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说课(精选5篇)
机械设计说课 篇1
“WHAT,HOW,WHY”是教师备课的三个中心问题。“说课”,就是以备课为基础,用科学的教育手段进行引导,进而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相关知识讲授给专家同事的新型教学理念。下面以机械设计为例,说明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一下本门课程的基本信息:机械设计这门课,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总学时80学时,开设于第三学期。那么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职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前导修课程有《零件测绘与机械CAD》和《工程力学》,同时它所涵盖的知识又为后续课程《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等做铺垫。该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选用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所处的地位和培养目标,选用了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版教材,这本教材是以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部件作为理论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一些常用的零件,比如轴、齿轮,常用的传动,比如带传动,链传动等的设计方法。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其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2.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任务单等教学文件,还有电子动画、参考网站及真实工作场景。
三、教法设计
1. 教法设计。
教学过程中,对选用的教材只是一个参考,关键是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的特点,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这门课程大多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2. 分析学生情况。
备课时,为了把每一节课都上好,除了要驾驭课程的内容外,必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备课,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进行分析。该阶段的学生好胜心强、好奇心强,但自信心不足,缺乏经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稍差。
四、组织与实施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门课程的内容,在讲述铰链四杆机构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阐述两个问题:死点位置和急回特性。其教学目标为:
1. 专业能力:掌握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产生的条件;
2. 方法能力:分析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产生的原因,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会能力:结合实际,融会贯通的能力。共同讨论,团结协作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什么情况会出现死点位置,其利弊是什么;什么条件下会出现急回特性,其意义是什么。结合大量的生产实际,让学生多理解,多强化。本节课的难点:死点位置和急回特性的产生原因。这两个问题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可以采取针对实例,启发诱导的方法进行化解。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回顾。
在这个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一是回顾铰链四杆机构的分类、组成和三种类型的运动特点,二是曲柄存在的条件。这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对本节课做了铺垫。
2. 导入新课。创设一些情境,指定本节课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到探索研究环节。
3. 探索研究。本节课首先要明确急回特性产生的原因,分析具体案例,来突破这个难点,可以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观察曲柄摇杆机构的工作过程,提出问题
第二步,继续观察并引导学生,提出共线问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摇杆的工作行程和空回行程,让学生记录相关数据,学生自己动手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记录的数据和图例,推导归纳出急回特性产生的原因。
整个推导过程,把难点层层分解,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所学知识。
经过一系列分析,结合图片演示,同学们会找出急回特性在生产中的实际意义。那就是:急回特性可以缩短非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将书面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4. 总结提炼。通过板面设计,总结提炼本节课的内容,把教学重点逐条列出,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
5. 知识拓展延伸。
让学生思考本节课内容,曲柄摇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那么另外两种基本类型是否也存在着?让学生的探究环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决问题的目的。
6. 说课总结。
回顾整堂课的设计,选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同时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环节中多设置问题情境,加以点拨诱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说课时,要理解弄透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定位、目标、内容及其组织形式;对教材及相关知识的把握和处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其学习方法的引导等,清楚地叙述和展示出来,与同行和专家共同研讨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叶文.《浅谈说课与专业课教学》.科技信息出版社.
[2]陈孝辉.《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代企业教育杂志社.
机械设计说课 篇2
【课标要求】
1、认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6、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章主要内容有:时间、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和测量等。由于速度的计算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所以本章首先介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的应用;对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其中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题目,经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题的难度不大。有关物体的运动的计算,考查点一般集中在平均速度的计算上,多与体育赛事和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等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学情分析】
1、对于本章中出现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要掌握这些知识难度不大。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和生活精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对于速度,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熟悉,这里进一步学习,学习难度不大。但学生对速度单位“km/h”和“m/s”之间大小的比较和互换有一定的难度;对计算中公式的应用以及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的公式和带入单位还不熟悉,常常会忘记,英多加练习。
3、学生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知识拓展不开,不能正确选择参照物。对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不是很理解。应多举例说明。【教学建议】
1、对于测量工具、机械运动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本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来逐步展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既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又要让学生明白“静止”物体的存在,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可利用想象的思维方法,选择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判断所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氓》说课设计 篇3
《氓》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而《氓》又是其中的一篇著名的爱情诗,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好教材。因此,如何把握尺度,掌控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女主人公被遗弃的原因(这也是重点)。
(2)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引导,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讨的能力。
(3)情感目标:探讨古今中外女性对爱情婚姻的看法,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最浪漫的事》,目的是引发学生兴趣。
第一环节,我带领学生“温故知新,整体感知文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1.《氓》中的“弃妇”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由于有了第一课时的铺垫,学生总结归纳出:
痴情、善良、勤劳、美丽、自尊。
接着,我又追问:
2.这么一个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优秀女子为什么被遗弃了?(小组讨论探究)
根据第一课时的学习,他们很快地说出五点:
(1)氓之变心说 (2)年老色衰说
(3)风俗传统说 (4)社会制度说
(5)自身因素说
我又追问:
3.那这两个人是相亲而结合的吗?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有学生做了精彩的发言:“我觉得他俩是自由恋爱,诗歌开头就写他们俩约会,还私定终身。而且她的父母还不同意。家里人不同意,你偏要嫁,结果被休了。”于是自然地生成了第五条原因。
我又进行了启发引导:
4.那根据刚才的分析,你们怎么看待女子的行为呢?或者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为了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头脑中模糊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清楚,我做了如下小结:
这么一个优秀女子最终还是被抛弃了,无外乎大家刚才说的这五种原因:我有时也在想,负心汉是怎么炼成的?女子太痴情、太勤快,不懂得爱惜自己。种种因素造成了女主人公的悲剧。难能可贵的是,当这个女人发现自己的爱情梦想破裂时,她没有听任命运摆布,而是主动终结了自己的婚姻。
紧接着进入第二环节: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又往纵深处进行了拓展和拔高。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氓》中的这个女子也不是甘愿被抛弃的,那么女性该如何把握掌控自己的命运呢?下面就让我们以史为鉴,来探讨一下古今中外女性对爱情婚姻的看法。
老师列出了三种,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你熟悉的一种,来跟同学交流,分享一下你的阅读体验(小组合作讨论):
针对第一种情况:学生很容易想到《红楼梦》中的迎春;《家》中的梅表姐等。
针对第二种情况:学生讨论后说“有《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等”。
刚才大家都对古今中外智慧的女子对于爱情的看法有了了解,由此引发了你对爱情婚姻的哪些感悟?
1.时间是考验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对一个人要多了解,别太急于做决定。
2.选择另一半不应只看外表,要更关注性格、人品。还有,选择的那个人一定要有责任心,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是不会始乱终弃的。
3.女人也应该学会爱惜自己。无限制的付出,就会让对方觉着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乞求爱情是不能有好结果的。
在讨论接近尾声时,我又一次进行了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对爱情观的认识,也希望同学们能好好珍惜自己现在的学习环境,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四、作业
课后延伸拓展:
1.写读后感(字数不限):从《氓》中的抒情女主人公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2.推荐阅读: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五、教学收获
1.本堂课,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一直到晚上,我看在班级群里,学生还在互相分享着学习的体会,谈论着陆游的《钗头凤》,有的学生第二天就借来了《玩偶之家》和《娜拉走后怎样》,还有的开始读《家》,谈鸣凤,有个学生把网上刚发的一个帖子《陆游&唐婉:爱情,需要两个人的勇敢》粘贴上去,分享到了班级群里。
机械能守恒定说课稿 篇4
李仕荣
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我对这节课分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一物理必修2的第7章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的内容与本章的各节内容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是全章知识链中重要的一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又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教材通过“做一做”小实验展示了与探究守恒量的联系,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件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材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力求达到最优化的组合。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理解机械能及机械能总量的概念,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得出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实例探究→发现结论→理论推证→总结规律初步应用)与方法(实例探究+演绎推理);在过程中浸透,寻找科学真理的价值观和唯物观,提高学生探索发现能力。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实质性理解;会初步应用条件来分析实际过程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这也就要求学生在构建成定律知识上掌握它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能的各种形式,能分析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间相互转化问题。
2、能够根据动能定理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间的关系,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
3、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4、会根据守恒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
2、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领悟机械能守恒规律解决问题的优点,形成科学价值观。
3、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与建立,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对机械能守恒条件及守恒定律的理解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4、教学内容重组、拓展、安排
分为引入、新课、巩固、作业四个步骤。以生活中常见情境为例,让学生分析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提出机械能如何变化的问题,顺势引入新课;创设三个不同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在师生共同探讨下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以三个情境为例,让学生自由讨论定律成立的条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最后共同得到适用条件。然后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研究性课题的提出,通过以下实例让学生课后去进行探讨高度
二、教学方法
由于物理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信息来源,根据STS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注重探究性、主导性、交互性、社会性的教学;注重师生间的协商、对话与交流。我的教学法设计主要也是依据教学理论及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设计的,具体而言是这样: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过程),我采用演示单摆实验(创设情景),发现现象(能达到相同的高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定性得出两个最高点的机械能相等,教师再设计问题(对其它的点或其余的实例是否又具有任意性与普遍?),再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论论证和实例验证(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落和振子的运动),进而得出规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得出与掌握,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所举的实验与实例,学生回到具体的物理情境中去思考我们设问题的前提,在这种思考、、对比与分析中进行总结,从而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对规律的应用,属于是对知识的深化理解,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师生的共同讨论逐步去领会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切忌一步到位。总的来说我采用的是一种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相结合的发现教学法,也符合现代的STS教学模式的要求。本节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一起探索得出物理规律及适用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学法指导
根据我设计的教法及科学的构建主义学法观点:“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转变;学习不是个体构建的过程,也是社会构建的过程。”
学生应当采取这样学习方法:在具体的物理情景及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体现由物讲理的基本方法。学生应当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学会思考与分析,演绎推理、归纳与总结。具体的应当是在物理情景中去思考我们的问题,分析它的特点,用我们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究式的演绎推理,最后去归纳总结新的物理规律。总之,学生要学会学习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为适应高一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新课内容要求,创设“自由落体、平抛、沿斜面下滑”三个物理情境作为铺垫,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成认识上的飞跃。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在归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条件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加以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为机械能,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展示图片和视频导入。
实验:(激疑)钢球用细绳悬起,请一同学靠近,将钢球偏至同学鼻子处释放,摆回时,观察该同学反应。释放钢球后,学生联系到伽利略理想实验中的判断,认识到若无空气阻力,应该摆到等高处,不会碰到鼻子。
2、新课教学 1)探究守恒量
实验:将小钢球用细线悬挂一端固定在的小黑板上部,让小球摆动,通过实验发现,小球可以摆到跟释放点等高处,再用一钉子固定在小黑板上某点挡住细线,再观察,发现仍等高。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摆动中能量转换,分析实验现象所展示的能量转化特点小球摆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高度,好像“记得”自己原来的高度,说明在摆动过程中有一个物理量是保持不变的,是什么呢?重力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保持不变,也就是机械能保持不变。
实验将小黑板倾斜,让小钢球靠着黑板运动,观察现象。小黑板不倾斜,将小钢球换成泡沫球再做,观察现象。小球有时能摆到原来的高度,有时不能摆到原来的高度。
2)探究规律,并找出机械能不变的条件。
提出研究方法:在探究物理规律时,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先对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然后加以推广深化。在动能与势能转化的情景中,自由落体(只受重力)应该是比较简单的。
⑴只受重力作用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失一般性,功能关系、动能定理),得到
EP1+EK1=EP2+EK2
即
E1=E2 引导学生讨论式①的含义是什么?式②的含义又是什么?
在表达式①中左边是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右边是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量,该表达式说明:动能和势能之和即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⑵只有重力做功分析
上述结论是在运动过程只受重力作用的时候得到的,如果物体是沿光滑斜面下滑,上述结论成立吗?(由同学推导,分析)沿光滑斜面下滑过程中,斜面的弹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分析,通过重力做功,使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如果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怎么分析?
由学生通过重力势能的分析中将曲面看成无数个小斜面的处理方法,得出结论。
小结: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进一步分析实验,摆球摆动过程受重力与细线拉力,两拉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则上式推导过程及结论都相同。⑶分析守恒条件
分析讨论:泡沫球实验和黑板倾斜后球不能摆到等高处的原因。泡沫球受到的阻力不能忽略,前面的推导过程中W=WG+Wf,EP1+EK1≠EP2+EK2,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有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所以机械能将不断减少。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的证明: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系统内的机械能守恒。
(此处应说明: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具有的)⑷只有弹力做功分析
提出问题: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只有弹力做功时,机械能与守恒吗?
实验:气垫导轨上的水平弹簧振子,观察振动过程。由同学讨论振动过程的能量转化和实验结论,结论:只有弹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⑸系统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分析
实验5:竖直弹簧振子的振动,观察现象,作出分析。共同分析,得出结论。⑹分析守恒条件,归纳结论
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⑺引导学生分析结论,加深理解:
“在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是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是结论
“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是系统内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结果。从能量转化角度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条件: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EP1+EK1=EP2+EK2(E1=E2)(板书)⑻共同分析书本中的思考与讨论:
一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有一质量相同的小球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它们都
因高度为h1的地方下落到h2的地方,在两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吗?重力势能各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机械能守恒吗? 3)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对规律探究过程进行归纳小结,然后针对性地加以巩固应用。
例1:分析下列情况下机械能是否守恒? A.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落过程 B.物体以8m/s2在空中下落过程 C.物体作平抛运动过程
D.物体在细线拉力作用下沿光滑斜面上滑过程 例2: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有可能不变的是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B.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重力对物体做负功 C.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做直线运动
D.物体以不变的速率在竖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
通过以上两例具体问题,巩固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和掌握。例1中D选项用意是让
学生清楚应该是系统内弹力做功机械能才守恒。例2各选项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联系各种实际的运动情景进行分析。
例: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如图),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这个问题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公式来处理,需要用高等数学。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以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修正,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 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在应用的基础上,归纳使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受力分析,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2、列出初、末两个状态的机械能(E1、E2); 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等式求解(E1=E2)。
设问: 你能不能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公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
通过设问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的优越性。高中阶段无法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的公式解决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只需考虑运动的始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之间过程的细节。如果直接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往往要分析过程中各个力的作用,而这些力往往又是变化的,因此一些难以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问题,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易于解决。
《学会赞美》说课设计 篇5
(一)教材内容、地位与作用
《学会赞美》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一节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与阅读课、作文课、综合实践课一样,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板块。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了口语交际课,但遗憾的是它现在已经被人为地架空,学生很少受过专业的口语训练。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前不擅言辞的老实人将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能说会道”将成为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上好口语交际课既是一种尝试,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势在必行。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此,本节课制定如下目标。
1.工具性目标: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见闻,努力用语言打动人;③能根据生活中的不同情境敢说、会说、能说。
2.人文性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发现美,用真诚的心感受美,用诚挚的语言去赞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慷慨赞美、会赞美。
2.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大都在十岁左右,正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日益增强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表现欲、竞争欲易被激发。但他们由于平时很少受过专业的口语训练,虽有说的热情,却缺少说的能力。这要靠教师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引导。
三、说教法
1.生活即教育。我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用评选“校园之星”这种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2.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为实现交际的双向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即时应对能力,我创设了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同组内成员说感想或祝贺这些具体的交际情境。
四、说学法
为突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从不敢说到敢说,再到会说,最后到能说的训练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从说一句话到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人,再到自由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提出要求
1.板书“美”字,让学生组词。
2.教师小结说带“美”字的词语(32个):美丽、美好、美观、美妙、美食、美味、美容、美貌、美意、美感、美称、美言、美化、美景、美人、美事、美发、美梦、美德、美满、优美、甜美、完美、健美、美不胜收、美中不足、美玉无瑕、完美无缺、两全其美、十全十美、成人之美、天公作美。
3.导入,板书课题。
4.提出要求,明确目标。两点要求:①认真听;②积极说。三个目标:①敢说;②会说;③能说。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只有听得清楚、明白,才能说得正确,符合当时的场景。特提出以上要求。]
(二)创设情境,指导听说互动
1.推荐“校园之星”候选人
①课件出示评选项目及条件
[设计意图:五颗“校园之星”的评选,既激起学生说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又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育。]
②让学生推荐候选人,也可推荐自己,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赞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不求说的质量,只求说的态度,让学生打开思路,达到敢说的目标。]
2.让学生讲述事例,努力用语言打动人
①分组商讨,一组给一个名额,看哪个候选人的事例最突出。
②讨论后小组比赛,一组推荐一个人上台说候选人的事迹,看谁说的事迹最能打动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说一句话到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③小组代表在说候选人的事迹时,为了调动其说的积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特设计从五个代表中评选出一位“赞美小明星”。为培养其他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达到“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我让没有说的学生转述,并用评选“转述小明星”的方法来激励学生。
④评出“校园之星”、“赞美小明星”、“转述小明星”,颁发奖品。(课件出示颁奖背景音乐,创设颁奖现场的氛围)
⑤让学生扮演“小记者”采访获奖学生,同组内说感想,同组成员向获奖学生表示祝贺。
[设计意图:让学生达到会说,使学生能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
(三)拓展思维空间,扩大赞美的范围,由人到世间万物
课件出示一组画面,看后让学生自由抒发感想,想赞美什么就赞美什么,让学生排队逐个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抒发情感,达到人人能说的目标。]
(四)作业
把自己在本节课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说给他人听或动笔写下来。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成果,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并为写作做好生活储备。]
(五)结课
为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学会赞美,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与人交流,学会……我告诉学生他们要学会的东西还有很多。我送给学生四个字——“学无止境”,以此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做21世纪顶天立地的人。
六、说板书设计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