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巴赫的灵感》

2024-09-27

《来自巴赫的灵感》(精选5篇)

《来自巴赫的灵感》 篇1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 和另一享有盛誉的亨德尔并称为“巴洛克音乐的两座丰碑”。巴赫一生创作了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 除歌剧外几乎涵盖了所有声乐、器乐领域。是他将复调音乐发展到极致。他的作品高贵典雅、深刻而富有哲理, 具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 仿佛是上帝的语言, 并且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 直到现在他的作品都是音乐会必演曲目。可以说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巨匠, 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集大成者。

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产生背景

纵观巴赫的一生, 他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魏玛时期 (1708-1717年) , 此时最主要的作品是管风琴曲;第二阶段是柯登时期 (1717-1723年) , 这是他器乐曲创作最旺盛的阶段。许多著名的乐曲基本都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 如《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与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创意曲、《十二平均率》上卷等等;第三阶段是莱比锡时期 (1723-1750年) , 此时主要的创作为合唱曲, 也是巴赫将宗教艺术发展至最高境界的时期。

在当时的柯登宫廷里有两位古大提琴家——傅贝尔曼和李尼希克, 巴赫便以他们为对象, 谱写了一套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同时李尼希克也是这六首组曲的首演者。组曲是由许多“小曲”组合而成, 在当时有其约定成俗的配套组合, 它由五种不同的歌谣舞曲组成, 彼此间的形式、调性相同, 因此它们主要以节奏性格、速度快慢来区分辨识。根据需要, 作曲家可以在最前面加上前奏曲。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一共有六首, 作品编号从BWV1007-1012, 均作于1717—1723年期间。它的构成是这样的:No.1, BWV 1007, 《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2, BWV 1008, 《d小调第二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3, BWV 1009, 《C大调第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4, BWV1010《降E大调第四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5, BWV 1011《c小调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6, BWV 1012《d小调第六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六首组曲中, 每一组都由一首“前奏曲” (Prelude) 和五首不同节奏、风格的“舞曲”组成。分别是“阿勒曼德舞曲” (Allemande) 、“库朗舞曲” (Courante) 、“萨拉班德舞曲” (Sarabande) 、“小步舞曲” (Menuet) 、“吉格舞曲” (Gigue) 。有时第5首舞曲由“柏雷舞曲” (Bourrée) 或“嘉禾舞曲” (Gavotte) 代替。同巴赫其他作品一样, 这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仍然没有表情与速度标记, 需要演奏者根据不同的舞曲风格甚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演绎。因此, 这组组曲历来是每一位大提琴演奏者钟爱的作品, 也是他们演奏水平的试金石。自1890年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 (Pablo Casals) 发现巴赫此曲的手稿并首次演奏此曲以来, 许多名家都录制过不同版本的唱片。如, 匈牙利著名大提琴家斯塔克 (Janos Starker) 、前苏联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 (Mstislav Rostropovich) 、著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他们的演奏各成一派, 都非常有自己的风格, 受到许多听众的喜爱!我个人是比较喜欢马友友版本的, 因为他把巴赫那么富有理性的组曲演绎出了浪漫主义风格, 儒雅、含蓄而不失生动、明快……

二、马友友与《来自巴赫的灵感》

马友友是我们所熟悉并喜爱的著名美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 他出生于法国却成长于美国。4岁开始学习大提琴, 后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 师从于罗斯教授 (Leonard Rose) 。但他却在7年后退学, 前往哈佛大学就读文化人类学专业并取得学士学位。在此期间, 他已与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团合作, 逐步声名鹊起, 并录制演奏了巴赫的《大提琴组曲》。马友友演奏的这套组曲我认为是非常优秀的, 他技巧娴熟、演绎流畅, 浪漫优雅,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并且, 由于他具有的中国血统, 我们可以在马友友的音乐中感觉到他独有的、古朴的东方传统气质。

马友友从四岁起, 就开始练习巴赫的这套组曲, 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因为这六首组曲是许多人公认的、难度比较高的独奏音乐。也正因为如此, 各个不同时期的大提琴演奏家对此作品是趋之若鹜, 马友友自然对它也是情有独钟!1991年, 受到史怀哲——身兼音乐家、神学家和医生的伟大人物的影响, 尤其是史怀哲对巴赫的深刻研究, 令马友友叹服!他说:“巴赫是一位在音乐中放入色彩和绘画的作曲者”。由于得到这样的启示, 马友友开始尝试探索巴赫音乐中可能具有的视觉特质, 也激发了他以“巴赫的灵感”为主题的一系列创新诠释。终于在1997年, 马友友费时六年完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六首组曲, 每首都拍摄了一部影片。演奏者是他自己, 完全都是重新录音, 影片的名字就叫做《来自巴赫的灵感》。重要的是, 影片以巴赫的音乐为出发点, 马友友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 如花式滑冰好手托薇儿与狄恩、花园设计师梅瑟维、导演伊果杨和吉拉德、日本歌舞伎坂东玉三郎等合作激发的灵感, 创造出全新风貌的巴赫。这些艺术家突破了传统音乐的极限, 将各自擅长领域的艺术与巴赫的音乐完美结合, 带给大家全新的视听享受:如, 将园艺与大自然、建筑、冰上舞蹈等等与巴赫的音乐融为一体, 让人在美丽的影像中去感受音乐, 感受生命, 使巴赫的音乐得到极大的升华。因此, 影片一经播出, 就好评如潮、获奖无数, 包括两项艾美奖、加拿大双子星奖16项提名及许多国际影展大奖。

三、《来自巴赫的灵感》第五首

第一次看到《来自巴赫的灵感》第五首时, 带给我的是强烈的震撼!原来, 巴赫的音乐可以这样与东方艺术结合, 碰撞出如此亮丽的火花, 真是妙不可言!在本集里, 马友友请来了日本当今最著名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 共同创造出主题为“追寻希望”的第五首音乐电影。

第五首组曲结构构成为:1.前奏曲2.阿勒曼德舞曲3.库朗舞曲4.萨拉班德舞曲5.嘉禾舞曲6.吉格舞曲。在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 以第五首最为忧伤。著名的前苏联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洛波维奇曾经用这样的词语概括这六首组曲, 依次为:明亮——悲伤而强烈——辉煌——庄严而不透明——黑暗——阳光。因此, 第五首无伴奏组曲总的基调是黯淡的、有些压抑的。基于对这首组曲的理解, 马友友和日本大师级的歌舞伎艺人阪东玉三郎, 分别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出发, 试图寻求对人生、对艺术, 对“美”的共通点。影片前一部分是马友友和坂东玉三郎对于巴赫音乐各自的理解, 并由坂东玉三郎根据乐曲结合日本传统歌舞伎的表演设计动作。他们不停的探讨, 马友友讲英语, 坂东讲日语, 虽然有语言障碍, 并且有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但是正是应了那一句“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当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充当了中间媒介, 便将文化隔阂消除于无形。

坂东和马友友合作的这第五首组曲, 主题为“追寻希望”, 除前奏曲外随后的五首舞曲被冠以五个标题, 分别是:1.哀叹;2.否定;3.祈;4.梦;5.调和。马友友在演奏音乐时, 具有浪漫主义的演绎风格, 表情比较丰富, 激情四射但是拉弦却稍有控制, 生动而不失稳重。阪东玉三郎的编舞, 则有一种很强的仪式感。由于日本歌舞伎是产生自江户时代的古老艺术, 坂东演“女形”, 因此, 他设计的舞蹈还是沿袭传统的歌舞伎表演方式。比如, “她”手里会舞动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纸扇、腰间敲打精巧的腰鼓, 腿部动作不多, 主要靠上肢的手掌、手臂以及腰身来表现。而且, 坂东玉三郎非常纤瘦, 身着古代中国式的服装, 有轻盈的白色纱衣, 有高贵的紫色锦缎, 也有如荼的红色长袍。“她”就如同翩翩起舞的女神, 在哀叹和祈愿中苦苦追寻着希望……如同巴赫的作品一样, 给人救赎的感觉。马友友演奏的音乐在起伏的音符跳动中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追寻着巴赫富有哲理的旋律线条。而坂东玉三郎则围绕着一个圆心在不停地画圆, 追求东方哲思中的圆满。他们两人的配合, 就如同两位东西方伟大的哲人在对话, 对话的结果就是达成共识……

四、结语

总之, 马友友的这个大胆的创新是非常成功的, 他将东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古典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带给大家一部非同寻常的巴赫无伴奏组曲, 这也许和他去哈佛攻读文化人类学有关, 使他不完全以音乐的角度出发, 而是站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至高点上去表现他心目中的巴赫。我想, 我们也应当不断探索更多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共通点, 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使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多出现东西方的美妙“交响”!

参考文献

[1]兰燕.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之库朗特舞曲分析.交响, 2011, 9.

[2]黄朔.巴赫与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音响技术, 2006, 11.

[3]徐晋山.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剖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7.

[4][德]马赫, 迪兰·亚历山尼安.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人民音乐出版, 2011, 12.

《来自巴赫的灵感》 篇2

江苏省南京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八年级(6)班 张楚迪

自从读了一些网络小说后,我发现一个显著的特征:他们的文章内容多数都是发生在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事,也就是说,他们创作文章的.灵感大多来自生活。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大事、小事、好事、坏事……这些事填充了我们的生活。也许,你会不厌其烦,但是你应当静下心好好想一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没有了这些事,那生活还会有意思吗?

当你抱着羡慕的神色去崇拜某个小说家时,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小说家,你应擅长去发现生活中的事,擅长运用生活中的灵感,创作一些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只属于你自己的经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自己回忆点点滴滴,还有可能俘获别人的心。因为这些事也许也在他们身上发生过,他们也许也曾经历过,经历过同样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所谓灵感,我觉得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可以利用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帮你完成许多事,许多你从前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的事。

灵感来自生活,让我们通过生活去寻找灵感。

指导教师:蔡莹

简评:读书中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这很重要。

来自月食的灵感等 篇3

台式PC

相比传统体积台式机,迷你机箱在空间占用、移动摆放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虽然受体积限制有时会在性能上打折扣,但只要定位准确,迷你型台式机就会发挥出自己特有的优势。华硕Essentio CP5140(以下简称CP5140)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CP5140使用一个10L机箱,重量为6kg,无论从体积还是重量都远小于标准台式机箱,不仅节约了空间,而且移动起来也比后者要方便容易得多。CP5140外观精致,机身前面板采用镜面与拉丝美化处理(均为塑料材质),反衬感极强。垂直内置的台式机标准尺寸光驱与读卡器插槽、USB接口、音频接口分别布置在面板的右上角与左下角,并且都有盖板将它们覆盖其中,推动隐藏按键便可弹出光驱或打开盖板,这种设计让前方面板看起来更简洁,并且使它与另外几个磨砂金属面融为一体。机身正面的最后一个亮点便是大大的电源按键,开机时散发明亮光芒与圆周的亮黑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设计灵感号称源于夜晚月食光环,设计新颖。

在CP5140的背面我们看到的都是常规接口,显卡还提供了DVI和HDMI接口,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还要说到的是CP5140配有7.1声道音频接口,所以元论从外观设计还是接口配置,都反映出CP5140是为满足高清影音娱乐与个人应用的普通家庭用户设计的。

CP5140的处理器有3种配置,我们评测的是配置低端的机型。奔腾双核E5400处理器、nVIDIA GeForce G210独立显卡、2GB内存、500GB硬盘,WorldBerich 6测试循环得到104分,已经达到主流水平,日常娱乐和应用都不成问题。CP5140的3DMark 06测试成绩2526分,表现一般,但完全可以胜任高清播放与普通3D游戏的任务。另外,CP5140是国家财政部、商务部家电下乡中标产品,这让更广泛的用户可以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何红雷

优秀入门级——宏基eMachines ETl861台式机

台式pc

全新的醋睿i处理器的上市让用户对计算性能产生了更多期待。而此次我们评测的宏基eMachines ETl861台式机(以下简称ETl861)采用了酷睿i3—530处理器。

新配置新外观,lRTl861的外观具备了家用娱乐机型的许多特点,例如机身正面采用了类似烤漆的工艺,尤其是一条银色装饰条横于中间,在按下银色装饰中间带有“e”图案的电源键时,整条银色装饰会发散出绿色光芒,而以上这几点都显露出ET1861的时尚元素,灵活不呆板。前方面板上还有读卡器、2个USB及音频接口,与机身后方的接口形成对应,后方提供了PS/2接口、USB接口、音频接口、网卡接口及独立显卡提供的VGA、DVI、HDMI全接口,从整体外观与布置来看,ET1861的确被宏基定位为针对中低端市场的台式机,也因此ET1861拥有更高性价比和实用性。

下面说说用户十分关心的性能表现,ET1861采用英特尔酷睿i3-530处理器、ATI RadeonHD 5450独立显卡、单条2GB内存和500GB硬盘。WorldBench 6测试得到了108分,这是酷睿2时代中端甚至高端配置的表现,而酷睿i3被定义为人门级的处理器。其实我们还想就ETl861的显示性能做详细测试,但因为驱动问题没能如愿,ATI Radeon HD 5450的基本参数是512MB DDR3显存,显存位宽64bit,它是一款入门级显卡,高清播放与常见3D游戏应用都可以胜任。最后让我们看看ETl861的能耗情况,Windows 7系统下零任务功耗36W,播放H.264编码的1080K皇家赌场》功耗为49W,能耗比比酷睿2时期的产品更上一层楼,跨度之大令人瞠目。

32nm工艺新酷睿让整机性能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攀升,尤其是功耗的大幅下降让我们印象十分深刻,出色的能耗比和性价比让IRTl861成为中低端用户的实惠之选。

安东·布鲁克纳:来自天国的灵感 篇4

很少有作曲家像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那样将乐迷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对许多人来说,比如他的同时代人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音乐就像是一条“交响乐的大蟒蛇”(Symphonic Boa-constrictor)。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位作曲家的音乐就像是牧师一样。引用一下他的传记作者马克斯·奥尔(Max Auer)的话:“布鲁克纳也许是一个基督教的传教士……他的音乐可能会感动那些愿意聆听教堂里布教的人。他可以引导你从唯物主义到神圣的灵性,从没有信仰到真正的宗教。即使是英国玄学派诗歌语言(Metaphysical language)强烈的批判者、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都坦率地表示:“我不信仰古斯塔夫·马勒的任何一个音符,但我信仰安东·布鲁克纳的每一个音符。”

在这里,“信仰”这个词相当引人注目。对于虔诚的宗教信徒来说,聆听布鲁克纳的音乐可不是单纯地为了休闲和放松:那是一件近似于宗教体验的事情,其中涉及的困难包括努力集中注意力,在一个可能并不非常舒适的座位上保持超过一个小时的静止和沉默,等等。没有努力,就没有收获?这让人想起了维多利亚时代教堂里的教徒:他们把自己紧紧地塞进硬木凳子中,屈服于强大的精神统治,以便在不久之后获得午餐以及身体上的放松。

这是一个忏悔性的时刻:虽然有时人们也会怀疑,在布鲁克纳的崇拜者中,究竟是不是有受虐倾向的因素,但这对布鲁克纳音乐的其他体验来说又怎么解释呢?比如那些明明进行得很好、却突然以某种深刻而神秘的方式来表现的音乐,或者一些被取消的高潮部分、突如其来的混乱以及让人沮丧的根本性变化。有时,甚至连布鲁克纳的拥护者都不得不承认,作曲家对于结构感的掌控能力失败了。就以《第四交响曲》的终乐章为例吧,布鲁克纳两次大规模地修改了这个乐章。但是在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布鲁克纳的精髓》(The Essence of Bruckner)一书中,罗伯特·辛普森(Robert Simpson)从来没有正确地对待过这个问题。不过,辛普森也承认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结尾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人们被说服相信,终乐章一定是一个杰作”。

要真正理解这个难题,看看这位作曲家本身可能会有所帮助——不是通过广为流传的布鲁克纳传奇,而是通过那些了解他并对他作出评价的人。有观点认为,布鲁克纳是一个圣愚(Holy Fool),如一位作家所说,他“如果不是计划好的话,那就是通过本能”达到了自己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交响乐结构的高度。这种评价是缺乏考虑的,布鲁克纳当然是特别的、超凡脱俗的,他的深刻性以及罗马天主教的虔诚,不仅在维也纳人看起来是非同寻常的,在他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奥地利文化背景中同样是非同寻常的。维也纳的知识分子可能会将他描绘成一个没有文化的乡巴佬,但一份更为可靠的资料显示了他们大大夸张了布鲁克纳的口音和行为举止。

事实上,布鲁克纳远远不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他青少年时期在圣弗洛里安修道院所受的教育,即使以今天的标准看来也是完备的,更不用说他后来还通过了要求严格的教师培训考试了。他的一些朋友和学生们都清晰地记得他们被布鲁克纳的学识所折服。卡尔·赫鲁比(Carl Hruby),布鲁克纳在维也纳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记得自己曾加入过一场关于大卫·施特劳斯(David Strauss)所著《耶稣传》(Das Leben Jesu)一书的谈话。“当我听到布鲁克纳如此平静而客观地谈论这部作品时,我太惊讶了。”赫鲁比回忆道。另外,关于布鲁克纳对他偶像瓦格纳歌剧的戏剧内容没什么兴趣的观点,同样是缺乏考虑的。布鲁克纳从《女武神》中提取的齐格蒙德和齐格林德乱伦的寓意,可能被瓦格纳的追随者误解了,但根据另一个学生兼朋友马克斯·冯·奥伯莱特纳(Max von Oberleithner)的回忆,布鲁克纳很清楚在瓦格纳的戏剧中发生了什么情节。

至于“如果不是计划好的话,那就是通过本能”的评论,就和事实差得更远了。从保存下来的《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的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到,布鲁克纳是多么仔细而认真地计算和平衡着他“声音的大教堂”(Cathedrals in sound)。在这些大量的乐谱中,每一个小节都以4、8、10或12为一组编号,对每个和声进行的分析也都使用了旧式的“数字”——这被解释为他广为人知的“数数狂”(Counting mania)的另一个症状。布鲁克纳的一个朋友记得,在1866到1867年间他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期间,他被人们发现正在绝望地想要数清一棵树上的树叶。而当他的姐姐去疗养院看望他时,她立刻发现穿一条特别的裙子可不是个好主意,因为布鲁克纳的注意力完全被她的裙子吸引了,疯狂地想要数清她裙子上的亮片。

但是,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乐意指出的那样,着迷的精力同样可以成为创造力的强大源泉。布鲁克纳对他交响曲的“基本规划”显示了非凡的音乐智慧:一种将空间的维度转换成时间的能力——也许一半是出自直觉,但仅仅是一半。为什么他觉得需要这么做呢?对此人们只能靠推测,但有一种解释却合乎常理。作为圣弗洛里安修道院的一名学生和大教堂的管风琴师,布鲁克纳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宽敞的教堂建筑里。当他的父亲去世时,他的母亲把年仅十二岁的他带到了圣弗洛里安,他在那儿找到了一个父亲般的人物——迈克尔·阿尔内特(Michael Arneth)神父以及他所代表的上帝。圣弗洛里安本身成为了一个精神上的家园,一个情感上的避难所。在林茨大教堂或者之后的维也纳圣史蒂芬大教堂的管风琴阁楼,布鲁克纳不但感到很安全,好像“在家里的地盘”一样,而且有过这样让人激动的体验——将大教堂本身,比如它复杂的回声以及庞大的共振石墙,当做了“他自己的”乐器。在突然停止的高潮部分或者弦乐、木管和铜管合唱般的交替中,他利用音乐厅声学效果的那些方式,毫无疑问是直接出自那些神圣空间的体验——在那个世界中,布鲁克纳真正觉得拥有了他自己。

nlc202309011434

当然,以上所述内容大多是关于交响乐作品,那绝对并不是布鲁克纳作品的全部。有趣的是,在音乐爱好者中,布鲁克纳的合唱音乐似乎远远没有他的其他作品那样引起争议。说到弥撒——尤其是E小调和F小调——包括《感恩赞》(Te Deum),以及短小得多的有音乐伴奏的教堂赞美诗,很少会像他的交响曲那样遭到非议。从它在德国、奥地利和英国的教堂演奏的效果来看,精致的无伴奏合唱《此乃神的殿堂》(Locus iste)在基督教会的受欢迎程度已经接近莫扎特的《圣体颂》(Ave verum corpus)了。但它除了在其本身领域成为一件杰作以外,还可以阐明我们很多人在伟大的交响曲中感受到的那种“正义”的神秘感。《此乃神的殿堂》的结构是简单而对称的A-B-A形式。你可能不会想到布鲁克纳必须在这儿进行缜密的结构计算,但他确实这么做了,一小节一小节地。即使是在更加激动不安的、热烈的中段,下面的节奏依然是双数的、两个小节或四个小节的乐句,所以它虽然是一个活跃的快板速度,但人们依然可以感觉到一种缓慢的、让人安心的规律在背景中展开。至于最后乐句前的沉默,大多数作曲家会很乐意仅仅在这儿安排一个四分休止符,将真正的停顿时间留给指挥去处理。而对数字非常尽忠职守的布鲁克纳则详细地指示了准确的五拍停顿:一整小节以及下一个小节的第一拍。这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是在停顿中,缓慢的结构心跳仍然持续着。“上帝”,正如古老的赞美诗这样说道,“正在思考他的意图”。在一部关于神圣空间的作品中,这应该是引人注目的:“这个住所是上帝的手工艺品”,乐谱中这样写道,“一种无价的神秘,不可以遭到质疑。”毫无疑问,这便是我们在布鲁克纳交响曲中那些伟大的启示性时刻中感受到的。不管有些人怎么说,布鲁克纳表现出来的音响世界比建筑本身要多得多。在他的音乐中,极度痛苦的时刻和同样的绝望与抒情的狂喜交替着,还有闪闪发光的复调音乐,好像是用十九世纪的方式写成的帕莱斯特里那或塔利斯的作品,和美好的感官享受交替着。错乱、延迟的高潮部分,突如其来的织体分裂,所有这些都可以让布鲁克纳的音乐听起来如此现代——至今我并不惊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布鲁克纳是马勒的同时代人,事实上他比勃拉姆斯还大十岁呢。然而在这音乐背后,有着平静、耐心、让人放松的感觉,那似乎和浪漫主义的痛苦挣扎以及后现代的讽刺毫无关联。

这让人想起了弥尔顿(John Milton)在《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结尾的一段话:

所有的都是最好的,尽管我们常常怀疑,

不能探究的事物所摒弃的,

是最高智慧所带来的,

在结局中发现的都是最好的;

他似乎要隐藏他的脸,

却总是出乎意料地返回,

他忠诚的拥护者就在那儿,

见证着光荣与辉煌……

这是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似是而非的观点:首先这个神经过敏的、孤独的、没有安全感的男人怀有某种高深莫测的思想;其次,他能够通过音乐这个概念最含糊的艺术,将它如此强烈地表达出来;再次,对于那些对“最高智慧”(Highest Wisdom)并无特别忠诚的人来说,布鲁克纳的音乐依然可以说服我们相信,最终所有的事可能确实是“最好的”。如果你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布鲁克纳,请不要完全地放弃他。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会需要他。

推荐唱片

第四交响曲“浪漫”

柏林爱乐乐团

君特·旺德(Günter Wand)指挥

RCA 09026688392

从乐曲一开始,音响的深度和丰富性就让这场由旺德指挥的演出和作品本身融为一体了。

第七交响曲

维也纳交响乐团/

奥托·克伦佩勒(Otto Klemperer)指挥

(1958年音乐会录音)

Testament SBT 1459

一个录音质量极佳的版本,音响很有空间感,每一个声部都很清晰。

E小调第二弥撒、赞美诗等

布里顿交响乐团(Britten Sinfonia)

史蒂芬·雷顿(Stephen Layton)指挥

Hyperion CDA 67629

作为复调音乐杰出的典范,这个合唱音乐的水准无与伦比。

感恩赞:D小调弥撒

克里登合唱团和交响乐团(Croydon Singers & Orchestra)

马修·贝斯特(Matthew Best)指挥

Hyperion CDH55356

布鲁克纳的音乐得到了马修·贝斯特以及他规模庞大的克里登歌唱家们的绝佳演释。

音乐风格

星云

布鲁克纳的许多交响曲都以一个安静的弦乐颤音开始,或者是在一个持续和声上的神秘悸动。然后,一个鲜明的主题从中升起,就好像是从这平静但强有力的“自然”之声中诞生似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可能给了他一些启发,但布鲁克纳是自己创造这种作曲方式的。

音块

有时,布鲁克纳的音乐就像一条缓慢流淌的河流,或者像平稳的舒伯特步伐前进。但是他常常用大量的音块来表示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时用停顿分隔开。这样的效果就像一个合唱团被安排在教堂的不同角落,或者在一台管风琴上不同音域的转换。合唱音乐本身就有着相似的效果。

混乱

布鲁克纳似乎以打消我们的希望为乐趣。一个意料中的渐强或者一个很好地进行着的中等快板会突然停止,然后出现了一些不同的音乐。一开始这可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但当你理解了布鲁克纳更为宏观的思想,就会明白这么做的意义。

旋律

布鲁克纳是一个喜欢使用长旋律的大师。无论是他《第七交响曲》开头的主题,《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缓慢进行曲的音调,还是他《F小调弥撒》中“Benedictus”赞美歌那热情的旋律,都是最好的例子。有趣的是,这些旋律最初都是为大提琴而作。

来自企业实习中的创新灵感 篇5

在常州科宇电子公司实习时,听到用户反映高温工业电视由于视场角太小,使用不方便。我就反复观察高温工业电视的高温视频探头工作过程,开始思考如何全面直观清晰有效地监控炉窑运行情况,智能化跟踪监测加热的全过程,并且能够及时发出事故预警。当时高温视频探头抓在手中,无意识地旋转着,给我提供了思路,我立即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提出,采用旋转高温视频探头来增宽视场角。

工程技术人员立即肯定了我的建议,并且向公司总裁作了汇报,最后公司决定立项,并让我拿出方案,我准备了几天以后就和王凯同学一起,带着方案去请教我们的专业老师。经过老师的指点,确定项目为“炉窑三维智能视频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微分电机控制的可旋转内窥探头,在不降低清晰度的前提下实现对炉膛宽视场角的视频监控,在控制中采用智能线性逐点跟踪观测,实现全炉膛无盲点高清晰的监控要求,保证炉窑的运行安全。

我负责电气控制,王凯同学负责机械变速。在方案确定后,我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同时借助网络知识,初步设计完成了控制电路,然后向专业指导教师杨卫中和梁江平请教,在操作层面上,该系统采用人机界面与可编程结合,并且设置以角度设定为主界面,下面为系统操作页面、报警参数设定页面,并且集成检测、报警、控制为一体。其中旋转角度和温度及压力采用图形化处理,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指定炉内任意点,系统探头实时跟踪,准确转到位让操作人员清晰观察分析。系统研制完成后,顺利通过常州产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的检测,产品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并且经过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

上一篇:全面预算分析下一篇:高频电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