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这样教

2024-07-25

散文这样教(通用12篇)

散文这样教 篇1

摘要: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散文教学要取得比较好的实效,除了要科学把握散文的特征,更重要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散文要追寻作者的原意,但必须避免太快太早奔向主题和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的误区;二是从追寻方法上而言,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字去追寻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由此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并且以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想法、观点。

关键词:散文,文体特征,教学内容

在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毫无疑问是最多的。同样,语文试卷里的阅读材料,散文也少有缺席的时候(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了“语文学习怎么成了散文学习”的质疑)。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

散文到底是指哪些文章

什么样的文章称为散文,一直有争论,莫衷一是。

散文真的是个大箩筐。散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理》)“散文”的定义,向来用排除法,例如除去“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以及“实用文章”,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就会被放进“散文”这个框里。

在当代,“散文”的地盘被进一步挤压,凡是形成了文类规范、能指明文学特征的文章,逐渐从“散文”中分离出去,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传记、演讲词、科普小品、寓言、童话、儿童故事等。有些亚文类,例如回忆录、采访、序言、杂文等,尽管依然“赖”在“散文”这个框里,但因其文类规范和特征越来越明朗,往往也被当作散文中的另类来看待。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散文”这种文类都还没说清楚,散文研究尤其是散文教学就更欠缺了。中国散文理论话语的建构,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才逐渐形成的。“从整体上看散文研究还处在文学研究滞后的位置,亦步亦趋地跟随小说与诗歌研究艰难前行。”中小学散文教学可资参考的,主要是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等在解读一些散文文本时所显现的解读方式。一方面,散文是主导文类;另一方面,散文理论研究缺位,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处的困境。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几乎没有人说清楚过,在散文大家族内部,由于亚种类繁多,差异性巨大,使得人们煞费苦心地对散文特征进行的种种概括描述,都显得漏洞百出。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笔调灵活”,可是有的散文却写得老老实实,有的还刻意写成流水账的样式……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可是许多经典散文的“形”并不见散,结构严谨,体式俨然……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可是偏偏有的散文通篇直抒胸臆,有的通篇写景,没有半点情感抒发……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含蓄”,可是有的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是导致散文教学设计缺乏制约性的先天缺陷。散文这种文体从整体上说缺乏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规定性。

当我们对散文很难界定的时候,和其他文体作个比较,是个好方法。但是跟寓言、童话等比较,距离太远。跟诗歌、小说比较,或许能看出些问题。

看这张表格,你当然也可以找出个例来反驳它的科学性,但是,你不能否认散文大体上有这些特点。

散文是有叙事性的,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说理,都要有例子,都要有事件,都有局部的叙述。

散文表面上是在写所见所闻,实际上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而且是很个性化的感悟、思想,这些主观的感悟、思想反过来也影响着客观的见闻。这就是主客观融合。

散文的作者在写作时构思最多的是句子,对句子的谋划多于咬文嚼字,多于谋篇布局。

一篇好的散文凸显的是“意境”,意境是什么?要么是知趣,要么是理趣,要么是情趣,要么是志趣。

散文要追寻作者的原意

关于文本解读,有几个词汇越来越深入人心,例如“多元解读”,例如“作者死了”。读解理论发展得非常快。整理一下中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脉络,可发现文学读解理论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即由作者中心论发展到文本中心论,再到现在的读者中心论。所谓“读者中心”,就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读出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多元解读”,主要是针对小说、诗歌而言的。我们在读小说、诗歌时,感悟无论怎么“深入”,都不为过;观点无论怎么“新奇”,都不为过;体验无论怎么“多元”,都不为过。但是,“多元解读”并不适合散文。为什么?

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所呈现出来的个性。什么意思呢?散文中的所思所感,是作者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认作者的所感所思。那么有人问了,我不喜欢作者的抒情,不同意作者的思想怎么办?没关系,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我们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面:它们所论述的道理,是否成立?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如所言?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有公认的判别依据;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但是,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阅读散文,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秋天,但读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我们首先要感受郁达夫心中的秋,典型的文人眼中的“秋”有独特别致之处。

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杏林子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关于“生命”的感悟。

每个人对时间都有自己的感想,但读朱自清的《匆匆》,我们首先要弄明白,朱自清24岁时写《匆匆》,究竟想表达什么?

追寻作者的原意要注意什么

有教师可能要说了,我教散文一直在强调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这非常好,但是这里可能有几个误区。

不要太快太早奔向主题。我一说追索作者原意,很多人会联想起关于散文的认同度很高的一种说法“形散而神不散”。对于如何理解“形散而神不散”,一直有争论。但是,这句话的过度认同也导致散文创作和教学一度走入误区。在创作上,形成了主题先行、单线推进、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的固定创作套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60年代的“杨朔”模式。在教学上,导致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抽象化、概念化为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例如,有很多教师教《一夜的工作》,早早地就得出一个结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整节课就是寻找理由证明这个结论。这是典型的“主题先行”,就是在“整体感知”阶段,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肤浅化、标签化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到文中散乱地去找哪些语段、词句表达了这个主题。

不要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王荣生教授描述过一种课,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说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在课堂上说一些假大空的话,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这样的课实际价值不大,“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比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额外的东西,学生也“向外跑”,讲一些课文以外爱惜生命、珍惜生命的例子,没什么意思。其实讨论生命可以,不用长时间跑到文本外。《生命生命》里写着“我”看到飞蛾求生,看到瓜苗生长,听到心脏跳动非常震惊,那种震惊是擎天撼地的震惊。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为什么没有“我”这样的震惊?“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从文本里产生的不一样。补充了解杏林子的身世背景以后,我们再回到文章中去解答前面的疑问,去感受杏林子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感动。

散文教学,走到文本之外,其实就是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

追寻作者原意的具体方法

但是,要追索作者的原意,也难。

因为语文教师乃至其他任何人,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是作者的独特经验。也正因为经验之独特,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才能够通过其散文,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是融会在他的语文经验里的。散文教学难就难在要通过“文字”感受作者的独特经验。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概括一下,阅读散文,就是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通过语言文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选材”上。例如,冯骥才写维也纳,不写闻名世界的金色维也纳大厅,不写那些享誉全球的大音乐家,不写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冯骥才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里都写了些什么呢?他写鸟鸣,写花钟,写小路,写老汉。更奇怪的是,他写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却仍让我们一次次想到“音乐”。为什么会这样?“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和“音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再比如,冯骥才写鸟叫,为什么不多写婉转、嘹亮、悠长的鸟叫声,而去写那些难听的鸟叫声?冯骥才写酒店里的人,为什么不写小伙、姑娘、孩子,而要写老人?深入研读冯骥才选材上独特的思量,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冯骥才想表达的:在维也纳,人们热爱音乐,他们有很好的音乐感觉,有很深的音乐“造诣”,他们听到生活中的声音,能联想到音乐;他们看到生活中的景物,能联想到音乐。在维也纳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都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威尼斯的小艇》在选材上也极具“教学价值”———“选取典型”。写小艇的样子时,作者选取了外形上的三个典型特点:像独木舟,像新月,像水蛇;写船夫驾驶技术好时,作者选取了三种特殊情况:极快时,极挤时,极窄时,船夫是如何处理的;写小艇和人们关系密切时,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人物: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写小艇和威尼斯的关系时,作者选取了两个典型场景:白天、夜晚。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陌生化的表达”上。一位语文教师对文章中那些有特点的语段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并想办法带领学生去感受。《地震中的父与子》里有一句话这样描述父亲的努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作者为什么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可以追问一下自己。

梁晓声在《慈母情深》里这样描述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情景:“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将一个主谓结构的连动长句一分为三,为什么都将主语后置?可以停下来想一想。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萧红的语言是稚拙的,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总之,散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语言,并且以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想法、观点。

散文这样教 篇2

寮步镇凫山小学

对华应龙老师的教学事迹知道挺多,也常在网上观看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在前段时间拜读了他的著作《我就是数学》,使我大受启发,明白了在教学中老师确是需要捧着一颗热心对待神圣的教育事业,捂着一颗爱心对待可爱天真的学生,承着一份耐心对待学困生。

在这个暑假里,为了响应学校的读一本好书号召,也是为了继续钻研华老师的数学教学之道,于是迫不及待的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他的另一著作《我这样教数学》。《我这样教数学》其实就是华老师的课堂实录,书中引用了12个比较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内容相当丰富。华老师文笔幽默行动,语法新奇,引经据典,让人看后有爱不释卷之感觉。每一个课例都是发生在身边,他采用的方法及应用虽然闻所未闻,但看后觉得,我们普通教师也能做到也可应用到。

比如《角的度量》华老师这样的课前慎思:“角的度量”一课让我有困惑的是(1)我们让学生测量了各种各样的角,学生感受到量角的用处了吗?量角的大小是屠龙之技还是生活中不可少的技能呢?(2)“角的度量”这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点?怎样认识量角呢?等等。这些都是我在教学本课新知识点时所没有想及的,看后真是当头棒喝!想想我当时是怎样教授的呢,先参看参考书围绕重点难点展开备课,参考《备课》一书摄取有教学价值的 1

片段,再加上班里学生特点组合成了一篇备课素材,哪有华老师那么认真的钻研态度呀。他想的问题都很深,把新课点都甚至挖掘到源头了,多好的一名老师呀,这不正是我所缺乏的吗。华老师在创设情境时采用了滑梯的例子,这是生活中常见的,坡度太小溜不出多远;坡度大了,又会增加危险。用滑梯引出角的状态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从这个角度不仅能感知到角的存在,而且容易发现角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这个例子中更是显现华老师的过人见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量角的大小”,可为什么要不厌其烦让学生画角呢?华老师创造性的让学生在量角器中寻找角!让他们发现在量角器中存在着非常非常多的角,这样把量角的方法、量角器的本质全都学会了。真佩服华老师的这一套教学思路,如果下学期有机会教学这节课,真想用这方法来引证一下,让我也体会一下教学的魅力与课堂的快乐。从这个例子中,我认识到了,当一位出色的教师,首先要有博大的知识,更要把重点难点细化,举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生活例子以激发兴趣,添加情境学习氛围。

又比如“圆的认识”里华老师所表现的数学哲理“圆,一中同长也”,先让学生从话中理解含义,再教授圆点与半径的联系。“百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发挥专长,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孙子兵法”把学生从韩信的点兵多多益善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我这样教诗歌 篇3

【关键词】诗歌;教学;方法

中国是诗歌古国,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粹。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像,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份浪漫,一份执着,一份诗意,一份追求。诗歌的“每一个字都是无底的深渊”。我想,在诗歌教学中,语文老师如果能针对文本资料安排朗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契机。

一、融情于读

读是学生文本性的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哀的情调。而诗歌与音乐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所以不妨把音乐引进来。

教师可以在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后来一段配乐朗诵,以此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让学生伴乐诵读,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托的感情,并在一首首乐曲里提升为对文化的倾慕和敬重。

用古人的话来说这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内”。而诗歌更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见长,这更需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感情去体验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甚至反复体验。

当然音乐的选择也十分重要,比如古琴曲《高山流水》旋律典雅、韵味隽永,琴声铿锵有力可以伴一些描写边塞,表达赞美之意的诗歌,像《凉州词》、《化石吟》;萨克斯《春风》)旋律美妙动听,深邃而温馨,可以伴一些深情、轻柔的诗歌,像《金色花》、《再别康桥》。

我在教授《金色花》一诗时,先要求学生通过自读,然后合理的发挥想象,再现诗歌的环境、氛围,然后将诗歌设想出合理的场景以及是中孩子、妈妈的情态心情,形成文字交流。文中母子的深情而细腻的爱,本来是无形的,却被学生以生动语言,形象描述,根深蒂固的潜入了每个人的心底。

二、用诗寄情

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篇,往往是意境深远,引人入胜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然而学生总感觉到与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如果学习诗歌仅是停留正在表面的咬文嚼字熟读吟诵上,学生对此一定会感到索然无味的。

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明白“诗理”的基础上,创设特定情境,巧妙地将诗歌句运用到自己的文字中去,那将会使文章增色不少,从而激发学生“用诗句”的兴致和热情,学生更可以从“用诗句”中深切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如:有些诗句可以直接引用。如:“这是冬天的第一场雪。清晨,雪还在下。我推窗,呵,好一个粉妆玉琢的世界!大地白了,房顶也白了。我兴奋地欢呼着冲下了楼,我要和雪花共舞!干枯的树枝上挂满了白色的花,咦,莫不是‘( )。”这里直接填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短小精悍,却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有些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将诗中的意境运用,如“在这次月考中,我考的一塌糊涂,我觉得我似乎终于体会到了古人张继不朽的失眠到底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但我除了悲伤,留给自己更多的是反省……,我应该像张继那样在痛定思痛中完成一篇属于我自己的不朽的篇章。”

这样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经历了一个在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在运用语言上由纯粹的学诗到学以致用的过程,这种做法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的积累,最终达到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当然也让也让学生明白切不可生搬硬套。

三、意境想象再现法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如:赏析宋代名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稍加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意境想象再现法,他们中有人以第一人称角度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泪水已从脸颊滑落,窗外铅色的天空越发沉重了,天地昏暗一片,海上波涛如怒,浪头一个个掀上船板,我心也正如此水呀!山河已碎,我又身陷囫囵,孤苦伶仃,被缚于此,零丁洋啊!零丁洋!你是否为我所生,忆少年豪气冲天,有青云之志,常吟咏岳飞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雄豪之句,亦高唱辛弃疾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忠信之言,可现在……,哎,双眼已又朦胧,我该何去何从呢?是啊,“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说得多好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易安的这句又响彻耳边,哈哈哈……,人生虽短,可我要将它变为永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声音刚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难看出,他的这种方法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诗歌教学的“讲”

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 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主张,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作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

那么,教师怎样的“讲”才“适当”的?

笔者认为,可以是先诵后讲;也可以边诵边讲,且讲且诵;还可以先讲后诵。当学生大部分能背誦时,教师根据需要,或简介诗歌作者、背景、缘起及相关典故逸闻之类,或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要善于点拨、启发和疏导,或共同品味诗歌语言运用之妙,或抓住“诗眼”等关键处,领悟诗歌内涵,体味诗歌情感、形象和意境。

总之,诗歌教学中讲的时机必须依据学生、诗歌和环境实际灵活安排,力求让学生在理解诗意上有豁然开朗之感。

另外,有些小的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

1.切不可时常齐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

诗歌,尤其是中国诗词,言少而意丰,字缝里透出许多无法言说的内容,这空白就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去“填补”,再将形成自己独有的图画。但是,齐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更使学生的感受受别人的影响而消融了自己的阅读个性,久而久之就会泯灭个人对诗歌语言的独特感受。

2.大胆尝试,勇于探索

达到课程目标的途径是多样的,体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依据就是学生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教学中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才会敢想,敢问,敢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诗是开启心灵的艺术,诗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应带着“能否上出新理念,如何上出新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论哪种方法都能“吹绉一池春水”,锁住“满园春色”。

作者简介:

散文这样教 篇4

粤教版把“散文”的教学专门作为高中选修课的一个板块, 那么, 这样一本精致的散文教材, 我们应如何教呢?可能不少教者生怕“浪费”了这一篇篇美文, 从字词谋篇到思想内容, 面面俱到……但是, 篇篇文章都这样教, 到头来, 学生又确实学到了多少呢?我们应该把这本散文选修课本的教学定位点定到哪里呢?

翻开《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一书, 全书共有16篇文章, 作品时间跨度将近80年, 作为读者的学生在细细品味文章的同时, 相信他们更多的还是希望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学到语言, 学到自己如何也能用笔记录下他们思想的天空。

因而作为教者, 我更多的是把学习作者如何“以言传意”作为教的目的。在教散文选读课时, 针对每篇文章的特点, 找准一个小的切入点, 直奔主题, 来读语言、来学语言、来写语言!

如讲《听听那冷雨一课》时, 余光中先生在文章中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他的这篇散文不仅文字优美, 而且文化意味十足, 可谓雍容华贵。于是在设计这节课时, 我把作者如何传达思乡之情作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引导学生采用主动阅读的方法, 从看到题目后猜测文章的内容开始, 再到让学生分析本文作者表意传情的方法。

经过初读课文后, 学生首先得出, 作者善于采用身边的事物来表达心中情, 文中作者把自然界的雨景与自己内心的情思巧妙地联系起来, 借冷雨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乡之情。题目的写法不仅新颖, 而且开篇就引人入胜。

那么, 作者又是如何来表达那份难遣的家园之思的呢?在引导学生跟着那悠缓的乐曲一遍遍地品读文章后, 学生欣喜地发现,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通过对中国的书画、诗词、文字、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描摹, 把一个远在他乡, 孑然独行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最后, 我请学生试着用对称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主旨, 学生用“难遣的家园之思, 难舍的文化眷恋”概括, 不仅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而且还概括了文章的写法。

在余光中先生的笔下,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情思与雨丝的交织中所抒写的一位文化望乡人的酽酽的乡愁。

可能我们的学生没有很丰富的阅历, 还不能完全体会作者的那份深情, 但是文章“以言传情”的写法, 学生可以略学一二了。

再如, 在教《秦腔》一文时, 那偏于西北一隅的震撼人心的秦腔, 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 如果没有切身的感受, 是很难体会那质朴而粗犷的秦地人民对秦腔的一片痴情的。因而, 在教这一课时, 我把教学重点定在学习文章场面描写的语言上。

听唱戏, 可能学生不甚喜欢, 也没怎么听过。不过, 对于表演现场, 学生还是有一定感受的, 因而, 我请学生把似曾相识的片段从文章中找出来, 反复地读, 并用笔试着仿写一下自己所熟悉的场面。

下面是原文的片段和学生的仿写片段摘录。

原文片段:一演出, 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 未等戏开, 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 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台下就乱了, 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 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么不说最前边的立着;场外的大声叫着亲朋子女名字, 问有坐处没有, 场内的锐声回应快进来;有要吃煎饼的喊熟人去买一个, 熟人买了站在场外一扬手, “日”的一声隔人头甩去, 不偏不倚目标正好;左边的喊右边的踩了他的脚, 右边的叫左边的挤了他的腰, 一个说:狗年快完了, 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 你便拱开了!言语伤人, 动了手脚;外边的趁机而入, 一时四边向里挤, 里边向外扛, 人的漩涡涌起, 如四月的麦田起风, 根儿不动, 头身一会儿倒西, 一会儿倒东, 喊声, 骂声, 哭声一片;有拼命挤将出来的, 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 身体胖肿, 但差不多却光了脚, 乱了头发。

学生习作之一:

短促的预备铃过后, 课室里仍是闹哄哄的。吃零食的备有纸巾, 随时准备擦嘴;后排的叫前排的传话给吃零食的, 不要把味道弄到后面来;前排的回话说后排的可以选择停止呼吸;小声说话的叫大声说话的声音别那么大, 大声说话的说声音小了听不见;少数端坐着看书的用手碰了碰旁边的, 旁边在睡觉的嘟囔了句“别吵!”又把头扭过去睡, 班长看到这一幕惊慌失措。

上述习作充分注意了原文中以“的”字短语和方位词短语为特征的人物的写法, 把上课前的场面鲜活地展现了出来。

就这样, 我把秦腔改做了片段仿写训练的教材, 学生不但读得韵味十足, 而且写起来兴趣盎然, 这比以前我们老师一味面面俱到地分析文章更具实效性。

在文字的密林中穿行, 作为教者的我们应该是学生栽种密林的引导者, 以经典作品作为典范, 以“读言悟意、以言传意”作为教学目的。

心理专家这样教孩子 篇5

专家简介

庄文浩,美国APU(美国太平洋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中国地区从事心灵成长科学与身心治疗的专家。

父母要做表率,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少让老人带孩子

目前中国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父母在外地工作或者到周末才去看看孩子。

“这就是身份混乱”,庄文浩说,照顾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如果把这种责任转交给了爷爷奶奶,那就是未做份内之事。爷爷奶奶对孙子来说,他们的“身份”不是父母,所以他们不应该承担照顾孙子的主要责任。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许多中国父母都十分忽视,从没想过,孩子在这种“身份混乱”和责任混乱的环境中长大,他自己又如何建立一种正确的“身份观”和“责任观”。“父母都可以不承担身份内的责任,又怎么能让孩子明白‘身份’的涵义呢?”庄博士说。

建立孩子“身份观”和与之相应的“责任观”,实际上就是给孩子划定与之年龄相对应的界限,让他明白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界限,就像是楼房的窗户,如果你不关上,孩子真的会从这个窗户往外跳,因为他不知道外面是楼高10层的危险。”庄博士说。

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用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孩子身份与职责,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学习不是为了父母,而是自己作为“学生”的本分。

他爱打篮球,在家只看体育频道

只看培养兴趣的电视节目

庄博士的儿子看电视也是被管制的。电视是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这个途径往往会不分糟粕,无论是否适合孩子,一股脑儿全部展现在孩子眼前。面对电视,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进行取舍。

庄文浩说:“我儿子很少看电视的,就算看电视,也是看看体育节目。”庄博士从小就培养儿子一些有益的爱好,比如打篮球,所以他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体育频道,不良电视内容就没机会侵入他的眼球了。

此外,庄博士的儿子在一所国际学校念书,学校每天会将筛选后的电视内容如新闻、纪录片、科学探索等节目播给学生看。这样就不用担心他们被“少儿不宜”的内容影响。

严格管理电脑 控制上网时间

上网要打申请报告

庄博士认为,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力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他有一整套严格的上网制度。

首先是对电脑的管理,电脑放在上锁的书房里,而且电脑设有两级权限密码,一级权限是只能打字,二级权限是可以上网。

儿子每次要使用电脑前都必须向爸爸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内容包括使用理由、内容、时间、几级权限,得到爸爸的批准后才能使用电脑。

监督执行也很重要。申请的时间一到,无论作业是否做完都要关机。“这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高效率地学习,如果他因为聊天、游戏耽误了做功课,他就必须承担后果。”

刚开始时,对于这项规定,儿子也有意见,庄文浩就郑重地告诉儿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咱家的法律就是这样。你如果不服,可以申请“移民”,但批不批由我决定。

找答案的过程最重要

写作业要做好计划

陪孩子写作业,是许多家长最发愁的事,先是催,然后陪着、检查,实在不行就亲自上阵帮孩子写。这一点,庄博士也有办法,就是每天只看儿子的“计划本”,然后抽查计划完成情况。

学校专门给学生有一本“计划本”,每节课后布置的作业,都会登记在这个本子上。庄博士每天就是对照计划本看儿子的完成情况,如果没完成,他会问儿子为什么没做完,是不会做还是忘记了。

如果是忘记了,他也不会责骂儿子,因为“健忘是孩子的生理结构造成的,他们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丢三落四是正常的,但是要提醒孩子把忘记的作业补写在计划本上,然后按时间完成。”

如果是不会做,他会告诉儿子:不会做没关系,但必须要去做,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

庄博士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答案不是最重要的,寻找答案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他要做的就是锻炼孩子从小就养成寻找答案的习惯,当有一天父母不在身边时,他也就能够自己去找答案了。

如果,孩子的作业做错了,他不会帮他改正,而是引导他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如果实在发现不了,那就把错误的作业交上去,让老师的红叉来指出他的错误。庄博士认为,要让孩子从小有受挫能力,家长不能为了面子,为了让老师对孩子有个好印象,而把孩子的错误掩饰或更正。

“家长别怕孩子犯错,我宁愿孩子在小时候就把成长中所有的错误犯完,因为很多错误长大后再犯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庄博士说。

手机是大人的工具

绝不纵容孩子买手机

中小学生配带手机已经习以为常,有的家长觉得无所谓,有些家长觉得不合适但又无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庄博士的儿子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看看他是怎样“对付”儿子的“无理”要求:

爸爸:你为什么想要有部手机?

儿子:为了想念爸爸妈妈时就能方便联系。

爸爸:你的同学们都有手机吗?

儿子:是啊,他们都有了。”(言下之意就是别人有了,我也要有)爸爸:既然他们都有了,你想爸爸的时候,就借他们的手机打一下吧。儿子目的没达到,一段时间后,又想出新的理由来要手机。

儿子:现在的同学都没有手机,给我买部手机吧,我想你们的时候可以随时打给你们。

爸爸:同学们没手机,那他们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怎么联系呢?

儿子:他们打公用电话,或者借老师办公室电话打。

爸爸:那你也一样可以通过这些办法给爸爸打电话。

从此以后,儿子彻底打消了买手机的念头。

这时,庄博士告诉儿子:爸爸的钱足够给你买一部很好的手机,但手机是大人的工具,等以后你到了这个身份的时候,自己赚了钱就可以拥有了。

庄博士说,孩子会想尽办法得到想要的东西,家长需要严格地按照“界限”来拒绝,当然要拒绝得让孩子心服口服,这就需要技巧。

与心理专家面对面

教育孩子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但是看了庄博士这样管理儿子,你是否有很多疑问,是否想与他面对面地交流一下教子高招呢?我们为您准备了这样与庄文浩博士面对面的机会,快来报名吧!

招募人数:20名(男女不限)

招募要求:40岁以下,限北京地区。

电话:(010)65369664

机会有限,先报先得。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讲座

主题: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主讲人: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梁月竹。

地点:北京安定医院多功能厅(安康胡同5号)。

电话:(010)58303037、58303244

小说这样教 篇6

【关键词小说 人物 情节 生活

小说的叙事性决定了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要素,当然就是小说教学目标的首选。

和孩子分享小说,定位要准确,要么分析人物形象,要么分析情节安排,要么分析环境渲染。当然,拿到一个小说片段,是分析人物形象还是情节安排抑或是环境描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在小学阶段,以“分析人物形象”居多。即使从文学的层面分析,“人物”也是小说的核心因素,“情节”和“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小说有哪样的人物,就有哪样的情节和环境。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就是要带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凤辣子”爱炫耀、会奉承的人物形象;读《香菱学诗》就是要带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香菱的聪慧、勤奋、坚持;读《景阳冈》就是要带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武松的倔强、勇猛、粗中有细;读《金钱的魔力》就是要带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店主的势利、见钱眼开;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就是要带领孩子在阅读中感受严监生的吝啬……

在小学阶段,也时常分析故事情节。情节,可不是一味分析“起因、经过、结果”。读《临死前的严监生》,可以带领孩子感受一下悬念加意外的搭配效果;读《桥》,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一下出人意料又在情理当中的结尾;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一下“伏笔”怎么设置;读《景阳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一下“高潮”怎么营造……

环境分析对小学生来说有点难,适合分析的小说也不多。读《桥》,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作者用一半篇幅写当时的狂风暴雨,写洪水越来越大;读《鲁滨孙漂流记》,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当时荒岛的现实情况对情节发展的影响;读《林冲风雪山神庙》,我们可以让学生好好体会一下那经典的一笔环境描写——“那雪下得正紧”。

如何感知“人物”

很多小说教学也在感受人物形象,但教学结果却很失败,为什么?因为很多都是主题先行,很多是用教师的想法覆盖学生的想法。

有的教师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往往先告诉或者变相告诉学生“凤辣子”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的女人。共识达成以后,就是求证,让学生依据文本证明“凤辣子”的这些特点。这种“演绎式”的教学不能说毫无意义,但本质上是接受式的阅读。由于“主题先行”,学生的“发现”只是为了印证这个主题,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建构。

那么,怎样的教学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呢?

(一)引导“细读”

细读什么?细读人物长相,细读人物语言,细读人物动作,细读人物神态,细读心理描写。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不是简单地得出一个概念化的词语——爱炫耀。我们要引导学生到文字里,到细节里去感受“凤辣子”的炫耀。《“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篇是在讲她的炫耀。你看第一句,她笑着喊:“我来迟了。”迟到就迟到吧,应该悄没声儿才是,她却大喊大叫,这不是炫耀是什么?一到屋子里,别人都敛声屏气,她却放诞无礼,高声喧哗,无非是表明她的特别,这不是炫耀是什么?别人正常打扮,不显山露水,她却绫罗绸缎,一身珠光宝气,显得与众不同,这不是炫耀是什么?“凤辣子”在林黛玉面前承诺“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副说一不二的管事的架势,这不是炫耀是什么?

再看“凤辣子”的阿谀奉承:贾母伤心了,她立马就哭;贾母开心了,她转悲为喜。这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是一等的溜须拍马的本事。所以,上《“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就是要引领孩子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感受“凤辣子”的人物形象。可是,大部分教师是用记叙文的“套路”来教的。第一步,教生字词,难读的句子读通、读顺。第二步,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三步,提煉中心思想。这样教就不是小说的教法。小说的味道和精髓就教没了。

(二)利用“误读”

一切阅读都是“误读”,对于小说的阅读感受无所谓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误读”是由一些明显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例如小学生自身阅读经验的不足,“节选”导致的明显的断章取义等。这样的“误读”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得好,就会成为深入了解小说人物的契机。例如我在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课前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那十四位孩子的父亲在拯救自己儿子时过早地放弃了努力,他们对自己的儿子爱得还不够深,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被误解为“贪生怕死”,这让我感到害怕,因为这种误解将会衍生出一种在我看来是畸形的价值观。教学时我就引导孩子围绕这一点进行讨论:其他的父亲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们真的都是懦夫吗?这样的讨论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小说主要人物——那位冒着生命危险、执着拯救自己孩子的父亲的理解。再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很多学生在阅读这个《红楼梦》小说片段时,都认为“凤辣子”是一个热情、关心他人的人。在这种不够全面的片段阅读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误读。这时我们可以正视学生的这种误读,甚至针对误读来追问:“‘凤辣子真的是一个热情的人吗?”然后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凤辣子”的言行。

(三)安排“比较”

为什么用“安排”这个词?因为这些“比较”往往是学生自己很难想到的。

安排比较,比较什么呢?

可以比较人物的语言。例如有教师上《将相和》这篇历史小说时,让学生比较廉颇和蔺相如说话有什么不同。不比不知道,一比真有嚼头。你看廉颇怎么说话。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你听那廉颇,开口肯定是“我”,“我”永远在前面,蔺相如永远在后面。而且称呼那蔺相如,其名都不愿称呼,一口一个他、他、他、他,心不平气不和啊。而且“我”和“他”,是截然分开的,有“我”没“他”,有“他”没“我”,势不两立。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你再看这蔺相如,开口就是“廉将军”,用的是尊称。“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明明是并列关系,却也是廉颇在前,蔺相如在后。更关键的是,蔺相如的话里,“我们”是高频词汇,真是心地宽广,希望两人和谐相处,拧成一股绳儿啊。言为心声,比较人物的语言,可以感受人物的形象。

可以比较人物对待事情的一些表现。在《香菱学诗》中,你看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各自表现。林黛玉欣喜热情,不断鼓励,而且愿意亲自教,还提供切实帮助。薛宝钗呢?讽刺、挖苦、旁观,不管不顾。比较中,你可以感受到两个人物的不同。

可以比较人物内心的想法。例如在《鲁滨孙漂流记》中有一张“坏处与好处”对照表。这是鲁滨孙的内心独白,对照着看鲁滨孙的内心独白。我们就可以发现鲁滨孙的知足安命,感受鲁滨孙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今天我们像鲁滨孙那样孤身一人流落荒岛的可能性很小,但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可以像鲁滨孙那样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

如何聚焦“情节”

抓住情节进行教学,能使小说人物以最鲜明、最丰满、最具感染力的形象矗立在学生面前。

那么,如何抓住情节呢?常规套路无非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无非分析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初中里似乎深入一点,分析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这样的情节分析,偶尔为之,当然可以。每篇如此,形成套路,就会让学生对小说喜“看”恶“学”。

那么,怎样较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把握小说情节呢?

(一)聚焦情节里的不可思议

有些小说,情节比较“夸张”,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一个作家无非是想通过夸张的情节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情节了解作者的想法是小说教学应该做的一件事。

例如小说《无字书图书馆》,有的学生反映看不懂,我就引导他们梳理出小说中“不可思议”的情节,然后共同讨论情节背后作者的想法,学生觉得收获很大。(如下表)

经常开展这样的讨论,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就会提升,尤其是读象征主义的小说,他的阅读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否则,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样的小说或电影,只是猎奇,只是看老虎和鲸鱼,流于表面,不得法门。

(二)聚焦情节中的转折

很多小说都有一个转折点。《红楼梦》前半部写尽一个家族的奢侈浮华,后半部写出一个家族的零落衰败。《水浒传》前半部写众好汉上山聚义,勇斗官军;后半部写众好汉受招安、打方腊,渐次散场。儿童文学里,这样的小说不少。例如《蓝色的海豚岛》的前半部,女主角一心想离开荒岛,离开这个只剩下她一个人的孤寂的荒岛;后半部,女主角却有心留在荒岛,留在这个只剩下一个人的荒岛。在教材里,这样的小说也有。例如《金钱的魔力》,前半篇,店员对顾客态度冷淡,冷嘲热讽;后半篇,店员对顾客态度热情,极尽谄媚。

这些转折,不仅仅是一个转折,转折的背后是整部小说的“核心”,通过对“转折”的分析,可以读懂小說。

《岗丘的野狗》是日本动物小说作家椋鸠十创作的短篇小说,故事并不复杂,松吉是一个孤独的小孩,阿卡是一条寂寞的野狗。他们相互试探,艰难地慢慢地建立信任,成为相依为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松吉竟然向阿卡投毒,阿卡死里逃生,它再也不愿意回到松吉身边。小说的前半部让人高兴、开心,后半部让人伤心、难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故事急转?

我和学生共同学习这个小说的时候,让学生寻找这个故事的转折点。

(1)你觉得故事从哪个地方起开始转折了?

(2)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故事的转折点,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个转折点就是村里的鸡丢失了,村里人都认为是阿卡千的,他们讨厌阿卡,他们要“除掉”阿卡。实际上,鸡是村里的无赖汉偷的。

光找到转折点是不够的,我们要聚焦“转折点”,体会作品的深意。

这个故事的转折是村里的无赖汉引起的,请你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个无赖汉,松吉和阿卡将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

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分成两派展开对话。

一部分学生说,如果没有这个无赖汉,松吉和阿卡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有的说,没有意外事件,两人相处时间更久,感情会更深。有的说,世界就是偶然组成的,人和狗的寿命并不长,在有限的时间里,运气好的话,就会平淡而幸福地度过一生。

一部分学生说,如果没有这个无赖汉,松吉和阿卡不会也不可能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理由更多。有的说,即使没有无赖汉,村子里也会发生其他事,大家还是会把怀疑的目光投向阿卡,因为偏见太深了。有的说,等阿卡到了成家的时候,和一只雌野狗结婚,总得照顾妻儿吧,不可能总待在松吉身边。有的说,阿卡毕竟是一条野狗,或许有一天友情的温暖最终难敌自由的吸引,阿卡会独自一个人跑到深山里去……

围绕“转折点”的讨论,把学生的理解引向小说的核心内容。

(三)聚焦情节中的悬念与伏笔

文似看山不喜平。具有完整的、生动曲折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绝大多数小说的特点。它们往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能使主题表现得更鲜明,人物刻画得更突出。

在《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就是不肯咽气,作者吴敬梓安排了三批人物上场,就是猜不中。这时候,悬念就产生了,所有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地作出各种猜测,但最终的答案还是让人大感意外,一个人在临死前惦念的不是亲人,不是家产,惦念的竟是两茎灯草。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甚至可以先把小说的后半段隐去,用“不完全文本”教学法,让学生猜测,把小说的悬念通过教学设计放大,以便深切感受严监生的吝啬。

《临死前的严监生》中还有很多伏笔,什么“伏笔”?严监生是个有钱人的伏笔。如果我们把《儒林外史》这个节选的片段看作是一篇独立的小说的话,这篇小说前面的很多细节表明,严监生是一个有钱人。

生:奶妈称呼严监生为老爷。他是一个大家庭的老爷。

生:他的二侄儿问他,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说明他已经吩咐了好几笔银子。

生:他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说明严监生拥有一个庄园。

生:把医术很高明的人立刻请来,穷人家是做不到的。

寻找这些伏笔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一个家财万贯的人临死前惦念的竟然是两茎灯草,这就不是“节俭”的概念了,这对理解人物有着奠大的帮助。

小说里的“感动”

曹文轩的《小说门》写得极好,他在书里写道:“古典形态的小说,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浪漫的,若千年来都是孜孜不倦地做一篇文章:感动的文章。”从前的小说理论基本是围绕“感动”这一核心单词建立的,许多话题只是这一话题的旁出或延伸。当小说家们进入构思过程时,盘桓于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感动他人和后世,甚至是如何感动自己。情节的设计、人物命运的安排、情感的纠葛、环境的布置……所有这一切,都围绕着“感动”而进行。因此,能否令人感动,便成为衡量小说成功与否的一个基本尺度。

当然,许多现代小说开始拒绝“煽情”,开始对情感进行节制。一些小说家甚至开始尝试“零度写作”,强调在写作过程中小说家应在情感上保持零度。从前小说中精心设计的情感戏,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对一些抽象性的存在主题的顽固关注——情感问题已经不再属于构思的范畴。这些小说没有一丝想要在情感上打动你的心思,它仅仅想引起你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思索。它的功用不在情感上,而只在理智上——不是满足人的情感需要,而只是满足人的求知之欲。

但是,儿童文学里的小说、小学教材里的小说,以“传统”为主,里面的“感动”因素还是很多的。例如《金色的鱼钩》里的老红军,把找到的所有能吃的东西,把生的希望留给小红军,自己倒在长征途中。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父亲不顾众人劝阻,忍受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苦痛,在废墟中徒手挖了36个小时,最终救出了自己的孩子。读这些小说,我们被感动,但我们并没有感到矫饰,那些“感动”都是正常的美学感动。

但很多时候,我们上完小说,学生是没有被感动的。小说教学里的很多时间,我们都在进行字词教学,在分段,在概括段落大意,在提炼中心思想。这不能不说是小说教学的失败。

所以,我是赞同并欣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为带领学生“感动”而作出努力的。只不过,这种努力最好不要借助外在的手段,例如放音乐、视频啊,说过度煽情的串联语啊,最好还是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中,回到字里行间去寻找感动。

小说的生活连结

读书就是要联系生活,关注当下。有的人读《西游记》,是迫于任务或者为了“装点门面”,或者就是纯粹欣赏文学作品。有的人读《西游记》,就会和自己、和生活、和当下結合起来。比如有一位读者读了《西游记》说,每个人都是猪八戒,每个人都有原始的欲望,都好吃懒做,都好色。尤其是男人,较之女人,男人的动物性本能似乎更明显。每个人都是“孙悟空”,儿童时代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柬的,想法是天马行空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外在的干预和约束也就越来越多,头上都戴上了“紧箍咒”。每个人也都是唐僧,因为受过教育,尤其有了宗教信仰,就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这就是在“连结”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读者,他们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想到自己,他们会用旁人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在“连结”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读者,会自己提醒自己去联系曾经经历的见闻,例如从这个故事联想到其他读过的相似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联想到生活中见到过的相似的人,从故事中联想到社会的一些问题。他们会在心里以自己为对象来开启提问,例如自己有没有遭遇过和书里相同的情节?书中的人物最像自己生活中的哪个熟悉的人?在自己看来,书里哪些部分最贴近现实生活?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那段类似的经历吗?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验?等等。

也就是说,好的小说教学,要善于提问,善于建构话题,通过问题和话题连结“书本”与“生活”。例如一位教师和孩子一起读完了《我要做好孩子》,他就和孩子聊一聊究竟怎样的孩子算是“好孩子”。还有一位教师非常有创意,他和孩子们聊了两年的《西游记》,所聊话题均是从《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境遇引申出来的生活话题。很明显,这样聊书的主干目标就是——这本书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可以改变我们什么?下面十三堂《西游记》聊书课的话题都是“连结生活”类的,借鉴意义很大。

第一堂课:平凡好,还是不平凡好?

第二堂课:如何好好地生气

第三堂课: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第四堂课:诱惑并不可怕

第五堂课:只会哭是没有用的

第六堂课:道歉也需要艺术

第七堂课:关注你的拳头

第八堂课:说话不算话的后遗症

第九堂课:交换东西的分寸

第十堂课:小心有人骗你

第十一堂课:团结力量大

第十二堂课:被误会了怎么办

第十三堂课:课程回顾——我有了哪些改变

寓言可以这样教 篇7

一、确立综合式的教学目标, 明确“教什么”

寓言篇幅短小、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它以—个短小的故事, 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制订教学目标时, 我们以综合式的发展理念为指引,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实现本课内容与多种资源的整合, 可以是课内与课外, 可以是同类对比, 还可以是知识延伸。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综合多种艺术元素, 触类旁通, 可以进行表演、画图、讨论、交流等, 实现教学方法的多种整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实现依理悟情, 联系生活实际, 指导生活。

二、综合多种教育资源、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过程, 明确“怎样教”

1.多则寓言的类比学习。类比教学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知识点之间的类比,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学会联想, 学会在新、旧知识间找到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学会建构起同类知识的知识体系,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课内与课外的整合。寓言大部分都有一定出处, 源自于一些名著或经典。学习一则寓言只是沧海一粟, 我们可以课本中的寓言为引, 引导学生品读原著,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纵观整个故事情境, 更好地把握寓言主旨, 更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 使课内外知识得到有效的整合。

3.教学与艺术的多元整合。

(1) 综合戏剧元素。把寓言排成课本剧, 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的宗旨。指导学生排课本剧首先要让学生入情入境, 学生只有反复朗读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寓言内容。课本剧要求学生把书面文字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语言, 变抽象的课本知识为生动形象的舞台演出。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创造能力很自然地得到了培养。

(2) 综合美术元素。如在执教《南辕北辙》时, 我特意设计了让学生画路线图的环节, 融入美术元素, 让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培养。通过画路线图也直观地让学生知道乘车去楚国的人由于走错了方向, 所以越走离目标越远的道理。

(3) 综合科学元素。

①综合医学元素。如在执教《扁鹊治病》时, 我设计了让学生当医生给蔡恒公写病历本的环节;学生通过填写病历本不仅直观地、全面地了解了蔡恒公病情的发展情况, 同时蔡恒公讳疾忌医, 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不善于听取他人正确意见的形象也突显出来。

②综合科学元素。如在执教《揠苗助长》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让学生观看禾苗从泥土中拔出来的动画, 学生从动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禾苗从泥土中拔出来根会断开;顺势出示水稻生长阶段图, 渗透农业科普知识, 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懂得了水稻生长发育的规律, 同时也使其深刻地认识到寓言中农民拔苗助长的做法是错误的, 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学生很自然地就体会到世界万物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 我们要尊重它们发展的规律, 不能随意地破坏, 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执教《坐井观天》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小辩论会”, 让学生辩论小鸟和青蛙的观点哪个对。辩论会一开始, 学生马上就打开话匣子争论不休, 有很多同学支持青蛙的观点, 他们认为青蛙在井底, 没有在井外生活过, 所以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 因此青蛙说的是实话, 说的有道理。通过辩论, 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开阔。

四、教学与生活相综合

我在寓言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与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谈所得。如在执教《纪昌学射》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从纪昌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生活中你打算如何做?”这样引导学生把书本上抽象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不仅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涵意。

综合式寓言教学研究让我们多角度地去思考, 更广泛地综合各中有利资源和教学手段, 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摘要:综合式寓言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自由平等互动, 以生成多元化教学情境、多样化教学方法、多维度教学内容, 要求教师多角度地去思考, 更广泛地综合各种有利资源和教学手段, 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这样教《小白船》 篇8

一、学唱歌曲, 记住歌词

音乐是舞蹈灵魂, 动作是无声的音乐, 两者浑然一体, 特别是音乐的节奏, 能更充分地体现集体舞的特色, 烘托气氛, 帮助掌握动作, 激发人的情感。这套集体舞是在音乐的引领下进行的, 它选择的音乐是少年儿童耳熟能详的歌曲《小白船》, 歌词富有寓意。通过教唱使学生熟悉音乐的旋律、节奏, 并能熟记歌词。这一步很关键, 它是为下一步学练集体舞的动作所作的铺垫。如果我们按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开始就给学生说前奏12小节, 第一段8小节, 中间如何拉手、转身, 这样教学生不容易记住。假如我们边唱边舞, 那一段歌词跳什么动作, 学生一看就明白, 一学就会, 既形象又直观, 学生很容易记住。

二、先学分解, 再学组合

这是一套完整的儿童集体舞, 教学时我们可以按教体操或武术的方法教。先将完整的小组合分解成单个动作, 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 最后再串连起来。如:教第一段第一个八小节;波浪步, 手臂波浪划至胸前、划至体侧上方动作时, 学生站成体操队形在老师的引领下, 左右统一摆臂, 统一练习, 很快就能掌握。歌词: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 有只小白船) 。第二个八小节;两人面对面手拉手做波浪步, 我们可以让学生单个练习前进、后退的波浪步, 待掌握动作后再相互拉手练习。歌词: (船上有棵桂花树, 白兔在游玩) 。第三个八小节;四面转体波浪步, 口令:左转近, 后退远。说明: (第一拍转体后, 如果两人之间距离太近, 第二拍就无法完成) 。歌词: (桨儿桨儿看不见, 船上也没帆) 。第四个八小节;口令:上步并, 后退并。动作:两手相握由下摇摆至两人前上方, 另一手背身, 两人背对背。歌词: (漂呀, 漂呀) , 第5~6小节;男生双手背后顺时针方向踏点步转一圈, 女生双手做拉裙状, 踮脚尖从男生左侧逆时针方向小跑至下一个女生位置。歌词: (飘向西天) 。交换舞伴后, 舞蹈重新开始。

三、两小无猜, 牵手共舞

小学英语应该这样教 篇9

我每带一个新的班级时, 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偷吃零食、看闲书、做其他学科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 我的声音往往被学生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淹没了。我意识到上课组织好教学比讲好英语知识更重要。于是每带一个新的班级, 从上课材料的准备, 课堂上学生的活动, 到回答问题的要求等等, 我都做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 违规了的学生要被请到讲台上, 用英语唱歌, 讲故事。每次大约需要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 我在课堂上把组织教学和纠正不良习惯摆在首要地位, 而把讲授知识放在次要位置。在以后的教学中, 我上起课来就得心应手, 课堂上很少因维持秩序而浪费时间。

二、设计活动, 创设情景

在教学“There be”句型时, 我捧着一个大大的盒子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我, 连平时上课最没有兴趣的同学也都睁大眼睛看着我。看着他们疑惑不解的样子, 我慢慢地说:“This is my treasure box.There are many many good things.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s in the box?”我一边说一边把手伸进盒子里不停地摸, 而且边摸边说:“What is in the box?”很快摸出一支钢笔, 并说道:“Oh!There is a pen in the box.”每摸出一样东西都说:“There is a…in the box.”通过不停地重复此句型, 学生就知道如何运用这一句型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让他们就自己课桌上的情景用“There be”句型来表达一个句子, 并看看谁说的句子多, 很快学生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这样不仅给爱玩、爱动、爱说的学生提供了一次自主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而且使枯燥的句型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三、制作教具,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我在自己制作教学卡片的同时, 要求学生把要学的单词制成卡片, 一面写上英语, 一面写上汉语或画上图。对于卡片制作精美的同学, 及时予以表扬, 同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这样, 学生不仅提前预习了所要学的内容, 而且为学生的复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可谓一举多得。

四、科学评价, 树立信心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我坚持新课标规定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原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把自己的每一个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都作为引发学生求知欲、调节课堂气氛、创设温馨教学环境的手段。“宋浩同学听课真专心!”“好孩子上课是不乱讲话的, 对吗?”“如果每节课, 你都这样学习, 你会成为班上最棒的孩子!”……这样的语言、表情、动作就像“兴奋剂”, 使学生精神振奋, 学习积极性高涨。我还特别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 动作、表情的丰富性和感染力, 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不断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我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 在他们平时的作业中, 也给予及时的鼓励。记得有一个学生总也不交作业, 上课也不认真听讲, 有一天, 他突然交了作业, 批改完他的作业后, 我在他的作业本上画了三个笑脸和三个苹果。第二天, 好多同学问:“老师, 你为什么给利红画三个笑脸、三个苹果呀?”一个小小的笑脸、一个小小的苹果, 没想到会在孩子们心里产生这么大的诱惑力。为了能得到老师的一个笑脸、一个苹果, 他们是那么地努力, 尤其是利红同学进步得很快, 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 上课认真听讲, 还能把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完成得很好。

五、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我曾这样教鲁迅的作品 篇10

学生提出了问题:作者写三味书屋时为什么要特别介绍这幅画?

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了学生提出的问题。画中有鹿, 有古树, “鹿”与“禄”谐音, “伏”与“福”谐音, 鹿之肥大则预兆福禄满盈, “古树”含有常青之意。那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当寓意家人世代将受福禄的庇荫。匾下的画含蓄地为孩子们提出了求学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勉励他们勤奋攻读, 学有所成, 将来在科场得意, 仕途通达。而“三味书屋”的匾指出了学习的内容, 即读经、史、诸子百家之味。他们分别向孩子提出了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苦读四书五经, 以求其功名利禄, 光耀门楣, 世代享有福禄庇荫。处在天真烂漫年纪的小孩被迫背负如此重大的责任, 这是对童心的压抑, 对人性的束缚。这也是作者感到的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的不同, 百草园让人依念、怀念, 三味书屋让人感到枯燥。而这种枯燥的感觉是当时封建的教育制度造成的, 这可能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之一。

2005 年, 我进入高中教语文, 在教学鲁迅的另一篇文章《药》时, 有一位同学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课文的倒数第三段, ‘华大妈不知怎的, 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便想到要走’, 华大妈为什么‘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呢?”

此时我觉得学生已经走进课文了, 我引导着:“这挑重担是什么呢?谁能说说?”马上便有学生发言了:“因为华大妈已经上完坟, 她觉得自己已经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我再次提示学生:“从上下文来看, 华大妈早就给儿子上完坟了, 为何在此时才觉得‘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呢?”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 又有学生开始发言了:“我觉得与上文的‘一圈红白的花’和‘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不再发言了, 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这一节的开始, 作者写到: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 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 是贪走便道的人, 用鞋底造成的, 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 路的左边, 都埋着死刑和瘦毙的人, 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 便有些踌躇, 惨白的脸上, 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 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 放下了篮子。

我们可以感受到, 夏四奶奶因为自己的瑜儿是死刑犯, 有些羞于见人, 因为自己的儿子做了大逆不道的事, 连右边的穷死人都不如, 可以想象夏瑜的革命, 夏瑜的死, 对当时的人们影响是何其微小, 这是何其的悲哀!华大妈带着一颗优越之心, 善良之心来劝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指给华大妈看瑜儿坟头上的花圈, 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 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 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花圈是革命者送来的, 但夏四奶奶却认为这是瑜儿受到冤枉后的显灵, 站在旁边的华大妈当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曾吃过这个死刑犯的血, 但是如果夏瑜是被冤枉, 那么这个人血馒头可就不该吃了。这种忐忐不安的心里就像一挑重担, 压着华大妈。“许多工夫过去了”, 乌鸦仍“铁铸一般站着”, 没有飞向坟头, 在她看来, 这花圈的出现显然不是瑜儿冤枉而死的显灵, 于是自己也便没有必要感到不足和空虚, 人血馒头也就吃得心安理得了, 所以华大妈“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由此, 我们看到这种来自良心的不安, 突现了人物的善良本性, 而这种来自现实生活的理所当然则反映了人物的愚昧无知与麻木, 使革命者的死显得更加悲哀!

到了2014 年, 也是湖北省高中课改的第五年, 我们学校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课堂结构改革, 我在教学鲁迅的作品《拿来主义》的时候, 采用学校倡导的“四步教学模式”, 第一步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第二步出示问题, 合作探究;第三步展示质疑, 追问点拨;第四步, 就让学生给拿来主义下定义, 讨论探究了文章使用的论证方法。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是为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讨论探究文章的论证方法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比喻、对比、摆事实、讲道理等论证方法, 用这四步进行教学我觉得教师都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也轻松, 教学效果比之前好很多。

鲁迅的作品, 语言深刻, 选材细小, 在阅读中会感到晦涩、琐屑, 如果再加上教学参考书中的传统结论, 学生更是感觉枯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先走进文本, 结合教学参考书, 读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查找资料, 联系作品背景来复原生活, 带着人性的思想来分析作品, 在晦涩、琐屑的文本中体会作品深厚的意蕴, 感受作者的忧患情结,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应该寻找最简单, 也最实用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职语文可以这样教 篇11

关键词:中职语文;潜能;教学

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多下工夫,中职语文教学一定注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大胆地做一些增减,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书法教学、成语竞猜、五笔录入法、制作名片、微信设计、演讲活动,语言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调查等内容,同时应特别重视并精心设计好语文的活动课,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及生活要求来安排语文教学内容,这样就会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现在中央电视台进行的一系列语言文字方面的比赛活动,如汉字听写大赛、成语比划猜答,全国收视率挺高的,除了主持得好以外,汉语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魅力,在课堂教学方面也是如此,我们应较好地运用汉语自身的魅力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学起来就容易产生兴趣了,同时在课堂上经常结合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各种纪念日和节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了解祖国历史、文化,关心祖国建设,放眼世界未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结合课外兴趣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新信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语言素养、人文精神自然就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要努力做到灵活多样。因此,应经常变换教学模式,如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等多种形式的交叉采用,可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应多布置一些课前预习内容,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课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同时利用周末假安排学生做社会调查并做好调查笔记,当然这些活动要组织得当,真正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还在于课堂教学,有了宏观的教育思想,还得通过平时精心设计、细致准备的教学细节来体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现在的青少年尤其如此,他们自我意识很强,他们无时不在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和位置。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展现自身才能和价值的机会。如练习可以是多方面的,或朗读,或复述,或讨论,甚至还可以到讲台上演讲、表演等。每次学生活动时,教师还应注意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和独到,这不仅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启迪他们认识自我价值,激发学习动力。

魏书生曾经说过,学生学习到底是学什么?就是学会养成好习惯。魏先生是转化差生的高手,他总是一以贯之地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到有恒心就是成功了,这一点非常适合教育中职学生,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我们不妨设计好一个一个的学习小目标,如每天坚持收集一个歇后语等,收集一个新闻信息、社会热点,或每天给父母写一句心里话……长时间坚持下来,并加以推广,用在做卫生、体育锻炼等其他方面,只要教师坚持做下来,好效果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并对学生成长乃至终身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好之者”“乐之者”。我们老师也能够感受到教学的真正乐趣。

《庄子》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想做一个好教师,特别是优秀语文教师,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是很难达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这个要求的,因此,语文教师坚持学习,坚持广泛涉猎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我这样教读《我愿意是激流》 篇12

一、设悬激读。教学之前, 我声情并茂地讲述诗人与其未婚妻尤丽娅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讲到高潮时, 即尤丽娅是否答应诗人的求爱时戛然而止, 并留下悬问:你认为尤丽娅会答应吗?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我愿意是激流》一诗中, 熟读过后, 答案自现, 看谁能最快“找到”答案。学生在教师情感的感染和激励下, 进入美妙和激情的阅读中。学生他们一边诵读, 一边思考, 各自以自己的阅历、知识、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去感悟每一句诗的意蕴, 体味每一段诗的内涵。试图读出诗人求爱的“答案”来。

二、难点导读。诗歌是语言凝练、意象含蓄、意境深远的文体, 对学生来说, 要透彻地理解和领会诗意会有一定的难度。教者在教学中, 有必要对文本中的“难点”作一些适当的指导。解读《我愿意是激流》有两个难点:一是诗的每一节均以“我愿意是……”起笔, “只要我的爱人是……”为转折, 用这样一种倒装的条件复句形式, 展现五幅激情洋溢的艺术画面。诗句回环反复, 整齐而富有韵律。诗人的感情在诗中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升华。二是全诗运用五组意象, 每组意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诗人自喻, 另一类是“爱人”的形象表现。这五组意象以对比的手法形成鲜明的反差, 凸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 我破解了这两个“难点”学生豁然开朗, 他们的阅读显得轻松而畅达。

三、美点赏读。《我愿意是激流》的“美点”在哪里呢?不在于它并列式的整饬结构, 不在于它五幅激情四射的艺术画面, 也不在于它平实简明的语言表达, 而在于它的情感流, 即诗人的情感流。诗人的情感流其实就是诗人自己对爱情的切身体验和感受。这种体验和感受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真实投影、折射和再现, 因而, 它显得如此真挚而深刻, 幸福而美好, 令人倾慕和向往。课堂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欣赏, 在欣赏中阅读。如第二节里“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 鸣叫”, 诗句的表达极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温馨的词语:“小鸟依人”。我们想象, “爱人”依偎在诗人的怀中, 躲过了“一阵阵的狂风”, 平安、自在, 像小鸟一样快乐地歌唱、生活。这不仅仅是“爱人”的幸福, 更是诗人的慰藉与幸福, 其实这是诗人内心炽热的爱在字里行间尽情地流淌。学生在我的引导下, 个个“披文以入情”, 则人人“登上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 。在阅读中, 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了诗人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美好情愫, 对文本进行了二度创作, 受到了真爱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四、趣味美读。在学生基本理解和领悟诗意之后, 激发学生的情感, 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把本课教学推向高潮。一般说来, 多数教者常常把“读”作为重头戏放在教学文本之前。诚然, 通过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诗的内蕴的领悟和把握, 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且学生的朗读大都缺乏真情实感, 淡而无味, 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朗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我认为, 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了诗歌的内涵, 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诵, 才能读出诗的真情真味, 达到读者、诗人和文本在情感表达上的高度一致。

鉴于上述原因, 我把诵读的重点放在教学文本之后, 放在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之时。诵读分为五步:第一步:学生听读, 听示范朗读, 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节奏;第二步:学生跟读, 跟着朗读带学读, 重点领悟并把握住诗的感情表达;第三步:自由诵读, 互相听读, 纠错;第四步:指名朗读, 点评优劣;第五步:分角色领读, 齐读。如指定一名学生扮演诗人, 领读每一节“我愿意是……”这一部分, 全班学生扮演“爱人”, 齐读每一节的后一部分“只要我的爱人是……”等等。

通过以上四个教学环节, 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 准确地把握了诗人的爱情观,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摘要:《我愿意是激流》 (入选中职教材《语文》上, 基础模块) 是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写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情诗, 是名作, 更是精品。因此, 在教学时, 我把它作为精讲精读课文来处理。具体做法是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引领学生阅读、感悟、品味, 以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

上一篇:环境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下一篇: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