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社会

2024-11-07

书香社会(通用10篇)

书香社会 篇1

本刊讯:近日, 莱芜市农机局会议大厅座无虚席, 掌声雷动, 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此时, 主席台上, 著名一级农艺师吕华女士正在用投影仪热情洋溢地为全局人员作精彩分享。为时一个多小时的演讲, 大家听得聚精会神, 耳目一新。这是农机局倾心打造“书香农机”的一个缩影。为此, 市农机局长谢天目专门邀请了农业局植保站站长吕华来作了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安全使用》的专题讲座, 让广大干部职工感受了一次实用技术的滋养。

据悉, “书香农机”建设活动开展半年来, 农机局加强自身平台建设, 着眼于资源共享, 不定期地开展一系列的“农机大讲堂”, 多次邀请各方专家前来授课, 并组织职工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乡土中国》、《之江新语》等书籍, 调动各科室全体人员即席发言谈感想谈收获谈启发, 掀起一轮又一轮“外联内引”的学习热潮。

近期, 农机局党委还积极“向上看”, 引领全局党员深入莱芜革命源头云台山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 莱芜市农机局还投入资金购置书籍建立起阅览室并于近日开放。局领导亲自鼓励职工多读书, 并告诫大家要“少一点酒气, 多一点书香”, 这一举措将卓有成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打造过硬的工作队伍, 树立机关正气, 惠及人民大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书香社会 篇2

读书,是一种享受。轻轻打开书,就有一股扑鼻而来的香味,这便是书香。

书,就好似博览群书的老师,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书,就像是兰质蕙心的母亲,虔诚的祈福我们能学富五车,书,就像是一位博古通今的智者,教我重要的人生哲理。

第一次迷上书是一年级时,我痴迷于童话故事,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叫妈妈帮我买书,我看得废寝忘食,但童话故事渐渐不能使我满足了。于是我“啃”起了名著,每次吃饭我都会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在机场候机时,我捧着一本书;吃饭时,我捧着一本书;就连上厕所时,我也捧着一本书。

每当走入校园,就有一股清香,从我脸上轻轻掠过。他把我带到图书馆。只见图书馆悄然无声,处处弥漫着清香,走出校门,同学们都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上课时,如诗如画地读着一本书。上课时,从教室里传出如诗如画的.朗朗读书声,像是从栀子花中提取的精华。

看!那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柔软娇弱,《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神通广大,《水浒传》找那个英雄人物的足智多谋,都使我心动神移。

书看多了。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主人公的品质。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到《简爱》,从《悲惨世界》到《巴黎圣母院》都有独特的品质:勇敢、聪明、包容……

社会上,书的香气无处不在,而使用者,就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书香,使我们耳目一新;书香,使我们对事物充满兴趣;书香,使世界变得芳香四溢。

书香社会 篇3

《考试》:请您给我们介绍下昭熠教育和北京昭熠学校,以及学校都有哪些特色课程?

张恩勇(以下简称张):昭熠教育,是一家致力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学生课外辅导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总部位于北京海淀区,昭熠教育旗下拥有昭熠语文教育研究院、北京昭熠学校、昭熠家长学校等分支机构。其中,北京昭熠学校作为昭熠教育旗下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是昭熠语文教育研究院的语文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的特色课程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兼顾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语文教学课程就是高效读写课程体系,包括高效作文、高效阅读、诗歌鉴赏和国学素读等。我们努力把北京昭熠学校打造成语文教育教学第一品牌。

《考试》:您独创“三这教育法”,能详细讲讲这种教学方法及理念吗?

张:“三这”教育法实际上就是我这些年来对学校管理和教学经验的一个总结。“三”不是确指,而是沿用了文言文中的虚指,多数的意思。“这”讲的是教育的个性化特点。我认为我们的公立学校肩负着提高全民素质的任务,所以她突出的是共性,很难说,在一个大集体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但是,我国的民办教育应当是公办教育的“姊妹篇”,理应担负起个性化教育、专业化教育、专科化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健康幸福的发展,实际上在突出其个体的发展,即特殊性。“三这”的具体含义是:这个学这样办;这个年级这样规划;这个班这样教;这一科这样教;这节课这样教;这个学生这样教;这类题这样做;这个错不再错等等。这样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量身打造”,可以说是20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的具体发展。表现在我们学校,就是小班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它既是教育理念,也是教育方式,指导着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抓住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其关键是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评价标准要突出特色,突出个性。

《考试》:除了“三这教育法”,还有“六步立体教学法”,怎么理解?

张:我讲“六步立体教学法”,老师旨在传道、授业、解惑。第一步,就是一个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心全意为了学生,培养学生的幸福感。第二步,就是知识和能力两个概念。三是处理三大关系:课本内和课本外的关系,课本内是知识,课本外是能力;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素质与应试的关系。四是四大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学生爱学课本学课本,不学课本也没关系,反正是“一纲多本”。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第五步就是拓展,进行拓展阅读。读书如吃饭,吃一顿不见长高,吃两顿不见高,日积月累,天长地久就长高。第六步就是写作。所学的一切东西,就是要把知识变成一种能力。

《考试》:“创新推动教育,名师成就未来”作为昭熠学校的办学理念,您认为学校都有哪些创新?实际效果如何?

张:第一,全国语文名师工作室坚持弘扬优秀文化,营造书香社会,创造幸福人生的理念。第二,经专家研究,下设三条实施方案:名师育名师计划,名师育名生计划,家长培训计划。名师育名生计划是其中之一。主要培训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解决的问题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基地是北京昭熠学校。工作室是一所专门研究语文教育心理学、新课改教学和考试学的培训机构。“名师育名生”工程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被誉为新课改形势下语文学习的的“黄埔军校”。这里拥有一批特、高级教师和教育专家,他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给广大中学生带来了语文学习的法宝。旨在弘扬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语文感知、审美、应用和探究等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第三“语文新课改”最新研究成果——三能速成课程体系(语言运用能力速成体系、审美鉴赏能力速成体系、探究创新能力速成体系)。我们的口号“轻轻松松学语文,愉愉快快得高分,端端正正学做人”。这个口号含有几层意思:语文可以学得不累,“轻轻松松”。语文可以学的不苦,“愉愉快快”。语文可以得高分,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做人;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等。

《考试》:您在微博中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强调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也有人说“语文不是教出来的”,对此,您怎么看?

张:这种说法不完全对。学好语文,几个关键步骤不容忽视——阅读、观察、感悟、思考、表达。阅读是第一步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二,观察也很重要,读的文章原创是谁?苏洵的《六国论》、韩愈著《师说》怎么来的,这些都是原创,原创是怎么来的,原创就需要来自生活的观察。有的学生说写作文没材料,材料来自于哪里,一是直接经验来自生活;二是间接经验,来自书本,来自文学作品。写作文不是没有材料,而是缺少发现。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你让他讲讲村里邻居的故事,他也能讲得很生动,而这就是语文学习的观察。三是要有感悟的悟性,第四个就是思考,得有自己的思考才会有深度,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中人、事、景物之后来挖掘他的内涵和哲理,这就出现了一大批散文家,所有的散文不外乎形、神、情。最后就是表达,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动态化,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固化;就像楼房是固定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所以诗歌才有了建筑美。诗言志、歌咏言,我手写我心,力量来自放松,就是要说真话,讲真情。

《考试》:有人认为课外辅导班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当下社会大力提倡要进行素质教育,您怎么看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

nlc202309030040

张:不要回避应试教育,“应试”不是贬义词,我觉得应试本身是个很好的事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并不矛盾,不能把他们对立起来。就像改革和继承,所有的改革我们不能把他一刀切断的,它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改革,同样的道理,应试是对素质教育效果的一个检验、一个考核标准和手段,考试是对孩子知识和能力的一个考察。如果说一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搞得很好,孩子成绩上不来,这是非正常现象,所以两者不是对立的;第二点就是“素质”本身侧重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试”是考试评价系统的一个专业术语,他们两者不是一个分类标准,没有可比性,这就比如说男性好还是女性好,这个世界既需要男性也需要女性。如果一切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这个是不对的,应该是在重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孩子的分数。

《考试》:教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今该校在做教辅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解决策略是什么?面对激烈竞争如何另辟蹊径?

张:教辅竞争的激烈,是商品社会的正常表现形式,竞争如果能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的机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我认为是可以的。而事实上,教辅资料成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整天喊着减负,学生的负担似乎不见怎么减。实际上,教辅资料是课本相联系的课外无限延伸造成的。我们学校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辅书,实际上是校本教材。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是大量的习题的堆积,而是在学习方法技巧上的研究,这样越学越轻松。譬如我们基础年级,就是使用《美文素读教程》,让学生背会至少一百篇美文。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到了高三,我们使用《张恩勇高分语文三部曲》。关于教辅的编写,我的建议是,从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把教辅资料变成教研成果,增加教学教研的科技含量。变成科技读物一类,既学习了知识,又激发了兴趣。教辅资料学的诗歌鉴赏的能力,考场上还会发挥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还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观察。

《考试》:作为全国语文骨干教师,您认为当下我国语文教育中存在哪些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呢?

张:这些年的语文教学改革,总体来说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首先是对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其次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教研的力量差距拉大,“假大空”依然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还很严重。改进方案,首先是目前国家领导人重视,高考改革引领,教育进行着顶层设计。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切实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她是一个国家长治不衰的文化标志。同时也是我们生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帮助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第二,就是要继续推进高效读写的教学改革,进行量化的评价标准。第三,就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单靠几个“火车头”带领,已经不适应信息化的“高铁时代”。第三,就是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本内与本外、素质与应试的辩证关系。不要将其对立起来。

《考试》:昭熠学校设立了“校长接待日”,活动初衷何在?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张:校长接待日实际上是一个公益服务活动。我们的初衷就是想教育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家长和学生。这是其中一个内容,我们还有家长学校,百校巡讲活动,专家公益报告会等。第二个想法,就是校长是学校的领军人,必须深入一线,了解实情,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深受家长学生欢迎。

《考试》:您说“追求教育的至高境界一直是我的追求”,您所理解的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什么?

张:教育的至高境界,就是追求灵魂的境界。丰子恺先生说过人活着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物质境界,就是衣食住行的问题;第二个境界就是精神境界,即文学、艺术等醒悟和爱好,最高境界是追求灵魂境界,灵魂境界就是有理想、有信仰,有终极关怀,有博爱情怀,所以我们的最高境界就是按照古代儒家思想培养的学生一定要像颜回那样是君子和圣人,一定要像道家思想培育的是真人和至人,那么这样的人有理性、有灵性、有诗性、有血性。所以我认为最高境界就是把人育成真人、至人、圣人、君子。

《考试》:那您觉得您到哪个境界啦?

张:我觉得我从目前的教研成果只能说这样,原来想成为名师也好,专家也好,只是表达了我对专家和学者的一种的敬佩之情,当按照年龄承担起很多责任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得到的并不重要,我们永远行走在营造书香社会的路上,追求的过程上。

(本刊记者)

书香社会 篇4

“全民阅读的实现意味着国民普遍乐于阅读,把健康有益的阅读当做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1]然而, 从整个社会现实来考察,当前中国社会的阅读环境和阅读状况距离这一理想状态差距还很大,亟需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在新常态下,如何在各级政府部门主导的前提下,利用好各地方高校的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学校阅读与社会阅读相互补充,积极组织参与到当地的全民阅读活动中, 努力在校内外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传统和阅读文化, 服务地方书香社会建设,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培育阅读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 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2]高校具有组织开展阅读活动天然的优势,是进行全民阅读推广普及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以地方高校为突破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全民阅读,对于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推进地区书香社会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只有提高了高校在校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点带面, 起到示范作用,才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国民阅读水平不高局面的彻底改变。

高校要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全民阅读建设过程中发挥典范的作用,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品牌。首先,高校宣传部门、团委、学生管理部门、图书馆和学生社团可以相互配合,在诸如大学生文化节、主题教育、班集体建设等环节中, 打造以倡导读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育人活动,如举办“大学生读书节”、“读专业书,做专业人”、“书香致远、传承经典”、 “书香班级”、“书香寝室”、“阅读之星”评比、作家、专家与大师进校园开展阅读对话与交流活动等师生喜闻乐见的系列读书活动并使之固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传统, 在学生中形成人人热爱阅读、人人参与阅读、人人宣传阅读的良好氛围。其次,挖掘学校图书馆的潜力,馆员师生齐动员、线上线下齐动员,定期开展图书讲坛、图书漂流、文献检索等活动,实现学校阅读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共享,提高校园阅读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阅读传统,实现书香校园建设,助力全民阅读展开。

二、分享馆藏资源,吸引大众阅读

高校图书馆资源( 包括馆藏资源、设施及其他物品)也是一种公共资源,除了满足在校师生的正常教学、科研等需要之外,还要为整个社会的全民阅读贡献力量。在这一大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将自己的图书资源有效地运用到当地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为地方书香社会建设服务,是其需要承担的重要负责。高校图书馆要认清自身价值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资源、信息、人才等优势,将触角面向整个地区, 不断完善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并有效推动地区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升级,使高校图书馆与其应具有的传播文化、教育国民的身份相契合,为推动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活动的开展做出努力。

高校图书馆应在现在基础上,加快向社会开放,打破时间地域等局限,扩大影响范围,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利用读者借阅、电子服务等将服务触角向社会延伸。除了传统的图书展览、宣传手册等方式,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图书馆还可以通过设立诸如移动图书馆、全民阅读平台等,开展网络征文、知识竞赛,进行网上查询、借阅馆藏文献服务,加强线上阅读指导, 利用微信、 微博、论坛、BBS等形式,展示推荐书目、书评等信息,开展阅读心得体会分享、讨论活动,使各类读者更为便捷地了解图书的信息,包括分类、主题、评论等,还可以达到读者、 馆员之间无限交流互动的良好效果,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提升全民阅读影响力。

三、开办读书讲座,指导大众阅读

不同的读者群体对阅读的需要是不同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认为:“推动全民阅读是一门科学,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阅读需求给予分类指导:婴幼儿是奠定阅读习惯的基础阶段;青少年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进城务工人员是全民阅读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普通民众是全民阅读活动最广泛基础;而领导干部更要做全民阅读的表率。”[3]可见,全民阅读推广在向不同的群体开放,要有针对性,要提倡读好书,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读一些粗制滥造、 低俗无聊的作品,只有读好书才能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 启迪智慧。因此,读者如何才能选取到一些有层次、有质量、有意义的好书,特别是一些经过长期历史选择留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就需要更专业、更系统的指导。

高校不仅有丰富的藏书优势,而且还有着相对其他社会群体的专业人才优势。高校要利用其学科和专业特点,与当地文化宣传部门、社科联、出版社、媒体等联系合作,组织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在高校、媒体、社区等举办阅读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指导,根据读者不同的需要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向人们推介优秀的作品,特别是经典名著的阅读; 还可以重点加强针对青少年阶段的阅读指导,传授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大众回归阅读。[4]此外,讲座中不仅要告诉读者“读什么”,“怎么读”也应是重要的一环。 因此,也可以选取一些介绍名人读书、阅读方法、藏书之道的图书,有效地指导大众选书、用书、藏书,紧跟时代热点, 兼顾各类人群,引领各行各业、不同人群的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和效率,提升阅读修养,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四、参与阅读活动,助推阅读质量

上面已经提到,高校不仅承担着教育、科研等任务,还要努力参与社会实践,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肩负起更多的文化责任,引领时代进步。地方高校在以我为主积极组织各类阅读活动,助推书香社会建设之余,还应该在充分考虑地区和民众特质的前提下,主动融入到地方组织的相关阅读活动中,配合当地全民阅读活动有序开展,如全民读书节、 文化广场、读书沙龙、媒体宣传、图书推广等,使相关活动能在广大师生的参与下,达到专业性和大众性的有机结合, 调动社会群体和民众的阅读热情,将他们吸引到阅读相关活动中来,由被动参与到主动提倡,提高阅读水平,提升活动文化含量,助推全民阅读活动效果,对地方书香社会的建设起到辅助作用。[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认为,一个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依赖“双翼”,一翼是物质的、经济的,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另一翼则是精神的、文化的,这方面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6]的确,建设“书香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高校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引领全民阅读这一重要角色,结合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实现国民阅读品质的提升和书香社会建设的全面实现。

摘要: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路径。政府工作报告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可见全民阅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地方高校作为本地区智力中心,应该将校园阅读与社会阅读相结合,通过建设书香校园、分享馆藏资源、开办阅读讲座、参与阅读活动,积极参与到当地的全民阅读活动中,服务地方书香社会建设。

丝路文化书香社会征文 篇5

小时候,我十分厌书,往往是被爸爸拎过来抽几屁股后才肯看书,为此,爸妈颇为头疼。后来,爸妈干脆“放任自由”,不再苦逼着我读书,而是自顾自地把书拿起来看,时常津津有味地看上几个小时。起初,我也忘情地玩起自己的玩具,可时间一长,我便好奇起来:书真的有这么吸引人吗?有一次,妈妈有意地把一本《格林童话》“遗落”在我的床头边。睡觉前,我胡乱翻了几页,看着看着,不禁被童话里的精彩故事吸引住了,忘怀地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半夜了,我竟然没有睡意。

从此以后,我便爱上了看书,每天晚上与父母一起阅读,一看就是几小时,这成了我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有段时间我懒得学习和看书,成天沉浸于游戏之中,也是父母,帮助我走出这一时期,使我走上正轨。如今,我因为爱看书,语文成绩蒸蒸日上,作文曾多次得到老师赞赏,在各项征文比赛中也荣获佳绩。正是在爸妈的熏陶下,正是这家风和家教,才能让我对书的厌倦发展到现在的痴迷。阅读成了我最大的爱好,一天没看书就好像缺少了什么。

书香门第品书香 篇6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泰州人,我最骄傲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城市命名的哲学学派“泰州学派”诞生于我的家乡。“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其“以人为本”的平民哲学,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王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乙亥年,本是“泰州学派”的讲学之地,后来作为祭祀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号称“淮南王氏三贤”的王艮、王栋、王襞的宗祠。

我在修葺一新的北大街漫步徘徊,流连于麻石铺地的街巷,穿行于青砖小瓦的民居,驻足于四合院内幽深的天井,感受着北大街在“泰州学派”“淮南王氏三贤”的启蒙与教诲中所拥有的“羽扇轻摇”的精神特质。

来到王氏宗祠的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其平民化的、典型的明清民居建筑,只见门厅上方镶嵌着汉白玉“王氏宗祠”石额一方,为明朝泰州州守萧景训题写。王氏宗祠的整个建筑,以“三间房、五架梁”为基本单元,主体建筑有门厅、寻乐堂、祖堂、一庵公祠、节孝祠、厨房、耳房。跟北大街上的一些富商大贾、权贵豪门的深宅大院相比,王氏宗祠显得那么的朴素、简单,从其建筑风格中,也可以看出当年泰州学派所倡导的“百姓日用即道”“平常心即道”的民本思想。

一路参观王氏宗祠,我不由得想到了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他的求学经历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励志故事。王艮出身于灶户之家,7岁入私塾,11岁因家贫辍学,成为安丰盐场的一名盐丁。他本来大字不识几个,但后来竟成为开创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他成功的唯一诀窍就是苦读和乐学。19岁以后,他开始自读《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在文化基础极差、居所又处在海滨辟地,且无名师指点的困难条件下,他发愤刻苦自学,“默坐体道”“闭关静思”。他在自家屋后筑一斗室,日夜读书,认真思索,有时眼睛都熬红了,但他仍手不释卷。有一次,王艮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竟跌到河里去了。爬上岸后,路人都很惊讶,他却说:“好几天没有工夫洗澡了,今日下河,一可打打浴,二可清醒一下头脑,乃为乐事。”渐渐地,王艮悟出了做学问的道理:才学才学,才来自学;学问学问,学来自问。

王艮不仅刻苦自学,而且虚心尊师求教。他置书怀中,以路人为师,“逢人质义”。38岁时,他拜王阳明为师。在从学王门期间,他既“反复推难、曲尽端委”,又“不拘泥传注”“因循师说”,坚持独立思考,有疑即问、即辩,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王艮成名后不仅在家乡开门授徒,而且“周流天下”。他除“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沿途聚讲,直抵京师”外,还先后在南京、广德、会稽、泰州等地讲学,并在其乡间(安丰场)授徒。他的学生上至公卿,下至贩夫走卒,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但大多为下层群众,其中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487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次北大街王氏宗祠一游,让我仿佛回到了50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仿佛看到了“淮南王氏三贤”向普通百姓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景。

带着满足和追思,我结束了这次参观,但同时我又深感遗憾,虽然现在王氏宗祠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但是“泰州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王栋的学术思想、历史业绩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扬,不少土生土长的泰州人都不知道王氏宗祠,更何况外地人。如何将“泰州学派”及王氏宗祠的文化及思想向社会传播,如何加强对“泰州学派”的研究,扩大王氏宗祠在国内、国际的影响,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书香社会 篇7

一、衡水地区状况

1. 衡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 城市建设起步较晚, 各类人才匮乏, 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文化底蕴不浓厚。

由于经济不发达, 衡水市书店少、文化场所少, 城市基础文化设施不完善, 投入不足, 难以体现城市文化品味, 农村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2. 衡水市公共图书馆状况。

衡水市图书馆起步较晚, 于1998年开馆, 藏书量近10万册。大多是社会捐赠图书, 报刊阅览室有30多种报纸和400多种期刊供读者阅览[1]。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衡水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 当前, 衡水市公共图书馆面临着与企业相似的境遇, 虽然政府仍在投资, 但资金相对短缺, 无力购置大量资源。 (2) 设备老化, 数字化资源的建设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发展。 (3)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衡水市图书馆由于起步晚, 当地的经济欠发达, 缺乏吸引人才的硬件设施, 造成人才短缺。

3. 衡水市民阅读状况。

笔者调查发现, 衡水市民60%以上不知道衡水市图书馆的具体位置, 更谈不上去图书馆阅读, 而大多数书店以各种考试图书为主。绝大多数市民每年阅读书籍不超过三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极少有人为了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而阅读书籍, 大多为了消遣看一些娱乐杂志、流行小说等。

二、衡水学院图书馆的状况

1. 衡水学院于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作为学校架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衡水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为15500平方米, 设有阅览座位3500多个;现有藏书76万余册, 涵盖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期刊1000余种, 报纸800多份;音像资料10672套;计算机280余台, 可供读者使用的信息点达1000余个;专家研究箱24个。并且衡水学院图书馆有一批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 建立了图书馆工作和服务的自动化与网络化系统。

2. 衡水学院图书馆虽然拥有这些优势, 但是仍然沿袭传统的做法, 至今没有向社会开放, 也没有建立起参考咨询系统, 因此难以发挥高校图书馆为当地书香社会建设服务的作用。

三、利用当地高校图书馆, 建设书香社会

1. 图书馆进行阅读指导服务

衡水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高, 人员配备比例均衡, 文化水平高, 学科专业齐全, 工作经验丰富, 可以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对特殊需求的读者可以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指导服务, 还可以针对读者个人特质与特殊需求, 主动建议适合的阅读素材, 进而提升读者的阅读素养, 有助于读者人格正常发展, 促进读者心理健康。

2. 开展多媒体阅读活动

衡水学院图书馆应开展多媒体阅读, 大幅度开展诸如以传播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为宗旨的讲座, 这些讲座涉及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因此, 学院应主动开展营造“书香学院”, 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的活动, 并通过学生带动家长读书, 形成“书香家庭”。社区应开展征文活动, 通过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演讲, 让民众更乐于阅读并妥善利用图书馆。根据我国城市经济较农村发达, 市民文化素质较农村居民高, 读书意识较农村居民强的特点, 我们认为推进全民读书活动, 应采取由城市带动农村的策略, 先在全国城市中推进全民阅读, 由城市带动农村居民参与阅读活动。在活动中, 可以评选书香家庭、书香社区、书香学校等;可以成立读书俱乐部, 书友会, 读书沙龙, 交流读书心得, 进行读书征文活动;可以建立各种读书协会,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工程、家庭读书、亲子阅读、读书 (报、刊) 知识竞赛活动等, 倡导大众阅读, 体验阅读的快乐, 感受知识的魅力。为了激发人们的读书热情与创作激情, 衡水学院图书馆应对弱势群体开展免费阅读活动, 为希望小学下乡送书, 资助贫困学生, 为住院的读者提供送书、送刊服务, 等等。开展网络阅读、手机多媒体阅读。总之, 和谐社会需要公民素质的极大提高, 公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阅读的普及和书香社会的建设。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全民族参与阅读, 是学习型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四、结语

让阅读成为精彩人生的开始, 培养全民阅读的风气, 引领阅读文化, 在阅读中开启智慧, 营造书香社会, 共享阅读人生, 建设一个读书和爱书的学习型和谐社会, 是高校图书馆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摘要:营造书香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当前中小城市经济欠发达, 公共图书馆起步晚, 缺少资金的情况下, 高校图书馆应肩负起建设书香社会的重任, 走出象牙塔, 走进社会, 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 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书香社会

参考文献

[1]http://www.hstsg.cn/libintro/sjz_info.asp.

[2]白瑞明.高校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J].新西部, 2007, (20) :223.

[3]王立革.市校携手共建书香社会[J].教研探索, 2008, (8) :6.

书香社会 篇8

“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总结表彰山西1 0位“最美读书人”2 0 1 5年9月2 3日, “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总结徑“琅美读书人”报告会在山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高山、山西搭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齐峰出席会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山西省委、山西肖人民政府关于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的战辂部署, 为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和第二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凭造浓厚阅读氛围, 中共山西省委宜传部、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山西省总工会、山西街团委'山西省妇联、山西日报报业笫团、山西出版传媒馆团联合开展了“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作为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召开前夕与阅读相关的一项盛車, 各主办单位高度里视,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罟, 通力合作;承办、协办单位认^落实•全力以赴;全省7 7家报纸出版单位、2 0 0家期刊出版单位全部参与到"书香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中来, 宜传发动、寻访采写、茁点报道扎实进行。经过各报刊出版单位内部遇选后, 1 8 7家报刊出版单位共推荐报送"堪美读书人”3 0 1人。经初评、终评两轮严格评审, 山西省1〇位“最美读书人”锻终揭晓。他们是:魏存庆、张梅霞、杨清吳、郭恒勋、郑宝兰、李®、牛爱科、孟祥瑞、杜德逮、李剑。李高山在总结会上要求, 山西省报刊出版单位要以此次总结表彰会和在山西省举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为契机, 继续深入开展"书吞三晋.文明社会”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 将此项活动打造成山西省一张光彩夺目的文化名片•大力倡导全民阅读, 全力营造全社会索尚学习、热爱阅读、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围•更好肩负起“茁民强省•文化先行"的使命责任, 为"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苗民强崙”贡献力量。tjmmk

书香社会 篇9

关键词:阜新,书香社会,互联网+

近年,国家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惠民政策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这些政策主要解决的是基础设施建设,然而武装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使其成为有知识的新型农民,才是帮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根本。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良好政策,针对目前阜新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的图书资源不足,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观念落后等诸多问题,乡镇居民目前可以利用网络,以互联网+的新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拓宽增加自身文化知识、了解社会动向、学习先进技术。

一、对阜新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第一,政府只着眼于宣传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对其他文化学习重视不够。

从目前阜新的农村文化建设形势看,乡镇政府在宣传农业新知识和培训农业新技术方面,确实很重视。农闲时,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农业技术指导课,农民的听课热情很高。但是,从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来看,除农业知识外,农民还渴望寻求其他方面的文化学习。比如,年轻人感兴趣的计算机技术,中年人感兴趣的孩子的教育培养,老年人感兴趣的历史政治。对于这些需求,政府没有重视,使得农民倚靠自己的各种方式,去寻求学习的渠道。这样,会导致没有正确导向的学习,农民有可能会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误入歧途。

第二,农家书屋数量少,书籍更新换代相对落后,品种单一,尤其缺少传统经典书籍及先进思想的指引。

从阜新的乡镇书屋来看,基本设立在农村文化站。由于建立时间长,除部分农业书籍是近几年的版本以外,其他类型的书籍都是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有很多技术性教材早已被淘汰,而经典的名著几乎没有。这种情况,使得农民不愿意到书屋去阅读,农家书屋成为摆设。

第三,基层文化站大多开展艺术类文体活动,鲜少倡导读书活动,致使农村居民在提升文化修养方面的意识缺失。

近几年,农村基层文化站的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大大丰富了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但是,从举办的形式来看,主要以广场舞、大秧歌为主,极少举办读书活动。由于倡导力度不够,农民没有阅读意识,文化修养很难提高。

第四,农村家庭思想保守,“读书无用”的观念始终存在。

二、以乡村政府为主导,在传统阅读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建立适合阜新农村地区多层次人群的灵活阅读方式

第一,传统阅读方式与互联网+阅读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传统的阅读需要每天拿出一定时间,有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捧着书,逐字逐句去读。这种枯燥耗时的阅读方式对于农民来讲,有很多的局限性。农忙时,每天劳累一天,回家只想好好休息,没有精力再拿起书本。这也是为什么在农户家中可能出现只有电视,而没有一本书的原因。但是,传统阅读更适合思想性强、具有收藏价值的经典书籍的反复阅读,在这种高度吸收的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

互联网+的阅读方式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电脑、手机等工具,在整合好的网上图书馆中,寻找所需要的大量电子书和有声读物,大大缩小全民的阅读鸿沟。并且这种阅读方式不受环境、地点、姿势的限制,方便、灵活的形式,很容易被农民接受。互联网+的阅读方式真正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提供高附加值的阅读服务,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个知识点链接到更多领域,不断增值和丰富农民的文化修养。

第二,研究开展以乡村政府、学校、基层文化站、村部现代化图书屋、个人家庭为阵地的不同阅读方式的实现。

在农村“倡导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首先需要乡镇政府的大力宣传,乡镇政府可以先利用学校和基层文化站这两大阵地,投入资金购买大量种类多样、观点新颖的纸质图书,吸引学生和农户免费阅读。然后,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阅读活动,让阅读者把阅读的感想分享给其他人。对于没有固定时间阅读的农户,可以提供免费的互联网电子阅读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号,让他们利用闲暇时间,灵活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三、根据不同人群,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传输、引导和播散先进文化思想、传统文化精髓,有效引导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来

第一,利用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联动,针对不同人群宣传党的最新思想和方针政策,引导乡镇领导干部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优秀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廉洁奉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乡村教师及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立足本职工作,勇于研究并解决现实困难。

第二,通过开展不同阅读形式,增进人们阅读兴趣,使乡村居民开阔眼界,改变陈旧思想,积极进取,矫正不良及负面宣传的影响。

第三,通过互联网+平台,跨地区、跨行业、跨民族相互文化交融,宣传阜新乡土特色,吸引外来资源投资和创业。

参考文献

[1]王君.最是书香能致远——建立书香社会邹议[J].理论前沿,2015,(3):241-242

[2]陈爱菊.陈涛——关于建设书香社会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10):146-148

书香社会 篇10

1 书香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向

《意见》指出,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 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做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 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 蕴藏着悠久而进步的民族精神。书法之道与做人之道有许多共通之处:“书法重法度, 做人讲规矩;书法讲究行止分明, 起落有致, 做人则要善始善终, 一诺千金;书法讲形重精神, 做人讲礼仪重气节。”清·松年《颐园论画》中提到:“凡善书画者, 未有不品学兼长。”由此可见, 学习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 挖掘书法涵养的民族精神内蕴, 提炼出“带着书香前行”的办学理念, 提出了“培养品德高尚、心智健康、富有书香气息的未来人”的育人目标, 形成“习字立品, 书墨正心”的人文精神和“心正气和, 清刚雅直”的良好风尚, 建构特色“书香”文化体系。营造出人人习书法、品书法、尊书法, 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的文化氛围。书香文化引领学生在读书习字的过程中, 浸染书香味, 进而参悟做人道理、提高审美情趣、历练生活态度。指引师生通过读书习字, 提高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和品德修养, 成为善书、善学、善品、善行之人, 带着书卷气优雅地前行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

2 书香环境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学校着力打造书香环境, 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 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让师生在浓郁的书香氛围里浸染熏陶, 优雅前行。精心设置校园书法角, 摆放笔、墨、纸、砚, 便于师生随时练笔。对教学楼中的墙壁、走廊、楼梯间进行全面规划, 就地取材装点师生书法作品和活动掠影。为拓展师生书法艺术眼界, 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打造了“书香留痕”“石韵墨香”“墨韵思源”主题墙, 分别展示了笔墨纸砚知识、古代书法名家故事、历代书法大家各种书体精品、浓缩的中国书法史, 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书法艺术。打造了“翰墨丹青”“墨香廊”“学生书法习作园地”, 集中展示学生的原创书法作品, 让师生浸润墨香, 体验成功乐趣。为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营造读书氛围, 学校打造了“经典领航”主题楼层、“三味书吧”和“书香亭”。“经典领航”主题楼层以传统的德育启蒙教材《三字经》、精选的唐诗宋词引领学生品读经典;“三味书吧”和“书香亭”, 选取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开放阅读空间, 让孩子们随取随读, 读爱读的书。同时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书香文化核心思想——“一训三风”, 布置于校园显眼处, 便于师生诵于口、记于心, 随时警醒、规范自身行为, 提升精神境界。浓郁的书香文化氛围浸润着整个校园, 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 潜移默化地成就着一个个富有书香气息的孩子。

3 书香课程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质量

《意见》要求,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 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学校立足学校特色, 从书法、文学、礼仪、节日等传统文化中萃取适合小学生的资源, 开发校本教材, 设置书法、经典阅读、传统文化育德等特色书香课程。

书法课程:书法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它不仅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同时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于一体。书法课程的开设既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书法水平, 同时也在书法练习过程中磨练意志, 提高审美情趣, 弘扬民族精神, 是践行“带着书香前行”办学理念的核心校本课程。书法课程依托校本教材形成循序渐进的书法教学序列, 采用每周1节书法课和每天15分钟午间书法练习的长短课模式, 落实“五个一”行动, 即:每生选好一本字帖、每天练习一刻钟、每次练好一个字、每月一篇“习作”、每期一幅“创作”。

经典阅读课程:阅读是学生发展语言基础、培养精神世界、奠定文化基础的重要手段。经典阅读课程每月精选8篇经典古诗词和优秀现代诗歌供学生诵读, 每月推荐一本优秀书籍作为必读书, 同时推荐若干选读书目, 供有余力的学生选读。经典阅读课程通过每周1节阅读指导、交流、汇报课和每周一、三、五15分钟晨诵,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成长为富有书香气息的未来人打好坚实的基础。

传统文化育德课程:是学校贯彻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特色校本课程。以爱国、诚信、责任、友善为基本导向, 精选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经典、传统节日等, 结合学校理念文化、环境文化等潜在课程, 通过每周二、四的15分钟晨诵内化于心, 每周1节育德课感悟体验、交流实践外化于行, 从而培养品德高尚、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公民。

4 书香实践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

《意见》指出, 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为此,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根据儿童发展需求广泛开展社区调查, 绘制学校周边有利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地图。德育处根据社区资源地图, 结合学生年龄特征, 统筹安排有主题、序列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班主任也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 制定活动方案, 自主灵活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结合周边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 组织学生牵手大学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如走进高校、敬老孝亲、写春联、服务社区、家政能力实训、亲近家乡山水、宝贝梦想角色体验、五云山寨素质教育……还定期开展“小小汉字趣多多”“字谜方法研究”“好书伴我读”等探究性小实践, 培养心智健康、品德高尚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上一篇:怎样看图作文下一篇: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