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招标

2024-10-19

分段式招标(精选7篇)

分段式招标 篇1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各学校公寓床采购项目越来越多,而公寓床的采购特点往往是批量大、时间紧,用户部门提不出具体的样式和技术条件。学生公寓床采购虽属常规产品采购,但面对众多学生需求,能否在质优、环保、价格合理等方面满足学生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采购方式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供应厂商众多,各家样式方案均有所长,而作为采购部门很难事先从专业的角度对所需样式、技术方案等提出具体统一要求,没有统一标准要求,就很难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做出比较,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采用直接一次公开招标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分段式招标方式虽在工程中有应用先例,但在货物招标中应用较少,能否将分段式招标方式应用于公寓床采购,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三段式公开招标方案,一是资格预审:选择资质好、业绩好、服务好的厂商作为入围厂家;二是方案评议:要求各厂家提出设计方案且摆样,组织师生评选,集各家所长,确定最佳技术方案;三是公开招标:在统一标准要求的条件下,组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虽然这次采购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安装实施中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但由于认真研究理解相关法律法规,采用灵活合理的招标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 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明确了采购的两种方式: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其中第十八条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要求,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但对资格审查的方式并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或说明。国家发改委2005年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明确了资格审查方式有两种: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指招标人出售招标文件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一般适用于潜在投标人较多或者大型、技术复杂货物的公开招标,以及需要公开选择潜在投标人的邀请招标。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一般在评标过程中的初步评审开始时进行。因此对于所需采购产品比较通用,生产厂商众多,竞争激烈的项目,采用资格预审的方式从前期控制投标人的范围,更能适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该办法也对资格预审提出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如“资格预审文件发出之日起至停止发出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资格预审文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资格预审邀请书、申请人须知、资格要求、其他业绩要求、资格审查标准和方法、资格预审结果的通知方式”等。虽然该办法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活动”,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没有资格预审的相关要求,故可以参照该办法实施资格预审。

对于政府采购中的招标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简称《政府采购法》)对资格预审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18号令,2004年发布实施)对公开招标也没有提出任何资格预审要求,只是对邀请招标明确了资格预审的要求,包括“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的,招标采购单位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公布投标人资格条件,资格预审公告的期限不得少于七个工作日”、“投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公告期结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前,按公告要求提交资格证明文件。招标采购单位从评审合格投标人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三家以上的投标人,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该办法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政府采购法》,而《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综上所述,无论是否是政府采购招标项目,均可以在项目前期采用合适的资格预审方式。资格预审的目的是为了在招标采购过程的前期剔除资格条件不适合履行合同的供应商。

3 分段式招标的组织与实现

我们从学习、探索招标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和我们开展工作的实际出发,采用“广泛听取意见,本着对学生负责,确保家具环保、质优价廉”的工作思路。制订出具体的学生公寓床采购方案。一是委托有相似经验的招标代理公司组织公开招标,并将招标程序分为三阶段进行;二是组织学生、教师对公寓床样品进行评选打分,整合各厂家设计方案的优点,确定最终公寓床式样;三是组织专家对公寓床环保、材质、采用配件提出要求;四是公寓床验收采取生产厂家送货前提交质检报告与学校随机抽检验收相结合;五是提前做好进场安装工作准备。

3.1 第一阶段: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为了从前期控制投标人的范围,剔除资格条件不适合承担或履行合同的潜在投标人,可以缩减招标人评审和比较投标文件的数量,适宜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根据家具采购的特点从潜在投标人的合法性、胜任能力、信誉度、质量管理体系、绿色环保、财务状况、资信程度等多方面提出要求。根据《资格预审文件》的规定组建了评审小组。依据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和规定,从营业执照、高校业绩、财务状况、质量体系认证、绿色环保认证、售后服务承诺等方面对递交资格预审文件的24家投标申请人进行了综合评审,由于采购数量大,确定十家企业作为本项目的正式投标人。

3.2 第二阶段:征求公寓床式样及方案建议

根据招标前制订的方案,为使投标人了解公寓楼各种房间布局,我们组织入围投标人勘察现场,并要求投标人根据现场布局和实测数据,自行设计学生公寓床式样并提出建议方案。为使学生公寓床设计式样及方案更加符合学生的喜好、美观、实用、牢固、环保,要求厂家设计的公寓床进行现场摆样。同时,我们邀请即将入住学苑公寓的学生积极参与,组织部分师生到摆样地点进行逐个方案评选打分并提出修改建议。在广大师生评选意见基础上,经征求家具协会专家的意见,对各家公寓床设计式样及方案进行优化整合,最终完成学生公寓床的式样设计及方案要求。

3.3 第三阶段:公开招标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准备,已经确定了统一的技术要求,入围厂家对项目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所以公开招标阶段大家在统一平台上竞争就更为公平、合理、有效,对于采购方也可实现最经济的采购目标。公开招标阶段在招标文件中突出了以下内容:①提供了学生公寓床的设计式样图纸;②规定公寓床主要用材及部件明细;③家具生产用主要设备及所用材料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④交货时间及服务承诺;⑤投标实物制作要求;⑥评价方法及评标时考虑的各项因素。其次,实物评审时主要考虑:①实物尺寸及用材与招标文件要求内容的符合程度;②工艺水平及制作质量;③实物的观感;④有无更好的创新。总之,在详细规定了公寓床设计式样、方案及用材的前提下,再通过实物对比,中标厂家容易确定且公寓床的性价比也被凸显出来。

3.4 严把合同、安装、验收关

采购合同是学校与家具厂家双方之间书面协议,它不仅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是处理双方可能出现纠纷的主要依据。由于学生公寓家具安装与工程收尾同时进行,家具到货安装就不仅是一个多方协调才能顺利完成的工作,而且存在既有到货的顺序安排问题、又有电梯保障、家具安装用电、工人吃住、房间墙面剐蹭修复等一系列问题。哪一个环节落实不到位,都会影响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牵头制订了详细、完整的实施方案,组织家具生产厂家逐一与需配合的部门具体负责人员见面,具体落实每一项工作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机制并派专人负责协调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做到有问题能及时解决。

家具验收是对招标、合同签订、家具安装完成情况检验和评估。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环保、整体理化指标、外观、力学进行检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②到货数量是否与合同数量一致;③交货的实物产品与投标时的家具样品是否一致;④家具安装的质量,有无缺件、是否牢固;学生使用反映出的问题解决程度及满意度。家具的验收招标是采购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疏忽大意,将在日后出现的问题交涉上责任不清、解决起来费时费力,给双方带来许多麻烦。因此,验收前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对不同类型、不同式样、不同材质的家具进行随机抽样并送权威家具质量检测机构对学生公寓家具在环保、整体理化指标、外观力学等方面检测。在检测结果与厂家报告相似并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组成由纪检、财务、采购、使用单位等部门参加的验收小组。通过对检测报告核实,家具数量清点,对比封存样品,征询学生及宿舍管理员意见等程序,最终对家具验收结果签署验收意见并与家具招标的其他材料一并存档。

4 结束语

学生公寓床采购项目在通过验收和投入使用后,在式样、实用性、环保、质量、价格及程序等方面不仅得到了学校有关方面的肯定,而且赢得了学生们的满意。学生公寓床采购项目的顺利完成,得益于执行前对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及应用。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分段式公开招标是学生公寓床采购中一种较好的采购方式

摘要:学生公寓床的采购特点是批量大、任务急、样式不够明确,且供应厂家众多。在复杂的情况下利用公开招标方式如何采购到质量优、价格合理、学生满意的产品,是采购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认真理解相关法律法规,探索灵活采购方式、组织分段式招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分段式招标,公寓床,资格预审,政府采购

参考文献

[1]马海涛,徐焕东,李燕,崔军.政府采购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曹富国,李庭鹏,李爱斌.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法的适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李士明,张家栋.学生公寓家具采购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7).

甘薯分段式育苗技术及优势 篇2

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不同, 它没有休眠现象, 具有很强的发芽特性, 块根发芽时, 不定芽从不定芽原基萌发出来, 不定芽原基起源于块根中柱鞘或韧皮部的薄壁细胞, 在薯块膨大过程中就已分化形成, 数量很多, 为潜伏状态, 在一般育苗条件下, 芽原基大部分不能分化形成芽, 出芽数占芽原基总数的20%~30%[1]。此育苗法首先是利用电热线对甘薯进行集中“爆花”催芽处理, 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氧气条件下, 把薯块表面大量潜伏状态的芽原基激活, 在芽眼萌动之前, 薯皮表面凸起疙瘩, 裂开口后, 便出现白花绒状, 即称为“爆花”, 随即萌发出芽, 待芽长5 mm时, 然后再将“爆花”处理的薯种在酿热物温床排种。酿热物温床为后期恒温长芽提供了充足的热量来源, 是一种节能、高效的育苗方法。此法有效地解决了苗床种薯腐烂问题, 还能早育苗, 育壮苗, 适时早栽, 此法提高了甘薯育苗效率, 节约了种薯, 有力地促进了山西北部甘薯育苗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为高寒山区甘薯育苗技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 育苗技术

1.1 甘薯育苗前准备

1.1.1 制定育苗计划。晋北地区一般开始栽插时间在5月初, 按照薯量600~750 kg/hm2来育苗。

1.1.2 选地建棚、修置凹槽畦。

选择背风向阳, 土质疏松肥沃, 无病虫, 地势稍高, 排水良好, 有水源、电源, 管理方便的地块建棚, 棚宽6 m, 高2.5 m, 棚架用水泥、钢筋制成, 扁半圆形, 纵横交叉固定, 棚膜选用0.065 mm长寿无滴膜, 棚膜宽9 m, 用压膜线固定, 在种薯处理前盖好棚膜, 旋耕整平, 做成宽1 m、深30 cm的凹槽畦, 畦与畦之间做成25 cm宽的土埂, 畦长根据地块而定, 一般为30~50 m。

1.1.3 酿热物温床制备。在排薯7 d前, 在温室大棚凹槽畦铺设酿热物。先在底部铺垫4~5 cm的麦糠或杂草, 以隔绝散热, 然后用鲜骡马粪、鸡粪或羊粪 (未发热的) 填入, 这种酿热物发酵快, 温度高。也可用3份鲜骡马粪配1份浸透水的杂草、秸秆、树叶等拌和均匀, 填入坑内。每填1层, 泼1 次稀人粪尿。酿热物踏实厚度为12 cm, 垫上3 cm厚营养土, 再铺上2 cm厚细沙。酿热物填入初期, 要保持疏松, 不踏不压, 白天盖上薄膜, 使温度保持在10℃以上, 以利于细菌活动, 促进酿热物升温。当酿热物苗床温度升到2 5℃时, 选晴天的中午揭开薄膜, 把床面踩实、整平, 盖上2 cm左右厚的细土, 最后用塑料薄膜遮盖育苗床备用, 以备排薯[2]。

1.1.4 催芽床制备。

种薯集中处理前7 d, 在大棚内, 预留出一块长2.5 m、宽2 m的平整地块作为集中催芽床使用, 选用1 000 W电热线 (长100 m) 按照间距为5 cm进行“Z”字形铺设, 然后在其上铺设5 cm厚草垫, 以全部覆盖住电热线为准, 外接温控仪、电源备用。

1.2 种薯筛选和处理

1.2.1 精选种薯。

选择具有原品种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明显的纯种, 要求皮色鲜艳光滑, 薯块大小适中, 无病无伤, 未受冻害、涝害和机械损伤, 生命力强健的薯块。凡薯块发软、薯皮凹陷、有病斑、不鲜艳、带有病态的不能作种薯。要求薯块大小均匀, 单块重150~250 g为宜[3]。

1.2.2 种薯药剂处理。

催芽床通电后, 使苗床温度稳定在30℃左右, 将筛选的种薯分装到规格为50 cm×80 cm的塑料网袋中, 用51~54℃温水浸种10 min, 或用70%甲基托布津 (或50%多菌灵) 500倍液浸种5~10 min, 然后整齐地码放在催芽床上, 码放高度为100~150 cm, 用温水淋湿薯层, 再用双层棉被覆盖封严, 使整个催芽阶段湿度保持在83%~85%之间, 温度控制在36~37℃, 最外面用塑料布封严。待3~4 d薯块“爆花”后, 将温度降低至30~33℃, 9~10 d后, 待90%薯块芽长5 mm, 床温控制在23~25℃, 13~14 d后, 准备排薯。

1.3 排薯

采用平排法排薯, 保持薯面“上平下不平”, 密度20~30 kg/m2, 种薯排好后, 浇水适量 (约为种薯重量的1.5倍) , 种薯上覆湿润细砂土2~3 cm厚, 再覆地膜, 注意地膜下撒些作物秸秆, 留些空隙以防缺氧烂种。

1.4 苗床管理

排薯后12 d左右, 幼苗出土, 苗床温度控制在28~33℃。当幼苗出土达到60%~70%时, 揭去地膜, 浇1次透水, 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 晴天气温较高时, 白天揭开大棚两端以防高温烧苗, 防止高温 (40℃以上) 烧苗。湿度以床土见干见湿为准。薯苗长20 cm左右, 有展开叶6~7片时采用低温 (18~20℃) 进行炼苗 (白天通风晾晒) 3~5 d[4,5]。

1.5 采苗

薯苗长到25~30 cm时, 应及时剪苗, 采苗高剪苗, 不及时剪苗, 会导致薯苗倒伏, 降低了苗的质量, 同时也延长了繁殖周期, 采苗次日追施尿素20~25 g/m2, 施肥后用清水淋洗叶面和浇水。

2 优势分析

分段式育苗技术是利用薯块发芽特点, 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及充足氧气供给条件下, 把薯块表面大量潜伏状态的芽原基活化, 既挖掘出薯块出苗潜力, 也保证了薯块的出苗整齐性, 有效地解决了苗床烂薯问题, 还能早育苗, 育壮苗, 为适时早栽、甘薯连年高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苗床出苗多, 薯苗整齐, 苗质好, 节能高效

火坑育苗法、酿热物育苗法温度不容易控制, 温度过高容易烧苗, 过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往往会造成头茬苗不齐, 不匀, 数量少, 影响栽期。酿热物育苗法, 是用大量纤维素的酿热物发出的热量和太阳热能来提高床温。优点是做床简单、成本低, 用过的酿热物还可用作肥料, 省工、出苗早、粗壮、苗成活率高;缺点是升温慢, 可控性差, 头茬出苗较少。火坑育苗法由于温度不易控制, 温度过低达不到催芽效果, 温度过高, 由于苗床各部位受热不均而造成局部温度过高, 薯块容易发生热伤腐烂。

而分段式育苗技术, 通过电热线高温控仪控制催芽阶段的温度, 把潜伏状态的芽原基激活成幼芽, 不仅提高了种薯出苗量, 而且温度可控, 不容易出现烧苗现象, 薯块在集中“爆花”催芽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氧气, 而火坑育苗法、酿热物育苗法均采用直接排种法, 覆土浇水后, 氧气供给有限, 限制了种薯的呼吸强度, 抑制了芽的诱导和分化, 影响了出芽的数量。因此, “爆花”催芽法更有利于芽的生长, 不但出苗多, 苗齐, 均匀, 长势强, 而且头茬芽数量明显增加。研究表明, 此育苗法头茬苗出苗数量比直接排种法数量增加30%~60%以上, 比酿热物育苗法头茬苗数量增加30%~45%, 比火坑育苗法增加30%左右, 比电热线直排法育苗技术增加15%, 比以上3种育苗法节约种薯25%以上。

2.2 防病效果好

分段式育苗中集中“爆花”催芽阶段, 温度控制在36~37℃ (4~5 d) , 不但种薯萌动“爆花”快, 而且对甘薯“两病” (黑斑病和软腐病) 的防治也有良好效果。由于甘薯“两病”均不耐高温, 高温既能促进薯块伤口愈合, 还可产生甘薯酮抑制黑斑病的繁殖和蔓延, 防病效果高达90%以上, 软腐病孢子对高温抵抗力很弱, 36~38℃高温经10 min即全部杀死[6,7,8]。即使有在“爆花”催芽过程中腐烂的种薯, 在排薯筛选的时候也能剔除出去, 因此分段式育苗技术基本无病害, 栽后不倒苗, 苗全, 苗旺, 生育良好。而酿热物育苗法、火坑育苗法、电热线育苗法均是直接排薯上床, 对于一些种薯带有黑斑病、软腐病及茎线虫病的病菌以及种薯受冻害、涝害、热害或有伤口的种薯, 若在排薯时没有剔除出去, 均能引起烂床。

2.3 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分段式育苗技术采用的是温控仪来控制催芽床的温度, 省工省时, 而火坑育苗法、酿热物育苗法经常需要晚上采取保温措施, 劳动强度大, 费心劳神。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甘薯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2]袁阿弟.甘薯酿热物温床育苗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科技, 2005 (1) :13.

[3]武小平, 郭耀东, 温日宇, 等.种薯大小对脱毒甘薯出苗数量和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31) :12273-12274.

[4]王裕欣, 肖利贞.甘薯产业化经营[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8.

[5]张正学.甘薯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12) :229-230.

[6]樊平.甘薯黑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四川农业科技, 2001 (7) :25.

[7]董素艳.甘薯高温育苗技术[J].河北农业, 2008 (4) :5-7.

基于分段式甜菜收获机的研究 篇3

我国是甜菜生产大国, 但甜菜机械化收获技术相对滞后, 严重制约了我国甜菜产业的发展。现在我国新疆部分地区引进了分段式甜菜收获机, 大大加快了当地甜菜收获的速度与质量。分段式甜菜收获机将整个甜菜收获过程分割成三段, 打叶切顶机利用橡胶条及切顶刀完成打顶去缨、切除青头的工序;甜菜挖掘机利用起拔犁铧挖掘出甜菜块根, 并将甜菜块根集成一垄;甜菜捡拾装载机利用一套捡拾过滤系统将甜菜块根从地面捡拾至车厢并完成最后的装车[1,2,3,4]。这种三段式甜菜收获机易于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 因此这种机型较适合我国目前国情[3], 并且其结构简单, 使用维护方便, 田间应用灵活多变, 能适应较恶劣的地形条件, 闲置时不占用动力, 运输也较方便, 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9,10,11,12]。

1 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打叶切顶机

打叶切顶机主要由一、二级打叶器和切顶刀等组成, 如图1所示。

拖拉机牵引打叶切顶机匀速向前行进, 一级打叶器在传动链的带动下高速旋转, 安装在其上的多排橡胶条抽打甜菜叶, 将甜菜叶打烂, 二级打叶器重复抽打动作, 直至甜菜的茎、叶部分全部被去除掉, 保证切顶动作的顺利进行。调节车轮升降杆可以控制打叶器距离甜菜叶的高度, 使抽打效果达到最佳。

切顶刀安装在四连杆机构上, 通过四连杆机构, 切顶刀可以上下活动而不改变切削角度, 预紧弹簧配合四连杆机构向下挤压切顶刀, 让切顶刀紧贴甜菜茎的底部切削, 调节弹簧预紧力可以改变切削量, 达到最佳切削效果[13,14]。

1.一级打叶器2.传动链3.二级打叶器4.车轮升降杆5.四连杆机构6.预紧弹簧7.切顶刀

1.2 甜菜挖掘机

甜菜挖掘机主要由起拔犁铧、调节杆和清理转盘等组成, 如图2所示。

1.起拨犁铧2.连杆机构3.偏心轮4.调节杆5.车轮升降杆6.护栏7.清理转盘8.集垄器

拖拉机牵引甜菜挖掘机匀速向前行进, 旋转的偏心轮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起拔犁铧前后抖动, 抖动的犁铧在起拔出甜菜块根的同时把粘在甜菜块根上的大块泥土清理掉, 其后紧跟的清理转盘把甜菜块根捡拾起来并送往甜菜挖掘机的后方, 输送过程中泥土顺着转盘的缝隙落下, 甜菜块根得到二次清理。被转盘甩出的甜菜块根顺着集垄器被堆放成一垄, 方便甜菜捡拾装载机进行捡拾[15]。

通过升降车轮来调节犁铧的入土深度, 以达到最好的起拔效果, 旋转调节杆调节转盘的角度和高度, 使其顺利收集被起拔出来的甜菜块根。旋转的清理转盘亦可对挖掘过后的土地进行平整。

1.3 甜菜捡拾装载机

甜菜捡拾装载机主要由甜菜块根输送清理系统、车厢和卸车系统等组成, 如图3、图4所示。

1.三级转盘2.二级转盘3.护栏4.一级转盘5.车轮升降杆6.牵引杆7.升降油缸8.横向输送链9.捡拾架10.搅龙11.提升链12.纵向输送链

甜菜捡拾装载机在拖拉机的牵引下顺着集成为垄的甜菜块根行进, 位于车厢下部的3个转盘成阶梯状依次将甜菜块根输送至车厢后部的提升链内, 带有拨爪的提升链把甜菜块根由车厢底部送到车厢顶部, 甜菜块根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车厢内。

位于车厢顶部的搅龙把车厢后部的甜菜块根送往车厢前部。通过调节车轮升降杆来控制一级转盘的入土深度及触地面积, 使捡拾过程更加顺利。甜菜块根经过3个阶梯转盘的过滤, 去除掉大量泥土杂质, 不仅提高了甜菜块根的纯度, 也避免了车厢因长时间使用而淤积大量泥土。当不进行捡拾作业时, 可通过升降液压缸把捡拾架提升起来, 方便甜菜捡拾装载机的行走及运输。

甜菜捡拾装载机卸车系统主要由纵向输送链、横向输送链以及卸车输送链组成, 卸车输送链安装在卸车摆臂上, 卸车时卸车摆臂打开, 卸车输送链将甜菜块根输送至卡车车厢内, 横向输送链为卸车输送链持续输送甜菜块根, 纵向输送链将位于车厢后部的甜菜块根推至横向输送链上, 直至车厢内的甜菜块根全部被卸完为止。

1.横向输送链2.提升链3.张紧轮4.卸车油缸5.卸车输送链

甜菜捡拾装载机的提升链、搅龙以及3套输送链均由液压马达驱动, 这使得车厢结构紧凑、美观, 液压系统内部设有安全装置, 防止设备因卡死而遭到损坏。3套输送链可分别动作, 确保卸车过程顺利完成。

2 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及改进意见

2.1 实际使用情况

使用时间, 2012年9月20日到10月30日;使用地点, 新疆昌吉五家渠市农场;使用甜菜地, 地块266.7hm2 (4 000亩) ;甜菜品种, 新甜17号;行距, 50 cm;株距, 37~40 cm。平均7.5万~10.5万株/hm2, 该地块甜菜产量为67.5 t/hm2。

甜菜捡拾装载机主要参数见表1, 甜菜收获机系统主要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

经测试可看出分段式甜菜收获机的收获速度为相似国产设备的3倍, 其甜菜漏采率比国产设备低10%, 甜菜破损率与国产设备持平。

2.2 改进意见

分段式甜菜收获机出色的适用性以及可靠性受到了大众的好评, 但由于田间情况恶劣多变, 某些结构部件需做出改变。

2.2.1打叶切顶机

在甜菜茎叶较为繁茂的田里, 打叶切顶机必须走的很慢, 或者行走两遍, 才能将甜菜叶彻底打烂, 这大大降低了打叶切顶的速度。针对这种情况可增加一级打叶器, 并将第一级打叶器上的橡胶条更换为铁板, 增强抽打效果。

掉落在垄间的甜菜叶会影响下一步甜菜挖掘机的工作, 使得收集起来的甜菜块根杂质含量增加。对此, 可在最后一级打叶器的后方设置一个搅龙输送装置, 被抽碎的甜菜叶掉入搅龙槽内, 再由搅龙将碎甜菜叶输送至打叶切顶机的一侧, 如图5所示。

1.甜菜叶2.搅龙3.搅龙槽

2.2.2甜菜捡拾装载机

限于种植技术以及气候、土质的影响, 部分甜菜块根体积偏小, 转盘上弹指的间隙过大, 致使许多小体积甜菜块根在输送过程当中掉落, 造成浪费, 对此可适当加密弹指, 让小体积甜菜块根得到收获的同时亦可让杂质顺利落下。

提升链到车厢侧壁的距离为200 mm, 当直径超过200 m m的大体积甜菜块根进入提升链时, 会对提升链造成损坏, 对此可加宽提升链到车厢侧壁的间距至250m m, 让大体积甜菜块根顺利提升至车厢内。

3 结论

分段式招标 篇4

重型机床因其具有大自重、大载荷等特点, 床身、立柱等大尺度构件的工作精度和寿命均直接受地基与基础的影响。重型机床大型构件的刚性主要依赖于基础的刚性, 较弱的基础刚度导致重型机床床身变形, 所以需要对基础做加筋处理以提高基础的刚度, 加筋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基础承载变形能力, 还可以降低机床的动态响应[1]。

1 承载变形能力分析

1.1 承载变形理论研究

目前大多数关于承载变形研究集中在土木工程领域, 而关于重型机床基础相对较少, 刘林超等[2]通过拉式变换推导出集中载荷作用下的任意点位移解析方程式;李婕等[3]采用Hankel积分变换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内部位移;Atapin, V.G.[4]采用有限元法对地基的变形状态进行了分析, 并研究了不同尺寸地基对机床精度影响;Cheng-Der等[5]提出了垂直循环载荷下的地基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1.2 混凝土基础约束分析

横向变形约束条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很大, 可以在基础周围配置钢箍以限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从而形成“约束混凝土”。由文献[6]中可知, 基础为各向同性均质混凝土时, 基础中任意一点的应力为: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

计算钢箍梁的变形, 由理论力学知识可知:

将式 (1) 、式 (2) 代入式 (3) 可得:

式中:A为钢箍表面积, P为基础表面受力, 为钢箍梁中任一点位置, l为钢箍梁长度。

本文计算在大块式基础受力为3000kg, 基础尺寸长×宽×高为10m×8m×5m, 坐标原点设在基础上表面的几何中心处, 则基础x=2.5m, z=1m处的梁长度与梁最大变形量的规律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 随着钢箍梁尺寸的增加, 钢箍梁最大变形量呈倍数增加, 在小于1米时, 钢箍梁最大变形量不明显, 所以在对钢箍设计中应采用分段式结构, 连接处实现钢箍的局部固定。

2 分段式重型机床大块式基础钢箍设计

将重机床基础钢箍设计如图2所示, 分段钢箍用连接件3连接, 连接件与钢箍通过连接孔1栓接, 连接孔1带有半圆结构, 可调整钢箍和连接件之间的位置, 从而更好的使钢箍表面与基础表面配合, 连接孔2与基础中预埋钢件连接, 实现连接件在各自由度方向上的全约束。

应用式 (4) 确定不同载荷、不同地基尺寸所需钢箍分段数, 随着基础z坐标值的增大, 可减少连接件的个数, 以便降低因固定连接件产生的基础预埋件费用。

3 竖向载荷作用下位移解

在重型机床基础表面直线上, 作用有竖向均布载荷P, 计算在基础内任意点引起的位移, 为了简化计算模型, 本文只考虑横观各向同性复合材料的平面问题, 该问题的边界条件为:

该模型体力为常量, 不考虑扭转的轴对称问题, 把加筋复合基础的应力分量表示为:

式中:ϕ=ϕ (x, y, z) 为应力函数。

物理方程式为:

由式 (6) ~式 (8) 可得该问题的相容方程:

对上式作傅氏变换:

上式其解的形式为:

对式 (5) 作傅氏变换, 可得:

将式 (6) 代入式 (9) 作傅氏变换, 将式 (15) 带入并整理可得:

将式 (16) 代入上式, 并作傅氏逆变换, 可得:

式中:

α1=-α, α2=α;m1, m2, m3为常数, 可根据约束条件确定。

针对上述重型基础分别对无钢箍基础和配置钢箍基础进行求解, 利用上述公式可知:无钢箍基础最大变形量为3.57×10-5m, 有钢箍基础最大变形量为1.769×10-5m。通过对比有钢箍基础可降低基础的变形量, 对提高重型机床基础承载力有着重要意义。

4 结论

通过基础中任意点应力值解析式, 推导了分段式钢箍最大变形量, 为分段式钢箍的尺寸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此提出了钢箍的设计方案, 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分析证明, 通过配置钢箍的方法可增大重型基础的承载能力, 对重型机床的精度保持性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针对重型机床基础承载变形情况, 设计了分段式大块基础钢箍, 采用傅氏变换及其逆变换法推导了重型机床基础承载变形解析式, 通过改变解析式中的约束条件, 对比了有无钢箍对重型机床承载能力的影响, 从而降低因基础沉降造成的重型机床加工精度损失, 对提高重型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型机床,承载变形,分段钢箍,运动精度

参考文献

[1]Haldar, Sumanta.Improvement of machine foundations using reinforcement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J].2009, 162 (4) :199-204.

[2]刘林超, 杨骁.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分数导数型半无限体粘弹性地基变形分析[J].工程力学, 2009, 26 (1) :13-17.

[3]李婕, 顿志林, 张学民, 高雪冰.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塞露蒂问题的解析解[J].工程力学, 2007, 24 (增刊) :70-74.

[4]Atapin, V.G.Calculation of the deformed state of the foundation of a heavy multipurpose machine tool[J].Soviet engineering research, 1989, 9 (6) :41-43.

[5]Cheng-Der Wang, Ernian Pan, ChiShiang Tzeng.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due to a uniform vertical circular load in an inhomogeneous cross-anisotropic half-spa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06, 6 (1) :1-10.

分段式招标 篇5

关键词: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模块化,技能训练

一、教学组织模式改革背景及意义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职业岗位的特点及技能要求, 把教学过程和内容进行分段。分段式教学不是对原有教学内容简单的进行分段、分人授课, 而需对原有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授课计划、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新调整,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一) 改革背景。当前在“教”和“学”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1、教法中的问题。

(1) 大部分院校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 多年来, 学校一直致力于“如何教”, 却没有重视学生“如何学”, 由于师生不能完全“合拍”, 导致学习质量不高。

2、学法中的问题。

(1) 许多同学忽视课前预习这一关键环节, 而预习恰恰是成绩好的重要保障; (2) 许多同学课后没有复习习惯, 单纯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找答案, 使得他们对书本知识掌握得不好, 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依然不会; (3) 缺乏自学能力, 许多学生不会运用参考资料对书本知识进行补充; (4) 有些演示实验, 学生不能仔细观察, 且动手机会较少, 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 改革意义

1、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将学生的学习任务与企业的生产任务对接, 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人才需求的变化;联合企业, 按照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情境设置课程, 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2、有利于专业内涵建设。

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 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 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3、有利于提高实训质量。

打破一学年两学期的设置传统, 按照校内工厂和校外企业的生产调度, 灵活调配学习、工作或实训时间段, 统筹安排, 柔性管理;根据企业生产要求, 分组交叉实施校内学习和企业生产实训, 缩短与企业生产实训密切相关的课程校内学习周期, 增加“厂中校”教学时间, 将课程教学渗透到真实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 保证生产性实训质量。

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设计

(一)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构成。

为使自身的教学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各院校一直在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 期间也取得了一些成功。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设计中, 以营销与策划类专业的教学为例, 我们计划建立一种以职业为目的,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以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某项实践技能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中, 采用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和组织方式, 既强调相关职业构成的职业群内所通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又重视某一特定职业中所需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上, 不单纯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 而辅以职业活动的需求作为标准, 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 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中, 主要由课堂教学改革和社会实践改革组成。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采取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于一体, 理论、实践于一体, 循环式往复、螺旋式递进的分段式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利用第一学年学好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 改革原有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一阶段着重于夯实基础, 理论够用即可,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 同时安排学生进行短时间专业认识的实习和实训, 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通过该阶段学习, 学生能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 建立良好的专业思想和学习品质, 对本专业的学习方法、发展方向能够全面了解, 对个人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构建。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状况和优势也有所了解。

第二阶段, 夯实专业知识, 训练专业技能。第三学期学习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第四学期开始顶岗实习, 一般从3月份开始, 到校企合作企业顶岗实习, 期间可设置校内专兼职教师同学生一起顶岗, 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问题。该过程中, 教学内容以某一技能为中心, 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强化, 通过专兼职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三个月的顶岗实习, 根据不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 进而搭配相关专业课内容, 进行较大范围的实习实训。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要以特定的技能训练为重点, 以职业岗位实际操作过程为线索, 对学生第一阶段学过的基础专业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和补充。该阶段的教学将学生第一阶段所学课程由点到面的扩展, 理论要求更有针对性, 技能要求更明确, 是一个逐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学习, 学生对自己接触到的岗位技能可以有全面的了解, 对岗位的实际操作过程也可以进行全面模拟和熟悉, 基本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

第三阶段, 结合职业岗位定位进行实践课程阶段。专家指出, 学生只有真正的接触社会, 明确各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技能, 才能具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 顶岗实习后, 在第五学期聘请校外实践专家教授实践课程, 全学期上课, 并逐步落实工作岗位。

第四阶段, 实践实习、就业阶段。第六学期全体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 可与工作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这是整个教学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必备的教学过程。该阶段既检验学校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 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较好的实习基地, 学生既能问又能做, 完全体现“学中做”、“做中学”, 学习更有兴趣。该阶段中, 学生能将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用于工作实践, 并据实进行补充和修订, 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职业素质的人。此阶段中, 学生可随时与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此项教学组织模式按照学生的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 本着由浅入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思路构建专业教学体系, 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接触企业实际, 缩短教学与真实工作的距离。

(二)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的课程改革设计。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突出技能训练, 不同职业、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 根据职业技能来设计教学模式, 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确定职业岗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市场营销员、市场策划员、销售主管) ;二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结合职业岗位的现实和社会需求, 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分析 (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 确定技能实训模块 (广告、营销与策划等) ;三是在“够用”的原则下, 合理地、有针对性地设置基础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学习需求, 以“够用”为原则确定开设的基础课程, 通过专业的就业岗位分析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的技能分析, 确定开设的技能训练课程。

(三) 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革教学模式目的是提高学生技能, 因此可以改变传统学习中对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2、学习过程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有序性, 知识和能力训练递进进行。

3、教材建设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要有好的实训目的, 需要目标明确、内容适宜的教材, 因此可以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

4、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通力配合, 因此教师、学生都要了解和熟悉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 去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三、结论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高职院校如何在高考人数减少、出国深造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树立良好形象, 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可选出路。实现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远的任务, 需要各院校结合自身发展阶段、校企合作进程、专业特点、学生素质等情况逐渐开展, 理实结合, 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 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骨干高职学校建设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1.4.

[2]陈路, 刘鹏程, 王海荣.高职护理专业“多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探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6.

[3]何茂农, 王玉峰.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 2006.11.

[4]刘桂丽.改进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考[J].华章, 2007.Z1.

[5]李艳萍, 吴爽, 贺新红.分段式互动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科学进展, 2010.4.

分段式招标 篇6

目前诊断SCADA系统的故障主要依靠平时积累的经验, 并无一套科学合理的诊断方法, 检测人员多凭以往处理故障的经验确定检测切入点, 随意性较大, 往往花费较多的时间精力而不能够快速查找出故障的所发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研究了分段式SCADA系统故障诊断的具体方法, 旨在科学规范地解决SCADA系统故障检测过程中查找难的问题。

1 分段式SCADA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

1.1 远传仪表故障

远传仪表主要指输油管道采集压力、温度等信号的智能仪表。检测仪表故障时, 首先将仪表的控制电缆接线拆除, 从控制电缆端用信号发生器发出4-20m A信号, 通过上位机软件客户端观察对比所显示的参数与现场所发信号的线性比例关系, 如果数值对比正常即可判断仪表端出现了故障。拆卸远传仪表后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进行校验, 并根据实际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维修或更换。反之, 则进入下一步进行控制电缆、下位机、上位机的故障诊断。

1.2 控制电缆故障

排除远传仪表故障后, 进行控制电缆的故障检测。主要检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电缆芯线是否短路。使用万用表电流档从仪表接线端以每两根线为一组测量通断, 保证PLC机柜端每根芯线都处于分离状态。如果出现接通情况, 说明电缆芯线短路, 记下相应的电缆芯线编号;如果仍处于断路状态, 则进行断路检测。

第二, 电缆芯线是否断路。根据电缆芯线的编号, 将PLC机柜端电缆芯线以每两根为一组进行组合连接, 使用万用表电流档分别测量每组通断。如果检测结果处于接通状态, 说明电缆正常;如果处于断路状态, 说明本组芯线断路。根据检测结果, 制定合理的电缆维修方案。

1.3 下位机故障

下位机故障主要指PLC机柜内各元器件及其接线的故障。PLC机柜内部接线较为复杂, 在检测故障时可结合上位机采用整体排除法。使用信号发生器从机柜内部电缆芯线端子接入处发送测量信号, 测试笔记本与以太网交换机连接上并打开备用的工控软件系统, 观察对比其显示数值与所发送信号的线性比例关系。如果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说明PLC机柜部分工作状态正常;如果误差超过最大允许值, 则需要对PLC机柜内部的接线、端子、模块等进行再分段检测。

1.3.1 RTD故障

(1) 从PLC机柜端子排发送RTD模拟量标准信号, 观察对比参数显示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 则从PLC机柜内浪涌保护器后发送RTD模拟量信号, 观察对比参数显示是否正常。

(2) 如果仍不正常, 从模块端子发送RTD模拟量信号, 观察对比参数显示是否正常, 否则更换PLC模块之后观察对比是否正常。

(3) 如果远传信号已经传送过来, 且通道灯显示正常, 上位机显示温度比实际值高, 则观察对比生产现场和PLC机柜内各点的连接是否有松动锈蚀现象。

1.3.2 AI故障

(1) 从PLC机柜内用万用表测量回路中是否有4m A以上的电流, 如果有则观察对比电流值与对应压力值同上位机的显示值是否相符。

(2) 如果不相符, 则首先检查回路中有无24V供电, 若没有则检查回路保险丝的完好情况。若确认回路供电完好, 从现场使用信号发生器发送电流信号, 若参数显示异常, 则从PLC机柜端子排发送电流标准信号, 观察对比参数显示是否正常。

(3) 如果仍不正常, 则从PLC机柜内浪涌保护器后发送电流模拟量信号, 观察对比参数显示是否正常。

(4) 如果仍不正常, 则从PLC机柜内模块端子发送电流标准信号, 观察对比参数显示是否正常, 否则更换PLC模块, 观察对比参数是否正常。

1.4 工作站故障

排除PLC机柜故障后, 使用备用网线将以太网交换机与工作站连接起来, 继续观察对比信号发生器所发送的信号与上位机工控软件的线性比例关系, 如果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说明上位机及工控软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则连接上位机与交换机的网线出现故障。反之, 对上位机及工控软件进行故障排查。根据实际检测经验, 工控软件出现故障的概率远大于工作站, 应重点检测工控软件的逻辑关系与报警参数的设置, 软件修改完后应及时做好备份。

2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段式SCADA系统故障诊断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检测出远传仪表SCADA系统中出现的任何故障问题。因为上述方法将SCADA系统整体运行的每个环节都考虑在内, 对故障区间进行分段式切割并划定检测范围, 最后逐步排除, 合理有效地控制故障检测的区间, 减少人工检查的盲动性、随意性。如果输油站库检测人员配备充足, 各个分段内的故障检测工作还可同时进行, 大大的提高故障排查处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功银.SCADA系统典型通信故障处理方法浅谈[J].中国化工贸易, 2015 (21) .

[2]姚志强.智能压力变送器的故障判断[J].自动化博览, 2013 (11) .

[3]王楠.浅谈天然气管道测试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11) .

[4]黄东潮.冗余技术在站控系统的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 30 (8) .

[5]胡俊杰.油气管道SCADA系统故障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化工贸易, 2015 (5) .

渤海油田分段式打捞砂埋滑套技术 篇7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 由于油井出砂等原因造成一些井失去生产能力, 尤其是目前海上较多采用的“Y”型分采管柱因出砂导致分采管柱卡死, 生产管柱无法起出, 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做法就是在“Y”接头以下进行化学切割, 起出切割点以上电泵管柱后, 再处理底部分采管柱。由于随分采管柱下入的滑套主要用来提供油管和防砂管柱之间的流动通道, 井内出砂后, 经常会造成生产滑套堵塞, 最终导致生产管柱砂埋, 对于无法使用4-1/2’’套铣鞋套铣的2.313’’生产滑套, 我们通常采用震击打捞分采管柱震击的方法, 如震击无效则倒扣打捞。对于出砂井, 滑套一般会被砂埋, 倒扣打捞经常会倒散滑套,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通常使用公锥 (正扣正螺纹、正扣反螺纹) 等工具进行分段式震击、倒扣打捞, 直至捞出滑套整体。

2 渤海油田常用滑套尺寸及规格

渤海油田目前常用生产滑套尺寸为2.313"及2.312" (表1)

3 分采管柱中滑套打捞技术

3.1 先套冲, 后震击、倒扣打捞滑套技术

目前针对于9-5/8”套管内, 防砂管柱为5-1/2”的筛盲管, 当下入的生产滑套为2.312” (外径95mm) 时经常采用先套冲, 后震击、倒扣打捞滑套的方法。

3.1.1 套冲隔离密封以上环空

使用4-1/2”铣鞋 (内径97mm) +4-1/2”套铣管进行套冲。

下钻探砂面, 并反循环冲砂至隔离密封顶部, 如环空有砂反循环冲砂无进尺时, 需要正循环套铣清理分采管柱顶部环空, 如鱼顶有变形或损坏还需下磨鞋, 磨铣修理鱼顶, 确保打捞筒能安全、顺利下到位, 现场根据作业情况如能明确判断井下情况, 该步骤可以省略。

3.1.2 震击、倒扣打捞滑套

对于鱼顶为2-7/8”油管本体使用4-1/2” (配2-7/8’’篮瓦及铣环) 捞筒打捞, 对于鱼顶为2-7/8”油管节箍使用公锥打捞。

准确计算鱼顶位置, 下钻到位前, 连接方钻杆 (或顶驱) 准确记录上提下放悬重及正反转扭矩。缓慢下放钻具打捞, 如在鱼顶处遇阻, 可缓慢旋转钻具让鱼顶顺利引入捞筒, 上提即可捞住落鱼。捞住落鱼后上提至震击器工作拉力尝试震击解卡分采管柱;震击失效后采用倒扣打捞整段分采管柱, 带出滑套, 确认后方可起钻。

3.2 无法套冲, 直接震击、倒扣打捞滑套技术

(1) 7”套管内下入的防砂管柱为4-1/2”筛盲管; (2) 9-5/8”套管内下入的防砂管柱为5-1/2”, 下生产管柱结构中, 下入2.313” (外径99mm) 生产滑套。对于这两种情况, 由于4-1/2”铣鞋内径为97mm, 无法套冲2.313”滑套, 常采用直接震击、倒扣打捞生产管柱的方法。

首先, 根据鱼顶情况选择合适的打捞工具进行打捞。

其次, 由于分采管柱被砂埋, 捞住落鱼后上提至震击器工作拉力尝试震击解卡, 如震击无效, 则采用倒扣打捞, 但是倒扣打捞经常将滑套倒散, 致使打捞增加困难, 下面就通过分段式打捞砂埋生产滑套技术的现场应用加以说明。

4 NB35-2-A28井分采管柱中滑套分段式打捞技术应用实例

4.1 NB35-2-A28井基本情况

NB35-2-A28井突然无产出, 通过放套压、降频、套管补液冲洗、正挤验证管柱完整性一系列的措施, 判断管柱不存在漏失, 电泵产出正常, 分析地层供液不足导致生产不正常。之后对该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下:

(1) 钢丝作业捞Y堵、探砂面, 砂面位置在循环滑套以上30m; (2) 用1.9"小油管冲砂至防砂圆堵 (1633m) ; (3) 正循环, 泵压最高至6MPa, 套压为0, 不见返出, 判断地层出砂, 将循环滑套砂埋; (4) 在第三层生产滑套处投堵塞器, 正挤憋压至10MPa, 压力不降, 说明上面两层生产滑套被砂埋;

(5) 化学切割三刀

割点1:切割深度1342.17m (第三层生产滑套以上第二根油管单根中上部位置)

割点2:切割深度1153.41m (第一层生产滑套以上第一根油管单根中部位置)

割点3:切割深度1061.05m (循环滑套以上42.67m)

4.2 NB35-2-A28井滑套分段打捞过程分析

4.2.1 NB35-2-A28井化学切割

1061.05m处原井2-7/8"EU油管后, 试提管柱, 起出3#割点以上生产管柱, 下5-3/4"卡瓦打捞筒 (配2-7/8"篮瓦及铣环) 震击打捞出2#割点1153.41m以上生产管柱, 鱼顶为切割后的2-7/8"油管。

下入4-1/2"卡瓦打捞筒 (配2-7/8"篮瓦及铣环) , 震击打捞1#割点以上生产管柱, 过程如下:

确认抓牢落鱼后, 在10~65T之间震击解卡, 间歇上提至100T悬吊, 管柱无上移, 钻具悬重放空下砸, 管柱无下移, 倒正循环流程, 开泵循环, 泵压快速上涨至10MPa, 环空不见返出;上提管柱至过提4T, 反转倒扣, 扭矩1.5~3.0KN.m, 累计反转12圈后, 悬重突降至正常悬重, 上提管柱, 悬重无明显增加, 起钻, 捞获落鱼:切割后剩余2-7/8”EU油管及短节+2.313”XD滑套上体 (如图2) , 鱼顶为2.313”XD滑套本体 (带芯子) 。

下入正扣反螺纹公锥 (打捞范围40~80mm) , 倒扣打捞1#割点以上剩余生产管柱, 过程如下:

探到鱼顶后, 下压1T, 反转造扣, 反转扭矩1.4~3.5KN.m, 累计反转4圈, 上提钻具, 悬重增加1T, 继续上提钻具, 悬重突降至正常, 后保持不变, 下探遇阻深度上移0.58m。起钻, 捞获落鱼:滑套芯子 (如图4) , 当前鱼顶为2.313”XD滑套本体。

下入正扣反螺纹公锥 (打捞范围40~80mm) , 倒扣打捞1#割点以上剩余生产管柱, 过程如下:

探到鱼顶后, 下压1T, 多次反转造扣, 反转扭矩1.1~1.5KN.m, 上提钻具无过提, 复探遇阻位置不变。起钻, 捞获落鱼:滑套本体和芯子之间的金属密封圈1个和弹簧卡子, 当前鱼顶为2.313”XD滑套本体。

下入正扣反螺纹公锥 (打捞范围56~92mm) , 倒扣打捞1#割点以上剩余生产管柱, 作业过程如下:

探到鱼顶后, 下压2T反转造扣, 过提5T, 反转倒扣, 反转扭矩1.4~4.2KN.m, 累计反转16圈倒开中心管, 上提钻具, 悬重无明显增加, 下探遇阻深度上移0.12m。起钻, 捞获落鱼:滑套本体 (如图3) +滑套下体 (如图5) +2-7/8”EU油管接箍。

5 结论与建议

(1) 在面对打捞砂埋滑套的时候, 首先对滑套的规格和尺寸有个清晰的认识, 优选合理的打捞工具和方法。

(2) 当砂埋滑套不满足套铣的时候, 滑套倒散的可能性更大些, 在面对滑套倒散的时候, 仔细分析鱼顶的情况, 尤其是滑套的芯子是否捞出。

(3) 在打捞滑套芯子的时候, 芯子和滑套本体之间可以相对运动, 建议选择合适尺寸的公锥打捞 (不宜选用母锥, 尤其是井斜大的井中, 在现场打捞实践中证明, 母锥在经过防砂管柱顶部封隔器的时候, 很难引进顶部封隔器) , 而且芯子壁比较薄, 下压吨位不超过1T, 造扣打捞圈数4圈左右比较合适。打捞后, 通过观察刚起钻的悬重变化和下探遇阻深度是否有变化来判断是否打捞住芯子, 确定捞住后, 直接平稳起钻。不宜多次下压打捞和确认落鱼, 防止损坏芯子, 破坏鱼顶, 增加打捞难度。

(4) 在打捞过程中, 注意砂面高度, 如鱼顶上部砂面高度较高, 建议先冲趟砂, 再进行打捞作业。

(5) 下放打捞管柱到位前注意控制下放速度, 尤其是公锥打捞, 水眼内径较小, 防止砂子堵塞公锥水眼, 影响打捞作业。

摘要:由于渤海油田的地层特性以及目前开采的工作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井内出砂, 产能下降, 最终砂埋分采管柱, 因此经常要进行防砂管柱内分采管柱打捞作业。由于生产滑套的规格不同, 在砂埋的分采管柱中, 如果随分采管柱下入的生产滑套, 无法满足套铣要求, 只能选择震击倒扣分段式的方法打捞, 由于生产滑套入井时上扣扭矩较小, 在倒扣打捞过程中极易倒散, 对后续打捞作业的进行造成困难, 轻则增加工期和费用, 重则破坏鱼顶, 甚至报废该井。本文结合现场实践, 阐述了分段式滑套打捞技术。结合现场应用的有关数据, 总结出滑套打捞技术的关键点, 为今后滑套打捞作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滑套,打捞,砂埋,生产,倒扣

参考文献

[1]海上油气田完井手册, 编委会.海上油气田完井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上一篇:尺度控制下一篇:政治非道德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