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精选11篇)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1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
第一研究组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现代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教与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教师传授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代替,教师也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因此,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急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但目前,我们的地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物理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学与教”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步骤;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原则;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措施。
四、课题研究方法:
教学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群众调查法等
五、课题研究实施途径:
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收集实验中的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制定本研究组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实验措施。组织本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做好试验计划,制定本研究组研究计划、实验措施和途径。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8年6月1、2006年6月——2006年8月 :参加学校组织计算机培训的相关活动,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网络教学知识。
2、2006年9月——2007年8月
1、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实验班进行实验。
2、总结前一阶段实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准备相关资料,提交阶段性实验总结,接受学校课题组的中期评估。
参加学校课题组组织的相关指导、培训活动,深入开展研究。
3、2007年9月——2008年9月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接受检查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向课题组提交本研究组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
制作CAI网络课件。
总结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典型实验案例、课例。
八、课题管理:
成员:
组长:佘卫军
成员:甘振威 彭晓波 万卫国 周更新 彭厚保 谢建五 陈亦飞 确定课题实验班级:
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教学班
人员具体工作: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2
1 现代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现况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我们所面对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加严重、更难解决的环境问题,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的。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种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例如新型病毒造成的死亡事件、水体污染造成的物种灭绝、土体沙化造成的巨大自然灾害等。如果我们的环境不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治理,不仅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进步与发展,更关乎我们整个人类物种的生死存亡。而我们传统的环境保护技术已经不能完全解决当前面对的各种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更是十分落后。一些发达国家不仅有先进的研发机构和执行力强的组织,还拥有先进的技术,例如德国的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统、以色列的水循环利用技术等。
我们的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积极研发适应本国国情的新型环境保护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引进科技人才。国家也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为技术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由于国家的重视和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我们在环保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新兴技术不断出现。环保科技企业不断增多,环保意识和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我们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环境保护技术只有不断更新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我们要平衡好经济和环境两者的权重关系,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更新相关技术,采取相应施,把环境破坏降低到最低,避免不可逆的严重局面。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落实好相关措施,开展好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整个民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才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一片蓝天。
2 主要保护技术及其应用
2.1 生物技术
2.1.1 水体净化技术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使我国一批批工业城市的出现,工厂的污染物、废弃物被直接排放到水源中,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现象。另外,人们环保意识的薄弱,经常直接把垃圾、废品直接带入水域,也带来了生活污水的问题。由于现代社会化学制品更加丰富,其化学成分也多种多样,十分复杂,例如有机磷、汞、重金属等,净化难度高。先进的生物技术能起到良好的净水作用,去除率高。例如,高锰酸盐预氧化技术,通过高锰酸钾与无机盐的复合产生的反应条件,促进高锰酸钾氧化还原稳态的中间物形成,强化药剂对有污染成分的氧化和吸附功能;还有新兴的生物直投法净水技术,把培育出的新型去污菌制成微生态制剂,再投放进污染水体,多种微生物共同发生降解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效率高[1]。
2.1.2 白色污染治理技术
从环保袋的大量出现、商场采取的塑料袋收费行为就可以看出人们对白色污染问题的重视。由于塑料难降解的特性,大量塑料垃圾对土地的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由此出现了新的现代生物技术,例如全淀粉生物降解技术,就是利用天然淀粉为主要成份的树脂制品通过分析变构再加上辅助剂加工成的塑料制品,这种塑料降解率高,在90%以上,成分无毒无害,适应各种加工塑料方法;还有近期青岛科技大学研发的全生物降解塑料技术,利用玉米、番薯等普通淀粉进行塑化,加入一定膨润土就可以制成替代传统塑料产品,应用率高,绿色无污染,甚至比同类国外技术还要环保。
2.2 遥感技术
所谓遥感技术就是利用高空中的飞机、卫星等收集地面物体的电磁辐射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来判断、探测环境和资源,最后通过成像显示出来。它的应用范围大,速度快,受限少,准确率高。在自然环境的监测中,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气象、海洋、地质、农林等领域。例如,红外扫描仪器对海洋污染的监测,其原理就是利用多彩色航片半定量分析和记录海面污染物,再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对比,解读出准确信息;还有监测城市固体污染物的彩红外遥感影像技术,利用热红外遥感监测工业各类型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动态变化。
3 新兴技术代表
3.1 新型电除尘技术
电除尘技术在近几年有了新的发展,例如武汉环保研究院最新开发的泛比电阻电除尘技术采用轻型极板,板面与气流平行,交错布置在气流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复合式ESP。它的收尘效果远远超过普通电除尘,适应性强,可捕捉各种粉尘、烟气等。其它的还有薄膜式电除尘、层流电凝聚电除尘、移动电极电除尘等新兴技术[2]。
3.2 激光热处理技术
激光热处理技术可以使原材料表面快速升温加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能源,可应用于工业零部件的加热。如今,我国对激光热处理和常规热处理技术的结合、激光冲击、激光熔炼方面都有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4 结语
随着新的现代化环境保护技术不断出现,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发展态势良好。只有不断更新发展我们的技术,才能让我们的环境保护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才能保证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镇江.浅谈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前景[J].生物技术世界,2012(9):19-19.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3
关键词:生物技术 环境保护 应用 探究
中图分类号:X5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8-0065-02
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过程中,生物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作用并且可以广泛应用在其中。一方面生物技术可以监测和治理被污染的污染物,并可以直接用到。在清洁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废弃的物品经过微生物的清洁由不能用的转换为可以二次利用的物质,同时微生物还具有测量环境的污染程度等等。在另一方面微生物在生态环境的污染上还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常见的比如说,生活中常用的化学肥料可以由生物固态氮来进行代替,在一些杀虫的农药中添加使用微生物,这样生物资源就能得到开发,生物物种就能永久的保持多样化,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持久的保护。从利用生物技术方面来讨论本文将会在环境状况的改善方面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加以全面的论述。
1 处理废水是运用生物技术
1.1 活性污泥法
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在不同的污染物中应用不同的微生物,因为不同的微生物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性质,因此存在着很多的去污方法,通过结合微生物的有关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性质的微生物。根据喜氧性和厌氧性的微生物分开,利用这两类微生物进行将污浊物进行清洁,这样的微生物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有生命的去污剂。其中去污的方法有:有一些被污染了的物质仍然存在在被污染的水中,其中的这些物质大部分是微小生物的容易食用和吸收的。在被污染的水中我们经常将含有大量的氧气从空气中注入其中,水中的很多微小的生物则得到这些养分就会迅速地繁衍开来,这样一来微生物既得到了繁衍还给现在的一些污染物进行了净化和加工使得能够二次利用,那些漂浮于水面上的被污染的物质,被喜氧性的微生物作为食物,使得微生物的数量不断地增多,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吸取了水中的污染物,使得污染的水面越来越干净,甚至最后消除了水面上的漂浮物,最终将处理后的水与漂浮物进行自动分开。
1.2 生物保护膜法
生物保护膜法是在处理污水时的一种极为有利的方法,这也是利用微生物的喜氧性的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如下便是具体的做法:首先要保护膜进行挂膜然后在对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究。投放滤料到生物滤池中去,使得过滤性的材料表面上将那些喜氧性的细菌以及真菌大量粘附到一起,最后形成一个混合的群体,这个群体中是带有一层带粘性的薄膜状的微生物组成的。与水充分接触的混合的群体在生物滤池中受到微生物的这层保护膜的深入保护,被污染的物质在溶于水中的时候被微生物的保护膜紧紧地吸住了,这些污染的物质最终变成了微生物的食物,因此被污染的水质最终在微生物的吸附下得到了处理。在许多的污水治理项目中这种方式的污水处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气净化处理
在现在的比较常用的节能方法是将常用的废气进行深入的净化来提供,主要的方法有: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洗涤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对产生的某些废气进行的吸附的方法,还有对微生物进行深度过滤的方法。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微生物技术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气进行二次处理处理,是这些被处理的物质有能够二次利用,当然要与以前旧的废气处理办法进行比较的话,新的处理方法早利用费用低的方面以及功效得到了提高,可以产生无危险的物质放心使用和具有不产生垃圾等优势。利用微生物对一些污染过得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这种生产的原理是有依据的他是根据不同性质的污染物质以及他本身的特点就可以使用,对废气进行深入的全面处理,使得微生物的主要运用是表现在吸收和过滤的作用方面。微生物会通过全面的吸收这些污染过得气体,然后通过过滤他的最终净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种方法就是将有臭味的废弃气体通过微生物进行吸收,微生物最终将其进行分解的全过程。
3 生物技术应用于固体废弃物处理
在工农业生产而产生的一些废弃的固体还有废弃的物品进行处理以及对于城市中生活的废品和废物,对于污水所产生而留下的一些淤泥进行净化和处理等。和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固体处理废弃物的方法现在主要有四种:第一种则是积聚的方法:这是在我国实行最早的方法之一,但是在现阶段来讲这种技术现在早已经过时,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要占用很大面积的土地,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废物堆积,也会在这些废物中引发难闻的臭味。第二种就是深埋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先选择一块空旷的场地,然后挖掘一个极大的深坑,先把很多的废弃物填在这些空旷的场地上,然后在这上面盖上很多新土,是这些垃圾在这些密闭的空间内发酵,使得这些废弃物发生物理和一些化学的反应。最后我们可以在这些垃圾的覆盖物上面种植一些需要养分的植物或是修建一些大型的建筑物;第三种方法就是烧毁一些污染物:这种方法就是高温处理一些大量含有有机物的一些废弃物,但是这种方法的建成设备以及投资的费用是非常的昂贵的,并且在操作费用上也是比较高的,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且很难得到解决。
4 结语
生物技术应用在一些环境保护的某些方面是越来越广泛,并且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在一些地区常常被人们高度的重视以及使用,这样给环境的改善带来很大的福音在整治措略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帮助,它在整治生物的修复方面以及改善环境污染等两个方面的运用非常的普遍,这样的微生物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受到了很多人群的广泛关注以及欢迎,生物技术的应用为社会的环境改善积累了非常多的财富。当然这些财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然会有更多的进步,这种飞速发展的技术给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发展的脚步,这样的治理环境的方法给人类的治理环境和开发的能源有力的得到了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宋晓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民营科技,2011(8).
[2]张邦维.纳米材料与环境保护[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3]余宏伟.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农家科技,2011(4).
探析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教学 篇4
软硬统一的关系指的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的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硬件,不仅仅指录音机、投影仪等设施,重要的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整个硬件环境,包括网络配置、信息资源等。
软件,除教师自身素质外,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支撑平台、教学氛围、评价机制都需要健全完善和有机整合。
只有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软硬件的统一,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优质。
二、取舍统一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应用广、效率高等特点,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对共享资源的取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有的教师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加以取舍;有的是为活跃课堂气氛,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素材的筛选、技术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音像剪辑组合,更不是声、形、色的堆砌。
它有形式的取舍、素材的取舍、讲授内容的取舍、技术手段的取舍。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选择的资料很多,像战斗背景、个人经历等等,讲授角度也纷繁多样,像爱国主义、意志品质等等,讲授辅助形式也五花八门,像电影资料、个人传记等等。
如果面面俱到,这堂课定是热闹非凡,但它不会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通过实际教学我发现:一个人在非凡的环境下遵守纪律需要非凡的意志。
所有的资料、辅助形式都为这个中心服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抑扬统一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就是现代教育技术怎样与教师、学生有机地合为一体。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
但它也不是“万能筐”,什么都能装。
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的因素很多,如学科差异、学生差异、教师差异等等。
《游子吟》这一课,讲授过程中,要把握诗歌的意境,结合现实教会学生知恩图报的道理。
要达到这一目的,使用再多的现代教育技也不如挖掘教师的文学素养、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思想感受效果好。
要是生搬硬套,只会无益于教,有损于学,最终“两败俱伤”。
故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正确对待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抑扬统一关系,显得迫切而必要。
四、素质教育和知识积累的统一关系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但在教学中,如果片面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人为夸大它的效果和作用,“积累知识、传承文化”的教育意识会被淡化,素质教育也难实现,课堂教学就成为一块只开花、不结果的试验田。
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他们的注意力只在兴趣爱好上。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
作者在妈妈的鼓励和爸爸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文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爱、理解爱,明白鼓励与批评在成长中的作用。
只有把握好这一点,辅之以合理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起正确的导向作用。
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处理好素质教育和知识积累的统一关系,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程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总结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在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只有处理好各种关系,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教育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功能,也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与现代生活》 篇5
姓名:梁慧芳 学号:11220645
专业:会计学
序号:63 学习《环境与现代生活》课程的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环境与现代生活》这门课,可以说我受益匪浅。我在学习中真正的了解了我所生存的坏境,和埋藏在我身边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危险。唤醒了我爱护坏境,保护坏境的决心和意志。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非认真解决不可。例如,有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大气污染使冬季人的死亡率显然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失调,花几年功夫可以调整过来。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调整过来的。这样来分析问题,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因此,作为环境保护工作者、要既有生产观点,又要深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搞好环境保护,保护环境也要促进生产发展,作到环境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人民创造一个美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完的依赖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断地提供植物和动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来保护人类不受过高或过低气温,以及过量紫外线的伤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够量的水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而没有了绿色,这一切岂不成了无本之源,好比毛长在皮子上,没有了皮,毛又咋生根?绿色锐减,吞噬绿色的,正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发展模式中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性开采。人类对绿色的无尽索取仍在威胁着生态平衡,破坏着生态的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坏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要保护环境不仅要有大家的努力,还要有国家的措施完善。如果只是口中大呼要保护环境,却没有真正的行动,那保护环境又该何去何从呢?所以国家应该铁腕治污保护生态。“零容忍”各类污染,完善环保长效机制,落实最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最严格的环保问责制度,着力解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突出问题。深度治理大气污染,开展化工异味专项整治,强化二氧化硫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完善“同源一网”供水工程,确保城乡群众饮水安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推进城乡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业废水全封闭处理,构建完善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实施农业污染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强化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集中收集处理城乡污染物,着力提升城乡环境质量。抓好工矿废弃地整治,消除地质隐患,保障生态安全。支持镇党委、政府始终保持环保的高压严管态势,加大巡查排查力度,严格检查有生产、无排放的企业,严厉打击各类偷排偷放行为,彻底根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培育清洁生产企业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加快形成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发展方式。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建设用地投资强度,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宇宙中有令人惊叹的星系之美,星系中有令人惊叹的星球之美,星球中有令人惊叹的寂静之美、生命之美,寂静中有沉睡亿万年的震撼之美,生命中有千姿百态的造化之美。天空有天空之美,大地有大地之美,森林有森林之美,海洋有海洋之美。昆虫有昆虫之灵性,鱼儿有鱼儿之绚丽,虎豹有虎豹之生机,人类有人类之魅力。万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遂成无懈可击之大系统,遂有和谐共存之大规律。形而上者谓之道。道者,天地固有之规律也,无须借力而运行不已。无论自然,无论社会,无论历史,无论人事,皆不可脱离规律,皆不可能脱离规律,皆不曾脱离规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有违规律之事,终究还会在规律之牵引下回复到应有的途径;所有试图阻挡历史车轮、逆转前进趋势之举动,均似螳臂当车。是故圣人顺其道而疏之,不逆天而行之。故人类何苦要为了自己的一点薄利就改变环境,要环境来适应人类呢。世间万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类与环境应该和平,和谐的友好相处。而不是敌人。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6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速度得到空前的加强,因而加快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点,给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一且信息出现安全问题就会给国家、企业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
1.1 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用信息数量庞大。无用信息就是对用户而言没有任何开发利用价值的信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的获取更加容易,同时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因此在用户不断搜集信息的情况下,一些过时的信息就会逐渐被新的信息所替代,从而失去原本的使用价值。
第二,信息劣质化。劣质信息是指质量较差的、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所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的信息。导致劣质信息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门坎越来越低,不同的信息生产者可能存在相互借鉴甚至互相抄袭的情况,一些信息在再加工过程中还会存在校对疏忽、内容缺失等诸多情况,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这些信息的利用价值不大,但却很难避免。
第三,有害信息越来越多。有害信息是指对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带来害处的信息,包括煽动信息、色情信息、暴力信息等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单位为了达到经济、政治等目的生产出的信息,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企业发展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
1.2 信息泄密
在现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泄密成为信息安全问题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在网络环境下,使得信息窃取者可通过远程操作完成信息的非法窃取,因此给政府的机密、企业的商业秘密以及个人的隐私都带来极大的挑战。网络信息泄密的表现形式有:
第一,国家政治和军事机密被窃取并出卖,信息窃取者多为受国外势力雇佣的境内人员,一旦国家机密泄露,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
第二,企业商业机密被窃取。商业机密是企业生产、营销等活动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旦商业机密泄露出去,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防止企业的商业机密被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窃取,是各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第三,个人隐私秘密泄露。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不断增多,例如个人病例、存款情况、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并不愿意公开,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窃取个人的.信息然后转手倒卖,由此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困扰。.
1.3 信息破坏
信息破坏是指利用某种手段将原本存在的信息进行破坏,使其失去原本的使用功能,包括删除、篡改、感染病毒或木马等各种手段。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木马和病毒进行信息破坏是主要的形式。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制造一种程序,通过网络或其他载体侵入到计算机内部,从而对数据信息进行修改或将病毒自身复制到计算机内;木马的形式有很多,以最常见的特洛伊木马为例,其是通过执行超出程序定义之外的程序,不但达到破坏信息的目的,还可以将用户的原信息复制下来,用于进一步的违法活动。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2.1 政策、法律措施
目前在我国很多信息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政策、法律方面不够健全导致的,因此不断发挥政策的宏观指向性作用以及法律的规制作用有助于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首先,政策方面,制定有关信息安全政策,并贯彻执行。由于信息的自由传播和有限利用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利甩政策的宏观性和指导性的_点能够促进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技术等请施的制定。当前,我国尚未形成信息安全的政策体系,因此实际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第一,在专门的信息安全政策尚未出台前,可以在其他信息政索中加入信息安全政策的内容,作为临时应急措施;第二,积极制萣和出台专门的信息安全政策,包括相关设施建设、信息污染防控、信息犯罪打击应对等;第三,在信息安全政策的框架下,不断出台信息安全相关实施细则,全面应对信息安全问题。
再者,法律方面,虽然我国陆续出台了有关计算机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但由于时代的发展使得很多条文的时效性较为欠缺,因此应当与时俱进,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应当在已有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当前信息安全的特点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并加大打击信息犯罪的力度。
2.2 技术措施
2.2.1 加密技术
通过将真体的信息应用某种加密算法,转换成密文进行传输,这样即便信息被非法窃取和截获也无法被破译,因此保证了信息安全。目前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其中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就是加密者和使用者使用同一个密钥,或者密钥不同,但存在某种可互相推导的关系。非对称密钥加密是相对于对称加密算法存在的,即加密和解密两个密钥是相互独立的,必须成对使用。
2.2.2 认证技术
在网络传输信息过程中,传输方和接收方之间并不能见面,为实现信息的定向传输,采用认证技术被认为是简单有效的。认证技术包括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数字签名是一种公钥加密技术,常被用于网银、电商平台等。身份认证技术是在信息传输时用户发出身份验证请求,对方通过核査来判定真实身份,看是否具有信息的使用权,身份认证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相互认证,这样就可以在很大尺度上避免不明身份者使用数据信息。
2.2.3 防病毒技术
防病毒技术包括对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清除。防病毒不仅要做到单机防控,而且要达到互联网防毒的目的。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工作站、服务器两道重要关口,对工作站和服务器进行实时在线扫描,一旦发现病毒及时清除,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以防止新型病毒入侵未被检测出来。
2.2.4 防火墙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7
1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1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指的是主要利用硅芯片以及玻璃芯片对微型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其他基因进行分析, 从中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含量和质量。而生物芯片技术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光导原位将微生物中的元素进行有序排列, 组成密集的二维分子排列模型。此外, 生物芯片的种类十分丰富, 根据固定结构的差异, 生物芯片可以分为组织芯片以及蛋白质芯片等。生物芯片技术由于其可靠性和固定性, 已经充分运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例如, 对于环境监测中的水质监控工作, 生物芯片技术就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生物芯片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的变化来探究水中细菌的含量。同时, 由于生物芯片技术强大的鉴定能力以及较广的检测范围, 能够对大面积的水域范围进行水质监测, 满足了环境监测的需求。
1.2生物传感技术
生物传感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传感器来工作的, 生物传感器具有几个重要特征:第一, 生物传感器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第二,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环境具有特殊的要求, 监测环境中不能加入人工试剂;第三, 生物传感器的反应比较快、工作速度快, 同时, 传感器操作简便。传感器种类的区分主要借助传感器中电子元器件的不同。利用生物传感技术主要可以对水体中的元素进行监测。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 生物传感技术主要可以监测水中的赤潮现象, 生物传感技术对水中污染物的检测可以提高水体监测人员对水质灾害的检测, 从而起到保护水质的作用。此外, 生物传感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革新, 未来生物传感技术不精可以运用于水质的检测, 也可以在大气监测中得到运用, 对于空气污染状况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1.3流式细胞测定技术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生物中的细胞构成进行分析, 来判断微生物生长状况的一种现代生物技术。流式细胞测定技术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第一,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同位素跟踪技术相结合;第二,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主要应用在海洋水体监测工作中;第三,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在海洋水体监测中的应用需要借助海洋光学的作用, 且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可以将水色遥感器运用在海洋水体的净化过程中。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可以将海洋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 可以区分不同浮游生物对于海洋群落的共享。此外, 由于流式细胞测定技术的适应性较强, 因此, 流式细胞测定技术也可以运用于其他水体环境的检测中, 对于水体中化学元素以及生物细胞的检测和分析将有效提升水体监测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
1.4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水体中单细胞DNA生长状况来监测环境中污染物含量中的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是以单细胞研究为出发点的, 因此, 对于单细胞DNA生长状况的检测将科学、精确的检测出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 从而对环境保护政策的颁布以及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2]。只有当单细胞DNA发生断裂时, 碎片分子才可以进行分解, 碎片分子分解的速度越快, 说明环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在不断增加, 而在断链发生缩小的过程中, DNA将会发生迁移。通过测定DNA迁移的距离可以分析环境中污染物的扩散范围, 从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防治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
2 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环境监测工作效益的提升。一方面, 环境监测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环境监测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有利于我国环境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 将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技术、流式细胞测定技术、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等一系列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中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大显, 熊焕嘉.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2, 03:60~63+67+82.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8
此次发布的系列激光打印机包括有着“超能小白”之称的HP Color LaserJet Pro MFP M277系列彩色激光多功能一体机、HP Color LaserJet Pro M252系列彩色激光打印机以及HP Color LaserJet Enterprise M552和M553系列企业级彩色激光打印机。该系列激光打印机是惠普自1984年推出首款激光打印机以来,变革设计最彻底、也最具突破性的一系列产品。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中国区打印机与耗材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金卫东先生表示:“企业用户一直在寻求智能化、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一方案能够无缝集成到如今空间越来越小、人员越来越多的工作环境中。我们从全面听取用户意见入手,彻底重新设计了激光打印平台,以使全新的激光打印机比以往更简、更快、更灵,进而满足现代办公需求。”
采用惠普智捷技术的原装硒鼓印量提高多达33%,且提升了印制品的专业品质2和最佳打印性能,同时借助创新性智辨技术(Anti-fraud technology),防止用户受到假货危害。
凭借更坚固的外壳和更柔软的蜡核,ColorSphere 第3代亮彩碳粉能够产生光滑、均匀的专业品质打印效果,该碳粉专门为匹配惠普激光打印机及多功能一体机的高速度而设计。尽管采用了更加坚固的外壳,但是该碳粉的柔软蜡核熔点却更低,因此熔化时所需的热量大幅减少。因此,该系列打印机不仅体积更小、能效更高,而且印量更大。
该硒鼓经过全新设计,能够比以往更加智能地工作,不间断地提供更大印量。与前几代产品相比,惠普智效技术(Page maximizer technology)使每支硒鼓能够产生更大的印量,且内部磨损更小。此外,硒鼓余量监测技术(Print gauge technology)以智能化方式预测碳粉余量,因此可帮助IT经理充分地利用每一支硒鼓。
该款采用惠普惠捷技术的硒鼓均内置了惠普智辨技术以增强对用户的保护。借此,用户能够轻易识别出假冒硒鼓,并能在整个办公室内执行硒鼓防盗和打印策略,以控制成本、管理质量标准。此外,凭借最新的自动启封技术(Auto seal removal),硒鼓的安装也比以往更加轻松。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9
通过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析、粒度分析及对测试结果进行的聚类分析,我们对厦门海域现代沉积环境和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各海区间,同一海区不同站位间沉积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重金属在各站位含量主要取决于其相应的`富集组分多少,仅在个别站位受具体元素的物源影响较大.研究发现,Zn、Cu、Pb、As、Cr在细砾和粗砂中的含量可以反映其在该地区的环境背景值大小.
作 者:李桂海 曹志敏 蓝东兆 许江 王珊珊 LI Gui-hai CAO Zhi-min LAN Dong-zhao XU Jiang WANG Shan-shan 作者单位:李桂海,曹志敏,王珊珊,LI Gui-hai,CAO Zhi-min,WANG Shan-shan(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蓝东兆,LAN Dong-zhao(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许江,XU Jiang(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环境与生物技术 篇10
摘要: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随着环境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文章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DNA技术为先导,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修复技术在内的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统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目前,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其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严格的说,环境生物技术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认识环境过程、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由于其在处理环境污染物等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希望。在改良环境中没有其他技术所可代替和比拟的。为此,本文将主要谈谈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上的特点
(1)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二、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处理技术概述
生物处理就是在设计的工程设施内,利用生物降解与与转化作用去除水、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等介质的污染物质。利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尽管生物处理已有很长的历史,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污染问题的发展、工程技术的进步,新的和改良的生物处理工艺仍不断涌现,大大拓展了生物处理的应用领域。
环境生物技术中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方法,通常被称为
生化处理方法或生物降解法,以植物吸收为主来净化土壤与水体的方法有土地生物修复、生物塘和人工湿地技术等
1、生物处理在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基本原理。
好氧处理技术好氧降解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最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是指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生长与繁殖而形成的絮凝体。活性污泥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废水中通过曝气供氧,促进微生物生长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吸附、氧化分解、凝聚和沉降性能来净化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处理过程中,有机降解是依赖活性污泥的吸附与氧化分解能力,而泥水分离则是利用活性污泥的凝聚和沉降性能。活性污泥法中两项最基本的技术措施是:通过曝气来提高反应器水体中溶解氧的水平;通过污泥回流来保证反应器中的生物量与活性。
(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在处理污水的反应器中添加介质(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在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微生物在介质表面生长繁殖,逐步形成粘液状的膜,然后利用固着在介质表面的这种微生物膜来净化污水。在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膜逐步增厚,形成表层好氧、内层兼氧和厌氧的微生态环境,因此生物膜法具有一定的厌氧降解功能。生物膜法具有无需污泥回流、膜的生物活性高、反应稳定等优点。
厌氧处理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一大批类似好氧降解的厌氧反应器被研制和开发出来,如厌氧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流化床(AFB)、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厌氧内循环反应器(IC)、厌氧折流板式反应器(ABR)和厌氧序列式反应器(ASBR)等。厌氧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高、中、低浓度的多类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其特点是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相结合,但出水水质难以达到直接排放的要求。
2、环境生物技术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中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主要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和发酵沼气。
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将城市生活垃圾存积在大坑或低洼地的卫生填埋场,填埋场下层应有不透水的自然隔水基质或人工隔水层,在填埋场设置排气口和监测系统,每天填入的垃圾压实后铺盖一层土壤,并通过科学管理来恢复地貌和维护生态平衡。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垃圾通过卫生填埋还可产生沼气。堆肥
堆肥是固体基质在有效的低温条件下的发酵过程,适用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其基本步骤是:废弃物—预处理—堆肥—后处理—存放。对堆肥处理器进行足够的通气是堆肥成功的关键。该技术安全性高,成本低廉。
发酵产生沼气
主要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污水等。其原理是微生物厌氧发酵使有机质降解,产生沼气,此法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沼气不但可用作照明和燃料,还可建成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猪、沼、果”生态农场等生态农业模式。
3、生物技术在在废气及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在废气及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采用生物技术控制和处理废气,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降解或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类物质,从而净化空气,是一项空气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生物过滤、生物洗涤和生物吸附法等,所采用的生物反应器为生物净气塔、渗滤器和生物滤池等。
生物过滤法生物滤池内部填充活性填料,废气经加压预湿后从底部进入生物滤池,气体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或恶臭物质与填料上附着生成的生物膜(微生物)接触,被生物膜吸收,最终被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或其它成分,处理过的气体从生物滤池的顶部排出。该方法的特点是设备少、操作简单、不需外加营养物、投资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但反应条件较难控制、占地面积较大。生物洗涤法生物洗涤法分为废气吸收和悬浮液再生两个阶段,通常由一个装有填料的洗涤器(吸收设备)和一个装有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生物反应器(再生反应器)构成废气从吸收设备底部进入,向上流动,与顶部喷淋向下的生物悬浮液在填料床中相互接触,经传质过程进入液相,再进入微生物细胞内或经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分解,净化后的气体从吸收设备顶部排出。吸收了废气的生物悬浮液从再生反应池的底部进入,通入空气充氧,废气被微生物氧化利用的过程也就是悬浮液的再生过程,再生后的悬浮液再进入吸收设备进行顶部喷淋,吸收与再生两个过程反复进行。该方法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易控制、压降低、填料不易堵塞,但设备较多,需外加营养,成本较高,对溶解度小的化合物难以处理。生物滴滤法生物滴滤法是在生物吸收法基础上进行的改进,集合了生物过滤法和生物吸收法两种工艺的优点,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同时发生在一个反应装置内。滴滤池内装有填料,填料表面被生物膜覆盖。循环水不断喷洒在填料上,废气通过滴滤池时,气体的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该方法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反应器、操作简单、压降低、填料不易堵塞、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比生物过滤法能更有效地处理含卤化合物、硫化氢或氨等废气。但需外加营养、运行成本较高。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以太阳能为动力,利用植物的同化功能净化大气的绿色技术。由于植物的种类、群落及生态习性与功能的差异,不同的植物可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对近地表大气污染进行修复。主要过程是持留和去除。植物对大气中的粉尘有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其滞尘量的大小与树种、林带宽度、草皮面积、林带种植状况以及气象条件有关。植物的杀菌作用可以减轻生物性大气污染。植物通过吸收作用、同化作用、降解、转化以及对酸雨的中和缓冲作用等对化学性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植物修复是一项对环境友好、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修复方法,容易为社会民众所接受,而且与传统的修复技术相比,成本要低得多。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理论与技术对城市园林绿化、环境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4、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5、在生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环境监测以化学分析,即用成熟的仪器和生物分析(如鱼的毒性测试)为主,当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有望增加相关的新手段,如通过测定微生物的酶和细胞基团等来监测环境的变化。目前研究较多的有生物发光菌(Bioluminescentbacterium)、氰菌(Cya2nobacteria)、卤素呼吸菌(Halorespiringbacterium)、苯乙烯降解菌和兰贻贝(Bluemussels)等,主要监测水
体中的有害物和海水藻类的爆发。ManBockGu和 Ge2unCheelGil应用生物发光细菌开发出了两阶段多频道毒性连续监测系统。每个频道含有一个两阶段生物反应系统,其中含有特定的生物发光菌株。使用该系统可连续监测同一样品和分别确定不同类型毒性。通过分析,从每个频道获得的资料,可得到总体毒性和各类单项毒性的数据。
三、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
1、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开发
利用微生物脱去煤中的无机硫和有机硫,可控制燃煤中SO2等含硫气体的排放。这些微生物包括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杆菌、酸热硫化叶菌等。日本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已使H2S脱除率达99.99%,我国利用该菌对炼油厂进行干气催化和工业废气脱硫,H2S脱除率分别为71.5%和46.9%。在燃煤的处理过程中,还可采用浮选与微生物脱硫技术相结合,对煤和黄铁矿进行分离,达到清除或降低燃煤SO2排放的目的。利用微生物还可将石油成分中的硫分离出来。虽然生物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时间尚短,但其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今后,在微生物脱硫技术以及高活性脱硫菌种的研制和培养方面,配以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将会备受关注,也会成为解决原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的最佳途径。
2、水污染治理工艺的完善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验室阶段已比较成熟,也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好氧与厌氧工艺相结合、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无害化的生产工艺过程、高效完善的自动化体系以及构建针对难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基因库和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的培养研究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3、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
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分离和重组技术,将人类需要的目的基因片段移到受体生物细胞中并表达出来,使受体生物具有该目的基因表达后显现出来的特殊性状,以改进生物物种。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的高效菌种来处理如杀虫剂、塑料、橡胶制品、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难降解的污染物,是现代环境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
4、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子生物技术将会在开发研制生物传感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生物传感器可以满足实施自动连续监测的需要,判断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探索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降解规律,检测污染致突变的成因,分析污染的来源,从而使生物环境污染监测更便捷、更灵敏、更全面。生物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制作容易、使用方便、测定快速等优点。
5、与其它技术的结合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科学技术的配合。其与相关科学技术的结合,可提高处理效率、增强处理效果。将光、声、电与高效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废水,如光催化氧化-生物处理新技术、电化学高级氧化-高效生物处理技术、辐射分解-生物处理组合工艺等;采用SBR+臭氧氧化工艺和物化气浮-接触氧化处理印染废水,采用混凝-气浮-厌氧-好氧处理苎麻废水、油田和炼油废水等。这些工艺、设备、电子计算机的结合正在使以环境生物技术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向自动化、模块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现代环境生物技术》王建龙 文湘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 《江西化工》 2003年第3期“环境生物技术在“三废”治理中的应用”
刘小兵蒋柏泉王伟(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3」 刘淑梅,张淑芬 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与管
理,2005,30(4):44-46.「4」 林海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A]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9-154
「5」 孔繁翔.环境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陈坚.环境生物技术[J],生物工程进展,2001(5)
环
境
生
物
技
术
论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 篇11
对环境项目开展绩效审计常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有照片、影像对比法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法等。前者主要适用于环境整治等工程项目的审计。通过对整治前后的资料进行对比,较直观地反应项目的效果性。后者适用于信息化程度较高、能够提供电子数据的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此方法对通过调查等手段所获的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审计结论。
笔者以某环境优化工程为例,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照片、影像对比法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法对该项目投入运行后所产生的投资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进行评价。
在审前调查中,审计人员对该项目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了解,并对该项目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对环境优化工程进行绩效审计,具体目标是分别对该项目环境优化后所产生的投资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进行评价。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应用了该项目优化前后的照片对比图,较直观地反映了项目优化前后所产生的效果。同时,由于该单位现代化水平较高,电子数据储备情况较好,因此,审计人员通过向各方面分别采集电子数据,在评价过程中,审计人员选择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一、投资效益评价
审计思路:该环境优化工程投入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着重从该项目面积利用率和出租率、建成后对区域经济贡献情况角度等出发进行投资效益评价。
审计方法和步骤:
步骤一:审查企业入驻率情况。通过从管理部门获取的环境优化后房屋出租面积统计表,将整个项目平均面积利用率和平均出租率统计出来。
查询结果如图1所示:
步骤二:按楼座分别统计各个楼座研发利用率和出租率。
将查询结果以楼座为X轴,以利用率和出租率为Y轴,做柱状图显示:
经分析,B、C、E楼座利用率和出租率在平均值以上,其中,B楼座利用率和出租率均达100%,利用率最低的楼座为D楼,出租率最低的为A楼座,经现场调研,D楼座大部分面积为物业、超市等公共配套用房,故面积利用率较低,而A楼座还有很大的招商利用空间,建议下一步减少房屋空置率,提高投资效益。
步骤三:统计入驻企业预计税收情况和税收情况。
查询结果如图3所示:
由查询结果可知,税收总额比预计税收超额41%完成,税收与投资总额指标比率为6179/23712=0.26。
对该项目进行投资绩效分析,除B楼座利用率和出租率均达100%外,其他楼座还有较大招商空间;税收总额比预计税收超额完成41%,税收与投资总额指标比率为6179/23712=0.26。
二、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建设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城市信报、半岛都市报等多家报刊新闻媒体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契合该市“转方式、调结构”及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的目标要求。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已就业人数2599人。
审计思路:主要评价该项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节约自然资源和促进社会劳动就业等方面,全面衡量项目社会效益。
审计方法和步骤:
通过查询该项目总就业人数,根据直接就业效益=本项目就业人数/本项目投资,得出直接就业效益指标值,跟本地区平均就业效益水平比较,评价项目社会效益。
由查询结果,就业人数2402人,直接就业效益=2402/23712=0.1(人/万元),入驻企业总就业人数和公共设施服务从业人数总计为2599人,直接就业效益=2599/23712=0.1(人/万元),低于该地区同类楼座平均水平,经调查研究,该项目面临优秀人才招聘困难、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审计提出了加快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营造健康的产业发展氛围,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入驻、更多人才就业等建议,得到該项目管理部门的认可。
三、环境效益评价
审计思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例》等重点审计项目有无破坏森林植被、入驻企业人员等对项目绿化、装饰材料风格、公共设施等满意度,着重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方法与步骤:
步骤一:根据审计方案确定的评价目标,从绿化情况、采光情况、物业管理情况、公共服务情况、停车现状、周边交通情况、产业聚集态势、人文氛围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到各入驻企业中进行调查了解,共发放调查问卷102份,收回98份。
步骤二:统计问卷调查信息,以EXCEL表格形式存储,其中以1代表非常满意、2代表满意、3代表一般、4代表不满意。统计八方面满意度情况。
将查询结果以项目为X轴、比例为Y轴做柱状图:
步骤三:对审计结果进行分析,项目建成后采光、绿化、停车、公共设施等硬件环境满意度较高,均达90%以上,而对于人文气氛、周边交通等满意度不高,建议提升品质,通过举办高端产业年会等措施逐步提高人文聚集素质提升,而对于周边环境问题,受条件所限,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协调相关部门增加公车车次等措施逐步提高交通覆盖率,增加社会知名度和人气,达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双提升。
实践经验证明,所有传统的审计方法同样适应于企业环境绩效审计,但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因其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辅助审计,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实践和积累,大胆尝试现代审计技术方法,不断适应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推荐阅读:
现代生物12-11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11-0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08-11
自考现代生物制药技术12-02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10-06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突破11-11
现代生物医学信号处理12-05
21.1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导学案05-18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案4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2-16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