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学理论

2025-01-02

辍学理论(共7篇)

辍学理论 篇1

笔者回顾国外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辍学理论研究成果,查阅三种国际权威高等教育期刊[美国《高等教育》(The Journal of HigheEducation)、美国《高等教育研究》(The Review oHigher Education)和荷兰《高等教育研究》(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刊发的相关文献,选取当前教育、经济、社会、心理领域中体现辍学理论研究动向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试图整理归纳辍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与结论,以期对国内研究有所启示。

一、基于教育视域的辍学理论研究

分析三种SSCI高等教育期刊近期发表的有关文献,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者以文森特·汀托(Vincent Tinto)的学生辍学理论(longit udinal model of student departure,以下简称Tinto理论)为研究基础。1以美国《高等教育》(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期刊为例,探究的问题主要归结为对Tinto理论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实证分析或修正。如,积极学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社交融合?如何将学生的文化规范、学业成就等因素纳入Tinto理论框架中。据Google引文索引显示,文森特·汀托的两篇辍学文献(1975,1993)的引用共近万次(截至2013年8月)。学者普遍认为,Tinto理论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中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1]

文森特在1975年发表的《高等教育辍学》一文中指出,早期辍学研究忽视了大学机构在学生保持中的责任和作用,没有揭示辍学发生的过程机制,因而并非真正的理论。[2]为构建辍学理论框架,他将研究根植于社会学,同时也整合了人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在《离开学校》一书中,文森特借助范·根纳普(Van Gennep)生命礼仪理论探寻辍学过程,引用爱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自杀理论分析学生的互动方式。[3]书中解释,尽管在辍学和自杀之间没有直接类比性,但两种行为都可理解为个体因无法与群体融合而从社会脱离。根据涂尔干关于个体融入社会方式的描述,文森特定义了两种融合:社交融合(social integration)与专业融合(academic integration)。社交融合发生于非正式的社交活动、有组织性的课外活动、生生及师生的社交沟通,通过建立同伴、师生人际联盟和开展日常群体互动实现;专业融合则形成于学术活动、学业表现、师生专业探讨、生生智力对话,通过生生或师生在课业表现、智力发展、学术研讨等方面分享共同的学术价值观念实现。当学生无法在学校获得社交与专业融合时,辍学行为发生了。

Tinto理论较之先前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1)提升研究层面,站在学校角度而非个体水平审视学生辍学过程,认为大学机构和学生对辍学行为担负同等责任;(2)关注自愿辍学,因为文森特提供证据显示因学业失败导致辍学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小;(3)采用纵贯研究,随学生互动开展解释辍学现象;(4)理论与政策相关,为学校保持学生提供指导。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了学生参与大学课堂和学习社团的重要性,因为课堂和社团是开展社交与专业互动的主要场所。文森特指出,尽管学生入学前秉持的目标和预设承诺影响辍学决定和方式,但社交领域和专业领域的融合程度最终决定学生的去留。因此,学生与学校需要最大化彼此的整合以增加学业的持久性。简言之,Tinto理论为深入理解辍学过程提供了研究基础,肯定了大学机构对学生保持的作用,促使学校重新审视学生管理的惯例政策。

进入21 世纪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大学机构采取的辍学治理行为。瑞恩等人(Reason et al.)调查了美国30 所大学近6,700 名大一新生,发现学校对学生专业、社交活动的支持能有效提高学生保持率。[4]也有研究表明,大学机构对学生学习投入的期许与学生努力的程度直接相关,专业辅导、基础技能课程、学习小组、课外指导等活动项目对学生适应大学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而导师指导制度和民族研究中心对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甚为重要。[5,6]

尤为值得重视的是,Tinto理论的发展与修正一直是西方学界热烈探讨的前沿主题。布拉克斯顿等人(Braxton et al.)调查发现,几乎没有经验性支持证实社交和专业两种融合与学生辍学存在显著关系,只有少数研究表明社交融合对辍学有间接影响。[7]尽管如此,新近学者仍然提倡通过结合其他领域的理论继续使用模型框架。还有研究指出,Tinto理论虽然揭示了两种融合方式,但并未详细阐述融合实现的过程机制,而融合的程度也需要定量刻画。[8,9]在理论适用人群方面,实证表明辍学模型只有在学生同质的情况下使用良好,不适合研究非传统读书方式的学生,比如两年学习制的学生或者走读生。文森特自己也承认理论不适合用于研究非住校的大学或通勤学院。[10]德瑞尼(Tierney)则不赞同运用模型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因为Tinto理论主张学生融入学校的主流价值观,而这种方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主要由白人组成的学校会造成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11]此外,21 世纪学生群体的特点与20 世纪70年代相比已发生巨大改变,学生群体特征的多样性也向模型分析提出了挑战。然而,Tinto理论有待修正的主要局限在于,忽略了所有可能影响个体和塑造大学机构的外部力量,如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技术变革带来学生与大学互动方式的改变;全球性力量促使大学实施规则与之适应等。[12]

作为辍学研究最重要的理论依据,Tinto理论强调社交融合与专业融合对学生保持的作用,侧重辍学治理政策的实证分析,对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聚焦单一理论可能将研究的目光局限于学生经验层面,只有提倡新的研究视角才能处理更大范围的问题,全面分析辍学的影响因素。

二、基于经济视域的辍学理论研究

从经济学视角研究辍学问题已成为当前理论探讨的重要方法。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1960;贝克,1964)和供需理论(拉德纳和米勒,1975)为辍学研究提供了原理性阐述,解释了经济因素对辍学决定的影响过程,揭示了教育机构经济补助政策对辍学控制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理论将教育看成一种投资,以个人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消耗换取未来经济回报的增加。作为理性人,教育决策实际上是评估个人支付能力和针对不同投资方式(如上学或辍学工作)进行花费—收益分析的过程。因此,学生上大学和保持学业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供需理论则表明,政府及大学机构的经济补助将降低大学净花费,从而扩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育机构的经济特征(如学费标准、奖学金补助)应纳入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框架中。

曼斯基和怀斯(Manski&Wise)是首批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高等教育辍学问题的经济学家。在《美国大学的选择》(《College Choice in America》)一书中,曼斯基指出,学生专业能力、家庭收入、大学花费与补助、高中阶段学校质量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是影响辍学决定的重要变量。依据上述变量建立随机效用模型,可用于估算学生就读大学的可能性,并探讨学生保持学业和辍学等相关问题。[13]曼斯基等人的计量方法随后被广泛应用于辍学研究。有学者采用类似方法修正了教育界长期秉持的一条经验性规律:家庭收入对学生继续就读的影响随着年级增加而减弱。事实上,得到的结论表明,家庭收入对学业保持的影响并非随着年级增长而消减,其程度比预想的更大。[14]

有研究认为,早期的经济学方法只在检验经济因素对学生辍学的影响,并未充分考虑学生与同伴、学校的互动特点,而互动融合是Tinto理论中与辍学相关的重要因素,因而以往的经济学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15]卡布雷拉(Cabrera)通过分析教育、心理、经济等因素对学生辍学行为的交互作用,将经济补助、学费、学生认知改变、预设承诺、求学意图作为研究学生辍学的影响变量,建立支付能力模型(ability-to-pay model)系统性分析学业保持过程,有效改进了先前的研究方法。[16]约翰(St.John)的择校—保持关联模型(college choice-persistence nexus model)则拓宽了经济学方法研究的范围。他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学生择校与后续学业保持直接相关。[17]因而,辍学理论也应探究学生择校的经济行为。这一结论影响到之后一系列研究的开展。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广泛运用,一些学者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进行了深入研究。托马斯(Thomas)指出,尽管教育对学生、社会带来了积极的经济影响,但教育投资的回报程度因学生主修专业、学习成就、个性特征的各异而有所差别。[18]与此同时,其他研究者认为,大学教育质量对投资回报也有较大影响,并建议将质量因素计入人力资本计算模型中。[19]然而,一些实证表明,学校教育质量对学生未来收入只具有很小的影响。[20]此外,鲍尔森(Paulsen)指出,尽管花费—收益分析会对学生入学行为产生影响,但金钱回报产生的效力却因人不同。一些非金钱因素,如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背景、专业能力、信贷市场,也会改变辍学决定。[21]

供需理论说明,大学的经济特征,尤其是经济补助政策应成为辍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困难是学生辍学又一主要原因。因而,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经济补助对于学生保持的作用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旨在推断大学奖学金、贷款和半工半读等补助形式降低辍学率和提高毕业率的可能程度。帕斯卡雷拉(Pascarella)等人证实了学校经济补助对低收入背景的学生继续学业具有积极作用。[22]霍斯勒(Hossler)通过调查表明,经济补助数额越大,学生巩固率越高。[23]陈(Chen)认为,不同形式的补助非常必要。就贷款而言,因学生在流动性约束和负债厌恶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对学校贷款、企业贷款和私人贷款的反应也有所不同。[24]柯夫和萨默斯(Cofer&Somers)发现,相对于单一的补助形式,多种补助结合对学生辍学抑制作用更明显。[25]然而令一些学者感到担忧的是,尽管国家、政府和学校给予的补助数额逐年加大,只有不超过30%的优等奖学金和助学金给予了家庭年收入低于3.5 万美元的学生。[26]因此,如何真正有效地将补助落实到贫困学生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另一个有待突破的难点是,由于研究跨越时间段过长将增加分析难度,当前文献关注的教育阶段主要集中于某一学年或学期,因而难以深入理解经济补助在整个大学阶段对学生辍学的影响。

总而言之,经济视角下的辍学理论研究将个体视为理性的教育投资者,着重考察投入回报对辍学行为的影响方式,侧重分析经济补助对学生保持和改善教育不公的作用。但该路向的理论探讨在定量方法的完善、研究阶段的拓展和补助政策惠及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基于社会视域的辍学理论研究

曼斯基阐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辍学理论的不同角度。[27]经济学认为,个人的行为是一定资源条件下寻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地位取决于学生和家庭的决策,不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学则充分肯定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地位对理性选择和社会流动的约束,因而个人需要最大化社交互动以保持学业和实现成就。

社会学理论从学生及大学展现的社会特点描述辍学现象,解释外在社会力量对学生辍学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理论来源,一是克拉克(Clark)社会冲突论,二是布迪厄(Bourdieu)社会再生产理论,三是邓肯(Duncan)社会地位获得模型。这些理论虽各有侧重,但都认为,尽管学生的能力和技能构成辍学的主要因素,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在社会分层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本数量和结构(特别是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其中,以社会再生产理论影响最为深远。

社会再生产理论表明,文化资本在社会分层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学生教育成就的实现。因此,文化资本与辍学的关系研究尤为值得关注。贝格(Berger)运用布迪厄关于文化资本的概念解释学生辍学过程。[28]他强调,不仅学生具有文化资本,大学机构也同样具备。贝格提出四个命题,揭示了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与大学之间文化资本匹配的不一致,从而验证了社会再生产对学生辍学产生的影响:(1)文化资本丰富的大学有着更高的学生保持率;(2)相对于文化资本有限的学生,家学渊源的学生更不易辍学;(3)文化资本丰富的学生在文化资本丰富的学校易于保持学业;(4)文化资本有限的学生在文化资本有限的学校更易保持学业。

通过系统分析学生及大学的社会特征,研究者发现,同龄或同伴、社交方式、重要人的支持也是影响学生辍学的因素。[29]由于不同类型学生的辍学率有所差异,社会学家更关注弱势群体辍学的特殊原因。宾和梅茨纳(Bean&Metzner)调查了非传统和年纪较大的辍学学生,认为专业表现、辍学目的、教育目标和环境是造成这类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30]其中,环境变量(如,工作雇用时间、外在鼓励、家庭责任)比专业变量(如,学生习惯、专业更换、缺课次数、可选课程)影响更大,并建议政府和学校通过环境改善补偿学生专业不足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卡尼罗(Carneiro)在家庭收入与学生辍学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家庭收入影响学生辍学的方式至少有两种:短期现金制约和长期能力塑造。[31]短期现金制约导致低收入家庭学生对大学学费更为敏感,而长期能力塑造则影响贫困学生适应大学的认知与非认知能力。因而,富裕家庭的学生更易获得学位,保证未来追求有利的社会地位。

也有学者从更大的社会范围考察学生辍学问题。拉夫等人(Love)将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学校的文化环境相联系,揭示文化的多重影响:(1)丰富的文化知识有效促进学生对大学环境的适应性;(2)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大学的文化环境差异越大,辍学的可能性越高;(3)学生克服文化差异的前提条件是适应大学的主流文化;(4)如果学生具备多元的文化背景,坚持完成学业的可能性更大。[32]

近年来,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分层和辍学问题为理论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摩根(Morgan)认为,社会学理论阐述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而经济学方法揭示了个体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过程。因而,跨学科交叉研究弥补了社会学理论框架的不足。[33]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是,布林和德索普(Breen&Goldthorpe)基于理性选择理论发展了社会分层统计模型用以解释一个长期困惑学界的问题:为什么降低了学费,提高了补助,然而学生辍学还频频发生,社会分层仍然存在?得到的结论是,低收入家庭在继续学业上面临的风险大于高收入家庭。因此,低收入家庭对风险的畏惧超过了接受教育带来的效用,从而选择放弃学业,限制了社会流动。[34]

基于社会学路向的辍学研究将社会地位、家庭背景、文化环境作为探讨辍学过程的重要情境,侧重阐述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弱势群体的影响,着眼于运用多种学科方法分析学业保持和辍学问题。

四、基于心理视域的辍学理论研究

相对于经济学和社会学从外在因素分析学生的辍学行为,心理学则揭示了学生内在品质和心理特征对辍学的影响。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习动机决定学习行为,而内在特征(如智力、成熟程度)在塑造学生专业能力和学习动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与学业保持和成就实现相关的心理品质和非认知因素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从心理学视角解释辍学过程主要借鉴四种理论: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应对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归因理论。[35]态度行为关系理论(attitude behav-ior theory) 着重分析学生态度与行为的作用关系,为辍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应对理论(coping behavior approach theory)强调个人通过认知和行为的努力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动态地揭示了学习行为的启动和维持主要取决于学生对行为技能的预期和信念,而行为结果又进一步反作用于信念和感知的形成。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探讨了学生对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推断,重视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内在控制倾向。上述理论秉持一个共同的观点:辍学行为是个体对环境作用进行心理反应的表现,主要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坚持学业的意愿。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启示,不少研究者利用非认知因素预测和解释学生的辍学现象,如继续学业的意图、个人适应环境的感觉、实现社交融合和专业融合的动机成分等。

宾和伊顿(Bean&Eaton)在运用心理学发展辍学理论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宾曾指出,Tinto理论没有揭示社交融合和专业融合实现的过程机制。[36]为此,他们阐述了非认知因素与专业学习、社交开展的关系,认为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应对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是促进专业融合与社交融合的基本途径,并建议大学机构开展相关活动项目,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37]尽管宾等人将非认知因素与学习、社交技能相联系揭示融合实现的过程,但没有进一步说明何种项目活动能促进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根据班杜拉的论述,自我效能的实现不是自动化的,成功经验、模仿经历、言语或社会劝说和生理与情绪状态是提高效能的干扰措施,并且不同类型的干扰对效能的影响程度也不同。[38]由此表明,大学的项目活动不应仅限于成立学习社区或者开设新生培训课程,应需要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非认知技能和实现学业保持。

近期,心理学家、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经济学家探究了非认知因素和学业保持及成就实现的关系。拉切克(Sedlacek)将研究根植于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定义了八种非认知变量(包括积极的自我意识、现实的自我评价、长期目标偏好、拥有强有力的支持者、领导经历、社区参与、经验智力和情境智力的获得),认为上述因素与学业保持有关。[39]在过去30 年中,拉切克对不同大学(综合类和精英类)和不同学生(根据种族、性别、年龄区分)进行测验。结果表明,八种非认知变量与学生学业坚持均存在正相关。他所设计的非认知因素测量工具也被大学招生委员会、大学辅导员、盖茨千禧年学者等组织广泛使用。赫克曼(Heckman)等人选取自尊量表和控制点研究非认知因素对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调查发现非认知技巧不仅直接影响生产率,而且对学习、工作经验也有间接影响。[40]他们指出,认知与非认知因素共同决定个人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功。达科沃斯(Duckworth)考察了与长期目标偏好相关的个人特征和勇气,测试对象包括精英学校和西点军校在读大学生等。结果显示,非认知因素和IQ呈现负相关,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力。[41]结论表明,困难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智力的发展,但更需要持续专注地运用智力。

心理学理论对辍学理论研究的贡献在于,证实了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对学业保持及成就获得所起的重要作用,将非认知能力发展作为促进社交融合与专业融合的实现机制。因而,非认知能力提升的途径和相关举措仍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辍学理论 篇2

由于隐性辍学的学生结构是以“差生”为核心群,[2]主要表现形式是“厌学”和“缺学”,而“缺学”又往往转化为“厌学”。[3]所以,对转变“差生”和克服“厌学”的对策研究,实际上构成了遏制隐性辍学的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

隐性辍学已上升为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4]如何遏制隐性辍学,特别是遏制隐性辍学中的“缺学”,引起了党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三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解决“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问题。今年初,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作出重大教育决策和部署,从学校建设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事业投入等方面,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好学”这一我国义务教育新阶段历史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好学”实际上针对的主要就是让所有隐性辍学的孩子“上得好学”,所以,遏制隐性辍学的方向已经指明,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我们需要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直面现实的态度、敢于改革的勇气和善于改革的智慧。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笔者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办学实践,经长期思考和潜心研究,参考国内外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生的切身感受,不揣固陋,对遏制隐性辍学的对策提出一些提纲式的思考,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和一切关注隐性辍学问题的人们来共同作这篇文章。

一、认识方面

制定任何对策都源于指导思想,源于基本观点。要探寻遏制隐性辍学的对策,就要解决教育观这个核心问题,就要把教育观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上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与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教育理论一脉相承,适应世界潮流,结合中国国情,站在历史的高度,着眼未来的发展,创造性的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理论,而唯升学教育则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的异化,隐性辍学就是这种教育本质异化的典型现象。[5]治标先要治本,只有鲜明地高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的旗帜,坚决批判和摈弃唯升学教育的教育观,实实在在地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人的素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履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才能真正从根子上遏制和消除隐性辍学现象。

首先从教育对象上,要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物”。物可以随意抛弃,而人不能随意抛弃。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不是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的工具,而是教育目的自身。只有把学生当成人,以“教”来“育”人,让每一个人都成功,而不是以“教”来淘汰不合格“产品”,隐性辍学的学生才能恢复“人”的本来地位,成为实际上而非名义上的教育对象,才能摆脱随时被淘汰的失败者的命运,通过教育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从教育目标上,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不能仅仅以应对升学统一考试、满足选拔精英人才为唯一目标。不仅要培养少数日后有可能成为精英的“升学人才”,更要培养毕业就要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就业人才”。要将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人生所必须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放到第一位,隐性辍学的学生才有学习的兴趣、努力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才会将被动、消极、痛苦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

再其次从教育内容上,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确定教育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教育内容,特别是要恢复劳动技术教育在教育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日后的精英人才离不开劳动基础,日后的普通劳动者更是要靠劳动技术生存和生活。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树立“劳动创造世界”的劳动观比学习劳动技术更重要。隐性辍学的学生在纯文化知识的片面智育中处于劣势,但在劳动技术学习中,往往表现得很出色;在体育、美育方面,也往往表现出专长。根据“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确定教育内容,就能发挥隐性辍学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认为自己也是成功者,摆脱“差生”的低下地位和心理压力,逐步远离隐性辍学的状态。

又其次从教育模式上,要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自主性教学方法要实施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仅仅只会“复制”和“粘贴”,坚决避免满堂灌输、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等强迫教育的模式。自我发现的点滴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不但会让优秀的学生兴奋,而且会让隐性辍学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克服对于学习的恐惧感和畏难心理。

最后从教育关系上,要树立平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交流,用平等的态度、同样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用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发现和肯定学生每一点细小的进步。隐性辍学的学生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弃儿”、“老鼠屎”、“被遗忘的角落”,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平等地位,消除与教师的对立情绪,爱屋及乌,由喜爱教师到喜爱学习。

教育观的转变,主要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主观愿望的问题,还是受若干客观条件制约的问题。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社会的配合、教师的力行、客观条件的创造,教育观的转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二、政策方面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的三项工作中的第一项,即“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6]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创新的精神应怎样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措施上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粗线条的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1. 改革教育结构

目前的教育结构基本是为精英教育服务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障碍,是唯升学教育的大温床,自然也是隐性辍学的孵化器,要遏制隐性辍学,就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要按专业明确区分为两个类型:基础科学高等教育和应用技术高等教育,两类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数比例约为2:8,基础科学高等教育占20%左右,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占80%左右。基础科学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只设本科,彻底取消专科层次,授予学士学位;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占40%)、专科(占60%),不授学位,但具有职业技术职称:本科层次为助理工程师,专科层次为技师。两类高等教育的招生办法、教育模式、评价标准要各成体系,不能统一。招生办法的不同在下文叙述,教育模式的不同主要是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必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评价标准的不同主要是应用技术高等教育必须以职业技术资格为评价标准。现有的综合大学可以兼有两种高等教育类型,但许多综合大学应该转型为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

高中阶段教育不仅要对应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还要承担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任务,所以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比例必须坚决调整,要从现在要求的1∶1大幅度调整到1:4。大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要转型为中等职业学校。

初中阶段教育取消职业初中,只设普通初中,但在普通初中的课程设置中渗透职业教育因素。

2.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1)改革高考制度

取消统一高考制度,两类高等教育实行不同的招生考试制度。

基础科学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考试按学科大类(如政治哲学类、文学史学类、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生物学类等)进行。可以学校自主命题考试,也可以数校联合命题考试,省市一级招办(考试院)做考试的组织协调工作,但不允许省市一级单独或联合统一命题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类别、学校参加考试。招生学校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及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邻近类别也可适当跨类调剂录取。

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招生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律不得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要转报应用技术高等教育专业,必须转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一年以上才有报考资格。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按专业技术大类(如机电类、建筑类、信息类、传媒类、商务类、矿冶类、语言类、法律类、医药类、艺术类、体育类等)进行。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建立通用文化知识题库和各类别专业基础知识题库,考试范围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三个部分,三者的比例为3:3:4。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均以网络考试方式考试,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以面试方式考试。专业题库的所有试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全部公开,由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试类别后,参加该类别招生考试,从通用文化基础知识题库和该类别专业基础知识题库中自由选择试题考试。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试由省市一级招办(考试院)组织进行。招生学校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及考试成绩择优录取,邻近类别也可适当跨类调剂录取。

(2)改革中考制度

将两种考试(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合并为一种考试,统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由省市统一命题,县市统一组织。考试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不能发放初中毕业证书。考试成绩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或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标准,不作统一要求,可由各县(市)自行确定。这一改革可以防止一些学校让不升学的学生提前毕业或擅自降低毕业标准,遏制隐性辍学,提高初中完学率。

考试科目设置及权重分配,要严格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来确定考试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考试内容,特别是要恢复劳动技术教育在考试内容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设想是:社会科学知识(语文、外语、历史、地理合并考试)占30%,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合并考试)占30%,体育素质占10%,艺术素质占10%,劳动技术素质占20%。道德素质不占比例,实行“一票否决”。这一改革降低了文化知识的比例,提高了综合素质的比例,可以让隐性辍学的学生发挥潜能,扬长避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考试命题及考试方式。“道德素质”采用“评价量表”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评定等级。“社会科学知识”中语文的“阅读与作文”采用“保密命题”、笔试方式考试;外语的“听力与口语”采用面试方式考试;语文的“汉语知识”、“文学常识”,外语的“单词识记”、“语法训练”及历史、地理采用“公开题库、自由选择”的方式考试。语文的“阅读与作文”占“社会科学知识”总分的20%,外语的“听力与口语”占“社会科学知识”总分的10%。自然科学知识采用“公开题库、自由选择”的方式考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试题合并为一个题库。

“体育素质”、“艺术素质”、“劳动技术素质”采用现场测评的方式考试。体育素质分为田径、球类、体操、游泳、武术等类别,考生任选其中一类运动参加现场考试。艺术素质分为书法、美术、音乐、舞蹈、表演等类别,考生任选其中一类参加现场考试。劳动技术分为钳工技术初步、电工技术初步、木工技术初步、泥工技术初步、销售技术初步、家政服务初步、栽培技术初步、饲养技术初步等类别,考生任选其中一类参加实作考试。素质考试采用等级记分制,按级记分。素质考试可分别安排在第4、第5学期期间分批分点进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淡化“主科”与“副科”的差别,降低考试难度,减少隐性辍学学生对“主科”考试的恐惧情绪,鼓励学生发展专长。

考试时间建议可采用“统一”与“分散”两种方式。语文、外语的笔试、口试采用“全省统一”方式在每年7月上旬举行;实行“公开题库”考试的科目采用“分散”方式,每年4月、10月各开考一次;实行“现场测评”的考试采用“分散”方式,在初三下学期内进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分散考试时间,缓解学生心理和身体压力,利于学生从容应考。隐性辍学的学生最怕的就是统一考试,减轻“畏考”的程度,有助于他们的稳定。

素质科目的考试内容应当规范和明晰,可操作性强。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根据考生的志愿,一律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数择优录取。明令禁止普通高中仅按文化知识考试分数录取。普通高中录取线和县市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办法可由各市县自行划定(或制定),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线(或录取办法)则由各招生学校自行划定(或制定)。

3. 改革课程设置

由于隐性辍学的学生主要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所以改革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初中而言。教育部教基[2001]28号文件项下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设置作了明确规定,总体来说,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改革方向。但由于这是七年前的规定,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三个问题:

一是没有明确设置劳动技术课,而是模糊设置为广义、空泛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没有切实体现“劳动技术素质”的培养内容,为唯升学教育的“考试科目”挤占课时提供了不小的空间。所以,应该取消“综合实践活动”,明确设置劳动技术课,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所占的16—20%的课时比例安排课时。劳动技术课必须有规范的专业内容,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开设几个专业。专业师资和专业教学设备可以由当地职业学校负责。设置劳动技术课对于隐性辍学的学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们可以发挥专长,成为班上的“技术尖子”,与班上的“文化尖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二是同时提供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个课程设置方案,任由学校选择,弹性太大,以至实行综合课程改革的学校微乎其微,各省的统一中考,都是分科考试。综合课程加大课程知识的融合,更容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取消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选择弹性,把分科课程直接从课程设置中清除出去。七年前实施综合课程,师资确实有困难,如果现在还不实施综合课程,那么,综合课程的师资恐怕再过十年也解决不了。开设综合课程,对于隐性辍学的学生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那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综合课程中总有一些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

三是课程改革没有解决好中学课程问题。首先,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触及农村各级教育衔接问题。尽管一些地区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农村学生教育发展走向、与高中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内部的课程设置上,新课程要求的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基础上的延伸,但是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没有开设英语课程,而学生升入初中后便在学业上感到普遍吃力,难以适应。其次,新课程改革的“城市化”倾向,未能考虑到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最后,新课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结构单一现状。尽管新课程在农村中学推行“绿色证书”教育与技术培训等,但现实的情形却大相径庭,农村普通中学仍以升学为唯一旨趣,难以适应中学生多样化的教育结构要求。[7]

4. 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

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是教育的指挥棒,现行的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是唯升学教育的“保护伞”和“推进器”,是箍在学校、教师、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和“催命符”。很多学生就是被这种考核制度“逼”成隐性辍学的。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是各级教育目标考核项目及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律取消“普通高中上线率”和“600分以上人数”(或称“特优率”)两项指标。(“各级教育目标考核”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及校长、学校对教师等的考核。)

二是增加“初中完学率”(初一入学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数)、“初中毕业生及格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参考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格数)、“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录取比例”(中职学校录取数/普通高中录取数)、“学生近视率”四项考核指标。

三是废止现在辍学率的“学年界定”标准:“所有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统称为‘辍学’”[8],采用国际通行意义的辍学界定标准,即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于辍学的界定标准:“中途辍学指任何一阶段的学生,在未完成该阶段的课程之前,因故提早离开学校。”

三、法制方面

遏制隐性辍学的蔓延和泛滥,从法制方面也要提供更有利的保证,对相关的法律要作一点补充或修改,要加大执法力度。

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少了劳动技术教育,应该恢复毛泽东同志“德、智、体、美、劳”的提法,建议修改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职业教育法对于“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提供工学交替条件”缺乏硬性法律规定,对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奖励条款不足,缺少对不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的处罚。建议修改关于“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的相应条款。中央政府已经实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补助生活费1500元/生年”的政策,这项政策建议上升为法律。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作为政策规定,缺乏法律效力,建议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进就业促进法中。

这三个法律很好,问题在于执法力度不够,对于这三个法律的违法行为,人们熟视无睹。建议人大对这三个法律,特别是对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情况开展定期检查,督促政府以法行政。只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隐性辍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就会得到保障;只要切实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隐性辍学的学生就不会受辍学学生打工的诱惑;只要职业教育普遍实行工学交替,隐性辍学的学生就会对接受职业教育增加兴趣。

后记

我们思考数载、研究一年的《隐性辍学论》系列文章,到这篇文章为止,就全部结束了。搁笔之时,我们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因为我们明白: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沉重的现实,一种逼近的危机。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一群迷惘而又无奈的孩子,一群被唯升学教育无情抛弃的孩子!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对家长、学校、社会的拷问:良心和责任何在?

愿更多的人来关注隐性辍学,我们祈祷,我们等待。

感谢《考试周刊》连续给我们8期的篇幅,才使这些冗长的文章得以顺利面世。

摘要:遏制隐性辍学, 首先要把教育观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上来, 要把学生当成人, 而不是“物”;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教育内容;要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树立平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其次要改革教育结构,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改革课程设置, 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最后, 法制要提供更有利的保证, 加大执法力度。

关键词:遏制,隐性辍学,对策

参考文献

[1]兰靖, 张念蒙.辍学与隐性辍学含义辨析[J].考试周刊, 2008, (43) :204.

[2]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基本结构[J].考试周刊, 2008, (44) :201.

[3]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表现形式[J].考试周刊, 2008, (45) :189.

[4]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是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J].考试周刊, 2008, (48) :162.

[5]兰靖, 张念蒙.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剖析[J].考试周刊, 2009, (1) .

[6]新华社消息.过去五年实现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N].中国教育报, 2008.03.06.

[7]袁强.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危害及原因探析[J].科技信息, 2007.02:71.

辍学理论 篇3

一、韩国治理辍学“新政”出台的背景

目前, 韩国家庭价值观的堕落、败坏, 使广大青少年的家庭生活环境恶化, 是造成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适应学校生活上遭遇失败, 导致辍学率不断上升并成为韩国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韩国应对辍学的政策趋向是评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性, 并采取非传统学校教育 (替代性教育) 措施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秉性和兴趣需求, 以降低辍学率。各政府机构, 包括教育与人力资源部, 青少年保护协会, 文化与旅游部, 司法部, 政府行政与内务部 (地方政府) , 健康与福利部, 劳动部, 性别平等部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应对辍学的各项政策之中。但由于各部门的政策目标和执行方法各异, 在处理辍学问题上, 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 使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 政府部门, 学校和地区辍学学生资助组织在应对辍学问题上缺乏一个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缺乏一个能充分反映辍学学生特征和需要的资助系统, 以及一个能收集辍学状况信息并在相关机构之间进行方案交流、信息交换的系统管理机制。因而, 在学校, 咨询/保护机构以及职业培训组织之间缺乏协作, 使应对辍学方案的实施效率较低。

第二, 心理咨询服务还有待加强。心理咨询服务本是为适应学校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指导和资助的, 但就其设定目标的实现而言, 在很大程度上是失败的。一方面, 尽管作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但过重的学生负担使教师难以走入家庭对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指导。另一方面, 一种广泛流传的观念———学生问题应该在学校范围内解决, 也阻碍了社区的参与, 使得在社区层次上的志愿者方案和心理咨询方案, 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远不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 直接应对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对辍学学生进行继续教育的非传统学校教育设施和方案数量不足, 难以满足需要。 (2) 据调查, 目前韩国共有14所非传统教育学校, 仅能容纳1298名学生。 (3) 市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辍学者很难从中受益。此外, 应最终对阻止学生辍学负责的学校由于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大学入学考试上, 而对非传统学校教育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 学生往往在适应学校生活上遇到困难, 甚至处在辍学边缘时, 很少能及时得到所需的心理指导。

第四, 重复辍学现象严重。从1997年起, 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创造性地采用多样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实施以非传统学校教育为基础的特殊教育, 以阻止学生辍学和促进辍学学生重返学校。大规模的鼓励辍学学生重返学校的运动受到了家长的欢迎。然而, 尽管各直辖市和道 (相当于我国的省, 下同) 教育办公室在作持续不断的努力, 包括为返校学生提供重新调整的学习方案, 但返校学生再次辍学率仍超过了30%。 (4) 在这些措施实施效果不太乐观的的基础上, 承认必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辍学, 以及对辍学学生提供一种系统的、有组织的资助体系, 被认为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选择。在每个地区建立一个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韩国治理辍学“新政”

为了提高应对辍学政策的效能, 在目前实行的治理辍学举措的基础上, 韩国政府致力于在各地区建立一个辍学学生资助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辍学学生能继续他们的发展。

1. 各地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定位

为了在每个地区建立一个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 预防和减少辍学, 韩国政府决定在每个直辖市和道组织开办针对辍学学生的综合资助理事会。通过建立理事会的有关辍学学生资助方案的信息网络, 开展单项服务资助和资助项目的系统化运作, 确保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促进资助设施和方案的扩充, 以为辍学学生提供早期的、不间断的资助, 从而为降低辍学率作出贡献。

(1) 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的建构

各地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是建立在直辖市/道政府部门的基础上。乡村和偏僻地区如果认为有必要和适当的, 也可以成立一个理事会。理事会可以利用当地青少年理事会现存的资源, 也可以建成为当地青年理事会辍学资助部门的分部。直辖市/道青少年综合咨询中心将在其运行中发挥中心作用。共同参与的部门和机构包括学校、直辖市/道教育办公室、教育与人力资源部、文化与旅游部、综合咨询中心、地方政府及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福利办公室、培训中心、职业培训机构、娱乐中心以及私立非传统教育机构等。

(2) 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的工作方向

与以前相比, 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在工作方向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详见下表1。

(3) 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的功能

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的主要功能, 是为各地青少年组织提供综合、全面的有关辍学资助的人力资源信息和方案信息, 以及不断发展的管理服务, 以为辍学者提供综合、及时的信息服务和不间断的资助, 同时将各项辍学学生资助政策的效能最大化, 以为辍学者接受继续教育和继续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4) 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的运行

首先, 理事会对资助方案的人力资源信息和运行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建立一个辍学学生资助方案信息网络, 以尽早地为辍学学生提供持续的资助。这些信息包括各地区辍学学生资助设施的管理, 辍学学生资助方案及其运行, 指定的学生咨询中心及咨询服务, 对学业进步评价和志愿者信息等, 这些信息将被发布到家庭。其次, 对各个组织实施的辍学学生教育方案实行网络管理。并对教育方案的设计、研发提供资助。开发的教育方案将在各地有关工作管理人员之间交流。

2. 对辍学学生资助设施和方案的改善

如前所述, 韩国政府各部门尽管在应对学生辍学的问题上都积极参与, 但由于缺乏协调, 政策执行的效率不高。为此, 按照各地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的要求, 政府各部门对其资助设施和方案都将进行调整和改善。

(1) 改进和扩充辍学学生资助设施和方案

各参与的部门包括文化与旅游部, 健康与福利部, 司法部, 性别平等部, 在应对辍学问题上普遍面临着专业人员缺乏, 专业设施、专业化方案和经费预算不足以及职能部分重叠的问题, 为提高应对辍学的工作成效, 各部都积极采取了具体改进措施。总的来讲, 是扩大辍学学生资助设施和开发新的资助方案, 增加工作人员专业化的培训方案, 以扩大辍学学生接受心理指导和治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范围。此外, 为避免职能重叠, 各机构资助方案及其运行也将进行调整和重组。

(2) 扩大非传统学校教育设施和方案

由于非传统学校教育可以提供满足学生兴趣的新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可以降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 以降低辍学率。因此, 韩国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鼓励积极利用和扩充各种非传统学校教育设施和方案, 以给更多的辍学青少年 (包括处在辍学边缘的学生)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韩国政府采取措施将非传统学校教育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体系, 作为公共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各直辖市/道教育办公室鼓励公立学校扩充现有的非传统学校教育方案, 或开展多样化的非传统学校教育方案实验。地方教育办公室可建立非传统学校教育机构, 也可委托符合一定标准并能提供合格课程的非传统学校教育机构开办非传统学校教育。 (5) 赋予非传统学校教育方案学校授予学分的权力, 以鼓励学生在这种机构中修完规定课程并获得相应的学分。 (6)

(3) 加强辍学学生职业指导和培训

为加强对辍学学生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综合资助理事会将为辍学者参加职业培训提供资助, 并因地制宜制定和调整培训方案, 以提高其就业能力。各地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将定期对辍学学生的状况和培训需求展开调查, 并依据培训需求, 决定培训规模和类型, 以为人力短缺地区“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保证完成培训方案的学生能充分就业。作为促进辍学学生参与职业培训方案激励机制的一部分, 目前正在讨论给参与职业培训的辍学者授予学分。此外, 推行青年工人 (包括辍学青少年) 工作环境保护措施, 以保护辍学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4) 扩大家长教育方案, 加强家庭教育的作用

为加强家庭教育的作用, 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将积极扩大家长教育方案。一方面, 政府机构通过召开示范性培训会议营造对开展家长教育有利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 文化中心和青少年咨询中心将开发和推广多样化的家长教育方案。韩国青少年咨询协会 (KYCI) 将通过在线教育扩大其家长教育网页的运行。此外, 韩国青少年咨询协会 (KYCI) 将作为培养家庭教育专家的中心, 将负责开发和推广家长教育方案, 以促进其效能的最大化。

3. 各地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预期的工作成效

通过各地应对辍学学生综合资助理事会的工作, 韩国各地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期望取得以下成果:第一, 辍学青少年通过选择利用校外的, 不断发展的各种学习机会, 可以成长为身心健康的社会成员。家长同样会从中受益。第二, 通过与当地社区协作并获其资助, 学校能够提供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第三, 青少年资助组织通过保证其代理机构稳定地流动和对资助设施、方案的充分利用, 能够提供满足当地社区需要的资助服务。第四, 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够为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提供系统有力的支持, 以提高韩国青少年政策的效能和国民人力资源素质。

三、结语

从韩国实行的在每个地区建立一个辍学学生综合资助体系的新对策及其实施中, 我们可以窥见韩国长期保持较低辍学率的基本原因:第一, 韩国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辍学问题并实施国家级的行动方案, 这是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第二, 多部门共同参与, 分工协作。韩国为每项政策任命政府部门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有关部门将定期就方案的执行情况提交报告, 以确保政策效能。第三, 标本兼治, 多管齐下。韩国应对辍学问题, 预防和治理并举;既考虑学生学习兴趣, 又考虑其职业定向和就业前景;既考虑学习环境的改善, 又考虑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既考虑校内教育资源效率的提升, 又注意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资源的作用……

韩国实施应对辍学新对策的成功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注释

11 3 4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部.Comprehensive Measures for School Dropouts[OB/OL].http://www.moe.go.kr/en/index.html.

22[韩]洪性敏.韩国非传统学校教育运动述要[J].全球教育展望, 2005, (6) :79.

35汪丞, 王建梁.二十一世纪韩国非传统学校教育的最新进展[J].基础教育参考, 2005, (12) :29.

浅谈农村辍学问题 篇4

关于“辍学”的定义,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所有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 离开学校的现象统称为辍学”。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是指学籍意义上的辍学, 即学校注销学生学籍。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青少年应该享有的权利, 所以青少年辍学是违法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 一些中学就会掩盖辍学事实:一些中学生虽然早已不在学校, 但学校为了避开教育部门的检查, 仍然保留着辍学学生的学籍, 所以辍学被分为两类即:显性辍学和隐性辍学。显性辍学是注销学籍, 没有参加毕业考试, 没有毕业成绩。而隐性辍学指仍然有学籍, 但人早已不在学校。

二、辍学现状

(一) 初中阶段辍学率随着年级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初一年级辍学率较低, 初二年级是辍学的分水岭, 初二下学期比较严重, 初三年级辍学率最高, 有的学校累计辍学率超过30%。在走访中, 老师们普遍反映, 初三学生流失最多, 因为在这个时期, 大家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考上高中。到初三, 教师加强了学习的强度, 一些学生学习跟不上, 经常产生挫败心理, 慢慢地便产生了厌学情绪。

(二) 辍学以隐性辍学为主

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 当主管部门来学校检查辍学情况的时候, 学校组织老师以说服教育的形式把早已辍学的青少年劝到学校, 暂时让他们在学校呆几天, 等检查结束就放任学生的辍学, 对辍学的学生听之任之。

三、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

(一) 家庭原因

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 虽然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考上大学走出农村, 但他们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孩子学习好不好是他们自己的事。同时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成绩落后或学习成绩不突出时也抱有消极的态度, 家长的这种消极态度又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一些学习成绩落后或者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家长的帮助, 久而久之他们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产生厌学情绪。

(二) 社会原因

高校招生制度由原来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只好回乡待业, 这些在家待业的大学生成了“读书无用论”反面教材。在我国广大农村, 供孩子上大学的消费支出仍然占农民消费比例的很大一部分, “穷什么也不能穷孩子”。农民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供孩子念完大学, 希望孩子能走出农村, 但每年大批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城市,

责任编辑:陈贵娟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前途无望。而近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于是一些农民认为不上学没什么不好, 种地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蔓延。

(三) 学校教育因素

许多学校把升学率放在首位, 老师和学校只关注那些学习好的学生, 把学习好的学生分到重点班, 作为重点培养;学习成绩差或是中等的学生分到普通班, 忽视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至于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则放任自流。同时农村教师学历和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不争的事实, 他们不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 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味地冷漠, 使一些学生厌恶老师, 不愿意到学校受老师的白眼。

四、对策

(一) 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 转变农民的教育观念

加大我国农村的教育投入, 转变农民观念, 使农民享受到科技成果的乐趣, 培养新型农民, 同时要大力地宣传义务教育法, 使农民知道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应尽的义务, 让子女辍学是违法行为, 接受义务教育,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二) 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要采取长效机制, 鼓励农村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或函授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采取多元的评估教师标准, 不能单一地以学生学习成绩高否来评价教师的优劣, 在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加大对教师师德的培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 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三) 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平等

采取必要的措施, 政府部门要适当地给以政策倾斜, 鼓励优秀教师深入到农村去, 加大对农村教师的社会福利, 使农村学校能够留住优秀教师, 还要加大农村中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使学生享受到教育资源的平等。

总之, 把握农村初中生辍学原因, 了解青少年辍学的心理因素, 辍学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学生从产生厌学到辍学是一个无力的举措。同时对于青少年来说也是一个艰难抉择,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更应该多关注这部分人群, 不论从培养人才角度, 还是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目标出发, 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中职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篇5

1 中职学生辍学的原因

1.1 学校原因

从统计数字看, 中职生流失的情况是:第一学期流失率高, 第二学期流失率最高, 第三学期相对减少。由此可以看出, 学校问题是中职生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1]。一是中职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 职业学校严抓教育质量, 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养, 使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伙食差, 住宿差, 课余生活空乏, 让学生感到中职生活枯燥。二是管理问题。对中职生的管理不同于大学生和中学生, 特别是对于中职生情感问题的干预过紧或过松, 比如有些中职学校严禁学生谈恋爱, 一旦发现, “屡教不改”的立即开除。对于违规校纪者, 采取粗暴的罚款措施, 导致学生对学校不满, 从而造成学生流失。公办中职学校的地位决定的管理意识, 使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对学生缺乏了解和关爱, 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总是疏于情感关怀, 而采取管、卡、压的方式对待学生, 导致学生恋家心理严重, 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流失。三是学校思想工作薄弱, 未形成思想教育网络。对于这部分远离父母、寄宿学校的中职生来说, 学校的心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但大部分中职学校还传统地认为, 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德育老师的任务, 而且心理咨询及辅导又流于形式。

1.2 社会原因

一是企业就业门槛低, 对中专生无特别待遇, 有无中专文凭都可以就业, 导致中专无吸引力, 很多学生读了一段时间后便随亲友外出打工。二是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和用人制度的高消费不断挤压中职生的就业空间, 家长有一个朴素的观点, 认为孩子多读书是有益的, 学历对孩子今后从事的工作很重要。因此, 学生对中专院校不感兴趣, 加之对毕业后的前景不看好, 导致其信心不足, 即便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 但依然选择返回初中参加中考, 继续读高中。

1.3 家长原因

一是贫困。这是大多数中职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比较而言, 在贫困地区, “因贫失学”的流失生占到了大部分[2]。绝大多数失学、辍学的青少年生活在温饱难继的贫困家庭中, 贫困往往使这些家庭的孩子及早地打工挣钱挑起生活重担。特别是在农村职业学校, 贫困学生的流失率最高。二是父母的短视行为促使学生辍学打工。一些家长只算眼前的经济账, 不为孩子的长远前途着想, 认为孩子初中毕业出去打工可以为家里挣不少钱, 而且不用再花钱读书。加之孩子经不住父母的劝说和外面世界的诱惑, 便放弃了学业出去打工。三是部分家长的诚意度不够, 往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只要学生在校稍有不满意, 即认为学校不好, 劝孩子退学。四是有的家长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让孩子就读中职学校, 入校后又顺从亲友、同事认为中职院校不好的观点, 把孩子带回去读初中。

1.4 学生原因

一是一部分学生来校后发现学校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少数学生入校前以为中专学习很轻松, 入校后发现还是起早摸黑的上课, 还是要认真学习, 由于受不了学习、纪律压力而辍学。还有少数学生入校前认为中专与大学类似, 是一个知识极为丰富的地方, 入校后发现差距很大, 认为不利于自己成长, 于是退学参加中考。二是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能力差。有的学生遇到被老师批评、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不好、成绩提升不上来等问题时, 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 而是选择消极退缩的态度回避, 导致其心理负担不断加重, 最终选择辍学。三是极少数学生存在厌学心理。一些学生在中学即已经厌学, 选择职业学校是随潮流而来, 当热情退去时, 学习意志就更加不坚定, 加之又不愿意受学校的约束, 只能以学校学不到东西为由弃学回家。四是中职学校门槛低。有一部分学生来职业学校是家长送来戒网瘾的;有一部分学生没考上高中, 打工年龄又太小, 父母在外地打工, 把职业学校当作寄住所;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是来谈恋爱的, 进校后发现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适合他们, 便辍学流向社会。五是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选择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 他们认为中职学校教的是技术, 不用学习枯燥、乏味、让人头疼的文化课。但中职教育也有其教育规律和教学计划, 尤其在第一学年依然开设较多的文化基础课, 学生接触专业技能相对较少, 这与其想法不大一样, 入学半年或一年因为未学到技术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只能放弃。

2 防范辍学的对策

2.1 加强政策与就业形势的正面宣传

温家宝总理指出:“国民经济的各项各业迫切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读中职同样可以成为社会栋梁之材。有文化、懂技术的人好找工作, 有力气、没文化、没技术的人不好找工作, 即使找到的工作也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德国某汽车制造公司与中国合作后, 其老总深有感触地说:“我可以帮你们从德国引进600名汽车产品高级研发人员, 但我不能帮你们从德国引进6万名生产一线的操作员工。”与正面宣传相适应, 学校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优势、前景和职业要求, 招生宣传中要把诚信放在第1位, 不要为了投家长、学生所好, 在功能上夸大其词, 不要做无法兑现的承诺。若学生来校后的具体情况与招生宣传相距较远, 学生有一种失落感, 若承诺兑不了现, 家长觉得有一种被欺骗感,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稳定。因此, 招生宣传既要宣传到位, 又要实事求是。德育老师指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给学生一个坚强的信念支撑, 坚定其选择中职院校的信心。

2.2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 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 关心学生的一日三餐, 只有让学生吃好住好, 学生才能安心学好。任何寄宿学校都应把食堂管理放在首位, 让学生吃饱吃好是关键。帮助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 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通过减免学费和奖学金制度构建完善的助学体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的基础上,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资助, 引导各方民营资本踊跃参与, 向贫困生资助, 拓宽勤工助学领域;让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成为中职学校一大亮点。同时, 改善学生在校住宿、生活和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的条件, 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因此, 学校办学条件也要与时俱进, 细致考虑学生的生活条件改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沟通。心灵的沟通胜过良药, 帮助学生学会倾诉和情绪释放, 为学生释疑解惑, 为其心灵增添慰藉。这不能仅仅只靠德育老师, 还需要每一科任课老师的协同德育教育。

2.3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

一是教师注重情感投资, 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 班主任、任课教师要想管好、教好这批学生, 应先做他们的朋友, 后做他们的老师, 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 使他们在知识上认可老师, 在精神上可以依赖老师。不能动辄惩罚, 甚至罚款。这需要老师和管理者的智慧和爱心。二是成功的体验能增强问题学生的信心。因此, 班级应精心设计、周密组织, 多开展参与率高而有意义的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觉得我能行, 逐步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增强自信心, 激发学习兴趣, 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这也应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三是教师不能有“差生”的观念, 但要看到学生的差异性。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多一些包容与正面鼓励, 但又不失严格要求, 爱在当严处也是很好的教育方法。不要求全责备, 应允许学生犯错误, 更要正确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不要一犯错误就要学生请家长, 或者老师直接通知家长, 这样做学生很反感, 起不到任何效果, 因此应尽量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四是降低教学内容难度, 减轻学生理论课学业负担, 加大动手能力培养。国务院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明确指出:“当前的职业教育学校应该以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由适应学校向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转变”。因此, 应以就业为导向, 加大实训能力的培养, 这恰是中职学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2.4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是公认的成功经验, 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定期开展家访, 把学校的管理、教育、就业现状告知家长, 把孩子在学校的成长经历告知家长, 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学生, 达到理解学校、支持学校、管理学生、激励学生的目的。学校制订出科学的控流管理制度, 明确具体控流目标, 形成让领导蹲班指导, 班主任具体负责, 各科老师全部参与, 责任具体到人, 重点突出的齐抓共防格局。校园环境是学校教育的静态资源, 具有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3]。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 校园名人园地、校园宣传橱窗、走廊上的师生书画, 还有门厅、餐厅、走廊上的温馨提示语、班级的文明公约等都在阐释着文明礼仪的外延和内涵。浓浓的氛围正在占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空间, 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文明的触须在引导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中职生的就业出路问题是学生本人、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同时也关系到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只要有可靠而且适宜的就业保障, 学生就能安心学习, 学习也会有动力。学校在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同时, 还要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工作, 注意收集就业学生的典型事迹材料, 在学生中广为宣传。加强校企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有效开展订单培养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通过良性循环模式, 引发职业教育的“蝴蝶效应”, 从而增强学校“磁力”,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降低流失率[4]。

参考文献

[1]韩文国.中职生流失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6) :41-42.

[2]郭群, 代奕, 邱薪颖.中职生流失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江西教育:综合版, 2010 (6) :26-27.

[3]李桂峰.当前中职德育环境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6) :197-198.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篇6

我校位于一较偏僻、人口近两万人 的山区乡 镇,是本镇唯一一所初级中学,主要承担着全镇所有适龄学生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近几年学校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本校辍学率客观存在并有向高辍学率发展的严重趋势。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学生辍学存在两个显著特点和两个重要高发时期,下面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两个显著特点

1.辍学生与学困生严重叠加

近几年辍学数据充分说明辍学生90%都是学困生, 出现辍学生与学困生严重叠加的现象。由于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可以就近由小学直升初中,造成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积极性递減,学习兴趣一日不如一日,学习基础很差。我校所招录的小学毕业生在小考中,语数两科总分200分,能达到及 格分数的还不足五之分一,而总分20分以下的学生占五分之 一还要多,甚至出现0分现象。以这样的学习基础升入初中,加上学习科目的增加,课业负担加重,相当一部分学生倍感前所未有的学习压力,原本仅存的一点点学习自信心也屡次受挫。加上教师授课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不能够相适应,教育观念滞后,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这部分不思上进的学困生,觉得呆在学校毫无意义,于是辍学也就接之而来。

2.辍学生与纪差生严重叠加

由于受社会家庭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纪律观念非常淡薄,性格叛逆,凡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爱受到任何约束和管教,做事随心所欲。升上初 中后, 在小学阶段养成的自由散漫习惯更加严重和突出,时间观念极差,上课迟到、旷课早退,上课期间讲话 吵闹,不专心听讲,不写作业,逃避值日劳动,不服从教师和学校管理,甚至有故意破坏公物、吸烟嗜酒、打架爬围墙等严重违纪行为,成为名符其实的纪差生。这些纪差生因为常常违反校纪班规而受到批评教育,但有所改正的只有少数,其余一些则 在“违纪—请家长—批 评教育—再违 纪—再请家长—再批评教育”的怪圈中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时间长了,学生索然无味,家长心灰意冷,学校头疼无奈,这些纪差生也就自然而然成为学校辍学生的主要来源。

二、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两个高发时期

1.春季学期开学初

每年春节过后的春季学期开学初是农村初中学 生辍学的严重爆发时间段。我校虽是山区乡镇初中、远离城市,但社会影响力不容轻视。由于本乡镇毗邻广东经济发达地区,许多人都到广东进厂打工,收入还算不错, 每逢春节都会回家过年,在访亲探友的过程中给在校的中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感觉视觉冲击,更加剧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佐证。使得一些原本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困生心动表现为行动,干脆辍学不读书了,有些跟随父母或亲戚朋友下广东打工。学生家长对此也听之任之, 这就造成每年春季学期开学时学生辍学最多的井喷现象。

2.每学期段考后

这是因为每学期段考后,学生原有的开学入校新鲜感已所剩无几,部分学困生面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点茫然,害怕受到教师的不公平对待,害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讽刺,更怕接受家长的批评说教,于是想逃避了事,提出辍学念头并付诸行动,待在家不愿来校上学。同时也有部分纪差生由于在校表现差,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听多也听厌了,于是在求学的道路上打起了退堂鼓,认为与其在校三天两头违纪挨请家长,还不如辍学在家自由自在。以上两种情況一叠加就形成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第二个高发期。

农村中学“隐性辍学”的控制策略 篇7

一、隐性辍学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1) 客观原因:其一, 现在农村有些家庭困难, 家长为了维持生计, 长期在外打工, 将子女留在家里, 子女成为留守学生。其二, 单亲子女, 家长不负责任, 这些家庭子女的父母间相互推脱抚养和教育责任。

(2) 主观意识原因:不少学生和家长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 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2.学校方面的原因。

其一, 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不考虑后进生的实际情况, 后进生得不到教师关注。其二, 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基本上还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 办学思想不端正, 片面追求升学率, 推行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其一, 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激情, 把学习当成了任务和负担, 怕困难。其二, 由于教师过分追求升学率, 把精力主要用在优等生身上, 忽视了对成绩中下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4.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第一, 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欠佳。第二, 一些个体业主不顾有关法令, 向学生出租不健康的书刊。第三, 农村某些文化市场上“黄毒”、“黄网”的影响, 致使一些学生无心读书。第四, 一些社会腐败现象对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控制策略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隐性辍学”的特点和原因, 我们从社会、家庭、学校入手采取行动研究法, 逐步探索防止学生“隐性辍学”的一系列对策和方法。两年来, 我们对44名属于“隐性辍学”的学生做了大量工作, 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44名学生中有43名学生顺利毕业, 只有1名学生意外辍学。42名 (其中一人转学) 毕业生当中只有3名学生通过补考才拿到初中毕业证。具体做法如下:

1.建 立 “隐 性 辍 学 ”学生 档 案 簿 , 关 注 “隐 性 辍 学 ”学生的成长。

在2010年课题研究开始时, 我们对全校八年级学生认真进行摸底排查, 经班主任推荐学校审核确定了各班“隐性辍学”学生名单, 在此基础上建好“隐性辍学”学生学生档案。分班、分类型、分年度、进行登记, 装订成册, 建好“台账”。我们召开关爱“隐性辍学”学生专题班主任工作会议, 展开有针对性的帮辅和关爱, 防止他们辍学。

2.通过心理辅导控制“隐性辍学”。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注重对“隐性辍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与掌握, 成立“隐性辍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室, 对那些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的“隐性辍学”留守学生开展心理咨询, 及时进行有效疏导, 化解心理负担, 减轻心理压力。对那些需要关爱和帮助的“隐性辍学”留守学生, 及时给予帮助,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树立信心。

课题组对“隐性辍学”学生跟踪进行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通过测验得到了学生心理状况统计数据。

由上表可以看出, 在对“隐性辍学”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由上表可以看出, 在对“隐性辍学”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后, 学生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 辍学倾向明显减弱。导后, 学生的心理状况明显好转, 辍学倾向明显减弱。

3.通过亲情电话、亲情视频、主题班会控制“隐性辍学”。3.通过亲情电话、亲情视频、主题班会控制“隐性辍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量中青年学生家长外出务工, 学校中的留守学生越来越多, 隔代抚养的诸多弊端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 我们在加强学校管理的同时, 建立了“隐性辍学”留守学生亲情电话、亲情视频室, 让“隐性辍学”留守学生定期与家长通话和视频对话, 从而让这些学生深深体会到父母在外生活的艰辛、打工挣钱的不易。我们还在每个实验班定期召开主题班会, 通过主题班会, 让这些学生在缺乏父母之爱时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心灵得到安慰。总数人数人数会考人数人数中线人44 1 1 42 11 19辍学率占研究对象比例2.273%转出学生占研究对象比例2.273%参考人数占研究对象比例95.455%上省示范高中人数占研究对象比例26.190%上普高线人数占研究对象比例45.238%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构建和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控制“隐性辍学”。达到毕业水平人数谐的师生关系, 控制“隐性辍学”。达到毕业水平人数39 人39 人

达到毕业水平人数占研究对象比例学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多次组织92.857%学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多次组织达到毕业水平人数占研究对象比例92.857%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末达到毕业水平人数占研究对象比例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区教育局制7.143%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区教育局制末达到毕业水平人数占研究对象比例7.143%订的《教师十不准》等。我们在教师中广泛宣传“高尚人品、娴熟教艺、爱生情怀、渊博学识”的师德师风, 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严禁教师侮辱、歧视和放弃“隐性辍学”学生, 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隐性辍学”学生。同时, 我们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调动训力度, 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不让序号评价内容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不让序号评价内容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隐性辍学”学生因厌师而辍学。1焦虑倾向20. 2%隐性辍学”学生因厌师而辍学。1焦虑倾向20. 2%15. 6%15. 6%13. 1%13. 1%10. 2%10. 2%

5.隐性辍学学生学业成绩稳步上升。孤独倾向45. 6%38. 7%5.隐性辍学学生学业成绩稳步上升。2孤独倾向45. 6%38. 7%220. 0%20. 0%15. 8%15. 8%

两年来, 我校“隐性辍学”学生转化明显, 2010年, “隐性辍两年来, 我校“隐性辍学”学生转化明显, 2010年, “隐性辍学”学生转化率为32.55%, 2011年转化率52.58%, 2012年, 学生3早恋倾向27. 4%22. 3%20. 4%16. 8%学”学生转化率为32.55%, 2011年转化率52.58%, 2012年, 学生3早恋倾向27. 4%22. 3%20. 4%16. 8%转化率为64.3%, 转化率一年上一个层次。与此同时, “隐性辍4暴力倾向33. 2%21. 5%18. 8%15. 6%转化率为64.3%, 转化率一年上一个层次。与此同时, “隐性辍4暴力倾向33. 2%21. 5%18. 8%15. 6%学”学生违纪率明显下降, 学业成绩稳步上升。学”学生违纪率明显下降, 学业成绩稳步上升。

通过运用上述措施, 我们成功防止了“隐性辍学”学生的5恐怖倾向11. 5%9. 2%8. 5%8. 1%通过运用上述措施, 我们成功防止了“隐性辍学”学生的5恐怖倾向11. 5%9. 2%8. 5%8. 1%流失, 在2012年初中毕业会考中, 44名隐性辍学学生中有42名6冲动倾向35. 3%30. 7%29. 1%23. 0%流失, 在2012年初中毕业会考中, 44名隐性辍学学生中有42名6冲动倾向35. 3%30. 7%29. 1%23. 0%学生顺利毕业 (其中一人转学) , 只有一名学生辍学, 44名“隐7上网成瘾13. 3%10. 1%8. 2%5. 6%学生顺利毕业 (其中一人转学) , 只有一名学生辍学, 44名“隐7上网成瘾13. 3%10. 1%8. 2%5. 6%性辍学”学生中有11名学生考上了省示范性高中, 有3名学生性辍学”学生中有11名学生考上了省示范性高中, 有3名学生通过补考拿到了初中毕业证。8自信心34. 9%通过补考拿到了初中毕业证。8自信心34. 9%45. 2%45. 2%50. 7%50. 7%55. 4%55. 4%

我校对农村“隐性辍学”的教学研究已有两年多时间, 我们没有丝毫放松, 因为我们明白: 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 更是一个沉重的现实, 一种逼近的危机。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 更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 一群迷惘而又无奈的孩子, 一群被唯升学教育无情抛弃的孩子。隐性辍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 更是对家长、学校、社会的拷问:“良心和责任何在? ”

摘要:“隐性辍学”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就会给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不利影响。不论是从培养全面成长的人才角度, 还是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目标出发, 重视“隐性辍学”现象并积极治理这一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上一篇:油画创作的途径论文下一篇:经济适用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