保护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税收体系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环境保护主要是通过征收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费来实现的。从我国现行税制纳税对象分析,具有环保功能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也同时具有鼓励环保的功能;环境保护收费总体上分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补偿性收费(统称资源能源收费)以及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利用环境纳污能力和处理能力的排污性收费(统称排污费)两大类。如排污收费、污染处理费、生态环境补偿费、水资源费、矿区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土地使用费(或场地占用费)等等。 上述环保税费制度的总体特点如下:

(一)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不大

资源税设计尚不完善。 我国的资源税性质定位不合理、征收范围不全面、计税依据不合理、单位税额征收偏低等问题。 例如其征收范围仅包括矿产资源和盐等,对于可再生的资源中比如森林和水源,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被征收,并不能充分地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消费税的设计仍然比较滞后。 我国的消费税开征范围过窄,很多直接涉及到环境的问题并没有明确制定,而且对于现有消费税范围内的税目税率设计也极为不合理,造成的外部性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威胁。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作用不稳定。 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附加税, 很难发挥独立税种的功能。它的计税依据以实缴税额为准,税基不够稳定,税额会随着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减免而减少。 还有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上来看,此税种只针对于广大的城市,而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广大的城乡结合部等资源生产区并没有覆盖。

(二)环境保护法税制缺乏专门税种

通过与国外的环境保护体制进行比较, 我国的税制体系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改善空间, 首先, 税收的调节面过窄。 现行税制只是在鼓励利用“三废”、限制生产污染、鼓励节能治污、 鼓励利用资源和发展环保科技等方面有些单项规定,基本没有涉及到制约散滥开发资源、无偿占用、随意浪费资源以及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方面的制度规定。其次,税制没成体系。税种的分布还比较零乱,现行税制对环保的规定,虽然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六、七个税种,调节范围涉及鼓励利用“三废”、限制生产污染等方面,但这些规定零星散碎,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 以促进生态保护为目标的、各税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税制体系。再次,缺少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目的,针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税种。 当前的税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分散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几个税种中的税收优惠措施,仅仅只体现了鼓励思想的激励作用。缺少对污染环境、 破坏环境的行为或者产品征收的专门税种,也没有形成绿色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与辅助税种,因而没有形成专门的节能环保税收收入来源, 导致税收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 就目前来看,单靠收费筹集到的环保资金难以满足当前环保形势的需要,所以,开征环境保护税势在必行。

三、对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的思考

(一)关于立法目的的表述

稀土案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因此,我国今后在制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性文件时,要明确其立法目的,可以在前言中写一段类似宣言的话:“制定本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健康,保护动物的多样性,保护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等”, 这在英美法系思维色彩浓厚的WTO争端解决机构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来切实明确我国环境保护的立法目的,二来可以避免类似的争端。

(二)专门立法与WTO规则的兼容

从2008 年开始启动环保税研究工作再到2013 年由财政部牵头、环保部和税务总局参与起草的《环境保护税法(送审稿)》递交国务院送审和征求意见至今,环保税在中国已历经6 年酝酿却迟迟未予正式颁布。 对于急需保护的奇缺资源如稀土,应结合其每年的合理生产能力,制定分阶段的税率,对于超过许可生产能力的部分,应制定特别税率,以限制企业的生产行为, 从而在源头上控制稀土资源的过度使用。同时,结合WTO规则的豁免条款,“为保障人们、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需要动态监测紧缺资源对“人们、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影响,积累数据,以便为“必需措施的执行”留下证据。

(三)明确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

现行广义的环境保护税是指向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或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进行征收或减免的税收体系。 这一定义太过宽泛,环保税开征初期的征税范围应该要有针对性,根据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环保目标,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污染严重、易于征管的征税对象着手。结合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环保税的征收范围,建议初期可开征以下几个具体的税种: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固体污染物税、碳税、资源污染税。现行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课征的一种税,属于对自然资源占用课税的范畴,不包括自然资源在开采和生产等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征税,但是许多资源在开采、生产等环节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稀土在开采、分离、冶炼等生产过程中会带来诸如水土流失、矿区植被破坏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上述这种情况,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税种加以控制,仅靠现有的相关税费征收项目是不够的,应该由资源污染税进行调节。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稀土案败诉的经验教训,就此案对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启示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税收体系的现状,对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税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稀土案,环境保护税制,立法体系

参考文献

[1].杜凤莲,王媛,鲁洋.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理论分析与现实观察[J].稀土,2014,(2).

[2] .蔡博.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

[3] .张明娥.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可行性研究[J].财政经济评论,2013,(01).

上一篇:教育时尚下一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