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分类

2024-07-13

活动分类(共11篇)

活动分类 篇1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进入第二年。化学教材选用苏教版,该教材教学内容不采用描述式文本的呈现方式,而运用各种栏目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学习指导栏目,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信息提示”“调查研究”“拓展视野”“问题解决”等栏目提示了问题和方法,对应学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和思维要求。这些栏目的设置,蕴涵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不仅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起到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其中“活动与探究”旨在让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资料,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活动与探究”的主要手段是实验,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优化设计,能使教与学共同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学进展,本文将《必修1》《心修2》《有机化学基础》三册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进行分类汇总,并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提升,以期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能起到引领作用。

一、活动与探究的分类汇总

二、活动与探究的几点思考

1. 积极培养学生活动与探究的观念和方法

科学探究应该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科学探究活动反映在教材中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探究,一是活动探究,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实验探究。各版本教材都专门增加了实验探究的栏目和内容,同时增加了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内容,这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活动与探究是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不是搞形式,其主旨是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观念先行、方法指导是为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并践行。

2.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其主要观点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合作地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化学方程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因此,根据学习内容及学习场所,采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发现学习相结合,是推进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有力保障。

3. 处理好学科基础知识与探究活动的关系

苏教版教材的创新之处是对知识呈现方式的改革。如何处理好学科知识与探究活动的关系呢?认识心理学把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因此上述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理解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关系问题。如化学用语、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等陈述性知识固然可以“系统地”教给学生,但学生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所获得的知识更富有“含金量”。学生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将“是什么”的知识和“如何获取这种知识”融为一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思维过程,使之与学生心理发展相吻合。

设计中充分体现化学知识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应用,把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化学研究方法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4. 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以问引路

虽然当前教材在内容呈现上考虑“信息加工理论”这一认知心理学原理,但是,挑战信息加工理论的“情境认知理论”已经受到教材编制者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心理的内部表征,而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与互动的产物。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文化实践是个人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事实性知识,还要求将其置于知识产生的特定社会或物理情境中。例如,在呈现苯酚检验的知识之前,教材先让学生对苯酚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研究,继而介绍苯酚对水体的污染危害。这种情境学习为苯酚的检验提供了良好的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表层的和形式的,实施活动与探究更不例外,要辅以问题为探究。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与探究的全过程。

不管是活动与探究还是其他栏目,以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来体现弹性的课程结构和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机会,以最优化的教学实践来更好地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是化学新课程实施的理念。

活动分类 篇2

一、学校目前垃圾种类和处理垃圾的方式情况分析

由于校园办公和学习的特殊性,产生的校园垃圾(餐厨垃圾除外)主要以废纸为主,来源于老师办公、备课、会议、废旧书报等和学生草稿演算废纸,以及教导处,总务处等部门采购物品废弃包装纸等。每学期末老师们有积累有大量旧的作业纸、试卷、一些会议材料等。

二、我校校园内垃圾的细分

一般来说,垃圾包括:可回收、餐厨垃圾、不可回收以及有害垃圾四大类。

1、可回收的垃圾又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

(1)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纸盒等等,但是纸巾和厕所纸遇到水就会化掉了,所以是不可回收的。

(2)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3)金属:易拉罐、废弃电线等

2、餐厨垃圾

水果皮,果核,骨头,等容易腐烂的生活垃圾。

3、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物以外的垃圾基本上都是废弃物。比如口香糖、树叶、烟头、建筑垃圾、油漆颜料、剩菜剩饭、粉笔头、面巾纸等。

4、有害垃圾

主要包括废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筒、药品等。

(针对校园的具体情况,垃圾中以废纸为主,建议主要分为四类:①废纸 ②饮料瓶③不可回收垃圾 ④废电池、废玻璃)

三、校园垃圾分类的意义

1、环境效益:回收1吨纸,能生产0.8吨纸,相当于节约木材4立方米或少砍伐树龄为20年的树木17棵,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同时还节省化工原料300千克,节省一半的造纸能源,节约造纸过程中240吨用水、300度用电,还能减少35%的环境污染。

2、经济效益:0.6元/斤,长积月累也是一笔收入。

3、教育效益: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回收的所得又可以用于爱心事业。

4、组织管理效益:师生共同做起,相互监督促进;提高资源利用;改进现有卫生管理体系,师生劳动。校园环境更整洁有序。

四、主要投入与设施

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箱,并统一标识。各班设可回收垃圾箱(袋)、不可回收垃圾桶和餐厨垃圾桶,学校另设置有害垃圾桶一个。进一步落实末端处理措施和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扩大垃圾分类收集的范围,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垃圾桶放置位置及数量 “每班两桶一箱一袋” 校前后门2个分类垃圾桶 校园两个分类垃圾桶 楼梯口有害垃圾桶1个

五、宣传与发动

1、国旗下讲话:号召动员大家行动起来,废纸回收项目启动,意义宣传,强调回收是措施,节约用纸才是根本。

2、撰写和下发《垃圾分类倡议书》。

3、各班班会课宣传

4、黑板报:垃圾分类的意义与方法,收集指引,操作方法。

5、校园广播:各阶段反馈和成果

6、小评论:让学生多开展讨论,让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7、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日常行为规范、每月模范班评比有机结合,加强管理过程的监督、整改。

8、通过组织“小手牵大手”、“致家长一封信”等各类活动,全面开展“关爱地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促进家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9、做好活动的记录工作。

10、认真做好处理各类垃圾的程序和方法的分期培训工作。

六、跟进管理

1、回收管理:每周清理一次,学校指定时间请收废品人员来校回收。

2、垃圾处理:将可回收垃圾卖到回收站,获得各班班费。

将不可回收垃圾送到填埋场或者进行肥料处理。

将有害垃圾送到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收集处理。附件:处理各类垃圾的程序和方法

1、纸板箱务必拆开,铺放平整。纸板箱内的各种包装纸和缓冲材料务必取出。纸板箱和报纸杂志应放在室内保管(放在阳台上保管容易被雨淋湿)。平时,需将报纸杂志整理成捆,保存在自己房间里。在接到回收通知时再将其送到指定的地方。

2、纸板箱、杂志、报纸需另外回收,不能作为生活垃圾。

3、食物残渣、剩菜剩饭、茶叶放入餐厨回收垃圾桶。

4、使用指定垃圾袋以外包装的垃圾是不会被回收的。

5、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烟花、未灭的烟头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入袋内。玻璃、剃须刀片、竹签等务必用硬纸包裹后才能放入垃圾袋中。

6、饮料瓶、易拉罐、牛奶盒放入指定垃圾箱(袋)◎注意事项:

金属瓶盖属于生活垃圾,取下后放入生活垃圾袋里。

请将瓶子内的饮料倒掉,如瓶内有污物务必清洗后再放入垃圾袋中。塑料饮料瓶的瓶盖和塑料标签属于塑料资源垃圾,需要另外分类。严禁将废纸、竹签、烟灰等异物放入瓶罐内。◎注意事项:

各种食物包装盒,包装袋,塑料瓶等务必清洁干净才能作为资源垃圾回收。污损严重的需作为家庭垃圾处理。牛奶、果汁等的纸盒包装不是塑料资源垃圾。

电池等有害垃圾需要放入学校指定的有害垃圾桶内,学校集中会定时集中处理。

灵山小学

分类活动中幼儿思维训练的培养 篇3

一、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智慧活动中思维转换、灵活的程度,简化概括为“活”

在分类活动中,我们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1.观察摆弄,训练概括。首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几何体在颜色、形体、材料上的不同,使他们对已较熟悉的几何体产生新的认识兴趣,提高他们对颜色、形状、材料及大小、轻重、软硬的敏感度,并学习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形成初步类概:念,为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奠定基础。如在按色分类中27个几何体可以分为红、黄、绿各9个,在按形分类中可分为方、圆、角各9个,按材分为铁、塑、胶各9个,按大小分为大、中、小各9个,按软硬分为软9个、硬18个,按轻重分为轻、中、重各9个。

2.深化操作,促进迁移。在引导幼儿观察、训练概括的同时,要注重打通幼儿获得规律的各种渠道,挖掘题型的内在联系,将题型排成系列,逐層深化,为幼儿的灵活迁移提供可能性。在一维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一维分类的变式训练,如按色分类,拿出:红——黄——绿,放入:红——黄——绿;其变式有,(1)拿出:红——黄——绿,放入:绿——黄——红;(2)拿出:黄——绿——红,放人:红——绿——黄;(3)拿出:绿——红——黄,放人:黄——红——绿……依据颜色的循环和互逆的规律进行多种变式训练,使幼儿掌握题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变化的规律,及时进行迁移。如把在按色分类中获得的经验、方法应用到按形、材等维度的分类中,灵活地 进行迁移,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二、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简化概括为“快”

在“3·3·3”教学体系中,“综合——快速”训练是培养幼儿思维敏捷性的有效途径。“综合——快速”训练题分为三类:以外部双手动作的训练为主的题型;以内部操作训练为主的题型;以训练对自己操作的认识、监控和调节为主的题型。在分类教学中,主要通过前两类题型来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通过第三类题型训练其对思维敏捷性的反思能力。

1.以外部双手动作的训练为主的题型作基础,先求准确,再提速度。在一维分类的基础上,把一维分类的题型及其变式有规律地进行排列组合,对幼儿进行“组合——循环”训练,要求操作过程简化有序、手的动作准确无误、心理状态快而不慌。通过训练,使幼儿对一维分类的标准、方法、每次分出类型、个数等有准确而清晰的认识。准确思维的基础上,逐渐提出速度要求,使操作进入自动化的状态。

2.以内部操作题型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飞跃。敏捷性是以思维的灵活性、准确性为前提的,没有机灵的头脑和准确的思维,也就无法敏捷。因此,我们选择了快速抢答作为训练的突破口。

(1)发现要领,加速反应。把分类活动中的各环节以及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标准、每次分类操作环节、分出的几何体的个数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编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由幼儿来抢答,使幼儿在外部双手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大脑内部的操作,借助具体形象、表象进行思维,进而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快速回答问题。每次训练都有一定量的快速问答练习,在单位时间内训练幼儿准确、迅速、合乎逻辑地达到要求。

(2)利用竞赛,综合培养,实现飞跃。大班幼儿,竞争意识明显加强,这为敏捷性的训练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因此,我们采用了“个人抢答”、“分组竞赛”、“集体游戏”等形式进行“综合——快速”训练,把分类的内容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转换,促进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实现思维敏捷性的飞跃。

三、反思是一种以思维为基础的高级认知活动

反思能力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以大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活动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反思是从人脑开发出的最高层次的潜能,同时又反作用于人脑,不断改变人脑结构和机能,从而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在分类活动中培养幼儿反思能力主要从行前思、行中思、行后思来进行。

1.行前思:做什么——明确任务、有什么用——主要指对身心的监控、怎么做——确定监控的对象。在分类操作前,要使幼儿明确分类的标准、顺序、分几次做、用哪些器官、这样做的好处、把意识的对象指向哪些器官等,做到心中有数。

2.行中思:认识身心——身心各器官如何配合、调控言行——监控调节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过程——成功的和失败的,即在操作活动中对自己进行不断的认识、监控、调节。对幼儿来说,行中思的最好方式是边说边做——通过语言对动作及心理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如在进行交叉分类的过程中,幼儿就需要一边说儿歌:“拿出红——黄——绿(方——圆——角);放入方——圆——角(红——黄——绿)”,一边操作,通过儿歌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调节。

3.行后思:总结成果——成功和失败的地方、发现问题——找出可以举一反三的“一”、及时纠正——为下次操作做好准备。在分类活动的“综合——快速”训练后,引导幼儿分析自己的操作:速度快还是慢、原因是什么?是手、眼、脑不协调还是监控不到位。针对自己的情况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让反思贯穿于分类活动的始终,不断提高反思能力。

4.在分类教学和训练中,儿歌是幼儿进行反思的最重要的工具,贯穿于反思的每一个环节,我们一定要恰当的应用儿歌引导幼儿进行反思。

在3.3.3教学体系中,分类贯穿于各种题型之中,是幼儿顺利进行各种操作活动的基础,而只要有分类活动,就有思维的训练,就有反思。加强分类训练,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活动分类 篇4

宫廷女子除嫔妃、宫女之外, 还包括宫伎。宫伎是唐代宫廷设置的各种专门乐舞机构如教坊、梨园、太常寺等集中的大批专业歌舞艺人, 她们青春貌美、能歌善舞, 是专门为皇帝表演的。宫廷女子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 特殊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使她们有充裕的时间和条件参与各种体育娱乐活动, 一方面迎合统治阶级的爱好, 一方面也给她们的生活注入了勃勃生机。因此她们是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这里将它们归纳为球类、棋类、舞蹈类、骑射类、户外类五种。

球类

1. 马球

马球也称“击球”、“打球”、“击鞠”、“大打”, 是唐代最为兴盛的一项体育运动, 由吐蕃 (今西藏) 传入, 其激烈性、危险性、观赏性使君臣士庶嗜之若狂, 宫廷女性自然不甘落后。张籍《寒食内宴二首》中的“廊下御厨分冷食, 殿前香骑逐飞球”, 花蕊夫人《宫词》中的“自教宫娥学打球, 玉鞍初跨柳腰柔”, 都描写了宫女打马球的豪爽英姿, 唐代宫廷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女子马球队, 主要由宫伎组成, 陪皇帝、贵族们消遣、娱乐。

2.驴鞠

由于马球竞技性强, 又没有专用护具, 伤残事件屡有发生, 因而便出现了由马球衍生而来的“驴鞠”, 相比马球, 驴鞠降低了许多的危险, 但精彩不减并增添了娱乐性和趣味性。文献中有多处对女性驴鞠这项活动有记载, 如《旧唐书》卷17“敬宗纪”记载, 敬宗时宫中教坊组织伎女“分朋驴鞠”, 《郭英义传》记载, 唐代宗时的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喜好组织女骑手乘驴打球。

3.步打球

又称“步击”, 也是从马球演化而来, 除球员不骑乘外, 其他均与马球规则类似。其对抗性更小, 球员更安全。因此受到许多女性青睐, 尤其是上层女性。王建《宫词》中写道:“殿前铺设两边楼, 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 上棚先谢得头筹。”描写的是寒食节在宫殿表演步打球给皇帝看的情景。

4.蹴鞠

常见的女子蹴鞠是称为“白打”的一种方式, 即不设球门也无直接对抗的踢法, 以踢各种灵巧的花样动作取胜。这种蹴鞠的情形在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中可略窥一二:“宿妆残粉未明天, 总在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 库中先散与金钱。”是说在寒食节, 宜春院的宫伎天不亮就起来玩蹴鞠, 获胜还赏赐金钱的事。

棋类

1.围棋

围棋棋路变化多端, 高深莫测, 深受唐代帝王青睐, 故宫廷内围棋活动十分活跃。“红烛台前出翠娥, 海沙铺局巧相和。趁行移手巡收尽, 数数看谁得最多。”“宫棋布局不依经, 黑白分明子数停。巡拾玉沙天汉晓, 犹残织女两三星。”[2]等等, 这些诗句生动地再现了宫廷妇女下围棋的情形, 后一首还道出这些女子在布棋局时, 不依照已有套路而别出心裁, 自有创意, 足见其水平之高。

2.弹棋

李唐宫中, 弹棋流行不衰, 王建的《宫词》之98写道:“弹棋玉指两参差, 背局临虚斗著危。先打角头红子落, 上三金字半边垂。”王涯的《宫词三十首》之19写道:“炎炎夏日满天时, 桐叶交加覆玉墀。向晚移镫上银簟, 丛丛绿鬓坐弹棋。”不仅描述了后宫女性玩弹棋的详细情景, 还涉及到打法。

3.双陆

是一种古代的搏具, 在武则天时最为昌盛, 宫中几乎无人不会。据《新唐书》卷115《狄仁杰传》记载, 武则天让狄仁杰与她的男宠张昌宗玩双陆, 以武则天赐给张昌宗的珍贵裘服作赌注, 狄仁杰大蠃后, 拿起裘服就走, 随后将此件裘皮大衣扔给他的仆人的故事;《明皇杂录》记天宝时期, 岭南进献给宫中一只白鹦鹉, 呼为“雪衣娘”, 唐玄宗棋艺平平, 却极爱下棋, “上每与贵妃及诸王博戏, 上稍不胜, 左右呼雪衣娘, 必飞入局中鼓舞, 以乱其行列”, 唐代作家周昉的《白鹦鹉双陆图》就是佐证。

舞蹈类

1. 健舞

“健舞”矫捷、刚健, 跳进来有奔放有力的美感, “健舞”中又以“胡旋舞”和“剑器舞”最负盛名。

“胡旋舞”源自西靖康国 (今乌兹别克一带[3]) , 带着游牧民族的豪放, 凸显了“或踊或跃、乍动乍息”的特点, 又流露着“醉却东倾又西倒”的痴狂, 白居易“胡旋女”描写的舞姿是“左旋右旋不知疲, 千匝万周无已时”, 而“臣妾人人学圜转”又道出了胡旋舞的风靡。

“剑器舞”, 舞者持剑而舞, 动作健美, 气势磅礴, 有武术的特点。在八千梨园弟子中, 公孙大娘表演的“剑器舞”, 飙腾敏捷, 号称第一, 大诗人杜甫为此写下千古名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2. 软舞

相对“健舞”的奔放、豪爽, “软舞”则表现的是动作柔软飘逸、轻松活泼, “千歌百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舞”是宫廷“软舞”代表之一, 白居易的诗句是这样形容的:“案前舞者颜如玉, 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 钿璎累累佩珊珊。”“飘然转旋回雪轻, 嫣然纵送游龙惊。”

3. 字舞

除上述两种舞蹈外, 宫廷中还有一种“组字舞”, 由武则天创造, 用来给皇帝祝寿。唐代诗人王建是这样描述的“罗衫叶叶绣重重, 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 太平万岁字当中。”除字舞之外, 另有一种“花舞”, 也是组字的, 不同的是, 宫女穿绿衣, 举彩色花, 组字时, 人仰卧在地, 举花, 有目的地拼凑成字, 这种“回身换衣, 作字如画”的组字舞, 是唐代的一大创新, 近似于我们现在的团体操。

骑射类

1.骑马

唐代以前, 女子骑马是很少的, 唐朝的尚武之风使女子骑马普遍起来, 尤以宫廷女子最为活跃, 宫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马伎训练。据有关文献记载, 当时宫内常举行骑术表演, 皇帝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首领, 亲临观赏, 训练有素的宫伎们各骑骏马, 或驰逐竞射, 或飞越障碍, 或在马背上做出各种惊险动作, 使得那些长年生活在马背上的北方少数民族来宾也禁不住“心目愕眙, 形神陨越”。

2.射箭

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宫廷妇女射箭的不在少数。如杜甫《哀江山》诗中写下了宫嫔射箭的飒爽英姿:“翻身向天仰射云, 一箭正坠双飞翼。”[4]唐代皇帝喜爱游猎, 大批宫女们往往身跨骏马, 把弓携箭, 尾随皇帝驰骋于山野之间。王建《宫词》诗中咏道:“射生宫女宿红妆, 把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 男儿跪拜谢君王。”张籍《宫词》诗也载:“薄暮千门临欲锁, 红妆飞骑向前归。”以上都是有关唐代宫廷妇女骑马游猎的记载。

3. 射鸭、射粉团

射鸭即将木制的鸭子置于水面上漂浮, 由宫女在岸边轮流用弓箭射之, 中者为胜。王建《宫词》中有“新教内人唯射鸭, 长随天子苑东游”的记载。射粉团也是源于射箭的游戏,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 造粉团、角黍, 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 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 中者得食, 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 都中盛于此戏。”

4.弹射

弹射与射箭不同, 射出的不是箭, 而是金属弹子或石头等硬物, 一般是打鸟。花蕊夫人《宫词》之31:“侍女争挥玉弹弓, 金丸飞入乱花中。”《宫词》之78:“回头索取黄金弹, 绕树藏身打雀儿。”都反映出宫中女子弹射打鸟的生动场景。

民俗类

1.秋千

又称彩索、彩绳, 设备简单, 容易学习, 且打秋千动作敏捷, 姿态优美, 唐宫女性多好此戏。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 竞竖秋千, 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唐玄宗就喜欢观看嫔妃们荡秋千, 称为“半仙之戏”。

2.竞渡

端午节赛龙舟的节俗在唐宫已发展成为一种竞赛活动, 且规模之大“费金数千万”, 宫中竞渡不限于端午节那天, 无论春秋, 都可举行。王建《宫词》之25:“竞渡船头掉采旗, 两边溅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 先到先书上字归。”即描写了后宫妇女参加竞渡之戏的热闹情景。

3.投壶

以盛酒的壶口作标的, 在一定的距离间投矢, 以投入多少计筹决胜负, 负者罚酒, 常在宴会上玩, 以助酒兴。王建《宫词》中的“分朋闲坐赌樱桃, 收却投壶玉腕劳”描写的就是宫女们玩投壶赌樱桃, 以至手腕酸疼。

4. 拔河

拔河是一项古老体育运动, 既热闹有趣, 又锻炼身体。唐代宫廷对这项活动更是积极开展。据史料记载, 唐代诸帝经常在宫中举行拔河比赛, 参赛者不仅有达官贵人, 还有宫女侍宦, 有时多达千人, 气势磅礴、惊天动地, 《旧唐书·中宗本纪》还有专门的宫女拔河的记载:唐中宗景龙三年 (709年) , “中宗及皇后幸玄武门, 与近臣观宫女拔河。”

4. 踏青

早在先秦时, 春天外出踏青已成为各地习俗[5], 到唐代更是蔚然成风, 如杜甫《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林宽《曲江诗》中的“倾国妖姬云鬓重, 薄徒公子雪衫轻”, 都描绘了唐代宫女们游赏于曲江池畔的热闹场景。

5. 元宵观灯

也称“灯节”, 根据唐代政府规定, 元宵节期间, 取消夜禁三天 (十四、十五、十六) , 市民得以观街灯, 纵情欢乐。据《事物原始》云:“唐睿宗先天二年正月望日夜, 于安福门外作镫轮, 高廿丈, 衣以锦绣, 燃灯五万盏, 竖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或锦绣, 耀珠翠。长安少女千余人, 于灯下踏歌。诗云:‘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是也。”时间之长, 人数之多, 的确是“欢乐之极, 未始有之”, 而且这些宫女打扮得妩媚妖娆, 无疑大大增加了节日的光彩与情趣。

结语

唐代宫廷妇女喜好娱乐活动, 绝对不是历史的偶然现象。这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礼教束缚的削弱、皇帝对娱乐活动的倡导、宫廷生活的寂寞及民间娱乐活动的影响等都存在着密切联系。唐代宫廷妇女积极参加娱乐活动不仅增强了她们的身体素质, 提高了她们的思想文化素质, 而且影响到了唐代民间妇女乃至后世的娱乐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饶远.中国女子体育发展规迹与成因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3, 9.

[2]张籍.美人宫棋.全唐诗[M].中华书局校点本, 卷386.

[3]文华, 杨冬梅.唐代西域“胡旋舞”与“胡腾舞”在蒙古族萨满舞蹈中的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 2008 (3) :92~94.

[4]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160~161.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篇5

这一次的活动持续的时间是比较的长的,学校在各班教室都放置了四个垃圾桶,我们每天都要按照分类的方法去丢垃圾,丢错了也是有惩罚的。同学们一开始的时候非常的有热情,每天下课之后都在讨论什么垃圾要丢到哪个垃圾桶里,但后来就没有那么的有热情的。我们是一直都有在坚持着去做好垃圾分类的,一段时间下来对于我们常用的垃圾应该要放到哪个分类也已经非常的了解了,也已经能够做到坚持着垃圾分类了。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的困难的,同学们还没有习惯这样一个新的丢垃圾的方式,经常会丢错,也有很多的垃圾不知道应该要怎么丢,搞不清楚它的分类。同学们确实是有不耐烦的时候,因为之前那样的丢垃圾的方式虽然不是很环保,但是它非常的方便,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去做这样一件更加繁琐的事情的,当一件事情的有害性没有体现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是不知道痛的。所以我觉得想要让每一个人都做到垃圾分类是比较的难的,但我相信总是会有人为了保护环境而努力的。

活动分类 篇6

一、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受“分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要非常重视起始课堂环节的设计与处理,使学生学习的心能被聚焦而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在课前跟附近的商店或超市了解货物分类摆放状况,并带学生去那里进行有目的的参观,让他们观察那里各种商品的摆放情况。使学生置身于分类的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分类。接着,在讲分类的第一课时前,用多媒体展示零乱的货架,让学生进行观察调整,使他们感知分类的必要和作用,这就为新课的引入做了有效的铺垫。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设定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愉悦的情绪。如“分类”教学的第一课时操作活动前,我鼓励学生说:“你们想当一名售货员吗?那好,这纸袋中有许多商品(自制图片),请你们四人合作,把这些商品倒出来,先分一分类,看看怎么分?再摆一摆,怎样摆合理?如果满意了,就把背面的双面胶纸撕下来,贴在纸货架上,撕下来的小纸片仍放回纸袋里,注意环境的清洁。看看哪组设计的货架美观,哪组合作得愉快。”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操作活动之中。

第一课时,从整理商店(或超市)商品入手,接着小组合作分类摆放,最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分类现象,顿时学生头脑中会产生他们接触过的种种感性材料。他们争先恐后地举出了丰富多彩的实例,如厨房里碗、筷的摆放(按大、小碗),衣架上衣物的放置(季节衣裤、内外衣)。第二课时,我设计以分铅笔引入新课,形式新颖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参加与操作,别具匠心。学生拿着不同色、不同形、不同构造的铅笔自由想象,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孩子都打开了各自的思维闸门,他们那不同的分法(按颜色、有棱无棱、削用还是未削用、有橡皮与无橡皮、型号相同还是不同等),远远超出了我课前的想象和预设。两节课都能在一上课就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形成了愉悦的学习心态,表现出全班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样的组织引导,环环紧扣,通过创设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

二、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结合相关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操作、探究、发现和总结,既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的主要途径,也是调动学生爱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重要的教育引导手段。“分类”教学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学生展开想象动口说出、动手分成,让学生参与在丰富的易懂易操作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体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爱上数学学科。因此,课前我制作了大量的学具:有不同彩色塑料纸做的圆、苹果、鲜花;收集的各种色彩的(棒棒糖的)小棒;有文具类、球类、水果类、蔬菜类等图片。然后将这些“物品”混合后放在若干个纸袋中,这就是学具袋,先给学生提出要求并分发到学生手中。在小组活动开始时,当学生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物品”,情绪急切又自信,在我的引导下,在组长的带领下埋头进入了分、摆、贴的操作活动之中。课堂气氛活跃有秩序,偶尔有争吵声、笑声,也有激烈争论的学习活动。此时,我出现在他们中间问:“我可以参加你们组的活动吗?”他们迫切地需要我帮他们解决有难度的争论。就这样通过我的参与引导,使他们正确感悟了“分类”的真正含义。

“分类”的第二课时比第一课时难度大。第一课时只需要把不同的“物品”分开,掌握单一分类标准即可,而第二课时则是同类物品按不同标准分类。因为标准较多,学生有时不易把握,我便同样准备了多样的感性材料。如:鲜花类就有颜色和朵数之分;都是塑料做的同样大小的圆,但颜色不同;都是吃糖用过的小棒棒,但色不同、粗细不同;都是球,但大小不同等等。这些“物品”在教学活动中都需要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不同的分类标准,按不同的类别摆放在展示台上。可见学生观察、操作分类的过程,正是对“分类”这一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的过程。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既加深了想象和理解能力,又提高了掌握分类标准和运用标准分类的能力。最后将学生“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还能激发学生审美、赏美的情趣。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要重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我们教学面对着一个个“独生子”学生,自私、以我为中心是多数孩子的共同弱点。为此,在参与操作活动中我强调团结、互相帮助、合作。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意识;二是赋予学生发展潜力,发挥才能;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四是合作能传递出各种信息,包括学生的各种想法,能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五是“合作”开放式的交流信息,学生的各种见解思路,在交流中能得到肯定或否定,培养学生虚心和求实的精神,使他们能在比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合作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不甘落后于他人的学习兴趣。

“分类”教学活动中,我多次采取了合作互动的方式,选择不同的组合方式(小组、同桌、男女)合作,达到了互相交流启发的目的。合作中除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还注重掌握各组的合作效果。如有的组讨论意见各说各的、各干各的,互不服气大吵起来;有的组分铅笔时就一人一半,自己分自己的;汇报时有的学生只想自己都说了,不让别人发言,强词夺理不给人家发言的机会。发现这些问题,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在纠正这些错误做法的同时,培养学生集体“作战”的意识,强化合作精神。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分类”教学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带入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自己尝试、体会、理解分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意向,而自己只是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通过参与式操作“分类”教学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分类知识,同时也认识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到数学有趣味,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生活需要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它是用得上的必学不可的科学。并且在学习中能享受到乐趣,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从而自然会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分类 篇7

准备活动是教学的正式内容, 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课的质量和效果。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

(1) 它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活动肢体、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

(2) 它能活跃课堂气氛, 全面发展身体,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学习。

(3) 它使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一方面为基本部分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另一方面使身体得到一般发展。总之准备活动组织得如何, 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完成, 同时对学生体质的影响、伤害事故的预防都有重要的作用, 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准备部分的时间:每课时按45分钟为例, 一般占7分钟~9分钟为宜;其内容一般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常规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课堂常规练习是指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 明确课的学习目标, 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生理负荷较小的游戏和队列、队形练习等, 使身体各部分迅速进入运动状态。

一般性准备活动是使身体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伸展。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时, 应注意加强较强的肌肉群的练习, 包括慢跑、徒手的或持轻器械的基本体操和武术, 以及负荷量较小的游戏。做这些练习要求动作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动作进行练习,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身体姿势。

专门性准备活动是为完成学习目标所做的专门性练习。其动作性质和结构与主要学习内容联系密切, 往往采用一些模仿练习、辅助练习, 包括掌握该项内容所必需发展的身体素质。

准备活动要根据课的目标、主要学习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与上课的条件来确定。选择的练习应对身体产生全面影响, 以便有效地动员身体全面进入运动状态。

准备活动的组织教法一般采用集体形式进行, 也可分组进行, 既可定位做, 也可以行进间做。准备活动的内容既要有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走、跑练习, 又要有保持学生正确体态、促进生长发育的基本练习。准备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诱导性准备活动。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 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如“跳高”学习之前的原地起跳练习, 就是跳高的诱导性准备活动。它可以降低动作的难度, 增强学生的信心, 加快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兴趣性准备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围绕主要学习内容, 以游戏、循环练习、竞赛的形式安排的准备活动。兴趣性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气氛, 提高教学质量。运用时, 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

三是节律性准备活动。是指在各种节奏、节拍、旋律的伴奏下进行的准备活动。如目前经常采用的音乐、口哨代替口令伴奏的准备活动, 包括韵律操、健美操、武术操、青少年儿童保健操等。节律性准备活动深受学生们喜爱, 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及审美观念,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意念性准备活动。是通过自我意识的引导和自我心理的调节, 使学生的身心都充分调动起来, 为后来的练习所进行的准备活动。如在练习动作之前, 对动作要点的默念、自我暗示等。采用意念性准备活动能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五是放松性准备活动。在练习或比赛之前, 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能, 使自己处于最佳练习或比赛状态而做的放松性准备活动。例如试跑、试投、试溜之前, 手臂的放松抖动、深呼吸以及轻松的跳跃。放松准备活动的运用比较普遍, 而次数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则因人而异。

上述各种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准备活动应根据体育教学、训练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常变常新, 充分发挥其效能, 绝不可忽视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在灵活选择准备活动方式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运用如下的技巧。

一是队形的变化。变化队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分队走、合队走、蛇形走、交叉跑等, 使学生在新奇、有趣的感觉中完成走跑任务。做操的队形可采用圆形、半圆形、矩形、菱形、双圆形等队形, 使学生觉得新颖、有趣。

二是口令的变化。在一套操中采用多种形式口令效果较好。如集中喊口令, 小组喊口令, 师生接口令, 音乐、哨音代口令等, 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喊口令的能力。

三是动作的变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在身体姿势、动作的方向、幅度、路线、速度、节奏等方面不断进行变化, 同时渗透美感教育。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妙趣横生, 活力无穷。

活动分类 篇8

对于专利文献中涉及的技术主题, 一般从功能分类和应用分类考虑, 给出相应的分类位置。功能分类是指与物的本质属性或功能相关, 不专门适于在某一领域内应用。应用分类位置则包括专门适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或目的的物, 某物的特殊用途和应用以及把某物加入到一个大的系统中。当按照以上定义不能明确确定按照功能分类还是应用分类时, IPC使用指南规定:如果提到了某种特定的应用, 但没有明确披露或确定, 则按照功能分类;如果技术主题既与本质属性或功能有关又与特定应用有关, 则既按功能位置分类又按应用位置分类。可见, IPC分类体系总体上倾向于功能分类位置优先的原则。

众所周知, CPC分类体系是以ECLA分类为基础, 同时部分融合了UC分类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联合分类体系, 而ECLA则是在IPC基础上的细分。CPC分类原则与IPC存在着一些差别, 因此研究CPC分类体系的分类原则对于正确获得CPC分类位置和利用CPC进行检索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下面,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的分类过程, 介绍CPC分类体系对功能分类位置和应用分类位置的处理原则。

案例介绍——一种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燃气轮机的定子叶片, 其中基材40 在长方体形本体41 的上面形成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突起42。长时间使用后, 突起42 的上面造成磨损, 需要修补磨损的部分 (参见附图1 (a) - (b) ) 。现有技术通过实施堆焊来进行修补, 但由于堆焊而受到的热影响及残余应力的作用, 容易导致定子叶片产生变形。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修补方法, 对部件进行钎焊时, 可使熔融的钎料留在接合部位, 不会引起部件变形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的弊端。

技术方案:不是对磨损的部分实施堆焊来进行修补, 而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 将被磨损的突起42 进行切削而形成槽43 (参见图1 (c) ) ;

(2) 将多孔的钎料保持体44 插入基材40 的槽43中 (参见图2 (a) ) ;

(3) 按照与钎料保持体44 的侧面相接的方式将钎料45 载置于本体41 上 (参见图2 (b) ) ;

(4) 加热:钎料45 通过加热而熔融, 且浸渍于钎料保持体44 的孔隙内。熔融的钎料45 的进入并填充于槽43 内的钎料保持体44 和本体41 之间的间隙, 形成新的突起 (参见图2 (c) ) 。

技术效果:避免堆焊引起的热变形。

分类过程

(一) 确定待分类的技术主题

1. 涉及发明信息的技术主题

根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理解, 本案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在于:不是对定子叶片的磨损的部分实施堆焊来进行修补, 而是通过切削加钎焊的方法来达到修复突起的目的。因此, 从整体上确定发明信息的技术主题是:“用于燃气轮机定子叶片的特定部位——突起的修补方法”。

然后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该案例的具体组成部分是否存在发明信息的技术主题, 本案例的修补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切削形成切槽;使用钎焊形成修补等步骤。通过理解发明, 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贡献在于:叶片的修补、叶片具体部位 (即突起42) 的修补、通过钎焊修补、切削与钎焊的组合。

2. 涉及附加信息的技术主题

从整个申请文件看, 除去上述涉及发明信息的技术主题外, 还多处提到燃气轮机, 因此“燃气轮机部件的焊接”是涉及附加信息的技术主题。

综上, 最终确定的技术主题如下。

(1) 涉及发明信息的技术主题:a. 用于燃气轮机定子叶片的特定部位-突起的修补方法, b.涉及叶片的修补、c. 叶片具体部位的修补、d. 通过钎焊修补、切削与钎焊的组合。

(2) 涉及附加信息的技术主题:燃气轮机部件的焊接。

(二) 针对待分类的技术主题进行分类

I.发明信息的技术主题:用于燃气轮机定子叶片的特定部位——突起的修补方法

1、选择可能涉及的分类位置

针对上述技术主题“燃气轮机定子叶片的特定部位--突起的修补方法”, 通过粗略阅读分类表, 本领域分类员容易确定F01D是关于汽轮机和叶片的集中分类位置;而钎焊属于焊接的一种, 分类在B23K中;关于组合加工, 则涉及B23P。综上, 初步得到可能涉及的分类位置:F01D、B23K、B23P。

2.分析并选择分类号

(1) 选择大组

如上所述, 可能的分类位置涉及F01D, B23K , B23P。在CPC分类表插入版分别浏览相关位置, 根据F01D, B23K , B23P下各大组的组名进行浏览、本领域分类人员容易将本申请的定位到以下相关的大组:

F01D 5/00 叶片;叶片的支撑元件;B23K 1/00 钎焊, 如硬钎焊或脱焊; B23P 6/00 物品的修复或修理;而关于叶片的具体修补部位, 则根据对技术方案的理解, 突起42 的作用是:防止或减少工作流体的内部泄漏, 应分在大组F01D 11/00 。

(2) 选择小组

针对上面初步确定的大组, 再到CPC分类表 (以2014.07 月插入版为例, 有删节, 中文译文部分参考了IPC高级版第8 版分类表) 的相关位置进行查找其进一步的细分, 从而确定小组。

(a) 阅读F01D 5/00

F01D 5/00 Blades; Blade - carrying members叶片; 叶片支撑元件

F01D 5/005 . Repairing methods or devices修理方法和设备

F01D 5/02 . Blade - carrying members, e.g.rotors叶片支撑元件, 如转子通过查看F01D 5/00, 仅有一个涉及修理方法的一点组细分F01D 5/005 . 修理方法和设备, 而除此之外, 没有更细的分类, 因此对于上述发明信息a, 分类位置选定为F01D 5/005。

(b) 阅读F01D 11/00

F01D 11/00 Preventing or minimising internal leakage of working - fluid, e.g. between stages防止或减少工作流体的内部泄漏, 如在两级之间

F01D 11/08 . for sealing space between rotor blade tips and stator ( specially - shaped blade tips therefor F01D 5/20 ) 转子叶尖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密封

F01D 11/10 . . using sealing fluid, e.g. steam使用密封流体, 如蒸汽

F01D 11/12 . . using a rubstrip, e.g. erodible.deformable or resiliently - biased part利用磨损带, 如易受侵蚀的、可变形的、有回弹力的偏压零件

F01D 11/122 . . . with erodable or abradable material具有易受侵蚀的或者可磨损的材料

F01D 11/125 . . . . with a reinforcing structure具有加强结构

F01D 11/127 . . . with a deformable or crushable structure, e.g. honeycomb具有可变形或可压碎结构, 如蜂窝

通过浏览F01D 11/00, 并结合对技术方案的理解, 突起42 (被修补的部位) 的作用是使用可磨损的材料 (钎焊的材料比较软, 是可磨损的) 来形成密封, 避免内部泄露。进一步的, 根据技术方案的理解, 其适用于转子叶尖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密封, 因此排除了其他的一点组, 而选择F01D 11/08。接着浏览F01D 11/08 的细分, 发现其下位二点组F01D 11/12·· 利用磨损带, 如易受侵蚀的、可变形的、有回弹力的偏压零件, 对本发明是适合的。继续浏览三点组, F01D 11/122 . . . 具有易受侵蚀的或者可磨损的材料, 也是适合的, 而其四点组则不适合。对于其他的三点组, 也不适合。因此, 对于此点发明信息b, 分类位置确定为F01D 11/122 。

(c) 阅读B23K 1/00

B23K 1/00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钎焊, 如硬钎焊或脱焊

B23K 1/0008 .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特别适用于特定部件或工件

B23K 1/0018 . . Brazing of turbine parts汽轮机部件的硬钎焊

经浏览:B23K 1/00 涉及钎焊, 其一点组有更细的应用分类B23K 1/0008 .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特别适用于特定部件或工件, 而且在B23K 1/0008 之下, 还有更细的二点组的细分B23K 1/0018 . . 汽轮机部件的硬钎焊。因此, 对于发明信息c, 分类位置确定为B23K1/0008, B23K1/0018。

(d) 阅读B23P 6/00

B23P 6/00 Restoring or reconditioning objects物品的修复或修理

B23P 6/002 . Repairing turbine components, e.g. moving or stationary blades, rotors涡轮部件的修复, 比如转动或静止的叶片, 转子

B23P 6/005 . . using only replacement pieces of a particular form仅使用具有特定形状的替代件

B23P 6/007 . . using only additive methods, e.g.build - up welding仅使用附加方法, 如堆焊

B23P 6/04 . Repairing fractures or cracked metal parts or products, e.g. castings断裂或有裂纹金属部件或产品的修理, 如铸件

B23P 6/045 . . of turbine components, e.g.moving or stationary blades, rotors, etc. 涡轮部件的, 如转动或静止的叶片, 转子等

经浏览:B23P 6/00 涉及部件的修理, 一点组有更细的应用分类-- B23P 6/002 . 涡轮部件的修复, 比如转动或静止的叶片, 转子, 对本申请特别适合。而其下面的二点组不适合, 因此不予考虑。

而对于其他的一点组B23P 6/04, 虽然其二点组B23P 6/045 . . 涡轮部件的, 如转动或静止的叶片, 转子等, 也涉及涡轮机转子或定子的修补, 但由于其上位的一点组涉及的是断裂部件或裂纹的修复, 而本申请是磨损部件的修复, 因此, 予以排除。因此, 对于此点分类信息d, 分类位置确定为B23P 6/002 。

综上, 确定发明信息的分类号:F01D5/005, F01D11/122, B23K1/0008, B23K1/0018, B23P6/002

II.附加信息的技术主题

附加信息涉及汽轮机的焊接, 因此浏览B23K的2000 系列

B23K 2201/00 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通过钎焊, 焊接或局部施加热量的切割而制造的物品

B23K 2201/001.Turbines涡轮

经浏览, B23K的2000 系列通过细分进一步给出了应用分类, 由于汽轮机属于涡轮机机械, 因此确定B23K2201/001 为涉及附加信息的分类位置。

(三) 最终确定本案例的CPC分类号如下

发明信息:F01D 5/005, F01D 11/122, B23K1/0008, B23K 1/0018, B23P 6/002

附加信息:B23K 2201/001

总结

通过以上本案例的分类过程,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CPC分类倾向优先给出应用位置, 即应用位置优先

本发明中涉及的功能分类包括B23K1 (钎焊) , B23P6 (组合加工) , 应用分类涉及F01D5 (叶片) , F01D11 (防止内部泄露的密封部件) 。而从本申请的分类过程来看, CPC中更倾向于从应用优先的角度考虑分类, 即首先应考虑该修补方法应用的场合——叶片, 以及叶片的具体部位——防止内部泄露的密封部件, 从而首先从这两个地方寻找分类位置。而反观IPC, 则倾向于从功能位置给出分类。

(2) 应用位置尽可能的细分

与IPC相比, 对于应用位置:F01D11/00, CPC通过细分给出了更详细的分类位置, 比如给出了三点组F01D 11/122 . . . 具有易受侵蚀的或者可磨损的材料。对于应用位置F01D 5/00, CPC通过细分给出了更详细的分类位置F01D 5/005 . 叶片的修理方法和设备。而IPC中, 对于上述两个分类位置则没有进一步的细分。

(3) 功能分类中通过细分给出了应用位置

如上所述, CPC倾向于应用位置优先的原则, 但对于功能分类, 则通过细分给出了更具体的应用位置, 这一点也反过来印证了应用优先原则。在本发明中功能分类B23K1/00 (钎焊) , B23P6/00 (组合加工) 中, 都通过细分给出了涉及应用领域 (涡轮轮机、叶片等) 的细分, 如B23K 1/0008, B23K 1/0018, B23P 6/002。

(4) 只要对检索有利, 要将所有的应用分类位置全部给出

如上所述, 本发明的多个应用分类、功能分类都通过细分给出了更细的应用位置, 这些位置都指向了本申请涉及的应用场合——燃气轮机、叶片、叶片的具体位置等。可见, 只要对检索有利, 要将所有的应用分类位置全部给出, 而不是只要给出了一个应用位置, 其他分类的就不用再给出。除此之外, 附加信息的分类, 通过2000 系列进一步给出了涉及应用的分类。这样, 最终所有的分类号都涉及应用位置。

综上, CPC分类体系通过应用位置优先原则, 对应用位置的细分以及在功能分类中给出应用位置的细分等途径, 使CPC分类更加详细, 包含了更多的分类信息, 使其更有利于检索。

观点建议

1.科研人员应养成检索各国专利文献的习惯, 避免重复研究, 并规避他人的专利陷阱。

2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 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科研人员应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3.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简化维权程序, 减小维权成本, 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基于预分类的逆变异分类器算法 篇9

遗传算法是根据自然界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现象提出的一种随机搜索算法[10,11,12,13,14,15,16,17]。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以及处理的并行性、鲁棒性等优点。遗传算法主要被用于解决复杂而又难以处理的问题, 如多极值函数优化问题、组合优化问题、调度问题等。

在模式识别领域中, 遗传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模式的特征提取是模式识别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目前, 模式特征提取的主要方法是Fisher方法、PCA方法、ICA方法等, 而遗传算法特别适合解决随机搜索优化问题, 它采用自然选择、变异等操作可以选择出最优的模式特征向量。吴建龙等[1]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 (Optimization genetical gorithm, OGA) 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 该算法的特点是利用小波和张量PCA[2]提取人脸图像特征, 再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向量优化, 该算法还对标准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但是, 该算法还是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算法多次迭代收敛速度慢等问题。胡选子[3]等提出了条件概率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该方法先用条件概率计算单个属性对分类的作用, 再用遗传算法判断各属性对分类的重要程度, 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数据挖掘中,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必须指出, 对于图像数据的模式识别问题, 如人脸识别, 由于图像特征向量的各个属性数据不具有确切的物理含义, 因此, 限制了该方法在图像数据识别问题方面的应用。

分类器设计是模式识别的另一个主要研究领域, 其中, 刑宗文等[4]将遗传算法同模糊建模方法结合,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模糊建模方法, 该方法实现了最大分类精度于最少特征变量的最优选取, 但是该方法需要优化选取模糊隶属度函数和遗传算法中评价函数的多个参数, 且该方法没有被应用于解决人脸识别这类复杂的高维小样本数据的识别问题,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如何解决高维小样本问题方面, 遗传算法也有许多研究成果, 如陈杰等[5]采用遗传算法来生成虚拟训练样本, 提高了人脸检测的正确率。

遗传算法的本质是通过遗传使子代具有父代的基因, 而变异可以使子代具有比父代更加优良的基因。对于模式识别问题, 可以将训练样本看作父代, 而测试样本就可以看作是对训练样本进行遗传及变异操作而得到的子代样本。这时模式识别过程就是在知道子代遗传基因的基础上, 如何判断该基因是从哪些父代基因中遗传过来的。因此, 模式识别问题的核心转变为判断子代与父代的基因相似性。而在遗传的主要过程中, 子代与父代差异性的主要是由变异过程产生的。因此, 如果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变异过程的影响, 则可以大大提高子代与父代的相似度, 即可提高模式分类的正确率。

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对遗传算法中变异过程的逆过程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逆变异的分类器算法。该算法选取出子代与父代差异性最大的基因, 并将该基因看作是由于基因变异所引起的, 因此, 在分类识别时将忽略变异基因的影响, 从而提高了模式分类的正确率。由于本文的逆变异分类器需要判断子代与父代各个基因的差异性, 因此, 算法的效率较低, 本文采用文献[6]的多种分类器组合方法来进行预分类, 对预分类结果不同的测试样本, 再采用本文的逆变异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1 本文算法

1.1 本文算法的基本思想

1.1.1 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主要思想是:首先创建初始种群, 并用一串二进制数对每个个体进行编码, 然后开始进化。那些相对于目标来说更好的解会获得更多的机会进行繁殖。个体相互之间进行交叉, 同时部分个体会进行变异。个体的优劣程度用一个目标函数 (适应度函数) 来衡量。适应度高的将被保留下来, 反之将会被遗弃。一直到满足迭代的终止条件, 遗传算法的迭代过程将被终止, 从而得到最优解。

假设待优化函数为f (x) , x是一个向量, 利用f (x) 构造出适应度函数g (x) h (f (x) ) 。当f (x) 取得最优值时, g (x) 必须取得最大值。因此, 遗传算法就可描述为:在变量空间中搜索一个使得g (x) 取得最大值的x, 则这个x使得f (x) 取得最优值, 遗传算法的主要步骤[7]如下:

1) 确定遗传算法的参数:总个体数为N, 遗传代数T, 交叉概率为Pc, 变异概率为Pm, 代沟为G。

2) 编码:对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 本文采用了浮点编码法。

3) 初始化种群:计算个体的适应度, 设第i个个体的适应度为Fi, 根据G计算代间重叠个体的个数。

4) 个体选择:从当前代中选择两个个体, 其中第i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为,

在公式 (1) 中采用的是“轮盘赌法”, 适应度大的样本具有更多被选中的机会, 然后再对选中的样本进行交叉和变异。

5) 交叉:对于浮点编码可采用算术交叉、离散交叉。算术交叉[8]是指由两个个体的线性组合而产生出新的个体, 假设两个个体XA, XB之间进行算术交叉, 则交叉运算后所产生的两个新个体为:

其中, α为参数取为常数, 若α为变量, 则此时的交叉运算可称为非均匀算术交叉。离散交叉是指在个体之间交换变量的值, 子个体的每个变量可按等概率随机地挑选父个体[8]。

6) 变异:变异是指改变个体编码串中的某些基因值, 从而形成新的个体。交叉运算和变异运算的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对搜索空间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基本位变异算子是指对个体编码串随机指定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基因作变异运算。

7) 评价函数:为了体现染色体的适应能力, 引入对问题中的每一个染色体都能进行度量的函数, 评价函数可以决定染色体的优劣程度, 它体现了自然进化中的优胜劣汰原则。

1.1.2 逆变异过程

逆变异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遗传算法变异过程造成的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人脸识别问题, 将测试样本看作由训练样本经过遗传变异后得到的子代样本。其识别过程就可以看作是衡量子代和父代的基因相似性, 即在知道了子代 (测试样本) 的遗传基因时, 如何判断该基因是从哪些父代 (训练样本) 基因中通过遗传变异得来的;也就是说这种相似性的计算结果可以直接反应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性的大小。因此, 如果可以减少因变异所引起的子代与父代的差异性, 就可以提高模式分类的正确率。

模式分类器是通过计算模式在特征空间中的距离来获得相似度结果的。对于种群PX1, X2, ..., Xu中任意2个个体Xi (xi1, xi2, ..., xil) 与Xj (xj1, xj2, ..., xjl) , 定义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对于实数编码, 设L为决策变量的个数, 则两个个体之间的欧氏距离为:

人脸识别就是要对子代与父代的基因链码进行相似度测量[18,19,20,21,22,23,24,25]。较通用的相似度测量方法是最近邻分类器和最小距离分类器。最近邻分类器是将未知样本判别为与它最近的训练样本同类, 该算法是采用各类中的全部样本作为代表点。从遗传算法的角度分析, 可以将最近邻分类器看作是判断子代同其单个父代的相似性, 如判断儿子与父亲或儿子与母亲的相似度。这种分类器的缺点是没有考虑遗传中的交叉和变异对子代基因的影响。

最小距离分类器取各类均值向量作为该类的代表, 将未知样本划分到离它最近的代表点所属的类别。如将公式 (2) 的参数α取为0.5, 则公式 (2) 转变为:

从公式 (5) 中可以看出, 当参数α取为0.5时, 由父代XA、XB经过交叉后, 得到的子代是相同的, 而就是样本XA和XB的均值。因此, 当采用各类均值向量作为该类的代表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因基因交叉对基因相似性的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当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时, 可以识别出子代与单个父代最相似的个体, 即儿子与父亲或母亲最相似的个体;

2) 当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时, 相当于判断子代基因与父代基因均值的距离, 因此, 可以识别出子代与所有父代基因均值最相似的个体, 即儿子既像父亲又像母亲的个体。由公式 (5) 可以看出, 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可以部分克服基因交叉对子代的影响。

3) 对于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异的个体, 即儿子既不像父亲又不像母亲的个体, 采用上述两种分类器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识别。

变异就是在染色体的基因链码中某个或某些基因发生了突变, 本文提出的逆变异分类器就是通过消除基因突变的影响, 来提高模式识别的正确率, 本文采用以下公式找出变异基因:

满足公式 (6) 的基因就是子代与父代差异最大的基因, 也就是造成模式错判的最大基因。因此, 本文采用下式计算两个个体的基因链码相似度:

采用公式 (7) 计算基因距离时, 可以去除差异最大的基因 (变异基因) 对基因相似度的影响, 采用公式 (8) 重写公式 (3) 如下所示:

公式 (8) 就是进行逆变异操作后, 计算两个个体di和dj基因相似度的公式。当di为父代个体, dj为子代个体时, 公式 (8) 就是进行逆变异后的最近邻分类器。当di为父代个体的均值, dj为子代个体时, 公式 (8) 就是进行逆变异后的最小距离分类器。

1.2 本文算法具体描述

逆变异分类器对每个测试样本都要计算其基因与全体训练样本基因的相似程度, 并找出变异基因, 因此, 这种分类器算法的效率是比较低的。而传统的分类器方法可以对大多数测试样本给出正确的分类, 这些传统的分类器方法包括最小距离分类器、最近邻分类器、Bayes分类器等。为了提高逆变异算法的效率, 本文采用文献[6]的多分类器组合方法对测试样本进行预分类, 对于预分类结果不同的测试样本再采用本文的逆变异分类器算法进行分类识别,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模式的识别效率。

预分类[6]的目的是将测试样本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预分类“可能正确”的, 另一部分是预分类“可能错误”的。具体方法是对测试样本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器进行预分类, 并对分类结果进行融合。当两分类器分类结果相同时, 就认为该分类结果是“可能正确”的, 并将该结果作为预分类结果。当两分类器的分类结果不同时, 则认为对该测试样本的分类可能是错误的。对这部分测试样本再采用逆变异算法进行分类识别, 并将识别结果与预分类样本集中的样本一起进行正确率测试并输出, 预分类算法如下图所示[6]。

从图1中可以看出, 经过预分类后, 再采用逆变异算法对测试样本集2中的测试样本再次进行分类识别。最后, 将分类结果与预分类结果一起进行正确率测试, 最后以识别率的形式输出。本文的算法步骤如下:

(1) 特征提取:在两个特征子空间中, 分别对特征向量进行特征提取, 两个特征子空间可以采用Fisher及PCA特征子空间。

(2) 预分类:分别采用最小距离和最近邻分类器, 对不同特征子空间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识别。

, 其中表示将第i个测试样本判别为第k及第j类。

(3) 生成新的测试样本集:对预分类的结果, 按照下述公式将其划分到不同的样本集中, 并得到新的测试样本集, 对于测试样本

若k=j, 将加入到XS中,

否则, 将加入到Xd中。

, 经过上述处理后, 将预分类结果相同的样本加入到样本集XS, 预分类结果不同的样本加入Xd中, 则Xd就是新的测试样本集。

(4) 逆变异分类器:采用本文的逆变异分类器, 对新的测试样本集Xd进行分类识别, 具体方法是采用公式 (7) 计算变异基因, 然后在采用公式 (8) 计算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 并将该测试样本判别到与其最近的类别中。

(5) 正确率测试:将步骤 (4) 的分类结果与预分类结果XS一起进行正确率测试, 并将测试结果作为最终结果输出。

从上述算法步骤中可以看出本文算法与文献[6]算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预分类后, 文献[6]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 而本文采用的是逆变异分类器。

2 实验及分析

本文采用剑桥大学ORL人脸图像库进行对比实验, ORL人脸库是国际上人脸识别领域常用的人脸图像库, 该库由40人的准正面灰度脸像组成, 每人10幅92×112图像组成。其中有些图像是拍摄于不同时期, 人的脸部表情和脸部细节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训练集人脸图像选择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得到, 图像的预处理采用两次小波变换, 将图像变换为23×28像素。

特征提取方法采用基于类间离散矩阵Sb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将模式投影到39维的特征子空间中。本文的逆变异分类器算法, 其预分类过程是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与最近邻分类组合的方式。

2.1 逆变异分类器算法实验

实验随机选取每人的5幅图像作为训练样本, 另外5幅作为测试样本。则训练及测试样本集分别包含200个样本。将随机选择训练及测试样本集的实验过程重复10次, 下表给出了逆变异算法的模式识别率。

表1中Ad样本数表示两分类器预分类结果不同的测试样本数。采用这些测试样本组成测试样本集2。AS错分数表示两分类器的预分类结果虽然相同, 但是该样本被错分的样本数。其中Ad样本数为4, 表示在10次重复实验中, 有平均4个测试样本的预分类结果不同。AS错分数为3.5, 表示在平均196个 (测试样本的总数是200个) 预分类结果相同的测试样本中, 有平均3.5个被错分。采用本文提出的逆遗传算法对测试样本集2中的4个测试样本再次进行分类识别, 最后有平均1.8个样本被错分。因此, 本文算法最终被错分的样本数是1.8+3.5个, 算法的识别率是97.35%, 这个识别率在ORL人脸库上是相当高的。说明本文的逆变异算法非常适用于人脸识别问题。

2.2 传统分类器方法的对比实验

实验分别随机选取每人的3、4、5幅图像作为训练样本, 对应的取每人其余的7、6、5幅作为测试样本。则测试样本集分别有280、240、200个测试样本。将随机选择训练及测试样本集的实验过程重复10次。将本文算法与传统的最小距离分类器、最近邻分类器、文献[9]的贝叶斯分类器及文献[6]的预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

从表2中可以看出, 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测试样本集时, 本文算法的模式识别率明显高于传统分类器方法。其中文献[9]的贝叶斯分类器的识别率仍明显低于本文算法。从表中还可以看出, 本文的基于预分类的逆变异分类器算法, 其识别率的方差明显小于传统分类器算法, 说明本文算法比传统分类器算法稳定。由于在进行预分类后, 本文算法采用的是逆变异分类器再进行识别, 而文献[6]采用的是最近邻分类器, 因此, 本文算法的识别率明显高于文献[6]的识别率, 说明本文算法在进行逆变异操作后, 模式识别率明显提高。因此, 可以认为对于高维小样本问题, 本文提出的基于预分类的逆变异算法在整体性能上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类器算法。

2.3 与其它遗传算法的对比试验

将本文算法与采用简单遗传算法 (Simple genetical gorithm, SGA) 、自适应遗传算法 (Adaptive genetical gorithm, AGA) 、BP神经网络优化和文献[1]的OGA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其中, 各遗传算法的参数取值是, 样本种群数n=100, 交叉概率Pc=0.6, 变异概率Pm=0.01, 终止代数为500代, 精度为0.001;在神经网络中, 网络学习速率为0.001, 隐层节点10个。结果如下表[1]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其他的遗传算法都需要大量的迭代运算, 但是本文的逆变异算法则无迭代过程, 因此, 本文算法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遗传算法。从算法识别率可以看出, 本文算法明显高于SGA、AGA及BP神经网络, 与OGA算法相当, 但是本文算法没有需要优化选取的参数, 而OGA算法则需要设置遗传算法的四个基本参数: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终止代数和精度。因此, 可以看出本文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3 结束语

活动分类 篇10

现在,大部分分类学的文章和研究都是关于概念联系和发展的。但是,英语水平高低是否会影响人们选择主题关联联系和分类学联系,现有的理论还不能提供答案。因此,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验,探究不同英语水平的双语者(分别是高中生和英语专业研究生),倾向于选择主题关联联系还是分类学联系。

二、文献综述

从Inhelder and Piaget(1964)开始,分类学联系成为了人类概念联系的研究重点。很多概念可以归类到分类学,具体来说,很多分类联系都在等级分类中形成,比如:餐厅的桌子-家具-人工制品-物品,生日聚会-聚会-社会活动。在相同的等级中的种类(比如:聚会)一般都有相似的特点。而且,很多概念的嵌套特征可以促使人们进行联想。分类学联系主要基于相似性,就是不同的两个事物有着相同的特征。比如狗都具有的特征,有四条腿,会叫,有毛发,吃肉。

小孩倾向于这样分类:把女人和车联系起来,因为女人会开车(e.g.,Smiley and Brown,1979)。这些主题关联联系不是基于相似性(共同具有某些特征),而是基于两种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后来的研究发现,如果可以正确地实行实验任务,成年人也可以形成主题关联联系(Estes et al.,2011,Lin and Murphy,2001)。

之前的研究在多个方面证明了现在研究的意义。第一,很多之前的研究都发现成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分类学联系。之前的大部分研究的重点都在小孩的分类上,但是现在的研究重点在于双语者。在有关于概念的理论中,主题关联联系经常出现。比如,很多语义记忆的大脑网络模型和这些关系有共同点。但是,在有关概念的研究中,分类学联系的出现,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注意力。

三、理论框架和研究问题

双语者二语水平各不相同,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他们使用二语的频率,习得二语的年龄。基于此,双语者在不同的方面发展语义网络。学习了多种语言,语言水平比较相似,并且相互影响(Cummins,2001)。

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往往从初中开始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只有通过运用一门语言,才能更好地学好它。但是,在中国学习英语的方式都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大多数中国学生学习和记住的都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得到高分,但是使用英语的能力却很弱。因此,中国高中生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晚的年龄,在教室课堂中学习了第二语言,二语水平相对较低,他们也是二语习得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对于不同语言不同程度的依赖,小孩可能会在语言方面发展他们具体的概念联系。

我们用选择任务进行现在的研究,为了证明以下假说:不同英语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包括高中生和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他们选择主题关联和分类学联系倾向不同。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研究目的是检测英语水平对于分类的影响。研究问题是不同英语水平的二语学习者在选择分类学和主题关联联系时有什么不同。

四、研究设计

(一)被试。

首先让高中学生做问卷调查,关于其英语学习的经历,确保他们是双语者。有两组被试,第一组是36名高中一年级学生(18名男生,18名女生);第二组是浙江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有36名(18名男生,18名女生),自愿参加该实验。

(二)材料。

33个单词组成11组主题关联和分类学联系的三个一组选项,42个单词组成14组没有词汇意义联系的选项作为填充材料,它们在概念上都没有联系。

(三)过程。

在Super Lab 4.0.上设计程序,实验指示如下:三个单词或者图片会以三角形的形式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在三角形上面的单词或者图片和另两个单词在概念上存在联系。请判断上方单词是否在概念上和左边的单词比右边的联系更强。如果是,请按“z”键,如果不是,按“/”。

五、不足与展望

首先,实验材料有缺陷,在三个一组的实验材料中,有些事物的名字有相似性,重复性和倾向性,有些名字可以有更强的单词联想,这样很可能影响被试的判断,倾向于选择那些单词联系更强的词语。其次,研究结果会随着被试个体差异和实验过程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会减弱实验的有效性。一些被试可能会忽略实验的指示,没有正确和错误答案,而把实验任务看作测试他们智力或者考试技能的一种方式。而且,由于个体的预期,经历,文化,背景知识,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他们在分类的时候产生差异。

最后,实验结果是否会因为类别建构任务的改变而改变。在该研究中,二选一的类别建构任务使用三个一组的选项。如果类别建构任务需要被试从8个或者更多的事物中做选择,被试的选择是否会改变,这值得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Estes Z,Golonka S,Jones LL.(2011).Thematic thinking:The apprehension and consequences of thematic relations.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54:249–294.

[2]Lin,E.L.,&Murphy,G.L.(2001).Thematic relations in adults’concept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30(1),3–28.

[3]Murphy,G.L.(2010).What are categories and concepts?D.Mareschal,P.C.Quinnn,S.E.G.Lea(Ed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1-28.

活动分类 篇11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成熟, 遥感影像的应用也更加丰富, 其面向对象也从政府、专业客户转向大众。在遥感技术的研究中, 对资源分布、自然灾害、区域环境等的监测和分析依附于遥感图像分类, 而遥感图像分类是进行影像信息提取的有效手段。遥感专题信息的提取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改进, 从目视解译、自动分类、光谱特征的信息提取到光谱与空间特征的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技术的常用的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主要有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本文将对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分析研究。

2 遥感图像分类原理

遥感图像分类是指在特征空间中, 计算机对遥感图像中各类地物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和归纳, 选择相应的特征作为判据标准, 并将特征空间划分为若干互不重叠的子空间, 根据各地物像元的灰度值, 将其划分至各个子空间中, 以此来实现图像目标识别的工作。

3 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 又称训练场地法, 思想是:首先从需要研究的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 根据已知的样本求解特征参数, 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 依此来计算未知类别的样本观测值的函数值, 再按照判别准则进行所属类别的判别。

监督分类的主要步骤包括:首先, 选择训练样本区, 其中包括确定类别数, 选择各类有代表的样本, 并分析样本区的质量;其次, 选择合适的分类算法;最后, 对分类结果的精度评估。根据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的不同, 监督分类的方法有: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分类法、平行六 (多) 面体法。

3.1 最大似然法。每一类地物数据在特征空间中都会构成特定的点群, 其一维数据或多维数据都会构成正态分布, 每种正态分布模型都有其分布特征, 利用每一类的训练区, 求出相应的均值、方差等特征参数, 并求出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 以此为基础, 求出每个像元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 并将该像元归属到概率最大的类别中, 这类根据概率判别函数和贝叶斯判别规则来进行的分类称为最大似然法。此分类法的优点是:考虑特征空间中类别的形状、大小和定位, 精度高。缺点是数据计算量大, 计算时间长。

3.2 最小距离法。最小距离法的基本思想是:对遥感图像中每一类别选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统计特征量, 设法计算未知矢量x到有关类别集群之间的距离, 哪类距离它最近, 其就属于哪类。距离判别函数偏重于几何位置, 其最小距离判别有马氏距离、欧式距离、绝对值距离。此分类法的优点是原理简单, 计算速度快。缺点是精度较低。

3.3 平行六 (多) 面体法。平行六 (多) 面法又叫多级切割法, 在三维 (或更多维) 特征空间中, 在训练样区的数据中找出每个类别在特征空间的位置和形状, 以一个包括该群的“盒子”作为其判别函数, 若未知矢量x落入某盒子, 则x分为此类, 否则被拒绝, 再与其它盒子比较。没有落在“盒子”任何一类中的区域被称为无类别。平行六 (多) 面体法计算简单, 与其它监督分类相比, 速度快。

3.4 监督分类的特点。监督分类的优点: (1) 可充分利用分类地区的先验知识, 有目的选择需要的分类类别。 (2) 可以控制训练样本的选择, 并通过反复检验训练样本, 提高分类精度, 避免分类中的严重错误。 (3) 分类精度高。通过检查训练样本来决定训练样本是否被精确分类。 (4) 分类速度快。避免了非监督分类对光谱集群的重新归类。缺点: (1) 人为主观因素较强。 (2) 识别有限性, 仅能识别训练样本中定义的类别, 对于 (因训练者不知或因数量太少) 未被定义的类别, 其无法识别。 (3) 获取和评估训练样本耗时耗力。

4 非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 也称为聚类分析, 是指在没有先验类别 (训练场地) 作为样本的条件下, 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盲目”分类。它是按照灰度值向量或波谱样式在特征空间聚集的情况下划分点群或类别, 再根据像元间的相似度进行归类。其分类结果仅能区分不同类别, 而无法确定类别相关的属性。

非监督分类的过程:首先选择若干个点作为聚类的中心, 每一个中心代表一个类别, 选择初始聚类中心。其次, 按照最小距离原则将像元进行归类, 再次计算修改聚类中心, 重复进行直到满足选代条件。最后, 输出分类结果。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有:ISODATA分类和K- 均值分类法。

4.1 ISODATA分类。ISODATA分类, 可自动进行类别的“合并”和“分裂”, 它是按照某个原则选择初始聚类中心, 计算像元与初始类别中心的距离, 把该像元分配到最近的类别中, 计算修改聚类中心, 反复进行, 直到满足选代要求, 确认类别, 精度评估。

4.2 K- 均值分类。K- 均值分类法的准则是使每一聚类中, 像元到该类别中心的距离的平均和最小。其基本思想是, 通过迭代, 逐次移动各类的中心, 直至得到最好的聚类结果为止。它的优点是实现简单, 而不足是过分依赖初值, 容易收敛于局部极值。

4.3 非监督分类的特点。非监督分类的优点: (1) 不需要对分类区域广泛了解, 仅用一定的知识来解释分类出的集群组。 (2) 人为误差的机率降低。 (3) 通过其分类可形成小范围但光谱特征独特的集群, 其较监督分类更均质。 (4) 凡是覆盖量小的类别均能够被区分。非监督分类的缺点: (1) 可靠的结果需进行大量分析处理才可获取。 (2) 由于存在的“同物异谱”及“异物同谱”现象, 则集群组与类别匹配难度加大。 (3) 由于各类不同光谱受地形时间的影响, 图像间的光谱集群组无法连续, 对比难度加大。

5 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区别

监督与非监督根本区别在于监督分类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类别, 而非监督分类则无需更多的先验知识, 直接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性进行分类, 因此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若两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差异小, 则监督分类效果更好, 事实上, 分类效果应以实际调查结果来检验。

6 实例分析

数据源:某一研究区, 获取其Landsat TM遥感影像, 分辨率是30米。选取训练样本:建立感兴区 (ROI) , 分类结果表明:最大似然法的kappa值为0.9589, ISODATA分类器的kappa值为0.7818, 故最大似然法精度高。

7 结论

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中, 最大似然法和ISODATA法应用最广泛。实际上, 具体选择哪种分类方法取决于图像特征和应用目的, 故应综合考虑, 灵活选择分类方法, 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

摘要:从遥感图像的分类的原理入手, 比较分析遥感图像分类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具体分类方法及特点, 运用某地区的遥感影像采用不同分类方法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遥感,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参考文献

[1]闫琰, 董香兰, 李燕.基于ENVI的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方法比较研究[J].北京测绘, 2011 (3) :14-16.

[2]杨鑫.浅谈遥感图像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J].四川地质学报, 2008 (3) :251-254.

[3]李爽, 丁圣彦, 许叔明.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比较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 2002 (2) :70-73.

上一篇:产业振兴规划下一篇:企业内薪酬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