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式

2024-05-29

五段式(精选12篇)

五段式 篇1

众所周知,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我校始终以“办好百姓身边好学校”为指导,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创新课堂教学为核心, 以提高备课质量为目标, 细化过程管理, 落实新课程理念, 发挥集体智慧, 促进相互交流, 探讨教学方法, 切磋教学艺术, 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现将我校实施的“五段式”集体备课办法简介如下。

1个人初备阶段 (关键环节)

提前两周, 确定主备人, 对下两周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中备课, 两周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好几个课时, 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落实不同的主备人。这样能保证主备人集中精力备好一课时或几课时。主备人的职责是要围绕上次集体备课提出的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 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然后形成电子稿教案和相关课件。特别是要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加强对教案具体使用的研究。其他教师也必须要在集体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 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 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 无论是主备人还是其他教师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明确并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人人做好发言准备, 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

2集体交流阶段 (核心环节)

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是主备人主讲教案, 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1) 教案的设计意图;2) 教案的使用方法;3) 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4) 如何根据本校或本班学生实际, 对教案进行增删。其他教师随时以补充、完善。二是由备课组长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 组织大家讨论交流。

3修改完善阶段

集体交流之后, 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 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纠正、完善, 形成适合学生自学的较为成熟规范的电子教案。所撰写的教案应上交到备课组由其他教师审阅并由教导处签署意见后方可打印实施。

4个性实施阶段

每位教师收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 必须结合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 对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 予以科学合理的修改补充, 甚至再创造, 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学情、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形式, 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5反思提升阶段

要养成教学后记 (反思) 的习惯, 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 加以分析与研究。建立教学后记 (反思) 定期交流机制, 教学后记 (反思) 记录在教案后面。

为了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我们还制定一系考核评价制度, 并由教导处牵头, 成立以驻段行政、教研组长为责任人的督查小组, 学校与责任人签定督查目标责任书。对每次集体备课实施量化考核, 每学月对电子教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集体备课质量, 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长寿区渡舟小学集体备课管理制度

一、坚持同年级同学科集体备课。具体做到“三定四统五备”。即“三定”:定时间, 定内容, 定主备人;研讨时间每周二第三四节数学, 周三第三四节语文。“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 统一重难点, 统一作业内容, 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 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所备课为详案, 含课件, 一课时一备, 不得一次性备完一期教案。

二、主备人必须保证提前3天将电子稿教案交给同年级同学科教师, 以便其他老师有足够的时间领会和修改。

三、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钻研教材, 分析教材基础之上的一次思想交流的过程, 因而每位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前都应该作好充分准备, 要做到有备而来, 积极参与讨论, 同时集体备课过程还要作好相应的备课笔记。

四、根据讨论的内容, 主备人增删初期的备课教案, 在修改时应做到吸取众家之长, 完善教案, 然后由备课组长审批后, 再打印教案并分发给各科任教师, 每篇教案必须要有备课组长审阅并签字后方可实施。

五、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 还应结合本班实际和本人的特长, 体现个性。每一课在使用前都要有自己个性化的修改意见、每课 (章节) 都要有一篇教学后记。

六、备课组成员要团结、务实、大胆创新、齐心协力, 积极想方设法提高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

七、单元内容多的可一单元一装订, 单元内容少的也可两单元甚至三单元一装订。每单元教案的装订都须有学校统一设制的封面。

八、教案使用后要妥善保管, 一是为了随时备查, 二是为了“二次备课”的教研活动作准备, 三是为下一个年级的循环使用提供内容和格式上的范例。

九、集体备课时不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 不得迟到, 早退或无故缺席, 如有违规按相关考核制度执行。

十、每次研讨均有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导处或行政参与, 并严格考勤。校长以及教导处采取定期与随机的方式督查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的活动情况, 坚决杜绝活动形式化, 走过场等现象的发生。各年级设督查组成员包含驻段行政、备课组长 (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 。

十一、教案在使用前有无一定量的个性化的修改和使用后有无规定数量与篇幅的教学后记 (反思) 是监督检查的重点。每月由行政、教导处或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进行检查, 如未在教案上作批注、增删减等修改, 评价等级视为“差”。

十二、行政、教导处、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拟对每位教师抽听一堂随堂课, 如该堂课与备课教案30%以上不相符, 则视为无教案上课。

以上要求请各位教师自觉遵照执行, 若违反本办法按相关考核制度执行。

五段式 篇2

福永凤凰小学张蓓

4月6日下午,福永街道小学数学教师五段互动式培训活动在福永中心小学举行。“五段式互动”,顾名思义,由五个部分组成——专家讲座、新秀授课、现场点评、同行辩课和研修反思。街道的公、民办学校百余名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谢岳冰老师执教了三年级下册《比一比——平均分》一课。谢老师通过迎大运、学校举行投篮比赛引入,请学生做小小解说员,解说投篮的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后,根据统计图来分析研究某小组男女生投中情况,通过“说说谁赢了?”的问题进而引出平均数的学习。课后,谢老师就这节课进行自评,接着由街道其他教师组成的正反双方进行激烈辩课。辩论环节非常出彩,双方辩手围绕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例题设置、练习安排、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辩驳。通过一番唇枪舌战,辩课逐渐明晰了概念教学应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组织合理、有序、有效教学等方面找到平衡点与落脚点。台下也有老师进行了点评,掌声不断,气氛浓烈。

五段式顶岗实习心理辅导模式构建 篇3

【关键词】五段式顶岗实习;心理辅导;模式

一、五段式顶岗实习简介

学院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岗位实习细分为五段多学期进行,包括半个月的认知性岗位实习、一个半月的技能考证实习、一个月的适应性岗位实习、三个月的生产性顶岗实习、三个月的就业性顶岗实习。

二、五阶段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

1.认知性顶岗实习阶段。在认知性岗位实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本专业的企业、岗位进行初步的认识,出现自我评价偏高或偏低。自我评价偏高的学生高估自己的能力,对岗位或专业不屑一顾;而自我评价偏低的学生常怀疑自己各种能力,担心无法胜任岗位工作。

2.技能考证实习阶段。这阶段学生会出现紧张和焦虑,原因一是考证的费用对学生来说不低,特别是贫困家庭;二是与平常的期末考试性质不一样,由社会的鉴定中心进行考试;三是技能证的重要性,技能证相当于上岗证,而企业是根据技能证的水平来进行招聘,如果没有相应专业的资格证书,意味着竞争力的减少。

3.适应性岗位实习阶段。①角色不清。这一阶段学生第一次到生产性实训中心完成相关课程,在岗位完成的课程难度较大,而学生也没有对其将要离开学校到单位做一名员工的角色达到充分的重视。②适应障碍。大多数学生想象中的工作是舒适的环境,但到单位后发现与理想相差很大,面对嘈杂的环境,陌生的面孔,实习指导老师的考核,压力过大,令刚刚从学校里面出来的大学生难以适应。

4.生产性顶岗实习阶段。①逃避。一是逃到另一种现实中,沉迷游戏;二是自我欺骗和自我麻痹,不想毕业和工作,想尽办法回到学校;三是逃向幻想世界,要求企业提供理想职位或直接放弃实习。②角色冲突。在生产性顶岗实习阶段,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学校期望学生以学习知识为主,而另一方面,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则期望员工以生产为主,在行为、言语等方面都以员工的准则来要求,导致学生角色之间的冲突。

5.就业性顶岗实习阶段。①嫉妒。这种心理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敌视工作比较出色或是待遇比较好的同事,学生缺乏团队意识,变得冷漠、消极。②就业动机缺失。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学生有可能因表现不佳而遭到单位的辞退,在即将毕业之际仍然没有落实单位,这种上学期间时间、财物上投入的预期和现实的结果有较大的落差,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冲击。

三、心理辅导模式构建

1.第一阶段:自我探索。①小班化心理课程教育。为避免课程形式化,建议进行小班授课,以30人左右为好,课程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抓住学生的重点问题,可采用知识讲授、行为指导、情景扮演等开展课程教育。②建立专业的正式测评。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正式测评是关键的技术环节。建立专业测评包含测评软件和专业解释两方面内容。

2.第二阶段:压力释放。在技能考证实习阶段,实施朋辈帮扶,可招募学习优秀的学生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辅导,内容可为课后答疑,课后谈心、考前辅导等,形式可以为小组讨论、宿舍讨论等,帮助学习困难、心情紧张的同学。

3.第三阶段:责任培养。①行为培养。美国心理学家生华生认为,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尚未踏出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好比婴儿,在刚刚踏进岗位的时候,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刺激-反应培训,使学生明白责任的意义。②学习培养。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就可以习得新的行为。适应性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已经接触到实习单位,学校和单位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座谈会、现场解说等形式,收集单位典型案例,在工作中树立正反榜样,把榜样呈现在个体面前,同时强调责罚和奖励,使学生在观察中得到学习,进而产生责任行为。

4.第四阶段:挫折教育。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提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这一阶段出现的愤怒、逃避等情绪也是侵犯的一种,基于挫折—侵犯理论,学校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通过定期开展老员工和实习生的团体辅导,应用讲解、范例及积极的辩论等手段,使他们获得和形成关于事物、挫折情境的正确认知结构,树立积极健康的挫折观。

5.第五阶段:重点关注。①网络心理辅导。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现实中的痛苦和内心的思想,学生可以无所顾忌的表达,另一方面,处于就业阶段的学生没有充裕时间回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网络咨询的实现,使他们更愿意真实地表述自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减少传统心理咨询中阻抗的发生以及更为便利。②个体危机干预。个体危机包括校内的个体和单位的个体,即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學生和未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要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做好个体危机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周旭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5):120-122.

五段式 篇4

第一阶段:设境质疑, 提出问题

“设境质疑, 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基本操作方法是, 采用形式多样的手法, 如“趣味性情境、操作性情境、问题性情景、开放性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每个学生都“想说”、“主动参与说”, 进而明确研究方向。抓住学生兴趣正浓时的有利时机,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 要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离奇的、怪异的、甚至是错误的, 教师也不要立即去否认, 要延迟评价, 让学生进行研讨交流, 筛选提炼, 整理出本课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从而明确研究方向。

如学习《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 笔者向学生出示一个无底塑料瓶, 一个乒乓球后, 让学生猜一猜:“当老师把乒乓球放入水槽里, 用无底塑料瓶罩在球上面, 向下压, 球将会怎样?”“把瓶盖儿松开, 球又会怎样?”学生亲自实践后, 感到发生的现象很奇怪, 产生了好奇心, 探究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 很快进入思维的最佳状态, 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接着, 又提出问题:“看到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谁能试着解释一下?”此时, 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有的说:“我想知道松开瓶盖球为什么会浮上来?”还有的说:“我想知道把瓶子向下压, 球为什么会沉下去?”“我想知道球沉浮的原因?”这些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正是本课的焦点, 也是探究的中心问题。

第二阶段:分析现象, 做出假设

“分析现象, 做出假设”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阶段。基本操作方法是:让学生分析现象, 对出现的现象做出假设。这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动手之前让他们“想一想”, 调动他们积累的许多零散的知识经验, 将这些潜在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鼓励学生进行猜测, 不管学生预测的对错, 只要学生动脑去想了, 就是有意义的。

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 学生实验后发现:“当把无底塑料瓶罩在乒乓球上面往下压, 球会沉入水底;当把瓶盖松开后, 球又会浮上水面。”学生发现了这些现象后, 让学生对“是什么原因使乒乓球浮沉的”这一问题作出猜测, 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有的说:“可能是水给压下去的”, “可能是用力压塑料瓶的原因”, “可能是瓶子里有空气的原因”……

第三阶段:设计方案, 探究感悟

“设计方案, 探究感悟”是学生获取科学结论的关键阶段。基本操作方法是: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展开讨论, 选出最佳方案, 最后进行验证。学生大胆猜测后, 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进行实验, 而是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想出自己验证假设的方法, 从而使学生经历思考的过程。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提出设计方案。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创新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从而使学生探究活动的方法更明确, 思路更清晰, 过程更科学。

如学习《空气占据空间》一课, 怎样让学生自行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实验呢?笔者先让学生自选实验材料, 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 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 选出最佳实验方案, 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验。学生设计出很多有创意的方法:把一团纸塞在杯子底部, 将杯子倒立压入水底, 纸团没有湿;将杯子倾斜, 看到有气泡冒出, 纸团湿了;取一青霉素小瓶, 瓶盖上塞上小漏斗, 把水倒进漏斗, 水不能流进小瓶里;把瓶塞松开, 水流进瓶里;将无底塑料瓶瓶口套上气球, 把瓶竖直压入水时, 气球鼓起来了;将两个注射器用塑料管连接起来, 推动一段注射器活塞, 看见另一端注射器活塞被顶出去了;将注射器吸进空气, 用手堵住出口, 用力压活塞受感到很费力;将注射器吸进空气, 出口插入水中, 推动活塞, 看见水中冒泡。

第四阶段:体验科学, 形成结论

“体验科学, 形成结论”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中心环节。基本操作方法是:个体描述, 说出现象;相互交流, 找出规律;整理信息, 形成结论。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的信息只是感性的,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获取的事实和他们的看法, 教师要把学生经过实践后获取的感性认识, 通过个体描述的方式表达出来, 能够避免学生把实验现象当结论。引导学生把描述的现象连成一串, 以形成全面的认识。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是前面教学过程的结晶, 是学生认识的又一次升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和别人收集的事实, 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加深对正确结论的理解, 直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叙述完整, 让学生明确正确结论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 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整理信息, 得出结论的:

1.在学生初步建立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概念后, 让学生把实验现象统统说出来:倾斜杯子, 水中冒泡, 纸团湿了;水流不进瓶里;气球鼓起来了……

2.学生说出这一现象后,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 看学生发现的现象是否一致, 不一致的再试一试, 然后再讨论, 直至学生从科学的现象中找出规律。

3.学生找到了规律, 还要进一步探究, 让学生说出这一规律说明了什么, 经过集体研讨, 达成共识,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清晰的结论。

第五阶段: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终归宿阶段。基本操作方法是:让学生把获取的知识结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运用新知识揭示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科学探究的意义在于实践应用, 而不是停留在发现和理解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课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在实践应用中深化知识的理解, 延伸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的搞科学。

如学完《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后, 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以下问题: (1) 给你一个杯子装物体, 看谁想的办法最棒, 既能把杯子装满, 又能使装的物体最轻? (2) 砖头内有没有空间?如果有空间, 被什么东西占据着?怎样用实验证明? (3) 谁能自己设计一个空气占据空间实验? (4) 假如空气不占据空间, 生产生活中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举例说明。

这些有目的、有层次、有创意的训练, 巩固了新知, 拓宽了视野, 发展了能力。

五段式教学法阐述 篇5

自2010年秋学期开始,甘肃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平稳、顺利地实施新课程,我校早在2009年9月就开始了高中课改样本校专项课题《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研究》的研究,该课题于2009年12月被确立为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校专项重点课题,省课改办对该课题研究极为重视,给予了1.5万元的专项课题经费。该样本校课题自立项以来,就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实践研究,在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校内各学科教师都能以新课程理念为引领,大胆地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种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实验探究课、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式教学、学案导读课、问题导读课等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以住单一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各自为政、缺乏配合与学科整合,各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的差别明显等。为了切实有效的、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在全校范围内重点推广一种经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年级、各学科可以在熟练运用这一种教学模式基础上,根据年级和学科课程特点,适当进行调整。经学校多方调研和学习讨论,决定以“五段式”教学模式为我校近一时期的主要教学模式,并将其作为样本校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广泛的课堂试验与推广。根据各个学科试验研究的初步结果,经过反复再三的研究、概括和提炼,将“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阐述如下:

一、课前预习制定学案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师制定详细的学案。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的内容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上课时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制定学案的过程,是进一步吃透教材、并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教学的过程,会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不至于乱无章法,不至于随意主观,同时,这将使“集体备课”制度得到落实,有利于学科教师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每一堂新课开始,教师要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对学生预习情况做及时的评价。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的反馈,教师脑海中要迅速汇总学生“已懂”和“不懂”等各种信息。然后通过喧染、设问、描述、悬疑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新授内容做很好的铺垫与过渡。

从设计学案的开始,教师就要精密设计一系列教学问题,上课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形成一系列的“问题链”。在问题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三讲三不讲”原则,这就是“讲重点、难点和易混淆点,学生已经会了的、学生自己也能学会的、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同时,也要把学生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设计进去。这样的教学设计才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真正能解决学生不懂得问题,真正体现了以 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真正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课堂都有不同的收获而共同进步。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的现象。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提出后,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学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环节。在这期间,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在独立学习不能完成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学习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总之,是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课堂教学由“讲堂”真正转变为“学堂”。

通过自主学习,首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已成为新形势下决定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许许多多我们熟知的伟人、名人、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就都得益于他们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合作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通过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互帮互学互助的协作精神。

四、师生互动 引导点拨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所得出的结果或答案,正确的要给予肯定的评价,不完整的或有错误的,教师给予导向性或激励性的评价,绝不能不做评价。对于成果交流、共享后学生仍然不懂得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最终答案,还是要通过引导、点拨使学生自己逐步得出答案或结论,这会使学习增加许多成功感,从而对学习更具有信心。

通过师生互动,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或不懂的地方,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使教师更具亲和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学到了新的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学到了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五、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

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是践行探究学习的实践环节。为了巩固以上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就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具体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制定学案时要有适量的练习。这些练习题一定要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拓展提高。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学习完成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师每节课都有效利用课堂练习部分,及时地设计好适量、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消化本节课的知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在学生自练完成的基础上,让其 互评、互议、互批、互改;教师讲解关键点、重要点。通过及时练习,有效点评,查漏补缺、解析释疑、突破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根据各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留少量的发展性作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

三段式牙膏 篇6

折叠马桶

来自设计师Gareth Humphreys等人的设计,Iota折叠马桶(Iota Folding Toilet)既节省空间,又冲得更加干净。它和普通马桶没什么区别,只是冲水的时候需要先将整个马桶竖立起来,使之和水箱结合,从而开始冲水。设计师说,在这种状态下,马桶所占用的空间会减少,同时,冲马桶所需的水也会减少,但却会冲得更加干净。

创意平面广告

瑞典广告公司Akestam Holst带来一个精彩的洗发用品广告创意,他们在斯德哥尔摩的地铁里面设置了平面广告,每当有地铁进站,广告中模特的头发就会被风吹起,呼啦呼啦的。Akestam Holst并没有披露广告的具体制作过程,不过,只要判断准地铁进站了,接下来的事情应该就好办了,无非就是播放的一个视频而已。

五段式 篇7

一、“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

1.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是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而是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二是教学在重结论的同时, 更加重视结论的生成过程。“五段式”教学的环节设计就是要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变“学会”为“会学”。三是关注每一位学生, 不仅关注知识、能力的提高, 还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2.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特别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 将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具有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

二、“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前预习, 学案导学。教师课前制订详细的学案, 要求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 学生对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上课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制订学案的过程, 是进一步吃透教材并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的过程, 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使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同时, 使集体备课制度得到落实, 有利于教师团队意识的培养。

第二阶段: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每一堂新课开始, 教师要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并对学生预习情况作及时的评价。然后通过设问、描述、质疑、渲染等形式, 创设一定的情景,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授内容做好铺垫与过渡。从设计学案开始, 教师就要精密设计一系列教学问题, 上课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形成一系列的“问题链”。在问题设计时, 要充分体现“三讲三不讲”原则:讲重点, 讲难点, 讲易混淆点, 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同时, 把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懂的问题灵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才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 真正能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 真正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课堂都有不同的收获。

第三阶段: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问题提出后,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学是自主学习的基础环节。在这一环节,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学习新知识, 在独立学习不能完成的情况下, 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总之, 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同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四阶段:师生互动, 引导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结束后,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对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或答案, 正确的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不完整的或有错误的, 教师给予导向性或激励性的评价, 绝不能不作评价。对于交流后学生仍然不懂的问题, 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最终答案, 还要通过引导、点拨, 使学生自己逐步得出答案或结论。通过师生互动, 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中的困惑或不懂的地方, 实现了教学目标, 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使教师更具亲和力,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学到了新知识, 这样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 不容易忘记, 同时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 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第五阶段: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是践行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环节。为了巩固学到的知识, 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具体应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制订学案时要设计适量的、多层次的、灵活多样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一定要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提高, 以便及时巩固、消化本节课的知识, 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及时练习、有效点评、查漏补缺、解难释疑、突破难点来提升课堂效益。同时,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留少量的发展性作业,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

三、“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五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了一年多时间, 效果显著。一是课堂教学变化明显, 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主体地位都有了很大改观, 课堂中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场面不断涌现;二是教师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显著增强, 分工协作、互相探讨、资源共享的教研氛围更加浓厚;三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质疑和探索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四是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研能力不断变化和提高。

五段式 篇8

1 实施“校企合作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1.1 签订协议, 顶层设计

2013年6月, 我校与百通有限公司、中电投集团正式签订《“学徒制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协议》约定:合作双方通过联合办学、交流合作等手段,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相互共享, 包括共享职业教育政策、师资、技术、实训基地、教学信息、技能鉴定、培训等职业教育资源, 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我校率先成为了青海省“校企合作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厅希望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开创技能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 促进企业现代用工制度改革, 推动青海省校企合作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发展, 满足青海省工业行业的用工需求, 带动更多企事业单位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同时, 将成功的经验辐射给周边的企业与学校, 将该项目打造成为青海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1.2 深度合作, 双轨运行

学校方面由主管教务的副校长亲自挂帅, 副校长主抓落实, 聘请青海省总督学丁袁平女士为顾问;企业方面由董事长助理、人力资源部长、总工程师等组成校企合作学徒制工作组, 负责顶层设计, 双方各自在单位成立校企合作学徒制工作办公室, 共同研究制定合作探究模式;同时, 校企双方派出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 (师傅) 组成“校企合作学徒制”教学讲师团队, 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学生 (学徒) 考核选拔评定等工作的落实。

“校企合作学徒制”教学采取学校、企业、企业、学校的形式完成培养过程。学生前两学期在校内学习, 第三、四学期在企业学徒 (含企业学校学习) , 第五学期在企业顶岗入职, 第六学期企业顶岗入职和学校学习互融交替。整个人才培养要完成四个阶段的学习, 校企双方在四阶段培养过程中采取双轨融合的方式合作。在校学习期间, 主要专业课程及考核由企业师傅团队负责跟进与实施考核, 学校负责部分实操及理论学习、德育表现的考核;在企业学徒期间, 学徒的岗位技能实践由师傅考核, 学徒的行为习惯等德育表现由学校教师考核。双轨运行, 各尽其责, 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 这正是“校企合作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核心内涵的体现。

1.3 选拔面试, 五段学习

通过召开双师研讨会, 学生座谈会等, 双方确定以普通车、普通铣工种为试点, 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校企选拔面试挑选了50名学生成立了第一届“校企合作学徒制”班, 针对机加工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和企业普通车、普通铣工岗位要求开始探索学徒制培养。确定出了五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 (前2学期) 基础能力学习, 在校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实操基础学习阶段。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教学,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企业生产、产品制造、生产流程等相关课程由企业主讲, 如企业文化及素养课程由企业经理授课, 机械制图课程等专业基础由企业师傅到校传授。

第二阶段专门技能培训 (第3学期第1个月) 。师傅由企业考核挑选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担任, 学徒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选拔考核挑选, 测试考核命题、评卷由科达学院第三方组织, 实行末尾淘汰制, 首批50名学生经考核挑选了45名学徒。此阶段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 用于激励学生学习。

第三阶段“一对一”企业学徒实践 (第3、4学期) 。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签定人才培养协议, 师傅“一对一”帮带徒弟学习, 学徒时间不少于5个月。此阶段徒弟的考核由师傅负责, 学校则派出教师协助企业全程跟踪与管理, 师傅的考核由校企共同评价绩效。学生在企业做学徒期间, 根据专业选择3个工作岗位, 分别由企业师傅带领实践学习, 企业提供住宿、购买工伤保险、创造继续学习机会以及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每天不低于30元) , 每天工作时间不超5小时 (留出时间进行讨论、总结、反思) 。学徒在师傅的带领下, 有权参与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和活动。

第四阶段选拔顶岗实习阶段 (第5学期) 。由企业制定相应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 对学徒进行综合考核, 学生考核通过后, 由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 双方签订劳动就业协议, 结束学徒, 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学徒享有进入百通有限公司、中电投集团工作的优先权。

第五阶段再次问题解决阶段 (第6学期) 。学生成为企业员工,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 企业按照员工要求负责正常的管理, 学生成为员工享有企业福利待遇, 老师针对个别员工理论知识还欠缺的问题, 进行现场解答。

2“双轨五段式”办学, 实行一体化管理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整体部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提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校企合作学徒制是现代学徒制的具体表现。目前校企合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 校企合作学徒制同样如此。我校开展的“双轨五段式、一体化”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 (如图1所示) 。

2.1 双轨制

双轨制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技能结合起来, 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制度, 其中的关键是校企双方的成功合作。

双轨制尊重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 倡导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如:在校学习期间, 主要专业课程及考核由企业师傅团队负责跟进与实施考核, 学校负责部分实操及理论学习、德育表现的考核;在企业学徒期间, 学徒的岗位技能实践由师傅考核, 科达学院第三方考核, 学徒的行为习惯等德育表现由学校教师考核。双轨运行, 各尽其责, 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

2.2 五段式

校企合作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总体而言分为五个阶段:即基础能力学习、专门技能培训、企业学徒实践、选拔顶岗实习阶段、再次问题解决阶段。学生在学校基础能力学习阶段, 重点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 同时企业派专人到校讲授企业文化、岗位素养及部分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学生可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完成企业认知;专门技能培训阶段, 学生进行全面的巩固学习, 由企业独立命题考核, 选拔出优秀学员进入下一阶段;学生在企业学徒实践阶段, 由企业培训学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军事训练, 随后学生跟随自己的师傅进行岗位实践。期间企业培训学院还会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 学校教师配合企业师傅进行教学, 完成实践任务。最后是学徒选拔顶岗实习阶段, 学徒完成师傅的考核任务, 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 最终完成考核的学生可以进入企业成为正式员工。学生成为正式员工以后, 有极少数员工在理论上还有欠缺, 老师针对这种情况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保证上岗的员工各个成为企业能手。

2.3 一体化

与传统学徒制相比, 校企合作学徒制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校企合作学徒制中, 围绕着“在做中学, 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思想, 对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整合, 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一体化的重点是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的融合, 它包括管理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和师资一体化等内容。

管理一体化, 校企围绕人才培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 校企高层之间的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学徒制项目工作办公室, 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等, 一体化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机制有力地保障了校企合作学徒制的开展。

资源一体化, 包括学生的师资资源、生源资源、专业资源、实训基地资源和企业的培训资源、师傅资源和品牌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

教学一体化, 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的教学和实习都具备一体化特征。学生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是统一的, 校内课堂以理论学习为主, 也可以实施一体化教学, 企业课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 也可以实施部分理论教学, 学生通过边看、边学、边做, 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最终获得的是一体化的工作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或单纯的实践经验。

师资一体化, 为保证教学质量, 校企共同组建了讲师团队, 包括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 企业的经理、高级工程师以及熟练师傅。学校教师授课时, 企业师傅可以在场, 企业师傅传授实践经验时, 学校教师也可以在场, 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之间进行互相学习。同时每周一次讲师对接会议, 对本周的教学进行研讨, 随时完善知识点和教学方案, 有力地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 实施校企合作学徒制的意义

实施校企合作学徒制后, 企业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介入, 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 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 对职业规划有了正确的定位。而“学徒”身份的体验, 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接受企业安全、责任、纪律等教育活动, 其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双轨五段式”人才培养使得校企树立以“职业岗位一工作任务一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课程对接岗位、能力对接标准、评价对接社会”为切入点, 以“按企业员工综合素养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 引入企业关键技术”为原则, 引领学校课程、教学、教材等改革与建设, 校企树立以“职业岗位一工作任务一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学校对接行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能力对接标准、评价对接社会”五个对接为切入点, 以采取双轨教学与考核为手段, 以“按企业员工综合素养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 引入企业关键技术”为核心, 大胆改革, 实现学校、企业的真正大融合。

4 结语

校企合作学徒制需要校企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 针对不同岗位, 不同专业需求, 分别建立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师傅团队”和“教师团队”, 共同进行有效管理。另外, 企业主动配合, 满足学校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 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政府要有政策保障。不论是哪种校企合作学徒制都要满足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使“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李梦卿, 杨妍.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诸种背景要素支撑功能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 2013 (16) .

五段式 篇9

第一阶段:学生自述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复习提问的形式, 让学生围绕课程标准, 概括复述上节课重点、难点, 也可以让学生板书知识结构。例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课时, 通过学生复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掌握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巩固封建统治之目的, 理解地主阶级学习层次停留在器物层面, 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探寻救国之道, 理解其学习层次进步到制度层面, 同时重点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通过复述上节课内容, 达到巩固知识, 强化知识结构, 明确课程标准的目的。

第二阶段:师生探究阶段, 花时二十分钟左右。围绕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精心设计问题, 师生共同探究。《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设计三个问题: (1)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及其意义; (3) 认识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一个问题, 学生基本能解决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也能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积极影响, 但是对局限性的分析可能会不到位, 教师可以就教材中“打倒孔家店”引发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人物、文章、团体、刊物等几个方面概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史实, 并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第三个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使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使得新文化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即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阶段。

鉴于本课是第五单元的终结, 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本单元的知识网络, 形成如下单元结构图。

师生探究过程是辨明史实与理论的重要阶段, 通过探究主要培养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准确描述与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 正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并正确阐释的能力, 同时还培养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习惯。

第三阶段:及时记忆阶段, 花时十分钟左右。及时记忆并进行课堂检查。记忆前可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提高学生记忆效率。记忆完毕, 及时通过学案中的填空进行自我检查。

及时记忆与检查能让学生掌握本堂课所学内容, 同时不易遗忘, 不浪费学生时间。

第四阶段:能力训练阶段, 花时五分钟左右。训练主要是进行5—8道选择题训练, 题目的选择以近三年新课改高考题为主, 不足则辅之以大市近年来的模拟试题, 选题确保围绕课程标准, 围绕重难点。试题评讲也是关键, 重在分析解题思路, 总结规律性解题方法。“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提高学生阅读解析材料的能力。

第五阶段:心得交流阶段:学生个人谈本节课所得, 可以就知识的掌握、方法的探讨、能力的提升、题目的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不求全但求异, 求学有所得。

通过实践, 我感觉一轮复习此种课堂模式较为实用, 简洁高效。复习过程紧扣课程标准与重难点, 每节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探讨、默写、训练、总结等五个环节五次接触课本重难点, 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既有合作探究又有典型题目训练, 长此以往, 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摘要:作者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升学生能力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总结出“五段式”教学方法, 即把课堂分成五段:学生自述阶段、师生探讨阶段、及时记忆阶段、能力训练阶段、心得交流阶, 并运用课例做了说明。

关键词:历史教学,“五段式”教学法,运用

参考文献

[1]钟祖荣.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刘晓明, 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1) .

[3]马雪.关于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9) .

[4]张璞扬.中学历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五段式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及其家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 其中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59 例和49 例, 年龄4.78 岁±1.89岁, 均行鼓膜置管术治疗。两组入选患儿在男女比例、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家长在性别、年龄、教育经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家长接受常规形式的健康教育, 由患儿的经管护士口头宣教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防治知识与技能。

1.2.2 试验组患儿家长接受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培训教育,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2.2.1 提出任务 (入院后第1天) 培训护士与患儿家长面对面沟通, 强调家长疾病护理能力对患儿疾病防治的重要意义, 向患儿家长播放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庭自我护理操作视频, 内容包括:鼓膜置管后的护理技能、滴药护理 (滴鼻、滴耳) 、咽鼓吹张、鼓膜按摩、出院后护理、危险因素规避、预防保健行为等, 让患儿家长形成自护技能任务学习意识, 并明确自身在患儿疾病护理中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任务。

1.2.2.2 分析任务 (入院第2天~第3天) 就分泌性中耳炎自护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例如:儿童心理特征及心理诱导方法、如何安全有效地实施鼓膜置管后护理, 如何正确有效实施滴药护理 (滴鼻、滴耳) 、咽鼓吹张、鼓膜按摩等操作, 如何向患儿解释指导操作时配合要点, 如何全面适宜有效地完成出院后护理内容 (导管自检和专业复检、紧急就诊指征、休息与活动、休养环境营造、清洁卫生时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擤鼻涕方法等) 、危险因素规避方法、疾病相关预防保健内容等, 将上述自护内容制作成Flash动画, 并配以合适的文字解读, 向患儿家长发放包含上述内容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教材, 请家长进行自学。

1.2.2.3 任务解决方法的演示与模仿 (入院后第4天~第5天) 在患儿家长初步完成自护教材的自学步骤后, 由专门的培训护士与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 现场演示各操作过程, 认真解答患儿家长在自学过程中所遇到各类困难与疑问;培训护士通过提问方式, 让患儿家长对各类自护知识进行口头表述, 并现场观察患儿家长对各类自护操作的模仿演练, 提供及时中肯的讲评, 给予针对性指导, 对患儿家长现存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实施有效矫正。

1.2.2.4 对解决方法的强化操练 (入院后第6天~第7天) 患儿家长强化操练各类自护技能, 将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变异性问题向培训护士做出及时反馈, 护士与家长共同讨论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制订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提升患儿家长疾病管理知识与技能水平, 巩固自护行为。

1.2.2.5 成果展示建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微信群, 为陆续入组并至少已完成前四阶段干预的患儿家长提供培训成果展示平台;培训护士每日固定在线1h, 在这1h内择优安排自护技能掌握较好的患儿家长视频演示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管理技能, 培训护士在线观看并提出点评, 然后让患儿家长通过群视频、群组电话等形式进行自由交流, 提出疾病管理问题, 分享成功疾病管理经验, 培训护士对交流内容的正确性加以把关, 及时纠正存在偏差的交流内容, 避免自由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导, 促使患儿家长获得自护技能的共同提升。

1.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2.3.1 自护能力的评价标准使用自行编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相关疾病管理行为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工具, 对患儿家长在鼓膜置管后的护理、滴药护理 (滴鼻、滴耳) 、咽鼓吹张、鼓膜按摩、出院后护理、危险因素规避、预防保健行为等7项疾病管理行为正确和熟练程度进行评价, 采用5级评分法, 评价分值越高提示患儿家长该项疾病管理行为的水平越高, 即自护能力越高。

1.2.3.2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价标准随访观察并记录两组入选患儿出院后3个月内的再发病情况, 再发病率=评价为再发病的病例数/总入选患儿数量[6]。

1.2.3.3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选择《慢性耳病调查量表 (中文版) 》 (CCES) 作为本研究两组患儿干预后生活质量的评价工具, 该量表包含活动限制、症状以及医疗资源3个次项, 合计为13个问题, 评价分值与患儿生活质量呈正比[7]。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患儿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 患儿干预后3个月内再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儿童耳鼻喉科病种,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中耳积液和传导性耳聋[8], 因其近年来保持着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态势, 故已成为重要的儿童耳聋病因之一[9]。该类患儿接受住院治疗后还需在家中进行长期的后续自我护理, 方能保证疗效和防止复发, 故而提高患儿家长的疾病相关自护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尝试将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培训法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自护能力的教育实践之中, 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患儿出院后3个月内的再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 现分析讨论如下。

3.1 可提高该类患儿家长疾病自护能力由于分泌性中耳炎家庭自护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与项目较多, 而患儿的年龄层不但限制了其自护能力, 而且还易因恐惧焦虑等而出现抵抗拒绝家庭护理的行为, 这使患儿家长不仅需要掌握疾病相关管理知识与技能, 而且还需要掌握儿童心理特点, 给予适宜有效的心理诱导, 提高患儿依从性, 患儿家长要获得和提高上述技能, 对自护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常规的自护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患儿家长的自护学习需求。本研究对试验组患儿家长实施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培训教育法, 一切干预行为均围绕“掌握和提高分泌性中耳炎自护知识与技能”为中心展开, 从向患儿家长提出任务为干预起点, 激发患儿家长的学习主动性, 将患儿家长自然引导入任务分析、任务解决方法的演示与模仿、对解决方法的强化操练等培训步骤之中, 让患儿家长逐步掌握疾病管理知识与技能, 最后通过微信群的成果展示步骤, 让患儿家长彼此分享任务成功经验与喜悦, 强化和巩固任务内容, 这种培训方式, 具备了取得高效教育成果的三大基本特点:学习意愿的主动性、学习任务的明确性、学习支持资源的有效性, 故而获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如表1所示, 试验组患儿家长分泌性中耳炎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

3.2 可降低患儿出院后再发病率,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再发病率与其出院后所获得的家庭自护质量密切相关, 而良好家庭自护质量的获得, 则来自于患儿家长正确熟练地实施各类自护操作。将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培训法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自护能力的教育实践之中, 强调以完成自护操作学习任务为原始驱动力, 注重对自护操作技能学习任务的分析、演示、模仿和强化操练过程, 帮助患儿家长在强大内在学习意愿的驱动下, 积极动手动脑实践各类操作技能, 培训护士则以口头讲解、视频播放、动态演示、现场观察、适时点评与及时纠偏等多种方式为患儿家长的操作实训过程提供专业化支持, 改变过去那种单向式被动灌输所导致的教育低效性弊端, 转而将教育过程推动至双向互动、注重实践的新型高效性模式;最后的任务学习成果展示过程, 则为患儿家长提供了充分交流、彼此鼓励、共同进步的同伴教育平台。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教育培训过程, 也是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对各类自护技能的不断认识、实践与提高过程, 使患儿家长逐步具备了为患儿提供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兼具的家庭自我护理能力, 从而有效规避和阻断了患儿出院后再次发病的各类不利因素, 如表2所示, 试验组出院后3 个月内的再发病率仅为11.1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患儿家长高质量的疾病管理行为使得良好疾病控制效果的取得成为可能, 有效改善患儿因不当后续护理所导致的身心症状和活动限制程度, 降低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培训法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自护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及其家长10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 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接受常规自护教育, 试验组患儿家长接受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培训法自护教育, 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模式自护教育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患儿出院后3个月内的再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家长实施以任务为中心的五段式培训法, 可提高该类患儿家长的疾病管理能力, 提高患儿疾病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家长,培训,护理

参考文献

[1]郭黎, 田敏.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5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 (14) :74-76.

[2]秦卫红.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与护理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 29 (4) :397-399.

[3]田勇泉, 韩德民, 孙爱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23-326.

[4]蔡志娜.任务驱动式中职语文学习活动研究[J].文教资料, 2014 (34) :28-29.

[5]席芳, 李亚军, 叶松岩.“五段式”培训方法在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 (17) :1999-2002.

[6]李平, 田玉凤, 邓红艳, 等.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再发病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5 (12) :60-61.

[7]谷丽, 马良, 刘丹, 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 (1) :78-80.

[8]齐柳, 张旭, 蒋灵风.新型咽鼓管吹张法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24) :22-23.

作文写作三段式 篇11

梁瑞兵,现任教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南关小学。2006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参加工作。工作仅半年多就在全区“新上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展示”比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他对工作的认真与细心深得同行与家长朋友们的认可及好评。

·名师导学·

作文写作三段式

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分三重天。

一、口语表达——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建立作文的基础

“我口说我心”、“言为心声”,这些话一再告诉我们,作文就是自我心境的表达与流露。因此,我在自己班内开展了“口语值日”这一别具特色的口语锻炼形式。具体方法如下:每天按照座位轮流由两人在讲台上做公开性的口语值日,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简单点评。学生口语值日的内容,我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初期,内容简短,无须资料,只要开口讲话即可。中期,参照个人准备的资料,可以脱稿也可以看稿子展开讲述。后期,要求稿子有明确的针对性,内容符合规范,切中近期课文的主题。对学生的口语练习要有耐心,让他们有逐渐拔高的过程。

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目前我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习作频练——-在习作中加强对作文的领悟能力。

日常练习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在每日的习作练笔中加强对写作的指导,对于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出色发挥有着预先排练的作用。首先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并且对字数做出要求,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日记水平有着怎样的进步。学生在写作中逐渐懂得描写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强化了他们写作的意识。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生也由曾经的不在意逐渐向注意观察转变。

三、屡次修改——好文章都是在修改之中产生的

“不断修改,不断进步;不断进步,不断修改”是我经常给学生。写的作文批语。学生们也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我要求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首先在作文草稿本上写。草稿写完后,要依次经过自己修改、同桌或组长修改、老师修改这样几个环节方能上正式的作文本。作文正式抄写好后还必须经过自评、同桌评、家长评和老师评这样四个步骤。如此开展之后,作文写作真正成为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当然,这使得作文写作变得进度缓慢。但我以为,与其求速度,倒不如抓质量。

我在开展如上三段式的同时,意外的发现,学生们的其它素养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文写作的方法已经成为他个人学习生活的一种参照物,真可谓一石数鸟。

·习作要求·

“二段式”科学高效养羊法 篇12

11月16日至翌年5月15日划为冬春季舍饲期;将5月16日至11月15日划为夏秋季放牧期。2“二段式”饲管要点

冬春舍饲期饲养管理要点

⑴搞好晚春产羔羊群的配种

从立冬开始, 摘掉种公羊肚底下的“帘子”, “小雪”配种, “清明”产羔。加强种公羊的饲养管理。非配种季节, 每天喂优质干草或花生秧等1.5~2.5kg, 胡萝卜、青萝卜等多汁饲料1~1.5kg, 混合精料 (玉米84%、豆粕15%、多种维生素1%) 0.5~0.7kg, 骨粉10g、食盐10~15g。从配种前1~1.5月开始饲喂配种期日粮。每天喂混合精料 (玉米74%、豆粕25%、多种维生素1%) 1~1.5kg, 青干草任其采食, 胡萝卜、青萝卜1~1.5kg, 鸡蛋2~6枚, 骨粉10g、食盐10~15g。

⑵母羊配种前20天实行短期优饲

每日喂混合精料0.2kg, 瓜菜类青绿饲料0.5kg。妊娠前期, 每天喂混合精料 (玉米84%、豆粕15%、多种维生素1%) 0.15kg。妊娠中后期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顶撞挤压, 搞好保胎防流产工作。每天喂混合精料 (玉米74%、豆粕25%、多种维生素1%) 0.3kg。羔羊断奶后, 每天喂混合精料0.3kg, 秸秆饲料任其采食, 自由饮水。驱虫、防疫随母羊同期进行。

⑶4月初母羊陆续产羔, 单圈饲养

泌乳母羊每天喂干草或秸秆1~1.5kg, 玉米青贮1~1.5kg, 混合精料0.2~0.3kg。羔羊出生后一周内吃足初乳, 出生后半个月训练采食草料, 以后逐渐增加精料喂量, 逐渐减少哺乳, 出生后1个半月到2个月跟群放牧。3月末至4月初梳绒, 用梳绒耙子顺羊体方向由头向后躯缓慢梳取, 直到梳净为止。

⑷5月上旬, 进行羊三联苗注射。5月中旬剪毛, 同时驱虫。5月中旬还要对所有羊进行1次补硒注射。立夏时在羊圈内用木板搭设“羊炕”, 以防羊体着凉生病。

2 夏秋季放牧期管理要点

⑴夏季天热, 采取“满天星”放牧法

上午早出早归, 下午晚出晚归, 中午多休息。做好“晾羊”工作。收牧后将羊群赶到阴凉处, 散发热量, 凉爽后再赶进舍内过夜。不要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 防止感染寄生虫病。

⑵秋季要早出晚归整天放

上一篇:所得下一篇:点燃课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