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分类(共12篇)
特点分类 篇1
地质数据可以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允许对不同的地质对象的表达方法进行集成, 并可以依据不同的地质数据、实体模型和应用目的, 来设计相应的建模策略。
1 地质数据特点
多样性指地质数据的来源、格式、表达方式和量纲等的多样性, 多样性决定了数据处理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 但最终应该保证空间数据表达形式上的统一。
不确定性表现为一部分数据的精度低, 难以精确表达模型;而数据采样的随机性往往导致仅能够获取研究区域内少量或片面的原始数据, 不足以刻画区域的空间地质变化特征;另外, 由于定性数据在地质数据的描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从而影响地质数学模型、几何模型的正确建立, 存在多解性因素。
复杂性主要指地质体空间几何形态的千变万化, 尤其是不连续性以及存在多值面的地质现象, 使三维建模的相应算法的复杂度增加、自动性减弱、费力又耗时。
2 地质数据分类
地质数据是地球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经历的各种地质作用的记录, 是地质意义的一种表达形式。传统的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图、构造图、岩浆岩石图、矿产图、地质灾害图和岩相图等及与之相应的地层、古生物、构造和岩性资料等。还包括各种物化探资料, 如:重、磁、电测量资料, 以及地震资料、地球化学勘探资料, 各种钻井资料等。根据研究方法、目的、原则的不同, 数据分类方法也不一样。
2.1 按空间分布划分, 主要包括地表空间数据和地下空间数据两个方面
地表空间数据主要是反映地质研究区域的地形信息、地质露头信息及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分布等。地表空间数据可以是通过遥感手段获取的遥感数据, 它真实地记录了地表的综合景观特征和各种地物的个体特征。从遥感影像上既可以了解地质勘探区地表的总体轮廓, 又可以识别各种地物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地表空间数据还可以通过传统的测量方法获得, 如:使用摄影测量、GPS测量或常规仪器测量所获得的地形数据和地质露头数据。其中, 地形数据主要包括地形特征点的坐标与高程、地形图等;而地质露头数据是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得的有关露头的空间位置及其属性。
地下空间数据主要来源于勘探工程、物探和化探的结果。勘探工程根据其开挖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地表轻型勘探工程和地下重型勘探工程。地表轻型勘探工程 (如:探槽、浅井等) 主要用来揭露浅部的基岩、构造、破碎带、矿体和矿化带等。它所获取的空间数据包括: (1) 工程特征点坐标、方位、坡角; (2) 岩层、断层或矿化带走向、倾向、倾角等; (3) 岩性和品位数据; (4) 探槽和浅井的图形描述数据。地下重型勘探工程 (如:钻孔、坑道等) 主要用来揭露地下深部岩石、矿体或构造的空间分布。所获取的数据主要包括: (1) 钻孔或坑道开孔 (坑) 的坐标、方位、倾角等工程起始位置数据; (2) 钻孔或坑道所揭露的岩石的岩性、产状, 构造的性质、产状以及矿化带或矿体的性质、产状; (3) 采样样品的分析数据; (4) 各种反映勘探工程的图件, 如钻孔柱状图、坑道编录图、采样位置图、工程分布图和中段平面图等。
2.2 按信息来源划分, 主要包括采样数据和指示性数据。
Kelk认为采样数据是指对地质体的形态、物质组成、内部特征及空间关系直接测定所获得的数据。如通过地面或者钻孔采样、地形测量数据、是直接观察或测试分析所获得的结果, 这些数据一般可信度较高。而指示性数据则指非直接量测所获得的数据。它是对原始数据加工、处理得到的结果, 如遥感、航空测量和地球物理方法所获得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 它是模糊数据, 存在着多解性。
2.3 按准确性划分, 包括“硬数据”和“软数据”
用各种地质手段和方法所获得的原始采样数据和部分指示性数据尽管存在着一定误差, 但总体上数据精度较高, 可看作“硬数据”, 多为确定性数据, 如钻孔数据。而根据已有数据, 结合专家经验知识, 通过分析、解释、推断、内插和外推所得到的各种解释数据, 其精度或可靠性较差, 可看作“软数据”, 多为不确定性数据, 如:通过对遥感、地球物理等指示性数据解释, 所获得的地质对象的基本特征数据;根据钻孔等数据, 对钻孔之间地质对象基本特征的推断数据;对实际观测点数据进行内插、外推等手段所获得的数据。
2.4 按数据获取方式和处理方法的不同, 地质数据可划分为显示数据、隐式数据、编译数据和辅助数据
(1) 显示数据, 如岩芯钻井数据、属性数据等, 这些数据基本上是通过直接观测、测量而得到的原始采样数据, 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即准确性强, 是三维建模系统的可直接利用数据。 (2) 隐式数据, 如地质图、地形图、二维或三维剖面、遥感数据和物探数据等, 这些数据也属于原始地质数据, 但随着图形图像的比例尺或分辨率的差异, 数据的精度也不同。这些数据无法直接作为三维建模的信息输入源, 必须经过矢量化、网格化等操作后才能使用。 (3) 编译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通过不同的软件对隐式数据进行重采样而获得的, 其精度依赖于原始数据的精度以及软件工具的性能;这些数据不是原始地质数据, 但可以作为实体建模的输入数据。 (4) 辅助数据, 三维建模的辅助性数据, 如纹理使用的二维或三维的图像等。
3 数据处理策略
根据地质数据的特点及获取方式的不同, 模型建立的初始阶段多源数据集成包括3个步骤:
3.1 数据预处理
主要是指对通过地表地质调查、遥感、地震勘测及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由于岩芯、属性等显示数据无需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可利用Acces、Oracle等数据库进行数据组织和存储管理。使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如激光扫描仪将地质图、地形图等隐式数据传送到计算机内, 以文件形式存储。
3.2 数据加工与解释
主要任务是通过二维GIS、CAD及其他软件完成编译所有有效数据的工作, 涉及对复杂的地层、矿体及地质结构的识别、解译、描述及定位等, 即通过软件工具对有效的隐式数据进行加工、解释得到编译数据, 为地质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典型的实体建模输入数据包括:来自GIS系统的二维地图、数字高程模型;来自地震解释软件或其他软件的剖面图;利用CAD工具交互式执行2.5D点、线等编辑操作, 从区域观测数据、摄影测量数据等中抽取出来的矢量元素;利用网格处理工具生成的地球物理数据网格、地球化学数据网格和矿体数据网格等。
3.3 数据集成
主要任务是把所有有效的编译数据通过数据转换接口变成实体建模可接受的输入数据格式, 同时保证空间几何形状及其各种复杂三维空间对象间关系的表达和操作的一致性。
摘要:由于自然界地质现象复杂多变、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 从而决定了反映地质现象的地质数据所具有的特点为: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根据研究方法、目的、原则的不同, 数据分类方法也不一样。
关键词:地质,数据,特点,分类
参考文献
[1]关文革.基于超面-四面体模型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06.[1]关文革.基于超面-四面体模型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 2006.
[2]关振群, 宋超, 顾元宪等.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研究的新进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3.[2]关振群, 宋超, 顾元宪等.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研究的新进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3.
特点分类 篇2
种类:行政公文有十类十五种。
行文规则: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
公文格式:采用国际标准A4页面。(详见末页公文格式)。
上行文(占页面的1/2)、平行文(占页面的1/3)、下行文(占页面的1/4)。
1.文件名称: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文件名称,可以用一个主要发文机关的名称,也可以全部列上,按其与文件涉及内容的主次顺序平行排列。
2.文件编号:普法文件中使用,便于统计、收发、登记和查阅。
3.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三部分。
4.间隔横线:红色。
5.签发人:发文字号的右侧。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注明签发人。
6.紧急程度:分“特急”、“急”两种。有时用“限时送达”来标明,写在文件左上角或右上角。
7.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有的可省略机关名称、事由)。
8.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三种。一般写在标题的左上角,加[ ];也有的写在文件名称的左上角或右上角,与文件编号相对,不加方括号。
9.主送机关:上行文的主送机关,特别是请示的主送机关,一般只写一个,对需要同时报送的另一个或数个上级机关,可用抄报的形式。1
10.正文:正文位于主送机关的下一行,首句空两格写。在引用公文
时,应注明发文的时间、机关、标题和发文号;运用数字,除发文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百分比、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
字外,一般用汉字书写,同一公文中的数字使用应前后一致。
11.附件:正文与发文机关或发文日期之间的左侧,写上“附件”或
“附”字样,并加冒号,全称、不要笼统地写“附件如文”或“附件
X件”。
12.发文机关:最末一字以缩回三、四个字为宜,联合发文的机关都
要写上,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13.发文时间: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宜缩回一、二个字。
14.印章用红色盖在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上,未具名发文机关,则盖
子发文时间上。
15.附注:发问时间的左下方。
16.抄报或抄送机关:发至上级机关的叫抄报,发至下级或平级机关的叫抄送。
17.印发标记:包括印发机关、印发时间和印发份数。翻印时,要注
明翻印的机关和时间,写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的下一行,再贯以横
线隔开,右下角则写明翻印数。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
正文用三号楷体字。
18.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
之下)占1行位臵,用3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
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编号00422(紧急程度)
通渭县水务局文件
通水发[1999]9号(签署)
—————————————————
[秘密]
关于XXXXX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XXXXXX......。
现通知如下
XXXXXXXX......。
附:《XXXXXX》一份。
通渭县水务局
一九九九年九月九日
(此件发至XXXX处、XX乡政府)
主题词:XX XX XX XX(标题主要成分加文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抄送:XXXX,XXXX。
通渭县水务局办公室一九九九年X月X日印发
论固体夹杂的分类与特点 篇3
关键词:热影响区 焊缝 夹渣 熔渣
固体夹杂是焊缝中残留的固体异物,根据异物的属性,分为非金属夹杂和金属夹杂两大类,前者较为典型的是加渣、氧化物、硫化物夹杂,后者有夹钨、夹铜及夹入其他金属。
一、非金属夹杂
非金属夹杂是陷入焊缝内或融合线上非金属夹杂物,这类固体异物是绝大部分电弧焊焊缝金属中共有的。
1.夹渣
夹渣是由于焊接操作失误和设计提供的接头施焊通道不当造成的。接头边缘内的或通道之间的尖锐缺口往往会在熔融金属下引起夹渣。仰焊时,为免除金属下坠,熔融金属凝固迅速,因此夹渣多于平焊。
焊缝中残留的由造渣剂生成的熔渣,是手弧焊焊条药皮、埋弧焊焊剂或其他形式焊剂在焊接过程中进入的产物,铸态金属或焊缝熔敷金属中的夹渣形状大多呈球形。如果尺寸并不太大,不至于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但经轧制或锻造等热加工后被拉长扩展的熔渣,假如处于某些应力集中部位,将带来隐患。
影响夹渣的因素,按上述可归纳为:
(1)温度——温度越高,熔渣在焊缝金属内的溶解量越大,易于流动,夹渣聚合上升至表面越慢。
(2)熔体黏度——熔体越黏稠,冷却越快,夹渣聚合上升至表面越慢。
(3)冷却速度——凝固速度越快,留存熔渣的可能性越大,极易形成夹渣。
(4)搅拌作用——熔池搅拌强烈,残留熔渣的概率增大。
2.非金属夹杂物
一般工业用的钢中,总有一些非金属夹杂物,这在一般碳钢焊接结构中问题不大,但随着钢材强度等级的提高和尖端产品的发展,钢材中非金属夹杂物成为冷裂缝、消除应力裂缝、疲劳破坏及脆性断裂等的裂源。高强钢对缺口非常敏感,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恰恰引起缺口效应,导致应力集中,而且,常常造成位错集聚,成为应力集中的重要因素。
(1)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成过程。
①氧化物夹杂。氧化物夹杂的类型、尺寸和分布状况主要取决于焊丝、焊条药皮或焊剂中所添加的脱氧剂,还取决于焊丝和木材中的含氧量。用硅—锰脱氧比用铝脱氧在液固两相之间析出的硅酸盐多,因此黏度较高,硅酸盐上浮困难,凝聚作用也受到抑制,发展成大型夹杂物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小。
②硫化物夹杂。硫溶于钢水中,但在固态钢中的溶解度很小。钢焊缝凝固时以金属硫化物的形式沉淀,沉淀形式受其强烈偏析趋势的影响。沉淀析出的金属硫化物主要有FeS和MnS两种。
(2)非金属夹杂物对钢机械性能的影响。非金属夹杂物对冲击韧性的影响主要在于焊缝金属的含氧量。随着硅酸盐等夹杂密度的提高,焊缝金属总氧量增多,这将降低埋弧焊缝冲击韧性,提高MIG、TIG焊缝脆性转变温度。
(3)防止或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措施。防止或减少非金属夹杂物的唯一措施是改善钢的纯度。这些夹杂物是钢焊缝金属的组成部分,与钢中的氧和硫共同存在,可以减少其数量,控制其大小,改善其形状与分布,但绝不能完全避免。目前所能采用的措施有:采用纯净钢母材与焊接材料和应用高温处理。
二、金属夹杂
在特定焊接条件下,一些金属微粒会进入焊缝或热影响区,如钨极电弧焊时的夹钨和利用铜垫板时的铜污染。
1.夹钨
夹钨是陷入焊缝金属内的钨颗粒。特别在以钨极引燃电弧施焊时,如果钨极浸入熔融金属或焊接电流过大致使钨熔滴过渡入焊缝金属时极易产生夹钨。由于钨较钢或铝等易为射线吸收,因此,在X射线照相上呈现较为明亮的印记。
铝及某些铝合金的静拉伸疲劳试验证实,夹钨是无足轻重的。实际使用中,除非尺寸较大,数量较多,夹钨一般是无害的。
2.夹铜
使用铜垫板不慎局部熔化而使铜进入焊缝金属即为夹铜,常见于焊缝背部表面或内侧。据最近研究,由于铜或铜合金夹具磨蚀,进入焊接热影响区会导致一种形式迥异的称为铜污染裂缝的缺陷,这是夹铜的另一种形式。此中铜污染裂缝经常出现在稍离熔化界面的热影响区内,而又与熔合线不相连接。裂缝对合金类型有明显的选择性:与铜有较低的互溶性,与铜在固—液态间无金属间化合物,与液态金属间有障碍层。
3.夹入其他金属
焊前或焊接过程中在接头内加上一段或多段填充焊丝或零星余料的称为填料头,属于夹入其他金属的缺陷。这种现象在不负责任的操作中时有发生。显然,这对于有强度要求的焊缝是非常有害的。
参考文献:
[1]周敏惠,於美甫.焊接缺陷与对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2]于启湛.钢的焊接脆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压实机械的分类及工作特点 篇4
关键词:压实机械,分类,特点
1 压实机械的类型
按照工作机构的作用原理不同, 压实机械可分为以下几类:
1.1 碾压机械;
是利用滚轮沿着被压实面往返滚动, 借滚轮自重的静压力作用, 使被压实层产生永久变形。包括各种型号的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羊脚压路机及各种拖式压路滚等。碾压机械广泛用于土方、砾石、碎石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作业中。
1.2 振动压实机械:
是利用固定在物体上的激振器所产生的激振力, 迫使被压实垂直强迫振动, 急剧减小土壤颗粒间的内摩擦力, 使颗粒靠近、密实度增加, 从而达到压实的目的。振动压实的特点是其表面应力不大, 过程时间短, 加载频率大,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和铺层厚度合理选择振动频率和振幅, 以提高压实效果, 减少碾压遍数。这种类型的机械有各种振动压路机和振动板。振动压路机最适宜压实各种黏性土壤、碎石、水泥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等, 是公路、机场、海港、土石坝等施工必备的压实设备。
1.3 夯实机械:
是利用具有一定质量网购物体, 从一定高度月处落下, 冲击被压实土科, 使之被压实, 其特点是使材料产生的应力变化速度很大。这类机械包括内燃式和电动式夯土机等。特别适用于对粘性土壤、砂质粘土和灰土的压实, 主要用于作业量不大及狭小的场地的压实作业。特别适用路肩和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等的压实作业。
2 几种典型的压路机
2.1 静力式光轮压路机。
静力式压路机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实现压实的。按其动力装置不同可分为拖式和自行式。按其滚轮和轴轮的数目来分, 有三轮三轴式、两轮两轴式和三轮两轴式三种。根据整机质量, 静力光轮压路机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质量在5—8t的为轻型, 多为二轮二轴式, 适宜于压实路面、人行道、体育场等。质量在8—10t为中型, 多用于压实路基、地基等。质量在10—15t、18-20t的为重型, 适用于路基的终压和碾压沥青混凝土路面。
2.2 轮胎压路机。
轮胎压路机是一种靠机械自身的重力, 通过特制的充气轮胎对材料进行压实的。在压实过程中, 除有垂直压实力外, 还有橡胶轮胎弹性变形所产生的揉搓作用, 易使水和空气从铺层材料中排出, 产生很好的压实效果。
2.3 羊脚压路机 (羊脚碾) 。
羊脚压路机压实粘性土壤的效果特别好。碾压时, 滚筒的全部重量通过一排着地的羊脚作用在下层土料上。由于羊脚端面的面积小, 压强大, 故直接处于羊脚下的土料受到很大的正压力, 同时羊脚还向四周传递侧压力, 给土料一种揉搓作用, 因此用羊脚碾的压实效果比单纯静压作用的平碾要好得多。对于非粘性土料, 羊脚的侧压力反而容易引起结构破坏和表土翻松现象, 故不适用。
羊脚碾的工作参数有碾重, 辅土厚度和碾压遍数。
羊脚碾总重量可通过往碾轮中增减压重物来进行调节, 使它对土层的接触压力与土料的允许接触压力相适应。接触压力过大易破坏土壤结构, 反而不能压实, 并增加羊脚碾的滚动阻力, 过小也不易压实。一般羊脚碾的使用总重量为5—20t。在实际碾压作业中, 因为邻排的羊脚也参与工作, 所以羊脚顶部允许单位压力的实际值要比计算值小。
2.4 振动压路机。振动压路机选择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4.1土壤类型和含水量。砂土和粉土粘结性差, 水不易侵入, 不易被压实, 一般不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粘土粘结性能高, 内摩擦阻力大, 含水量多, 压实时需要较大的作用力和较长的压实有效作用时间, 才能有较好的压实效果, 因此这类土的压实通常也不选用振动压路机, 以避免振动压实过程中水分析出, 压实层呈现出“弹簧”现象。2.4.2压实规范:选用振动压路机时应着重考虑达到压实规范要求的标准成重型击实压实度, 以及相应的铺层厚度、压实遍数等。2.4.3压实生产率;在选用振动压路机时, 应在分析、核算工程量、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组织形式的基础上, 进一步考虑压路机与其他配套施工机械生产率之间的协调。
2.5 夯实机械。
夯实机械有冲击式和振动式两种, 前一种是利用其工作装置 (夯板或夯足) 提刀到一定高度, 然后落下产生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的;后一种是利用机械产生的高频振动, 通过夯板传入地面, 使土壤颗粒产生振动而密实土壤的。
振动式打夯机是一种利用机械本身产生的高频振动来密实土壤的。这类机械的跳起高度小, 但它的振动频率可达200Hz, 主要机型是各种的振动板夯, 有内燃机驱动和电动机驱动两种, 适用于颗粒性土壤的夯实。振动平板与被压材料的接触为一平面, 在工作量不大的工程中, 尤其是狭窄地段工作时, 得到广泛地使用。
冲击式夯实机械按照一次打击能量可分为轻、中、重三级, 其中, 轻级夯实机打击能量为0.8—1mm, 各种手扶式夯实机 (如蛙式打夯机) 属于这一类, 这类机型自身的重力不大于2mm, 外型尺寸也较小, 适用于沟槽、基坑回填土的夯实, 特别适用于墙角等狭窄地带、小面积的土方夯实, 中级夯实机一次的打击能量为1—10mm, 重型机械夯、内燃夯、爆炸夯、蒸汽锤夯和振动夯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夯实机械一般做成拖式、半拖式以及轮胎式或履带式牵引车的悬挂装置, 也可悬挂在挖掘机动臂上或作成专用的自行式夯实机。重级夯实机的打击能量力10—50mm或更高, 自由落锤式夯实机属于这一类, 这种机型具有很高的打击能量, 夯实板提升高度为10—2.5m, 在夯实板自重作用下夯击土壤, 夯击频率比较低。自由落锤打夯机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夯实板悬挂在挖掘机和起重机上的自行式打夯机。这种打夯机由于在夯锤开始提升和夯击土壤时产生很大的动负荷, 使挖掘机和起重机的传动机构过早损坏, 同时挖掘机是一种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土方机械, 打夯机使用时, 大部分机构没有被利用, 因此不合理、不经济, 由于这些原因使这种机型的使用受到限制。
另一种是拖式打夯机, 在压路碾上装有自由落锤。滚轮由两块焊接侧板和6根横粱组成。横梁用螺栓拉紧, 侧板内侧有导向槽, 槽内装有导向凸块和滚柱的落锤, 导向槽上开有环形切口, 切口内装入模板, 模板为二个圆盘固定在机架上, 模板位置可借助螺纹拉杆进行调节。模板保持落锤不致脱出。为了使路锤落下夯击土壤, 在每个模板借助螺纹拉杆进行调节。模板保持落锤不致脱出。为了使路锤落下夯击土壤, 在每个模板的上、下部分备有窗口。滚轮滚动时, 落锤沿模板移动, 到达上窗口时, 落锤落地夯击土壤。在模板下部, 落锤由滚柱截住, 经窗口进入摸板, 重新向上提起。模板的结构保证该轮在前进、后退两个方向均能工作。
这种机型在松土上工作时, 由于土壤变形大, 落锤会从导向槽中脱出而破坏正常工作。
因此不适于压实松土, 而适用于最后的压实工作。
参考文献
[1]尹继瑶.当今世界压实机械的趋势及特点[J].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9 (1) .
无机材料的性能特点分类 篇5
一、绪论(2学时)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
(1)化学组成上为无机化合物或非金属元素单质,包括传统的氧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含氧酸盐、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硅、锗及碳材料等。
(2)形态与形状上包括多晶、单晶、非晶、薄膜、纤维、复合材料等。(3)晶体结构复杂。单个晶格可能包含多种元素的原子,晶格缺陷种类多。(4)原子间结合力丰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者离了—共价混合键,具有高的键能、大的极性。
(5)制备上通常要求高纯度、高细度原料,并在化学组成、添加物的数量和分布、晶体结构和材料微观结构上能精确控制。
(6)性能多样。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宽广的导电性能、导热性、透光件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等待殊性能;但大多数无机材料拉伸强度低,韧性差,脆性大。
(7)应用极其广泛。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有无机材料的应用,尤其新型无机材料更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基础、在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光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超导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无机材料一般是指以天然的硅酸盐矿物(粘土、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窑烧制而成的一大类材料。故又称窑业材料,主要有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四种,其化学组成均为硅酸盐,因此也称为硅酸盐材料。新型无机材料则是指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用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以及各种无机非属化合物经持殊的先进工艺制成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无机新材料,包括特种陶瓷、特种玻璃、特性水泥、新型耐火材料、人工晶体、增导体材料等。
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无机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从传统硅酸盐材料到新型无机材料,众多门类的无机材料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需从多个角度对无机材料进行分类。无机材料按成分特点、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按结构特征,可 分为单晶、多晶、玻璃、无定形材料、复合材料等;按形态,可分为体相材料、薄膜材料、纤维、粉体等;按性能特征和使用效能,又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按合成制备工艺,还可分为烧结成材、湿法合成材料、涂镀材料、水硬材料等。
4、无机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无机材料的制造和使用合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旧石器时代人们就使用经过简单加工的石器作为工具。到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粗陶器;我国商代开始出现原始瓷和上釉的彩陶;东汉时期的青瓷,经过唐、宋、元、明、清不断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青铜器时代的金属冶炼中已经开始使用粘土质和硅质材料作为耐火材料。从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耐火材料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古埃及文物中就发现有绿色玻璃殊饰品,我国的白色玻璃珠亦有近3000年的历史;17世纪以来,由于用工业纯碱代替天然草木灰与硅石、石灰石等矿物原料生产钠钙硅酸盐玻璃,各种日用玻璃和技术玻璃迅速进人普通家庭、建筑物和工业业领域: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古代建筑中已开始大量使用石灰和石膏等气硬性胶凝材料,到公元初期水便性的石灰和火山灰胶凝材料也开始被应用到建筑工业中,但是用人工方法合成硅酸盐水泥制品还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初,英国人阿斯普丁发明用硅酸盐矿物和石灰原料经高温煅烧制成波特兰水泥(又称硅酸盐水泥),从而开始了高强度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新纪元。
20世纪40年代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无机材料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原料纯化、工艺进步、材料理论的发展、显微分析技术的提高、性能研究的深入、无损评估技术的成就以及相邻学科的推动等因素的作用下,传统无机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和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延伸。人们发展了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新型玻璃、非晶态材料、人工晶体、炭素材料、无机涂层及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等一系列高性能先进无机材料,特别是具有电、磁、声、光、热、力等信息的存储、转换功能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正在日益广泛地被应用在现代高技术领域,如微电子、航天、能源、计算机、激光、通信、光电了、传感、红外、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成为现代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的主要物质基础。如半导体材料的出现,对电子工业的发展具 2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小型化和功能的提高,与硅、锗等半导体材料密切相关;涂覆SiC热解碳—碳结合等复合材料在空间技术的发展中产生了巨大作用;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先进材料已逐渐成为近代尖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矿物材料也因其电、光、磁、热、摩擦、密封、填充、增强、表面效应以及胶体性:、化学活性与惰性、吸附性、载体与催化性等在工业、农业、国防及民用等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对无机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无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近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无机材料从原料合成、制备工艺、材料科学、性能表征以及材料应用的革命性进步。复合技术、材料设计等相关理沦与技术的进步,大大扩充了新型无机材料发展与创造的空间。基于材料学、物理、化学、电子、冶金等基础学科的新型无机材料呈现空前活跃的发展前景,在近代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5、无机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仅是人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基础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也是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导。可以预测,先进无机材料将是未来人类社会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支柱。
6、无机材料的研究内容
无机材料工艺学的任务是不断利用材料科学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成就,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原料,通道各种工艺过程生产出附合各种性能要求的材料,并能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实现按使用性能要求来设计和制造无机材料的目标。由于基础科学和实验技术的进步,材料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经从宏观进人微观,从定性进入半定量或定量,从静态进入动态,从而为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现有材料和发展新材料提供了依据,为逐步实现按预想性能设计和制备材料创造了条件。
未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各种无机材料提出了更多、更高和更新的要求。特种陶瓷要求从原料的多相结构到趋向于单相结构,又趋向于更复杂的多相复合结构;纳米陶瓷的研究正向纵深发展,有望得到性能更好的纳米陶瓷制品;陶瓷强 3 化与增韧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新发展的纳米陶瓷和陶瓷的晶界应力设计可望成为解决陶瓷脆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先进功能陶瓷的精细复合原理及其工艺的研究为人们所瞩目。无机材料逐步向多功能和良好的环境协调性方向发展;兼 具感知和驱动功能于一身的敏感陶瓷研究正在启动。多功能和敏感无机涂层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生物陶瓷和仿生研究将为人类自身造福。
7、陶瓷
陶瓷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陶资产品的应用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生产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从无釉到施釉、从低温到高温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各个历史阶段赋予陶瓷的含义和范围也不断发生变化。
8、陶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数千年前,彩陶与黑陶的出现是人类两种史前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标志。陶瓷器皿的出现使人类日常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并逐步成为生活必需品。日用陶瓷在发展对外贸易,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建设发挥厂巨大的作用。
电了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技术、红外技术等的出现是基于新型材料的研制与生产的基础上才得到有效保证的、而陶瓷也正是上述新型材料的一类。陶瓷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利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领域中。新型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在高温下具有高强度、高硬度、抗氧化、耐磨损、耐烧蚀等特性,为先进热机的耐热、耐磨部件的应用开辟了良好的前景,使其在热学、力学、化学等性能耍求苛刻条件下取代金属、有机材料成为可能,并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提高电压的等级和增大输配的电容量,要求有高机械强度和高介电强度的电瓷,以供线路、电器和电站使用。耐腐蚀、耐磨损、热稳定性高的化工陶瓷是发展各种化学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种结构材料。电子技术从晶体管到厚、薄膜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也和压电陶瓷、铁电陶瓷、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研制成功是分不开的。开发新能源是当前重大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正在研究的新能源(如核能发电、磁流体发电、地热发电等)所需的结构材料和导电材料,往往都由陶瓷来承担。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用氧化物固溶体及碱金属阴离子导体(如β-Al2O3)作高温燃料电池及高能量、高密度蓄电池的固体电解质隔膜。一些宇宙技术中的运载工具(如火箭、人造卫星、飞船等)所使用的高温结 4 构材料、烧蚀材料和涂层都属于陶瓷的范围。超导陶瓷的出现成为现代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的重大突破。生物陶瓷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和生物活性等特殊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中。
9、玻璃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玻璃具有许多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从玻璃的本质结构和性质来看,最显著的四个特性为:(1)各向异性;(2)无固定熔点:(3)介稳性;(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与可逆性。此外,玻璃材料还具有一些良好的理化性能,如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抗压强度、硬度、耐蚀性及耐热性等:从工艺的角度来看,玻璃的特点在于:(1)可以通过化学组成的调整,并结合各种再加工工艺方法(表而处理、热处理)来大幅度、连续调整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适应范围很广的实用要求;(2)可用多种多样的热成型(吹、拉、压、延、浇铸)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单件的(空心或实心)和延续的(板片、管棒、丝绵)制品。还可以通过冷加工(磨砂、抛光、钻、削)、粉末烧结和焊接等加工方法制成型状复杂、尺寸严格的器件。因此玻璃作为结构和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交通、医药、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和原子能工业等方面。
日用玻璃,包括瓶罐、器皿、保温瓶、工艺美术品等,已成为人们牛活用品的一部分:其中玻璃瓶罐也是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医药工业、文教用品工业大量采用的包装容器、窗玻璃,平板玻璃,空心玻璃砖,饰面板和隔声、隙热的泡沫玻璃,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普遍的采用。钢化玻璃、磨光玻璃、夹层玻璃、高质量的平板玻璃,用来装配各种运输工具的风挡和门窗。各种颜色信号玻璃在海、陆、空交通中起着“指挥员”的作用、电真空玻璃和照明玻璃,充分利用了玻璃的气密、透明、绝缘、易于密封和容易抽真空等特性,是制造电子管、电视机、电灯等不可取代的材料;光学玻璃是国防、高科技及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精密光学仪器与设备的核心部件,广泛地应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各种复杂的光学仪器,大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和方法;电影放映机、高质量的眼镜片都是用光学玻璃制造的。玻璃化学仪器、温度计是化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作者必备的实验用具。大型玻璃设备及管道,是化学工业上耐腐蚀、耐高温的优良器材。玻璃纤维、玻璃棉及其纺织品,是电器绝缘,化工过滤和隔声、隔热、耐热的优良材料。它们与各种树脂制成的玻璃钢,质量轻、强度高、耐腐 5 蚀、耐热,用以制造绝缘器件和各种壳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新品种不断出现,例如感光照相和印刷版玻璃,耐热性好、硬度大、强度高的微晶玻璃,高折射、低色散或低折射高色散的光学玻璃,透紫外线和透红外线玻璃等等。玻璃的应用日益扩大,愈来愈成为重要的材料。据20版纪末的统计,全世界的玻璃产量约为8000万T/年,其中美国为25%,前苏联为9%,日在为8%、德国为7%;各类玻璃制品分别为:瓶罐玻璃60%,平板玻璃25%,特种玻璃10%,玻璃纤维5%。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玻璃制品的品种系统、应用范围和生产规模也逐步形成和扩大。
10、水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水泥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人类居住和环境条件,已成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必需的基本材料,其性能的任何改进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一二十年通过改变水泥组成和调整微结构的办法使水泥的性能,如耐压强度、抗冻性、抗腐蚀件等获得显著的提高,开发出一系列高技术水泥品种,对水泥与混凝土工业的技术改造产生重大的影响。
水泥是使用面最广的建筑材料。据我国近几年的统计,每完成1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就需要水泥6.3万T,美国在新建筑物中所用的建筑材料内,水泥混凝土约占76%。生产水泥需要较多能源,为耗能大户之一,但水泥与砂、石等集料所制成的混凝土则是一种低能耗型建筑材料,其单位重量的能耗只有钢材的1/5一1/6,铝合合的1/25,比红砖还低35%。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水泥与泥凝土仍将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秦岭林区可燃物分类与特点 篇6
通讯作者简介:王俊明,男,(1966-),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和科技推广工作。
摘要:依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划分秦岭林区可燃物的分类,分析各类可燃物的特点,找到共性和内在规律,指导森林火灾的扑救和预防工作。
关键词:秦岭林区;可燃物;分类;特点
Qinling Mountains forest combustible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 division of Qinling Mountains forest combustibl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kinds of combustibles, find the commonalities and internal rules, guide the forest fire fighting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Qinling Mountains forest;combustible;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
森林可燃物是指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都属于可燃物,包括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苔藓、蕨类、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分析可燃物的特点,对指导森林火灾的扑救和预防有着深刻意义。
1 秦岭林区可燃物的分类
1.1 按可燃物分布的空间位置分为三类。
依据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程度,森林可燃物可以概括地分成三类。第一类,下层可燃物(地表可燃物),包括林内枯枝落叶和未分解的粗糙腐殖质、草本植物、林地上的枯立木、风倒木、天然整枝自然脱落或采伐的枝桠与梢头、困山材、树高5m或胸径5cm以下的幼树、矮树、灌木、竹子、亚乔木等;第二类,地上高层可燃物,即树高5m以上的林木,秦岭林区一般是针叶材,主要有油松、华山松、铁杉、冷杉、云杉等;第三类,地下可燃物,包括没有腐朽的栓皮、枯树根等。在这三类可燃物中,对火险等级影响最大的是第一类。
森林可燃物的层次体系结构
1.2 按生活力分为二类。
即活可燃物和死可燃物。活可燃物含水率是预测林火发生、林火行为、能量释放、估计火险大小的主要指标,是确定计划火烧、实施营林用火的依据。死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掌握森林地表死可燃物载量的分布,对预防火灾和可燃物管理有重要意义。有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明火,能挥发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占森林可燃物总量85%~90%,其特点是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消耗自身的热量仅占全部热量的2%~8%。无焰燃烧可燃物又称暗火,不能分解足够可燃性气体,没有火焰,如泥炭、朽木等,占森林可燃物总量的6%~10%。
1.3 按易燃程度可分三类。
分为易燃可燃物、燃烧缓慢可燃物和难燃可燃物。难燃类主要有冬瓜杨、落叶松、野核桃、山杨、锐齿栎、枫杨、河柳、铁杉、青榨槭、以及阔叶混交林。可燃类有冷杉、云杉、落叶松、水杉、山杨、苦楝、刺槐、桦类、漆树、杜仲、厚朴、以及针阔叶混交林。易燃类有马尾松、华山松、油松、柏木、杉木、柳杉、栓皮栎等落叶栎类以及针叶混交林,针阔(落叶)混交林。
2 秦嶺林区可燃物的特点
森林可燃物的特性包括森林可燃物的理化性质和空间组合特征。可燃物的理化性质描述可燃物植物部分的特性,包括可燃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密度、燃点、热值、含水率等物理性质,主要用来解释燃烧现象(能量释放大小、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等);可燃物空间组合特征描述可燃物组合的各种特性,包括可燃物的数量、大小、形状、密实度及连续性等,主要影响火行为(扩散速率与强度)。
2.1 天气等气象因子变化时,可燃物易燃程度、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风:风能加速可燃物水分蒸发,促使地被物干燥,风也能助燃。坡向:燃烧物质向着太阳和风时,易干燥,阳坡易引起火灾并使传播速度快,阴坡则正好相反。坡度:坡度大小影响可燃物温度的变化,坡度大可燃物易干燥。很明显,当坡度大时,一个燃烧中心所产生向上的对流柱越靠近燃烧物质,这时物质受到对流和辐射热量的加热从而加快干燥和燃烧。上山火燃烧强度传播速度快,同时由于存在斜坡,燃烧物可能滑动滚下,从而点燃新的燃烧点。下山火燃烧较缓慢,有利于扑救。坡位:坡位不同,地被物多少及干旱程度不同,火灾蔓延速度不同,低凹地多草丛,火燃烧猛烈。山顶及陡坡岩石裸露处,可燃物稀少,不易燃烧,火烧到自灭,但山顶部燃烧的球果、枝条下滑后,又能引起新的着火点。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影响森林植物组成和燃烧物质的水分。通常是山高风大,有利于林火传播。
2.2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灾的基础因素,其含水率的多少与火灾的强度、蔓延速度密切相关。森林可燃物的含水率、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与林火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含水率小于5%极易燃,含水率6%~10%很易燃,含水率11%~20%易燃,含水率21%~30%难燃或可燃,含水率大于30%不燃。
2.3 森林中干燥的细小的可然物是易燃物质,森林燃烧首先从细小可燃物开始,然后逐步引燃其他可燃物。不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点温度各异,干枯杂草燃点为150~200℃,当温度达到260~305℃时干木材可以燃烧,要达到这样高的温度,必须要有外来火源。森林细小可燃物接触烟头火种后,其引燃时间长短与可燃物的特点有关,一般草类最短,其次是阔叶(桦、柞)类、针叶类和针阔类的枯枝落叶较草类可燃物引燃时间长。林内草本植物含水率较低、燃点较低、生长茂密,最易着火,但传播迅速、火势不大。冬季林内的木本植物含水率稍高、燃点较高、在草木的引燃下着火,传播慢、火势大。引燃时间长短与可燃物的特点有关,一般草类最短,其次是阔叶类、针叶类和针阔类的枯枝落叶较草类可燃物引燃时间长。
2.4 可燃物的载量、聚积与林区的立地条件有关。坡度大,聚积少,可燃物载量小。植物生长阳坡不如阴坡强盛,可燃物载量小,但含水率低,易燃易蔓延,耐燃性不如阴坡,山体阳坡或半阳坡,林内草本、灌木发达,林内环境干燥,起火的可能性较高。一般而言,高海拔地区,立地条件相对差,林内温度低,土壤相对干燥,林内生物多样性要比低海拔地区低,地表死可燃物则少;陡坡地区一般物种多样性亦低,林内草本和灌木不发达,而且受坡度影响大部分地表死可燃物在水流、风等的作用下容易往缓坡转移并汇集,从而死可燃物载量低。
2.5 可燃物的含油率与可燃性、耐燃性密切相关。林分结构包括树种的组成及比例。一般来说,针叶林燃烧性大,而阔叶林较小。在针阔混交林中,森林燃烧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针阔叶树的比例。针叶树多,森林燃烧性大;阔叶树多,燃烧性小。人工林树种组成单一,纯林和不合理人工片状混交林居多,林分密度过大,火险隐患就多。
2.6 小枝含水率都超過30%,在森林可燃物中最易燃。地被物下层含水率都较高,此层结构紧密,为分解和半分解状,保水性强,不易燃烧。
2.7 从蔓延速度来看:栎类林分最快,易产生急进地表火;油松和华山松林蔓延速度中等,易形成稳进地表火,杂木林经较长时间干燥后也可产生稳进地表火,山杨和白桦林在经较长时间干燥后,在可然物积累很多的地方也能产生稳进地表火。纯落叶松林难发生地表火。一是急进树冠火,也称狂燃大火,火焰跳跃前进,蔓延速度快,每小时8~25km,火舌向前伸展,烧毁树冠的枝条,烧焦树皮使树木致死,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二是稳进树冠火,火焰全面扩展,又称遍燃火。火前进速度较慢,一般每小时2~4km,顺风每小时可达5~8km。地下可燃物起火燃烧,火燃烧速度缓慢,每小时仅为4~5m,一昼夜可以烧几十米至几百米左右,火烧迹地呈现弯弯曲曲马蹄形向四周伸展,这类火灾,只有在特别干旱的年代才能发生。
2.8 同一类型各层含水率不同,下木和树冠层含水率都较高,地被物含水率低,枯枝落叶常常附着地表水分,随天气条件变化而明显发生变化,应以地被物的含水率为指标。同一时期不同类型地被物的含水率不同,针叶林大于落叶阔叶林;阴坡大于阳坡,所以应以含水率最低的那种地被物作为潜在火险的指标。将几种林型燃烧性化为三等:危险林型为油松林、华山松林和竹类林分,中等危险林型为杂木林,低危险林型为山杨林、白桦林和落叶松人工纯林。
2.9 冰冻、大风、雪压等灾害可造成林区可燃物剧增。枯枝落叶短时间内即可大量聚积,可燃物载量增大。
2.10 国际上公认的发生森林大火的界限为林区可燃物积累已达到每公顷30t以上,即每667m22t以上。秦岭林区有林地都可达到这个标准。
2.11 秦岭林区最危险的可燃物是田边地头的柴草,春耕生产时,农民为了收拾地,最容易放火点燃。老坟头的可燃物以草本为主,燃点低,含水率低,清明时见火即燃。对于这些地区的可燃物可按照野外用火管理条例计划烧除。
2.12 燃烧要有助燃物。空气中的氧气就是燃烧助燃物,森林燃烧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进行,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占21%,如果切断或隔绝空气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减少到14~18%时,燃烧就会停止。1kg木材燃烧需3.2~4m3空气的氧气,森林燃烧时产生的空气不断流动,不燃气体随风飘散,氧气不断补充,氧气是保持燃烧的关键。
2.13 秦岭可燃物燃烧规律。见下表。
3 秦岭林区可燃物的管理
3.1 计划火烧。可燃物越积越多,危险林区在防火禁严期外,计划火烧,清除隐患。在燃烧时严格按照野外用火管理工作办法实施。
3.2 防火林带。借助生物技术营造防火林带,借助物理技术营造防火线,切断可燃物连片连块通道。科学选择防火树种,防火线位置、宽窄等。
3.3 目的清除。清除林区民房周围、坟墓周围、公路两侧、旅游场设施周围的危险可燃物。
小结:研究秦岭林区可燃物内在共性、规律,弄清楚火灾三大因素之一的可燃物的特点,提出合理科学的森林火灾扑救和预防方案,以期护好秦岭一片绿、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和分类 篇7
公路养护工作, 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从生产规模, 从业人数、劳动量等哪一方面来看, 公路养护事业均在公路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加强公路养护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正常的养路工作, 就不可能为国民经济建设及人民生活提供快速、安全、舒适、经济的公路运输条件, 也不能实现公路运输的现代化;修而不养, 等于不修。所以公路养护事业是极为重要的, 具体可归纳为如下三点。
1.1 公路养护工作, 是由公路建筑产品的局部易损性特点所决定的。
公路在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 必然将引起公路组成部分的磨损或破坏。例如, 行车而引起粒料路面面层松散、搓板, 沥青路面面层推移、堕包等;又如自然因素引起路基冻胀、翻浆、塌方、洪水冲刷等, 为了维持和恢复公路的设计状态, 必须进行公路的养护工作。
1.2 公路工程技术状况的好坏, 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公路养护质量决定着公路技术状况, 也就是说, 没有养护, 就没有公路的畅通, 因此, 公路养护是公路运输业中必要的、经常的工作, 养护质量直接影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
1.3 公路养护是公路运输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必然对公路的通过能力 (如交通量、载重标准等) 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为适应公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必须不断地对现有公路进行大修或技术改造。
2 养护工程的一切技术措施应切实遵循下列原则进行
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工作的方针是:全面规划, 加强养护, 积极改善, 重点发展, 科学管理, 保证畅通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以提高为主。因此,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都应把公路的养护和技术改造作为首要任务。
根据公路建设工作总方针的要求, 公路养护工作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即根据积累的技术经济资料和科学分析, 预测防范, 消除导致公路损毁的因素。增强设施的耐久性, 提高抗灾害的能力。基于上述的方针, 制定相应的公路养护技术政策, 其主要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重视调查研究, 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与后果采取正确、有效、先进、经济的技术措施; (2)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量材使用, 尽量选用当地天然材料和工业废渣, 充分利用原有工程材料, 并做到经济适用; (3) 发掘原有工程设施的潜力, 做到合理利用, 使各项养护工作尽早发挥使用效能; (4) 尽量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并多作技术经济比较, 把科学养路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5) 推行科学管理办法, 加强工程前期工作和各种材料试验及施工质量效果的检验; (6) 重视综合治理, 保护生态平衡, 保护路旁景观, 防止环境污染; (7) 注意少占农田, 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
3 公路养护工作的分类
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 根据高速公路的特点, 我国《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B01-20033) (以下简称《养护规范》) 将其分为维修保养、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三类。
(1) 维修保养是为保持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正常使用功能而安排的经常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 (2) 专项工程是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 进行定期修理、加固、更新和完善的作业; (3) 大修工程是当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已达到其服务周期时, 所必须进行的应急性、预防性、周期性的综合修理, 使之全面恢复到原设计的状态;或由于水毁、地震、交通事故、风暴、冰雪等造成的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重大损坏, 为保证其正常使用而及时进行的修复作业。
4 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高等级公路是一种快速的大交通量的运输系统, 快速、安全、舒适、畅通是其基本要求, 所以, 公路管理部门应对高等级公路及其设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周期性和预防性的养护和维修, 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高等级公路养护作业与一般低等级公路相比有以下特点。
4.1 预防性。
预防性养护由于可以延缓由交通和环境荷载的作用而引起的路面性能的恶化、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所以, 它很受高等级公路养护部门重视。根据各地的不同季节的气温特点、水温条件、交通量和超载车辆的规律, 按照“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因地制宜, 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合理安排养护工作, 做好预防姓保养和修理, 确保高等级公路安全畅通, 并使高等级公路寿命得以延长, 服务质量得以提高。
4.2 经常性和周期性。
高等级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每天、每月、每季都有不同的内容;天天都有巡查、保洁、清扫、绿化、浇水等工作;春季, 做好沥青路面裂缝的灌治, 防止坑槽、松散、翻浆等病害的出现;夏季, 是路面养护施工的有利季节, 及时治理各种病害, 恢复路面性能等;秋季, 抓紧完成养护工程年度任务, 适时做好冬季病害的预防性保养和修理;冬季, 做好防雪、防水、防滑, 应急抢险及养护材料准备工作。所以, 高等级公路养护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周而复始的工作。
4.3 复原性。
复原性是指经过养护维修后的路面应该完全恢复路面原有的使用性能, 亦即其平整度、摩擦性能、承载能力、噪声等使用性能应满足高等级公路快速、安全、舒适的基本要求, 而不能因养护维修作业而有所下降。
4.4 补强性。
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维修作业还往往带有弥补原有路面强度不足的要求, 这就是所谓的补强作用。补强不仅是增强原有路面的薄弱环节, 而且还常常出于对延长路面的寿命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的考虑。原有路面的设计交通流量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很快被突破, 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 有时在设计路面时为了减少初期投资而有意识地减弱路面的强度, 这是因为高等级公路建成使用的初期交通量一般不会太大, 但会随着时间而增加, 当交通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再在原有路面上加铺第二层罩面。
4.5 时效性 (时间-效益性) 。
所谓时效性是指高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时交通扰乱持续时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根据美国国家沥青协会 (NAN) 的估算, 一段平均日交通量达10万辆车次 (70%客车, 30%货车) 的道路若交通被扰乱, 每天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22万美元。因此, 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干扰、缩短交通扰乱的时间是高等级公路养护维修作业的一项重要要求。为此, 就应尽量减少养护作业的时间, 快速地准备好作业现场, 在养护维修工作完成后快速撤离现场, 恢复交通。
4.6 安全性。
高等级公路的车流量大、车速高, 在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通常只是封闭一个车道, 因此, 在车辆继续运行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养护操作人员以及来往车辆驾驶员的安全。这也是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维修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高等级公路养护维修技术的发展正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而展开的。
参考文献
[1]朱洪洲, 唐伯明, 郑志明, 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特点及对策思考[J].华东公路, 2008 (4) .
论湖南丝弦的分期及分类特点 篇8
一、传统湖南丝弦阶段
时间从明末清初到1949年, 它经历了从牌子丝弦到丝弦戏的发展。从艺术门类来说, 前者属于音乐门类, 后者属于戏曲门类 (当然还不能说是成熟的戏曲形式, 只能算初级戏曲形态) 。
(一) 牌子丝弦, 包括丝弦小曲和丝弦牌子曲两大类, 前者通常选取生活的一个片断加以表现, 主题相对集中, 形式短小, 音乐通常是单一曲牌曲调的展开, 即所谓的单曲体结构, 音乐形象塑造不够丰满但鲜明生动;后者表现生活主题相对丰富, 形式较宏大, 音乐上是联曲体, 至少是两个以上不同的曲牌曲调的组合, 音乐形象塑造较丰满。无论是丝弦小曲还是丝弦牌子曲, 它们各自又都可以划分为有歌词的声乐曲和无歌词的器乐曲两类。它们的演唱或演奏完全是一种音乐形式的演唱演奏。它们是丝弦发展初期的代表, 本质上是属于音乐门类。一方面它们主要是由属于明清民间音乐系列的时调小曲演变而来, 丝弦小曲 (丝弦小调) 就是明清的时调小曲。所谓“丝弦”是因其演唱时, 用的全是丝弦乐器伴奏而得名, 所谓“小曲“即明清留传下来的俗称, 故全称就是丝弦小曲或曰丝弦小调;简言之, 它们就是时调小曲演唱加上了演唱者本人兼丝弦乐器的伴奏, 如现在的歌唱分有伴奏唱和无伴奏唱或称清唱, 它们都属于音乐。至于无歌词的器乐曲, 即丝弦乐器演奏的乐曲, 同样也属于音乐门类。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时调小曲通常是有曲牌的, 故而丝弦小曲或丝弦小调叫作牌子丝弦或丝弦牌子。
要说明的是, 这一时期牌子丝弦既不属于曲艺门类, 也不能归为戏曲门类。因为曲艺的基本特征是:首先, 在角色的进入上, 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说唱“一台戏”, 演员说唱不同人物故事时, 不是自始至终进入角色。一方面, 他要说唱戏中、书中的不同人物角色, 另一方面, 当他进入角色后, 又可以很快地退出角色, 回到说书人的立场上来, 保持表演者或说书人的身份。而戏曲的特征是, 演员要各自认真地进入他要表现的角色, 体现剧中人物的感情特征、性格特征。其次, 在表现形式上, 曲艺是在说唱过程中, 表演者告诉听众:我在给大家表达一件什么事, 我表达的是什么。当然, 也可用其它方式。如说一说表演者的心情、态度等, 然后, 再把剧情和人物引出来, 把剧情、或书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性格、模样、穿戴等描画出来, 使听众很快知道表演者或说书人对谁褒、对谁贬。而戏曲则是用“引子”“念白”“自报家门”“大段的唱腔”“抒发人物的感情”, 用这些手法来体现戏剧的情节。传统的丝弦小曲则不象以上说的那样, 不是以表现情节为主, 它是以表现音乐为主。就象音乐会的独唱, 以独唱演员的身份与观众见面的, 就象音乐会中演唱一首歌曲一样。至于湖南丝弦中无词的乐器演奏曲牌, 即所谓的过场音乐, 那更是纯音乐——丝弦乐曲。所以, 湖南丝弦中的丝弦小曲和更复杂的丝弦牌子曲, 从本质上来说, 属于音乐艺术门类。
(二) 丝弦戏, 在丝弦小曲, 主要是丝弦牌子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同时更受到了戏曲的影响。它表现生活容量较大, 形象塑造丰满, 有较丰富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多人分角色演唱, 演唱者以剧中人的身份进入角色, 体现剧中人物的感情特征、性格特征。
丝弦戏类似一种戏剧结构, 有象戏曲那样的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文学演唱本, 唱词多为文人创作, 讲究文采, 比较典雅, 不用方言土语。但演员不需化妆成角色, 演唱形式是一种坐唱的戏曲形式 (围鼓戏形式) , 不象戏曲那样有载歌载舞的舞台基础。道白分说白 (第一人称) 、表白 (第三人称) 、对白、插白四种, 大部分用散文形式, 也偶用韵白。结构形式通常包括“词头”“正篇”“尾词”三部分。词头多用四句旧体诗, 以安定听众情绪, 正篇是曲目的主体内容, 尾词起总结全篇, 深化主题的作用。
基本音乐为板腔体音乐体制 (体裁格局) , 不受曲牌的限制, 有完整系统的唱腔。主要包括一流、二流、三流三种基本板式。虽然音乐的板式变化、腔调结构、演唱方法、演唱脚本、艺术风格和音乐形象以及音乐伴奏都戏曲化了, 不过不象戏曲那样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和完整的戏剧性。由于它是板腔体, 板式变化的多样, 唱腔变化的不同, 更能充分地表达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 很受一般市民阶层的欢迎。
此外, 20世纪的30年代, 又出现了综合牌子丝弦音乐和丝弦戏因素的新型丝弦, 在一个曲目中既有曲牌体音乐, 又有板腔体音乐, 或曲牌与一种板式混用, 或“川”“老”等各路多种版式与一个或多个曲牌混用。它们虽然在抗战后期衰竭, 但在1949年后又得到发展, 逐渐成为湖南现代丝弦的构成部分。
二、现代湖南新丝弦阶段
时间从1949年到现在, 期间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949年到70年代末期, 为现代湖南丝弦阶段的形成阶段;第二时期从70年代末到现在, 为现代湖南丝弦阶段的发展阶段。从涵盖地域范围来说, 现代湖南丝弦主要以常德丝弦为代表, 还有辰溪丝弦取得了一定实绩。
之所以称之为现代湖南丝弦, 固然有时代变化的因素, 但主要因素是对应于传统湖南老丝弦, 现代湖南新丝弦从内容到形式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内容方面由表现晚明和清代的社会风情, 描绘市民阶层的生活, 诸如花前月下、才子佳人, 或历史典故、民俗趣事几乎完全转向了写新时代、新社会、新主人、新生活;艺术形式上一方面强调要继承传统, 更强调推陈出新, 革新创作。
(一) 现代湖南丝弦的形成阶段。
湖南丝弦自清代末年逐渐衰落至抗战结束基本沉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 加强民间艺人的教育管理, 同时组织文艺工作者对过去的传统艺术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工作, 鼓励推陈出新和创编新曲目, 濒于失传的古老艺术重新有了生机。
尤以常德丝弦成效显著, 在地方政府推动下, 常德人根据新形势对传统的丝弦曲目改造, 如《宝玉哭灵》《双下山》《王婆骂鸡》《昭君出塞《秋江》等, 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同时还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扫盲运动到了乡》《新事多》《夸货郎》等, 有些曲目虽然带有“左倾”路线时期的痕迹, 但代表了新湖南丝弦取得的实绩。
(二) 现代湖南丝弦的发展阶段
文革结束后, 湖南丝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内容上适应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形势, 扣紧时代主旋律;在艺术形式上, 一方面传统的丝弦艺术形式仍在继续发展, 另一方面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丝弦, 也与1949年以来的新丝弦相异的丝弦体裁, 主要包括非丝弦乐器伴奏但包含丝弦音乐性质的丝弦歌、丝弦乐器演奏的丝弦乐曲、曲艺性质的丝弦说唱、纯戏曲的丝弦戏等多种类别, 可以说是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丝弦艺术体系。
这一时期创编的优秀丝弦节目有《一枝花》《待挂的金匾》《旋转的钞票》《特别新娘》《枕头风》《俏婆婆上大学》《生在潇湘多自豪》等, 它们均在国家相关赛事活动中获奖, 在曲艺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将现代湖南丝弦视为一综合性的艺术体系, 可以分为:第一, 音乐类, 包括丝弦歌曲、丝弦器乐曲;第二, 曲艺类, 包括丝弦说唱 (有故事情节、人物进进出出、又说又唱的曲艺类型) ;第三, 戏曲类, 指新编丝弦戏 (有戏剧结构, 以戏曲表演程式为主, 有舞台美术、灯光、布景) 。
1.音乐类的“丝弦歌曲”或称“丝弦歌”, 它不是以表现情节为主, 而是以表现音乐为主。就象音乐会中唱一首歌曲一样。这种新的“丝弦歌”, 主要是采取歌曲或歌剧的创作方法, 同传统丝弦曲调进行嫁接, 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品种, 我们称之为“丝弦歌”。这种丝弦歌, 篇幅短小, 是以一首新创作的曲调反复演唱几段歌词, 有的则是根据内容, 用几首新创作的曲调, 进行连接。如辰溪丝弦《诗画辰河》就是选用几首传统的丝弦音调作为创作素材, 揉合加工而成, 再如丝弦《望金门》等作品都是。这种“丝弦歌”都是以唱为主, 但又因地区的不同和语言上的差异, 而各有自己的风格。一般来说, 抒情优美、悦耳动听是它们的主要特色。
2.音乐类的“丝弦器乐曲”是在传统的“丝弦乐曲” (过场音乐) 基础上一种较大改革与发展。“丝弦器乐曲”的创作原则同“丝弦歌”的创作原则一样, 它在传统丝弦“过场音乐”或“丝弦曲牌”基础上进行创作, 可根据内容的需要, 采用多种创作方式。在湖南现代丝弦器乐曲中, 如《莲花》是一首较为成熟的丝弦器乐曲作品, 它是在传统丝弦“八板”基础上创作的。首先, 在音乐结构上采用了极具特点的回旋曲式;另外, 采取了现代配器手法和中西乐器合璧。从而既有丝弦的风味, 又有时代的特色;加之, “八板”这个欢快的主部完整地出现在器乐曲的首、中、尾, 主题的音乐形象得到了强调, 又由于两个或是抒情, 或是歌唱性质的插部的相继出现, 与主部对比鲜明, 成功地表现了莲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雅与纯洁。至于那些专为专题片创作的“丝弦器乐曲”, 从音乐形式、配器、乐器及乐队的使用、曲式体裁的运用上, 那更是加大了革新力度, 采用了电视、电影的音乐创作手法。如宣传辰溪丝弦的电视专题片《仙韵雅乐——辰溪丝弦》中的音乐创作就是如此。
3.曲艺类的“丝弦说唱”, 一般都是以说唱故事为核心, 在说唱过程中, 渲染和抒发人物的情感。在音乐中则根据唱词的情况, 或是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由曲作者首先选择一种组曲模式 (牌板曲调组合模式或板牌曲调组合模式) , 再选用一些传统的丝弦曲牌或某些旋律片断或某些音调进行创编。如辰溪丝弦《数麻雀》《洪水无情人有情》, 常德丝弦《心灵之花》等。这种丝弦说唱大都是说中有唱, 唱中有说。
4.戏曲类的“丝弦戏”, 它是在继承传统丝弦戏即坐唱的形式上发展起来的, 有戏剧结构, 有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分工, 以戏曲表演程式为主, 有舞台美术、灯光、布景;在音乐上, 则是根据它们的题材范围 (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 和剧情的要求, 首先选择一种组曲模式, 再进行各人物的唱腔创作、音乐设计、乐队编配等, 音乐统一, 富于变化。
摘要:湖南丝弦的历史发展以1949年为分水岭, 分为传统丝弦阶段和现代丝弦阶段, 传统丝弦经历了从牌子丝弦到丝弦戏的发展, 现代丝弦的发展可分为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在发展阶段, 有非丝弦乐器伴奏但包含丝弦音乐性质的丝弦歌、丝弦乐器演奏的丝弦乐曲、曲艺性质的丝弦说唱、纯戏曲的丝弦戏等多种类型, 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丝弦艺术体系。
关键词:湖南丝弦,传统丝弦,现代丝弦,丝弦艺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唐剑萍.唐运善.湖南丝弦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9.
[2]刘定祥.论现代湖南丝弦的创作[J].大舞台, 2010 (10)
海洋危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研究 篇9
1 海洋危机的概念释义
要解释海洋危机的概念, 首先必须理解危机和公共危机的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里, 危机是指“危险的祸根”, 或“严重困难的关头”。危机由“危”和“机”两个汉字组成, 可以完满地表达危机的内涵, 即“危险与机遇”, 这表现了危机内在的辩证关系。菲克也说过, 危机是组织命运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1]。最初人们对危机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危机和组织危机尤其是企业危机上面, 到了18—19世纪, 危机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政治和社会领域, 因此公共危机的概念开始出现。目前对公共危机的普遍理解是, 它首先是危机的一种形式, “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等产生严重威胁, 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景下, 需要由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系统作出决策来加以解决的事件”[2]。公共危机按照其发生的领域不同, 可以具体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教育危机、卫生危机和环境危机等, 而如果公共危机发生在海洋领域, 那么这种公共危机就体现为海洋危机。
海洋危机的概念可以表述为, 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 发生在海洋领域内并对海洋权益、海洋产业、海洋环境以及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公共危机。从海洋危机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 海洋危机是一种公共危机。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一个沿海国家所管辖的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这个国家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国土, 而未被划入一个国家管辖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成为全世界所共同拥有的地区, 所以海洋领域内的危机需要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来共同面对。而就海洋危机的载体——海洋资源而言, 其是典型的公共资源, 其产权难以界定且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共享性。因此, 无论从海洋危机发生于公共领域来看, 还是从危机载体具有公共属性的特点来看, 海洋危机都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危机。其次, 海洋危机就产生的原因而言, 主要是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 有些海洋危机是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进入20世纪, 随着人类开发海洋的升温和提速, 海洋危机中人为因素的比例开始逐渐扩大。最后, 海洋危机出现后会对海洋权益、海洋产业、海洋环境以及相关人员带来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如果解决不好, 可能会威胁到整个世界的安全和稳定。如, 当前海平面上升正在威胁一些岛国和沿海城市和乡村的命运, 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 世界地图将逐步被其涂改, 最终陆地和国家将不复存在, 地球也将真正成为一颗“蓝色的星球”。
2 海洋危机的特点分析
海洋危机作为一种公共危机, 具有和体现公共危机的一般特点, 如, 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社会性和决策非程序性等, 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陆地上的公共危机而言, 这种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2.1 危机发生几率高
海洋占地球表面70.8%, 就可能发生危机的区域大小而言, 其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要比陆地大的多。而且海洋自身的自然地理属性决定了其与陆地不同, 世界各大洋之间彼此是沟通的, 陆地却被广阔海洋分割和包围着, 形成了几大洲和无数大小不等的岛屿, 因此陆地上危机的引发因素往往局限于一个陆地的领域内, 而海洋危机的引发因素就广阔得多。另外,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剧增、陆地资源锐减、环境污染严重, 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 海洋权益的矛盾和争夺日趋激烈。同时,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濒临海洋, 从而造成了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和城镇集中, 生产力水平较高。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距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大约集中了世界1/2以上人口[3]。这样, 密集的人口和频繁的海洋经济活动, 一方面加剧了海洋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危机的损失。
2.2 危机影响范围广
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 尤其是海洋沟通性使海洋成为全人类所共有的唯一海洋[4]。虽然沿海国家分别管理自己所属的海洋领土, 但一方面, 划定海洋领土的领海基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它不是划在陆地上或其他物体上的实实在在的线, 而只是在理论和法律意义上存在, 尤其是大陆架重叠地区的划界和争夺问题至今仍然存在, 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资源的发现而愈演愈烈。另一方面, 海水及其生物是流动的, 凭借国力和人的意愿是阻止不了这种变化的, 这是海洋国土区别陆地国土最大的地方。因此, 海洋问题无国界, 保护海洋环境, 防止海洋自然灾害, 开发、分配和管理公海的资源都是国际问题, 与各海洋国家的利益有直接关系。而对于海洋危机而言, 一个海域发生危机, 往往会扩散到周边, 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因此, “沿海问题一般产生区域性和全球性影响, 使政府间合作成为必然且必须”[5]。
2.3 危机持续时间长
危机持续时间长主要源于2个方面的原因。 (1) 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 危机因素一旦进入海洋很难再转移出去, 只能由海洋本身来消解, 而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 从而使危机在海洋内持续存在。如, 1991年, 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 约1 100万桶原油泄漏, 溢油污染对海湾沿岸资源造成了长达10年的损害, 直至2003年仅沙特阿拉伯800多千米海岸仍有约800万立方米的油污尚未消除, 整个海湾生态恢复目前仍未见明显效果[6]。 (2) 海洋危机的衍生性高。海洋危机往往通过海洋生物的食物链作用而在体内逐渐放大, 使危机持续存在, 并引发次生危机。如, 赤潮危机, 赤潮后期赤潮生物大量死亡, 尸体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又会导致鱼类、贝类的窒息死亡, 引发海洋生态危机, 而如果人类误吃了有毒的鱼类或贝类又会导致食物中毒, 社会卫生突发事件就难以避免。
2.4 危机防治难度大
海洋危机的国际性特点, 一方面导致了其影响的广泛性, 另一方面又带来了防治的难度。因为这需要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通力合作, 本身这种合作就需要高昂的协调成本和漫长的交易程序, 同时一些利益得失的考量和“搭便车”行为都会成为这种合作的阻力。而且海洋危机很大一部分体现为海洋自然灾害, 而各种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飓风、洪水、干旱、海啸、滑坡和泥石流等, 目前凭借人类已有的科技手段是无法完全阻止其发生的[7]。最为关键的是, 要有效预防和控制海洋危机必须对作为危机载体的海洋有充分的了解, 但海洋对人类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人们常说“下海比上天更难”, 确实海洋特殊的性质和环境造成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诸多困难, 因为海洋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复杂的, 也是严酷的, 最突出的就是海水压力的过大、海底光线的缺乏、海洋温度的过低和海洋腐蚀性太强等问题。因此, 即使海洋探测技术日益发展, 人们对海洋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源于认识的局限和信息的缺乏, 使人们对海洋危机的防治难度就会相应增大。
3 海洋危机的分类研究
3.1 按起因分类
引发海洋危机的起因不同, 可以分为:人为的海洋危机和非人为的 (自然) 的海洋危机。人为的海洋危机主要指人类在涉海活动中, 出于主客观原因而导致的危机, 如, 海上战争、海洋权益的争夺、海上石油的泄漏和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等。如果从人类的动机方面进一步进行划分, 人为的海洋危机又可以分为:过失的海洋危机和故意的海洋危机, 前者如一些海难事件, 后者如海盗劫持人质事件。非人为的海洋危机主要指一些由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引发的海洋危机, 如风暴潮、海啸和海冰等海洋自然灾害等。人为的海洋危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造成的, 如果能提前有效获取相应情报或发现危机隐患, 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清除的。而非人为的海洋危机多数是难以避免的, 但如果能有效预警并做好准备, 危机发生后是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当然, 只是简单将危机用二分法分为人为和非人为的还是不够的, 因为有时海洋危机中既有人为的因素, 又有非人为的因素。例如, 在一起海难事件中, 人为因素有被忽视的安全隐患, 自然因素有海上的恶劣气候, 它们共同造成了这起危机事件。
3.2 按影响范围分类
有学者按影响程度将危机分为6个层次:全球和区域危机、国际危机、国家危机、地区危机、组织危机和个人危机[8]。
海洋危机由于危机的载体——海洋本身具有“大”、“深”、“沟通”的特点, 尤其是海洋的沟通性造成了按影响范围进行分类的难度。有时候发生在某一海域的海洋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 (这种控制有时也是很难的) , 可能发展到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海洋危机。但从海洋危机静态角度进行影响范围的分类还是可以的, 这样海洋危机可以分为:局部性海洋危机 (一个行政区管辖的海域内, 如, 广东海域的危机等) 、区域性海洋危机 (几个行政区管辖的海域内, 如, 南海海域的危机等) 、国家海洋危机 (涉及整个国家的海洋利益, 如, 海岛主权的争夺等) 和国际海洋危机 (需要国际社会共同面对, 如, 海平面上升和海洋污染等) 。按照影响范围分类, 一方面有利于明确相应的海洋危机的危害程度和大小, 另一方面便于确定危机管理的主体及其责任范围。
3.3 按复杂程度分类
根据海洋危机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一型海洋危机和复合型海洋危机。前者指某一海洋危机事件是单一形式存在的, 其影响局限于危机本身, 也就是不构成其他危机事件的成因, 没有引发继发的危机, 如,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海洋自然灾害等。后者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危机构成的,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主要是由于海洋危机涟漪效应又引起了其他的继续性危机。这种继发性的危机既可以发生在海洋, 如, 海上石油运输船的海难事件造成石油泄漏, 而污染海洋环境和生物的危机也可以发生在陆地;海啸过后, 大量人员和牲畜死亡, 如果防范措施不及时, 往往容易引起瘟疫等流行病。对于单一型海洋危机, 防范和应对的目标明确, 见效较快, 而对于复合型海洋危机, 还要注意研究原生性危机以往的处理经验, 充分考虑到原生性危机出现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继发性危机, 以免继发性危机出现后束手无策。
3.4 按照发展速度分类
根据海洋危机发展的各阶段, 尤其是发生前和发生后的速度, 将海洋危机区分为4种类型: (1) “快—快”型海洋危机, 即海洋危机来得快, 去得也快, 如同龙卷风一般, 而且危机解决以后不留后患, 如一般的海难事故。 (2) “快—慢”型海洋危机, 即危机突然爆发, 但其影响和后果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而难以消除。最典型的就是海上溢油危机, 一旦发生, 对局部海域的影响是长期而严重的。 (3) “慢—快”型海洋危机, 即海洋危机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但爆发后就很快结束了, 如一个海盗集团逐渐发展壮大, 但在一次重大的抢劫后被一网打尽, 就属于这种类型。 (4) “慢—慢”型海洋危机, 即海洋危机爆发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时间, 而爆发后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才能逐渐消除。如海平面上升, 主要是工业的快速发展, 煤炭和石油燃烧过多导致气候变暖, 继而冰川融化和海水升温, 从而海平面逐渐上升, 但其上升是一种缓慢的过程,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8年10月29日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 近30年来,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平均每年上升3毫米。即使其发展变化缓慢, 但这种危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其影响却是广泛而深远的。当然, 海洋危机无论发展快慢与否, 其都会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威胁, 了解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危机的监控和应对。
3.5 按所涉及人群的倾向分类
按照海洋危机涉及人群的倾向和态度是否一致, 可以分为:利益一致型的海洋危机和利益冲突型的海洋危机。前者所涉及的所有人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不存在利益冲突, 所有人都会共同关注和应对海洋危机, 如海洋自然灾害危机和意外的海洋事故危机等, 最典型的是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特大地震海啸灾害, 国际社会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共承诺援助资金达到40亿美元, 表现了空前的团结和人道主义精神[9]。而利益冲突型的海洋危机指所涉及的人群利益不一致, 两个或多个群体之间各自对危机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利益和态度的差异往往成为海洋危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如由于海洋权益的争夺而产生利益冲突和对抗的海洋危机事件。
3.6 按照海洋危机的内容不同
按照海洋危机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5种类型, 它们既符合海洋危机的一般规律, 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1) 海洋灾害危机, 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而引发的海洋自然灾害。如, 风暴潮、海啸、台风和海冰灾害等。 (2) 海洋事故危机, 主要是发生在海上的交通和海洋工程及设施的危机。如, 海难事件和海底光缆的破坏等。 (3) 海洋安全危机, 主要指威胁海域管辖国家和地区安全的海洋权益争夺和侵犯危机。如海洋战争和海岛争夺等。 (4) 海洋环境危机, 主要指人类不适当的开发和利用海洋, 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这里又可以分为海洋环境破坏危机和海洋环境污染危机, 前者如围海造田和修筑堤坝等, 后者如向海洋排放污水和赤潮灾害等。 (5) 海洋生物危机, 主要是影响到海洋生物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危机。如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等, 有学者指出, 全世界35个主要海域都已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如, 黑海90%水体已经变成植物无法生存的死水, 波罗的海的各种海洋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和濒临灭绝[10]。
根据海洋危机内容不同进行分类,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海洋危机, 并为海洋危机的分类和具体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
总之,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解决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的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生产力快速进步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海洋危机的普遍存在和频繁发生不仅阻碍了人类发展海洋经济的步伐, 而且还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谨慎对待海洋开发, 并加强对海洋危机的理论研究。在海洋危机的理论研究中, 解决海洋危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等问题是开展海洋危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 希望理论界的学者们能在海洋危机视域内继续开展海洋危机的运行规律分析、海洋危机的影响分析、海洋危机的管理研究以及海洋危机的历史、比较和实证研究等课题研究, 并在海洋学科群中逐渐形成一个有关海洋危机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群。
参考文献
[1]菲克.危机管理[M].韩应宁, 译.台北:台湾经济与生活出版事业公司, 1987.
[2]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59.
[3]申长教, 刘进新, 左立平.时空海洋——生存和发展的海洋世界[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4:23.
[4]李隆平.海洋通论[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5.
[5]John G Field, Gotthilf Hempel, Colin P Sommerhayes.2020年的海洋——科学、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M].吴克勤, 林宝法, 祁冬梅, 译.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4:159-160.
[6]张兆康, 伍亚军, 宋威.应尽快建立近海岸滩溢油应急响应新思路[N].中国海洋报, 2008-09-09 (3) .
[7]王绍玉, 冯万侠.地方政府应急体制建设理论与实务[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 2005.
[8]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3.
[9]陈福今, 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95-396.
特点分类 篇10
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计算机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 还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通信行业的发展。光纤技术作为整个通信技术的核心,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想到光纤技术的发展特点, 具体分析如下:
1) 光纤发展的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下一代网络 (NGN) 的研究应用引起了人们的众多观点与争议, 甚至有的专家对此预言, 无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都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以下3个世界, 即服务层面上的Ⅳ世界, 传递层面上的光的世界和接人层面上的无线世界。由此可见, 在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对光纤提出了传送网的速度要求更快, 传送容量更大的要求。
2) 新型光纤不断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光纤通讯技术已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需要, 相关部门仍在不断的加大光纤通讯技术的研究, 并随之研究出各种新型的光纤, 如:新型大容量长距离光纤、新型低水峰光纤、新型多模光纤、空心光纤的研究应用, 在推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同时, 还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2 光纤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 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 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光纤作为通讯技术的中的核心, 不仅关系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运行秩序, 同时还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光纤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
1) 光纤通讯系统的主要优点
衡量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时, 除了考虑光纤不同的型号外, 还要结合着光纤的使用途径。针对管线通讯系统的优势,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输频带宽, 通信容量大;线路损耗低, 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 应用范围广;线细、轻;抗化学腐蚀能力强;光纤制造资源丰富。在网络工程中, 一般用62.5um/125um规格的多模光纤, 有时也用100um/125um和100um/140um规格的光纤。
2) 光纤传输家庭的解决方案
在光纤传输家庭的解决方案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FTTH解决方案。在整个解决方案中, 其核心在于P2P点对点和PON无源光网络两部分。其次, F2P方案。在这个方案中, 其优点在于能够独立自主的传输讯号, 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影响, 且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受传播距离的影响。最后, PON方案。在PON方案使用的过程中, 其主要优点在于维护简单,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光电子器件和光纤。在选用光纤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着家庭的实际使用方式以及安装方式, 有针对性的选择。
3) 光纤数字传播技术的应用
在光纤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DXC) 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一个或多个信号端口, 在使用的同时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对任意信号进行控制, 在整个技术系统中, 它具备复用、配线、保护/恢复以及监控与网管等多重功效。在整个光纤数字传播技术中, 再生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 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接收STM-N信号, 通过对这些信号的适当分析, 能够对信号做出一定的调整, 使其按照规定的幅度、波形以及定时特性继续向前传送。
计算机用户在日常操作的过程中, 权限是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允许建立复杂的文件和文件夹权限, 可以完成必要的访问控制。对相关资料进行加密。加密是把明文变成密文, 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对访问数据库的所有用户要实现权限等级管理, 密码强制定期修改, 数据输入检查严密, 对各项操作要有日志, 以防误操作损坏软件系统或业务数据。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各种网络病毒以及黑客的出现, 在威胁计算机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 也直接扰乱了整个网络秩序。针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首先, 采用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防火墙对进入计算机内部网的数据进行过滤, 防止病毒非法进入窃取计算机用户的相关信息。然而防火墙使用的过程中, 基于自身的条件, 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针对计算机内部产生的攻击, 防火墙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 同时在面对计算机病毒时, 防火墙不具备杀毒功能。另一方面, 防火墙在使用的过程中, 不能及时的防止反弹端口土马攻击。其次, 在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的过程中, 计算机用户要及时的更新杀毒软件版本, 国际互联网在使用的过程中, 应以独立的运行模式进行工作, 这样能从根本上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 保障国际互联网的运行秩序。最后, 在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结合世界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创新, 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通讯行业中, 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的同时, 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推动我国通讯行业发展的同时, 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由此就需要相关部门能从国际通讯行业的实际发展趋势出发, 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 对我国现行的光纤通讯技术进行创新。此外, 在创新的过程中, 还应结合着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通讯行业的发展, 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奠定结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现代光纤通讯技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 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递。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光纤作为一种通信媒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 本文针对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极其分类, 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发展特点,光纤分类
参考文献
[1]靳世波, 付凯涛, 关威.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及分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4) .
[2]张元.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J].甘肃科技, 2003 (7) .
[3]忻展红, 刘克选.我国通信高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预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8 (3) .
特点分类 篇11
关键词:泰州学派;江西;士人;分类;社会活动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0-02
一、江西籍泰州学派士人的厘定
《明儒学案》列有《泰州学案》,所以现在一般涉及王艮及泰州诸人的研究著作,都称他们为“泰州学派”。但是如果细加考辨可知,泰州学派并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派别。它既不像江右学派那样有严密的地域组织和相近的学术趋向,也不像东林学派那样以一个学术中心为依托,然后在政治见解,学术活动上形成一个整体。泰州诸人之所以列为一个学案,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其师承关系,所以在厘定江西籍泰州学派士人的时候我们也遵从这一原则。
厘定江西籍泰州学派士人主要依据三个文献:
第一是清末袁承业著的《王心斋先生遗籍》,其编列了一个泰州学派弟子名录。书中称“迨至庚戍六月,始脱清稿,计得诸贤四百八十七人”,其中“据表中江西得三十五人”。
凡五传,其江西籍弟子如下:
一传:李珠、俞文德、徐樾、张士贤、程伊、程俸、丁惟甯、董燧、聂静、喻人俊、喻人傑、张峰、胡大徽、黄文明、胡太、李瑤、李玺。一传弟子总计17人
二传:汤有光、李梴、吴星、严钧、徐罃、聂扞、喻部、喻都。二传弟子总计8人
三传:陈魁类、罗汝芳、梁汝元、刘国柱、祝世禄。三传弟子总计5人
四传:邓元锡、黎允儒、李东明、聂良杞。四传弟子总计4人
五传:王念祖。五传弟子总计1人。
五传共计35人,不过袁承业亦在书中承认“余搜罗未广,遗漏颇多“,所以不可以其著作认定泰州学派总人数。
第二是根据清曾燠的《江西诗征》得出一人,此人即是李九韶,江西贵溪举人,师从徐樾。
第三则是通览《罗汝芳集》,观其门人,所获亦多。计有汤显祖、董裕、熊傧、詹事讲、董尚行、陈履祥、左宗郢等。其门人众多,影响深远。
综上所考,计有江西泰州学派士人44人,这还只是所可考者,其不可考者也是不可胜数,相信必定有江西籍居于其中,所以我们只能穷极,而不能穷尽。
二、江西泰州学派士人身份构成和社会活动
以上所考44人中,由于一些人物缺乏史料记载,我们不可能一一解读出其身份,但是正如袁承业在其书中开篇所载那样,“上自师保公卿,中及疆吏司道牧令,下逮士庶樵陶农吏,几无辈无之。”由于他们在当时所处的社会身份地位和条件的各异,以致他们在师承王艮的学术理念和社会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第一是师保公卿类。师保公卿在明代虽然已不同于秦汉时期,其职权也已经大大被削弱,但这批人居于朝廷中枢要职,为天子之近臣,位尊而荣殊,所以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纵观江西的泰州学派士人,能称得上公卿类的也只有左宗郢。宗郢,字景贤,江西南城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左宗郢少年时候学于罗汝芳邓潜谷,所以深受泰州之学的影响, 虽然由于史料匮乏的原因,我们无法得知宗郢的思想理念如何,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所做的事情之中窥见一二。据史载“吴大缵侍奉老母,殷勤不怠,被人誉为“纯孝”。侍御左宗郢曾上疏向朝廷举荐,称之为“江南贤良第一”。”清梁维枢《玉剑尊闻》中亦称“宗郢素亢直”。在实践泰州学派思想的层面上,我想宗郢更多的是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考虑的。
第二类是疆吏司道牧令,这一类人上及布政使下至七品县令,可以说是朝廷权力的执行者,有身份有地位。江西泰州士人居于此行列中就比较多了,有官至云南左布政使的徐樾,有做过太湖知县,刑部主事,云南屯田副使的罗汝芳,也有官江浦知县的张峰等等。这一批人在领悟王艮的思想中更多的是继承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随性”和“本心”。如徐樾提出的“知命率性”学说,他大讲“性即道”,“心即性”,“道者率性而已”。徐樾虽然没有广泛的传播王艮的思想,但是在云南沅江府的平叛过程中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王艮道尊身尊的最高原则,成为王艮学派里面第一个殉道者,罗汝芳的“赤子之心”和“当下工夫”亦如是。这一批泰州学派士人由于其身居官位,站在朝廷的立场上来考虑事情,所以他们的思想只能是从他们自己的本心出发,阐述自己的见解,而推及不了他人,所以他们的学说在外人看来更接近于佛学和禅学。史料载“钧诡怪猖狂,其学归释氏,故汝芳之学亦近释”。但是这一批人却是构成了传播泰州学派思想的主力军。
第三类是吏生痒生等一批人。这些人受朝廷的俸禄却不是朝廷的掌权者,是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联系纽带。这一批人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却达不到很高的高度,他们达不到发表自己学说见解的高度,但是他们却不折不扣将王艮的“日用之学”和“事功即学问”的思想执行的很好,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最接近泰州之学的真谛。在这一批人中最著名的当属名医李梴。李梴,字建斋,江西南丰人。少习儒,为邑痒生,负奇才。青年时期因病学医,博览群书,勤于临床,医声斐然。常以儒理释医理,尝谓:“学者不深入易,则于死生之故不达,利济人物,终无把握。”晚年因感初学者苦无门径可寻,乃收集医书数十家,“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遂立志于门经书之编纂,经四年之久,著成《医学入门》九卷。在书中的开卷他就点出作此书的原因“一因病陟医,苦无统要入门,叔和《脉诀》、东垣《药性》、《编注病机》、《医方快捷方式》、《医学权舆》,非不善也,然皆各自成帙,有所不便,《伤寒论》、《活人书》、《百问歌》,非不美也,然非幼读不能成诵;《医经国小》法全辞略,真可以入门也,而《局方》又有所未备,且意太简古,学人亦难了悟。”李梴以自己的医术诠释了王艮的日用学问。
第四类则是平民庶民这批人。这批人更多的来说是想为官而却没有机会,想干一番事业却苦无人引荐于朝廷,所以他们的思想带有那个时代下层社会的烙印, 总的来说这一批人的思想比较激进。最著名的就是何心隐。何心隐,原名梁汝元,江西吉安永丰人。早年放弃科举,学于严山农。闻心斋立本之旨,建聚合堂以聚其族,自理一族之政,实行平均公产,因县令欲额外加赋,作书讽之,被捕下狱。得颜钧弟子程学颜营救,潜逃祁门孝感等地。后因触怒张居正,被湖北巡抚陈瑞逮捕,仄即被害。他反对“无欲”,主张“寡欲”,与百姓同欲。他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提出“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的观点。何心隐以孔子为仪范,在思想和行动上和那些道学家们形成鲜明的对立。他的济世厚生的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胸怀的人道主义理想。但他却不容于社会,被目为“异端”,最终残遭统治者的杀害,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哀,这也是泰州学派平民之流为实现泰州之学而舍生取义的范例。
三、小结
以上所见,不管是左宗郢为国举才,还是徐樾舍生为国,亦或是李梴奋书作《医学入门》,何心隐作聚合堂,他们都身体力行实践着王艮“日用即是道”的思想,他们亦或是在自己的工作中,亦或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都在实实在在的干事情, 这真真正正的履行王阳明的“事功即学问”的学问,这也暗暗契合了了今天江西“实干兴赣”的建设理念。
参考文献:
[1]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
[2]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民国元年刊袁承业编校本。
[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何心隐:《何心隐集》,中华书局,1960年。
[5]谢旻,陶成. 雍正《江西通志》,雍正十年刻本。
[6]李梴:《医学入门》,田代华等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7]罗汝芳:《罗汝芳集》,方祖猷等编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
[8]曾燠:《江西诗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9]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10]梁维枢:《玉剑尊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特点分类 篇12
1.1 网络的发展对光纤提出新的要求。
下一代网络 (NGN) 引发了许多的观点和争议。有专家预言, 不管下一代网络如何发展, 一定将要达到三个世界, 即服务层面上的Ⅳ世界, 传递层面上的光的世界和接入层面上的无线世界。下一代传送网要求更高的速率, 更大的容量, 这非光纤网莫属。
1.1.1 扩大单一波长的传输容量。
目前, 单一波长的传输容量已达到40Gbit/s, 并已开始进行160Gbit/s的研究。40Gbit/s以上传输对光纤的PMD将提出一定的要求, 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种专门的40Gbit/s光纤类型。
1.1.2 实现超长距离传输。
无中继传输是骨干传输网的理想, 目前有的公司已能够采用色散齐理技术, 实现2000~5000km的无中继传输。有的公司正进一步改善光纤指标, 采用拉曼放大技术, 可以更大地延长光传输的距离。
1.2 光纤标准的细分促进了光纤的准确应用。
2000年世界电信标准大会将原G.625光纤重新分为G.625A, G.652.8和G.652.0三类光纤, 将G.655光纤重新分为G.655.A和G.655.B两类光纤。这种光纤标准的细分促进了光纤的准确使用, 细化标准的同时也提高了一些光纤的指标要求, 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指标概念, 对合理使用光纤取得了很好的作用。
1.3 新型光纤在不断出现。
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 光纤的技术指标在不断改进, 各种新型光纤在不断涌现, 同时各大公司正加紧开发新的品种。
1.3.1 用于长途通信的新型大容量长距离光纤。
主要是一些大有效面积, 低色散维护的新型G.655光纤, 其PMD值极低, 可以使现有传输系统的容量方便地升级至10~40Gbit/s并便于在光纤上采用分布式拉曼效应放大, 使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大大延长。
1.3.2 用于城域网通信的新型低水峰光纤。
城域网设计中需要考虑简化设备和降低成本, 还需要考虑非波分复用技术 (CWDM) 应用的可能性。低水峰光纤在1360~1460nm的延伸波段使带宽被大大扩展, 使CWDM系统被极在大地优化, 增大了传输信道, 增长了传输距离。
1.3.3 用于局域网的新型多模光纤。
由于局域网和用户驻地网的高速发展, 大量的综合布线也采用了多模光纤来代替数字电缆, 因此多模光纤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加大。之所以选用多模光纤, 是因为局域网传输距离较短, 虽然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价格贵50%~100%, 但是它们配套的光器件可选用发光二极管, 格则比激光管便宜很多, 而且多模光纤有较大的芯径与数值空径, 容易连接与耦合, 相应的连接器, 耦合器等元器件价格也低得多。
1.3.4 前途未卜的空心光纤。
据报道, 美国一些公司及大学研究所真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空心光纤, 即光是在光纤的空气中传输。如果真的实用, 就能解决现有光纤系统长距离传输的问题, 并大大降低光通信的成本。
2 光纤通信技术的分类
2.1 光纤光缆技术。
光纤技术的进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通信系统所用的光纤;二是特种光纤。早期光纤的传输窗口只有3个, 即850nm (第一窗口) 、1310nm (第二窗口) 以及1550nm (第三窗口) 。近几年相继开发出第四窗口 (L波段) 、第五窗口 (全波光纤) 以及S波段窗口。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无水峰的全波窗口。这些窗口开发成功的巨大意义就在于从1280nm到1625nm的广阔的光频范围内, 都能实现低损耗、低色散传输, 使传输容量几百倍、几千倍甚至上万倍的增长。这一技术成果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特种光纤的开发及其产业化, 这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
2.2 光有源器件。
光有源器件的研究与开发本来是一个最为活跃的领域, 但由于前几年已取得辉煌的成果, 所以当今的活动空间已大大缩小。超晶格结构材料与量子阱器件, 目前已完全成熟, 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 已完全商品化, 如多量子阱激光器 (MQW-LD, MQW-DFBLD) 。
2.3 光无源器件。
光无源器件与光有源器件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光纤接入网及全光网络的发展, 导致光无源器件的发展空前地热门。常规的常用器件已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 品种和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改善。所谓光无源器件就是指光能量消耗型器件、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在光通信系统及光网络中主要的作用是:连接光波导或光路;控制光的传播方向;控制光功率的分配;控制光波导之间、器件之间和光波导与器件之间的光耦合;合波与分波;光信道的上下与交叉连接等。早期的几种光无源器件已商品化, 其中光纤活动连接器无论在品种和产量方面都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不仅满足国内需要, 而且有少量出口。光分路器 (功分器) 、光衰减器和光隔离器已有小批量生产。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相继又出现了许多光无源器件, 如环行器、色散补偿器、增益平衡器、光的上下复用器、光交叉连接器、阵列波导光栅CAWG等等。
2.4 光复用技术。
光复用技术种类很多,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波分复用 (WDM) 技术和光时分复用 (OTDM) 技术。光复用技术是当今光纤通信技术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领域, 它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推动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 给传输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波分复用当前的商业水平是273个或更多的波长, 研究水平是1022个波长 (能传输368亿路电话) , 近期的潜在水平为几千个波长, 理论极限约为15000个波长 (包括光的偏振模色散复用, OPDM) 。据1999年5月多伦多的Light Management Group Inc of Toronto演示报导, 在一根光纤中传送了65536个光波, 把PC数字信号传送到200m的广告板上, 并采用声光控制技术, 这说明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OTDM是指在一个光频率上, 在不同的时刻传送不同的信道信息。这种复用的传输速度已达到320Gb/s的水平。若将DWDM与OTDM相结合, 则会使复用的容量增加得更大, 如虎添翼。
2.5 光放大技术。
光放大器的开发成功及其产业化是光纤通信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 它大大地促进了光复用技术、光孤子通信以及全光网络的发展。顾名思义, 光放大器就是放大光信号。在此之前, 传送信号的放大都是要实现光电变换及电光变换, 即O/E/O变换。有了光放大器后就可直接实现光信号放大。
到此, 已经系统、全面地评论了光纤通信技术的重大进展, 至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的传输与交换技术;二是全光网络技术。
摘要:光导纤维通信就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 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光导纤维通信简称光纤通信。可以把光纤通信看成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 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
【特点分类】推荐阅读:
分类与特点10-05
征婚启事的特点和分类10-22
感光材料的分类及特点07-05
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分类要求08-29
初一数学应用题分类汇总(分类全)10-03
Discuz!如何开启使用HTML、主题分类、分类信息07-06
三年级应用题分类问题行程问题分类复习10-04
分类依据07-15
景观分类07-16
流量分类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