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游戏(通用4篇)
三段式游戏 篇1
一、引言
传统“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教学方法摆脱了“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三段式”体育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以让学生以掌握运动技能为目标,但是体育教师在教授技能的时候教学方法死板,并且将体育课堂剥离成三个互不相干的部分,缺乏整体性。如在学习折返跑的时候很多教师只是在跑道上画两条线让学生重复练习折返跑,这样枯燥的课堂学生怎会喜欢?因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后多花时间,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促进体育课堂的高效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将游戏教学穿插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既掌握好所学内容又在体育课中“玩”得开心,下面以水平一的二年级投掷课为例。
二、教学步骤
1. 开始部分辅助游戏设置。
在课的开始部分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的身体充分热身,防止发生损伤,在此部分设置专项准备活动是对主要内容进行铺垫,对主要部分所需肌肉进行专项的热身,动员即将参加锻炼的肌肉。在投掷课中主要对手臂、肩关节充分热身,因此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对手臂、肩关节热身的游戏如“推手游戏”、“丢沙包游戏”、“抛接球游戏”等专项游戏,充分动员这些关节、肌肉。
在此阶段中设置游戏摆脱传统“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韧带拉伸、关节操等枯燥的准备活动,达到热身的效果。这些游戏非常简单学生容易接受,极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开始部分就能感受到上体育课的快乐,同时对主要部分所需肌肉进行有效刺激,加强主要部分的学习。因此,此步骤游戏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基本部分游戏设置。
基本部分游戏设置是对主要内容的巩固又是对主要内容的检查。教师在讲解、示范完主要动作之后,学生急切渴望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当学生练习完之后可以通过“打四害游戏”、“掷准游戏”、“掷远游戏”这种类似于考察的游戏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考察,让学生在气氛紧张的情况下,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检查。
基本部分的游戏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经过约15分钟的基本动作练习之后注意力已经达到顶点,如果继续练习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此时安排游戏教学可以缓解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主要部分的游戏可以以教学比赛的形式呈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结束部分辅助游戏设置。
进过一整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达到一个疲劳的状态,需要一个放松的环节,结束部分的游戏应符合这个部分的要求,教师可安排一些放松的游戏如“掷纸飞机”、“打太极”、“包饺子游戏”等。这类的游戏多以放松学生身心为目标,对主要目标肌肉进行放松,此时也应注意,区别普通的放松游戏,有目的地进行放松活动。
整节课以游戏开始以游戏结束,主要部分以游戏为练习的主要手段,整节课以游戏贯穿,给学生更多“玩”的时间。教学过程严密,游戏缺一不可,并且目的性强,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教得非常轻松,学生学得更开心。
三、教学建议
1. 教师讲解精练,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每个部分都将安排辅助游戏的教学,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凑。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语言要精练,语音语调分配恰当,突出重难点,尽量做到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配合口诀,如在投掷课教学中的口诀“一侧、二蹬、三转、四出手”,教师创编的口诀要符合教材的内容,并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师在讲解要领的时候要配合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相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项目选择不同示范面,示范时要做到分解示范与完整示范合理安排。
2. 合理分配游戏时间。
由于每个游戏作用不一样,因此游戏的时间也不一样,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的游戏时间短,主要部分的游戏应该安排更多的时间。每个部分的游戏都具有目的性,并且游戏只是辅助的练习,不能代替基本动作的学习,但是缺一不可。因此,教师要控制练习与游戏的时间,分清主次。
3. 合理安排专项辅助游戏。
很多体育教师都会在体育课中安排游戏教学,但是这个游戏的安排主要是主要内容的游戏,而缺少对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游戏的安排,或者很多教师在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安排的游戏与主要内容不相符,这是不可取的。在笔者的游戏教学步骤中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的辅助性游戏都是以针对主要内容学习的辅助游戏为主,这有利于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正迁移,更高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因此辅助游戏不应以一般游戏代替。
四、结语
游戏教学法不仅可以利用在投掷课中,而其他技能教学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的高效性。
三段式游戏 篇2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工作9年多,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镇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主要是我镇实施了“三段式”的教学。经过多年的实验,甘谷驿镇“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教师理解和接受,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
一:在我镇各学科构建理想课堂研讨会上,领导提出了甘谷驿镇“三段式”的教学理念:
1、教学策略:变教学为学教。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老师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将关注点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让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作用:强调精点妙导。精点即精妙的点评,妙导即巧妙的指导。精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习的动力;妙导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精点妙导强调动态生成,充分展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和能力。
3、课堂表现:强调生龙活虎、争问抢答。学生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和展示的欲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备课:变备教材为主为备教材、备学生双为主。
5、教学效果:保证双基目标达成。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加强训练,夯实双基,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育人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就是要改变老师不教学生就不学的局面,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主的行为;学会思考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思考的方法,促进思维水平的提高;学会创新就是要让学生活学活用,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合作就是让学生学会交流和与人相处,不断提高学生的情商。
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和具体操作
“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思路如下:
(一)确立目标,自主预习。(5-10分钟)
教师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预习要求,进行预习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二)启发导学,师生互动。(25-35分钟)这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采取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启发助学、点拨导学、信息反馈等多维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充分显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以便教师讲解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做深入的知识辨析和归纳总结后,让学生在进行创造性研讨活动中受到锻炼和提高,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形成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仍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三)巩固训练,迁移运用。(5-10分钟)
无论什么教学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这一环节是“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对前面环节的评价、发展和升华。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一些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学情的、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练习题和设问新颖、形式灵活、综合性强的应用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和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
三、“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和注意
1、精心备课是前提
教师要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备课应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2、自主与合作结合
“三段式”模式实施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保持相对的自主性。要变教师控制下的统一学习为学生选择下的自主学习,尽可能让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可以自己确定、问题自己发现、知识自己习得、方法自己运用、规律自己揭示、习惯自己养成、能力自己提升。
但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个体力量往往难以独立解决已经产生的问题,这就需要个体参与到集体的学习活动中去,互相间的讨论、交流、切磋甚至争论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3、主体与主导结合
“三段式”模式的始迄点是为了学生,整个模式的展开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探究的主体。教师要尽一切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做到读、思、疑、问相结合,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但自主探究并不是一种无序、盲目行为,学生由于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的局限,需要教师的引领、参与与调度。唱戏的是学生,搭建舞台、导演制作的应是教师。教师应特别注意阅读、探究方法的指导。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三段式”教学模式,限制了教师在课堂舞台上的角色作用,不允许把功夫用在“演”上,而必须把劲使在“导”上,把时间让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主动吸收知识的平台。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
4、精心设计作业很重要
“三段式”模式,留出5-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精选的作业。这是对学生自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作业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订正。教师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做到胸中有数,以便更好地发挥“导”的职能,驾驭整个课堂。“三段式”模式,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许多教师只所以喜欢满堂灌,是惟恐讲不细,学生听不明白。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认为教师讲得少,就是教师不负责,希望老师多讲。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难以真正实施,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当然,实施“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仅仅才开头,虽然经过多次的质量检验和质量分析,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一定会继续实验,及时纠正失误,使之尽快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四、开展活动以来取得的实效
1.掀起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热潮。为参本镇研训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教师自主学习新课标、新课程理念,观看优秀课例,记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写了许多学习体会,提高了教师学理论用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利用互相听评课方式锻炼自己临场机制和评课能力,遇有争议问题,教研组内合作达成共识。为了活动时几分钟的发言,他们作了充分的准备。经过校本研训实现了以活动促教师学习,以学习促教师教研,以教研促教师提高,变教师被动学习为教师主动学习的目的。
2.解决了许多问题。活动中以教师大胆提问为主线,结合教学课例和教学实际提炼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为研讨提供了有价值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如 “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空间”、“课上学生探究的时间不够用怎么办”等等,将教师的思维聚焦在新课改的关键处和难点处。以教师互动研讨为途径,解决热点问题。
3.新的课程理念得到落实。教师由于成为了教研的主人,自己学习、研究、探讨的成果,自己就会自觉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现在我镇课堂改革成果初见端倪: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自主、合作、探就多种学习方式并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热情洋溢评价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研成果教师得益,学生受益。
4、取得较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随着我镇研训活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 年
第一名;近几年来我镇教师在区、市、省级刊物上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教学设计达数余篇。5.提升了教师的人翁意识
舞蹈“三段式”教学初探 篇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合理安排教学结构, 不断地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才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美国现代教育理论家费茨和波斯纳把侧重身体运动与动作协调能力的获得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即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简称为“三段式”教学法。在认知阶段, 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理解任务及其要求, 学会必须做出的反应。学会辨别标志每一个动作开始的外部线索, 并知道以怎样的顺序做出反应。联系阶段是费茨和波斯纳提出的运动技能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将适当的身体运动反应与适当的刺激联系起来, 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的反应。还必须排除以往的经验带来的干扰, 将一系列单一的动作反应组合成整体。自动化阶段是运动技能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运动技能变得越来越精确流畅, 并达到自动化。动作可逐步由学习者大脑的较低中枢控制, 不再需要考虑下一步做什么。熟练动作一旦引发, 即会自动和迅速地完成, 不再需要中间线索, 并且逐渐变得很少受其他活动的干扰。
现在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特殊的情境下进行的活动。舞蹈是人的一种情感表现, 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进行新课之前, 先请同学做准备活动, 这种从事某一特定活动之前进行的中性活动, 所产生的一种是该项活动成绩和效率提高的现象, 我们称它为准备动作效应, 目前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 对舞蹈、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力不同。如果直接进入新课, 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 而且也不能够很好地掌握新内容。这样, 笔者在新课开始部分都给学生播放一段小音乐, 然后请课代表在前面领做。要求所做的动作必须遵循运动规律, 如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等原则, 或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广泛的肌肉运动, 不仅使同学们的韧带变得松弛了, 动作也更加协调, 更主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了她们强烈的求知欲, 丰富了她们的舞蹈素材,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下面, 我将“三段式”教学法在舞蹈课中的具体应用介绍给大家。在进行新课前, 首先请学生带着思考问题去观看舞蹈录像《小小巡逻兵》。这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 改变了过去只是讲解的教学模式, 充分动用多种感官, 如视觉、听觉、运动觉等, 使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同时, 对儿童舞蹈《小小巡逻兵》有了整体认识, 为下一步学习新课作了较好的铺垫。在分析舞蹈风格特点, 强调民族性、儿童性、艺术性、表现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让学生明确蒙古族是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之一。他们勤劳、豪爽、不畏艰险的品格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风格特点。强调我们不仅学习蒙古族舞蹈, 还要学习蒙古族人民的优秀品质, 为民族团结做出积极贡献。通过欣赏和分析, 学生对这个舞蹈风格和舞蹈动作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因此, 书面和言语指导以及适当的演示练习对认知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
联系阶段主要是新课部分。我把这个阶段分成两部分:一是新课动作学习, 二是新课练习。在第一部分, 采用镜面示范和同向示范两种教学法。教学第一步骤是教主要动作时, 先把这个动作拆成两小部分。首先学习手臂动作, 掌握熟练后学习脚下舞步, 最后把手、脚动作配合起来完整练习, 经过几遍之后请一名动作错误比较突出的同学做示范。通过这名同学的反馈, 及时地对不规范的动作予以纠正。另外, 还用录像片展示难点动作的分解过程, 加大对难点动作的突破力度。这样做不仅利于学生接受, 而且也节省了练习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部分是练习部分。练习是对同一学习的重复感知或重复尝试, 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 应在练习的分配形式上下工夫。主要采用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在集中练习中, 先用口令领学生进行动作组合练习, 这样在动作串联组合时, 学生便于记忆掌握。熟练后再让课代表随音乐领做练习。在这段练习中, 需要老师的语言提示, 因为此时学生还不能够达到自动化, 还离不开老师的辅助。
一般而言, 重复的次数越久效果越好。但不知结果的机械重复却不能促进学习。那么适当的集中练习过后必须给学生分散练习的时间, 因为结合回忆的练习比单纯的重复效果更好。在分散练习中学生可以反复思考动作进行的过程, 而且教师的循环指导也会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也为学生互教互学创设了条件, 为达到自动化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 学生已基本达到自动化阶段。她们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把《小小巡逻兵》完整地跳一遍。此时, 请一组同学表演, 其余同学注意观察她们在表演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然后请一名同学点评。这样做即使是很细微的错误, 学生也能够观察到, 并指出来,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表演发现学生在动作熟练程度上已达到标准, 但在舞蹈韵律及表现力等方面还有些欠缺。这样, 让他们再观察一遍录像, 进而找出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最后集体再表演一次, 进一步强化记忆。
新课结束后是放松练习, 目的是使过于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 缓冲一下兴奋的情绪, 为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作准备。课堂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课堂总结, 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难点动作又进行了一次回顾, 增强了记忆, 给课堂教学画上了圆满的一笔。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 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更主要的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舞蹈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 适当的运用了“三段式”教学法, 增加了课堂容量, 提高了学习效率。实践证明,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活动, 必须结合教育对象的特点,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找准两者的切入点,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是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同时为培养跨世纪的合格的学员作出贡献。
三段式教学总结 篇4
教育是一种以团结、真正合作和主体间一致为特征的共同体。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学校结合职业院校教学培养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三段式教学法。“三段式”教学法,即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科学地解决了听课时的“绊脚石”。
一、“三段式”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作用 1.明确了教学任务和目标
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具体指导了教师授课方法。确定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责任,即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符合社会的人才标准。
2.充分利用自我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专业重要性。3.教师要精于把课程知识和自己学习的经验(包括具有教育性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乐于和发展共有知识,善于在参与中引领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教育。
二、“三段式”教学法对学生的作用
1.预习:学生可以发现自我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学生在理解新知识时会带着问题与质疑听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2.笔记: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学生爱学善学,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成绩。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是保证高效率学习的关键,能集中注意力,跟着教师思路走,以便更好学习掌握知识。笔记简练明白,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加强了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弥补了课后对知识遗忘的不足。
3.复习:对前面已学知识进行及时系统再加工,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从而形成惊人的记忆力。也是对知识的提高和升华,对学习内容有新的体会,领悟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三段式教学法是学校重大教学检查内容,它不仅明确了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下达了学生学习任务,促进了学风建设,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了课堂纪律管控。“三段式”教学法也是学校狠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更好地懂、更好地用,是以听为主将教与学,课内与课外,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多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好成绩,从而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为推动并贯彻落实“三段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课程期末成绩,制定了新 的期末成绩考核标准。即将学生平时这三项考核列入期末各科成绩中按百分比来计算。
在“三段式”学习法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些问题。多数学生对预习内容不够明确,大多数学生停留在翻看水平上,如何预习需教师给予具体指导。
课堂笔记:笔记内容,多停留在抄书上,自我添加的内容少,对教师课堂补充内容缺乏系统地总结、归纳。同样,这些问题也需要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做些指导,最终教会学生怎样记笔记。
课后复习:多数学生完全只停留在课后习题上,很少能全面系统地复习所学专业知识,这方面的不足需要任课老师在作业布置上灵活些,避开一味抄写的作业布置。在完成本堂课教学任务后应布置些能够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总结复习的一些作业题。预设围绕本章节内容问题,让学生顺着这些思路去复习巩固当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