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型模式

2024-07-27

直线型模式(精选7篇)

直线型模式 篇1

1 国内现状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国内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加速器均会开展旋转治疗, 旋转治疗不仅用于配套的NOMOS调强治疗, 很多加速器已经将旋转治疗做为标准配置。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 我们发现很多的医疗机构只要机器不出现联锁, 基本上都能够容忍机架旋转的转速不均匀和严重偏离标准速度的情况。在未来的工作中, 必须根据各个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故障的类型有很多种, 其中机架问题是最严重的一个。

2 故障现象

西门子MEVATRON KD2型加速器在旋转治疗模式当中, 经常发生“interlock#33、#82、#63”故障, 不仅耽误了日常的医疗救治工作, 同时对设备本身来说, 也是较为严重的故障。在工作中, 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首先对其故障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现阶段的故障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旋转治疗的时候, 机架超过启动或者停止角度。其次, 每度的旋转治疗量比率不在一个可接受的限度内。第三, 实际的机架速度与设定的机架速度公差没有在指定容许范围内。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 以上三个问题都指向了机架的旋转速度。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这种类型的加速器在运用的过程中, 现场旋转机架时, 发现旋转速度根本没有达到一个均匀的状态, 呈现出或快或慢的问题。另一方面, 这种类型的加速器在起步或者接近停止的时候, 速度起伏很大, 完全超过了标准范围。更加严重的是, 在中间过程的相关部分, 还存在一些“点头”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彻底的解决, 否则会在今后应用的时候, 产生更大的隐患。

3 故障维修

3.1 全方位检测

通过控制板上manual rotation的enable和CW或CCW按钮使机架以常速旋转, 可以观察到起步和停止时都有明显的点头、停顿现象。除了上述的工作, 还需要对以往的维修记录进行一定的查阅, 这样就能够知道现阶段发生的故障与以往的故障是否有相似之处, 维修故障的时候, 会更加顺利。此外, 测试机架旋转, 不管用manual switch还是手控器, 都能匀速旋转, 肉眼很难观察到顿挫。由此可见, 在维修西门子KD2型直线加速器旋转治疗模式连锁故障的时候, 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帮助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3.2 优化设置

西门子KD2型直线加速器旋转治疗模式在实际的应用中, 需要通过不同的设置来完成相应的治疗工作。为了保证在维修连锁故障的时候, 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工作人员可以进入service菜单当中的calibration factor的选项, 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减校正因子, 之后再做旋转治疗测试。这种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误差, 但是总体的误差较小, 而且结果是逐步逼近完善的。通过日后的努力, 相信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医疗机构在设置西门子KD2型直线加速器旋转治疗模式的数值时, 会很大的差异, 所以我们必须从医疗机构本身出发, 掌握好日常的应用资料和效果, 这样才能在维修的过程中, 避免连锁故障复发。

3.3 电路故障

3.3.1 Injector电路故障

西门子KD2型直线加速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是一个代表性的时代产品, 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因此也是出现故障较多的医疗设备之一。直线加速器的电路与一般机械设备的电路有所不同, 如果仅仅通过简单的方法来维修, 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考虑到软件调节INJI参数值ZNJI的波形不变, 因此重点检查电流控制板。但是在更换之后, 直线加速器仍有剂量率联锁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拔下负载U4, 通过这一措施, TPZ的电压恢复正常。因此判断OPll坏, 更换后, TP3的电压在 (0~340V) 之间变化, 加速器能正常工作。由此可见, 直线加速器的电路和普通电路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 但是实际情况却与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别, 因此必须按照实际情况来处理, 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

3.3.2 AFC电路故障

对于直线加速器来说, AFC电路故障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故障, 必须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来处理。由于AFC主要执行伺服功能, 因此, 在应用直线加速器的时候, 是绝对不允许在这个环节出现差错的。通过改变AFC-P参数值, 测量发现U10-4脚输出电压不变, 判断U10坏, 导致调谐马达频率跟踪失败。更换后, 机器恢复正常。AFC电路在发生故障的时候, 必须进行相应的更换工作, 这样一来不仅节省时间, 同时能够帮助直线加速器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工作, 减少损失。

4 总结

本文对西门子KD2型直线加速器旋转治疗模式联锁故障维修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连锁故障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部分大问题已经拥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一些中小问题已经被彻底解决。相信在日后的工作中, 一定可以彻底解决连锁故障。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相关的医疗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以目前的情况来说, 直线加速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现阶段的直线加速器在肿瘤放射治疗方面, 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基本设备, 它不仅安全程度较高, 而且总体的效果较好。在本文中, 主要对西门子KD2型直线加速器旋转治疗模式连锁故障维修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西门子,直线加速器,故障,维修

参考文献

[1]魏世祥, 王小虎, 高力英, 赵林.西门子PRIMUS-H加速器PRE HI RATE故障检修一例[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6) :1727.

[2]鞠永健.西门子KD2型加速器模式切换及高压连锁故障维修[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6, 30 (4) :313.

[3]陈俊, 王雪桃.西门子Primus H直线加速器脉冲调制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 2012, 33 (12) :146-147.

[4]陈利.西门子PrimusM直线加速器调制器De—Q电路系统工作原理及典型故障维修[J].医疗装备, 2011, 24 (12) :62.

直线型油品码头固定消防炮选型 篇2

1 相关规范的理解及参数的确定

1.1 消防炮设计流量的确定

1) 消防水炮设计流量的确定。装卸油品化工码头消防冷却水量的公式如下:Q1=0.06×F×ql。其中, Q1为冷却水流量, L/s;F为冷却范围, m2, 由船型资料定;ql为冷却水供给强度, 其值为2.5 L/ (min·m2) [1]。根据《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 “冷却水可以由水上和陆上消防设备共同提供, 但陆上消防设备所提供的冷却水量不应小于全部冷却水量的50%”, 所以, 在有水上消防船的条件下, 由固定式消防炮提供的冷却水量其最低值为Q1min=0.5×Q1, 在无水上消防的情况下Q1min=Q1。另外, 规范限定装卸甲类油品的一级码头, “至少应有一艘消防船或拖消两用船进行监护”, 所以在此类码头中可以默认该工程中固定式消防水炮的最小设计流量为Q1min=0.5×Q1。2) 消防泡沫炮设计流量的确定。装卸油品化工码头泡沫混合液最小供给量的公式如下:Qp=fmax×qp。其中, Qp为冷却水流量, L/s;fmax为设计船型最大油舱面积, m2, 由船型资料定;qp为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其值不小于8 L/ (min·m2) [1]。

1.2 消防炮与油船之间的关系

消防炮与油船的相对位置关系是通过消防炮的覆盖范围来确定的。《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6.5.2条规定, 当有水上消防设施监护时, 可由消防炮及水上消防设施联合满足泡沫炮射程覆盖设计船型油舱、水炮射程覆盖设计船型的要求, 然而在《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4.2.4条要求“泡沫炮的射程应满足覆盖设计船型的油气舱范围, 水炮的射程应满足覆盖设计船型的全船范围”, 并不考虑水上消防设施的影响。考虑到《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4.2.4条为国家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款, 加之油品化工码头的安全性需求, 笔者认为消防炮与油船的相对位置以满足《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为准绳, 在图纸上可直观地理解为以各消防水炮为圆心、射程为半径做圆, 各圆的半径能覆盖设计船型, 同样的, 泡沫炮应满足以各泡沫炮为圆心、射程为半径做圆能够覆盖油舱。由于消防炮的射程和流量及压力的方根均成正比关系, 对于选定了消防炮个数及型号的工程, 最经济的布置方式就是使消防炮的射程刚好能够覆盖其规定的范围, 这样对后方的压力和水量的要求都刚好合适, 没有浪费。在图面上就要求首尾的两台炮其保护范围圆落在油船的边角上, 中间的消防炮的保护范围圆相交, 且其交点落在保护范围的边线上。在理想状态下, 以四台炮为例, 消防水炮、泡沫炮与化学品船的位置关系分别如图1, 图2所示。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 由于保护范围的不同, 在理想状态下, 泡沫炮和水炮数目相同的时候, 其布置位置是不同的。在炮数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而实际情况是, 油品码头上的装卸设备、电气设备及其他设施都较多, 如果将消防水炮和泡沫炮分开设置, 必然要在码头上设置较多的炮塔, 给码头的布置带来不便。同时, 泡沫混合液受到平时必须空管且要在水泵启动后5 min之内送至最远着火点的限制, 其往往和消防冷却水共用水源。如果消防水炮和泡沫炮的个数不同, 炮数少的系统因其保护范围扩大其炮口所需压力也将增大, 而这个增大的压力对于炮数多的系统不必要, 造成了相对浪费, 故而也无需考虑消防炮个数的不同的情况。有鉴于此, 消防炮和水炮一般是个数相同且位置一致, 市场上的双层炮塔即是为此专门设置。以各系统选用四门炮为例, 消防炮塔的设置见图3, 其设置以消防水炮设置最优为基准, 消防泡沫炮的保护范围则稍微扩大。

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经过上述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1) 对于给定外部条件的油品化工码头, 消防水炮、泡沫炮都有一个设计最小流量, 这里分别记为Q1min及Qpmin;

2) 消防炮的保护范围内保证单股水流到达任何一点;

3) 消防水炮和泡沫炮设置在一座炮塔上, 炮塔的设置位置按消防水炮布置最优来考虑, 泡沫炮根据消防水炮的位置进行反算选型。另外, 在实际情况下, 各消防炮之间由于间距的问题, 炮口压力必然不同, 然而考虑到压力差别较小, 为计算方便假设各消防炮的炮口压力均和最不利处消防炮相同, 这样各消防炮的射程范围就一样了, 其中消防水炮和泡沫炮的射程分别记为Ds, Dp。另设油船边线至消防炮塔距离为a, 油船宽度为b, 油船总长为L, 其中a由设计定, L, b则是油船的自身尺寸。则在n个消防水炮保护油船的情况下, 最经济的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

图4中, h为油船中心线至炮塔的距离, h=a+0.5b;H为油船外边线至炮塔的距离, H=a+b。

对于直线型码头, 由前文的假设条件, 根据勾股定理不难得到以下两式:

于是得到:

其中, L, H, h对于一个给定的码头, 其值为定值或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相关规范取值确定, 故该式是仅关于消防炮个数n及消防炮射程Ds的方程。

如前文所述, 给定的油品化工码头, 其提供的消防冷却水有个最小值Q1min, 根据式 (2) :

可以求出各消防炮对应于Q1min的压力p1min。

其中, qs0为水炮在额定工作压力时的流量, m, 由消防炮型号确定;p0为水炮的额定工作压力, MPa, 由消防炮型号确定;pe为水炮的设计工作压力, MPa。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消防炮“设计工作压力与产品额定工作压力不同时, 应在产品规定的工作压力范围内选用”, 即pe∈[pmin', pmax], 其中, pmin', pmax分别为消防水炮工作压力下限和上限, 均由厂家提供其参数, 结合受到流量限定的最小压力p1min, 可知只能选择消防炮最大工作压力大于p1min者。对于可以选用的消防炮, 依据其额定工作压力, 自小向大依次计算。对于X型消防炮, 先选择pmin'及p1min中的大者设定为pmin, 得到pe∈[pmin, pmax]。通过式 (3) 即可以求出相应型号消防炮Ds的取值范围[Dmin, Dmax]。

其中, Ds0为水炮在额定工作压力时的射程, m, 由消防炮型号确定。

由于消防炮的射程D越大, 所需的某型消防炮个数n也就越少, 所以将Dmin, Dmax分别代入式 (1) 中, 可得到n的取值范围[nmin, nmax], 基于n必然是自然数, 也即对X型消防水炮而言, 其可能的消防炮的个数是[nmin, nmax]之间的正整数。按照自小向大的顺序, 依次将n值代入式 (1) , 则式 (1) 为关于Ds的一次方程, 通过牛顿迭代求出消防炮的射程Ds, 继而由式 (4) , 式 (5) 计算得到此时的炮口压力及设计流量。

如此反复, 即可计算出所有满足规范要求的各型消防水炮, 及其在最低要求条件下的工作压力、流量及射程参数。

由图3可以得到泡沫炮与水炮的差别仅为射程范围线的交点在油舱的边线上而不是油船的边线, 同样地, 由勾股定理可以得到式 (6) :

其中, b为油船边舱宽度, 为油船自身尺寸, 无数据时可参照《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附录B取值;Dp为消防炮设计射程。

计算出Dp后由式 (4) , 式 (5) 计算得到此时的炮口压力及设计流量, 区别仅是将水炮的额定参数改为泡沫炮额定参数。

经过计算, 即可得到所有满足规范的消防炮组合。

3 消防炮设计参数的调整

由于《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室外配置的水炮、泡沫炮的额定流量最小值分别不宜小于30 L/s和48 L/s, 故当经过计算选得的消防炮小于该定值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以满足规范为准, 直接选择额定流量满足该条文的消防炮。一般来说, 10 000 t及以下的油轮, 均可以直接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小值选炮, 只有在室外条件确实不允许且得到消防单位许可的情况下, 方可采用依据计算得到的消防炮。

4 结语

本文所述计算过程可以将直线型直立式油品化工码头所可能选用的消防炮做一个较为准确、完整的计算及选型。如果进一步将该计算过程编译为程序语言制作一个小工具, 通过该工具只需输入油船中心线至炮塔的距离h、油船外边线至炮塔距离H及油船停靠区域总长L等3个参数即可完成计算。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该领域的设计人员、校核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单位、消防主管部门的一个参考工具。

摘要:针对直线型油品码头的特点, 建立了靠泊油船与固定消防炮之间相对位置的数学模型, 并提出了该类型码头消防设计的计算方法, 为直线型油品码头固定消防炮选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油品码头,油船,消防炮

参考文献

[1]JTJ 237-99, 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S].

直线型模式 篇3

1.1、研究对象

2011和2012年世界羽联超级联赛四分之一决赛之后的170场共计384局比赛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2) 专家访谈法;

(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共统计了170场共384局比赛, 把获得的原始比分录入Excel表, 计算出双方运动员每一回合的比分差, 根据比分差作出羽毛球比赛竞技节律曲线图。这样就很直观地看到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竞技节律的现象, 进而对其现象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本研究相关的概念

赵丰超将羽毛球比赛竞技节律定义为: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 双方运动员的比分在时间特征上的变化规律。

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连续得分或者失分, 竞技节律曲线形如一条直线, 因此将其命名为“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由于本文的统计对象是进入羽毛球世界级比赛四分之一决赛到决赛的高水平男子单打运动员, 比分小幅度的交替上升属于正常现象, 故本研究只统计连续得或失5分及5分以上的大幅度波动的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

2.2、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

(1) 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出现的概率。

对170场共384局世界级高水平男子羽毛球比赛的统计结果表明:在这384局比赛中, 共有153场268局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 其场数的出现概率为90%, 局数的概率为69.8%;其中整场比赛都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的场次为77场, 概率为45.3%, 可见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的出现概率是非常大的。最大波动区间值如表1所示5、6、7分的出现概率分别为38.4%、30.2%、13.8%, 占总局数的82.4%, 可见直线型竞技节律的最大波动区间主要集中在5、6、7分。

(2) 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出现的阶段。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过程, 过程是指事物的发展在时间纬度上出现的顺序。羽毛球每一局比赛过程是该局每一分的得失顺序和分值累积的过程。有关文献把一局羽毛球分为开、中、尾三个阶段, 划分方式是开局为前8个回合, 时间约为3分钟;中局约为24个回合, 时间约为13分钟;尾局为后8个回合, 时间约为3分钟。

对世界级高水平男子羽毛球比赛中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的268局的统计结果表明:在这268局比赛中, 如表2所示仅仅中局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的局数为112, 出现概率为41.8%。一局比赛中不是仅有一个阶段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 开、中、尾局有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的局数分别为76、214、102, 出现概率分别为28.4%、79.9%、38.1%, 可见高水平男子单打羽毛球比赛中直线型竞技节律主要出现在中局。

2.3、高水平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对170场共268局世界级高水平男子羽毛球比赛的统计结果表明:在这268局高水平男子羽毛球比赛中, 首次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的运动员该局获胜的局数为228, 获胜概率为85.1%;首次出现该现象的运动员该场获胜的局数为206场, 获胜概率为76.7%;首次出现该现象的运动员该局和该场都获胜的局数为203, 获胜概率为75.7%。由此可见, 首次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的运动员无论是该局还是该场获胜的概率都较大。

3、结论

在高水平男子羽毛球比赛中, 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的出现概率非常高, 每场出现的概率为90%;每局出现的概率为69.8%;且其最大波动区间主要集中在5、6和7分;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主要出现在中局, 仅仅中局出现的概率为41.8%;有中局出现的概率为79.9%;首次出现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对该运动员最后的比赛结果有直接关系, 无论是该局次还是该场次获胜的概率都较大, 该局和该场都获胜的概率为75.7%。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 通过收集、归纳、整理2011、2012年男子单打世界级羽毛球比赛的比分资料, 找出每一局比赛各阶段“直线型”竞技节律现象并分析其对比赛结果的影响, 以期为探索羽毛球竞技节律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羽毛球,“直线型”,竞技节律

参考文献

直线型模式 篇4

●几何画板成功的创设了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和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信息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几何特征, 能够将数学现象和函数图象、几何图形显示于计算机屏幕之上,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本节课利用“几何画板”让所有的图形体都动起来, 通过平移、旋转、度量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 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学习几何的兴趣。学生从认知心理上有了参与感, 也就会怀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去积极思考问题, 发现规律。

●几何画板成为意义建构的工具

知识的获得, 是一种运动的认知活动, 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有意义获取, 必须在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下, 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合, 最终把新知同化纳人原认知结构中。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较少主动参与, 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缺少自我意识, 多依附性。学生的学习被束缚在教材、教师和课堂的圈子里, 不敢越雷池半步, 主体的创设性受到压抑。

“几何画板”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提供了一个平台, 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展示自己, 张扬自己。学生在“几何画板”平台下自己设定参数。自己提出问题, 设定自己的学习步骤, 通过鼠标拖动观察、体会图形数据变化, 进行归纳、总结, 完成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都从“几何画板”平台上反映出来。

●几何画板成为合作学习的探讨工具

将“几何画板”软件安装在局域网中, 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 采用学习伙伴、学习小组等形式, 可以让学生在“几何画板”平台下进行合作学习, 使其通过相互交流和共同探讨来解决问题。例如:在讨论“用三块大小相同的不等边三角形拼接成一个不重叠的图形, 这样的图形唯一吗?请说明拼接的理由”时, 学生开始的比较单一, 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 各种方法不断涌现, 很快学生找到了几乎所有的构图样式。在正方体中, 探讨各边所在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 探讨气氛特别浓, 从各个方面, 不同的角度去观察, 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许多答案, 渐渐地, 空间中的直线问的位置关系就清晰了。

●教师成功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

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是进行有效学习的根本途径。在本节课中, 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积极引发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先前经验的重组和转化, 完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 并让意义建构得以继续延伸。

教师成功地转换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度, 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技术的指导者, 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平等伙伴。树立了“教即学, 学即教”的观念,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学生观得到了全面地转变:每个学生都可以实现主动学习。课堂上只有个性差异, 没有优劣与高下。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使用“几何画板”进行自主探索, 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与进步的喜悦。

另外, 教师良好的引导了学生彼此问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在利用“几何画板”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和平相处, 他们在合作中互相理解, 互相激励, 互相欣赏, 相得益彰, 形成了和谐交流的学习气氛。

●教师成功地创设了“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

所谓多维互动, 是指师生、学生之间以及人机之间在学习活动中的多边交互多向交流, 教师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机互动上下功夫, 才能促成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首先上课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特征, 将“几何画板”作为探讨工具, 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顾问,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在鼓励学生之间的切磋、琢磨和质疑问题方面, 教师作了比较多的引导。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和思维的人,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这一探讨工具激发了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引发了学生质疑, 谈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 同时上课时教师对学生的见解和认识由进行了反质疑, 在互相质疑中逐步形成统一认识, 求同存异。

三边直线电机 篇5

直线电机是不需要任何其他转换机构而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的电能装置, 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扁平型、圆筒型、圆盘型等;按功能可分为:直线感应电机、直线同步电机、直线直流电机、直线磁阻电机等。扁平型直线异步电动机在直线输送线、各类分拣设备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项目来源

2011年我们遇到一个特殊的项目, 客户要求开发扁平型直线感应电机, 在体积为长×宽×高=440mm×60mm×140mm的尺寸范围内实现电机推力200N, 连续工作制。这是很大的挑战, 公司最早设计同样性能指标的同类产品尺寸是长×宽×高=735mm×170mm×140mm, 尽管现在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要将体积缩小到如此状态, 难度很大。特别是60mm的宽度要求, 按常规设计是做不到的。扁平型直线异步电动机绕组结构一般为双层叠绕的方式, 为了提高槽利用率, 槽满率一般在75%左右, 为方便嵌线绕组端部就不能太短, 单面长度控制在30~35mm已经是很好的了, 也就是说铁芯叠厚30mm, 电机宽度最小也要达到90mm。现在要求60mm, 按照常规思路根本无法做到。但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 达到同样推力下电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实现推力密度大、牵引效率高、系统能耗低、结构紧凑等。我们查找了国内外相关资料, 并经过大量的设计计算, 对众多方案进行论证研讨, 最终确定了采用强迫通风、三边工作扁平型直线异步电动机的方案。

3 结构特点

电机整体结构与扁平型直线电机类似, 均由初级和次级组成, 不同的是扁平电机只有一个面工作, 该电机三个面同时工作, 它的初级两个开槽面及一个叠片方向面为工作面, 另一叠片面为冷却风机安装面;次级做成槽型, 槽的三个内面为工作面。

三边工作扁平型直线异步电动机的初级由初级铁芯以及位于初级铁芯内的初级线圈、冷却系统 (包括风机、安装风机的支架、风机支架与铁芯及绕组端部通过环氧浇注层构成两端密闭的通风风道) 、铁芯两侧分别装有安装块 (客户安装时定位使用) 、铁芯长度两端装有支撑块通过标准件六角螺栓与铁芯连接, 支撑块上钻有螺孔, 供用户安装紧固时使用。初级铁芯有两种设计方式, 我们分别做了样机。一种是将铜芯设计成左右两侧对称开槽的形式, 形成双面开槽结构, 绕组直接绕入铁芯槽内;另一种是将铁芯设计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主铁芯设计成无齿槽的长方体, 另一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回型铁芯, 线圈绕制成型后在主铜芯上依次装配所需数量的回型铁芯及线圈, 回型铁芯相当于铁芯的齿部。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 第一种方式电机的绕线工艺难度较大, 特别是体积较大的铁芯在绕线机上安装运转比较困难, 但电机性能相对较好;第二种方式绕组线圈制作简单容易, 易于批量生产, 但对线圈的尺寸要求较高, 电机组装麻烦, 极距不容易保证, 且损耗较大, 电机性能不如前者。

次级采用槽钢型铝铁复合式次级, 导电部分选用铝合金拉伸材料, 导磁部分选用低碳钢, 两部分材料通过粘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体。导电部分主体形状为槽型, 槽的三个内边与初级 (两个开槽边及另外一个非安装边) 安装时保证固定的机械间隙 (气隙) , 即为电机的三个工作边, 且铝型材的每个外边均设有安装导磁铁轭的凹槽, 使铁轭两端嵌入导电材料的凹槽内, 保证安装铁轭位置固定且安装可靠。

4 效果验证

在样机制造过程中我们注重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方法的改进, 特别对槽绝缘的设计选择、环氧树脂材料的选择及浇注尺寸的确认, 经过多次的方案讨论及现场验证, 最终采用将槽绝缘制造成不等边的十字型, 保证十字的一个方向将槽底及两个侧面完全覆盖。另一个方向的宽度略大于槽宽, 长度大于等于磁额的0.5mm长, 且与磁额部分用胶粘剂粘接, 保证在绕线时绝缘不窜动。环氧树脂选择机械性能中等但导热性好的产品。

样机完成后, 试验效果很好, 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目前样机已经在客户新产品上进行试运行, 我们将不断收集运行的试验数据, 通过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为进一步改进做好充分的准备, 使该产品类型逐渐系列化, 并逐渐应用到更多领域。

摘要:强迫风冷扁平型三边工作的三相直线异步电动机由初级和次级组成。初级由左右两边开槽的初级铁芯、回型绕组、冷却系统等组成;次级由起导电作用的槽型铝合金材料及起导磁作用的低碳钢组成。由于电机强迫风冷、三边工作, 所以较一般扁平型异步直线电机突出了牵引效率高、系统能耗低、结构紧凑、噪音小、易维护、体积小、重量轻、推力密度大等特点。该电机将在直线输送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直线的截距 篇6

直线的截距, 是指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或纵坐标) .由于其本质是坐标, 所以截距可以取到一切实数, 通俗点地讲, 就是教师们常说的“截距可正可负也可零”.

由直线方程求直线截距的计算, 比较简单:只要在直线方程Ax+By+C=0中令x=0, 解得的y就是纵截距b;令y=0, 解得的x就是横截距a.如3x-2y-6=0的a=2, b=-3;如3x+y=0的a=b=0.

与截距相关的直线方程, 有三种常见的形式:

(1) 两个截距都已知, 可直接写出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2) 已知纵截距b, 常设直线方程为y=kx+b (k为直线的斜率) .这类与斜截式相关的习题, 所占比例最大, 学生也特别熟悉.解这类习题, 必须注意到像点斜式一样, 对斜率不存在的情形给予必要的关注:若其也符合题意, 必须一并写出, 防止漏解.

(3) 已知横截距a, 常设直线方程为x=my+a (m本质上是直线斜率的倒数) .这种设法不常见, 用得恰到好处时, 往往让人耳目一新.

例1过椭圆的右焦点且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3, 这样的直线共 ( ) 条.

(A) 0 (B) 1 (C) 2 (D) 3

通解通法:椭圆的右焦点F2为 (1, 0) , 可设所求直线为y=k (x-1) .由消去y, 整理得 (4k2+3) x2-8k2x+ (4k2-12) =0, 结合ax2+bx+c=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易得弦长为3, 即方程无解.因此选A的可能性较大.当然, 如果注意到斜率不存在的情形:直线x=1时, 与椭圆的两个交点为之间的距离恰好是3, 符合题意, 这样选 (B) , 才正确.

巧解巧法:椭圆的右焦点F2为 (1, 0) , 可设所求直线为x=my+1, 结合3x2+4y2=12消去x, 得 (3m2+4) y2+6my-9=0, 可得弦长为3, 即显然m=0.所求直线为x=1, 答案 (B) 当选.

解法比较:通解通法在此题中不仅易错, 而且计算量大, (相当比例的学生即使坚持把式子列出来, 也会望而却步……) , 巧用横截距设直线方程后, 计算量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而且还不会漏解!可见, 全面掌握直线截距的常用知识点, 对学习会大有帮助.

直线的截距主要用于解与三角形的面积相关的习题.

例2 (1) 与3x-4y+1=0平行的直线,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 则该直线方程为________.

(2) 直线过点P (5, 4) ,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 求直线的方程.

通解通法: (1) 设直线方程为3x-4y+m=0, 求出纵、横截距b和a, 用求解.

(2) 直线方程为y-4=k (x-5) , 令x=0, 解得b=-5k+4, 令y=0, 解得求解, 得|5k-4|2=10|k|, 通过讨论法求得

巧解巧法: (1) 巧设直线方程为3x-4y+12m=0, (12是3和4的最小公倍数) , 则纵、横截距b=3m和a=-4m, 于是|3m|×|-4m|=12, m=±1, 所求直线为3x-4y±12=0.

(2) 设直线方程为则

将 (2) 式改为ab=±10, 代入 (1) 式, 解得b1=2, b2=-4.相应的, 从而所求直线为2x-5y+10=0和8x-5y-20=0.

解法比较: (1) 巧用最小公倍数设方程, 虽能节省时间, 但优势并不明显. (2) 通法中|5k-4|2=10|k|的解计算量较大, 得到正确答案的百分率也偏低;巧解中由于巧用了直线的截距式和基本不等式, 计算量至少减少了三分之一.

直线的截距式在考试中的难度不大, 却容易出错, 学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例3求过点 (2, -4) , 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的直线有 (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3条

通解通法1:考虑到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 设直线为代入点 (2, -4) , 得m=6.这样解的学生相当多, 但答案显然是错误的:截距可以为0!补充y=-2x就对了.

通解通法2:设直线为y+4=k (x-2) , 求出b=-2k-4和利用a+b=0, 得到k=-2和1.选 (C) .

巧解巧法: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0说明纵、横截距互为相反数, 结合图形, 易知所求直线过原点或k=1, 必然两解.

高档肉牛直线育肥技术 篇7

一是缩短了生产周期, 较好地提高了出栏率。二是改善了肉质, 满足了市场对高档牛肉的需求。三是降低了饲养成本, 提高了肉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四是增加了草场的载畜量, 可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

2肉牛直线育肥的技术环节

1) 育肥犊牛品种的选择。选择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或黑白花等优良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改良的后代。

2) 吃足初乳。犊牛出生后1.0~1.5h, 及时喂给初乳;出生后7d内一定要吃足初乳。因为初乳有助于抗菌、泻胎粪, 且营养极为丰富。同时, 补充一定的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

3) 犊牛的饲养。提早为犊牛补饲至关重要。犊牛1周龄时开始训练其饮用温水;一般在犊牛10~20日龄开始训料。开始训料时, 将精料制成粥状并加入少许牛奶, 第1天喂10~20g, 之后逐渐增加喂量;20日龄开始, 每日喂给10~20g胡萝卜碎块, 以后逐渐增加喂量;30日龄时, 栏内设干草料, 诱其采食;60日龄开始加喂青贮饲料, 首次喂量为100~150g;犊牛达135日龄时断奶。同时, 必须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另外, 犊牛要与母牛分栏饲养, 并定时牵至母牛处哺乳;犊牛还要有适度运动。

4) 育肥舍消毒。在犊牛转入育肥舍前, 对育肥舍地面、墙壁用2%火碱溶液消毒。

5) 犊牛断奶后转入育肥舍饲养。育肥舍为规范化的塑料薄膜暖棚舍, 舍温要保持在6~25℃, 确保冬暖夏凉。夏季搭遮荫棚, 保持通风良好。冬季覆上双层塑料薄膜, 但要注意通风换气, 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另外, 要按牛体由大到小的顺序拴系、定槽、定位, 缰绳以40~60cm为宜。

6) 育肥牛的饲养。犊牛转入育肥舍后训饲10~14d, 使其适应环境和饲料并逐渐过渡到育肥日粮。夏季水草茂盛, 是放牧的最好季节, 因此要充分利用野生青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和消化率高的优点, 采用放牧育肥方式。当温度超过30℃时, 要注意防暑降温, 可采取夜间放牧。春秋季节, 白天放牧, 夜间补饲一定量的青 (半干) 贮、氨化或微贮秸秆等粗饲料和少量精料。冬季要补充一定量的精料, 适当增加能量饲料 (如棉籽饼等) 。育肥牛的日粮配制可参考如下2个配方:一是玉米面35.2%、豆饼5.9%、酒糟29.3%、干草29.3%、食盐0.3%, 另加复合添加剂1.0%;二是精料19.6%~22.4%、酒糟26.4%~27.1%、干草8.4%~9.1%、微贮秸秆42.2%~44.2%, 另加复合添加剂1.0%。

7) 育肥牛的管理。舍饲育肥牛日饲喂3次, 先喂草料, 再喂配料, 最后饮水 (一般在食后1h饮水) ;禁止饲喂带冰的饲料和饮用冰冷的水, 冬季要饮温水。育肥牛10~12月龄时, 用“虫克星” (口服, 每头牛100mg/kg体重) 或左旋咪唑 (口服, 每头牛8mg/kg体重) 驱虫1次;12月龄时, 用“人工盐”健胃1次, 口服剂量为每头牛60~80g。每日刷拭牛体1次, 以促进血液循环, 增进食欲, 保持牛体卫生;饲养用具也要经常洗刷、消毒。另外, 育肥牛要按时搞好疫病防治, 经常观察牛采食、饮水和反刍情况, 发现病情, 及时治疗。

上一篇:大学校长师资建设下一篇:工程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