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2024-10-17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通用8篇)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篇1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其相互间关系;(2)掌握营养级的概念,能够结合食物链进行判断、分析。

2、技能性目标:

(1)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等各方面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性目标:

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分析,让学生树立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辨证观。教学重难点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划分

3、营养级概念及定义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l课时导入:

师:在一个池塘中,同学们一般会看到些什么呢?

生:周围有一些花草,池里有各种鱼、水蜘蛛、水草、海藻、海螺、螃蟹、各种水生动物,池底有蚯蚓、细菌、真菌等,池塘里还有水、泥土、师:对。有时候还能听到鱼儿跳出水面的声音,听到青蛙在池中的叫声等。这时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这个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张无形的大网由什么构成的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85页: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授课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成分

我们还是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来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P86图8—18)观察与思考:1)池塘中有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

生:阳光、水、空气、沉积在池底的有机物、无机盐、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养料、石头等。

再思考:这些成分都没有生命,那么它们能不能不存在?(不能)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归纳:这些成分也就是我们在生态系统的概念中讲到的“无机环境”,它们与其中的生物群落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些无机环境为生物群落提供着物质和能量。推而广之,生态系统中的阳光、水分、热能、空气和无机盐等物质和能量构成了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2)池塘中有哪些成分是有生命的?

生:硅藻、栅藻、团藻、水草、各种鱼类、虫子、蚯蚓、螃蟹、水生昆虫、细菌、真菌等

三大类?

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师:下面我们来一一学习。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请同学们从池塘中找出自养型生物? 温故知新:什么是自养型生物?

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同化作用根据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将新陈代谢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

生:硅藻、栅藻、团藻,以及其他水草等。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归纳: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几乎都由绿色植物制造出来。所以把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

思考:假如生态系统中没有这些生产者,那么对这个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

生:其他生物也将会死亡。

归纳:所以说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一种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

延伸:不仅绿色植物是自养型生物,只要能够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生物都称为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它也是生产者。)池塘中还有哪些其他生物?

生:鱼、虾、小甲壳动物、螃蟹以及其他一些浮游动物等。

思考:这些动物从同化作用角度来看,属于哪一种新陈代谢类型?

生:异养型生物。因为它们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归纳:动物只能吃现成的有机物,自己不能制造,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消费者”。

启发:根据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次序,又可将消费者分为若干级别。

举例: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其实虾米吃的是浮游植物)

归纳:虾米吃浮游植物,虾米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植食性动物,叫“初级消费者”。

小鱼吃虾米,小鱼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肉食性动物,叫“次级消费者”。

大鱼吃小鱼,大鱼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叫“三级消费者”。

随着捕食关系的逐渐上升,消费者的级别也逐渐增高。

练习:虫吃植物,鸡吃虫,人吃鸡。这一种关系中,分别说出消费者的级别?

思考: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生:像蜜蜂采蜜,可以将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和受精工作。有些

5)思考:生老病死是生物的一种自然现象,那在这个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遗体以及一些残枝败叶都去哪了呢?

生: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了。

归纳: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真菌、细菌等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被绿色植物中重新利用。我们把这些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假如说没有这些分解者的话,那动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组织学生观看P87图8—19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讨论:为什么池塘的底泥可心用做肥料?P87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结合教材示意图讨论如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箭头相连的生物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什么叫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有几条?

3)什么叫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与食物网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请四位同学上讲台,结合“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各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生:草→兔→狐

草→鼠→狐

草→兔→鹰

草→鼠→鹰

师生讨论:首先教师对学生写出的食物链进行评价。写出任意一条都可以,对写得快而准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写得慢和不对的,给以诱导启发,让同学们找全这四条简单的食物链。然后,以其中一条简单食物

如:草→兔→狐。

1)箭头相连的两种生物间是什么关系?(吃与被吃、天敌关系、捕食关系)

2)一条链中,这种关系有何特点?(后一生物以前一生物为食,沿此链逐级递推,有序进行)

总结:我们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营养级,如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草是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兔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

教师强调: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一条食物链有如下特点:

① 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② 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叫营养级。对某一动物而言,其营养级别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均为异养型的动物。

③每条食物链均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

④分解者不纳入食物链的环节。

⑤一种消费者可在同一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占据多个营养级。

教师设疑:请同学们认真分析教材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并讨论如下问题:

1)该生态系统有几条食物链?(9条)

(2)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狐、猫头鹰、蛇、吃虫鸟、蜘蛛、青蛙)

(4)这些食物链之间有何关系?(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

(5)什么是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总结: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变化。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数量越大,其中的食物链就越多,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另外,在分析一条食物链时一定要注意,同一生物一般情况下其营养级别紧随同级消费者级别之后。在复杂的食物网中,生产者是每一条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一旦被生产者固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主渠道)进行的。

(3)学完本课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相互讨论、自由发言,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4)试试你一定行!

1、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

A.蘑菇

B.蓝藻

C.草履虫

D.蝗虫

2、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D)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营养级

3、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

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C)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B)

A.生产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消费者和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 板书设计:

第八章

第三节

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部分: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热量、空气、水、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生产者:植物、自养型细菌

消费者:主要指各类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

1、定义

2、特点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篇2

1.了解什么是能源。知道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非再生能源。

2.知道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知道人类发现、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就是其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历史,并能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

3.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知道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区别。

2.知道世界能源的构成和我国能源的结构。

3.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

理解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的分类及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能源、能源与环境的有关视频。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们泉港是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2005年福建炼油厂成品油年产量达到400万吨,谁能告诉老师石油对于我们现实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大家。

生:石油对于我们来说是能源,炼油所产生的许多产品更是我们生活中所离不开的。如,我们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用到的汽油和柴油等等。

生:美伊战争可能与能源有关系,当时由于战争爆发,全球的石油价格飞速上扬,而到了战争结束后,由于伊拉克境内恐怖活动活跃,石油价格更是上涨得厉害。可见,石油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太重要,直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能源与社会”。

师:能源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人类要离开生命之本就会灭亡。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地球上的能源。下面的时间就以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看课外相关书籍,也可以上网查询,还可以通过你认为可行的其他方式进行学习。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位学生都以不同方式进行学习。大约过了20多分钟,有的学生列出了本节内容的提纲)

师:同学们可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一小组之间,可以把自己获得的资料进行交流,然后,我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5分钟左右,学生汇报)

生:我们小组是通过阅读课文来学习的。我所知道的情况如下:(1)能源的分类;(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源和环境。

师:你提炼的问题很好,详细说一下可以吗?

生: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其中非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占世界能源消耗的90%以上,是目前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但成本高,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能源消耗量大幅度地增加,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极为重要。

师: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归纳出这么多知识,说明你很用心,你说得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再说说呢?

生:我要讲的内容是关于能源的分类,查得资料如下:能源有多种分类,从能源的原有形态是否改变的角度,可分为自然界现存的一次能源和由一次能源加工转化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是一次能源,煤气、液化气、汽油、柴油、电源等是二次能源。

师:你查找的资料很不错,它告诉我们要懂得从多角度来看待事物,这样就会比较全面。可见你思维很开放。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本节内容?

生:我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学习。我上的是“中国能源网”,查得资料如下:中国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地质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地位总储量的12%,居第三位。水力资源占世界的30%,居第1位。水力理论蕴藏6.76亿千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除常规能源之外,中国的新能源亦有广泛的利用前景。比如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师:以上几位同学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让我们具体了解了能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能源分布的大致情况。既然能源对我们有这么大的价值,我们可不可以无限制地开发能源,无节制地利用能源呢?能源对我们有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呢?

生:煤、汽油、柴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在地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就像温室里的玻璃,能将太阳辐射的热量保留在大气中。因此,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必将使地球气温不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它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了部分沿海城市,同时也使土壤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生:我从《泉港花絮》这本书中还查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关于泄漏石油污染泉港海域事件。1996年2月28日福建轮船公司“安福”号6万吨级油轮在乌丘岛附近海面发生事故后,29日停泊在后龙镇上西10万吨级原油码头卸油,导致4吨以上原油泄漏。瞬间,原油团随着风力、潮力迅速扩散,漂向泉港整个海域,使我们当地养殖业、内海捕捞业遭受严重损失,如,海蛎因油污不能食用,紫菜、海带恶臭难闻,无数鱼网粘上黑油团不能使用等等。此次污染严重危及到泉港区沿海39万多人的生产活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亿人民币。

师:两位同学查找到的资料很具体,既全面又有针对性。说明你们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愧是21世纪的中学生。他们的回答让我们感到很震撼,能源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全球性的问题,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探究一下如何才能解决好使用能源与保护环境这一问题。

生:我认为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因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在运用时可能成本较高,但我相信随着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成本将会下降。

师:你的想法非常好,既准确又有前瞻性,请坐。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想法吗?

生: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要过分浪费资源,要注意节约能源,尽量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如,尽量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少乘车;多爬楼、少乘电梯;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等等。

师:非常棒!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人人有责。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我们一定能守护我们这个共同的家园——

地球!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节能的短片。(课件播放)

3.课堂总结,情知交融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把有关“能源和社会”的一些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了探究學习。我想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也会有一定的感受,接下来的时间,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感受和收获。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是伟大的。它既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大量空间,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大量能源。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要爱护我们的地球。地球给我们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能源,不要造成环境污染。能源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师:你们的感受很有见地。节约能源,的确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更要马上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感受到学会寻找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注意信息的获取。

师:好,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学会搜集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人类只有把握住新的信息、运用好信息,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他领域都会做到从容应对。特别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到处充满着机遇,充满着挑战。信息也是一种能源,我们只有科学地利用好这种能源,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永立不败之地。(学生齐声

鼓掌)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篇3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说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概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⑵通过图解分析各种元素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情况,通过比较总结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

2.能力目标:

⑴引导学生用数据来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述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 有的两个特点。

⑵指导学生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

⑶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加以分析,培养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小组分工与自主性学习相结合,培训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注重生态学观点的培养,同时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服务于社会的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⑵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⑶比较各种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特点。难点:

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特点。⑵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生物,苏教版,教案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根据你所完成“草地(或湖泊)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与能量的利用率”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的实践。请你问答: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哪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学生:农田生态系统。

教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在人的干预下缩短了食物链,并给予了该生态系统的最大能量和物质的输入。

教师:那么什么叫做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又是指的什么呢?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随着温度的升高,蚂蚁活动加剧直至死亡。

师生共同分析: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教师:根据有无生命的特征可以把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和种群。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很多种,下面我们重点讲述光、温度和水这三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

对能量流动的理解

阅读课本P83-84相关内容,结合“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进行分析、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图中各箭头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何谓能量流动?

【讲述】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方向及能量的多少。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问2〗分析图示可知能量流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生态系统能量的作用又是什么?

【讲述】从方向上看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的,从数值上看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能量的作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的动力。

〖问3〗生态系统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哪?能量流动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多少?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 【讲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太阳能。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问4〗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及去处如何? 【讲述】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1)生产者:来自太阳能。

(2)消费者: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3)分解者: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营养级能量的去处:

(1)一是自身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一部分有机物,释放能量;(2)随尸体、排泄物等流入到分解者中;

(3)有一小部分有机物中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问5〗为什么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讲述】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在呼吸的过程中都会消耗一部分能量,加上动物在摄食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的能量会消耗在动物排出的粪便中,因此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在数量上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问6〗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流入”和“流出”是否平衡。试分析原因。【讲述】不平衡。原因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即(1)单向流动:

①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因为捕食关系不可逆转,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的形式散失,这部分能量是不能被重复利用的。(2)逐级递减

①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②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③各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3)传递效率平均约为10%。

〖问7〗为什么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

【讲述】能量通过四个左右的营养级,已减少到不足以维持下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的程度,所以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问8〗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讲述】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的变化情况是:太阳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因此热量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问9〗能量散失的过程是怎样的? 【讲述】

〖问10〗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括在它的同化量中吗?为什么? 【讲述】粪便是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的,所以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他没有同化的,因此这部分能量不是初级消费者的,而是他的上一营养级——生产者的同化量,其关系式为: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积累量+呼吸量,积累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分解者(+未被利用)。〖问11〗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并最终指导学生归纳。

【讲述】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我们知道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能量。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的流动维持各个营养级的生命和繁衍,使得一个生态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探究二

生态系统有关能量的计算

阅读课本P83相关内容,结合“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进行分析、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2〗分析“塞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可知第二营养级获得第一营养级所同化的效率是多少?第三营养级获得第二营养级所同化的效率是多少?能量在相邻的营养级之间传递的效率是多少?

【讲述】62.8/464.6×100%=13.5%;12.6/62.8×100%=20%;10%~20%。〖问13〗计算某一个营养级一段时间的能量变化。

【讲述】输入=输出+未利用,该营养级全部个体同化的能量。

输出: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问14〗计算某一个生物群落一段时间的能量变化。

【讲述】输入=输出+未利用,该生物群落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输出:该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包括分解者)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问15〗温带地区一年四季中生物群落的能量是如何波动的? 【讲述】春末~秋初:生物群落总能量逐渐增加。秋末~来年早春:生物群落总能量逐渐减少。

〖问16〗根据以上几问,试总结能量最值的计算规律? 【讲述】(1)若一食物网中,已知最高营养级增重为N:

①要求最多需第一营养级多少时,按最长食物链,最低传递效率计算。②要求至少消耗第一营养级多少时,按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计算。(2)若一食物网中,已知第一营养级重量M:

①要求最高营养级最多获得多少能量时,应按最短食物链,最高传递效率计算。②要求最高营养级最少获得多少能量时,应按最长食物链,最低传递效率计算。以上措施可表述为:

〖问17〗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计算能量传递的效率。【讲述】

〖问18〗根据以上知识,构建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 【讲述】

数学模型:第n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最少为 物理模型:生态金字塔

探究三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阅读课本P84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2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否是同一概念?其特点是什么?

【讲述】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无机环境,再回到生物群落的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特点:循环流动,反复出现

〖问21〗既然物质是循环的,为什么人们还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 【讲述】物质在生物圈范围内是循环的。农田中不断有粮食产出,所以要不断施加氮肥。

〖问2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传递? 【讲述】碳水化合物。

〖问23〗参与循环的物质指的是什么?

【讲述】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问2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什么形式循环? 【讲述】碳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而不是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问25〗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讲述】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造成温室效应。

〖问26〗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图示可知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包括了哪些元素的循环?其中生物圈中水循环有几条途径?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讲述】水循环中包括了H、O元素的循环。海洋水和陆地水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的水分在空中形成云,通过降雨返回地表或海洋,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一部分流入海洋。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

〖问27〗仔细阅读p87课题研究,思考:小张、小王、小李三人的说法错在哪里?你能设计出更科学合理的实验来探究氮肥和磷肥含量与池塘富营养化的关系吗?设计实验时注意对照实验的设置。

【讲述】(1)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过多的氮磷流入水体可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藻类等)过度繁殖,在淡水体中形成“水华”,在海洋中形成“赤潮”,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

(3)具体分析如下:水体中N、P增加→藻类等浮游植物过度繁殖→大量植物死亡,被好氧细菌分解→消耗水中溶氧,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4)实验设计:①可分别检测3个水样,即随机各检测5个样品,平均藻类个体数多的样品密度大,反之密度小。

②使水质贫营养化,以便进行后面的实验。

③协调的营养(一定的N、P比)可促进藻类的生长发育,也是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④加设一个烧杯,其中只加入洗衣粉而不加尿素。⑤天然池塘可能富含固氮细菌,因而磷元素成为制约因素。

〖问28〗氮元素以什么形式被植物吸收?生物群落中的氮通过怎样的途径转化为大气中的氮气?

【讲述】硝化细菌把氨氧化成硝酸盐;进入生物体的氮可形成尿素可被转化为氨,并可进一步转化N2;反硝化细菌可把硝酸盐转化为N2。〖问29〗请表格法归纳总结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讲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课堂小结

本教案已多次用于实际教学中,课后我对整节课作了反思,归纳以下几点: 1.成功点:教学中,由于引入了网络功能,使得教学中知识点更加生动,便于理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复杂性的问题简单化。同时我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多手段、多角度的探索,多次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2.疑惑点:本节课知识点多且难,而课标要求只能用一课时来教学。故教学中难度与广度很难把握。知识点稍为拓深,时间就会超出要求。如何做到在一节课内,完成本节课所以知识点,还需探讨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3.感悟点:通过追踪教学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我发现兴趣仍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推动力。而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则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认真严谨的教学设计也是必需的。如今,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若能合理的搜索网络资源并整合到教学中,将于教于学都大有裨益。

课后习题

1.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①玉米→人 ②玉米→牛→人

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若种植玉米的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比①中的人重金属元素积累少

2.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c中的

3.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C.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 D.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

4.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1.C 【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与营养级高低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长期坚持素食,可减少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故C正确;重金属元素在食物链中流动时存在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富集作用越强,所以②中的人体内重金属元素积累相对较多,故D错误。2.D 【解析】由图可知,c、c1分别是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c+d+e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本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和d(b1和d1、b2和d2)之一可代表粪便、遗体残骸等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包含在b或d中。

3.C 【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会通过细胞呼吸损失一部分,故A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前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要大于或等于后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5倍,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故B正确;相对较高营养级的个体不一定比相对较低营养级的个体小,如虎与兔,故C错误;一定时间内,M2大量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减少,捕食者增多,故D正确。4.B 【解析】图中应是A>D,B>E,C>F;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狼所处的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A。

板书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概念

物质

特点

循环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篇4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

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提出问题:是否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若环境影响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这样产生的`变异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使遗传物质改变而制造出能遗传的变异为人类所用。

所以,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提出问题:变异对生物个体、对生物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变异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还是不利?这要看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看两个例子。

小麦要获得高产,人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浇水。肥多水多,小麦的茎秆会长高,茎秆高,小麦成熟时容易倒伏,又会造成粮食减产。在这种小麦中,出现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但不会影响小麦在肥多水多的情况下长大穗。

一些玉米植株发生变异会出现没有叶绿素的白化苗。绿色植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白化苗就无法生存下去。

提问: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这都是变异,他们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前者有利于生存,后者不利于生存。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两类: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四)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变异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地球上环境复杂多样,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变异对进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下一章将继续学习。

(五)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远古时就开始注意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遗传变异的现象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中。如春秋时代的《楚辞》中记载“马母驴父,生子曰赢”,意思就是马和驴的后代――骡子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1)在农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的品种,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杂交的方法,将不同生物个体的性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性状组合的新品种。如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产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麦杂交,让两种小麦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产生变异,可以培养出高产同时抗倒伏的新的小麦品种。

(3)为培养新的品种,也可以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遗传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并对变异进行选择,培育出新品种。如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植物的种子,种子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选出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应用以上方法,人类曾经培育出许多品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生物的基因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创造新的生物。如将决定人的生长激素的基因、决定人的胰岛素的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植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让大肠杆菌发生变异,合成人所需要的生长激素或者胰岛素,造福于人类。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什么是变异,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生物产生的变异选育适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科学的发展可以造福于人类,但若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也会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创造新的生物品种和物种时必须慎重。

小资料

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选育新品种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1)选择育种法:以自然变异为基础,根据个体的表现型选择符合人类需要的基因型,经过长期积累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2)杂交育种法:用不同品种杂交获得杂种后,在杂种后代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这种方法是广泛应用而且有效的育种方法。

(3)诱灭育种法:是指人为地利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来诱导生物发生变异,然后根据育种的目标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4)单倍体育种法:常用于植物育种。一般指利用组织和细胞离体培养技术将植物的花药(花粉)、未受精的子房、胚珠进行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进行育种的方法。这种育种的方法与常规的杂交育种的方法结合,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5)多倍体育种法: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植物。利用这种育种方法可以使种间不同物种杂交成功而获得多倍体新物种。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篇5

初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

(二)【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2、描述免疫的功能;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我稳定)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学习任务二:强化对人体三道防线的理解。

(请大家看屏幕中的卡通图“免疫的功能示意图”)预防感染,使人体能够抵抗病原体等的侵袭,防止疾病的产生,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自身稳定,使人体能够及时清除体内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免疫监视,使人体能够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上述功能正常时,对人体是有利的;而当上述功能异常时,就会引起疾病。例如,防御功能过高时,会对进入人体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和食物(如鱼、虾等)等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功能异常时,会对正常的自身细胞发生反应,而出现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则有可能会发生肿瘤。

请大家结合刚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在为严重烧伤的病人植皮时,是应该用病人自己的健康皮肤?还是应该用别人的健康皮肤?为什么?类似的器官移植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 学习任务三:计划免疫

还记得小时候你打过哪些预防针吗?让带预防接种证的同学说出自己接种疫苗的时间和预防疾病的类型。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计划免疫的原理、概念。最后出示“预防接种和免疫程序卡”,让学生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师根据课本插图向学生渗透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国家对儿童的健康成长的关心。

学习任务四:为加深学生对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在教学结束时结合第一节传染病中艾滋病的防治教育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过程如下:

(1)1名女生作为“机体”,8~10名男生作为“白细胞”共同充当“免疫系统”,2名女生充当“感冒病毒”和“腹泻病原体”,1名男生充当“HIV病毒”。“机体”站在场地中央,“免疫系统”背朝“机体”,手拉手将“机体”围起来,以起到保护作用。

(2)“感冒病毒”和“腹泻病原体”尽力伸手去触摸“机体”,触摸到了表示“机体”可能要生病。由于有“免疫系统”的保护,“机体”会很快摆脱两种病原体的侵扰。

(3)“HIV病毒”出场。HIV攻击的是免疫系统,HIV碰到“白细胞”,“白细胞”就要“死亡”,即被“HIV”碰到的男生要退出游戏。同时,“感冒病毒”和“腹泻病原体”也乘机袭击“机体”。

(4)经过几个回合,多个“白细胞”被“HIV病毒”攻击致死,“免疫系统”受到很大的破坏,不能再保护“机体”,“机体”就很容易受到“感冒病毒”“腹泻病原体”的侵袭。患有艾滋病的机体就会因感冒或腹【重点难点】

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学法指导】 结合学习目标和课本插图,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知识链接】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有的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必须找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肾移植才有可能成功,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首先从人体的三道防线讲起。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1)人为什么能在许多病原体存在的情况下健康的生活?(2)人体对衰老、死亡或死亡的细胞是如何解决的?(3)人体如何对付异常细胞?

出示免疫的功能示意图,根据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免疫的功能:

(免疫的功能)(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

编号: SW-05-01-003 班级: 学生姓名: 页码:

泻而死亡。主备: 校审: 签审: 使用时间:

学习任务五:展示平台

1: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假设通过计划免疫工作,已经使某一种传染病在我国终止了传播,是否可以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如果可以确定,你认为可以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吗?为什么? 3: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办法来预防吗?为什么?

A飞沫、空气,流感患者,大多数人 B流感患者,飞沫、空气,大多数人 C大多数人,飞沫、空气,流感患者 D飞沫、空气,大多数人,流感患者

8、在医学上,器官移植困难是因为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那么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A 病原体 B受损伤的组织 C抗原 D抗体

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B艾滋病可通过握手、近距离交谈而感染 C艾滋病可使人的免疫功能缺损 D艾滋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10、人的胃液能杀死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保卫人体的第四道防线

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巴斯德将一只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椎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被狂犬咬伤,不治而死,在狂犬病发病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结果平安无事。

材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乙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

材料三:今年元月27日下午,湖南浏阳某乡3岁女孩被恶狗眼中咬伤,于当日在诊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伤于2月23日不幸死亡。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外,还在24小时内注射抗病毒 血清一剂,才能得到有效防治。

1、引起动物患狂犬病的病毒的结构是由 组成

2、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分析,他为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属于,男孩获得免疫的方式属于 免疫。

3、材料三中咬伤小女孩的“恶狗”在传染病流行环节中属于 ;专家建议注射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接种的弱化病毒不同的是。

4、现在很多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近年来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防治狂犬病(提出至少三条具体措施)【学习反思】 【归纳小结】 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总结,小组内进行交流。)

1、小组内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2、讨论,列举还想知道哪些有关此方面的知识?

3、讨论总结学习这些知识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当堂测评】

一、选择题

1、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A病毒 B抗原 C病原体 D细菌

2、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一次天花的人不会再患第二次 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

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抗体是在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产生的

4、在正常情况下,人能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这是因为免疫系统具有()A免疫监视功能 B自身稳定功能 C特异性免疫功能 D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5、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的药物属于()A非处方药B处方药 C中药D 西药

6、某人大腿受伤出血,血色鲜红,血流成喷射状,则损伤的血管以及止血的部位分别是()A静脉,远心端 B静脉,近心端 C动脉,远心端 D 动脉,近心端

7、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依次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 篇6

设问: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生物膜表现出这样的特性?

进一步思考:还有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

引出本节内容生物膜的具体结构

创设情境: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末,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他们首先会怎样来探究?同时指出,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能亲眼看到生物膜。那么,通过什么办法进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让学生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习,由于技术的进步,对细胞膜提取和分离,并通过化学分析表明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从而证明了前面的假说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思考在验证假设的实验得出结论后的下一个步骤是什么?

小组分享学生绘制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图,讨论细胞膜的选材

讨论交流,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阅读教材,猜想、讨论

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对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呢?

引起学生对生物膜结构探究的兴趣

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来探究新课的内容,并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了解

了解假说是怎样提出的,以及提出假设后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总结提高 课堂练习

介绍脂质的探究,先介绍科学家的实验,提取红细胞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同时介绍磷脂的结构,并举例说明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这个现象。

介绍蛋白质的探究,先介绍由于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细胞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模型,但这一模型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相适应吗?

质疑:这一模型解释不了膜的许多生理功能,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因此这一模型的提出不能完全与功能统一,假设不完全成立,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完善,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并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引导学生总结在探究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运用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

说明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在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想象,加深对流动镶嵌模型内容的理解,同时,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归纳总结知识、方法、态度价值观的体会

倾听,思考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资料,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是否相适应?

阅读教材资料,了解膜的流动性

小组合作尝试构建生物膜模型,并交流分享

学生交流分享本节收获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篇7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一种特定的文化,他来自人类文明的宝库,又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如果说教学的过程是从此岸到彼岸,那么课程与教学内容就是桥,它能让我们达到彼岸,也能让我们领略其自身的魅力,汲取其丰富的营养。它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课程与教学内容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和集结点,涉及学科知识,学习者和社会等三个方面(三种价值取向)的因素。教育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决定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特征。查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

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点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合。它是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事实,观点,原理,问题,处理方式,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取向 1.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科知识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的发展的时候(目标,价值观,指导课程与教学内容),学科知识就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一观点认为,课程内容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其中教材是最主要的载体。这种取向的实质是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及教育进程安排,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来源主要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教学的任务就是把经过选择并系统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其实质是从知识本身出发,强调学校教育中传递学科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在学生手中“教材”的规定内容。

2.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

这一观点是把课程内容看作学习活动,这是对“课程内容即教材”的挑战。活动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了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博比特,查特斯,陈鹤琴等是其代表。

选择社会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在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存在三种典型的观点,即“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1)“被动适应论”是指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代表是博比特和查特斯。------------------就是学习者被动地学习社会生活的内容(2)主动适应论则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也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者社会生活。代表是杜威。-----------------也就是说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生活,个人与社会,教育与社会是统一的,课程适应学习者和社会的发展。(3)“超越论”则认为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应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经验,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而且还应不断地构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较以往两种理论有更大的进步。-------------------课程要超越社会现象,而且要从社会生活中批判社会现状,构建社会生活经验。对好的就要发扬扩大,不好的就立即批评。

3.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当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候,学习者的经验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历史上,凡是倡导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流派大都把学习者的经验置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核心或重要地位。这一取向强调,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教师的职责就是构建适应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学习情境,以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

这在改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的“控制”到知识学习中的“体验”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什么是学生的经验呢,?这里说要构建适应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学习情境。

三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取向实际上是不可分开的。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 1.明确社会的要求

明确社会的要求,就需要把家庭,社区,职业与文化团体,国家,国际社会的现状及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加以明确。

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的重要理论基础及条件之一。2.分析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

选择与编排教程与教学内容的方式,有一些重要的事实是达成共识的:幼年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儿童个性的发展源于成熟与学习,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在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有其特征,而且每个儿童的发展都是自成系统的。关于教学与发展相互作用主要有“教学依存于发展”“教学先于发展,创造发展”。“外因(或外部条件”通过内因(或内部条件)其起作用“三种观点p76 3.明确教育学的要求

20世纪教育思潮在强调教育的“人本化“,”系统化“”开放化““终生化”等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学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变革。

现在各国学校改革的着眼点往往给予“以人为本“的”个人的自我实现“,倡导”学校人本化“,这可以看到教育向着人的主体意识的提升而重视人自身解放的方向发展。学校”人本化“的主要观点有"非学校论”,“开放学校论“”自由学校论“。这些观点指导下的课程与教学开发,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要求强调着课程与教学开发过程中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容的人性化,学习研究方法的主动操作与体验,内容的主体建构与反思等等。―――人性化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

史密斯认为,从历史上看,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五大准则 1.系统知识准则 2.历久尚存准则 3.生活效用准则 4.兴趣需要准则 5.社会发展准则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与教学内容。(学习)中“不陵节而施”“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就是强调按系列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先易后难

横向组织原则是指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用一些“大观念”,“广义概念”和“探究方法”作为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使课程与教学内容和学生校外经验有效地联系起来。―――――?

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一个是学科,一个是学生 3.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是指把一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或称圆周式)则要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要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直线式和螺旋式这两种原则在现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排中仍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四)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 1.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价值观 2.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3.确定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 4.确定课程与教学的编排原则 5.确定具体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选择题

1.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 2.“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组织课程内容。A、序列

B、横向

3.()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A、布鲁姆 B、布鲁纳 C、杜威 D、赫尔巴特

4.传统教育与新教育最大分歧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表现为()

A、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 B、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C、直线顺序与螺旋顺序 5.()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取向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人”。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C、课程内容即活动 6.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早在19世纪,()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就曾阐述过。

A、泰勒 B、布鲁纳 C、杜威 D斯宾塞

7.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

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8.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我们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目标:在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则

较为适用;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则

更佳。()

A.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C.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

9.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从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出现()不同的取向。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即社会生活 10.确立课程目标要综合考虑()。A:学生

B:社会

C:学科

D:教师

二、名词解释

课程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内容

超越论

三、简答

1.分析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2.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3.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4.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

1.谈谈你对选择与编排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原则与标准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问题:该材料体现的是哪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这种目标取向有何缺陷?

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高孝传等主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L·W·安德森等主编,谭晓玉、袁文辉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奶年的回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教学案例 篇8

设计思路:

新课程的实施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与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在设计《化学能与电能》这节课时,主要是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使教与学、诱与思达到和谐统一。而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原理的分析,真正理解了原电池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最后学生又根据对“科学探究”中实验的设计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和规律,而且获得了探求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的讨论,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工作条件。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2、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使理论通俗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及探讨的过程(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交流讨论→分析评价),使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小组的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原理

突出重点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思考与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形成和指导。

突破难点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索、假设,给学生创设一种能独立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去验证假设,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态度。教学流程:

一.实验探索,认识现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由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利用我给的材料制作一个水果电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二)发现问题 推进新课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火电站中,从开始到结束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其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即实质是什么? 3.火力发电有哪些弊端?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的图示和对火力发电弊端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其关键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激发思考的冲动.)

(三)实验探索 强化认识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一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实验器材: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表、稀硫酸; 实验步骤:1.将锌片、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但不接触;2.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3.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表。

实验意图:化学能能否直接转化为电能。思考要点:电流表指针为什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规则,记录实验现象(观察时要特别注意金属片上是否有明显现象?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完成实验后,要立即整理实验现象,书写步骤1中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能直接转化电能的装置,分步递进,强化感知。)

二、分析反应 把握本质

(一)(课件投影)归纳总结 形成概念

根据实验现象记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形成什么概念?

(设计意图:以体验为基础,以分析促达成,完成概念,享受成果。)

(简要实录:通过实验发现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之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得出结论,形成概念。教师利用课件一边投影,一边与学生的结论对照,学生有了享受成果的满足感。教师因势利导: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产生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课件投影)结论: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二)(课件投影)分析现象掌握本质

根据实验现象记录,阅读课本有关内容,作出分析,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反应的实质。

1、电极反应式及电极名称 锌片 :Zn – 2e-= Zn2+ 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 铜片:2H+ +2e-= H2↑

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

2、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设计意图: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原电池反应的实质。)

(三)(课件投影)实验探究 认识规律

实验内容:分组实验探究二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实验器材:铜片、锌片、铁片、石墨棒、导线、电流表、稀硫酸、稀盐酸、氯化钠溶液、酒精、小烧杯。实验步骤:

1、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电极,探究原电池对电极的要求;

提示:可以将铜锌原电池中的铜片(或锌片)换做铁片等其它电极,观察能否继续形成原电池。

2、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通过更换溶液,探究原电池对溶液的要求;

提示:可以将铜锌原电池中的稀硫酸换做稀盐酸等溶液,观察能否继续形成原电池。

3、以铜锌原电池为基础,重点探究闭合电路对原电池的影响。提示:可以破坏电池中的闭合电路,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实验要求:各小组完成实验后,立即组内整理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得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设计意图:实验探索,感性认识,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形成规律。)(课件投影)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作电极;其中较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正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

2、电解质溶液(做原电池的内电路,并参与反应)

3、形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总结为:两极一线——溶液

三、(课件投影)科学探究 拓展深化

(一)(课件投影)认真阅读课本的“科学探究”,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果汁电池(或水果电池)。(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化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为下节课分析各种电池的工作原理做铺垫。)

(二)(课件投影)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四、总结归纳 提出重点 课后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化学能与电能》就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式新课。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让实验成为学生实践体验的一部分,通过自主实验,启发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实验成为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积极手段,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集体意识,基本实现化学教学的情感目标。实验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透过现象,总结本质,即“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从本节课整体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学生有目的的实验探索,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基本达标。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学生都能比较轻松地掌握并应用,为后面的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巧设疑问是创设良好思考情境的关键。问题的设置必须难易适度,便于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因此设疑时,应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相机设疑,因势利导,逐步展开。例如,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设计了如下问题:

1、铜片上产生的气体是哪一种物质?该气体是如何产生的?写出反应方程式;

2、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的电子是不是来自于铜片(根据铜片是否溶解判断)?如果不是,电子又是从哪来的(根据锌片是否溶解判断)?根据分析写出锌片溶解的方程式。

3、判断铜片和锌片上发生反应的类型。

4、总体描述电子的转移情况。

学生在逐个解疑过程中,由浅入深地逐渐掌握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学习积极性极大增强,且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从认知层次角度来说,“探索观察”,“研究思维”最终都要落实到“运用迁移”这一层次要素上。在本节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也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大大激发学习积极性。

不足之处:关于诱思探究探究学科教学论,在很多方面,我还没有用好。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探究过程的完整性、真实性与课堂容量关系以及导向性信息的设置梯度、深度自始至终是困扰我的两大难题。

上一篇:楚汉诗词下一篇:散文:只记花开不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