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青岛

2024-11-03

书香满青岛(精选5篇)

书香满青岛 篇1

第四届南国书香节文具展于2013年8月16-22日, 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州展馆的12.2号馆降下了帷幕, 本届展会的入场人士人逾100万, 300个展位近900万的销售额, 可以说一届比一届“火爆”是一点也没有夸张的, 如今的南国书香节里的文具展, 已成为广东市民及华南地区行业专业观众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 也是近距离与文具品牌和产品的见面会。无论参展规模、销售额、进场人数, 还是影响力、辐射力, 南国书展都已成为全国同类书展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书展。该会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广东省财政、广东省宣传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每届的开幕式广东省委书记都亲自参加并宣布开幕, 从市内主要的干线和地铁站内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电视宣传片、对市民免费派发的地铁票、免收门票等等, 均可体现政府的鼎力扶持。作为全国唯一的书展配文具的展会, 该展彰显了振兴广东文化大省的信心和雄姿。

本届国内外知名参展企业热情高涨, 市民对品牌的认知度增强了, 承办方君驰公司计划于2014年把12.2馆整个展馆设置为文化用品品牌馆, 势必打造一个更具规模, 集教育、展示、批发、零售、市场调研等相结合的多功能展会。近两年来, 国外品牌比国内品牌的参展重视度高, 每届参展都花尽心思把展位装修的更突出且让人容易记住, 给市民和学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本次展会有很多市民和学生在上届的展位上购买过的产品, 今年又特意找到该品牌展位购买心仪的产品, 我们常说做任何事应该从孩子抓起, 所有文具品牌都应该抓住“南国书香节文具展”这个展示自己的黄金机会, 让品牌、让产品深入消费者和孩子们的心里。

南国书香节的影响力已在南中国地区深入人心, 枝繁叶茂, 在书展中它带来的不仅是收获知识, 也带来了文具品牌深入民心的好机遇, 它给消费者创造了趋向型的消费时尚和习惯。书香可以影响一群人的激情, 文具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位, 更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未来。文具品牌馆希望借书籍的墨香, 让来此展会的文具企业散发出更诱人的气息, 使之在南中国的消费者和孩子们眼前不断发亮。

书香满径,感悟满怀 篇2

《论读书》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读书妙悟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它是培根《人生随笔》中的一篇名作。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很广泛,先阐述了读书的目的——作为消遣、装饰和增长才干之目的,并阐述了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接着运用比喻论证阐述了读书的方法,指出读书可选用浏览、略读、精读等方法。最后,作者采用归纳论证的方式阐述了读书的作用,并援引一句名言归纳出论点:“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加完整。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质疑,在合作中交流。由此,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以学生阅读感悟为主线,教师引导归纳为辅助开展教学活动。

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新课程阅读教学理念的定位,我采用以下七个环节来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

1.“课文我爱读”, 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做到对文本个性化感知。

2.“交流我进步”, 学生朗读所勾画的关键句,彼此交流看法,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与交流。

3.“结构我梳理”, 教师提出重点关键句,引导学生围绕“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述读书的”这个问题展开探究,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以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的提升。

4.“技巧我领会”, 采用先小组合作探究,再选派代表归纳的方式学习课文的行文思路和论证方式。

5.“名句我来读”,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朗读,在语句旁作出批注,并说说喜欢的原因。集体交流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并引导其他同学一起评价。通过学生自己赏析语言美,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提高鉴赏句子的能力,让学生能更多地感受读书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的情操。

6.“名句我积累”,“故事我来讲”,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读书名言、读书故事,使学生在品味本文的语言美的基础上强化语言的积累。

7.“读书交流会”,引导、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读书感悟。

通过“我喜欢的一本书”、“我的读书方法”、“我的读书感悟”等活动方式达到交流个人积累,感受读书乐趣,表达个人感悟,培养读书品质,陶冶高尚情趣的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理念的定位,我把本文的目标定为:

1.了解关于散文大家培根的文学常识,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个性化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中所用的论证方法。

4.赏析文章语言的意韵美和形式美,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学会读书。

教学难点:

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讨论法: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质疑,在合作中交流。

3.练习法:在学生对课文的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4.评价点拨法: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及时做好的评价,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不少名人儒士都对一样东西十分痴迷,那就是书。宋代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励学篇》中这样写道(用电子白板展示):“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可见书在带给人们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拓展着人们的视野,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引领着一代代读书人树大志,展宏图。

那么书为何物?又如何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培根走进他的著作《论读书》,一起去探寻读书的奥秘所在。

二、作家我简介

(一)名人我认识:学生介绍、教师投出、全班齐读

同学们,你对作家培根了解多少呢?(个别学生回答,教师用电子白板链接展示)

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从文体的角度,他的随笔体散文是英国文学中的首创。培根的随笔小品说理透彻,平易流畅,含意隽永,笔法灵活,语言精辟,启人深思。

(二)字词我来记:教师投映出生字、学生认读、师生纠正

三、个性阅读,整体感知

(一)课文我爱读:个性阅读、勾画语句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些论述?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提示:在议论文中,哪些是关键句呢?能表明作者观点的,能给我们以启迪的,或者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都可以称之为关键句。好,请大家自由朗读,勾画关键语句。)

(二)交流我进步:学生交流、大声朗读、说出理解

学生朗读自己所勾画的语句,然后交流自己的理解感悟。endprint

(三)结构我梳理:朗读句子、理清结构

1.同学们找得很好,老师也找出了3个关键句子,让我们把这些关键句子齐读一读。(教师用白板展示以下三句)

(1)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2)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2.思考:这些句子论述了关于读书的哪些问题?

明确:(1)是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的,言简意赅,堪称警句;(2)是论述读书的方法的,读书方法有浏览、略读、精读;(3)是论述读书的作用的,运用排比,归纳各学科的作用,连贯而富于气势。

(四)技巧我领会:合作探究、代表汇报、归纳总结

1.合作探究: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什么效果?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教师适时板书)

比喻论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对比论证: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2.小结:这篇文章是培根的一篇随笔。与一般议论文相比较,它重在发表观点,而不是周密论述,全篇围绕着“读书的益处”这一中心话题阐述,此外还谈了读书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等问题。

四、朗读课文,名言批注,深化理解

1.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是一位诗人。”培根的随笔语言除了有诗歌的韵味,还有格言的深刻。接下来,我们将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再次感受其语言的韵味和深刻。这次朗读老师也想参与,谁愿意与老师一起合作读课文?(现在,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和老师合作朗读课文一遍。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可以作读书名言的句子标画出来。)

2. 学生勾画语句,并作出批注性评价。

教师投示例句并指导赏析的角度

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句子分别以“读书”“讨论”“作文”为例论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句式整齐,使论证更为有力,这种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叫举例论证。

点评的角度自主确定,可以挖掘句子思想内涵,可以分析论证方法、赏析修辞手法,也可以涉及遣词造句,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或以其作论点说一段话)。我们采用先自主解读,后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究(建议同学们在字里行间作批注)。

3.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发言时请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即先朗读你所勾画的读书名言,然后说说你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一)名言我积累:教师激发、学生交流、全班齐读

1.今天我们聆听了培根对于“读书”的精辟见解,古往今来,古之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以激励后学之士,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能把你知道的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投示后,全班齐读。

(1)开卷有益。——【宋】赵光义

(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3)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德】马克思

(4)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二)故事我来讲: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1.你还知道哪些读书的故事呢?请把它说出来激励大家成长。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读书故事。

3.教师补充交流。

(1)鲁迅嚼辣椒驱寒;(2)王亚南苦读成才;(3)囊萤映雪;(4)苏秦锥刺股;(5)孙敬头悬梁

(三)读书交流会:我的读书生活

请从下面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读书生活。

(1)向你推荐一本好书;(2)我的读书方法;(3)我的读书体会。

六、结束语

最后,我想把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转送给各位同学,希望达到师生共勉的效果。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成功境界说: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没有登高望远,就没有远大目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没有实现目标的迫切愿望,就难有执著面对征程的决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有千百度的苦苦寻觅,就没有瞬间的顿悟。)

这三句话一语道破人生成功之路:必经起初的迷惘、执著的追求、忽然之间的顿悟。

同学们,知识就是力量!与书为伴,其乐无限。愿同学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在知识的花园中摘取更多的果实,使自己的人生更为瑰丽,更辉煌!

文具展书香满南国 篇3

本次展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 协办单位为广东省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为广州文具行业协会、广州君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并且由汕头文具行业协会、宁波文具行业协会、温州市制笔协会、宁海县文具协会、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特别支持。

“南国书香节”始办于1993年, 历史悠久, 被称为广东“文化的盛典、百姓的节日、读书人的狂欢节”。2012年的南国书香节以及第三届广州办公文具及学生用品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增强广东新一轮改革、创新和发展软实力, 促进解放思想, 推动观念更新, 营造学习型社会和创建文化广东的重要推手。

如今的南国书香节里的文具展, 已成为广东市民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 也是近距离与文具品牌和产品的见面会。无论参展规模、销售额、进场人数, 还是影响力、辐射力, 南国书展都已成为全国同类书展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书展之一。该会得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省财政、省宣传部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每届的开幕式广东省委汪洋书记都亲自参加并宣布开幕, 从市内主要的干线和地铁站内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电视宣传片、对市民免费派发的地铁票、免收门票等等, 均可体现政府的鼎力扶持。作为全国唯一的图书配文具的展会, 该展彰显了振兴广东文化大省的信心和雄姿。

本届国内外参展企业热情高涨, 市民购买欲增强, 承办方君驰公司计划于2013年把12.2馆整个展馆设置为文化用品展馆, 势必打造一个更具规模, 集教育、展示、批发、零售、市场调研等相结合的多功能展会。自2010年第一届文具展举办以来, 经过三年的培育, 现已成为广东市民与学生习惯性购买文具的时期和场所, 广东市民和学生在享受书香同时, 也享受文具这个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给他们带来的象征和意义。三年来, 文具类由当初的不到100多个展位到今年的300个展位, 可算文具展里跨越式的发展了。从进场市民的人数屡创新高外, 销售额也是年年增长。2010年进场人数为70万人, 文具销售额为逾200万元;2011年进场人数为81.6万人, 文具销售额逾400万元;2012年进场人数达93万人, 文具销售额逾700万元, 众多参展企业的销售额翻番。

本次展会有很多市民和学生在上届的展位上购买过的产品, 今年又特意找到该品牌展位购买心仪的产品, 虽然今年的展馆与上两届不同, 但很多市民和学生一看到装修就马上找到了该品牌。我们常说的做任何事应该从孩子抓起, 所有文具品牌都应该抓住“南国书香节文具展”这个展示自己的黄金机会, 让品牌、让产品深入消费者和孩子们的心里。

为打造一个内涵丰富的南国书香节文具展, 本届展会, 君驰公司和广州文具行业协会于8月19、20日两天, 举办了首届专业买家参观日, 诚邀了广州及周边文具经营 (零售、批发) 企业、华南区及全国同业人士, 接待近千人到场参观, 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计划明年邀请更多专业买家到展会进行现场采购。

展期中, 召开了一个“在行业中寻找我们的价值——围城&Ing”的专题座谈会, 并邀请了国内行业资深人士——中国文化用品网主编彭树森先生 (广州文具行业协会秘书长) 和OFFICECINTO《办公文仪》主编杨志飞先生共同主持此次座谈会, 会中, 就近期国内文具“供大于求”的状况、销售求量不求质、部分供应商实行“扁平化”销售政策等问题与参会嘉宾和行业人士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和发言。座谈会还邀请了中国学生文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罗沪生先生、中国文体协会纸品本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宗树先生、北京市文化用品协会会长张军先生、宁波文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勇女士、汕头文具协会秘书长许亦鹏先生等参与本次论坛, 在整整3个小时里, 会议室内座无虚席, 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同仁超出预期, 原本60人的会议室坐了近100人, 有的甚至站着听到最后。

书香满径 圆梦交通 篇4

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

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化信息资源成为当今信息的重要载体,传统的行业图书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环境下的应用。改善行业图书馆应用现状,提高行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图书馆的新需求,成为行业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行业信息共享空间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为此,交通运输行业图书馆管理部门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需求,在资源共享、服务内容和增值方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信息共享空间的定位与基本构成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于2009年起着手规划建设,定位于借助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丰富的行业信息资源、快速便捷的互联网络、独立的物理空间、高水平的咨询人员为行业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学习交流与研究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由空间、资源、服务三大要素构成。

空间要素是行业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基础,分为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物理空间是指行业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是开放存取数字信息资源的虚拟场所。

资源要素是行业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主要部分,也是满足行业用户需求的重要保障,包括信息资源、设备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三个方面。

服务要素是行业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最终目的,它以空间要素和资源要素为依托,为行业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咨询服务。

从区域划分的角度,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可分为服务区、阅读区、网络区和交流区四大区域。在原有交通行业图书馆的基础上,通过交通行业图书馆功能升级改造,将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网络服务和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共享。

信息共享空间数字资源建设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将原有交通行业图书馆部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聚合交通行业信息资源,建立门户网站,提供网络服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

截至目前,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已建成30余个数据库,对交通行业电子图书、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论文、科学数据、行业标准、统计年鉴等资源完成了数字化加工,提供信息资源的网上查询与下载。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网络区配有联网一体机7台,采用刷卡上机的服务模式,用户在服务区获取账号和密码后即可登录上网,免费使用各种资源。

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建设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建成后,主要提供书刊借阅服务、数字资源查阅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服务内容,既能提供传统图书馆服务,又能满足新时代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咨询服务是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环境的新应用,利用后台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和行业传统的科技查新经验,提供科技查新、科技文献查重、资源定制、文献收录引用查证等科技咨询服务。

科技查新。依托行业内专业的文献检索技术,为国家、省、部、市、地等各级交通科研项目的开题立项、成果鉴定、成果报奖、新产品开发与申报等提供查新报告。

科技文献查重。应用先进的文档内容相似性检测技术,检测目标文献与已公开发表文献的文字重合、相似程度,帮助避免抄袭、过度引用、重复发表等行为,提供文献查重结果分析,出示科研诚信证明。

资源定制。根据用户在政策制订、课题研究、新技术产品开发等专项工作的需求,为其提供科研全过程提供资源定制服务。

文献收录引用查证。该服务查证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在SCI、EI、ISTP等国际有影响力的检索工具中的收录和引用情况,为科研基金申报、学术水平评估、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提供依据。

经过五年多的探索、实践、修改和完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共享空间围绕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科学研究、行业管理和政府决策人员需求,整合了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图书馆空间、交通运输行业数字信息资源,形成了支持数据资源开放获取、贯彻一站式服务理念的全新的行业图书馆服务模式。接待服务人次50余人/日,图书借阅、查询100余人次/日,举办学术交流会30余次,得到行业人士好评。

让书香溢满校园 篇5

一、倡导教师快乐读书,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只有自己热爱读书才能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为此,学校有步骤、有主题、有目标地开展教师阅读活动。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给老师们订购教育名著,充实他们的假日生活,并要求阅读后每人撰写一篇读书随笔、心得体会,然后结集出版。从2006学年开始,每周的行政例会上都安排行政人员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一篇美文、一部佳作、一个小故事、一段见闻,大家津津乐道、乐在其中。思想的火花碰撞后激起无限灵感和工作动力,成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形式,这种形式还被推广至级组会议、科组活动当中,老师们交流、分享读书心得、教育心得、教育故事、教育反思,这些富有实效的读书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个人素养,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指导学生愉快阅读,体验阅读快乐

引导学生与好书为友,通过阅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通过阅读,明是非,辨美丑;通过阅读,学会积累,学会运用。

1.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如“校园读书节”的节徽设计,广播室“美文书吧”栏目的编排,名言征集,书签制作,好书交换站,亲子共读,读书主题队会,中华古诗词诵读等;每班设有图书角,并取有个性化的名字,如“采蜜园”、“小荷角”、“清风阁”、“百味书苑”、“读书吧”等,还配备了图书管理员,完善了借阅制度;在好书交换活动中,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回学校进行交流,实现好书人人看,人人看好书,从中学会分享;向家长推荐优秀图书目录,学生和父母利用双休日阅读经典名著,和孩子共同写一份读后感或读书随笔,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快乐。

2.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早读、课间时间组织学生朗读经典美文,评选“星级小诗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英语科开展了英语经典诗文的背诵活动,并举行了“英语美文背诵大赛”,选手们以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精彩流利的表达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及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掀起了学美文、诵经典的英语学习热潮。

三、引导家长亲子共读,打造书香家庭

为了深化读书活动,把读书的积极影响辐射到家庭,反过来以书香家庭的良好氛围影响孩子的读书习惯,从2006学年开始,学校启动了“书香家庭”创建活动,全校1000多个学生家庭提出了创建申请,在申请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了书香家庭创建目标及家庭读书活动计划。每学期期末,各申报家庭对照活动目标、计划及实施效果进行总结,绝大多数家庭对学校所倡导的“以学习促和谐”、“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作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将会继续多读书、多交流。学校根据每个家庭的实施效果评选出“书香家庭”。部分家庭还参加了“羊城小市长”竞选系列活动中的“书香家庭”征文活动,其中五年级(1)班劳劲洪同学的家长撰写的文章获得了二等奖。为了增强家长学习意识,学校根据参加讲座、阅读教育书籍、撰写学习心得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六星级家长”,以此促进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局面的形成。

此外,学校把每年的4月份定为校园“读书节”,每年的9月份最后一周为“读书周”,每天都是“读书日”,把阅读融入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日常生活,使阅读系列化、常态化。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广园小学)

上一篇:分娩潜伏期下一篇:ANSYS有限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