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教学中

2024-07-28

《经济生活》教学中(共12篇)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1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 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作为数学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联系实际讲数学, 把生活体验数学化,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 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

一、捕捉生活中的“元素”, 挖掘教材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 去剖析具体的生活现象。从各种具体实例中, 提炼出教学内涵, 感受数学对自然和社会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序数对时, 通过确定电影院中座位的位置和教室里座位的位置, 让学生明确有序数对的含义和注意到了有序数对中的两个数是有顺序的,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有序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 补充大量生动的实例,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的积极意义。

二、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具有逻辑性, 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处理的, 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 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 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 我们需要联系生活实际, 就地取材,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 充实到教材中去, 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 使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如在教学《同类项》时, 我首先拿出了一小袋硬币, 请同学们帮我数一数共有多少钱?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期望帮我的忙。在数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选择按照分类的数法最好, 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在数学中, 对于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 这就是---同类项。学生被这样的问题情境激起好奇心, 激发了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是为了应用, 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 我们在学生掌握某项知识后, 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问题。着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体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成功中, 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 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知识,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根本。

因此, 数学问题, 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 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的东西。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 在生活空间中解决问题, 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收集生活常识, 培养数学思维

中学生思维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 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但是, 他们极少或不可能经常用数学的思想, 去分析生活中的想象。如果教师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将其恰当引进课堂, 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他们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例如, 我在教学《基本平面图形——线段》时, 先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如在墙面上钉一个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人们为什么不惜破坏花草而不愿从花坛边沿走路?通过这些生活常识, 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问题, 让学生展开调查, 收集结果, 进行分析判断, 得出最佳的方案,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改变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 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 要想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应通过游戏、引导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三视图”的教学时, 我首先让学生取几块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堆在一起, 让学生自己来观察, 然后由学生自己画出三视图。经过操作、观察、思考的步骤, 学生自己发现了三视图画法的规律, 能准确地画出三视图。

总之,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就是最生动的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样才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数学的用处。

� (作者单位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五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李彩英)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2

对于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把透镜的成像规律有机的融合到照相机、投影和放大镜之中,二是利用光具座让学生来进行调节,体会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使用,从而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现代化的音像设备的介绍来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效果上来看基本达到了目标。 在这节课中我做到了将繁杂的知识用清晰的知道线条展示出来,主要体现在:

1、学生在温故中知新

2、学生在动手中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将抽象的知识蕴于学生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感悟了知识。 但在这节课中还有很多让人感觉不如意之处主要体现在:

1、教师语言多,有许多东西可以让学生讲而教师却代替了;

2、教师的语言有时还有重复现象,必要的重复还是可以的,这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

语文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篇3

一、以人为本,走向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新课程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它更贴近学生,更像一本学生的“学本”,而不是教师的“教本”, 具有开放性,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原有的误区,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生活,跳出教材,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维的想像的翅膀。例如,读课文《燕子妈妈笑了》第一自然段“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时,有的学生将“冬瓜”和“茄子”读了重音;有的学生将“躺”和“挂”读了重音;还有的学生将“地上”和“枝上”读了重音。我请学生说说道理。他们一个个振振有词:“这句是说‘冬瓜’和‘茄子’的,所以我把‘冬瓜’和‘茄子’读重音”“冬瓜是‘躺着’的,茄子是‘挂着’的,应该把‘躺着’‘挂着’读重音”“我看到冬瓜和茄子不一样,一个在地上,一个在枝上,我觉得‘地上’‘枝上’应该读重音”。对此,我都一一给予肯定。在学生述说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强烈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他们会更加畅所欲言,更加留心周围的生活,更乐于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为他们带来了愉悦,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所见、所知、所感,真正实现自主性。

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以人为本,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检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切实体现新课程的育人理念。

二、延伸知识,深入生活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实践必然包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学习《春天的手》一文时,我在课前先组织学生到生活中找春天,学生一个个欢天喜地。观察后学生围着我说:“我看见小草出来了”“我发现桃花、玉兰花都开了”“还有蜜蜂在树上飞呢”……学生争先恐后。我微笑着说:“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说得也都正确,很好。咱们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春天的。”学生此时迫不及待地纷纷打开书认真读起来……学完课文,我问学生:“你对自己刚才说的春天的变化满意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那你学完了课文能改一改么?”于是我们又走出教室,重新寻找春天。于是,“校园里桃树开了粉红的桃花”“蜜蜂们忙着采蜜”“小草钻出头看我们玩”等童言稚语脱口而出,虽然说得都很简单,但与上次截然不同,体现出丰富的生活气息。

学习“车的世界”一单元后,我发现学生对车极为感兴趣。于是我因势利导,请他们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与车有关的知识,并特意利用一节课进行交流。学生们有带来汽车模型介绍各种车的性能的;有拿来图片介绍不同牌子的车的;有画好标志介绍交通常识的;还有介绍车上用品的……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学生已将课堂所学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知识得以延伸。

通过“延伸知识,深入生活”,学生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达到了资源共享,也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作业,丰富生活

新教材是需要用崭新的方法进行解读、进行实践的现代化教材。因此,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应体现一个“新”字,让“新”伴随着这套教材走进学生心中。当然作业也不例外。此外,我们也要借鉴以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活”字,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兴趣的、灵活多样的作业由学生选做。学习“星空”这一单元后,学生既可以画自己看到的或自己心中的星空图,又可以观察星空或查找资料,介绍自己认识的星星,还可以改写课文《问银河》;识字时,教师可以游戏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做,如对口令、猜字谜、找朋友、表演等;背课文更是如此,我们可将课文编成拍手歌请学生当小老师教给家长,并考考家长,看看是否能把家长难住等。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学生不再对作业感到头痛,作业不再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他们觉得这样的作业真好玩,并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天底下没有不喜欢求知的学生,关键看教师如何进行引导。

“创新作业,丰富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这样的作业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以主动的心态去对待作业,对待生活,使祖国的花朵满载着成功的愉悦健康成长。

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培养公民意识 篇4

一、权利和义务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充分地享有权利。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如何为农民工讨工资出谋划策。教师引导学生以劳动者的权利为切入点, 寻找解决措施。同时指出, 劳动者权利的实现, 又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所以农民工也要履行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等义务。

在我国,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除履行义务之外, 纳税人也可以行使权利, 如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 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监管和使用, 对一些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检举。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社区宣传税法, 去当地税务局了解税收缴纳的程序, 采访纳税大户, 搜集违反税法的案例, 等等。

二、法律意识的培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学校要注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无论是消费者、劳动者、还是生产经营者、纳税人都必须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一方面, 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 又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合法权益。通过讲解, 使学生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教师还可设计诸如“我所知道的有关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依法经营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劳动者如何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国际贸易中, 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来应对反倾销案件”等话题, 组织学生探究,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培养法律意识。

三、道德意识的培养

如果说法律带有强制力, 道德则带有说服力和劝导力。以德治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经济要求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 做到诚实守信。作为消费者, 如何使用信用卡, 如何进行贷款消费, 都要讲究信用。作为企业经营者, 应该做到诚信经营,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因为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时更应该树立我国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体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本环节的讲授, 可列举全国道德模范的事例, 组织学生讨论:从优秀企业家身上, 我们学到了什么?我还可以提供哪些道德模范的案例?只有诚信务实, 懂得奉献社会的企业家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同, 使学生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和巨大力量。再如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生前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城南小学二 (1) 班班主任殷雪梅,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 对学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四、生态意识的培养

十八大报告指出,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我国在提出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 又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就是既考虑社会财富的创造, 又考虑自然财富的创造, 绿色GDP等于两者之和。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的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 还要追求生态效益。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而不是依靠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来实现经济目标。消费者要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生态消费观。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5

——学习郑坛老师公开课《学会宽容》有感

今天听了郑坛老师的公开课《学会宽容》,如沐春风,的确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收获挺大。一方面,从教育教学方面,作为老师对于日常的教学工作,给我很多的启迪:

第一,课前备课一定要用心。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认真备课,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应视为渎职行为。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力求取得最佳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点子库,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八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法、学法,备教学器材,备情感、态度、价值观,备习题。郑坛老师对于备课的诠释,对我以后的工作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课前备课不仅仅要遵循备课基本的步骤要求,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中实际面对的问题做出精心的设计,为上好课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课堂上课一定要耐心。

孔圣人《论语》教育我们“诲人不倦”,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耐心”特别是对我们教师来说,有了耐心的教师才不会误人子弟,有耐心的教师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理。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有这样的事情,在课堂上为了赶时间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当提问到一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时我们便提问另一个学生或自己讲解。到下课问道这个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没有回答出来时,很多学生都会这样回答,“老师我会,当时一紧张没想起来,或者说老师我刚想起来你就让我坐下了。”当然也有同学说那道题根本不会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耐心等待一下,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不要为了赶这一点时间而打消了孩子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要对孩子有信心。

当我们面对成绩有差异、性格不同的学生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耐心,无论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还是在辅导个别学生时,我们都应该做的有耐心。耐心是一份涵养,它要求我们不急不躁,逐步的提高。耐心是一份理解,它体现在对学生待要做到“诲人不倦”。耐心是一份关爱,它要求你满怀爱意,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教育。耐心又是一份期盼,它要求你就像撒下种子,等待成熟一样,耐心更是一中责任,倘若一个教师工作不负责任,对学生没有责任心,没有责任感就很难做到细致的教育工作。

中国有句格言:“欲速则不达。”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耐心等待。我们坚信是花都会结出一个果的。第三、课后反思一定要真心。

课后反思,当然要反思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但我认为,课后反思的重点应放在:首先,反思失误点。即使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在一节课上的某些环节,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败笔之处。只有不断查找不足,弥补不足,才能不断走向成熟。其次,反思灵感点。灵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是一种带有必然性的偶发现象。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新情境的出现,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的启迪产生瞬间灵感,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再次反思创新点。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总会有“创新的灵光”出现,这种源于学生的独特理解,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另一方面,从做人的角度,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平时的为人处世,给我许多启发: 第一、做人一定要大度。

用心

爱心

专心

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坏人.或许在那些真正成熟的人眼中,我经历的不过鸡毛蒜皮,但跟那些一生平顺,过得平淡无奇的同龄人相比,我的生活要比他们精彩的多.做人已经很累了,有些人,有些事,看开一点,大方一点,活的也不会那么累.做人要大度!第二、做人一定要大气。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三十八章》)可以概括为: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总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第三、做人一定要大方。

大度、大气做人,就一定能够大方做人!

听了郑坛老师的课,对工作、做人真是收获多多,进而快乐多多!

用心

爱心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6

一、利用教材,让孩子走近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而事实上,《品德与生活》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的,它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因此,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学生获得的知识可以分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种,所以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书本上学习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欢度国庆》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去不同的地方观看国庆的装饰,感受国庆的气氛,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然后,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升旗仪式,观看历史电影、国庆节目等。使之了解国家的意义和国庆的由来;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日记、绘画、演讲等方式进一步让他们的爱国思想升华起来。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体验真正感受到国家是带给他们幸福、快乐的保障,从而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爱国、报国的思想。

二、利用教材,让孩子学会生活。《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例如鞭炮的正确使用、遇到陌生人怎么办、正确用电等,教师要以这些教材内容为契机,让孩子学行安全、健康地生活。如在教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哪些物品是危险的这一课中,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意识到危险与安全的物品的区别。

如:讲授《遇到危险怎么办》一课时,我注意捕捉、选择低年级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容易发生的现象来组织教学,如出鼻血的情况在校内时有发生,而且学生出鼻血后总是惊慌失措,因此,我觉得把这类生活中的场景注入到课堂内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我先让孩子们谈出鼻血时的感受,再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述当时自己都用了哪些方法来处理,效果怎么样,同时让孩子们把已有的经验和经历同大家分享,并由此举一反三,扩展学生自我保护的知识,拓宽学生健康安全生活的思维。

现在的小学生既是家里的“宝”,也是社会将来的栋梁,所以,让孩子学会生活,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只要教师好好选用《品德与生活》教材,完全可以做好这一点。

三、利用教材,让孩子热爱生活。儿童的各种体验都是从生活中获取的,他们的挫折能积累经验,有助于成长;他们的成功能增强自信,也有助于成长。因此,无论是穷困、富有的生活,无论是顺境、逆境的生活,都有助于孩子的进步。但近年来,屡屡出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因厌恶生活而自暴自弃,甚至走上犯罪、自杀的道路。由此看来,让孩子从小热爱生活尤为重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是让孩子热爱生活的切入点。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紧紧结合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实际,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比如:在教授《成长的脚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热爱生活,我带领学生做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父母的协助下做一个“成长记录袋”,把自己出生到长大过程中用过的物品、玩具,拍过的照片等都放进去;然后再与现在的自己对比。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会发现上了小学的自己长高了,会自理了,懂得的知识更多了,在脑海里感到成长的美好、长大的快乐和生活的意义,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思想。

总之,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生活的沃土。儿童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市头小学)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7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让美术教学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 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 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现实, 使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我们可以将学生手边常用的东西变成美术创造的原材料, 如卡通人物图片、记事本的封面、文具、贴贴纸、树叶等, 达到拓展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 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亲切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课程应将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中, 要敢于打破教材, 善于跳出教材, 将有结构的教学活动和开放式的教学活动结合。 例如, 在一节制作课上, 我苦思冥想如何设计一节让学生感兴趣且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的小制作。 突然一片落叶飘在了我的窗前。 于是我急中生智, 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周末回家搜集树叶, 然后根据树叶的形状贴在大白纸上, 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分组设计构思。 结果周末回来学生带来了形状各异的树叶。 我先让他们设计自己想好图案, 然后用蜡笔着色, 我告诉他们, 设计你们喜欢的场景的, 这是你们自己设计大师之路的开始, 学生都非常高兴。最后在成果展示环节, 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无不源于生活。 有的用树叶贴成动物园;有的贴成自己喜欢的别墅; 有的贴成森林;有的贴成了绿油油的草地, 一家三口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散步;有的组只是设计了一辆汽车或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学生看到自己辛苦的杰作得到教师的肯定, 非常高兴。 他们利用了身边最普通的树叶作为材料, 设计了他们心中喜欢或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且做得惟妙惟肖, 我亲眼见证了学生的智慧, 也亲身体会了只有把教学根植于生活之中, 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 我们的教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美术教学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感受, 注重对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和态度的培养

在只有让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 才能在心灵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 才能像喷泉一样有灵感的迸发。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珍爱学生的兴趣, 时刻关注学生的欣赏感受, 适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让学生在学习花鸟画和山水画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在运用笔、墨来表现生活和意境的情趣,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先让学生欣赏几幅诗意画, 使学生懂得作诗意画如何立意、构图, 以及笔墨的处理, 并为完成一幅诗意画创作准备,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鉴赏。首先让学生来欣赏著名绘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画面以直构图的形式, 来展现山的峻拔、树的茂密, 还有几条瀑布飞流而下, 有千军万马之势;还有很多如月牙形状的泉水, 更是给画增添了几分灵动, 动静结合, 山水结合, 诗情画意跃然纸上。第二幅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是《秋风吹下红雨来》, 这是他众多的牧牛图中的一幅, 漫天飞舞的红叶像大地的衣服, 勾勒出浓浓的秋意, 一个牧童悠然骑在牛背上缓缓走来, 牛用重墨突显, 从而突出主体。 这一幅普通的农家生活的情景, 却被画家画得充满诗情画意, 充分说明了作者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心态, 不然根本画不出这么好的画。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讨论得出上述感悟。

最后我选择了一首充满画意的诗, 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让学生自己谈感受,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总结, 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画一幅诗意画的步骤。 最后让学生根据杜牧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维《山居秋螟》: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等诗句充分发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去创作自己的画。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想象力, 作画的技法不是重点。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让教学成为学生认识生活与探究生活的过程

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 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所以我们在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例如, 在学习《发现与表现———美术校园写生课》这节内容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先出示我自己创作的校园画, 让学生辨认这幅画是画的什么地方。学生经过仔细辨认发现竟是我们自己的校园, 原来我们的校园竟然也可以画得这么美。 我告诉学生, 其实美就在你身边, 擦亮你的眼睛, 以组为单位画出你们心中的校园。 学生高兴得跃跃欲试。 通过学生对校园内环境、 人物及活动的绘画, 加深了学生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培养了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并了解了学生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这节课学生上得热情洋溢, 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 还探究了生活、认识了生活。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 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们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丰硕的成果。

由此可见, 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只有让美术教学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让课堂走向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慧眼在生活中去发现美、鉴赏美, 用艺术的美来装饰我们的生活, 并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 我们的美术教学才算真正的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8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 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无时不在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 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 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 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 《思想品德》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 都走进了课堂, 这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 课本上的“生活”毕竟不是学生亲历的生活, 他们很难从中产生道德体验。于是为使学生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 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消费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2. 让生活经验在学习中丰富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 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 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在正确路线的引导下, 不断丰富的生活经验并将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二、到生活中去

当然,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 教学要源于生活, 又要高于生活, 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

1. 在实践中体验, 在化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 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 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 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观察, 让他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 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 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 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实践, 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 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

2. 淡化教育痕迹, 实现自我教育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9

一、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轨迹,从现实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得新知,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那些非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实现数学的‘再发现’”.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生活中选择、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为教学服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的有趣、有味.例如,教学“百分数意义”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前搜索了一些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试着说一说这个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进一步让学生探究“百分数”,使学生明白百分数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

努力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求我们要搜索生活中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并能加以改造利用.例如,数学活动课“巧算粮囤的质量”,我结合农村小学的特点:一个个大粮囤,不用秤称,如何运用我们的数学知识算出粮囤的质量呢?学生分小组操作,探索出许多方法.这里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兴趣浓,探索的积极性很高,其中的探索过程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二、精心设计富有数学味的生活情境

许多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活情境,但所设计的生活情境缺少“数学味”,即缺少数学问题和数学思考.那么,如何使设计出的生活情境更富数学味呢?

1. 设计的生活情境要包含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富有“数学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任何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但生活情境的设计不能脱离数学的本质,即数学问题和数学思考.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以获取数学知识为目的的,是对数学发展过程的再模拟.它可以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最终生成概念、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2. 设计的生活情境要利于数学抽象

教师设计出的生活情境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高度兴奋,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是学生的经历一个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使生活问题经过提炼和纯化,转化为数学问题.但数学教学的根本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最终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设计的生活情境要从呈现形式上、引导指向上有利于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学思考.

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一教师设计出如下情境:矿机厂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超额生产的零件数量分别是3 000个和2 000个,厂领导决定拿出4 000元奖励给这两个车间.你认为怎样分配这笔奖金较为合理?这两个车间各应分得多少奖金?许多学生都积极倡导按比例分配奖金.但如何计算出各车间的奖金数额呢?部分学生想到的方法是:3000+2 000=5 000,4000÷5000=0.8,第一车间:0.8×3000=2400(元),第二车间:0.8×2000=1600(元).这时教师并没有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问学生0.8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表示每超额一个零件应得的奖金.教师进一步追问:每超额一个零件应分得这批奖金的几分之几呢?第一车间应分得这批奖金的几分之几呢?第二车间呢?

以上案例反映出,学生原来的解题思路是以往的归一方法.这个方法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抽象,对学生数学发展没有积极意义,这显然不是本教学的目的.通过教师一系列提问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数的数量关系,迫使学生运用分数的数量关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使学生逐渐抽象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形成关于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系列数学思考.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10

一、从生活中来, 把生活问题带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数学知识是从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理解和发现数学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数学内容非常抽象, 不易理解, 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些知识的源头来自生活, 所以,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一种生活情境, 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使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数学问题.其次, 创设生活情境, 发现数学问题.教学时, 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一种生活情景, 让学生从中去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从而体会到生活是数学的源头, 数学知识是从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二、到生活中去, 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1. 处理数学问题, 使之更融合于生活

怎样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这确实需要老师去引领.在新课传授时, 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同时更需要让学生经历将数学模型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练习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的练习太多, 并且题型比较单一, 重在知识的巩固, 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却比较淡薄.可以想象, 这样的练习, 让多数学生感觉数学只有在课堂上有用, 考试时有用, 一旦走出课堂, 离开考场就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因此, 老师对练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给学生以不同寻常的练习,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如“求平均数”, 练习中有一题是给出一组学生身高数据, 算出平均身高, 来巩固平均数=总数÷个数的这种方法.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先给出江苏省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 问:我们班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从而引出要算班中学生的平均身高, 再让学生统计小组中从前排到后排10人的身高, 最后通过计算, 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 与143厘米进行比较.同样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的练习, 但这位老师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 生活中需要平均数;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等等.经过老师智慧的闪动, 使这一个练习题耳目一新.

2. 呈现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 只要留意, 就会发现.老师要尽可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如在“认识方向”这一课的教学中, 在学生知道了如何辨认地图中的方向后, 老师出示了一张我们徐州市的城区地图, 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学校的东南西北分别有哪些建筑物, 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所学到的“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的方法, 认清各个方位.然后又设计了一个帮助迷路的小明指路的活动, 学生也能正确指出往西走应该要往右拐弯, 帮助小明顺利到达了目的地.这样就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密切联系实际, 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这样的生活事例, 学生兴趣高涨, 积极动脑思考, 真正地把数学知识用到了生活当中.

3. 数学概念的教学从生活原型入手

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形成的,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模型, 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使概念变得鲜明生动、通俗易懂.因此, 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从生活原型入手比如教师在教“按比例分配”一课时, 就采用了从生活实例导入的方法, 屏幕出示:体育老师正在上篮球课, 他手里拿了16个篮球, 准备分给男生、女生两队, 该怎么分?题目一出来, 学生就举手回答“平均分”, 此时老师没有表态, 这时, 又有个学生举手:“给男生16个, 不给女生.”顿时学生们哈哈大笑, 有的学生趁机答:“男生15个, 女生1个.”“男生10个, 女生6个.”……

女生们很不满意, 争着说:“给我们女生16个, 男生不给.”“女生15个, 男生1个.”……学生们争执起来, 老师开始发言了:“这些分法都不大合理, 最合理的方法是按照男女生人数来分比较合适.”同学们向老师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时, 老师给了学生一条信息: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得知: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1, 据此学生们很快就猜出了男生应分得12个篮球, 女生应分得4个篮球.从而老师揭示课题——按比例分配.

学习这个概念之前, 教师按照生活的原型把学生慢慢引入了课堂, 并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 对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 这对深入理解数学内涵, 并抽象概括出其本质作了铺垫.

三、数学不等于生活

生活中没有纯粹的数学问题, 而数学也不仅仅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有适合它的生活背景, 这主要是由数学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现在有一些教学设计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关于“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把现实生活中的商场购物、旅游、运动会等情境引入数学, 确实吸引不少学生的视线, 但是再好的情境要是没有新颖性也会让学生厌烦, 所以说, 创设情境要考虑它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并不一定要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学科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分不开,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我爱我家》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每个家庭的不一样,但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学生通过活动不但关注各自家庭的基本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关系,还学会了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人。接着通过“折被子比赛”“穿衣服比赛”“系鞋带比赛”等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到:“我已经长大,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

二、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教科书”,其实,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你真棒》这课时,教材提供了比较典型的实例来突出教学目标,课文图文并茂,所取例子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教材所提供的是学生生活情景的某几个范例,是虚拟的情境。在学生的生活中,与小伙伴相处的事例是丰富多样的。针对本班学生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例:1.寻找班级小明星

(1)讨论:你觉得怎样的同学可以成为班级小明星?

(2)说说我们班的班级小明星。动手填写明星卡,并给同学发明星卡

我认为( )是班级( )小明星,因为( )。

2.学会采访班级小明星

(1)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小明星吗?想和他们进行交流吗?让我们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他们?

(2)确定采访对象,对其优点进行调查访问。

(3)写好采访提纲,说说可以采访哪些内容?

要详细了解这位同学是如何养成这种习惯和品质的,以便大家有计划地向小明星学习。

通过上面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由衷地赞赏他人,吸取他人的长处,并从中感受到愉悦。帮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的优点,并虚心学习,有助于学生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帮助其他同学建立自信心,也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验。

三、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得到落实

随着计划生育的有效落实,农村中的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这更增加了家长溺爱孩子的情感。因此对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把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评价策略作为“建议”向家长提出;接着,通过不定时的“电话家访”将每一个活动目标实现。如《我长大了》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不会的事学着做。这就要求家长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学校里的一天》中,孩子作息时间的安排并执行更是需要家长的全力辅导和督促,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才能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养成,才能让学生更茁壮地成长。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真正让“品德”和“生活”拉起手来。

《经济生活》教学中 篇12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它体现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是社会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就凸显其重要性。

高一伊始, 学生刚刚接触到《经济生活》, 教师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原理, 努力探索并提高《经济生活》的教学质量, 同时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一、在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教学中, 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础, 第一单元中蕴含着丰富的荣辱观教育素材与资源, 挖掘切合教育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并利用恰当的教育契机, 是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商品-货币-金钱-信用工具”, 这些知识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后, 结合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让学生讨论, 加深学生对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等重要知识的理解,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 用之有益”光荣, 不择手段取之, 用之无度, 用之盲目, 挥霍浪费金钱可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在掌握几种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以后, 让学生讨论“艰苦奋斗是否已经过时?”从而让学生明确艰苦奋斗这一精神财富与传统美德永远值得珍惜, 确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并努力践行是光荣, 而好逸恶劳、骄奢淫逸是可耻。不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在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的教学中, 渗透改革创新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投资与创业教学中, 如果细心研究, 就可以发现有许多知识可以培养中学生改革创新意识。不同的投资行为, 都是追求价值的增值, 同时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让学生了解“投资-回报-风险”的内在关系, 明确有投资必有风险, 也有一定的回报, 回报率的高低取决于风险的预见能力与及时化解能力的高低, 树立风险意识, 克服保守思想, 为将来投资创业奠定理论基础, 从而激发学生的对政治学科学习兴趣, 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投资者、经营者, 要想实现价值的增值, 都涉及到自身的素质, 尤其是生产经营者, 要明确加强管理品诈牌, , 明降, 确低反锐成对意本假进, 冒取重伪视、劣研诚实、守发商, 信创业在立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充实︽实劳动改革创新、合法经营意识的内、涵积极, 创业的树立诚经三观念, 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在第三单元《收入。与分济配育》的教学中, 渗透爱国主义教生从政府财政支持的项目, 社活障如文、化教育重大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和工程、社、应对会保会︾翁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突发灾变等, 让学生本着主人主教了解政府财政支出对大众活、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生理文义学解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丁正核中基本税收, 义务理解,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增强公民的纳税意军心渗识育税, 的意也一识是个主加重强要包要括爱方行国面使主。权义公利精民和神的履教纳价透与教育行义务。, 配合讲解分析教材中通过相关税法的宣传值

依法纳税相关的涉税, 案例国家提。高税收收入懂得公民应, 体设打牢物质基础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与国防建系

四、在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中, 渗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的理性指导下, 我们找

到了一条适合本国具体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努力探索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结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 ,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处 (如优化配置资源, 实现共同富裕等) , 同时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如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等) 。

上一篇:应急处置措施下一篇:区域分布系统