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

2024-10-14

环境生物(精选12篇)

环境生物 篇1

在现代养猪过程中, 对于控制养猪环境及生物安全, 需要注意减少环境的应激性, 通常可以选择利用猪床来维持猪所需要的正常环境温度及保障生物的安全成长。这样的控制措施是当前应用最多的, 不仅可以降低整个养猪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费用,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环境温度不影响猪休息。

1 现代养猪的理念

现代养猪的理念就是控制好养猪的健康环境, 以及保障生物的安全, 在控制养猪健康环境方面, 要给予猪舒适和安全的空间, 同时也要保证运动生长空间能够拥有比较稳定的温度, 以及确保生物不会遭受外界恶劣环境的干扰, 不会受到任何不良的影响。在生物安全方面, 建设现代化的养猪环境是关键, 只有构建有效及安全的生物生长环境, 才能够有效地运行管理现代化的养殖环境[1]。

2 现代养猪健康环境的控制措施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很多现代化的养猪环境都存在影响控制养猪健康环境的因素, 主要是没有处理好或者是收集干净猪舍内的猪粪便而造成养猪环境污染, 使养猪环境中存在很多过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存在很多含量超标的病原微生物。

(1) 建设完善合理的猪场生物安全隔离区。只有建设完善合理的猪场生物安全隔离区, 才能够安全避开不良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同时也能控制养猪环境的健康[2]。另外, 还需要对养猪环境进行定期的消毒, 将病原微生物的含量控制好。

(2) 实现良好的养猪环境性能。现代养猪需要良好性能的养猪环境, 需要建筑好的围护结构, 保证养猪环境具有优良的冷风渗透控制性, 以及保温隔热性能。只有保证养猪环境的舒适性, 才可以维持舍内环境的稳定, 促进猪的良好生长[3]。

3 现代养猪生物安全的控制措施

(1) 高效消毒。在现代养猪过程中, 对环境的消毒非常重要, 并且利用不同的消毒试剂及不同的消毒技术具有不一样的消毒效果。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现在市场上性价比比较高的消毒试剂就是微酸性电解水, 其主要的制作原料就是自来水, 使用这样的消毒剂对养猪环境进行消毒, 不仅可以保障生物的安全, 同时还可以将降低整个消毒过程所产生的费用, 以及运行的成本。

(2) 及时处理好污染源。在养猪环境中, 污染源不仅仅来自于养猪的环境, 还来自于猪体, 猪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污染源, 倘若不及时处理好猪自身造成的污染, 那么就会对养猪环境造成污染, 对生物的安全造成威胁。

(3) 做好生物安全隔离。建设安全的养猪环境, 以及做好生物安全隔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现代养猪过程中, 最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就是建设和规划养猪环境, 以及保障生物安全, 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好防疫及生物安全问题, 实现养猪场的分舍和对污染的严格处理, 才能够对出现的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奕芙, 朱瑞良, 邵明旭, 等.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猪疫病控制实施方案[J].山东畜牧兽医, 2014, 129 (22) :2064-2065.

[2]崔尚金.加强生物安全和疫病控制体系, 促进集约化养猪业健康发展[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 2013, 115 (11) :102-103.

[3]翟美玲.健康养殖是现代养猪生产的必由之路-VIVChina2014健康养猪新技术论坛成功举办[J].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4, 213 (06) :254-256.

环境生物 篇2

日期:2009-12-25来源:2008字体大小:大中小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因此,环境保护也就是为了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就环境的维持和改善所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和进行的积极活动。20世纪中叶以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整个地球的一大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资源的迅猛开发与滥采滥用,使其日益枯竭,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造成了各种污染事故频频发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1983年底,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是跨经济、社会、技术等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环境保护研究人体健康、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平衡。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强调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强调加强环境法制工作,推行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等对策,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状况,如何保护环境、合理有效地处理环境污染物已迫在眉睫。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可达到一定的除污净化效果,但成本高、过程繁琐,并易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利用微生物等环境生物技术处理环境污染物,所具有的安全、高效、廉价的优点,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 环境生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是一门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主要由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组成,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体系,涉及多种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基础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体现了工程科学开拓出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代表了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环境工程研究领域,一般将19世纪末生物滤池的出现和1914年w.T.Loekett和.E.Arden发明“活性污泥法”作为环境生物技术的开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的加剧,直接刺激和促进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70年代 Chakrabaty等人成功构建了含有多种降解质粒的“超级细菌”,为80年代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1年,欧洲生物技术联盟(EFB)首次将环境生物技术用于设立环境生物技术专门机构的名称,并将控制污染的生物技术概称为环境生物技术;1983年,美国在西雅图召开了首届“利用基因控制污染”的环境生物技术专题会议。进入90年代以后,环境生物技术更是引起了更多的注意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994年美国生物工业组织(BIO)

和白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可持续环境中生物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基因工程微生物、优选微生物和生物传感技术中可利用菌类等3大最新发展技术领域;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委员会发表的名为《2l世纪生物技术新方向》的蓝皮报告中将环境保护和环境生物技术列在了很重要的地位;1996年在美国和2000年在日本召开的两届国际环境生物技术大会上,也都充分展现了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视。2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国外学者认为生物技术中的三个部分属于环境生物技术范畴:一是在环境中应用的生物技术,二是涉及到环境中的某些可看作为一个生物反应器部分的生物技术,三是作用于一些必定要进入环境的材料的生物技术。从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环境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降解污染物的工程菌和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的相关研究,环境友好材料生物合成技术的相关研究,危险性化合物的降解和污染场地的生物补救研究,以及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而且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环境生物技术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是环保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美国环保局(EPA)在评价环境生物技术时指出“生物治理技术优于其他新技术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是污染物消除技术而不是污染物分离技术”。据美国环保局估算,美国现有的化学工业若有5%为生物过程取代,污染防治费用可降低约1亿美元。生物技术的产品或副产品基本上可以快速生物降解,并且可以作为营养源加以利用。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净化环境,可使受污染的宝贵资源如水资源、土壤等得以重新利用,还可进一步强化环境的自净能力。3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生物监测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PCR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基因差异显示技术、生物传感器、基因探针、生物芯片等现代生物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分析环境中的农药及其代谢物是90年代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抗菌素等污染物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其中用于现场快速分析的酶免疫试剂盒已商品化。此技术具有快速灵敏,费用低,特异性强和适于现场大量样品分析等优点。我国在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一是广泛开展了生物监测方法的研究;二是各种生物综合监测指标的研究;三是利用生物监测手段和评价环境质量。我国华东师大吴自荣等同志利用冷冻干燥的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随水质污染程度而变化的特点,研究提出了上海苏州河水质发光细菌测试和评价方法。3.2废水生物处理技

术我国的水污染十分严重,高浓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是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难题。污水中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应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符合人们需要的微生物高效菌以及具有降解多种污染物功能的超级菌,可以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加快降解速度,以增强净化污水的效力。如微生物高效菌能够将氰化物(氰化钾、氰氢酸、氰化亚铜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利用专门分解硫化物的微生物可以从废水中回收硫磺;利用能够降解石油烃的超级菌以清除油对水质的污染等。还可以将大量的微生物高效菌凝聚在泥粒上形成活性污泥,用来分解和吸附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污水净化后沉积的污泥中存在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3.3大气污染的生物处理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大量有毒、有害气体被排出,严重污染环境。微生物对污染物能较快地适应,并可使废物、废气得到降解和转化。同传统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如活性炭吸附、湿法洗涤和燃烧等相比,微生物法以其处理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等优点,逐渐应用于空气污染控制中。近年来,采用把煤的物理选煤技术之一的浮选法和微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而把煤和黄铁矿分开,进而达到脱硫。美国利用CBl菌株可脱去18%一47%的有机硫。捷克斯洛伐克1991年在其北部三个露天煤矿用氧化亚铁硫杆菌脱褐煤中硫,平均能脱去无机硫78.5%0有机硫23.4%。德国和荷兰用生物膜过滤器处理含硫化氢废气,其控制效率达90%以上。新西兰、英国、日本和美国也有在工业上规模应用的报导。3.4 固体废物的生物降解在众多的处理方法中(如堆肥、焚烧、热处理等),生物处理具有成本低、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易管理等优点。城市垃圾的“生物反应堆”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传统的卫生填埋相反,允许适量的水分进入填埋场,增加湿度,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加速固体废物的降解和稳定。(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的代谢作用,将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其重要条件是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稳定的温度和水。实际工程中就是在填埋场中注人空气或氧气,使微生物处于好氧代谢状态。(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处理废物,其主要降解产物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一般需要保证温度、无氧或低溶解氧浓度。(3)准好氧处理准好氧填埋场的主要设计与运行思想是使渗滤液集水沟水位低于渗滤液集水干管管底高程,使大气可以通过集水干管上部空间和排气通道,使填埋场具有某种好氧条件。准好氧处理靠垃圾分解产生的发酵热造成内外温差,使空气流自然通过填埋

环境变暖与生物生存 篇3

水温变化与水生生物

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最适水温范围内,温度升高,持续时间越长,生长越好。通常,水温升高10℃,可使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过高水温却可能使鱼类死亡。当然,水温下降对鱼类也不利,因为这时鱼类代谢活动降低,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水温低于极限,也会导致鱼类死亡。

德国不莱梅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与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的汉斯·波特等人对瓦登海(沿丹麦、德国西部、荷兰西部和北部的浅海区域,是世界第二大的国际重要湿地)的长绵鳚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夏天海水温度达到20摄氏度时,这种鱼活得有滋有味。但是,在温度达到25摄氏度时,它们的种群增长就下降到几乎为零。原因在于,这种鱼的心血管系统在其感到舒适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工作。而在较高温度下,这种鱼的代谢速度增高,它们就需要更多的氧,但是它们的心脏无法搏动得更快以供给身体大量的氧,所以它们无法在较高温度下生存。 每个物种都有其适宜的生存温度,在这样的温度下它们才能舒适地呼吸。但瓦登海的长绵鳚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经处于其保温窗的上限,而它们又不喜欢游得离其自然栖息地太远,所以不可能向北面的更冷的水域转移,因此它们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只有窒息。最大的长绵鳚会首先死去,因为它们比小长绵鲥需要获取更多的能量以泵出氧气供应较大的躯体。更糟的是,温暖的水里包含了低溶解度的气体,包括氧气,因此不足以供给水生生物呼吸。而未来全球气温升高将更为常见,科学家推算在过去40年内海水平均上升了1.13摄氏度,未来还会大幅上升,因而长绵鳚可能成为气候变暖而灭绝的许多物种之一。

中国研究人员对中国沿海主要鱼种(带鱼、小黄鱼、大黄鱼)进行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水温度升高对鱼类生长和渔业生产会产生不利影响。水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摄食、产卵、洄游、死亡等,从而导致鱼类种群的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渔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

总体上看,由于环境变暖水温升高,可能使冷水性鱼分布范围缩小,鱼的性成熟年龄提前,减少怀卵排卵量,降低幼鱼成活率,进而导致成鱼鱼龄缩短,体重减轻和出现“逃避行动”,最后造成成鱼数量减少、渔获量下降。

同时气温升高对于暖水性、温水性以及广温性鱼类也有影响,主要是对其生长、繁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认为,我国四大海区主要经济鱼种的产量在气候变暖后将降低5%~15%,渔获量将降低1%~8‰

寒冷极地生物的命运

受到全球变暖负面影响最深的应当数极地寒带的生物,其中北极熊和南极的企鹅岌岌可危。

2005年8月13日北极一个叫艾里斯的相当于1.1万个足球场大的巨型冰架完全断裂,形成浮冰岛,漂浮在海面上。这是全球变暖加速的一个根本性标记。由此研究人员预测,北极地区的夏季冰川到2040年有可能全部融化。

北极的变暖对于北极熊的影响首先是造成其种群减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6年发布警告说,北极熊种群数正在加速减少,从2001年减少1个增加到2006年减少5个,目前世界上北极熊种群数目仅剩19个。根本原因在于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变快,该地区变暖的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2倍。

由于北极熊依赖冰块生存、猎食及繁殖,在变暖的气候下,它们的生存必然受到巨大影响。在过去20年中,加拿大哈德逊湾的北极熊及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南波弗特海的北极熊分别减少了22%和17%。

另一方面,现在幸存的北极熊也处于生存困难的境地。由于冰面融化,北极熊的觅食发生困难,它们必须长途跋涉才能找到食物。

英国海洋生态学家查尔斯·莫奈特博士的调查组发现,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短短1个月间出现了4具北极熊尸体。莫奈特等人的观察表明,这些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北极周围冰层融化速度加快,北极熊的地盘不断受到“蚕食”,找寻食物也越来越困难。为了觅食,它们不得不在海里游上大约100千米。虽说北极熊也是游泳好手,但它们更擅长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游泳。而且,漫长的海上觅食会导致它们精疲力竭、体温降低、抵抗力相当虚弱,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风浪,很容易淹死在海里。

北极熊主要捕食海豹、幼海象及其他各种海生动物。海冰是他们觅食、交配和生产_的场所。但由于全球变暖的加剧,北极冰块减少,北极熊的生存也因此受到威胁。由于缺少食物,北极熊陷入自相残杀的境地。

美国地质调查局阿拉斯加科学中心的史蒂文·阿姆斯托普等人调查了2004年1月到4月发生在阿拉斯加北部及加拿大西部的3起北极熊同类相食的案例。2004年1月,一只公北极熊冲进洞穴,对一只母北极熊发起突袭。之后,公北极熊把它的猎物拖到75米远的地方,开始食用母熊的尸体。2004年4月,在加拿大的赫斯切尔岛,一路跟踪北极熊脚印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具成年母北极熊的残骸。没过几天,加拿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另一只1岁的北极熊残骸。

而研究人员在对阿拉斯加北部波弗特海24年的跟踪研究及加拿大西北部34年的研究中,还没见过北极熊像这样围捕、杀害然后食用同类的例子。这说明白极熊的生存面临食物短缺的绝境,因而不得不蚕食同类。面对北极熊的生存窘境,一些人预测,北极熊很有可能逐渐消亡。

在极地生存的企鹅,变暖的日子对于它们同样不利。南极的帝企鹅遭遇了在地球最北端北极熊的相同危机。帝企鹅和其他企鹅也需要浮冰作为猎食的平台。帝企鹅可潜入水下1640英尺深处寻找食物,能在水下屏息游泳20分钟之久。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它们的栖息地不可避免地减少。帝企鹅一般在隆冬季节繁殖,这一过程必须是在冰天雪地中进行。如果海冰秋天结冰过晚,或春天裂开过早,新降世的小企鹅由于发育尚未完全,此时还不能潜入水中游泳,就会威胁它们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统计,在全世界19个企鹅种类中,其中12个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需要受到特殊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正向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提出申请,要求其列出的所有12种企鹅应受到美国《濒危物种法》保护。这其中就包括世界

上体形最大的企鹅——帝企鹅。

气候变暖下的生物多样性

《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称,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地球上6个地区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25%的陆地生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在半个世纪后,约100万个物种将从地球上消失。

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也认为,本世纪将是全球变暖最恶化的一个世纪。伴随着其他一些因素,全球变暖将引起物种的大灭绝。这将比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还恐怖。甚至许多非濒危物种都会在数量上急剧下降,从而造成物种间基因多样性的逐渐消失。虽然一些物种,尤其是昆虫,也许能够适应变暖的环境,甚至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继续进化。但是对大多数物种,尤其是那些濒危物种来说,全球变暖只能是一种灾难。

气候变暖主要是通过改变生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来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比如,全球变暖的一个明显的后果是春天提早到来。这对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都有巨大影响。

比如,植物开花、卵孵化、青蛙产卵都提早了。在欧洲,树木呈现秋色的时间每10年晚0.3到1.6天,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在英国,蝴蝶在春天的出现较20年前平均提前了6天。而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正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变迁正在引起生态混乱。例如,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因此,它们产下的后代会错过了毛虫生长旺季,严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

动植物对气候的适应体现在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由于全球变暖,在这些方面它们会有很大变化,而种种变化则导致其生存能力降低。比如,美洲哥斯达黎加的鸟类濒临威胁,坦桑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蚊子向高海拔地区扩展,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蝴蝶栖息地在丧失,不能耐受霜冻的植物上升到新的海拔高度,英国彩龟后代的性别比例受到7月平均温度升高的影响。而珊瑚礁大量死亡的原因则直指气候变暖。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植物生态学家迈克尔·贝伦非尔德发现,海洋生命系统的存在依靠一个平衡的生态链,这一生态平衡的微妙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的想像。海水的温度即使上升一点点,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也会明显下降。温度越高,这种下降的趋势越明显。

海洋浮游生物活动所需的氮、磷、铁等营养物存在于海洋深处的冷水之中。而气候变暖使得海洋表面的水温上升,这一原因导致浮游生物和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之间产生了一个屏障,水温越高这个屏障越坚固。这一屏障的形成使海水难以和大气层进行必要的流通,浮游生物也因此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物。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将会对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生物产生巨大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气候变暖也有好处?

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全球变暖并非一无是处,有些好处是我们还未觉察到的。比如,上面所说的海洋浮游生物因气温变暖可能导致其种群减少。但是,也许海洋水温变暖会促使浮游生物在地球两极频繁活动,同时水温升高也可能会增加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但这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证明。

而对于北极来说,气温升高也许有利于一些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格陵兰的严寒超乎想像,中部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47度,绝对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70度,是地球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个“寒极”。然而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有勇敢的生命。夏天,格陵兰的南部低地,野花像五彩的地毯满满地铺遍原野,黄春菊、蒲公英、蓝铃、北极罂粟、野草莓……即使是在北纬80度左右的北部地区,仍然可以找到90多种开花植物,它们无疑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开花植物。尽管格陵兰的植被大都十分矮小,但却顽强地生存着。

而气温的上升几度,也许有利于这些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比如,美国《华尔街日报》记者劳瑞·艾特曾写道,由于全球变暖,原来被冰雪覆盖的土地逐渐显露出来,一些格陵兰人开始种植一些蔬菜,这对于长期依赖进口的格陵兰而言是个惊人的变化。格陵兰代表了一个没有被意识到的全球变暖的另一面……尽管大家在纷纷议论全球变暖后,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但对于居住在这里的格陵兰人来说,全球变暖不是威胁而是恩惠。

当然,全球变暖对于极地动物北极熊是负面影响,但对于其他动物,如驯鹿、麝牛、旅鼠、北极狐,以及在蓝色的海水下的可爱的逆戟鲸、凶猛的杀人鲸、美丽的白鲸、稀罕的独角鲸等是祸还是福还需要观察和研究来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美国研究人员也认为气候变暖还可以产生进化大爆炸,产生更多的物种并使一些物种产生新的适应。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教授阿瑟·韦斯等人的研究表明,面对全球变暖,生长迅速的野草会经过数代的进化以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可能标志着由于全球变暖而带来的“进化大爆炸”的开始。野草将可能跟上任何能够适应全球变暖的农作物。像芥菜那样生长迅速的野草似的植物能够在7年之中就改变繁殖模式。但是一些寿命较长的物种,如加利福尼亚的红杉,其寿命能达到数百年,将没有能力这么快地适应气候变化,因为它们的生长周期太长了。

气候变暖绝不仅仅是为科学家提供一个观察进化过程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会对全球生物产生生存或灭绝的影响,但是人类似乎还没有先见之明来认识哪些是好的影响,哪些是坏的影响,从而鼓励前者,抑制后者。

环境生物 篇4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 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的能力愈来愈大。不可否认的现实是,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却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发紧张。当前,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这一思路取得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共识。

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有赖于环境保护教育的普及, 而如何采取有效的环保教育措施, 则往往需要学校的积极介入。比较来看, 世界上很多国家 (包括我国) 均在中学生物课程中安排环境保护教育相关的内容和知识背景, 实践证明, 这种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内容的教育是富有成效的。生物教师在这种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努力发掘生物学科优势,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寓环境保护教育于传统教学之中, 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环境保护复合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渗透环境内容教育的本质与切入点

渗透环境内容教育就其本质来讲, 是环境科学的基础性教育, 而非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 渗透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附属地位, 应当从属于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其目的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渗透, 使学生对环境有更加完整和理性的认知, 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强化环境保护责任,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自觉养成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渗透环境内容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社会背景、知识构成等差异, 紧密结合教材与课外实践有关的环保内容, 找准环保教育的切入点,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力求实现环境教育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以初中生物关于植物学与动物学课程内容为例, 在学习植物学时,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植物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整个自然界的作用与意义。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氧气, 同时又将各种有毒气体予以吸收和分解, 净化了大气环境, 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此外, 植物还可用来美化城市环境、调整大气温度和湿度、降低风速、减少噪音、防止水土流失等。不仅如此, 植物还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每年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旅游产业价值, 其经济意义亦不可小视。学习动物学课程内容时, 可以向学生还原动物起源、分化和进化的漫长历程, 即在经历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之后, 最终进化成人类, 从中应当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尊重动物、尊重生命也是尊重人本身。

上述案例, 都可作为渗透环境内容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因此,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 构建知识体系, 进而点面结合, 形成“点———面———点”生物课程与渗透环境问题有机统一的生物教学模型, 在提高学生生物课程知识积累的同时, 完成对其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环境保护综合素质。

三、渗透环境内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生物教学过程中, 如何采取有效的渗透环保内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使生物课程与环境保护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呢?笔者认为, 应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

1.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生物学教材亦在不断完善和丰富, 这为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契机。新教材无论从选材还是内容要表达的思想上, 都充分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回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紧密结合教材的知识点或重点, 充分收集相关资料,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启发式教育, 阐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同时, 利用多种媒体媒介, 获得相关环保知识, 及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环境保护手段、进程。如在教授生态学理论时, 可以从生态学基本观点出发, 穿插进行科学发展观、资源环境观、人口生命观等的拓展性教育, 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教授有关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时, 应当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治理措施及预防手段, 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环境保护的意识;讲述森林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 要突出其生态效益, 引导学生将森林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进行综合比较, 不能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 而忽视其长远的环境效益……

2. 利用课外活动, 渗透环保教育, 教给学生生物检测的方法

课堂教学固然是渗透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 但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引入环境保护教育, 寓教于乐, 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而且有助于培养其施行环保责任的实践技能, 从而实现对学生较为全面的环境教育。一是以大自然为课堂, 在环境中了解“环境”。教师可通过组织春游、秋游、夏令营等课外集体活动, 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 使他们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大自然的博大与丰富,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与大自然建立密切的关系, 真正用心去体会自然、热爱自然, 保护自然环境。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全民的参与, 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等方式, 让学生深入实践, 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如检测空气质量, 观察周围有无苔藓植物;检测水的质量, 观察水中能否养活金鱼;检测土壤质量, 观察土壤中有无蚯蚓……通过检测, 就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水、土壤是否受污染, 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 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梅, 范旭阳.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教育[J].科技文化 (下旬刊) , 2010 (2) .

[2]杨纯.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教育[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1 (5) .

[3]刘秀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1 (2) .

[4]刘玉伟.高中生物教材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生物生存的环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概述各种

2,观察校园内生物生存的环境,归类整理并进行交流

3,收集有关生物生存环境的图片,尝试对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观察校园内生物生存的环境,归类整理并进行交流

2,观察校园内生物生存的环境,归类整理并进行交流

电教手段实验教具:

电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自然界里的生物千姿百态,生机盎然,有动物,有植物,还有微生物,这些生物生存在哪里?它们的生存环境如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教师出示图片:

企鹅 珊瑚虫

雪莲 鼠妇(潮虫)

骆驼 亚洲象

师:以上这些生物,你了解它们吗?尝试着将这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填写在表格中(出示表格)

学生活动(略)

师:那么,什么是环境呢?

生:在自然界中,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讨论:

1,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吗?请你举例说明。

2,你能否再说出1―2种生物,并介绍它们的生存环境?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总之,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分布的环境非常广泛,有陆地、海洋、沙漠、天空、极地、赤道、土壤。

课后作业:

环境污染物伴随生物放大作用 篇6

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聚和浓缩,最后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例如,海水中有汞污染时,浮游生物体内的汞含量比海水含汞量会高上百倍,小鱼体内汞含量比海水含汞量会高数千倍,大鱼体内的汞含量比海水含汞量会高数万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生物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这将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生物放大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分为四类。一是捕食性食物链,它以植物为基础,后者捕食前者,如青草-野兔-狐狸-狼-虎。二是以碎食物为基础形成的食物链,如树叶碎片及小藻类-虾(蟹)-鱼-食鱼的鸟类。三是寄生性食物链,是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上形成的食物链,如哺乳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四是腐生性食物链,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为基础,然后被微生物所利用。

环境污染物通过一系列取食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便可形成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像人们已知的DDT等杀虫剂通过食物链的逐步浓缩,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它还曾危及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使之几乎灭绝。研究结果表明,DDT在海水中的浓度经过浮游植物、蛤蜊,再到银鸥时就扩大了100万倍。DDT对英国雀鹰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由于母鸟吃了富集DDT的小虫等食物,它产下的卵壳太薄,使得小鸟在孵出之前就夭折了。

研究人员发现,我国典型湖泊底泥中19世纪早期已存在微量二恶英,这种物质一旦沉积,很难通过环境物理因素再转移,却可通过食物链传给其他生物。因此对水生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一些毒素在身体组织中累积,不能变性或不能代谢,这就导致杀虫剂在食物链中每向上传递一级,浓度就会增加,而顶级取食者会遭受最高剂量的危害。

由于生物放大作用的存在,环境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也呈现富集或放大作用,因此生物放大作用也威胁着人类食物链,比如各种副食、肉类和鱼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重金属铅、汞、镉等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就更大了。环境中的钳容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是蔬菜,由于铅在土壤中以凝结状态存在,因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量不大,主要是通过叶片从大气吸收。蔬菜中铅含量富集程度以叶菜最高,其次是根、茎类、果菜类。靠近公路两侧的蔬菜的铅含量远远高于远离公路的蔬菜,这既说明含铅汽油是污染源,也说明了铅的放大途径。

汞主要蓄积于鱼体脂肪中,鱼是汞的天然浓缩器,鱼龄越大,体内富集的汞就越多。一般来说,食肉鱼体内汞含量大于食草鱼,吃鱼的鸟在体内蓄积的汞更多。所以鱼在消费时应当多选食草鱼、淡水鱼。尽管江水中汞的含量较低,但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鲶鱼等食肉鱼中汞的含量也会大大增加,使得食品的不安全性扩大。消费者更不能把那些吃鱼的鸟类当成野味来消费。

镉是通过水生生物的养殖进入食品链的。海产品中镉的含量是海水的4500倍。作物的根系也可吸收土壤中的镉,镉污染地区的蔬菜、粮食中的镉含量远高于无污染地区。不同作物对镉的富集程度不同,比如蔬菜中镉含量顺序由多到少排列为:芹菜叶、菠菜、莴笋、大白菜、油菜、小白菜、芹菜茎、韭菜、茄子、圆白菜、黄瓜、菜花。

环境生物 篇7

据一些专家统计, 水致病疫情日趋严重, 世界上80%疾病与水污染相关, 中国疾控中心证实癌症高发与水污染直接相关, 全国儿童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188.81/10万, 而在当下, 人类因缺失控制微生物环境影响的“武器”, 仍然指鹿为马, 错将流落水体的氮磷营养物, 作为主要靶向目标穷追猛打, 真正的水污染“元凶”微生物优势种群却逍遥法外, 大气雾霾、河流黑臭、湖泊蓝藻、海洋赤潮等微生物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严峻的生态环境胁迫, 政府渐趋严厉的追职, 污水治理加速提标升级, 导致当下水界弄虚作假成风, 甚至戕害生态等乱象丛生。

实际上, 情况本不应该如此,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EP环境疫苗作用于污染水体, 经过国内外权威机构近10年的跟踪监测, 其中包括:获得国际互认的广东省微生物检测中心,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国家院所作的研究和实验结论:对于水体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孢子、原生动物、藻类等微生物种群, 平均杀灭率大于89.7%-100%;8年间分布各地20余河湖MEP环境疫苗示范案例, 釆集的平均数据证实, 藻类杀灭率95.8%, 大肠菌群杀灭率98%-100%;作用于饮用水无氯化消毒, 对于病原微生物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杀灭率均为未检出, 也即100%。由此推断, 人们还可以通过量化作用时间、基材选择、调整量效关系诸多工艺手段, 任意选择控制微生物环境影响达到所要的预期效果。

事情并不止此, 在限定的3个月作用期内, 人们还从中发现了MEP微生物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 人们采集到一组更为令人惊异的数据:随着水体中微生物生物量的降减, 氨氮、总磷、COD等富营养化指标, 同比大幅降减, 其中, 氨氮削减率94.7%, 总磷削减率91.7%, COD削减率70.3%。新型治水模式与传统治水模式的两者之间限值的主要指标, 以及各自的机理, 竟然如此关联密切。只因路径不同, 结果是一个制造黑臭, 一个消灭黑臭!

事情更不止如此的是:文中还对MEP案例剖析、音影资料的展示、MEP水体生态演绎的进化论, 跌拓起伏、神奇直观的都以形态学冲击人们的感官。揭示了河湖是生命体的生物学定义, 揭示了MEP环境疫苗生物学智能材料的定义, 揭示了MEP环境疫苗智能工程全自然、纯生态的技术特征定义。由此, 浅析了这种领先国际水平的新型治水模式作用机理, 它的意义在于对传统水资源概念的颠覆, 让我们恍若告别一个旧的世界, 伟大的中华民族又一次站在全人类科技顶峰。

“创新的顶峰是什么?正是颠覆性技术, 而颠覆性技术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制度下, 是难以实现的”——摘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2016年8月15日, 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国际高端论坛主旨报告。

不管沐风栉雨, MEP环境疫苗正本清源, 正在以公益活动方式一路奋进, 只要蓝天白云, 碧水青山!

为呈述方便, 在本文中我们将MEP智能工程转换的新型水体简称为M水体。

为呈述方便, 本文中我们也将MEP环境疫苗简称为M疫苗。

2. MEP环境疫苗及其水体转换智能工程

2.1 MEP环境疫苗简介

M疫苗是一种采用绿色植物原料制得的新型智能高分子抗菌材料, 具有生物特征, 能够牢固地附着于一切涉水基材, 柔韧性一级, 其主要杀菌成分和活性物质是聚杂多烯基醚, 在环境中, 材料的记忆系统始终能以一种优化方式对环境变化做出恰如其分的响应, 并进行内部参量信息处理, 进而发出指令, 结构执行完成, 在大自然的不同质体环境中, 都已有显著的表现, 研究表明:入水的网载M疫苗涂膜, 在淡水中呈亲水性, 不溶出, 触杀型, 入水分子结构自动膨溶成蜂窝状, 具吸附剿杀微生物功能, 对粪大肠菌群、蓝绿藻杀灭率均大于99.9%, 在海水中M疫苗涂膜的分子结构呈憎水性, 光滑坚硬, 具光致变性, 自动滋生刺激性黏液, 对赤潮中有代表性的塔玛。亚历山大有毒藻420min杀灭率大于77.6%, 在空气中, M疫苗涂膜自动修复膜面, 保护下层蜂窝状结构, 并能够感知环境及内部参量信息处理发出指令执行完成动作, 对多重耐药菌杀菌率大于99.99%, 禽流感病毒灭活率大于89.7%, M疫苗在不同质体生态环境中, 都可以实现自诊断自修复自适应多种功能。这种防控微生物灾害的新型智能材料及其衍生环境产品, 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2.2 M水体转换智能工程生物学定义和技术特征

M疫苗注入河湖水体, 导致河流微生物及其分解功能的缺位, 水体需要重建新的生态秩序, 否则, 营养能源物质寻主的自然属性, 还将引发微生物间新的生态竞争, 产生新的水质污染, 造成新的生态失衡。我们通过对M水体近10年的跟踪研究, 发现了微生物活动是造成水质污染的唯一污染源, 是几乎所有生态环境灾害的“元凶”, 在M疫苗的作用下, 水体驱除了微生物的环境影响, 在M疫苗网膜表层, 富集成晶状体的包括灭活的菌藻尸体生物膜在内的氮磷等营养物, 保证了水体新建的生物链基础营养供给。在接下来的M水体转换期, 我们研究发现了M水体案例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定律, 从中发现了定向操纵微生物和定向操纵地表水质转换的同步性。发现了M水体转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联性, 这都定义了河湖水质转换的生物学机理及其生态特征。形成M水体一站式定向转换机制。最终完成了将流落河湖的富营养物质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生态使命。主要表现为:

M疫苗进入水体之时, 该水体就定义为M水体, 本底值由疫苗入水前监测数据为准, 水质沿用传统地表水V类限值标准, 超过Ⅴ类的污染水体称之为劣V类地表水。研究表明:M疫苗能够快速转换地表水的类别, 不考虑水质污染的类别、浓度、形式, 不考虑温度、季节、光照等外部条件变化, 只要河流存在微生物污染活动, M疫苗都能够执行智能工程设计方案的指令, 转换成预期效果的M水体。一般情况下, M水体的类别提升, 每提升地表水一个类别, 只需要7~15天就可完成。从劣V类提升到地表I类水限值标准, 转换期不超过3个月, 这种水质快速提升, 对于现有技术不可思议, 等于换了一个水体, 所以我们称之为M水体, 其对生态环境的河湖水质污染治理效果, 超过了丹麦的哈尔莫斯教授曾对膜处理预言的“水的处理可以解释为从任何污染程度净化到满足需求的任何净化程度的净化方法, 用于供水处理工艺与用于废水处理工艺的差别将消失。”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在指定的任何时间内, 将任何污染程度的废水生态转换为满足任何需求类别的地表水限值标准。与膜处理不同的是:M疫苗将死水激活成人类基因乐于吸收的活水, 而膜滤将水处理为死水, 二者没有可比性。

M水体智能转换工程纯自然、全生态, 施工简单便捷、不用清淤、不用电力能源、不用设备、不用构筑物、不占用土地资源, 不改变河流的形态, 不影响河流功能, 不用维护, 不干扰公共环境, 水质由M疫苗进行生态调控和维护, 对于传统市政治水工程留下的不利因素, 仍需采用必要的水利措施进行干预和配套, 除此, 一切顺其自然。城市依水而建, 从某种意义上, 相对静态的城市河流也是一种生物体, 有利于人与水的和谐共生, 河流在自然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潮汐或絮动, 一个水生态包括有益微生物种群在内的自净系统建立来之不易, 频繁的调水工程不仅干预M水体系统的建立, 而且切断了氮磷营养物质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之路。同时也破坏了人水共生的环境美感。

M水体转换机制, 治愈了河流黑臭, 湖泊蓝藻等机体腐败的症状, 一站式转换为人们定向需求的地表水限值标准, 在M疫苗的智能化作用下, 可量化地按照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制定设计方案, 恰如其分的满足人类不同需求:当人们需要发展绿色原生态水生生物产业时, M水体一般达到Ⅳ-Ⅴ类地表水限值范围, 满足各类水生生物的营养需求;当人们需要开发垂钓、游泳、景观等水功能时, M水体一般达到Ⅲ-Ⅳ类地表水限值范围, 已满足人们观赏和健康的需求;当人们需要开发替代传统氯消毒净化工艺时, M水体一般达到Ⅰ-Ⅱ类地表水限值范围。可以生产无微生物污染、无重金属污染, 无化学污染的天然饮用水, 满足人们健康和长寿的需求, 经过10年的研制和推广应用, 目前, M水体转换的智能工程技术已十分成熟, 形成定向操纵生态机制和模式。

M水体地表水质的快速转换, 对河流水生生物形成淘汰、驯化机制, 污水生物生存期降低, 如草履虫、水蚯蚓等, 清水中的水生生物大量繁衍, 如旋轮虫、大型蚤、水绵和鱼类等, 有些比表值大的微生物优势种群, 能够为人类创造不尽的能源而得到充分利用, 如蓝绿藻的光合作用, 及时调制污水比例, 可以转化为生物能源, 有些植物在M水体中得到优化, 如绿萍驯化而成的探底根须, 可成为水体活性炭, 降解毒物和重金属危害, 水是生态之魂, 水圈循环, 好水会影响大气包括雾霾的形成, 因此, M水体的充分利用, 将改变人类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概念,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给这个星球带来新的辉煌。

3. 机理浅析 (一) 技术数据和资料

3.1 电镜下的MEP环境疫苗生物特征和智能结构杀菌功能 (图1-图4)

3.2 智能网膜成了河流中的充氧器, 透明度、溶解氧激活河流生命体 (图5-图8)

3.3 智能网膜上富集的营养物晶状体, 为新型生物链准备了基础营养物 (图9-图12)

4. 机理浅析 (二) M水体转换过程中自动滋生的生物链

4.1 菌藻尸体电子架桥成云团状沉降后凝絮成藻茧 (图13-图14)

4.2 底栖生物水蚯蚓与藻茧, 在M网膜上形成天然生态床 (图15-图16)

4.3 M水体自动滋生浮游生物, 河流成为大型蚤天然培育基地 (图17-图18)

4.4 M水体中的浮萍根须从水底网膜滋生出来的 (图19-图20)

4.5 穷水期浮萍成了河流活性炭, 去除毒物和重金属 (图21-图22)

4.8 MEP天然水厂两年生产7.3万t, 群体安全稳定饮水1612天 (图29-图32)

4.9 资源化利用河湖富营养物质, 创新绿色原生态和水功能开发产业 (图33-图36)

污水是人类第一水源, 我们不必纠缠于因污水产生的心理障碍, 当下, 黑臭水体中的微生物已经现身宣布对水质污染负责, 人们也不必再继续指鹿为马, 将氮磷营养源作为靶向目标, 模式错了, 乱象丛生, 我们需要重新出发,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基地的天然水厂就是从这两张照片出发, 仅用两个月正式投产, 一次成功! (图37~图38)

5. 机理浅析 (三) 深圳石岩新村黄家庄河案例剖析 (图39-图51)

(1) 2016年7月25日, 由苏州汾湖微控在北京的子公司正源环保治理的深圳石岩新村黄家庄河流开工, 到2016年7月31日, 深圳“妮妲”台风溃堤, 仅6天时间, MEP环境疫苗智能工程救活了这条黑臭死河, 在惨烈的“疫苗”和黑臭微生物搏杀过程中, 河面漂浮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尸体及新生藻类、红虫, 色彩斑斓, 十分壮观, 将河湖生物学机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我们对这个案例进行剖析, 充分揭示了MEP环境疫苗的作用机理。按6天治理日期逐一剖析。

(2) 黄家庄河案例机理剖析

水是生物圈每一个物种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水是大自然水圈循环其中一个环节, 它的生命特征及分子结构表达于每个生命存在方式之中, 河流像人的肌体一样, 也会“得病”, 河流黑臭则是一种肌体腐败, 行将死亡的征兆, 河流腐臭会给环境带来灾害!

采用MEP环境疫苗智能工程技术对黄家庄黑臭河进行施治, 行程效果几乎看不到人力而是纯自然力的表达, 一条黑如墨水的臭气熏天死河, 在M疫苗入水后的短短6天时间内, 河面由原来的污浊、深灰、墨黑, 演绎成绿、黄、白、红五彩斑斓的生物墨水画, 生动诠释了河流是生命体, 也诠释了M疫苗杀菌的生物特质, 融入河湖生态秩序, 杀灭了黑臭优势微生物种群, 激活了水分子, 于是, 死亡的、新生的生物现象交相出现, 黄家庄黑臭河6天死去活来, 河体出现了生物多样性, 新的健康的生态秩序开始建立, 历史上, 这种剧烈的生物奇观很难看到, 极为珍贵, 这与石岩新村社区排放的污水浓度, 种类及持续高温天气都有综合贡献率。同时也诠释了MEP环境疫苗的控制微生物环境影响的作用机理。

6. 机理浅析 (四) M水体演绎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进化论》

水绵适宜生活在中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 百万鸡场的畜禽污水排放中心西界河, 经过近一年M水体转换, 水质稳定在IV类水, 清澈见底, 经检测, 粪大肠菌群只有20-80个/L, 谁也没想到, 一场生态大战不期而至, 2016年4月13日一夜之间水绵大面积爆发, 铺满了长达1km的8000m2水域面积, 蔚为奇观, 如图52-图53所示。

水绵断裂生殖, 物理打捞会增加繁殖量, M水体又演示了一场人们更为不可思议的“萍绵大战”, 如同非洲大草原上的“狮虎斗”, 惊心动魄, 生死较量, 战争耗时7天, 绿萍将水绵驱逐出河流, 如图54-图57所示。

7. 机理浅析 (五) M水体快速转换, 驯化水生生物形态和功能

(1) M水体实验基地梯度水质转换, 导致水生生物为了生存适应环境变化, 形态和功能可以驯化, 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健康的多种需求, 我们以河流浮生植物绿萍为例, 自然界里, 绿萍几乎没有根须, 由于劣V类的“富水”快速转换成地表I类限值标准的“穷水”, 绿萍浮生植物的根须为探底寻求营养, 生长达到60-80公分, 如图58-图59所示。

M水体中经穷水驯养的绿萍, 成为生物活性炭, 它的吸收、富集及转化作用, 使大多重金属大幅削减, 仅为限值标准的1‰,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很有价值的科学发现。 (见天然水厂水质卫生标准检测报告。)

(2) 2015年7月4日上午10时, 基地对天然水厂原料供应链的4条河面的绿萍生长状态同时拍照, 证实水体富营养化特征梯度削减, 如图62-图64所示。

7.1 M水体中氨氮、总磷植物营养物质削减率

河流地表水M水体中氨氮平均削减率:94.7%总磷平均削减率:91.7%, 见表1。

7.2 河湖, 海洋、地表M水体中微生物生物量的灭活率

(1) 粪大肠菌群杀菌率:98%-100%, 见表2, 蓝藻去除率95.8%、海洋赤潮77.6%-100%。

地表水湖泊蓝藻M水体生物量变化监测数据表单位:万个/L。

地表M水体除藻率:95.8%, 见表3。

实验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检测日期:2012.6.21。

(3) 海洋赤潮塔玛·亚历山大藻杀灭率指标监测数据表。

海洋M水体赤潮420min杀灭率:77.6%, 见表4。

实验单位:连云港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日期:2009年10月28日。

8. 机理浅析 (七) M水体中的微生物定律

微生物定律是我们经过10年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形成。

从2008年开始, 我们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研究室、安徽省环境科学院等国家院所进行合作, 先后在我国中西部及沿海地区建成20多个M水体转换示范工程, 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数据, 发现M水体中微生物量与氮磷营养物之间的规律, 为了将这个规律稳定固化, 2014年11月, 我们举资千万, 在江苏农垦建立MEP包庄M水体实验基地, 基地占地面积18360m2, 水域面积21080m2, 位于江苏农垦百万鸡场4条污水界河的中央, 基地的设计由西界河及东西人工河计长1700m, 宽8的三条T型河道, 组成梯度分级处理每200m作为水质点状监测断面, 该场20多年来从未对污水采用任何技术施治过, 恶臭满盈, 蚊蝇遍生, 保持原生态, 符合选址条件, 自2016年11月7日, 成功运作两年, 不仅印证了已有的20个案例的数据, 复制了示范工程的水质转换模式, 成熟的经验, 取得累累硕果, 为了将发现微生物定律铁定在某个时段, 2015年9月25日上午10时整, 对T字型4个河流断面同时现场监测, 得出数据呈阶梯式分级提升, 精准定义微生物定律见表5。

M水体微生物定律:粪大肠菌群生物量是富营养化水体主要检测指标, 其生物量升高, 氨氮、总磷同步提升, 水体中溶解氧、透明度则同步降低;粪大肠菌群生物量因灭活而降低, 水体中溶解氧、透明度迅速提升, 获得了氧气和光照的各级水生生物, 所产生的生物能使氨氮、总磷等指数也迅速降低, 维护水生态生态平衡。

结论

微生物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一直从有益与有害两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利用有益菌来改善生活和抑杀有害菌来提高生存质量的历史。但是, 微生物无处不在, 并且任何物质材料都难以逃脱微生物的攻击。人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物质产品开始极大丰富, 大量的营养能源物质流落水体, 加剧了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和腐败发生, 有害方面越来越凸显, 像人类病体一样, 河湖逐渐染上腐败重症, 水是生态之源, 水、气两大循环圈层, 气溶胶中的大量微生物种群, 分布于大自然不同质体生态环境之中, 衍生出雾霾、疫情、土壤等水污染的次生灾害。生态环境没有了安全饮水和蓝天碧水, 人们的生命感黯然失色。在这个时空尺度下的特定时段, 人们再不能为某些微生物种群有益方面大唱赞歌,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人和微生物两大物种间的生存之争你死我活, 间不容情, 杀戮已经是难以幸免。

我们在上文中, 通过对MEP环境疫苗控制水体微生物环境影响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机理剖析, 一种由大自然量身定做, 也是代表人类意志的新型智能生物杀菌材料—MEP环境疫苗, 傲然挺进生态规律序列, 破局水污染、水危机、水体富营养化三大世界难题, 宣告污水是人类第一水源。中国拥有MEP环境疫苗及衍生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 能够参与自然界微生物物质分解活动, 获得更多影响和干预自然规律主动权, 做好人类过去想做而无法完成的生态使命, 加速水环境优化, 促进自然界水圈良性循环, 有利于缓解或扭转雾霾、土壤等生态环境污染的态势, 从而提升民族尊严, 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环境生物 篇8

1 环境条件对植物有害生物的影响

1.1 新有害生物的出现

在全国各地各个省份的区域,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温度升高、CO2浓度增加、湿度增大,新的有害生物的入侵,定殖、繁殖和生长发育都危害着园林绿化植物,主要表现为,当地新的有害生物的出现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

1)不同省份地区新病害的发生,以武汉园林花木根结线虫为例,主要是寄生性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以南方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1]。目前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发生危害日趋上升,已到分布广、危害重的局面,以上3种线虫均属于线虫纲根结线虫属,是园林花木地下根部主要病害之一,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还加剧土传病菌发生,诱发腐霉菌、镰刀菌和丝核菌在根结中为害繁殖,增加防治难度。

2)有害生物的入侵,椰心叶甲是近几年来新发的一种入侵害虫,是我国1992年新增的禁止进境的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2]。该虫原产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分布于东南亚、澳洲、所罗汇群岛及太平洋岛区等地的21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早年仅分布于台湾、香港两地。2002年发现该虫在海口市自然定植,现已扩散蔓延到海南、广东等地,严重影响了椰子、槟榔、大王棕等棕榈科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对我国亚热带甚至温带地区种植的棕榈科园林植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结合其生物学物性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模拟试验,如果环境条件进一步恶劣变化,温度湿度的改变,椰心叶甲和群在我国可能适宜定植的地区范围更广。与此同时,病原真菌和病毒病也会传播为害,更多的有害生物威胁到我国的园林植物。

1.2 环境条件对有害生物世代数目的影响

植物有害生物的爆发与有害生物群体在生长季节的生长速度有关,有害生物世代数的增加也增大了其危害的潜力,适宜的温度可以加速有害生物的发育,缩短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而气候变暖又延长了它们的活动期,二者都使其在一个生长季节里的世代数目增加。随着气候变暖,由于世代不足而对园林植物来说不重要的有害生物可能变得重要,目前对园林植物有害生物也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增加其危害爆发的可能性。

2 环境条件对植物病理(植物病害)的影响

全球气候大幅度的变化,对植物病害影响巨大,未来几十年环境变化的幅度仍不确定,全球变化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复杂互作和程度也不确定。园林植物的生存发育、全球的环境条件变化对园林植物病害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研究。由于病害和其他有害生物是影响园林景观的重要方面,所以研究环境条件变化对植物病害和有害生物控制的潜在影响非常重要。

2.1 大气CO2的增加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大气CO2的增加可使光合作用加强,水的利用率提高导致多数生产条件下许多作物产量的增加[3]。CO2的浓度的提高对许多病原物未产生直接的效果,但是一些间接效果十分严重,如寄主植物聚集度的增加有利于如锈菌和白粉菌类的活体营养病原物,引起病害增加园林植物大面积的种植及其生长势的增长将导致冠层密度增加而使冠层微气候有利于病害发展,病原物残留到植株体内或是枝杆处有利于腐生病原物或其他有害生物以及非浸染性病害的浸染为害。

2.2 全球变暖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全球变暖将导致现有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高纬度地区更适合大部分园林植物的生长,而低纬度地区的温度条件可能影响该地区园林植物生长。但植物可用多种方式来适应逆境,逆境反过来能使植物易受病原物侵害,导致植物逐渐恶化并增加感病性。随着全球变暖,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的增加,多种扩散机制病原物、害虫和杂草随之而来。因此,通过预测气候变化和收集寄主分布数据,可有效地预测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

植物病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均温度的变化上,假设温度升高是连续的,近几年许多植物病理专家所做的气候模型预测,冬季温度变化最大,至少在北方地区(北半球)是这样,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全球变暖将导致每日温度不对称地升高,亦即每日最低温度升高同时每日的最高温度变化很小,根据病害流行学的观点,这一变化非常重要,冬季温度升高有利于病原物越冬,初始病原群体的增大对生长季节病害的发展很有利,尤其是对单循环病害。每日温度不对称升高的结果是病原物适性的增加比温度对称增加的期望值还要高。从总体上讲对病原物更加有利。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全球变暖后北半球中纬地区夏季的大陆性干燥将更加严重,夜间温度升高,露水的积累可能会减少,这些对病原物的浸染是不利的。

2.3 臭氧与紫外线B-辐射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臭氧和紫外线B的增加对植物病害的影响是有利的,O3不可能对土传病原物有直接影响,因为O3进入土壤后,小部分通过挥发而消失,大部分残留在一定深度。由于叶部真菌和细菌在湿润、多云或有雨等高湿度条件下活性大,这种情况下O3的能量较低。因此O3对叶部浸染病原物没有作用[4]。

紫外线B(UV-B)的增强对病原物和寄主有一定的影响。还可导致病原物突变率升高。不同的菌系在自然条件下对不同的紫外线水平有自己的适应性。Septoria tritici和Septoria nodorum的孢子在体外对紫外线B的反应不同。Finckh等[5]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加强紫外线B对水稻瘟病的影响,他们发现紫外线B的增加显著地降低了水稻的生长(叶面积、干重和高度)。尽管稻瘟病有所下降,UV-B可引起植物的耐病性下降,感病植株很难从UV-B损害下恢复,另外,UV-B影响病害的机制可能随不同病原物、寄主组合而不同[6]。

综上所述,全球环境条件变化对植物病害的影响有正负两个方面,植物病理工作者应更加广泛地进行有害生物发生在地理分布的研究,并对病原和病害的地理分布效应进行分析,对地理分布的决定因素和病原物传播至无病免疫区的风险评估,最终达到控制园林植物病害的目的。

摘要:从环境变化包括温度、CO2浓度升高、臭氧、紫外线B-辐射的加剧对园林植物以及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气候温度的升高在园林植物上发生新的虫害以及生物入侵的条件可能性进行阐述,着重介绍了环境变化(CO2的增加、全球变暖、臭氧、紫外线B-辐射)对园林植物病害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变化,臭氧,紫外线B-辐射,植物病害

参考文献

[1]蒋太平,欧阳克芳,夏文胜.武汉园林花木根结线虫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J].园林科技,2007(4):24-26.

[2]鞠瑞亭,彭正强,李跃忠.入侵害虫椰心叶甲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研究[J].园林科技,2007(3):34-37.

[3]Goudriaan J,Zadoks J C.Global climate change:modeling the potential responses of agro-ecosysetem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rop protection.Environ[J].Pollut,1995(872):215-224.

[4]Manning W J,Tiedemann A von.Climate chang:potential ef-fects of increased atmospheric caibon dioxi2)d,e(oCzOone(O3),and ultraviolet-B(UV-B)radiation on plant diseases[J].Enviromental Pollution,1995.88:219-245.

[5]Finckh M R,Chavez A Q,Dai Q,etc.Effects of enhanced UV-B radiation on the growth of rice and its susceptibility to rice blast under glasshouse conditions[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995(52):223-233.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效果与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8—01~2010—12全院临床6个手术室、6个腔镜科室、3个重症监护室和透析室、中心消毒供应室、分娩室、口腔科等22个重点科室和35个普通科室的处置室、换药室、采血室等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透析液、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1.2 监测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及《消毒技术规范》[2]规定的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进行采样。环境空气监测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暴露法, 在被采样科室暴露5min, 层流手术室暴露30min, 将样本放置37°C温箱培养48h, 计数结果。物体表面监测采用浸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 往返涂擦5cm×5cm规格范围, 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剪去手接触部分, 将棉拭子装入有10mL采样液中送检。医务人员手监测采用浸有含中和剂的无菌棉拭子, 反复涂擦洗手后的医务人员双手屈面指尖到掌根两次, 并转动棉拭子, 剪去手接触部分, 将其投入10mL洗脱液试管中送检。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采用无菌吸管抽取消毒液1.0mL, 加入9.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试管内摇匀, 再从试管取出0.2mL, 滴于普通营养琼脂平皿, 置于37°C温箱培养48h记录结果。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采用含有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生物指示剂, 设置对照置于56°C温箱培养48h, 观察结果, 继续培养7d, 记录结果;低温还氧乙烷灭菌器采用含枯草杆菌黑色变异芽孢的生物指示剂监测, 设对照置于37°C温箱培养48h, 观察结果, 继续培养7d, 记录结果。

1.3 监测标准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5]规定, 环境空气重点科室细菌总数≤200cfu/cm3, 层流手术室细菌总数≤10cfu/cm3, 普通科室细菌总数≤500cfu/cm3, 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重点科室细菌总数≤5cfu/cm2, 普通科室细菌总数≤10cfu/cm2 , 使用中的消毒液为≤100cfu/mL, 均不得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压力蒸汽灭菌器,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生物指示剂监测阴性为合格。

2 结果

2008—01~2010—12全院重点科室与普通科室共采集环境空气样本1869份, 合格1710份, 合格率为91.49%;物体表面1133份, 合格984份, 合格率86.85%;医护人员手969份, 合格918份, 合格率94.74%;使用中消毒液582份, 合格560份, 合格率96.22%, 见表1;重点科室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结果见表2;普通科室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结果见表3。三年的压力蒸汽灭菌器,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生物监测均为合格。

3 讨论

在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病源微生物, 这些病源菌可通过多种途径在患者之间、医患之间、护患之间传播, 当环境微生物超过一定量时就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机会, 因此, 做好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是一项控制医院病原菌传播的有效预防措施。在医院病原菌传播中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2008年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0.00%, 2009年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0.80%, 2010年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3.3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重点科室合格率93.42%, 高于普通科室84.60%, 这可能和重点科室的空气消毒设施比较先进有关, 除手术室是层流外, 其他重点科室均应用紫外线循环风进行空气消毒, 普通科室应用紫外线灯管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应加强对普通科室的管理。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 及时反馈整改, 查找原因, 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提高医院环境空气的消毒质量。从监测结果看, 物体表面的合格率是最低的, 这可能和医院的不断发展, 各种先进的诊疗技术不断开展, 患者量不断增加, 人员流动性大, 病原微生物复杂多样有关。2008~2010年监测年度总合格率分别为85.25%、85.90%、89.26%, 无差异显著性, 普通科室合格率为81.82%, 重点科室合格率为89.44%, 对不合格的科室, 加强制度管理, 每日按要求擦拭物体表面, 包括仪器仪表表面、桌面、各种台面、把手、地面等。临床科室使用的消毒液, 是由药剂科负责提供, 保证了消毒剂的质量, 防止了消毒剂的污染, 科室做到每周请领一次, 要求每天使用前测试其浓度, 对于不按要求做的科室, 勒令其整改, 直到连续监测两次合格为准。重点科室和普通科室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8.21%、94.65%。对医院透析室透析水、透析液的监测每月采用机器号循环检测的方式进行监测, 并加强管理, 使透析水、透析液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 2010年合格率达100%。中心消毒供应室是我院为临床提供可重复使用的无菌器械和无菌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重点科室, 有先进的自动化清洗、消毒、灭菌设备, 定期做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生物学监测, 合格率为100%, 每周对压力蒸汽灭菌器和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生物监测, 监测结果均为100%合格。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另一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 这种传播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 医务人员手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据调查, 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6]。 2008年至2010年医务人员洗手后手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4.43%、94.50%、95.21%, 说明通过“六步洗手法”流动水洗手后可去除手部的大量细菌, 应加强洗手。但临床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忙, 常忽略洗手, 往往是完成整个病区的操作后才洗手, 为提高洗手率及合格率, 加强和改善了洗手设施, 增加了洗手池和宣传、培训力度及制度建设与管理, 水龙头改为脚踏式, 管理部门加强监督, 引导医务人员正确洗手, 应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预防并控制由医护人员手传播的医院感染。通过对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分析, 说明医院感染工作涉及到全院各临床科室, 需要各临床科室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要求去做, 才能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做好, 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合格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消毒卫生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9

生物课程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10

一、围绕教材开发生物课环境资源

新课程倡导“要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我认为“用教材教”其实就是要利用好围绕教材开发的课程环境资源, 它包括对教材的筛选补充、顺序的调整以及根据需要所选用的材料、所制的教具、课件等等, 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熟读教材,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利用自己的独创性开发相关的课程环境资源。

1. 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图片。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文并貌, 力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境, 在愉悦中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2. 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

教辅书已不仅仅是作为教材的辅助与延伸了,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 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实用性比较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辅书。

二、围绕学生开发生物课程环境资源

学生是课程环境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学生来开发。所以, 当一个孩子表现得与众不同时, 我们宁可先把这看成是孩子的特点, 而不要轻易地看成是缺点, 也许孩子看似荒唐的举动, 便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1. 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是课程环境资源。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 为学生今后重视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课程环境资源。

发挥学生的特长,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是新课程赋予社会、学校和教师的责任, 教师尽可能充分发掘学生资源, 不能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生物学没有关系就限制其发展。

三、围绕教师开发生物课程资源

1.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环境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环境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是素材性课程环境资源的重要载体, 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2. 开发学校的课程环境资源。

(1)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 如利用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 并进一步转变观念, 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学生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 充分利用本校所处的环境资源, 如可建立校外活动基地, 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养殖园等劳动基地, 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 (3) 充分利用信息化课程环境资源, 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四、围绕本土开发生物课程环境资源

地方环境资源有着较为丰富的与生物课有关的课程资源: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海洋世界、科技馆等。农村学校在这方面更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的变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病虫害的防治、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等, 又为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五、广泛利用媒体环境资源

这里所说的媒体指大众传播媒体, 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由于生物科学发展迅猛, 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因此从各种媒体中可获得更广泛的生物课程资源。另外, 许多生物问题, 营养保健问题, 在媒体中经常报道。这些新闻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讲座素材, 时效性强,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 利用媒体了解“非典”“禽流感”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测试卷三十五 生物与环境(2) 篇11

1. 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正确的做法或说法应该是( )

A. 调查植物时多采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调查动物则采取标志重捕法

B. 在划样方时,若遇到压线的植物,则尽量避开,重新选取样方

C. 若两次捕捉动物间隔的时间过短,则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值偏小

D. 当调查的植物分布较为均匀时,则采用等距取样法来取样

2. 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有机物被苍蝇舔食,而植物中的捕蝇草也能捕到苍蝇,即苍蝇→捕蝇草。这一事实说明:①捕蝇草只为异养型植物;②捕蝇草既属自养型,也可属异养型生物;③绿色植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只有一个营养级;④有些植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不只有一个营养级;⑤食虫植物的原产地生长环境往往严重缺乏氮元素,其根系不发达,甚至退化,叶肉虽有叶绿体,但制造的养料不足,必须捕捉小虫以摄取有机物。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3.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

A.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4. 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1850~1950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

B. 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 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 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5.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 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 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6. 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在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循环利用

B. 该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雏形

C. 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D. 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不需要人的干预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篇12

一、结合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现用中学《生物》教材中几乎每章都包含生态环境知识, 这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极好素材,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到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 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 长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提高中学生保护环境的素质。让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 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留下一片蓝天。

教学过程中, 我们生物教师注意让学生理解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 也影响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植物学中, 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在教学过程中, 要认真挖掘教材, 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 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 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 适时适地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再通过介绍生态失调带来的种种危害, 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注重搜集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破坏着生态平衡。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一节中, 向学生讲述“三废”的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实例。据统计, 我国约有七亿以上的人群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 有近两亿的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 我国每年排尘量4445万吨, 年排二氧化硫为1200~1400万吨, 是世界上“三废”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大气、水源、土壤污染严重, 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报道, 胃癌、肺癌都是吸入大气中有毒气体或水中有毒物质所致。在发展中国家, 80%~90%的疾病受细菌感染或与化学污染有关。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的人民币。联系实际教学, 我县的渭河原来长年不断流, 河中鱼虾成群, 周围群山绿水。但近年来由于工厂排污, 生活垃圾随意排放, 河边农田农药的大量施用,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 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绝迹。这些贴切的生活事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 还使他们意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通过自然保护和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 树立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主动因素, 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 通过放映有关森林资源、动物世界和国家一些重点自然保护区景观介绍的录像, 唤起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怀。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森林、益鸟、益虫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关系。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一项有力措施。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法律, 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 确立了“植树节”和“爱鸟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纳入法律范畴, 要依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向学生宣传有关法律,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观念, 而且通过他们的宣传, 能让更多的人知法, 为保护生态环境做贡献。

四、通过人口与环境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

人与环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在学习“生殖与发育”和“人口与环境”时, 罗列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本来, 我国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 人口绝对占世界第一,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 很多耕地变成了住宅地, 加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主观因素影响, 使环境恶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另外, 人类为了自身利益, 长期不断地毁灭或滥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使森林面积迅速减少, 许多动植物也濒临灭绝。当前的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 这些隐患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许多自然灾害甚至警告人类, 要珍惜自然, 为了人类世世代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 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 做到要计划的发展。

五、注意生活点滴, 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它不仅减少环境污染, 维持生态平衡, 还包括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内容,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具体规范, 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身边小事做起”的观念。并养成自觉节约能源, 反对浪费, 不乱倒垃圾、污水, 不乱扔果皮纸屑, 不随地吐痰, 不乱折花木, 践踏草坪, 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上一篇:提高作文能力下一篇:地面自动气象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