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2024-07-25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精选11篇)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1

0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教育部批准的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际高校商学院标配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国际留学生获得商科学位的重要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培养具有坚实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性、实用性的高级人才。

本文以湖北经济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教学为切入点展开研究。该课程是湖北经济学院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是湖北经济学院2010版及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全校所有管理类专业学生。2012年11月,湖北经济学院获批教育部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课程组多位教师参与了项目申请、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大纲和课程简介编制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对国际商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在该校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的培养方案中,该课程安排每年夏季由美国教授来学校授课,非常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给课程组的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国际化建设进程。

1 问题提出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国际化教学研究相关文献,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上,研究重点是中英文专业对照和双语教学方法,没有系统化地考虑国际化教育的要求[1,2,3]。其它国际化课程研究相关文献也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及国内外课程的异同点上,并没有作体系化研究[4,5,6]。

为了满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教学需求,课程组在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法单一、满堂灌、缺乏实验和实践,教学资源供应不求、质量欠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淡化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为解决这些问题,课程组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长期教学实践经验,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方法,研发了开放式教学平台,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专业差异和学生个性特点,符合该课程国际化教学要求。

2 课程特征

从国际化教学标准出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将按照“一批高水平教师、一套优秀教材与参考资料、一个好的教学大纲、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标准,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优教学条件、创新教学方法、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创新教学手段、深化教学改革等6个方面着手,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化课程建设,力争达到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要求。为保证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需要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研究:(1)师资队伍建设;(2)规范教学管理;(3)教材体系建设;(4)教学要件建设;(5)教学资源建设;(6)教学组织。要完成这6个方面的建设,需要大量数据提供决策支持。这些数据符合大数据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1)数据源多、类型丰富。为确保《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教学质量,充实师资队伍,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材体系,科学建设教学要件,充实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组织,需要紧跟学科前沿动态,分析和研究国内外信息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挖掘人才,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已有师资;需要收集国内外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形成多层次、多形式、有特色的微课程库;需要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存在问题,去粗取精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开放式采集这些数据,并自主式学习和分析,自我完善。

(2)数据量巨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课件库、微课程库、案例库等资源库的数据具有持续性、以指数级增长、涉及面和数据源不断扩大等特征,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因此,需要在课程建设和研究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以解决海量数据处理问题。

(3)数据实时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案例、微课程等具有实时性和连续性特点,数据需要实时更新、实时采集。因此,只有利用大数据技术,才能保证数据是连续的和最新的。

3 体系架构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建设中,主要应用的大数据关键技术涉及4个方面:(1)数据采集。利用该技术可以采集不同数据源的各类型数据,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传感器、计算机网络等获取大量数据;(2)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该技术框架主要包括云计算、Google的GFS、BigTable[4]及Hadoop的HDFS[5]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资源库中数据量巨大,无法用常规方法存储,可以利用大数据存储技术解决存储问题;(3)并行处理技术。MapReduce是目前最出色的并行处理技术[6],能够解决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连续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确度;(4)大数据挖掘技术。在常规数据挖掘技术的基础上,大数据挖掘技术需要开发、研究出新的算法。目前,可用Hive、Mahout[7]等算法对大数据进行挖掘,解决数据量巨大但价值低的问题,充分挖掘出有用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共分为4层,即数据采集和展现层、数据应用层、数据存储层、云计算平台层。其中,数据应用层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数据共享管理、数据交换中心、平台监控和决策支持。利用大数据的存储技术来构建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决策支持功能。数据服务功能可以提供各种接口和系统总线,数据交换中心利用数据交换技术,将后扶人口、后扶资金管理、后扶项目建设等不同子系统提供的数据,根据它们的不同特征,存储到数据中心。

系统架构各层的工作机制如下:

(1)数据采集和展现层。该层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各种数码设备等工具,有效而全面地采集课程建设所需的各类数据,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全面性、实时性和精确性。

(2)云计算平台层。该层采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技术,构建系统基础平台,为课程教学中大数据应用提供最基本的物理平台。

(3)数据存储层。该层利用HADOOP中的HDFS存储技术实现数据存储,整合了课程教学中的各种数据库和数据资源,并存储案例库、微课程等资源库中的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4)数据应用层。该层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课程教学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教材体系、教学要件、课程资源库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4 应用实例

本文在上述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构建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开放式教学平台,建立了教材库、教学要件库、课件库、微课程库、案例库、试题库等,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数据中心[9,10]。教师和学生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实时动态地提出建议,系统能够分析用户建议,根据不同专业及不同层次用户,构建符合每个用户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使课程大纲更加科学,课件、微课程和案例更加有针对性,充分激发用户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微课程个性化学习流程如图2所示[8,9,10,11]。(1)用户访问系统前台,进入课程页面;(2)前台将用户请求传给系统后台;(3)系统后台获取用户当前访问数据的ID,根据ID获取用户的历史访问记录;(4)通过Redis获取相似度矩阵;(5)根据相似度矩阵、当前访问的ID、历史访问的数据,利用个性化学习算法计算用户可能喜欢的课程列表;(6)依据相似度得出用户喜欢的课程列表;(7)将Top_N个微课程推荐给前台,前台将相应的微课程列入学习表中。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建设项目自立项以来,取得了如下应用效果:(1)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教学体系,促进了各专业交叉融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能满足各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资源,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资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的问题,推动了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革,促成了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专业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2)研究了基于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信息系统个性化教学方法,将个性化教学与实践结合,创新了案例教学方法;(3)研发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开放式教学平台,师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5 结语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建设,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了一套开放式教学平台,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体系。后续将继续开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国际化教学研究,力争在满足国际化商科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斌,张媛,韩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双语教学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06-208.

[2]余梅,郑悦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8):122-124.

[3]何永刚,罗珊冰,黄丽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1(6):31-32.

[4]张天序,王岳环.“图像分析”课程的国际化教学设计[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84-385.

[5]王岳环,桑农,高常鑫.计算机视觉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10):101-103.

[6]梁淼,王建民.《卷烟工艺学》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探索[J].轻工科技,2015(11):144-145.

[7]张凯,余小高,流行军.管理信息系统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8]余小高.大数据环境中微课程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3):126-128.

[9]XIAO-GAO YU,XIAOPENG YU.The study of the case teaching 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C].ICEE2010,2010:4962-4964.

[10]XIAO-GAO YU,XIAOPENG YU.Research on B/S-based autonomic stereoscop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tion teaching[C].ICEE2010,2010:4336-4339.

[11]余小高.大数据环境下管理信息系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5(5):17-20.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2

1教学改革

1.1课程设置改革

首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是文理兼收的,故选择叶芬霞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作为教材。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课程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和环境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确定选取容量分析(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仪器分析(吸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设定教学计划,理论环节50学时,实验环节22学时,实验分别设计入门项目、验证性项目、综合性项目等多种层次的8个实验项目来反复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获得整体行动能力,同时注重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衔接和渗透,真正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1.2理论教学改革

在分析化学的理论教学中,既要讲授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严格树立起“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能力。又要将新发现的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巧妙的融合到经典分析化学中,如介绍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等课程方面的应用,特别是环境污染治理、生命科学在分析化学方向使学生认识到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不应重在讲授,而应重在“授之予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首先,教师提出能够涵盖课堂教学所有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去预习,既培养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又可让学生发现自己遇到的难点。然后,通过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让学生自己挖掘每个问题所涵盖的知识点,并引导其掌握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的解决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不但帮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所学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比如新课前先留下问题水中Cl-和CrO4-同时存在,缓慢加入浓的AgNO3哪种离子先沉淀呢?实验现象又如何?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习分步沉淀的原理,同时鼓励学生小组设计实验,理论课前可以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通过查找资料分析原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解答问题情况讲授新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灵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如对比方法,包括将有关同类滴定分析方法原理知识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几种常规容量分析法的相似点不同点、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异同点、三种银量法的异同点等,又如如何选择最适的指示剂,重点讲根据酸碱滴定曲线中滴定突跃选择指示剂,而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就不再详细讲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而且滴定分析重在应用,加以案例分析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了解本方法的.用途,进而开展实践教学。

1.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

现阶段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中,多数是老师为学生准备好试验水样、土样、药品试剂等,学生仅按照试验步骤依次操作即完成实验,这并不能满足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我对分析化学实践教学做如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强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组织实践教学,开展实验,同时提倡让学生参与试验的布点、采样、试剂配制、试验耗材准备等实验整个过程的教学模式。即根据工作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任务分配表,包括试验样品的选取、实验药品用量的计算和配制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注重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小组筹备实验,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引导学生查找分析问题原因,注重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分析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索研究,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分工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整个实验过程,不仅提高了解决分析问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教学中工作任务的设置应注重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相结合,如基础项目、验证性项目、自主性项目、综合性项目等多种层次的8个实验项目来反复训练学生。基础项目的选取以学生基本操作规范、实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为主。如天平的使用、基本仪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验证性项目则在规范操作基础上,与课程教学大纲相结合,学会如何着手解决工作任务,教师给出概要的指导性问题和解决问题可选择的途径,学生通过实验过程记录现象和课后查阅资料分析现象,形成总结报告,教师根据结果用部分课堂时间予以点评,如开设水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标定、EDTA的配制和标定等等。自主性项目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式探索研究,分工合作,引导可以选择食用米醋酸度的测定、食用盐中碘含量的测定、自来水中总硬度的测定等。综合性项目为设计研究跨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如草溪河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等,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和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写出设计方案,在教师论证其可行性后筹备实验,完成实验,写出实验小论文。

1.4改革考试方式,推行全面而科学的考核方法

改革以考核知识的积累、实践能力为目标,考核采取全过程考核,考核方式有闭卷笔试、实验操作、平时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理论部分占总成绩的60%,实验部分占总成绩的30%,考勤占10%,共100分。考核内容以应用为主,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点和灵活运用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2成果与展望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仪器分析;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一门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状态进行系统测量与表征的科学,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1]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仪器分析》课程是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中一门新颖的交叉学科。[2,3]《仪器分析》(含实验)课程目前是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和工程以及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程。仪器分析是一门集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4]由单纯提供分析测试数据,上升到从原始的分析测试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静态和动态物质信息,以解决自然科学各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作为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物质的信息科学,仪器分析的发展被寄予越来越大的期望,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本科生的仪器分析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结合目前的化学领域发展现状和教学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涉及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又要介绍仪器的基本结构、测试原理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而就目前我校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尚与国内其他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缺乏及时更新,这本身与仪器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是相矛盾的。因此,通过对《仪器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实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等途径,合理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对培养综合性、研究与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仪器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更新,我国各高校都普遍增大了《仪器分析》课程内容的比重,并且结合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来更新教学内容,以便培养知识结构较新、动手能力颇强的学生。同时,各高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对基础课实验室进行合格评估的通知》精神,建设了一批合格实验室和实验中心,对于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突出本科教学在学校的中心地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北京大学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达到60学时,实验有18个,涵盖了11种仪器分析方法。南京大学的《仪器分析》实验开出时间为大学二年级的两个学期,共有26个实验项目以供选择,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达到48学时,其中前13个实验项目为必选实验,后13个实验项目为选修实验。中山大学的《基础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总学时数达到54学时,开设基础性实验17个,综合型实验9个。其中选做实验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例如铅锌矿烟道灰中锗的光谱定量分析,单扫描示波极谱法——废水中镉的测定和中药冲剂中有效成分的分析等。此外,还组织实验每8人一组前往分析测试中心、化学院实验中心和各研究所进行大型仪器教学参观。因此,我们亟需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将《仪器分析》课程的改革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

一、研究现有课程体系,重视教学实践内容

我们必须了解课程自身的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首先,仪器分析理论课程涉及的学科和领域非常广泛,仪器工作原理往往是多学科交叉,比其他基础课更抽象、更枯燥,化学和环境专业的学生学习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由于课堂上介绍仪器原理时未能见到实物,故常理解不透,印象也不深,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仪器的工作原理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不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把教学从偏重知识记忆、偏重教师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创建一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其自身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式教学法、课堂讨论、实验演示等,或者按照仪器分析方法发展历程的方法,再结合相关国际刊物文献资料学习探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儀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化学课程相比较,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严重的三多三少的矛盾,即班次多、人数多、实验组多,而老师少、仪器少、实验室少。此外,还存在重复验证实验多,综合实验少;合作完成实验多,独立操作的实践机会少等情况。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以前主要集中在验证性实验和规范化操作,缺乏科学的思维训练和创造性激励。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前根本没有阅读过仪器使用说明书,遇到问题时通常依靠老师来解决,在实验中完全缺乏主动性,能力得不到及时地培养和提高。

此外,所涉及的大型贵重仪器实验或是演示实验,学生操作时间短,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受到大型仪器数量的限制,虽然采取大循环(每组2~4人)做实验,但学生实际上机操作时间依然偏少。为提高学生上机的时间利用率,所开出的12个实验基本上都是成功率高、现象明显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课中,许多学生反映独自操作的机会少,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希望实验室能随时对外开放,能有更多的实验机会,能让他们自己设计、验证实验。往往给学生自己动手的空间和机会,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习才能成为一种自觉性行为,懂得“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叶圣陶语)的道理。

二、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突出多媒体教学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很多教学模式从主观能动性出发,就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或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就需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多媒体就是目前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途径。通过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实际教学问题。多媒体教学能够展示平时课堂上难以在黑板上完成的实验装置、光路图、电路图或仪器外观形状等,还可以对实验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对仪器有直观感觉的认识,一目了然。不但可以将大型精密仪器的形状、各部分结构、工作原理甚至操作技术,以图片、影片等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而且可以把各方法原理以动画形式模拟出来,甚至还可以借助模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表现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直观形象地表达教学主题,[5]当然,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会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听课的环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可以做到听课和记笔记两不误,而采用多媒体上课后,往往让学生感觉讲课进度加快,来不及记笔记。此外,在讲解分析方法的原理时,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有些学生思考速度跟不上讲课速度。因此,在听课这一环节上,要求学生上课前结合课本中的思考题进行预习,上课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认真听,适当作些记录,无须照抄笔记,课后再利用课件进行复习和巩固。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一直延续下来,说明必然有它不可忽视的优势,而《仪器分析》的课程内容的特点又决定了需要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那我们就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我们的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渗透课程的重要性

要学好一门课程,取决于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实行分层次教学,有选择、有重点地介绍不同的仪器及其应用实例。其中,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要重点学习各种有机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等的分析检测以及蛋白质、酶、氨基酸等生物分子的分析等;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重点掌握生产过程的监控,如化工生产方面原材料、中间体和出厂成品的质量检测等;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要重点学习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物的检测。要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会给自己将来的工作或者科研带来很大的帮助,并从内心重视这门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仪器分析的原理方法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例如,涉及食品安全的毒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涉及环境安全问题的水体重金属污染、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仪器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诱导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从仪器分析课程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去学习,带来的效果是任何一种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四、改进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用启发式教学

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方式是,告诉学生实验的原理、仪器、实验步骤,甚至连细节和注意点也一一交代,学生被动地按照实验的步骤一步步机械地完成即可,未能真正达到投入学习的目的,所学到的仪器分析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并未真正融合,使得学生不愿动脑筋,甚至不预习,实验时只需逐条看黑板、结合讲义也能完成实验,其结果只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巩固或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尽管教师做得很细致很周到,但这样的实验很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且对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更不用说培养其创新能力了。因此,老师们应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自己,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而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重点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可以利用报废解剖后的仪器讲解结构原理,这种方式的教学才更加形象而又直观。这样就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单通道输入知识信息的格局,起到了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功效。[6]

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增添设计性实验

学习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抄写黑板上的那些条条框框了,而是在于培养自己利用新的知识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本身就是一场教与学的革命。为了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分析仪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作用,需要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作较大幅度的调整。基本思路是将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在12周内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以原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为目标的必做实验,第二阶段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式设计性选做实验。这种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的课题,自行设计实验,通过独立查阅文献资料,验证实验方案,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得出结论。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可以把化学分析和儀器分析实验综合起来,例如,测量水样中金属离子,让学生先查阅文献,再进行水样(可自己采样)中一些金属离子的络合滴定分析和原子吸收测定,得出结果,然后写出类似科技论文的综合性实验报告。也可将老师的一些科研成果设计成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一些前沿研究领域以及科技创新和论文撰写的全过程。教师主要起辅导答疑的作用,而学生才是自主学习的主人。

通过几年来对《仪器分析》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实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理论与实验密切结合等途径,合理优化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对培养综合性、研究与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利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撰写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综合归纳能力、科技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研讨式教学孕育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其创新热情,培养了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传德,孙超,李进才.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4):86-87.

[2]方惠群,于俊生,史坚.仪器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武汉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于专妮,吕海涛,任春艳,王强.浅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09,(5):70-72.

[5]李影,商少明.仪器分析多媒体教学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2002,(4):71.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4

环境分析化学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是环境科学和化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 是当今全球最具发展前途的学科之一。环境分析化学是研究的分析化学一个新分支。环境分析化学是针对当前环境存在的问题, 运用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定量定性分析环境污染物污染物质的组成、结构、状态以及迁移转化规律。在某种意义上讲, 环境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环境分析化学具有以下特点: (1) 涉及范围广。涉及大气、水、生物圈、土壤陆地系统等; (2) 对象复杂。当前有数十万种化学品进入环境, 要求对这些物质进行价态、形态分析、结构分析、系统分析、同类物、异构体分析、表面分析等; (3) 变异性。对环境系多层次、多介质、多元动态系统, 要求分析研究对象的迁移变化等; (4) 定量分析。除要求常规分析指标外, 还要求具体物种的痕量甚至超痕量分析; (5) 普遍性, 实用性强。包括生命、化工、能源、交通等各行各业均有关。

鉴于环境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一些本科院校逐渐开设了与环境相关的分析化学课程。由于该课程属新兴学科, 教材寥寥无几, 课程建设与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些学校在课程内容上着重强调环境样品处理方法, 有些学校干脆以《分析化学》代替《环境分析化学》, 导致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8年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了《环境分析化学》, 并定位为专业必修基础课。另外为扩大专业口径、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造性兴趣、提高学生在利用分析化学技术解决环境领域内问题的能力, 拟面向全校其他学院本科生开设《环境分析技术》选修课程。

1. 课程建设

从2008年起,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整合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课程的内容, 建设了一门新的课程, 即《环境分析化学》。到目前为止, 已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 并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补充了设计性实验, 不仅开设了课程设计, 还开设了与之相关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初步建设, 课程目前覆盖了环境分析学的大部分核心内容。教学组还开发了多个相关的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推行了“学研”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同时, 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环境分析化学实验讲义与多媒体教学课件。试用效果良好。例如, 不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很多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研究方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并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相关课题组进行研究。有效提高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甚至有的学生在课程结束不久便完成了优秀的研究论文。

2. 课堂教学

由于环境分析化学涉及内容范围广、相关数据与分析工具资源繁多、涉及多学科知识、尚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方法、正处在迅速发展中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其课程建设难度确实很大。我们教学组在教学中尝试了各种解决办法, 并不断调整改进:

2.1 课程内容的组织顺序尽可能与认识和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层次关系保持一致, 其顺序为:数据处理技术、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环境光分析法、环境电分析法、色谱质谱分析、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及环境样品的一般分析步骤。

2.2 以点带面, 深入浅出, 避繁就简, 着重于定量定性基础理论的介绍。通过热点环境问题探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热点环境问题探讨, 充实教材教学内容, 是改进环境分析化学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丰富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效果, 在教学课程中, 我们根据教学内容, 将一些热点环境问题进行剖析, 例如:在讲述有机毒物的环境行为和归趋模式的内容时, 我们可以结合自1999年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广泛研究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简称EDCs) 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简称POPs) 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探讨, 让学生了解到环境分析化学课程所解决的问题与我们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我们人体的健康, 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确环境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地位, 因此学生学习环境分析化学课程的兴趣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鉴于解决环境科学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很多, 学生很容易迷失于这些方法之中而无所适从, 因此教学时把这些方法概括为三方面:化学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多种技术融合方法, 同时也绘出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可兼顾不同背景不同目的的学生的需要。

2.3 跟踪学科的发展, 注重知识更新。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实现在线、快速、高通量等是未来环境分析的方向。教材内容与相关知识领域的发展现状总存在一定的时差, 我们努力将相关领域新的发展状况、科研与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融入到教学中, 并邀请工作在科研一线的教师、博士给学生做科普性学术报告, 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内容密切跟踪当前流行的样品前处理的新技术, 如加速溶剂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的快速检测技术, 如免疫分析技术、微流控分析技术、酶抑制分析技术以及多种传感分析技术等。

2.4 强调互动式教学, 启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还大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和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课堂上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 同时鼓励学生随时向教师提问。并适当地组织讨论, 例如, 组织了关于传感器的讨论, 组织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讨论, 让学生走上讲台, 提出自己的见解,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思维, 使之能够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 参与操作。发现知识, 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物, 环境分析化学中新型分析方法很多, 举例十分灵活。例如, 持久性污染物问题, 可以从痕量分析分析入手, 探讨其来源及转化规律。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 对于复合污染问题等前沿性的研究内容, 可以让学生分组在国外重要期刊 (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或会议上检索收集有关方面的最新文献, 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 了解该领域的内容、应用和最新进展等。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教学

环境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十分紧密。我们借鉴了环境监测实验课程中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灵活地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或边理论边实践的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的发展。且随着新仪器、新技术不断涌现, 加上受到大型贵重分析仪器的限制, 致使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因此, 在环境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方式, 理论联系实际, 更新教学知识内容, 师生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入直观理解掌握该课程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加强实践环节, 我们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基础训练型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和自主研究型实验等三组实验, 有效地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另外, 在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 我们也设计了环境分析化学实验。我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 也有很多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分析化学方面的科研实践。比如针对前段时问流行的全球变化进行污染物环境分析, 研究其迁移转化关系等。并尝试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环境分析化学教学离不开网络,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特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如电子邮件、FTP、电子期刊等。网络环境下的环境分析教学方便了师生间的互动,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断调整教学方案,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考核方式

环境分析化学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的认识与理解, 对分析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从环境学角度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因此, 我们对该课程采用考核方式是:在老师指导下, 结合所讲内容进行学科调研和实践作业。期中完成课程调研和讨论, 期末完成闭卷笔试。其中, 期中论文和报告结合1~2次课堂讨论进行, 占总分的30%;期末考试占70%。采用这种考试方式后, 一方面促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教学课堂设计和组织,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提高。

总之, 环境分析化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该课程在各大高校中开设较晚, 尚未完全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 因此为教师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经验, 尝试一系列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上述教学措施能较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当然, 由于经验有限, 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今后随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将会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环境分析化学人才。

摘要:《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类本科教学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环境分析化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 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 初步探讨了该课程建设思路, 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环境分析化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马桂云.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4) :280

[2]汤莉莉, 郭燕, 徐建强.环境科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6;28 (1-2) :13-17

[3]唐建设, 项丽.环境分析化学教学体会[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45

[4]陈景文.理工科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化学.2010;25 (1) :29-31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5

關键词:信号与系统课程;必修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信号与系统课程主要学习的是信号与系统有关方面的理论及其基本的分析方法,是工程类专业比较基础的课程,是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专业较为基础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主要以高等数学、电路分析等为理论基础,在专业教学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分析解决专业课程问题的能力,所以对该课程的改革十分有必要。独立学院工程类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所暴露出的教学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众多的独立院校都开始尝试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显著改善了教学的质量,不过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二、当前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点相对而言比较多,且相关的理论也比较抽象。而独立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相对要差,尤其是数学基础,当出现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无法掌握。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较多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感到非常吃力,有的甚至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对高等数学等相关先修的课程知识没有掌握好。当前独立院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有:

1.学时比较少

该课程对于很多工程类专业来说是一门较为专业的基础课,对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内容比较难懂,但是很多独立院校在安排学时方面却相对比较少,导致很多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掌握起来难度非常大,有的甚至越学越没兴趣。

另外,该课程对数学运算能力要求很高,学生必须要借助大量练习题掌握有关知识点,再加上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必须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梳理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完全掌握课程前后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该课程知识点与别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联系。学校安排的学时较少,导致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讲解相对较粗,教师为完成该门课程的讲解,花在每个章节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加上自学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时间进行复习,导致很多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非常有限。

2.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对数学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该课程的知识大多要借助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以及线性代数等知识点来掌握,从某个方面来说,该课程的教学实际上就是数学的变换与分析的过程,抽象程度非常高,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独立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能力与普通一二本的学生相比相对要差,他们学习起来相当困难。加上数学教师与后继课程的教师缺乏沟通与交流,他们在教学上各有侧重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遇到一些比较难的涉及数学计算与推导的问题往往非常吃力。再加上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基本上还是高中的教学模式,以单向的知识传输为主,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对学生掌握的程度缺乏了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差,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尤其是遇到比较难且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很多学生都感到茫然,教师的整体教学效果比较差。

3.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很多独立院校来说,这几类专业的师资队伍都存在着数量不足、水平差、专业能力弱的现象。尤其是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学校整体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该课程教学队伍的力量更加薄弱。在教师缺少的情况下,学校往往会安排相关专业的教师教授该门课程,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一些教师由于教研繁忙,教学准备时间相对较少,教学质量方面难以保证。此外,加上教学任务加重,很多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钻研时间也相对减少,他们的业务水平可以说停滞不前,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4.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很多工程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学都对信号与系统课程有一定的依赖性。独立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以及教学安排较为混乱,出现一些必须要学习的课程无法得到安排的现象,导致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缺乏有效的衔接,教学上存在一定的跳跃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5.缺乏基本的实验配套设施

独立院校有部分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升级而来,对于他们来说,很多课程的教学都在探索期,相应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对于信号与系统课程当中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借助实验来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必须要在实验中获得,但是很多独立院校并不具备完整的实验配套设施,学生能够进行实验的机会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对知识的理解。

三、独立院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信号与系统是工程类专业一门较为核心的课程,独立院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以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有: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钻研有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独立院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且缺乏学习自信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不同的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练习题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知识点的印象,提升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点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各种知识难点的学习。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信号与系统课程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存在着一定的知识点交叉的现象。学校一般会将信号与系统课程安排在前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开始教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知识的时候,学生已经忘记了很多信号与系统中的知識点,教师必须要对存在关联的或者是存在交叉的知识点进行重新讲解,学生才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骤,但这样造成了课时的浪费。此外,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当中也涉及很多数学知识点,包括证明和公式,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也非常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整合这两门课程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学习脉络,提升其横向联系相关课程知识点的能力。

3.教学手段多样化

教学模式单一化多是因为教学缺乏丰富的教学手段作为支撑。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大丰富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手段。信号与系统课程涉及的公式非常多,又与数学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很多学生缺乏学习信心。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淡化数学公式的推导,使学生改变传统的“信号与系统学习就是数学学习的观念”,使课程更加突出工程专业特点。例如在讲解“傅里叶变换的时移特性”时,除了要推导相关的表达式时,更应该将讲解的重点放在“时域时移影响信号频谱的相位特性”上,使学生加深认识傅里叶变换性质的物理意义以及调制与解调的本质。此外,还可以借助实物演示、各种立体化视频、Matlab软件等,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

4.加强实践教学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以及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外,还必须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应该突出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Matlab仿真软件将各种工程应用实例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该软件完成各种实例的操作,例如画信号的波形、求系统的阶跃响应、信号的运算以及冲激响应等,使学生能够加深对各种信号特征的理解。对于专业实验设备的不足,则可以利用Multisim等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观察电路的波形和现象,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

四、结语

高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除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独立院校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的综合知识水平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较差,尤其是数学方面能力,信号与系统课程对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对该门课程教学的改革必须要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习能力,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郝允慧.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29.

[2]周小微,金宁,刘大健.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9):58-60.

[3]吴再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教改探析——以百色学院为例[J].课改前沿,2012(12):22-213.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环境资源,分析测试,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等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 如何保护有限的资源、优美的环境是人类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难题。而应对这一难题的首要环节便是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当前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资源状况, 了解这些环境要素, 如当前的清洁程度或受污染程度。因此, 培养具备环境与资源分析测试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了新世纪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的开设恰好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 成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环境类和农学类专业有益的选修课程。该课程特点有: (1) 内容广泛, 涉及面广。包括土壤肥力及污染物测定、水质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农产品安全与品质分析等。 (2) 课程内容和实验方法更新较快。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标准也不断制订, 而这些新的检测项目也将被纳入到该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 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使得分析测试的方法与设备不断改进, 这些更精确、更高效、更安全的测试方法也将被引入到该课程中。 (3) 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对学生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所在课程组成员在《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开设之前做了大量的论证和精心的准备工作, 而在近年来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主要以验证实验原理和锻炼学生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重视实验结果, 整个实验过程缺少悬念,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环境或者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制约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实验课时相对紧张, 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从试剂配制、器材准备到实验测试、结果分析整套流程;有些实验技术手段与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课程的考核指标仍需逐步完善等。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 笔者根据近年来授课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和分析测试科学的发展趋势, 提出改革《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启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对实验中测试项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讲解, 然后学生按照讲解内容进行操作, 通过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验证书本知识, 反映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这种教学过程固然严谨, 但也容易造成学生仅仅以完成实验任务为目的的弊端,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授课中加入测试项目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介绍。例如, 在讲授土壤中氮、磷、钾等指标的测定时, 向学生介绍我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情况, 介绍学好本课程与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关系,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测定水体中污染物浓度时, 让学生自己在校园内的池塘、溪流中采集样品, 使分析测试过程与学生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设置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流程, 让学生自主发现影响结果的因素

分析测试过程中环境因素与实验条件对分析结果存在影响, 需要加以校正。直接将书本上的校正系数告诉学生, 虽然也能完成分析测试任务, 但难以让学生对所测试的具体指标受哪些环境因素和实验条件的影响有深刻印象, 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容易忽略这些因素。通过不同环境、实验条件下, 让学生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测试, 对比测试结果,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全过程操作锻炼, 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测试工作能力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是一门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分析测试技能的课程。其中的每一项实验都包括试剂配制、器材准备、实验测试、结果分析等诸多环节, 但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很难保证学生在每项实验环节中都能亲历亲为。而当学生就业后, 往往需要独立地开展工作, 了解、掌握各项测试指标的完整流程成了一项基本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课程组教师除了在理论教学中强调实验流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外, 在实践教学中, 对每一项分析测试实验所包含的步骤、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细致、充分的论证。尽可能地将实验试剂、器材准备工作也加入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 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每项测试实验的全部过程。对于那些确实无法将实验所有环节都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的测试指标, 则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制订专业培养方案, 不断改进课程设置与大纲内容, 使各门课程在内容上既能相互衔接, 又能相互补充、加强。

四、多种实验方法相结合, 全面提升学生测试技能

随着试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与改进, 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无论是针对土壤、水质, 还是植物分析, 许多指标都存在多种测试方法, 传统经典的方法往往需要更多的人为操作步骤, 有利于锻炼学生在实验中的各项基本技能, 并且采用这些方法, 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容易满足, 适应面广。掌握好这些方法, 有助于学生今后在各级机构中顺利开展分析测试工作。而在应用大型仪器进行分析测试的方法中, 自动化程度被极大地提高, 能使操作人员从大量繁琐的实验步骤中解放出来, 同时也减少了实验中造成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提高了测试精度。学习掌握这类分析测试方法, 能使学生今后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分析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针对《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分析同一指标时, 应用多种测试方法的实验环节。例如在测试土壤中交换性钾、钠、钙、镁时, 既使用经典的滴定和火焰光度计测试方法, 也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 (ICP-OES) 进行测定。通过这一举措,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测试技能。

五、逐步改善考核体系, 提高分析测试水平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现阶段两部分的课时数相同, 均为64课时, 考核时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近年来, 课程组教师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逐步调高了实践操作部分在考核中所占比例。除保留平时每项测试实验分数计入实践操作成绩外, 适当增加实践操作测试环节。测试的时间和项目并不固定, 一般安排在后半学期, 针对学生进行分析测试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步骤来设置。通过对这些最基本的实验步骤进行测试检查, 利于学生养成标准、规范的操作习惯。另一方面, 课程组成员也在争取适当增加实践部分的课时, 让学生有更多动手操作的锻炼机会。这些举措逐步实现后, 必定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实践操作环节更加重视, 分析测试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作为一门分析测试类课程, 《资源与环境分析测试》的教学内容必定会随着测试方法科学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变化, 在此程中, 一些新的问题也必然会在教学环节中显现。因此, 面对新的问题, 继续推进有助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 是一项长期工作。唯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尹忠红, 郝振河, 郝欣.浅析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探索, 2010, (12) :153-154.

[2]徐秋芳, 孙向阳, 姜培坤, 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9) :56-59.

[3]张笑归, 刘树庆.提高“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质量的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5) :153-155.

[4]徐国华, 周权锁, 杨超光.以科研和学科优势促进本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9) :28-30.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卷调查,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 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不断受到威胁和侵害。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与生态安全, 不仅需要有污染预防的理论技术专业人才, 也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特别是法律意识。为了加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环境法律认识水平,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从2001级开始开设环境法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 像许多其他课程一样,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课堂是学校教学最基本的要素, 是大学教与学过程实现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 通过主讲教师的讲解, 系统地把课程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学生, 是国内大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做法。教师讲授, 学生听课, 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课堂教学规则, 该规则通过不断细化的课堂教学规范而得到进一步强化。然而,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如果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得到足够重视, 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式的讲授往往使得教学效果不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改善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高校都开展了教学评价工作。教学评价能够使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作出必要、及时的调整, 从而有效地控制信息的变换过程, 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估是教学评价的重点。为改善本科教学质量, 中山大学采取了同行评教、学生网评等课堂教学评估手段。每门课程在学期结束后教务处都会组织学生网上评教, 网上评教实行打分制, 在全校进行排名, 对排名位于后20%的教师进行提醒, 同时作为职称晋升时重要的制约条件。然而, 上述举措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尚未见详细报道, 同时学生网上评教所反馈给任课教师的信息也往往针对性不强或信息量偏少。

一、教学方案与教学效果调查方法

作为本科生课程环境法的任课教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习惯, 在最近两年的课堂教学中, 笔者尝试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自主学习, 并拿出一定课时让学生主讲, 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每年的选修学生人数在80人左右, 分组由学生自行组织, 每个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5~6人, 在限定范围内自主选题, 选题内容须与本课程所讲解的环境法律法规或环境政策有关, 可采取研究报告或案例分析等形式。为减轻课外负担, 方便学生到图书馆等查资料、调研, 专门留出三周共6个课时给同学们准备。安排六周左右时间让各小组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解, 展示, 分享其学习成果。每个小组20分钟, 其中讲解展示15分钟, 讨论答辩5分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发现各小组人数参差不齐, 少则一个人, 多则七八个, 在讲解时绝大部分小组都出现超时, 为完成全部小组的展示不得不占用课外时间。为进一步完善上述教学方案, 在学期末课程结束时以问卷方式 (无记名) 调查收集了学生对该教学方案的意见与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对象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2008级与2009级共158人, 其中2008级76人、2009级82人。对于所采用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分组自主学习—主讲—讨论”的教学方案安排, 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 2008级与2009级分别有87%和78%的同学认为较好和很好。对该方案的实行, 有一半左右的同学认为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兴趣, 课堂展示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方案的不足之处, 两届同学均认为老师的讲授课件不够生动。对自主学习的收获感受方面, 大部分同学 (约80%) 认为从其他同学的展示中学习到新知识。就学习小组的最佳人数这一问题, 超过60%的2008级同学认为4人最合适, 其次约10%认为5人更合适, 而2009级则有48%认为4人一组最合适, 40%认为5人一组最佳。综合来看, 每个学习小组的最适宜人数应控制在4~5人。当选课学生人数较多而课时有限情况下, 必须控制好每个小组的展示时间, 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避免侵占学生的课余时间。为此, 专门调查了两届学生对每个小组课堂展示时限的看法。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两届学生的看法有较大差异, 超过50%的2008级同学认为小组展示时限应为15分钟, 近40%认为应控制在20分钟, 而2009级则有约40%同学认为25分钟为限, 44%的同学认同20分钟。综合来看, 20分钟是适宜的。由准备时间的调查结果来看, 两届同学均有接近60%认为理想的准备时间需要两周。此外, 本次调查中部分同学也对教学改进提出了如“增加互动”、“课堂多一些提问, 多引发讨论”、“提前要求大家收集和阅读某方面内容, 举行辩论会或其他形式引导大家自行分析案例”、“增加新闻视频剪辑等资源, 使上课形式多样”等一些具体建议。

三、改进教学的设想

1. 学习国际一流大学的课堂教学特点, 在课堂形式

方面更好地采用交流、讨论和研讨的形式, 启发和鼓励更多的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 加以评论,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和获得智慧分享, 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教学互动尽可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阶段, 根据教学方案安排与教学内容需要, 灵活采取多种互动形式, 如相互提问、游戏等。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主持人、组织者和引导者

的角色, 必要时给学生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使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为主持人, 在小组课堂展示学习成果阶段要严格控制好各小组的讲解与展示的时间, 培养同学们对演讲时间的控制能力;作为组织者, 在学生分组阶段进行必要的指导, 合理控制小组成员人数, 并尽可能安排相同或类似专题集中展示以便于创新性思维的碰撞, 增加讨论的有趣性;作为引导者, 及时总结讨论中出现的思想火花, 解答大家困惑的问题, 启迪同学们深入思考。

3. 围绕教学中同学们提出的教学课件不够生动的

问题, 加强课件制作, 增加视频插播等形式, 结合“今日说法”等大家较为熟悉的法制类节目中有关的议题强化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家艳.大学课堂教学与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0) :91-92.

[2]真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 23 (2) :106-111.

[3]宋彩萍, 王江红.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21 (2) :28-31.

[4]刘洁, 陈怀楚.清华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新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2) :17-20.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8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及课程体系的优化, 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技能, 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 加强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当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实践教学的体系设置没有得到合理化, 专业面比较窄, 课程的结构没有协调呈现, 对学生今后所从事环境工程的工作要求得不到满足。理论课程内容存在重复, 未能与行业企业真正对接, 课时的分配不够合理。实验实训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 验证实验比较多, 而对于设计性的以及综合性的实验相对比较少[1]。

另外,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的限制。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由老师准备实验, 以及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讲解, 学生则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完成了实验的一个部分, 没有真正完成整个实验, 更没有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实验, 这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也会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老师教学的方法手段来看也较为单一化, 对学生的成绩评定没有得到全面的呈现, 这些方面的教学问题都需要进行改善和优化。

三、促进教学改革策略探讨

( 一) 改变教学模式

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要有清晰的思路, 要对高职教改的指导思想深入的领会, 要对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进一步明确。对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要能够积极的适应, 对多样化的教学改革方法以及考核的方法加以探究, 从而构建出科学化的教学体系, 对实践教学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要进一步强化, 对实践教学内容加以完善等[2]。从具体的改革措施实施上来看要能对教学的模式加以创新, 可将全程参与方式的教学模式加以应用。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课程分析测定试样的多样性以及技术的复杂性等使得每个环节都比较重要, 要对以往提供的实验药品以及试样的方式进行改革, 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 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过程。这一全程参与模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学习团队构成, 在人数上保持三到四人, 从实验准备到结束的全部内容进行全程的参与, 这样每个成员就能分工发挥各自的能力, 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 二) 改善教学体系

对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要加强改革, 这一具体的措施实施过程要通过理论和实践体系共同改革来实现。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要对主干课程加以确定, 将大气污染控制、工业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评价与规划、环境工程工艺设计等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然后再对主干课程所形成的能力辅助课程进行填充, 可以将分析化学、有机污染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对主干课程进行补充和结合, 从而构成一个专业化的知识系统。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养成, 开设和专业内容比较相近的其他专业课程。

在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的改革方面主要是围绕着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综合性的实验实训课程。实践教学的体系划分过程中要依照着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可用辅助课程的实践操作课程进行辅助, 将教学的规范化得以保障, 这样才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得以保证[3]。

( 三) 改动教学方法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推行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 由于环境监测的实验项目以及原理等虽不是很复杂, 但是大都需要专用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测定, 在仪器的操作上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需要在现场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的方法教学, 让学生能够到采样现场实施教学, 教师为学生示范,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对待, 让学生能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来获得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的本领。最后就是在考核方法方面进行改革, 主要是将过程考核等多种考核方法结合的原则进行实施。

四、结语

总而言之,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教学和课程改革要能够和实际相结合, 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培养学生环境监测的实践技术技能, 为其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从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具体措施实施角度进行的分析, 希望此次研究对实际教学改革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剑, 崔宝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初探[J].科技信息, 2014, (04) .

[2]石光辉, 刘学方, 宋万召, 朱泉雯.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05) .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9

一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

1.教学质量标准不明确, 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信息系统与教学活动各主要环节实现标准化尚有较大差距, 质量标准不明确, 规章制度建设不健全。此外, 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中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重表面的东西,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评价中, 对教师的评价一般是以奖惩性评价为主, 忽视发展性评价, 评价侧重于对教师的测量和评估, 注重结果, 忽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缺乏对教师提出改进措施的指导性意见。

2.教学运行机制不健全, 监控管理不到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不健全, 监控人员不落实和信息不准确等。教务处、院系和教研室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是教学质量决策与管理机构, 同时也是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主要依靠管理系统的自我反馈, 影响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有些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以分管教学副主任任组长的系教学督导组织, 但由于系教学督导组织成员大多为返聘的退休教师, 人员数量较少, 年龄普遍偏大, 报酬比较低, 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建立起对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缺乏有效的培养办法, 对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较重视, 对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较放松。

3.教学保障体系不系统, 评价体系不完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和办法没有深入到教学的整个环节, 没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评价、督导评价和教师评学等形式多样的评价, 由于评价体系过于简单, 不能突出专业特色, 千篇一律, 所以, 大多没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缺乏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没有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操作简单实用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体系不完善。

二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

1.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与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要综合利用多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质量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第一, 系统规划原则。系统规划就是要把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系统, 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 对系的质量管理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 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分为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计划的执行,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按照教学计划来组织并实施的。

第二, 顾客至上原则。学生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主要顾客, 此外, 还有家长、用人单位和政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以顾客为中心, 了解和掌握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树立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的思想, 将顾客置于整个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

第三, 持续改进原则。持续改进就是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用人单位和企业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持续地改进并提高质量。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 它贯穿了整个管理过程, 影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

2.PDCA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它对重复出现的事物提供了数据决策。

PDCA循环管理方法包括四个步骤:一是, 计划 (Plan) 。找出问题制定计划, 各院系制定教学计划, 并把教学计划分解到各教研室, 由各教研室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制定详细的计划, 最后由任课教师做一份执行计划。二是, 实施 (Do)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收集数据, 按照一定标准完成, 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个人。三是, 检查 (Check) 。对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 把结果与计划进行对比, 检查是否完成了计划规定的任务。通过检查,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四是, 改进 (Action) 。总结经验和教训, 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运用新的方法, 使新方法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把经验传授给别人, 并不断改进和提高。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依照教学质量的标准, 通过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和各环节进行系统的监督、控制与评价建立的体系。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可以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成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和全面推进的四个子系统, 具体如下:

第一, 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确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的责任人, 依据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逐步构建一套适合于系的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目的是体现院系对社会、家长、用人单位、学生的承诺, 体现院系重视教育质量、注重内涵发展的办学思想, 真正树立起管理信息系统的品牌形象, 提高院系的知名度、美誉度, 全面提高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第二,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主要由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等组成。院系教学督导委员会强化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调控职能, 保证有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学生信息员从院系的管理层面和教育层面不断向院系决策者提供影响教学质量的信息, 教学监控系统应当具有层次性。

第三, 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对教学各环节考核, 评判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现状与教学质量标准的吻合程度。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的内容:教学思想与原则、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教学基本功。教学质量评价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系督导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第四, 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建立多渠道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的实际状态和效果。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包括教学过程信息和教学效果信息, 具体为:专家督导组听课记录、学生评教调查表、抽样调查数据、学生座谈会等各种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做到教和学的相互统一。

三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 实施全面教学的质量管理, 需要经过领导支持实施、准备实施阶段、项目推广阶段、评价改进阶段等几个阶段, 具体如下:

1.领导支持阶段

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要得到院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才能正确指导组织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才能使全院系师生思想保持高度统一。系领导首先要明确实施范围, 在制定规划时, 要考虑安排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教育, 以满足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及院系发展的需要。

2.准备实施阶段

首先, 通过对学生、教师的调查, 分析学生、教师群体的不同需要, 并据此制定有关教育目标, 成立教学质量规划小组。提供教职工教育和培训机会,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 质量小组通过与学生和教师交流以及执行教职工的教学信息反馈, 不断修改、完善先前建立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3.项目推广阶段

一旦有项目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成功, 就应当逐步在整个教研室内加以大力推广, 成立多个教学质量小组, 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工作。

4.评价改进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应当定期进行, 如一月一次或一学期一次, 评价方法要统一, 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加以解决。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教学质量改进建立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 要分析课程现状的差距和改进的途径、重新设定目标等一系列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还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 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在教学管理中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正常运作, 建立起一套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机制。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措施, 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 促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庆军.基于TQM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改进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华章, 2014 (7)

[2]曾琦斐.高职院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3)

[3]杨元利.物联网软件工程CDIO项目化教学实施体系设计[J].广西教育, 2015 (9)

[4]朱琳.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5)

[5]付萍、黄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精细化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8)

[6]姜秀丽、苏连江.新建本科院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1)

[7]沈玉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组织策略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 2010 (4) :27~30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10

[摘 要]“环境化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既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分析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学习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化学基础较差。认真听课和课后复习均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环境化学 现状调查 教学

[中图分类号] X13-4;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96-02

“环境化学”是在传统化学学科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其他相关课程发展起来的,研究的是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特性、行为效应及其控制原理,旨在解决环境问题。[1]“环境化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既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同时又可以作为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可以说,它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通过“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从化学角度分析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3]但是,笔者在从事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深感学生对“环境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在对“环境化学”课程学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课程的学习现状并探究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调查方式与对象

太原工业学院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学校的背景下,应该如何改进“环境化学”的教学,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服务,需要深入地研究。本文中,对太原工业学院2012级环境工程专业3个班学生的“环境化学”学习状况和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表1是对2012级专业学生的“环境化学”课程试卷的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3班的及格率明显低于其他两个班的。这三个班都是同一教师授课,却出现这种差异。因此,本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课程内容以及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调查中,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结果,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的状况,我们对全体学生做了调查,共发出问卷112份,回收112,回收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环境化学”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

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认识包括对这门课的兴趣、在心目中的重要性等。有人认为,这些是学生认识活动动力系统的重要构成因素。[4]因此,本文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心目中的定位进行了分析,见图1和图2。

(1)从“环境化学”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来看,被调查者中有13.4%的学生对“环境化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从班级来看,1班有94.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非常重要,相应地该班的平均成绩也最高,及格率也达到了97.3%;而3班有19%的学生认为课程的重要性一般,其班级平均成绩和及格率均最低(图1)。

(2)在学习兴趣方面,3个班学生对“环境化学”感兴趣的人数占年级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75.6%、65.8%和83.8%。从图2可以看出,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习动力,影响着学习的积极性。但根据本文的调查,我们发现兴趣与学习成绩没有呈现正比例的关系,这可能是学习基础差和学习效率低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的。同时也可以说明,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二)课程的学习障碍

在对课程难易程度的认识上,1班有67.6%的学生认为“环境化学”课程的难度一般,而2班和3班分别有42.1%和40.6%的学生认为课程较难。相应地,1班的学生考试成绩也高于其他两个班级的。由图3可以看出,2班和3班认为课程较难和一般的学生的百分比差距不大,而这两个班的考试成绩均低于1班的。本文从化学基础、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的学习障碍进行了分析。

由调查结果(表2)可见,每个班影响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的障碍不同。对于1班来说,学习障碍按照选择百分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课程本身的难度、中学化学基础差、消极的学习态度、其他化学课程不好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这同样也说明1班的成绩高于其他两个班级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好;部分学生成绩较差的原因是课程的难度大和学生的基础薄弱。对于2班和3班来说,学习障碍按照学生百分比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消极的学习态度、“环境化学”课程本身的难度、中学化学基础差、其他化学课程不好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由此说明这两个班的学生成绩偏低主要是消极的学习态度导致的。因此,课程的学习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化学基础较差。

(三)学习方式的认识

对于学习方式的调查,本研究从认真听课、化学基础、课后学习和期末复习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根据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的学生选择认真听课是学习“环境化学”的最好方式,1班、2班、3班中选择该项的学生分别占到了班级总人数的62.6%、52.6%和37.8%,而这与3个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顺序相同。另外,在课后学习选项中,3班的选择百分比最高,达到40.6%,但是3班的学习成绩和及格率均最低,这说明该班学生认为课后复习很重要,但在上课时却没有认真听课,没有很好地付诸实际,从而导致成绩偏低。由此也可以看出,认真听课和课后复习均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

(四)实验课程必要性的认识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中,往往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在太原工业学院的“环境化学”课程大纲中,没有安排实验部分。因此,根据学生对实验课程必要性的认识,来判断学生对实验课的需求。通过调查发现,三个班的学生认为开设实验课程的必要性分别是54.1%、34.2%和56.8%;选择无所谓和没有必要的比例相对较小。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更加需要相应的实验课程,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从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环境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3.建议与措施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和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尽量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近感。教师从自身的成长角度,为学生传授学习经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备课阶段,参考课外相关材料,吸收与“环境化学”课程有关的案例,将这些材料与课本知识融入课堂中。根据这次的现状调查,很多学生反映讲课时尽量不要采用PPT。虽然PPT讲解具有一定的方便性,但由于课本知识量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书写板书,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

(3)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学时

“环境化学”的内容繁多,涉及水、大气、土壤、生物毒性、重金属迁移等知识,该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学时,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把所有的内容讲解清楚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内容,并尽可能地选择与日后专业课有较大相关性的内容进行讲解。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学时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4)改变“环境化学”课程设置

根据诸多院校对“环境化学”课程大纲的安排,适当地将实验操作融合进来。通过课程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程有助于学习“环境化学”。所以,建议增加课时数量,为实验课程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

[ 注 释 ]

[1] 王进喜,展惠英,魏慧荣,李乔.《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7-119.

[2] 吴耀国.《环境化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9-91.

[3] 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 篇11

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的探讨

1.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定位及特点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了解信息系统相关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信息系统常用开发方法,掌握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基于组织、管理和技术全面地分析、设计实际的信息系统。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信息管理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管理学等,在学习完成这些课程基础上,在大三的下学期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之后紧接着就是大四第一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该课程是毕业设计之前的先修课程。无论从开设课程的体系结构上还是开课时序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是实现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为信管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维护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课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它的内容多,抽象程度高难以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通常按照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展开介绍的,信息系统开发的五个阶段,重点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以及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对于从未有过开发信息系统的经历的同学,这些内容多而繁杂且抽象,尤其是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中用UML进行信息系统建模具有相当高的抽象程度。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以及开发工具不断更新,要求课程的内容也要不断的更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只有通过实际案例的实现才能理解其理论,掌握其开发技术。所以如何设计、安排课程的实践内容是该课程的重要任务。

1.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时数90其中包含54课时理论和36课时的实验课。课堂上教师主要借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解其相关的理论知识。具体教学过程上,通常第一节课教师首先介绍该课程在我们信管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结构及主要内容,介绍在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要求以及考核的形式。其后,根据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事例来解释相关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课后布置大量的练习题,教师批改后通过习题课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1.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中的优点

1.3.1 教学内容易于理解

在教学中对于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教师结合了具体的实例,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如对数据存储条目,不只是告诉学生其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结构及有关的数据流、查询要求。还配备了具体的例子,给出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存储条目,让学生明白数据存储条目的具体定义。

1.3.2 课堂加强练习

在课堂上老师讲完相应的知识点后不但会给出例子,还会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动手自己做,并把作业当堂上交,这不但使学生得到了练习,还可以作为学生的考核。充分的利用了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

1.4《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听课人数较多,主要采用的是以老师讲为主间或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就会抱怨课程枯燥乏味,他们就不愿意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进行思考,使得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他们的信息,并没有通过学生大脑再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将过去的大班教学分解成小班教学,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以及互动探究、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使教学由注重知识灌输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交互交流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最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由教师主导,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角色完整的开发团队,成员扮演着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员、操作员等角色,承担着整个开发过程每一阶段的任务,在协作过程中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针对老师来说,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授课内容也要不断更新,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与学生共同讨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教学的探讨

2.1《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对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对组织系统的抽象描述和建模的能力,熟练使用分析工具来描述信息系统模型,进而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后期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践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它也是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及运用中的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二部分,一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课,二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计。

2.2《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课的内容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课程共计36课时,内容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学会操作用友ERP-U8会计财务管理软件,学生操作完成后,系统实现的每一部分功能能够绘制出它们的数据流程图。第二部分是借助CASE工具如MS Project、MS visio等软件,学会绘制甘特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以及系统结构图。学生完成实验课程后,能够了解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所使用的CASE工具,为后续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计共安排40课时,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大纲等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承担信息系统开发不同阶段的任务并协作完成。每个小组的课题可自行命题也可根据老师提供选题来确定。学生利用这段时间,对所开发的信息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完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文档。通过课程设计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同学们更好地熟悉了开发信息系统的整个过程,掌握了开发文档的撰写,培养了同学们互相协作精神。因此,课程设计非常有效地服务了课堂的理论知识。

2.4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在内容、教学方式、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安排上有些不合理。我们准备对今后的课程设计教学安排作一改进,即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系统规划”完成后,就开始布置课程设计工作,将放在学期结束后的课程设计的部分内容提前到前面,使得学生对系统的前期调查和分析有较充裕的时间,课程结束后学生利用课程设计时间集中撰写各种文档。同时,在教学过程加强校企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更加紧密地了解社会对信管人才的确切需求。

3 结束语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随着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和效能。结合课堂教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信管专业的人才。

摘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到诸多领域的知识,具基本概念多、抽象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该文结合我校该课程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对如何做好教学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沈群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探讨[J].实验科学与术,2007(4).

[2]成卫,张小川.信息系统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报,2006(11).

[3]陈玉栋,郭长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福建电脑,2006(5).

[4]张富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7(1).

[5]黄双颖.关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优化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08,4:112-113.

[6]余梅,郑悦林,余肖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J].医学信息,2009,21:222-223.

[7]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上一篇:防火墙技术下网络安全下一篇:散文这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