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础

2024-10-10

建设基础(精选12篇)

建设基础 篇1

一、高科技工业园项目简介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高科技工业园, 投资总额16.72亿元;占地13.5公顷, 主要建设15万平方米多层厂房和“孵化器”大楼, 形成与河北工业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项目配套条件:

基础设施配套情况:道路、上下水管网、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该项目可容纳30-50家企业落户, 投资者可以整体开发利用13.5公顷, 也可按行业分成子项进驻。该项目实施后可有效拉动工业园区企业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发展前景广的方向发展, 整体提升工业水平。

二、台湾工业园简介

26.7公顷土地使用权转让, 进行资金、土建、机械设备及无形资产投入。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台湾工业园;投资总额5.4亿元;占地26.7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经营电梯及电梯配件、国标和非国标机械制造业、汽车制造和汽车配件;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以台商为投资主体的台湾工业园形成三大产业, 即:以永大电梯为龙头, 形成与电梯产业相配套的产业;以生产国标、非国标机械制造业产业;直接服务汽车制造业以汽车配件为主的产业。

建设规模:投资规模5.4亿元, 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2亿元。

基础配套条件:道路、上下水管网、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三、天津江南工业园简介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江南工业园,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投资主体的江南工业园, 形成四大产业, 即:新材料、电子、通讯、IT业。投资总额10.8254亿元, 占地54公顷, 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主要生产经营新材料、电子、通讯、IT四类产品。

项目配套条件:道路、上下水管网、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该项目可容纳20-30家企业落户, 投资者可以整体开发利用53.3公顷, 也可按行业分成子项进驻。可最大限度吸引长江以南国内资本, 该项目实施后可有效调整产业结构, 整体提升工业水平。

四、总部经济、电子业及生物制药项目简介

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可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相应增减) , 其中:生产车间面积18万平方米, 仓库面积5万平方米, 办公及研发中心2万平方米。

项目选址:天津市北辰区双街镇汉沟工业区 (暂定名称) ;京津公路以东;京山铁路以西;九园路郎园变电站以北至500米处。建筑面积不低于25万平方米, 建设性质为新建。

项目投资总额:10亿元人民币, 主要用于土地出让金、租金、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及流动资金。

项目配套条件:项目具有较强区位优势, 选址所处区域京山、京九铁路、地铁4号线和京津公路、112国道、环外快速环路穿境而过。公共交通上达天津市中心区、下达外埠各地, 镇内设有汉沟火车站。112国道、京津塘、京福、京沪等高速公路都在镇域附近设有出口, 京津、津围、津保、津榆、京福公路等12条国家级干道在镇周边构筑了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

处于滨海新区京津城际经济带腹地, 国务院批准的全国54个国家级科技园区之一——天津市北辰科技园区座落在镇域内。并有化工设计院、水泥设计院、河北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和天津大学理工学院提供科研及咨询服务。

相距中国首都北京110公里, 天津火车站13公里,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6公里, 天津新港50公里, 全国六大货运编组站之一——南仓铁路货运站3公里。客货运输可通过水、陆、空畅达国内各地和欧亚大陆。项目地附近建有11万伏变电站两座, 能充分满足企业用电需求。项目区的周围的道路、供水、通讯、排水、供电、天然气等配套公用基础设施健全完善。

五、海洋高新区扩展区基础设施建设简介

本项目位于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带的核心区域, 是天津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建成区基础上实施向西拓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规划面积10.32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东至新河干渠, 西至欣滨路 (规划路) , 南至京津唐高速公路, 北至九号路 (规划路) 。计划总投资41100万美元, 建设期4年, 起止时间为2006年~2009年。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前期土地整理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使该区域土地具备“六通一平”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为该区域的土地出让和招商引资打好基础。具体工程内容包括:土地平整、道路建设、绿化以及给排水、供电、通信、供热、供气等。

本项目开发完成后主要用于招商引资、土地出让。项目可供出让的土地面积为593.9万平方米。预计土地出让的时间为2007年~2012年。在此6年内基本把土地出让完毕, 同时完成本项目的投资回收。

六、天津农垦科技产业园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北辰区青光镇南, 104国道东, 红光农场内。开发面积为340亩, 计划总建筑面积24.56万平方米, 其中工业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 工业会所10万平方米, 厂房式孵化器2万平方米, 办公楼10000平方米, 商业和公寓2.76万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6.1亿元人民币, 资金由合作方投入进行园区的主体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园功能定位:结合天津市及北辰区产业结构规划, 以引进高科技含量、高贡献率、高附加值、高就业率、低污染、低耗能、低隐患为标准, 以汽车配件、机械电子行业为发展目标, 培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群。

建设基础 篇2

2010年10月7日晚,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我们10个人走到了一起,担起了大一班委这个担子,从此开启了长达一年的漫长征程!首先,我谨代表全体班委感谢所有同学的信任和广泛支持,班委每一个成员将会以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来回馈你们当初神圣的每一票!

对于大一班委,我们的工作路线和指导思想是:订立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要有足够的执行力来保证被下一届班委沿用);举办各类活动(这些活动要在娱乐的同时起到加强交流、提供展示机会、提高组织和应变能力的作用);模范带头(无论参加各类组织、活动,还是学习、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班委都要走在前列,当其他人不会或不敢尝试时,班委成员要带头去做);以身作则(正所谓不克己无以奉公,班委成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带头遵守各项考核制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氛围(从各类竞选到班费管理、助学金奖学金评定等,班委弘扬明主、工作透明的作风必须持续下去);让班级更有地位,班上同学更有尊严(要在各类活动比赛中拿名次同时要为班级成员争取更多的展示机会,以便提高自信心);永葆一颗谦卑随和的心(班委所有成员要不骄不躁,对于班上同学指出的问题要及时改正,不断的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以便更得民心更加优秀);细密分工,各事其责,同时也要心怀大局(各个班委有不同的职责首先必须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同时要注重班委之间的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谋大局)。

以上八点是我对大一班委工作的基本定位,简单的说就是要定制度,使得一切工作有一个标准和依据,同时要抓住大一空闲时间多活动多的机遇,提供尽可能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熟悉彼此加强交流,提高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大学生的本职工作,那就是学习。回首走过的半年时间,班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制度已基本完善,活动也举办的多,参与度还可以,但是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考试仍有少数人挂科,平时通知漏人,班委也有人不能以身作则带好头遵守考核制度等。喜忧参半,成绩让我们更加的自信,动力更足;但是不足的地方也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从没有炫耀的资本和骄傲的底气,因为我们还在路上!剩下的几个月,我们会加强班委考核,更加的严以律己做好表率。

作为班长,我对大一班委有这样的期待,也许我们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因为总有那么几个人会从骨子里不服你,但我们至少要保证80%的人时认可你的。也许我们没那么优秀,但是我们会尽力让所有人看到我们时刻在为班上的事而奔波操劳,一直在努力向优秀靠近,那么这也就够了!另外,当一届班委,如果我们能留下两样值得尊重和怀念东西,那也是我们倍感欣慰的,一样是在物质层面的,比如简报或者各项制度;一样是在意识层面的,比如我们工作的态度和作风。只要有那么一些人心中认为,当初他们投票选出的班委确实为他们做了一些事,而且有一两件东西可以让他们引以为傲,那么对班委每一个成员来说无论辛苦与否,我想都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如今的我们已经熟悉手中的工作,在摸索中总结经验,在摔倒后爬起,我们坚信班委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化作品味成功时的喜悦和感动之泪,那时的我们一定会相拥,细细回首一起走过的光辉岁月。

班委成员风采及分工

他们是班委竞选中的优胜者,他们是学生工作中的先行者,然而他们却与所有人一样需要刻苦学习,他们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他们也有自己的娱乐和个性生活,让我们看看这些人的个人风采吧!

刘美洲,男,来自襄樊,现任公管班班长,同时也是院学生会秘书处的一名干事。出生于8、9之交的他有着复杂的性格。工作勤勤恳恳,生活大大咧咧,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脚踏实地做事做人,愿意为心中的梦想不懈的追求,另外个人能够以一颗谦卑的心来面对所有人,责任感较强,全局观把握较好。分管工作:主要负责大局掌控,协调班委工作,主持召开班委会,组织简报编辑等。人生格言:没有伞的孩子要学会努力奔跑!

余婷婷,女,来自湖北十堰,现任公管班团支书,是团支部的主要领导着,也是院学生会体育部干事。90后的她性格好强,办事干练果断,口才极好,文笔也很不错,为人正直,口碑很好。主要负责班级党团事务如“推优入党”团会等等,同时负责班级思想政治建设,人生格言:

刘婷婷,女,来自古城随州。现任学习委员,也是时政社的成员。性格开朗,思想成熟,多才多艺,极富古典气息,文学功底很好,学习努力,办事负责,有上进心。主要分管学习方面的工作,如领导学习小组推进“读书工程”等,另外负责班级纪检工作,如负责量化考核等。人生格言:

安宁,女,随州人,现任组织委员,团支部领导者之一,也是“社团联”一名干事。性格外向,为人处事幽默风趣,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口才不错,份内的工作做的很好。主管班会,同时配合团支书协调团组织生活会。人生格言:

陈佳,女,恩师土家族人,现任生活委员。性格豪爽,气度非凡,是班委里的“男子汉”,办事效率高,处事公正,勤勤恳恳。主管卫生包干区、班费管理、贫困生资助等,同时协作并监督女生委员召开寝室长会议。人生格言:

余康,男,孝感人,现任文艺委员,校“青协”成员之一。性格温和,心思细腻,很有主见,原则性强。个人多才多艺,尤其歌喉很好;办事积极果断,责任感强,效率也高。主管班级文艺工作,负责各类活动的节目动员和彩排,对口学生会文艺部。人生格言:生前何必贪睡,死后自必长眠!

鲁天航,男,荆州江陵人,现任宣传委员,也是校学生会体育部干事,性格率真,爱好广泛,个人形象很好;用心做事时效率很高。主管班级对外宣传,信息收集整理,负责班级博客、QQ群管理,同时负责领导宣传小组撰写通讯稿、绘制宣传板、拍照录像等。人生格言:

杨俊,女,湖北枣阳人,现任体育委员,是ERP协会培训部成员,也是吉他协会、未来职业联盟成员。性格外向,开朗活泼,机灵可爱,她是当之无愧的班委开心果。工作积极热情,踏实负责,效率很高。日常工作主要分管早操及各项体育赛事的报名动员、登记、通知等。人生格言:

孙婵,女,黄梅人,现任女生委员,也是校“青协”成员之一。91年出生的她,性格好强,敢于争取,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个性独立,处事果断,同时善为同学排忧解难。主管寝室长会议和女生块各项工作,配合生活部检查卫生等。人生格言:

程阳,女,来自古城襄阳,现任心理委员,财管辩论队优秀答辩手,院生活部干事。性格开朗,做事细心负责,学习认真刻苦,工作积极性很高,是班委里的“乖乖女”,分管“心理访谈”及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人生格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形形色色的考核制度

“苟欲奉公行事,扬正义传公平之念,必先立法”,公管类Q1041班班委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考核制度,具体包括:班规,班委考核、寝室长考核、班级量化考核。

1、班规:班规在班级各项制度中类似于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宪法,规定了班委的基本职责义务和班委的一些基本轮班制度,也规定了班级同学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本班班规制定于10年10月份,由各寝室提供建议,班委负责起草,班长团支书定稿,班级内部传阅修订。

2、班委考核:为更好的履行职责,打造责任性班委,由班长结合本班班委分

工实际制定了班委考核条例。班委考核条例区别于量化考核,班委成员考核实行双向核分,即量化考核、班委考核同时核分。班委考核由班长负责,考核成绩将作为“评优干”重要指标之一,欢迎全班同学监督。

3、寝室长考核制度:为加强班委同各寝室联系,及时通知,收集信息,由女生委员带头制定——制度,寝室长必须真正起到回带作用,负责起来,考核成绩靠前的将有相应的加分制度,完全失职 的寝室长将取消加综测机会。

4、班级量化考核:此制度是针对班级大部分同学制定的,为便于班级管理,鼓励优秀,惩戒不良行为。制度从班规中分化出来,考核成绩将作为评“助学金”,评“积极分子”,评“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量化考核由学习委员负责,按月公布。

班级建设中的会议及轮班制度

1、班委会:作为班委的日常例会,班委在班级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承担各项工作的讨论及安排表决等,定于单周二晚7点,在三清园二楼召开,班长团支书主持。班委得诚欢迎广大同学前往旁听。近距离能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2、寝室长会议:为传达班委会精神,手机同学们的工作建议,本版寝室长例会定于单周二8点,三清园二楼。由女生委员主持,生活委员记录、监督。各寝室长应准时到会,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寝室长因事不能到的,应委托寝室其他成员代开。

3、班会:根据院系规定,大一各班每周举行主题班会一次,本班班会举行时间为晚点名7:30之后,地点J1—507。只要未另行通知,班会就不取消不推迟。纪检部考核严格,广大同学时间观念要强,不迟到早退,更不能无故未到。因事不能准时到的要提前请假,班长、组织委员不受理7:00以后的代请假条。请假条需辅导员签字,情人代请的需个辅导员电话联系,相信后方可代请。班委会由组织委员负总责。每周四交策划,周一交上周班会记录。

4、团组织生活会:简称团会,是团支部每月举办的展示会。一般为第四周周四下午。由学生会组织部定主题,各班团支书负责策划总结及全程监督。团徽是团支部重要的活动,比班会规格更高,全体同学除准时到场外,还应积极参加活动,展示个人才艺,整争做班级主人公。团会由团长书带领团支部成员负总责。

5、院办签到制度:签到制是本院的特色制度之一,有课的每一天,班委成员都需轮换到院办502签到,具体时间为9:50—10:10,签到班委将带签到本到院办记录要通知的事情,领取各类资料表,同时上交各类文件。签到顺序:单周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组织委委、生活委员生,双周文艺委员、宣传委员、体育委员、女生委员、心理委员。同学们因有事不能亲自到院办处理事情的,可委托当天签到班委完成。

6、心里访谈制度:为加强班委与同学之间的角交流,更近一步的了解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想法和建议,特由心理委员与班长主导制定心理访谈制度:班委成员每两天需轮换对班级非班委成员心理访谈,内容宽泛,形式多样(具体细则见访谈本)。访谈顺序为:程阳、孙婵、刘美洲、余婷婷、刘婷婷、安宁、陈佳、余康、鲁天航、杨俊。

建设安全文化夯实安全基础 篇3

确保运输安全,是建设和谐铁路的基本要求和艰巨任务。长期以来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在思想教育、基础管理,现场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寻求一种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具备多重管理功能,又能凝聚人心的载体来推进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建设正是北京铁路局推进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创新和实践。

中国铁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登世界铁路建设水平的制高点。这种超越常规的发展带来了管理体制的扁平化,带来了路局对站段的直接管理而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异地班组的自为能力,现场作业的控制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还远没有跟上这一变化了的形势。路局直管站段后,相对来说,站段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的整合较为容易,而安全文化理念的融合却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好的。因此要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对重组站段的原有文化进行整合,用新的文化理念统一站段职工的思想。

经过几次调整,我局站段布局“点多、线长”的特征越发突出。在这种形势下,文化管理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安全生产提高到“文化管理”的层次,通过安全理念的培育、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管理手段的完备,更有效地保证和推动铁路运输安全。

安全文化建设为党政工团共同抓安全措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围绕安全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作用展示作为,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献计献策,施展才干,也能够有效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安全生产中建功立业。

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含义有二:一是要保证人的安全,二是要靠人保证安全。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一要真正确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二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将安全理念宣传渗透到全员的思想中;三要运用文化的影响力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安全文化在推进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实效。

要将安全文化理念融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安全文化理念规章制度的执行要紧紧依靠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各级干部要加强对落实制度情况的检查监督,使广大职工按照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贯彻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要使自觉执行制度成为良好习惯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近年来,我们引进了许多新设备,改造了许多生产工艺 同时也给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新设备、新工艺的效能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一是强化人机互补,通过人对设备的科学、准确,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把人的智慧与设备的效能结合起来;二是强化人机制约在作业过程中,把人与设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达到堵塞漏洞、确保安全的目的;三是强化人机和谐,要求操作人员充分掌握设备性能,了解设备状况,熟悉设备的使用环境,根据工作要求有效驾驭设备,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要注重职工思想道德和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教育职工把安全生产上升到法治的高度来认识。要注重职工技术业务素质的提升、针对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探索职工教育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重点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锻炼,下力量提高职工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能力。

要不断改善站区、段区职工生产生活设施,展现安全文化建设的视觉效果。各级干部要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不断密切干群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氛围。要为职工创造学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进步。要发挥宣传工作的优势,大力营造“遵章守纪,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安全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和最终目的,是用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来推进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保证安全稳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站段领导要切实发挥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带头引路作用,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还要激发职工群众的热情,挖掘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努力把安全文化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借鉴和提炼培育的过程。路局和路局党委在提出总体要求的基础上,要加强面上的指导,提倡各单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反对照搬照抄努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各站段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研究确定适合本站段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努力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纵论台湾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篇4

从事科技研究,必须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如文献资料、图书馆、研究室、实验室、标本室、各种仪器及检测设备、生化试剂、实验动物、计量基准等等作为支撑,它们不仅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物质保障,也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源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所需实验设施也愈加先进、昂贵和大型化,如高速计算机、电脑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电子显微镜、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设备、粒子加速器、核反应堆、辐射装置、天文望远镜、遥感接收站、授时中心,甚至探空火箭、航测飞机、实验卫星、远洋科考船、外太空探测器等。这些装备不是某一研究机构或大学能够独立承担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投资建造,然后作为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供全社会各界共同使用。这在大陆称之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或“科技能力建设”,台湾则习称为“科技环境建构”,属于“科技服务”类别。如果没有这些,就谈不上追赶世界尖端科技水平,更不要说与西方发达国家竞争和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流的科学研究离不开一流的科学仪器和实验室设备。台湾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技管理者深明这个道理。早在1959年5月“长科会”(连同“国科会”和后来新改组成立的台湾“科技部”,本文以下统称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当天,台湾科技前辈们便着手制定《科学专款运用办法》,其中明确规定,该专款的第一项用途就是充实科学研究设备,包括仪器、图书和实验室建设,以使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人员,在其研究工作上获得必要的资助。此项补助对象初期仅限于公立大学、独立学院及研究院所。申请补助者需要满足两项条件:1.须从事基础科学的基本研究;2.必须有翔实的研究计划。

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最初成立的4年内(1959—1962年),尽管当时人们生活艰苦,到处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处处缺钱紧张,仍咬牙将有限的经费中70%多用于为台湾中研院、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成功大学、中兴大学、台湾省农业试验所、林业试验所、地质调查所等14家研究机构添置实验研究设备。

按照规定,项目审查程序须先经两位专门委员初审并提该专门委员会议通过,再送执行委员会议讨论,经逐项讨论通过后,函送“美援安全分署”会同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美援运用委员会”核定,予以补助。由于补助研究设备事属初创,而经费有限,其他未能补助的公私立大专院校及一般学术研究机构,纷纷要求纳入补助范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为顺应各方舆情并兼顾科学发展研究实际需要,1963年将该项美援经费增加为40万美元及新台币2500万元。此后补助范围逐渐扩大。

成立科学研究中心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为配合台湾建设需要,集中人力财力,推动计划目标,自1966年起,以专题研究计划方式,鼓励各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进行短期、中期的科学研究,以及以校际科学研究或以跨学科整合研究方式,扩大研究领域,强化研究效果。所需科研经费,如人事费、图书费、仪器设备费、材料消耗费等,均可依该计划实际需要列具清单申请,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后利用“科发基金”予以补助。此外,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还逐渐建立起一套审核机制,除在执行期间对其工作进度进行追踪管制外,并做定期实地查证辅导;当计划执行完成后,尚须进行研究成果评估,以检讨该项计划在学术研究上的效益。

这一时期,由于岛内大学及研究机构设施简陋,水平很低、待遇又差,能够提供的研究职位也极少,许多台湾毕业后的年轻人纷纷赴海外留学进修,学成之后大多久留不归,形成极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因此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1964年决定与行政管理部门下属“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商洽,请其从“中美经济社会发展基金”中分4年拨出1亿元新台币,另由科技主管部门配合2500万元新台币,以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成功大学、新竹交通大学、中兴大学及台湾中研院和台湾省农业试验所等作为主办机构或合办机构,设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工程5个研究中心(后改名为“科学研究推动中心”)。后又与农业主管部门共同设立农业研究中心。各研究中心均设有审议委员会,负责预算分配、研究计划审查、推荐赴海外进修人员、遴选研究人员、策划研究目标与研究培训等,科技主管部门给予经费上的重点支持,集中力量充实研究仪器和设备,用来协助改善岛内基础研究环境,培育高级科研人才,以相关学门进行校际合作方式推动高深学术研究,以满足台湾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

此后,无论是1968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计划”(1969—1980年),还是1979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方案”,或是1986年制定的“科技发展长程计划”(1986—1995年),甚或重新修改的“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长程计划”(1992—2002年),都反复强调要改善岛内基础研究环境,并设立资料中心、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研究中心、贵重仪器中心等。1998年,台当局正式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规,以法规的形式对科研条件建设、开放共享以及自主研发等环节加以确定,并明确规定科研条件建设是台当局财政投入的重要方向之一。

打造世界级的重点实验室

实验设施水平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开展创新科技研发的重要条件保障。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台湾基础科研已达到不错的水平,科研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基本研究设施完备,培养的科技人才数量逐年增多,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在逐年向世界前列迈进。但此时遇到一个问题,即此时发达国家科技前沿已经深入到基本物质粒子、生物基因、外太空探索等领域,台湾要不要跟进?

由于当代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科技竞争主要表现在若干前沿领域的突破能力上,因而离不开昂贵费钱的大型实验装置,如超精密大型实验室、粒子加速器、太空望远镜、远洋科考船、深海探测器、激光核聚变装置,甚至火箭、卫星的辅助与支撑。这类试验装置既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必备手段,其自身也是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象征,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综合科技实力的体现。

当时大陆已经开工或正在计划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中科院北京天文台2.16米光学望远镜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人造卫星也已发展到第二代,对外科技合作规模越来越大,在国际科技论坛拥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

台当局唯恐被大陆远远甩在后面,经过长时间反复争论和思考,台当局高层终于达成共识:尽管建造花费巨大,但这一时期台湾经济快速起飞,特别是电子消费类产品出口大增,使台当局有能力承担;待其建成后,不仅可获得与少数发达国家处在同一相似研究能力的地位,具备在科技前沿领域平起平坐的资格,而且有可能成为带动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发展的牵引力量,同时为全社会提供公共创新科技研发实验平台,共同开展尖端或前沿科技研发,达到研究资源共享,不仅可推动一些特殊的科技任务或长期发展的科技计划,也可藉由这类实验装置,作为凝聚精干科研群体、吸引海外优秀学者回归和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基地,以及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对当时在国际上深感被抛弃的台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大型科研装置是大量高科技的集成,在装置的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往往需要发展新技术或把已有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很有可能成为产生未来高新技术的源泉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

自1997年以来,台当局连续3个四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1997—2000年、2001—2004年、2005—2008年)以及“科技化推动方案”、“挑战2008─台湾发展重点计划”等,强调要推动尖端科学研究,建立世界级学术环境,相继启动了同步辐射研究中心、太空计划室筹备处、次微米元件实验室(1993年更名为毫微米元件实验室)、实验动物繁殖及研究中心、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高速电脑中心和芯片设计制作中心7个所谓“国家实验室”(本文以下统称重点科技实验室)大型建设项目。

到90年代末,这七大重点科技实验室建设项目基本都已完成。特别是1999年11月,由岛内科技人员参与设计、制造和测试的第一颗低轨道科学实验卫星“中华卫星1号”成功发射升空,似乎对外显示了台湾尖端科技水平已迈入世界前列,但其实对台湾未来发展影响更大的却是毫微米元件实验室、芯片设计制作中心、高速电脑中心这类更贴近民生的研发实验设施,当时台湾高科技产业正在积极研发半导体晶圆制造、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微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装置、电子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大学和科研部门也以此作为研发重点,但此类研发投资很大,实验设备成本昂贵,一般企业或大学、研究所根本无力独自承担,台当局所建实验设施正好为他们解决了急迫难题,令全台湾微电子领域的所有专家学者、企业研发人员可以共享这些研究设施,共同研发先进半导体制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并藉由对各大专院校硕、博士研究生的培训,培育学术界及产业界所需的微电子技术尖端人才,使他们一出校门即可加入生产行列,提升台湾微电子和电脑领域的科技水准,增加岛内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

成立“国研院”

由于这些重点实验室完全由台当局投资建设和出资运营,其研究人员初期皆隶属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所谓“公务员”体系,每年资金投入巨大,收益却并不高。2000年,台当局考虑如何让这些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率,决定借鉴工研院的成功经验,改革管理制度,采用“财团法人”的经营模式,将这些研究机构全部推向社会,让它们自负盈亏,鼓励营利创收。

同年5月,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拟订《财团法人“国家实验研究院”设置条例》,2002年6月获立法机构审议通过。从2003年1月起,纳米实验室、动物实验及繁殖中心、地震工程中心、太空计划室筹备处、高速电脑中心等正式改制为“国家实验研究院”(本文以下称“国研院”)。2005年1月,原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所属精密仪器发展中心与科学技术资料中心也并入“国研院”。后又相继设立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台风洪水研究中心、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生医科技与产品研发中心筹备处等。“国研院”院本部目前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二段106号3楼。

“国研院”下属各重点实验室有别于台湾高校和科研院所内的普通实验室,而是拥有非常昂贵的各种进口科研仪器、设备和一大批高素质科研人员,符合国际水准、具高质量及特殊功能、可以共同使用的大型公共实验研究设施,主要从事一般大学、研究所或企业无力开展的世界尖端或前沿科技领域,以及与岛内民生有关的重点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台湾全社会提供一个公共研发平台,以达到研究资源共享。通过这类重点实验室,可有效推动台当局一些特殊的尖端科技任务或高科技长期发展计划,许多靠岛内个别研究机构或企业科研人员无法解决的高深课题,也可藉由这类实验室,集合岛内众多相关领域的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寻求研究突破。

此外,这些实验室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重视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新型管理体制,从发展初期就坚持规范的学术委员会制度、实验室主任公开聘任制度、开放研究课题制度、定期评估制度等,实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和运行开放,可通过承接岛内企业委托的研究和实验分析课题任务,从事某项产品系统设计、制作与测试,以及提供科技信息及技术交流与和人员教育培训服务,获得一定的盈利收入,并为台湾社会各界培育所需的专业科技人才,引导新技术产品开发,为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铺路搭桥,力争取得突破性创新研究成果,引领台湾科技的未来。

设立大学学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

除科技主管部门外,台湾经济、农业、教育、通讯、交通、环保、能源等主管部门也都根据台当局的总体施政方针,根据自身特点,对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提出了明确部署,同时制定一系列专项研究计划予以重点支持,藉由建设高品质、高效能、具特殊功能和共同使用的大型公共研究设施,推动岛内科技研发的整体进步。

例如在台当局的鼓励下,目前几乎所有台湾高校的院、系都设有按学科建立的研究机构,既从事教学,培养研究生,也承接课题,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不惜投入巨资,在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内投资设立所谓“国家级研究中心”,如在台湾大学校内设立的“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学研究中心”,在新竹清华大学校内设立的“理论科学研究中心”等。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也积极推动岛内企业在台设立研发中心,鼓励这些企业朝技术创新研发方向发展,同时鼓励跨国企业在台设立区域研发据点,蓄积岛内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从2003年起,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专门设立“环境建构科专计划”,目标是建立产业创新研发所需的研究环境,包括研发先进制程技术的核心实验室、检测与与认证所需实验设施装备、试量产工厂等,以促进前瞻技术及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并培育及时进入策略性新领域所需的基础能力。

台湾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项目类别

在2002年前,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拟定总体科技研发计划和分配科研资金时,除“国家型科技计划”(本文以下称重大科技计划)外,一般将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内容放在“科技发展配合措施”项下的“共同研究设施”、“科技资讯与交流”(前两项统称“环境建构”)、“智慧财产权”和“标准与计量科技”计划类别中。

从2003年起,考虑到不同产业领域对某项技术皆有共同的关注,须集合跨领域专家从事共同研究,以激发创新研究、技术发展及问题解决,而过去各领域规划时所遭遇的问题,如发展电脑软件、资讯服务或E化等,往往缺乏明确的发展共识,难以让资源聚焦,形成整体产业发展的重点或形成产业聚落,因此必须发展跨不同产业领域的所谓“共通性技术”及“环境建构”,因此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将这两项单独列出,并将“共通性技术”、“重大科技计划”及“环境建构”计划并称为“整合型应用研究”计划,均由多个主管部门共同合作推动。

“共通性技术”通常包括科技管理、技术辅导、标准实验、精密仪器、劳动安全、资讯与服务、科学产业园区等计划内容,均属于科研基础条件建设范畴。例如台湾“智慧财产局”(以下称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牵头推动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计划”,其中包括“中草药专利资料及植物研究资料整备项目”、“生物技术与医药化学专利资料整备项目”、“生物技术与医药化学专利资料库及中草药资料库管理、应用系统建置项目”和“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相关研究项目”4个分项计划。

台当局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其目的系因应台湾重大社会经济及民生问题的需要,整合上、中、下游研发资源,其中包含大量建立专门领域工业实验室、检测仪器、科研设备、数据库、技术共享平台等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方面的内容。而“环境建构”计划主要目的则是建立并孕育养成可多方面应用的核心实验室、检测设备与制程设施、试量产工厂等,作为支持创新前瞻及关键技术计划的基础。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主管部门《2013年科技专案执行年报》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确立科技创新战略,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更加重视科研条件建设,制定新的“台湾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时将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科学仪器设备、实验基地、科学数据及文献、自然科技资源、计量及标准等科技平台建设,以及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研究开发。

在科研计划管理体系方面也做了重大调整和修改,不再细分“共通性技术”、“环境建构”等,而是将其统一合并为“科技服务”类计划,即以服务科技发展与科学研究社群为目的,建设良好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环境,支持科技发展所需的各项基本服务。

在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主导实施的各种“科专计划”(全称为“科技研究发展专案计划”,其意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的“专题研究计划”相同)中,有一类为“环境构建法人科专计划”。它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台当局《科学技术发展方案》的实施,协助岛内由台当局各主管部门设立或管理的法人研究机构,如工研院、资策会、中国纺织工业研究中心、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等,2005年再增加生物技术开发中心、船舶暨海洋产业研发中心。从2007年开始,台湾车辆研究测试中心、中华经济研究院、中华电脑中心、核能研究所、中山科学研究院、农业科技研究院等完善研发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或维护产业长期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研发或检测与认证的设施、实验室与试量产工厂,其成果产出主要反映在专利申请、专利获得、专利应用、技术暨专利转让及委托研究及工业服务等方面,目标是推动关键性与共通性产业技术研发,并将其研发能力与成果转移扩散至企业,提升台湾产业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强化产业竞争力,促进技术发展及升级。

1、班组基础建设 篇5

1、班组基础建设

1.1岗位及人员设臵(2分)1.1.1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的要求,设立班组,配齐班组人员。

评分标准:班组设臵不符合规定,扣1分;相应岗位人员配备不齐全,扣0.2分/人。

实施说明:按照浙电人资[2009]1113号文《关于加强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班组建设的若干意见》执行。

支撑资料:班组岗位人员分布明细;要有文件浙电人资[2009]1113号。1.1.2班组岗位设臵合理,职责明确,班委会分工清晰。

评分标准:岗位设臵不合理,扣0.2分/岗;岗位职责不明确,扣0.2分/岗;班委会分工不清晰,扣0.5。

实施说明:要求班组成立班委会,班组长、工会小组长、安全员及若干管理人员组成,不少于三人,班委成员分工由单位或班组自行设定,书面体现,备好活动资料。

支撑资料:书面成立班委会,明确班委会分工,备好活动资料;建立班组岗位设臵、职责分工书面资料。

1.2工作过程管理(6分)1.2.1 对应于本班组基本职责的每项工作,班组均应建立量化、可检查的目标值。班组应积极保障所承担的各项生产(工作)指标(任务)的实现。评分标准:未建立量化、可检查的目标值,扣0.1分/项。

实施说明:班组指标量化可以班组与各单位责任书中指标量化为主,需尽

可能覆盖班组基本职责。

支撑资料:班组基本职责量化的目标值形成书面材料。

1.2.2 班组应按照主管单位(部门)下达的、月度工作计划,制定本班组月度工作实施计划,并按、月度检查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对未按计划完成的工作应有分析说明,对发现的问题、相应的改进措施应有跟踪记录。班组应根据自身实际工作需要,将月度工作计划细化为周计划、日计划或每个轮值计划等。

评分标准:未制定月度工作实施计划,扣1分;检查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相应的改进措施未进行跟踪记录,扣0.2分/次.实施说明:班组需制订月度计划,还要进行计划完成总结及分析整改情况。支撑资料: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及完成总结及分析整改情况。1.2.3 班组的工作项目或作业项目,应有相应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卡)等标准化作业文本。标准化作业文本应包含和符合上级有关法规、标准、制度、规范、文件的要求;应明确工作或作业全过程中对人、事、物的要求;应明确工作环节或作业环节中应填写的记录、报告、报表等,实现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追溯。主管单位(部门)要定期组织对标准化作业文本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对班组在执行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标准化作业文本。评分标准:未建立相应标准或作业指导书(卡),扣0.2分/项目;未明确工作或作业全过程中对人、事、物的要求,扣0.1分/项目;未明确填写的记录、报告、报表等,扣0.1分/项目;未定期组织对相关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扣0.5分;实施说明:作业相应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工作按专业要求进行。

支撑资料:按规定要求执行标准化作业。

1.2.4 班组应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文本的规定。作业前逐条对照并确认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作业过程应严格按要求逐条实施,确认无漏项,并按规定填写记录、报告;作业结束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经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验收。评分标准:作业前未逐条对照并确认准备工作项目,扣0.2分/项目;作业过程未严格按要求逐条实施,扣0.2分/次;未按规定填写记录、报告,扣0.2分/次;作业结束未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扣0.2分/次。

支撑资料: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现场工作按照评分标准执行。1.2.5班组每项工作或作业项目均应明确负责人,对工作或作业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对所负责的工作项目或作业项目进行检查,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对问题、原因、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并记录。

评分标准:作业项目未明确负责人,扣1分/项目;未对工作或作业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扣0.5分/项目;对发现问题未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跟踪和记录,扣0.2分/项目。

实施说明:班组在“两票”及工作班前会、班后会等过程记录资料上体现各项管理要求。

支撑资料:完善班前会、班后会资料,“两票”合格率100%。

1.2.6班组应定期对全面工作开展检查、总结,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并对问题、原因、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记录。

评分标准:未定期对工作进行检查、总结,扣0.5分;对存在问题无改进意见、整改措施和相应记录,扣0.1分/次。

实施说明:要求班组至少一个季度作为周期进行全面检查、总结。

支撑资料:月度运行分析,上半年工作总结、全年工作总结;对存在问题提出

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并对问题、原因、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记录。

1.3资料管理(4分)1.3.1班组资料包括管理规范、技术资料台账、综合性记录三种类型。a理规范包括班组应执行的各项管理标准、岗位工作标准、管理制度以及班组内部管理规定,是班组成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管理规范不齐全,扣0.1分/项。b技术资料台账包括班组应执行的用以指导生产作业的各项技术标准、规程、图纸、作业指导书(卡)及原始记录、专业报表等。技术资料台账不齐全,扣0.1分/项。

c综合性记录应有工作日志、安全活动记录、班务记录三种。缺少班组工作日志、安全活动记录、班务记录,扣0.3分/种。

1)工作日志由班长记录班组每天工作开展情况。未按要求记录,扣0.1分/次 2)安全活动记录按相关规定记录安全活动的开展情况。未按要求记录,扣0.1分/次。

3)班务记录主要记录班务会、民主生活会、班组学习培训、思想文化建设等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各项活动可合并记录。未按要求记录,扣0.1分/次。评分标准:未按要求建立管理规范、技术类资料台账、综合性记录,扣1分/类。实施说明:2010年7-12月的各项记录各班组需在相应的记录中体现内容;2011年1月始,要求班组按三本分别记录,各单位完成相应设臵。电子文档亦认可,内容分类需规整,检索便捷。

支撑资料:完善各项管理标准、岗位工作标准、管理制度以及班组内部管理规定;各项技术标准、规程、图纸、作业指导书(卡)及原始记录、专业报表等;班组长工作日志、安全活动记录、班务记录。

1.3.2班组应分类建立资料台账目录并能检索到相应的文本,实现动态维护并保持其有效性。资料台账的管理应尽量使用电子文档,避免重复记录。评分标准:未建立资料目录,扣1分;资料文本检索不方便,扣0.5分;缺少资料文本,扣0.1分;未动态维护版本有效性,扣0.1分。支撑资料:建立资料台账目录并能检索到相应的文本。

1.3.3各类资料台账、记录均应有记录格式、填写规定和管理要求,班组成员对其应清楚和掌握,并有专人管理。各类原始记录、台账、报表,要求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内容真实。

评分标准:未建立资料台帐填写规定和管理要求,扣1分;无专人管理,扣0.2分;资料不完整、数据不准确、内容不真实,扣0.1分/项。

实施说明:班组各类资料台帐、记录的格式和要求,按专业部门要求进行检查。支撑资料:班组各类资料台帐、记录。

1.4信息化管理(3.5分)1.4.1应按照公司信息化工作的相关要求,在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为班组信息化管理创造条件。

评分标准:无班组专业管理信息化平台,扣1分。

实施说明:班组专业管理信息化平台是指生产MIS或营销管理系统等专业管理系统。

支撑资料:MIS和营销管理系统等专业管理系统均在使用

1.4.2应在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班组设备电子档案、人员信息库、班组培训标准及试题库、班组资料管理等功能模块。

评分标准:未建立班组设备电子档案、人员信息库、培训标准及试题库、班组

资料管理等功能模块,扣0.2分/项。

实施说明:部分试题可链接浙江省网络培训中心,地址http:// 支撑资料:作为基础班组不具备在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班组设备电子档案、人员信息库、班组培训标准及试题库、班组资料管理等功能模块的能力。1.4.3加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使班组成员掌握并熟练应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系统,提高班组信息化应用水平。

评分标准:未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扣 1分;抽查班组成员不能熟练应用系统功能,扣0.2分/人。

实施说明:班组需提供本班组成员参加相应管理系统的培训记录和内容,并确保能够熟练掌据。

支撑资料:提供本班组成员参加相应管理系统的培训记录和内容,并确保能够熟练掌据。(制定台账记录班组成员参加相应管理系统培训的记录包括姓名、时间、内容等等)

1.4.4应建立班组建设信息化平台,反映工作动态,加强经验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评分标准:未利用信息化手段反映工作动态,进行经验交流,扣0.5分。实施说明:各单位应在单位网站上建设班组建设专题栏目,以反映工作动态;考评期内要求班组有动态在该栏目上反映。

支撑资料:根据局网站及时报道宣传反映班组工作动态,有考评有记录。

1.5文明管理(4.5分)1.5.1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班组环境建设,统筹协调,改善班组成员工作、学习、生活条件。

评分标准:未明确班组环境建设要求,扣1分;未达到要求,扣0.5分。实施说明:各单位结合所辖班组软硬件设施实际明确班组环境建设要求,确保满足班组开展业务生产、班务活动、学习办公的条件。

支撑资料:班组软硬件设施满足班组开展业务生产、班务活动、学习办公的条件。

1.5.2班组实行定臵管理,班容班貌做到“五净”(门窗、桌椅、资料柜、地面、墙壁干净)、“五齐”(桌椅放臵、资料柜放臵、桌面办公用品摆放、上墙图表悬挂、柜内资料物品摆放整齐)。

评分标准:未实行定臵管理,扣0.3分;班容班貌未做到“五净”、“五齐”,扣0.1分/处。

支撑资料:实行定臵管理,班容班貌符合“五净”、“五齐”。

1.5.3库房物品摆放整齐,保管条件符合要求,标志正确清晰,领用手续齐全。评分标准:库房物品摆放不整齐,扣0.2分;物品标志不正确、不清晰,领用手续不齐全,扣0.1分/件。

支撑资料:库房物品摆放整齐,物品标志正确、清晰,要求有领用手续并且齐全。

1.5.4卫生责任区域和室外生产区环境整洁。生活设施配臵到位、摆放整齐,符合卫生条件。

评分标准:责任区域和生产区环境不整洁、场地不平整,有杂物、杂草、烟头,扣0.1分/处;生活设施配臵不到位、不符合卫生条件,扣0.5分。

支撑资料:责任区域和生产区环境整洁、场地平整,五杂草、烟头。生活设施配臵到位、符合卫生条件。

1.5.5上岗员工着装符合劳动保护的要求,佩带岗位标志。

评分标准:上岗员工着装不符合劳动保护的要求或未佩带岗位标志,扣0.1分/人。

实施说明:班组员工现场作业时着装需符合劳动保护要求,其它时间需佩带岗位标志。

支撑资料:按照要求执行。

1.5.6工作现场做到“四无”(无垃圾、无杂物、无积水、无油污)。评分标准:工作现场未做到“四无”,扣 0.2分/处。支撑资料:按照要求执行。

2、班组安全建设

2.1安全目标及责任制(6分)2.1.1结合班组实际制定可量化考核的安全目标,逐级签订安全承诺书(责任书),提高班组成员安全意识。

评分标准:班组未制定可量化考核的安全目标,扣2分;未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扣0.2分/人。

支撑资料:签订班组与个人的安全责任书;检查班组安全目标是否量化。2.1.2班组全员安规考试合格率应达到100%。评分标准:安规考试合格率未达到 100%,扣1分。支撑资料:建立安规考试台账。

2.1.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有效落实班组长、安全员、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和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评分标准:未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监督控制体系,扣3分;未有效落实班组

长、安全员、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扣0.5分/岗。

支撑资料: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监督控制体系;完善修订补订班组长、安全员、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2.2安全管理(8分)2.2.1作业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相关规程规定。

评分标准:作业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未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相关规程规定,扣0.5分/处。支撑资料:按《安规》规定执行。

2.2.2开展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根据生产组织和作业管理流程,系统辨识和防范作业过程事故风险,落实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相关措施,确保作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评分标准:未开展危险点动态分析和预控工作,未进行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安全预控机制不完备,扣0.2分/项目;缺少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扣0.2分/项。实施说明:班组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可查;按班组职责分工,需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支撑资料:具备危险点动态分析和预控记录;安全风险辨识记录;安全预控机制说明,检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2.2.3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性评价、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安全自查整改工作和安全日活动,落实员工“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要求,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坚持“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

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原则,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员工自我防范能力。

评分标准:未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分析会,扣1分/次;事故原因分析不清、责任划分不明、责任者未受到处罚、未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扣1分/次;未开展安全性评价和自查整改工作,扣1分;未按照要求开展班组安全日活动,扣1分。

支撑资料:具备安全性评价、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安全自查整改工作和安全活动的记录,并按要求记录。

2.2.4加强班组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保障员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健康。

未开展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检查,扣1分;

评分标准:发现影响员工安全健康的隐患,扣0.2分/处。支撑资料:开展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检查。

2.3反违章工作(6分)2.3.1认真执行各种安全规程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以班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杜绝班组人员“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评分标准:未建立班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反违章工作机制,扣2分;发现有“三违”行为,扣2分。

实施说明:班组应能够提供相关制度。

支撑资料:建立反违章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2.3.2建立员工反违章常态机制,开展创无违章班组活动。

评分标准:反违章常态机制不健全,扣1分;未开展创无违章班组相关活动,扣 1分。

实施说明:班组应能够提供相关制度。

支撑资料:建立健全反违章长台机制,开展相关活动并有记录。2.3.3应制定班组反违章工作措施,对反违章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和考核。评分标准:未制定反违章工作措施,扣2分;反违章工作措施不健全,扣1分;对违章行为未进行考核处罚,扣0.5分/次;未对违章情况进行月度总结分析,扣0.5分/次。

支撑资料:反违章计划、落实的措施;开展反违章活动的记录,并提供相关制度;对反违章工作总结分析和考核。

3、班组技能建设 3.1培训管理(4分)3.1.1不断完善培训机制,积极贯彻培训规范,加强现场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员工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未建立培训机制,扣0.5分;机制不完善,扣0.3分;培训方式单一,扣0.2分。

实施说明:班组应能够提供相关的培训制度,培训方式二种及以上。支撑资料:提供培训制度,培训方法二种以上备查。

3.1.2加强班组培训资源建设,完善培训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班组培训教材、课件和书籍,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评分标准:培训设施不完善,扣0.3分;培训教材不充足,扣0.2分。实施说明:班组培训教材包括以下几类:

1、国网班组培训教材已下发至每个班组;

2、各级培训组织下发或培训中发放的培训资料;

3、浙江省网络培训中心,地址http:///

4、其它培训资料。

支撑资料:收集班组培训教材。

3.1.3做好班组培训需求调查,制定满足生产需要和员工发展的培训计划,加强培训效果评估,建立并及时更新培训资料库,将员工培训情况和个人能力评价纳入人员信息库进行管理。未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扣0.2分;

评分标准:未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或计划不能满足需求,扣0.5分;未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扣0.5分;未建立或未及时更新培训资料库,扣0.2分;未将培训情况和个人能力评价纳入人员信息库管理,扣0.3分。

实施说明:需提供班组成员的培训需求调查资料,原则上班组个人能力评价工作包括各单位员工考评、班组员工的专业技能等级、职称和学历等。支撑资料:建立班组成员培训需求调查资料。

3.1.4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创造员工受训机会,做好受训员工的岗位补充支持工作。引导班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培训和业务学习,主动提升岗位工作能力。

评分标准:员工未及时按计划受训,扣0.2分/人。支撑资料:建立班组员工受训档案。

3.1.5应建立开放式的学习系统,发挥职工书屋、电子阅览室的作用,为班组提供必要的图书音像资料;充分发挥网络培训的作用,为班组提供学习交流的渠道和平台。

评分标准:未建立职工书屋或电子阅览室,扣0.5分;未利用网络培训方式,扣0.5分。

实施说明:职工书屋可以是局、各单位、各班组建立的图书馆、书屋(吧)等形式,可以提供班组员工图书借阅服务的平台,班组书屋应做好员工图书借阅记录。以电力新闻网及省公司知识中心等网络知识平台为网络培训方式。支撑资料:建立班组书屋,建立借阅记录;收集网络知识平台的培训方式。

3.2岗位实训(4分)3.2.1应制定班组岗位实训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组岗位实训活动。评分标准:未制定班组实训计划,扣0.5分;未完成实训计划或实训无记录,扣 0.5分。

实施说明:需提供班组成员的实训计划。

支撑资料:班组实训计划及完成情况做到有记录有图片。

3.2.2组织开展师带徒、技术讲课、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计算机仿真模拟培训等活动,提升班组成员岗位技能水平。

评分标准:未开展师带徒、技术讲课,未按规定开展反事故演习、重大应急处臵预案未演练,未开展计算机仿真模拟培训等活动,扣0.2分/项。实施说明:根据班组专业特点,检查应该具备的培训活动。支撑资料:按要求规定执行。

3.2.3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知识竞赛、技术交流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促进员工岗位成才。

评分标准:未参加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知识竞赛、技术交流活动,扣2分。

支撑资料:建立记录。

3.3激励措施(2分)3.3.1建立完善员工技能提升激励机制,创造员工技能提升的良好环境。员工培训成绩应纳入班组内部绩效考核,培训结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评分标准:未建立激励措施,扣1分;培训成绩未纳入绩效考核,扣 0.5分。实施说明:能够提供班组成员技能提升的相关激励制度,并将培训成绩纳入班组进考核。

支撑资料:建立完善员工技能提升激励机制制度,要在班组考核中体现备查。

4班组创新建设

4.1.1大力开展班组“创争”(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着力提高班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班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自主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评分标准:未开展班组“创争”活动,扣2分;“创争”活动无计划、无措施、未实施、未总结,各扣0.2分。

支撑资料:开展“创争”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制定计划、措施、并落实实施,总结。

4.1.2以小型、多样、新颖的班组学习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兴趣,引导员工将学习与岗位创新、岗位成才相结合,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评分标准:学习活动未结合岗位实际,扣1分;工作与学习未有机融合,扣1分。

支撑资料:按要求规定收集资料。

4.2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6分)4.2.1培育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技能,立足岗位创新,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QC 小组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评分标准:未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五小”、QC 小组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各扣0.5分;活动开展无计划、无措施、未实施、未总结,各扣0.2分。

实施说明:班组群众性创新活动以班组QC活动、合理化建议等为主。支撑资料:收集合理化建议,QC活动开展情况。

4.2.2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实现创新创效,为员工参加创新成果的评比和专利成果的申报创造条件。

评分标准:创新成果未推广应用,扣2分;未为员工创新成果的评比和专利申报创造条件,扣1分/项。

实施说明:班组应积极参加相关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并做好记录。支撑资料:安规定执行。

5、班组民主建设

5.1建立班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班组民主管理作用,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调动员工参与企业发展决策的积极性。

评分标准:未建立班组民主管理制度,扣2分。支撑资料:修订完善并执行班组民主管理制度。

5.2积极引导员工参与班组民主管理,不定期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及时征求员工对班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评分标准:未按规定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扣0.5分;未征求员工对班组的工作意见,扣0.5分。

支撑资料:班组民主生活会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征求本班组员工对班组工作的意见,并在民主生活会记录中体现。

5.3实施班务公开,公开绩效考核、奖金分配、评先选优、岗位晋级等情况。评分标准:未实施班务公开,扣3分;缺少公开内容,扣0.5分/项。支撑材料:按照要求执行,具体书面资料讨论决定如何收集。

5.4开展绩效面谈和双向沟通,及时受理班组成员绩效意见反馈,妥善解决绩效考评的矛盾。

评分标准:未开展绩效面谈和沟通,扣0.5分;未受理班员绩效反馈意见,扣 0.5分;未妥善处理绩效考评矛盾,扣1分。

支撑材料:绩效沟通结合民主生活会开展,并在民主生活会中记录。

5.5发挥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民主监督检查作用,做好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评分标准:未按规定开展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扣2分。

支撑材料:班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可结合班前会、“三交三查”等活动开展,并做好记录。

5.6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降本增效等方面开展建言献策活动。

评分标准:未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扣1分。支撑材料:可结合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

6班组思想建设

6.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评分标准:未按规定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扣 2分。

6.2抓好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育企业主人翁意识,牢固树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自觉维护企业形象。评分标准:发生影响企业形象的行为,扣3分。

6.3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党员服务窗口、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和岗位能手等创先争优活动,宣传先进典型,培育进取精神。

评分标准:未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扣1.5分;未开展先进典型宣传教育活动,扣0.5分。

6.4深入细致地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员工队伍稳定,保证班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评分标准:发生员工队伍不稳定现象,扣3分;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出现违反公司信访工作规定行为的,扣2分。

7、班组文化建设

7.1贯彻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体系,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培育符合公司基本价值取向、特色鲜明的员工个人愿景和班组共同愿景,引导员工在推进公司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评分标准:未进行公司基本价值理念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扣1分;无班组共同愿景,扣1分;缺少员工个人愿景,扣0.2分/人。

支撑材料:建立班组及个人愿景档案,记录学习公司基本价值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

7.2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班组文体活动,培养 评分标准:未开展班组文体活动,扣2分。

支撑材料:参加工团等组织和各类活动及班组自身活动,做到有宣传有报道有图片。

7.3加强班组团队建设,构建和谐班组,塑造班组良好形象,提升班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评分标准:存在不团结现象或影响班组整体形象行为,扣1分;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不强,扣1分。

7.4创建“职工小家”、开展互助互济活动,营造班组团结和谐的氛围。评分标准:未开展 “职工小家”建设活动,扣2分;

7.5遵守公司行为准则,规范员工行为,培养员工文明习惯。评分标准:发生违反公司行为准则的现象,扣2分。

8、班组长队伍建设 8.1班组长选用(5分)

8.1.1明确规定班组长选拔、任用的条件,规范班组长选拔程序,提倡竞聘上岗,保证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

评分标准:未规定班组长选拔、任用的条件,扣1分;班组长选拔程序不规范,扣2分。

班组需提供相关规定、制度。

实施说明:班组需提供相关规定、制度。

8.1.2合理规定班组长的责权利,落实并保障班组长待遇,保证职责和权利相互统一,以利于班组长组织开展工作。

评分标准:班组长责权利不落实、不统一,扣2分。

实施说明:班组需能提供明确的班组长责权利内容,并落实到位。

8.1.3对班组长实行动态考核管理,建立班组长的激励机制,落实相应奖惩措施。评分标准:未实施班组长动态考核,扣1分。

实施说明: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班组长的动态考核工作。8.2班组长培养(5分)8.2.1建立班组长的培训制度及培训规划,加强班组长培养,提高班组长综合素质。

评分标准:未建立班组长培训制度及规划,扣1分;未按制度及规划开展培训,扣 0.5分。

实施说明:班组需提供班组长培训制度及规划。

8.2.2根据工作安排和班组长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班组长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

评分标准:未按要求参加班组长技能培训的,扣1分。

8.2.3开展班组长管理能力专项培训,学习绩效、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技巧。

评分标准:未开展班组长管理能力专项培训,扣1分。实施说明:班组需提供本班班组长参加培训的记录

8.2.4组织班组长学习交流班组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开展班组长论坛、活动日、座谈会等交流活动。

评分标准:未开展班组长学习交流活动,扣 1分。

8.2.5重视班组长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加强班组长后备人才储备,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梯次结构。

评分标准:未建立班组长后备人才库,扣1分;人才队伍梯次结构不合理,扣 0.5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篇6

一是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共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40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中西部铁路、农村公路、内河航道、中西部支线机场等项目投资安排,明确资金补助标准,及时下达投资计划,加强协调和监管工作。推出了2014—2015年全面实施的交通重大工程包,共涉及铁路、公路、水路、机场等交通重大工程203项。经有关方面共同努力,2014年全年新开工铁路项目66个,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项目20个,普通国道“瓶颈路段”项目21个,水路项目12个,支线机场项目9个。

二是着力推动铁路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确保铁路投资稳定增长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铁路投融资改革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协商会议制度,召开协商会议、专题会议和联络员碰头会进行工作调度,协调解决工程方案、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重难点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协调将征地平衡方案的审核推后至建设阶段完成,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通过“零条件”受理、加密会议审议、加快审批速度等方式,切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新开工项目审批核准工作。同时,加强对社会投资铁路项目跟进督促,每月监测统计,动态掌握进度情况,加大协调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到2014年底,全面完成了铁路建设投资、项目新开工和投产新线等目标任务。

三是统筹协调北京新机场前期工作。按照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的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牵头负责的北京新机场建设领导小组协调作用,协调部门、地方、企业及军方,解决涉及军事设施迁建、工程建设、综合交通规划、临空经济发展、空域条件保障等重大问题。组织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完善北京新机场噪声影响防治措施,经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4年12月26日,北京新机场正式开工建设。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综合交通网络发展迅速。一方面是规模再上新台阶。到2014年底,总里程达到481万公里(不含民航航线和管道),接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490万公里目标。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46万公里。沿海港口(含长江南京以下港口)2116个,沿海港口(含长江南京以下港口)深水泊位2052个,内河高等级航道1.27万公里。通航的民用运输机场202个。管道输油(气)里程11万公里。共有21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超过2800公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枢纽地位普遍得到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是结构日趋优化。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铁路干线和国家高速公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2014年底,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8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一,高速铁路服务范围覆盖28个省区市,实现网络化运营。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干线机场加快建设,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进一步加快,民航服务人群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不断提升,交通普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与周边国家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客运快速、货运高效的运输系统。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全力做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领域改革各项工作。

一是力争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梳理“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未实施项目、区域规划内交通项目及其他现实需求迫切且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提前做好筹划和安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积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中西部铁路、城际铁路、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内河高等级航道、新建干线机场等新开工重大项目相关工作,继续发挥我委牵头的协调机制作用,指导落实征地拆迁、资金到位、社会稳定等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郑州至万州铁路、石嘴山(蒙宁界)至中宁公路改扩建、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江苏南京以下12.5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

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管好用好政府投资的同时,创新投融资模式,进一步研究细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用好铁路发展基金平台,扩大铁路建设资本金来源。积极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土地立体综合开发,为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创造良好环境。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体系建设 篇7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跃, 传统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显得有些滞后,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依附于理论知识的教学, 学生只看书本死记硬背, 学习方法死板, 知识面太窄,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实验设备数量太少, 造成了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不能独立解决企业的专业技术问题, 创新能力差,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 与实际的专业技术脱节造成的。

二、建立机械基础创新实验的教学体系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除了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外, 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制定相匹配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提高实验老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这几项必不可少。

(一) 开设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项目

机械基础实验室除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基础的实验教学以外,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购置适合于开设创新性实验的设备, 增设了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的实验项目。主要的实验项目有:

1.平面机构设计、拼装及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以机构设计为主线, 购置了一些平面机构创新组合及运动分析实验台, 可以对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进行拼接, 使用传感器装置测定位移、速度和曲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模仿仿真技术。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测试数据及曲线, 可以进行系统评价, 做出设计方案, 提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轴系结构进行创新组合设计实验

按照组合设计法, 可以进行轴系结构的设计分析实验。实验室提供数量很多的零部件, 进行轴系的结构设计。由实验老师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进行装配图的设计。这个实验丰富了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机械系统创新组合和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

机械系统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形式, 不同的装置分别是一个模块, 对这些模块组合, 形成多种传动系统方案。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 亲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 得到实验结果。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软件界面, 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二) 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配套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教材, 全面考虑了实验课的安排, 由浅入深, 与实际应用接轨。实验大纲分为必修和选修, 其中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属于必修, 其他验证型的为选修。实验教材在编写时只给出实验框架, 提出层次不同的实验要求, 让学生自己查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开放网上预约管理系统

实验室精选了一些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向学生公开, 在网上向全体学生公开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要进行网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开放性的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验目的, 准备好仪器和器材, 并配备实验老师进行指导,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要预习相关的技术资料, 准备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 向实验老师提交实验报告。

(四)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对外交流合作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 要给实验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到兄弟学校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相互的技术交流。在双方的交流互动下, 开展合作, 取长补短。针对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与实验所需设备不一致的实际, 由学校提出设备构想, 厂家进行制造, 两家优势互补, 共同开发新的实验设备, 有时也会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厂参加厂家的生产活动,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合作道路。通过多种交流和合作, 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获得了适合教学的设备, 厂方也提高了技术开发水平, 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需要学校与实验室人员共同的配合努力才能实现, 相信随着共同的努力, 实验室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以后在进行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时, 我们还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不断深入:

1.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创新性的实验课题, 与毕业岗位对接。

2.继续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与市场接轨。

3.开发更多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4.应用互联网技术, 让学生在网上进行预习和实验。

5.全面开放实验室, 满足学生开展创新设计的需求。

6.制定学生学分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措施, 学生的成绩考核与创新性的成果挂钩。

参考文献

[1]周济.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3) :1-3.

[2]王文花.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6) :11-13.

加强班组建设 夯实发展基础 篇8

关键词:班组建设,三基工作,员工素质

“三基工作是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 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石油的独特优势。”新时期新阶段“三基”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素质。它是从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基层建设是以党建、班子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建设, 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工作是以质量、计量、标准化、制度、流程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管理, 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基本素质是以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员工素质与能力, 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主要体现, 更加重视了人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

一般企业看高层, 优秀企业看中层, 卓越企业看基层。基层是企业全部工作和竞争力的基础, 是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三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搞好“三基”工作的意义毋庸置疑。要想抓好“三基”工作, 提升基层组织的综合实力, 首先必须抓好班组建设。

班组是企业内部从事经营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 是根据企业内部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作业单位, 是企业机体最基本的细胞, 是企业管理和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它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实施和控制环节, 又是思想政治工作最生动和最活跃的地方;既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前沿, 也是员工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的课堂。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徐卫喜同志指出:“公司各单位要把加强班组建设作为强化三基工作, 夯实管理基础的关键环节, 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 努力提高班组建设整体水平。”新疆油田公司在2012年的劳动竞赛工作会议上确定开展为期三年的“班组建设达标”劳动竞赛活动, 为深入推进新疆油田公司“三基”工作、夯实现代化大油气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说明了班组建设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

一、完善班组建设工作, 规范班组建设内容

作为企业最小的部门———班组, 决定了各项工作需要通过它去落实。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组工作的依据和保障, 也是做好员工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班组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动态管理能力, 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班组建设要以创建“五型班组”即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班组为基础, 以油田公司命名的十个班组为榜样, 通过认真做好班组基础建设、班组组织建设、班组创新建设、班组技能建设、班组思想建设、班组民主建设、班组文化建设等七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实现班组素质优良 (班员技能水平高、一岗多能、团队和谐等) ;班组管理精细 (制度健全、流程清晰、资料齐全准等) ;班组作风过硬 (能完成艰、难、险任务等) ;班组业绩显著 (超额完成任务、成本控制好、实现安全生产等) ;班组精神状态佳 (班员精工、精神饱满、待人热情等) 的目标, 达到班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

二、以人为本, 不断提高班组员工素质

“企业千条线, 班组一针穿”。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调节、监督及生产力三要素的科学结合等, 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和班组员工的活动上。班组生产活动的质量和员工队伍的素质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 要加强班组建设, 就必须把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要采取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 并把考核、使用、评比、奖惩有机结合起来, 为企业培育出高品质、强素质的员工队伍, 以提高班组员工队伍水平, 推动班组建设向高标准发展。

三、抓好班组长队伍建设, 培育班组良好的团队精神

“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班组长担任着兵头将尾的责任, 是基层管理的骨干, 是班组建设的关键环节。班组长是班组的灵魂, 培养和选拔优秀班组长作为班组建设的带头人, 是提高班组建设水平的关键。要培养班组长具备政治品行好、责任心强、能以身作则、敢抓善管、原则性强的思想品质;技术业务水平高、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现场生产作业中的一般技术业务问题的业务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胜任班组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威信;身体健康、接受一定教育程度的自身条件。只有培养和选拔好的优秀班组长, 才能为班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以安全稳定为重点, 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班组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末端, 是杜绝违章操作和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 也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在企业安全生产中, 班组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要以推进SHE体系建设为主线, 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通过“五会”达标、推行“六条禁令”、制定风险消减措施等办法,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 班组建设要把维护员工队伍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于班组建设的考核, 要与安全环保、设备管理、节能减排、队伍建设等考评指标相融合, 不断完善并形成规范化的班组分类建设标准和量化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组考评考核体系, 把班组建设成维护稳定的堡垒, 构建和谐的基石。

建设基础 篇9

1PPP模式概述

1. 1 PPP模式的概念

PPP模式是Public - Private - Partnership的缩写,也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政府根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其支付相应对价。我国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大多数是指狭义PPP模式,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所建立的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括BOT、TOT、DBTO等, 它是一个大的概念范畴,不能与BOT、TOT等特定的项目融资模式并列而论。

1. 2 PPP模式的本质

PPP模式的本质是以项目为载体,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资源合作机制。对于PPP模式本质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 PPP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改革创新,其目的在于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2PPP模式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双方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明确责权利关系; 3PPP模式的运用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与效率,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1.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用PPP模式的意义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PPP模式,使政府部门作为项目合作者与监督者,从而使政府部门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宏观事物的管理之中,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其次,鼓励社会资本、私人部门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能够扩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与发展空间,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PPP模式的投资方式下,政府部门往往以运营补贴等方式为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作为对价支付方式,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支付依据,并将资金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从而能够按照代际公平原则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分配资金投入。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2. 1政府失灵理论

市场调控下的经济运行状态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 公共物品的特殊性等原因会产生市场失灵,因而需要政府这只 “看得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而政府干预经济时,也会因为政府部门的垄断地位、信息不完全、时滞性的客观存在及约束监督机制等原因,出现政府失灵现象。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机构部门与公共预算的不合理扩张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而PPP模式的应用能够使私人部门介入公共物品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政府部门单独提供而出现政府失灵现象。

2. 2委托代理理论

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城市基础设施属于全民所有,而由政府部门代表人民行使资产管理权职能,由于全民财产的庞大性、复杂性与分散性,带来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管理模式,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是公众委托政府部门管理全民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是政府部门委托私人部门共同建设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公私合作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模式下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1将投资主体由一元化改为多元化,减少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 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科学性与公开性; 2通过发挥权力制衡与监督约束机制抑制了政府部门作为非人格化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同时管理制度的存在也会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3有助于在市场化条件下选择更加优质的代理人,进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2. 3项目区分理论

项目区分理论将是否有收费机制即资金流入作为区分条件,将基础设施项目划分为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和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1],并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主体、管理运作模式、资产权益归属等问题。项目区分理论认为: 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由政府部门直接投资建设; 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兼顾公益性和经济性的投资项目,无法完全通过市场化机制进行运作,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进行项目经营维护,如采用PPP模式; 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则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可以在政府的规划与监督之下完全通过市场化机制来进行运作。

2. 4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人们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企业所做的慈善事业,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包括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2]。美国学者戴维斯提出的著名理论 “戴维斯模型”指出,企业的每项产品、活动和服务,不仅应该考虑经济效益,更应该考虑其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其他自然人共同参与解决某些社会问题,促进整个社会条件的改善和进步,进而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带来好处。因此,企业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响应PPP模式,是企业履行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有助于保持企业、环境、社会间的平衡关系。

2. 5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因此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隐瞒自己的真实需求,并可能会出现 “搭便车”行为,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理论相悖。此时,政府的存在会减轻获取人们对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偏好信息的成本,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该理论认为:

( 1) 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决策主体应该是政府部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始投资成本巨大、建设周期较长、配套设施具有系统性等特点,而且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由公共选择理论中对于集体选择即政府选择的分析得知,政府是提供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最恰当主体。可见,虽然通过PPP模式引入私人部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政府的主体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

( 2) 政府决策过程中,可能会做出偏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选择。该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及其决策人员也属于经济人,就会倾向于做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如追求在任期间业绩表现、办公环境、权利最大化等。可见,基础设施服务应慎重实行 “政府垄断经营” “政企合一”等运行体制,避免政府部门一家独大,合理界定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职责范围,视情况实现不同程度的市场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摘要: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是居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发展水平与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是由政府兴建投资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财政资金已难以满足投资需要。引入PPP模式,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能够合理引导社会资本的流向。本文简要介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PPP模式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充满希望 篇10

PPP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关系)的缩写,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设施建设。按照这个广义概念,在建设物流基础设施过程中,让非政府单位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产品与服务,更有利于实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初衷。

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是实现“物畅其流”的前提和保障。而建设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任一方面支持不到位,就会出现建设周期过长、设施功能不足等问题。PPP模式最大优势是可以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缓解建设资金紧张情况。此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虽然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但是在推广实施PPP模式时,由于相关的基础条件不到位,导致PPP模式在物流基础设施领域作用发挥不足。

基础建设类理财产品受宠 篇11

仔细分析一下银行和信托公司的理财产品,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基础建设类的理财产品正逐渐受宠。事实上,银行和信托公司推出的产品往往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经济大背景。而这一点在去年已经得到了验证。正如去年上半年,无论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都推出了大量的委托贷款类产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严控信贷规模的状况。那么,现在基础建设类理财产品的逐渐受宠,也直接反映了当前的经济大环境,那就是落实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的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之中。

理性地分析一下,4万亿计划中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地方政府落实,而资金的来源全靠政府财政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要依靠多种渠道融资,而资金的投向显然也就是各地的基础建设项目。因此,基础建设类理财产品的受宠是一种必然,而且应该还将持续一段时期。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篇12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对其自身素养的提高,对法制校园的建设,对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制约,现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观念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观念的欠缺,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模糊,不具备应有的法律思维,同时受传统思想中“德主刑辅”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重“德”轻“法”。二是守法自觉性差。大学生的自觉性是指其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价与其利益心理相结合并最终由权责意识所激发而产生的对立统一体,大学生的守法自觉性体现在对法律的遵守、对法治的信仰、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但是由于年龄、心理、知识文化结构、社会风气、法制传统等的制约,大部分大学生没有形成追求法律精神、规范自身行为的心理和习惯,守法自觉性差。三是违法行为增加。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其中犯罪主体中女性犯罪逐年增多[2]。以盗窃和故意伤害为主要犯罪类型的犯罪行为呈现出智能化、暴力性等倾向,危害校园、社会安全。可见,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既依赖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推进,更离不开高校教育的支持。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成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第一阵地,其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完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中之重。

1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发展现状综述

1. 1 课程的具体设置

20 世纪80 年代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问题,其中教育部在1984 年9 月12 日发布的有关文件中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 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 简称“85 方案”) ,在贯彻“85 方案”的过程中,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提出“85 方案”的具体课程内容,包括思想教育课程: “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1998 年,报请党中央研究同意的“两课”课程设置正式公布实施,这就是继“85 方案”之后的“98 方案”。“98 方案”将思想品德课程的名称正式设定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

2002 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头两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中央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探索。在这些重要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的改革应运而生,“05方案”把“98 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完成了“两课”到“一课”的转变[4]。

2013 年后,根据“05 方案”改革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其开设时间为一学年,总课时数为54 学时,开设的对象为一年级所有专业的学生。整合后的课程采用统一的教材,2013 年修订版中包括8 章内容,其中前6 章介绍讲解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内容,第7 章为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第8 章为我国的法律制度。

1. 2 任课教师的专业范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教师的配备涉及两个专业领域。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这一课程的讲授由各院系的辅导员担任,部分院校由本校思想道德相关专业的专业老师授课,很少有法律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一课程的授课教师。

1. 3 各大高校的课程开设

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在高校中存在已久,为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是非专业课程,其考试方式多为随堂考试,由任课教师给出平时表现分,并综合给出期末考试成绩。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出勤率相对较差,课堂的考勤状况也相对不乐观。

2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1 课时少,教材内容繁杂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自2006 年8 月份出版后,教材编写组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决定,共进行了六次教材的修订工作,现在使用的2013年修订版教材是对2012 年教材修订稿的修订,2013年修订版教材对该门课程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部分增加了相应的内容并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新版修订教材中对法律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规划和整合,突出了对法治思想、法治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相应概念及历史、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及各个领域中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内容繁杂[5]。同时,“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各大高校的课程设置为一学年,课时为54 学时,课时相对较少。仅通过3 章的内容来介绍如此繁杂的相关法律内容,并不能全面完整地阐释相关的法律知识,也不能系统地阐明法治思维、法治理念的基本精神,只能浮于表面; 同时,54 学时的授课时间,既要讲授相关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又要讲授如此繁杂的法律内容,课时过少,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2 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法律思维

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相对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规划性,将“想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制素养培育作为一门机械的课程去对待,而非对大学生自身法治思维、法制意识的培育,同时,在授课教师讲授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讲解,忽视思维、精神的培养,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作用。另外,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与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法律意识作为思想意识层面的思想理论,其更应该注重理论实践的培养,因此,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而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虽然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内容,但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使课程缺乏实效性。

2. 3 授课教师专业“不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有机结合而来,课程内容丰富,既包含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又包括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的内容,这就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及教学背景提出了挑战[6]。然而,现今大多数高校的任课教师要么是原先“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老师,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素养; 要么是由各院系的辅导员担任,知识水平不够过硬。由非法学专业的教师授课,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法律实践以及对法学思维的理解与运用,其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是存在缺陷和不足的,这就容易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课程整体系、逻辑性、系统性的把握不足,对知识教授的全面性、深刻性、思维性把握不准,不能充分体现其法律意识的培育作用。

2. 4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虽然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出勤率相对较差,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并不想通过这门课程去了解、学习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这就导致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它相应的作用,并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作用。

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虽然很多高校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并没有得到学校很好的重视,同时因为其所占学分相对较低,考试的方式较为单一并且过于简单,从而授课的教师、学生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重视这门课程的意识,致使其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3 改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质量的建议措施

3. 1 加大课时设置,争取独立设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课程,在一学期的学时内完成两门课程系统、深入的讲解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加大课时,保证课程的完成质量。一是加大课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加大课时,以保障其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知识讲授的系统和思维培养的全面性; 二是将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贯穿于整个高校的学习过程中,仅一个学期课程的设置,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由浅入深,系统地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了解法律精神、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自己的法治观念。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7]。可见,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法律思维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做好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独立设课能够保障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目的的实现: 一是教材的独立,独立的教材编写能够保证课程内容、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二是学时的独立,能够保证课程讲授时间的充足性、必要性; 三是独立设课能够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提高高校的重视程度。

3. 2 改革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由教师作为引导,讲授课堂内容,缺少学生参与的环节,并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改革现在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觉、自主地去接收知识,从主观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动教学模式,加重对思维的培养。

1) 整合教学内容,重视思维培养。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治思维,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法治理念的灌输,避免“重知识轻思维”。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课本知识的需要,选取相应的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司法案例,通过学生自己对案例进行分析及教师的指导讲解,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法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以及对相应知识的掌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案例的选取,需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趣味性,通过典型案例的选取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其次,所选取的案例应当与课本的知识内容相衔接,在分析案例的同时穿插相应的内容,做到知识与案例相得益彰; 最后,在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思维,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

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了高校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以其方式新颖、灵活多变、富有吸引力等特点,受到众多老师和学生的青睐。授课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符合我国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并能够通过多个角度向学生传递相应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需要授课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软件的使用水平和课件的制作水平,通过运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说服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受到法制教育。

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运用,培养法治思维。如定期举办模拟法庭,通过对庭审的模拟,使学生掌握审判的流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锻炼法律思维;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法院经行旁听活动,感受真实的庭审现场,感受司法的权威性,使其产生心理认同感,提高自己对法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3 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进一步明确目标要求: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切实加强教学科研机构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认真做好选聘配备工作,严格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入口关; 大力加强培养培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南针[8]。

加强高校法律基础课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高校做到以下几点。

1) 在教师的选拔上注重教师的专业性。选择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或是从事相关法律实践活动的教师来教授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根据教师的相关学位及职称对其进行选拔,严格把关,从而保障师资的质量。

2) 加强对教师的后期培训。即使授课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掌握大量的法学知识,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缺乏授课经验,同样不利于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针对这样的情形,高校应当开展对相应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在掌握相应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掌握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方式,明确自己的课程定位,更好地做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授。

3) 树立教师的法治信仰。教师的授课态度决定着课程质量的好与坏,作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树立自身的法治信仰尤为重要。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一方面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握课程的教学方向; 另一方面,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与学生之间思想上、精神上的沟通。

3. 4 高校加强重视,强化课程管理

加强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侧面推进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想要提高法律基础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需要学校、师生、社会等的共同努力。作为高校,要正确定位法律基础课程的地位,明确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开展的目的,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课程开展的前提; 同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定期举行与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等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的引导使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得以体现,最后为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提供经费支持; 对于教师,高校应规范教师行为,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模范与榜样,规范教师行为有利于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规范大学生自身行为; 对于学生,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时期,正确地引导能够使其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强对学生的校园管理,对课堂的考勤管理,对寝室的住宿管理,严格校园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

4 结语

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是实施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法治校政策的有力支撑,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法制观念、树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过程之中,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导致未能更好地达到授课目的; 注重知识灌输、轻视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自身法律意识的塑造,机械地学习法律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都不利于大学生法律理论的学习; 同时,教师自身的非专业性,高校的重视程度欠缺都是阻碍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障碍之一。通过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完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的建议措施,包括课时的整改,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队伍的优化以及高校重视程度的提高等。相信,在学生、教师、高校共同的努力下,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的会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才贵.浅析法律意识之程序法层面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3(13):130-131.

[2]徐桂兰.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下的高校法制教育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1(6):125-128.

[3]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7(2):5-11.

[4]顾海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论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16-25.

[5]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23-32.

[6]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174-177.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J].共产党人,2014(20):6-9.

上一篇:班级企业化论文下一篇:制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